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2010/12/20    熱度:159677    下載DOC文檔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編輯說明

    作者撰寫《大乘無量壽經解》後,又著此本《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何以故?作者於本書前言中說:“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願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據作者在京弟子在後記中說:“此本《白話解》乃黃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寫此注解時提出三個指標:()不是把《大經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解》錄音基礎上大刪特刪,力求精簡,通俗易懂,中心突出。()雖然簡明通俗,但不失《大經解》原有的深度。()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突破。”由此可見《白話解》並不亞於《大經解》。作者弘法,一解再解,讀者修學,亦應一讀再讀,益增勝解,鹹歸淨土。因本書僅寫至《三輩往生品》之上輩往生部分,未竟部分,需有願者依照作者講授《大經解》之錄音(即《無量壽經講座》全部七十盤,已出版發行)整理。我們期望黃老弟子如同黃老一樣,發大誓願,完成黃老未竟事業。

       

   

或有人問,“為什麼在寫了《大經解》之後,又寫白話注解?”那就請看本經《大教緣起品》。

    由於阿難在道場中,親見世尊放大光明,色身與剎土都是前所未見的清淨莊嚴,就向佛請問,顯現這稀有瑞象的原因。世尊表揚了阿難的提問,其中最切要的一句——“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當來”就是指從阿難問話的當時一直到不可窮盡的未來。所以一切眾生都因阿難這個提問脫離生死此岸,度過煩惱中流,超然大覺。為什麼能這樣殊勝呢?正因阿難這一問,引出了《無量壽經》。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廣說彌陀願海的經,正是這部《無量壽經》。大師這兩句話如同驚天動地的晴天霹雷,斬盡情執的金剛王寶劍。如來一代時教,說法四十九年,如雲如雨,中國佛教分為十宗,淨土只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能說,世尊唯說彌陀的大願之海、淨土法門呢?殊不知,世尊出興於世,只為救度眾生。世尊對阿難說:“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釋尊種種說法,無非是救度迷徒,讓他們得到真實之利。真實普利眾生,唯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華嚴》稱為經中之海,一切江河細流都要流入大海,譬喻一切法門,都同歸彌陀大願之海,所以華嚴長子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士發願往生淨土。

由上可見善導大師之說,是深得佛心的。大師說釋尊唯獨說彌陀本願之海,世尊說如來唯願眾生能得真實之利,今後一切眾生都因《無量壽經》而得度脫。這樣剖出肝膽的開示,指出了大教的核心,拋給每一個眾生一個定出苦海的救生圈。念祖今生幸遇這個無上寶典——《大乘無量壽經》,感恩不已, 是以一注再注,願一切有緣人同沾真實之利。

 

一、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後漢支婁迦谶譯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一名無量壽經 一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铠譯

無量壽如來會  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趙宋法賢譯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 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想要理解經文,先要了解經題。古雲:“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經題的重要性可以想見了。本經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會集五種原譯而成。五種出入很大,且漢吳舊譯,文字古拙,所以讀誦參研者都很少。先師繼王日休、魏承貫之後,會集成經,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此書一成,大眾欽賞,公推為《無量壽經》的善本。目前海內外讀者、背誦者、印刷者、演說者,風起雲湧,有日誦六部甚至八部者,有人稱當前之景象是“大經熱”。

    本經的經題,一望可知,是把最近《宋譯》的經題作為前一半,而把最古的《漢譯》經題去掉兩者重復的字,接在下面,就成為今本的經題。這就是會集工作的典范,只是會集舊有的精華,而不是出於自意的新作。這才能杜絕把後世凡夫的私見,當作世尊的教導來欺騙世人。從夏會本的經題可見,不但字字句句本於原譯,而且會集之後,使題義更加圓滿究竟,妙谛無窮。

    第一個字“佛”。指約當中國周代,在尼泊爾降生的王子,後出家成佛,號釋迦牟尼(華義為能仁寂默)。這就是我們芸芸眾生的大悲慈父,大智大力的導師。十方世界有無數的佛,可是在我們世界上,八相成道的佛,只是這一位。所以只說一個佛字,我們就知道是專指我們的本師了。

    “佛”是梵文佛陀的簡略,辭義是覺者。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不同,在迷惑之中就是眾生,徹底覺悟就是佛。阿羅漢只是自覺;菩薩於自覺外,更須覺他,故菩薩具二覺;覺行圓滿是第三覺,唯佛具三覺。悟達本性真實常住,了知諸惑都是虛妄,是自覺。以無緣大慈,平等普度一切眾生,是覺他。窮盡本心的源底,自覺覺他之行圓滿具足,圓圓果海自然成就,是覺行圓滿。《佛地論》說:具足一切智慧,遠離一切障礙,能開覺(開悟本有覺性)自己和一切有情。“覺”譬如從睡夢中覺醒;如蓮花開,不借外力,這就是佛。(筆者譯為白話。)又據《大乘起信論》:一、本覺。指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清淨心,也就是常說的人人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法身佛。二、始覺。由於內因(本有清淨心)與外緣(佛教經法)的作用,使眾生於妄念中漸漸出現初步趨近本覺的知覺(如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三、究竟覺。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來平等,始本不二,法身全顯,究竟成佛,叫做究竟覺。

    “佛說”,表明此經是釋尊金口所宣。又“說”字有愉悅的意思,佛看到眾生機緣成熟,可以聽受教導修習妙法,故衷心歡樂。

    “大乘”是喻,乘就是車,是中國古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用現在話說,自行車是小乘,它只能解決自身的問題,這就譬喻聲聞乘的法,稱為小乘法;至於成長列的火車,可以運載多少人多少貨,廣作利益,這就譬喻菩薩所行的法,叫做菩薩乘,也即是大乘。

    大乘中的“大”字,有兩個涵義:(1)能乘者大。《十二門論》說:“佛大人乘(動詞)是乘(名詞),故名為大。……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如來與諸大菩薩才是“能乘”,所以叫做大乘(例如:大學生讀書的學校叫做大學)。(2)所乘者大。《寶積經》:“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就是如來自身所行的真正覺悟之道。這就是佛大人用來救度眾生的運載工具,所用的工具很大,所以叫做大乘(例如:學校的全部課程都是大學的,所以叫大學)。經題中,大乘這一譬喻,具有兩方面的涵義。本經經題標明淨宗之法是大士所修、大士所行、無上度生救世的菩薩道。

    “無量壽”即“阿彌陀”名號的譯義。阿彌陀在梵文中的正確讀音應為“阿彌達”,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的聖號。其中包括無量密義,可譯成無量壽、無量光。漢譯本譯成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總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莊嚴、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無量。由於極樂教主多劫勤修,有無量妙德,所以成佛後有無量功德名號,每一名中皆具無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召來了彼佛阿彌陀的無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這裡。

    極樂教主既有無量的名號,為什麼本經單以無量壽為經名呢?因為無量壽顯示了如來法身常住的本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仍是這樣。過、現、未,恆常如一,佛教稱為“三際一如”,這是法身境界。由於無量壽,彼佛的功德,在無盡的時間長河,從無一分一秒的停頓與間隔;由於無量光,在無盡的空間,就沒有一毫一厘的地方,不蒙受佛光的加持與攝受。由於無量壽是體,一切殊勝微妙的相用,都從本體流現,標明本體,則一切相用方面的妙德都在其中。日人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說:“安樂國土依正三種(佛、菩薩、國土)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這就是本經標名為“無量壽”的原因。

    《甄解》的說法,來源於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論中在“一法句”的後面,說“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可見《甄解》的“無量壽”即是《往生論》的“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前已指出從體流現相用,佛有三身,也是從法身流現報身與化身。所以“無量壽”正是阿彌陀法身的聖號;同時,也正是每一眾生的本覺、自性清淨心、佛性與法身。這是佛法最奇特之處,也正是佛法真實大平等之處。一切蠢動含靈,螞蟻蒼蠅都具有佛的法身。所以經題中的“無量壽”既是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這稱為他佛),也即是每一眾生自身本具的法身佛(這稱為自佛)。所以夏師在《淨修捷要》中指出:“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有許多人錯誤地批評淨土宗是“心外求法”,可惜他不知:所念的他佛,正是念佛人的自佛。

    “莊嚴清淨”和以下的,是法。以上經題中“佛”,娑婆教主;“無量壽”(即阿彌陀佛),極樂教主,是兩土果位的人。“大乘”是喻,現“莊嚴清淨”是法。經題中總不離人、法、喻,本經題具備了這三樣。“莊嚴”,它有莊重、端嚴、裝飾與美化的涵義。現用譬喻說明,修建了佛殿和佛像,倘若只是光禿禿的房子和像,那就不算完工,必須在寶像、天花板、牆壁之上,增加彩畫,要有許多藝術加工,還要懸掛幢、幡、傘蓋,陳設供品法器、種種燈光,來做莊嚴之具。從這個事例,我們體會了莊嚴的涵義。但以上只是物質方面的莊嚴,更重要的是心地的莊嚴。佛教中常說“萬德莊嚴”,要以功德智慧來做莊嚴。阿彌陀佛在因地中,“莊嚴眾行。軌范具足”,這就是以自身的軌范來莊嚴自己的行動。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說明安住在真實的智慧,才能莊嚴妙土。“眾行”是因,用具足典范去莊嚴它。“妙土”是果,要安住智慧才能莊嚴。所以可以這樣說,極樂妙土是以智慧來作莊嚴之具。從此推廣,應知極樂的黃金、七寶,實質是一味的智慧。常說的“萬德莊嚴”,就表明“莊嚴”這兩個字,有“具德”的涵義。

    “清淨”。例如,“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山石流出的泉水,清可見底,純淨無雜;至於黃河濁浪滾滾,夾帶了種種污染。這譬喻人的身口意三業,完全離開了一切惡行、煩惱與垢染,叫做清淨。《大論》論布施說:“雖為一切眾生,是心(指布施的人,他的心)不清淨。不知己身無吾我,不知取者無人無主,不知所施物實性,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於是三事心著,是為不清淨。”這段話很精要,若人在布施的時候,雖然也是發心為一切眾生,可是你沒有了達三輪體空,內見有我,外見有人,中間見所施之物,不了解這些實物,遠離一異有無等等分別,即是第一義空,於是對這三輪都有所著,這就是不清淨。《金剛經》說:“應如是生清淨心”。《無量壽經》漢譯本譯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本經《三輩往生品》:“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定生彼國。”漢譯本第十八願,“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往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漢譯》中的“淨潔心”即是“清淨心”。本經“以清淨心,向無量壽”,漢譯本是“念我淨潔心”,自心他心,同一清淨。故常說:欲淨土者,先淨其心

    “平等覺”。“平等”,它與差別是對立的。《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華嚴經》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確顯平等的涵義。《入佛境界經》說:“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是佛性、法身、實相等的同義辭。佛的通號之一是‘如來’,表示‘從如而來’,可見‘真如’是佛的真實出身之處)。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門。”可見平等極其重要。若能對於一切事物沒有差別,當然更沒有愛憎取捨,一律平等,這就是菩提,就是真如。“平等覺”可以有四種解釋:(1)平等普令一切眾生都徹底覺悟。(2)以平等妙法來覺悟眾生。(3)“平等覺”是如來的正覺。(4)“平等覺”正是極樂教主的聖號之一。以上四義,題中都有。所以“莊嚴清淨平等覺”是經題中所涵的法。

    從全名來看:本經是此土導師釋尊看到度生因緣成熟,在十分歡悅的心情中所宣說的。暢談極樂淨土教主無量壽佛本願之海,以及殊勝方便普利萬類的淨土法門,普令眾生,信願持名,萬德莊嚴,一心清淨,平等普度,同登覺岸。在眾生方面,無量壽佛是我本覺,我心是佛,今又念佛;名具萬德,莊嚴自心;淨念相繼,遠離妄執;妄消真顯,當下即是“平等覺”。一題之中,涵攝了全經大義。

二、經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捨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全經四十八品,可分成(1)序分,(2)正宗分,(3)流通分三個部分。序分像是人的頭部,俱有眉眼耳鼻口,能表現這個人的智愚善惡;正宗分像身體;流通分像手足。本經的第一第二兩品是通序,也叫證信序。這是各經通有的,其中包括:信、聞、時、主、處、眾六種,來證明經文確是佛說。這六種,教中叫做六成就。原說是誰,聞後重說是誰,時間、地點、同聞大眾是誰,都寫清楚,來證明說經是事實。第三品是發起序,單表發起本經的因緣。

    經文第一句“如是我聞”,各種經典都是一樣的(《心經》是刪去首尾的中段,其它全譯,仍是從“如是我聞”開始)。這是世尊遺教,囑咐阿難,在經典開頭之處,先標“如是我聞”,這是“信”“聞”兩種成就。隨即寫出其它時、主、處、眾四種,證實經文確是佛說,令大眾生信。

    “如是我聞”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就是:我從先師釋迦牟尼佛所聽到的開示,就是以下這樣的。這就證明經中的開示確是世尊金口所宣,沒有走樣,大家可以放心信仰,所以這是“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自稱。在阿難於佛涅槃後結集經文為大眾登座重說時,大眾當時有三種疑惑:一種是錯認為佛又復活了,另一種誤認為阿難成佛了,再一種是他方世界的佛來到此土。現阿難一開口就說,這是我阿難從釋尊親自如實聽到的。以上的三種疑惑全部瓦解冰銷。

    有人問,佛法主張無我,為什麼阿難開口仍是我?殊不知問者這種想法墮在偏空,把無字體會成龜毛兔角般的根本沒有,這是不合於第一義谛的。《金剛經》處處不壞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才不墮凡夫的有、二乘的無,從容中道,才契合第一義谛。大乘菩薩是“常樂我淨”。可見所無者只是妄我而已。

    “一時”,時成就。沒有具體的年月,只說某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注解說,或者是說法的人證得了“陀羅尼”(超過三昧的水平),能在一剎那之間,甚至在說一個字當中,遍說了一切法門,這人就是把一剎那延展成無量劫;或者是聽法的人得“淨耳根”,在聽到一個字時,就能對其余一切完全通達,這就等於把多劫收縮成一剎那。可見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所以“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指弟子)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大師是說:佛同弟子相會一處,聖師願吐出心髓,演說淨宗妙法,普施真實之利;賢徒們也多劫善根成熟,堪受大法。自覺覺他,機緣感通,說聽完畢,就叫做一時。現代科學證知,太陽圍繞它的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的二萬萬年。且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指出:當某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隨著這個物體的速度而變化,時間並不是定量。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說:時間、空間和物質都是來自人類的錯覺。(舉一個極淺的例子,一輛接近光速的火車向前飛駛,一節車箱中前後都坐了人,前進中乘務員在下午六點點燃了車箱中間懸掛的一盞燈。坐在車箱前部的人,要等燈光的光線照射到眼前,才知道燈亮了。可是光前進,人也前進,光要緊追,但光速比車速快,終於趕上了,這時人才開始知道燈亮了。這離實際時間已晚了一段,說它是六點十五分吧。可坐在車箱後部的人,人迎著燈光前進,燈光直向人射來,幾乎不要經過什麼時間馬上看見燈亮了。一節車上便出現兩種時間。這是經中“一時”的科學解釋。)

    “佛”,主成就。在這六種成就裡面,最為主要,所以叫做主成就。佛是三覺圓滿的大覺者。自覺就超越於凡夫的不覺;覺他就超越於二乘的獨覺;覺滿就超越於還在因地、未滿果位的菩薩。三覺一齊圓滿,聖中最尊,稱為佛陀,也稱為智者,具有無上智慧,也正是覺滿的涵義。文中的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處成就。此城有新舊兩城,說法處是王捨大城,是舊城。又叫上茅(或上第)城。五天竺有十六大城,王捨城最大。

    “耆阇崛山”,意譯為靈鹫山,在王捨城外五山中最為殊勝:(1)此山近城,所以入城乞食不疲勞;但又難上,所以閒雜的人少來干擾。(2)是福德吉處,聖人喜住。(3)是三世諸佛住處。(4)此山清潔閒靜,十方菩薩贊歎,八部鬼神恭敬守護。

    最末是眾成就。本品的“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以及普賢、文殊、賢劫一切菩薩。下品的“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經末的“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這是本經的眾。單說地球上人類中的四眾弟子就是兩萬人。這是兩萬人的大法會,這是兩萬人同聞。本經第三十八品極樂聖眾剎土的殊勝顯現,也是兩萬人同時親自看見的。

    “比丘”。依佛戒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義:㈠乞士。乞是乞求之義,現指乞食乞法。出家的人依佛戒律,不經營貯積謀求生活,故以乞食(討飯吃)來維持生命;進一步還需要乞求妙法,尋師求道,修養自心。㈡破惡。指能破煩惱,用守戒來防止身行的過失,習定來消除自心的亂動,用正慧來觀察,使心悟解,能破見惑與思惑,二惑盡消,就出三界。㈢怖魔。由於比丘能破惡,魔就恐怖,認為這個人不但超出我的管區,而且他會教化我的眷屬徒眾和我遠離,使我宮殿形同虛設,所以心中驚怖。

    “大比丘”的“大”字很重要,是指回小向大的比丘。從原發的只求自覺的小乘心,發展為普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的殊勝廣大、無上的覺他大願;從原先的小乘,回轉到趨向大乘;從行聲聞道變為行菩薩道,這就是回小向大。參與法會的一萬二千比丘,都已發起大乘心,正在行菩薩道,所以叫做大比丘。嘉祥大師說: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叫做“大”。《佛地論》:一、最極利根,二、已證阿羅漢,三、證果後更趨大乘菩提,叫做“大”。

    “萬二千人俱”。許多經典都是千二百五十人,《法華經》與本經同是“萬二千人”。希有的盛大法會,正表所說的經法,正是本師釋尊久蘊在心中,欲說而未能說的真實心要。這兩部經典都是開權顯實,都是大白牛車,都是每人衣底久有的寶珠,都是佛的知見,所以參會法眾,盛大希有。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小乘初果以上,可以叫做聖人,但須回小向大,行菩薩道方才能稱大聖。又他方世界的佛菩薩,權巧示現,表面是聲聞,實際早證大果,也稱大聖。“神通”,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盡六通。阿難當時只證初果,沒有得漏盡通,為什麼也列在神通已達的大聖之內呢?《淨影疏》說:阿難是特殊的利根,雖然沒證阿羅漢,可是他成就“無上勝妙功德”,對於神通“解了畢竟,亦名已達”。《淨影》著眼點有二:一是阿難成就了無上的殊勝功德,他能憶持佛所說一切經法,又在今經裡,能問妙谛,因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度脫之法。二是對神通雖未全證,但已徹底了達,從因知果,故也可稱為神通已達。再者阿難正是方才提到的大權示現的人物。在密教《胎藏界鬘陀羅鈔三》說:“阿難密號集法金剛”。密教中,金剛是顯現威猛相的佛,可見阿難之本早是法身大士。阿難在教中,集結經藏;在禅宗,繼承迦葉成為二祖;在密教,把世尊預囑傳咐之法,轉授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可以這樣說,佛教能傳下來,首先是依靠阿難,傳承聖法,這是多麼勝妙的神通。

以下列舉大比丘中幾位年高望重、四眾欽仰的大德,作為代表。首先是:

“尊者憍陳如”。尊者,梵語是阿梨耶,翻為華文是尊者、聖者之義,是對阿羅漢的尊稱。憍陳如,全名是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是姓,華語是火器,因他的祖先是婆羅門,祀奉火神,所以家族用祀神的火器當作姓。阿若是名,翻為了本際、解本際。本際的解釋是,每人本有的實際,即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真心、佛性,於此有所開解了達,就是阿若的原意。他是世尊最初轉法輪,首批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佛在《增一阿含經》中稱他為“我聲聞中第一弟子”,並稱贊他:“寬仁(寬大的仁德)博識(廣博的知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培育同修證入初果到四果聖位),不失威儀(嚴持戒律,所以在行住坐臥中保持威儀,作大眾的模范)”。憍陳如在經中名列第一,他的實德也正是釋尊門下比丘四眾的第一,恰好暗示,凡能信受本經的人,都是佛法中第一弟子。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再有,最令人感動的是,憍陳如過去生中即是《金剛經》中的“歌利王”,他污蔑忍辱仙人(本師因地的一生)是引誘婦女,並且用節節支解(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來殘酷迫害仙人。但是世尊真實平等,冤親普度,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並在弟子中列為第一。世尊的大智、大慈、大恩、大德,令人從衷欽仰,刻骨銘心,永劫頂戴,無有變易。

    “尊者捨利弗”。“捨利”的意思是一種鹙鳥。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象鹙鹭,大家就用鹙鹭來形容他的母親。“弗”是子的意思,她的兒子所以叫做捨利弗,就是鹙鹭子。也叫做珠子,拿珠子來形容他母親的眼睛。又叫身子,因為他母親身體很端正。捨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勝過余人,並且能勝過她兄弟俱希羅(俱希羅很有學問,後也成佛的弟子,證阿羅漢)。捨利弗八歲就登外道的講座,對大眾說法。他十六歲到各國去游說。他說法宏揚,辯論無雙。他學佛之後,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見《阿彌陀經》),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捨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大目犍連就是摩诃目犍連。目犍連是他的姓,可以譯為贊誦、采菽、萊茯根等等。他這一族裡頭出家的人很多,對於他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他的名字是拘律陀,本是樹名。他的父親是宰相,他從拘律陀樹神那兒求子,得了兒子,就把樹名作為他兒子的名字。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智度論》說:捨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捨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曾把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托到天上去避戰禍。阿羅漢都有降龍伏虎、顛倒日月種種的神通,但他是其中拔尖的人物,最為第一。

    “尊者迦葉”。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向樹祈禱得子,就把樹的名字作為兒子的名字。因為他智大、德大、心大,所以稱他為大迦葉。也因佛弟子中有三個迦葉,尊者的年歲最大,所以稱大迦葉。迦葉翻為龜,因為祖先學道,曾有靈龜負仙圖的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又叫飲光,因為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迦葉族是他的後代,所以用飲光來作姓。又因為在毗婆屍佛的時候,尊者是一個煉金的師傅,他一時要為佛像貼金,但他的金子還欠少一點,不能把像貼金,當時有一個貧女,恰好有這一點黃金,貧女就布施了這一點,正好使他補足了佛像。那麼,從這以來,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身如黃金,光色顯耀,好像月明星稀,他們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們為飲光。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有十二,現在只舉兩種:㈠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水都不喝了。㈡是不睡覺。但坐不臥。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了,但他還堅持。佛很稱贊他,贊歎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並說:有頭陀行,我法就久存。頭陀的意思就翻譯為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但是更應當注意的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初祖。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梵王到了靈山,拿金色缽羅花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的身體作床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佛法是這樣的恭敬。佛就登座,拈起梵天所獻的花給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領會佛心,十分慶幸,不覺笑了出來。佛就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囑咐摩诃迦葉。”這就是世尊傳心的拈花公案。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大法心印傳付已畢。正法眼的藏,涅槃聖德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一齊囑咐給大迦葉。於是迦葉成為禅宗初祖。

迦葉獨佩法王正印,涅槃等經多有傍證。《涅槃經》說:佛將涅槃,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佛說: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所有的“無上正法”都已經咐囑給大迦葉,他為充當你們的大依止。又《捨利弗問經》:“我(世尊)尋(就要)涅槃,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又《華手經》,世尊看見迦葉到來,就分半座,讓給迦葉,並說:“汝當就此如來半座。”

    以上的引證,深表法王心印的重要、傳佛心印的禅宗的重要。顯明了禅宗,也即是贊揚了淨土。《大集經》稱淨宗為“無上深妙禅”。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淨宗的一切能所無一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世尊咐囑給迦葉的,也正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淨土與禅,從來不是兩物。

    “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阿難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淨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淨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在佛的成道日他才出生,所以佛說法三十年後他才當侍者。他隨佛到了天宮、龍宮,見到其中極美的婦女,都不生喜愛的念頭,所以又稱為無染。阿難出家隨侍世尊二十五年,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槃》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贊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以上五人,是會中萬二千人中的上首弟子。

    “又有普賢菩薩”。菩薩,它的全稱應該是“摩诃菩提質帝薩埵”。“摩诃”翻“大”,“菩提”翻“道”,“質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有情。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涵義就是覺有情。佛所證的是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使有情的覺悟都同於佛,就是覺有情,這就是菩薩。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含義。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和淨土宗的祖師)說菩薩有四種“大”:㈠願大。有大志願,求大菩提。㈡行大。要廣利眾生。㈢時大。可以經過無量無數大劫來度化眾生,沒有疲勞與厭倦。㈣德大。具足一佛乘(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種種功德。因此稱為大道心。《法華》指出六大。就是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具足六大叫做大道心。

    “普賢”也可名遍吉。《清涼疏》說有三種普賢:㈠位前普賢,就是發起了與普賢十大行願相同的大菩提心。所以修一切佛法,先要發菩提心。淨土宗三輩往生的人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你只是專念,沒有發菩提心,就像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的心,融合無礙的心。㈡位中普賢,指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等覺菩薩只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點一破就是佛。㈢位後普賢,已成佛之後的普賢。因他得了佛果,還不捨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地曰賢。”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就叫做普。他已經成了佛了,他還不捨因地做菩薩時的行願,還在普度眾生,所以叫做賢。這是位後普賢的含義。至於《會疏》說“體遍法界,故曰普”(妙體遍於法界就叫做普)。“位鄰極聖,故曰賢”(所證的果位靠近了極聖----佛,所以叫做賢)。這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他的覺位鄰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會中的賢護正士就是等覺菩薩)。普賢菩薩在法會聖眾中位列上首,德為眾遵,位超一生補處(彌勒)與等覺菩薩,可見是位後普賢,早圓妙果,為速圓導歸極樂的本願,所以示現菩薩身,助佛教化。

    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四十華嚴經》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古人重視長子,正常情況國家的皇位是由國王的長子繼承的,先主嘛,長子當太子。如來有長子,這是一切如來的繼承人,這就是普賢。從密教來看,普賢大士就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诃薩。在《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又《五秘薩訣》說:金剛薩埵者,就是普賢大菩薩的異名,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阇黎。現在我們經中,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是顯密淨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禅宗說:一徑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徑草用。實際上許多問題都是仁者妄生分別。先師夏老說:“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藏密的最古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

“文殊師利菩薩”。翻為鬘殊室利,也翻妙首、妙吉祥、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今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是由於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過去說不清的那麼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未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加持所成就)。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大士是一切佛出生之處。《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雲妙德,以了了(明明了了)見佛性故。”疏文真是一語破的,由於明明了了見自佛性故,於是涅槃三德,全部圓證,如來妙果,攝盡無余。所以說“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無邊至德,無量聖果,只由於了了見佛性,一齊圓滿,所以名為妙首、妙吉祥、妙德,實在是眾妙之中的最妙。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他在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大士是大智宏深,表示淨土法門,唯有大智才能信入。《阿彌陀經》說淨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切世間”裡包括一切世界的六道、聲聞、緣覺、菩薩這九種。清淨的信心正是來自殊勝的智慧。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是姓,可以翻慈氏。他的名字叫阿逸多,翻無能勝。合說就是慈無能勝(古代也有人主張慈氏是名,無能勝是姓)。《彌陀疏鈔》裡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都叫做慈氏。又過去生中遇見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跟他一樣的名號,他就得了慈心三昧。再有,在他當婆羅門的時候,他號稱一切智,在八千歲裡頭修習慈行,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兒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眾生見者”都能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彌勒大願,在刀兵劫裡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內院,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後就到人間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的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三會龍華。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現在修過佛的人,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這一段時間你要輪回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那就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生死了。

    這三位大士作為法會的上首,因為這三位和淨土的緣特別深。首先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願品》裡頭說:發了十大願的人,“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一個人到了臨命終時,自己的六根都敗壞無用,自己的名望、威權、勢力、學問全等於零。所有的財寶、產業、心愛的珍品、可靠的親信,沒有一樣再能伴隨自己。當此之時,唯有自身的願王不捨離自己,在一切時中引導自己往生極樂,面見彌陀。一部《華嚴》最後歸到《行願品》,《行願品》導引我們發願往生極樂。這就是一代聖教的指歸。普賢大士又說:“願我(普賢)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就是法王長子普賢大士求生淨土的發願文。大智文殊,諸佛之師,也發同樣的願。他的願文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兩位大士都發大願求生極樂。這兩位菩薩在會中列為上首,普讓大家崇仰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見賢思齊,學習先聖。我們也要導引眾生同歸極樂。

    彌勒大士在《大寶積經》中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往生彼國世界。世尊,何等名為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國世界。”這就是彌勒大士請佛開示念佛往生法門。而且本經的後半部,佛把本經囑咐給彌勒菩薩,並說這個經是一切諸佛所贊歎的廣大微妙法門,囑咐彌勒“汝等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守是保守,護是護持,所以守護也即保護與護持的意思,現在上面加一個“大”字,這就超越常情,更有殊勝的涵義。簡單說這個“大”字有四義:(1)法大。這是釋尊唯說,普令眾生得度之法。(2)益大。普被三根,究竟方便,橫出三界,直證不退。(3)願大。所以弘贊淨土之一言一行都會歸彌陀願海。(4)智大。於此法門信受弘揚,實因希有智慧。彌勒接受世尊的囑咐,他必然在龍華會上演說本經,並且盡未來際常說本經。

    “賢劫”,就是現今我們所在的劫。在這一劫中,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相繼出世,這是非常希有的殊勝情況,所以叫做賢劫。有的劫裡一尊佛也沒有。根據《佛祖統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一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間隔的時間很長,例如剛才說釋尊與彌勒之間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很長。可見世界上有佛的時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啊!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賢劫中未來有九百九十六佛,現在還都是菩薩,他當然包括在“皆來集會”的一切菩薩裡面,並且還包括此外的一切菩薩。賢劫未來諸佛,全部莅會聽法,也都和彌勒一樣,同受釋尊大悲慈父從衷的囑托,弘揚護持如來無上心寶——淨土法門,永為眾生照破長夜黑暗的明燈,普令離苦得樂,契入本有的寂光真淨(常寂光土強名為法身佛的國土)。

 

德遵普賢第二

    本品是第一品的繼續,是通序中眾成就的補充,不但是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會眾崇高無比的妙德,無邊的聖眾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法王的繼承人。普賢無量無邊功德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一部大經的指歸。現在來會聖眾都是遵修普賢之德,當然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這一品首先補充了賢護等十六正士。正士跟大士等等的都是同等的,但是正士是在家菩薩。至於“十六”,密宗把十六來表示圓滿無盡,所以十六正士就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賢護”正士,梵名跋陀和,翻成賢護、賢守、賢首和善守。這些名號在經論中常見。《思益經》說:眾生只要聽到他這個名字,就必定要得三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號有如此的功德,所以就叫做善守。聞名就得功德正是善於守護眾生,所以稱為善守。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這個經以賢護為名。《賢護經》裡頭說:“王捨大城有優婆塞”,這是居士。“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在大眾的上首。《大寶積經》有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說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的福報,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上。《名義集》裡說:“發陀婆羅”,翻為賢護,不但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眾生,所以名為賢護。又稱賢首,因為他位居等覺,是一位等覺菩薩,是賢中之首。賢護正士雖示現為王捨城中父母所生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身,但他的實證,是一位等覺菩薩,已超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就與佛相等了。賢護正士示現為生在王捨城的一個普通人,但已是證到了等覺的在家菩薩。這是維摩诘之外又一個極殊勝的在家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必定可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種菩提。這一史實十分重要。還有《般舟三昧經》說,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就和淨宗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眾上首,參加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無上法門。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  

    “善思維菩薩”等。《四童子經》說:善思維、慧辯才、觀無住、神通華,是他方世界菩薩,應化托生印度成為在家菩薩。《佛名經》說:光英、智上、寂根、願慧,《月燈三昧經》說,香象。二經共指五位正士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來到這個世界聽受《無量壽經》,助佛宏化。從賢護到香象共十人,都有經典作為根據。其余尚有六人未經經典提到,但古德說其余六人也都是他方世界大成就的在家菩薩,來到此界聽經與助佛宏化。

    本經超出常情,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在家菩薩作為大眾上首,這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因這個法門契合於當前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物質世界的發展越快,彼此間的競爭越殘酷,要搶時間就越忙。越現代化,每人所應掌握的科技知識就越多,生活的節奏也越緊張。你還想像上古的人遠入深山,一切事情不問,只是自修,恐怕時代不允許了。所以一定要有很多人不能出家,要保留在家身,為社會服務,並且也還繼續要修,那麼這種修持就以淨土宗最合適。清末,沈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贊歎《無量壽經》和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契機。國家與社會需要有很多在家人辛勤獻身於種種崗位,把事辦好,這就只有淨土法門可在行世法的時候不必離開佛法。不需入山,不需閉關,不但上班能修,上火線也能修。只要所發是利他的心,所念的只需六個字甚至四個字的一句佛號,就是淨宗無上修持。每日十念,再忙的人也十分從容。所以不離佛法,把保家衛國、福民利眾的大事都辦了。只要是真純地這樣做去,你何必廢除應行的世法,同樣契證佛法。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不廢除世法可以證佛法,這是淨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甄解》說:十六正士列為上首,“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此說很有見地。

    “而為上首”。普賢、文殊是來參加法會一切聖眾的上首,是全體聽經人的上首;彌勒大士是賢劫一切菩薩的上首;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一切在家菩薩的上首。大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月燈三昧經》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閦佛,與那由多(即那由他)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那由多應指一萬萬。由此可見,一位正士便與一萬萬菩薩同來,全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香象正士在阿閦佛便是同行菩薩的上首,可證十六正士的勝德。大眾同尊。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是說一切聖眾,無論在家出家,共同遵守修習普賢大士的妙德。從這一句直到本品末後“不可思議”,都是贊歎上首普賢大士和會中的一切菩薩的勝德。“大士”就是菩薩。“普賢之德”上品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眾生,第十是普皆回向。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刻,一切諸根敗壞,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了,在這個時候,唯有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在前引導,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自然生在蓮華之中,蒙阿彌陀佛授記,於是可在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無量的智慧,隨順著眾生的心念廣作饒益,能在煩惱苦海中普度眾生。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回向”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這個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後還在度生,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上品中提到《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雖然得到無上成就,但不捨在因地所發的度眾生的大願,仍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所以這是位後的普賢。普賢大士在未來不可窮盡的長劫中,永不間斷,在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願一切眾生都到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十大願王是以彌陀願海作為歸宿,也正和彌陀第卅五願互為表裡。卅五願:“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當前的彌勒就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必定要補佛位)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他必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而且必定成佛。但是也有往生之後他不在極樂世界成佛,願文說:“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他有本願為眾生,要披著弘誓的铠甲,到無量世界去教化一切有情,勸發信心,都修菩提行,同行普賢大士聖道。這類自願來到穢土的人,“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願中普勸十方,修行普賢之道,也即是導歸極樂之道。生極樂後,若度生情切,就被起弘誓做成的铠甲,再返此界救度眾生。普勸一切眾生,同遵普賢之德,求生淨土。為什麼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因為只有這一個法,能給眾生真實之利,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來會一切大眾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

    “具足無量行願。”《攝大乘論釋》裡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數不但你沒有法子具體說出來,並且也不可以用譬喻來比擬,就叫做無量。“行願”,《清涼疏》說:“造修希求,目為行願。”《觀經》說:“是心作佛”。“作佛”就是“造修”的涵義。“造”就是“一切唯心造”中的“造”字。“修”是修持。所以“造修”是行動。“希求”,“希”是希望,“求”是願求。所以“希求”是願望。行動與願望的結合就叫做行願。“具足”,具是具有,足是充足,所以“具足”是圓滿無缺的意思,一切都有了,不再缺少什麼。“具足無量行願”就是說這一切無量無邊的殊勝行願都已具足圓滿無缺了。

    或有人懷疑: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或如位後普賢,成佛後再來;或是等覺,如同賢護;或從初地到十地;或者只是地前三賢(住位,行位,向位)。覺位有天淵之別,豈能各各都能圓滿無量的“行願”?此問很合情理,但未知淨土是無上圓頓法門,超情離見。《普賢行願品》說:“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谛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說,若人能受持宏揚《普賢行願品》,於一念之中,就可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乃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淨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而此心性,豎貫三際(過去、未來、現在),橫裹十虛(方),佛法生(眾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可見眾生的心,本具萬德,即是諸佛法身,也就是法界圓融的妙體,所以佛與眾生,正報(佛菩薩等)依報(國土),因與果等等一切法,都在我介爾一念心之內。只要一念相應,一切圓滿成就,所以這是無上圓頓之法。如斬一把絲,一斷,一切絲都斷。又如染物,一成,則染缸中所有的東西都已染成。上品中說到文殊大士成為一切諸佛的父母,只因“了了見佛性”。《淨土生無生論》說:“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此心是佛性,也是法身,所以念佛時就是相應時,一切圓滿,絲毫沒有欠缺。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一句應該與上句聯讀,意義才完整。本品開頭這三句,是會中菩薩聖眾不可思議功德的總贊,也是本品的綱。為了明解其中的深意,先把本句逐字注解一下。

    “安住一切”。《會疏》說:“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雲一切。”“功德法”,“功”是功效,行善有造福眾生的功效,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效使眾生得到真實之利,是你行善的自然結果,所以功效就是善行本有的德,所以叫做“功德”。德的本體就是“法”,這是《淨影疏》所指出的“德體名法”。善行必有利生的功效,種種善行、種種功效、種種善行本有的美德,都是事,事相有種種差別,但事相必有同具的體性,那就是法性。所以《淨影》說:“德體名法”。法性就是有情與無情同具的體性(在有情就稱為佛性),也就是法身。所以“一切功德法”就是諸佛無量微妙功德的本體,也就是法性和法身。在此安然常住,沒有退失,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在種種行善利他的功德事相中,自心仍是寂然安住在萬德本體法性之中,如如不動;自心雖遠離種種差別,一心寂然,可是又“具足無量行願”。於是這兩句經文的意義更為深刻,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修一切善法(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大乘佛法種種妙義都在這兩句之中。安住於一切如來無盡果德的本體,具足無量大菩薩的行願,理體和事用齊顯,空邊與有邊全離,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正顯與會諸大菩薩的聖德。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游步就是旅游、周游、游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四方四隅和上下各方,指的空間了,一切地方。“游步十方”,就是周游一切處。權是權宜、權變。俗話常說“有經有權”,經就是常規,權就是變通。一個人應“通權達變”,不死守規章制度。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候禮節。倘若嫂嫂掉河裡了,你用手把她拉出來可以不可以呀?你若死守禮節,說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那豈不是天地間最大的蠢人。這是行權方便的意思。《法華文句》解釋:“方者法也,便者用也。”粗淺來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方便。你要有切實便利可行的方法,讓眾生真能解決問題,叫方便。《法華玄贊》解釋:“善逗機宜曰便。”逗機,就是說法的人能行權巧,把對方的靈機逗發出來。例如禅宗,德山與龍潭夜間談話,德山剛出房門,因外面黑,就回來,於是龍潭點著一根紙媒子遞給他。德山剛一接,龍潭噗一吹,紙媒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德山當下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媒子,誰知又把紙媒子給吹滅了,完全不可理解,所以他的思想就斷了。這就是逗機,也就是方便。所以《淨影疏》說:“化行善巧,隨物(對象)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所行教化非常善巧,隨著眾生根器與環境的不同情況,分別傳授種種不同修行方法,隨物所宜,而有種種不同與之相應的所現,這個叫做“行權方便”。《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現在把以上的注解匯到一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就是:普遍周游一切世界,用一切善巧穩妥方便的法,能妙契或逗發眾生的根機,把他們引導到究竟的果覺。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嘉祥疏》解釋是“解契宗源”。契是契會,解是理解。所解契會到佛教宗旨的本源,叫做入。與《法華》“入佛知見”是同一個入字。“藏”,《嘉祥疏》說:“名理為藏。”這就是說,理的名字叫做藏。理是理體,就是實際的本體,這就是藏。所以“佛法藏”就是佛法的法性的理體。法性中自然含藏無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妙德就稱為性德,所以這個“藏”既然是理體,它就含有無量的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叫做佛法藏。“入佛法藏”就是契證法性的理體,其中包括無量的性德,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入佛法藏”就是《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慧,就是“入佛知見”。《甄解》有個解釋說:如來的一切佛果功德的寶藏叫做大寶海,這個寶海叫做佛法藏,也就是佛所得一乘妙果。根據《甄解》,會中一切菩薩都已經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了,證入如來一乘(一切眾生普成無上正覺)果覺,因此全是大權示現,是從果向因,已入如來一乘果海,還不捨因地的修行,示現在法會中,贊助釋迦牟尼,宣揚淨土法門。

    “究竟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淨影》: “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到達涅槃彼岸,證入如來果覺,就叫做“究竟彼岸”。“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指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的寶海,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前後諸說,可以互通。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這一句表明會中菩薩為度眾生,所以願到十方無量無數的世界去示現成佛。《普門品》“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正是這個意思。其中“願”是誓願,依據《法窟》,對於出世之道,有所希求,叫做願。“世界”,“世”表時間,過去、未來、現在,叫做三世。“界”表空間,就是十方。

    “等正覺”,舊譯是等覺。等覺有兩個含義:㈠是菩薩的最高位置,就要得到妙覺的佛果了,稱為等覺。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覺相等相似了。已經是十四的月亮了,比十五還差一分,但是就很接近了。㈡等覺就是佛。《往生論注》:諸法平等,所以諸如來平等,因此諸佛如來叫做等覺。《大智度論》也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有兩種含義,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是佛。通常等覺是指低於妙覺的菩薩,在本經中等覺是佛。會中菩薩到十方示現成佛。

    “捨兜率。降王宮……”叫做八相成道。這是釋迦牟尼與一切諸佛示現成道的通常途徑。依照嘉祥大師,“捨兜率”就是第一相。“降王宮”是第二托胎、第三出生兩相。“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出家。“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第七相,轉法輪。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就是第八相,滅度。來會的菩薩都要到無量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捨兜率”,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但特殊的是有兜率內院,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降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肋進入自己身體,可以從腹外仍可看見菩薩在腹中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下來自己就行走七步,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這是於十方周行七步,表示什麼呢?表示大丈夫奮迅之力。“唯我獨尊”,這個“我”字不是有我相的這個我,是離相的真我。“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些,於是乎決定出家,捨棄眷屬,騎著白馬越城出去,出家學道後在樹下苦行了六年,一天只吃一麻一麥(一顆莊稼)。我們看到畫著一個人端坐,象是包了一層皮的骷髅,那就是太子苦行學道的像。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上述降胎王宮,出家修道等等,都是為了隨順世間而作的示現。《法華壽量品》中佛說:我實在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因見眾生樂於小法,智德很薄,垢障很重,對於大法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示現少年出家,後來成佛了。可是我實在是成佛以來久遠久遠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為了教化,只好示現剛成佛啊。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魔”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所以翻為殺者,又翻為惡者,因他有很多的愛欲。魔有四種,《淨影疏》講:一個是煩惱魔,貪嗔等煩惱這都是魔。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第三是死魔,破壞人的命根。第四是天魔,專門破壞別人行善。經中所說的魔就是天魔。《婆沙論》:菩薩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美女來誘惑,但這些魔女一走到菩薩跟前,自然變得非常丑陋,她幻化的那種冶容艷色,媚態YIN姿都不見了;後來發動魔軍武力相迫,放箭投石,種種武器,來相逼害,誰知菩薩覺察後立即入定,這些兵仗在佛身前,自然停在空中,尖端變成蓮花。《大智度論》:“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無所施其伎呀,就敗退了。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當時魔王問佛,你有什麼功德,有這麼大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哪,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菩薩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地神作了證明。由上可見菩薩不是以神通戰勝魔軍,而是以定慧之力,降伏魔怨。這是第五相,降魔。怨就是怨家。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維摩诘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實際的理體,當人的自性和佛的知見妙理,這不是語言和分別心所能知。《淨影疏》:“理是妙法”,指出“妙法”就是理體。由於顯現了這個本體,所以成正覺。所以“得微妙法”就是證得了理體。入了佛的知見,究竟了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了。“成最正覺”,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轉法輪。佛之出興於世是大事因緣哪,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度眾生啊,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要在十方世界去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最長,從“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度”以前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

    “天人”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歸”是歸依,仰是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世尊,請佛轉法輪。據《大智度論》: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卅五天沒有在印度說法(世尊成佛之後,頭三個七天裡在天宮大說《華嚴經》。但是這些個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如聾如盲,沒有領會)。一直到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阿羅漢弟子都不能知,一般眾生更是無法知了。一切眾生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就是粘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麼還不如涅槃吧!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先說小乘法。《法華經》也有同樣的記載。

    “轉法輪”。《法華文句》解釋說:“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化他的法,也就是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裡邊去,這就叫轉法輪。把佛心中的法傳入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說:“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所以叫做轉。“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大教的緣起。世尊受請轉妙法輪,這是第七相。底下就是轉法輪的內容了。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因為世尊的佛的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體會是佛菩薩現出身像,演說經教是法音。應知“百草頭上祖師意”,無情的百草頭上也在說法,這個就是法音的廣意。“世間”呢,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菩薩、天人的請求,廣演一代時教,有大乘小乘、權法實法、偏圓種種的法,都是轉法輪。因為眾生根機不一樣,根機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說小乘,然後慢慢地就小向大,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贊歎大乘,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後說實法,說《法華經》,開權顯實,最終目的全是要成佛的。《法華》是圓教了,淨土宗也是圓教。世尊說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應病之藥,都是為使眾生覺悟。“諸世間”就是三界。恆演妙法,普令覺悟,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我們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煩惱是什麼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你高興,興奮欲狂也都是煩惱啊。“城”呢,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說妙音,就是摧破眾生身心裡煩惱的堡壘。“壞諸欲塹”。食欲色欲都是欲,其中嚴重是色欲。《甄解》說“愛欲是諸苦之本”。《淨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愛”是最可怕,最不好辦。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地難辦,那一切眾生就不能成道。一切眾生都因愛欲成為生死之本,若再有一件事情同樣嚴重難破,那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塹”就是護城河。愛欲象洪流,眾生漂溺其中,頭出頭沒,不容易度脫,就把它說成是欲塹。除捨愛欲之心就是破壞欲塹。

    “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嘉祥大師說:消除迷惑與垢污就叫做“洗濯”。前節所述的十煩惱與三煩惱,都是應該消除的迷垢。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可是一念迷妄,墮於無明。一面明鏡,鏡面全是污垢,不顯本有的照用,所以首應去污,這就是“洗濯垢污”。去污的妙劑是“無相之解”。這完全不是佛學家的知解。古雲“知解門開,則悟門塞”。《首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離見,斯即涅槃真淨。”存在知見相的知見(有能知的我,與所知的內容,有能有所,就不是離相),這就是無明的根本。這是又在鏡面上污墨,不是去污。要有離見的解,才真解了如來真實義,才能恢復鏡子(眾生心地)的本明。這個明,嘉祥大師叫做“無漏之明”。漏就是煩惱,離開了煩惱垢染的本明,叫做“清白”。所以消除煩惱迷惑,以離相的慧解,恢復本來離垢的光明,叫做“洗濯垢污,顯明清白”。《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象下雨一樣,雨後樹木房子等等都干淨了,顯露了清白的本體。眾生怎麼洗濯?那只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識本體才是顯明清白。如果融會禅宗,“洗濯垢污”就是百丈禅師所說的“迥脫根塵”,迥然超脫了六根六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不可思議的光。“獨耀”。獨,就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陷入矛盾之中。“獨耀”就是“不與萬法為侶”。會合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

轉法輪這段經文首先指出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這四句,實在是關鍵。一切大菩薩都是從這些地方走過來的,所以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現在有的人,自己還帶著種種煩惱垢污,也並沒有真實明心見性,只是想成名成家,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發起真實利他的心。自己不覺悟,就不能覺醒別人,這一點是應該深思的。

    “調眾生。宣妙理”。調是調和。宣是宣示。妙理,就是實相的理體,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宣妙理。要讓一切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調眾生。

    “貯功德。示福田”。備具多德就是“貯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福田”者,就是種福的田(種稻的田叫稻田,種福的田稱為福田)。所貯功德示現於外,接受眾生供養,讓眾生造福,叫作示福田。《俱捨論》有四個福田:一趣田。趣是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愛護動物。你愛護眾生啊,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師長等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身邊行孝,就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啊。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藥。應病與藥,藥是喻如來的妙法,病是喻眾生的苦。所以《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三苦”有兩說:㈠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1)這個事它本身就是苦的,是苦苦。(2)這個事本身你是可喜的,但一旦破壞了,你難過了。你有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被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3)行苦,因一切都在遷變、轉化,無有停息,而生苦惱。㈡嘉祥大師:三苦是三有之苦(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三苦是指三界眾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都對。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很合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的特點是使眾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要出三界須斷見思惑,達到阿羅漢的水平。現在世界上找個能證初果的人都很難得,何況是阿羅漢。只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斷盡見思惑出三界是豎出)。這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所以這個是最突出之處。所以用淨土法門信願持名的無上醍醐妙藥,來普救眾生沉淪三界生死苦海的厄難,叫做“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阇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

    “升灌頂階”。以下一共六句,所談是密法。“密”字是指法門奧密幽深,不是保密、秘密的意思。顯教密宗互為表裡,好像人手,顯是手背,密是手心,握拳時手心就看不見了。目前有些佛教徒把顯密對立起來,這是很片面的。至於淨土宗,先師夏老曾說:“淨土宗是密教顯說”。也就是說,淨土宗就是明顯宣說的密法。密宗要義:“如實知自心”,即本品中“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自己的妙明真心。又“方便為究竟”,正是本經宗旨,以信願持名的方便妙法,普令眾生頓超生死苦海,普惠“真實之利”。淨宗持念的萬德洪名——阿彌陀佛,即是密宗秘密莊嚴心所流現的真言(咒)。來會的大菩薩都曾受無上灌頂,都能教導大乘行者,充當金剛阿阇黎,足證會中聖眾都是顯密圓通的大菩薩,也表淨密二宗,本來不二。

