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法師:新年伊始,歡喜菩薩讓你一年都法喜充滿(中)
願與你一起 走好這一生 有一回,村子裡受到偷車集團的騷擾,有好多人的摩托車都丟了。當歡喜菩薩的大公子發現她車子丟的時候,對她說:“媽,恭喜啊!”她回答說:“我三天前就當祖母了,你怎麼現在才恭喜,是恭喜什麼事呀?” 他說:“媽,恭喜您要騎新車了,因為舊車被偷走了。”她竟然回答說:“阿彌陀佛,我剛剛花了壹仟多塊,把它修理好,連後面的箱子也換新的,這樣騎去的人也可以騎得很安全哦!” 那種安慰又歡喜的表情,仿佛是為自己的孩子去修車子一樣。她真的是歡喜平等的布施,不管布施給好人或壞人,她都一樣歡喜。她將偷車的人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會因為境界的順逆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她也不會因為對方的善或惡,來動搖自己的慈悲歡喜心。這真正是叫做:「如如不動」,她安住在慈悲歡喜不動搖。 她的心真的是一顆慈母的心,想想小偷也有母親,他的母親也希望他能夠騎車平安,不要出車禍。她就是用這樣的慈母心、菩薩心,在背後也是很寬厚的愛護人。這並不是呆板的像木頭那樣的如如不動,而是安住在慈悲上不動搖。 我們平常人都是遇到好人好事也會發起好的心,如果遇到壞人壞事也就會跟著起惡的心。可以說我們心念的好壞是由別人來作決定,而她是很安定的一直安住在慈悲歡喜的心,用慈母的心來待人處事、不動搖。 如果你聽到很多小朋友放了學到她家說:“阿婆,我今天又來種一朵蓮花。”你也許會以為她家屋子後面有一片蓮花池。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確實是有一個蓮花池,這個蓮花池是什麼呢?就是她捐給慈濟的資源回收場。 有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到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呼吁大家共同來從事環保,多回收一些紙板,就可以少砍一棵樹。資源回收所變賣的錢財,還可以幫助建醫院來救助病苦的眾生。她聽了以後就說:“因為我不識字,所以不能把法師講的話,每一句都記下來,但是記得的我就可以來做。” 她當天首先就把自己的院子捐出來,來堆回收的垃圾。她先生說:“院子裡堆垃圾,恐怕鄰居妯娌不贊成。”她說:“垃圾都可以變黃金,救人建醫院,我會設法告訴鄰居妯娌們,讓大家都很歡喜。” 她以身作則,自己種田之余,就到各學校勸小朋友們一起做環保。她說:“小朋友們,小朋友們,我來告訴你們,你彎腰撿一個鐵罐,同時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 很多小朋友們真的都發心一起種這種美妙的蓮花,大家一起種這種慈悲歡喜的蓮花,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表面上這是處理骯髒垃圾的事情,但是卻以最清淨的心;愛護整個地球,以無私的慈悲心,難怪人家尊稱她為「地球褓姆」。 最令人驚奇的是,全村無論是七十歲的老婆婆,四、五十歲的婦人,乃至小孩,幾乎都會異口同聲講這句話:彎腰撿一個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種一朵蓮花。 歡喜菩薩的爸爸,年紀上了七十之後,因為還執意要耕耘兩甲田地,總覺得心中沉重,身體無力,時常上醫院,要求打點滴,打得眼皮浮腫,四肢也浮腫,心常常憂愁,煩躁不安。