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彌勒菩薩所問經要義


 2011/1/1    熱度:4479    下載DOC文檔    

彌勒菩薩所問經要義

淨空法師於達拉斯宣講

  黃念老的《大乘無量壽經解》,引《大寶積經》中彌勒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這十種心非常重要,即是發菩提心的具體落實。於是我就將《大寶積經》的這段經文查出。全經共有兩卷,經文很長,我仔細看了兩遍,覺得非常重要,世尊將現代學佛的四眾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犯的毛病,一一指出,的確是現代修學救命的一部經典。

  學佛犯了嚴重的過失,自己不曉得,還以為將來一定能往生。若臨命終時,業障現前,問題就非常嚴重。上次講述《金剛經》,多半偏重在理論與原則上;而這部經的好處則是全落實在細行上,於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都為我們指明。為什麼宣講這部經,我深深感覺是三寶的加持。

  《大寶積經》在大乘佛法是一部大經,全經共一百二十卷,這是第九十一卷‘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會。《無量壽經》的五種原譯本,其中唐譯本就出自《大寶積經》第五會。宋朝王龍舒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時,只有此本沒見到,所以他的會集只依據四種原譯本,很遺憾的是未見寶積經。我們很有福報,經典齊全,甚至會集節校等九種版本,都可以讀到。今天,我利用此次短暫的聚會,將這部經的內容作重點的報告,此經對現代修學人關系重大。經文一開端,說明當年世尊的常隨弟子們所作示現。

  “是時眾中,多有菩薩。業障深重,諸根暗鈍。善法微少,好於愦鬧。談說世事,耽樂睡眠。多諸戲論,廣營眾務。種種貪著,為所不應。妄失正念,修習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讀此一段經文,想想自己,以及四周的同修,是不是如佛所說,犯了這些毛病。他們皆是受了菩薩戒的菩薩,‘業障深重,諸根暗鈍’。這句是總說,所說的皆是原則,細說的還在下面經文。‘善法微少,好於愦鬧’,善根少,喜歡愦鬧。‘愦’是糊裡糊塗,‘鬧’是熱鬧。喜歡談論世事,迷於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之中。

  ‘多諸戲論’,凡是無益於道心的言論,都稱作戲論。‘廣營眾務’,廣是繁多,營是經營,喜歡經營一些世法。譬如建道場、做法會,都稱作廣營眾務。‘種種貪著’,染著境緣,增長貪嗔癡慢。‘為所不應’,佛在經中教導我們不應該做的事卻天天去做。

  ‘妄失正念,修習邪慧’,佛是覺悟;他們是迷而不覺,世智辯聰,與佛不相應、與法不相應。 《金剛經》講得好,‘離相離念’,‘三心不可得’,‘諸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諸法實相。他們誤以為眾生與諸法都是實在的,這是錯誤知見,這就不相應,屬於邪慧。

  ‘下劣精勤’,他們在生活中,似乎也很精進、很勤奮,可是所做的都是迷惑行。‘後五百歲’是世尊滅度兩千五百年以後,正是指我們這個時代。所以,我們讀到這部經,確實感到寒毛直豎。佛若不提醒,總以為自己修行得還不錯;展開此經對照自己的心行,才知道毛病百出。

  彌勒菩薩見到會中這麼多業障深重的初學菩薩,非常感慨的說,這些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佛門有句話說,‘初發心者,成佛有余’。初發心的人非常勇猛,真有道心。同修們發心皈依、發心受在家五戒、菩薩戒。初發心出家,那時心是真誠的,真的是成佛有余。若能保持不退轉,那還得了!可惜保持不久,所以又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加速度地退轉了!有幾人能保持不退轉?這是佛門四眾弟子修行的現象,彌勒菩薩見了,生起大慈悲心。

  “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我們要特別留意這句話,此即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若非成熟,不可能發心皈依、受戒,不可能發心剃度出家。這確實是善根福德因緣俱會。“皆已退轉”,業障深重,內有煩惱,外有惡緣,使我們的道心像閃電一樣,亮一下就沒有了。雖然只閃亮這麼一剎那,已非常難得。無量劫來都在黑暗裡,忽然有一道閃光,就很不容易了。彌勒菩薩發起慈悲心,要幫助這些菩薩,也就是幫助我們這樣初學的人。

  他很慈悲的問大眾,‘你們為什麼退轉?為什麼不能精進?’這些菩薩們也都很誠實,對彌勒菩薩說,‘我們現在對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的確沒有增長,只有退轉,因為我們的心常有疑惑。’他們於無上菩提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沒有透徹了解,所以常懷疑自己該不該學佛,該不該作佛;於六道、十法界的事實真相也常生疑惑。佛說我們今天所作所為是墮落,我們到底是不是墮落?因為這個緣故,善法生起時也常被這些疑惑障礙了,所以修學佛法不能精進,唯有退轉。

  彌勒菩薩非常高明,並不直接教導他們,而向他們建議,‘我們可以一同到佛那裡,佛是一切智,佛的智慧德能是圓滿的。佛成就無障礙!我們去見佛,佛一定有方法教導我們斷疑生信’。這些菩薩眾中有六十位,人數並不多,他們就跟彌勒菩薩一起去見佛,見佛時自然就生起慚愧心,表現非常悲痛。此時,佛首先勸他們不要悲傷,說明世出世間法都不離因果,因果非常復雜。

  “汝於往昔造作惡業。”這句是總說,你們在往昔造作的惡業無量無邊。佛將它歸納為四樁事,“於諸眾生以暢悅心。嗔罵、毀辱、障惱、損害”。‘暢悅心’是自己痛快,罵人罵得很痛快,造業造得很痛快。‘嗔罵’是以嗔恚之心罵詈一切眾生,對自己看不慣的、不順己意的,就動嗔恚。‘毀辱’是毀謗、侮辱。‘障惱’是障礙、惱害。這些都是對於善法,看到眾生做好事,嫉妒心就生起,想方設法破壞他、障礙他,不讓他成就,讓他生煩惱。這就是對於眾生種種的損害。

  “隨自分別”。‘隨’是隨著自己的意思。自以為這樣做是對的,其實皆是利己損人,造作種種惡業。不知道真實法中‘無我’,而將此身當作‘我’,凡是與我身不利的,都要排斥、障礙、損害它。

  “不能了知業報差別。”不知道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我們在般若經上得到一個總結論,‘諸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的轉變與相續是不空的。‘諸法’是世法與佛法。佛家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任意的造作,果報現前時才知道害怕,然已無濟於事了。菩薩畏因,菩薩覺了,不怕果報;果報現前,只好承受。因為菩薩明了惡報之可怕,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十分小心謹慎,不造惡業,不惱害眾生。佛提醒他們過去世的業因果報,今天雖然行菩薩道,欲求得無上菩提圓滿道分,實在太難了!若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這是非常難得的勝緣,卻退轉了,真是太可惜。

  “是故汝等。今為業障之所纏縛。於諸善法不能修行。”你們知道這是善法,可是欲塵境界一現前,自己作不了主,還是造業。有時造作之後後悔,就是一點善根發現,諺語說‘良心發現’。這一點良心很可貴,此即是善根。有些人造作惡業之後,不曉得自己做錯了,還以為是做對了,這就是愚闇到了極處,確實佛菩薩也無法救他。世尊如此提示,這些菩薩們也非常難得,他們真正忏悔,向佛陀致敬,求佛詳細說明自己的業障。

  唯有佛陀有智慧、有能力、有神通,知道一切眾生,生生世世所作所為。一般人不知道來生與過去生的事。阿羅漢只能知道五百世,超過五百世,就沒有能力知道。遇到佛,機會太難得了,求佛說明。自己明白這些事,真正求忏悔,從今以後不敢再造。一個人在佛前發願,真的求忏悔,知道過失,以後不再造了,這是佛的好學生。中國古聖先賢常講,‘浪子回頭金不換’。人不怕有過失,怕的是不能改過,‘知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些人願意改過自新,佛當然歡喜為他們說明。佛為他們說的這些話,我們聽了仔細思惟、反省,自己有沒有犯這些過失。如果有,也要學這些菩薩,發願從今而後更不再造。

  佛告訴他們,“汝曾往昔於俱留孫如來法中。”‘俱留孫’是釋迦佛的前一尊佛。他們曾經在俱留孫如來法會之中,“出家為道。”真的是善根很深厚,可是出家修行,“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多聞’是聽經聞法的時間很長,大小乘佛法皆通達,自以為很了不起,又能‘修持淨戒’,多聞是慧解,淨戒是梵行,真的是福慧雙修。這樣的出家人非常希有難得,會有什麼過失?

