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譯文(二十三)
於是如來告訴文殊師利法王子:“現在,你來觀察這些二十五位無學之人,諸大菩薩和阿羅漢,各自已說最初成道方便法門,也都評言修習自述方法,都是真實圓通之法。他們各自修行方法,實無優劣之分,以及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請你最優評選一下,在此二十五門當中,誰者當是根本修證大法?兼我滅度之後,這個娑婆世界眾生,入於菩薩大乘,求證無上大道,其中究竟是哪一個方便法門,才最容易成就呢?”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受佛陀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答佛陀: “覺海心性澄湛圓明,圓澄覺心元本明妙。 元明又照初念生所,生所既立照性遮亡。 因於迷妄而有虛空,復依虛空而立世界。 想澄動能化成國土,知覺和合乃是眾生。 虛空生於大覺心中,猶如海中一漚發起。 有漏微塵堅實國土,皆依虛空而所循生。 水泡若滅虛空本無,況復諸界三有生死。 回歸元性無有二路,修行方便乃有多門。 聖歸源性無不通達,順行逆行皆是方便。 但諸初心入真三昧,收效遲速不同一類。 色相雜想結成塵身,精細了知不能明徹; 如何能以不明徹根,於此獲得圓通本因? 音聲夾雜語言之相,但彼唯是名句義味; 一音一義非含一切,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香味以鼻合成中知,若離於香則味元無; 不能恆有其所嗅覺,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味性亦非本然而有,要以味時才能有覺; 其覺不能恆守一貫,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觸以所觸才能明了,無有所在不明觸覺; 合離二者性非恆定,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此之法兮稱為內塵,若憑於塵必有能所; 能所非是合一遍涉,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眼之見性雖言洞然,但明其前不明其後; 四維空間虧缺一半,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鼻息出入或言通達,現前無交則氣不續; 前後支離非相涉入,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此舌之知非入無端,因於其味才生覺了; 若味亡去覺了無有,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身與所觸四大同類,各自並非圓覺觀體; 無涯塵量不可冥會,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知根雜合胡思亂想,於湛了性終無有見; 想念雜亂不可擺脫,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識見雜於三緣和合,追問根本俱稱非相; 自我之體先為無定,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心聞可洞十方空間,但只生於大因心力; 初心不能從此進入,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鼻想本屬權變機官,只能令其攝心於住; 住成此心亦住所住,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說法擺弄音聲文字,或可開悟先有成者; 但諸名句非為無漏,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持戒犯戒只是束身,並非此身即無所束; 此舉元非遍施一切,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神通本是宿因所起,如何關系法之分別; 念緣非是可離於物,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地性來作觀察,堅實障礙非可通達; 有為之法非為聖性,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水性來作觀察,想念並非真實心相; 如如並非真覺觀照,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火性來作觀察,厭有並非真正離欲; 非是初心修行方便,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風性來作觀察,動搖寂止非無對待; 有對則非無上正覺,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空性來作觀察,昏鈍先非正覺性空; 昏鈍無覺異於菩提,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若以識性來作觀察,觀識並非恆常停住; 存心乃是有為虛妄,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諸行本是無常之法,念性元是有生有滅; 因果不同成今殊感,雲何其獲圓通法門? 我於如今告於世尊,佛陀出於娑婆世界, 此方此處真正教體,清淨修法在於音聞, 若欲真取三摩缽提,實則要以聞根中入。 離諸苦海得到解脫,良矣哉觀世音菩薩, 於恆河數沙劫之中,契入微塵諸佛國土, 畢竟獲得大自在力,以諸無畏施於眾生。 妙音起源於觀世音,遍發梵音及海潮音, 拯救世間悉得安寧,於出世間獲常住心。 我於如今啟告如來,如觀音菩薩之所說, 比如有人入於靜居,若是十方俱時擊鼓, 十方各處一時皆聞,此則圓成真實本能。 目非可觀障外之物,口鼻之理亦復如是。 身體以合方有知覺,心念紛飛無有頭緒。 但是隔牆聽聞音響,不論遠近俱時可聞, 此是五根所不齊備,是則通達真實之根。 音聲性質時動時靜,故於聞中時為有無; 無聲只號無聞響應,非實聞後無有聞性。 聲無聞性既無有滅,聲起亦非因之而生; 生滅二相圓滿離已,是則回歸常真實性。 縱令處在夢想當中,不為不思即無聞性。 聞性覺觀超出思惟,身心二者皆不能及。 今於此之娑婆國土,依聲論義才得宣明。 眾生迷於本元聞性,循聲追逐故而流轉。 阿難縱然博聞強記,亦不免於墮落邪思; 豈非循聲之所淪陷,旋復聞流才獲無妄? 阿難你當仔細聽講,我今承佛威神之力, 為你宣說金剛寶王,如夢如幻不可思議, 諸佛之母真正三昧。你聞無邊微塵之佛, 一切秘密修行法門,若是欲漏不先斷除, 縱畜多聞亦成過誤。將你之聞持佛佛法, 何不自聞你之聞性?此聞並非自然而生, 因於聲相方有名字,旋你妄聞與聲脫離, 彼能脫者欲名為誰?一根既已返回心源, 六根同時皆成解脫。見聞如同眼中幻翳, 三界仿若空中虛花。聞性若復翳根滅除, 塵相銷亡覺心圓淨。淨至極處性光通達, 寂而常照包含虛空。卻來觀察世間諸相, 猶如夢中所見之事。縱摩登伽在你夢中, 誰能留住你之身形?比如世間巧魔幻師, 變幻魔術作諸男女,雖然諸根都在動搖, 但是要以一機相抽,息滅此機總歸寂然, 諸幻男女皆成無性。六根解結亦復如是, 元本依於一心精明,虛妄分成六和合相, 一處休復若得成就,六根功用皆不成立。 所有塵垢應念銷滅,得成心光圓明淨妙。 若有余塵尚屬諸學,心光明極即為如來。 是故大眾及與阿難,旋你聞機倒行逆施, 反向觀聞生聞源性,回此源性成無上道, 圓通法門真實如是。此是無邊微塵諸佛, 同一條路涅槃之門。過去一切諸佛如來, 依於此門已得成就;現在一切諸大菩薩, 如今各入圓明心性;未來一切修學之人, 亦當依靠如是法門。我亦從中實證得果, 非唯觀世音菩薩是。誠如我佛世尊所問, 詢問於我諸方便法,以救末劫一切眾生。 我實告求出世間人,若想成就涅槃寂性, 觀世音法門為最上。自余都是諸方便法, 皆是依佛威神力量,即事暫捨塵勞法門, 非是長修根本之學,淺深相映同處說法。 頂禮光明如來藏心,真是無漏不可思議。 祈願如來加被未來,於此法門無諸疑惑。 此門方便容易成就,堪以教授傳法阿難, 及諸末劫沉淪眾生。唯以此之聞根修證, 圓通性能超過余者,佛真實心髓即如是。” 聽了此偈以後,於是阿難以及一切大眾,身心了然無惑,共同得到巨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一個人,因為去辦某一事情,出門遠游在外,未得歸還,如今已經明了本家,所回歸的道路。這個普會大眾之中,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近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恆河沙,全部識得本有真心,遠離一切塵垢幻影,獲得法眼明淨無睱。性比丘尼,聞說此偈之後,成阿羅漢。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全部發起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