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布施的原理和方法


 2011/1/8    熱度:22475    下載DOC文檔    

南師談布施的原理和方法

(一)何為布施

  任何宗教都教人布施,平時將財物施捨給別人,將來就能升天得福報。毗耶娑他們之所以修苦行,就是為了求升天道,圖神仙的享受。一般人為什麼修道,吃齋啊,念佛啊,無非是現在苦一點,將來可以超升生天上做神仙。這實際上是一種很功利的做生意心理,投下少量的金錢,而圖一本萬利的結果。我常笑有些人信教,花幾毛錢買三支香,拎上一盒蛋糕,到廟裡去拜拜,求發財、求長壽、股票要好、馬票要中,求這求那,拜完了那個蛋糕拿回去還能給兒子吃。如果菩薩憑這就保佑他,那還算菩薩嗎?下等的貪污,只要人家三根香。

  毗耶娑問什麼叫布施,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施主。佛對布施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既布施已,自食自淨,施已報轉,故名布施。"

布施必須是把自己的並且自己也需要的東西施於他人,才會有布施的果報。拿衣服、錢財、醫藥送給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煩惱完全清淨掉,是內布施;給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無畏布施。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須馬上實行。比如今年大陸發水災,我覺得應該布施災民,就馬上做了。用不著等號召大家起來再做,那已經是來不及了。

  按我的觀點,真肯布施者,在別人眼中就像瘋子一樣,把錢也不當東西,只要人家需要就送出去了。台灣、香港有些叫化子,家中有百多萬的財產,可他既然肯丟這個臉在大街上乞討,說明他有需求,那你只管你的布施,不必考慮人家是否有錢、是否在行騙。所以佛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布施是無條件的,以別人的痛苦和需要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這才是布施。

(二)何為施主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施主,為什麼有的人並未直接送東西給人,卻是施主;而有的人明明送東西給人了,卻算不上施主?這就要看上面布施的定義了,必須是自己的東西,而且自己也需要,但看到別人更需要,就無條件地布施出去,這才是施主。我只有一碗飯,現在有人需要這碗飯,"拿去,你吃!"我還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我常說自己不夠資格學佛。一般人,自己有十塊錢,給你二塊,我還剩八塊,那已經很了不起了。只有你要十塊,我全部給你,甚至再借上十塊,給你二十塊,那才是真布施!如果自己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自去布施,可以委托別人去。拿著人家的東西去布施,施主是物主,不是你。

  什麼樣的人不算施主,什麼樣的布施行為不是發心純淨的布施,下面對這些問題有詳盡的發揮。

(三) 三十三種不淨布施

佛告訴毗耶娑,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淨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舉了三十三種不清淨、不純淨的布施:

  第一種,是以歪曲的心理、顛倒的見解、無純淨發心所施的財物,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種,有人昨天請我吃過一塊蛋糕,今天我要還禮;或者他十幾年前幫助過我,現在他有困難我要接濟他。這都屬於人情上的投桃報李,禮尚往來,不算布施。

  第三種,有人施捨財物,不是出於真正的慈悲、憐憫和同情心,而是為了耍闊氣,或純粹是打發人家了事,這不算布施。

  第四種,因為自己有所欲求,比如看到這束花特別喜歡,多付上一毛錢;或上舞廳感到那位小姐很漂亮,多給兩個小費,這都不算布施。

  第五和第六種,把財物丟到火中或投進水裡,都不能算布施。因為水火都是自然物,你把財物白白扔掉了,卻不能使別人受益。

  第七種,有人送禮給大人物,指望以後可以有所提拔照顧;或者看在某個大老板甚至總統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濟事上湊上一份,藉以拉個關系,這都不是純淨的布施。

  第八種,怕強有力的黑道中人來搶你,趕快送錢消災,這不是布施。

  第九種,送人家鴉片、海洛因、麻醉劑等毒品,這不是布施。但醫生見病人太痛苦,打麻醉針以止痛,這是布施。這裡有很多道理,要研究。

  第十種,送人家武器,不是布施。我兒子前天買了一把防身刀給我,他在刀下面放了一毛錢。我打電話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說美國人的規矩,送刀給人,不是讓人自殺,放上一毛錢,表示吉利的意思。這個我不懂,他還算是真布施哦!

  第十一種,送肉與人,那是殺生而施捨給人家,這不算布施。

  第十二種,你收養了許多孤兒,保護他們,把他們養育**。但你指望以後可以使喚他們,做你的幫手,這就帶上先決條件了,就不能說是純淨的布施。

  第十三種,為了出名而施捨,不是純淨的布施。

  第十四種,為了捧歌星戲子而出錢,比如一個歌星開赈災歌唱會,一天收到幾千萬捐款,這個歌星做了好事,可出錢者未必是淨布施。歌星不唱的時侯,你為什麼不布施?有些人是為捧歌星的場,這個裡頭有差別。

  第十五種,有些人破產了,財物轉到別人手裡,這並非出自自願,所以不是布施。

  第十六種,比如說,這個屋子因鬧鬼,不敢住下去了,送給你出家人做廟子;或者因為打官司,自己的屋子有麻煩,干脆送給社會慈善機構,這都不算淨布施。

  第十七種,有人因學佛或受了教育,知道幫助人家是好事,但自己沒有錢,就拿人家的財物做人情,這也不算布施。

  第十八種,谷麥在田地倉屋中被鼠鳥等所食,並非有意送與它們吃,不能說是布施。講到這裡,想起前兩天報上揭露一批送往大陸災區的大米,在碼頭搬運中發現是發霉的。這就不是布施,相反,人吃了霉米會中毒,送的人反在造惡業了。