歡喜菩薩了解爸爸是年老壓力又大,心中沒有光明目標才苦的,就天天盡心安慰老爸爸,讓他歡喜。 當歡喜菩薩開始作環保之後,有一天,她用可愛童子般的表情,伸出兩只手指,問爸爸說:“爸爸,這兩種,您要選那一種呢?”爸爸道:“你只伸兩個手指,我怎麼知道你要我選什麼?” 歡喜菩薩笑著說:“一種是甜蜜的生活;一種是痛苦的生活。”爸爸答:“當然要選甜蜜的生活,誰要選痛苦的生活!”歡喜菩薩說:“我來教您做環保,資源回收,您就可以不必打點滴,而過甜蜜的生活,您會越做越歡喜!” 爸爸說:“你要害我被人笑是撿垃圾的!”歡喜菩薩就向爸爸解釋環保的意義,以及垃圾變黃金,建醫院救人的慈濟偉業,她說:“如果有人笑您,就是他不了解其中意義,您可以解釋給他聽,他了解就不嘲笑,也可以加入參與。”爸爸的慈悲心深重,聽到要參與救人,保護地球,就欣然接受。 歡喜菩薩又很快樂地勸爸爸,每撿一個罐子,都要念一聲阿彌陀佛,念佛做環保,是清淨我們的身心世界,也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她從小孝順,所以爸媽都歡喜接受她的建議,也踴躍投入這清淨身心世界的工作。 果然,她的爸爸專心投入之後,生活由「為私」,轉成「為公」,由憂慮一己一家,變成為救人而工作念佛,他生活充滿了光明的意義,精神奕奕念佛,保護地球。 他不再執著要自己拖命耕耘兩甲田,而捐出部份土地作資源回收場,其他田就讓別人承租耕種。他很開心放下了,就自在歡喜。心一開朗,身也康健,他真的再也不須打點滴了。人家訪問他時,老人家興高采烈地說:“我女兒教我邊做邊念佛,越做越甜蜜歡喜!” 他們這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婦,每天各自騎車到各處機關團體整理垃圾,收集紙板、保特瓶、金屬罐,親自載回家整理分類,堆成一個個小丘。七十多歲年邁的腳,賣力地踩著腳踏車,來往在鄉間的道上,風雨無阻,日日相續不疲不厭,踩出愛護眾生、地球的偉大行徑! 歡喜菩薩向爸爸媽媽說:“您們每天一大早起床,面對這一大堆的回收物,就是見到一朵大蓮花!您們邊做邊念佛,蓮花就越開越大朵!”心淨便見國土淨,垃圾也看成蓮花。 歡喜菩薩的媽媽,一生雖然吃了很多苦,可是洋溢著一臉慈祥歡喜又堅強的笑容,她還開玩笑說,軍營、飛機場都是她的回收地盤呢!軍中的長官,實在敬佩這位無私奉獻的老婦人,常發心幫她捆綁回收物,看她一輛小車,載那麼多東西,就形容說:“您是用一只小羊,載著一頭大水牛!” 有一天歡喜菩薩在路上看見前邊有一輛腳踏車,載了好多罐子在行駛,罐子堆得由後面看不見駕駛人,她趕上前去看,竟是自己的媽媽!皺紋的臉上還充滿歡喜的笑,辛苦的奔波中,心無限甜蜜!歡喜菩薩紅著眼眶告訴我,她又感動又心疼,但媽媽卻真興高采烈,一路念佛,歡喜地騎載! 有的路旁有大溝,歡喜菩薩請媽媽要小心騎,別掉入溝中。媽媽卻信心堅定地說:“阿彌陀佛幫我扶著!我前些日還表演了一幕呢!”原來是有好多人,常看她辛苦往來載回收物,總認為她受騙了。她解釋這些回收的資源,拉慈濟功德會都是真作救人之用,人們還是嘲笑她。 有一天她載很多回收物,騎到大溝邊,正好又遇到嘲笑的那群人。忽然間,她竟翻車了,那些人大驚失色,眼看她連同車子整個就要掉入大溝中,而她老人家大聲地念出「阿彌陀佛」,剎那間,就像被扶住又飛起騰空般,她竟飛到大溝的另一邊安坐。 奇妙的是,將要落入溝中的車,也如有一股莫名的拉力,竟又回復安立在溝的這一邊,沒有倒落,人與車都安然無恙。這一幕使目擊者目瞪口呆,她說:阿彌陀佛把我扶住!那些人眼看這念佛的飛躍,也覺得不可思議,心服而深有感觸,肯定了念佛的力量,環保的功德,是不可嘲笑的!阿彌陀佛不捨一人的度化,使大家不再嘲笑,也漸參與了。 