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教育的根本是長善救失
我們剛剛提到的,德是本,成績、才華是末,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還是對這個很看重。但是我們冷靜想想,我們今天專注孩子的成績,他能好多久?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盯著他,他能好多久?這是我們值得要思考的問題。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天孩子這一次考得好了,他下一次能好嗎?我們了解到很多家長,孩子考一百分,就給他錢,不知道我們現在新加坡考一百分,行情是多少?所以我們不明白教育的根本在長他的善心,救他的過失。今天他考好了,那是他的本分,結果我們還要給他獎賞,那他考試就是為了賺錢,而且考好了,他就主動還來給你要錢。然後一年級考一百分,你給他二十塊,上了二年級,他綁個白布條抗議加薪,你的錢得再多一點才行。為什麼?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它會加大,所以長的是欲望的心。大家想想,他會變成欲望才能讓他努力,改天假如遇到了比錢還要誘惑他的東西的時候,請問他讀不讀書?所以我們看現在,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這個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現象,我們剛剛講的,讀書讀到壓力太大,我們長了他善了嗎?應該讓他平常心面對成績。所以那個時候我父親對成績,他很平常心。我那個時候大學聯考考不好,我在那流眼淚,哭!結果我爸爸一上樓來,笑著說,我還以為什麼大不了,再考一次就好了,別哭了,別哭了。結果我爸爸講得很輕松,害我也哭不出來了,把我的得失心慢慢調伏了。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父親把這個教育的,一個人讀書的動機給我們喚醒,讀書的習慣給我們養成。什麼是讀書的動力?有羞恥心、有責任心、有孝心。希望父母能安心,成績好,讓父母歡喜;然後對家有責任心,你好好學,以後要光宗耀祖。所以我們冷靜來看,上一代的人,他啟發了孝心。
我父親那一代讀書不用人家催,不只不用人家催,父母是催他們去睡覺,不要讀書了。我記得我叔叔他們回憶,那個時候讀得比較晚了,爺爺要去睡覺了,跑到孩子們讀書的地方;都去睡覺了,別讀了。孝順,順著父母,統統躺平。結果等確定我爺爺睡著了,全部再起來讀書。因為他的學習動力已經形成,就是孝道,就是趕緊讀好書,讓父母早一點有好日子過。而且他這個努力的動力,不止好成績,當他完成學業踏到社會,他的事業不讓父母操心,做得讓父母安心。他成家立業了,他成立家庭,夫妻好合,絕不讓父母再為他的家庭再操一分心。所以他這個學習的動力、向上的動力,從讀書一直延伸到他整個家庭事業,到他一生。所以人生的動力是要能延續一輩子的,這是抓到根本,孝道。所以大家以後買引擎,一定要買孝心牌的引擎,這個可以跑一輩子。我們現在看看,我們現在孩子考一百分就給他錢的這個引擎,能維持多久?維持不了多久,他會跟你討價還價。所以我們看到小孩子壓力很大,我們應該形成讓他讀書的好習慣,他不是壓出來的,他是水到渠成,不斷提升的。而且他已經讀書習慣養成了,他也覺得到時間就去讀書。
有一個校長,他的孩子到了一所中學讀書,校長他的名望也很高,在教育界。結果他的孩子剛調入這個班,這個班的成績特別好。他的孩子要面對考試,就來跟爸爸講,爸爸,你覺得我這次考試應該考第幾名?我們聽孩子的話,要不只聽到他的言語,還要聽到他的心。孩子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他的壓力已經很大了。結果這個校長,他父親怎麼講?他說孩子,我覺得你應該考最後一名。大家講不講得出來?當然這個不要勉強。這個父親他為什麼這麼講?他體恤到這個孩子的壓力。