  第十九種,假使我電腦壞了,我請這方面的行家來修理,請他吃飯,送他錢。這是你想學東西,是應該付的酬勞,而不是布施,布施是沒有條件的。

  第二十種,比如病人怕自己要死,送醫師一個大紅包,以為醫生就會對他盡心了。這是有求於人而給錢,不是布施。

第二十一種,打了人家,罵了人家,自己覺得難為情,然後送東西給他謝罪,這個不算布施。

  第二十二種,有人布施了之後,心中疑慮人家是否在騙他,或在想人家以後是否會報答他。這都不算布施。

  第二十三種,有人施捨了之後心痛懊悔,這就不是布施。我年輕時在四川學佛,人家有困難,我站出來說要幫助他,大家比較買我的面子。後來有個老前輩勸我不要再替人家去化緣了,為什麼呢,他說四川人有句老話,"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人家雖然給了你面子,但那個人心裡難過啊!他還給我講了個笑話:有個大魔王在地方上作怪,連孫悟空都降服不了。後來從西天佛祖那裡派了個小和尚,魔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小和尚說此行不是來收服他的,只是給他看個東西。說著,從背上黃布包袱上拿出一本緣簿,"居士,請你多少寫一筆吧!"那魔王一看,"哇!"就跑掉了。

  所以,平時在人家談布施時,我就不輕易談。有些人把錢送出去以後,越想越後悔,越後悔越睡不著,"如是施者,非淨布施。"

  第二十四,還有的人,送了東西給人家,好像這個人從此就賣給他了,今後定要人家報答他。這個就不是淨布施。

  第二十五,有些阿公阿婆,念咒布施都有賬可查,你看他們念什麼《心經》、《白衣咒》,念一段經,在黃裱紙上戳一個印,我念了多少卷,死後帶到陰間去,也不知一卷是二十八塊還是三十五塊。這等於在投資,將來連本帶利得多少好報。"如是施者,非淨布施。"

  第二十六,人到衰老、重病臨死之時,感到痛苦了,曉得時間不長了,不把財產傳給子女,布施出去。這也不算淨布施,因為你已曉得財產把握不住了,你不布施也不屬於你了。沒有清淨心,還是不行。

  第二十七種,為了名譽而施捨,希望在電視上露面,希望在報紙上廣而告之,希望一切人都感激我,這不是淨布施。

  第二十八種,好比說看到黃醫師都出了十塊,我就出十五塊,蔡老板不服氣,出二十塊,把我們兩個都蓋了。出於攀比心、嫉妒心而送財物的,不是布施。

  第二十九種,為貪女色而擺闊氣,送種種金銀珠寶、绫羅綢緞等貴重東西,那是你為了追求漂亮女人,不是布施。

  第三十種,有些人因為自己沒有兒女,所以才願意拿出家產送人,這是做好事,固然不錯,但從佛法的布施學來看,還不算是純淨布施。

  第三十一種,以有無福德來挑選布施對象,這樣的布施不是淨布施。

  第三十二種,布施首先要雪中送炭,周濟窮苦者,若看上不看下,光做錦上添花的事,那也不算淨布施。

  第三十三種,就是為了鮮花果品而捨物與人,這也不是布施。這是很輕的一條了。

  佛教的布施學,這裡每一條研究起來,都是戒律。

  佛告訴毗耶娑,這些不淨布施,不會得到真正佛道的果報,最多也就是修到仙道的果報而已。佛用種子作比喻,布施作為一種業力行為,等於播種,挾帶不純動機的"垢染布施",就像種子下到鹽鹼地裡,不會有好的收成。而且,這種子本身的功能("種子界"),不但與土地的品質("地界")處在一種相依相存的關系中,還須有陽光、空氣和雨水,才能使種子發芽。種子放在玻璃瓶中,固然不會發芽,但下在貧瘠的土地上,或得不到天雨的滋潤,也是不能開花結果的。

(四)真正布施的原則

什麼樣的布施才能得到好的果報?對持戒者要布施,對不持戒者也要布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等於我經常講的,基督宗教講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下地獄。若真如此,那這個上帝是勢利鬼!真的上帝是信我者要救,不信我者更要救啊!佛法就是這個精神。好人固然要布施,這個不好的人更可憐,更需要布施。毗耶娑不懂這個"二俱施與"的道理,所以他把問題提出來了。

  佛告訴他真正布施的原則:

  第一,要自己真有心幫助人,而不挾帶任何別的思想。像黃醫師經常為病人開刀而顧不上吃飯,有時打電話來請個假,說不能到我這兒上課了,這是對的。吃飯、上課只是個人的享受,為了病人的生命,這些都可以犧牲,這就是"一切施與"的道理。

  第二,布施不能怕將來的結果。常言講,做好事"善門難開",我們在大陸十八個大學設了"光華獎學金",現在差不多每個大學都來跟我要求。這種事不是傻瓜不會做的,真要做好事,自己就要真心當傻瓜。

  第三,不要輕毀任何一個人,這是大乘佛法的菩薩戒。你明知這個人是騙子,但並不因此看不起他。他來騙你,說明他有需求,達不到目的,他會睡不著覺,明天還會想辦法來找你。你干脆受他一騙,讓他睡一個好覺,亦一大樂事也。

  確定了真正布施的原則,也就確定了什麼是真正的施主。

  真正的布施是不揀擇對象的,這就是"不簡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對象怎麼樣,我幫助了你,內心非常快樂,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化所講的"為善最樂"四個字。你是一塊田地,我在你身上做了功德,就把福德種子種在你這塊田上了,這就叫種福田。

  因此,樂善才能好施,對一切人充滿著愛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認為應當做的事。"心信開眼,生愛念已,捨物施與,心常普緣一切眾生。"具有這種博愛精神,不考慮任何附帶條件的,才稱得上是施主。

(五)功德圓滿的淨施

  佛告訴毗耶娑:有十種布施,能使施主在布施後心裡非常高興,並使布施的功德圓滿。

  第一是"時施"。恰到好處,恰如其時的布施。有句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格言:"求人須求大丈夫,救人須救急時無。"時施,就是要做雪中送炭式的及時布施,不然就是錦上添花,沒必要。