有些人在分類回收的垃圾時,偶爾會撿到一些小孩的尿布等髒東西,撿到的人有時因整理得太疲勞了,就會感歎說:“唉!怎麼連這些髒東西都撿來回收場呢?” 歡喜菩薩就說:“收到這些尿布,我們也是要很歡喜。我們另外把這些集中起來送出去。做這回收,必須要愈做愈歡喜才好。”有些人在分類的時候也會邊罵邊感歎:“唉!丟的人真是沒有道德。” 但是歡喜菩薩就會很歡喜的說:“並不是他們沒有道德,而是我們沒有告訴他,所以他們不曉得。”他們全家都很歡喜做這件工作。太陽曬黑了也不計較,冬天冷風飕飕,還是用歡喜心去做。甚至她背著孫子還是認真的做。傍晚蚊子很多,她的孫子被咬得滿臉「包包」,她還是那麼歡喜地做著。 有一次,歡喜菩薩夜裡做垃圾分類做到十二點多。而隔天一去回收場,發現所有已整理好的分類品,被一個精神病患全部又攪亂,而且被亂綁亂堆,堆得亂七八糟,又綁得好緊。歡喜菩薩看了,不但一點火氣都沒(一心不亂),而且還是溫和微笑(無所得心、大悲心)。 那位曾經暴戾傷人的患者,還在那隨意自在分類,歡喜菩薩合掌笑著對他念佛,稱他「師兄」。那人不曾收到這種柔軟、歡喜、親切的波,竟很安靜問她:“你叫我師兄,那我要叫你什麼?叫你師姐嗎?”歡喜菩薩說:“對!你做這回收工作,做得很好。我們一起來做,撿一個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那人竟也乖乖地跟她念佛分類。 村人耽心,要她提防患者,可能忽而狂暴打人。但是仁者無敵,猛獅碰到柔軟的阿彌陀佛,自動變成綿羊,不戰而降。一個人降伏得了自己的煩惱,真的就有那麼大的力道,使人自動降伏。 歡喜菩薩的大公子和媳婦都是逢甲大學環保系畢業的高材生,而且真的是身體力行。大家開玩笑說,歡喜菩薩是環保教授,他們一家是環保之家。有時假日裡公子、媳婦和小孫子都在那裡做垃圾分類。兩歲多的小孫子,就會做分類工作,也能揀一罐子念一聲阿彌陀佛,一個晚上可以揀上百個保特瓶,你問他,揀罐子做什麼?他會說:救人!我們只要想到天下有這麼一家人,要亂丟垃圾就下不了手。 她的媳婦是環保系的碩士,而且真的是躬身實踐的。當她懷孕時,挺著大肚子夜裡還在回收場做到十二點,甚至生產那天也不例外,做到夜十二點多,半夜兩點臨盆去住院,在彌陀聖誕日,產下了可愛的嬰孩。 平常她一大早就起來,先掃公共的大馬路,再掃自己家的院子,內外整理得非常光潔,萬一有事要出遠門,她前一個晚上,就會先把馬路掃好。在忙得不得已的時候,她會只掃公共的馬路。她可以說是以為大家清淨為己任,而且掃得很歡喜,人又謙虛。甚至有的人看她常常掃,已經習以為常,有髒的地方還會指著叫她去掃,她也歡喜的去掃。 碰到慈善公益的事業,她一定熱心地從事。附近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破裂了,缺少溫暖,她也能夠義務的為他們輔導功課。又很親切的侍奉來他們家裡所有的老人家,附近的孩子們稱呼她為「好心的阿嬸」。歡喜菩薩的兒子形容說:“我媽媽本來就很會笑,這下子娶了個媳婦更會笑,兩個人一起笑得更開心,更厲害了。”這可能是最快樂的一對婆媳。 歡喜菩薩逢人就稱贊她的媳婦很乖、很棒,很會煮菜。客人稱贊菜好吃,媳婦就說是媽媽煮的,歡喜菩薩就說是媳婦煮的。一塊蘿卜糕煎得焦黑了,歡喜菩薩還是很高興,她說:“我太歡喜,把蘿卜糕都煎得黑臉了,真好笑。還是媳婦比較棒,煎的蘿卜糕都很漂亮。”反正她不管是發生什麼事,是好事、是壞事,是順境是逆境,她都能夠趁機修一番功德,也趁機歡喜一番。 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 ——星雲大師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