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3
各位同學: 我今天第三次來和各位講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的問題,記得三年前學院招考新生的時候,曾經出過一個作文題目:‘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當時有些青年連題目都不懂,就是懂的人也把握不到要緊的地方,可見青年對自己未來何去何從,自己將來成功立業的道路究竟在那裡都茫然無知。所以,我有感於此,很想把這個問題好好告訴大家。 政府正在提倡一件事,希望各個學校能夠經常請社會上工商界事業成功的人士對青年們現身說法,告訴青年他們是如何成功立業的。比方我們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的時候,有人建議我請吳修齊先生、潘孝銳先生等來講演,希望他們代表在家佛教徒向大家說明其成功立業的方法。一個已經上了年紀有經驗的事業家,他的成功立業之道可以說都是經驗之談,都是金玉良言。我與各位比較,我在佛門的時間比各位長久,對於佛教中的人與事,我知道的比較多,所以,由我講‘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我相信對你們會有幫助,至於你們能否成功就要看你們將來是不是真的能夠心領神會,能有所得。今天仍然提出六點來和各位說明。 一.從工作中發揮熱忱 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有些年輕人成天閒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那裡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將飄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可知工作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工作的益處很多,我只簡單地舉出三點告訴各位: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揮生命的潛力,表現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心、最不肯工作的人。在許多小動物中,大家常常贊美螞蟻,因為螞蟻工作勤奮,儲蓄糧食;大家也贊美蜜蜂,因為蜜蜂勤勞操作,采花釀蜜,它們都活得很有意義。因此,一個人要發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群眾才能接受你。所以,我常常勉勵大家:‘工作無貴賤,服務最神聖’。因為在神聖的工作裡面,我們才能廣結人緣。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可見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 (三)工作中才有財富 世間上有很多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財,那麼,如何才能獲得呢?致富之道是什麼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財富,即使有一筆橫財到了你的手邊,如果你沒有繼續努力工作,坐吃山空,再多的橫財也不長久;再說,不勞而獲的財物,是不可貴的。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揮精神、用盡力氣去賺取的財富,那才是最可貴。俗語說:金砂隨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這說明一切的收獲都要靠自己去從事工作。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有一位父親,臨將去世前,召集兒女們到床前來,告訴他們說:“我有不少的財產留給你們,那是一些黃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親去世後,兒女們於是在葡萄架下面挖掘土地,希望取得父親的遺產。葡萄架下有黃金嗎?沒有。但是因為經常去挖掘,翻松泥土,土壤肥沃,架上的葡萄遂長滿了累累的、甜美的果實,終於讓這些兒女們獲得很多錢財。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唯有工作才能獲益,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我們的身心,因為工作能給我們樂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佛教常講發心,這個發心,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要發心工作,要奉獻自己的力量。一部機器,如果長久不發動、不使用,它也會生銹;人的身體如果不經常磨練,也會衰弱;不經常工作,意志會消沉,心思也會枯竭。再說,一個人不經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設下了障礙,使自己寸步難行。所以說,一個人如果想要活得轟轟烈烈,那他就要工作,不但要工作,並且要竭誠的去工作,從工作中發揮青年的熱忱,那麼他的人生定能輝煌騰達。 現代的佛教,形同老邁的枯籐,毫無生氣,主要是因為我們佛教徒缺乏熱忱。記得曾經有人感歎的說:‘我進入佛門之後,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氣氛!’這個‘冷’,不是氣候寒冷的冷,而是氣氛的消極,令人感受到處處一片寒意,因為大家缺乏熱忱,工作沒有熱忱,修行沒有熱忱,待人沒有熱忱,衛教沒有熱忱,因此給人一種‘冷’的感覺。 翻開歷史,每一個朝代裡救國救民的事業,莫不是仁人志士們奉獻出他們的力量與熱忱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工作要有熱忱才有力量;工作要有熱忱才有內]容,也才能支持長久。一個宗教家,對於救人救世的事業,必須要具有高度的熱忱。因此,我們佛教青年,更應該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志願,鼓舞起熱忱去擔負我們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從反省中檢討功過 一個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來的聖賢,他們能夠變化自己的氣質,修身立德,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過格’記錄自己的功過,以反省自己舉止的得失。