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念佛的感應(一)


 2016/10/13    熱度:1585    下載DOC文檔    

  “念佛”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感應”這兩字,在《三藏法數》是這樣解釋:

  「感即眾生,應即佛也,謂眾生能以圓機感佛,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眾水。」

  眾生有感,佛有應,所以我們眾生要有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修因,阿彌陀佛才會以本願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是感應。猶如水並無上升,月亮並無下降,可是一月能夠普現在大地的千江萬水,這就是感應。大地千江萬水只要沒有污濁,水是澄清就能映現天上的月亮,也就是我們心中並無懷疑阿彌陀佛而一心念佛,猶如水清;阿彌陀佛會以本願名號法體起用光明普攝我們念佛人,使我們念佛人在念佛的當下,就已經在消災免難了,已經在消除業障了。只是這樣的感應,我們沒有感受而已。

  因為感應有四種,第一種就是顯感顯應,這一般人很容易體會,也就是譬如在平時,親眼見到佛菩薩、見到佛光或者見到蓮華,有的人是在助念的時候見到,有的人是定中見到,有的人是臨終見到,有的人是平時見到。第二種感應就是顯感冥應,佛對眾生的護佑廣照,實在是有,只是眾生不知道而已,這是一般人所感受不到的,猶如剛才大家虔誠在大殿念佛,當你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有放光在普攝你嗎?有,但是你沒有感受到,肉眼看不見,知覺感受不到,這就是顯感冥應。第三種就是冥感顯應,過去修行學佛念佛,現在雖然是沒有念佛,但是看到佛光或者看到佛像、或者是夢見佛菩薩、或者是定中見佛。最後一種就是冥感冥應,這一般的人更是很難感受到,過去有學佛、有念佛,現在雖然沒學佛、沒念佛,也有感應,只是眾生感受不出來而已。所以有的人沒有感受到感應,因此認為,別人有感應,自己沒感應,其實你只要念佛,人人都有感應,只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差別而已,有感受和沒有感受的差別而已。

  往往一個感應,會使人對佛法生起信心;往往一個感應,會使人對念佛法門破疑生信。所以佛菩薩在廣度眾生時,有很多權巧方便,因此對沒有信心的人,也許佛菩薩會對念佛沒信心的人會有所感應,讓他對念佛生出信心。所以下面所要說的念佛的感應,總共有十八個故事,都是偏重在現世的感應。這十八個故事,都是王日休居士在他的著作《龍舒增廣淨土文》第八卷所說的。

  龍舒居士與《龍舒增廣淨土文》

  王龍舒居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在家居士,我們要介紹他所說的感應故事,當然要簡要對王龍舒居士有所了解。王日休的簡介在第三頁最後,請看第三頁,先來簡要了解王日休居士。

  王日休,南宋龍舒人。龍舒在南宋的時代是郡,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舒城縣。字虛中,又稱龍舒居士。以地方名對他的稱呼,就表示對他很尊敬。為國學進士,進士是很有學問的人,貢舉的人才叫做進士。唐朝以進士為入仕的資格,所以在唐朝要為官,如果沒有進士的資格,是很難當官。中國人在古時,讀書是為了要當官。到了明清時代,舉人經過會試中式之後,稱為貢士;貢士再經過殿試之後,中式就稱為進士,所以進士就是很有學問的人,在宋朝能夠做一個國學進士,學問是了不起。“王日休著六經訓傳,數十萬言”,就是很有學問才有這份本事著作儒家六經。儒家六經就是《詩經》、《書經》、《易經》、《禮經》、《樂經》與《春秋》。著作有數十萬言,可見份量非常的多。從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王日休居士是很有學問,可是下面才是我們所要了解的重點:

  “一旦棄之,專修西方之業。”有一天,王日休就將儒家所讀的六經,以及他對六經的注解通通放下,專修念佛法門,這種人就絕對有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在宋朝時代成為一個進士,這麼有學問,放棄了原來儒家所學習的,一心專修淨土法門,若不是很有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沒有這樣做的道理,對不對?諸位菩薩!古人的事跡就是在啟發我們,我們如果有心象王日休居士,放棄所有一切學問,專修淨土,當然你就是有決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才會這樣做。我們也從下面兩句話,可以看出王日休居士,確實是有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會如此專修淨土。下面這兩句話就說:

