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千佛忏法會開示


 2010/12/20    熱度:5045    下載DOC文檔    

第一常懷感恩之心

大家辛苦了,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大家來拜忏,首先我們感謝佛陀,我們都是三寶弟子,我們不能忘本,因為我們拜的是“千佛忏”所以要感謝佛陀,然後我們感謝慈法老和尚,為什麼呢?因為最初的時候我們可能單純為了紀念這位老人家,現在看起來我們已經超越了這樣一個局限,因為這樣一位老人家示寂四周年的紀念日,我們大家能夠在一起做佛事,在利他中完成自利,也就是說已經超越了我們自身的局限,所以我們要感恩這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也感謝我們大眾師父,也感謝我們的護法居士能夠共同來參與這樣的一個殊勝佛事。《楞嚴經》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是用音聲來做佛事,所以《華嚴經》說“音聲海”我想這個聲音是可以的。佛種從緣起,這就是一個因緣,所以說值得感謝,值得欣慰的祝賀我們擁有的這一段佛緣,我們大家通過“千佛寶忏”,我相信能夠改變我們心中的執著,掛礙和煩惱,包括我們心中的恐懼。我相信一定能,這是一種殊勝的因緣

第二法捨利的重要意義

第二點,我們重視骨捨利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法捨利,我曾經拜過北京西山八大處佛牙捨利塔的佛牙,我曾經也拜過西安法門寺的佛指骨捨利,我也曾經到九華山拜過肉身菩薩,我也曾經到南華寺拜過六祖真身,包括前些日子我應邀到望奎,去看了兩位肉身捨利。包括最近幾天炒的沸沸揚揚的阿育王塔裡的佛頂骨真身捨利。我想要說的是這些所有的捨利包括真身他都是戒定慧修持的結果,絕不是空穴來風,如果我們對這件事感興趣,或者是頂禮膜拜沒有錯,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來源,怎麼樣才會有這種結果?——那就是法捨利。那是佛陀證悟的經驗,修行的心得,那就在我們的佛經裡面。所以我們今天更應該重視法捨利。如果你只重視那個外表,你卻忽略了這個過程,那怎麼可以呢?你光看到一個結果你有嗎?——沒有,我們可能就是一個看熱鬧的,湊熱鬧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從我們的佛經裡面能夠感悟到真正的解脫之法。在“千佛忏”後面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拜“千佛忏”,能夠滅無量阿僧祗劫的重罪,這確實就是忏悔,能嗎?真能,改變我執,一定能。但是現在我們的我執太重了,所以我們痛苦,我們煩惱,我們生死輪回。我們不快樂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們重視骨捨利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法捨利,

我們是可以有方便的,這場佛事就是方便,怎麼樣方便呢?我們以前拜忏的時候我們拜得很快,但是這一次拜的很均勻,很如法。那麼什麼原因呢?我們有方便啊,我們先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再拜佛號,我覺得很好,這也是方便,不失根本。我們先唱弟子求忏悔,依然我們還是要回到佛號上來,佛名上來。我們先唱現在賢劫千佛名,然後我還是回到佛號上來,所以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可以有方便,但是方便是為根本服務的,如果沒有根本我們就是瞎胡鬧。一個佛教徒有沒有信仰,他的根本就是皈依三寶,沒有皈依三寶就不叫佛教徒,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珍惜我們的法捨利。

第三何為如法

現在我講一下隨眾和如法,什麼叫如法?法就是規則,三法印就是規則,皈依三寶就是規則,什麼叫如法?大家拜的時候按規則拜,剛開始大家突然來拜,哪怕你原來拜過,你都不一定很如法,不一定很守規矩,肯定是要亂的,拜來拜去大家很如法,所以我希望來到廟裡大家要如法,什麼叫如法?大家按規則做,別亂。一亂,就鬧心,一鬧心就沒有功德,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法,按規則來,一定要按規則來,佛教徒不守規矩能行嗎?我們既要守法還要守戒還要守寺院裡的規則,前面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如法的同時就要隨眾,一定要隨眾,隨眾也就是如法,人家前面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你不能單挑,所以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是個過程中的故事,本來大家去拈香前面怎麼拈你就怎麼拈好了,他非得跪在那裡非得頂個禮然後才走,這樣是不是亂了呢?我們回向的時候大家路過那個佛像,路過那個牌位大家都隨眾往前走,你非得來個問訊。不必要,你心裡要有佛這很重要,如法隨眾嘛 !見到法師過來非得給我一問訊,我非常感動,但你不要這樣,你只要規規矩矩的,你比問訊還有意義,我們這個寺院裡需要規范,大家都規范了,一定能升起恭敬心,所以規規矩矩的,如法如律的,這就是佛事。如果你不這樣做,鬧鬧轟轟的,亂七八糟的,你覺得你會有歡喜心嗎?——你不會有。所以我也希望我們的出家師父,如法隨眾,我同樣希望我們在家的佛教徒也要如法也要如律,也要隨眾,這樣才會功德無量,大家歡喜,龍天歡喜,因為我們今天做的佛事是什麼?是利他中完成自利的,是需要結緣的,我們沒有規則,你有規則你就執著,如果這個規則是利益大家的,能令大家歡喜的我們就遵守,身為佛子當做佛事,不做佛事不是佛子,怎麼樣做佛事呢?如法隨眾,希望和大家一起來共勉,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