“升灌頂階”。印度古代,國王要即位的時候,取四大海的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法也相同。舉行灌頂法式簡說有兩種:㈠結緣灌頂。你來求法,引你到灌頂的壇裡,教給你本尊的手印、咒語,以後你就有了資格去修習所傳的法,這叫做結緣灌頂(很多密宗的書皮上印著“未經灌頂不許翻閱”。這就是說你沒有得到本法灌頂,這個經典或法本你不能看。其中並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為了慎重)。㈡受職灌頂。如法修行的人,得了密法灌頂,嚴持戒律,精進修持,積久功深,智慧開發,可以為人師表充當金剛上師,於是對他進行受職灌頂,授與金剛阿阇黎職位,然後才是如法的上師(現在許多人都不很如法。沒有親自得到自己上師的允許,自作主張去傳徒弟)。在受職與結緣之間還有四種灌頂:㈠瓶灌。㈡密灌。㈢慧灌。㈣大手印灌。接受這四種灌頂都需要受密戒。有人不受戒就修法,實在是欲升反降。灌頂還有初位與後位之分,前面說的是初位,後位就不同了。在《秘藏記》裡頭,初地到十地菩薩,乃至到等覺菩薩,到了正式要證入佛果,要成佛的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為他灌頂,他自己就自然圓滿證入佛果了。現在來會的這些菩薩多是位後的普賢,是從果向因,是佛的示現,所以他們當然受過後位灌頂——成佛的灌頂。至於還是初地到等覺位的菩薩,也都須受這個灌頂。“升灌頂階”正指這兩類菩薩都須經過後位灌頂。

    “授菩提記”。佛對於發大菩提心的眾生,給他授記,也就是預告將來一定作佛,作這樣的懸記,稱為授記。授記就是宣說當來的果,使你知道你因地的修行的殊勝希有,鞏固得記人的信心和修持,讓他知道現在種的是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果。“授菩提記”表示會中大士都是得過佛授記的,都當得佛果;並且也表示這些菩薩也給眾生授記作佛,因為他們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給無量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阇黎”。阿阇黎翻為軌范師。密宗稱為金剛阿阇黎, 因為密教的阿阇黎,代表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普賢大士的示現,永為密教初祖。這些大士德遵普賢,普賢化身金剛薩埵,所以現在這些德遵普賢的聖眾也教導其他菩薩去充當阿阇黎。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彼此能相契相合稱為相應。比方說,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叫做“境智相應”。你能理解“五蘊皆空”,這屬於智慧,若你真把所對的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就相應了。反過來看,你說我照見皆空了,可是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你這個境一點也不空啊。密宗特點是三密相應,所以密宗也稱為相應宗。修密所以能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有三業,身業口業意業。密法的特殊方便之處,是使眾生的三業頓然相同於佛的三密。身,結印;口,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能這樣三密齊修的人很不易得。那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也就是淨土宗的道理。你就念一句佛號,就是從一個語密下手,也能相應,也能即生成佛。但當你成佛的時候其它兩密也自然相應。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善根者,指的是自己身口意三業所行的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再一個含義,它能夠出生妙果。因為修了善,還能出生其它的善,還能結出很好的妙果。例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福能生般若光。因為善事引善事,能出生余善,又能結果,所以叫做根。善根有深固、生善與結果之義。所結的果,應該辛勤培育,使它們成熟,才是圓滿。所以會中諸聖都在幫助其他十方無量無邊菩薩,去成熟他們無量無邊的善根,使之圓滿成就。於是無量諸佛對於會中這些大菩薩共同護念(保護和憶念)。《淨影疏》說:護念我們,讓惡事自然遠離,善事自然增長。會中大士護持一切菩薩的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一切大菩薩在一切的國土都能示現種種應身與化身,如同一個很善巧的幻師,幻現種種不同的像。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傳教士,她告訴我一件奇事,和中國《聊齋》偷桃這一篇所說的一樣。一個人把繩子扔到天空中,繩子就掛在天上,一個人就爬繩子,爬上天了。這人屢次表演,轟動了許多人,就有人用電影機來拍攝全部過程。洗出一看,才發現那個人一直在地面上靜坐,根本沒動。因為看的人有意識,他就用催眠術催眠了,所以就看見這個人上天了。電影機它無心,不受催眠,它照出來的底片是真實情況,那個人坐在地面沒動,所以這是幻術。再舉一例:六十年前,東安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很多樓,樓下有個雜耍場,有種種雜技表演。有一天,有一個人在茶館樓上坐在一個靠窗的座位喝茶,他看見雜耍中正在變戲法(魔術表演)。他很納悶,為什麼觀看的人這樣全神貫注並感覺驚奇,他自己認為沒有什麼精彩之處。等一會,表演完了,很多人上來喝茶,大家交口啧啧,稱奇贊歎,他們紛紛說“真奇怪,今天把牛硬拽到壇子裡頭去了。”這個樓上的人說:“哪有這個事,我親眼看見他把個蛤蟆放到壇子裡。”這個樓上的人沒有被催眠,那麼,他就看見實際是個蛤蟆。但被催眠的人看見的是個牛到了壇子裡去,精彩得不得了。這就是幻術。這種譬喻說明:這些大士在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的異相,但“於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幻師在那變幻國王大臣,宮殿園林,別人誤認是真的,他自己明知是自己的幻術,是虛妄的,當然不會著迷。會中大士在十方世界示現種種身,示現八相成道,普度無量無邊眾生,這是“終日度生”;了知這一切皆是幻象,“知幻即離”,所以“實無可得”,這是“終日無度”。不落兩邊,從容中道,“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通諸法性”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所以我們常常說修行的人要照真達俗,既要照到真體,又要通達俗谛,要度眾生啊。眾生是俗谛,所以要“達眾生相”。但只是度生,不能離相,於是墮在有為法中,不能使廣大眾生得真實之利,自己所得只是有為功德,所以要“通諸法性”。法性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以上提過的佛性和法性本質上沒有分別,我們通常把佛性說在有情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塊、桌子、板凳有佛性,因為它是無情的,至於法性,通於有情無情兩方面。法性和佛性本無分別,只是在使用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的注解上說:“法性者,……通與一切法為性。”這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叫做法性。所以不管是有情是無情,所有的這一切它的本性都是法性。據《大乘義章》與《唯識述記》,性即是體,“一切法體,故名法性”。法性即是實相,即是真如。華嚴宗認為真如有不變隨緣兩個意思:它隨緣,所以能夠變成一切法,變成種種的內容;又因為它不變,雖隨緣變染變淨,有情無情一切萬物種種差別之法,可是它的本性不失,所以一切六趣的眾生,螞蟻蒼蠅,油鍋劍樹中的罪人,他們的真如不失不變。因為真如不變隨緣,所以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但是他真如本性不失,故隨緣而不變。就好象水可隨緣變成波;變成波,它的本性仍是水。法性、真如,本來是純善無雜,但是因緣會合變染變淨,例如穢土淨土,就有了差別。所以這個“通諸法性”就是要通達隨緣不變的實相,“達眾生相”就是了達不變隨緣而顯現的種種差別相。《會疏》:菩薩有兩種智慧,能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本。一種是“如理智”。它就是照見諸法的本性是“不一不異”,不是“一”也不是“異”。例如水,說它是一,可是它能生出千差萬別的波;說它是異,可是千姿百態的波,彼此本無差別,只是同體的水。所以在差別沒有差別,在沒有差別中又出生無量差別。總之是不落兩邊,所以是“不一不異”。同時也是“不生不滅”。波生水中,但全體仍然是水,所以是無生;波滅也只是回歸本體,並不是斷滅,所以是不滅。能照見種種諸法不一不異、不生不滅的本性,就叫做“通諸法性”。再有,“如量智”。如理智是如本體的智,如量就有了數量,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叫“如量智”。剛才說眾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藥,若不通達眾生病況,就不能開出對症的藥方。眾生有種種差別,有種種病,這些差別相都能了知,就是“如量智”,也即是“達眾生相”,也就是掌握病人的病情。“通諸法性”是所用諸藥的藥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治病救人。

    “供養諸佛。開導群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要上供諸佛,下度眾生。供養:㈠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等等。㈡法供養,拿身體、頭目腦髓去供養,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是最殊勝。什麼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就是依佛的教導去利益眾生和提高自他覺悟。

“開導群生”。“開”,開化。“導”,導引。“群生”即眾生。《華嚴普賢行願品》說:“若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由此可見,“開導群生”,令眾生歡喜,諸佛就歡喜,也就成就了對佛的供養。我們以殊勝的淨土法門教導眾生,正是遵佛開示,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正是無上的法供養;並在下度眾生之中,有上宏聖教之功。隨順眾生,發菩提心,究竟果覺。

    會中菩薩具如理智,所以“通諸法性”;又有如量智,所以“達眾生相”,於是化現其身,遍諸佛剎,上供諸佛,下導眾生,廣作饒益,如大幻師,示現種種幻相,上供下度,雖作種種示現,但以通達法性,深契諸法平等,無有差別,故於相中心無所著。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大士化現他的身體,快如天上閃電。觀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能於一念之間普至十方國土,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上供下度,平等普照。《會疏》說電光有四個含義:㈠是快。菩薩能應眾生心念立即感赴。㈡能破眾生的黑暗。眾生愚癡不明白就是黑暗,佛法如電光,能破眾生心中黑暗。㈢不住。菩薩又能化無量的身,到無量的國土去,如空中一個閃電,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㈣無分別。如電光照物,平等普照,沒有愛憎取捨。所以用電光來譬喻大士們的化現。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裂”就是破裂。“魔”的含義呢,《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叫做魔。奪掉人的慧命,一個人生起正信的心,這是他的慧命的開始,但魔給破壞了。慧命的重要比生命不知超過多少萬倍,魔就是奪走這個慧命,破壞你修道法做功德種種善行的根本,所以叫做魔。“見”,廣義說,凡夫心中所起的都是見;狹義說,決定性的見解叫做見,人們常說的“見”是指後者。你有一個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麼東西都是這樣,像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鏡,戴了紅的眼鏡,看什麼都是紅的。所有的凡夫都離不開常見、斷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斷了,沒有了,這叫做斷見,這是錯誤的。我修的升了天了,永遠不死了,這個肉身成了金身,永遠不壞了,這是常見,也是錯誤的。斷常二見叫做邊見,邊見是矛盾的一方面。斷常是一對矛盾,斷是一邊,常是一邊,凡夫不落“斷”邊,就落在“常”這一邊。邊見是十種見惑之一,都是邪見。一個人成見過深,如人體內長成骨刺,行動不便,十分有害,這樣的成見就叫見刺。邪見很多,就叫見林,身陷林中,不易出離。種種邪見錯綜交織,形同蛛網,就叫見網,令人難脫,所以也叫邪見網、魔見網。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捨”,首要捨見。要捨棄一切邪見、一切分別,這就是“裂魔見網”。但古雲捨身容易捨見難。直須猛追大勢至菩薩,單提一句聖號,淨念相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才能透脫魔見網。“解諸纏縛”。據《淨影疏》,一切煩惱結都是纏縛。菩薩化現十方,教化眾生,斷離煩惱,叫做“解諸纏縛”。

    “遠超聲聞辟支佛地”。“聲聞”是佛的小乘弟子,聞佛所說苦集滅道四谛教法等(聲)解悟其中妙理,斷除見惑與思惑,出離分段生死(生死苦海),證入羅漢果位。“辟支佛”,辟支是梵語,翻為因緣,“佛”是覺者,所以舊譯是緣覺,新譯是獨覺。觀十二因緣法,得覺悟的叫做緣覺。觀風吹樹動、葉落花飛的外境而成道的叫做獨覺。他們雖是中乘法中的聖位,但沉空滯寂,未能發起平等普度無量眾生、齊趨無上佛果的大心。會中諸大士,善巧方便,隨機度生,能示現聲聞辟支佛教化眾生,而離聲聞辟支佛之相,所以遠超二乘。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綜合《淨影疏》與《大智度論》:“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啊。所以《心經》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呀、空啊。所以諸法都是空,這就叫做空門。《空轉》的意思就是,這個空的含義轉化為無相。空中無相可得,不可取相,這是無相法門。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無相之中就沒有相可取,也就遠離了能取,能所之相都不可得,還有什麼可作?這是無作門(即無願門)。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既然無作就遠離三界生因。

    《大智度論》有個好譬喻,譬如一個城,有三個門(假定北京有三個門,你一個人決不可能從三個門同時進城。要進西直門,你從西直門進。不可能你一人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同時進城),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麼?城就是涅槃。我們大家要知道,這是選佛場,我們都要成佛,要證涅槃,不是當個方丈,作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而已,我們要進涅槃城。這個城有三個門,空、無相、無願。《大智度論》說:一個人進了空門,不但諸法皆空,他也不見空相,也不停住在空上,他從這個空門進來了。倘若入門時,見有一個空相,就在空相上有所取,有所著,在空上停滯,這個空門就堵塞,不能進入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人能夠入門,但剛一進去門就堵塞了,非常可惜。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你抓住個空相,堵住了。如果這時去掉空相,這就是無相門。不但一切可見之相都除了,連空相也除了。你真的無相了,那你就從無相門進來了。可是呢,“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無相也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是無相的相,叫它無相相。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錯誤的乃至無用的見解言論稱為戲論),無相門也就堵塞,不能進城了。這個時候你把無相之相也除了,在無相裡面,沒有什麼是可作的,這就直入無作門了。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可以隨宜而入。這就叫“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方便”,前面的解釋不再重復。現在引《法華義疏》:“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兒說,方便善巧。這個人很善於說法,很巧妙地能夠救度眾生,這稱為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的應用。從智慧本體顯出的作用叫做方便。《涅槃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我們以大智慧為本,隨宜來建立法門,應機說法,隨緣救度,這是方便,它很重要,是眾生的父。《會疏》說,方便有兩種:㈠“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對“空”有深解了,了達了,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地解釋理解,但不取空相,也不證空。有很多他就是漸法,若在途中有所取證,那麼,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停頓下來。所以對於一切都不取證,直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一下子,你中途一切地方都不停,直上二百層摩天樓的屋頂,就是直趨無上正等正覺。㈡因實相妙理極深極妙,眾生水平太低,無法相信與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先以欲鉤牽,後令入正道”。眾生所需是欲,以此為鉤來牽引眾生,就是方便,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入正道。所以這一些方便,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最突出是魚籃觀音。常見的畫像:一個極美的少女,手拿竹籃,籃裡一條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這是觀音的化現。一個漁村,有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打魚,許多青年男子向她求婚。她說:這麼多人,我嫁你們誰呀?這本《心經》你們拿去念,明天誰能背,就嫁給誰。第二天有很多人都能背,於是把《普門品》發給能背的人,“三天你們誰能背《普門品》,就嫁給誰”。三天之後有七個人能背,當然還不行,於是給出《法華經》。幾天之後,只有一個人能背,這個人姓馬。就結婚哪,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不舒服,一下死了。大家很懊喪。一年後,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和尚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癡呀,那是觀世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讀經消災呀。大家不信,就打開棺材檢驗,打開一看,棺材是空的。這就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為解釋“方便誘引”,舉了這個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對於他本來不能信受的人,使他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得到救度了,這是大慈悲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若沒有大悲,不肯這樣用心;若沒有大智,想不出應機施教的辦法。所以“方便”是菩薩的父親。以種種的誘引讓眾生漸悟而得度,這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地建立了方便度生的方法。

“顯示三乘”。三乘就是羅漢乘、辟支佛乘、菩薩乘。《法華譬喻品》:如來能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當來都成佛的法,但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接受。所以說到《法華》,最後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呀,不能信受啊。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一個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哪、辟支佛呀、菩薩呀,這三乘。《法華》的火宅喻:有個大長者,看見自己的兒子在火宅之中,就告訴他們:大火燒身了,你們快出來呀。可是諸子貪玩,不肯出來。長者想出個方便的辦法,就說: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些孩子就跑出來了。跑出來一看,就不至於在火宅裡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麼呢?給他們的是每人一輛大白牛車,超出他們的想象,人人都乘大白牛車,都成佛。這就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含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具有這樣的盛德,來參加這個法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了。(以上是第七相轉法輪)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這個現滅度般涅槃是第八相(八相成道的第八)。滅度是涅槃兩個字的舊譯(唐朝後來譯為圓寂)。“滅度”,滅生死的因果,度生死的瀑流。此岸是生死,中流是煩惱,彼岸是涅槃。度過了煩惱的瀑流,登上了彼岸,這是滅度的含義。《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了煩惱是涅槃,離開三界一切有是涅槃。“圓寂”怎麼講呢?《賢首心經略疏》說:“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甄解》說:“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任何間隔模糊與欠缺,稱性盡性,這叫“體窮真性”。“妙絕相累”,除絕了一切相的累贅,一切相不能給我添麻煩了。由於本體微妙絕倫,不為一切相所累,所以叫做“寂”。示現滅度是應中下的根機。《法華壽量品》:“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若是上根,如來本沒有去來,哪裡有生死!上智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世尊雙林入滅,只是示現。會中大士宏化十方也都為中下,示現滅度。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無生無滅諸三摩地”。“三摩地”舊稱三昧,翻為正定、正心行處。善心正心為定慧所攝,安住一處,叫做三昧。種種三昧,各有名稱,“無生無滅三摩地”,“三摩地”是通名,“無生無滅”是別名。《小品般若經》中,薩陀波侖菩薩於聞說般若時,即在原座上,得“諸法無生三昧、諸法無滅三昧”等等六百萬三昧門。三昧眾多,所以說“諸三摩地”。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叫做王三昧。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翻為總持、能持、能遮。能持就是他能夠維持、保持住種種的善法,不讓它散失。好象一個完整的碗,倒進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善法,另一個是能遮惡法,就是消除抵制不好的東西,要是動了惡念,想要做壞事,陀羅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夠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羅尼,你的功德能夠繼續,保持不失;反之,要想做壞的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是陀羅尼的殊勝的地方。《大智度論》講,你入了正定來修行,久了之後成陀羅尼。這些三昧更加上諸法實相的智慧,一起生出陀羅尼。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所以陀羅尼比三昧殊勝。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法。什麼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一心專注,比如入定,你要攝心入了某一個禅定,這時才能出現三昧中的境界。“三昧”就是相應法。陀羅尼不是這樣,你在生氣,罵人,心裡在煩惱,可是這個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你不失。所以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了。還有,“三昧”你今生得到了,往往來生就沒有了。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羅尼兩個特點:㈠雖在煩惱之中,陀羅尼的功德不失。㈡陀羅尼一得永得,多生不失。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悟入”,“入”就是常說的入定出定的入字。前已說明入三昧是由於定力與智慧,現入此三昧主要靠智慧,所以叫做“悟入”。“隨時”等於隨念,要入就入,想入就入,中間不須有過程(一般入定,端坐,澄心,不使妄動,慢慢地專一清淨,達到定中境界,中間有過程),所以不經歷時間。隨著自己心願,一念動就能入,所以說是“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以一真法界作為本體。沒有對待,平等不二,所以叫做“一”;真實無妄,所以叫做“真”;融攝一切萬法,叫做“法界”,就是諸佛的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所以叫做一真法界,是一部《華嚴經》最極玄妙的理體。一真法界融攝萬法,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從緣而起,所以有無窮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這些事事物物,乃至一一微塵,都從一真法界緣起所現,所以各各都是一真法界,於此了解,就依此勝妙之解生起種種勝行,來莊嚴自己的佛果,叫做華嚴。以一真法界為本體,為宗趣,為歸尚,專心修習,達到一心,叫做“華嚴三昧”。菩薩萬行如華,拿來莊嚴佛果,就叫做“華嚴”。《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統攝法界的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法界記》說,“華”是菩薩的萬行。華會結果。“嚴”,諸行成就,果實圓滿,始覺與本覺相契相應,垢障永遠消除,所證理體圓滿。“三昧”,“理智無二…能所斯絕”。本體與智慧如一,像珠發光,發光是珠本體所生,光所照到的,首先仍是照到珠的本體。所以珠子喻本體,珠光喻智慧,它們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交徹熔融”,光從珠生,所以光在珠中;因光珠顯,所以珠在光中。此兩者理體與智慧不是兩物,何來能所彼此的分別。達到一真法界,一切都不二。《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特殊的見解。“法界”指一真法界。他說“法界唯心”,一真法界就是每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對於自心能如實了知,就是華嚴三昧。一真法界就是真心。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陀羅尼有四種:㈠法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夠記住不忘。㈡義陀羅尼,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夠總持不忘。㈢咒陀羅尼,於咒能夠不忘。㈣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忘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安住於實相,實禅密淨三宗共同的無上殊勝境界。“百千三昧”,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你要給大眾救窮,就必須有種種技術、原料、資金、廠地等等准備。窮人太多太窮,需要得也太多,你為大眾拔掉苦根,就要有種種的辦法和條件,才能實現除貧的願望,所以菩薩要百千種三昧。具有所有的三昧,叫做具足百千三昧。三昧久修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所以經中大士“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了。

【住深禅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住深禅定”,依《會疏》意:所住的禅定是微深幽玄。微是微妙 ,深是深廣,幽是幽奧,玄是玄妙。不是二乘阿羅漢哪、辟支佛呀、初心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所以叫做深禅定。《甄解》,在《唐譯》這一句是“一切種甚深禅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智慧的甚深禅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如來全部理體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禅定,所以很深很深。這是理定,不是事定。

“悉睹無量諸佛”。住定是寂,睹佛是照。入淺禅定,定中就不能生起照用,內心一動,就失禅定,“寂”與“照”互相妨礙。但現是甚深禅定,是如來智慧的禅定,所以理與事不相妨礙,寂同照可以同時。所以在深禅定之中,能見無量諸佛。

    彌陀“定中供佛”大願:十方的菩薩,聽到彌陀名字,都可得到種種三昧同總持,“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供佛自然會見佛,所以定中供佛與此處的住定見佛互相呼應。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有四個說法。為了簡單好記,現采取《智度論》與《探玄記》的說法: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念頃”就是一念所經歷的時間,就是一剎那,就是一彈指裡頭的六十分之一。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裡,已經游了一切國土,所以打破了常識的時間概念。

    以上正是《華嚴經》延促同時事事無礙境界。“延”是長的時間,“促”是短時。一小時有三千六百秒,這是常識;要說一秒裡頭三千六百小時,大家就說你是白癡。殊不知這正是華嚴境界。局部可以包括全體。現代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由於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說由於錯覺,我們說是由於妄想。由於一念妄動嘛,所以才有無明,所以才有了世間,才有時、空、世界。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對立起來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正同阿彌陀佛的十一願吻合。願文是:“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那由他是億),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遍到無量佛土去禮供諸佛,要做的佛事很多,所需的時間很長,都在介爾一念剎那之間全部圓滿,顯示往生極樂的人,與本經會中諸大菩薩都是華嚴境界。會中大士悟入華嚴三昧,自然時時是華嚴不可思議境界,處處是事事無礙玄門。一念萬年,以剎那之間完畢所需多劫的時間;因一念的動,就圓滿廣大無邊的勝行,前者是延促同時,後者是一多相即。一念是一,供養無量諸佛是多,無量無邊的“多”,在一念間攝無不盡,可證一中有多,一多相即,都是華嚴事事無礙的玄妙。

    “得佛辯才”。嘉祥師說:“疾速應機名辯。”很快就能夠對應問者或聽者的根機,來做最適合的啟發與開導,這個叫做辯。《會疏》說:“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所說的話能夠開脫解除人的疑惑,使人從迷亂困惑當中清醒悟解,叫做辯。能隨人的根機,並能靈活巧妙針對他的根機,使聽者心悅誠服,樂於接受,種種方便善巧,都是聖智所流現,所以稱為“佛辯才”。《淨影疏》說:得了如來的四無礙智,所以興出了無礙的四辯:㈠義無礙。一切諸法的道理,沒有矛盾抵觸之處,通達無礙。㈡法無礙。了知一切諸法名字,善能分別,正確無礙。㈢辭無礙。一些名詞義理,能夠隨順一切眾生的種種不同的語言方式,給他們演說,令得了解。㈣樂說無礙。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他所樂聞的法而為說之。你所說的,正是他人喜歡聽的。《甄解》有一個獨出絕妙的說法:若果依了根本教(日僧稱淨土宗是根本教,彌陀第十八願又是根本教中的根本),只說一個字也叫做佛辯才。為什麼?你傳播了如來的如實的言教。所說的一個字,正是如來的真實之語,你正是“得佛辯才”。不但會中諸大菩薩是這樣,就是今天你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也同於諸佛辯才。《甄解》這一說很好。

    “住普賢行”。會中菩薩都是德遵普賢,所以住普賢之行。普賢之行最重要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部《華嚴》的總結。歸向極樂是普賢大士願王的核心。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密跡經》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垓,那由他)種類的眾生,各有不同語言種類,可是菩薩能隨眾生的種類,按其語言方式給它們說法,令它們理解。《稱贊大乘功德經》說:“傍生(畜牲)、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所以佛菩薩用隨類音度生,畜牲和鬼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隨類音)在對它說法。隨它們種類的語音,叫做隨類音。眾生無邊,眾生語言種類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解了,所以說“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而且還能隨各類眾生本有的語言,廣為演說妙法。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不但概括全經,而且是釋尊一代聖教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這一句之內。天台宗奉為純圓獨妙的《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就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以“開化”就是“開”。“顯示”就是“示”。“真實之際”就是“佛知見”。但是佛知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眾生的知見,都是情見,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分別,所以根本不能如實了知佛的所知所見。因此“佛知見”不但是眾生還未了解,而且是不能了解。所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即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即釋尊出現於世間的唯一大事因緣。眾生學佛,就是徹底粉碎自己的眾生知見,如實契入諸佛知見,也即是“真實之際”。

《智度論》說:如、法性、實際,這三個詞都是諸法實相不同的名稱。也就是:真如、法性(佛性)、實際、實相,是同一本體的不同名字,本來都是一體。“際”字,《甄解》的解釋是“實相妙處盡理至極”。就是說:把實相微妙之處,窮究它的理體,窮盡了它的根源,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無以復加,叫做“際”。今稱“真實之際”,正顯真如實相窮微絕妙的理體,也就是佛的所知、佛的所見。

    一代時教有事理、空有、頓漸種種不同,而十方諸佛普贊的唯有淨土法門。淨土妙法會全法界一切有情,同歸一佛乘。三輩往生都須發菩提心,《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凡往生者均乘大白牛車,必定究竟佛果,全仗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仗佛願力,持名往生,超出眾生情執,全體是佛知見。水鳥樹林,悉皆說法,十方佛國,寶樹中現,處處是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全彰諸佛妙見。所以《會疏》《甄解》都以“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今經會中諸大士,普為眾生,宣演諸佛同贊的“誓願一佛乘”,為十方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故經雲“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持名有事念與理念,理一心則可破無明顯法身,往生淨土最上為常寂光土,寂照同時,心土不二。《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知淨佛國土,就是淨我自心。是以四料簡說:“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在為人師,將來作佛祖。”隋唐間布袋和尚的偈:“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也就是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也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至於念佛法門,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呀,能念的佛就是這個本心,所念的佛號也正是本心,能所不二,唯是一心,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大集經》上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禅。”所以禅宗和淨土何嘗是兩物。

    “真實”一詞,在這部經裡三處出現:㈠“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㈡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㈢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一部經裡,三個真實可以概括。㈠真實之際是本經的理體。㈡真實之慧,莊嚴成就極樂淨土。㈢真實之利,平等普惠一切眾生。真實之際是根本,從真實之際產生真實之慧,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淨土。有了淨土法門,就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就這一部經的所謂畫龍點睛的地方,這是最精要中的精要了。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世間諸所有法”,就是指著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六道眾生,生生死死,生是一段,死是一段,這是分段生死,阿羅漢能超過。阿羅漢、緣覺以上,到地前、地上菩薩,一直到等覺,須破四十二品無明,經歷四十二個階位,每一個上升都有空前變化(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叫做變易生死。《淨影疏》與《合贊》說:“超過分段、變易二死。”不但超過了六道輪回的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變易生死,叫做“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會疏》就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世間”。眾生與國土有種種差別,叫做“諸所有法”。超過一切差別,達到性空無相,平等一味了,叫做“超過”。《甄解》說,世間一切法都是有為,都如夢幻,是可以破壞的,所以叫做“世間”。《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大士們知道這些都是虛幻,但不捨世間,知道眾生本空,而仍然救度眾生,這叫做“超過”。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淨影疏》:谛住就是安住。會中在家出家的菩薩,自心恆常安住在真實無為的度世的法,救度一切世間、一切眾生。《甄解》說:“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雲谛住。”這話很好。跳出了有為,證無為,但不執著無為。心中一有所執,墮入情見,就把無上的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正因為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所以有為功德跟無為功德一比,有為功德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法華》龍女八歲成佛。涅槃會上,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都是真正達到了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念佛,真要老實念,就暗合道妙。先不管有為無為,但只要老老實實去念,就可暗合道妙。你什麼都忘了,就剩這一句了,這就是即無為還不著無為,功德不可思議。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一切萬物”就是一切諸有。“自在”就是通達無礙。《法華經序品》說:一切“有”像繩子一樣,打了死結,把人給捆住。要全部斬除這一切結縛,身體就自由了,得到“自在”。人為什麼被束縛?就因為你的內心隨著境界而轉。見色聞聲,你的心就隨著所見的東西轉動了,所以就被煩惱捆住了,因此別人贊歎你,你很高興;有人要罵你一句,你就不高興。因為隨它轉,自己沒有作主的份,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就為煩惱所縛。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呀,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啊;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相裡頭,皆墮落在情執之中。大士就深達法性,他們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只要無心就是,哪怕萬物來圍繞你呀。所以老是厭煩取靜,找個合適的地方才能修,都是為物所轉哪!主要是見相離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與一朵花的照片、一株樹的照片沒有分別,你就不為它所轉。再進一步呢,物隨心轉。外物可以隨你內心來轉,所以隨意自在了。《淨影疏》說:由於成了勝通,得到了殊勝的神通,所以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這樣就可以對於眾生,讓他們得到利益,這就成為利物,這個叫做自在。神通當然不是壞事,《淨影》提出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了。這個方向的錯誤,就必定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越走得遠,將來退回來的路就越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比起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唐代黃蘖大祖師,他還沒有開悟,跟一個人結伴去游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原有的路成了河,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草笠拋在水上,他蹦上草笠,順水漂過去,並招呼黃蘖說:你來你來。黃蘖說:早知道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這時漂水而過的神僧連聲贊歎說:“真是大乘法器,吾不如也。”行人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了,所以宗下說:“青青竹葉皆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竹葉菊花無非法身、般若,一切萬物都是如此,所以不必等待神通,眾生也能自在。“首楞嚴”的含義,“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本來平等,沒有差別。這不就轉物了嗎,不就可隨意自在嗎。一切事究竟堅固。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就是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也就是說不待眾生的請求,主動來幫助眾生。《會疏》說:眾生背覺合塵,所以沉迷煩惱之中,漂流生死之海,如同天生的瞎眼,從來沒有出離的心。菩薩起憐愍心,沒有疲厭。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的典型。《涅槃偈》說:“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的救度者,需要你請求他,然後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呢,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所以這就是真善友,這就是慈恩無極的大導師。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有兩種解說,都極殊勝。㈠《淨影疏》、《大乘起信論》,人人都有如來藏,對於如來藏性,能明白修習,得到殊勝的開解,就是“如來甚深法藏”。至於“受持”,不是叫你得到什麼,只是叫你去掉愚癡障礙,因為你本來具足,你只是多了一點髒東西。例如陰天,沒有太陽,雲一去,太陽就出現,這就是受持。所以明見自心、如實知自心作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㈡《甄解》把所聞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這是萬法,現萬法歸一,攝多聞歸一聞。《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可以歸於一聞,一聞就是聞名號,這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上兩解,一個指明心,一個指聞名。實際兩說還是可以會通。“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聲佛號,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了。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就是保護、護持、維持。“佛種性”,《會疏》作了四個解釋,下列舉三個:㈠開發眾生本具佛性。眾生個個都有佛性,這個是本來不變的,能出生超過恆沙那樣多的功德。現在雖然是眾生,但本有的佛性沒有變過,沒有減少過。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像陰天的太陽.被雲遮住了,雖有同無,可是太陽無邊的功德一毫也不損失。菩薩的教化,就是開發眾生的如來藏,明顯本有的佛性,這就叫做“護佛種性”。㈡是以菩提心作為佛種。《華手經》意: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麼能作出醍醐呢?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若有菩薩發心,佛種就不斷。㈢以稱名為佛種。《寶明經》意:種樹得有樹種,種子種下去就能生芽,就能長成大樹。善男子聞見佛的名號,就得了種子,聞名之後你能夠信受持名,深心發願,信願持名,有這些好緣來護持種子,將來你一定要受記成佛。這個就是《會疏》的三個解釋。發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正合本經宗旨。

    “常使不絕”。下面介紹兩種解釋:㈠《嘉祥疏》:“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保護如來法種,不讓它斷絕,就是“常使不絕”。《淨影疏》:護持眾生,離開那些罪障,並且沒有間斷地生起善念,這叫“常使不絕”。從“興大悲”起,到“拯濟負荷”,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

    “興大悲。愍有情”。愍就是哀念。菩薩悲憫眾生,這是平等的大悲,對於一切都是平等對待,沒有冤親愛憎等等分別。

    “演慈辯。授法眼”。從慈心出發救度眾生,讓他得樂,而為說法, 這個叫做“演慈辯”。“法眼”是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法眼是智慧,能夠抉擇一切法門。《會疏》說:對於佛道生起正見,名為法眼。《淨影》說“智能照法”,也就是智慧能了別一切法相,叫做法眼。所以法眼就是能夠適應眾生種種的根器,選擇最善巧的方法。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所以我們教導眾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知見,就同他自己有了智慧,得到法眼,所以就稱為“授法眼”。尤其是淨土法門,眾生能夠抉擇、重視的智慧,是很不容易;要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但是佛把這個法眼交給你,告訴你淨法殊勝,你能信、能念、能如法去做,就等於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但這是佛所授與你的,這就是“授法眼”的意思。

    “杜惡趣。開善門”。“杜惡趣”,就杜塞、止住畜牲、鬼、地獄這三惡道。惡趣苦不可言,三途(惡道)一報五千劫。若墮地獄,其苦就更不可說了。所以大士們杜塞住墮落到三惡趣的門戶。所以阿彌陀佛大願裡:“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開善門”就是菩提涅槃的門。本經裡說:“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這個佛國非常容易進去,進去之後,不再入三惡道,而且必定一生成佛。因為一是不退,二是壽命無量,焉能不一生成佛。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這叫同體之悲。《涅槃經》有這偈子:“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眾生受了種種的苦,實際就是如來一人在受苦。

    “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濟”,救度。“負荷”,背、擔。《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菩薩的擔子就是誓願要負荷、要救度這一切眾生出離世間。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的一個獨子一樣,什麼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要讓他進到無余涅槃。都達到涅槃就是“皆度彼岸”。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就證實前面所說:這一切大士都是具有如來果覺無量功德上的人,回果向因示現菩薩位。“悉獲”,都得到。來會的都是大菩薩,都得到一切佛的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就是說大士們都得了如來的智慧莊嚴。肇公解釋:智慧(實相般若)是體,聖明是用。凡事都有體有用。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叫做聖。菩薩的照是靈明的,沒有任何一種世間東西可以打比方,所以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語言和思想去琢磨去形容這個聖明到底是個什麼,以眾生的凡情絕對不能理解,也絕對不能夠去演說,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是這樣的這些大菩薩無量無邊哪,一時都來了。以上就總結德遵普賢這些大菩薩,這些正士,為了來聽法,來贊揚這個淨土宗,要廣弘普賢的十大願王,為了普度十方的三世(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有情,讓他們怎麼樣呢?讓他們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可以究竟涅槃,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呀。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清信士就是優婆塞、男居士,有七千(表明這個淨土法門是適合於在家人的)。所以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加在一塊兒整整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法會。所以後來看見極樂世界,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場的地球上的兩萬人。還有欲界天、色界天、天眾,諸佛菩薩無量無邊,德遵普賢那些大菩薩更是無量無邊。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出生的人。經末還提出,一切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所以天龍八部也參加法會。

 

大教緣起第三

    底下是別序。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經中世尊放光現瑞,阿難請問,世尊回答,演出彌陀願海、第一希有難逢法寶《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爾時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威光”,“威”是威猛,使大家生畏敬的心,叫作“威”;“光”者,本身亮叫作光,能照物叫作明。

    “威光赫奕”,就是佛在放光。光有威神,所以叫“威光”。“赫”是明朗。“奕”是強盛。故知“威光赫奕”就是佛所放的光雄猛有威,明耀強盛。

    “如融金聚”,象熔化的金子,聚匯在一起。金子本來就是很光明,它熔了之後就更光亮。鋼、鐵,本來是不發光的,但煉鋼爐的鋼光亮極了。

    “又如明鏡。影暢表裡”。佛身放光又像明鏡,鏡子的光照到鏡外了,叫作“影表”;放了光不但是照到鏡外,也照到鏡子裡頭,所以鏡子裡頭也明亮,這是“影裡”。佛身光明和鏡子一樣,內外都明亮是“影暢表裡”。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大光明”,這個“大”字,表此光非常殊勝明耀廣大。並且光的形色不停的轉換變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轉換,光的形狀不停轉變,越變越妙,這就是“數千百變”。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阿難”是佛的侍者,證了初果。佛在法華會上宣稱,我和阿難他們都同時在空王佛處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喜歡多聞,“我常勤精進”,所以“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阿難就要護持我的法,也護持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薩眾”。阿難還沒有成佛。可見阿難與世尊同時在空王佛所發心,阿難的任務之一是教導菩薩眾,也即是可以充當菩薩的老師,這就是阿難的本跡,現是初果只是示現。實際上阿難所顯現的這一生,是大教的關鍵人物,非常重要:㈠是他集結經藏。㈡傳佛心印他是禅宗二祖。㈢密典中稱阿難為集法金剛(金剛位同如來)。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出生以後,是從阿難那兒領受了釋迦牟尼佛預囑傳授之法。所以阿難護持佛法是他的本願。他示現成為佛的侍者,而且他傳承了禅、密兩宗,續佛慧命,繼往開來,所以他在本經當機呀。

    “即自思惟”。阿難見佛現希有瑞象,放空前殊勝的光明,他內心中就在思考: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色身所具眼耳鼻舌身諸根顯得歡樂愉快(悅豫),而且非常“清淨”。“清淨”,根據《寶積經》,如來身本性清徹,因為如來久已遠離一切垢染。如來身就“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佛為什麼這樣歡喜呢?這有兩個意思:㈠是念阿彌陀佛所有聖行功德圓滿。㈡因眾生同得法益的希有時機已到。可見本經,大暢如來本懷。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都是極大的歡喜,因為眾生得到真實之利的時機來到了。

    “光顏巍巍”。“巍巍”是高大尊勝的樣子。“顏”是容顏。佛的容顏有光,所以叫做“光顏”。“寶剎莊嚴”,光中出現寶剎,這是《宋譯》中的話。“剎”是佛土、佛國。“寶剎”是佛淨土。在佛光中現出諸佛莊嚴的國土,這正顯示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佛身光是一是小,佛剎是多是大,一中有多,小能包大,都是超情離見殊勝妙境,都是自心本具功德之相。這樣殊勝瑞象,“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我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看見過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興地“瞻仰”佛這樣的瑞相。從內心生出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誠懇恭敬的心,這就是“生希有心”。於是他就從座而起,站起來把袈裟披好,袒露右肩,這是比丘表達極敬的儀式,叫做“偏袒右肩”。兩條腿著地叫“長跪”。阿難長跪在地,向佛禀白。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涅槃經》說:“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佛在涅槃的時候,雙樹之間,所入的定,叫做“大寂定”。《涅槃》又說:“大寂定者,名大涅槃。”這涅槃三德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圓滿是大涅槃。《甄解》說大寂定是念佛三昧的另外的一個名字。現在佛要給大家說念佛法門了,所以就安住於念佛三昧了。根據《涅槃經》,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結合淨土就是念佛三昧。兩說並沒有矛盾。圓頓教主張“因果同時”,念佛三昧是因,證涅槃是果,因果同時,所以兩者同時顯現。

    “住奇特法”。《淨影疏》說:佛所得法,不是菩薩等人所能得到,世間所無,所以叫做奇特。《甄解》對此有很精采的議論,現在只介紹其中最精妙的一段。他說: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若說是一法,可是極樂七寶池中,一花裡有無量的光,無量的光一一出無量的佛,無量佛給十方眾生演說無量妙法,可見從一裡頭就出生了無量。若說是無量,但只是一句名號。《往生論注》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都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由上可見,若說是一,可是一裡頭有無量妙法;若說是多,無量莊嚴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勉強稱之為奇特。這是《甄解》的解釋。另外蕅益大師說,往生極樂凡聖同居土的人,雖仍是凡夫,可是已經不退轉;若說他已證不退轉,可是他仍是凡夫。這是十方之所無,所以這是“奇特”。阿難當時看見世尊示現空前殊勝的瑞相,所以他推測到佛是住於奇特之法。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這也是阿難當時的內心活動,認為佛現在現瑞,必定是安住諸佛所住導師聖行、最殊勝之道。“佛所住”,《淨影疏》說:“諸佛所住”,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之果,是諸佛所同住的。佛佛道同,所以釋尊也同住在所住的涅槃果覺,由大涅槃出生殊勝的教化妙用。所以今天佛住在導師之行最勝之道。《甄解》說: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之異名,“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雲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這是諸佛所住,今天釋尊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稱為寶王。從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大導師”就是“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者,能給眾生指示正路的叫做導師,能教人出生死是導師。《佛報恩經》說:“能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常樂”,叫做“大導師”。眾生病根是有為,雖然學佛,但因執著的情見很深,把佛法也變成有為法。《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都虛妄了。所以做大導師的人,主要是引導佛徒棄捨有為,了達無為,才能直趨涅槃,證到常樂我淨。凡夫有四個顛倒:以無我為有我,以無常為常,以垢為淨,以苦為樂。《金剛經》講無我,可是眾生處處執我,一生之中沒有一念不是為了這個妄我。這是第一倒。人生無常,只是肥皂泡,可是眾生只是看到肥皂泡的五顏六色,而忽略了馬上就要破滅。這是第二倒。世間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聖,可是實際,只是一個會走路的廁所。這是第三倒。世間是八苦交煎,但眾生樂此不疲。世人吸毒酗酒,好賭荒YIN,正在興高彩烈,誰知身陷苦海。世人所追求的,實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覺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眼前的享樂是壞苦,樂境破壞了,自己很苦。這是凡夫的四倒。證了阿羅漢,解決了這四倒,但他又有阿羅漢四倒,菩薩的常樂我淨他不知道,菩薩是真常、法樂、真我、本淨。《甄解》說:“導師之行”,“即是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甄解》的好處是結合本經,彌陀世尊是平等普度,沒有分別。不論聰明人、愚蠢人,好人、壞人,有冤的人、有親的人,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不捨一個眾生。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阿難思維:今天佛住導師之行中的最殊勝之道,所以必定同去來現在這三世之中諸佛一樣,佛跟佛都是相念的。諸佛光光相照,心心相印,所以“佛佛相念”。於是阿難提問: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呢?是在念現在佛呢?不然的話,為什麼現在世尊“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阿難因為佛光空前獻瑞,准知世尊必同三世諸佛一樣,正在念佛,但不知所念是過去佛,還是現在佛(其中暗攝哪一尊佛),所以請問。阿難並提出自己這樣設想的根據:要不是佛在念佛,為什麼佛現在的威神是這樣的明顯光耀?所放光明是這樣的明潔、祥瑞、殊勝、微妙呢?請求世尊“願為宣說”。阿難末後,請求釋尊慈悲宣說。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世尊回答阿難:“善哉善哉”。從衷驚發的稱贊之辭。並贊歎阿難:“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哀”是哀憐,“愍”是悲愍。你是慈悲憐愍眾生,要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你是這樣偉大的心,所以才能問這樣殊勝微妙的問題。世尊歡喜。《甄解》說:阿難所問“稱可佛心”。所問的問題正稱佛的心,並且契合時機,所以佛贊歎阿難能問如是殊勝微妙之義。“微妙”兩個字:法體幽深玄奧叫做微,所以“微”不是微小的微,而是精微的微;不可思議叫做妙。阿難所問正是一個義理深妙、超情離見、眾生心行不能到、語言文字不能及的問題。

    “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功德很大。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瞻部州、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一天下是四大部洲之一,例如南瞻部洲。佛第一句贊阿難提問的功德,勝於供養一天下(全地球)的阿羅漢辟支佛,下一句是也勝於累劫布施諸天的人民和蜎飛蠕動之類(蜎是帶翅膀的小蟲。蠕是爬行。累劫的時間長極了,對於全球這一切人天各種生物,以至於小飛蟲、小爬蟲都布施的功德)。提問的功德勝過前兩者百千萬倍呀。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功德?因為你這一問引出佛的回答,於是“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

    “當來”,就是從這以後,未來的。“諸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含靈”即眾生。一切的含靈,皆因汝阿難這一問而度脫生死。因為這一問,問出來淨土法門。

    大家要知道:㈠“當來一切含靈”,包括當前一切眾生,當然包括你我,所以你我都依淨土法門得到度脫。㈡皆因問出的淨土法門得到度脫,可見法門無量,我們能依靠來度脫生死,直登彼岸,只有淨土法門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昙花。希有出現。汝今所問。多所饒益。】

    底下佛又說了:“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前已提過,《普賢行願品》說:諸佛是以大悲心作為本體,要用大悲的水去饒益眾生,才能長成諸佛菩薩的智慧華果。“無盡”就是《行願品》裡頭的“無有窮盡”。諸佛菩薩是以無盡的大悲心“矜哀三界”。“矜哀”就是憐愍,憐愍三界的一切眾生。“所以出興於世”,就在人世間就出現了。《法華》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興於世。”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正是佛的知見。佛現世間,就是為了“光闡道教。欲拯群萌”。“光”是光大,“闡”是開演。“拯”是救度。“群萌”,萌是萌芽,群萌就是眾生。“欲”就是表示願,我要來救這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欲”就是願。這兩句話有兩個意思:㈠承上。因大悲為體,就要度脫一切有情,所以要光闡道教,就是為了來拯救群萌。㈡啟下。為要真實拯救群萌,所以要“惠以真實之利”。“惠”是施給、恩賜。“真實之利”,就是普願一切眾生都能進入彌陀大願之海。日德說:這是善導大師“獨步妙釋”,只有頂門具眼、古今獨步的善導大師才能有這樣窮盡理體、究竟方便的無上微妙開示。善導大師的偈子:“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甄解》:“真實利者,指此名號,即是佛智也。”所謂“真實之利”,就是名號的大利。大利的徹底圓滿,就是無上的涅槃妙果。因為這一句名號的究竟之利,就是無上涅槃妙果。蕅益大師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佛把自己所證的真實法全部授給眾生,只是為了眾生得到真實之利,因為只有這一法才是最真實。

從世法看小乘,從小乘看權大乘,從權大乘看實大乘,從實大乘看彌陀大願,那就前者是權假,後者是真實。彌陀大願以第十八“十念必生”願為核心,所以這一願是一切真實裡面的真實(《甄解》對於以上的比較有個解釋:這是從利益上來比較,其它教法經論有疾速成佛的教法,但眾生根器不夠,所以很難看到現生立即解脫的人,因此持名法門獨有真實之利,萬修萬人去)。

    淨土法門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諸法實相的究竟處。《彌陀要解》說:淨宗“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淨土法門,你能說這個法,所說的內容;你在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夠信和你所信的內容,以及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都是實相正印所印。“正印”的印字應重視,印是印章印鑒,古代公文必須有主管的大印才能生效,近代銀行存款,提款單的個人印鑒必須相符,才能領款,可見印是印證。並且蓋印不同於書寫,字是一個一個一筆一筆有前有後的寫出來,蓋印就不同了,印上的全部文字同時顯現,一時頓成,一成一切成,完全表示圓頓之法。現所說一切都是從實相這個圖章所印出來的,那麼所顯現的,必然各個都是實相。於是能說所說,能說的人,所說的內容;能聽所聽,能聽的人,所聽的內容;以及能發願往生的人,同所願往生的國土;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這一切一切,都是實相正印。所以“首楞嚴”的含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為什麼能究竟堅固?就因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沒有一樣不是法身,本來沒有一切分別。

密宗稱為大圓滿,大圓滿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圓滿,一句佛號就是大圓滿,就是實相。所以密宗說:“聲字皆實相”。耳之所聞是聲,目之所見是色,這不都是六塵嗎?可是禅宗三祖《信心銘》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所以開口便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試問一切都是實相,閣下怎麼揀擇?所以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是實相,所念的咒字,所觀的字種也都是實相。可見入了淨土法門就是入了實相。這就是真實之利。

    “難值難見。如優昙花。希有出現”。“值”是會遇。“優昙花”希有出現,很像無花果,葉子像梨,果有拳頭那麼大,不開花就結果,也有時開花,但很難碰見。《涅槃經》說:如果開了金花,那就會有佛出世,多少劫才開一次花,是極大的祥瑞。所以佛就打譬喻,佛的難遇難見就像優昙花,是“希有出現”,在無佛之世,只結果不開花。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阿難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佛喚阿難,並說:你要曉得,如來正覺的智慧是難以測量,一切通達,沒有障礙。“正覺”,《淨影疏》說:“如來正覺,總舉佛智。”此智妙絕,不是凡情所能稱量測度。大家在法會上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甄解》說:應身佛就是法身佛。因為佛從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哪。智慧和法身是一體的。所以今天說法的釋迦牟尼即是毗盧遮那法身佛,與彌陀同一法身,也如彌陀常住於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能發極勝妙的智慧,所以說“其智難量”。由於這個勝妙真智照了真如,窮盡法界,故能通達一切法,無有阻礙。

    “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念頃”就是一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這麼一點時間,能夠住無量億劫,所以我們說咱們這部經就是中本的《華嚴》,所以就能打破時間,就顯在《華嚴》的十玄裡頭。“劫”是多長的時間?每邊四十裡的大石頭,幾百年天人下來一次,用身披的輕紗,在石頭上輕輕一拂,把這個石頭完全磨得沒有了是一劫。現在是無量億劫,是極長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在剎那一念之間,就住這麼長的劫,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都沒有增減,沒有變化。在一念之間就住了這麼長的劫,住這麼長的劫只在一念,正是《華嚴》十玄門裡頭的十世隔法異成門。《晉譯華嚴》說:“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延促同時,打破了世間的時間概念(近代物理學認為空間、時間、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也突破了舊時間概念)。一念和無量劫平等平等,所以超思量。