  “常懷驕慢傲逸之心。”這就是他們的習氣病根;自以為了不起,目中無人。一個人沒有學問、沒有德行時,為人還很謙虛,樣樣不如人,謙虛卑下。經讀多了,學問增長,如從前李老師所說,學問大了,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看不見人了,甚至對父母也不敬。父母是種田的,沒念過書,自己大學畢業了,就瞧不起父母;自己得博士學位,老師沒有得博士,連老師也瞧不起。真有這樣的人!

  出家造作的惡,自己不知道,經讀得再多,種類、遍數再多,並沒能體會入心。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愈是有學問的人愈謙虛、愈卑下。《論語》中,孔夫子從未對任何人表示自己很有學問、有德行,未曾表示傲慢的態度,對於童子也很有禮貌。釋迦牟尼佛對待任何人都恭敬、謙虛,連傲慢的念頭也沒有。

  多聞、持戒,都是表面工作,沒有實際體會,四眾同修犯此毛病不輕。我們念佛、誦經,自以為將來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與事實往往有相當的距離。以上是第一類過失。

  “又行頭陀,少欲知足。”這是一類修苦行的苦行僧。‘頭陀’是苦行。這很難得,如住茅篷、住山,與外界社會很少接觸,算得上是真修行。“於是功德復生執著。”以為自己有道行、有功德,執著在此。幾個人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而不執著?說實在話,如果沒有這些功德利益,他就不肯修了。一定要懂得,‘執著’就壞了,得不到真實功德,只能得一點世間有漏的福報。功德變成福報,而福報相當麻煩。

  多聞是修慧,持戒是修福。他真的在修慧、修福,但是有傲慢心,而且放逸。這種嫉妒傲慢,將來生到阿修羅、羅剎、鬼道享福。修羅道就是這類業因而生的。阿修羅福報很大,嗔恚、嫉妒心更增長,造業就更重,死後墮落地獄。這是佛家講的‘三世怨’,第一世修行,修福修慧,第二世享福造惡,第三世墮落。人天福報尚且墮落,何況修羅、羅剎,墮落魔道。我們好心來學佛,最後學成了魔,冤枉不冤枉!佛與魔的區別,佛心清淨、慈悲,魔心傲慢、嫉妒。兩者都是多聞,都是持戒,都是修苦行,都是少欲知足,果報一是成佛,一是成魔。失之毫厘,差以千裡。以上是第二類過失。

  佛講這兩類過失,都是原則。事例太多了,不勝枚舉,希望我們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細細觀察自己到底錯在那裡。佛舉例說:

  “爾時有二說法比丘。”當時,有二位出家人發心講經說法,“多諸親友名聞利養。”因為聽經的人多,也就是法眷屬多,擁護供養的人也多了。“汝於是人以悭嫉心。”你對於這二位法師起了嫉妒心,這是從悭貪而生的。“妄言誹謗行YIN欲事。”你在外惡意的誹謗他,說他破戒,離間聞法的大眾。因為你的破壞,造謠生事,惡意誹謗,“是時法師親友眷屬。由汝離間說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這是將眾生聞法的機緣破壞了,罪過很重。

  天台大師引用佛經說,講經的法師,‘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尚且要尊重他,他說的是正法,並沒有說錯,聞法依教修行,能得大利益。又說‘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這是國家之寶。能說不能行是國家之師,他能教化眾生,自己做不到是另一回事,這就是古人講的,‘有狀元的學生,沒有狀元的老師’,學生為什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能說卻做不到,而學生聽了之後,能說又能做到,所以學生的成就在老師之上。

  “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惡意破壞講經的道場與法師,令眾生對法師疑惑而不生信受。我們學佛要從此處細心體會,境界現前時,立刻憶念佛在本經的教誨。深知斷一個人的法緣與法身慧命,果報都墮在地獄,何況破壞許多人的法緣,如何得了!

  “是故汝等由斯惡業。”佛說,因為造此惡業,其果報,“已於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六十百千是六百萬。因為他生嫉妒心,惡意破壞弘法的道場,已經在阿鼻地獄受了六百萬年的重刑。“余業未盡。復於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從阿鼻地獄再轉到等活地獄,罪報比較輕一點,受罪四百萬年。兩處合計一千萬年。

  “余業未盡。復於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黑繩地獄的果報比等活地獄又要輕一等,受罪兩百萬年。這些地獄的狀況,諸位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很清楚。“余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這是更輕一點的燒熱地獄,罪報六百萬年。別以為只造誹謗說法這麼一點罪,殊不知須在地獄輾轉受罪一千八百萬年。《大般若經》廣說謗法之罪,千佛出世,救之猶難。善現請說苦報,佛竟不說。若欲說其所受之苦,聞者當吐血而死。是知謗法之罪,非可輕也。

  “從彼殁已還得為人。”受完地獄罪報,再得人身。“五百世中生盲無目。”‘生盲’是生下來眼睛就瞎了。這是因過去世所造的罪業,還有五百世的余報。讀了的確令人寒毛直豎,造作罪業太容易了,千萬不能以為自己不順心、不滿意,就任意障道,卻不曉得果報之可怕。“以殘業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鈍”。這就是愚癡、魯鈍,沒有智慧。‘生盲無目’是身體上的缺陷,‘蒙鈍’是心思昏暗,沒有智慧。

  “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丑缺,人不喜見。”由是余殃苦報,使一般人見了不會生歡喜心。又以“誹謗輕賤,戲弄欺嫌。”欺負他人、嫌棄他人。“常生邊地,貧窮下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以致出生在文化落後的地區,受不到好的教育。他的生活也很困苦。這些經文皆不難懂,很清楚的描繪他在人間的貧窮下賤,受盡種種苦難。“不為眾人尊重敬愛。”沒有人尊重他,沒有人喜歡他。

  “從此殁已。”五百世身為貧賤之人,這是地獄的余報;離開地獄後,還要受五百世的苦報。報盡了,“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末世五百歲中,是指現在這個時代,“還於邊地下劣家生。”這比前面情況好得太多了。“匮乏饑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余報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設欲修行,多諸留難。”偶爾遇到佛法,想發心修行,障緣特別多。皆因過去障礙很多人聞法,所以他這一世得此余報。佛說他的余報有五百世,可見他障礙人愈多,果報就愈嚴重。“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這六十位菩薩,過去生中造種種罪業,所以雖發心出家修道,卻有許多障礙。“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可見罪障消滅需要很長的時間,歷受許多的苦難。菩薩有智慧,怎能不怕!眾生實在愚癡,竟敢造業!