然後接著父親跟他講,因為他很吃驚,爸,你為什麼覺得我要考最後一名?他父親說到,你剛到這個班級,整個環境你不熟悉,課業你還沒有趕上,這個老師講課你可能還不習慣,所以你考最後一名是很正常的。孩子一聽完,這個壓力、得失就消除掉,後來也考得不錯。但是很重要的,這個父親把好學完全表演給他孩子看,跟孩子一起讀書,有時候孩子去睡覺了,他繼續讀書,還准備隔天給學生上課的資料。他的兒子回想到,有時候去睡覺,半夜起來上廁所,還看到他父親兢兢業業在那裡准備。父親的盡職,父親的用功、好學,父親他教學也有他的本分,都表演給孩子看。孩子也學到好學,學到讀書也是我的本分。後來他的孩子的成績就不斷的攀升,最後也是全班第一名,這個成績得來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所以大自然也在教誨我們,所有的果實要成熟的時候摘下來,不成熟,你硬要摘下來,強摘的瓜不好吃,不甜。所以有言教、有身教,有整個我們家道的境教,孩子變好是很自然的,不要強迫。不然你看壓壓壓,現在小學、中學、大學自殺的孩子愈來愈多,當一個孩子跳下來的時候,很可能他的親戚朋友這一生見不到光明了,一想到他就只有傷痛而已。所以我們看到孩子他成績名列前茅,可是往往成績都排在前面的人,他輸不起,他一考不好,心裡素質提不起來,轉不過去,很可能就會做出傻事出來。所以得要看到孩子是健康面對他的成績。包含假如他學習到最後,學習很痛苦,比方很多大學考完,一考完試才出考場,就把那個書包從三樓、四樓就丟下來了,我們長者看到這個情景還笑一笑。其實我們看一個孩子,他讀了十幾年書,最後是把書從這麼高丟下來,你看他多痛苦學習。雖然他進了大學,很可能他從此以後不想看書,很可能把他教育的心給扼殺掉了,那我們逼的那十幾年,意義又有多大?
所以真正大學畢業,認認真真看幾本書的人不多了,可是確是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因為他要面對往後的家庭、事業,還有很多處事做人的智慧。所以老祖宗告訴我們,教育長善,時時要看到孩子的心,是長了功利的心,還是長了善心?這個我們不能不清楚。所以剛剛提到的,假如孩子是為了錢,他才努力,改天假如是網絡游戲更吸引他了,他就不讀書了,甚至於他沒有一種責任感,離開父母的監督,像脫疆的野馬一樣,染上很多惡習。所以我記得有大學生說,大學的英文叫universty,他們把它翻成“由你玩四年”,叫universty。所以那黃金四年,假如都去玩樂,就麻煩了。而真的,財色名食睡,還有很多玩樂,包含賭博、游戲,都會讓這些大學生、年輕人“玩物喪志,玩人喪德”。你看現在他沒有德行的基礎,面對這些誘惑擋不了。而且,我們說錢債好還,情債難還,年輕人玩弄人家的感情,那個折福非常非常的嚴重。所以很可能他這大學四年不懂得修德的時候,往往四年的歲月很可能折盡半生的福分,都說不定。女色比較吸引他,書就不讀了。我們曾經看到情人節,有一個地區推出情人餐,價格從二百九十九塊到三千九百九十九塊,結果去吃(這個是在大陸)的人當中超過一半是在校的學生。他們的錢從哪裡來?而這絕大部分的孩子是從農村來的,他的父母賺的都是血汗錢,那一頓吃下去了,很可能父母當月一半的薪水就走了。可是他在吃的時候不會覺得痛,沒感覺,因為他人生的動力是欲望,不是孝道,不是知恩報恩,因為我們從小就是用錢在吸引他。所以不看到孩子的心,我們真的很難確定,我們有沒有把孩子教好。
所以我們得要冷靜思考,我們的孩子上大學會認真讀書嗎?會不染上這些習性嗎?假如我們思考了,我們得趕緊把他們的德扎好根。再來,我們的孩子出去工作了,他能夠盡忠職守嗎?他能夠恭敬領導者嗎?現在很多孩子沒有責任心,大學畢業了,也不出去找工作,在家裡還是玩電動玩具。結果還得父母費了很大的勁幫他找到工作,然後去拜托他,兒子,這個工作去做一下吧。然後這個兒子說,好,給你面子,去做一下。一個禮拜以後回來,給父母講,我把老板fire掉了。你說假如孩子沒有恭敬、沒有一種事業的責任,那我們要幫他操心操到什麼時候?可是以前,我們上一輩而已,這些都不用操心。所以找到根本太重要了,本立而道生。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