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眾因緣集之“毀謗惡報,如影隨形”


 2010/11/21    熱度:3162    下載DOC文檔    

詩曰:

“妒婦奸謀子點頭,墮燒煮獄苦千秋;馀生五百遭謠謗,實力現身業不休。”

有一天,佛陀告訴眾弟子說:“實力子比丘,因為他過去世曾經供養一位辟支佛,種此福因,所以他今生出生在富貴的家庭,生活受用均能得到安樂自在。他又能發心在我的教法中,出家學道,精進行持,而證得阿羅漢道。他雖然是得到聖果的大阿羅漢,因為過去曾造作毀謗的惡業,成道之後,也照常遭受人家的惡言批評與毀謗。”

佛陀又繼續說明實力子比丘受人惡言毀謗的原因。佛陀說:“過去世時,在一個村中,住有一戶富豪人家,夫婦之間的感情都很親厚,沒有任何嫌怨,只是為了婚後沒有生育而憂悶不樂而已!有一天,妻子向丈夫說:‘由於我不能生育,而使夫君沒有後代,你應該再娶一房,讓她為你生生孩子。’丈夫回答說:‘從古以來,家有二妻,則易起紛爭,很多家庭,都是因此而破裂,難以相安無事。’妻子又說:‘這些事情我都很'解,但是能夠互相調和,相讓尊敬,就可平安無事,你說對嗎?我的心中不會有任何掛礙的。’

“鄰村另外有一位富豪長者,他育有二男一女,都已經長大成人。不久,這二男一女富豪子弟父母均相繼逝世。那對無子的夫婦,即委托媒人到二位兄長處去說親,求娶其妹,結果得到兄長的諾許,遂迎娶為妾。

“經過不久,前妻忽然有孕,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長得端嚴可愛,又很聰明,對於事理都能通達,更不會說謊話。正因為這個小孩所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所以大家都稱為‘實語’。

“到了‘實語’五歲的時候,他的母親起了嫉妒心,她暗忖:‘我已經生下這麼一個可愛地男孩,可是我的丈夫仍然如此寵愛後妾,太不應該了!’於是妒心大熾,想把後妾趕走。她對兒子說:‘實語!你知道女人的苦事嗎?’實語回禀說:‘孩兒不知道。’母親告訴他說:‘女人心有苦事,就是嫉妒。’兒子說:‘媽媽!嫉妒不是好事,不可存有妒心!’

“母親說:‘實語!我想要捏造你庶母的罪惡,彰露她的惡名,你要為我當證人。’

“兒子說:‘媽媽!你要我作證的事,到底是真有此事,或者是假的呢?’母親說:‘是假的。’兒子說:‘媽媽!我年紀雖小,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實語不會騙人,豈可為了媽媽而說妄語?’

“該婦人於妒心之中,萌生出奸計之芽,擾亂這個小孩的心。她說:‘實語!你的父親如果問你這件事,你可以不用口說,點頭就可以了。你是媽媽的乖孩子,應該要聽媽媽的話,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兒子。’五歲小孩的閱歷未深,中了他母親的奸謀,竟以點頭作有力之證,因此陷身於無量萬億兆丈深之罪坑,而不覺知。

“這個奸妒的婦人,就告訴丈夫說:‘夫君的愛妾居心不正——行邪事,她與外面的男人私通。’

“丈夫說:‘賢妻!你不要有這種惡意的想法,她決不會做壞事。’

“妒婦說:‘夫君如果不相信,可以問實語。’她的丈夫心想:‘我的兒子,大家都稱贊他是實語,他一定不會說謊話。他對外人都如此說實言,豈會對我說妄語?’

你知道你庶母和外面的男人私通行惡事嗎?’

“母親急忙用手掩住兒子的口說:‘她也是你的母親,你不可以說母親的壞話——罪狀,如果這件事是事實,你但可點頭。’

“這個小孩,因為不明白母親是設計陷害,便糊塗遽行點頭。實語之名,即從此隱沒,變成妄語的大罪業人。

“這時丈夫告訴後妾說:‘你行惡事,不應該住在我這裡。’便把後妾趕回娘家。

“妾被驅逐之後,即含冤揮淚向哥哥哭訴說:‘被夫主斥逐趕回,他冤枉我私通男人,由實語作證。’

“她的兩個哥哥就秘密查訪鄰居,大家都說:‘她並沒有不端的行為。’二兄知道妹妹是清白的,即留她住在家裡。

“這時,有一位得道的出家人,托缽行乞來到她家,二兄虔誠地供養這位聖者,其妹即發惡願說:‘我今生被毀謗,來生及未來世,即使他出家修行,成就證得阿羅漢道,我也要毀謗他。’

“二兄也說:‘到那個時候,我如果遇到有人在毀謗他,我也要出面作證。’就這樣怨怨相報,至今不休。”

佛陀又說:“那時點頭毀謗庶母的實語,就是現在的實力子比丘;庶母就是現在友女比丘尼;其二兄即友地二比丘。

“實力子比丘,由於過去毀謗庶母,墮落在燒煮地獄千年,慘遭無量劇苦!馀業五百生中,世世均受人惡言毀謗。到了今生,他已經證得聖果,成就阿羅漢道,也常受惡言毀謗。

“大家應當明白,造作黑業的人,一定會得到黑報;種下純白的因,就會有純白的果報。自作自受,因果業報,如影隨形,永遠不會分離。汝等宜勤修白業,應如是學。”


詩曰:


“毀謗讒言毒口開,惡因孽果永悲哀;點頭偽證無邊罪,妒忌慘遭萬世災。”

附注說明:(一)這篇因果業債,乃是實力子大阿羅漢,普為天下後母,以及無量無邊的有情現身說法。妄語毀謗,或假見證的人,應該要多加注意,以此為戒。

(二)女人的嫉妒心最為嚴重,造惡業受苦報,都是由妒心而生的。佛經說:“十方世界有女人處,即有地獄。”好像地獄是專為妒心人所設立的。

(三)毀謗罵人,或播弄是非、批評人家,就是虧欠人家的業債,均有“種一得萬”的苦報。即然謗人是自謗,何必借此重利,自尋苦報呢?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