  “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因為他們曾經念過‘阿彌陀佛’,業障消滅之後,遇到善緣,往生極樂世界的機緣成熟了。此時身心清淨,再不會有惡意對待一切眾生。自己學佛的功夫如何?有沒有進步,還是退步?最容易檢查的是,我們過去對那些人事看不慣的,不喜歡的,今年遇到這些人、遇到這些事,會不會淡一點。過去十分恨他,現在只有五、六分恨意,這就進步很多,但還不能往生。過去最討厭、最恨的人,現在一點也不恨,也不討厭,往生的機緣就成熟了,因為業障消了。貪嗔癡慢是業障,看到合自己心意的想得到,不順心意的想排斥,這都是貪,都是嗔恚,都是愚癡。對待別人是自贊毀他,自認為了不起,別人都不如我,這種觀念即是業障,決定障礙一生往生。

  這部經確實教導我們,往生必須具備那些條件,完全從事上而言。大乘經上說明原則的很多,如‘心淨則土淨’,這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心淨的程度如何?自己以為心很清淨,境界一現前,該喜歡的喜歡,該討厭的還是討厭,這不是清淨。本經的好處在此,讓我們讀了之後一一反省,自己有沒有這種過失,曉得這一生有沒有把握往生。真正有把握往生,預知時至的人,對此世間,心清淨,對一切眾生,心平等,以清淨、平等、慈悲心看待一切眾生。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就為你授成就無上菩提之記,這與《無量壽經》所說的相應。

  此時這六十位菩薩,“聞佛所說,舉身毛豎。”聽得寒毛直豎!“深生憂悔。”‘憂’是憂慮,‘悔’是後悔。過去生中造這麼重的罪,現在還有習氣,看人不順眼、看事不順眼,雖沒有發作去障礙它,遇到時心裡還是忿忿的,這就是習氣。如果發作,就是造作罪業,即是現行。現行所造的罪業,又要經歷一千八百萬年的地獄罪報。如果只有習氣而沒有現行,就沒有那麼重的罪,但是障礙自己修行,障礙自己的智慧,障礙自己的法緣,造罪也就輕得多了。這些菩薩們非常難得,聽佛所說,真的生起忏悔心,向佛發露忏悔。我們讀了,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心。

  “世尊。我今發露悔其過咎。”後不再造,才是悔過。現在一般人都弄錯了,在佛菩薩形像前修忏悔法,結果惡事照做,這是罪上加罪。‘忏悔’二字是梵華合譯。‘忏’是忏摩,梵語音譯,意即將自己所做的過失說出,讓大家都知道;‘悔’是後不再造,此是華義。兩者意義很接近,古人翻譯時就合用為‘忏悔’。

  “我等常於菩薩乘人。輕慢嫉恚,及余業障。今於佛前,如罪忏悔。”這句是總說。菩薩乘人,指發大乘心,包括在家、出家。大乘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但自己學佛,也勸別人學佛,這樣的心量就是‘菩薩乘人’。彌勒菩薩說:‘若勸二人修,比自己精進,勸至十余人,福德已無量。若勸百與千,名為真菩薩,又能過數萬,即是阿彌陀。’中國人學佛,菩薩乘人最多,所以大乘佛法一直在中國盛行。小乘法在隋唐時曾一度興起,但是沒多久就衰了。中國人確實是大乘根性、菩薩種性的人。我們對於這些菩薩種性的人,過去世曾輕視他們,傲慢、嫉妒、嗔恚,以及種種對他們造成的障礙,現在於佛前發露忏悔,後不再造。下文是別說所發誓願,歸納為十三條。

  第一:“我等今日於世尊前發弘誓願。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見有違犯舉露其過。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菩薩乘人的特色是弘法利生,包括出家說法與在家說法。在家居士升座說法,出家人總是嫌棄他是在家白衣,往往就輕慢在家說法的菩薩。這是出家人最容易犯的過失,所以這段經文主要說明出家人。這些菩薩在俱留孫佛時都是出家人。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現代人了解得太少了,縱然有人說明,大家也不相信、不能接受。總認為一出家就比在家人高,這觀念就是罪業,就是墮落。世尊當年示現成佛,就明白顯示,出家人成佛,在家人也成佛。

  世尊示現的是出家佛,維摩居士示現的是在家佛。文殊、普賢示現的是出家等覺菩薩,而賢護示現的是在家等覺菩薩。出家與在家沒有分別,升座講經是代佛說法。不敬講經的人,就是不敬佛、不敬法,就是輕慢三寶,這是地獄罪業。因為我們的觀念錯誤,所以極容易犯戒。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辦‘支那內學院’,培養弘法人才。內學院學生以在家居士多,出家的法師只有幾位,太虛法師是這所學院的旁聽生。歐陽大師在內學院訓裡講得透徹,‘佛法是師道,老師第一大,老師不一定是出家人或在家人’。‘老師’就是佛門稱的‘和尚’,和尚第一大。和尚、法師、阿阇黎不一定是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一定是出家人。

  居士若是老師,出家人跟他學,就要尊重他,這是很多現代人不懂的。我出家之後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他是在家人,老師第一大,我見老師也要頂禮。很多出家人看了奇怪,出家人怎麼可以向在家人頂禮?其實他們忘了,維摩居士講經說法時,捨利弗、目犍連也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這正是世尊在世時就表演給我們看了。現代的一些出家人,穿上僧服就認為了不起,不明道理,不知是非。

  我在台中學佛,只有一個人勉勵我,就是周邦道先生。他說,你現在出家了,跟李老師學佛,他有道心,他是菩薩,你一定要以學生的身分對老師,不可以輕慢。這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說話。

  居士升座講經也是代佛說法,出家在家講經皆是代佛說法,所以講台前面一定供養佛像。大眾禮拜法師時,佛像在前面,法師在佛後面,大眾拜佛,法師不敢當。說法的人若有過失,不能說他,一定要讓聽眾對他有信心,信仰他所說的,依教奉行,大眾就得利益。他雖有過失,不可以舉發他的過失,不可以宣揚,目的是希望大眾得真實利益。他個人有過失,自有因果,如果宣揚而破壞整個法會道場,罪過就大了。何況他的過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是凡夫,不知道他的境界;因為高境界的聖人,有時行持與下愚差不多。

  譬如金山活佛,他的生活行為有點像濟公,真的是聖人。一般法師跟他相處,都輕慢他,以為他不守清規、不守戒律,隨隨便便地,而他是四相皆破除。我們是凡夫,怎能看出聖人的境界,因此對於一切眾生,無論在家出家,皆應常存恭敬心。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發心修行,照顧自己都來不及,那有閒功夫看別人的過失。如果我們見到這些菩薩乘人有所違犯,而舉發其過失,這就是欺騙世尊。

  第二:“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戲弄譏嫌恐懼輕賤。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一段說明四樁事,皆是輕慢。佛在大乘經裡常教導我們,尤其《華嚴經》說得究竟圓滿,修學大乘的人,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要用如此的心態看待。五十三參明顯的教我們,學生只有善財童子一人,他沒有同學。此一示現用意很深,因為同學之間可以開玩笑,不必那麼尊重。若除自己一人之外,皆是老師,皆是善知識,則不能不時刻保有尊敬之心態。

  諸佛菩薩當然是善知識,是老師;而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不是二。未來佛就要看成現在佛,一樣的尊重,十大願王一切恭敬的心才發得起來。‘一切恭敬’正是性德圓滿的顯露。‘戲弄’是開玩笑,‘譏’是譏刺,‘嫌’是嫌棄。如果還會討厭或輕視一個人,我們的性德就被煩惱遮蓋了。必須將一切眾生看作諸佛,才能做到‘禮敬諸佛。’‘普賢行’在大乘菩薩行之上,道理就在普賢的心是真實、清淨、平等。我們常犯這些過失,所以‘禮敬諸佛’的修習,對我們而言是高不可攀。

  佛在《華嚴經》上這樣教導我們,是不是有些勉強?絲毫不勉強!佛教化眾生真的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心恭敬、普遍恭敬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換言之,凡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位不是這樣的。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沒有差別。大乘經上常說,十法界依正莊嚴皆是自性的流露與變化,所以法界確實是平等的。凡夫之所以不能見性,就是在平等法界裡起了高下之心,妄生執有,而起迷惑。由迷惑,起高下之心,起分別執著,皆是我們自己的過失。

  學佛就是要恢復自性,宗門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學佛就是要恢復自己本來面目,這必須將妄想、分別、執著一齊除去。佛教導我們從‘禮敬’做起,儒家的教育也從這裡入門。《禮記》第一篇首句:‘曲禮曰:毋不敬。’可見世出世間聖人教化眾生,概念與方法上幾乎完全相同,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正如諺語所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禮記》編輯成書時,佛法還未傳來中國,可見他們教學的起步完全一致,都是從‘禮敬’著手,戒除我們的輕慢心。

  學佛功夫得不得力,就看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對一切眾生,恭敬心是不是與日增長,輕慢心是不是天天消除。果然如此,我們的功夫就得力,真有進步。如果處世待人接物的毛病絲毫也沒改掉,念再多佛號、經文,也是白念,正是古德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消化,沒有體悟,沒有將經典的理論與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讀經就白讀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造惡業。造惡業的果報太可怕了!

