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音祚:佛教的戒律與現實生活之關系


 2010/12/23    熱度:2500    下載DOC文檔    

  佛教的“五戒”是對佛教信奉者或准備皈依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具體是指戒除五類不道德的,容易引發不和諧現象,給自己和他人以及整個社會造成嚴重不良後果的行為。它們是:

  (1)直接或間接的殺害生命的行為:人間的法律只保護人類自身及國家政府所規定的瀕危野生動物不受殺害,而佛教所倡導的戒律是從源頭上保護一切有生命童識的動物。人們普遍存在的肉食習慣是大范圍野蠻飼養及屠宰生靈的源頭。

  (2)直接、間接或變相的偷盛行為:除了明顯的盜搶行為外,濫用職權的貪污腐敗、行賄受賄、敲詐勒索等惡劣行為都屬於此戒的范圍。現代社會中許多變相的偷盛行為都被那些看似合理的規則掩蓋住了,大多數刑事案件的起因都與此相關。

  (3)違反正常倫理關系的不正當的YIN欲行為:許多非正常的性關系、性行為、性游戲已成為時下許多“體面之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然而這均屬於YIN戒的范圍。放眼看去,上至總統下至藝人,性丑聞現象已成為難以遏制的社會毒瘤。

  (4)為滿足私利而進行的欺騙或造假行為:人類社會存在的信任危機正是源於這種陰險的欺騙。全世界的人們都已經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講謀略、說假話已成為人們自然的心理習慣時,世間法律所能起到的約束力也就非常有限了。

  (5)為尋求精神刺激而沉迷於酗酒吸毒的行為:人們為了緩解精神痛苦而不惜采用飲鸩止渴的方式,以喪失自尊、麻痺自我為代價,逐步墮入更加痛苦的深淵。無節制地追求欲望的滿足正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成為各式各樣的瘾君子,已成泛濫之勢。

  從現實生活來看,佛教的戒律意味著什麼呢?簡言之,“遵守佛教戒律意味著維護自尊,意味蕾彌補自身的漏洞,意味著做一個守法的公民,意味著成為一個內心和諧、正直而善良的現代人”。它與現代文明的宗旨相協調,但卻與本能的欲望和丑陋的生活習慣相沖突。

  戒律原本的功能是“防非止惡”,是為了避免人們遭受煩惱與痛苦而采取的理性的自我約束行為,是理性的安全帶。它與人們對自我要求的程度以及自尊章識的程度密切相關,從自尊意識的角度看戒律與現代生活方式的關系,或許能給人們帶來某些有益身心的啟迪。

  上面所列舉的五類行為,從根本上說都是欲望泛濫所致。在爭相開發欲望、滿足欲望的今天,人們都能從中或多或少地看到它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方式的影響。現代人只相佰經由科學驗證的結論而不信雖可意會,但海難以驗證的因果關系,由此派生出各種基於個人欲望所產生的見解和相應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足以為奇了。 任伺時代的人們都會對合理性的問題給予一定程度的關注,也就是說人們都有一個自認為合理的基本的道德底線。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是基於“凡是不違法的事情就可以干”的現實原則來行事的,依據欲望的多樣性可以分成多種層面的心態及行為方式,以殺生現象為例:

  (1)以施虐心理進行的殺生活動。如虐貓、虐雞、虐狗等。

  (2)把殺生當作娛樂消遣而進行的殺生活動。如打獵、釣魚、斗牛等。

  (3)直接以滿足口腹之欲而進行的殺生活動。如親手宰殺或在酒店中點殺活物,如活吃猴腦、蒸烤活魚、烹煮活蝦、烤全羊等。 以上這些現象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圈內,當事人直接以“命債”的形式所造下的因果。現代的主流科學家們尚不想、不願、也沒有能力證明殺生行為與殺生者未來命運的因果關系,因而大多數人都寧願信其無,這樣就可以延續著原有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會想到自己未來會有抑郁的一天,更不會想到那催促他們自殺的念頭來自於何方…… 也有一部分科學家已經用准確的科學實驗,證明了肉食者與多種現代疾病尤其是癌症的直接的因果關系,但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寧願采取“滿足當下,不顧未來”的心理原則,寧願相信“吃哪兒補哪兒”這種明顯違背科學規律的觀念。現實展現給人們的卻是另外一幅圖景,那就是“吃哪兒割哪兒”,看看各大醫院腫瘤科人滿為患的情境,也就都清楚了。

  對待生命的態度決定著人們自尊意識和守法意識的程度。要想成為有自尊意識的守法公民是需要相應的土壤和生存環境來培育的。過分追求“成功”的殘酷的競爭意識所造成的心理氛圍,毀滅了無數原本是善良的幼小的心靈。人類內在的善良之心是從善待生靈、同伴開始的,需要一個價值觀的認同以及習慣養成的自然過程。

  (1)生命的和諧是在生存的背景中實現的,只有你善待生靈,保護環境,才有可能生活在和諧之中。漠視生命的尊嚴,踐踏生存的環境,必遭到意想不到的報復。

  (2)殺生的慣性有可能延伸到人類自身。其根源皆來自於漠視生命的尊嚴。若不從認識的層面和心態上加以調整,任何法律都難以阻止人類相互殺戮的行為。

  (3)直到今天,人們對生命的認識仍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用行屍走肉來描述漠視生命的人們是一點都不過分的。人的自尊意識來自於將心比心地思考問題。

                                    摘自《法音》2009年第8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