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念念有如臨終日,心心准備往生時
下午藉著大家今天持守八關齋戒,暨精進念佛一天的因緣,師父來向大家報告《念佛歎無常》。 念佛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歎是感歎,並非贊歎。無常是對有常而言,對常而言,無常就是生滅。 對我們凡夫眾生,一生的生老病死而言,無常就是臨終死亡到來,所以念佛的人要有無常觀,體會到人命的無常,把握每天當下,還有一口氣在的時候,好好精進用功念佛。因為我們不知道,無常什麼時候會到來,我們不知道明天會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沒有人敢保證還能夠看見明日的太陽,所以古德說兩句話說的真好: 「生死無常不可期,為人能有幾多時」。 說的實在非常的好,將無常的真義說出。生死無常是無法預期,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亡會到來。做人在一輩子之中,實在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活。就我們修行人而言,一個人一輩子,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修行;就我們修行人而言,一個人一輩子,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念佛。所以要感歎世間虛幻,人命無常,一心好好念佛,為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事早做准備。 古德有兩句話,是鼓勵我們要有無常觀,這兩句話就是: 「念念有如臨終日,心心准備往生時」。 念念心中要有覺悟,有可能今天就是臨終日,有可能嗎?當然有可能,內心要准備隨時,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站在生滅無常來說,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緣成熟,也就是我們要離開這個娑婆人間,因緣成熟的時候。所以這兩句話,請大家跟著師父讀一遍,「念念有如臨終日,心心准備往生時」。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事,你准備好了嗎?好了!很好。若是還沒有准備好的人,要趕緊准備知不知道? 下面引用「羅狀元十歎無常歌」,來說明念佛歎無常的道理。「羅狀元十歎無常歌」這篇文,羅狀元實在寫的太好了,這篇文師父個人看了好幾遍,一看再看,可以說百看無厭,每看一遍內心就有一遍的感受,看兩遍內心就有二遍的感受。羅狀元是明朝時代的人,很有學問。羅狀元叫做羅洪先,因為很有學問,很有才華,考取狀元之後,人人都叫他羅狀元。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八歲。羅狀元請來一位老師,教導他的兩個兒子,可是狀元父親生的兒子,不一定是狀元兒子,羅狀元的兩個兒子,卻是不愛讀書。 有一日,羅狀元想要親自考考他的兩個兒子的智慧,羅夫人恐怕她的兒子會被父親教訓,便在一旁觀看。羅狀元首先問大兒子:天對什麼?羅狀元的大兒子,想想父親所問的問題,天到底要對什麼?這個問題是很簡單,天就是對地,可是羅狀元的大兒子,想不出來要對什麼,羅夫人在旁邊偷偷指著大地,正好地上有一堆雞屎,羅狀元大兒子就回答:天對一堆雞屎。羅狀元聽了非常的生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書是怎麼讀的呢?羅狀元因此就問第二個兒子:父親對什麼?且慢繼續說下去,父親要對什麼?對,你們都很有智慧,說大聲一點,父親對母親。羅狀元的第二個兒子,想了老半天,父親要對什麼想不出來,羅夫人在旁邊偷偷的指自己,剛好指到自己的頭,我說完你們才笑,羅狀元的第二個兒子便回答:父親對母親的頭。羅狀元一聽更為憤怒,養你們這兩個笨兒子,有什麼用呢?一氣之下出家修行去了。 出家之後,最初在寺院裡做苦工,挑水、打掃,和在廚房裡做洗碗的工作。因為羅狀元是一個讀書人,雖然很有才華、很有學問,不過平常不曾做過這些工作,所以出家之後在寺院裡面,做挑水打掃和在廚房,洗碗的工作,笨手笨腳的,不時弄破碗盤,所以常常被處罰。