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六字訣養生法


 2010/11/2    熱度:8664    下載DOC文檔    

 

 

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髒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 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禅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髒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歌雲: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冬吹肺腎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發宜常梳氣宜斂,鹵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養生法,說得更為具體。書中說:呬字,呬主肺,肺連五髒,受風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納治之。呵字,呵主心,心連舌,心熱舌干,有疾作呵吐納治之。呼字,呼主脾,脾連唇,脾火熱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納治之。噓字,噓主肝,肝連目,論雲肝火盛則目赤,有疾作噓吐納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納治之。

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在他著的《壽世保元》中,也談到六字訣治病。書中說:“不煉金丹,且吞玉液,呼出髒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說:“五髒六腑之氣,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積久生病,內傷髒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太上憫之,以六字訣治五髒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髒腑之毒氣,以吸氣而自采天地之清氣補氣。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百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噓、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宇治吁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此六字訣,分主五髒六腑也。

“六字訣”,是人們利用古人養生經驗,針對配合呼氣時,所發出“噓、呵、呼、絲、吹、唏” 這樣的六個字音。通過這種以呼吸與聲音的配同,為一種鍛煉方法,以達到平衡體內陰陽為目的。這是一個,較有深層次的功法。它屬於“內養功”裡的初級聲法。有素的握據它,可予清除內在的病患。

“六字訣”訣,來自上古時的“五戲勢”。後經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與其提煉,而將其“五戲勢”中的聲勢,進行了柔性的靜配同。這樣一來,在簡化提純的基礎之上,更適宜大眾性的利用。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氣。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也。此,皆出氣也。”

對六字聲,古有:春氣常噓,宜於肝。夏氣常呵,氣平田。秋氣常嘶,美中餐。冬亦守呼,眠安然。長夏宜守中宮灶,呼字為頭,自當然。嘻於三焦樂淘淘,長細敏在壽鄉間。

網友們若喜練這“六字音功”時,需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要掌握好對逆腹式呼吸的練習。注意:逆腹式呼吸,是每當吸氣時,要收緊腹部;而在吐(呼)氣時,則要放縱腹部;同並用於鼻吸口呼。

第二階段,要掌握好呼吸時的姿式與吐音的准確性。

第三階段,則轉到意念與吐字時的氣流,要保持它們之間的協同。

在練“六字功”時,輕吐氣,要做到,勻、細、緩長。在練“噓”字音時,要將眼體放松,可目視遠方。而對余下的幾個字音,可以閉目吐。每個字,吐六次。 

動作的要領及要求是:兩腳分開,周身放松;舌舐上鄂,雙目凝神;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懸頭;松腰坐胯,雙膝微屈;大腦入靜,切忌用力;一切順其自然。

(1)念“噓”字,治肝病。

本功法,對有肝郁或肝陽上亢所致的目疾、頭痛,以及肝風內動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療效。 練功時,兩手相疊(掌心壓掌背)。男同胞左手掌心貼在丹田處;女同胞相反,是用右手掌心貼在腹辟丹田處。兩瞳放松,雙腳踏實,足大指稍稍內合用力,提肛縮腎斂氣。當念“噓”字時,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用內抽勁,牙齒橫排,用平行力。呼吸時,勿令耳聞。當用口向外噴氣時,橫膈膜上升,小腹部行後收,這樣吐氣時,才能隨之呼出而讓噓聲,逼出肝區裡的濁氣。氣全部呼出。待氣吐盡輕閉口唇,用鼻吸入新鮮空氣。吸氣盡後,稍事休息,再繼續念這“噓”字,連作六次。

(2)念“呵”字治心病。

若能對吐“呵”字音,進行有素的握據,它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有一定療效。
對吐“呵”字的 練習時,須加添兩臂的輔助動作。這是便於與其氣流同其心經與心包經脈間的系連。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時,兩臂隨吸氣抬起,呼氣時兩臂由胸前向下按,隨手勢之導引直人心經,沿心經運行,使中指與小指尖都有熱脹之感。應注意念“呵”字之口型為口半張,腮用力,舌抵下腭,舌邊頂齒。亦要連作六次。

(3)念“呼”字治脾病。

練“呼”字功時,將嘴唇收束成為管狀(撮口,口形要做到唇圓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勁)用力,並向前伸。

此口型動作,可牽引沖脈上行之氣噴出口外,而洋溢之微波則侵入心經,並順手勢達於小指之少沖穴。循十二經之常軌氣血充滿周身。需注意的是,當念“呼”字時,手勢未動之先,足大趾稍用力,則脈氣由腿內側入腹裡,循脾人心,進而到小指尖端。右手高舉,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按的同時呼氣;再換左手高舉、手心向上,右手心下按。呼氣盡則閉口用鼻吸氣,吸氣盡稍休息作一個自然的短呼吸,再念“呼”字,共連續六次。(本法,對脾虛下陷,及消化不良有效。)

(4)念“絲”字治肺病。

練“絲”字功時,兩唇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對,舌尖微出,由齒縫向外發音。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領氣上升,兩臂循肺經之道路由中焦健起,向左右展開,沿肺的經脈直達拇指端的少商穴內。當呼氣盡時,即閉口用鼻吸氣。休息一會,自然呼吸一次,再念“絲”字,連續六次。(本法,對肺部疾患,如: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療效。)

(5)念“吹”字治腎病。

練“吹”字功時,舌向裡,微上翹,氣由兩邊出。足跟著力,足心之湧泉穴,隨上行之脈氣提起,兩足如行泥濘中,則腎經之脈氣隨念“吹”字之呼氣上升,並入心包經。同時兩臂撐圓如抱重物,軀干下蹲,並虛抱兩膝。呼氣盡,吸氣之時,橫膈膜下降,小腹鼓起,如上述四個字吸氣時之動作,連續作六次。(本法,有補腎作用,對腎虛、早洩、滑精等症有效。)

(6)念“唏”字理三焦之氣。

練“唏”字功時,兩唇微啟,稍向裡扣,上下唇相對不閉合。舌平伸而微有縮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氣。兩手心向上經由膻中向上托,過頭頂,一邊托一邊呼氣後,再由面前順勢下降至丹田。當念“唏”字之時,四肢稍用力,少陽之氣隨呼氣而上升,與沖脈並而懸通上下,則三焦之氣獲理,髒腑之氣血通調。
(本法,對由於三焦氣機失調所致的耳鳴、耳聾,以及腋下腫痛、齒痛、喉痺等症有效。)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