  第三:“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見在家出家菩薩乘人。以五欲樂游戲歡娛。見受用時。終不於彼伺求其過。常生信敬起教師想。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一段范圍更廣了,偏重在家菩薩,他們擔負度眾生的責任。在家人‘以五欲樂’,‘五欲’是財、色、名、食、睡等享受。在家菩薩示現的是在家人的榜樣。‘游戲歡娛,見受用時,終不於彼伺求其過’。一般愚人見在家菩薩在五欲裡享受,也生嫉妒障礙,便找他們的毛病、過失,惡意誹謗。所以,在家人弘法利生比出家人難得多。同樣在台上講經說法,出家人講得不好,大家還是恭敬;在家人講得再好,聽眾對他的恭敬心總要減幾分。這樣的心態令自己得不到利益。

  四眾弟子發心弘法利生,都要受到尊重,因為他們是代佛說法。居士講經說法也稱之為法師,只要上台說法都稱‘法師’,不一定是出家人。若稱比丘、比丘尼,就一定是出家人。如果惡意誹謗他們,就是謗佛、謗法、謗僧。‘僧’也不分在家、出家,僧是‘僧伽耶’,梵語音譯的,意思是‘和合眾(團體)。’無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團體,遵守六和敬,皆稱作‘僧團’。寺院許多出家人住在一起,假如不依六和敬修行,出家人也不夠資格稱‘僧’。‘僧’一定是和合的團體,被尊稱為‘眾中尊’。‘皈依僧,眾中尊’,就是一切團體中最尊貴的。團結合睦的團體值得社會大眾尊敬。

  如一家庭有四個人,四人都修六和敬,這個家庭就是僧團(和合的團體),諸佛護念,龍天擁護。諸佛菩薩、龍天護法見到和睦相處的團體,無論大小都尊敬。因此,居士講經說法,我們決定不能有分別心,更不可以故意找麻煩,否則自己得不到法益。

  一九七七年,暢懷法師邀請我到香港講經。初到第一天晚上,暢懷法師就向我提出警告,一般外地來香港講經的法師,都要經得起考驗才行。這裡有些聽眾是專門找麻煩的,他們聽經聽了一半發問題,故意為難法師,讓他下不了台,所以一些老法師到此地都有這個顧忌。他說:‘你還年輕,也不很出名,來聽經的人可能只有兩三位,要有心理准備。’我說:‘我不在乎!沒有人聽經,還有桌椅板凳在。’

  頭一天來聽的人不少,大家是來見見面,看看是什麼樣子。那次我連續在香港講了四個月—《楞嚴經》,每天都滿座,找麻煩、搗蛋的人聽說也都在座,但從未發一個問題。所以暢懷法師說:‘你的法緣很殊勝,非常難得。’這些找麻煩的人還請我吃了一次飯。這種人就是‘於彼伺求其過’,分明是來找麻煩,看你那些地方講錯或講得不清楚,他就發問。

  ‘常生信敬起教師想’,我們對於講經的法師,無論在家、出家的法師,應當常生信心、尊敬心,當作自己的老師看待,才能真正得到利益。‘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第四:“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悭親友家及諸利養。惱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一段文,也是現代人常犯的毛病,見到親友供養法師,心裡就難過。認為他們對法師供養太過分了,於是起心障礙,令修供養的人生煩惱,法師也生煩惱。特別是不信佛的親友,他們看你迷了,賺錢不容易,輕易就被別人騙了。

  現在佛教確有騙人的,許多打著佛教招牌到處招搖撞騙,我們要有能力辨別正法與邪法。眾生沒有智慧,總是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凡是假的,也有聲勢浩大,場面很熱鬧。反而一些真的佛法,道場冷冷清清,此乃因為不求名聞利養,不願多生事,‘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末法時期的現象,我們都應當知道。

  有人供養弘揚正法的大德,我們應當生歡喜心。須知接受供養,相當不容易!佛在本經具體說明,弘經的大德們接受供養的過失,無量無邊。所以,佛教導我們應當發‘無希望心,修法布施’。弘法利生絕不希求恭敬供養,不能因為那個地方利養多,就到那裡弘法,這個地方供養很少就不去,那就大錯特錯。心不清淨,自度的能力都沒有,怎能度他呢!凡是有這種心理,無論在什麼地方講經說法,實在皆是自欺欺人,欺诳佛菩薩。

  第五:“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以一粗言令其不悅。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粗言’是粗惡難聽的言詞,令人聽了不舒服。用這種態度、這種言語,令修學大乘的人聽了心裡難過,也是過失。

  第六:“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晝夜六時不勤禮事。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晝夜六時是日夜不間斷。恭敬承事之心不會間斷,不會退轉。禮是禮敬,事是奉事,也就是為人服務。

  第七:“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為欲護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從今天至未來際,我為了護持此誓願,決定不退轉、不變心,乃至不惜身命,縱然遭到危害,也不改變誓願。

  第八:“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聲聞及辟支佛。以輕慢心。謂於彼等不勝於我。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是指修學大乘的人往往輕慢小乘人,泰國、錫蘭、印度的佛教都是小乘。修學大乘的人見到小乘尊者,很容易生輕慢心,瞧不起他們。他們也有瞧不起大乘人的,彼此都不能尊敬,這是錯誤。大小乘的修學果證,差別實在很大,但是大乘人若不能如法修學,也比不上小乘人。真正修學大乘的,不敢輕慢一切眾生,怎會輕慢修小乘的人。即使對造惡的眾生都不敢輕慢,何況對世間的善人、對修學小乘佛法之人,當然不會生輕慢之心,這是一定的道理。

  第九:“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羅及於狗犬。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一段說明克己功夫,非常難得。儒家講‘禮’,禮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自己在一切大眾與團體中,要能謙虛卑下,斷除貢高我慢的煩惱。‘慢’是很嚴重的煩惱,‘貪嗔癡’之下就是傲慢。儒家在《禮記》教我們‘傲不可長’。傲慢的習氣很難斷,儒家勸人不要再增長,而佛法教人,傲慢的習氣一定要斷除。

  從前台中李老師講經時常舉例說,人都有傲慢心,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乞丐沒有財富、沒有地位,貧賤到了極處,可是他還存傲慢,見到富貴人從他面前走過,還哼一聲,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他還覺得自己不比人低。這顯示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所以佛教我們要謙虛卑下,即是斷煩惱的妙法。‘如旃陀羅及於狗犬’,這是比喻要卑下至這樣的程度,才能伏斷貢高我慢的煩惱習氣。

  第十:“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自贊歎於他毀呰。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是眾生的大病,就是自贊毀他,贊歎自己,誹謗別人。《瑜伽菩薩戒本》中,此事列為第一重戒。自己再好,再有德能,再有學問,再有善巧,都應當謙虛;決不能誹謗別人。《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謙虛的說:‘無量法門,我只知此一法門,我不如其他的善知識。他們的德能學問都在我之上,值得諸佛菩薩大眾的贊歎’。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贊歎自己,宣傳自己,這是世間的愚人。儒家尚且教人疑事毋質,直而勿有。何況我們學佛,佛是我們的老師,佛的智慧德能是圓滿的,佛對我們教誨是有道理的。

  第十一:“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怖畏斗诤之處。去百由旬如疾風吹。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小至一個團體的斗爭,大至一個地區的動亂,學佛修道的人遇到斗诤的地方,應當躲避。‘去百由旬’是形容遠離之意,未必真的是百由旬。一由旬是四十裡,一百由旬是四千裡。這是比喻我們要遠離動亂的地區,不要在這個圈子裡障礙自己的道業。

  有一年我在台灣中部禅林寺講‘佛學常識’,大概講了三分之一,寺院裡斗诤,老和尚因為建寺時派了許多徒弟各地募化,化得多的就要爭著作當家師、作知客師,天天吵架,爭權奪利。我到台中時,就將此事向李老師報告。李老師說,‘不要講了,那個地方不能去。’我說,‘還沒講完。’他說,‘沒講完不要緊,不要講了。’以後我就沒再去了。修學弘法凡是遇到斗爭的地方,一定要知道避開,否則別人誤認為你也要爭權奪利。避開是躲避嫌疑,也免得障礙自己的道業;縱然是弘法,經沒有講完也可以離開。