  第二是"施行人"。幫助旅途中處於病苦急難的人。

  第三是"施病人及瞻病者"。世界上的病人都很痛苦,所以要幫助病人。而且,對看望病人給以安慰者,及醫護病人以解除其痛苦的醫生、護士,也要進行幫助。

  第四是"施法器"。幫助有資格修道、今後會有所成就的人。

  第五是"施欲行異國土者"。比如資助想出國留學求法而沒有盤纏者。

  第六是"法施"。給人以智慧的布施,給你解答問題,傳授給你知識,培養你的學問,乃至教你佛法,這叫做法布施。

  第七是"資生施"。幫助人維持生活的必需物品或謀生手段。比如說這次大陸水災,你立刻送碗飯、送件衣服過去,使那些災民得以活下去。

  第八是"屋宅施"。讓無房屋者有一安居之處。

  第九是"燈明施"。給處於黑暗的人送去光明。

  第十是"香施"。此指能生起宗教心並淨化環境的香料。比方發水災了,給災區送去衛生用品, 。

  前面講的前後各五種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種不淨布施的反面,即淨施。佛在這裡回答毗耶娑的提問,對"淨施"作了一個概括:

  真正純淨的布施,就是要有愛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樂意幫助任何一個人,乃至貓、狗、蟲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慈心",即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說是父性的愛心;悲,也可說是母性的愛心。這兩種愛心合起來,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時沖動,這是理性指導下的恆久的愛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還需要幫助,你依然肯犧牲自我去幫助他。"喜心",對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悅感,樂於做好事。

  我初到台灣,兩個孩子還未出生時,有位同鄉出海辦事沒有回來,死於台風引起的海難。船長已經把救生圈丟給他了,本可以不死的。可是他神情鎮定,依然站在甲板上四處觀望,看到一位女子背著孩子,趕快把自己的救生圈給她綁上。"我是三期肺病的人了,早死遲死都一樣,你還背著孩子,快下!"過了一會,船長看他還沒有下船,又找了一個丟給他,叫他快點套上。他還是沒有跳船逃生,看到一個年輕人急急慌慌走過來,"哎,你過來,你還年輕,趕快下去。"他就這樣沒有回來。你們到處學菩薩,我說這個人就是菩薩,這才是行菩薩道,這是非常難得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捨物布施,彼一切淨",心裡沒有任何挾帶條件,只希望人家活著。這樣的布施,才叫淨布施,才能解脫人世間的痛苦。

在這淨施的原則下,佛說更有五種最有意義的"無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

  第一是"施如來"。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經成道的人。

  第二是"施眾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

  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

  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順父母親。

  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貧窮"。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賈破產,這種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體會,要在這種情況下一伸援手,幫他一把。中國歷史上這種記載很多。

  講了五種上施,接下來佛又列舉了七種大施:

  第一,救濟孤寡老人、失養孤兒、病患急難和窮途末路者,是為大布施。

  第二,有人觸惱了帝王,關入大牢,若在今天社會,就是犯了官司,要****斃了。在這種急難之時,不顧自己的身家危險,給他送錢,想辦法救援,這是大布施。

  第三,送藥給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親家教的影響,一輩子都喜歡給人家吃藥的,所以一年到頭隨時隨地布施醫藥,減輕人家的痛苦。這裡放了很多藥,誰有病,給他一包。可有些同學吃了這麼久的藥,連藥名都不曉得發心認識一下,光曉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對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幫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糧,這是大布施。

  第五,幫助人讀書求知識,修行求智慧,這是大布施。  第六,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死亡威脅的動物生命,這是大布施。

  第七,救人於貧急之中。貧,是貧窮;急,是急難。貧窮者固然要布施,一個人在急難時,不管他是貧是富,都要幫助他,這才是大布施。

(六)三種人亦有施福

  以上所講的前後各五種施、五種上施、七種大施,都是施主以自己的財物作直接的布施。接下來,佛講有三種人雖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財物,但只要有"淨心",同樣也會有施福:

第一種,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著他的財物去布施。你的發心、你的動機,出於和那個施主同樣的"淨心",你也同樣有布施的功德。

  第二種,自己雖無能力布施,看到別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興,或也盡己所能,助上一份,這也同樣的有施福。不是像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雞蛋裡挑骨頭,散布流言蜚語。

  第三,勸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東西作布施一樣,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報。

《善路居士請問經》講:

  把財物施捨出去,資財就不會盡竭;把財物藏在家裡,自然就會耗竭。施出去的東西會開示你菩提之道,藏在家中的東西卻有時時予以守護之憂。

《佛教聖典》中講:

  努力奮勉得來的財物,不可認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而自己享用,應分幾分給予他人,也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薩迦派的偉大學者薩迦班智達宣稱:最好的財富是布施,最好的快樂是心的快樂。東度法王開示:

  佛教徒相信輪回並把布施看成是在創造可以帶到來世的善業。

龍樹菩薩告訴我們:

  不能布施或享受的財富只不過是痛苦的來源而已。享受財富帶來此生的快樂;布施財富帶來未來世的快樂;不享受又不布施的財富是廢物,帶來的只是痛苦,不是快樂。

佛陀曾勸告我們:

  避免愚蠢地積累財產,卻不試著去改善生活的品質和他人的幸福。當你死時,財產會留下來,你的親友會送你到墓地,但只有你在世間的所作所為會跟著你到未來世。

關於布施

  佛陀在講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時將布施在了第一位。在是為什麼呢?布施有什麼功德?以下略作討論:

布施第一:

  成佛之因有二:福德和智慧,二者有著因果關系。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若要獲得智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德善業,積聚資糧,沒有資糧我們就失去成佛之因。當功德與智慧合一時,我們便能轉化自心的煩惱與執著,乃至得到究竟之佛果。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福德智慧資糧以及佛果之間的因果次第關系。