可是羅狀元很有善根,只要一有空就用功修行,研究佛經。光陰似箭十多年之後,羅狀元就成為一位很有德行,很有學問的高僧。 羅夫人因為丈夫出家修行的刺激,因此立志要教導兩個孩子成人,果然羅夫人用心教導,羅狀元的兩個兒子,也因為用功的讀書,後來考中狀元、探花,可見教育很重要,對不對?是。正在阖家慶祝的當時,羅狀元正好化緣來到他家門口,家中的僕人以為是一位很普通的和尚而已,只給他兩分錢和一斗米,羅狀元內心感觸良多。所以就在他家的壁上題一首詩,這首詩說的實在太好了,這首詩你們一定要好好記住,這首詩羅狀元就是這樣寫: 夫妻分離十八秋斗米銀兩吾不收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為了要加深大家的印象,跟著師父來讀一遍,「夫妻分離十八秋,斗米銀兩吾不收,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怎麼沒有什麼聲音呢?這首詩很白話,第一句話夫妻分離十八秋,就是說羅狀元出家修行,和他的夫人分開十八年了,他今天來到他家化緣,竟然僕人只給他兩分錢,和一斗米,這斗米和兩分錢他不收,這是第二句話的意思。第三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有兒孫的福報,不要一天到晚為兒孫做牛做馬,就是第四句話的意思。最後這兩句話,是羅狀元在勸勉他的夫人,也要好好為自己的法身慧命打算,要修行,不要一輩子每天為兒孫做牛做馬。這最後兩句話,羅狀元在點醒他的夫人,不就是師父常常跟大家說的話嗎? 諸位在家菩薩!你們有這樣一輩子每天為子為孫在做牛做馬嗎?有沒有?有。有的說有,有的搖頭。當羅夫人看見壁上的這首詩,知道是她的丈夫來化緣,可是羅狀元已經離開,不知去向了,這就是有關羅狀元的故事。因為後來出家修行的羅狀元,學問很好,寫了很多偈頌法語,以後有因緣師父會向大家報告。羅狀元的醒世詩歌,每一首法語都寫的非常的好。 諸位菩薩!如果我們可以從羅狀元這篇「十歎無常歌」,體會到無常,一心念佛,那麼羅狀元對我們就有莫大的修行念佛助益。 首先來看第一歎: 「歎無常,歎無常,一歎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忙,用盡機關不久長。 爭名名上死,奪利利中亡, 利數名場客,臨危失主張。 一息斷,四大僵,一雙空手見閻王; 孽鏡台前空掉淚,孤魂榜下自悲傷。 勸賢良,勤念佛,彌陀接你生蓮邦; 永脫輪回了生死,免見閻王見法王。」 寫的實在太好了,對不對?大家在做早晚二課的時候,讀一遍,你就會發覺羅狀元的開示,能夠使我們體會,世間虛幻人命無常,把握時間一心念佛。 第一歎是說名利,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每天都在名利場上打滾,就如羅狀元所說的,「為名苦,為利忙」,每天都為名為利忙碌,若是聽經聞法念佛共修沒有空,可是追求名利有空,這就是有覺悟和沒有覺悟的差別。某某人到本願山,聽信願師父開示佛法,沒有空,來去賺錢,有空,所以看你要為什麼忙碌,你要為名利忙碌,還是要為修行忙碌? 諸位菩薩!我們好好在心中思惟一番,當你為什麼忙碌,所得到的就是什麼。你為名利忙碌,縱然得到名利,是帶來生死輪回,還是帶來往生佛國?當然是生死輪回。所以人生你到底要追求什麼,你自己一定要清楚。如果自己的人生都不知道要追求什麼,那你就太迷糊了。人在世間不是每天只為了三餐,為工作、為事業,為家庭、為兒孫,這樣而已,人生絕對不是只有這樣而已,我相信同樣在人生的過程,同樣是一生的生老病死,有人人生過的很有意義,很有價值,有的人人生過的很沒有意義,很沒有價值。有的人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將來墮落陰曹地獄,這樣是命運在主宰,還是自己在主宰?自己在主宰。不是有一個命運在主宰你的未來,命運也是你所造作的因造成的。 所以用盡機關不久長,為了貪名圖利想盡各種的辦法,縱然有了名有了利,無常一來能得到什麼?全世界的總統都讓你做,全天下的錢都給你一人,你若沒有了生命,又有何用呢對不對?這是要覺悟與不要覺悟而已. 「爭名名上死,奪利利中亡」,這兩句話說出了,爭名奪利的下場事實,爭名奪利到最後死亡來臨,什麼名也沒有用,什麼利也沒有用。再有名的人,再有利的人,能夠擺脫死神的招喚嗎?沒有辦法。 「利數名場客,臨危失主張」,一個貪名圖利的的人,將來在臨終,生命要失去的時候,就驚慌失措,不知道要如何,不知道自己將魂歸何處。