  “布衣蔬食,日課千拜”,就是穿粗布的衣服,吃很簡單的食物,而且也吃素不吃葷,蔬食就是吃蔬菜水果而已;每天禮佛一千拜。一個國學進士,應該是在朝中當官,但是不但沒有,放棄了所有一切儒家學問,一心專修西方之業,每天禮佛一千拜,吃很簡單,穿也很簡單,這樣的人就是淡薄世間的欲望,不慕名利,這樣的人就是很有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從一個人的修行,就能夠看出他的心。

  “南宋高宗紹興三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一六○年,請觀音加佑,校輯《大阿彌陀經》,三年終其功,有五十六分,又著《龍舒淨土文》十卷。南宋孝宗乾道九年正月,厲聲念佛,感佛來迎,立化。”實在非常的了不起。在南宋孝宗乾道九年的正月,也就是公元一一七三年,大聲念佛,在臨終感召阿彌陀佛現前,而且王日休居士親見阿陀佛現前,當時他還對他的學生演講佛法,說了一句“阿彌陀佛來迎接我了”,然後站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麼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正念分明,親見阿彌陀來迎接,站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對一個在家人而言,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我們跟王日休居士鼓掌贊歎(掌聲)。

  諸位在家菩薩!如果是你,讓你用一輩子五十年的時間,每天虔誠念佛三萬聲,拜佛一千拜,放下世間的欲望,日子過得非常簡單,吃也很簡單,穿也很簡單,不吃眾生肉,每天蔬食,這樣五十年後,能夠使你在臨終親見阿彌陀佛來迎接你,讓你站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是你你要嗎?要的人請鼓掌(掌聲)。如果是我我也要,所以我也要鼓掌。

  看見王日休居士的往生事跡、修行行儀,就值得我們效法了,所以諸位在家菩薩,你不要看輕自己,這句佛號能夠令王日休居士這麼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也可以令我們這麼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看你是不是能像象王日休居士這麼有心而已,如果你這麼有心,王日休居士很自在往生西方,你也能。

  其次來介紹《龍舒增廣淨土文》這本書。《龍舒增廣淨土文》,通稱《龍舒淨土文》,略稱《淨土文》。宋王日休集錄《大藏經》及諸傳記中,有關往生西方之文,而成《淨土文》。王日休乃龍舒人,以世傳淨土文者有多種,故以其郡號別之——郡就是龍舒郡,在南宋時代龍舒是郡,到了現代已經成為縣,也就是安徽省舒城縣——名為《龍舒淨土文》,其中王日休之原著僅十卷,原來《龍舒淨土文》,王日休的著作只有十卷而已,後人增廣為十一卷或十三卷。第十一卷到第十三卷,是後來的人所增加的。朝鮮國僧托蓮法師改為十二卷,即今現行《龍舒增廣淨土文》。所以現在收錄在《大藏經》的《龍舒增廣淨土文》,總共是十二卷,後來這兩卷是後人所加上去的,王日休居士原來的著作只有十卷。我們要探討這十八個故事,是出自於第八卷。

  彌陀法體無所不在,眾生動念皆在其中

  請大家翻回來第一頁,先來看前面兩行的開示法語,然後再十八個故事,一個一個來探討。這些故事對我們的啟發很大,沒信心的人能夠有信心,疑心的人破疑生信。

  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第八: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性含虛空世界,故無所不在,是以一切眾生舉意動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懇切,無不應驗,故此卷敘現世感應。

  《龍舒增廣淨土文》,在每一卷的卷首,王日休居士都會簡單說一些佛法的道理,然後再敘述當卷所要顯示開導的真理。在第八卷,要說十八個念佛感應的故事之前,王日休仍然先說兩行的道理,雖然很短,只有兩行的道理,卻是說的很好。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在《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我們娑婆世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遙遠,王日休居士說百萬世界。不管說十萬億佛土,還是說百萬世界,是形容西方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的距離。就佛眼來看是很近,就凡眼來看是很遠,《阿彌陀經》說十萬億佛土,是就凡眼來看,所以才會說那麼遠的距離,《觀經》說阿彌陀佛去處不遠,是就佛眼來看,因為佛眼無所不見。佛的佛眼看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猶如看掌中的庵摩羅果,所以佛的神通道力是非常的了不起。我們為何對淨土世界清淨、莊嚴、美妙、殊勝、快樂的一切很難相信,因為我們凡夫障眼不能親見。我們如果能夠像在看電視,在電視的屏幕看見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黃金鋪地;看見西方極樂世界天樂鳴空說法;看見西方極樂世界八功德水流注在花間,可以上流也可以下流;看見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每個早晨以衣祴盛眾妙華,到無量無邊的佛國供養諸佛,在用早齋之前,施神通道力回到西方本國用早齋,我們如果能夠親眼看見,不必聽經聞法,你每天都會很認真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不能以凡夫障眼親見,當然我們就要相信世尊在佛經所說的聖言量,所以《阿彌陀經》有一句話,“我見是利”,這句話是在往生因的經文之後所說的。“我見是利”,“我”是指釋迦牟尼佛,“見”是釋迦牟尼佛的佛眼所見,“是利”就是有很多的十方念佛人,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無上大利,這件事是釋迦牟尼佛的佛眼親見,所以才會在《阿彌陀經》說,“我見是利”。諸位菩薩,你我是佛弟子,那當然是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語。所以我們相信佛所說的法語,相信聖言量,那當然就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成就菩薩乃至成佛的無上大利,對不對?對。

