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不是孩子不肯學,而是我們沒有教他


 2016/12/17    熱度:2730    下載DOC文檔    

  剛好這個星期要參加山西大同大學他們為大學的新生做傳統文化培訓課程。他們已經做了非常多年了,我們聽了也非常感佩。一年的新生有五千人,他們已經培訓了很多年了。而且在大學裡面,他們也有傳統文化的學社,持續的在以傳統文化教育大學生。而且政府辦的很多活動都會找這些大學生去幫忙,說他們的形象特別好,參與的人都生歡喜心。結果這些去幫助政府辦活動的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工作都找好了,都被挖角了。所以這個現象也可以給我們所有從事教育,以至於家長,一個啟示,要希望孩子以後有出息、有發展,得先學傳統文化、學做人做事。現在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界,都很重視倫理道德,有了倫理道德的基礎才是棟梁之才。所以教育界講到,「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最起碼他有德,慢慢他還肯努力、肯提升,慢慢從次品還可以到上品。但是「無德有才」就是危險品了。我們看現在很多企業出問題、倒閉,很多都是用人不當。這些人很多也都是碩士生、博士生,讀了一、二十年的書,最後卻會做出不義之事,那還是在他成長過程當中太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了。

  上次我們講到「人存政舉」、「為政在人」。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要能興旺,一定要有好的領導、好的人才。但人才的培養要愈早愈好,你不能等出社會了再培養。像在大學裡面,大學四年是黃金歲月,他們從一進校門,校方就能以五千年的倫理道德智慧來引導他們,對他們的人生都有決定性的關鍵。我記得上次聽我們雲南省的寧處長就講到,在大學裡面辦課程,第一年辦的學生都跟以往的學生不一樣。所以有沒有教差非常的多。「人之初,性本善」,你只要有教,一定能啟發他的本善。而人你不啟發他,「人不學」,他就「不知道」,他可能就隨波逐流。所以在大學裡面能夠大力的讓學生們學倫理道德教育,這是國家之福,因為我們希望從大學裡出來的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自己剛好曾經在幾所大學跟大學生做傳統文化的分享,給我很大的感觸。我們還沒去以前,都有聽到一些老師們講,說現在大學生不好學,他可能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就沒有專注力了,你還得給他講講笑話,不然他可能就聽不下去了。可是我們去了之後,針對他的人生,他所關注的這些思想觀念,包含對他人生的規劃,還有人際關系怎麼和諧,這些是他非常想了解、想深入的。我們從傳統文化當中這些好的義理跟他們做交流,他們的專注度是一個半小時目不轉睛。所以不能怪孩子,我們能不能教給他最需要的、最重要的這些好的教誨?我記得那時候在地質大學,學生應該有八、九百人。講課的時候,這八、九百人全神貫注。當一句話跟另一句話當中有一個空檔,可能不到一、二秒鐘的時間,一片寧靜,感覺好像針掉在地上在那一刻可能都可以聽得到。如此專注,我們都感覺到,沒有盡心去准備這一堂課那對不起大學生。而且不只大學生很想學,我們到監獄去,也是一個半小時,服刑人員也是目不轉睛。那時候很感歎,假如小學老師、中學老師都把這些道理告訴他們,他就不可能走到監獄裡面去了。他並不是不肯學,不然他怎麼這麼專注?

  所以種種家庭、社會現象都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了,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教知識、教技能多,忽略德行、忽略倫理。所以這些做人道理他不懂,社會誘惑又那麼多,哪有不誤入歧途的道理?所以「教學為先」,一定先教做人這個根本才行。剛好這次大同大學辦的傳統文化的培訓課程,我們隨喜贊歎,這是校方的德政。尤其他們學生處的李處長,是女中豪傑,堅持了這麼多年,利益無數的學生。所以我們也是去盡一點心力,參與這個課程。

  我們上一節課的重點在「人存政舉」,一定要有好的領導者、好的人才。培養人才愈早愈好,從哪裡就要開始呢?應該是從胎教就要開始。人才之端,應該從胎教、從小教起。而一個國家的興衰,最大的關鍵就是皇帝,就是最高領導者,他做好了,底下都正了。那皇帝要什麼時候培養?他也要從小培養,從他當太子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們先了解到,一個領導者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們先復習一下第十頁二十二句,在「君道」當中的「反身」就有講到,「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那領導者「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的大臣都效法、學習他;「左右正而後朝廷正」,這些股肱大臣都以身作則,整個文武百官都效法,整個朝廷政治清明;「朝廷正而後國家正」,整個官員又做老百姓的榜樣,這個國家就興旺;「國家正而後天下正」,他的國家安定昌盛了,其他的國家,誰不願意幸福美滿?誰不願意長治久安?那自自然然就跟他的國家學習。從商朝、周朝,其實都是把自己的國家做好,那其他的國家都來歸附。像周朝有八百諸侯國,就是文王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所以「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其實現在全世界,哪一個國家重視教育,哪一個國家重視倫理道德,哪一個國家把復興漢學做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能成為全世界的中心,它可以帶領全世界。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有很多問題,它不知道怎麼解決。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哪一個國家肯大力弘揚漢學、中華文化,哪一個國家就領導全世界。孔子在世的時候為什麼周游列國?就是哪一個國家真正重視《周禮》這麼好的教育、這麼好的制度,它肯用《周禮》,那這個國家很快就興旺了,那天下就來這裡學習。所以孔子的目標是要讓天下安定。沒有國家重視,沒有國家重用孔子,那只能是當時候的因緣,大眾的福報不夠,這也不能強求。但是往後哪個家族、哪個朝代重視孔子的教育,那它就一定興盛。所以誰最有福報?肯聽聖賢教誨的人,那是最有福報的。其實上天慈悲,都給我們很多的機會,我們得好好來珍惜。

  摘自:《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十四集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