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太上感應篇淺釋之《法句經》所說的語言規范(一)


 2016/11/4    熱度:828    下載DOC文檔    

      《感應篇·勸誡章》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這句話中,“語善、視善、行善”和“語惡、視惡、行惡”這幾個概念很重要,要仔細觀察與思維。前面,我們對這幾個概念進行了大致的解釋與觀察,下面進一步來對比“語善和語惡”、“視善與視惡”、“行善與行惡”。先來對比“語善與語惡”。 

      我們從牙牙學語開始,就一直在開口說話。許多人心中都以為,開口說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無需加以重視,這實際上是對佛教業果律愚昧而導致的邪見。古人說“言為心聲”,意思是言語實際上是表達心念的聲音。語言外在看起來是聲波的振動,但實際上是心借助於聲音在表達“心相”,被表達出來的“心相”就會被真如心性記錄下來,慢慢成為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即便嘴上不說話,心裡只要是在思維,語言都是默默地在心中被喚起的。實際上,我們心中的絕大多數思維與想像都是伴隨著語言而產生的,只是有些語言被用嘴巴用聲音表達了出來,而有些語言沒有被嘴巴用聲音表達出來而已。

      假如將我們內心的所有話語都輸入電腦,然後運用詞頻分析軟件對一個人話語中所用詞匯的頻率進行分析,那麼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一定就是這個人的命運。因為某個詞匯一旦從心中生起甚至嘴巴裡面說出來,那麼這個詞匯所表達的心相也一定會浮現在這個人心中,讓這個人體驗這個心相的滋味,並且還被真如心性記錄下來,成為未來的現實。所以,表面上看來,言談說話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實際上並不平常,我們整個生命的色彩以及遭遇就是被自己的語言定義的,對一個人所說的話語進行全面地分析,就會知道這個人的命運是怎樣的。因此,要想有一個美好的命運,我們言談說話時所使用的詞匯一定要美好,所表達的心相一定要美好。

      言語要遵循怎樣的規范呢?佛陀在《法句經》中教誡說:“惡言罵詈,憍陵蔑人,興起是行,疾怨滋生;遜言順辭,尊敬於人,棄結忍惡,疾怨自滅。”這句話中例舉了惡言的五種情況:罵、詈、憍、凌、蔑,並略說了遮止這五種惡言的方法。

      一、罵,也即因為內心憤怒而用非常難聽的話語辱罵他人。辱罵他人時,一般所用的詞匯都是非常惡毒和難聽的,若當面辱罵他人,則勢必會引發一場爭斗或毆打,從此之後彼此結下深仇大恨,使自己在以後的很多天中內心得不到平靜,有些甚至會釀成人生的重大悲劇。世間的很多恩愛夫妻、好朋友,都是因為相互辱罵之故而分手成為怨敵,這樣的例子可以說舉不勝舉。其實,想想最初為之生氣的事情,都是雞毛蒜皮的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因為小事而辱罵,因為辱罵而毆打結怨,因為毆打結怨就有可能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對這個道理應該反復觀察與思維,從內心深處發起“即便傾家蕩產、失去生命,今生也絕對不辱罵任何人的誓願”。特別值得一提的事,如今不少人不會辱罵他人,卻會辱罵家人,例如,有些悍婦有時會用惡毒的話語辱罵丈夫,有些惡棍般的男人也會用非常難聽的話語辱罵柔弱的妻子,有些家長會用惡毒的語言辱罵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愚不可及的事情。實際上,對任何人都不可以辱罵,尤其對家人更不可辱罵。如果對家人肆無忌憚地辱罵,這樣的人已經與畜生無異。

      二、詈,也即批評、諷刺、挖苦別人。有些人不會憤怒地辱罵他人,卻會習慣性批評他人,說他人這件做得不好、那件事做得不好,處處挑毛病。有時批評得不過瘾,就會挖苦、諷刺,進一步對對方進行人格上的侮辱,從而將批評升級為辱罵。很多人覺得,批評他人是在幫助他人,可以把事情辦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批評偶爾用用,假如內心沒有什麼憤怒,對對方沒有什麼羞辱,可能也可以暫時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內心帶著怨恨,並且有對對方的不尊敬,基本都會轉化成彼此的怨恨。由於我們很難把握自心,不讓自心的不滿隨批評升級,把“批評”控制在理智的范疇內,所以最好發願不用。而且經常批評他人,說明自己內心愚癡,並且刻薄無福。所以,一定要發願今生不去批評他人,要學會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有人問:“難道別人的缺點就不能指出了嗎?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下級,他們錯了難道都不能去批評嗎?”當然不是,如果不去幫助對方改變,也是自心不慈悲的表現。幫助別人改變缺點,要盡量用鼓勵的方式,幫助他人向著與缺點相反的方向努力,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在這個人面前宣說並贊歎與這個缺點相反的優點來鼓勵這個人培養優點。例如,一個人懶惰,我們就在恰當的時候,在他面前贊歎勤勞的功德,並鼓勵他勤勞,同時自己也發願培養勤勞的優點。當然,即便是鼓勵他人也需要資本,如果沒有這個資本,就連鼓勵也不會真正奏效的。這個資本就是“布施、愛語、同事”——布施,就是平時要向這個人布施財物等,給予他實際的好處;愛語,就是平時經常說愛護他的安慰語;同事,就是自己同時與他實踐自己的勸說與教誡。有了這三個基礎,才能實施言語上的教化——鼓勵或勸說,也即菩薩四攝法中的“利行”。

      三、憍,就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的優點與功德,以顯示自己了不起,有時說起來甚至喋喋不休,在多個場合反復宣說自己的某個優點或功德。例如,女人喜歡在其他女人面前誇獎自己的丈夫、孩子,賣弄般地向他人不厭其煩地述說自己的房子裝修得怎麼好、手镯怎麼貴,到某處旅游是如何快樂等等。這些在人前賣弄自己的語言,一般都會招來聽者的反感,使得彼此關系疏遠。所以,我們要發願,今生絕對不在人前宣說自己的功德與長處。

      四、凌,就是欺凌別人,也就是在語言中將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要求對方服從自己。這樣的語言往往會制造或強調自己與他人的等級差異,表現出自己比對方地位高,有可以隨意指使對方的權利,並要求對方服從自己。例如,上級隨意指示下級做事,把對方當奴隸一樣不尊敬,並表現出自己比對方高;又如,富人言語上隨意欺負窮人,認為自己比對方高貴等;丈夫指使妻子,要求妻子無條件服從自己,或者妻子要求丈夫無條件服從自己;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等等。

      五、蔑,就是輕視看不起對方,言語中流露出對對方的蔑視和不屑。例如,對方某件事沒有做好,言語上就說“你這個人真是無能,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等等。“蔑”和“凌”都是看不起對方,但“凌”側重在要求對方服從自己,而“蔑”則是單純地看不起對方,所以“凌”當中一定包含“蔑”,但“蔑”中不一定有“凌”。此外,“憍、凌、蔑”中一定都有傲慢,但“憍”是宣說自己的功德,而“凌”則要求對方,“蔑”則是輕視對方。

      如果一個人的語言中包含這五種惡,也即——辱罵他人、批評挖苦他人、時常賣弄自己、要求他人服從自己、蔑視他人等等,就會不斷招來他人的怨恨。如果一個人被周圍很多人怨恨,那麼這個人就會遭遇很多不幸。因此,我們一定要發願,今生在言談說話中,一定遠離這五種惡言。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