布施之體相:能消除貧窮故。

布施之體性:以無貪著的心和與生俱來的悲心和施心同時俱起,把己之所有施捨出去。

就福德智慧二資糧的類別來講,布施屬於福德資糧。我們很少人真正積聚過二資糧,很少人是足夠善業的攜帶者。一個人若無布施之功德,就會時常遭受貧窮困乏之苦,大多數悭吝之人,都會墮入餓鬼道,縱得投生為人也會貧*苦惱,因此現世我們所享用的皆是前世所行布施而得。相反地,若人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享用不盡受諸快樂。再者,若人能行布施,堪作利他之行,以布施之方便而攝受眾生,纾解正在受苦的眾生,使其成熟,故多行布施者容易成就無上道。

 布施的種類可分為三類:

1.財施——能使受者深得依仗,使受者不受貧窮困乏之苦。

2.無畏施——能使受者命得安全,從畏懼中得到解脫。

3.法施——能使受者心得安穩,依照經典無錯謬地說法,隨根器之不同而說法。

清淨地受施者為四:

1.功德殊勝之受施者——指上師(善知識)、三寶等。

2.蒙恩深重之受施者——指父母等於我有恩者。

3.正受痛苦之受施者——指病人或無怙依等深可憐憫之人。

4.於我作損害之受施者——指自己的仇敵等。

  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施者現世得到安樂;法施則主要是使施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

  布施之時的態度:布施時應一直都心生歡喜,行布施時心中十分清淨。布施以後,心中不生一絲後悔之意。恭敬的布施是以誠摯和尊重對方的心去行布施。

如何行布施:

  當你愉快時,就要使用你的財富、影響力和功德來行善,盡你所能地幫助貧窮之人,或建造新廟宇和佛身、口、意的象征,修補舊的寺廟,服侍僧伽。

財布施中:盡自己所能施捨食物、衣服、用具、財物甚至墨水和紙張。

無畏施中:替人治病,保護別人免於災難,引導他們走出陷坑,離開險境,消除妨礙他們獲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礙。

法布施中:若有能力,要常為別人講解自己會講並能對別人有益的的佛法。講解時,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聞。也可念經希望所有眾生(包括人與非人)借此能聽聞佛法。

如何增長布施之功德:

  以智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應具足三輪清淨觀,了知施者、受施者、所施財物皆如幻化。

以慧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思維為了使一切有情皆成佛道而行此布施。布施時心無貪著;布施後,也不因此期望來生的果報,如此其功德自然廣大倍增。

以回向增長布施之功德:了解布施是為了一切有情皆獲無上菩提之故而作回向,則能成就無量功德,回向不僅能倍增功德,且能使功德成為無盡。

布施之果報:

究竟之果報:能圓證無上菩提之果位。

目前之果報:如能施捨財物,縱然自己不要資財,資財也會自然而來。由於布施之故,可以攝受眾生,令他們趨入殊勝的法行。

有關布施的小故事

故事:獻淨供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極為貧窮,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們覺悟到自己越來越老,離死越來越近。他們覺得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至少要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達福德和增長覺慧的事。他們商量如何趨做最為適切。碰巧捨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他們決定邀請捨利弗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後在捨利弗面前祈禱,以得其加持。

  於是這對老夫婦做好准備,請來捨利弗,以午餐供養,陳述所願,並且得到捨利弗的加持。事後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的印度國王阿閃世耳中。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完全不當。我是國王,我應有那塊田地的主權。”他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給他們。阿閃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谷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又變成黃金。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照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於是做了第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的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起了同樣的變化: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後,人們對此事之原由,極欲求知。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繪一番,佛為他們解釋說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這件事成為業報不爽的著名實例,極有助於令人確知業乃諸事起因之一,並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聯。

老夫婦的行為之所以極具功德,理由有二:第一,他們虔誠恭敬的對象是捨利弗,而捨利弗乃及其清淨莊嚴的聖者。此即佛學名詞中所謂的“福田”,如果我們虔誠供養的對象,亦即我們耕作之田是清淨的話,則所的之福報必定甚豐。第二,老夫婦獻供的動機純正,完全出自敬與信,田淨意亦淨,使的他們的供養有利,而能積大福德。

, 。

  前面講的前後各五種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種不淨布施的反面,即淨施。佛在這裡回答毗耶娑的提問,對"淨施"作了一個概括:

  真正純淨的布施,就是要有愛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樂意幫助任何一個人,乃至貓、狗、蟲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慈心",即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說是父性的愛心;悲,也可說是母性的愛心。這兩種愛心合起來,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時沖動,這是理性指導下的恆久的愛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還需要幫助,你依然肯犧牲自我去幫助他。"喜心",對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悅感,樂於做好事。

  我初到台灣,兩個孩子還未出生時,有位同鄉出海辦事沒有回來,死於台風引起的海難。船長已經把救生圈丟給他了,本可以不死的。可是他神情鎮定,依然站在甲板上四處觀望,看到一位女子背著孩子,趕快把自己的救生圈給她綁上。"我是三期肺病的人了,早死遲死都一樣,你還背著孩子,快下!"過了一會,船長看他還沒有下船,又找了一個丟給他,叫他快點套上。他還是沒有跳船逃生,看到一個年輕人急急慌慌走過來,"哎,你過來,你還年輕,趕快下去。"他就這樣沒有回來。你們到處學菩薩,我說這個人就是菩薩,這才是行菩薩道,這是非常難得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捨物布施,彼一切淨",心裡沒有任何挾帶條件,只希望人家活著。這樣的布施,才叫淨布施,才能解脫人世間的痛苦。

在這淨施的原則下,佛說更有五種最有意義的"無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

  第一是"施如來"。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經成道的人。

  第二是"施眾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

  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

  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順父母親。

  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貧窮"。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賈破產,這種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體會,要在這種情況下一伸援手,幫他一把。中國歷史上這種記載很多。

  講了五種上施,接下來佛又列舉了七種大施:

  第一,救濟孤寡老人、失養孤兒、病患急難和窮途末路者,是為大布施。

  第二,有人觸惱了帝王,關入大牢,若在今天社會,就是犯了官司,要****斃了。在這種急難之時,不顧自己的身家危險,給他送錢,想辦法救援,這是大布施。

  第三,送藥給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親家教的影響,一輩子都喜歡給人家吃藥的,所以一年到頭隨時隨地布施醫藥,減輕人家的痛苦。這裡放了很多藥,誰有病,給他一包。可有些同學吃了這麼久的藥,連藥名都不曉得發心認識一下,光曉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對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幫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糧,這是大布施。

  第五,幫助人讀書求知識,修行求智慧,這是大布施。  第六,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死亡威脅的動物生命,這是大布施。

  第七,救人於貧急之中。貧,是貧窮;急,是急難。貧窮者固然要布施,一個人在急難時,不管他是貧是富,都要幫助他,這才是大布施。

(六)三種人亦有施福

  以上所講的前後各五種施、五種上施、七種大施,都是施主以自己的財物作直接的布施。接下來,佛講有三種人雖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財物,但只要有"淨心",同樣也會有施福:

第一種,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著他的財物去布施。你的發心、你的動機,出於和那個施主同樣的"淨心",你也同樣有布施的功德。

  第二種,自己雖無能力布施,看到別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興,或也盡己所能,助上一份,這也同樣的有施福。不是像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雞蛋裡挑骨頭,散布流言蜚語。

  第三,勸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東西作布施一樣,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報。

《善路居士請問經》講:

  把財物施捨出去,資財就不會盡竭;把財物藏在家裡,自然就會耗竭。施出去的東西會開示你菩提之道,藏在家中的東西卻有時時予以守護之憂。

《佛教聖典》中講:

  努力奮勉得來的財物,不可認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而自己享用,應分幾分給予他人,也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薩迦派的偉大學者薩迦班智達宣稱:最好的財富是布施,最好的快樂是心的快樂。東度法王開示:

  佛教徒相信輪回並把布施看成是在創造可以帶到來世的善業。

龍樹菩薩告訴我們:

  不能布施或享受的財富只不過是痛苦的來源而已。享受財富帶來此生的快樂;布施財富帶來未來世的快樂;不享受又不布施的財富是廢物,帶來的只是痛苦,不是快樂。

佛陀曾勸告我們:

  避免愚蠢地積累財產,卻不試著去改善生活的品質和他人的幸福。當你死時,財產會留下來,你的親友會送你到墓地,但只有你在世間的所作所為會跟著你到未來世。

關於布施

  佛陀在講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時將布施在了第一位。在是為什麼呢?布施有什麼功德?以下略作討論:

布施第一:

  成佛之因有二:福德和智慧,二者有著因果關系。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若要獲得智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德善業,積聚資糧,沒有資糧我們就失去成佛之因。當功德與智慧合一時,我們便能轉化自心的煩惱與執著,乃至得到究竟之佛果。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福德智慧資糧以及佛果之間的因果次第關系。

布施之體相:能消除貧窮故。

布施之體性:以無貪著的心和與生俱來的悲心和施心同時俱起,把己之所有施捨出去。

就福德智慧二資糧的類別來講,布施屬於福德資糧。我們很少人真正積聚過二資糧,很少人是足夠善業的攜帶者。一個人若無布施之功德,就會時常遭受貧窮困乏之苦,大多數悭吝之人,都會墮入餓鬼道,縱得投生為人也會貧*苦惱,因此現世我們所享用的皆是前世所行布施而得。相反地,若人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享用不盡受諸快樂。再者,若人能行布施,堪作利他之行,以布施之方便而攝受眾生,纾解正在受苦的眾生,使其成熟,故多行布施者容易成就無上道。

 布施的種類可分為三類:

1.財施——能使受者深得依仗,使受者不受貧窮困乏之苦。

2.無畏施——能使受者命得安全,從畏懼中得到解脫。

3.法施——能使受者心得安穩,依照經典無錯謬地說法,隨根器之不同而說法。

清淨地受施者為四:

1.功德殊勝之受施者——指上師(善知識)、三寶等。

2.蒙恩深重之受施者——指父母等於我有恩者。

3.正受痛苦之受施者——指病人或無怙依等深可憐憫之人。

4.於我作損害之受施者——指自己的仇敵等。

  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施者現世得到安樂;法施則主要是使施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

  布施之時的態度:布施時應一直都心生歡喜,行布施時心中十分清淨。布施以後,心中不生一絲後悔之意。恭敬的布施是以誠摯和尊重對方的心去行布施。

如何行布施:

  當你愉快時,就要使用你的財富、影響力和功德來行善,盡你所能地幫助貧窮之人,或建造新廟宇和佛身、口、意的象征,修補舊的寺廟,服侍僧伽。

財布施中:盡自己所能施捨食物、衣服、用具、財物甚至墨水和紙張。

無畏施中:替人治病,保護別人免於災難,引導他們走出陷坑,離開險境,消除妨礙他們獲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礙。

法布施中:若有能力,要常為別人講解自己會講並能對別人有益的的佛法。講解時,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聞。也可念經希望所有眾生(包括人與非人)借此能聽聞佛法。

如何增長布施之功德:

  以智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應具足三輪清淨觀,了知施者、受施者、所施財物皆如幻化。

以慧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思維為了使一切有情皆成佛道而行此布施。布施時心無貪著;布施後,也不因此期望來生的果報,如此其功德自然廣大倍增。

以回向增長布施之功德:了解布施是為了一切有情皆獲無上菩提之故而作回向,則能成就無量功德,回向不僅能倍增功德,且能使功德成為無盡。

布施之果報:

究竟之果報:能圓證無上菩提之果位。

目前之果報:如能施捨財物,縱然自己不要資財,資財也會自然而來。由於布施之故,可以攝受眾生,令他們趨入殊勝的法行。

有關布施的小故事

故事:獻淨供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極為貧窮,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們覺悟到自己越來越老,離死越來越近。他們覺得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至少要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達福德和增長覺慧的事。他們商量如何趨做最為適切。碰巧捨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他們決定邀請捨利弗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後在捨利弗面前祈禱,以得其加持。

