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六章 諸惡 41


 2010/11/9    熱度:2263    下載DOC文檔    

正文:116人所愛

譯文:有的人千方百計把別人喜愛的物品侵奪過來,占為己有。

分析

人在沒有破我執、證得空性之前,都會有貪愛之心,就會因此而產生種種愛好,如有的人好財,過分時就只知積攢錢財,悭貪成性。有的人好色,過分時追求男女色欲。清高的人好古玩,好琴棋、好山水、好吟詠。過分時玩物喪志,荒時廢業。高雅的人好讀書,自譽為“天下奇觀看盡不如書卷好,世間滋味嘗來無過菜根香。”認為“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然而,也有人貪娈成性,進而掠奪他人喜愛之物,把他人的珍寶據為己有,這實在是強盜行為。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侵人所愛又有深層次的發展,他們不但騙眾人的錢,設計賣別人的房屋,還會在自己沒有考上大學的情況下,冒充別人的名字去讀書,使應當讀書的人失去學習機會。這也是侵人所愛的行為。做為修善之人,會常保持心地純潔,所謂“心無槐怍,則無入而不自得;心無系戀,則無往而不自安。”他們也有喜愛之事,那就是愛善行,對世人所愛之物,如房屋、珠寶、古玩、金錢等等,一概視為身外之物,不但不會去侵奪別人珍愛的物品,還會盡力布施,因為他們知道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有聚就有散,唯有布施,才是最好的積福之路。愚人才會侵奪別人所愛,他不知自己的壽命只有幾十年,奪來之物將來必歸別人所有,自己卻造下了無量罪業,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事例一

某公司的老總的手機尾數是五個8,這個“吉利”的數了卻召來了五個騙子,兩天內,老總被騙走37萬元。

邵浪和妻子從廣東電白老家來到廣州,他們一行五人遲遲找不到工作,就謀劃打手機冒充機主親友、同學騙錢。為此,五個人先後購買了多張銀行卡,准備讓受騙的人把錢存進來。他們花錢搞到一些通信資料,通過手機號碼猜測哪些是有錢的人。他們選擇了一個手機號碼尾數是五個8的人,電話撥通後,邵冒充是機主的香港朋友,他濃烈的廣東口音騙到了機主——上海某中外合資企業老總袁某,袁某問他是否是莊律師,他立即說是,說第二天去看袁總。第二天,邵某稱在常洲境內出了車禍,撞死了一名小女孩,警方要求交納保證金等,但自己帶的人民幣不足,向袁某借錢。然後讓他把錢打入一個叫李永桂的賬戶,說此人是他在大陸找的司機。袁總信以為真,分四次給他打了37萬元。袁某發現上當後立即報警,不到一個月,邵浪等五人就被警方抓到。錢是人們的最愛之一,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騙人錢財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事例二

張某某就讀於某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一年多了,但就在這時,被人揭發出來,她是冒名頂替讀書的。當年,她家通過關系把另外一個張某的錄取通知書拿到手,這樣張某某冒名來到學校報到。學校核對了姓名,專業、身份證號就讓她上學讀書了。畢業後她順利地參加了工作。但是真正的張某當年考學後,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家是農民,也沒有能力去查找,以為高考落榜,回鄉務民了。幾年來她一直不解,自己考得很好,為什麼沒有被錄取?後來她發現改成與她同名的張某某在那個大學畢業,並且參加了工作。不但如此,自己的身份證號,也成了那個人的了。於是她查找此事,才揭出張某某盜用自己高考錄取通知書,冒名上學的事情。這時大學撤消了那個張某的畢業證書。重新錄取張某到學校讀書,這份通知書對張某來說已經晚了六年。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