所以還是修行比較實在。 「一息斷,四大僵,一雙空手見閻王」,沒有修行的人確實就是如此,一口氣不來氣息一斷,四大僵硬。一般沒有修行的人,確實就是如此,死了之後兩三個小時,遺體就慢慢僵硬。所以為何一般人,快要臨終死亡,家親眷屬就趕緊為這臨終者穿上壽衣,就是因為怕死了之後,身體四肢僵硬,要穿壽衣不好穿。 沒有學佛的人,當然在三界六道輪回,甚至墮落陰曹地府,因此羅狀元才會說:「一雙空手見閻羅,孽鏡台前空掉淚,孤魂榜下自悲傷」,因為沒有學佛,沒有修行,在六道裡面輪回,甚至墮落在地獄。「孽鏡台前空掉淚」,這句話是形容墮落地獄了,傷心受苦,「孤魂榜下自悲傷」,這句話也是形容墮落鬼道,受苦受難徒自悲傷。 孽鏡台是設在第一殿秦廣王,第一殿秦廣王殿設置孽鏡台,這孽鏡台的台高有一丈,孽鏡台的寬度有十圍,十圍是十個人將雙手展開,圍起來的大小范圍,所以孽鏡台是非常的大,向東懸掛,在孽鏡台上橫寫七個字,「孽鏡台前無好人」,所以墮落在地獄第一殿,秦廣王殿。 站在孽鏡台上一看,就看見平生所作所為,就像電視的熒幕,一幕一幕的影現出來,所以你所做的點點滴滴行為,不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是只有四個人知道,是所有佛菩薩都知道,所有地獄鬼卒、閻羅王、冥官都知道。諸位菩薩!這樣可以做壞事嗎?不可以,不然會墮落陰曹地府。你如果要狡辯,閻羅王問說:你為何在平常誹謗三寶?你狡辯也沒有用,我哪有啊?我哪有誹謗三寶?你不必狡辯,站在孽鏡台前,就將你平常誹謗三寶的這一幕,通通上演給你看,你就沒有話說了。 所以「孽鏡台前無好人」,這七個字,就是橫寫在孽鏡台上的上方,到了地獄去受苦受難的人,難道有一個人是好人嗎?若好人怎麼會墮落地獄受苦?所以要好好念佛嗎?要,要好好做壞事嗎?不可以。 「孤魂榜下自悲傷」,孤魂榜是道教超度亡靈,在孤魂台上貼上孤魂的名字,所以叫做孤魂榜。相當類似我們佛教在超度法會,所設置的往生堂,在往生堂上有設立亡者的姓名。一個人如果在平生做了很多壞事,當然將來就在三途報到,一個人如果在平生,每天認真念佛,將來當然就在西方佛國,就是如此。所以你將來的去處會在哪裡,是什麼人決定的?自己!對!說的真好。你將來要投生何處魂歸何處,不是別人替你決定的,是你自己決定的。 最後這行就是羅狀元的勸勉,羅狀元這篇「十歎無常歌」,每一歎都說的真好,為文方式都一樣,先感歎無常,然後再說出凡夫所追求的名利、酒色、財氣,然後再勸勉大家認真念佛,都是這樣的方式。 「勸賢良,勤念佛,彌陀接你生蓮邦,永脫輪回了生死,免見閻王見法王。」羅狀元勸勉我們認真念佛,勤就是勤奮精進的意思,羅狀元因為學問很好,涵養很好,所以對大家的稱呼,用「賢良」這兩字。勤念佛,阿彌陀佛接你往生西方佛國,西方極樂世界叫做蓮邦,所以只要你念佛,阿彌陀佛就接你往生蓮邦,你要嗎?要。要的人請鼓掌! 你不念佛追求名利,閻羅王就接你投生地獄,你要嗎?不要。所以要認真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永脫輪回了生死,免見閻王見法王」,法王就是佛,佛於世出世法無不自在,王是自在的意思,所以佛稱為法王,念佛就見法王,沒有念佛就見閻王。這樣你要不要念佛?當然要,你要見閻王還是要見法王?見法王,千萬不要見閻王。所以常思地獄苦生起念佛心,心裡經常想,如果我沒有念佛,我就會墮入地獄見閻羅王,那我當然要好好的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樣心中思惟,你自然生起念佛心,所以不要在名利場上打滾,應該在三寶門中念佛。 下面請看第二歎: 「歎無常,歎無常,二歎無常好淒涼; 妻愛夫,兒戀娘,恩情雖重命難長。 愛河埋秀女,苦海喪才郎; 恩愛牽纏客,臨危失主張。 斷了氣,不回鄉,那愛妻兒哭斷腸; 魂靈散卻骨埋荒,拋下嬌娥守繡房。 勸賢良,勤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 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 羅狀元寫的實在太好了,第二歎是說恩愛。沒有修行的人,一般人在一生,無不在恩愛情仇之中過日子。凡夫因為有七情六欲,有親情、有愛情,這是自然的人性。身為太太的,當然深愛自己的丈夫,不然怎麼可能會嫁給他當太太,所以夫妻恩愛人倫常情。可是夫妻感情再如何的恩愛,有一天究竟會生離死別,對不對?而且夫妻越恩愛,將來死別的時候越傷心,會不會?會。