  “論其跡則不勝其遠”,這句話就是說,論在娑婆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距離是很遠的。“不勝其遠”就是很遠的意思。下面才是要說的重點:

  “然佛之慧性含虛空世界,故無所不在。”“佛之慧性”就是佛的法身,法身顯露,所以如來智慧德能能夠起用。佛的法身已經開顯了,我們的法身還沒有開顯,師父經常譬喻的,佛就是一座已經經過開采冶煉的金礦,成為純金九九九,我們凡夫是還沒經過開采冶煉的金礦,還看不出價值。金礦與純金九九九本質是一樣,但是價值不同,所以我們的佛性和佛的佛性,無二無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可是我們還沒有經過修道而證道,所以在人間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好好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經由修德開顯性德,就是經過開采冶煉的金礦,煉成九九九純金。所以,諸位菩薩每天要好好念佛,將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法身顯露。

  王日休居士說,“佛之法性含虛空世界”,就是法身遍一切處,所以你在任何地方念佛,在虛空中念佛、在水中念佛、在人間念佛、在地獄念佛,阿彌陀佛都知道,因為阿彌陀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阿彌陀佛的慧性含蓋虛空世界,所以無所不在,因此你有感,佛就有應,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感應你,你有感佛就有應。

  “是以,一切眾生舉意動步,皆在佛之性中”,這句話說得真好,我們凡夫眾生的起心動念、行為所作都在佛之性中,都在佛性之中,也就是你心裡想什麼、你做什麼事情,阿彌陀佛都非常的清楚,用一只眼睛就看得很清楚了,不必用兩只眼睛,叫做一目了然。我們就像一只螞蟻在佛的手掌中,我們在做什麼事情,佛只要一看,一清二楚。所以每個月的每期佛七,你有沒有來打佛七,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你打佛七念佛在打瞌睡,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你發心到大寮來做義工,飯煮好,吃一吃,你要回去了,不聽經,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你一切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阿彌陀佛都知道。你有沒有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你有沒有真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你將錢看的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重,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知道。怎麼越回答越小聲?既然阿彌陀佛都知道,那你當然就要認真念佛,真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王日休居士說一句很好的話,“至心懇切,無不應驗。”一定有感應的,你要有至誠心、懇切之心。佛法你只要做到至誠恭敬,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很容易成就。將世間的任何事情,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一比較,你會如何選擇?譬如感情和念佛往生做一比較,你要感情還是要念佛往生?念佛往生,真的嗎?有沒有騙我?沒有,真好,因為騙師父是有罪的。如果將金錢和念佛往生做一比較,你要選擇金錢,還是要選擇念佛往生?選擇念佛往生,真的嗎?五億給你,現在經濟這麼差,五億給你,你一輩子花不完,你將這五億存在銀行,光是吃利息你都不必工作了,但是只有一個條件,不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你要嗎?不要,五億你不要?五百億給你,就是不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嗎?(不要。)很好很好,希望你是真心的。如果你是真心的,那我相信阿彌陀佛非常了解你這份不要五百億,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很歡喜嗎?阿彌陀佛一定會為你鼓掌的(掌聲)。所以至心懇切,無不應驗。

  “故此卷敘現世感應”,此卷就是第八卷,第八卷就是要說現世念佛的感應,總共有十八個故事。

  一、見他殺生,念佛薦拔自得福

  首先來看第一個故事,見殺生念佛得福。這個故事就是要說,念佛人見到有人在殺生了,趕緊念佛,這樣你就能夠得到福報了。首先師父將原文讀一遍,然後再白話解釋,讓大家都能聽明白。