    “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定”是禅定。“慧”是智慧。“究”是究竟。“暢”是通暢。“無極”是沒有極限,不能窮盡。此處單獨提出“定慧”,因為六度萬行之中,這兩門最為尊勝,如車的兩輪,似鳥之雙翼。永明大師說:“定為將,慧為相,能弼(輔助)心王成無上,永作眾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又說:“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如來定慧究竟通暢,無以復加,只因“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離開煩惱的束縛,通達諸法,沒有阻礙,叫做“自在”。在《華嚴經》有十個自在:㈠命自在,就長壽住世沒有障礙。㈡心自在。有智慧調伏自心入種種三昧,沒有障礙。㈢資具自在。可以出現無量的珍寶來莊嚴世界。㈣業自在。菩薩能隨種種業,示現受種種果報。㈤受生自在。隨其心念示現受生。㈥解自在。勝解成就,能夠示現種種的身像,演說妙法。㈦願自在。隨願在一切國土示現來成佛。㈧神力自在。神通威力廣大難量,能示現種種變化。㈨法自在。於諸法之中,演說無邊的法門。㈩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以上十種自在,第十智自在是根本,是究竟。這十種自在都已經圓攝在裡頭,就如《法華經》所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是最勝自在。由於最勝自在,所以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在一切法中都得到最勝自在。“阿難谛聽”,阿難你好好聽啊。“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去思念。“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別序又叫做發起序,發起本經的正文。序主要是為了證信,前兩品六成就是證信,在發起序裡又有五番證信:第一是放光獻瑞,前所未有。第二,阿難就知必因佛佛相念。第三,佛贊歎說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第四,佛告訴阿難,佛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為了給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下面要說的彌陀願海、彌陀名號、念佛往生。第五,宣說佛的定慧究暢無極,一剎那與無量劫平等,於一切法最勝自在。以上是五番證信,因為淨宗妙法與如來聖智都不是等覺菩薩所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一乘願海六字洪名的真實功德,都不是凡夫所能夢見,所以佛只有宣說自身不可思議的定慧妙用,勸後世學人對佛所說的微妙信願持名法門,雖不能理解,但應當仰信,歡喜尊重,依教奉行。久久修習,就會一天比一天明白。

    序分中介紹了真實之際與真實之利,這和蓮池大師《彌陀疏鈔》開頭的兩段話一致。《彌陀疏鈔》:㈠“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欤。”所以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究竟之處,就是自性,就是這個靈明洞徹湛寂常恆的大哉真體。這正是本經的真實之際。㈡《彌陀疏鈔》接著說:本來是沒有濁沒有清,沒有背沒有向,但是眾生已經濁了,已經背了,背覺合塵呀,所以澄一澄,“澄濁而清”,把濁的東西澄清了。“返背為向”,把背覺變成向覺。“越三祗於一念”,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終教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一句名號可以成就無上果覺,並且“齊諸聖於片言”,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欤。”也就是說這個妙用就在於持名念佛。剎那一念的功效,可比三大祗劫的修行,一句名號頓然位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大哉不可思議的妙用,正顯眾生所得的真實之利。兩經同一宗旨。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你念了一句佛號,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這就是諸佛出世給予眾生的真實之利,我們幸而得聞,這實在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

 

法藏因地第四
   

以下是正宗分。正宗分如身體,心髒――血液系統、肺――呼吸系統、胃腸――消化系統,都在這裡,所以很重要。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佛告阿難”,世尊開始回答阿難的提問。“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無央數”者,就是無盡數。上面又加上無量不可思議,那更是說不清那麼多的過去劫中,有個佛出世,名字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甄解》用涅槃三德解釋佛名:“世間”,有智慧才能通達世間,這是般若德。“自在”,煩惱束縛就不自在,自在就得到解脫,這是解脫德。王就代表法身德,從法身流現一切。世自在王圓攝三德。“如來。應供……佛。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一切佛都有十號,實際是無量的德號,但是簡之為十號。佛的十號有不同的提法,本解根據《涅槃經》,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分成兩號,佛跟世尊合成一號。

    “如”就是真如,從真如之道來成正覺,所以叫做“如來”。又如來者,如過去諸佛一樣而來。過去諸佛說法度眾生,今佛也是這樣,所以叫做如來。《會疏》說:“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⑴《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個說的法身如來,是法身境界。《天台壽量品疏》:“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兩樣)為如,不動而至為來。”⑵《轉法輪論》:“第一義谛名如,正覺名來。”第一義谛空有圓融本來不二,是如。自然契合第一義谛成等正覺。這是報身如來。⑶《成實論》:從過去如來所行之道來成無上正覺。這是應身如來。那釋迦牟尼佛示現成太子,在樹下睹明星成道,這是應身如來。由於如來有法身、報身、化身,所以對於如來的解釋也有三種不同。

    “應供”。佛的一切結使都沒有了,萬行圓滿福足慧足,應該受一切天上人間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

    “等正覺”。梵音就是三藐三菩提,說全了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譯是無上正遍知。道莫之大就是無上,沒有任何其它的道再能超過於此,就是無上。對於實際理體(本體)能徹底照了,所以稱為正遍知。

    “明行足”。“明”字有各種解釋,一般解釋為三明(宿命、天眼、漏盡)的明,《淨影疏》進一步解釋為智慧;獨有《涅槃》所解最深。《涅槃經》說:“明者,名得無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說:得無量善果,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叫做明。“行足”。《涅槃經》說:行名腳足,腳足“名為戒慧”。修戒修慧,功德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定慧都圓滿具足,證入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善逝”。善就是好,逝就是去,所以又叫“好去”。《大智度論》說:好去就是在種種甚深的三摩地(就是三昧)、無量的大智慧中離去。佛以一切的智慧作為大車,在八正道的覺路上行履,證入涅槃,叫做好去。

    “世間解”。又名知世間。綜合《淨影》、《甄解》、《會疏》之說,世間解就是化他的勝智,如來如實知道世間出世間種種因果的法,來教化眾生,令得解脫。

    “無上士”。天上天下唯佛獨尊,所以稱為無上。“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你有所修有所斷,就只是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智度論》說,佛將導引一切眾生入涅槃。一切法中涅槃是無上。佛以持戒、禅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都不能同它相等,當然更不能超過,所以稱為無上。

    “調御丈夫”。調御就是調伏。調是調伏,御是制御。善能調伏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槃,名調御丈夫。《合贊》說:“若具四法,則名丈夫。”㈠是近善知識。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具有正知正見就可稱為善知識。你能遇到善知識,你應當象對如來一樣去尊重他。㈡是能聽法。佛說《華嚴》連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聾如盲,可見能聽法不是小事,須具至誠心、恭敬心,不我慢貢高,不自以為是,虛心聽受,無有厭足,才能聽得進去。㈢是思維義。不但能聽,而且善於思維呀。要消歸自己,不是在文字上尋行數墨。那些東西,經論上的東西,那都是書。或者你很有學問,你只是個活的佛學大辭典,那些都是死句。要消歸自己,融入自己的殊勝的智慧,也就是讓他來熏發自己的本覺。我們的本覺勝智在自己內部熏無明,現在我們又有所聞,從外面又在熏無明,於是無明的轉變就快了,這才能把那些死句變成活句。㈣是如說修行。能說而不能行就不是丈夫了,因為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具以上四條才是大丈夫。這裡單提丈夫,《智度論》說,丈夫就包括女人、二根、無根,種種其他都包括了。

    “天人師”。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他能以正法來教導人和天。又所有天上人間,釋梵天龍種種人民,乃至魔王外道,悉來充當弟子,所以叫天人師。

    “佛。世尊”。佛就是三覺圓滿。世尊呢,世尊就是婆伽梵,圓備眾德,為世欽重,故稱為世尊。以上如來等十號是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教導四十二劫,時間很長。諸佛住世時間長短並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是很短,世自在王佛住世時間就很長。“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為大家說法,開示正道。通到佛果的道路叫做道。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宏法利生的時期,有一個大國王,名叫“世饒王”。這個國王,就是阿彌陀佛多劫以來的前身,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內心歡喜踴躍,十分慶幸,並且頓然心開,理解了如來的真實義。對於學教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叫做大開圓解。要開解,而且是大開圓解,這是在深入書本之後,突然從中跳出,開解了超越文字的實義。

    “尋發無上真正道意”。“尋”是隨即。“尋發”是緊接著就立刻發起。“無上真正道意”。無上真正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佛所得的道。“意”是心意,即指能求的心。所以“發無上真正道意”,就是發無上大菩提心。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這就是世饒王發菩提心後的實際行動。“捐”也是捨棄的意思。世饒王就捨棄了國王的地位,這就是眾生的榜樣。封建社會國王是人類最崇貴的地位,同時富有四海,享受也是人間第一。聞法後毅然決然一齊放棄,表現了真實的出離心,這是學道的基本。一個人雖在宏法利生,講經說法,可是內心深處,總和聲色貨利、功名富貴、名譽地位、眷屬恩愛,攪成一團不能出離,那要想成道,請您等待驢年吧。

    “沙門”。原先各種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門”,後來成為佛教僧侶的專稱。《四十二章經》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識心是識自己的本心,達本是通達萬法的本體,也即是本源,可見要做一個名實相符的沙門十分不易。以上經文簡單說來,就是世饒王不當國王,出家為僧,法名是法藏。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成佛是果地)。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逾者。】

    “修菩薩道”。法藏比丘發起無上菩提之心,自然要行菩薩之所行,所以“修菩薩道”。“高才勇哲”,《淨影疏》說,才就是才巧,才能。“高才”,就是才能過於常人。心志廣大堅強叫做“勇”。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YIN。一切都不能動搖,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這才叫做“勇”。“哲”,“心明稱哲”,自心明顯叫做哲。法藏比丘的哲,是明自本心見自本心。《嘉祥》說,什麼叫高才呀,“稱逸群之能”,你這個能力、才能逸群,超逸於群眾了。就好像你賽跑,你跑到最前頭了,你就超過其余的人。把大伙都超過去了,那你第一嘛!你可以得金牌。所以這個超,逸群之能,稱為高才。什麼叫做勇啊?這個“勇”字,《嘉祥疏》說:“勇”是自勝勝他。自勝是超過自己,戰勝自己,這個叫做勇。確實,這真是大勇。自己是什麼?所勝過的對象是什麼?這就是自己的見,尤其是自己的成見。我給一位朋友臨別贈言,我說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作了核心,你老去看經,哪怕閱了全部大藏,你選擇一些有益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之上,來裝飾它、美化它。你以為這是用功,是提高自己。其實,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就是癌細胞。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捨就是除掉自心所有的差別見。但“捨”字很不易,所以說“捨身容易捨見難”。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勝”。“勝他”,⑴要勝過外面的一切干擾。這是外面來的,不是我自己的。所謂貧賤、威武、富貴、美色、黃金都是他。還有許多邪說異端,都要勝過。⑵幫助別人也破癌細胞,共同走上菩提的大道。這是勝他,這才叫做勇。“高才勇哲”中,勇哲兩字的解釋很深。

    “與世超異”。《會疏》說:“不常人所及”,這不是常人所能趕得上的。《淨影》說:“與世超異”,因為法藏比丘“此德孤出”。孤是孤獨、孤單。“此德孤出”,要理解這個“孤出”,用禅宗臨濟禅師的話,“孤明歷歷”來對比最好。臨濟說“孤明”,《淨影》說“孤出”,“出”,是顯出、顯明,所以“孤出”正是“孤明”。“孤”正是禅宗的“不與萬法為侶”,就是說不與任何一法作侶伴。沒有任何侶伴,活畫出“孤”的涵義。百丈禅師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證悟的境界。其中“靈光獨耀”正與“孤明”“孤出”是一個鼻孔通氣。“孤”是無所住,“明”是生其心,無所住則離妄緣,離妄緣自然真心顯現,所以百丈禅師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正是“孤明”的妙義。“歷歷”,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從以上宗門“孤明歷歷”等的對比,可以了解法藏比丘“此德孤出”的妙德和“與世超異”的原因。《合贊》對“與世超異”中的“世”字,別有一說,他說:在登地以前都稱世間,登地的菩薩才稱出世間。法藏比丘超過登地以前的種種世間,所以他這時的發心大約是地上菩薩的發心。《合贊》未敢肯定,但是昙鸾、嘉祥、善導與《甄解》都認為法藏此時已是登地的菩薩。

    “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是相信和接受,《大乘義章》說:對於佛法僧三寶能生清淨的信心沒有懷疑,這個叫做信。信很重要,《晉譯華嚴》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解是了解、開解等等。《華嚴》一部經講信、解、行、證,要有信解,才有行證。“明記”,就是記憶的很分明,很准確。“悉皆第一”,有兩個解釋:㈠信解的能力至高無上,誰都比不了。㈡法藏所解都合於第一義谛,不是常人那樣聽見有就著有,聽見說空就著空,聽見始教就停止在始教。法藏比丘所解不落兩邊,不能局限,都合第一義谛。所以圓人就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因為所解都是第一義谛,所以“信解明記。悉皆第一”,沒有人能及。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殊”是特殊,“勝”是勝過。超凡絕俗,希有難逢,就稱為殊勝。“行願”。行是身行,願是心願。《菩提心論》說:“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菩提心是願,修菩提心是行,所以求菩提的人要有願,有行。信、願、行是三資糧,缺一不可,例如照像機三條腿的架子,一條腿不能缺。法藏比丘的殊勝信心居第一位,已介紹於前,所以緊接著介紹願行。願字很重要,這是自覺覺他的關鍵。“願”是從信而來,有了信心才會願意去做,它是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產生行動,所以願字是承信啟行的關鍵。彌陀因發大願的誓海,稱為大願王,為證此願海,法藏比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一心莊嚴極樂淨土。由大願產生大力,出生了大行,成就了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與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其中的關鍵是“願”。

    “及念慧力”。 “念慧力”就是五力裡頭的念力、慧力,加上信力、精進力、定力,就叫五力。由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因為修持,得到增長,增長了就產生力量,不被種種煩惱魔外破壞,所以叫做五力。五力裡面,念力、慧力尤為重要,所以提出來代表五力。“念力”,靈峰大師說:“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叫做“念力”。這個念根增長,就能消除邪念,而且使出世正念的功德增長,這種力量就是念力,能使正念增長,出世功德增長。“慧力”,大師說:“能遮(遮是止)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通惑是⑴見思惑(破了見思惑,稱為漏盡,就證阿羅漢)。⑵塵沙惑(眾生無量的病,有無量的治病方法,這都不知道叫塵沙惑)。別惑,無明惑。這只是別教的菩薩應破的惑,稱為別惑。所以慧力能止見思、塵沙兩通惑與無明別惑,但都是止惑,不是根除。智慧的力量能止三惑,就能夠發起無漏的真實智慧,所以慧力很重要。

    “增上其心”。增上的含義,就是有一種力量能幫助增長叫增上。比方我們說給植物施肥、澆水、除害、光照都很得法,它就增長了,也就是說我們用這些方法,使這個植物增上了。正好是這個意思。此處要注意的是增上什麼呢?是“增上其心”。《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增上其心”同“而生其心”,這兩個“其心”是同樣的。所增上的正是《金剛經》中無所住的心,也就是每位你當人的自心,自己的本妙明心,不是你的那個妄心。每個人正在當家作主的心,那是妄心,你認賊作子。大家都是妄心用事,認賊為親,所以是可憐憫者。正因為如此,自己本有的妙明真心就像濃雲密布中的太陽,人們所見只是烏雲,一點陽光也不能透露了;又像明鏡,鏡面上厚厚的垢污,遮蓋了整個鏡面,這面鏡子就什麼也不能照了,所以修行之道,只是恢復本明。明鏡弄穢了,不能照了,所以要去擦鏡子,除了污垢,光明就顯現了。因為光明不從外來,不能照見的時候光明也沒有損失;把它擦干淨的時候,光明也沒有從外來,也沒有所增長,所以說不增不減。但是在你沒有擦之前,就是不能照;現在你能照了,這就是增。對於本體上說,沒有增減,現從照用方面,鏡干淨了才能照。增上指的修德來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對於本體之德,需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開顯,所以就出現了“增上”。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而且是堅固不動啊。它這個心“堅固不動”。“堅”是堅定,“固”是強固,“不動”是不動不搖。法藏比丘的信解志願與念力慧力,都十分堅固,不可移動,不被一切所動搖,如同金剛般若,能破一切,不為一切所破,其願堅固沒有動搖。《金剛經》說:“如如不動”,前一個如字是動詞,後一個如字是名詞。老是如同真如,沒有動搖,沒有打失,安住在如如之中,念念之間沒有遷移,這是“堅固不動”的解釋。

    “修行精進。無能逾者”。精是精純,沒有惡濁雜染。進就是上升前進,沒有懈怠。是超過。法藏比丘的精進修行,在世間自在王的世間大眾之中,最為第一,沒有人能相比,更沒有人能超過,所以說是“無能逾者”。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贊佛。發廣大願。頌曰。】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法藏比丘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那裡,給佛頂禮。“頂禮”就是用手接佛足,佛最低的是足,自己最高的是頭,把佛最低的足放在自己最高的頭上面,表示對於佛的崇敬。“長跪”是雙膝都跪下。兩手合掌,向佛恭敬贊歎,用頌念伽他贊佛功德,並發廣大誓願。“伽他”,即是“偈”,翻成“頌”。偈中每句長短一樣,並且可以唱。“頌”很像詩歌,文字雖少,可是含義豐富,便於念誦和記憶。

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各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

    “如來”,指世間自在王佛。“色”是色相,指佛的實報莊嚴土與報身的色相,都是“微妙”“端嚴”。“微妙”前已提過是智慧。本經《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在佛前發了四十八願之後,就“住真實慧…… 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可以證明極樂世界的端麗莊嚴,超過十方佛國的原因,就在於法藏比丘大智慧的流現。再有《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攝入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說佛身佛土的莊嚴,都是來自真實智慧,所以奇麗莊嚴不可思議。再者“微”是精微,就是精妙與微細的意思。眾生心粗不能入微,佛的相妙有無量莊嚴,可是眾生不能覺察。“妙”是絕好,具有不能比、不可思,贊不可及的意思。妙字更加一個微字,更是精妙之極。“端嚴”,是端正莊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此處“一切世間”是指十方一切世界之間。法藏比丘贊歎世自在王如來的報身報土色相的微妙端嚴,不是他所能見到的一切世界中的種種身土所能同等的。這就同常念的贊佛偈“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也正是一個意思。

    “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佛放無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佛光所照之處,日、月、火和珠都“匿曜”。“匿”是隱藏,“曜”是光亮。在佛光中,日月火珠的光芒都不顯現了。例如:月明星稀,今天大好的月亮,所見到的星星就少了。“珠”是指的摩尼珠,印度話是“震多摩尼”。摩尼珠,也稱為如意珠,因為它能給眾生許多如意的勝妙之物,並且有大光明。《會疏》說:“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世界中萬品萬類,它們的光明照耀,沒有能超過摩尼寶珠的,可是在佛光之中,摩尼的光也是不顯。

    “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如來演說,能在一音聲之中,普令法界一切有情都可以隨他的本類的語言,得到理解。在一音聲,包含了無邊的妙用,一中有多,正是《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普賢行願品》:“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這個偈語正同本經一致。世間語言,聽者因為方言不同,水平不齊,常常聽見同沒聽見一樣。但是如來的語言,沒有上述的障礙,所有聽到的對象,不管是此方人,彼方人,是智人、是愚人,是人、是獸,都是愉快的理解,其關鍵就在於如來之語是清淨語、清淨句,是從離垢無染的自性中流出的微妙音聲。所以一一音中都是全部的性德,都含無邊妙用,能包括佛的辯才海,當然就包括一切眾生願樂欲聞的語言,每一眾生都可得到與他相應的部份,歡喜開解。凡位的眾生陷於妄想執著之中,自心從來沒有一刻清淨,自心不明,妙用不顯,自然處處都是障礙。

    “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佛有五種身:(一)法身,是中道的理體,離一切相同戲論,具無邊真淨功德,是佛境界。(二)報身,地上菩薩才能看見。(三)應身,指八相成道的佛。(四)化身,指一時化現的佛。(五)等流身,示現與天、人、鬼、畜等等種類同一形象的身,可使異類眾生也能見佛。例如面燃大士,就是觀音現鬼王身,可使鬼趣眾生得見聞法。現在贊佛現一種微妙色,可使各種各類眾生,各各隨其本類所能看見的形體,而能見到佛。上面說音聲,這兩句指身相,同顯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功德。

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絕塵勞

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

無明貪嗔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以上是贊佛功德,本段以下是發大誓願。發願很重要,蓮宗祖師省庵大師說:“修行要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具發就是全發,要全部發起自覺覺他的菩薩大願。因為要覺他,首先要自己覺悟。我們要使別人覺醒,要把別人從睡夢中叫醒,你自己必須是清醒的,所以要度眾生,首先要自覺。現在很多人雖有度生之心,但自己還是迷迷糊糊的,渾身的毛病,就想去弘法利生,這確實是脫離實際。例如:一個人想當大夫,給人治病,可是他既不研究醫學,又沒有臨床經驗。你這樣去當大夫,必然犯兩種錯誤:一是無照行醫,一是庸醫殺人。診斷錯誤,把病人治死了。雖是出自好心,可惜全成壞事。人命關天,焉能輕視。可是人的慧命更重於生命,所以覺他,首先要求自覺。法藏說:“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這一段全顯覺他與自覺不可分割的關系。前面贊佛能用“一音聲”使一切眾生各各都了解,因此法藏發願,能有同樣功德,也能用清淨音聲,宣揚妙法遍及“無邊界”。界有兩個意思:㈠空間,此處表國土。㈡類別,例如三界,世俗常說的政界、商界、各界人士。界是用來表示人在工作與生活中的類別。這裡的界字包括這兩種涵義。由於佛的音聲清淨,是從佛的智慧海中自然流出,沒有任何私心雜念、妄想執著,所以能夠法音宣流,傳播到一切世界,饒益無量無邊種種不同類別的眾生。為了無限的利他,所以願求無邊的功德。廣演妙法,首先是“宣揚戒定精進門”。戒定精進是六度中的三度。戒是三無漏學(戒定慧)、六度萬行的第一位,是寶塔的第一層。在無佛之世,眾生要“以戒為師”,可證戒律極端重要,所以法藏所願說法利生內容中第一個字是戒。可是教化眾生僅是前五度是不夠的,必須以般若為前導,所以緊接著就是“通達甚深微妙法。智慧廣大深如海”等等。甚深微妙的法,那就暗指智慧。除了教化眾生能行前五度之外,還希望眾生能通達般若才是法藏的本意。為了眾生通達般若,那首先必須自身的“智慧廣大深如海”。這正表明覺他必須先覺自,為了覺他才覺自,所以不同於二乘。《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說:“一切諸佛薩婆若海,皆從般若波羅蜜生。”“諸佛一切智慧,亦從般若波羅蜜生。”“世無佛時,所有善行正行皆從菩薩出生,菩薩方便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由上可見,一切佛菩薩智慧方便都是從般若出生,所以般若叫做諸佛之母。至於什麼是般若呢?昙鸾大師《往生論注》說:“般若者,達如之慧也。”了達真如,達到真如的智慧叫做般若。這不是世間任何的智慧,不是你說法如雲如雨,不是寫論文,著作等身,汗牛充棟,而是通達真如的智慧。《大乘義章》解釋慧字說:“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這是說明心見性才是智慧。有的人誤認世智辯聰是智慧,這恰恰相反了,世智辯聰是修道者的最大障礙。一個人很精明,很世故,很有策略,很有手段,八面玲珑,能說會道,這是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其中包括瞎子、聾子、啞巴、神經病,世智辯聰就同神經病患者等人並坐在一條板凳上,這不是優點,是缺點。慧是什麼?第一句是“真心體明”,你真心的本體明白了。“自性無暗”,自性是自己的本性,“暗”是指無明。消除了無明,也就是遠離了癡暗,自性朗然顯現這個叫做慧。《嘉祥疏》:“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源,方皆過出。”疏意是說僅修前五度,不能出離生死苦海,必須依靠智慧的力量,通達開解本心本性本來具足的根源,也就是徹底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才能出離。以上三注同一宗旨。嘉祥師復指出,五度須般若才能到彼岸。《小品般若經》說:“五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而得增長,為般若波羅蜜所護故得向薩婆若。是故阿難,般若波羅蜜為五波羅蜜作導。”所以筆者常說:末法中任何人修行都必須是“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話都是依據聖言量的。

    “內心清淨絕塵勞”。塵勞就是煩惱。塵就是染污,勞就是憂惱。蓋覆你的真性,擾亂你的身心,所以叫做塵勞。“智慧廣大”必然“內心清淨”,必然也就沒有塵勞。所以《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般若智慧朗現的時候,自然了達證知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妄(現在科學家都懂得了物質(色)是由於眾生的錯覺)。妄就不是真有,妄就是空。五蘊都空了,還有什麼苦厄?當然就沒有塵勞了。“絕”是斷滅,“絕塵勞”是徹底斷滅一切煩惱。由於智慧如海,內心清淨,根除塵勞,於是“超過無邊惡趣門”。惡趣門,就是到鬼趣的門、到畜牲趣的門、到地獄的門。為什麼說無邊呢?這就告訴你:三惡道,你隨處都可以進,這個門是無邊無數無量,在你前後左右都是門,在你舉足下足之處都是門,隨時隨地都可以墮入三惡道。只有智慧廣大,心淨絕塵,才可以超過無量無數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惡趣門。所以我們時時要學菩薩,善護己念。

    “速到菩提究竟岸”。菩提是覺,菩提究竟,即是究竟覺。岸是彼岸。究竟就是決定、完成、至極的意思。究竟覺就是徹底窮盡了染心的源,始覺全部同於本覺的如來果覺之位,達到涅槃彼岸。

    “無明貪嗔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無明”《大乘義章》:“ 癡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無慧無明,全體癡暗的心,就是無明,加上貪嗔就是三毒。無明覆蓋,所以本具的法身不顯。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破盡四十二品無明,就是成佛了。“惑盡過亡三昧力”。惑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無明盡除,三惑全消,當然不再有什麼過失,這是由於三昧的力量。大慧如海,又加三昧定力,定慧等持,功德最為殊勝。三昧之中,念佛三昧稱為三昧中王,稱為寶王三昧。阿難問話時已提出,佛佛相念,故知法藏比丘的三昧,應為寶王三昧。

亦如過去無量佛    為彼群生大導師

能救一切諸世間    生老病死眾苦惱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亦如過去無量佛”。法藏菩薩繼續發願說:我也象過去無量的佛一樣,“為彼群生大導師”,要充當一切眾生出生死苦、得究竟樂的大導師。我要能救度一切世間六道、二乘和菩薩,解除生老病死種種苦痛(六道有分段生死,二乘和菩薩有變異生死),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個波羅蜜,沒有得度的有情,要讓他得度,已得度的(例如菩薩)我要護持他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假使你供養恆河沙數的佛菩薩,不如你自己堅定勇猛來求正覺。《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這是說,在一切供養之中,用如說修行等等佛法作為供養,是最殊勝的。為什麼呢?《行願品》接著說:“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為什麼法供養功德最大?因為諸佛所重視的是法,更因為依照佛、經典與善知識的教導去老實修行,就可成就正覺。這是諸佛出生的地方,所以實行法供養就是圓滿成就了對如來的供養。蕅益大師說:“自未能度,雲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這話非常深刻。你自己還未得度,就像你自己正在河裡頭掙命,若是你還要救岸上的人,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這不是阿羅漢,只求自己覺悟,這是為了要真正去救度旁人,要負責任,認真徹底去貫徹,那就只有先度自己。是為度他,所以先度己,不是只為自己。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廣大清淨居    殊勝莊嚴無等倫

輪回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

    上面這一段共八句,是以上全部願文的總結,也是阿彌陀大願王四十八願的核心。四十八願只是比這八句話更具體,更詳盡,更完備,是這八句話的發揮和補充。“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我願正當安住於正定之中的時候,不斷的大放光明,普照一切。安住於正定之中,是體;放光普照一切,是照,是用。所以有體就有用,體用總是相聯系的。這兩句也表明定慧等持,安住三摩地是定,恆放光明是慧。所以修持,要像鳥有雙翼,車有兩輪,都要並運,定慧要等持。恆住三摩地又遍放光明,寂和照也是同時。有的人入了定之後,不能照;有的一照,心就有所住,甚至散亂,就是不能同時。教中有名的偈語:“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泯無蹤。”也就是忘照同時。真實修行的人,可從這個地方入手,從忘照同時契入寂照同時。寂是體,照是用,也就是體用不二,理體與事用不是兩個,正是《華嚴》的所謂事理無礙。理,寂然不動;事,感而遂通。通是通達,就是有所變化。這不動和通達,在眾生分上就是矛盾,就有礙,只有達到忘照同時的人,可以真實體會事理無礙的境界。

    “感得廣大清淨居”。“感”是感應。“居”是國土。法藏菩薩祈求:願以自己寂照同時、理事無礙、定慧等持等等功德,感蒙加被,得到一個廣大清淨的國土。極樂世界沒有邊際,正是“廣大”。《往生論注》:佛土莊嚴入清淨句中。又《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是如法藏心願,極樂是個清淨國土。法藏菩薩所求國土不但是廣大清淨而且是“殊勝莊嚴無等倫”。“無等倫”,沒有能夠相等的,相比的。“殊勝”是微妙奇麗並有超絕的意思。《嘉祥疏》:“修道疾速成佛,故雲超絕。”所以殊勝不但表國土形色的美妙無比,而且顯示所含利益眾生的妙用。所以水鳥樹林齊演妙法,隨其所聞與法相應。“莊嚴”有具德同嚴淨華麗兩種涵義。所願國土殊勝莊嚴,超過十方,沒有能夠相比的。成就這樣殊勝的國土,只是為了“輪回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願一切眾生來受真實的利益,而且此心此願永不中止,眾生有盡,我願無窮,所以“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我行決定堅固力    唯佛聖智能證知

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

    “我行決定堅固力”。法藏菩薩發願,開頭用“願”字,可是在結尾處,不說我願,而說我行,足見法藏之願,已經成為行動,所以說願以起行。而且我之所行是:決定不能改移,堅固不能變動,這種決定堅固的力量,唯有佛的聖智才能證明和了解。唯有三覺圓滿、五眼明朗、智慧無礙的世間自在王如來,唯有佛才能知我,可以給我作證。因為下地菩薩不知上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所以不能了解。最後兩句是“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一般人一碰到打擊,壯志就消磨完了,學佛只是五分鐘熱氣。唐譯裡是“縱沉無間諸地獄”,這地方就包括地獄,本經是“諸苦中”,當然包括地獄。所以法藏菩薩的誓願,縱使墮入地獄,此行此願也不退轉,這正說明決定堅固。如果只有願沒有行,這是虛願;單有行沒有願,這是盲動,所以要願行相輔,願以啟行,行以證願,才可以圓滿成就大願。

 

至心精進第五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法藏說完了上偈之後,就向世自在王禀白說:“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現在我是在行菩薩道,還是在菩薩的地位,可是我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了成佛如佛的心。我要“取願作佛。悉令如佛”。我願自己成佛,而且讓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願佛為我廣宣經法”。因要廣度無量眾生,就要具備消除眾生種種身心疾苦的能力,所以請佛大開方便給我廣說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我一定會信受遵奉,如法修行。“如法”很重要,修得不如法,就稱為盲修瞎練,不但沒有好處,反有壞處,所以必需行解相資,先要有正見。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勤”是勞。“苦”,憂的意思。所以“勤苦”就是勞苦、憂苦、苦苦(苦中極苦)的意思。法藏菩薩說出請佛廣宣經法的目的,是為了拔掉眾生極苦的生死根本。眾生不明本來是佛,枉受輪回,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沒有出離的日子。今願徹底救度,就是拔掉他們的生死根本――無明愛欲。破除了眾生的妄想執著,恢復了眾生的本明,所以“速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了無量眾生脫離生死,速成正覺,所以我願望,當我成佛的時候,自己的智慧光明(正報)、所居國土(依報)、我的教授(教化)、名字(佛號),都是聞名十方。法藏菩薩首先提出“智慧”,因為以下的光明、國土、教授、名字,都是智慧所生。其次是“光明”,《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禮贊》說:“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為了眾生無邊,所以要光明無邊;為了眾生得道無邊,所以要光中具德無邊。“國土”是眾生來生之處,首先要眾生都知了這樣一個勝妙國土,並且這是奇特突出超越十方,大家才願來。更重要的這個國土給予眾生的真實之利最多,最大,最徹底,這就須自己的“教授名字”都勝其他佛國。“教授”是教導與傳授經法義理的意思,也就是宏化、教化(這樣的善知識叫做教授善知識)。極樂國中凡夫往生都在此生之中,位齊補處,同於兜率內院裡面的彌勒大士,正因殊勝教化之力。凡夫能夠往生,往生就登補處,主要只憑一句名號的功德,萬類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沒有不能往生的。為了眾生能持名,所以願求自己名聞十方。並願生到自己國土的“諸天人民及蜎蠕類”(天趣的人很高;蜎蠕,小飛蟲、小爬蟲之類的眾生很下等,這代表一切眾生),這樣的眾生之類,生到我國都作為菩薩。這就證明,極樂世界是一乘大法,所有人民都行菩薩道,都是菩薩,都決定成佛。正如《法華》所示:沒有羊車、鹿車、牛車,人人所乘純一是大白牛車。正如本經,往生之後,個個是菩薩,個個成佛,純真的一乘法。法藏菩薩末後說:我立了這樣的願,要勝過無數諸佛國,能夠滿願嗎?這個地方切須仔細想,要勝過無數諸佛國,千萬不可看作:法藏菩薩想要蓋過余佛,超越一切。若起這樣的心,他就絕對不能成佛了,那只能成為阿修羅王。阿修羅的特點就是逞能好勝,不允許任何人強過他;要是強過他,他就要破壞。法藏菩薩不是這種心,要超過其余一切,而是要使眾生得到別的佛國所得不到的殊勝方便、利益安樂。是想給眾生,不是自己想要,要地位、要名聞、要什麼什麼。是想給一切的眾生,希望他們所得到的好處要大於別的佛國,所以這個才稱為大願之王。這件事太重要了,又沒有先例,所以向世間自在王請求開示。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世間自在王佛就對法藏菩薩開示經義說:譬如大海非常深廣,一個人用斗來量大海,一斗一斗地把海水取走,經歷了多劫的時間,尚且可以讓海露底。若有人堅定志願,至心求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老是精進,沒有中止,這就決定可圓滿本願。經文“會當克果”,“會”是必然的意思,“克”是得,“果”指願望的圓滿。底下佛繼續說:“汝自思維。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你自己深入想想啊,修什麼方便的道法,才能成就佛剎的種種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經文就是說,怎麼樣契合本願,如法修行,你自己應當知道。願得的清淨佛國,你應當自己去攝取。

    世間自在王佛首先肯定了,志心求道,何願不得!對於怎樣來滿願,一連串指出“汝自思維”、“汝自當知”、“汝應自攝”。一口氣連下了三個“自”字,真是其妙絕倫。三個“自”字很可讓我們深思,這就跟《法華》大眾三度請佛演說實法,世尊都回答:“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三次“止止”同此處的三個“自”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須說”,就因為“妙難思”。這法本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唯當默契、自知。所以《法華》的“止止”同樣是指出這個“自”字。所以這三個“自”,我們可從禅宗公案來體會。六祖答話就說“密在汝邊”。密,密在你那一邊。如來密藏是在你那一邊,就是說在問話者那一邊,就是你有全部如來密藏還來問我作什麼?也是直指問話者的自己。還有古時禅人答問,說:“汝自會取好,我不如汝。”這都是最好的開示。更直顯的,如“即汝是佛”(你就是佛)、“清潭對面”(人問:什麼是佛?答:清潭對面的是佛。清潭對面不正是自己嘛)。臨濟說聽法的人是佛。世自在王如來一連擺出三個“自”字,正跟禅宗一致。《會疏》對於三個“自”字有三個解釋。第三是“凡於淨土,有報有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唯應自分,宜攝取之也。故雲‘汝當自知’。”這是說淨土中報土、化土。報身佛的實報莊嚴土,是報土。化身佛居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是化土。還有法身佛所居的常寂光土。如來有兩種報身,⑴自受用身,⑵他受用身。菩薩只能見他受用身,所以自受用身所居的報土也和法身土一樣非常高妙,不是菩薩所能見、能知、能測的事,因此唯有以“自分”來攝取,也就是說,唯有自己的本分來攝取。自己的本分,正是自性、佛性、真如、實相和法身。常寂光土是法身境界,非菩薩之分,必須要超過這個有修持有次第的分際,超過這一切,那只是自分。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法藏菩薩答佛的開示,禀白說:佛所說的義理太廣大、太高深呀,不是我的境界。“境”,是指心所游履攀緣的地方。它不是腳所行履經過的地方,是你心所能達到的地方。你心之所游,心之所緣,所以叫作境。例如眼所見的色,若看見顏色,這個顏色就是眼識所游履之處,就稱為色境。法是意識游履的地方,稱為法境。“界”,前已解釋。所以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緣的處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結果。“非我境界”,表示這不是我的水平,不是我心所能達到的、我心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這個境界,這不是我的境界。

    世自在王佛連拈三個自字,教導行人尊自己本有的靈性,教中叫作內重己靈。法藏菩薩說“非我境界”,仍請佛開示,這是外慕諸聖。這也是淨土宗特有的家風,叫作他力法門。外聖正是他佛,末法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這全仗彌陀一乘大誓願與六字洪名的無邊功德的加持力,這就是他力。他力法門也叫果教派,是從佛果上開始修持的,所念這句佛號是佛歷劫精修、萬德圓滿的果實。現在我們念佛號是從佛的果實開始,譬如饅頭,須經過農業、商業與廚師長時多種勞動,方才有熟的饅頭,我們現在的任務只是吃,吃就享受佛萬德成就的果實。所以淨宗是易行道,是方便裡面的究竟方便。以上內有己靈,外有諸聖,有自有他,有內有外,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們應在差別中了達無差別,先師夏蓮居《直念去》偈:“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到這時己靈與外聖、能念同所念,都是彌陀,自然能所兩忘,自他不二。

“唯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我只是盼望如來呀,他就請求了,“應供”“正遍知”(用這兩個佛號,代表佛的十號)呀,請給我廣泛顯示諸佛無量妙剎,讓我知道諸佛無量無邊的剎土,是什麼殊勝情況。“若我得聞如是等法”,了解一切佛剎的殊勝和差別,我必定努力修習,使我的佛剎超過一切,圓滿自己的本願。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高”是崇高、高超,指持戒、禅定超過世間。“明”是明哲、明智,指智慧明朗,照了諸法。“志願深廣”,所發的志願深遠廣大。遠至未來沒有窮盡,普攝一切沒有遺漏,所以叫做“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世自在王佛就宣說了二百一十億佛國。為什麼二百一十億呢?這有兩個解釋:㈠《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佛剎蓮華世界海有二十重,每一重有二百一十微塵數的佛國。本經也是二百一十億,正好相合。看來是用二百一十億代表二百一十微塵數,也就代表無量的佛國。㈡《大智度論》講:佛導法藏比丘遍至十方。佛把他導引到十方,顯示種種的佛國,令法藏從中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他所願成的國土。可見佛所顯示是十方種種佛剎。根據以上兩種意見(⑴二百一十億暗括無量,⑵佛導法藏遍至十方),所以二百一十億是指十方無量佛剎,因此法藏比丘所攝佛國能勝過一切佛土。世自在王佛宣說種種國土功德嚴淨(莊嚴清淨)、廣大圓滿(圓是圓明、圓融,滿是具足,所以圓滿就是《華嚴》的圓明具德)的無邊的妙相,為了滿足法藏菩薩的心願,就全部都顯示與宣說了。說法的時間,經過千億歲。時間長短,本無定格。現在人壽不到百歲,彌勒下生時,人壽八十萬歲。

    至於所顯佛土其中有沒有穢土,過去有爭論。但根據淨影大師對本經經文的分析,以及《悲華經》的經文,所示佛國其中應該包括穢土。本經法藏比丘於見土聞法後,就思考所見佛國的“天人善惡。國土粗妙”。若是人惡國粗,那就是穢土呀。還有《悲華經》說: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可見當日所示諸佛國中,包括穢土。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眼睛看見叫做睹,以智慧來見叫做見。兩個字都有,那就是眼也見了,心也見了,也就是智慧的見,象《唯識論》所說見分,是推求照察的意思。見了心裡頭都通達,就是所謂心明了。法藏比丘還是因地之中,但由於世自在如來的威神加被之力,所以能同佛的天眼一樣,十方國土都在一時之內完全目睹心明了。“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起發”就是發起。“殊勝”就是超出其他,絕妙希有。“無上”,沒有比這個更上更高。所願成就的佛剎,國土莊嚴,人民受樂,他的光明、壽量、名號功德等等都是無上,超過其他佛國。

    “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對於他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中天人的“善”與“惡”,以及國土的“粗”與“妙”,他都徹底“思維”,求其“究竟”。至於善惡,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標准很不一樣。例如飲酒,世人看作風雅,佛法就定為重戒。在佛法中也因行人水平不一,而有不同的善惡標准。《淨影》判為三種:㈠“順益為善,違損為惡”。這個相同於《唯識論》,是用順益與違損來判定善惡。所行對於現在與未來相順有益就是善;相反,對於現在與將來相違有害就是惡。㈡“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是無相空性,比方你要布施,若能不住於相,施者、受者同所施的東西,都體空無物,這叫三輪體空,這是順理的無相的行動,這就是善。你如果有所著:我做了功德,把錢布施給他了。這是違理的有相行動,這就是惡。所以這就比㈠深刻了,超出人們一般想法:布施給他錢,做了好事總是善。殊不知你有所著,覺得做了好事,不能離相,這個就是惡。所以這麼來看的話,那麼就是只有佛菩薩,下至阿羅漢,所修的法才是善法。人天眾生所謂的善法,沒有離相,都叫做惡。㈢“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是實際理體,也就是真如實相、中道、第一義谛等。順於理體的,才是善;跟理體相違,都是惡。這正同於《菩薩璎絡經》“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谛起名善,背第一義谛起為惡”。心起一念,所住之緣只是自體,任運施為都合理體就是善。所以凡夫二乘以至菩薩,一切有所住緣未能順理的修,都叫做惡。法藏菩薩對於所見的二百一十億佛國的善妙與粗惡,一一思考比較,對它們的因果得失,深入思維,達於“究竟”。“究竟”用俗話說,就是徹底裡面的徹底,是對於這些法的本源深入追究,窮盡根源。這個本源就是經中所說的這個真實之際,也就是《往生論》裡頭說的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藏菩薩的思維達到了究竟,所以稱為“思維究竟”。

    “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一其心”,淺近地說,就是把自己專一起來,集中到一處。從所見的諸佛國裡,挑選自己“所欲”,即自己所須所求,也正是度生所須所求。所挑選的,都是能使眾生普得最極真實之利的地方,這樣形成大願。經文是“結得大願”。進一步來說,一其心就是一心。心無異念叫做一心。《教行信證文類》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心無異念”是指自心專一沒有雜念,“信心無二”表信心純一,都是事上的一心;若能契入實相便是理一心。所以說一心即是真如。法藏菩薩的一心是事理兼備,所以成為清淨報土的真因。本經第八品法藏菩薩“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於是從法藏本心流出西方極樂淨土,正顯一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

    “精勤求索”。“精”是精進,“勤”是勤苦,“求”是願求,“索”是索取。法藏菩薩為了圓滿大願,他勇猛精進,勤勞辛苦,一心願求成就大願,對於形成之願就“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慎重。“保持”與禅宗的保任同一個“保”字,這也實是同一意思。宗門悟後還要保任。“保”是“心心不異謂之保”(“任”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這個心和這個心一念一念之間沒有兩樣,沒有兩樣就是彼此相如,念念都相如。所以如如不動,不是這個心一點不動,是堆死灰,而是隨便你是動是靜,想這個,想那個,種種動作施為,都與實相不相違背。“持”是行持、奉持。所以“恭慎保持”,就是恭敬慎重,一心專注,念念不異,自然奉持。

“修習功德。滿足五劫”。古德有爭論:有人認為是發願之後,修行的時間用了五劫;有人認為這仍是發願的時間。根據《宋譯》“住一靜所,獨坐思維,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所以在五劫中既在思維,又在修習,正同於嘉祥師所說,這五劫是“修行、發願”時也。法藏菩薩經五劫長時,於二十一俱胝(即二百一十億,俱胝即千萬)佛土中種種“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於是捨其粗惡,廣選善妙,結成心願。願中的佛國“超過於彼”,“彼”就是二百一十億佛土。此時願中的佛國譬如建築中的藍圖,但從藍圖已可看出佛國殊勝獨妙,超越十方。

【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法藏菩薩在完成了攝取佛國的具體大願之後,他又去參見世間自在王如來。“稽首禮足”,“稽首”是頂禮,頭要碰地或拜墊(反之就不恭敬,叫做我慢禮);“禮足”是用自己的頭部承接佛足。然後繞佛三周站立合掌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發願要超勝一切佛土,是自己從真實之際的開化,唯願一切眾生得真實之利,迅速同證大覺。所願所行,都是真實智慧的流現,故所行清淨,現在此行已經成就。“佛言善哉(是贊歎之詞)。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法華》要開權顯實,也同樣用了“今正是時”。為了讓十方九界一切眾生,都入彌陀一乘大願之海,一切含靈都能依此妙法來得度脫,這樣一件大事,現在因緣成熟,你現在說正是時候。你應該全部都說出來,普令大眾全都歡喜,也令大眾聽了之後,得到殊勝的法益,所以經文說“得大善利”。“大眾”指當時會上以及未來的一切凡夫、二乘與菩薩,當前我等凡夫自然包括在內。讓大眾聽到得大歡喜,也能夠對於佛剎修習攝取,這樣的話,都可以“滿足無量大願”。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雲‘滿足無量大願’。”大師是說,種種行願,廣大如海,雖然無量無數,可是只要滿足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願,一切其它的志願,全部得到滿足。這一開示超情離見,純粹是華嚴境界,和盤托出了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當前“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的形式下,但能信奉滿足往生淨土的一願,就投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就同彌陀同體,一切大願都得圓滿。方便直截,不可思議。昙鸾大師的希有開示,應與以下妙句同參:善導大師的“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的“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嚴普賢行願品》“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以及本經釋尊贊歎阿難說“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都是畫龍點睛的無上開示,都是教眼,都是釋尊一代時教、十方諸佛無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入心神,決定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下接第六品,未完待續)

發大誓願第六

    本品是法藏菩薩遵從世自在王的訓示,在大會中宣說自己所發的大願。法藏菩薩成就阿彌陀佛,世人稱為大願王。一切佛沒有一個不是大願的,沒有大願怎麼能談是佛呢。但唯獨彌陀稱為大願之王,可見因地中所發的大願特別殊勝。《甄解》贊說:四十八願功德成就,歸結到阿彌陀佛成佛。四十八願就歸到無上正等正覺,正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誓願是本來修習的萬德之海,叫做弘誓本乘海,也叫做悲願一乘。一乘者,一切眾生都令成佛,沒有其他的乘,因為眾生本來成佛。這就是彌陀正覺的功德,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由於誓願不可思議。《甄解》又引證《行卷》說:宏誓一乘海,成就了沒有障礙、沒有邊際,是最勝深妙不可思議智德,是最殊勝的、最深妙的,是不可思議至高無上的妙德。誓願象虛空,所以廣大無邊的一切勝妙功德,從中出生(因為空,所以出生一切,如同白紙才能作畫)。猶如大車乃至大風普行世間,救度一切,沒有障礙,能夠出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系縛)。外道以生天為究竟,我們以生天為墮落,六道輪回是最大的系縛。而且誓願海開顯了度生方便的寶藏,一切方便度生的妙法都在彌陀大誓願之內,沒有其它更方便之法了。當然大家知道,密教是以方便為究竟,但是,大家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就是說把密教這部分公開了。禅密教觀、六度萬行,種種方便度生之法,都在一聲佛號六字洪名之中,而且最穩最妥,萬修萬去,所以大誓願海是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頂戴”。這個法門這樣殊勝,我們應當崇敬遵從,信奉受持,不可須臾離也。不可思議的功德法門,就來源於不可思議的願海。一切功德,一切殊勝,一切方便,皆是由於這個不可思議的彌陀的大願之海。

    底下還有一個問題: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只是彌陀四十八願度眾生,而不知本經古譯(漢譯、吳譯)都是二十四願,只有唐譯和魏譯是四十八,宋譯是三十六。《後出阿彌陀偈經》特別指出“誓二十四章”。所以古籍之中,提出二十四願的占半數,提出四十八願的只有三分之一。先師夏老會集本經正好章數是二十四(共分二十四段就符合二十四章),所包括的細目恰恰是四十八願,這樣就把古譯二十四和四十八兩種說法都巧妙地融會在一起了。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下面我們看經文,法藏菩薩向佛禀白:“唯願世尊。大慈聽察”,敬請世尊在大慈的心中垂聽和照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四句是極樂世界的總贊。“我”是法藏菩薩的自稱,在成佛時,所居住的佛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具足”是圓滿之意,指含攝一切,沒有久缺。“無量”,指沒有方法用數字等等來表示它有多少。這個佛剎具有遍一切處、含攝一切、無有缺少、無有不足、不可用數量表示的殊勝功德和清淨莊嚴。這一切都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不可思,人的頭腦想不到。不可議,人的舌頭說不出。人的頭腦口舌都不中用了,所想所思的都不對,說出來的也全不對,凡有言說皆無實意。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極樂國土是這樣的功德莊嚴,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是《華嚴經》的特色。教中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理法界是實際理體,那就是本來無一物。事法界,種種事相森羅萬象,男女老少,大地山河都是。事理無礙是大乘所共有,雖然本體是寂,然而常照;雖然常照,本體仍是空寂。理體不礙事相的發揮,事相不妨理體的一味,這個事理無礙的道理,大乘經典裡都有。唯獨事事無礙,是《華嚴》所獨具。《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的中本。《無量壽經》和《華嚴》一樣都是十玄具足。《華嚴》的十玄主要是: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重重無盡、圓明具德。一多相即。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因此一句佛號,具足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小大相容。大的屋子裡裝人,這是常識;我說人裝屋子,大家就想不通了。華嚴境界就是如此。須彌山容納芥子,芥子容納須彌山。芥子為什麼能容納須彌山?因為芥子的體性是法性,巨細萬物同具法性,法性遍滿一切,包容一切,也就是遍滿十方包容萬有,所以須彌山就在芥子之內。小大互容就是這個原因。廣狹自在。廣大境界可出現在一個狹小區域,例如一尺的鏡子,可以照見十裡的光影。本經在極樂世界寶樹中可見諸佛淨土。寶樹是狹,諸佛淨土是廣,但都可“寶樹間見”。延促同時。延是長時間,促是短時間。一萬年和十分之一秒是一樣。這個道理愛因斯坦都懂了,愛因斯坦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他的一個朋友死了,他寫了一封悼念的信說:你走了,不久我也就來了,但是這個有先後的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重重無盡。兩面鏡子對照,就照出無窮無盡的鏡子。我與他兩個人對面看,就是重重無盡。我看見他,我的瞳仁裡就出現他的形象,他的瞳仁裡也出現我的形象。我看見他的時候,我就看見他眼睛裡的瞳仁,我也就看見他瞳仁中的我,他瞳仁中的我也就包括了無窮無盡、一層一層的他。這個你只要把兩面鏡子對面一放就清楚了。因為極樂世界具有重重無盡的玄門,所以這個世界的功德莊嚴是重重無盡。極樂世界中隨處一朵蓮華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其中每一光就出現無量的佛,每一佛又有國土,又有蓮華,華又放光,光中又有無量的佛。一重又一重無有窮盡,這是華嚴境界。因此我們應當深信,阿彌陀佛就是毗盧遮那,極樂國土和華藏世界有何分別。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都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一都具足華嚴的一切玄門。所以說極樂國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因為具足了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具足事事無礙的境界不可思不可議的無量功德。所以能夠讓眾生“聞名得福”,一聽名字就得福。別人一說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得了福了。