  於是這對老夫婦做好准備,請來捨利弗,以午餐供養,陳述所願,並且得到捨利弗的加持。事後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的印度國王阿閃世耳中。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完全不當。我是國王,我應有那塊田地的主權。”他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給他們。阿閃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谷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又變成黃金。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照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於是做了第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的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起了同樣的變化: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後,人們對此事之原由,極欲求知。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繪一番,佛為他們解釋說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這件事成為業報不爽的著名實例,極有助於令人確知業乃諸事起因之一,並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聯。

老夫婦的行為之所以極具功德,理由有二:第一,他們虔誠恭敬的對象是捨利弗,而捨利弗乃及其清淨莊嚴的聖者。此即佛學名詞中所謂的“福田”,如果我們虔誠供養的對象,亦即我們耕作之田是清淨的話,則所的之福報必定甚豐。第二,老夫婦獻供的動機純正,完全出自敬與信,田淨意亦淨,使的他們的供養有利,而能積大福德。

, 。

  前面講的前後各五種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種不淨布施的反面,即淨施。佛在這裡回答毗耶娑的提問,對"淨施"作了一個概括:

  真正純淨的布施,就是要有愛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樂意幫助任何一個人,乃至貓、狗、蟲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慈心",即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說是父性的愛心;悲,也可說是母性的愛心。這兩種愛心合起來,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時沖動,這是理性指導下的恆久的愛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還需要幫助,你依然肯犧牲自我去幫助他。"喜心",對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悅感,樂於做好事。

  我初到台灣,兩個孩子還未出生時,有位同鄉出海辦事沒有回來,死於台風引起的海難。船長已經把救生圈丟給他了,本可以不死的。可是他神情鎮定,依然站在甲板上四處觀望,看到一位女子背著孩子,趕快把自己的救生圈給她綁上。"我是三期肺病的人了,早死遲死都一樣,你還背著孩子,快下!"過了一會,船長看他還沒有下船,又找了一個丟給他,叫他快點套上。他還是沒有跳船逃生,看到一個年輕人急急慌慌走過來,"哎,你過來,你還年輕,趕快下去。"他就這樣沒有回來。你們到處學菩薩,我說這個人就是菩薩,這才是行菩薩道,這是非常難得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捨物布施,彼一切淨",心裡沒有任何挾帶條件,只希望人家活著。這樣的布施,才叫淨布施,才能解脫人世間的痛苦。

在這淨施的原則下,佛說更有五種最有意義的"無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

  第一是"施如來"。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經成道的人。

  第二是"施眾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

  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

  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順父母親。

  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貧窮"。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賈破產,這種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體會,要在這種情況下一伸援手,幫他一把。中國歷史上這種記載很多。

  講了五種上施,接下來佛又列舉了七種大施:

  第一,救濟孤寡老人、失養孤兒、病患急難和窮途末路者,是為大布施。

  第二,有人觸惱了帝王,關入大牢,若在今天社會,就是犯了官司,要****斃了。在這種急難之時,不顧自己的身家危險,給他送錢,想辦法救援,這是大布施。

  第三,送藥給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親家教的影響,一輩子都喜歡給人家吃藥的,所以一年到頭隨時隨地布施醫藥,減輕人家的痛苦。這裡放了很多藥,誰有病,給他一包。可有些同學吃了這麼久的藥,連藥名都不曉得發心認識一下,光曉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對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幫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糧,這是大布施。

  第五,幫助人讀書求知識,修行求智慧,這是大布施。  第六,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死亡威脅的動物生命,這是大布施。

  第七,救人於貧急之中。貧,是貧窮;急,是急難。貧窮者固然要布施,一個人在急難時,不管他是貧是富,都要幫助他,這才是大布施。

(六)三種人亦有施福

  以上所講的前後各五種施、五種上施、七種大施,都是施主以自己的財物作直接的布施。接下來,佛講有三種人雖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財物,但只要有"淨心",同樣也會有施福:

第一種,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著他的財物去布施。你的發心、你的動機,出於和那個施主同樣的"淨心",你也同樣有布施的功德。

  第二種,自己雖無能力布施,看到別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興,或也盡己所能,助上一份,這也同樣的有施福。不是像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雞蛋裡挑骨頭,散布流言蜚語。

  第三,勸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東西作布施一樣,, 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報。

《善路居士請問經》講:

  把財物施捨出去,資財就不會盡竭;把財物藏在家裡,自然就會耗竭。施出去的東西會開示你菩提之道,藏在家中的東西卻有時時予以守護之憂。

《佛教聖典》中講:

  努力奮勉得來的財物,不可認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而自己享用,應分幾分給予他人,也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薩迦派的偉大學者薩迦班智達宣稱:最好的財富是布施,最好的快樂是心的快樂。東度法王開示:

  佛教徒相信輪回並把布施看成是在創造可以帶到來世的善業。

龍樹菩薩告訴我們:

  不能布施或享受的財富只不過是痛苦的來源而已。享受財富帶來此生的快樂;布施財富帶來未來世的快樂;不享受又不布施的財富是廢物,帶來的只是痛苦,不是快樂。

佛陀曾勸告我們:

  避免愚蠢地積累財產,卻不試著去改善生活的品質和他人的幸福。當你死時,財產會留下來,你的親友會送你到墓地,但只有你在世間的所作所為會跟著你到未來世。

關於布施

  佛陀在講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時將布施在了第一位。在是為什麼呢?布施有什麼功德?以下略作討論:

布施第一:

  成佛之因有二:福德和智慧,二者有著因果關系。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若要獲得智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德善業,積聚資糧,沒有資糧我們就失去成佛之因。當功德與智慧合一時,我們便能轉化自心的煩惱與執著,乃至得到究竟之佛果。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福德智慧資糧以及佛果之間的因果次第關系。