  《觀音感應記》雲:饒州軍典鄭鄰,死至陰府,以誤追來放還,閻羅王告雲:“汝還人間,勉力為善,汝見人殺生,但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彼得受生,汝亦得福。”由此推之,足以見念阿彌陀佛,誠可薦拔亡者,可增延福壽,不特身後生西方而已。

  《觀音感應記》所敘述這節公案,令我們看了,心中實在無限的歡喜,因為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可以薦拔亡者,可以消災延壽。

  饒州這個地方有一位軍典,叫做鄭鄰,死後墮在陰曹地府,因為是被鬼卒誤抓到陰曹地府,所以閻羅王要放他回去人間,鬼卒抓人有時候抓錯了人。閻羅王就跟這位鄭鄰說:“你回到人間之後,要認真行善,你如果看見有人殺生,就要念阿彌陀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被殺生之眾生可以受生,也就是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也能夠得到福報。”

  諸位菩薩!閻羅王跟鄭鄰說的這番話,你要相信嗎?我要相信,因為閻羅王不會說謊話。閻羅王是菩薩示現的——在陰曹地府做冥官,很多是菩薩示現的。閻羅王說話不會騙人家,閻羅王如果說話會騙人,閻羅王就要在地獄先受刑了。既然閻羅王跟鄭鄰所說的這番話你肯相信,所以以後如果你看見有人在殺生了,趕緊念什麼?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南無念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尤其女眾到菜市場去買菜,如果經過人家在殺魚或是殺肉的地方,你就站在攤位前面稍等一下,我念佛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這些魚或是豬被殺害,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你為牠念佛,而且你自己也能夠得福。閻羅王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

  世間確實有很多的殺生,所以我們念佛人,首先要先將戒殺做好。五戒第一戒殺,八關齋戒第一也是戒殺,十善第一也是戒殺,所以念佛人一定要持齋茹素,這是師父經常在勉勵的。要愛護一切眾生的生命,不要吃眾生肉,就是因為你有吃才會有人殺害,你有吃豬肉才會有人殺豬。天下間所有一切人都吃素,有人會殺豬嗎?不會。有人會殺雞嗎?不會。有人會殺鴨嗎?不會。有人會殺狗嗎?不會。所以,為了自己的幸福美滿打算,千萬不要吃眾生肉。所以念佛人第一茹素,最基本的修行。飲食是一個習慣而已,師父吃素已經二十一年了,這是一個習慣的改變而已,沒有什麼好貪口味的,肚子騙得飽就好了,好好用心修行,不要一天到晚只顧這個色身,好好為自己的法身打算。始終每天都為這個色身在打算,都不會為法身打算,那不是顛倒嗎?所以看人家在殺生,念阿彌陀佛,幫助被殺害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也能得福,可以說一舉兩得。

  “由此推之,足以見念阿彌陀佛,能夠薦拔亡者,也可以消災延壽,不只是自己身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

  《觀音感應記》這個故事啟示了我們很多,念佛實在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修行,為被殺害的眾生念佛,也可以使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真是不可思議。如果為被殺害的眾生念佛,可以送被殺害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稱念的人更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當然。譬如我們發心去為亡者助念,這位亡者被我們助念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當然我們沒有神通不知道。假使說這位亡者被我們助念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我們為他助念的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能。被我們助念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為人助念的人當然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道理才說的通。

  二、陳企念佛卻鬼終坐化

  下面來看第二個故事,陳企念佛卻鬼。這個故事是要說陳企這個人,念阿彌陀佛之後,排除惡鬼的恐懼糾纏。

  予同郡望江陳企,嘗妄殺人,後見鬼現。企畏懼,急念阿彌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現。後常念佛,臨終坐化。後半年,附本家孫女名妙光雲:“我因念阿彌陀佛,已生極樂世界。”舉動言語一如平生,親戚相知皆來看,至兩三日,家人雲:“惜乎你在生時,不曾傳得喜神供養。”企遂現,俨然如平生,唯面帶少顏,蓋西方長生不老,其頭如佛之螺髻,蓋成佛之漸也。望江士人周憲叔為予言之。