    “聞名發心”,聽到佛的名字就願意發心。“十念必生”,你至心信樂,念十句就生極樂世界。所以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你再困難,再忙,每天只修十念總是可能的。法源寺新圓寂的老方丈,他是禅宗,他修十念法,也可以往生。凡夫往生極樂就不再退轉了,就是阿鞞跋致,還有什麼法比這更頓。連動物乃至地獄罪人都可以往生,所以是普度。還有“見樹得忍”,極樂世界的菩提樹,若有人看見,就證無生法忍。菩提樹的功德是這樣不可思議。打個比方說,禅宗的舉拳豎臂,問話人看見拳頭就開悟了。極樂世界的樹,更加不可思議,任何人見到樹就得無生法忍。淨宗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同時也由於極樂國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莊嚴,所以國土中萬物嚴淨。一切東西都非常莊嚴,非常清淨,極微絕妙,無以復加;並且萬物都是光瑩如鏡,都像鏡子一樣,可以照到十方世界,而且光明遍滿虛空。若有眾生接觸到光明都得安樂,滅除垢污,出生善念。國中萬物都是妙寶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到香味,自然修習佛所傳授的妙法。所以極樂世界一塵一毛都是華嚴境界,圓明具德。圓具一切光明清淨,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所以願文開頭這四句是表示整個極樂世界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完全是華嚴境界,也是每一位讀者自心的妙明境界。每一願都是為眾生,每一願都是阿彌陀本妙明心的顯現,每一個事相都是清淨句。天親菩薩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底下說,在此佛剎中,“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以我們也就看出,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第一個願就是國無惡道願,國土裡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三惡道。願文中“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指的是畜生道。地獄,古印度話是那落迦或是泥黎,有四個意思:一、是不可樂,苦極了,沒有可樂之處。二、不可救濟。三、冥暗。四、地獄。地獄有三類:㈠根本地獄,包括八熱與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的最下第八獄,叫做無間地獄,所受罪報,相續不斷,沒有間歇,其苦無量。㈡近邊地獄,在八大地獄每一門之外附近處。㈢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種類無數,受苦無量。地獄苦果,最重之處,世間一日之中,地獄眾生八萬四千生死。《地藏經》希望大家看看,曾經有人說是假的,其原因可能是世間流傳的共有兩種,其中一種在大藏裡頭沒有根據。但是大藏中有《地藏經》,是唐朝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翻譯的,有根有據,不能說《地藏經》全是假的。希望大家看看《地藏經》,我讀這部經總是落淚悲泣,當我看到遍虛空,十方世界,一切地藏王菩薩都聚會到一起,釋迦牟尼佛拜托地藏王菩薩說:地藏啊地藏,一個眾生,只要他有一絲一毫的善因,你就不要叫他進地獄。世尊一度又一度的拜托地藏王菩薩。我每次讀到這裡,每次都是淚不能止。

    其次是餓鬼。餓鬼經常饑餓,所以叫餓鬼。經常千百年聽不到水的名字,更不用說看到水接觸到水了。他膽小害怕,所以叫做鬼。他有他的威力,所謂鬼神,能降禍於人。鬼可以把人抓走、殺死等等,又常被諸天驅使強迫勞動。所以鬼很苦。鬼沒有不餓的,所以佛教中老放焰口,就是給鬼施食,把鬼的喉嚨打開,把所施的食物變成甘露,鬼才能夠吃。

    第三是畜生。新譯叫做傍生。“傍”是橫,形狀是橫的。貓狗不像人,人是直立站著的,貓狗是橫著的。畜生道遍在各處,披毛帶角,有鱗甲,有羽毛;在水裡也有,空中也有,陸地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受苦無量。常見的豬,都要受一刀之苦,而且子子孫孫都被斬盡殺絕。尺蠖(槐樹上的綠色肉蟲)掙扎在蟻群之中,一口一口地被螞蟻活活咬死。報紙上誇耀名廚的技術,一盤活魚被客人吃光了,嘴唇和眼睛都在動,這就顯示人在咀嚼品味之際,魚正慘受千刀萬剮粉身碎骨之苦。從以上常見的事,可略窺畜生無盡諸苦。

    極樂國中沒有三惡道,所以是淨土。《阿彌陀經》:“彼佛國土無三惡道”,國中眾鳥是彌陀教主“變化所作”。以上是第一願。第二不墮惡趣願:“焰摩羅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羅常譯作閻魔。焰摩王主守地獄,主管世間生死罪福種種業報。本願承接第一願,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並且國中眾生永不更墮三惡道。願文是:閻摩羅界、三惡道中的眾生“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本願有三個重要涵義:㈠惡道眾生同可往生。㈡往生的眾生決定都成佛。㈢往生者縱有極重的罪業也不墮入三惡道。從本願中完全托出了彌陀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本心。極樂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而且三惡道中的一切眾生一旦生到佛剎之後,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國中沒有惡趣,大家都來,來了之後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佛的本願。更應注意和感恩的是㈢“不復更墮惡趣”。到了極樂世界,不會再墮到惡趣裡去。從這句願文就可破現在有種反對帶業往生的說法,他們舉出淨土三經都沒有帶業往生的明文,就認為帶業往生這話是錯的。這種論證不但違反淨土宗教義,而且這個態度也是違反科學的。彌陀大願中明明白白有“不復更墮惡趣”的話,若是根本往生的人都已惡業全消了,阿彌陀佛還要加這句願文干什麼!應知不更墮惡趣是由於佛的願力。他雖然帶著應入惡趣的罪業來了,但他可以在極樂國土勤修功德,更加極樂種種增上因緣,成就殊勝功德,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所以不復再墮惡趣。不復再墮惡趣,就是對帶著惡業去的人說的。如果來的人,每個人都沒有惡業,還說你不用更墮惡趣干什麼!那這話就是多余的了。法藏比丘怎麼能說廢話發廢願呢?所以龍樹大士說:“若能生彼國,終不墮三趣。”龍樹菩薩這話也是如此。倘若往生的人的罪業已經消清了,龍樹菩薩還說這話干什麼!龍樹大士大家都普遍尊重,是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的話,希望大家重視。這個願非常殊勝:㈠是惡趣的眾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墮入三惡道,表示彌陀的悲心無盡。㈡是往生的人都要成佛,這是大誓願海的本心。可以看出,彌陀聖心,願願都是為眾生,願願都是願一切眾生成佛。在這願之末是“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現在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實際上阿彌陀佛已經久遠成佛,成佛十劫還是示現),所以這一切願都已成就,都是現實的。我們只要如法奉行,就一一都可完全實現。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丑者。不取正覺。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第三,身悉金色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眾生,讓他們生到我的國土時,身體都是紫磨真金的顏色,都是真金色身。紫磨真金是最好的真金,中國人說是赤金。好金帶紅色,金的成份足。諸佛都顯金色身,善導大師解釋:諸佛為什麼顯金色身?往生的人也都顯金色呢?因為金的顏色光亮潔淨,令人喜悅。而且金是不銹不壞的。一塊鐵會上銹,變得難看,甚至就爛掉了。很多世間東西也比不上金子,總會發霉變色生銹。金子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金子可貴也在此。諸佛現金色身,是要借金子的不壞不變,來顯常住之相,所以顯金色身。所以善導大師說:“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金色身。”《會疏》說:金色表示中道實相,因為人民都是一樣,沒有差別,都是金色,彼此平等。平等正是中道之意。

    第四,三十二相願。願文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三十二相的具體內容詳細寫在《大乘無量壽經解》中,這裡不重復了)。《智度論》說:佛顯三十二相,是隨此間閻浮提(地球)眾生的根器而說的而顯的。古印度外道修習梵天的法,能看見天界天王的三十二相,所以佛就顯這個相。實際佛是無量的殊勝,三十二相只是化身佛應此界眾生的根機所顯之相。至於報身佛,《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裡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所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適應地球上人類的水平所顯現的化身佛的相。八萬四千相、八萬四千隨形好,還是報身相,報身還是從法身中流出來的。真正的法身不可色見聲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五,身無差別願。願文是:“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丑者。不取正覺。”昙鸾大師解釋說:“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咱們現在地球上就有黃人、白人、黑人等等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因為不同,所以會產生優等民族、劣等民族的錯誤分別。我們這個世界例子很清楚。有高有下,就有此優彼劣,優者依仗優勢就欺壓弱小,於是就爭戰不息,是非迭起。“是非既起,常淪三有”。恃強凌弱,殘殺無辜,罪業不停,成為惡魔,就要墮落沉淪在三有之中出不去了。是故如來興起大悲之心,發起大悲平等的勝願,願國中人民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端莊嚴正,明潔清淨,“悉同一類”,沒有差別。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是非高下的退緣。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第六,宿命通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大意是:每一個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夠自己知道自身無量劫以來的宿命。“宿”是宿世,就是過去世,俗稱為前世。知過去多生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這個就稱為宿命通。這是第六宿命通願。“通”就是神通的簡稱。“窮潛神異,所為不測”叫做神。深藏在神奇之中,所有施為別人不能覺察,不能猜測,無法預計,叫做神。“所作無壅(沒有堵塞不通的地方),自在無礙”(自由動作,沒有障礙),叫做通。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盡,是六通。其中只有第六通,唯是聖人所有,唯聖人所能證。外道再修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能證漏盡通。若證漏盡,分段生死、輪回六道就沒有了,所以唯聖。前五種是通於凡小,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甚至妖魔鬼怪。北方的四大家,黃、白、胡、柳(黃是黃鼠狼,白是刺猬,胡是狐,柳是蛇),它們也都可以得一點點初步的邪通。所以佛教不許修行人賣弄神通,因為這些神通,妖魔鬼怪也能有,它們炫術欺人,招遙惑眾,謗法禍人,為害嚴重,所以佛法禁止賣弄神通,若真有神通,一般只是在寂滅之前,稍微顯現一點,不准招搖。神通只是聖末邊事(聖道裡面末尾的邊邊上的事),若與智慧相比,那就是次要裡的次要,實是不能相比。不重智慧專重神通,是捨本求末,長此以往必入魔途。漏盡就是要斷見思惑。證初果要斷見惑,見惑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癡、慢、疑。思惑是貪、嗔、癡、慢。要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貪嗔癡慢全部斷盡才證阿羅漢,這就是豎出三界,修行的道路很難。往生極樂世界是橫出三界,所以叫做易行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由彌陀願力的加被,一生到極樂世界,就具足神通,並比凡夫外道所得的通大得多,也比小乘正道從禅定所得的大得多。《事贊》說:“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以彌陀弘願作為增上緣,所以神通超過常規情況。

小乘的神通要跟佛菩薩相比,有九種差別:㈠寬狹不同。范圍不同,聲聞的天眼、天耳所能通達的,是兩千個國土,緣覺是六千個國土,現在本經中說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都能通達,不知比這強多少倍了。㈡多少不同。聲聞緣覺小乘,他一個心念做一件事,不能辦很多事;佛菩薩能化現到十方一切的世界,同時同一剎那,能現各種身,天身、修羅身、人身、鬼身、畜生身,都能現。㈢大小不同。二乘所現大身不能進到小的空間,現小身裝不下大的東西;佛菩薩所現,大身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能讓這樣的身體入一個微塵之中,也能現一小微塵的身容納大千世界。㈣遲速不同。我們這個神足通,二乘到遠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佛菩薩就不是這樣,不需要時間,一念能到十方世界。㈤虛實不同。二乘阿羅漢所現他只是相似,沒有實用;佛菩薩所現都有實用。(六)所做不同。二乘所現就是不能讓他有心;佛菩薩能化現無量人,可以叫所化的各各有心,各各去做不同的事,讓人覺得每個就跟真實的人一樣,有心有想,而二乘做不到。㈦所現不同。佛菩薩只現一個身,能讓大眾看到種種不同的人;能只出一聲,令人各各異聞;並能安住一處,現身十方,二乘不能。㈧化根用不同。菩薩是六根互用,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都可以互用,但二乘不行。㈨自在不同。《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凡所做為,身心自在……身現大的時候,心不跟著增大;身現小,心也不小;形象現喜,心也不喜;形象現發愁,心也不發愁。這二乘不行。二乘得的神通比大乘差這麼多。

    生到極樂世界得的是大乘不共的神通,更加上彌陀的殊勝願力,所以超越常規。宿命通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做善惡,例如釋尊在世時,有一個人來求出家,諸大弟子觀察這人的善根,直到八萬劫,都沒種善根,於是加以拒絕說:不行,你走吧。你沒有善根,不能出家。他就走了,路上碰到釋迦牟尼佛,跟佛說他要出家,釋迦牟尼佛收了,後來他得道了。大家說他沒有善根,佛說,你不知道,八萬劫前,他是打柴的,碰到老虎,他爬到樹上,老虎走了,他輕松地念了這一句“南無佛”。因此一念的善根,八萬劫後遇到釋迦牟尼佛還是出家了,還是得道了。佛神通沒有限量,遠超一切阿羅漢。《會疏》說:宿命通能知道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的宿命及所做的事,也能知道六道眾生各各的宿命和所做的事。得這個神通很有好處,日本澄憲師說:不知道宿命,你就對善不進,對惡不怕,於是懈怠。阿羅漢想到在地獄中受的苦,他就流汗,甚至流出血汗,知道可怕。阿羅漢得了通,所以不忘,一般眾生都忘了,地獄中人更健忘。在地獄中的,火燒著的銅柱,他見到是一個極美的女人,就過去擁抱,一抱就把自身燒枯了。燒枯了,風一吹又活了,活了他就不記得了,又看見美女又去抱,又燒了。一夜之間多少萬次,他始終記不住。阿羅漢記住了,想起來流血汗。他知道恐怖,就不敢再做惡,他來勸大家就非常親切。第二,知道宿命不會自高自大,你知道你過去所完成的功德,都是由於佛的加被。我們之所以能往生,不是由於自己的功德充分,而是由於阿彌陀佛的誓願。你把你多生的行業都加起來,要知道罪過很多,功德很微弱,而今日能得這殊勝的因緣,全因彌陀加被之力。這才知道全靠佛德,才深生感恩敬仰之心。

    第七天眼通願,第八天耳通願。兩願合寫,願文是:“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洞視”。“徹聽”。洞是洞達,“洞視”是徹底看清楚。“徹聽”是全部都能清徹聽到。看到一切,聽到一切,所以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這兩句中就包括天眼通、天耳通,是第七、第八兩願。天眼通也叫做天眼智通,也叫做生死智通。為什麼叫做天眼?因為這是天道的人所得的眼,他能夠看到遠的、近的、粗的、細的一切的色。太細的人們看不見,這很顯然,蒼蠅腿上有多少細菌,我們看不見,要借助於顯微鏡,要儀器,天眼就不用。太大的人也看不見,你一上北京北海的白塔就知道了,你就看見個圓圈,以自己的立足點當圓心,拿視力當半徑,於是你所看到的區域成為圓的。在圓圈以外,明明是有,但眼睛看不見,所以人的眼睛就很有障礙。而且這個天眼通,又叫生死智通,能夠知道眾生去來生死之相,能夠知道眾生死後生到哪裡去。《大智度論》裡講:天眼所能見的范圍是“自地”及“下地”。譬如一個欲界天的天人,他的“自地”是欲界天,“下地”是欲界天以下,人、修羅、畜生、鬼、地獄他都能看到;至於色界天、無色界天、佛菩薩的境界,超過他了,他就看不到了。天眼通遠勝肉眼,還在於天眼的“洞視”。肉眼只能見障內(障礙以內),例如眼前的牆壁是我們的障,牆壁以外我們就不見了。天眼不同,能透過牆壁,障以外一樣見,出世和世間種種的形色都不能障礙。再比較一下,龍樹菩薩說:小聲聞一般是能看一千個世界,“作意”(就是他入定了)能看到兩千國土;大聲聞多一點;緣覺又多一點;大緣覺不問作意不作意都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能見無量世界的事物。至於極樂世界的人民,《宋譯》中說:“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看百千俱胝(百萬)那由他(億)世界,粗細色相……”億可作十萬、百萬、千萬、萬萬,不管是哪一個數,連乘到一起正是一個非常大的數。今經說洞視十方,也即是能知能見無量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所得天眼通,十方無量世界去來現在之事都能夠洞視,就是由於彌陀的願力,遠遠超過其他由報得或修禅定所得的通。

    彌陀願海中天眼通一願,包含了啟迪人民修持的妙用。日本淨宗大德說:有的眾生看不到苦果,他就不怕種苦因。有了天眼,知道未來之事、各種苦果,所以畏怕就不造苦因;也看見樂的果,就修樂的因。肉眼看不見障外,不見地獄餓鬼的苦,不見自己過去身中父母師長正在受種種慘報,所以不思救濟,不肯精進修持。倘若親見親聞,你還忍心享樂嗎?還能繼續懈怠嗎?自然厭離心切,報恩思深。這就是天眼一願的重要意義。更進一步說,極樂人民的天眼,不但可以明照十方一切眾生生生死死、去去來來的相,並能普見無量塵數的佛國,於是他就可以發心以大圓普度的淨土法門,來救濟眾生,利樂萬物,廣使眾生同得真實之利。這才是本願的殊勝意義。

    第八,“徹聽十方去來現在之事”,是天耳通願。天耳通能聽到障內障外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以及遠近粗細的一切語言與音聲。我們的聽力很有限,所聽到的聲音只是在幾十周波以上、幾萬周波以下這一小段裡的聲波。幾萬周以上叫做超聲波,有許多作用,但人耳聽不著了(肉眼所見的光也只是一段,紅光與紫光之間)。根據《魏譯》,天耳就是可以聽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都能受持。《唐譯》,天耳能聞“億那由他百千逾繕那(即由旬,舊傳為四十裡)外說法”。極樂的耳通,不但能聞世間音聲,並且包括遍聞諸佛說法,這是極殊勝之處。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九、他心通願。】

第九他心通願。願文如上。大意是: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知道無量無邊佛剎眾生心之所想。《會疏》說:我們來到極樂世界的聖眾,不需要修持,自然就能知道他心的情況。因為知道他心之所想所念,我才可以應其意樂隨緣接引。這願文中“億那由他百千佛剎”是他心通的廣度。另一問題是深度。例如唐代印度大耳三藏有他心通,他到中國,唐帝請南陽忠國師去考驗,國師頭兩度設心――看猴狲與看賽劃船。大耳三藏都說對了。可是到了第三度,大耳瞠目結舌,不知所雲。國師劈面打大耳一掌並說:“你這野狐精”。從這公案可以看出神通與明心見性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一般的他心通也只是大耳的水平,對於國師的心境,是無法測知的。但極樂人民的通,超越常情。《甄解》注釋《魏譯》中極樂人民的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他認為文中“下”字指眾生心念,其“上”就可知諸佛菩薩的心。二乘只能知凡夫與小乘的粗心,諸佛菩薩與極樂的菩薩能知佛心。

    禅宗的話:“我此門實無一法與人。”什麼叫善知識?沒有一法與人,只是給人解粘去縛。你粘住了,撥一撥,不要粘住。你捆上了,我給你解開扣。這扣是你心裡的扣,首先須知道你的心念,並且又能知如來真實之意,方便的法門,所以就能解你的扣。極樂世界的聖眾具有極廣極深的他心通,就可以教化多方了。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十、神足通願。十一、遍供諸佛願。】

這一章把第十、第十一兩願合寫,文字十分簡潔,其中“周遍巡歷”顯第十神足通願,“供養諸佛”遍顯第十一遍供諸佛願。神足通也叫神足智通、神境智通、如意通、身通等等。《大論》說,如意通有三種:㈠是能到。能到有四種:第一是能飛如鳥,第二是移遠令近,把遠移到近(相對論也有這個提法,當你速度極快近於光速的時候,空間距離也在縮短)。第三此處沒,彼處出。這邊沒有了,那邊就出來了。第四就是一念能到。一念之間就到,一舉念就到。如意通的㈡是轉變。大能變小,小能變大,一能變多,多能變一,種種東西都能讓他轉變。一般外道的轉變,最久不過七日。過去傳說,有人從神仙學點金術,當他知道五百年後金子就不存在了,這人說你這術我不學了,學了之後就會叫五百年後的人遭災。金子又不是金子了,我寧可不學了。他的師父告訴他,你這一念,圓滿三千功德。可見外道的轉變不能永遠。㈢聖如意,是六塵之中,色聲香味觸,不可愛的不淨的東西,能夠讓它淨,觀成可愛的、清淨的;相反,也可使可愛淨物,觀成不淨的東西。這個聖如意,唯佛獨有。“神通自在”。生到極樂的人,都具足神通,自在顯現沒有障礙。“波羅蜜多”是到彼岸。因能徹底貫徹一切自行與化他的事,能同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所以說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一念的時間前頭說過,只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就是一剎那。在極短的一念頃裡,可以在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而且供養諸佛。這個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議的。周遍巡歷,表示他所游的國土非常廣,供養諸佛,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都在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之內全部完成,全顯極樂世界延促同時的事事無礙。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十二、定成正覺願。】

    第十二定成正覺願。願文如上,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一切眾生,生到極樂我國,都遠離一切分別心,六根都寂然安靜。若有人不能決定成佛證入大涅槃,我決不成佛。本願往生者決定成佛,顯出彌陀的本心,就是一佛乘。所以《法華》佛最後說法,聲聞、緣覺是化城,沒有二乘、三乘,只有一佛乘。當佛說《法華》的時候,跟隨佛幾十年的大弟子,有五千人退席,不能聽。釋迦牟尼佛說“退亦佳矣”,沒有留他們。極樂世界就是都成佛,“二乘種不生”,這是大乘游履之處,二乘不能往生。善導大師對這個願安了四個名字:一個是必至滅度願,一個是證大涅槃願(阿羅漢是小涅槃),第三是無上涅槃願,第四也可以名為住相證果願。因為修淨土法門,觀佛也罷,念佛也罷,一般都認為,觀就有色相,念就有聲音,都是有相,要離相才證果。可是善導大師說,這是住相證果願。是住相仍然證果,這個提法提得很殊勝。至於密宗,是首楞嚴的精神。首楞嚴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顯法身,聲色皆實相,你住相就是住了實相,所以住相證果,這就同善導大師一致了。善導大師還說,修淨的人不要急於離相,但能依相專至,決定往生。所以念佛法門不要求你離相,你不要管離相不離相,就是老實念去,都可往生。這實是無上開示。《甄解》說:“高祖(日本人對於善導是尊敬到極點,稱他為高祖)願名太盡願意矣。”他極贊善導為本願所立的四個願名,認為這能徹底顯明願文的真實意。中國對於善導的尊敬不如日本,因為國內有一個傳說搞錯了,以為善導自殺了。錯了,記載有錯誤。自殺者是向大師問話的人,不是大師。現在本經願名是定成正覺願和善導大師這點相同的。善導大師在四十八願當中,特別挑了五願,叫做真實願。定成正覺、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諸佛稱歎、十念必生,這五個願是四十八願中的真實願,也就是四十八願中的心要和核心,也就是彌陀宏願的心髓、彌陀的本心。要依照這個最簡單、最容易、最圓融、最頓速的徑路,念佛往生。

    “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分別就是識別一切事呀理呀、這個和那個,種種的不一樣,它是以虛妄分別為體性。第六識就是分別識。本來平等,本來不二,但在這裡頭生出種種差別了,妄在本來無分別的法上分別出人呀我呀、是呀非呀,故稱為分別的惑。斷了這個惑轉為無分別智,所以第六識就轉為妙觀察智。願文中的“遠離分別”就是捨離分別的妄惑,了達“萬法一如”,真如就是萬法,萬法就是真如。“諸根寂靜”,六根都寂靜。“寂”是寂然,離開煩惱叫做寂。“靜”,安靜,絕除苦患叫做靜。《華嚴經》說:“觀寂靜法,離諸癡暗。”你在觀修寂靜這個法時,慧明自現,你就離開了愚昧和冥暗。釋迦牟尼四個字是寂默能仁。“牟尼”就是寂然、寂靜的意思。身、口、意都寂靜,稱為牟尼。身、口、意代表六根,身、口、意寂靜,就是經中的“諸根寂靜”,也就是涅槃的本性。

    由於遠離了分別的妄惑,而眼、耳、鼻、舌等等諸根也都寂靜,相契於涅槃的實際理體。“決定成等正覺”就是決定成佛。“證大涅槃”。涅槃可翻成圓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妙德無不圓備,一切障礙無不消除)。“大涅槃”,指大乘的涅槃,它與小乘涅槃的分別有四個方面:㈠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大乘涅槃證這三德。小乘呢,三德之中只有解脫德。他解脫了,他沒有證法身,也沒有般若智慧。三德之中只具一德。㈡常樂我淨,菩薩具足常樂我淨。二乘的涅槃只有常、樂、淨,他也不滅了,他也很安樂,也很淨,但是法身真我他沒有見(常樂我淨這個我是真我,不是《金剛經》裡我相那個我)。㈢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大涅槃,兩個都離了,而小涅槃呢,他只離了分段生死(六道輪回的生死斷了),變易生死還有,還要發大菩提心,還要經過四十二個位次,登妙覺位。每一個位次都是一個變易,也是個生死。㈣身智。大涅槃具無邊的身和智,小涅槃,灰身滅智。大涅槃和小涅槃不同(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也是有余涅槃。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凡往生者將來都證大涅槃呀,怎麼能說咱們的世尊反是有余涅槃呢?有一些說法,不管說的怎麼有名,我們一定要以聖言量為標准,不要貪新好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第十三光明無量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本願也就是善導大師五個真實願中的第二個。大意是:願自己成佛時自己光明不可限量,無邊無際,普照十方上下一切處所,所放光明要絕對的勝過一切佛光,要比日月的光超勝千萬億倍。光明遍一切處,光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處,可以攝受度化的眾生也是無盡的,所以這是大悲方便之本,是報身佛的真實功德。我們大悲度生要有方便,所以光明遍照來攝受眾生。日本望西師說,十方的虛空沒有邊際,所以國土也就沒有邊際;國土沒有邊際,所以國土中的眾生也沒有邊際;有無量的國土,就有無量的眾生。所以法藏大士這個大願不是只度一個地球上的全人類,而是各種眾生。還不只是一個地球,而是無量的地球、無量的天體。天體無邊,眾生無邊,所以佛的大悲也無邊,給眾生的利益也就沒有邊(見第十四觸光安樂願),而這個利益之深也是沒有邊際。正因從眾生出發,要讓眾生得到利益是沒有邊際,所以光也無邊。

    “絕勝諸佛”。佛佛平等,怎麼又阿彌陀佛的佛光絕勝諸佛呀?這就如本經所說“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又“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都因過去在因地願力各各不同,到成佛時,各各按照自己所發的願,自然成就,不須安排。法藏所發既是超勝諸佛的願,所以成佛時,威神光明在十方佛中最尊第一。法藏要“絕勝諸佛”,絕對不是逞能好勝,突出自己,而是切願自己對眾生的奉獻,給眾生的真實利益超過諸佛。所以彌陀稱為大願之王、諸佛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玄奘譯的阿彌陀經)中說:“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彼佛恆常不斷在放光,所以彌陀又號常照光。佛光明無量,所以號無量光;常照不斷,又號常照光,所以佛光“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一切凡光不能相比了。

    第十四觸光安樂願。願文是:“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光明無量只是為了利益無量,任何一人見佛光照,或者佛光照到身上,都是當下就身安心樂。並且這種安樂不是世間任何安樂所能比的,這是一種清淨真實的極殊勝的安樂。於是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慈心,自然勇於作善。更重要的是生起“來生我國”的宏願,因之他就會生到極樂淨土。所以真正見到阿彌陀光的人,都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本經《光明遍照品》說:“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垢”是污垢、惡濁,指種種的煩惱,這些就都消滅了,自然生出普共眾生同生極樂的善願。“身意柔軟”。娑婆眾生最大弱點是剛強難化,堅執情見,不肯放捨,所以難於化度。但一遇佛光身和意都一齊柔軟,諸佛才可施教,受教者才能得度。這就是遇光所得的法益。《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說:念佛法門是仗他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眾生,永恆的攝取,而且一個也不捨棄。凡是遇光的人,都可以往生佛國。佛光的利益、佛願的宏廣、佛恩的深厚,都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十五、壽命無量願。十六、聲聞無數願。】

    第十五,壽命無量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佛壽命以及聲聞天人壽命都是無量。佛的壽命無量,而且不但佛的壽命無量,國中的一切聲聞天人壽命都是無量。本願佛壽命無量,這是無量壽。無量壽,所以佛身常住,有無量的過去同未來,打破了時間。第十三光明無量願是無量光,所以遍滿十方虛空,光明所及之處,悉令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與安樂。《甄解》說:這無量光與無量壽兩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因佛光遍一切處,佛的教化與攝受就遍一切;佛身常住,則眾生永有依靠與導師。《甄解》又說:“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甄解》的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證的境界,那麼整個的四十八願都可以流入無量光壽法身。法身必定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無量光壽法身。從這個無量光壽法身,流現出彌陀一切大願、極樂依報正報一切功德。這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寶池啊、寶樹啊、宮殿啊、德風華雨等等,正報:彌陀、觀音、勢至等等一切聖眾,以及種種殊勝方便,都是從彌陀的法身所流現。所以這四十八願就包括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以及無量無邊攝受眾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願顯的是法身功德。時常有很多人說,極樂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黃金為地等等,覺得沒有什麼興趣。實際這些黃金並不是說咱們世界的黃金貨幣,而都是真實法身哪。善導大師說: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顯的是法身。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日本澄憲師,他稱贊這是“淨土第一德”。在淨土饒益眾生的功德中,這是第一的大德。他打個比方說,極樂世界這樣十分殊勝:見佛聞法親近聖眾、無有退緣、處處增上,如果人不久之後仍然會死,那像個什麼,像個“玉杯無底”。一個極寶貴精美的玉杯沒有底,那有什麼用,再好也沒有用。生到極樂世界,倘若還是要死,死就是退緣的根本。所以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的功德。望西師說“諸樂根本,只在此願。”極樂世界沒有諸苦,但受諸樂,根本就在這個壽命無量的大願。在極樂國中,常見彌陀,恆聞妙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因緣,都是使你增上,流水、寶樹都在說法,聞香、吃飯,增長善根,一切一切使你增上,而且你想聽什麼法,就聽什麼法,更重要的是一聽就懂。極樂人民處處增上,沒有退緣,尤其是壽命無量,焉得不成佛!佛法難聞,不僅是說你沒機會聽見,而是你聽見了不懂,所以開經時要祈求“願解如來真實意”。極樂人民一聽就懂,又沒有退緣,壽命再無量,所以不管根器如何,臨終念佛能往生,都決定成佛。極樂世界殊勝就在此。

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願文是:“(國中聲聞無數)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弟子無量,我們不要擔心,極樂世界中人過多,人口密度過大,無法容納。愛因斯坦都已經了解:物質是人們的錯覺。不但極樂世界,連地獄都是如此,多人亦滿,一人亦滿。不管獄中人多人少,反正都是滿的,到處都是受罪的人。同樣,地獄也是化生的,生地獄不需要有父母,直接就進入了。或有人認為極樂國中有聲聞,與《悲華經》矛盾。《悲華經》說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極樂國中“無有聲聞”,本經第十六願說“聲聞無數”,看來恰恰相反,其實本經的聲聞緣覺,是指往生的人在極樂中斷惑的情況。因為凡聖同居土中,凡夫就可以往生,凡夫當然沒有斷惑。若斷了見思惑,就是聲聞緣覺;斷了塵沙惑、無明惑,那就是菩薩;無明要是斷盡了就是佛。在往生人中,過去世中的修習偏於小乘,所以先斷見、思兩惑,這就叫做聲聞或緣覺。實際往生的人個個是大乘。《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這還可以參考《宋譯》的願文。也就是法藏比丘說的“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令生我剎(令生我剎,有佛力加持攝受之意),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請看這些聲聞緣覺,是什麼程度,他能到這麼多的寶剎去作佛事。作什麼佛事呀?要那兒的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他能作這樣的佛事,這個人還是聲聞緣覺嗎?當然不是,當然是大菩薩。若只是聲聞緣覺,就不聞他方佛名,也不想度生,也沒有想度眾生成佛的大願。可見西方極樂世界中所謂的聲聞緣覺,是指他斷惑所達到的水平。實在他已回小向大,是一佛乘的菩薩了。

    至於極樂國土中,聲聞有多少,壽命有多少,願文說:“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計算)”,一塊都來計算,就好像大家的計算機都開動,都來算,也算不出這個數來。因為它是無量大,數學上叫做無限大,用∞來表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的領域,也就是一佛的國土。一小世界,用須彌山做中心,包括日月諸天和地球,叫做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是三度用千來乘世界,所以又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實際只是一個大千世界,並非是三千個。三千大千世界具有一千億個世界。我們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整個太陽系是不是一個最基本的世界,恐怕還不夠,因為要包括須彌山才算一世界),太陽系是銀河裡的一員,太陽也圍著銀河的中心在旋轉。這個中心現在暫假定是黑洞(這是一個力量極大,場極強的這麼一個空間,是空的,成為一個天體的中心)。太陽圍著這個銀河的中心公轉一圈得兩萬萬年。咱們圍太陽轉一圈是一年。銀河裡有一千個恆星(相當於太陽)。現在我們可以這麼說,地球是太陽系裡的一員,太陽是銀河星雲的一員,宇宙有很多星雲,而銀河星雲也在運動。我們圍著銀河中心,銀河也在圍著它的中心運動。再大一層的宇宙是什麼,目前不清楚,大到什麼程度為止?現在科學已經告訴大家,其大是不可窮盡的(這個小也是不可窮盡的。小到原子,原子裡頭有原子核,原子核裡頭有中子、質子、電子。中子、質子都可以打破,電子也不是最小,現在有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東西叫中微子,但可預知,這也不是最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這個數目是大極了,都成了緣覺,都有極大的神通,運用他們的神通,一齊來計算,也算不出佛與人民的壽命是多長,緣覺人數是多少。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歎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七、諸佛稱歎願。】

    第十七諸佛稱歎願。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國裡面的無數的佛,假若不都在稱贊我的名號,演說我的功德和國土的善好,我不成佛。願文中“稱”是稱揚、宣稱,“歎”是贊歎、歎賞。十方無量佛國無量諸佛全在贊歎阿彌陀佛與極樂國土。願文說: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佛剎之中無數的佛,假若他不都在稱揚贊歎我的名號,贊歎我的功德、我的國土的殊勝與善妙,我就不成佛。換句話說,我要成佛的時候,十方的佛都在贊歎稱揚我的名號、我的功德、我的國土之殊勝。實際正是如此。十方佛都稱贊,都勸他各各的國土的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望西師說:彌陀願中“此願至要”,“若無此願,何聞十方(如果沒有這個願,阿彌陀佛名號怎麼能十方都知道)。我等今值往生教者(我們今天能遇到往生的聖教),偏此願恩(偏屬於這個願的恩德)”。正是因為彌陀有第十七大願,所以我們今生能遇見這樣一個殊勝方便的法門。大家好好想一想,法藏大士當時願求聞名十方,是為什麼?那絕不是為了自己的知名度,而是心心念念都是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如果沒有這個願,“十念必生”以及其它的願,也同於虛設。“十念必生”是無比殊勝,但根本就沒聽見過佛的名號,又怎麼會有十念,就連一念也不會有啊!

    彌陀聖願不可思議,可從眼前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證明:我們常見中國人,不管男女老少,在歡喜時、憂悲時、憤恨時,都會情不自禁的從口裡跳出這句――阿彌陀佛,可是阿彌陀佛是遠在十萬億佛土的佛,可是他的名號卻人人都知。奇怪的是其他無量的佛,毗盧遮那佛、寶生佛、不空佛、藥師佛的名號,一般人都不知道。更奇怪的是,本鄉本土地球上的釋迦牟尼佛,反而知道的極少極少,甚至有些出家人也很生疏。你若指著廟中釋尊的寶像問他:“這是什麼佛?”常常遇到的答復是“如來佛”。這就像一個學生對人介紹他的老師說:“這是系主任、教授。”只有職稱沒有名字。“如來”、“佛”都是佛的通號,其中沒有名字。這個事正是說明彌陀大願之力,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八、十念必生願。】

    第十八,十念必生願,是彌陀大願的心中心。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至誠無上的信受之心和樂意往生的心,於是就把自己所種的一切善根,以清淨誠懇的心,念念相續回向到往生極樂國土,所念佛號,乃至少到只有臨終的十念(平素的十念法亦包括在內),都可以往生。此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本願所要除開的唯獨是犯了十惡重罪還又誹謗正法的人。日本淨土宗繼承善導大師的遺教,對於本經和經中的第十八願,有很深的體會,他們的古德所發的贊辭,會使華夏的佛徒十分驚愕。例如說到《華嚴》是圓教,超勝於小、始、終、頓諸教所教經論,這些若同《華嚴》相比,那只有《華嚴》最真實。但《華嚴》和本經相比,那本經就更真實(從眾生獲益來說,雖在末法,念佛往生者仍然時常聽到)。本經若與四十八願相比,那四十八願是真實的。大願裡頭,各願來比較,那第十八願最真實。所以第十八願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中真實裡頭的真實。這是日本淨土宗繼承善導大師的評論。這同我國蕅益大師的提法是吻合的――《華嚴》、《法華》的秘藏和精髓,就都在這個淨土念佛法門之內。

    “至心信樂”。至心是至誠的心,是誠懇到無以復加、登峰造極的心。《金光明經文句》:“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雲至心。”例如,真實找到黃河的發源地,叫徹到其源。全顯本心的實際,才叫盡心實際。可見“至心”很深。初步說來,就是從自心本源自然流出、清淨無染、純正無雜的心。“至心信樂”,淺近的說就是以一種很真、很實、很誠、很純的心,一種很信受、很願意、很愛悅的心、很歡喜慶幸的心,我能聞到這樣的法,非常慶幸,這樣來信,這樣來高興,就是“至心信樂”了(“至心”底下還要解釋)。“心心回向”。“心心”是沒有雜染、清淨本然、真實純正的心。“心心”,心心相續、淨念相繼的心。“回”是回轉,“向”是趣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使它趣向於自己的期望,就叫“回向”。《往生論注》:“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普同眾生共見彌陀往生極樂是自己的期望,用自己一切功德,求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回向。《往生論注》所說,正與本經配合。“願生我國”正是回向的所期,正是日常所念“同生極樂國”。

    “乃至十念”。淨宗的宗是信願持名。“至心信樂”主要是信,“願生其國”是願,“乃至十念”是持名。“乃至十念”是你念的不多,甚至你只念了十念,也可以往生。念多了就更好了。“十念”就是連續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有人問,經中只說十念,沒有說持名呀?念佛有四種:持名、觀想、觀像、實相,經中但說“十念”,焉見得就是持名?這個問題――十念但指持名,有以下三種經證,確實無疑。(一)《宋譯》:“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發志誠心,堅固不退。彼命終時,我令無數苾刍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剎。”“念吾名號”只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做任何其他解釋。(二)《般舟經》裡頭還說:“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三)《觀經》下品下生的人,臨終之時,由於惡業,地獄猛火,一時現前,幸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無法觀想,乃教以持名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就可以證明,這裡說的“十念”我們可以確信無疑,就是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個人在臨終時看見地獄,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獄消滅,得到往生,這是我的一個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實情況。我的這個朋友姓王,江蘇有名的中醫,也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個闊公子,生活放蕩,青年得病,臨終時也是地獄相現了,十分恐怖,哀求他哥哥救濟。哥哥說:“趕緊念佛”。並請多人一齊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親逝世時曾念過佛,這個時候,地獄都看見了,還能說不信。轉眼那油鍋裡就是自己啦!想不想躲開,所以這時念佛那就是真誠了。弟弟念了一陣之後就說:好了,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就走了。這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真事)。

    有人懷疑,本願中是“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觀經》也是“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這個“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十念”到底是怎麼樣的念?對於這個問題,引證鸠摩羅什大師的話,是最恰當了。大師打個比方:譬如有人,在曠野荒郊,沒有人可以求救,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拿著刀,要來殺你。這人趕緊逃跑,拼命地跑,可是看見眼前有條河擋路,必須過河。但這可麻煩了,後頭有追兵,前頭有條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時候,我穿著衣服渡呀,游泳不方便啊;脫衣服,唉呀,又恐怕來不及了,他追上啦怎麼辦呢?此人這時心裡所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脫衣服還是不脫衣服?沒有別的考慮。他不會再想,我還有兩萬塊錢的帳,人家還沒還我呢,我怎麼找他要帳。不會想了。什麼事也不想了。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只是一個念頭――渡河,沒有其他的念頭了。如果念佛的時候,和這個人一樣,心中只是一句佛號,沒有任何其它雜念,這就對了,就是“至心”。這樣念佛連續念到十句,就是十念。若能達到鸠摩羅什大師所說的至心,每一念中都具有無邊的一切功德。一就是一切。你萬緣放下,一切污染都沒有了,這是“無所住”;可是自心中一句體具萬德的佛號,歷歷孤明,相續不斷,這是“生其心”。於是《金剛經》無住生心的妙谛,便在念佛時刻中,暗合道妙,自然達到了。無住生心的功德,不可思議。只要老老實實、綿綿密密地念去,自然暗合道妙。你念念之中就離念了,念而無念哪,所以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是最容易。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蓮池大師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長的時間,生死重罪是什麼樣的罪?八十億劫這麼長時間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滅了,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妙用。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彌陀化身,指明個中原因,《觀經》中所說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無明,見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淨土法門老實平常,所以夏老師《淨語》詩中有兩句:“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人們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道越求玄妙就距道越遠。老實念佛,暗合道妙,自自然然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金剛般若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彌, 勒發問經》的隱密十念(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具足),以及禅、密、戒、定無邊殊勝功德,都在一聲佛號之中。以凡夫生滅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最為容易。念佛為什麼有這樣殊勝功德?因為念佛暗合實相。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是五逆他可以往生了,但本經多了一個誹謗正法,所以不能往生。“誹謗”,誹的意思跟謗字一樣,就是把人家的罪惡說得超過實際情況,就叫做謗。說別人的壞話,添枝加葉,超過事實,就成為謗。你所謗的是佛法,謗的是大德,你的罪就極大。所以五逆仍可往生,加上謗正法就不能往生。又有人就設問,五逆不謗正法可以往生,只謗正法不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在一般人想,這只是說說而已,寫寫文章而已,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的重罪,那麼可以往生吧?恰恰你想錯了!不行。二祖昙鸾說的。他接著說:五逆十惡,入了阿鼻地獄,在這個世界毀滅的時候,一個大爆炸,地獄也空了,那麼地獄的罪人也就都解放了。但是謗法的人,碰見這樣的情況,照樣不能解放,要轉移到其它世界的地獄去受罪。為什麼誹謗正法的罪這樣重,昙鸾大士開示得很好。五逆罪人為什麼犯五逆呀?因為他不知正法嘛。如果知道因果報應,為善得福,為惡受報,應求解脫,解除這些貪嗔癡。他聞了這些正法,他就不會五逆了。所以五逆的根源,就在於沒有正法。因此你謗正法,你的罪就比五逆還重。

    善導大師於四十八願中,選出真實五願,在五願裡更選第十八願是核心裡的核心。所以在《事贊》裡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這就是說:每一條願,都是第十八願的引申。《甄解》繼承大師,同樣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又說:“謂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因為此願就是攝受眾生都能往生,都能證入無量光壽的誓願海的無上大願,顯出彌陀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第十八願主張信願持名。名號是什麼?名號就是佛所證的實德。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密教的話,“聲字皆實相”。《首楞嚴》中,“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聲字都是實相,所以名號就是佛德。聲字就是實相,所以十念必生願的功德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十九、聞名發心願。二十、臨終接引願。】

    第十九是聞名發心願(“臨壽終時”以下是第二十願)。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既發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種種功德,依佛的教導,堅定進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與阻撓,自心堅固決不退轉。並且用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淨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專一其心,持念佛號,白天與黑夜都沒有間斷。以下便是臨終接引願,這樣修持必得接引往生的勝果。

    本願的重點在“發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本經的綱宗,經中多處提到。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每處都要集古代大德以及經論中殊勝開示,來作注釋。譬如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所見不同。所以廣引諸家之說,只是為了介紹一個完整的“廬山”。但勝義菩提心也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注中種種言說只是指月的標而已。

    菩提心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結合一體的心。譬如油燈,要有燈心、油與光明才是明燈。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如迦陵頻伽的幼雛,還沒有從蛋殼裡出來,它發出的音聲已經超過一切諸鳥。十方眾生一聞彌陀名號,就發起菩提心,這實在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恩德、無上慈力。

    “發菩提心”。現引證唐代朝鮮國淨宗大德元曉師在所著的《宗要》裡面的文字。他說菩提心有兩種:(一)是隨事發心,也稱緣事菩提心,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二)是順理發心,也就是緣理的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勝義就是指第一義谛、勝義谛)。第一種跟四宏誓願是一致的。“煩惱無邊誓願斷”,是如來斷德的正因。“法門無盡誓願學”,是如來智德的正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如來恩德的正因。所以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之果,“無上菩提誓願證”。以上斷、智、恩德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從妙因花就結成如來無上菩提的妙果。蓮花裡面的蓮蓬,與花落成熟的蓮蓬,雖然只是一個蓮實,但它的初生與成熟仍有極大的差別。可是成熟的蓮蓬中的一切都是從初生的幼果而來,成熟時所含也即是初生時的所含,所以經裡說“發心畢竟二無別”。此下還有三句是:“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大家要知道,在這兩個心裡,初發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脫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別人,所以說初發心更難哪。在這樣的煩惱惡濁之中,能發起菩提心,就跟火裡生出蓮花一樣,“是故我禮初發心”。

()順理發心。《宗要》說:“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首先應該相信和理解,一切諸法,都象幻術所現,象夢中所見。《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真正相信諸法都同幻夢。“非有非無”。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應知“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佛所以說諸法都是空,就因為眾生著了“有”,就告訴你是空,你若因此就著於空,那麼諸佛也無法度你了。所以就是“非有非無”,不落空有二邊,才是《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深義。不落二邊,才顯真谛。真谛是什麼?那是“離言絕慮”,須要離開言說,斷絕思慮。所以“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行不到處”是指眾生心行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常說“心行路絕”,也正是同義。心的行處也是指思慮所及之處,人們怎樣“行”到這個“行不到處”呢?那就必須除盡你的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要先證到無所得,才能遠離一切顛倒妄想,證究竟涅槃,成無上正等正覺。一般修行人總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貴,求吉祥,求長壽;稍好一點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利生,想開悟,成為什麼什麼。總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慮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談闊論,最多只是相似般若。所以經雲: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只如麟角。所以應該是“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不是說無,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撥無就是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這樣就契合中道了。有善法可修,有煩惱可除,這就著到“有”邊了;另一個,沒有可斷,沒有可修,又著到“空”邊。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不妨仍有煩惱可斷,善法可修,這正合《金剛經》無眾生可度,仍終日度生的妙義。“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就是說,雖然仍願斷盡煩惱,修盡善法,可是不違反無願三昧;雖願度盡一切眾生,可是心中沒有能度的我與所度的人,這樣才不落二邊,隨順於空三昧,隨順於無相三昧。空、無相、無願稱為三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但是一般都把空與無相等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這個無相的“無”字當作“沒有”講了,當成龜毛兔角,墮入斷滅見了。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的心是不可思議,發起這心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這是順理發菩提心。隨事發心的人若遇退緣,可能退失本願,這是缺點。例如捨利弗,發菩薩心己修到六住,再前進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墮了。可是遇見有人向他乞討眼睛配藥治病,他割了一個給他,誰知那人說左右不對,不能入藥,於是忍心割了第二個,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聞了一下,說這眼臭的,扔在地上,拿腳給踩掉了。捨利弗自想:這個大乘的行持,我辦不了,算了,我別度人啦,還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所以這依事發心是可退失的,捨利弗是很好的例子。順理發心,沒有退轉。因為所順的是理,就沒有可退之因了,菩薩性人才能發起(決定成菩薩的人是菩薩性)。這樣發心,功德無邊,諸佛窮劫來說這個發心的功德也說不盡。

《勸發菩提心文》裡頭說:“發菩提心,諸善中王。”又引《華嚴》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種種善法,這是為魔作事業。《無量壽經起信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佛是什麼?佛者覺也,三覺圓滿就是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眾生妄執成為不覺。背離六塵,反合本覺,叫做始覺。始本不離,直趨究竟,大覺圓滿,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諸佛的本源、“眾生之慧命”。我們應該知道:慧命比我們生命重要億萬倍。你有生命,這是人身的壽命,不見得有慧命。以廣大甚深的智慧當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諸佛法身拿智慧當壽命,所以叫做慧命。《四教儀》說,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傷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是因小失大。這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師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給你的是你的身體和生命,善知識給你的是慧命。因為菩提心是佛本源與眾生的慧命,所以“才發此心,已成佛道”。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圓教妙法,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本經是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