  第十二:“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持戒多聞頭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曜。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一段是指自己修持,雖然戒律很清淨,但看到別人破戒、不持戒,就生煩惱,自己覺得很了不起,我的戒行清淨,別人不如我。‘身自炫曜’,指仗恃自己有修持,或者持戒,或是多聞,就是對教理通達,自以為值得驕傲。驕傲是煩惱。‘頭陀’是修苦行。‘少欲知足一切功德’,即使是你真正有修,修得不錯,仗恃以自己修持的功德而驕傲,這就錯了。

  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則很有名的公案:唐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是律宗初祖,持戒精嚴,日中一食,感得天人供養,所以他不需要托缽,吃飯時間,天人送供養給他。有一天窺基法師從終南山經過,聽說道宣法師在這裡精進,就去拜訪他。

  窺基是修學大乘的,富貴家庭出身(叔父是唐太宗的大將),人非常聰明。玄奘大師從印度回來之後,度他出家,傳說中稱之為‘三車法師’。玄奘大師要他出家,他提出三個條件。出家生活太苦了,他要帶一車黃金;他喜歡讀書,要帶一車的書本;還要帶一車的美女來伺候他。當然,他對於戒律、清規,就不太拘執。道宣律師聽說窺基來拜訪他,對於窺基大師的學問當然很佩服,但是對於他的行持就生起輕慢心,所以想藉此機會教訓窺基法師,讓他看看中午有天人送供養。他想表演給窺基法師看看,顯示嚴持戒律的德行感應。那裡曉得等了很久,吃飯時間都過了,天人竟沒來送供養。

  窺基大師離開後,第二天中午,天人送供養來了,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你為什麼不送供養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山上,護法神圍得密密地,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滿身出汗,生慚愧心,才曉得自己的念頭錯了。有一念想炫耀自己,就錯了。這樣的大德還有這種煩惱習氣現行,凡夫稍有一些長處,甚至未必真比別人好,都感覺值得驕傲,還能有什麼成就。所以,我們一切的修學,不能跟現代人比,而要跟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比,就覺得自己相差太遠了。

  修學佛法,應當依據一個榜樣,這對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初學佛時(還沒出家),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他就告訴我,‘古人別學蘇東坡,今人別學梁啟超。’這兩位都是佛門大德,堪稱為佛學家。老師警告我們何以不能學他們,因為他們皆是有解無行,所以兩人都不能往生,還在六道打轉,不算成就。

  我出家之後再返回台中,李老師教我,既然出家了,就應當學印光法師,以印光法師為榜樣。印祖是他的老師,他謙虛,不教我學他,而學他的老師(淨宗近代的祖師),可見李炳老非常謙虛。他教我的時候,明白的告訴我,‘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這都是謙虛話,沒有絲毫貢高我慢的習氣,真正能看出一個人在佛法修學所得的真實受用。這一條特別提醒我們,無論修學任何法門,有些成就時,千萬不可傲慢。

  第十三:“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業慚愧發露。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诳如來。”

  這是‘斷惡修善’。所做的惡業要發露忏悔,所修的善法要能保持。菩薩法中,布施、持戒是修善,忍辱是能保持。修學善法不須宣揚,不須大眾贊歎。贊歎也是福報,積了一點小善,這人贊歎一句,那人贊歎一句,福報就報盡了。而所造的惡,總是想盡方法隱瞞而不讓人知道,惡愈積愈深,後果不堪設想。

  世出世間的善人、聖人,教我們要懂得忏悔的真實意義。惡業盡量讓別人知道,這人罵你一句,那人罵你一句,惡業就報掉了。所做的好事知道積陰德,就是不要讓人知道,如此,善愈積愈厚,才能得到大善報。愚癡淺見之人,其想法與做法恰恰相反,他能欺騙現前一切愚癡的眾生,而無法欺騙果報。果報不可思議!這些菩薩聽佛說明自己過去直至今生,因果報應的事實,於是發了十三條大誓願,真正改過自新。

  “爾時世尊贊諸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說如是覺悟之法。善發如是廣大誓願。能以如是決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業障皆悉消滅。無量善根亦當增長。”

  這是世尊贊歎這些菩薩,能發真誠之心忏悔改過。由此可知,業障重並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悔改。其實改過就在一念之間,將念頭轉過來。凡是造罪業的念頭,都是起於‘我執’,就是‘身見’。《金剛經》說四相,著了‘我相’,於是與我有利的就起貪心,與我不利的就起嗔恚心。貪心、嗔心都造惡業,都是從此身見而來的。如果知道這個身見是假的,身不是我,即是高度的智慧。《大般若經》正是說明此事真相,這才將此身及生活環境的事實真相看清楚明白,不再為身造業了。如果明了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就能大行菩薩道,清淨心、平等心就現前,即是大善。此處全是從事相上而言。

  佛告訴彌勒菩薩,假如菩薩想獲得清淨心,消除業障,應當學習本經這六十位菩薩所發的大願。世尊對彌勒菩薩說,實在就是對我們講,我們的業障與經上所說,的確沒有兩樣。我們應當多多讀誦這十三條,常常反省,將它變成自己的誓願。這些誓願歸納,就是四弘誓願之‘煩惱無邊誓願斷’,這十三條說的皆是煩惱。

  彌勒菩薩代我們向佛請法:“世尊。頗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護持此願。當得圓滿不退轉耶?”不退轉,非常之難。如果能不退轉,修行證果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觀無量壽佛經》說,下品下生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只需十二劫。一般修行證果需三大阿僧祗劫,與十二劫相比,西方世界修行就顯得太短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緣,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所以成就快速。世間修行,進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難成就。彌勒菩薩看出這樁事,所以向佛請教,佛很肯定的答覆他:‘行菩薩道的人能護持如是大願,寧捨生命也不肯退轉,便能成就。’

  彌勒菩薩又問:“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末世五百歲就是指現代,與《金剛經》上的‘後五百歲’是同一個意義。“法欲滅時。成就幾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這正是我們所希求的。‘安’是平平安安,‘隱’是穩穩當當,沒有煩惱,而能成就。佛教彌勒菩薩要修兩種‘四法’,歸納成四條,就是綱領中的綱領。

  第一、“於諸眾生不求其過。”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示,特別要記住,不論一切眾生犯什麼過失,都不要管他。這正是六祖大師在《壇經》所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修道人且自顧不暇,怎能顧別人的過失?天天想找別人的過失,這是極惡的念頭,就是造作極大的罪業。

  佛法教人修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好好的修自己,外面一切境界都是諸佛菩薩,縱然似有過失,也是示現給我們看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是一個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善人教我學他的善行,惡人教我不可學他的惡作,都是我們的老師。

  在中國歷史上,大家都曉得岳飛是忠臣,秦桧是大漢奸。西湖岳王墳上塑個秦桧銅像,跪在岳飛的墳墓旁,其實這兩位都是我們的老師。岳飛教我們盡忠報國,秦桧教我們不要作奸臣,否則像他一樣的下場。一位從正面教導,一位從反面教化,皆是民族的老師,皆是善知識。明白這個道理,對岳飛尊敬,對秦桧也尊敬。他提醒多少人不可做壞事,給多少人警惕,當然是老師,我們應以清淨平等心看待。‘於諸眾生不求其過。’確實是非常重要!