  這個故事很不可思議,是王日休居士親自聽望江一位讀書人叫做周憲叔告訴他的,所以王日休居士記載在《龍舒淨土文》。

  “予”就是我,也就是王日休的自稱。“同郡”就是同樣住在龍舒郡望江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叫做陳企,過去曾經殺人,後來見到鬼出現了,可能這個鬼就是被他殺害的人。陳企非常的害怕,在害怕之中急念阿彌陀佛,鬼就不敢靠近他了,所以陳企就念佛不已,鬼因此就不再出現了。後來,陳企經常念佛,竟然在臨終坐化了。所以鬼要來抓他了,這樣的惡緣使他認真念佛,竟然念到臨終坐化了。我們不必等到鬼來抓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認真念佛了,當然念到臨終能坐化是最好的,不然臨終能正念分明也不錯,所以要認真念佛還是懈怠念佛?當然認真念佛!故事中說陳企因為怕鬼,所以常念佛,就是經常念佛。為什麼師父要一個月舉辦一期佛七?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回來認真念佛。大家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平時的用功才是重要,因為你臨終要自在的往生,平時的功夫就要好好去練就。

  經過半年之後,陳企附身在他家的孫女叫做妙光的身上。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回來,附身在自己的孫女身上,這種事很少發生,但是這個故事就是如此。而且附身在孫女妙光的身上,借孫女的嘴巴說:“我因念阿彌陀佛,已生極樂世界。”念阿彌陀是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所以諸位菩薩,這樣你要好好念阿彌陀佛嗎?要。“舉動言語一如平生”,陳企附身在孫女妙光的身上,他的舉止行動和說話態度都和平生一樣。“親戚相知皆來看”,親戚朋友知道這件事之後都來看。“至兩三日”,經過兩三日之後,“家人雲:‘惜乎你在生時,不曾傳得喜神供養’”,他的家人就和陳企說,可惜你在世的時候,不曾留下畫像給我們供養。

  這時候,陳企聽到之後就現出了,看見他的真相就像他平生的時候,“唯有面帶少顏”,因為在西方極樂世界是長生不老,不會像人間有生老病死的過程。而且現身之後的陳企,他的頭就猶如佛的螺髻,“螺髻”就是佛的頭發,右旋好像是卷曲的樣子。佛的三十二大人相,無見頂上,是任何人都看不見的,不過佛的頭上頭發右旋。如果你看佛祖像,看佛的頭發是卷成一顆顆的,沒學佛的人就錯誤以為,當時世尊在雪山菩提樹下靜坐的時候,因為樹上的小鳥大便,落在他的頭上,不是,這是誤解的,外行人才會這樣說。佛的頭發是右旋,其實印度人的頭發,都是短短卷卷的,如果很卷,卷成一小卷,就好像是一個發髻的形狀。“成佛之漸也”,這是王日休居士所說的,就是說陳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頭上的頭發就像佛的螺髻,就是他要漸漸成佛的現象。

  “望江士人周憲叔為予言之。”望江一位讀書人周憲叔向王日休居士說這個真實的故事。

  三、鄒賓王念佛夢覺

  下面請看第三個故事,鄒賓王念佛夢覺。

  予嘗勸鎮江士人鄒賓王,以西方說,且言:“若無閒暇,但早晨合掌向西,念南無阿彌陀佛十遍亦得。”賓王信之,其夜遂夢與一士人,同赴法,正恐懼間,遂念阿彌陀佛,至十聲乃覺,豈非佛以此堅其信心乎?

  睡不著的人,這個故事就要好好體會。有的人睡不著,常做惡夢,我告訴你,你從這個故事好好體會,睡不著常做惡夢的人,不一定要吃雙燕牌安腦丸,你好好服用阿伽陀藥,你就很好入眠,而且夜夢吉祥。

  這個故事就是說,王日休曾經勸勉鎮江這個地方一個讀書人,叫做鄒賓王,勸他修學阿彌陀的教法,向他開示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而且向鄒賓王說:“你若無閒暇,早晨面向西方,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也可以。”這對很忙碌,無法做功課的人來說,是非常的方便,早上念十聲、晚上念十聲。這個鄒賓王果然有善根,相信王日休居士的教導,所以在當晚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和一個讀書人共同赴法,“同赴法”就是同赴法場就法,也就是同時要被人家處死。夢見這樣的惡夢,在夢中恐懼,突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念到第十聲醒了過來。這樣和王日休跟他說的,“如果你很忙碌,早上晚上念十聲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有關系了。所以在結論一句話王日休說:“豈非佛以此堅其信心乎?”這就是阿彌陀佛要堅固鄒賓王念佛信心,所以他夢了惡夢,要被人就地處死,在恐懼之間,念十聲的阿彌陀佛聖號,到第十聲醒來了,那個時候就會發覺,念佛實在是很重要,對不對?

  所以諸位菩薩,從這個現世念佛感應的故事,能夠使我們對這句佛號阿彌陀佛增上信心。後面還有十五個故事,都是很短,所以很容易看完,我們等待明天再繼續探討。

  因為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