    “修諸功德……晝夜不斷”。發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倘若不修大行,證明所發的心只是狂妄的心,所以應修下文中種種功德。首先是“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大行之中,首先是信修六度(六度包括萬行)堅決固定,不因任何原因退轉改變。“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又用修習六度萬行的種種善根,回向到求生極樂世界。“一心念我”。“一”,在這裡指的是純一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被他心所轉換,不會被別的心:什麼貪求心、憎恨心、愚癡心、YIN欲心,侵占奪走你的信念。《教行信證》說“信心即是一心”。因為信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實清淨純一的信心。“一心念我”。《止觀》說:“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余緣。”一心念佛,就是念時心中專一,只有這句佛號。念時萬緣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沒有任何其他念頭,就是“心不余緣”。這樣念就是一心念。所以願文中“一心念我()”的意思,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臥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之間都不離開這句佛號。當年他在長安教大家念佛,長安城裡頭沒有不念佛的。善導大師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明。“晝夜不斷”。《淨修捷要》說:“始()()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淨語》:“念佛即是自心現。”所以念佛是直接趨向大覺的道路,若暫爾之間,打失了這一句,便立即墮在無明之中。所以願中指出,應該念念相繼,白天黑夜都不間斷。大家應注意:持名往生確是易行道,比任何其它法門容易億萬倍,但也絕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願是一氣貫通的,真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

第二十臨終接引願。以上第十九是因,本願是修因所得的果。願文大意是:如以上發心勤修,念佛不斷,求生淨土的人,在臨命終時,我(阿彌陀佛)同西方眾多的大菩薩,一齊出現在這人之前,接引他往生,只經過大約四十八分鐘的時間,就已生到極樂國土,成為不退轉菩薩。這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這個臨終接引願十分重要,因為在臨終時正是極度的昏亂與顛倒。宋代靈芝大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正當臨終的人識神已經昏亂,不能做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惡事,在你自己八識心田所留的種子都要發現。人在臨死時,他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作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有的會起惡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臨終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幾十年,臨終罵佛,種類很多。或者貪戀世間,不能放下;或者猖狂發瘋,種種惡相,都叫做顛倒。所以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已經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想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要沒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現在所憑仗的,唯賴彌陀大願的加被。《圓中鈔》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雖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蕩蕩如同洪水一般的見惑、思惑,實在並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呀。壓伏一下都沒有辦到,在這種情況下,而能在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能念佛,不是自力而能主持,單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專靠自力,不能主持,所以全仗阿彌陀佛前來拔除業障救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接引救濟的大力。雖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顛倒”,往生極樂,這全仗佛的加被力。

    大家日常念誦的《阿彌陀經》,在秦代鸠摩羅什大師所譯,這段的經文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羅什大師因為“秦人尚簡”(中國人喜歡文字簡要),所以譯文極簡,但仍可體會到,臨終的人所以能心不顛倒,往生極樂,是因為佛與聖眾現在其前。至於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叫做《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字較詳,經義明顯。經文是:“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經文可見,是由於阿彌陀佛慈悲加佑,臨終的人,心不顛倒昏亂,正念分明,隨佛往生。《悲華經》,就更加清楚,經文是:“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看見佛來接了,就歡喜了,放心了。佛這個時候,“入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故得寶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以上的《悲華經》文,更加詳盡。因佛來接,臨終之人,生大歡喜心。佛當即入無翳三昧,因這個三昧的加持力,佛為他演說妙法,當他聞法之後,當下斷除一切苦惱,如夢初醒,如一燈照破了千年的積暗,所以出生大歡喜心。

這個“大”字,不是與小相對的大,是絕對的“大”,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當下就證入寶寘三昧,因為這個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正念,並得無生法忍(安住在無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薩才能完全契證),所以命終之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唐譯本》與《悲華經》幫助《秦譯》顯明淨土法門是他力門果教派。這與本經願文完全一致。

    “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譯華文就是不退轉,這是菩薩的階位。不退有三類:第一是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經作了聖人的同流(入聖流),不再往下退變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已入了聖流,他就不是凡夫了。第二、行不退。永恆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藏教根本沒有資格。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如來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每一念都流入如來智慧之海,那遠遠不是凡夫了。這需要別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別教是純一大乘的教,別教的菩薩正是通常所說地上菩薩,這才能到念不退。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正因為念念都是如來智慧,所以別教地上菩薩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遠離兩邊,妙契中道,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才開始證到念不退。可是本願十方眾生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要解》又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也同於地上菩薩同證三不退,這實在是十方世界之所無,極樂淨土所獨有。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雖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轉了,可是他還是凡夫;雖是凡夫,可是他已是阿惟越致。此土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一般還都是生到凡聖同居土,你不是生到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所以還是容易去呀。那往生之後所貴者,就是成為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諸佛贊歎,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勝。你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不殊勝。殊勝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得到。往生極樂是第一的容易、第一的殊勝。極容易極殊勝同時並得,真是不可思議。所以蕅益大師贊歎: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唯極樂所獨有。如是勝異超絕(勝是殊勝,異是奇異,超是超出,絕是絕妙),言思莫及。“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蕅益大師的贊歎,是發自肺腑。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這樣的超情離見,這是極樂唯一獨特超異之處,凡夫往生都不退轉,並壽命無量,所以都是決定成佛,這不是凡夫卜度計較的思維心所能測。如果不是當人的妙明真心、眾生本有的佛性登峰造極,持名的奇異功德,彌陀大願的弘力,如何能有這樣殊勝的妙果。這正是六字洪名一乘願海的不可思議功德。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重點在悔過。本願前部與第十九願非常接近,願文大意是:十方眾生聽到彌陀名號,就至心向往,一心想念極樂國土,並且發菩提心,非常堅固沒有退轉,培植眾德的根本,勸修種種功德,廣種善根,念佛是諸善中王,當然都在勤修,並用至誠的心來回向,求生極樂,沒有不遂心如願的。把這一段與第十九願相比較,兩者基本相同,唯一重要差別,第十九願中“一心念我。晝夜不斷”是專修持名,本願是“植眾德本”,是兼修或其它不同於專修的修持。這不宜把植眾德本也是專念名號,那便與第十九願重復。這是不應該出現的。第十八、十九兩願都是專重持名,本經的綱宗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足證專修持名是淨土正宗。但從古至今持咒誦經參禅以及種種兼修而得到往生的,也常見於多種著述之中,這正在本願所攝之內。最明顯的例子,蕅益大師說:參禅的人不必放棄禅改修念佛,只要把參禅功德回向極樂就對了。大師真不愧為“真佛眼”,是開顯彌陀本心的大善知識。

    本願以下闡明悔過得生的特點。“若有宿惡”。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做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往往不自知,若有人聽到佛的名號,尊法重道也差別很大。罪只有從忏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這個報,你只有靠忏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忏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行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按他生前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縱有宿業重罪都可帶業往生。目前海外有人認為,不能帶業往生,消業才能往生;也有人說帶業往生是帶善業。這都不合經義。第一願中“不復更墮惡趣”與本願的“不復更三惡道”都表明往生的人仍有再入三惡道的罪業,現因彌陀大願加被,往生極樂,不再墮三惡道,所以帶業往生之說是肯定的,歷見於種種古德的偉著,不能否定。至於帶業必須是指惡業,若帶善業,那就用不著說了。至於消業之說,請看蕅益大師所說: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人每天早中晚三個單元的時間,都在念佛,每念都消八十億劫重罪,念一百年,所能消者,只是像人手爪甲上所帶的一點點土,所沒有消的還像整個地球的土。請問這業怎樣消?所以萬不可用消業往生來代替帶業往生,那樣的話就沒有淨土宗是易行道的說法了。據筆者之意,消業兩字也有重要性,本願中的悔改,就表明願意消業。只要你肯消業,知道自己有業,肯去消業,符合本願指示去修持,你這一生消不完的罪業不管有多少,你往生的時候,都可以帶,阿彌陀佛給你全部承包了,都可以托運。如果你有業,就是不肯消,那你往生不了,因為消業才是本願的悔改行動表示。所以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根本不肯消業,那你也往生不了。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二、國無女人願。二十三、厭女轉男願。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願文就是開頭這兩句,就是說,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之內,沒有婦女,都是男子。這正是極樂世界沒有退緣的主要原因之一。經中說,人世中男女間的愛欲,是學道最大的障礙。所幸只有這一個,若再有相等的另一個,那麼一切人世間眾生都沒有希望解脫了。現在極樂只有男子,所以這致命的障礙也沒有了。

    第二十三厭女轉男願。願文是從“若有女人”到“來我剎土”(共八句)。願文大意是:若有女人,聞我名字,能得到清淨無染、無疑無垢、遠離煩惱過惡的信心,發菩提心,厭惡與憂患女身,覺得自己這個女身可厭、可慮,於是希望捨棄女身。這位女修行有了清淨信,又發了菩提心,必有修持,並且求生極樂,在命終之後,立即化為男子,往生極樂我剎土。這願既表示有願必滿,有人厭惡自己的女身,在往生時自然化為男子,再者表示極樂國中沒有婦女,十方世界的女性,只要如法修持,並厭患女身,在臨終時,自然轉成男子,隨即往生。例如《法華經》龍女成佛,當時也是先化成男子然後立即成佛(在密教中,女身也可成佛)

    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大意是:十方世界種種眾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在七寶池蓮華中化生,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蓮華裡變化生長出來,所以叫蓮華化生。這是超於胎卵濕化四生的化生,不需要父母,不需要外緣,就是只需往生者的功德和彌陀的願力相應,就自然化現而有身。在《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所以不是血肉之軀,也不需要父母,都在蓮華中化身。至於為什麼要用蓮華呢?根據《大日經疏》,世間喜歡蓮華,因為蓮華很吉祥。很清淨,出污泥而不染。在密法方面,也是認為妙法蓮華最秘密吉祥。又天台宗說:蓮華中表極殊勝的大法:()花多果多。有的他是有花無果,有的有果無花(無花果),但蓮花是有花有果,不但是有花有果,而且是花也多,果也多。你看花裡有很多瓣,果裡有很多蓮子。()它不但花多果多,蓮華最殊勝的意思,是“因果同時”,表現了最殊勝之法,也就是很難信之法、很難思之法,因和果同時出現了。我們一般的想法,是從因到果,是先有因而後有果,這就是一般的漸教了,那就三大阿僧祗劫不斷的種因,不斷的得果,不斷的輾轉增上,但圓頓之教,因果同時。所以淨土宗說“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那麼你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華,正是顯大日如來的密意,蓮華是最秘密最吉祥。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第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以及聞名得福、修殊勝行兩願都沒有提到往生,可見不是所有念佛的人個個都能往生,只有認真如法修持的人才能如願。還有一些呢,肯定可以得好處(天人禮敬、得福、來生修梵行都是好處),但不能往生。所以這三個願,是指著這個雖然聞名,雖然也信樂,雖然也禮拜歸命,也來修菩薩行,修種種善,但是缺少發菩提心與一向專念,功德不足,不能如願。第二十五願大意: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聽到我的名字,就歡喜信受,虔誠禮拜皈依,用清淨心修習六度萬行菩薩所行之法,種種天界以及世間有情,對於這人沒有不尊敬的。第二十六聞名得福願:“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願文中多見這個“聞”字,這個聞包括了信受,不等於一經於耳。由於聞名包括相信和接受,所以聞名得福。雖不能往生,但壽終以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最要緊的還是意根。這個人很明白,不糊塗,不顛倒,沒有精神病。最苦的是精神病。

第二十七修殊勝行願。大意是:由於聞名信受,所以得二十六願的福,但更重要的是“常修殊勝梵行”。梵行是清淨的行,一般是指的離欲的行。這個梵字,指的是梵天。梵天是色界天。梵天就無欲了。這個梵天雖然有形色,但已經不是血肉之軀了,所以離開了YIN欲。按一般的修持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這個男女之間的肉體關系,就沒有資格生到梵天了,可見生天也不容易。所以橫出三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梵行是清淨無欲之行,《法華經嘉祥疏》說:通說則是一切的戒都叫作梵行,特別說斷YIN是梵行。另外一個解釋就更深入了,他說:“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所以梵行是根本法輪大涅槃,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圓滿的大涅槃。達到大涅槃之行就是真正梵行。經中說修殊勝梵行,包括以上兩個意思。因為聞名信受的功德實在不可思議,所以來生可望達到這樣甚深的境界。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二十八、國無不善願。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三十、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第二十八國無不善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阿彌陀經》:“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極樂國中沒有三惡道,連名字都沒有,更何況有實。這些鹦鹉、孔雀等等,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生。本經中是“無不善名”,那就不僅是沒有惡道的名字,並且擴大到沒有一切不善之名,於是龍樹大士的解釋很合本經。龍樹大士說:“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我們現在就有種種的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自稱法王、活佛、種種大法師,而實際他是惡知識,是假冒別人商標和包裝的假藥。所以現在修道之難就難於分別善知識與惡知識。要尊師重道,可是你尊的是什麼樣的師?你重的是什麼道?你從惡知識那兒來一點邪道,你要去尊重,最後就同《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獄。”所以極樂世界沒有諸趣的惡知識,天趣的(天魔)、人趣的(盜名欺世為非作歹的假佛徒)、修羅趣的(撓亂正教的阿修羅)、畜牲趣的(例如中國北方的黃白胡柳)、鬼趣的(種種邪惡鬼神)。當然地獄趣不會成惡知識了,他不自由。

    第二十九住正定聚願。願文:“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大意是:生在極樂不但是形狀相同,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並且心也同一,都是“住於定聚”,安住在正定之中。聚就是類,也就是安住在正定這一類之中。“正定聚”也叫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眾生可分為三類,也可以說分為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麼三類。這三類的劃分有三種不同:()以必墮六趣為邪定,像人已在六趣,以及必然要墮到六趣的都是邪定。以一定會要達到菩提果的,叫正定。在這兩者中間,這叫做不定。這樣劃分三類,邪定就很低了。()就是說,必定證悟的是正定。決定不會證悟的是邪定。例如現在有人跟著這些邪惡知識,修他的邪法,入他的邪定,那怎麼能證?怎麼能悟?都不可能了,所以是邪定聚。介乎二者之中的,就是不定聚,有緣就會證悟,無緣就證悟不了。()《起信論》說,在十信位以前,就是還沒有達到十信的人,都叫邪定。在別教的十住位以上才是正定,這是大乘正定聚,決定成功了。在十信位是不定,十信位的人,就如春風中的柳絮,隨風上上下下,升沉不定。所以修行的人,不要認為我有水平,其實這個水平不見得會保持得住。十信位尚如柳絮忽上忽下,何況連信位都沒有到,所以我們今生必須要討個決斷,其中最殊勝方便的法,就是求生淨土。憑佛大願的力量,極樂人民都入正定聚。龍樹菩薩說:以信佛的因緣,願意生到淨土,發菩提心修行種種功德。以佛的願力的緣故,行人得到往生。由於佛願力的加持,都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以上龍樹大士法語正好解釋本願。

以上所說凡夫往生淨土,雖未斷惑仍是凡夫,但都入正定聚,都是阿鞞跋致,這已令人震驚了,可是善導大師還有更令人震驚的話,大師開示說:本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意”,就是說彌陀這條願也包括我們仍在地球生活還沒有往生的修習淨業的人。大師是依據經中二十二品裡頭(原是唐譯)“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沒有!你還是個人,但憑彌陀大願之力,你臨終會往生,你現在人世就已經住於正定之聚,超過十信位,不是升沉不定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大恩大德。又《阿彌陀經》:“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要發了願,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了,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在這裡。所以善導大師就說,這個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義。

    第三十樂如漏盡願。願文是:“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大意是:心中清涼,永遠離開遍體如燒、心中如焚的苦惱。不但除苦,而且所受快樂,像得了漏盡通的比丘,就是證了阿羅漢。《法華經》說:“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大智度論》說:“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正是本願的“永離熱惱,心得清涼”。往生極樂國土即是進入清涼池,身心清涼,一切都是殊勝、美妙,所以就永離熱惱,但受諸樂,所受的快樂“猶如漏盡比丘”。“漏”是洩漏,也就是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因為有煩惱存在和活動,你的心就被它所牽引,念念都是在煩惱之中,一念接一念,煩惱不斷。這心跟著煩惱跑,就像器件漏水,總有水外流,所以叫做漏。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門,天天流洩煩惱。斷盡煩惱的比丘,沒有煩惱了,稱為漏盡比丘,就是阿羅漢。這個通叫漏盡通。前五種通是有漏通,天耳天眼等等的。第六通才是無漏通。有漏通,其他的外道邪魔,都可以得到,唯除漏盡。當然漏盡了那就不是外道,而是阿羅漢。所以漏盡比丘,沒有染著,這個樂是真樂,是大乘的法樂。所以就是說,極樂國中的人,有的雖然仍是凡夫,但是沒有熱惱,清涼安樂,如同漏盡比丘。這種法樂法喜,不是世間的一切快樂所能相比於萬一。

    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願文是:“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若起心動念,去貪求留戀執著計較自己的色身,我就不成佛。這條願正是破除身見的良藥,身見是見惑的第一位,因為許多修行人是附法外道(名為佛教徒,可是有外道思想),他們有嚴重的身見。雖也念佛誦經,可是心中還是留戀自己的這個身,考慮這個身,老為這個身作打算,就是吃點什麼,煉點什麼,研究種種的養身之術,如何把這個身體保養好,修煉好;或想肉身在世間多呆一會兒,最好是長生不老;或者修出新的身,成為金仙,這都是貪計自身,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而貪著計較。《會疏》說,於自己的身體妄自執著,所以有愛,有憎,有違,有順,就有這些分別。《往生論》說:若人老是供養恭敬自身心,

障礙菩提心。老想保護這個身,換句話說,就是執我。大乘行人要破我,無我。貪計身心和無我是矛盾的。《金剛經》:“若人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所以先要去人我,然後去法我,極樂世界人民都沒有貪計自身的想念。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二、那羅延身願。三十三、光明慧辯願。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本段有三願。開頭兩句(“生我國者。善根無量”)是三願共同之處,所以總述在前面。善根是身口意三方面所行的善,非常堅固不能拔動,所以叫根;又因行善可以生其它善果,所以叫做根。

第三十二那羅延身願。願文是:“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大意是:往生極樂的人,都得到那羅延金剛的金剛身,具有非常堅強牢固的力量。其中“金剛”,梵語就是跋折羅,翻成金剛,是金屬中最堅硬的寶物,色如紫英,可以切玉,看來即是印度出產的金剛石,俗稱鑽石,硬度最高,可以裁玻璃。金剛又是金剛杵的簡名。金剛杵本來是印度的一種武器,密宗拿來表示堅利的智慧。所以《大日經疏》說,伐折羅(即跋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仁王經念誦儀軌》裡頭說:“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所以我們學佛,關鍵在於智慧。有人只是求禅定、神通,都不究竟,成佛關要就是智慧。唯識宗最後是轉八識成四智,八識能轉成四智就成功了,所以成功就因智慧。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因智慧才能顯現本有的法身,因智慧才能斷盡煩惱妄想得到解脫。所以密教《仁王經念誦儀軌》手持金剛杵表示行人發起正智,這個智慧如同金剛,能破一切,但不被一切所破。“那羅延”,譯成勝力或堅牢,有四種含義:()是梵天王的另外一種名號。()是天力士的別名。()那羅延天三面,乘鳥,表示飛空,是佛的化身。()那羅延金剛是十九執金剛之一,《維摩經》稱之為那羅延菩薩。從以上顯教經論可知,願文中“金剛那羅延”是指天界那羅延力士,手持金剛杵,具有金剛身與堅固力。至於密教中,執金剛、金剛手、金剛薩埵是一個名字的不同翻譯。

根據《仁王經念誦儀軌》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一般是五股)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經中指出金剛手是證法身的大士,所以顯教稱之為菩薩,密教稱為金剛。按密教之義,金剛就是現威猛相的佛,又指出就是普賢,這裡的普賢是指他的果位,稱為普賢王如來,所以不宜只看作是護法。金剛手是從佛得到與執持金剛杵,此杵乃表法,這是五智所成。密教在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之上更加法界體性智成五智。金剛杵一般五股,表是五智所成。手中執持的金剛杵是五智所成,那麼那羅延身必然是智慧之體,也即是金剛之體,也常稱為金剛身。《密跡力士經》說:“如來之身成鉤鎖體,铿然堅絕,不可破壞。”《涅槃經》:“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所以往生的人,因佛的願力加被,皆得金剛不壞的身,長壽自在,並且有堅固之力。

    第三十三光明慧辯願。願文是:“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願文大意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頭頂有圓形頂光,身部有身光,都是常光,都很光亮明潔,朗照顯耀。由於光明是大智所發,人人有光,正因人人都已開發一切智慧。由於殊勝無上的智慧,所以人人都有無邊的辯才,宣演法音。往生的人身頂都有光。因為佛是無量光,所以往生的人,身頂有光明照耀。“光明”,自己發瑩亮叫做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據《超日明三昧經》:“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意思是:內具的大智慧發露於外,能夠照法界,叫做光明。所以光明就是智慧的作用。《涅槃經》:光明名為智慧。光明與智慧兩者正是一體。人人身頂皆有光明,所以人人成就一切智慧。昙鸾大師無量光佛偈說:“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佛光是真實明,正與本經三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同體,直指真實之光就是真實之慧,智慧與光明不二,所以此光明能開曉啟示情器一切諸相。又於贊解脫光偈中有“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於贊無等光偈有“清淨光明無有對”,都是完全證實光明即是智慧,所以離相無對,整體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才能令諸大菩薩蒙光的啟示而成就大覺,所以說“因光成佛”。《涅槃經》直指光明就是智慧,往生之人的身和頂都有常光,正顯智慧成就。又因無量光佛妙光的殊勝加持,使往生的人因光成佛,所以都能成就一切智慧,對於本經中所說到的五種殊勝的智慧: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能契悟照了。

一切智慧都成就了,顯示極樂國土因果同時不可思議,並且往生的人都獲得無邊的辯才、無礙的辯才。辯才就是善巧說法的才能。菩薩說法的智辯,有四辯,也稱四無礙辯,四種無礙,也可以稱四無礙智慧。往生的人既然成就一切智慧,自然出生無邊辯才,辯才是由智慧而來。四個無礙都是什麼呢?()法無礙。教法裡面的名、相、文句都不能障礙,都能夠表達得很清楚。()義無礙。對於教法所表達的真實義理,都能通達,沒有阻隔,叫做義無礙。()辭無礙。中外各地的文辭方言,都能通達,運用自在,這是辭無礙。()樂說無礙。由於具有以上三種智慧,樂於給眾生說法,所說契於正理,自在演說如來真實之義,沒有障礙,也叫做辯無礙。極樂人民都能用四無礙辯,宣講法要。

    第三十四善談法要願。願文是:“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往生的人都善於談說顯密諸法的深秘之處、緊要之處。普通人只能談談枝葉,大做表面文章,深入的義理,自己也不明白。在說經與行道(是經行,一邊走一邊念誦)的時候,聲如洪鐘,字字句句如同靜夜鐘聲,震破昏迷,清醒覺心。末後兩句是,若不是這樣的話,不取正覺。這兩句同樣用於以上兩願。

    “秘”就是秘奧,指法門深奧;又是秘密,指法門隱深,不易表示。《法華文句》說:“四十余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為‘秘’。”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把一乘實法,存在心裡沒有說,別人不知道,所以這是“秘”。《法華文句》說:“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雲‘要’也。”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是權法。《法華》開權顯實,不再委曲自己,直說一乘一切成佛的法,這是實法,是直道,顯露污垢破衣中隱藏的明珠。八萬四千種修行,莫不從此一門而入,所以說“總攝萬途”。這就是“要”,重要、緊要、簡要,等等。

    “語如鐘聲”。深夜之中,這鐘聲一到,頓時俗慮全消,一切清淨。《佛祖統記》說,人命將終,聽到鐘磬的聲音,可以增加他的正念。《增一阿含》說:“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例如鐘正響時,地獄裡也須停刑,罪人可以稍息,這都表鐘聲的作用。“語如鐘聲”一方面表說法的人聲音如同洪鐘,很宏、很正、很靜,能持續,能遠聞,能震醒人的昏迷,引出善心。“語如鐘聲”兼表說法的聲音的功德,跟鐘一樣。這裡稍作引申,鐘上都有很多經咒,大鐘寺的鐘,鐘身是一部《華嚴經》,鐘口上是一部《金剛經》,還有很多咒、字種,所以你敲它一下,那就是這一切經、咒、字種,都在震動,都在發聲。在這一聲之中,包括了《華嚴》、《金剛經》、許多咒語的無邊功德。極樂世界說法的人,也和這鐘一樣,一字就包括《華嚴》、《金剛經》等等這一切功德在內,聞者聽到一聲,也如同聽到這麼多的經咒聲一樣。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第三十五一生補處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的眾生能生到我國,都畢竟成為一生補處菩薩,如同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轉生必補佛位。一生補處,密宗說,從一實的理體,得淨菩提心登初地。一一地中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次第增上,登十地,更登第十一地,再一轉生就補佛位,所以叫做一生補處,再生到世間就成佛了。如現在兜率天內院的彌勒大士,將來他下降人間,三會龍華就成佛,這就是一生補處。到了極樂世界的人,必定成為一生補處,也就是決定成佛。

    第三十六教化隨意願。願文是從“除其本願”以下到終了。大意是:“除其本願。為眾生故。”除了一些人不是這樣,不在極樂世界成為一生補處,他的本願是要度眾生,急於度眾生,所以“被宏誓铠”,拿宏大的誓願,作為铠甲(古時候,戰將身上披掛鋼鐵的铠甲,現在避彈衣,也是同類),用來保護自己。極樂大士要到娑婆之類國土去救度眾生,所以用宏深誓願當作铠甲,降臨種種穢土教化一切有情,度眾生的心非常切。為了教化有情,都生信心,自己先要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不能自覺焉能覺他,於是才能教化其他眾生,修菩提行,行普賢道。因有了這樣宏大希有的誓願,雖然生到他方娑婆世界等等,但永遠不會因他的罪過墮入惡趣。自願到畜牲道去度畜生,到地獄、餓鬼道裡頭去度鬼,這是大菩薩的偉大行動,不屬墮入地獄之類。至於生到凡聖同居土仍是凡夫的人,你這時的能力,還不能像地藏王菩薩等等,入地獄中去度眾生,那在上升到實報莊嚴土以後是可以的。在生到他方國土時,“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者你示現樂於說法,或是樂於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或者有人願意示現神通,以及其它種種,都可隨自己的心意去修習,都可圓滿達到,“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所以這願叫做教化隨意。若沒有自覺,就想度人,往往是害人,所以必須自己修習圓滿,再說法度生,才能惠以真實之利。本條大願是:極樂世界的人,願意回娑婆等世界苦的地方來度生,都可滿願。雖在穢土,不會再因種種因緣墮入三惡道。不會了。再有,一切修習都圓滿,永遠不退墮。這就是仰賴彌陀大弘誓願的加持。所以先師夏老把“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偈中第四句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在花開見佛之後,就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弘一大師同樣改了這一句,同表度生的心很切。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七、衣食自至願。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第三十七衣食自至願。願文是:“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生到我國的人,所須要的一切衣食,以及供佛所須的種種供物,隨著他心中的想念,自然出現在前,沒有不能滿願的。彌陀這一條願,是針對極樂國中還沒有全超凡情、斷除習氣的人和仍是凡夫的人而發的。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並沒有斷惑證真,雖是蓮花化身,本不需人間的衣食等,可是多生的習氣仍然會出生宮殿、臥具、穿衣、吃飯等等的凡念。在人世間,為了衣食生活,勞苦萬般,永不安寧。並且種莊稼,要消滅病蟲害,殺傷無數生靈,穿絲綢皮革要斷送多少動物的生命。到了西方再不會勞苦與造罪,想什麼就有什麼,應念就到,自然在前,吃食飲水還增長善根,吃完了,一切餐具自然化去(見漢吳兩譯)。“種種供具”包括幢幡、寶蓋、珍珠、璎珞、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花、音樂等等用來供佛的勝妙物品,也都是心中一想就出現在前,用來供養十方諸佛。

    第三十八應念受供願。願文是:“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又是不可思議境界。在極樂世界中的人,起一念要用某一供品或多種供品供養他方任一國土的佛,隨著他的起心動念,他方世界的佛立即接受了供養。沒有時間的間隔,也就是完全打破了時間,同樣也打破了空間。極樂世界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世間最快是光,光速約為每秒三十萬公裡,光跑一年的距離叫光年,是十萬億公裡,恰巧也是十萬億,但一個是公裡,一個是佛土。近代天文學所發現最遠的星是一百四十億光年,它雖最遠,恐怕也沒有超出一個佛土。所以宇宙極大,大到無邊。《宋譯》說,極遠之處有無量的佛,極樂的人雖有殊勝神通也不能到,這就全靠彌陀之力,令他方的佛伸出手臂到極樂國土來接取供物。《宋譯》深顯彌陀加被之功,是顯他力。《魏譯》說:“一發念頃,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就是在極樂國人一發念的剎那之間,就能供養無量諸佛,哪怕是極遠的佛,都能普遍供養。在這廣興供養的殊勝功德中,他仍安住於定,不失定意。這正顯自力。可以看出,極樂人民的水平,雖然差別懸殊,或惑自力不足,但仗佛力加被都能圓滿本願。才生供佛之念,諸佛已全攝受,因果同時,超情離見。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第三十九莊嚴無盡願。大意是:國中一切萬物都是莊嚴、清淨、光明、美麗,形與色都殊勝奇特。形是形狀,指大小、方圓、長短等。色是顏色,指青黃赤白紫黑等等。這一切都是十分美妙,奇特,無以復加,所以說“形色殊特”。“微”是精妙,“微妙”是精妙到極點。“窮”是窮盡,“窮微”是有美皆備,無妙不收,沒有欠少,沒有遺漏。“極妙”就是絕妙,神妙。對於極樂國土的微妙,就沒有人能夠來稱揚贊歎,測度推算,所以說“無能稱量”。《會疏》的解釋很好,現引申其意,解說於下:在一個極小的微粒(例如中微子),也是包攬全部理體而成,一切事相當體全是妙理所顯的相,所以相而無相,是無漏的相,是實相的相,一切形相都是彌陀清淨心。極微之中,全是妙體所現的相,都是實相,所以“窮微極妙”。由於極樂世界全顯事事無礙法界,一中含多,多可入一,小可包大,互融互攝,重重無盡(你們拿兩面鏡子對著一照,你就看到無窮無盡,重重的鏡子在裡頭),所以不可稱不可量,世間的辦法沒有了。極樂淨土只有佛跟佛“乃能究竟”,所以除了佛之外,九界一切眾生都不能夠分辨極樂萬物的形色(形狀顏色)、光相(光的相好)、名數(名字數目),更何談到總為宣說一共是多少,總體是如何,都是不可能,所以說“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彌陀就不成佛了。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裡。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無量色樹願。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第四十無量色樹願。本願願文到“亦能了知”為止。大意是:國中有無量的色樹,色樹就是國中一切寶樹,都是七寶所成,光彩明亮,顏色美麗。高度或者是幾百由旬、幾千由旬。一由旬,有的說四十裡,有的說六十裡,有的說八十裡,這個是距離的單位,但是它不是很嚴格的,就是古代帝王行軍一天的路程是一由旬,所以很有出入。我們若取最大的八十裡,那麼九千由旬樹的高度是七十二萬裡。更殊勝是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在印度正覺山的西南,再走十四五裡地,有一個畢缽羅樹,佛就坐在樹下成佛,所以這個樹就叫做菩提樹。《維摩诘經肇注》:此道場樹放光沒有照不到的地方,香氣也是遍薰一切處,形色微妙到極點,隨著看的人的心之所好,你喜歡什麼它就現什麼。樹不但有光有香,而且說法,極樂世界的人喜歡聽到什麼,就聽到什麼。眾生若能遇到菩提樹,就自然悟入菩提之道。極樂國中有眾多的菩提樹,都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菩提樹比色樹又高數倍,高度是四百萬裡,在極樂世界人民中,雖有善根低劣的,也能了知,也能從樹得到真實利益。

    第四十一樹現佛剎願。願文是“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意是:極樂世界的人想能看到十方諸佛種種國土的清淨莊嚴,不用離開本國,就在寶樹之間分明得見,就像從明潔的鏡子,看到自己的面像。十方的佛國廣大眾多,但可以在一個狹小的樹間全顯出來。小能容大,從狹小的樹可顯十方眾多廣大的國土,這是《華嚴》境界。《華嚴》十玄的道理,處處在《無量壽經》中反映出來。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第四十二徹照十方願。“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廣”是寬廣,“博”是廣大,“嚴”是莊嚴,“淨”是清淨。並且國土是“光瑩如鏡”。“光”是光明,“瑩”是晶瑩,光潔明亮和鏡子一樣。“徹照十方”,可以照到十方一切微細之物與極遠之地的“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華嚴經》說:“於彼鏡中,見無量剎。一切山川,一切眾生,地獄餓鬼,若好若丑,形類若干,悉於中現。”《華嚴經》的鏡子,正同本願的明鏡相同。一切到極樂世界的眾生,與十方一切世界的眾生,如果看到極樂世界這種徹照十方國土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最難得的希有心哪。《涅槃經》:譬如水中生長蓮花就不算希有,火中生蓮才算希有。《涅槃》指出,“希有心”是說火中生蓮那麼難得的心,不久可以成就正覺(見《宋譯》)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第四十三寶香普熏願。本願內容:“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徹上徹下,其中所有的宮殿、樓觀(觀是樓台,台榭)這些建築,寶池流泉,種種寶樹以及其它所有的一切萬物,都是用無量的寶香所合成。所以極樂一花一葉、一滴水珠都是億億萬萬說不清多少種類的寶香所成,這是《華嚴》的一切入一。因此一滴流泉、一瓣落花,其中包括無量無邊的寶香,這就是《華嚴》的一中一切。一一的香都是寶香,決非世俗凡香所能相比,並且是無量寶香所合成,所以這個香就殊勝了,它“普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都能嗅到。一切眾生只要聞到極樂的妙香,自然身心清淨,修習佛所教導的種種勝行。於是又顯出《華嚴》玄妙境界,無量寶香入到一個香味裡頭,香是香塵,一個香塵就能遍薰十方世界,這個“一”就遍滿十方。一遍一切,一就是多,就是一切,都是不可思議。香本是塵,極樂的香能做功德,這正用於《維摩诘經》眾香國香積如來派眾香菩薩來見維摩诘,維摩诘就問:你們香積如來怎麼說法呀?眾香菩薩回答:我國如來不用文字說法。在這個香積如來不是拿文字來說,只是用種種的香,令諸天人能夠合乎戒律,菩薩各各就坐在香樹底下,聞這個妙香,就可以得到一切德藏三昧。所以極樂的香也是如此,“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極樂是廣攝二十一俱胝佛土一切殊勝之處,香積如來以香作佛事的功德,這極樂世界也都攝入了。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四、普等三昧願。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第四十四普等三昧願。願文是:“我作佛時……至於成佛。”從本願起,這五願都是指他方世界聞名得益的情況。他方淨土中人都是斷見思惑、發菩提心的大心行者,都是菩薩,沒有凡小,所以願文直呼為“十方佛剎諸菩薩眾”。只要一聞彌陀的名號,“皆悉逮得”,逮是追的意思,跟上的意思,也就是跟著就得,得到清淨、解脫、普等這三個三昧(《宋譯》是“應時證得”,正與“皆悉逮得”同意)。清淨是什麼意思呢?沒有疑、垢、染著。阿彌陀佛又號無量清淨佛。在本經中,行人如能達到“一念淨心”、“一念淨信”,求生極樂淨土,都可如願。可見清淨十分重要。正定在清淨之中,就叫清淨三昧。現在很多人,入定時稍有一點淨境,得到一點輕安就喜歡,這就是染著,就要走上錯路了。稍微用一點功的人都知道世間的樂不算什麼,與法樂是沒有法子相比的。應知清淨三昧是無染無著的三昧。“解脫三昧”是離開一切纏縛、自由自在的三昧。聽到一句不順耳的話就生氣,你就被動得很,你被捆住了,他一扯你,你就跟著跑,哪能自由自在,到了解脫三昧你就拴不住我了。所以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只是給人解粘去縛,哪個地方粘住了,撥一撥;哪個地方捆住了,解一解。所以禅宗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哪。第三個“普等三昧”。普等,“普”就是普遍,“等”就是平等。不要小看普遍平等這四個字,一切東西你普遍都能平等了,這什麼境界!這就到了不二法門。所以《維摩诘經》就是要入不二法門。不平等就是二,邪和正是二,善和惡是二,佛和魔是二,種種種種的二。世間的二就更多了,男人女人也是二。一切都沒有差別,才是平等。普遍沒有差別,就普等了。普等三昧是很深的三昧。

    “諸深總持”。“總持”我們講過,總持就是陀羅尼。“住三摩地”,就是安住在正定正受(現在許多練功,不是正定,由於邪定引發邪通,走入了邪道,最後墮落,所以欲升反降,越練越壞)。因聞名得普等三昧是本願正意。於是自然得到種種甚深總持,安住在正定,最後果滿功圓“至於成佛”。願文中三個三昧,《會疏》說: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都是念佛三昧。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寶王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寶、一切三昧中之王,就具足了一切三昧的功德。既然具足了一切三昧中的功德,當然它也具有一切三昧的名號。念佛三昧具有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以及種種其它三昧的名稱,所以最後是他方佛國的菩薩一聞佛名就得殊勝三昧至於成佛。聞名所得之益超於以前各願,這就因為聞名的是菩薩,已經斷了見思惑,正在斷除塵沙與無明,惑障已輕,易與菩提相應。就像垢鏡已經打磨,自然易顯來照者之形。一句佛號,因果同時,具有寶王三昧一切功德,亦即一切三昧功德,他方菩薩聞名相應,同契入寶王三昧、普等三昧、一切三昧,並具足一切三昧功德。

    第四十五定中供佛願。“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菩薩由於聞名住於正定,在定中常供一切諸佛。雖在廣興供養,正處於繁忙的功用之中,可是“不失定意”,所以本願叫做定中供佛。這是甚深的上地菩薩境界。《會疏》認為他方初發心菩薩,因為聽到佛名,頓登上地,得諸三昧,所以能定中供佛。《論注》說:“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聞名頓登上地,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願力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四十六、獲陀羅尼願。四十七、聞名得忍願。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第四十六獲陀羅尼願。願文是:“我作佛時……獲陀羅尼。”大意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大眾,聽到我名,就可證入離生的法。“離生”,就是離開生死。三乘行人,斷見惑、思惑,離開三界的生死,證離生法。菩薩斷惑,斷見思惑是第一步,再有塵沙、無明惑,共三惑。聞名不但離生,更重要是“獲陀羅尼”。陀羅尼前已講過,不再重復,現應補充的是:陀羅尼有四個意義:()法陀羅尼。對於世尊一切教法能聞能持永不忘失。()義陀羅尼。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義能總持不忘。()咒陀羅尼(咒又名明與真言)。對於所聞的咒不忘。()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裡頭,這個叫做忍陀羅尼,也就是安住於實相的境界,安住於法身的境界。在禅宗稱為破重關,再破一關,那就見與佛齊,稱為素法身。同於諸佛的法身,只是萬德還未圓滿,欠少莊嚴,所以叫做素法身。十方菩薩聞了佛名,就安住於諸法實相,真是無上的殊勝。

    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願文是:“清淨歡喜……應時不獲一二三忍……不取正覺。”“清淨”是沒有染著的本來。“歡喜”,心中喜悅,寂滅為樂。“平等”,《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安住在平等法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得平等住”。以平等普度之淨土法門自覺覺他,普惠真實之利是“修菩薩行”。這樣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功德的根本,這就叫做“具足德本”。“應時”就是當下,立刻。“一二三忍”是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魏譯》說:我成了佛之後,十方眾生,聞了我的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宋譯》:“聞我名者,應時即得初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略名無生忍。就是真實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的實相理體而不動,叫做無生法忍。也即是如如不動的安住在本無生滅的實相的理體的智慧,叫做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智論》是說:對於本來沒有生滅的諸法實相,能夠“信受”,聞了就生信,如教奉行;“通達”,融通理解;“無礙”,沒有障礙矛盾;“不退”,前進不退,這就叫做無生法忍。根據本經魏宋兩譯譯本,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不容生疑。又本經第十五品,見菩提樹得三種忍: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真理),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三無生法忍。此三忍就是願文中的“一二三忍”。龍樹大士說:初地菩薩以上也可得無生忍,但根據《仁王經》、《與地經》,無生法忍,在七地菩薩、八地菩薩、九地菩薩的地位,所以常說是八地菩薩和八地以上真正得無生法忍。可見他方佛國,往生極樂世界以外的佛剎,其中初發心菩薩一聽彌陀名號就頓證無生法忍成為上地菩薩,聞名功德不可思議。

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願文是:“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他方佛國的一切菩薩,一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證不退轉,成為阿鞞跋致。《仁王經》說:別教的信位菩薩,稱為輕毛菩薩,就像風中的一片鳥毛,隨著風上下不定,東西奔波。又《涅槃經》:“魚子庵羅花,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肚中魚子很多,能成魚的很少;庵羅花開花很多,結實很少;菩薩初發心的很多,能成佛的很少。所以說“三事因中多”。又《十住菩薩斷結經》:捨利弗曾經在六十劫裡面升降於初住與六住之間,得不到不退轉,現因彌陀大誓願海的力量,他方菩薩一聽到佛名,就證不退轉,實在是一乘願海、究竟方便的難思妙用。此處的不退同無生法忍並列,可以證明是不退裡面的“念不退”,念念流入如來的薩婆若海。彌陀願王的功德願力不可思議。

由於法門極端殊勝,末世眾生實在難於生信。應當想想,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沒有欺騙我們的必要。騙咱們干什麼?他想當國王嗎?國王他扔掉了。成佛前是苦修,成佛後仍是要飯,風餐露宿,風地裡吃飯,露天中住宿;到什麼地方去,不但不是飛機,也不是汽車,是步行,常常是帶著弟子一路討飯從一處到一處。一位太子,捨棄了一切,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度我們嘛。騙我們干什麼?!所以對於這個法門,我們應生實信。

 

    阿彌陀佛,大願之王,四十八條勝願,正是彌陀萬德圓明的本心的流露,條條都超情離見,不是眾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計,這是徹底的殊勝方便,沒有一條不是為一切眾生殊勝永恆的真實之利。古德說:每條願都是為饒益有情;每條都是願共眾生究竟成佛。這兩句話點出了彌陀的聖心。

    彌陀大願,分別說明就成為四十八願,若再細說,可為四百八十……四萬八千等等願。合之就是彌陀的大誓願海,也稱為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淨土法門的寶中之寶、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縱有億口億舌,也說不盡贊歎之辭。全部大願譬如一匹光華耀目精美絕倫的錦繡,每一條願就象錦繡上面的圖案花紋,例如蟠桃、佛手、蓮花、牡丹、仙鶴、孔雀,都無上美妙。雖然妙態各殊,可是參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畫。全錦織成,只是經緯兩條線,一條線是:遍十方虛空,盡未來劫數,一切國土、一切眾生,不分族類,不計善惡智愚,哪怕是惡道眾生,一律平等攝受教化加持接引,令離惡趣,但受諸樂。一條線是:願一切眾生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遠離妄想執著,恢復如來本性,生滅頓消,寂滅為樂,證大涅槃,究竟成佛。

    極樂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無情說法,蓮池寶樹宣演法音,香光遍滿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種種超情離見,無上希有之事,整體是不可思議,囫囵是華嚴境界,極樂國中一塵一毛,各各都是圓明具德,圓滿具足,圓融無礙,清淨光明,徹照十方,一切妙德無不具足。正如《往生論》說:“極樂國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說明國中一切無非彌陀的智慧與法身,所以無不圓明具德,無不絕妙奇特,能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本經三真實,正與天親菩薩的開示互為表裡,彼此呼應。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正與天親大士三種莊嚴入於真實智慧的說法相合。本經所開化顯示的是“真實之際”,正同於天親大士的“無為法身”,所以極樂窮微極妙,超逾十方,普給一切眾生“真實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證不退轉,契悟無生,決定成佛。

    彌陀大願深顯大乘佛法的理事無礙境界。極樂的本體是無為法身,可是國中萬物微妙奇麗,無盡的莊嚴,並且普令見者聞者悉皆增上。無為的法身理體,顯現無量莊嚴,無邊妙用,這正是理不礙事。再者國中人民普至十方廣供諸佛,可是不失定意。大作佛事,但仍在定中,這是事不礙理。理體與事相不相妨礙的妙境,遍於全願全經。

    極樂的一花一香、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也就都是《華嚴》的一真法界的特征,也即是彌陀和行者當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境界不可思議,具足《華嚴》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在願文中都很明顯。例如:以眾寶合成一物,是多入一,此物所放的香,只是一個香塵,可是遍滿十方世界,這是一入多。一可入多,多可入一,這就是一多相即。極樂一國如鏡,能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是小中容大。“諸佛淨國莊嚴”是廣,“悉於寶樹間見”,寶樹是狹,這是廣狹自在。“於一念頃”(在動一念的剎那之間),可是完成“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這須多劫長時才能圓滿的佛事,所以延(長時)促(短時)相同了,這就打破了時間。極樂境界深玄,但也可從世例來作粗淺的比方,譬如北海池水中的一個波,波的前後左右當然都有波,但是你怎麼能劃清這中間的波與它相鄰四波的界限?這是不可能的。每波的本體只是水,水就是囫囵的一整池的水。於是一切波都在這一波的本體之中,所以說一波含有一切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正因一即一切,所以一句佛號具足顯密禅淨無邊法門的一切功德一切妙用。所以具縛凡夫只要信願持名,臨終自然眾佛接引,帶業往生。生彼土後雖然仍是凡夫,卻已位證不退,雖有重罪未消,決定不墮三途,花開見佛,頓悟無生,常寂光中,決定成佛。這都是由於六字洪名圓明具德、一乘願海圓明具德。

    蕅益大師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一入淨業門中,便是身在實相大海,無論你是俯是仰,是自由式是蝶式,或深潛,不論向東向西,或沉或浮,總之都不離這個實相大海,也即是彌陀大誓願功德之海,也是大智慧的薩婆若海。只要深信切願,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彌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離見,人類語言無法宣說,眾生妄心永不能測。可是大恩大德彌陀世尊,特垂方便,普興救度,開此妙門,一切眾生聞佛名號,深心信受,老實念佛,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只要此心真實,這個人雖身在娑婆,已蒙彌陀攝受,不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下接第七品,未完待續)

必成正覺第七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我建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復為大施主    普濟諸窮苦    令彼諸群生    長夜無憂惱

  出生眾善根    成就菩提果】

    本品是“必成正覺”。上一品“發大誓願”是因,本品“必成正覺”是果。有大誓願的勝因,必然感得成就無上正覺的妙果。以上發大誓願的人是法藏大士,所有的願文是釋迦世尊在無量壽會上轉說。在佛說完願文之後,就對當機的阿難尊者說:當時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來之前,說了以上的大願之後,又用偈頌表達自己的心願,當時法藏所說的偈頌是:“我建超世志……當雨珍妙華”。

    開頭的“我建超世志……成就菩提果”這一小段,是法藏大士大願的核心與全體。開頭四句,大意是:我已建立超越一切世間的志願,決定成就無上的至道,這個願若不能滿足,我決定不成佛。所以這四句就是織成四十八願的經緯線,決定成佛的大願。

    以下六句的大意是:在我求成正覺的同時,還要當種種眾生的大施主,救濟他們的貧窮與困苦,要讓種種眾生在生生死死的長夜之中永離憂苦,並生出種種善根,成就菩提妙果。這便是織成四十八願的另一條經緯線,願願為一切眾生。至於本段中重要的經句解釋於下。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超世”是超越一切世間,這裡所指不但超過聲聞、緣覺、菩薩,而且超過諸佛。經中已經說過,法藏大士發願時說:“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還有《後出偈經》裡頭說:“發願逾諸佛,誓二十四章。”“逾”就是超過,我發的誓二十四章超逾了一切諸佛。這就是說法藏大士所發大願是要超過諸佛。在經中成就文裡,極樂世界“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所以說法藏比丘的超世之志願,所謂超世,實際是包括要超過諸佛的大願。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極樂種種殊勝莊嚴都是彌陀自心真實智慧的流露,正與《往生論》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彼此契合。“無為法身”就是每個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種種依正莊嚴,全是顯的我們自己的心。所以先師夏老居士的《淨修捷要》說“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哪。托是假借,依靠。就靠了這個極樂世界的依報的國土,這色、光、聲、香,正報就是諸佛菩薩,托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顯現自己的本心。既然你自心所本具,也即是諸佛法身的流現,所以一塵一毛都是一真法界,各各圓明具德。理事無礙:水鳥樹林都說妙法,聲、色、香、光都增長道念,尤其是凡夫帶業往生都證不退,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事事無礙:芥子容納須彌山,剎那即是億萬劫,完全打破世間一切情見。所以法藏大士的大誓願海,叫做“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道”就是覺悟,“無上道”就是最高無上的覺悟,也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法華經》說:“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法華經文與法藏比丘大願,完全一致,都是要眾生成佛。“必至無上道”貫徹在全部大願之中,既是大願主體,又是大願的殊勝之果。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眾生成佛,所以這是本願的主體。所謂果者,眾生依止遵奉此大誓願海,必定證入無上菩提。“復為大施主”,我還要做“大施主”。這個大施主就是要包括財施、法施。因為眾生還是凡夫,他還離不開這些物質生活,所以還要財施。只是財施,那你救人沒有徹底。救人需救徹,還得法施,讓他自己明白。本經《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拿六度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安住於真正之道,這就是法施。又“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這就是財施。所以財法兩施,就是大施主,才能真實的普濟諸窮苦,使種種眾生脫貧離苦,聞名得度,往生淨土,究竟成佛。所以“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眾生一念妄動,墮入無明,永劫輪回在六道裡面,生死黑暗,所以稱為長夜。而且無明遮蓋了眾生的本心,也是黑暗,也是長夜。在這個生死的長夜之中,要讓眾生無憂無惱,那就是讓他們“出生眾善根”,要使得眾生出生善根,出了善根,善根就要結果,必定“成就菩提果”。這是慈悲至極的救度,這樣救人就能救徹。你看一個人可憐,你請他吃一頓美餐,可是明天、後天他又挨餓。這就沒有救徹。為了救人救徹,就要讓他成就種種善根,那就必然成就菩提的果實,永離憂患,徹底解脫。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    利益諸群品