所以一個人要時時反省自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嘴巴只講別人的過失,卻從不檢討自己;因此,養成抱怨不滿、怨天尤人的壞習慣。其實,人與人相處,要能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時時反躬自問,檢討得失,方能增進道德,升華人格。 反省究竟有什麼益處呢?益處很多,僅提出下列三點說明: (一)反省是悔過的勇氣 有些人犯了過錯,卻不肯悔過,因為他沒有反省,他不能自知,如果他能夠仔細反省,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青年人在修學的時候,應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把它表露出來。譬如:害了盲腸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腸割掉,去除後患。一個人的過失也要用反省忏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護短,覆藏自己的過失。面對自己的過失,不肯改進。因此,出了學院之門,真正去負責一方時,便顯出自己處處都是毛病,而無法立足。大家今後不應該掩護自己的短處,要有反省過失、努力改進的勇氣。 (二)反省是自知的鏡子 古語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長相,必須照鏡子;若要了解自己行為的得失,則必須用‘反省’的鏡子來看。反省]如同一面鏡子,在反省的鏡子中,自己的本來面目,將能顯現無余。 有時候,我看一些青年同學們寫日記,凡是品德較好的學生,他的日記,通常重在檢討自己的功過,總認為自己缺點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學生,大都在批評別人的好壞,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是,似乎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滿意。事實上,這是他不認識自己,他所看的是別人的缺點,他所想的也是別人的過失。一個人到了連自己都不認識時,那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憐。所以一個人不必忙著去認識別人,重要的是要先認識自己,從反省中去認識自己,從反省的鏡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三)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賢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萬世的偉業,主要的原因乃在於他能謙沖自牧,肯虛心反省。專門記載唐太宗言行的《貞觀政要》一書,即曾記錄一段他的自述。他說:“朕每閒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可見一個偉人之所以成功,確有其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今天有了過錯,如果沒有反省,明天還是一樣的犯錯;如果能夠時常反省,那麼,今天錯了,經過反省,知道犯錯的緣由,隨即改正過來,那下一次就不會再有過錯。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兩個人相處,甲得罪了乙,經過反省後,知道自己錯了,翌日,隨即向乙道歉,兩個人前嫌盡棄,和好如初,這不是由於反省得來的好處嗎?大家都知道,佛教最重視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須忏悔,才能消除罪業。所謂忏悔,其實也就是赤誠的反省。 佛經上記載:“有一比丘,名曰欣慶,犯四重禁,來至僧中,忏悔自責,罪業即滅,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時,無有異也。”一個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經過反省忏悔之後,居然能夠與初受戒時相同,可見赤誠反省的功用,幾可謂能使人獲得‘新生’。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譬如:反省是智慧的果實,反省是進德的階梯,反省是青年們修學中重要的功課。一個人不要隨便責備別人,要能以責備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評別人,要能以批評人之心來批評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反省自己,只要覺得是有利於大眾的事,那麼就要熱心去做;時時反省,知道自己言行不合乎道德標准,那就要趕快改正過來。一個青年人,想要成功立業,首先必須健全自己;那麼如何健全自己呢?就是要不斷的反省、再反省。 三.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同學們現在正在求學的時候,大家要學習把自己擴大,尤其是要把心量放大。記得《釋迦傳》中有一段記載: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惡的壞人,最後想回頭忏悔,但是他有恐懼心。心想:我過去那樣冒犯佛陀,如果現在向佛陀忏悔,他能寬宥我嗎?有人了解了他的心意,便告訴他說:‘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麼會包容不下你一個人呢?’他終於去忏悔了。 佛世時,摩揭陀國阿阇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後知道自己錯了,想求忏悔,可是父親已經去世了,忏悔已經來不及了,誰能原諒他呢?他很悲傷,因此自暴自棄。他的母親很了解他,對他說道:‘諸佛心量,等同虛空,你父親是學佛的,你雖然忤逆了他,但是,我能了解,他一定會寬恕你的罪過的。’ 所以,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先要養成寬宏大量的氣度。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個人要養成海闊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內能撐船的器量,不但能夠容納好人善人,甚至於我們的仇人敵人、看不慣的人,也都要能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寬容才能夠成就一切。一個人若不歡喜別人好,不歡喜別人快樂,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多麼痛苦的事啊!至於如何寬容別人,如何去除嫉妒呢?要能夠做到下列三點: (一)不念舊惡 一個小孩子,如果和玩伴吵架了,他總歡喜算舊帳,譬如:‘你過去拿過我一張紙啦!