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佛陀預言,未來彌勒佛降世人類世界是這樣的


 2016/12/14    熱度:10152    下載DOC文檔    

  

  布袋和尚形象的彌勒佛(資料圖)

  世界最大的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資料圖)

  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增一阿含經》談得比較具體,其他三部經典要麼是沒有記載,要麼是語焉不詳。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未來世的好奇心,現如今有關彌勒佛的事跡已是名聞天下,比如奉化雪窦寺屬於彌勒應化的道場,目前正全力打造成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而每個寺院的天王殿端坐著的,正是笑容可掬、大腹便便的彌勒菩薩。

  本經說法的地點是在捨衛國的祇園精捨,參加人員一般是“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阿難向佛陀請教有關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後的一些問題:

  如來玄鑒,無事不察,當來、過去、現在三世皆悉明了,諸過去諸佛姓字、名號,弟子菩薩翼從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無數劫,在國界若干,亦復明了。將來久遠彌勒出現,至真、等正覺,欲聞其變;弟子翼從,佛境豐樂,為經幾時?

  佛陀告訴阿難:“彌勒出現,國土豐樂,弟子多少,善思念之,執在心懷。”說明當彌勒佛應世之時,那時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不錯,起碼比現在要好無數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將來久遠於此國界,當有城郭名曰雞頭,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如果以一由旬九十裡路來計算,長度是十二由旬是一千多裡路,南北是六百多裡路,差不多相當於現在一個省的規模。按現在講也不算很大規模,但在佛經裡,這個“由旬”有沒有特指,尚不是很清楚。

  (二)這個國家人民生活條件很好,“土地豐熟,人民熾盛,街巷成行”,而且市容景觀也非常怡人。

  (三)在這種情況下,連那些平時挺嚇人的羅剎鬼也顯得十分可親可愛,“雞頭城中有羅剎鬼,名曰葉華,所行順法,不違正教,伺人民寢寐之後,除去穢惡諸不淨者,又以香汁而灑其地,極為香淨”。就是說連平素那些邪惡的羅剎鬼也主動為人民辦實事,當大家進入夢鄉後,羅剎鬼會主動把整個城池都打掃得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這一切都是“所行順法,不違正教”的結果,也是彌勒佛道德感化的結果。

  (四)當彌勒佛應世之時閻浮提這個地方,居住環境也是相當適宜,不像現在山巒起伏,極不平整。不過不用著急,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一切都萬事大吉,那時氣候相當宜人,“時氣和適,四時順”。而且,“閻浮地極為平整,如鏡清明,興閻浮地內,谷食豐賤,人民熾盛,多諸珍寶,諸村落相近,雞鳴相接”。我們現在一提到黃金寶玉鑽石,可能會覺得很稀奇,都想著法子去購買佩戴。可是到彌勒佛時,這些東西卻是最尋常不過的東西,俯拾即是,如同滿地的石子似的。“所謂金銀、珍寶、砗磲、瑪瑙、真珠、虎珀,各散於地,無人省錄”。為什麼大家都不願去碰呢?因為人們的思想境界很高,認識到這些絕不是好東西,“昔者之人由此福故,各相傷害,系閉牢獄,更無數苦惱,如今此寶與瓦石同流,無人守護”。正因為有了這種思想認識,人們才會視珍寶為禍害的種子。

  (五)人民心態大有好轉,疾病也很少,“人身之中無有百八之患”,此時人們的貪瞋癡也大為減少,“貪欲、嗔恚、愚癡不大殷勤”,不像現在搞兩極分化,世界局勢起伏不定,動蕩不安。那時的人們“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言辭一類,無有差別”。人們連邪惡的念頭都不會產生,更何況有任何戰亂的實際舉動呢?

  (六)轉輪王應世。此時有轉輪王名叫蠰佉,“正法治化,七寶成就”。擁有七寶,便可以達到“不以刀杖,自然靡伏”。

  (七)彌勒降生。與輪王非常要好的有一位大臣名叫修梵摩,顏貌端正;其妻名叫“梵摩越”,長相是“極為殊妙,如天帝妃”。夫婦倆育有一子,名子就叫彌勒——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即是修梵摩與梵摩越共同生育的兒子。其出生大約與釋迦佛相仿,都是“從右脅生”,而且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金黃色”。

  (八)出家成道。彌勒佛稍年長時,便出家修道。出家後,他在距雞頭城不遠地方的龍華樹下,在一個夜半時分成就無上聖道。此時世界震動,魔界也震驚無比,“七日七夜不眠不寐”,魔王親自帶隊,到彌勒佛所,恭敬禮拜。

  (九)為居士說法。彌勒佛與諸天說的法首先是世間法中的“三論”: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接著說出世間法,“欲不淨想,出要為妙”。如果看到聞者發心歡喜的話,便說四谛之法。

  (十)為出家眾說法。據本經記載,彌勒初會為八萬四千人成就阿羅漢果,蠰佉王的兒子、善財長者等人出家,成就阿羅漢果位;彌勒父修梵摩亦出家,斷三結,必盡苦際。當彌勒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皆是阿羅漢,說明證道人數呈幾何級增長。到龍華三會時,度化人數更是不計其數。

  (十一)彌勒世壽為八萬四千歲,彌勒滅度後,其法也可以流傳遺存八萬四千年。彌勒留給世人有一偈:“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此即為彌勒遺教。

 (本文節選自界定法師《漫說『增一阿含』》)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