  離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本段標出無量壽,下段標顯無量光。正因全部大願都是以無量光壽作為主體,所以古德說:一一大願歸光壽。因為佛壽無量,所以眾生永有佛陀作為自己的依怙,永不會變成失母的孤兒,並且任何時間彌陀都是“今現在說法”(《阿彌陀經》),在無量劫以後,仍是“今現在”開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永遠不會終止。又因佛光無量,所以普照十方虛空,普對一切眾生廣作饒益。正因無量光壽,所以其它各願可以實現。一切眾生聞名發心,憶念彌陀,都往生極樂,都成為一生補處,必定成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可見因佛的無量光壽而成就各願,眾生依彌陀決定成就無量光壽,淨宗玄妙不可思議。

    本段大意,法藏大士說:我法藏將來成佛的時候,佛的名號叫做無量壽,一切眾生只要聽到我名號,歡喜信受,依教修行,就全部都會來生極樂國土。生到極樂的人都是真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生到極樂的人,並不是在極樂中安享自身種種不能形容的妙樂,而是學習教主阿彌陀佛,也發起大悲普度的心願,誓為一切眾生謀求究竟徹底永恆無上的真實之利,願度一切眾生共生極樂。為了覺他,首須自覺,所以自己遠離一切世間情欲,深入正念,用清淨的智慧,勤修證入涅槃的無上清淨無欲的諸行。

    上段開頭這四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核心哪,也是全經的教眼、十方的如來接引眾生的妙手、一切眾生出苦的寶筏。四十八願就是這四句的展開。阿彌陀佛聖號,有無量的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智慧、無量菩提,也就是無量的無量。無量壽就表示法身常住,所以無量壽這一名號可以攝一切名號,這一句也就廣攝阿彌陀佛一切功德。有緣眾生聞到名號,由於彌陀大誓願海無邊的願力加被,就都願來極樂國土,於是至心信樂,稱念阿彌陀佛,乃至只念十聲,也沒有不往生的,所以說“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正是大誓願海的核心,第十八願的重述。足證法藏大士的偈頌雖短,可是包含了四十八願的一切精湛至妙之處。能聽聞到阿彌陀的名號,才能念阿彌陀佛,由於信願持名,就得生淨土。到了極樂國土,種種都是增上,沒有退緣,壽命無量,決定成佛,所以稱為大願之王。這些眾生都來到我剎,都跟佛一樣具有金色之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以及種種勝妙之相一齊圓滿。往生的人不但身形似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念也都在學佛,如佛。大家來到極樂國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學佛,願同阿彌陀佛一樣,也是以永恆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眾生。所以《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你只是求自覺,自己安樂,自己享受,甚至只是自私自利,個人打算,這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要發大菩提心,要“利益諸群品”。往生之人,他們不但是金色光明大丈夫相,更殊勝的是都有大悲之心,願有如佛一樣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種種品類的眾生。你要覺他,要去度眾生,那你不能不自覺呀!要使別人覺悟,你自己還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哇:你自己沒有覺悟,就想覺他,就如同你自己正在河水中漂流,自己正在掙命,可是你要救濟岸上的人啊,這豈不是笑話。所以蕅益大師說的透徹,自己覺得岸上的人有危險,而不知自己更危險。既然是如此,所以要救度眾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覺悟。筆者建議大家,沒有時間念《無量壽經》不要緊,只要常念這一段偈頌,功德不可思議。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欲”就是貪欲。《四十二章經》說:“離欲清淨,是最為勝。”既然離欲是最勝,當然不離欲就是最為危險了。目前有許多怪現象,有些佛教徒不但不離欲,甚至縱欲,贊歎縱欲,邪見纏身,怪論惑眾。初機行人,必須小心識別。所以要離欲啊,離開這些欲染。“正念”,是八聖道之一。一、正見,二、正思維,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正念是以真智憶念正道,是以無漏的念作為本體。也就是離開邪見分別,念法的實性叫正念。“深正念”是很深的正念。例如《心經》的深般若波羅蜜,是指不是小乘共同的般若、不共的般若,所以是深般若。“深正念”,《觀經疏》說:“捨相入實,名為正念。”捨離一切相,入諸法實相,這個叫正念。能入實相這是深正念。

    “淨慧”,《會疏》說:就是般若波羅蜜,不是人間小乘的不淨的智慧,它與深般若是一樣的。“梵行”,就是清淨無欲之行。一位菩薩對於一切不善之法都能對治,能離一切過失,身心清淨,這就是梵行。又能證到涅槃的六度萬行,稱為梵行。法藏大士為了實現普度眾生的弘願,所以自己離欲,入於甚深的正念,並以清淨的智慧,來照破一切欲染,勤修證入涅槃的種種梵行。至於聞名的眾生,來到我剎,一樣也都發大悲普度的心。大悲普度眾生在使眾生覺悟,若要覺他,首先就要自覺,自己就要離欲,就要有深正念,以清淨的智慧來修證入涅槃的梵行。

【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    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

  悉捨三途苦    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    獲得光明身】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這兩句直接指出無量光佛。智慧光與無量光都是十二光佛之一,都是無量壽佛的不同名號。並且佛光普照十方,正是無量光佛的妙用。在《唐譯》中,是“願獲如來無量光”,所以智慧光就是無量光。所以本段和上段,正是提出了無量光壽這一大誓願海的依止和歸宿。願文大意:願我無量的智慧光明,普遍照到十方的佛剎,消除一切眾生貪嗔癡三種垢染所產生的冥暗,救濟種種的苦厄和災難,讓一切眾生都捨離三惡道的劇苦,消除種種煩惱所結成的黑暗,開發眾生心中本具的智慧眼,並證得如來的光明清淨法身。至於段中經句的重要涵義是“智慧光”。無量壽表法身常住,這是本體,無量光是本體所顯的妙相,智慧光則是本體本具的妙用。以下“消除三垢冥……獲得光明身”這六句正顯妙用。昙鸾大師偈:“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由於佛光能破眾生的根本煩惱無明暗惑,所以佛就以智慧光作為名號,所放能破無明的光就是智慧光,這與《涅槃經》“光明名為智慧”是一致的。“普照十方剎”。智慧光即是阿彌陀十二光(無量、無邊、無礙、無等、常照、清淨等等光)之一,這裡面每一光,都包含十二光所有的一切功德妙用,所以智慧光同樣是無量無邊,可以普照十方剎土,遍照十方一切虛空,遍一切處,沒有地方不能到達。而且這一光明,它就是智慧,不只能破我們的這世間昏夜的黑暗,而且可以破除眾生的無明。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念妄動出生了無明,於是墮落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佛光普作饒益,不僅只是在極樂世界的眾生,而是對全法界一切眾生,佛光普照,平等加持,只是人們的無明的殼太厚了,不能明顯感覺,可是佛光冥冥加被,是決定不虛。任何一個真實的佛徒都可以這麼說,我們能有現在的這個情況,都是在佛光的慈悲攝受之下,才取得現在的情況。

    “消除三垢冥”。三垢就是貪嗔癡。貪嗔癡給眾生造成了無知,由於無知就不能知真實的義理,也就沒有真實的見解,所以稱為“冥”。鬼界稱為冥界,那更是糊塗黑暗了。佛光普照,廣為一切眾生消除貪、嗔、癡所造成的黑暗、無知,所以說是“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根據日《會疏》的經本是“廣濟眾厄難”,並注解說,明濟就是廣度的意思,廣度一切厄難。“厄”就是疾厄、苦厄。“難”,災難、困難。世人無知,所以就會做錯事、上當、受騙、犯法、造罪,於是受刑、受報。人在陽世間的罪報之苦,死一次就完了,雞鴨一刀,罪人一槍就完了。在地獄中,死苦是無窮無盡的,死了之後,風一吹就活了,活了之後再死,死了之後再活。一夜之中,不知道多少萬遍生死。眾生有無量無邊種種痛苦跟災難,唯有仰賴佛的智慧光才能救濟。彌陀第十四願說:“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本經《光明遍照品》:“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這裡面的“垢滅善生”、“皆得解脫”,正是“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眾生在地獄極苦的地方,蒙佛光照,都得到休息,命終解脫。佛光勝妙,佛願弘深,令眾生感恩戴德無有窮極。智慧光的恩德,是令苦難眾生“悉捨三途苦”,完全捨離了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的苦,這個很苦啊!並滅除一切煩惱所造成的愚癡昏暗。無明等煩惱蔽障了本心的光明,使人愚昧無知,所以叫做暗。暗是譬喻,佛的智慧像是日光,日光能破黑暗,所以說“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開”就是“開佛知見”的開字。如來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唯一的大事因緣,才出現在世間。諸佛開示佛的知見,眾生悟入佛的知見。眾生具有佛的知見,即是開發了本有智慧德相,也就是此處的“開彼智慧眼”。人們習慣認為,開示就是說法,這是以音聲為佛事。眾香國以香為佛事,眾生嗅到香氣,自然道業增長。此願是以光明作佛事,眾生見光開佛知見,即是開智慧眼。這個“眼”字所代表的是“見”。密宗心地法門的修持以“見、修、行、果”做綱宗,“見”(見地,觀點與主導思想)在首位。必須有正見,才有正修正行與契證的正果,反之那只是盲修瞎練而已。通常咱們講五眼,《華嚴》講十眼,第三是慧眼,第六眼是智眼,第十是一切智眼,又名普眼,見普門的法界。經中的“智慧眼”就相當於慧眼、智眼、一切智眼,能見普門的法界,也就是無上般若。所以可以說,智慧眼就是眾生本有的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愚昧無知,不知道自己本來就有佛性與佛的智慧,由於自己不具眼,所以就把佛的智慧德相推到了佛的一邊,認為是佛所獨有,於是彌陀大悲,佛光垂照,“以此光明宣妙法”,開示眾生,令眾生開發自心中本有的智慧之眼,明見自心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在無量壽部分指出了持名極要之法,在本段裡說明智慧的無上妙用,暗顯了菩提心。大悲大願在偈頌中都已詳明,現已補足大智慧,於是全顯了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三輩往生的必具條件,是本經的綱宗,在這個偈頌中,再度指出。“獲得光明身”。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光明之身。《思益經》說:“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身具無量的光明,所以如來身就是無量光明的寶庫。《往生論注》:“佛光明就是智慧相。”所以光明藏就是智慧藏,光, 明身就是智慧身。所以開了智慧眼,便也成就了光明身,因為智慧與光明是不二的。由此可見,佛願一切眾生,也都有佛之智慧、佛之身哪,身心都與佛一樣,同於如來。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以上無量光壽兩段殊勝誓願無邊妙行,它的出發點,它的全部,它的歸宿,只是一句話,為了無量一切眾生普得徹底究竟的真實之利。再說得簡要一點,那就是為利他。這就是根。《毗盧遮那經》:“大悲為根。”所以上段四句指出大願根源。

    “閉塞諸惡道”。要把一切通到惡道的通路都堵住,讓它不通,讓他一切眾生不能再入惡道了。此處惡道是指六道,都在輪回之中,所以都沒有徹底離開鬼畜地獄三途,所以都是惡道。《無量壽經魏譯》說:“橫截五惡趣”。五趣是把修羅趣分散開了,因為修羅有好多情況(有天修羅、人修羅、鬼修羅、畜修羅)。所以“閉塞諸惡道”是指六道的路它都不通了。“通達善趣門”。這裡說的善趣,只是在極樂世界或他方佛剎、兜率內院等等殊勝道場,登菩薩位成佛作祖了。佛要為一切眾生消除煩惱,封閉惡趣六道的路,打開往生極樂世界等善趣決定成佛的門,那就首先要為眾生開示妙法,令眾悟入,所以“為眾開法藏”。“法藏”,又叫做佛法藏,它是法性的本體,法性之中含藏了無量的性中本具之德,也就是當人本來具有的如來藏性。所以開法藏即是開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再者如來所說的一切教法無量無邊,多法集合結積,所以稱為法藏。又佛的教義,所含藏的義理無量無邊,不能窮盡,所以叫做法藏。佛要廣為九界眾生(菩薩、緣覺、聲聞、六道眾生)杜惡趣開善門,就必須大開法藏,開示佛之知見。而一切法藏之中,這個淨土是一切眾生賴以度脫的法門,能惠與眾生真實之利。

    “廣施功德寶”。“功德”,利益他人的是功,消歸自己的是德。又惡全消盡是功,善悉圓備是德。上句為眾開法藏,其目的就在於廣泛施與眾生無上功德之寶。“寶”有三個意思:()美稱。例如,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佛菩薩的這個印契,稱為寶印。()寶是摩尼的直譯,若是意譯,應為如意寶珠,能滿眾願。因為摩尼珠可有種種顏色,隨著念珠人的心願,現出他願見的色。()真實法寶。《智度論》說:“於諸法中,法寶是實寶,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得法的人從現在直到入涅槃,都從中得利益,所以稱為實寶。現在經句中所施的功德寶,這個“寶”呢,具有以上三個意義:()美稱、()能滿眾願、()真實法寶。從當前一直到涅槃都從中得益。

《觀佛三昧經》有一個極好的譬喻,其中說一個王子出游,帶了一個寶瓶,裡頭有王的寶印。一個窮人用騙術把寶瓶偷跑了,大家就追,許多毒蛇也從四面八方來咬偷瓶的人。這個人最後爬上了樹,有六個黑象,用鼻子把樹拉倒了,這個窮人從樹上掉下摔死了。可是在這緊急的關頭,這窮人早就把瓶子和印都吞下去了。窮人摔死之後,身體散壞,可是這個寶印在瓶內還在放光,便把這些毒蛇都嚇跑了。佛的譬喻說完了,佛就告訴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

    釋尊的開示“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這真是如來無上心珠、一代時教的至寶,也即是真實究竟的功德之寶。所以淨土法門,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贊,正因為“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心印,心印兩個字是什麼份量!諸大祖師祖祖相傳的,正是佛的心印。當年靈山會上釋尊拈花,迦葉微笑,佛說:我的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囑咐給摩诃迦葉。迦葉傳阿難,直到達摩,那傳的是心哪。“印”是法王的正印。“印”是譬喻,並非真指法王的印玺,而是表明其重要作用,如同印章。佛教諸祖相傳的是心。過去的地方長官交接的是印,接了印便接了一切權力,指揮軍隊,掌握財權、法權都憑這方印。以這來譬喻佛佛相傳、祖祖相授的心。心即是佛的印,印表示佛的心,心印合在一起,意義更為深刻明確。所以諸佛諸祖心心相傳,心心相印,所以說佛佛道同。這是根本的根本。一個住於念佛的凡人,就有佛的心印,並且心放光,這就像那個摔死後的窮人,因為身有寶印,屍體還在放光。所以這真是一大藏教的眼目。你持名念佛的時候,就是你心印放光的時候,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住於念佛者,就是心印不壞,就是常照,就是放光,那你念佛的時候,必然心光顯現。所以《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禅。”是禅,不但是禅,是深妙之禅;不但是深妙之禅,而是無上深妙之禅。如來“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的開示,正是諸佛以心印心的印、諸祖以心傳心的心。若能信受,就是給我們開了智慧眼,必得光明身。

【如佛無礙智    所行慈愍行    常作天人師    得為三界雄

  說法師子吼    廣度諸有情    圓滿昔所願    一切皆成佛】

    上段以前,都是彌陀大誓願海四十八願的總結、提高與深化。本段這八句的內容,是願文中沒有提到的,這也是佛經的常例,在偈頌中添補了長行所沒有的內容。本段的內容,確實是有無比重要的涵義。

    本段的大意是:我願有如同佛一樣的自在無礙的佛智,和佛所行大慈大悲普利眾生之行,願如佛一樣常作天人的導師教化有情,成為三界中無所畏懼的大雄。我願圓滿我過去所發過的一切大願,那就是:“一切皆成佛”。這八句偈,尤其是前六句,法藏大士願成就無量壽、無量光,普開智慧眼,同得光明身的同時,力求自覺,不斷增長,等同如來。由於全部誓願都是覺他,若要別人覺悟,首先須要自己覺悟。自己還整個在無明分別之中,全體是迷,怎麼能啟發引導大眾求得覺悟,其結果只能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在當前末法中,這個毛病特別顯著,無論在家出家,往往好為人師,或自加活佛、法王等美號登壇賣法,或者自誇妙悟,妄談相似般若。其上者於弘法中難免放毒,所謂治病實質是庸醫殺人。其劣者則毀教敗法,盜名欺世,斷人慧命,作惡多端。所以真實的佛教徒對於這些應該十分警惕。

    所以法藏大士為了真實貫徹自己的大願,就必須不滿足自己的所得,繼續直攀妙高峰頂,究竟證入無上菩提。據善導、昙鸾兩大師所說,法藏大士這時已是十地菩薩,可是大願無盡,誓求如來悲智雙圓的無上覺悟,祈得佛的“無礙智”與“慈愍行”。

    “如佛無礙智”是願求自己有等同如來的智慧。“無礙智”,對於生死涅槃等等不二之法均自在通達,自在融通,沒有障礙。《大集經》說:無礙智慧無有邊(不能窮盡,沒有邊際),善解眾生三業事(一切眾生的身口意三業所造的一切事,如來都善於了解,善於解除)。又世尊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無礙智,自在通達,自在融通種種不二法門,正是“於法自在”,所以無礙智是如來智慧。所以法藏大士願有如佛一樣的無礙智。

    “所行慈愍行”。這一句是法藏大士願如同佛的大慈大悲,自己所行如同世尊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看待眾生等同一子。這兩句話,上句求無礙智,願有與佛同等的智慧;下一句是求同佛一樣的慈悲。這兩句話很重要,就是智悲並運。智慧慈悲如同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常作天人師”。天人師是佛的十號之一,以前講過了。“得為三界雄”。“三界雄”,也是佛的一種德號,因為佛斷盡了一切煩惱,雄猛無畏,所以成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的大雄。所以寺院的正殿供養釋尊叫做大雄寶殿。所以這兩句就是說,願意福和智都如佛,為天人之師普施教化,無所畏懼,成為三界之大雄。

    “說法師子吼”。師子就是獅子,古說獅子一吼百獸畏懼,譬喻世尊所說之法,是無畏決定之說,可以使大眾震動,外道膽寒。

    “圓滿昔所願”。“昔所願”就是法藏比丘在五劫中所結成的四十八願。這一切大願,我都要圓滿。怎樣圓滿呢?那就是末後這一句:“一切皆成佛”。

奇哉,奇哉,一切皆成佛!這一句粉碎虛空,平沉大地!不但有情的一切,蒼蠅、螞蟻都成佛,地獄中的眾生都成佛,而且無情之物,大地山河、磚頭瓦塊、桌椅板凳、衣服鞋襪都成佛。所以這一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本體,從這一句話流出四十八願。《往生論》可以給這個做一個注解。西方極樂世界,國土是莊嚴的,這是依報,表示無情;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這三種莊嚴就進入在一個法句之中,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一切一切,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顯露的,也就是一切都是法身佛。而且清淨有兩種清淨:一個是器世間清淨,一個是情(眾生)世間清淨。那麼這個有情的眾生世間、無情的器世間一齊清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有情無情同成佛道。整體是《華嚴》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大法玄妙的本體,沒有對待所以叫做一,真實離妄所以叫做真,融攝萬法所以叫做法界,綜合起來就叫一真法界。在法界一一微塵都是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整個是不可思議。

又《三藏法數》說:“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與上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可見一真法界是諸佛法身境界,根本沒有生滅、空有、名相、內外種種差別,超情離見,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總之,沒有那些二,有二就是差別。有了差別,就不是平等,就不是一味平等的大覺。極樂世界七寶蓮池中的水能夠說種種的法,滿眾生的意,想聽什麼,水就給你說什麼,多少人同時在游泳、沐浴,各個可以聽到你願聽的妙法,而且聽了以後,你馬上就懂。請問這是什麼樣的水!水就是佛。一切皆成佛!水成佛了。不是佛焉有這樣的智慧?你想深水就深,你想淺水就淺,你想淋浴水就從頭上淋下,你想暖水就暖,你想涼水就涼,最奇的是上面能滿各個的心願,宣說種種不同的妙法。這是什麼水啊,叫佛水也行,水佛也行。可見極樂世界無一不成佛。豈但極樂世界,一切世界,沒有一樣不成佛。所以一切皆成佛這句話,可以說是禅宗向上一路、末後一句,也可說是密宗的大圓滿。大圓滿中無一不圓滿,各各圓滿,一一具德,一一都成佛。密宗殊勝也正在這裡。《首楞嚴經》“首楞嚴”的意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的事,任何的事沒有一個不是究竟的堅固,是常恆的,是徹底的堅固,這與一切皆成佛是一句話。這句話,萬德圓成,一法不立,再有言說,便是畫蛇添足(可惜已經添了不少)

[斯願若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    當雨珍妙華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四句偈文的大意是:我所發的大願,若能圓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聖靈,都應受到感動,空中諸位天神,自然歡喜,示現瑞象,可從天降落一陣珍奇美妙的花雨。

    “斯願若克果。大千應感動”。“克果”,“克”是成,“果”是達到目的,也是成就之意。我所發的願如果能夠成就的話,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聖眾都應受感動。所發誓願如能成就,祈求天神,諸天示現瑞象,從天降下珍奇美妙的花,下一陣花的雨(雨花就是從天降花,紛紛而下),作為印證。底下又是長行,釋迦牟尼佛這時告訴阿難,法藏比丘剛說完頌,當時獻瑞:大地六種震動。()指的六方。這種震動是個祥瑞,完全不同世間災難性的地震,這是普地震動,各方都震動,不是某一個地方震,其余的地方不震。《大般若經》:震動時,“地皆柔軟,令眾和悅”。關鍵是正當震時,大眾和樂歡悅,沒有恐怖,更沒有災難。它與世間震災完全不同。()這個震動有六種動象:動、起、湧、震、吼、覺。“動”是動搖。“起”是上升,地會鼓起來。“湧”是波動,有處高有處低。“震”是有聲。“吼”是巨大的聲音。“覺”是使大家都感覺。“六種震動”,包括各方、各種動象。“天雨妙花”。天就雨花了,花紛降在法會的上空。自然空中就有音樂,並且贊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證明法藏大士決定必然成佛。因為這個大願,處處表現無上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也即是無上大菩提心,不可思議的因,必結不可思議的果,所以決定成佛。

 

積功累德第八

    願文每天念一遍,當然很好,但這只是熏習而已。要根據自己的願出生行動,才真成為你的願。願要起行,有行無願,是盲目的行動;有願無行,只是虛浮狂願,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動,要“積功累德”。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上段大意是:佛喚阿難,並對他說: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來之前,在法會裡天人大眾之中,發了以上的弘深誓願,於是安住在真實智慧之中,勇猛無所畏懼,精進修持,一心一意莊嚴自己的淨妙國土。經過多劫的積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國,開通無礙,廣大無邊,殊勝超眾,微妙無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無任何衰壞異變。

    “阿難”,是釋迦牟尼佛叫阿難。佛說: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之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了這樣弘大的誓願之後,就安住於真實之慧。《往生論》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都是真實智慧,都是無為法身。當年法藏大士莊嚴淨土的時候,正是安住真實慧中,“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本段總綱。

    “弘誓願”。弘就是廣大,普遍平等普度的願叫做弘願。希求滿足叫做願,更堅決的願叫做誓願。別的東西來干擾,你有堅定的誓願就能排除,我不能管那些,我自己有誓願。

“住真實慧”。這個真實慧跟前頭第二品《德遵普賢品》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裡“惠以真實之利”,這三句話說的是實際理體的三個方面,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真實之慧。三句不同,但是三句中有共同的,那就是“真實”。《大乘義章》說:“法絕情妄為真實”。徹底超情離妄顯現本真才是真實。所以真實就是本體,真就是真如,實就是實相。真如實相,《觀佛三昧經》:“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到了佛的果位,果上的德就是真如實相和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就是勝義谛空,這是空有不二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這樣的空。與色對立的空,是頑空。空是一邊,色是一邊,兩邊對立叫做邊見。第一義谛與真如、實相都是佛地果覺的聖德,這三者是同一涵義的不同名字。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又《教行信證》說:“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可見真如、實相與法身只是名字不同。天台宗說“諸法實相”,華嚴宗說“一真法界”,可見真實兩個字有無上甚深的涵義,有無量無邊的妙德。真實之際,就是真如實相究竟徹底的本源。譬如探黃河的原始處,必須要窮黃河的源流,真如實相的究竟根源,叫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呢?本經《大教緣起品》說:“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所以普令眾生都得到真實之利,是如來出世的真實目的。那麼如何能叫得到真實之利呢?那就須要宣說能令一切含靈都得度脫、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萬類齊收、三根普被的淨土法門。

    “真實之慧”。能顯示真實之際的本體,流出真實之利妙用的,正是真實之慧的全體大用。《大乘義章》說:“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真心就是指當人的妙明真心,又叫自性清淨心,也叫佛性、真如、實相、法身、法性、如來藏、法界等。釋尊證道時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指這個真心的本體,但由一念妄動,於是“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倘若“真心體明”,那就是本有真心的本體恢復了本有的光明,這一句也就是禅宗五祖所說“明自本心”。為什麼能明?就因為“自性無暗”,這與“真心體明”是一句話。自性就是指自己本有的佛性。譬如一面明鏡,本是十分光明,可惜被污垢濁穢的東西把鏡子弄髒了,鏡子被暗所遮,就不能照東西了。自性上消除了一切暗,這就是“自性無暗”,也就是禅宗的“見自本性”,這才叫做慧。所以明心見性才是本經所說的真實慧。

    前已提到:“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指的一切所有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種種都叫做法,不是專指佛法叫做法,或者法律叫做法。佛教這個法字的定義,是最普遍了,什麼都可以稱為法。什麼叫真實?就是對於一切法都要離開情執與妄見。眾生都是在情見之中,所有的見,都是眾生知見。佛出現世間的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的知見。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件事。所以要捨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見,日新又新,所以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這些東西,破除這些東西。不是把自己的這些見,做為核心,慢慢豐富,慢慢美化,這只是自欺。譬如貨物,只用名牌貨的包裝,實際的內含是自己的劣貨,你始終是假的。你得把這個自己拋掉,無我嘛!真正要無我!沒有我,還有什麼見!沒有我相、人相、我見、人見,不但要無相,而且要無見。眾生所有都是情見,都是妄見,真實法中沒有情見,沒有虛妄,所以叫真實。所以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都是這個意思。所以離開妄的本心,也就是自性、自心,也叫做真如,也叫做佛性,也叫做法身等等。真心是體,有體就有用,從真心所流現又能表明本心並起無邊妙用的就是慧。所以修行不是修成植物人,人跟植物一樣,沒有腦筋,只會吃喝,而是要從真心本體上,流出無邊殊勝無比微妙的照用。這不是第六、七兩識所產生的妄用。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我,這兩個識在那產生的錯覺、妄想、執著,遮蔽了本來的智慧德相。再者,本經的三個真實,可比擬涅槃的三德。真實之際就是法身德。真實之利,使眾生不為煩惱所束縛,不為三界所拘留,是解脫得。真實之慧是般若德。所以這三真實就如同涅槃的伊(梵文為\)字三點,不縱不橫(不是:也不是…),即三即一,說它是三,對,有三點;說它是一,也對,只是一個字。伊字三點,即是三也是一。涅槃三德同於本經的三真實。發願之後,法藏大士積功累德,第一句話就是住真實慧。這就是畫龍點睛。極樂世界一切種種的殊勝莊嚴,都是真實慧所流露的,也就是說真實慧所成就的。

    “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就是沒有間斷、雜亂,沒有疑慮、畏懼,沒有懈怠、停頓。“一向專志”就是心志專一,心是專一、固定的,沒有轉變,沒有悔改,一往直前。“妙土”指精美絕倫的佛土,它的精美不但一切不能和它相比,並且它的美妙大家想像不到,贊不能及,所以稱為妙土。如何來莊嚴妙土呢?粗淺的說,就是以很尊重的、很恭敬的,等等的美、等等的善來做裝飾。法藏大士有種種的妙德,這個妙德是能莊嚴,能做莊嚴的事,所莊嚴妙土,是所莊嚴。法藏大士以本身的萬德來裝飾所建的妙土,所以國土具足莊嚴。再進一步說,極樂世界依正一切莊嚴,直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由於心土不二,自心清淨光明即是國土清淨光明,心具萬德就是土具萬德,所以法藏大士住真實慧,莊嚴國土,這才是真實莊嚴,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大根本。本經二十六品中,阿彌陀佛對十方來極樂禮供聽法的大菩薩們說法:“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兩偈是彌陀宣說成就佛剎的關鍵,也等於開演怎樣住真實慧莊嚴淨土。第一偈說,首先要了達覺悟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回聲)。這與《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一味的,這就證明金剛般若是成就佛剎的根本。有了根本,再滿足大願,就決定成功。第二偈,首要通達一切法性,是第一義空無我,既沒有人我,也沒有法我。這和第一偈在根本上一樣了。你所專志求得的清淨佛土,也正是於諸法性中一切空無我,所以若能這樣通達,這樣志求,你才能圓滿。所以人我法我俱空,才能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才能真正通達真如、實相,契悟法身。從這裡可以流現一切。一切空無我,還在求淨土,這是真實慧。明白了本體,又從本體起照用,這是真實慧。所以無我無人仍專志莊嚴淨土是真實慧。總之一切無我是理,莊嚴佛土是事,雖然沒有我,也沒有土,可是仍然“一向專志莊嚴”是理事無礙。佛國離相,不妨專志莊嚴;雖有種種妙相,可是即相離相,當體即空。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建立道場,只是水中之月;大做佛事,如同夢裡空花。這樣就事理無礙!空有雙融,遠離二邊,契合中道,這樣圓修、圓證,所以彈指圓成。所以說住真實慧,專志妙土,是大願之本。從真實之體,才能產生真實的照用、真實之慧;安住於真實慧,才能如實顯示真實之際。寶珠放光,首先照亮寶珠的本體。所以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一塵一香、一草一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無一不是一真法界,無一不是圓明具德,不可思議。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開”就是開放,張開;“廓”是開廣空虛。“開廓”,就是空廣開闊。《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就是“開廓廣大”之意。虛空不可壞,不可燒,不被淹,所以究竟常存。“超勝獨妙”。《法華游意》說:“妙是精微深遠之稱”(精彩、微妙、深入、久遠)。《大日經疏》說:妙是“更無等比,更無過上”。沒有能比的,更沒有比它更好的。《會疏》說“超勝獨妙”,不僅僅是廣大,而且其中這一切莊嚴之事,佛身、國土、依報、正報,都是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是最為精美,所以故作“超勝”。唯有極樂這一國土,最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獨妙”。《會疏》又列舉了七件事,說明極樂世界的超勝獨妙。現選出其中精彩的四項:()“佛身光壽,超過諸佛”。佛光無量,壽命無量,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超過諸佛。()“名號利益,獨出難思”。彌陀聖號名聞十方,十方諸佛都稱贊,都勸其國眾生,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可見彌陀名號“獨出”。十念必生,所以功德難思。()“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往生的正因,任何智愚閒忙,男女老幼,都容易修,容易得到果,甚至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地獄惡相顯現,此時忏悔,持名念佛,仍可往生,所以是“易修”。真要修,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所以叫“易獲”。()“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往生以後得的果,太頓了,太高了。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就能往生,就是不退,太頓了。帶惑的、帶罪業的凡夫,只要橫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阿鞞跋致,就跟一生補處菩薩相當,故曰太高。善導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起(極樂世界是四十八願莊嚴而起的),超諸佛國最為精。”所以叫做“超勝獨妙”。

    “建立常然”。最初興起是“建”,最後成立叫做“立”。“常”,常恆,“然”,就是這樣。“建立常然”指從初興直到無盡的未來永遠,就是這樣了。“衰”是衰退、衰弱。“變”,改變、變壞。極樂世界建成了之後,永遠不會衰退變壞。“常然”。“常”有三種:()本性常(凝然常)()不斷常,()相續常。()本性常是法身,法身無生無滅,本來常住。()不斷常是報身,因為報身是從法身所流現,所以也就沒有間斷了。()相續常,指應身,應身化現於這個世界,前一個應佛剛剛過去,又另顯現出一個應佛,前後相續。善導大師《事贊》說:“極樂無為涅槃界”,“無衰無變湛然常”。這就是說極樂世界是法身常。至於密部《大乘密嚴經》也說極樂世界是常住不壞的,經文說:“而依密嚴住”。密嚴是大日如來的國土,就是極樂莊嚴國。經文接著說:“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這就是說,彌陀就是大日如來,密嚴國土,就是極樂世界。底下又說:“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密嚴國土就是大日如來(也就是阿彌陀佛)所顯的他受用土,是為他佛受用的報身國土,是從法性上由大慈悲的願力而建立的。這個淨土跟法性土,跟常寂光土一樣,沒有無常的過失。《密嚴經疏》說:“今此密嚴藏(國土),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經中說:微塵聚為世界,世界散為微塵(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但極樂國土、密嚴國土,是如來清淨藏心所顯現,不是微塵所成,本來不是物質(所謂微塵,不是人們過去認為光線中照出空間小小的微點,那還是太大了。近代科學家發現微中子,他空間所占的區域等於一個電子的多少億分之一,它可以透若干億公裡的鋼板,因為它太小了,它彌漫在太空之中。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就出現大量的微中子,微中子慢慢匯聚為世界。看來宇宙大爆炸的壓力波,就是佛教所說三災中最大的風災)。密嚴、極樂都不是微中子這類東西所形成,而是如來清淨妙心的顯現,因此它“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嗔癡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谛門。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本段大意:上一段住真實慧,成就妙土,超勝獨妙,建立常然,是積功累德的總綱。本段開始是積功累德的詳說,第一句就標出法藏大士莊嚴妙土是長期不懈,是經過無量劫的精進修持的。於長劫中積累培植種種具足功德之行,心中不起貪嗔癡三毒,也不貪著色聲等六塵,一心所樂只是憶佛善根,念佛名號。憶佛念佛,自得心開,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同時深入寂滅為樂的無上寂靜、入無余涅槃的妙行,遠離虛妄這個一切惡事的根本。以第一義谛的法門勤修萬德的根本。念佛名號是善中之王,所以同於三世諸佛常修念佛三昧。不去計較種種苦惱的干擾,對於生活沒有貪求,不追求安逸享受,厭惡名利,少欲知足。於所發誓願,永遠沒有厭倦,堅決剛毅,得成於忍,如同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誣蔑並節節支解,不起嗔恨。以下分句解釋:

    “積植德行”。積是累積,一點一滴的積聚。植是種植,像種植樹木,多年成林。“德行”是具足功德的行持。這樣積德修善,久經時劫,沒有疲厭。“不起貪嗔癡欲諸想”。在自己心中,貪、嗔、癡、欲(色欲、食欲),內心不起了。對於外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貪著,只是喜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憶,只是佛啊,所以這個很精進。《首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華嚴經》:十地菩薩,每一地菩薩都不離念佛。本經《大教緣起品》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

《觀佛三昧經》說:“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在說此經的法會中,十方來的菩薩,太多太多,不知有多少。)“各說本緣”,每一位菩薩各個都說自己過去是怎麼修成的。當然每人本緣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由於念佛得道的。於是,“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以上《觀佛三昧經》這段經文實是無上希有的殊勝開示,經義是:釋尊告訴阿難尊者,你現應當好好的記住,千萬不要忘記了。我釋迦牟尼佛同十方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當前賢劫中的一千佛(釋尊是第四佛,彌勒大士當來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這一大劫裡共有一千佛,所以叫做賢劫千佛。從彌勒大士起都是未來佛),所有這些現在與未來的佛最初發心,到得一切種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諸佛,賢劫千佛,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於是感恩圖報,要學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證,憶念不忘,這叫做憶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諸善中王,最為殊勝,我們要跟佛齊等的話,首先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萬德,總攝一切善要,具足一切法門,所以在念名字的時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谛門。植眾德本”。這四句應一口氣讀下去。其中第二句是“遠離虛妄”,虛妄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虛假浮動的心又有多種巧見,好多心眼,好多花招,好多策略,這樣的人“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涅槃經》有句話很深刻:“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所以我們經中講三個真實,所貴的是真實,所忌的是虛妄。虛假、浮誇、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都是從虛妄所生。法藏大士,積功累德,首先是遠離虛妄,就杜絕了一切惡事的根本。

    “寂靜行”是如來所行的究竟清淨的滅度法,是諸大菩薩趨入無余涅槃的妙行,寂靜幽深,不是言語所能宣說。法藏菩薩住真實慧,遠離一切虛妄,所以行的是寂靜行。“依真谛門”。“谛”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世間、出世間的道理,決定不虛妄的,叫做谛。大地山河,世俗認為是真實的有,認以為實,為了順世俗迷情建立世谛,也稱俗谛。智慧所見的涅槃,寂靜、真實的理叫做真谛、勝義谛、或第一義谛。《智度論》說:“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義谛。為世谛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谛故,說眾生無所有。”所以《金剛經》說,我滅度眾生,這是世谛;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第一義谛。“依真谛門”,就是依勝義谛為門(能夠通入到涅槃,所以叫做門),依靠第一義谛的門路,來培植眾德的根本。例如《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就是此處的“依真谛門。植眾德本”。修一切善法就是植眾德本。植是種植,培植。“德本”。“德”是善,“本”是根。在《教行信證》裡說:“德本者,如來德號(指佛的名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只要你念一句),至德成滿(登峰造極的功德,就圓滿了),眾禍皆轉(種種災禍都消除轉變了)。”剛才引證的《觀佛三昧經》說:“十方諸大菩薩皆依念佛得。”又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就是證明。佛號就是德本,當代眾生,念阿彌陀佛就是植眾德本,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是“依真谛門”,廣植德本。華嚴玄門,一多相即,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一句佛號,名具萬德(萬德都在一句佛號裡面),名召萬德(在持名時,所召喚來的正是彌陀多生多劫積功累德所圓滿的至德)。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菩薩萬德齊修證入涅槃,但萬善之中,持名是善中之王,所以直指德本就是持名,因為華嚴境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逼惱身心的叫做苦。常說八苦交煎,這一切苦都不計較了。法藏大士發願“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就是不計較這些苦。“少欲”,《涅槃經》說,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雖然少,我也不惱恨。《遺教經》:“行少欲者,心則坦然。”沒有貪求,也就沒有恐怖與憂患。又“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倘若自己的欲望很多,對於世間還有種種貪戀,出離心還欠缺,焉能談到涅槃。“知足”,“汝等比丘,若欲脫離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法華經》說:“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可見對於“少欲知足”萬萬不能輕視。“專求白法”。《大乘義章》說:“善法鮮淨,名之為白。”所以白法就是白淨的善法。專求善法、白淨離過的法,來利樂群生,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叫做“惠利群生”。“志願無倦”。《普賢行願品》大願的末後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無倦”就是沒有疲厭。“忍力成就”。“忍力”是指六度中忍辱度的力用。法住師說忍有三種:()安苦忍,對於世間違緣的事,能忍,能受。()他不饒益忍,對於別人違害損傷自己,也能忍受。()法思維忍,於法無分別,對於一切法遠離分別,這樣安住,是第三忍。三種都成就,稱為忍力成就。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谕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谄曲之心。】

本段大意:對於一切眾生,心中時常懷想的是大慈與安忍。對待別人是和顏悅色,即是經中的“顏色常和”。愛語是四攝法之一,要攝受眾生,要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委婉善巧的良言相告。“勸谕策進”,來勸說促進,幫他開佛知見,悟佛知見。自己是盡未來際,永遠恭敬佛法僧三寶,尊重奉事師長,為師長服務。在奉事師長這句經文自然包括孝順父母,父母正是“長”。自己沒有一點點虛偽谄曲的心,沒有一點虛假、造作、恭維、奉承的心。所以《維摩經》:“直心是菩薩道埸。”肇公注解說:“直心者,謂質直無谄,此心乃是萬行的根本。”《涅槃經》說“一切惡事,虛妄為本”,可是質直無谄,是萬行之本,兩相對比萬分重要。所以學佛不是要寫論文,當佛學家,升座說法,而是要有真實修行,成為軌范,才是大丈夫事。

【莊嚴眾行。軌范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一段是法藏菩薩律已方面,也就是自覺方面的行持。筆者常說,對於自己生活享受、名譽地位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對於自身的覺悟則是越高越好。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莊嚴,徹底覺悟,以身宏道,永作楷模(榜樣),真是萬世模范。本段的大意是:

    “莊嚴眾行”。“眾行”表六度萬行等一切行持。“莊嚴”,《涅槃經 》說:“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所以“莊嚴眾行”,就是用福德同智慧來莊嚴自己的六度萬行等一切行,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行中都包括了福智,都具足了福智。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軌范”。軌是軌則,范是模范。由於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軌則,所行所示,成為模范,所以說是“軌范具足”。“觀法如化”。《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化”就是幻化。“觀”,我們常說作觀、觀想,其實觀字很深,就是觀自在菩薩的這個觀字。離開一切情才叫做“觀”,“觀”就是智慧的另一個名字。觀和想也是這樣,有心的叫做想,離念、無心的叫做觀。一般所謂觀想,都不容易達到“觀”,只是想想而已。觀和照都是高深的,想就是粗淺的。所以我們也知道五蘊皆空,但不能度一切苦厄,就因為你所理解的都在想的范疇裡,他對於五蘊皆空,是想明白了,不是照見五蘊皆空。若是照見,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觀法如化”,就是照見一切諸法都同幻化,都是魔術師變出來的,還有什麼可執著呢!“三昧常寂”。“三昧”就是正定。“常”就是離開生滅之相的真體。離盡煩惱之相叫做“寂”。由於照見一切都是幻化,在本體之上絕除名相,沒有煩惱,不生不滅,住於常寂甚深三昧。“善護口業”。三業之中,口業還是很容易犯的,所以要善於護持,主要就是“不譏他過”。譏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口業不說別人的過失,實際是意業的不見他人過失。上品偈語末後一句是“一切皆成佛”,《首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就是不見他人過失的根本。但也不等於是糊塗,一個人好,一個人壞,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些地方,有兩句話很合適,“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於分別,而在第一義上沒有動;在第一義上不動,還是善能分別諸法相。總之,都不是落在哪一邊上,這才是中道。“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就是戒律,“儀”是儀則、儀式、儀軌。防惡止非的法叫做戒律,依止戒律而行動叫做律儀。《璎珞經》:“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戒是根本,所以善護身業,嚴守淨戒,作為人天模范。“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由於智慧猛利,觀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復又善護身口,嚴持律儀,故能深達法源,從容中道,善護已念,清淨無染。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所有國城、聚落(就是鄉村中的居民點)、珍寶,這一切一切都無所執著,這一切都可以經常拿來布施,這是財施;更重要的是法施,把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的行來教導度化眾生。這樣殊勝的財法二施,連城池、聚落、珍寶等都可施人,唯樂以菩薩大法教導救度眾生,正是無上殊勝自他兼利的大行。《會疏》說,“教”是以道傳人,“化”是轉惡為善,安住正道,建立大心,叫做“安立”。“真”是真實,沒有迷妄。“正”是於理無差,沒有邪曲。“道”,《華嚴大疏》說:()通至佛果故名道。()涅槃之體,無障無礙謂之道。所以道就是能達到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涅槃的本體。所以“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住”是安住,“無上”是更沒有能超過它的,在它之上的,“真正”是真實契合理體,“道”,能通到涅槃,並且就是涅槃,即使無量眾生都得到教導與度化,能安住在無上真正之道,到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由於成就了這樣的善根,“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福慧雙修所得到的果實,自然福慧雙圓,所以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寶藏”是儲存珍寶的倉庫,“發”是開發,“應”是應化,就是說無量儲放妙寶的倉庫感通化現,自然開發。這就是福報。他或是“長者”(年高財富),或做“居士”(居士過去也是很高的,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不像現在,只要是佛教徒也可以稱居士),“豪姓”(指名門大族),“尊貴”(指高官顯吏),“剎利”是王家貴族,或者是國王大臣,“轉輪聖帝”(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金管四天下)、“六欲天主”(是欲界六天,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樂化,六、他化自在),乃至“梵王”(是大梵天王)。由於菩薩所修無量功德,所以生生尊貴,德高望高,財富充足,並常能遇佛,都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以功德說不能盡。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法藏大士身口常出無量微妙的幽香,香味很像旃檀(柱香)和優缽羅花(青蓮花、紅蓮花),能遍熏到無量世界。他不論生在何處:長者、剎利、天界等等,都是色相端正莊嚴,

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相好都是色法,都是來莊嚴顯發佛身。《大智度論》說“相粗而好細”,有相沒有好就不圓滿。輪王、帝釋、梵天,他們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沒有好,於是相就不微妙。眾生見到佛,能見到相,好則難見,因為眾生眼觀察不到這麼微細。由此可見,相是粗的,好是細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難見的。法藏菩薩,在因地之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而且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供養之具,都用來利樂有情,普施眾生。所以本經此處也顯示了華嚴境界,在一只手裡頭能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無窮無盡,普作饒益,正顯一中有多,小中含大,圓明具德,不可思議的華嚴事事無礙境界。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因為以上種種積功累德的因緣,能使無量無數眾生,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讓無量的眾生發菩提心,就是如來出現於世的目的,使眾生能得真實之利。法藏大士於無量劫勇猛精進,積功累德,所得的妙果,也就是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這些末法眾生,現在能發起菩提心,都因彌陀大願多劫教化的結果。經中三輩往生,都因發菩提心。此心殊勝,“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若能發起,實是大事因緣。

 

圓滿成就第九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從本品起是大士無量勝因所感的聖果。一切誓願都已圓滿成就,這就成為本品的品名。本品開頭這幾句話,文字極少,可是描出法藏大士不可思議的功德成就。大意是:

這時候佛告訴阿難說:法藏比丘,修菩薩所修六度萬行,廣積種種功德,無量無邊,於是就“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對於一切所有種種的法,都通達自在,沒有阻礙)。這句話意思很深。佛曾經這樣說過“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沒有人超過我,控制我,我為法王,所以在法中自在,一切法中圓融無礙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法藏比丘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贊歎。也就是說法藏比丘此時就同釋迦牟尼佛一樣,達到了諸法平等,自在無礙的無上覺悟。底下又緊接一句“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原表明法藏大士的無上成就,當然其中包括“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是無比的奧密,言語道斷,所以不是語言所能通,心行處滅(心的作用達不到了,眾生的心只是分別,都是第六識的作用,只要念起,便有分別)。現指出不是分別心所能了知的,所以人的妄心便不能為力了。這就是說法藏大士不是眾生的凡心所能猜測。以下再把兩句重點說明一下。

    “而得自在”四字的深義,還可以從《心經》中觀自在菩薩的名號得到體會。“自在”兩字有很深密的意義,“自”就是自性、自心的自。“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心、自性在不在。什麼叫做“在”?宗門祖師說:“罄然獨存”。罄然就是百丈禅師的“迥脫根塵”,從六根六塵中桶底脫落了,“獨存”就是百丈禅師的“靈光獨耀”。可證十方諸佛、歷代祖師都是一個鼻孔通氣。這個自性、自心,正如布袋和尚說是“十方世界最靈物”,故稱“靈”。光明就是智慧,故稱“光”。孤立無侶,無一物可當情者,故稱“獨”。寂然常照故稱“耀”。所以“罄然獨存”和“靈光獨耀”都是顯示了自心的“在”。所以觀自在就是了了明心,了了見性。要在任何情況下,自心自性了了現前,不為一切所礙,那才是“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現在有些修行人偶爾也能想到自心自性,但是一轉眼,就不知道哪兒去了,就被煩惱和世法牽著鼻子圍著茅廁坑轉。若真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這就是甚深般若,最徹底的般若,所以能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自在無礙了。所以應該以知有自心為因,知自心本不生滅,沒有增減;一切時處觀照自心是為因,所得的果,就是徹底恢復自心的明朗寂然常照,所以因果一如不可思議。

    “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也很好懂,但是“佛學”越深的人往往越不懂。他不承認這句話,他大概認為別人可以不懂,他是佛學家,所以他都懂;他不但懂,還可以當裁判員,對於不順眼的佛經,他可以說是假的,於是出示紅牌,罰出場外。“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同《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完全是一味的。兩句在文字稍有出入,可是實義上完全沒有兩樣。我們常讀的開經偈最後一句:“願解如來真實意”,這句很好,表示眾生當前的生滅妄心理解不了,所以祈禱佛力加被,讓我能解。《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個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但是佛的知見,經中說“唯有諸佛世尊,乃能知之”。既是眾生,現在所有只是眾生知見,所以就要用慈悲喜捨中的捨字,你要捨掉自己的知見。許多人只是抱著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自己的眾生知見來評定批判佛的知見,他就永劫也不能懂了。所以要先捨掉你的眾生情見。常雲捨身容易捨見難,所以首先要在捨字上用功。常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就是說你先捨盡你的凡夫知見。譬如一只裝滿了漿糊的瓶子(佛教稱為滿器),你拿來裝甘露,那是裝不進的,必須把瓶中洗干淨再說。《圓覺經》(圓覺也就是真如實相的另一個名稱)說:“未出輪回,而辨圓覺。”沒有出輪回,仍是生死之中,你的心就是生滅心。在生滅心中,妄想是相續不斷的,前一念滅,後一念生,老是生滅生滅不停,妄想不斷,所以“未出輪回”。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辨別什麼是圓覺,其結果只能是“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也就是說,你想辨認的圓覺實性,它就同你的妄想一樣,也在流轉了,所以你不能真實理解圓覺。以上《圓覺》經句,證明本經的“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與《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與教中所說:太末蟲(微生物)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火炬之上;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完全一致。所以如來真實義不是眾生在思量分別、語言分別的妄心中,所能理解的,因為如來的真實義,都隨著你的妄心一起流轉了。我們應知如來一切言教都是指月的標,如來指出見月的方向,切不可不要如來這一指,這叫做棄指認月,那就更難見月了;更不可執指為月,把如來的手指認成月亮,那就三世諸佛都含冤了。所以經教像是指路牌,做一個箭頭,上寫頤和園,大家按箭頭方向一定找到頤和園,但決不可認為指路牌就是頤和園。又像地圖,譬如幾個朋友在我家中,想從地圖找出巴黎在什麼地方,其中有個眼睛好,首先發現了,他用手一指圖上的巴黎並說:“巴黎就在這裡!”這位先生的話也對,也錯。說他對,因為他所指確是圖上的巴黎;說他不對,因為他和地圖都是在中國北京黃念祖的居室之內,這裡不是巴黎。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上段是法藏大士正報的成就,這一段是所攝佛土的成就,也就是依報的成就。段中大意是:過去所發的四十八願,全部實現,所建佛剎是“如實安住”。“實”是實相,也就是真如,所以如實而住就是如如而住。極樂一切所有都是“如如”(如同真如)妙境。國土遍攝十方佛國的勝妙,所以說“具足莊嚴”。佛土一切莊嚴令人肅然生敬,這是“威”。國中萬物都使人增上,是為“德”。國土一切都不窮盡,所以叫做“廣大”。彌陀另一名號是無量清淨覺,所以所居佛土是清淨國土,心土如一。“圓滿成就”。“圓”是圓妙。“滿”是具足,一點沒有欠少。“成就”是實現、成功。《往生論注》說: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今天都真實成功,已成了阿彌陀如來了。由於誓願自然產生了神力,這是“願以成力”,由於你的願出生了力量;“力以就願”,我的願力就是來實現我的本願。“願不徒然”,願不是虛發,“力不虛設”,所產生力量也不是虛設無用。願必產生力量,力量就是要實現本願,力和願是相符的,是一致的,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使得本願能實踐能落實,所以法藏大士所發的四十八願圓滿成就。