如果有一天你的老伴離你而去,你一點都不會傷心,那表示你和他沒有什麼感情。你如果和他感情很好,一定是哭的非常的傷心。身為子女當然會依戀父母,這是說親情,妻愛夫這是說感情,兒戀娘是說親情。無論子女對父母的依戀,還是父母對子女的疼愛,世間最難斷的情就是親情。有的在家居士結婚生子之後,要出家修行,夫妻的感情容易放下,但是子女的親情不容易放下,對不對?是。所以我們凡夫眾生,被感情被親情層層的束縛,一條又一條的感情親情,無形的繩子,將我們的法身慧命,束縛的無法動彈,生生世世難以剝離。身為父母一生都是為孩子忙碌,為孫子忙碌。所以羅狀元才會勸勉他的夫人,「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為子為孫做牛做馬,甚至子孫不孝恩將仇報,將自己殺害。我們如果經常看電視,或報紙的報導,子女殺害父母,這已經不是新聞了,經常發生,晚輩陷害長輩,在新聞報紙的報導也有不少。想一想世間實在很虛幻,也很無常,在六道的生死輪回,因果定律之下,六親之中如果結惡緣的,不但世間虛幻人命無常,而且親人無情,或許殺害自己死亡的不是外人,是自己的親人。所以這些活生生的悲劇,都是在啟發我們覺悟,是活生生在對我們說法。所以諸位在家菩薩,對男女的感情,對子孫的親情,要有適當的放下,對親情感情進一步淨化為法情,才是究竟的。感情越好,親情越重,將來在臨終捨報之時,一定更會離情依依,更會難割難捨,這是自然的心理。 「愛河埋秀女,苦海喪才郎」,很多有才華的男女,墮落在男女情愛之中,猶如墮落在苦海之中,恩愛情仇的牽纏,真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剪不斷理還亂。所以還是好好修行,看淡世間的種種感情,才不會在臨危失去主張。 「恩愛牽纏客,臨危失主張」,如果你將來臨終,你的家親眷屬在你的身邊,不是為你念佛,是對你的哭哭啼啼,說一些讓你生起情感執著的話,那對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是有妨礙,是沒有助益的。而且夫妻感情越好,父子母女的親情越重,在臨終越難離的開,是不是?是。對不對?對。所以要慢慢淡化七情六欲。 「斷了氣,不回鄉,那愛妻兒哭斷腸,魂靈散卻骨埋荒,拋下嬌娥守繡房」,一個人斷氣了死亡了,不能回到家鄉與妻兒團聚,那縱然妻兒非常的傷心,哭斷腸,有用嗎?沒有用。只是自己一個人的魂魄散卻,骨頭埋在荒郊野外。這是在形容生離死別,無常的真實。「拋下嬌娥守繡房」,嬌娥就是美貌的婦女,意思就是死亡了拋下妻兒,拋下嬌妻空守繡房,這就是生死無常的殘酷。 有一天諸位你我,不是你先走,就是我先走,有一天我們也會分離,我一定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去哪裡我不知道,但是當我們再次重逢的時候,我非常的盼望,我們都在西方極樂世界,好不好?好,好的人請鼓掌!千萬不要師父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了,我在人間講經說法給你聽,一天到晚勉勵你念佛,你都不要,你就是要好好在家裡修電視法門,不要回來講堂修念佛法門,最後無常一來業力牽引,使你投生到畜生道,出生做為一頭牛,我在西方極樂世界,以菩薩的神通法眼一看,實在很可憐,平常說那麼多開示的法語鼓勵他,他都不聽,所以出生做為一頭牛,我在西方極樂世界以神足通,化作一頭牛要去度你,那是更辛苦的。我若是鼓勵你說:牛哥!你要念佛,平生做人回到本願山彌陀講堂,聽師父講經你都是懈懈怠怠的,始終都在海外散仙這班,不肯認真念佛,結果墮落到畜生道做牛。你若是再不念佛,若是再墮落鬼道或地獄道,不就就更苦了,我們來念佛好不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好,但是那頭牛說不要呢,你難道沒聽過牛在回答時,都說嗯哞。所以在人間修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六道之中最殊勝的。你若是住在鄉下的人就知道,牛的外號叫做不要,為什麼牛的外號叫做不要?因為牛的叫聲都是嗯哞,就是不要。我若是跟你說:牛哥你要念佛,你千萬不要回答我說不要,若不要,你就再繼續做牛,或是做豬、做雞、做狗,或是做鬼,或是墮地獄,想一想做菩薩比較好,還是做牛比較好?當然做菩薩比較好,是做菩薩不是做土虱,要聽好,做佛比較好還是做人比較好?做佛比較好。所以要更認真聽經知不知道?要更認真念佛知不知道? 