‘你過去吃過我一塊糖啦!’大家現在都不是小孩子了,都不會那麼幼稚了,所以不應該再算舊帳。但是一個愚癡的人,他就喜歡算舊帳,喜歡把過去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提出來講。佛法有一句很好的話說:‘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告訴我們,既往不究,我們要講的是現在,要重視的是未來。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誤會或磨擦的事情產生,只要我們有寬大的度量容人,不念舊惡,猶如大海之深廣,能容任何污穢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淨;又如虛空之寬大,任何美丑之物,皆能包容無余。所以一個人與人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如大海之容納百川,如泰山之不辭土壤。 在佛教裡,有人犯了過失,經過至誠忏悔之後,罪業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說:一個肯悔過的人,比沒有犯過的人更好,對於忏悔之後的人,如果你還要攻擊他過去的過失,那麼你的過失會比他更嚴重。僧團中最忌諱的事就是算舊帳,希望大家今後不要再翻陳帳,不要再念舊惡,和諧相處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態度。 (二)以德報怨 經中說: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報怨,才能結束一切冤怨的根本。你有仇敵嗎?假如有的話,以後更應該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為以怨報怨,永遠不能化敵為友。 (三)與人為善 一般人對於犯過的人,往往不肯給予改過向善的機會,也不肯給予一條方便的道路;我們是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應該有責任將歡喜布滿人間,把善良的風氣傳遍各處;應該予人方便,予人好處;應該不捨棄任何一個改過自新的人,不拒絕任何一個心向佛道的人。 有一些人,往往缺乏助人為善的心量,甚至於嫉妒他人的善舉。這種態度不只障礙了他人,也障礙了自己,我們應該學習用寬容來揚棄嫉妒。‘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於它不捨棄任何一塊小泥土;大海之所以能深遠,是因為它能容納任何細小的溪流。一個人生存於世間,待人處世,也應該具有泰山、大海的氣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擠異己,因為唯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從譏謗中莊嚴福慧 一個偉大的人物所以成其偉大,一定要能忍受很多的譏嘲毀謗。因為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處在人群中,也難免會遭遇到譏諷诋毀。那麼,處此情形,一個人如何給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極?那就要從譏謗中學習莊嚴福慧。 經上說:一個修道者,如果不能忍受惡罵毀謗,則不能名之為修道的人。一個真正修道的人,聽到別人對他的譏諷毀謗,不但不會覺得氣憤,反而覺得如飲甘露。布袋和尚曾經說過:‘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干了;你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從這幾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布袋和尚對於別人的毀謗打罵,他處理得多麼灑脫自在。 昔時有位宰相,氣度寬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去做官,來向哥哥告辭,哥哥說:‘你脾氣不好,此行我擔心你的事業不能順利。’弟弟說:‘不會啦!這次我聽哥哥的教導,別人給我的譏諷毀謗我都不會計較!’‘真的嗎?假使有一個人在你臉上吐一口口水,那你怎麼辦?’‘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計較,把口水擦干就算了!’哥哥聽了以後,頓了一下,又說:‘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是這樣做。別人所以對你唾面,就是因為不高興你,你把他擦了,那麼他會更不高興。這種情形之下該怎麼辦呢?讓它自己干了,不必用手去擦,這才算是到達忍耐的上乘功夫。’ 一個人,從他懂得人事開始,所遭遇的譏諷毀謗,不知凡幾。譬如倍受社會大眾所崇拜的胡適博士,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有人贊美他,也有人毀謗他。試觀世界上偉大的聖賢,那一個不是從譏諷毀謗中成就出來的?譏諷毀謗會打倒一個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個庸懦無能的人;譏諷毀謗打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人。對於譏毀,我們要把它看做莊嚴我們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緣,千萬不要讓它激起你的嗔恨心。《成實論》曾記載幾句有意義的話:‘惡口辱罵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如華雨象。’小人物與大人物的區別,從應付外來譏毀的態度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灣弘揚佛法的時候,也遭受到很多麻煩。當時李炳南居士總是效法常不輕菩薩的行持,謙和地說:‘善知識,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甚至於又說:‘善知識!謝謝你,你給我的這種難堪,是在消除我的罪業,謝謝你給我消除罪業的機會。’由此看來,譏諷毀謗不但對人沒有壞處,甚至於對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而言,反而成為莊嚴自己,增長福德智慧的助緣。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以及許多外道經常蓄意陷害佛陀,但是,卻都不能傷到佛陀,尤其佛陀每一次遭到外道的陷害以後,佛陀不但沒有減損什麼,反而聲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順利,更為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預兆;外來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緣。