    “如實安住”前已說過,即是如如而住。“如實”的意思正同密宗的“如實知自心”的“如實”相同。密宗的要領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自己的心。“如實安住”、“如實知自心”,兩個“如實”是一樣的。但在本經更進一層,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也就是安住於自心,也就是安住於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於諸法實相,也就是安住於法身。《往生論》說:極樂國中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既然極樂身土就是法身,法身常住,三際一如。過去現在未來是三際,三際沒有分別,打破了空間,這是法身境界。法身真常,所以極樂究竟的國土,叫做常寂光。

    “具足莊嚴”。法藏大士在發誓修習的時候“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又《國界嚴淨品》:“彼極樂界……具足莊嚴……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可見極樂乃廣攝無量佛國的微妙莊嚴而成就,所以是“具足莊嚴”;又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心淨則土淨,所以“具足莊嚴”。

    “威德廣大”。可敬可畏叫做“威”,可尊可愛就是“德”。“威”是威力、威儀,令人肅然起敬不敢放肆。“德”是有德於人,令人尊愛。極樂國土香光音聲都作佛事,饒益眾生,一毛一塵都是圓明具德,所以有德。再者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折服,一是攝受。折服是威,攝受是德。並且在度生時,往往先須折服,才能攝受。例如與外道辯論,只有在折服他,把他說敗了之後,才有可能攝受他作為佛教徒。“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是“大”。窮極本體、妙用無窮叫“廣”。“廣大”的含義,可以用近代語言來說明,那就是數學上的無限大,符號是“∞”。無限大減去任何數仍是無限大,把它分為千分萬分億分,不管是多少份,每一份仍是無限大,因此它就不可窮盡。現在十方佛土中的如來都勸說自國人民往生極樂,這麼四面八方永不停止往生極樂,極樂永遠也不會容納不下。極樂人民到十方去供養諸佛菩薩,所須供養之具,永遠沒有窮盡,就像“∞”,怎樣減,怎樣分,結果仍是無限大。

    “清淨國土”。經裡頭說,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逾十方”,而清淨也是佛號,漢譯就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佛都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種種的無量。由於阿彌陀是無量清淨,心淨則土淨,所以極樂世界是無量清淨。再者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也就是密嚴世界。《金剛頂經》說:“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這就是說密嚴與華藏兩個佛剎都是金剛自性清淨,不是由凡物所成。又《密嚴法藏疏》:“今此密嚴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這說明密嚴國是由於彼土如來的清淨如來藏心所現。所以極樂世界是清淨國土。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本段大意是:阿難聽佛說完以上開示,就問佛:法藏比丘成就菩提了,他是過去佛呀?未來佛呀?還是他方世界中的現在佛呀?世尊回答:“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從沒有所來的地方而來的,去是向沒有所去的地方而去的。)這同《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完全一致。“彼佛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處處是自家,本來是一體,怎麼能說從哪裡到哪裡。靈峰大師《金剛經破空論》說:真如不能從自體以外一個地方到這裡來,也沒有自性以外另一個處所可以去,只是有緣則現。池水清涼了,天上的月亮就現出來,月亮也沒有下來,水也沒有上去。回頭陰天了月亮又不現了,可是月亮始終是無來也無去呀。不是說看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到水裡來了,不見時月亮從水裡又走了。根本沒有來去,這就打破了空間。

    “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這就打破了時間。非生非滅這同於《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也就是《楞嚴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眾生在妄,一念一念生滅不停。滅了生滅,所以說“非生非滅”,但生滅滅已不是就斷滅了,而是“寂滅為樂”與“寂滅現前”。《觀音耳根圓通章》說:“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種殊勝。”這就是禅宗常說的從冷灰中突然蹦出熱豆。正當火滅灰寒的時節,偏偏從冷灰裡頭蹦出一顆熱豆,這常用來譬喻禅宗開悟的情況。現在許多人火不滅,灰不寒,領了一隊人熱熱鬧鬧扮神扮鬼,只是自欺欺人,大家胡鬧一場。這一點很重要:要在一切能所都除消淨盡了之後,連能滅所滅都盡了之後,這時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別有天地。這個無生無滅,不是斷滅,而是“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四字是教眼。“非過現未來”,現在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懂了,他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過現未來,只是因為有妄想,前一念就是過去,現在又有一念這是現在,底下還有一念跟著就要來,就是未來。離開妄念什麼是過去現在未來!(入禅定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好多天過去了。先師虛老山中靜修,一次大雪封山,大家以為虛老怕是死了,大家用長竿在雪中探路,找到閉關的地方,大家敲引磬叫門,把虛老從定中驚覺了。開門相見,大家高興極了,虛老說:你們這麼遠來一定餓,我這兒煮的芋頭可以請你們吃。我煮上芋頭,就打坐了。誰知打開鍋蓋一看,芋頭長的毛,都長得好長了。多少天了,但只覺得是在片刻之間。)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信心銘》最後一句“無去來今”,沒有過去,未來與現在。這就表示過、現、未三世,本來沒有差別,都不離當人的一念。上面所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表示十方就在當下。世人所執的時空概念全部打破了。

以上所說是法藏大士所證法身理體,也就是本經的“真實之際”,在這裡可以充分看出本經與《金剛經》本無分別。彌陀成佛究竟了法身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麼眾生可度。可是理不礙事,在寂滅中正好廣顯大用,所以寂而常照,理事圓融,加以本願無盡,所以要廣施真實之利,普利眾生。

    “但以酬願度生”,這一句就表明了為什麼從法身境界流現了體兼報化的極樂國土,只是為了酬願度生。“酬”是酬報。“酬願”,就是俗話說的還願。俗說既然許願就要還願,也就是要實踐自己的誓願,所以要酬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度眾生,這個大願成就,當然要酬願度生。怎麼度呢?所以“現在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現”有兩個意思:()是指極樂世界是從如來的自性清淨心所流現,這是“現”字的意思。()是現在的意思,他現時正在說法。“西方”。專指西方,是密宗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無上殊勝密意。如《法華》所說,佛看眾生的根機,“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等)”。佛已明說了,佛所說法是隨眾生根器利鈍而有種種的不同,佛的名號壽量等等都是隨著眾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而說。“現在西方”就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殊勝方便。善導大師主張:娑婆眾生妄心爆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注,況無方無相耶?“爆”,例如爆炸。眾生的妄心,經常狂動,所以要指方立相,使能專注,所以《佛遺教經》:“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道理都是一樣的。《上都儀》說:“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不可得,況離相耶?”因為眾生的心十分狂亂,要使他的妄心先能專住一處,所以指定西方並建立壇城事相。這樣來攝凡夫的心還做不到,你還光叫他離方離相,他怎麼下手?並且密教五方佛,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也正好在西方,這都是密宗的概念。實際我們老說極樂遍一切處,哪裡有定方。小小的地球是圓的,你一直往東走,後來就走回原處了。“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魏譯》、《唐譯》都是十萬億佛土佛剎,本經數字比《魏譯》大一百倍。這裡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佛是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隨宜而說,所以不同。()“百千俱胝那由他”本來就不是具體指一個數,例如,百千三昧,不是說一百乘一千,而只是說許多三昧。例如,我們說千萬人所不能及,“千萬”也不是一個死數——一千乘一萬。所以兩譯數字不同也沒有關系,何況方才說過空間只是妄執,還有什麼距離可談。總之娑婆極樂都在自心之內,經雲:“十方虛空生我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說遠說近都成戲論。所以《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蓮池大師《疏鈔》的話更好:“分明在目前。”淨土宗跟禅宗哪裡有兩樣。什麼十萬億、千萬億國土,只是“分明在目前”就在諸位眼前。

    “有世界名曰極樂”。“世”,代表時間,指過去、未來與現在這三世。“界”,代表空間,指四方上下。時空相合,叫做世界。這個世界的名字是“極樂”,梵語就是須摩提,可以翻譯成安樂國、安養國、清泰國等等。《要解》說:“永離眾苦,第一安穩。”(永遠離開諸苦,而且最極安穩)《疏鈔》說:“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是登峰造極的快樂,不是人界和天界所有種種快樂所能相比的。)所以這個國土叫做極樂。

    “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法藏已經徹底覺悟究竟成佛,佛號阿彌陀。《彌陀要解》說:“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又“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要解》的話,非常精妙,它說此處的極樂世界是指四土裡面的凡聖同居土。但殊勝之處,在於它也同時橫具(齊時並有),也就是同時也具有以上的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這正是極樂世界最極殊勝的地方。《要解》又說:這裡經文所說的阿彌陀佛正指佛三身中示現在凡聖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佛,可是同時也就是報身佛與法身佛。佛有三身:一、法身,居住常寂光土(所謂居住,只是示現令眾生可以理解的話,實際是身土不二)。二、報身,居實報莊嚴土。三、應化身,常示現在方便有余及同居土。又化身有兩種,()示生化身,示現八相成道的佛身。()應現化身,應眾生的機而示現的應化身。又可分為:()佛界化身,現佛界的身。()隨類化身,示現與九界眾生同類的身。本經正是示生化身,就是在西方同居淨土,示現佛身的應化身佛。但應注意同時也就是報身佛,也就是法身佛。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寶珠,寶珠有珠體、珠光、珠的影子。珠體是本體,是法身;珠光是相用,是報身;珠的影子是全珠所顯現,是化身,但是三個不相合離。所以佛的三身也像伊字三點,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生到同居,你見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見到報身佛、法身佛。你所居的國土是同居土,但它也橫具上三土。所以極樂的同居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阿彌陀”就是毗盧遮那,也就是大日如來。在《彌陀疏鈔》裡用密宗的道理來解釋:五智成為五方佛,毗盧遮那在中央,表示法界體性智,其余四智現出四方如來,妙觀察智就現作西方的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彌陀疏鈔》的話:“一佛而雙二土也。”彌陀跟毗盧遮那就是一尊佛,兼領兩個佛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東密又說,阿彌陀佛就是大日如來。日本的興教大師是密宗的大德,說是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因為不生不滅;又或名無量光佛,因為光明遍照。所以大日如來又名無量壽,又名無量光。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有無量的勝妙密意,無量壽、無量光、甘露王、無量清淨,等等等等。而且阿彌陀三個字,每一個字都有無量的密意(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寫得較細,請大家參看)。《阿彌陀密釋》(也是密宗的書)說:“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這三個字,可以消滅你無始以來的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專念阿彌陀這一佛,就成就了不可窮盡的福智。“如帝網一珠”,就像帝釋天宮中寶殿上寶網上的一個珠子。“頓現無盡寶珠”,無量無邊的一切寶珠都在一個珠中出現。所以“念阿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書中極贊專念阿彌陀佛的殊勝,很快圓滿無邊的自性本具的功德。這個《密釋》的無上開示,大開諸佛的秘藏,顯示持名一法總攝一切法的功德,只要專念彌陀,就可迅速圓滿自性本具的無邊妙德。這正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知見。念佛的福、念佛的德,以及殊勝功用,“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徹底知道。若能了知很小的一部分,已經超凡入聖。一般只彷彷佛佛,迷迷糊糊,將信將疑,似懂未懂而已,因為這個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阿彌陀成佛到現在,一共有十劫了。這也是權說,若論實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都是久遠成佛了。《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無量劫前大通智勝如來沒出家時的王子,他們本來是弟兄,後來都隨父王出家了。釋迦牟尼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的塵點數的劫,是不可說不可說的多劫。阿彌陀佛同樣早已成佛了,“於今十劫”只是示現而已。“今現在說法”,就直指當下了。“今現在”,表示阿彌陀佛是現在佛,就在我們這個時候,正在給眾生說法。再過多少年,有人讀到“今現在說法”,就是說在他正讀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正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極樂世界本土有無量無邊的聖賢大眾,十方無量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聖賢到來禮觐聽法,法會廣大莊嚴,都圍繞彌陀座下,恭敬聽法。

 

皆願作佛第十

【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阇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

本品是說,佛答阿難後,法會中有一王子與五百大長者,都以金華蓋供獻釋尊,並願自己成佛時,一切都像阿彌陀佛。

本段大意:佛說完了阿彌陀佛在菩薩因地當中,成就了所發弘誓願海的時候,法會中有一聽經的王子,名字叫阿阇,他同五百位年高德重、威望很高的大長者,聽佛說法之後,都引發了空前未有的歡喜心,各各拿了一個金質的花蓋到佛前禮拜供養。這五百零一人都是在家居士,他們共同行動,又帶了同一的供品,可見他們是一同來的。他們把花蓋奉獻以後,就都回到大眾中,在一旁安坐聽經,這時每人心中發願,願我們成佛時,一切都同阿彌陀佛一樣。文中是“我等”,足見這是共願。

【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本段大意:阿阇世王子等發起大願,世尊馬上就知道了,所以說我們的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我們的心和佛心沒有一毫一厘的間隔。佛當時就告訴在會的一萬二千大比丘:王子等人,以後都要成佛。這也相當在大會中,為這五百零一人授記作佛。佛並對大家說:他們前世一直都修習菩薩的大行,安住於菩薩之道,經過了無數大劫,曾經供養過四百億(億最小是十萬,最大是萬萬)佛,廣種功德,今天又發起願如同阿彌陀佛的殊勝大願,所以都必定成佛。

    末後佛再指出這些人與佛的宿緣:在迦葉佛住世的時候,他們是我的弟子,今天在法會上,他們供養我,這是再度相逢了。

    當時會上一萬二千大比丘聽佛所說,沒有一個人不替阿阇王子等五百多人歡歡喜喜。經中有三處應該重視:()是發願。阿阇王子等才發願我們皆如阿彌陀佛,馬上就得到授記,將來一定成佛。()是因緣。過去生中在迦葉佛時,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現在又在法會相逢,又獻供養又來聽經,又進一步結緣。因為緣法很重要,佛也不能度無緣。當年佛在王捨城的時候,有三分之一人不但沒有見過佛的面,根本沒有聽到過名字。佛這麼樣的威德,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連佛的名都不知道,就是因為他無緣。()本法居士非常相宜。在《德遵普賢品》,文殊、普賢、彌勒之後,就是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在本品中,聽佛說完法之後,首先歡喜振奮來獻供養,來發大願,又是阿阇世王子等五百多在家人。正是表示淨土法門非常適合於在家人。在家人就更需要這個,因為在家人有工作,有家庭,有負擔,有好多事,還想靠禅定種種的其它的辦法,就是行不通,所以在家人非常相契。

 

國界嚴淨第十一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自本品到第二十一品,主要宣演極樂的國土莊嚴。《往生論》的畫龍點睛的妙語——極樂三種莊嚴(一佛、二菩薩、三國土)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極樂全部只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其中萬事萬物,一草一木,沒有一樣不清淨;沒有一樣不是真實智慧——甚深般若的顯現;沒有一樣的本體不是無為法身。法身無相無為,也無無相,也無無為,所以繁興大用,現一切相。昙鸾大師《論注》說:“相好莊嚴即法身”,全顯事理無礙無上殊勝的離言境界。若專執法身無相,則未免仍偏於執理廢事。因此,經中一切妙相,“當相即道”(這是密宗言語);“即事而真”,事相即是真如。而且事相體用一切圓融無礙,一毛一塵沒有一樣不是圓明具德,一一豎窮三際(串徹於過現未三世),橫攬十虛(在空間遍一切處),一一都是不可思議。不能以情相見,不可思慮而知,所以處處事事無礙,處處是一真法界。這是我們在研讀以下二十品經文前首先應當明白的。

    本段大意:佛對阿難說:那個極樂世界,是無量功德所成就,所以國土莊嚴清淨,具足一切莊嚴,永離種種苦難、三惡趣(鬼、畜、地獄)與魔惱的名字。眾苦諸難惡趣魔惱,連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國中沒有春夏秋冬、寒冷暑熱、陰雨的現象,也沒有海洋、河流、山陵、坑坎不平、荊棘、沙漠、鐵圍山、須彌山、土石所成的種種山,只是一片平坦整齊、廣大無邊、以自然七寶和黃金所成的大地。國土是妙中的妙,所以叫“微妙”,華麗中的華麗,所以叫“奇麗”。國土的清淨莊嚴超過十方一切世界。以下再把重要文句詳細解釋一下:

    “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昙鸾大師《論注》說:“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也。”《論注》是說:法藏菩薩住真實慧,莊嚴佛土,所以說是“菩薩清淨業起,莊嚴佛事”。這兩種說法是完全一致的。《往生論》又說,極樂三種莊嚴,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現《論注》說:“依法性入清淨相”。法身即是法性身,也即是法性。法藏菩薩莊嚴佛土,是從法身理體顯現清淨國土,這也就是《往生論》國土莊嚴入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正因本體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真實之際,“不顛倒,不虛偽”,所以這樣顯現的一切事相,“名為真實功德”,更沒有任何另外的一法。蓋離開了真實便是虛偽,所以真實功德就是“無量功德”,自然也就“具足莊嚴”。

“諸難”又叫八難:()地獄難。在地獄中聞法很難。()畜生難。()餓鬼難。()長壽天難。壽五百劫,是色界四禅中的無想天。他的無想跟魚在冰中凍了一樣,一旦冰化魚又能動了。()北俱盧洲,那兒佛不去,困難。()盲聾喑啞難。瞎子、聾子、啞吧,這都很難。()世智辯聰難。自命聰明的人都要警惕,如果你只是世間邪智,再加上能說會道,長於舌辯,會寫文章,喜愛外道理論,不信出世正法,就屬於這一類,要成道很難。()生在佛前佛後難。最後是生到不遇見佛的時候,很困難哪。

    “惡趣”,就是三惡道。“魔惱”,魔能惱害人的身心,所以也叫魔惱。魔是魔羅的略稱,也就是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的另一個名字,這類鬼神有很大的魔力,能惱害修行人。

“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四時”是春夏秋冬。“寒”是大冷,“暑”是大熱。“雨”是下雨。“冥”是陰天。這些都沒有了,那就永遠在溫和晴朗的天氣之中。以上是天時。至於地理,也沒有大小江海的驚濤駭浪、丘陵坑坎的蜀道難行,荊棘不生,沙礫絕跡,更沒有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只是一片平坦方正的無邊大地。須彌山是四大部洲的中心,鐵圍山是外圍。日月圍著須彌轉,四天王天在這個須彌山的半腰,頂上是帝釋所住的帝釋天。須彌山以上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都在空中了。這是一般世界的安立情況。

但在極樂,須彌山、鐵圍山都沒有了。在極樂世界“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地是七寶跟黃金所合成。“自然”表示不是造作所成,不因安排而得,所以說是自然。這是由於修德有功,性德的自然顯現。七寶的名稱各經不同,這無所謂,這些寶只是打比方而已。因為極樂的美妙,世人無法想像,只好用世間的寶來作譬喻。本經七寶是:金、銀、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瑪瑙。至於地的形態,則是“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寬”是寬闊,“廣”是廣大,“平”是齊平、平等,“正”是正大。地平如掌,沒有邊際。因為它“不可限極”,所以《疏鈔》說“分明在目前”。極樂世界的天時沒有寒暑陰雨之別,一味是溫和晴朗,大地上沒有山河險阻,一片是平坦寬廣,這都是由於法藏菩薩住真實慧,莊嚴佛土,所以心淨土淨,心平地平,心和一切皆和。正如昙鸾大師說“依法性入清淨相”,極樂眾相都是依性而入,法性平等一味,無差別相,所以天時地形無有差別;法性廣大無有邊際,所以極樂國土不可限極;法性普具善美,窮微極妙,所以“微妙奇麗,清淨莊嚴”。“妙”就是勝妙難思,“微妙”就是妙中之妙、難思中的難思。“麗”就是華麗,“奇”是奇特,“奇麗”就是獨超無比的美妙和華麗。《觀經》說,極樂大地是七寶所成,每一個寶裡有五百色光,這些光就像花朵,像群星,像月亮,懸在空中。極樂世界美妙奇特,最重要之處在於整個極樂都是清淨莊嚴。世間也有許多惹人愛戀喜悅的東西,如誘人情欲的邪香、鄭衛之聲的音樂、令人狂亂的流行舞蹈,令人心歡,令人中毒。但極樂國中一切景色令人心悅而無染著,境與心都是“清淨莊嚴”。清淨是無染,莊嚴是具德;清淨令人心靜,莊嚴令人心敬。這就因為極樂國土是清淨本性所莊嚴成就,所以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說到這兒阿難就問了:彼國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在哪兒存在著?阿難是按這個世界的現況發問。

【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

    佛就反問阿難:我們這個世界,夜摩天(從夜摩以上的天住於空,叫空居天)、兜率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依什麼住啊?這些天界住於虛空並不依賴須彌山,你為什麼認為必須依須彌山呢?阿難答:是不可思議業力所致。“業”是造作,例如目前小學生在家中應做的功課練習,叫做家庭作業。俗話中事業的“業”也是這個含義。行善的業叫做善業,作惡的業叫惡業。善業就有出生善果的力量和作用,惡業就有出生惡果的力量與作用,這就是業力。阿難是說,從夜摩天以上的諸天,不依靠須彌山能住於虛空,是因眾生不可思議的共同業力所造成的現象。

【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

    佛就對阿難說:不思議業你可以知道嘛?你本身的果報不可思議。“果報”,總起來說,是指過去所作的善業或惡業所感得的結果與回報。佛接著又說:“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業報”指業因與果報。《普賢行願品》:“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據《俱捨論》惡業勢力最為強盛,雖世尊也不能遮免抑制。)所以,“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所以《大集經》說:“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這兩句話很深很深。臨濟禅師說:“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又說:“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六道神光: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能嘗味、口能說話等等,都是神光作用,從來沒有間斷。這個是臨濟的語錄中的精華。禅宗古德有一最精妙的偈語:“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偈語是說:凡人的心總是隨著外境而轉動,這本是妄動,但是這能隨外物而轉動之處,實在是幽深奧妙。若能認清了這個轉處,那就是隨著流轉而認識本性了,識了自家本性,當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虛空都碎了,還有什麼叫“喜”叫“憂”。以上“聽法的便是佛”、“六道神光未曾間歇”、“隨流識性”,皆直指眾生的善根,實在是超情離見,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以上是宗門,若論教下,亦復如是。《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都成佛道了,所以同顯眾生的善根不可思議。

    “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宗鏡錄》:有五種力不可思議,佛法威德力是五種力之一。佛力不可思議,故成就的佛土也不可思議。昙鸾贊歎極樂世界,“光”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水”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底下都有,樹影子也能作佛事,聲也能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呀!最後還有一句話,最重要,贊諸往生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往生極樂的人沒有斷煩惱就得涅槃,這樣的殊勝方便怎麼能思議!這正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

    “其國眾生。功德善力”。“其國”,指極樂國。“善力”,修善所得之力。往生眾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助兼修,有種種的功德善力,於是可以安住在阿彌陀佛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安住極樂就是“住行業地”(住於彌陀行願成就之地)。進一步據昙鸾大師說:見彌陀身相得平等身業,聞佛的名號得平等口業,遇見光知法得平等意業。住於如來身口意,這就是住於如來行業地。由於往生眾生有殊勝功德善力,並且安住極樂學習彌陀所行,更加上導師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所以彼土不賴須彌山。

【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禀白說:這個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沒有疑惑。極樂世界以無比殊勝的因,得無比殊勝的果,我沒有疑惑。我是為將來的眾生,替他們破除疑惑,代替他們提問。

 

光明遍照第十二

    經中正在講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這些莊嚴,都是事相,所以有人感覺淨土法門跟《金剛經》好像是兩回事。但《淨修捷要》中“托彼依正”(借彼土的依報、正報),“顯我自心”(來顯明我自己的心)。所以種種依報、正報、無量壽、無量光、泉池寶樹,都說的是自性,不是心外取法。所以先要有這個根本的認識,才是真正信入淨土法門。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本段大意:佛對阿難說:阿彌陀佛的神威和光明,在最尊貴中居第一位,十方一切諸佛都比不上。佛光遍照東方如同恆河的沙子一樣多的佛剎,其余南西北三方與上上下下,也都一樣是普照。倘若是化現的頂上圓光,可以是幾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至於諸佛的光明,近的照一二佛剎,遠的照百千佛剎,唯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到無量無邊的佛剎。諸佛的光明所照的遠近,根據他前生求道時所發的願的大小和種種不同,在成佛時各各自然得到不同的佛光的妙果。都是自然成功,不靠安排造作。阿彌陀佛光明賢善美好,超世間日月的光明千億萬倍。阿彌陀佛的光明在一切佛光中極為尊貴,彌陀實是佛中之王。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威”是威德。“神”是神妙、神采。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在十方的佛中最尊第一,所以佛的光明稱為光中極尊,彌陀號為佛中之王。至於佛佛道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出現了最尊和第一的差別呢?日本古德望西師回答得好,他說:“常同常別。”經常是同,又經常是別。所以這四個字,道理很深。在我初學法的時候,常聽見上師說“於差別中解無差別意,於無差別中解差別意”。經常無差別是“常同”,經常有差別是“常別”。現打個譬喻,故宮珍寶館有許多金器,我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金的。這句話成立。又告訴你這是不一樣的,這個是盆,這個是碗,這個是塔,這個是佛像。並且佛像也不一樣,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有種種差別。這句話也成立。剛才我說是同,這話成立;現在又說不同,有差別,也成立,所以“常同常別”。所以不同於形式邏輯,承認了同就不承認別,承認了別就不承認同。諸佛妙德相證是同;菩薩成佛各有願力,所以隨著本願的內容不同成就自然不同。發願有大小,所以光有勝劣。因為法藏大士在因中發願就是要“我作佛時。光明無量……絕勝諸佛”。所以成佛後,佛光最尊第一。法藏發這樣大願不是想我要拔尖,要超過一切佛。若有這類思想,那就是魔了。這是為度眾生故,要給無量眾生最大的真實之利,所以他需要光明無量。

“遍照東方恆沙佛剎”。佛的光明,可以照東方印度恆河的沙子那樣數不清的佛剎(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就是十方(正有四方,四個犄角又四方,再加上下就十方),佛的光明都能照到。“若化頂上圓光”。佛頂上圓光的大小呢,“或一二三四由旬”(由旬這是個裡數,是古代印度行軍一天的裡程。有的說相當於我們四十裡、五十裡、六十裡等等。總之是五十裡地左右)。佛頂圓光有的是一兩個由旬、幾個由旬,有的佛是百千萬億個由旬。佛的光明,有的照一兩個佛剎,有的照百千個佛剎。唯獨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於他前世求道的時候所發的願的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所以願不虛發。“自在所作。不為預計”。等到得道成佛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這樣形成了,不是事前設計安排的。“阿彌陀佛。光明善好”,這光明之善,光明之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所以他的光是光中極尊,阿彌陀是佛中之王。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一直到最後“不思議光”,出了十二種光的名稱。這十二光名,也稱十二光佛,總之都是無量壽佛的名號。在《首楞嚴經》這個大勢至法王子和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一起來在佛前說,過去恆河沙劫以前(所以我們說十劫是示現,這個地方又一個證明)“有佛出世”,名字叫無量光(你看無量光不是恆沙劫前就成佛了嘛)。“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有十二個如來在一劫中相繼成佛。“最後佛名為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是從恆沙劫以前的無量光佛那裡學到了念佛三昧,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淨土宗的初祖,是專純修持名念佛的。

()“無量光”。昙鸾大師(現在我們淨土宗祖師裡頭遺漏了昙鸾大師和道綽大師,今後必須更正。)在《論注》裡發揮淨土宗玄旨,非常透徹,是稱為大德。他還著有《贊阿彌陀佛偈》對於十二光佛,每佛他都作了一個偈子。贊無量光偈有:“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這四句話深有意趣。大師這個贊,契合諸佛的本心,指出光明的殊勝體性。我們不要把光明只看成是事相,應知光明就是智慧,智慧跟光明是不二的。為什麼可以這麼說呢?這個無上殊勝的妙義,可以從《首楞嚴經》得到理解。經中《觀音圓通章》說:“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經中大意是,從耳根這一根返聞自性,達到本源,所有六根同時都得解脫。恢復了聞性,如幻翳的六根頓然銷除,外面的六塵同時銷滅,顯現了圓淨的本有的覺性。清淨達於極度,本有的光明自然顯發,寂而常照,含容十方虛空。)這一段經文說明了恢復聞性,六根解脫,塵消覺淨,淨極光通,全部顯示了智慧與光明的不二和兩者的妙用。以下幾句經文更有幫助:“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智慧與光明都登峰造極即是如來。根據所引《首楞嚴經》文,我們可以理解昙鸾大師偈中“智慧光明”之義。下說“不可量”。由於眾生六根六塵都成障礙,因此一切都有限制,都是有礙。佛是根塵俱消,覺性圓滿,所以一切無礙,不能局限,無法稱量!所以說無有量,所以佛號無量光。凡是有量的一切根心世界都因佛光而能開曉,“是故稽首真實明”啊。這個明稱為真實明。所以我們看古人的東西,一個字都不能放過。“真實明”是說這個光明就是真實,所以要禮敬。本經的特點就是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這裡昙鸾說的真實明,佛光也是真實。由此可見極樂的依報正報是純一真實。

前頭講過彌陀的本願“一切皆成佛”,所以光明就是真實就是佛。宋大慧禅師說:“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極樂世界一切都可以令人增長善根,都可以做佛事。國中萬物放香,香可以做佛事。菩提樹影能令見者得三種忍,都是在做佛事。可見極樂一切都有妙用,但是唯有光明的妙用無窮。十二光佛都是顯示佛光的妙用,佛光是光中極尊,佛是佛中之王。可見佛之功德遠勝余佛也,因佛光妙用超過一切。《禮贊》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唐玄奘大師所譯阿彌陀經叫做《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經說:“彼如來(阿彌陀佛)恆放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以上引證,足證極樂主要是以光明攝化眾生,施作佛事,正與禅宗大慧禅師的“只以此光宣妙法”完全相合。下一句:“是法即是此光明”,正顯是法與光明本來不二,即智慧與光明不二。“是法”,指真如與諸法實相,即是真實之際。昙鸾大師稱無量光為真實明,真實明就是本經的真實之慧,是真實之際所發的光明,所以光明就是智慧。“不離是光說是法”。“是光”指佛光,清淨本體所發的光,不離這個光明來說真實之法。光明是真實之際的照用,本體的照用就是真實之慧,顯示光明與智慧的不二。“只以此光宣妙法”就正是惠以真實之利。正顯本經的三真實。本經中說:佛光照到的人“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又《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都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昙鸾大師偈中說“有量諸相蒙光曉”。因為這是智慧光明不二的真實明,所以能開曉諸有中一切的相。偈中的“開曉”,在此處是顯現的意思。至於眾生,也是諸有中一切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意思,簡淺的說就是開示眾生明悟本源。這就是一切眾生蒙光曉的真實之利,因此明曉了達真實之慧。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說:一個眾生如果遇見彌陀如來的光,意業上的種種纏縛都可解脫了,“畢竟得平等意業”。將得到如來究竟的平等意業,也就是自己與佛心心相印了。這就是遇見佛光所得的利益。所以昙鸾大師最後要“是故稽首真實明”,要向佛光頂禮了。

()“無邊光”。許多古德把“邊”字解釋為邊際。“無邊”乃是顯示佛光普照、廣大無邊的意思。唯昙鸾大師高出一著,把“邊”字解成“二邊”、“邊見”的邊。昙鸾大師贊佛偈中:“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昙鸾大師用解脫來注解無邊是比其余的人都殊勝。解脫是涅槃三德(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之一。法身是人人本具,但因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能契合實際,了解真如之法本來不二),不覺起念,於是墮在無明,輾轉成為無量煩惱與纏縛。現要解脫,返本歸元,認識本有的法身,就須清除一切差別,遠離兩邊,合於中道,契會真如。因此解脫正顯離邊絕待,所以昙鸾大師用十二光中解脫光來顯明“無邊光”的深義。這是第一層,以下還有。“輪”是圓具之意,例如自行車的輪子,輪是圓的,輪中裝有許多根輪條,少了幾根條你就不好用了。所以“輪”是表示圓具,具足。所以解脫光輪,就說明解脫德的圓滿具足。“無限齊”。“限”是局限,“齊”是同樣,所以“無限齊”是沒有局限,也沒有能跟他同等相比的。沒有局限所以稱為“無邊”。這是第二層涵義。贊中第三句“蒙光觸者離有無”。有是一邊,無是一邊。人都在邊見之中,要不就說有,要不就說無。可是佛光一照,就離開了有無兩邊,離開了一切邊,邊和中也都離了,一切不二,契合中道,究竟解脫,所以稱為解脫光。這才是無邊光的殊勝本意。這也就是《論注》所說:蒙光一照,得到阿彌陀佛的畢竟平等的意業。平等之中當然就沒有一切邊見的差別了。末後贊雲“是故稽首平等覺”。“平等覺”就是指阿彌陀佛。漢譯的《無量壽經》就稱為《清淨平等覺經》,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覺就是佛,漢譯的本經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稱為無量清淨覺。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無量清淨覺,就是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昙鸾大師這四句偈,粗淺的大意:無邊光者就是遠離開一切有無等等的邊,而得解脫,圓滿具足,就是圓證涅槃三德中的解脫德。這個光的妙用是沒有局限,一切光都不能同它相等,相比。凡是蒙受此光照觸的人都離開有無等邊,得到解脫的真實利益。所以我頂禮無量壽佛——平等覺。

()“無礙光”。昙鸾大師偈:“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無礙”是自在無礙的意思。沒有障礙,才能自在;相反,處處都受抵制,都有約束纏縛,便沒有自在了。世間最無礙的是虛空,阿彌陀如來所放的光或雲(雲狀的光)也都同虛空一樣,沒有任何障礙,所以佛光又號為“無礙光”。本師釋尊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佛光,一切無礙。眾生在迷,在纏縛之中,處處都是障礙,這些有礙的苦難眾生,若能蒙受佛光的照臨,都受佛光的恩澤,消除障礙,足證佛的悲心願力、佛光的妙用,都不可思議,所以我應頂禮。

()“無等光”。見唐宋兩譯,魏譯是“無對光”。“對”是對比,“等”是等同,都有相等相同的意思。無等與無對只是譯者用字的不同,所以可以引用昙鸾大師贊無對光的偈語。偈子是:“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系除,是故稽首畢竟依。”佛心清淨,所以佛光清淨。佛的清淨的光明,沒有任何其它光明可以相等和對比的,所以稱為無對光。沒有對等,這是絕待,就沒有對待了。用語言文字來解釋絕待,是說不清楚的,勉強說有點像世間用語中的絕對。絕對,那就沒有對待的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說個絕對早己是相對了,絕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它就有對了。這是語言達不到的,這些道理只有自己真實用功,真參實究。“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大家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從眼耳等門進來的,這不是你自家的珍寶。《首楞嚴經》佛問文殊:你是不是文殊?文殊大士答:“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則二文殊。”這個意思絕待了。文殊菩薩說: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倘若是文殊,那就有兩個文殊了。真文殊,沒有什麼是不是,說是說非,早是落二落三。所以無等光,沒有對待,正顯本經的真實之際。

()“智慧光”。昙鸾大師在無量光佛偈中已指出“智慧光明不可量,是故稽首真實明”。贊無量光為真實明,顯明佛光是從真實本體所發的光明,佛光即是真實之慧,所以智慧光明本來一體無二。這方面前已宣明,所以在本偈中,只贊智慧光的妙用。偈說:“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因能破無明的只有智慧,佛光既能破除眾生無明心垢,所以稱為智慧光。唐代高麗大德憬興說:“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憬興師說佛光從清淨心所起,又消除眾生無明,所以是智慧。佛光具有消除眾生根本無明的妙用,真能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阿彌陀佛贊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常照光”。見《宋譯》,《魏譯》是“不斷光”。淨影師說:“常照不絕,名不斷光。”足證《宋譯》的常照光就是《魏譯》的不斷光。昙鸾大師偈:“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贊佛光明在一切時中,光明普照,沒有間斷,沒有遺漏。妙光普照,妙用常存,大恩大德,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清淨光”。昙鸾大師說:“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大師稱佛光是道光,當然遠遠不是凡情的俗光,火、珠、日、月等等。這是由於道而生的光,與道一味的光,所以明朗,並且妙色超絕,超過一切世間,所以稱為“清淨光”。大師又說,這光只要一照到你,罪垢就消除了,都能得到解脫呀,所以我頂禮阿彌陀如來。所以《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清淨光就是清淨句,就是法身,也正是我們的自心,所以才能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妙用。

()“歡喜光”。昙鸾大師偈:“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遐,是遠,是廣。由佛慈心而生的光,能普遍照到無極的遠方,能把安樂普施一切眾生,眾生得到安樂皆大歡喜,所以又號歡喜光。

    ()“解脫光”。見《宋譯》,《魏譯》只有“無稱光”。從昙鸾大師贊光偈可以看出,無稱光的實德,即是會本所選《宋譯》的解脫光。贊語說:“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神光”是贊佛光神妙,凡情是無法推測。神光本是光,但神光是離開相。光離開一切相正顯即相離相,當相即道。這個是密宗的道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需要除去一切事才是真,事就是真。這同《首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完全一致,事相並非虛妄,而是究竟堅固。一切事都究竟堅固,正與本經的“一切皆成佛”同是一真法界,無上大圓滿境界。這樣的妙光,它的妙德,無法安名,無法稱贊。阿彌陀佛的成就,正因如是離相的妙光,所以昙鸾說“因光成佛”。如是妙光炳赫虛空,十方諸佛都同聲贊歎這樣不可思議的光明,所以昙鸾由衷發出願向光頂禮。

大師的贊語也正切合《宋譯》的“解脫光”,解脫德是涅槃三德,只有當相即道,才能不為相累,真正離了相。必須即事而真,才入如來智海,觸目菩提,“因光成佛”,正顯智光妙用,照見五蘊都是第一義空,煩惱即菩提,究竟解脫。由般若德而解脫德,恢復本有法身德,圓證無上菩提。正是因光成佛。乃知此光正指解脫德,修德功圓,究竟成佛。可見《宋譯》中“解脫光”正與《魏譯》之“無稱光”不二。佛光離相,指出事理之本體;因光成佛,顯出解脫光的妙用,所以經中說,贊佛光明,至心不斷,即可往生。

    ()“安隱光”(即安穩光)。見《宋譯》,在《魏譯》中是“炎王光”。昙鸾大師偈中是“光焰王”。《唐譯》是“光照王”。昙鸾大師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焰王。三途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魏唐兩譯與昙鸾大師贊中,這個光的名字中都有一個王字,大師贊中又說“佛光照耀最第一”,正顯彌陀光明是光中極尊,乃光中之王。所以稱王的原因,就在於最難救度最極苦痛的三惡道眾生,在惡道之中蒙光啟發,離苦得樂,成就菩提。這是十方諸佛度生大願登峰造極的地方。顯此光德,所以《宋譯》此光用安穩為名。脫離三惡道,往生極樂,無有諸苦,但受眾樂是安;在彼國中壽命無量,證不退轉,一切外緣莫不增上,決定解脫,因光成佛,萬修萬去,萬去萬證,極安極穩。足證彌陀悲心、願力、智慧、方便,圓滿究竟,超勝一切,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宗鏡錄》說:“安隱快樂,則寂靜妙常。”既寂靜又妙常,是寂而常照。既妙常又寂靜,是照而常寂。可見“安穩光”正指常寂光,所以魏唐等譯光名中都有王字。常寂光是法身彌陀的妙德,所以能令三途眾生蒙光離苦,向道眾生因光成佛。

(十一)“超日月光”。昙鸾大師“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釋迦佛歎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超日明三昧經》中說,太陽的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長天地萬物,但不能照無形……不能照明人的本心。太陽來了,黑暗取消了,看見東西了。但是自心是什麼?自己不知道。在這方面太陽就沒有用了。超日明三昧能普照十方,一切不能障礙。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和六道有情,都能徹照,令明本心。超日光三昧尚且是這樣,何況彌陀光明超越一切,具足一切三昧,所以佛光就號作超日月光。

    (十二)“不思議光”。見唐宋兩譯,《魏譯》為難思光。昙鸾大師說:“此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十方諸佛歎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不思議光,偈中指出,佛這個光明除了諸佛之外,大菩薩也不能測。所以本經說:“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正是不可思,不可議。例如佛的他受用實報莊嚴土,各地菩薩所見不一樣,所現不一樣。至於佛的自受用實報土,一切菩薩都不能知。這個光除了佛之外,一切大菩薩莫能測,無法思考,不能宣說,所以稱為“難思光”。這個光,即是唐宋兩譯的“不思議光”,不思議就是不可思議。我們《阿彌陀經》的名字就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當時法會上“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贊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這給我們現在能信淨宗的人一個證明,一個授記。你只要信,你就是不可思議,你所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以凡夫身,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這真是不可思議。這也就是不可思議的果報。因為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這樣難信之法能生信心,所以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念一個佛名,一切佛就護念。念佛的人,佛就護念,大勢至菩薩首先護念,阿彌陀佛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你。再有一句最極重要與殊勝的話——《彌陀要解》中蕅益大師說:“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大師是說,行人如果能夠深信切願持念佛號,你就把佛的功德全都攝受過來了,成為你自己的功德。佛的功德全部攝入成為自身功德,自己就具有彌陀的功德,所以說念佛時即成佛時。這正是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就是本經中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所以印光大師稱贊《要解》說:“理事各臻其極(說理說事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大師說古佛再來親自注解也不能比《要解》再高了。印光大師真是蕅益大師的知音。所以大家如果真正發無上菩提心,就請多多參研《彌陀要解》。常看看,如教修行,定在“不思議”光中,全攝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經文大意:上面說的十二種殊勝妙光,普遍照耀到十方一切世界。佛光雖在十方世界中平等的普照,但能見到佛光的人,仍是十分希有的,所以經說“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佛光普照,為什麼眾生有遇,有不遇呢?可以打個譬喻,例如常用的收音機,廣播電台播送節目的電磁波遍一切處,東西南北各方都能收到,但是收音機的天線、各種零件出了故障,或沒有調好,甚至只有一根線的接觸不良,就會收不到。電磁波譬喻佛光的常照遍照,收音機有故障譬喻眾生沒有遇光。如果遇到佛光,你就塵垢消滅,善根增長,所以經中說“垢滅善生”,並且“身意柔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剛強難化,情見牢固,寧可捨命也不捨見,十種見惑,根深蒂固,對於佛陀超情離見的教化,不能信受,所以變成柔軟就好教化了。倘若在三惡道裡最極苦痛地方,“見此光明。皆得休息”。更重要的是“命終皆得解脫”,在這一期受苦的壽命終了之後,都可以立即得到解脫。否則三途一報五千劫,何日才是解脫時!所以眾生若能聞知十二光佛的殊勝光明,以及光明能令眾生破暗生明、除障解縛、頓脫生死、證三不退的威神功德(利人為功,歸已為德,彌陀內證無上果覺的實德,故能外施究竟解脫的實益),聽到之後“日夜稱說”,以至誠的心相續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隨你本人的意願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贊歎光明也可以往生。

 

壽眾無量第十三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又有無數聲聞之眾。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對阿難說:無量壽佛命有多久,沒有方法能說,不可以稱量,不可以計算,數目太大,電子計算機也算不出。還有聲聞之眾也無數,這些聲聞都“神智洞達”。“神”,神通,“智”,智慧,“洞”者,貫通;“達”者,通達。並且都威力自在,能夠在手掌裡頭持放一切世界。以上這一小段經文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佛的壽命無量。頭兩句就是“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因為佛是法身,就三際一如了。沒有什麼叫過去、現在與未來,過、現、未是一樣,那既然過、現、未一樣,未來即是現在、即是過去,過去即是未來、即是現在,這個時間就打破了。所以愛因斯坦就明白了時間是眾生的錯覺。實際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佛證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也就沒有與“生”對立的“滅”。佛的法身是這樣,從法身所現的一切聖眾也都無滅,也就是壽命無量。又佛的無數聲聞弟子都“神智洞達”,他們具有神通智慧,透徹通達事理,並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這樣無比的自在威力,能在一個手掌之中握持一切世界,極顯這個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維摩诘經》中“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這就是說,菩薩能把“一佛土”即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全放在自己右掌之中,飛到十方佛國,顯示給其中一切眾生。菩薩雖在十方奔馳說法,可是並沒有離開本處。這又打破了眾生的空間概念。《維摩經》同顯一掌中持一切的不可思議境界。

【我弟子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

佛又說,“我弟子中大目犍連”,在弟子中是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有多少星星,有多少眾生,目犍連在一個晝夜之內全部都數清楚,都知道它們的數目。

【假使十方眾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分中不及一分。】

假設十方的眾生,都成緣覺,每一個緣覺都有萬億歲的壽命,神通都同大目犍連一樣。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頭,都竭盡他們的智力來推算極樂世界有多少聲聞,仍是算不清,所計算出的數,達不到實際數目的千萬分之一。

【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設取一毛。析為百分。碎如微塵。以一毛塵。沾海一滴。此毛塵水。比海孰多。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如毛塵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譬如大海,它的深和廣都是沒有邊的。再假設把一根毛分成一百份,把它碎為微塵,拿一個小毛塵,去大海中沾一點水。這一滴水,跟大海水比,哪個多?哪個少呢?佛就告訴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因為十方眾生都假設成為目犍連,所以佛稱為“彼目犍連等”。這樣多的目犍連,這樣竭盡壽命與智力來計算,所知道的數,就是毛塵上那一點點水,所不知道的是大海水。

【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

    以上顯示了極樂國中佛壽無量、聲聞之數無量。本段表明,國中菩薩聲聞天人都是壽命無量。凡夫往生到極樂的凡聖同居,沒有斷惑還是凡夫,這就稱為“天人”。“聲聞”也是如此,極樂國中都是大乘菩薩,哪裡來的聲聞,這是根據他斷惑的程度,倘若先斷了見思惑,這時的水平等於聲聞,也就叫做“聲聞”。國中從菩薩到天人也都是壽命無量,“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凡夫若能帶惑往生,一到彼土,就不退轉,再也不退了。在這個世界,都是進進退退,甚至“進一退九”,進了一步,退下九步。到了極樂世界既不退轉,又是壽命無量,他不成佛,成什麼!老不退轉,老活著,那不就決定是即生成佛嘛!

