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六章 諸惡 29
正文:讪謗(100)聖賢 譯文:有的人妄稱新潮,對古聖先賢,不但不恭敬崇奉,反而任意毀謗。 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化教育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們受教育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所以,現代人大多數都能夠讀一些書。但是,有的人自認為現代社會日新月異,自己又受了高等教育,就片面地看待古聖先賢,認為他們的觀點不適合時代,太陳舊,老土,甚至污為迷信。因而任意毀謗,美其名曰:新舊文化的撞擊。有的人根本不了解古聖先賢的思想體系,不知道其內容是什麼,僅靠一知半解,信口諷刺聖人。有的人執著於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達,不知道聖賢偉大教育淨化人心的作用,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就一概地斥為迷信。現代人連許多民族的優良傳統都拋棄了,還自命新潮。如今在大學校園的食堂中,拋棄飯菜的人隨處可見,在多數人的頭腦中沒有勤儉節約的概念。一位困難大學生說,他靠在食堂中撿剩飯吃來讀書,並且吃得很豐盛。他每次吃飯,從不落下一片菜葉,一粒飯,同學笑他吃飯太干淨,他說想一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怎麼還忍心剩飯剩菜。他的話引起旁邊的同學哄堂大笑,並且成為他班級的經典笑話。這說明,一些是非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顛倒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我國的聖賢歷來是指儒、釋、道三教的聖賢。對於當今的社會,我認為要強化幾個方面。 一、強化聖賢教育。小平同志說:中國的最大失誤,在於教育。事實也確實如此,幾十年來我們弱化了聖賢教育,丟失了許多優秀的文化、思想。使現代人不知古聖先賢的事跡的偉大,思想的博大精深。現在於丹講《論語》受到歡迎,引起轟動,從這一點上看,現代人是喜歡聖賢思想的,而古代聖賢的思想又必將影響現代人的行為,彌補我們現代教育中的不足。為此,強化聖賢教育勢在必行。 二、學習聖賢行為。一位禅師說: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財產的人,那他一定是一個千金的人物,享受百金的人,一定是一個百金的人物,應該餓死的,一定是一個餓死的人物。古往今來的多少聖賢,他們行為世范,億萬中國人千百年來效仿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的思想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現在有的學校開始教學生讀《弟子規》、《明賢集》等古代思想著作,潛移默化地教育下一代。所以,聖賢之所以稱為聖賢,定有聖與賢的思想和事跡,如果我們不學習,不效仿,反而譏诮、毀謗,這是一種十分愚癡的行為。就如青蛙坐井觀天一樣,只知有井口那麼大的天,不知有廣闊的蒼穹。還有一種人,斷章取義地拿來前賢先聖說過的話或者行為,進行攻擊,仗著自己的聰明辯才,很能鼓惑人。這正如取火點虛空一樣,虛空不會著火,他自己卻有可能灼了手。對聖賢來說,不會有任何影響,他本人將造下無窮的惡業。 喜歡指責別人的缺點,毀謗他人是惡口的行為。做為一個人,如果一說話就是指責、嘲諷、打擊,這樣用心刻薄,福德也會隨之消減。如果待人以寬厚,總是贊歎隨喜,福德就會越來越厚。對普通人是這樣,對聖賢更是這樣,譏诮聖賢的罪業,因為對境嚴厲,獲罪更大。在文革中,凡是打擊迫害高僧大德和毀壞佛像寺廟者,都有報應,而且很迅速。 事例一 文化大革命破壞了許多寺廟,以致於到今天,有些寺廟還在恢復中。某市有一個寺廟舊址,一直沒有恢復。一年,有一個大款相中其地,花錢買下來欲用來養豬。有人告訴他那裡原來是寺廟,他說自己不信佛,養豬是國家提倡的,是正當事業。什麼因果報應,全是胡扯。他花了許多錢蓋了房子,然後又蓋豬圈。但佛門聖地怎能容殺生生意存在,沒有等他蓋完,家中就接連出事。先是男主人得了病,失去語言能力,然後家中失火,兒子生病。接二連三地不順,促使業主去找有神通的人看,有神通的人說,他家的養豬場是寺廟舊址,護法神不讓,若不趕快出手,還會有更大的災禍。嚇得那個人趕緊把地方讓給一個僧人,連本錢都沒有收回來,再也不敢在那裡養豬了。 事例二 某地有一個觀音道場,十分靈驗,感應事跡很多。文革中,有兩個紅衛兵為了表現革命行為,他們上山造反,把寺廟中的觀音像推下山谷。從此,那裡就沒有聖像了。幾年過去了,當年毀聖像的人,一個自殺,一個成了瘋子。等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有人到山谷中找到聖像抬出來,聖像沒有任何損傷,現在那裡已經是全國聞名的寺廟。 事例三 王穎是一個下鄉青年,當年批林批孔的時候,她被抽到批孔宣講團,到處宣講。他們每到一處都用刻薄的語言來批判孔子,將對的說成錯的,大講當時革命的的理論。不久,宣講團解散,他回到青年點,本來他是一個隊長,卻因為有男女青年YIN亂之事,被撤職。過幾年,別人都回城了,她卻沒有機會返城,只好自己找個地方去教書,後來只能接父親的班做一名工人。工作幾十年後又下崗,沒有到退休年齡就失去了工作,家庭十分貧困。 結語:現在我們國家日益昌盛,經濟日益發展,多數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思想品德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經濟的發展才好,切莫讓金錢迷住人們的雙眼。一個人如果不辯善惡,不分美丑,就會產生可怕的邪見,依止它能斷一切善根。這必將倒轉過來影響經濟的發展,為此我們不能不警惕。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