  第二、“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此菩薩是指弘法利生的大德。若舉發他們的過失,必然使聽眾及跟他學的人喪失信心,果報即是前面所說一千八百萬年的地獄苦報。

  第三、“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住’就是執著,‘無所住’是絕不執著,這才能在境界裡得清淨心、平等心。

  第四、“永斷一切粗犷之言。”平常我們接觸大眾,言語要真誠、柔和。下文四句偈就是說明此事,“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粗語悭吝。是人當解脫。”‘舉’是舉發,‘悭吝’是於施主家不生執著。這是佛說的第一種‘四法’。彌勒菩薩問,佛說:‘果能修此四法,在末法時期就能得安隱、無煩惱,而得解脫。’接著佛又說第二種四法。

  第一、“不應親近懈怠之人。”親近懈怠懶散的人,一定會受影響。

  第二、“捨離一切愦鬧之眾。”一定要避開熱鬧的場所。

  第三、“獨處閒靜常勤精進。”

  第四、“以善方便調伏其身。”

  “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愦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這一首偈是以上四句的結論。彌勒菩薩向佛請教,現代人如何安穩度過這一生,在道業上不受妨礙,佛就教他這兩種‘四法’。

  下文說明末法的菩薩應當修學八種法,而後佛告訴我們,弘法利生決定要以無希望心,才能得二十種利益。說完之後,又說二十種利益,共說了四十種利益。假如我們為了得如是四十種利益,以無希望心修法施利益,還是落在有希望心。現在不求世間名聞利養,獨得佛法的利益,還是錯用了心,所以依照這個方法修,還是得不到如是四十種利益。這不能怪佛說的話不靈,其實是自己錯用了心。因為看到弘法的利益有這麼多,才修無希望心,此‘無希望心’就是你的希望,所以用心太難了。真實的清淨平等覺心,才是佛說的無希望心,我們不可不知此義。

  經文一開端,世尊說明末法時期,出家與在家的四眾弟子,想離開煩惱消除一切業障,而得自在。佛為我們說出八個方法,就是這八句經文。

  第一、“應當捨離愦鬧之處。”此是現代社會所謂的歡樂場所。‘愦’是人在熱鬧中迷惑顛倒,‘鬧’是熱鬧。如迷戀歌舞,卡拉OK等場所,都不是正法,常到那些地方,自己身心很難不受污染,因此佛教我們應當遠離。

  第二、“住阿蘭若寂靜林中。”這是教我們應當選擇清淨的住宅區。古今社會型態、生活方式皆不一樣,住宅區一定要安靜,鄰居說話的音聲都聽不到,這是最好的。現代人居住環境,外國比中國講究。在台灣及大陸,鄰居吵鬧,確實會受到干擾。美國的居住環境,因為地大人少,所以住宅總有空間的隔離,鄰居確實沒有音聲打擾,居住安靜。凡夫沒有定功,生活決定會受環境的影響,這是中國人常說的‘風水’。風水就是指居住環境影響自己的身心。有定功的人,不受環境影響;沒有定功的人,則心隨境轉。我們的居住、工作環境,都要選擇,尤其居住要在安靜的處所。

  第三、“於不應修而修行者。”這一句開示很重要,佛教我們不應該做的事而去做了,那就錯了,違背了佛陀的教誨。

  第四、“及諸懶惰懈怠之屬。皆當遠離。”懶惰懈怠不是學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一定要克服。前四項,佛教我們在生活環境上要注意的;後四項,說明真正學習如何用功夫。前者是修學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後者是佛教導我們消除業障,而得自在。

  第五、“但自觀身不求他過。”這句教誨,佛在本經講了很多遍。凡是說很多遍的,就是提醒我們特別注意,可見這個毛病太深重。佛多次教我們要‘觀身’,就是要觀察自己,反省檢點,不要觀察別人的過失,那與我們不相干。修行是修清淨心,時常想找別人的毛病,自己的心如何能清淨!這對自己的道業有很大障礙。‘道業’是如理如法的生活方式,道就是合理合法,業就是生活。若我們的生活能如理如法,則生活多麼快樂、幸福、自在。所以,道業就是幸福快樂圓滿的生活,這個說法大家容易懂。佛教導我們的,目的是幫助我們達到圓滿的生活;佛經教我們生生世世都過得很幸福、很美滿、很自在。我們明白事實真相,才曉得佛法不能不學。

  第六、“樂於恬默。”恬默是清淨,身心清淨。清淨的樂是真樂,這是一般粗心大意的人不能體會的。世間人只知道歡樂場所的快樂,其實那是刺激,不是真樂,所以歌舞過後,樂就消失了。安靜的快樂像泉水一樣,從內心發出如泉湧般的喜悅,即佛經常說的‘法喜充滿’。《論語》一開端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是由內心發出的,樂是從外在的刺激而感受的。清淨之樂才是真樂,所以要能體會清淨之樂,喜歡享受清淨之樂。

  第七、“勤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行。”我們的生活行為,包括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與智慧相應。般若波羅蜜是圓滿高度的智慧。佛與大菩薩生活在究竟圓滿智慧之中,智慧是從清淨心生出的。‘樂於恬默’是定功。‘禅悅’是禅定中所感受的喜悅,即是清淨心。定心中的喜悅表現在生活工作上,表現在處世待人接物上,這是高度的智慧,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第八、“若欲於彼諸眾生等。深生憐愍多所饒益。應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以上八句開示,前七句說明‘自分’,就是自己本分上的事,第八句說明幫助別人。佛法是‘自行化他’,自己做不到,就不能教化眾生。自己先要成就,而後生起大慈悲心,幫助一切眾生。眾生沒有智慧,不懂得享受。淨空最初接觸佛法時,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修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多少學佛與出家的人說不出這句話,方先生讀經研教享受法樂,才懂得其中有真樂。世間人心不清淨,欲望很濃,貪嗔癡慢天天增長,怎知定淨安樂的樂趣,他們沒有這種常識與經驗。我們得到真實快樂,得到真正幸福,一定要告訴還不明了的一些眾生。這是我們應當幫助他們的,而心態上必須遵守‘應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

  “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菩薩心裡絕不因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而希望眾生對自己恭敬、供養、承事。若有此念就錯了,這是很大的過失,增長貪嗔癡慢,清淨心與定慧都沒了,所造的必是惡業。‘不著名聞利養果報’,決不能將這些放在心上。“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弘法利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眾生得到最豐饒的真實利益。‘饒’是豐富的意思。除此之外,決無自利的念頭,這才是‘以無希望心行法施’。

  “常為眾生廣宣正法。”‘常’是不間斷的。菩薩為眾生演說大乘佛法的心,確實沒有中斷。即使事上中斷,那是緣不具足,因為沒有人啟請,菩薩就不能說法。有人來請,不能推卸,以無希望心修法布施,功德利益無量無邊。

  世出世間聖人,常教我們要冷靜的思惟、觀察。凡是常贊歎我們的人,不見得是善知識,若聽了幾句贊歎的話,就迷惑顛倒,不知道天高地厚者往往有之。肯說我們過失的人,也不見得是惡人,因為不曉得自己的過失,有人肯為我們說出,這才是真正善知識。這個時代肯說人過失的人,愈來愈少,也許一生也遇不到。

  在古代,有兩種人一定會說我們的過失,第一是父母,第二是老師。他們見到我有過失,不能不說,他們有責任。其次最親密的同學才肯說過失,否則都是謙虛、客氣。佛在前文說,不說人的過失,不要找他人的缺點,但是真正好朋友是善心勸導、幫助,希望他能覺悟,這是可以說的。說過失必須記住一個原則,決不能有第三者在場。成年人都要面子,在別人面前說他的過失會令他難堪,甚至反目成仇,這是傷害人的自尊心,說過者不可不知,所以要關起門,沒有第三者聽到,這是忠言勸告。世法、佛法都講求這種方式,因此不能在一般人面前說過失。我們唯一能檢點自己過失的方法,只有讀經。

  現在很少人願意講這部經,原因是不但罵人,也罵自己。自己沒做到時,心裡很難過。現在有講經的法師,沒有講戒律的律師,因為講戒律,自己條條戒都犯,講不下去了。但是,這些戒經真的能救命,說好聽的沒有用處。一定要將自己的毛病都說出,發露忏悔,提高警覺,後不再造,對我們才有真實利益,真的消業障,真正能得福。這些微細之行,實在是‘失之毫厘,差以千裡’,不能不謹慎留意。下文是佛說明末法時期,修菩薩道的人之種種過失與造惡,我們應當深深的警惕。