 

寶樹遍國第十四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干。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余諸樹。復有七寶。互為根干枝葉華果。種種共成。】

    在彼佛國土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是單獨一寶所成,沒有摻雜其它的寶。極樂世界的樹,美好到無法形容,只有拿寶來作比方。還有兩種寶、三種寶、以至於七種寶轉換共同合成,根莖枝干是某一寶所成,華葉果實就是其它的寶變化所作。例如,有棵寶樹,黃金做根,白銀做樹身,琉璃做枝,水晶做梢,琥珀做葉,美玉做花,瑪瑙做果。其余的樹又另有七寶,互為根干枝葉華果,組成種種不同形色的七寶樹。余經七寶之名稱與本經稍有不同,但亦不必分別,總之七寶直是無上微妙的一寶,就是彌陀與讀者本人的心寶。

【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

    上段介紹寶樹的實質,本段是寶樹的排列。“各自異行”,各自成一行。“行行相值”,就好像現在咱們練操,大家排成一個隊伍,你橫著看,人是排成一條直線的,直的看也是排成直線的。人對人,空間對空間,很整齊。“莖莖相望”,不但寶樹行行對正,就是樹干彼此也都對稱。“枝葉相向”,一枝一枝都很整齊,相對相向。譬如一顆樹在中間,東邊的枝葉與東邊相鄰的樹的枝葉整齊對正,其余三方也是一樣。“華實相當”,各樹各枝的華、果的位置都有規律很整齊,彼此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繁茂的妙色,光明照耀,令人目不暇接,看都看不過來了。

《定善義》說:“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因為佛心是無漏,所以樹也都是無漏,所以沒有老死、病害、初生、漸長種種變化的相。所以諸樹必然同時頓起,等齊劃一,井然有序。

【青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清淨無漏的德風,應時而發,隨人的意樂自然吹來。而且風搖枝葉,自然發出微妙的樂章,宮、商、角、徵、羽(這是中國古代樂律的根本,再加變宮、變徵就是現代音樂的七聲)五音相和,非常悅耳。這些寶樹,周遍在他的國土裡。

 

菩提道場第十五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裡。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裡。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晖遍照。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璎珞。雲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铎。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在佛道場(修道之處叫做道場),有菩提樹,這個菩提樹就更高了。上述的寶樹也很高,在法藏大士第四十一願,寶樹高是百千由旬,要是用一百乘一千再乘上由旬,那將是四百萬裡,或者更高。看來百千不是直接相乘,就是說很多的千。菩提樹高四百萬裡,樹身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向四方分布二十萬裡。有人挑剔說樹太高,這個葉子分布的不夠廣。這是因為他沒有考慮底下還有極高的寶樹,又不能把陽光都擋住了,所以樹長得細高。這種樹是一切眾寶自然和合而成。“華果敷榮”。這個菩提樹的華與果,開敷得繁茂旺盛,呈現欣欣向榮的景相,並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處。復有樹上頭的莊嚴,有青、綠、紅、白各色的摩尼寶,就用這眾寶之王的摩尼寶來做璎珞,懸掛樹上。樹上還有寶柱,寶柱彼此之間要有聯接,這個聯接叫做锱,一般是木結構,極樂國的聯接是雲聚寶。這個有證明,《唐譯》說:“有獅子、雲聚寶等,以為其锱。”所以這很確鑿。用這種雲聚寶所成的鎖來莊嚴寶柱,又把許多金(純金)、珠(真珠)、鈴(鈴铛)、铎(鈴中木舌,敲鈴發聲)遍掛在菩提樹的枝條上面。又在樹上掛了珍妙寶網,周遍蓋在菩提樹上。摩尼、璎珞所懸掛的金珠鈴铎以及珍妙寶網流放百千萬的光明,彼此相照,互為莊嚴,互相輝映,互相作為裝飾,放無量光明。光焰明耀,所顯妙光及所照之區域都沒有極限。一切莊嚴之相,普應群機,變化不拘,隨意而現。

【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本段顯極樂寶樹演說妙法的不可思議功德。“微風”是清細和緩的風,徐慢的飄動,吹到菩提樹的千枝萬葉,演奏出無量的美妙音聲,都是在宣說微妙之法呀。“其聲流布”。這個音聲就流通散布諸方,遍滿一切佛國。菩提樹所發的法音,清淨通暢,“哀亮”,能引發聽者生起悲愍眾生的心。好的音樂總是含一點悲意。“亮”是明亮,響亮,此處是指音樂的節拍鮮明,音調爽朗。“微妙”,因在音聲中宣演妙法,於是音聲也就微妙,它的善好到了無法宣說的程度。“和雅”,指安和雅正。聲音安和就令聞者心中安和。雅就是脫俗,正就是離邪,不是鄭衛邪蕩的音樂。所以極樂世界的音聲,在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本段表彌陀大願的功德不可思議,所成就佛土的殊勝不可思議,菩提樹能施之法益不可思議。“若有眾生。睹菩提樹”,倘若有眾生眼見菩提樹了;“聞聲”,耳聞到這個妙法音聲了;“嗅香”,鼻聞到樹的香味了;“嘗其果味”,舌嘗到所結果子的味了;“觸其光影”,身體接到樹的光或影子;“念樹功德”,意根在憶念樹的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淨無垢,徹辨無遺(例如耳目,對於所聞到的聲與色,都能完全辨別,沒有遺漏,叫做徹)。《會疏》的話“耳根無垢曰清”。一個人成見牢固,對於正確的東西聽不進去,就由於你耳垢太重了。“徹聽眾音曰徹”,對於種種聲音都能聽到了叫做徹。其余五根可以舉一返三:意根是意根無垢為清,徹了諸法為徹。“無諸惱患”。《唯識述記》說:“惱是亂義”。所以無諸惱患,就是沒有種種惱亂所造成的過患,於是就可以安住於不退轉之位,達到圓滿佛果。

    此下更顯菩提樹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又因為能看見菩提樹的緣故,可以得到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見了樹的人,可以得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的增上,真是登峰造極。三種忍的涵義是:“音響忍”。《淨影疏》:“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就是說,從聲開悟,於是知道一切都如山谷的回響。只是回響而己,根本沒有人在說話。於是知道這一切都同回響一樣,沒有誰制造這個響,所以說沒有作者。了解以上的真實義叫做音響忍。這是二地以上菩薩的境界。“柔順忍”。“捨诠趣實”叫做柔順忍。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義理叫做诠,一切經論、禅宗的公案都是诠,正是指月的標。許多人抓住這個手指頭,要從手指頭上找到月亮,那就請等驢年。現在言诠都捨掉了,雙眼正對月亮,這就是捨诠趣實。所以捨離言诠,趣入實相,得柔順忍,在四地、五地、六地了。到七地以上,就“證入實相,離一切相”,這才是無生法忍。證入實相,離開一切相,安住於無生法中,是七地以上菩薩的事情。見到菩提樹,就得到這三種忍,足證彌陀的願力與無上威神功德力,都不可思議。《彌陀疏鈔》解釋無生忍(無生法忍的略稱)有兩種:一種從法上說,一種從修行上說。從法上說,種種沒有起念,沒有造作的實際理體,叫做無生。具有無為智慧的心,在理體上安住,叫做忍。也就是說:無生法就是遠離生滅的真如實相理體。真智安住在這個理體上不動,叫做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智論》開示得很清楚,對於本無生滅的諸法實相,能夠(1)信受,(2)通達,(3)無礙,(4)不退,就是無生法忍。

    從行上說,更上一層樓。《疏鈔》說:“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若涥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文中“報行”是對有功用的集行而說的。集行指心心精進,念念勸修,加功用力,墮在功用道中。這是七地以上菩薩的境界,於是漸增,轉為報行,並且純熟。報行是無功用道,不必起意運心,自然任運流入如來智海,是八地菩薩境界。這時自心真智與理體冥合。理體無相、無為、無功、無相。行無另外之體,只是以智慧為體,智與理不二,所以行與理相同,也無相、無為、無功、無相,都是廣大如虛空,清湛似止水。這時慧日朗照,心識種種妄惑自然不起,這才叫做真得無生法忍。

    菩提樹功德,能令看見的人位登八地,正因極樂即是華藏。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十玄妙門,全在極樂。全體包括一一局部,這是婦人小孩都知道的常識,可是局部包括全體,乃現代科學所證實的華嚴玄門。見樹就是見整體的華藏世界,圓滿具足一切功德。見樹得忍,不算份外,並且這正是華嚴十玄門中托事顯法生解門。從具體事相,可以開佛知見(顯法),示佛知見(生解),立即悟入佛之知見。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起華來叫大家看,大眾都莫明其妙,獨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一笑,他開悟了,成為禅宗第一代祖師。這就是托事顯法,花是事,迦葉所悟是法。所以極樂世界菩提樹,你看了就證無生法忍,也都是托事顯法。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佛告訴阿難:極樂世界,華果樹木都能給眾生作佛事。什麼原因呢?是由於兩個原因:()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阿彌陀佛已經成了佛了。阿彌陀佛有如是的威神,有這個力量。()是本願力。過去發的願,所以現在實現,能讓眾生看見樹就得三忍。所以本願力是總,底下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這四個是分別說。(1)“滿足願”。《淨影》說:“願心圓備”。發願的心是圓滿具備,所應為眾生設想的都想到了。(2)“明了願”。光明、智慧共同相應故。(3)“堅固願”。是“無退精進”,沒有退心。(4)“究竟願”。“期盡有情法界際故”,所以稱為究竟。因為他要度盡法界一切有情,所期望的只是度盡一切眾生,所以這一切願,都必然是以真實之際為體,從真實慧所發生,具足究竟方便,所以他能令眾生普得真實之利。

 

堂捨樓觀第十六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捨。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無量壽國中說法的講堂、修法的精捨,以及一切“樓觀欄楯”(“觀”音貫,也是樓。“欄”是欄桿,直的叫欄,橫的叫楯),也都是七寶自然合成的。並且也都懸掛了白珠摩尼等等寶作的璎珞,交叉懸掛如同網絡,互相輝映,互作裝飾,光明美妙,沒有相比的。諸菩薩眾,所居住的宮殿也是一樣,顯示平等之義。

【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禅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禅者。】

    上一段是境,這一段是極樂的境中人。其中有種種形象,有人在地面上講經,當然就有很多人在聽經,誦經,受經。還有人在地面經行的。經行有兩種方式:()繞念。()是在直線上來回走著念,象織布機上的梭子。也就是要有一點活動,要避免昏沉,所以坐念與經行就交替為用。還有人在地面上思道(“思道”就是思維於道)與坐禅(就是打坐修習禅定)。極樂世界在虛空中同有上述種種修持的人。

【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在極樂凡聖同居土中,種種修持的人,“或得須陀洹”,須陀洹初果,以及下面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指的斷惑。若把見惑全斷了,就等於證了初果。但是他發心不是只是初果,這是由於對於前生的修習,在這一方面的居多,所以這方面相應的比較快,所以先斷見惑,程度等於初果。實際極樂國土一律是發大心的菩薩,《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初果名為入流,是凡夫初入聖道的法流。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還須到人或欲界天受生一次。三果阿那含譯為不還,斷盡欲界思惑之後三品,不再還欲界,以後受生只在色界與無色界。四果阿羅漢譯為殺賊、應供、不生,斷盡上至非想處一切思惑,入有余涅槃,不再來三界。

    “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彌陀要解》說:“()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是一切種智海,也就是如來果海。須要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一念一念都流入到佛的智慧之海,所以這是極高的境界。但是凡夫往生之後,首先是位不退。極樂國內唯演一乘,諸往生者都發大心,所受用者,大乘法樂,所以不墮二乘地,證行不退,極樂國內沒有退緣,一切都是增上,壽命又是無量,所以必證念不退。所以《要解》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都得三不退也。”並極力贊歎說:既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可他仍是凡夫,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若非自心自性登峰造極的妙德所致,與持名功德之奇特功勳,再加上彌陀的一乘願海,要不是這三個方面,怎麼會有這樣殊勝無比的奇跡。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本品是講泉池的功德。上品中所說的講堂,在其左右是“泉池交流”。開頭這兩句是極樂的總相。“講堂左右。泉池交流”,國中各處都是這樣。在講堂之外,泉池環繞,四通八達,國內到處都是如此,所以是總相。以下“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標泉池的大小,這是別相。泉池的長寬和深淺有不同的等級,有各種的形式,都是調諧相稱的。各種大小形式、各種長度、寬度、深度、淺度都很相配,這是“皆各一等”的意思。泉池的大小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由旬,乃至到百千由旬。池中的水,“湛然香潔”,清湛、芳香、潔淨,具有八種功德,所以叫做八功德水。《阿彌陀經》的唐譯本中說:“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水能除餓,長生諸根,還能增益善根,真是不可思議,極樂眾生真是多福。

【岸邊無數旃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岸邊有無數旃檀香樹(旃檀是印度香木,俗稱檀香木)和“吉祥果樹”。吉祥果中國沒有,形狀象瓜簍,中國用石榴代表,一花結許多石榴子,表示吉祥。“華果恆芳”,華跟果都經常是芳香。“光明照耀”,花朵果實都放光照耀。“修條密葉”,很長的枝條,很密的葉子。水邊、兩岸都有樹,樹長了很長的枝條,延申相接蓋覆在池水上面,“交覆於池”,放出種種幽香,香氣美妙不是世間的種種妙香所能比擬。隨著清風散布本體的香馥,沿著池水流送花味的芬芳。境界美妙,文字也美妙。“隨風散馥。沿水流芬”,使人身臨清風流水送來的芬芳幽馥之中。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昙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還又用七寶來裝飾這些蓮池。池的底部上面鋪滿金沙。池水上是四種顏色的蓮華:“優缽羅華”,青蓮華;“缽昙摩華”,紅蓮華;“拘牟頭華”,黃蓮華;“芬陀利華”,白蓮華,覆蓋池水上面。蓮花各放妙光。《阿彌陀經》中“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說明四種妙蓮放出妙光與本經的“雜色光茂”正好一致。“雜”字有眾、集、和、合的意思,所以此處的雜色是指不同顏色的妙光會集和配,並且光色明亮,所以經文是“雜色光茂”。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

    彼國的眾生,若要在池水中沐浴、游泳。(我看過敦煌壁畫明信片上的極樂世界游泳池的情況,池水中有正在游泳的人,頭上都有圓光。游泳池邊岸上也坐了好幾位,頭上也都有圓光)。在池中的人,心中想水到足就到足,到膝蓋就到膝蓋,到腰就到腰,到腋就到腋,到脖頸就到脖頸,想淋浴就淋浴灌身,想它涼一點就涼一點,溫一點就溫一點,想水沖得急一點就急一點,慢一點就慢一點。“其水一一隨眾生意”,池水對於每一個眾生,都能滿他的意。試想只是在一個池子裡頭,許多人都在游泳、沐浴,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意思:你要淺就淺,你要深就深,想它急就急,想它慢就慢,想它溫就溫,想它涼就涼,各人滿各人的意。可是一個池水可以同時滿足許多人各別的意,這就徹底打破眾生的情見,全顯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不可思議功德。在一真法界中,一根毛、一粒微塵就是全法界。局部可以含攝全體,如同帝網上的千珠,每一珠都映出千珠的光彩。一真法界就是法身,就是佛心,也就是每一個眾生的妙明真心。因此,極樂池中的水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無知而遍知一切在水中眾生的心意,不須造作安排,自然一一圓滿各各眾生的心意。同時同地出現各種不同差別境界,妙應無窮,不是有思量分別的凡心所能理解。

    “開神悅體。淨若無形”。水不但自然適應每一浴者的心願,更殊勝的是這水能開你的神明,使你心神爽朗,增長智力,並且洗後身體舒暢安樂。水清湛淨潔如同虛空,沒有形狀,水清見底,池底的寶沙都能徹底映現。水中沒有任何一個深處是寶沙映照不到的,所以說“無深不照”。

【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捨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本段水說妙法,顯示極樂世界無情說法的不思議功德。水中波浪,大的叫做瀾,小的像水面的細紋,叫做波。現經中說“微瀾”,所指是波。這些水波安和的徐慢旋回,波與波的水互相注入,水流有聲,演放出無量的微妙音聲。水波正在廣宣法音,饒益眾生,使聞者各各聽到自己願聞的法。

()“或聞佛法僧聲”。佛法僧是三寶,《阿彌陀經》:“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波羅蜜”。譯為到彼岸。修菩薩的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叫做波羅蜜。

()“止息寂靜聲”。止是停止,息是休息,指息滅種種妄想。止息即止觀,《止觀三》:“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這是說寂然不動叫止,相當於戒定慧三字中定字的意思。在寂定之中仍有覺照的作用,就是觀,相當於三字中的慧字。“寂靜”見前諸根寂靜注。

()“無生無滅聲”。清涼國師:“諸法本自無生,便自無滅。”《仁王經》說:“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心經》的空相就是《仁王經》的“真實空”,就是第一義空。一切法既是真實空,從何處又有生滅去來,所以本經“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遠離去來、生滅、空有一切分別的相,所以清涼國師說:諸法本來無生,既無生,當然也就無滅。

()“十力無畏聲”。十力是佛證入實相的智力,共有十種(詳見《大經解》四十六品十力注)。無畏是佛在大眾中說法泰然自若無所畏懼的德,一共有四:(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障道無所畏。(4)說盡苦道無所畏。

    ()“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無性”,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所以說“無性”。“無作”是沒有安排造作的意思,和無為相同。如有所作為就成有為法了。《法事贊》:“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是無生無滅,除盡一切有為的法,離開一切有為造作。天台主張,權教法相宗的佛是修行感得佛果而成的佛,為酬報三大劫修行的因所成的佛,所以是有為法的佛;圓教佛的三身都是本來自然如是的性佛,不是由因地中修行造作的果實,所以叫做無作三身。《法華守護國界品》:“有為報佛,夢裡權果。無作三身,夢前實佛。”這是說:權教從有為法修成的佛,這個佛果只像人在睡夢中所得的果實,這是如來為眾生權巧方便而說是佛。若是由無作法所證圓教佛的法報化三身,那是入夢以前真我,這才是實佛。

“無我”。有恆常一定的體,又有主宰的作用的,叫做我。在人身中執定存在這個的,叫做人我。若在法上執有這個的,叫做法我。人身只是五蘊的假和合,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沒有人我。諸法總之是因緣所生,也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也沒有法我。《止觀》說: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認為有我。若用智慧來觀照,實在是沒有我。要說有我,我在哪裡?從頭到足,各支各節,一一尋察,但找不到我。可見何處又有他人和眾生呢?又《原人論》說:肉體形象所顯的色身,以及能思能慮的我心,從無始以來,由於因緣之力,一念與一念,就是一生一滅,後念生則前念滅,念念相繼,就是生滅相續,沒有終止。像是涓涓的水流,後浪追前浪,又像燈蠟的火焰,前焰剛熄,後焰已燃,焰焰相接,生滅不停,人的身心與之相類,由於因緣,身心假合,好像是一,又好像是常,其實只是相似相續,既不是一,更不是常。但是凡愚的人,缺少智慧,認以為我,寶重此我,引發無量貪嗔癡三毒,造一切業。

()“大慈大悲喜捨聲”。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1)慈,與眾生樂。(2)悲,拔眾生苦。(3)喜,見他人的離苦得樂,自心生起歡喜的心。(4)捨,內心平等沒有執著,於眾生捨一切冤親等等的分別,捨棄一切貪、嗔、癡過失。眾生修習得無量福與果。

    ()“甘露灌頂受位聲”。甘露本是天人的不死藥,吃了能延長壽命,味美如蜜。密典《秘藏記鈔》:用法水給弟子灌頂,叫甘露灌頂。《大日經》說:如來是法王,為令佛種不斷,用甘露法水給弟子灌頂。從這以後,一切聖眾對於得受灌頂的這個人都很敬仰,知道這個人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一定繼承法王之位。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辄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段表明極樂眾生聽到水聲說法,所得法益。往生的人聽到以上種種妙法音聲,大家心中清淨,離開垢污同雜染,也離開了種種虛妄分別、對待,入了不二法門,契合中道,所以經說“正直平等”。不二無別就是平等,中道就自然正直。不邪為正,沒有任何邪思邪見;不曲為直,“直心是道場”。禅宗提倡直起直用,唐代有台山婆,人問台山路怎麼去?她只回答:“蓦直去。”這三字,極平常、極奇特,無邊妙義與玄理都在其中。於是善根自然成熟。《阿彌陀經》:“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天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彌陀疏鈔》說:“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這一點是極樂最殊勝之處。在極樂世界所聽到的法,你不但都能領會,並且立即同法相應。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豈但不能同法相應,就是正確領會也極端困難。我們娑婆眾生,極多的人都沒有達到六根清徹,耳內有許多垢污。打個比喻:象是拿個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過敵敵畏。用這個杯子,你喝甘露,喝了就會把你毒死,你杯子裡有毒呀。所以要無垢,也就是先要消除貪嗔癡三毒啊!至於“相應”,十分重要。相應就是契合。《往生論注》說:“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這就是說,相應就像匣蓋的相稱相合。《華嚴論》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其願聞者。辄獨聞之”。自己想聽什麼,就自己聽見什麼。不想聽的人,就一點也聽不到,一點也不受干擾。時時聞無上法,處處得真實之利,“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十方世界的佛都在稱贊阿彌陀佛,稱贊極樂世界,勸自己佛國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佛土的人民大量往生極樂。所以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十方世界這麼多佛都在勸導往生,十方國土大量人民都是依教奉行,所以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要依教奉行,而不是只把它當學問去研究。如果不是只想當個學者,而是要成就自覺覺他普利眾生的大願,你就須依教奉行,求生極樂。得到往生,都在七寶池的蓮花裡自然化生。由於不經過胞胎,又不是由於自己妄業的惑報,而全憑彌陀無上願力,自然出現,所以叫作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呀。這個“清虛”、“無極”出現於漢、吳的譯本。因為那時佛教剛來,翻譯經典,很自然就采用當時道教的常用文字,所以經中出現清虛啦、無極啦這些道教的用語。嘉祥大師說:神通廣大,無所不至,沒有極限,所以稱為無極,是無極之體。如光如影,不是血肉之身,所以稱為清虛之身。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啊。《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又《論注》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所以經中說在極樂國中“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所以彼國名為極樂。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鹹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本品叫“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間,表示優越高超;人世間希有,顯示少見難得。在極樂國中,所有的眾生,容貌和色相,非常美好(美妙是妙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微妙),都是超世希有。他們都不是有漏的有生滅的身體,並且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更重要的是:《往生論》所說,他們是“清淨智海生”,是清淨的智慧大海所出生。正如《往生論》所說,極樂的菩薩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以極樂眾生容色的清淨莊嚴,超越一切世間,至為希有。極樂人民的形狀色相,彼此相同,經文是:“鹹同一類,無差別相。”就是說彼此相如,沒有差別;只是一種,沒有兩類,當然不能更分什麼貴賤高低了。當然,也不是說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一樣的,分不清楚,誰也不認識誰是誰。不是那個意思。就像兄弟很像,但是都易於認清的。至於稱為天人者,是隨順世間的方俗。本經《禮佛現光》品說: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可見極樂國中,都是聖賢。那為什麼又稱為天人哪?這是隨順世間的習俗。義寂說:念佛的人兼持五戒,初往生時就是人,比這更低也一樣。念佛又兼修十善,修十善是天業,他這麼初得往生時,叫做天。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甯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丑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說超世希有啊,這裡有五重的比方。第一重,拿乞食的人比帝王。一個乞丐,憔悴、丑陋達到極點。一個窮苦的叫化子,站在帝王身旁,他同帝王能相比嗎?帝王養尊處優,儀容當然不一樣,再加上裝飾,就不能相比了。二、要拿人間的帝王比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四天王天的王。人世的王就卑鄙丑陋多了,就像乞丐在人王的身旁一樣。三、轉輪聖王,雖然威相第一,可是要比忉利天王(這是俗話說的玉皇大帝、帝釋),那麼轉輪聖王又比帝釋丑劣很多了。四、假設帝釋比第六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天最高的一個天),又不如遠甚,相差百千倍都不止。最後把第六天跟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聲聞來比,又不如遠甚,“雖萬億倍。不相及逮”。就是說把第六天的人,容色的水平,提高一萬億倍,也趕不上(“逮”字同“及”字意義相同)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極樂人民所居住的宮殿、穿著的衣服、吃用的飲食,這些享受都同他化自在天王一樣。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最高的第六天。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威德”是威神功德。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開顯了神妙難測的智慧,洞然通達本源,並且威力無比,自在無礙,所以他們的威德無比。“階位”。“階”,是階級、階梯;“位”是品位、地位。極樂人民的階位更是十方世界都不能相比的。蕅益大師稱贊極樂的凡聖同居,說這是十方世界所無。既是阿鞞跋致,但還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可又是阿鞞跋致,他三不退。這是極樂國土所獨有,十方世界之所無。凡夫就不退,這個階位,是十方天人不能比呀。他們必然輪回,所以決定要退。例如一個帝釋,忽然五衰相現。他有天眼通,可知道自己的未來,他觀察一下,看到自己下生將生到某地一個驢耳朵裡,驢耳長了瘡,瘡裡頭有蛆,他也要變成驢耳朵裡的蛆。於是大恐慌,求佛加被。佛傳了他法,讓他修法,他才避免了。只有極樂世界,只要一去之後,就再不退了,所以一切天人不能相比。“神通變化”。極樂的聲聞,掌中能持一切世界。就以現在世間的天文學來說,宇宙有多大?星球有多少?都不可測,何況十方。可是極樂的聲聞一掌之中都能抓住,這是多麼大的神通!再者極樂人民能在一念裡頭,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在一念的剎那之間,超過這麼多佛剎,而且“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所以遠遠超過二乘,何況天人。所以說“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是“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超過不是百千萬億倍,而是說不清的倍數。佛就叫阿難,你要知道,“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所以一部《華嚴》就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經名也是稱為不可思議,這兩經都同本經同部,本經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超世希有”。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再者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或是已往生,或現在生,或未來當生,都能得到遠勝第六天王的諸妙色身,像貌端正莊嚴,福德沒有限量,並且“智慧明了”。在本經《菩薩修持品》裡說: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密藏”的密字,不是指保密,而是指:對你說,你也不能懂;告訴你,你也跟沒聽見一樣;你看見,也跟沒看見一樣。所以叫做密。佛的密藏,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可是這許多菩薩也都徹底明了,所以說,極樂世界的人“智慧明了”。“明”是明明白白,“了”是了了分明。明白什麼?怎麼才叫了了分明?那就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道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禅宗與大密宗的核心。“神通自在”,上一品裡已談過,極樂眾生的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本經《菩薩修持品》又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方便智又名差別智、權智。根本智是實智。宗門常說,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一代佛教化導的作用在於方便智,度生妙用權化的法都由方便智。由於此智的顯現,可增長對於自心實體的了知。且度生事業不離神通,方便智的開顯,認清了從本以來,自然安住於神通法中。所以“智慧明了”是達神通之本。達了神通之本,就自然了知神通本有,所以說“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是本。你雖破本參,你悟了你自己的本有,是知有了,這個是根本。那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顛倒見!若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由於“福德無量”,所以種種受用,一切都豐富充足。“宮殿。服飾。香華。幡蓋。莊嚴之具”,隨自己心裡想什麼,就有什麼。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到了想吃東西的時候,七寶的缽器自然出現在前,多種美味所成的飲食,自然充滿缽內。雖然顯現食品,但實際並沒有真正吃飯的人。這都是由於他們的習氣,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想吃飯了。寶缽和食物自然現在前面,但並沒有人去吃它,只是看看就行了。極樂人民“以意為食”,看看食物的顏色,聞聞香味,意思上領略了,就是吃了。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仍是凡夫,所以吃食後身體與力氣都增長,並且沒有大小便。受用極樂食物的人“身心柔軟”。人的身體,年青時柔軟,越老越硬,死了就僵了。心意的缺點是剛強難化。柔是柔和,和順才好教化,所以“柔軟”很重要嘛。極樂眾生對於味塵不去執著,對於飲食毫不貪戀。吃飯這也是件事,飯吃完後,不要人收拾餐具,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巧妙靈活,來也無所從來,你一想它就來了。來了你見色聞香,身體也得到好處。事情完後,剩下的東西、器具自然就沒有了,極其自然。到了你又想吃了,寶缽與飲食又自然出現了。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璎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上一段是飲食,這段是服裝。“眾寶妙衣”,是用多種寶物所做成的美妙衣服。“冠”,帽子。“帶”,身上系的衣帶。“璎珞”,印度古時貴人把許多寶串聯起來,掛在身上,叫做璎珞。也有的用花做的璎珞。以上種種都有“無量光明。百千妙色”。這個衣服、璎珞等等都是眾寶所成,寶物放光,所以光色微妙,像《觀經》所說“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所以有“無量光明”。而且《觀經》又說“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每一個光裡頭具有八萬四千顏色,所以“百千妙色”。色又放光,《觀經》說:“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所以光中出色,色中出光,微妙光色“悉皆具足”。這種勝妙的衣服都“自然在身”,不須剪裁,縫制。

【所居捨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上兩段是衣食,本段是住所。極樂人民所居住的房捨與宅院,它們的形狀同色彩都非常相稱,調配巧妙,並且也同居住的人的大小色貌相稱。例如:多少由旬高的身體,那要有與它相稱大小的房子。房子上有以寶珠、摩尼等等的織成的寶網普遍覆蓋(彌覆)在上面。“懸諸寶鈴”。寶網上懸掛種種寶鈴。所有的寶鈴寶網和捨宅都是“奇妙珍異”。“奇”,奇特。“妙”美妙。“珍”,珍貴。“異”,特異。都是出奇的美妙,珍貴希有。如上所述的房上有網,網上有鈴,遍布在極樂國土,彼此“校飾”。“校”是相交相互的意思,表示所有諸寶彼此裝飾,作為莊嚴。並所有諸寶都放光明,光中有色,色中有光,而且晃動變化,明亮顯曜,極其莊嚴,極其美麗。國中“樓觀”(樓台)、“欄楯”(欄桿)、“堂”(殿堂、大殿)、“宇”(屋檐、屋邊)、“房”(箱房,居室)、“閣”(樓閣)、它們有“廣狹”(寬窄)、“方圓”、大小高低,或者在虛空,或者在平地,種種的情況。都是“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會疏》說:極樂沒有五濁,所以說“清淨”;沒有變易(不衰不壞),所以叫做“安隱”;塵塵都不可思議,任何一個微塵都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永離身心之苦惱,所以叫做“快樂”。極樂世界的人,心中之所想念的物品,立即顯現,所以是“應念現前”。隨想隨到,沒有不如願的情況,所以是“無不具足”,沒有欠缺。

 

德風華雨第二十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佛法主張日中一食,過午時一發,就不能食。“食時”指正午。極樂國土到了中午,自然徐慢地吹起了德風。《吳譯》說“此非世間之風”,是“八方上下眾風之精”自然合會而化生的風,“不寒不熱,常和調中,甚清涼好無比也”。這個《吳譯》本所說“風中之精”正指德風,所以很和適,很愉快。“自然徐起”,徐徐吹動寶網上的寶鈴,演出微妙的法音,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根據《俱捨論》,諸法等待因緣而生,所以不是常。種種逼迫惱害,所以叫做苦。見有男女生死種種差別的相,可是實際沒有,與自己所見相違(),稱之為空。所見既與自己相違,怎麼自己能做主宰。沒有主宰,不能當家做主,就是沒有我嘛。《往生論》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所以風聲所說的法,不僅僅是二乘的苦空無常,而是可以讓人悟入、能證涅槃的波羅蜜。昙鸾大師說:“出有而有曰微。”“出有”指出三界的有:無欲,所以離開了欲界;他地居,所以不是色界;它有色就不是無色界。不是三有,所以淨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所以說“出有”。“出有而有”,“而有”者是什麼?淨土之有,由於彌陀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超四句,出有而有,所以“微”。二邊是有無、是非、邪正、凡聖等等對立的兩邊。四句:說有是一句;說沒有是一句;說也是有也是沒有是一句;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又是一句。這是四句。你不管怎麼說,你總不能離開四句。這是咱們眾生的語言,就在四句裡頭。你腦子裡所能理解的也就在這四句裡頭。極樂世界出有而有,不落兩邊,離開四句,所以說是“微”。能使聞法的人開悟,所以叫做“妙”。法音微妙,能使人悟入深遠。

    再者,風送德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溫”是溫和。“雅”是雅正。香氣溫和適人叫做“溫”。香氣遠離愛染為“雅”。例如世間許多化妝品,你聞了之後,產生愛染的心,就是鄙俗不雅;甚至引起欲念,那就是邪香。“溫雅德香”。能使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所以叫做“德香”。“塵勞”就是煩惱。“垢習”,是煩惱的習氣。由於極樂萬物都是圓明具德,所以風具萬德,能令聞者煩惱同習氣自然不起。這是風香做佛事。

    第三,就是風的妙觸。這個德風碰到人的身體,讓人感覺得非常安和,調心適意,這個快樂像比丘得了滅盡定。這個定又叫做滅盡三昧,是滅盡六識的心和心所的這樣的一個禅定,是不還果以上的聖人才得。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的人,他的快樂就跟得滅盡定的比丘一樣。

【復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足舉已。還復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隨其時節。還復周遍。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第四,隨風送華。風吹這七寶林樹,吹下來的華,就很有秩序,隨本身種種不同的色、不同的光,自然飄聚在一起,遍滿在國土中,覆蓋了整個的大地。隨著花色分類,黃的、紅的,這樣的花、那樣的花,各各自然成聚,沒有雜亂。這花在地上很柔軟,也很光明干淨,像“兜羅綿”,就是花絮。好像楊柳花等等很柔軟的東西。踩到花上,腳就沉下去四指深。你一起腳,花又平了。清晨所雨的花,一過中午,這些花自然都不見了。在花化盡之後,整個大地恢復了清淨,於是虛空又雨新花。從日出到正午叫做晨朝,這是第一時,然後,(2)日中、(3)日沒、(4)初夜、(5)中夜、(6)後夜,這就是一天的六時。《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隨著這六個時節,循環雨花化花(就是經文的“還復”),每次的花都遍大地(經中的“周遍”),同時化去,大地清淨。這樣雨花化花這叫“反”,每天六次說“六反”。每次完了,大地清淨如初,所以說“還復如初”。極樂世界仍說晝夜,這也是隨順世間習俗。《疏鈔》說彼土沒有日月,但常是光明的。所以花開了,鳥在叫,就是白天;花合了,鳥也棲息了,就叫做夜,窺基大師的《彌陀通贊》說“花開金沼”,在金色池沼上的花開了,極樂的人就認為天亮了。“鳥宿瓊林”,鳥息宿在寶樹林中,極樂菩薩就認為是昏夜了。這《圓中鈔》更進一步說:“以華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棲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氛。”因為眾生多是帶業往生的,還沒有徹底忘記穢土的情況,有晝有夜。若是上頭三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就沒有這些花開、鳥宿、有晝、有夜的分別相。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復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

    本品極顯極樂世界具有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中的重重無盡玄門。在極樂國中有眾寶所成蓮華,周遍布滿整個世界,都是一一寶華各各具有百千億葉(花瓣)。這些花是光明所成,華就是光明(例如廣欽大師火化前三天在天空拍照出的蓮花照片,可以清楚花的本體就是光明)。光中具有無量種妙色,青色花放青光,白色花放白光,什麼色的花就放什麼色的光。玄黃朱紫色的寶蓮也都相同,也都放與花色相同的光。在花色中,青白玄(黑色)黃朱(朱紅色是正色),另有間()色是紫、綠、紅、碧、骃(赤馬黑鬃表赤黑相間的顏色)、黃,經中提出紫字來代表其余。還有無量的妙寶,同百千種的摩尼映飾在花上。《觀經》說:“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所以經文是“映飾珍奇”。“映”是映照,“飾”是裝飾,“珍”是珍貴,“奇”是奇特。眾寶摩尼都是奇珍妙寶放光,光有眾色,色又放光,彼此映照,互相映飾,光明顯曜,如同日月。蓮花的大小,或是半由旬,或是一、二、三、四由旬,或是百千由旬,大小不等。“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百千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三十六在下段一並解釋。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每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又是三十六。為什麼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呢?筆者沒有看到解釋,只好自己權作說明。因為極樂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都有九品,那就恰好三十六品。每一品都有百千億蓮,每一朵蓮花就具有其他一切蓮花的光,所以每一朵蓮花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光。光中現佛,“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底下更殊勝的,是重重無盡。在阿彌陀佛一個佛的國土裡頭,到處都是蓮花,每一個蓮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每個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可見這許多佛不是權巧示現的妙相,而是具有無邊真實妙用的如來。既然如此,每一佛有國土,有無量蓮花,每一蓮花放出三十六百千億光,光現佛,佛又有蓮,又放光,又現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重重無盡。所以這重重無盡,超情離見,不是眾生情見所能及。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劫數之名。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捨分別。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決證極果”,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如此。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就是為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往生的人是決證極果。在彼佛國土中,沒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晝夜等等現象。沒有黑天,所以不用火光(篝火)、星曜、日月來照明。沒有日月,就沒有白天黑天,也就沒有什麼歲月。日月年劫都沒有,這就打破時間了。按漢吳兩譯說:日月處空。有日月在空間,但是日月是不動的。《魏譯》沒有說到有無。《唐譯》和《宋譯》就說無有日月。現在會本所取是唐、宋兩譯。蓮池大師的解釋:那麼,如果你把古譯也考慮在內,日月雖然有,但是佛的光明很大了,例如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許多星星都看不見了嘛。蓮池大師又說:沒有日月是正說,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何況極樂呢!沒有日月,當然就沒有歲月劫數這些時間上的名稱。這個歲月劫數,從這個也可以看出來,就是從漢吳兩譯“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也是同樣的結論。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這是一年(人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大地轉)。是不是?都是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可見時間就由於運動。地球自己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系在轉,而且是銀河也在轉,都在轉,所以出現各種長短不同的時間。如果日月地球根本就不動的,也沒有晝夜,沒有年,沒有劫。

    極樂世界也沒有“住著家室”。這裡的沒有住著家室同《受用具足品》的“所居捨宅”沒有矛盾。本品並不是說根本就不存在捨宅。而是說雖有捨宅,但沒有執著與留戀。對於隨身的捨宅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所有,是自己棲身養命的地方,是自己不可離的住所,所以說沒有“住著”;更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家,當然沒有愛家、戀家、思家等等情執,所以說沒有“家室”,所以也就沒有“標式名號”(標志、門牌號數,名稱)。極樂人民每日所聞都是無我的法音,並且一聽自心就相應,除了我相,心中清淨。既然沒有我,哪裡又有什麼我的家室?並且大眾彼此都無我,何須在隨念而現的捨宅加上標式名號?本來沒有分別,何必畫蛇添足。

【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佛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往生,若應當往生,都入了“正定之聚”,決定成佛。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叫做三聚。“聚”,就是物以類聚的“聚”,也就是類。關於三聚的解釋,大乘與小乘差別很大。淨土是一乘法,純一大乘,所以這裡不介紹小乘的說法,我們看大乘。大乘也有許多不同的提法,現在只選擇切合於當前佛教徒水平的解釋:(1)《大智度論》說:“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這就是說:能決定證入涅槃圓滿無上佛果,叫正定聚。相反,決定墮入三惡道,叫邪定聚。時好時壞,進退不定,目前不能決定是成功還是墮落,叫做不定聚。《智論》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2)《釋大衍論》一書裡提了三種說法,本書只選一種。“十信前名邪定聚……三賢十聖名正定聚……十信名不定聚。”到了信位很不簡單。十信以前,就是邪定聚,因為你“不信業果報故”。如果你真信造業受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事!為什麼你敢?因為你不相信決定要受惡果報。一般人,說起來信,但在實際行動上卻是不信。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為什麼你不研究戒律,當做自己真正的老師!為什麼破了戒不趕緊忏悔!所以你就是不真信哪!所以作為邪定。“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是大乘的賢人,稱為三賢。到了十地,就是“十聖”。三賢十聖是正定聚,成為賢聖就必入涅槃了。所以“十信”叫做不定聚,因為他或進或退升降不等。但是在這之前,不信業果報,所以是邪定。於是跟那前頭一樣,必定要入惡道,所以是邪定。到了三賢、十地是正定了,也就必入涅槃了。到了三賢、十地,必入涅槃,才是正定聚,所以這是佛教中很崇高的境地。

    經中說,往生彼土的眾生,都是住正定聚,是屬於正定這一類,是相當於三賢十聖必入涅槃之類。唐代新羅國(朝鮮)憬興師說:若生淨土,不問凡聖,一定趣向於涅槃。往生的人一定要行六度,一定會得解脫,所以必定是正定。《甄解》遵善導大師的意思說,淨土一切眾生都是大乘,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有的顯現十地三賢,但本體必入涅槃,因為三賢十地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甄解》認為,三賢十地本體就是法身,所以是入正定聚,所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應特別注意:《唐譯》、《宋譯》不但是“已生”,甚至“當生”也住於正定之聚。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人將要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生”。若有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合乎彌陀的大願,佛必定在這人壽命終了時慈悲加佑,接引往生,所以這樣的修行人,就是當生。當生的人,不須等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是正定聚了,已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度生方便,顯示了一乘願海與六字洪名的奇勳。當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導大師的意思。善導大師世間公推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贊歎說:縱然不是彌陀化身,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流。善導大師在長安教化,長安城裡人人念佛。善導大師主張正定聚的利益通於彼此二土。彼土是極樂,此土是娑婆。《甄解》說:“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極樂世界一切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決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顯,這是顯益,明顯的利益。在我們世界,你如果真能信願持名,或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實做到,就應當往生。你也入了正定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利益是密益,這個利益不是那麼明顯,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確實得到了這個利益,所以稱為密益。《甄解》又說:“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日人對於善導是尊崇極了,稱為親家,今家,是非常之親善、非常之崇仰,說這是善導大師不共的見解。一個當生的人,雖然身還在娑婆世界,已經得到了入正定聚的利益,這是不共的妙意。

    先師會集本經,采入唐宋兩譯的經文,正是同善導大師心心相印。《唐譯》文為:“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槃處。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其中關鍵的話——“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這是反證法。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夠建立這個當生的因。當生的因是什麼?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徹悟大師的話。要解決大家的生死問題,不要在六道中頭出頭沒,枉受輪回。你本來就是佛,你現在是做夢,做了個惡夢,你十分恐怖,沒叫醒你之前,就跟真的一樣,所以要把大家叫醒。自己也要醒,自己還在夢中,我能知道把別人叫醒嗎?出了夢,便知要自覺覺他,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你真是這樣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那。有邪見的人,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那不可能。所以說“不能建立彼因”(彼因就是上面所說真實發心,信願持名的勝因)。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發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籽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一種華,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定聚的人沒有恆心,也就是沒有真實發心,所以不能建立決定成佛的妙因。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阿彌陀經》裡頭也有。經文是:“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要真實發願,願意生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入了正定聚了嘛。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贊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贊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贊亦復如是。】

    佛又對阿難說:東方虛空有如恆河的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頭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每一尊佛都示現廣長舌相(廣長舌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又廣又長又軟又薄,舌頭從嘴裡伸出來,到上頭能蓋住自己的臉並能達到自己的頭發)。“廣長舌”,表示無量劫以來,沒有妄語、绮語、兩舌、惡口四種過失,所以感得廣長舌相。《圓中鈔》說:“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阿彌陀經》“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慈恩窺基大師解說:“佛之舌相,證小(給小乘做證明的時候)則覆面門,以至發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要證明淨土法門這件大事,所以遍覆大千世界。大師底下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能覆面的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還有不真實的嗎!)本經未現遍覆大千世界的相,可是“放無量光”。放光與舌相,同是啟發眾生的信心,證明佛所說沒有虛妄。

    “說誠實言”。《彌陀疏鈔》說:“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的確)(同審)不虛。”“千聖復起不能易(千聖再起也不能改變),萬世守之為楷則者也(萬世都應遵守,做為楷式與法則)。”十方恆河沙數佛所說的誠實之言,就是“稱贊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因為這就是萬世不能改的楷則,所以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東方是如此,十方都是如此。《會疏》說:雖然諸佛所證都是平等一味,但以念佛往生的利益,是彌陀不共的妙法,所以諸佛推讓,讓十方一切眾生都歸向於阿彌陀佛。十方佛稱歎的多,眾生聞名的就多,才能求生的多,得度的多。所以十方諸佛與彌陀是一個心,都沒有別的想法,只是為了眾生真實得度,都是最真實的肺腑之言。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稱贊阿彌陀佛呢?就是想要極樂世界以外(他方)所有的眾生聞到阿彌陀佛名號,“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沒有垢污雜染的淨信的心。《勝曼寶窟》說:“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這就是說:淨就是信,起了純一的清淨的信心,不夾雜任何煩惱,叫做淨心。《疏鈔》:“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憶念受持”。“憶”就是憶佛功德。“念”說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持。“歸依供養”,以自己身心歸向彌陀,依止彌陀,永不捨離。再者,“供養”,“供”有兩種:()財供。香花、飲食、湯藥、財物,你用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拿來獻供。()法供。例如:如說修行,發菩提心,用來獻供。“養”,指養活、養生、奉養、調養。對於身、對於法,有所利益,就稱為養。

    “一念淨信”。本段全盤托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體與用。經中極言一念的重要,慈舟老法師為本經作科判,特別提出往生極樂的一心三輩。老法師頂門上有金剛正眼,才能開顯前人所沒有說明的內容。本經與科判關鍵在一心,所以在這裡應深入參學。

筆者認為這個“一”字不宜只看成是數目字(一、二、三……)中的一個數“一”,而應看成它是代表“不二”的聖義谛(真理)。《維摩诘經》主要闡揚了不二法門的妙要。因為“二”就有“差別”、“對立”、“矛盾”等等情見。出生差別,由於“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應注意這裡的“一”字,真如之中萬法皆如,一切都如,也就是一切如一。這個“一”正是“一念”的一字。所以《大智度論》說:“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就是說修習智慧到彼岸的人,能把十方一切像恆河沙那樣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與諸山所有的一切微塵,在一念之中散盡。為什麼一念有這樣大的力量,正由於“一念”契合了真如。所以彭際清居士說:“行者誠能於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勳。”

    “一念淨信”,《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無二所以叫做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決定往生,不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教行信證》指出“信心無二心”,又說這是往生清淨報土的真因,現《會疏》“往生正因唯在這一念”,兩者都把一念、一心結合於信。《疏鈔》說“信即心淨”,也等於說信心就是淨心。一念淨信就是契合於“真如法一”的淨信,所以經中下文是“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這與《教行信證》的報土真因、《會疏》的往生正因,都是互為表裡,正好參證。

    《彌陀疏鈔》引證了《成唯識論》“信者,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信以心淨為他的性。什麼叫做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各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它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它不但自己渾濁,而且它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它不但本身髒,誰碰到它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回向求生極樂。“至心”,《觀經》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者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不應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欲、嗔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蠍。“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實善根來回向“願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了一念淨信,把這一念淨心回向,決定“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本品名為十方佛贊。十方佛為什麼要贊歎彌陀呢?就是願意聽到的人都發清淨的信心,來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阿彌陀佛,乃至能夠出生一念淨信,也就是不二的信心。正如《信心銘》“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非去來今就是打破了時見,當然一並打破空見和一切虛妄情見。在這種遠離一切垢染的清淨信心中,把所有善根回向,願生極樂,於是隨你發的願,必定如願往生,而且住不退轉,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佛不贊歎,沒有一時不贊歎,只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聞如是妙法,希望每一眾生聞佛名號同生淨信,至心持名,願生極樂,隨願皆生,同證菩提。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前一品是第十七諸佛稱歎大願的成就,本品是大願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願的成就。此願是從真實之際、真實之慧所生的真實之利。凡夫持名,橫出三界,往生極樂、證不退轉,決定成佛。這是眾生離苦得樂,真實永恆的徹底利益,也正是諸佛無上悲智,度盡眾生究竟方便的極致。

    《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花瓶裡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無本之木插不了幾天。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要成佛,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要種覺悟的因,覺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至於所得的果實,是善巧普度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極端便利的具體方法來救度眾生,這個方法的徹底便利,就是落實度生大願的究竟保證。方便成為究竟圓滿的標志,這就是方便為究竟的涵義。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尊來度眾生,所以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落實。我們要依靠彌陀本願之海,而且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最穩和最好的來實現度生的心願。不然你只是個願度眾生的空願,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怎麼能度眾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可共分為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為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昙鸾、淨影、憬興、嘉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本書繼承昙鸾……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上輩”。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類,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輩,所以包括的范圍很廣。《觀經》每輩再分三品,於是成為九品。九品當然比三輩細多了,但是從實際來看仍不可能很細,實際上可分的品級是無量的。

    《觀經》分品分得較細,彼經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經上輩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彈指之間往生極樂,得聞妙法,立即契悟無生法忍,在須臾之間,在十方佛前受記成佛,回到本地得無量的陀羅尼門。陀羅尼的功德超過三昧,一得永得,不再退失,這是上品上生,這是地上大菩薩的境界。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嘛?這個問題古時的說法認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薩才能達到的品級。幸在唐代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主張極樂九品都是濁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級位。只因眾生所遇的因緣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別。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所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下三品是遇善法的眾生所生,這類人因造惡業,本應墮落,但以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念佛是諸善中王,他既忏悔,又持名號,於是靠彌陀十念必生勝願不可思議的力量而得到往生。由大師的話可見極樂世界的上中下三輩,都是凡夫可以修到的。只是因緣各各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別。所以大師主張往生的三輩九品,總是為了“五濁凡夫”。雖然上品上生殊勝超絕,但是我們這些五濁惡世的凡夫,只要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到理一心,乘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上品上生極樂世界。不僅是這樣,晉朝有一個窮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聽到淨土法門後,就閉關念佛,他對於塵世十分厭倦,所以一點沒有留戀,只是一心老實念佛。他念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看見阿彌陀佛,並聽到佛說法,於是就在人身得無生法忍。可見極樂三輩九品大家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

    海東(朝鮮)元曉師的《游心安樂道》說:“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因彌陀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所以極樂的九品蓮池,品品為眾生(舊說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顯然這種說法不合佛心)。本經《菩薩往生品》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薩,只說名字,一劫也說不完。可見三輩九品實為一切凡夫兼為三乘(菩薩、緣覺、聲聞)聖人。

    本段首先上輩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後說明所得的果。上輩往生,誰不羨慕向往,但須圓滿上輩往生的因。因也可說成“條件”。這一小段的大意是:上輩往生的人,他們捨去世俗的家,丟掉陷人的情欲,出家為僧,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並修多種功德,回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就表示上輩往生的人都是出家眾。但這顯然同淨土三經中的《觀經》有了根本矛盾。《觀經》上三品沒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修行諸戒”,中品中生指出“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觀經》中九品,唯有以上兩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經恰恰相反,上輩指明出家,中輩也與《觀經》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門”,也就是未能做到“捨家棄欲”。

淨土兩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的差別,首應圓融目前兩說的對立。我國蓮宗諸祖,慧遠、昙鸾、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是上輩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但《觀經》中,王太後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彌陀)身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可見韋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希有成就。還有韋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釋迦牟尼佛)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經中又說,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一念間的時候)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開。……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谛。……經於七日……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可見她們最低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人是在家婦女,都是上輩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人。

    還有上面指出的晉朝某窮人,閉關念佛,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登菩薩位,然後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報恩論》中說:晉代廬山遠公同社念佛的劉遺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見佛。在遠公往生時,親見劉遺民隨佛來迎,向遠公作揖致敬,並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 (就是說,師父您早就發心了,為什麼晚來?)所以沈老居士說:“自當上品非出家也。”(劉遺民當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傳》中還可找到上輩往生的居士,這裡不列舉了。

    竊按世尊所說並無定法,只是應病與藥,熱病則給清涼藥,虛寒就給溫補藥,隨宜而說,不可死於句下。孔門弟子問仁問孝,孔子的回答各個不同,也是這樣。佛說本經時,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薩無量無邊,乃一正規盛大的淨宗道場。本經是淨土第一經,故所說往生條件都是正宗典范。且聽法對象又是出家大眾,在這一法會上聞法往生上輩的人自然是比丘,於是契理契機所以指出上輩是捨家棄欲的沙門。至於《觀經》則是一個特殊因緣,佛偕目連、阿難飛降王宮給禁閉中的王太後說法,聽法大眾只是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個在家婦女。這一會中能上輩往生當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門二字涵義甚深,經雲:“識心達本,名為沙門。”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裝)而看本質,識心達本的人才能上輩往生。這是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與心出家之別。這裡有四料簡:“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麼雖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輩。是乃《觀經》所說。身心都出家,當然上輩。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於比丘,也可上輩生。真實說來,心地是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無如心真實”。心出家,識心達本才是沙門,都可上輩生,這是本經正宗的說法。於是本經與《觀經》圓融無礙。必須是識心達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輩往生。至於形式上儀容衣服上所區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輩生。

 

 

    一、恩師在寫《白話解》時提出三個指標:(1) 此《白話解》不是把《大經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解》錄音的基礎上大刪特刪,力求精簡,通俗易懂,中心突出。(2)雖然簡明通俗,但不失《大經解》原有的深度。(3)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突破。

二、《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乃恩師未竟之作,僅寫至《三輩往生品》之上輩往生部分。至於本解未竟部分,某居士曾於恩師生前三日特就此事請問,恩師明確指示,“《大經白話解》寫到哪兒就算哪兒,後面的聽錄音去。”恩師講授《大經解》之錄音(即《無量壽經講座》全部七十盤)現已流通於世,可供學人參習。

三、謹遵恩師慈命,此《白話解》文稿由抄稿者嚴格把關,並請某居士順以標點。抄稿者於抄寫過程中遇有個別字跡難辨等情況,第六品以前部分呈師裁決,其余則由在京弟子參酌而定。

此書於恩師身後印行,特予申明。

在京弟子等敬記於癸酉(一九九三)初春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