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太上感應篇淺釋之五種視惡
在佛教經論中,把那些會導致人們痛苦的心念稱為煩惱。煩惱又分為“見煩惱”和“非見煩惱”兩類。見煩惱,實際上就是《感應篇》中所說的“視惡”,分為五種: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禁取見;非見煩惱,就是指“貪、嗔、癡、慢、疑”這些情緒。見煩惱和非見煩惱二者,見煩惱是根本,因為非見煩惱是見煩惱引發的,只要心中有見煩惱,遇到與見煩惱相應的境,非見煩惱必然就會呈現出來。所以,惡見(或者說視惡),是一切惡言與惡行的源頭。下面觀察五種惡見,以便我們對其有充分的認識,認識之後就著重對治它們。 一、我見。也稱為身見,是指主要依靠身體以及身體內的覺受、想像以及認知等而產生的“我執”。這種“我執”產生後,就會覺得“身心”的組合上面有一個“常、一、自在”的“我”。當用“離一多因”等中觀正理對這個“我”進行觀察時就會知道,“我”在真實中是不存在的,“我”只不過是內心的“意”制造的錯覺。 以萬法唯心所現的真理來觀察,自己的身心與外在的一切人事物,平等地都是自心的變現,上面並無“我”和“非我”存在。但是,我們內心細微的心念卻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同時與這個“我”相對的“非我”——外境,也真實不虛地存在。認為內在有一個“我”存在、外在有“非我”存在,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欺,因為“我”和“非我”並不存在。 佛經裡面說,眾生的一切痛苦與罪惡都是這個視惡產生的。為了呵護這個本不存在的“我”,就生起無量貪嗔癡,造下無量惡業,因此就感受無量的痛苦。 知道這個道理後就要發願將“我執”放棄掉而不再自欺,代之以如實覺照,身心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如實地去了知,在身心之上不再添加一個“我”,因為“我”純屬子虛烏有。 二、邊見。狹義地講,邊見是依靠“我見”而衍生出來的兩種妄見,也即執著於“我”死後的斷滅或常存。有者執著我的身體死亡之後,“我”還會恆常不滅地存在下去;有者執著人死如燈滅,身體死亡後,“我”就徹底斷滅了。以萬法唯心所現的真理來觀察,真相中連“我”都不存在,那麼我的斷滅或常存都只能是毫無道理的妄上加妄。如同石女本來不能生小孩,說石女的孩子漂亮亦或丑陋也就毫無意義。雖然如此,但從對眾生造成的傷害而言,認為“我”在死後常存要比斷滅好些,因為一旦認為死後“我”就斷滅了,活著時就會無所顧忌、為所欲為,什麼壞事都敢做,以此將來必定墮入旁生、餓鬼與地獄中,感受痛苦。 廣義地來說,邊見可以理解為心在一切對境之上增益的四邊。四邊分為根本四邊與支分四邊。根本四邊是指“有邊、無邊、亦有亦無邊、非有非無邊”,之所以稱其為根本,因為這四邊可以含攝一切邊,是內心的根本執著。支分四邊,是指在“有邊”之上,又增益的邊,如在一個東西之上增益“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善、惡、不善不惡、亦善亦惡”等。一切邊見,實際上都是自欺,因為這些“邊”在對境之上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心中的分別心制造的錯覺而已。所以,了知這個真理之後就要去掉邊見,充分尊重事實,境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再隨自己的主觀意願增益四邊。 三、邪見。是指內心執持與因果完全相悖的見解,認為因果根本不存在、是迷信與謬誤,作惡根本不會有惡報,行善也不會有善報,人之所以受苦或得樂,完全是出於偶然;現在的勤奮也不一定有用,現在懶惰也不一定不好,成功與失敗都是偶然和運氣。 這類人根本不知道“凡是自己所見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的心念創造的”。他們對痛苦之境,怨天尤人而不認賬,認為是外界強加給自己的;他們對快樂之境,心存僥幸而生驕慢,認為是自己運氣好。他們也不肯努力地向心體下訂單,不肯為自己的目標付出努力,總為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報而擔心與猶豫,總想著有沒有什麼捷徑可以投機取巧、一蹴而就。 所以,不明白因果的奧秘,就會雖然想得到安樂,毀滅安樂之因像毀滅仇人一樣,雖然不想得到痛苦,但卻在拼命地累積痛苦之因,所作所為背離明德安樂之道。正如《入行論》所雲:“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眾生不欲苦,反行痛苦因。” 心中執持邪見,實際上是在自欺,因為真相不是這樣的。凡是迎面來的,都是自作自受,都是自己應該面對與承擔的;凡是努力,必有無欺的結果,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在每一個當下付出真誠的努力,這就是佛教講的“隨緣”。萬事隨緣,心無增減,這就是去除邪見之後的心態;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都會拉近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對此深信不疑,這也是去除邪見之後的心態。 四、見取見。是指對自己心中所執持的錯誤見解產生“這個見解最殊勝”的觀點。例如,心中執持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見解,不僅如此,還執著這個見解是最高的最殊勝的最合理的見解,其它與之不同的見解都是錯誤的,內心根本不願意去聽聞或接受。又如,不少人執著“人死如燈滅”的見解,於是只要一聽說“人死後還有來世”,就認為是迷信。又如,有人執著“及時行樂”的見解,一看到別人在辛苦工作,就嘲笑別人是傻子。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凡夫的“見取見”是很嚴重的,都認為自己心中所執持的觀點與見解是正確,是最殊勝的,只要與自己心中執持的見解不同的,都一概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也是一種形式視惡,要徹底放棄。 五、戒禁取見。是指執著某種錯誤的戒律或錯誤的禁忌很殊勝。如果一個戒律或禁忌是正確的,那麼執著其殊勝,就不會產生危害;如果是錯誤的,就會危害自己與他人。 例如,在印度有些宗派裡面,認為金雞獨立的姿勢最殊勝,保持這個姿勢就能解脫,於是自己就一直保持這種姿勢,這叫“戒取見”。在有些落後的邊遠地帶或部落,經常存有一些禁忌,他們認為這些禁忌很殊勝,不能違背。於是一見到違背這些禁忌的人或事,就很反感。又如,有人認為不能聽到烏鴉叫,有人認為女人不能拜祭祖先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受自己所成長與生活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形成一些不正確的禁忌或習俗,這些禁忌或習俗雖然毫無道理,但我們內心卻認為不可逾越。例如,認為過年一定要放鞭炮,不放鞭炮這一年都會不順,放了之後一年就會順利;車牌、電話號碼中不能有“4”這個數字,有這個數字就不吉祥,因為“4”與“死”同音故;有“8”這個數字就很吉祥,因為“8”與“發”同音故。 錯誤的戒律與禁忌實際上也是視惡的一種表現,因為這些戒律和禁忌不符合真理,一旦執著,不僅不會給人帶來安樂,反而會造成很多痛苦,因此要放棄這種形式視惡。 以上是佛經對視惡的歸納。其中,第一種我見與第二種邊見是與空性相違背的視惡,嚴格說來,我見已經包含在邊見之中,邊見已經包含一切違背空性的惡見,但由於在邊見之中,我見對人危害最大,所以就單獨列出了;第三種邪見是與因果相背離的惡見;第四種“見取見”與第五種“戒禁取見”,實際上是兩種強化錯誤思想和行為的見,前者強化的是錯誤的思想,後者強化的是自己錯誤的行為習慣或語言習慣。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內心一旦有了這樣的邪見,就會無惡不作,行為放肆,沒有原則,遇到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必然會生起貪欲心;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必然會生起嗔恨心。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