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太上感應篇淺釋之學習是第一善行


 2016/11/28    熱度:1348    下載DOC文檔    

      前面我們已經觀察了:判斷一個行為是善還是惡,關鍵是看這個行為的動機或者說目的。如果動機和目的是為了利益他人,則即使外表看起來不是很如法,也是善;如果動機和目的是為了自己,即使外表看起來如法,這樣的行為也是惡。 

      僅僅了知上面的這個道理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知道,若沒有“智慧”與“方便”,則即便自心具有利他的動機與目的,那麼在行為上也不可能真正利益到他人。

      首先,要想使行為是真正利益他人的善行,則內心必須有智慧。所謂智慧,就是判斷善惡的能力。若內心沒有智慧,就會把善當做惡,把惡當做善,以致善惡顛倒。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內心想利他,但實際行為也會變成害他。

      例如,世間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子女的,但由於很多父母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安樂因(也即善)、什麼是痛苦因(也即惡),甚至誤把痛苦因當做安樂因,誤把安樂因當做痛苦因,因此使得本想利益子女的很多行為,成了將子女推向痛苦深淵的惡行。例如,有些父母認為人越自私就越能獲得財富,越有財富就越幸福,於是為了“利益”子女,就開始向子女灌輸這樣的人生哲學;實際上,這樣的人生哲學灌輸給子女之後,等於將子女送上了三惡道的旅途。又有些父母認為,吃好穿好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於是從小就給予子女非常豐富的物質享受,但卻忽略心靈層面的教育,結果使得子女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從而葬送了子女的一生。世間為人父母不懂善惡取捨而危害子女的例子很多,這裡就不再一一枚舉。

      孔子也曾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意義是說,內心喜愛仁慈但卻不好學(也即沒有智慧),缺點就是愚昧;喜歡讀書有知識但不好學,缺點就是會行為放蕩不羁;講信用但不好學,缺點就是會禍害自己與他人;率直但不好學,缺點就是會言語刻薄;勇敢但不好學,缺點就是會一時沖動,擾亂他人;剛強但不好學,缺點就是會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要使行為趨於善妙,首先必須通過學習,明白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孔子說:“好學近乎智。”如果我們好學,就能夠獲得智慧。

      《大毗婆沙論》中說:“譬如有目者,因燈見眾色,有智依多聞,能別善惡義。多聞能知法,多聞離不善,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就像有眼睛的人,需要依靠燈光才能見到黑暗中的東西一樣,具備思維能力的人需要依靠聽聞正確的經論,才能辨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多聞能使人了知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多聞能使人遠離不善,多聞能使人捨棄輪回的無義之舉,多聞能使人趨於解脫。

      《二規教言論》中說:“所謂妙慧即智慧,即是無誤取捨者,若無如眼此智慧,則彼無有其余德。”意思是說,這裡說的智慧是指分別心如實了知與判斷事物真相的妙慧,是一個人無誤取捨言行的依據;一個人如果內心沒有智慧,則所有的美德都不會具備。又說:“或多自己能了知,若不了知問智者,當閱智者諸論典,思維愚智之差別。”有些道理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就能了知,如果自己不能了知可以向智者請教,或者閱讀智者的論著,比較有智慧的人與沒有智慧的人在各種行為上的差別。

      因此,從上面的這些教言看出,學習取捨善惡的正論,是所有善行中的第一善行。若沒有這個善行,所有的其它善行則無由而生。

      例如,儒家的聖人孔子就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他謙虛地認為,自己很多方面都學得不好,唯一覺得奉行得還可以的美德就是“好學”。他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意思是說,十戶人家中,一定有像我一樣忠信的人,但卻找不到像我這樣好學的人。又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來就知道“道”和“德”這兩者的,而是喜歡古人所說的“道德”,勤奮學習而得到的。又如,葉公有一次問孔子的學生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不回答(原文: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孔子知道這件事後對子路說:“你怎麼不說,他是一個發憤好學得忘記吃飯、因學習而快樂得忘記憂愁、甚至忘記了漸漸衰老這件事的人呢?”(原文: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又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又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華嚴經》中說:“人之無聞,老如特牛,但長肌肥,無有智慧。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財寶,飽腹恣欲心,人形畜無別。”意思是說,人如果不學習,就會像肥牛一樣,雖然漸漸長大,但長的只是肌肉,而不是智慧。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去向何方,也不知道空性與因果正法,想到的只是吃飯飽腹以及男女YIN欲之事,這樣的人雖然具備人的形狀,但本質與畜生已經沒有什麼差別。

      又如,荀子的《勸學》中說:“學不可以已。”學習這件事是不可以停下來的。又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意思是說,青色是從藍草裡提取的,可是卻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被鋸子鋸直之後,用輮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經過石頭的按壓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變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了、行為沒有過失了。又說:“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有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有多麼厚;不學習古代聖人遺留下來的闡述道德的教言,就不知道學問的廣博。

      《摩诃般若經》說:“無有法菩薩所不應學者。何以故?若菩薩不學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種智。”意思是,沒有法不是菩薩不要學的。為什麼呢?如果菩薩不學一切法,就不能得一切種智。《瑜伽師地論》中說:“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處論。”菩薩求正法時應如何求呢?概括來說,就是要學大乘的菩薩法藏、小乘的聲聞法藏、外道的哲學論典、一切世間工巧技藝的論典。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如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智故。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道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學。”大乘菩薩如果不廣學五明,就不能得一切智。為了解脫自己的自相續需要學習內明,為了調伏外道需要學習因明,為了令他人對佛法生起信心需要學習聲明,為了醫治自他之疾病需要學習醫方明,為了攝受一切眾生需要學習工巧明。

      所以,我們應當知道,學習取捨善惡的智慧,學習利益眾生的智慧,是第一善行。沒有這個善行,其它善行都無由而生。

      要想使行為漸漸趨於善,先從學習開始!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