  “佛告彌勒。汝觀未來後五百歲。”‘未來後五百歲’即是指現代,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第五個五百年,稱為‘後五百歲’。“有諸菩薩甚為無智。”這是指修學大乘的人,凡是受菩薩戒的都稱菩薩。現在受戒的地方很多,受了菩薩戒都是當作菩薩,然而沒有智慧。

  “行法施時。若有利養生歡喜心。若無利養不生歡喜。”無論出家、在家,發心講經說法,供養很多就很高興,講得很起勁;若沒有供養,就沒有精神,臉上光彩也沒有,經也講不下去了,後面馬馬虎虎,念念就算了。我們確實遇過這些事,我初學佛時,聽法師大德講經,這種現象很平常;甚至有些法師講經前先談好價錢,一定要多少供養,討價還價。這些皆不如法,都是錯誤的,但是人人都這麼做,似乎就變成正常了。

  有一年我應邀到邁阿密講經,曾居士跟我開玩笑說,‘有很多仁波切來此地灌頂都定有價碼,每人灌頂一次收二十元美金。法師,您在本地辦皈依,價碼愈高,人愈多,他們認為這是真的;若不收錢,就生疑心,大概不靈,人就不來’。由此可見,現代眾生是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雖然風氣如此,我們仍要守住正法,不能因為他們做得不如法,我也隨緣,那就錯了;隨緣須能導入正智。

  “彼諸菩薩為人說法。作如是心。”‘作如是心’是存這樣的心態。“雲何當令親友檀越歸屬於我。”親友就是佛法所謂的法眷屬。出家、在家的聽眾都皈依我,都作我的弟子;這不是皈依三寶,而是皈依某一位法師,這種皈依與傳戒都變質了。‘檀越’是施主。希望有身分地位、有財富的人都來護持我,這種現象在現代社會上確實存在,這是造業、作惡。

  “復更念言。雲何當令在家出家諸菩薩等。而於我所生淨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此種四事供養現今已為黃金美鈔而取代,且多多益善。“如是菩薩。以財利故為人說法。”這些人講經弘法是為名、為財、為利。“若無利養心生疲厭。”如果沒有人恭敬供養,他就不講經說法。這一段是佛先說出總綱,後面還有很長的經文細說這些現象。這在現前社會上,幾乎處處能見到。我們講習此經,許多地方只能點到為止,自己應好好的讀誦、反省。

  “彌勒。當知於後末世五百歲中。說法之人亦復如是。”世尊當時已預知今世眾生迷惑顛倒。“於諸一切無利養處”。此處沒有人恭敬法師,沒有人懂得儀軌,也不知道供養。“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便生厭倦棄捨而去。”因為此地對法師沒有好處,沒有名聞利養可得,所以他不住在這個地方。“彼諸法師作如是念。我於此中說法無益。何以故。是諸人等。於我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不生憂念,何緣於此徒自疲勞。”

  此是佛告訴彌勒菩薩,當時與會的五百菩薩中,有二十位菩薩的業障比較輕。這五百菩薩就是前文所說的,業障深重,造作罪業,不淨說法。為眾生講經說法,但心中充滿貪嗔癡,貪求名聞利養,貪圖眾生的恭敬,這是‘不淨說法’。

  “後五百歲還來生此。”業障輕的,在末法時期還能得人身,還能如法修行的,實在太少了,只有二十位。“聰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調柔常懷慈愍。多所饒益。顏貌端嚴辯才清妙。數術工巧皆能善知。”這幾句是說業障輕微的菩薩,他們的智慧德能,‘聰明智慧善巧方便’。這是真的,因為“自隱其德安住頭陀功德之行。”這正是他們聰明之處,雖有智慧,表現在外的,似乎是迷惑顛倒,裝糊塗,裝愚癡。此即大智若愚,避開許多嫉妒障礙,因此佛贊歎他們。

  譬如講經弘法,只會講經,其他的都不會,人家就輕視你。輕視是好事,消災免難!恭惟你的人多了,嫉妒障礙就來了。所以,要知道隱藏自己,謙虛卑下,一生中自行化他才能減少障礙。貪圖享受是別人攻擊的目標,所以生活要清苦。

  香港的聖一法師,他著有《地藏經講記》,是在九華山講的,我為他寫了一篇序文。這位法師是潮州人,住在香港的大嶼山,他是參禅的,很有道德,生活非常清苦,穿著很舊的衣裳。我在香港講經時,許多師父都勸徒弟不必要聽經,只有聖一法師,他來聽了幾次之後,勸他的信徒聽經。決不是因為他勸信徒來聽我講經,我就贊歎他。他修苦行,而且真正有道德。香港信佛的潮州人很多,布施供養的財富很多,他將這些供養收集起來,送到大陸修復寺院。聖一法師到中國大陸,普遍受到歡迎,幫助大陸復興佛法,自己卻過最清苦的生活,實在令人佩服。

  聖一法師的道場在大嶼山寶蓮寺的後面,從寶蓮寺到他的寺院只有小路,一定要步行約五十分鐘,所以游客稀少。這是正確的。他請我到道場接受他的供養,飯後邀我為大眾開示。他們都是參禅的,我是念佛的,我到他那裡不能說參禅不好,念佛才好,否則就不懂佛法,也不懂禮貌。到別人的道場,一定要懂得贊歎法師、贊歎道場、贊歎他們所修的法門。佛門有句話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出家人彼此互相贊歎,佛法就興了。所以,決不能破壞別人的道場。他要我講開示,我就引《六祖壇經》為大家講。

  我贊歎聖一法師、贊歎寶林道場、贊歎他們所修學的法門。這道場的確如經上說的,選擇在很安靜的環境,游客不容易到達。其中有不少聽眾知道我修淨土,就來問我,‘法師,既然禅這麼好,為什麼你不來參禅?’我說老實話,‘禅是接引上上根人,我是下下根,不如你們。’我說的句句都是實話。菩薩造業最重的是‘自贊毀他’,贊歎自己,誹謗別人,這是菩薩戒的重戒。

  我在新加坡見到一位談禅法師,他是福建人,也是一位奇人。他不住在佛寺裡,而住在城隍廟,擺一個小攤子賣香燭、紙錢。城隍廟裡燒香求福的人很多。談禅法師,衣服穿得破舊,喝自來水,飲食非常簡單,一道菜,真是清苦至極,比台灣一般寺院苦得太多了。其實,他真有錢,他的錢都幫助別人建寺院。

  美國舊金山的大覺蓮社,買道場時正好碰到他,他捐了四十萬美金。聽說他到大陸道場,一捐就是幾十萬美金。這些錢都是賣香燭賺來的,自己不用一分錢,而去做這些好事。錢捐出去之後絕不過問,只說‘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將錢交給你,你如何運用,我不管。你作善有善果報,造惡有惡果報,與我不相干。’他的心清淨,捐出去的,問也不問,各人有各人的因果。見解正確,非常難得!我到新加坡一定去看他,他買一杯冰水招待我,那是他待貴客,很希有,我也非常歡喜這位法師。

  我們在末法時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許多的過失、惡業,若非佛為說明,我們不知道,還是天天造作,以為自己做得很正確。讀了本經,才知道過失太多,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過失多、過失重,要懂得忏悔、改過,這是佛說法的真實意義。經後的總結,非常重要。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多次勸告這些業障深重的菩薩,應當念佛求生淨土。彌勒菩薩重提此事,向佛請教,佛說‘發十種心’。因為佛並沒有具體說明,此處彌勒菩薩代我們請問,佛就一一為我們說出。請看經文:

  “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這一段經文很重要。‘十種心’就是《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備的條件。如果只知道念佛,念得很勤,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而沒發菩提心,仍不能往生,就是古人所謂的‘喊破喉嚨也枉然’。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發菩提心的。能做到這十條,就是‘發菩提心’;即使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具足此十心必得往生。其實,這十種心就是大菩提心的落實。