最後一行仍然是羅狀元的勸勉,「勸賢良,勤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羅狀元勸勉實在說的太好了,臨終往生西方極樂邦,家親眷屬通通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成為阿彌陀佛的菩薩法眷,永永遠遠家親眷屬,團聚在西方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菩薩法眷,過著最永恆的快樂,最畢竟的幸福。諸位菩薩!你要嗎?要,要的人請鼓掌! 所以師父心中有一個心願,這個心願不知道能不能滿足,當然就要請問諸位菩薩,師父的心願就是,凡是加入本願山助念團的人,凡是到本願山念佛共修的人,凡是到本願山聽經聞法的人,沒有一個遺漏掉,人人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菩薩,我們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大團圓,好不好?好。我這個心願長久以來很想要跟大家好好說,今天藉著大家持守八關齋戒,念佛的因緣,師父跟大家說出來了,不知道你們想不想滿足師父這個心願嗎?有!很好很好。 下面來看第三歎: 「歎無常,歎無常,三歎無常好淒涼; 貪美酒,愛花香,剝散元陽命不長。 美色銷枯骨,香醮浸爛腸; 花街酒肆客,臨危失主張。 斷了氣,難起床,花不迷人酒不嘗; 迷魂鬼,惹禍湯,多少英雄被他傷。 勸賢良,勤念佛,酒色之友勿交往; 親近善人離惡友,禁賭止葷壽延長, 正人君子人人敬,社會道德永留芳。」 第三歎是說酒色,一般的男眾若沒有學佛的人,一百個差不多有九十九個,死在酒色這兩關之下。剩下這個沒有死在酒色之下的就是回到我們本願山共修的男眾。酒色確實對男眾而言,非常的迷人,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男眾有的人很好色,有的人很好酒,經常喝酒的人,到最後被酒瓶所害,下場是非常的淒慘。被酒瓶所害喝酒喝過了頭,四五十歲時手腳就會發抖,為什麼?酒精中毒。所以貪美酒愛花香,就是貪酒貪色,最後的結果,就是羅狀元所說的,「剝散元陽命不長」。元陽就是元辰,這是道家用語,生命不長久,經常喝酒過量的人,或者是太過貪色的人,都會很早亡,所以「美色銷枯骨,香醮浸爛腸」。酒色使一個人身敗名裂,就算不身敗名裂,酒色過多,身體很容易就出問題。 「花街酒肆客,臨危失主張」,一個人太過貪圖酒色,到了臨終通常會昏昧顛倒。喝酒過量的人臨終快要死了,太多人都已經成為植物人了,甚至老年癡呆了,喝酒最大的過失,就是會損害智慧,會越來越愚癡,酒精麻醉會讓智慧越來越短少,就是越來越愚癡。 「斷了氣,難起床,花不迷人酒不嘗」,斷氣了當然就無法再起床了,這都是因為酒色所害。 迷魂鬼是指女色,惹禍湯是指酒,多少英雄被他傷,確實英雄難過美人關,很多英雄被女色所迷,慘死在女人之下,所以應該要好好修行才對。 最後兩行仍然是羅狀元的勸勉,「勸賢良,勤念佛,酒色之友勿交往,親近善人離惡友,禁賭止葷壽延長,正人君子人人敬,社會道德永留芳」。不要交往酒色朋友,世俗話所說的,酒肉朋友不要交往,要親近善知識,要遠離惡知識,也就是親近善友遠離惡友。凡是幫助我們念佛解脫的人,就是我們的善友,凡是妨礙我們念佛解脫的人,就是我們的惡友,凡是促成我們墮落六道輪回受苦的人,就是我們的惡友。諸位菩薩!這樣是不是要親近善友,遠離惡友對不對?對。不要賭博,不要吃葷,生命才會延長,戒殺、放生、吃素、念佛,那自然生命就會長壽。做一個正人君子,就會受到人人的尊敬。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一個人死亡之後,他平生的所作所為如果是良善,當然人家就會贊歎他美名流芳。如果一個人平生為非做歹,當然他死後就臭名萬世。所以大家要好好念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代代子子孫孫,都會有你這位先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內心感覺非常的光榮,對不對?當然這是一定的道理。 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西方。南無阿彌陀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