也可以說:沒有譏諷毀謗,就顯不出偉大的人格,顯不出聖賢的節操。 至於如何忍耐譏諷毀謗,我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一)不說譏謗 譏諷別人的話不說,毀謗別人的話不說。一個人如果發覺自己平時好說別人的閒話,那麼,從現在起,絕口不說,這就是不惡口。 (二)不聽譏謗 不要理會外傳的譏諷毀謗。一個人如果經常注意外傳的謠言,則心裡會愈難過,一難過,就愈沒有力量、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要知道‘是非之言止於智者’,一個有智慧的人,絕不會亂傳謠言,當然他更不會輕易聽信謠言。 (三)不怕譏謗 因為譏諷可以消除我們的罪業,是我們修道人的逆增上緣。所以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修道的人,不但不必懼怕譏諷,更可以把譏諷轉變成激勵身心的力量。 五.從聽聞中確實奉行 經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學佛要多聞薰習,聽聞佛法是學佛必經的過程。任何一部經,開頭必是‘如是我聞’,最後是‘信受奉行’,經典的這種形式,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同學們在學院求學,多聞是做到了,但是在‘確實奉行’方面卻還嫌不夠。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同學們往往只學到半部經,也就是只學到前面的‘如是我聞’,但卻沒有學到後面的‘信受奉行’。 佛經說:‘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璎珞。’一個多聞而不能奉行的人,確實就像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一個人想成功立業,必須要從多聞做到確實奉行。關於這一點,我也告訴大家一些切實的辦法。 (一)聞是要說好 聽到好的道理,要贊美,要隨喜贊同。現在的青年朋友,常常在聽到別人說了很多道理後,也不表示贊同,反而還說:‘你講的道理固然很好,不過,我的意思是……’、‘你講的話雖然不錯,但是,我以為……’、‘你的意思雖然很好,不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導,他總是一開口就把它否決,甚至於你的話還沒說清楚,而他的意思本來也與你一樣,但是他卻一開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總覺得贊同別人的意見,會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總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認別人的正確,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二)聞善要奉行 經上曾經記載:三惡道中有一類眾生常有‘聞善不著意’的壞習慣,就是說聽到了好的話,絲毫不加以留心,更談不上切實去奉行。因此,終於使他們在三惡道中流轉。人為萬物之靈,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如果能聞善奉行,則道業自能快速增進。 (三)聞理要相應 聽到了符合真理的話,就要設法與它相應。有人說:你的話打動了我的心坎,你這話好像是為我說的。這就是聽話的人,能與對方的話相應。我們常常稱贊佛陀為‘如理師’,說他是真理的體驗者,是真理的證悟者,是真理的榜樣。因為一個與真理相應的人,一定是一個真正慈悲的人。這時,即使他罵你,或者打你,其出發點也都是慈悲的。諸位若想與真理相應,則必須從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去體驗,養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習慣。 同學們!你們不是有人常寫日記,或寫周記嗎?希望大家在日記上、周記上,要常寫些如何與真理相應,如何與真理結合在一起的話;因為一個煩惱無明熾盛,怨天尤人,處處不滿現實的人,他是不可能與真理相應的,他的言語舉動更不可能與真理結合在一起。 六.從克難中創造明天 ‘克難’,顧名思義,是克服困難。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有什麼困難需要克服的呢?譬如:有人覺得‘話難說’。如果你覺得說話很難,國語不容易說得正確,那麼,你就要克服說不好的困難,就得努力去學習;有人以為寫文章很難,那你就要去克服文字的困難;思想不能暢達,語言文字不能流利,就要先找出困難的所在,然後再去設法克服它。 也有人覺得‘事難做’。所謂‘事難做’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事情本身的條件困難,一種是人事關系的困難。一個人不論在什麼情形之下,絕不可因為事情難做就不去做,也不必因為人事關系困難而灰心。佛法說:‘佛道難成誓願成’,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一件會比學佛更困難,成佛的困難我們都不怕了,那還怕世俗成功立業的小困難嗎? 法國英雄拿破侖曾經說:我的字典裡沒有一個‘難’字。自古的豪傑英雄也常常自誇說:我不知道什麼事情叫做困難。‘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則雖移山填海,也終有成功的一天。希望青年朋友們,要把難字從口邊、從心裡去除,腳踏實地,切實地去做,相信不會有什麼困難的。 此外,有人會覺得‘道難修’。修道有什麼困難呢?為了修道,我們就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虧,忍耐壓迫;為了要修道,親情要放下,故鄉要遠離,朋友要少來往,一切功名富貴的念頭都要捨離。有的人修道,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到頭來反而背道而馳。所謂‘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無影無邊。’這種人因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煩,經不起挫折,終於半途而廢。像這種自暴自棄的人,能完成人生嗎?能成就道業嗎?所以,一個修道的人要有锲而不捨,持之以恆的毅力,不只要具備‘勇猛心’,而且要具有‘恆常心’,這樣,菩提大道才有展現在眼前的可能。 今天提出六點來勉勵大家,希望今後大家要努力去奉行,確實去實踐,以開創自己未來的前程,走向成功立業之大道。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