  佛說,有三種人想發心也發不起來。第一、‘凡愚’。我們都是凡夫,包括有智慧的、沒有智慧的。能聽得進別人的勸告,能認真接受,反省改過,這是有智慧的凡夫,他們聽聞經教能發心。不喜歡聽別人說他的過失,排斥、反駁,而且還怨恨說他過失的人,這是愚癡的凡夫。愚癡的凡夫無法發這十種心。第二、‘不善丈夫’。包含的境界很廣,此等人在世法可能很有成就,如佛經中所說的歌利王,近世之希特勒一類人物,一般所謂的大丈夫,但是他不善。這類殺人魔王,要他生起這種心,他做不到,而且不能接受。這一類是不善丈夫。凡是稱丈夫的,大都是大小團體中的領導人,但他不能接受善法。第三、‘具煩惱者’。此指煩惱習氣很深重的人,這十種心也發不起來。佛說這十種心,先說不能發心的三種人,其意是教我們要反省、忏悔、改過自新,才能發心依教奉行,求生淨土。

  “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我們想在這一生中,得到真正的身心安穩、事業順利,與一切大眾皆能和睦相處、互助合作,這十種心太重要了。果能做到,就一定得到效果,將來壽命終時,自己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終一念十念即能往生。我在講席中常說,臨終時不生病,預知時至,曉得自己往那裡去,這是人生第一大福報。

  世間的名利再大也沒有用處,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令自己不生病,走得自在潇灑。有很多人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他們可以做到,我為何不能?他們所憑借的就是這十種心。前兩種就是‘慈悲心’,就是對一切眾生沒有條件、平等的關懷愛護。中國古德教人,‘仁者無敵’。仁慈的人心裡沒有冤家對頭,即使別人與他敵對,他也沒有這種意識。這就是佛法說的‘大慈大悲’,對一切眾生決無損害的念頭。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逼’是逼迫人,‘惱’是令人生煩惱。沒有這種存心,心就清淨平等,種種障礙界限全部化解了。《無量壽經》的經題中,‘清淨、平等、覺’是全經的總綱領。覺心就是大慈悲心。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要以大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成就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如何守護如來正法?一定要依教奉行!有些菩薩貪圖名聞利養、貪圖享受,他們也知道應當如法修行,但為何做不到?他們是恐懼,如果沒有利養,身體就要受苦難,甚至明天沒東西吃就活不了,為了活命,就起貪心,貪不得,就不擇手段,可見都是為了身命。這是不明了事實真相,身不是真的,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為這個假身造作罪業,是最大的錯誤。因此,寧捨身命,也要護持正法,也要依教奉行。

  佛教導我們布施、放下,若我們全捨,全都布施了,明天吃飯怎麼辦?明天尚未到,何必想明天!這樣心才安。想明天、想明年,還要想世界的動亂,心如何能安?佛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如《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真相,佛法說得透徹。世法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是愈布施愈多,這是真的。

  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一定要記住,得的財富愈多,愈要布施,‘捨得’義為捨施所得,而不是將財富守住、保存,那就錯了。所以,真正肯發無希望心布施,修習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以沒有任何希求的心修布施,所得的果報,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皆是無量無邊。明了事實真相,我們就肯做,也敢做,沒有憂慮歡喜去做。這是真正不惜生命,歡喜守護心,守護如來正法,決不敢為非作歹。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一切法皆是佛說的,佛法是世出世間真實希有之法寶。佛不固執,也不自大,佛經有五種人說,只要所說的內容與佛說的原理原則一樣,佛都承認這是佛經(覺悟人心的經典)。所以,佛經不一定是佛說的,只要內容是說明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不管是什麼人說的,佛都承認它是經。因此,大乘經以‘實相’印定,‘實相’就是事實真相。

  佛經,除佛之外,有菩薩說、有弟子說、有仙人說、有變化人說。仙人包括各種不同的宗教,耶稣、上帝、先知所說的,只要說的是事實真相,佛門都承認是佛經。這才明白佛的心是多麼清淨平等,沒有界限。這些理與事,我們都必須懂得,才能與一切法發生殊勝的忍。‘忍’就是承認、肯定的意思。殊勝的承認、肯定,沒有執著,就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執著心’是應無所住,‘發生勝忍’是而生其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於佛法與世法,絕對不可貪圖利養。‘利’是利益,‘養’是指物質的供養,‘恭敬尊重’屬於精神生活。沒有貪戀之心,心才清淨,清淨裡有真樂。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修學有純正的目標,就是求智慧,求佛的‘種智’。種智即‘一切種智’,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智慧。佛說此智慧是真的,而且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求得來的。

  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現前的世界,他方無量無邊的星球剎土,無一不清楚。佛說,一切眾生智慧德能本來如是,但是目前我們的能力智慧都喪失了。佛又說,喪失並非真的失去,而是暫時的迷失。因為智慧是自己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其迷失的原因,《華嚴經》雲,‘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就是因為有幻想、有執著。執著是‘煩惱障’,妄想是‘所知障’,這是佛說的兩大障礙,障礙了我們的智慧本能。

  我們學佛,所求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圓滿智慧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而來的,自己必須有信心,一定可以恢復。只要將煩惱、妄想、執著放下,我們的能力智慧就恢復了。一般人就是放不下,就苦在這裡。佛說,放下一分,能力就恢復一分;放下兩分,就恢復兩分。佛不是說全放下才恢復,而是放下一分就得到一分,非常有效果。

  現代人都追求財富,但不懂賺錢的理論與方法,用心機賺錢,其實都是命裡有的。若命裡沒有,多一分也賺不到。命裡沒有的也能賺到,就真的會賺錢。用什麼方法?布施!世間人不懂,不相信,不肯做。愈施愈多,實在不可思議。我早年學佛時,章嘉大師教我布施,我很聽話,照做。甘珠師說,‘你有聰明智慧,沒有福報,過去生中修慧不修福,所以這一生一點福報也沒有,生活過得很苦,而且短命’。

  如何修長壽?他教我要發心弘法利生,一切為眾生,不為自己。若是為自己,則得不到長壽。為眾生,就是自己的壽命盡了,而現前的壽命是眾生的福報。因此,我學布施,果然就有福報,而且福報愈來愈大。有一次甘珠活佛遇到我,他說,‘你現在的面相、命運,整個都轉了,不但有福報而且長壽’。甘珠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很難得的善知識。我們有此純正的目標,求智慧、求清淨心,無量的智慧福德,自然在其中。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前兩願,‘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對一切眾生,我們都要尊重恭敬,不可輕慢。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世論是世間的言說,可以用,不能貪著,否則道業就產生障礙。淨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生於東晉時代,與中國的兩大文學家,陶淵明、謝靈運同時代。他在廬山建蓮社,歡迎陶淵明,而不歡迎謝靈運。因為謝靈運貪著世論,喜歡詩詞歌賦,這與道業相妨礙。詩詞歌賦都是生於感情,佛法是要將感情轉成智慧。謝是很重情感的人,慧遠大師很尊重他,但是不歡迎到道場共修,免得擾亂別人。

  ‘於菩提分生決定心’。‘菩提’是正覺,真正幫助我們覺悟的典籍、言論,我們肯定它。儒家的‘經’是幫助我們開智慧的,‘史’是幫助我們長見識的,所以經史是正說。四庫的‘集部’就是世間言說,屬於文藝,抒發感情的、欣賞的。佛法重智慧,而不重感情。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世法的‘三善根’,無貪、無嗔、無癡,世間所有的善法從此處而生。所以,貪嗔癡稱作‘三毒’,無量無邊的罪業從貪嗔癡而生。從貪嗔癡轉過來就是三善根,身心皆不受污染,清淨心就能現前。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此句說得究竟圓滿。學佛的人最尊敬的是諸佛如來,對諸佛如來也不執著,這才真的清淨了。我們要跟佛學,但不執著他,《金剛經》雲:‘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絕不執著成佛之相,菩薩也絕不執著成菩薩之相,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和光同塵,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皆大歡喜,多麼自在快樂。佛法的生活,活活潑潑地,確實充滿法喜,而沒有絲毫的過失,這是真實的幸福快樂。

  “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具足這十種心的人,念佛決定往生淨土。

  “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這是佛從反面而言,假如一個人具足這十種心中隨成一心,他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能往生的道理。決定得生!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