布施之體相:能消除貧窮故。

布施之體性:以無貪著的心和與生俱來的悲心和施心同時俱起,把己之所有施捨出去。

就福德智慧二資糧的類別來講,布施屬於福德資糧。我們很少人真正積聚過二資糧,很少人是足夠善業的攜帶者。一個人若無布施之功德,就會時常遭受貧窮困乏之苦,大多數悭吝之人,都會墮入餓鬼道,縱得投生為人也會貧*苦惱,因此現世我們所享用的皆是前世所行布施而得。相反地,若人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享用不盡受諸快樂。再者,若人能行布施,堪作利他之行,以布施之方便而攝受眾生,纾解正在受苦的眾生,使其成熟,故多行布施者容易成就無上道。

 布施的種類可分為三類:

1.財施——能使受者深得依仗,使受者不受貧窮困乏之苦。

2.無畏施——能使受者命得安全,從畏懼中得到解脫。

3.法施——能使受者心得安穩,依照經典無錯謬地說法,隨根器之不同而說法。

清淨地受施者為四:

1.功德殊勝之受施者——指上師(善知識)、三寶等。

2.蒙恩深重之受施者——指父母等於我有恩者。

3.正受痛苦之受施者——指病人或無怙依等深可憐憫之人。

4.於我作損害之受施者——指自己的仇敵等。

  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施者現世得到安樂;法施則主要是使施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

  布施之時的態度:布施時應一直都心生歡喜,行布施時心中十分清淨。布施以後,心中不生一絲後悔之意。恭敬的布施是以誠摯和尊重對方的心去行布施。

如何行布施:

  當你愉快時,就要使用你的財富、影響力和功德來行善,盡你所能地幫助貧窮之人,或建造新廟宇和佛身、口、意的象征,修補舊的寺廟,服侍僧伽。

財布施中:盡自己所能施捨食物、衣服、用具、財物甚至墨水和紙張。

無畏施中:替人治病,保護別人免於災難,引導他們走出陷坑,離開險境,消除妨礙他們獲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礙。

法布施中:若有能力,要常為別人講解自己會講並能對別人有益的的佛法。講解時,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聞。也可念經希望所有眾生(包括人與非人)借此能聽聞佛法。

如何增長布施之功德:

  以智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應具足三輪清淨觀,了知施者、受施者、所施財物皆如幻化。

以慧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思維為了使一切有情皆成佛道而行此布施。布施時心無貪著;布施後,也不因此期望來生的果報,如此其功德自然廣大倍增。

以回向增長布施之功德:了解布施是為了一切有情皆獲無上菩提之故而作回向,則能成就無量功德,回向不僅能倍增功德,且能使功德成為無盡。

布施之果報:

究竟之果報:能圓證無上菩提之果位。

目前之果報:如能施捨財物,縱然自己不要資財,資財也會自然而來。由於布施之故,可以攝受眾生,令他們趨入殊勝的法行。

有關布施的小故事

故事:獻淨供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極為貧窮,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們覺悟到自己越來越老,離死越來越近。他們覺得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至少要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達福德和增長覺慧的事。他們商量如何趨做最為適切。碰巧捨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他們決定邀請捨利弗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後在捨利弗面前祈禱,以得其加持。

  於是這對老夫婦做好准備,請來捨利弗,以午餐供養,陳述所願,並且得到捨利弗的加持。事後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的印度國王阿閃世耳中。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完全不當。我是國王,我應有那塊田地的主權。”他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給他們。阿閃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谷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又變成黃金。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照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於是做了第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的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起了同樣的變化: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後,人們對此事之原由,極欲求知。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繪一番,佛為他們解釋說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這件事成為業報不爽的著名實例,極有助於令人確知業乃諸事起因之一,並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聯。

老夫婦的行為之所以極具功德,理由有二:第一,他們虔誠恭敬的對象是捨利弗,而捨利弗乃及其清淨莊嚴的聖者。此即佛學名詞中所謂的“福田”,如果我們虔誠供養的對象,亦即我們耕作之田是清淨的話,則所的之福報必定甚豐。第二,老夫婦獻供的動機純正,完全出自敬與信,田淨意亦淨,使的他們的供養有利,而能積大福德。

, 。

  前面講的前後各五種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種不淨布施的反面,即淨施。佛在這裡回答毗耶娑的提問,對"淨施"作了一個概括:

  真正純淨的布施,就是要有愛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樂意幫助任何一個人,乃至貓、狗、蟲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慈心",即對一切眾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說是父性的愛心;悲,也可說是母性的愛心。這兩種愛心合起來,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時沖動,這是理性指導下的恆久的愛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還需要幫助,你依然肯犧牲自我去幫助他。"喜心",對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悅感,樂於做好事。

  我初到台灣,兩個孩子還未出生時,有位同鄉出海辦事沒有回來,死於台風引起的海難。船長已經把救生圈丟給他了,本可以不死的。可是他神情鎮定,依然站在甲板上四處觀望,看到一位女子背著孩子,趕快把自己的救生圈給她綁上。"我是三期肺病的人了,早死遲死都一樣,你還背著孩子,快下!"過了一會,船長看他還沒有下船,又找了一個丟給他,叫他快點套上。他還是沒有跳船逃生,看到一個年輕人急急慌慌走過來,"哎,你過來,你還年輕,趕快下去。"他就這樣沒有回來。你們到處學菩薩,我說這個人就是菩薩,這才是行菩薩道,這是非常難得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捨物布施,彼一切淨",心裡沒有任何挾帶條件,只希望人家活著。這樣的布施,才叫淨布施,才能解脫人世間的痛苦。

在這淨施的原則下,佛說更有五種最有意義的"無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

  第一是"施如來"。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經成道的人。

  第二是"施眾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

  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

  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順父母親。

  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貧窮"。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賈破產,這種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體會,要在這種情況下一伸援手,幫他一把。中國歷史上這種記載很多。

  講了五種上施,接下來佛又列舉了七種大施:

  第一,救濟孤寡老人、失養孤兒、病患急難和窮途末路者,是為大布施。

  第二,有人觸惱了帝王,關入大牢,若在今天社會,就是犯了官司,要****斃了。在這種急難之時,不顧自己的身家危險,給他送錢,想辦法救援,這是大布施。

  第三,送藥給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親家教的影響,一輩子都喜歡給人家吃藥的,所以一年到頭隨時隨地布施醫藥,減輕人家的痛苦。這裡放了很多藥,誰有病,給他一包。可有些同學吃了這麼久的藥,連藥名都不曉得發心認識一下,光曉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對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幫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糧,這是大布施。

  第五,幫助人讀書求知識,修行求智慧,這是大布施。  第六,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死亡威脅的動物生命,這是大布施。

  第七,救人於貧急之中。貧,是貧窮;急,是急難。貧窮者固然要布施,一個人在急難時,不管他是貧是富,都要幫助他,這才是大布施。

(六)三種人亦有施福

  以上所講的前後各五種施、五種上施、七種大施,都是施主以自己的財物作直接的布施。接下來,佛講有三種人雖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財物,但只要有"淨心",同樣也會有施福:

第一種,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著他的財物去布施。你的發心、你的動機,出於和那個施主同樣的"淨心",你也同樣有布施的功德。

  第二種,自己雖無能力布施,看到別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興,或也盡己所能,助上一份,這也同樣的有施福。不是像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雞蛋裡挑骨頭,散布流言蜚語。

  第三,勸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東西作布施一樣,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報。

《善路居士請問經》講:

  把財物施捨出去,資財就不會盡竭;把財物藏在家裡,自然就會耗竭。施出去的東西會開示你菩提之道,藏在家中的東西卻有時時予以守護之憂。

《佛教聖典》中講:

  努力奮勉得來的財物,不可認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的而自己享用,應分幾分給予他人,也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薩迦派的偉大學者薩迦班智達宣稱:最好的財富是布施,最好的快樂是心的快樂。東度法王開示:

  佛教徒相信輪回並把布施看成是在創造可以帶到來世的善業。

龍樹菩薩告訴我們:

  不能布施或享受的財富只不過是痛苦的來源而已。享受財富帶來此生的快樂;布施財富帶來未來世的快樂;不享受又不布施的財富是廢物,帶來的只是痛苦,不是快樂。

佛陀曾勸告我們:

  避免愚蠢地積累財產,卻不試著去改善生活的品質和他人的幸福。當你死時,財產會留下來,你的親友會送你到墓地,但只有你在世間的所作所為會跟著你到未來世。

關於布施

  佛陀在講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時將布施在了第一位。在是為什麼呢?布施有什麼功德?以下略作討論:

布施第一:

  成佛之因有二:福德和智慧,二者有著因果關系。對我們凡夫眾生而言,若要獲得智慧,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德善業,積聚資糧,沒有資糧我們就失去成佛之因。當功德與智慧合一時,我們便能轉化自心的煩惱與執著,乃至得到究竟之佛果。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福德智慧資糧以及佛果之間的因果次第關系。

布施之體相:能消除貧窮故。

布施之體性:以無貪著的心和與生俱來的悲心和施心同時俱起,把己之所有施捨出去。

就福德智慧二資糧的類別來講,布施屬於福德資糧。我們很少人真正積聚過二資糧,很少人是足夠善業的攜帶者。一個人若無布施之功德,就會時常遭受貧窮困乏之苦,大多數悭吝之人,都會墮入餓鬼道,縱得投生為人也會貧*苦惱,因此現世我們所享用的皆是前世所行布施而得。相反地,若人能行布施,則生生世世可享用不盡受諸快樂。再者,若人能行布施,堪作利他之行,以布施之方便而攝受眾生,纾解正在受苦的眾生,使其成熟,故多行布施者容易成就無上道。

 布施的種類可分為三類:

1.財施——能使受者深得依仗,使受者不受貧窮困乏之苦。

2.無畏施——能使受者命得安全,從畏懼中得到解脫。

3.法施——能使受者心得安穩,依照經典無錯謬地說法,隨根器之不同而說法。

清淨地受施者為四:

1.功德殊勝之受施者——指上師(善知識)、三寶等。

2.蒙恩深重之受施者——指父母等於我有恩者。

3.正受痛苦之受施者——指病人或無怙依等深可憐憫之人。

4.於我作損害之受施者——指自己的仇敵等。

  財施和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施者現世得到安樂;法施則主要是使施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

  布施之時的態度:布施時應一直都心生歡喜,行布施時心中十分清淨。布施以後,心中不生一絲後悔之意。恭敬的布施是以誠摯和尊重對方的心去行布施。

如何行布施:

  當你愉快時,就要使用你的財富、影響力和功德來行善,盡你所能地幫助貧窮之人,或建造新廟宇和佛身、口、意的象征,修補舊的寺廟,服侍僧伽。

財布施中:盡自己所能施捨食物、衣服、用具、財物甚至墨水和紙張。

無畏施中:替人治病,保護別人免於災難,引導他們走出陷坑,離開險境,消除妨礙他們獲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礙。

法布施中:若有能力,要常為別人講解自己會講並能對別人有益的的佛法。講解時,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聞。也可念經希望所有眾生(包括人與非人)借此能聽聞佛法。

如何增長布施之功德:

  以智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應具足三輪清淨觀,了知施者、受施者、所施財物皆如幻化。

以慧力增長布施之功德:思維為了使一切有情皆成佛道而行此布施。布施時心無貪著;布施後,也不因此期望來生的果報,如此其功德自然廣大倍增。

以回向增長布施之功德:了解布施是為了一切有情皆獲無上菩提之故而作回向,則能成就無量功德,回向不僅能倍增功德,且能使功德成為無盡。

布施之果報:

究竟之果報:能圓證無上菩提之果位。

目前之果報:如能施捨財物,縱然自己不要資財,資財也會自然而來。由於布施之故,可以攝受眾生,令他們趨入殊勝的法行。

有關布施的小故事

故事:獻淨供

  佛住世時,印度有一對老夫婦,極為貧窮,只靠一小塊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們覺悟到自己越來越老,離死越來越近。他們覺得應該利用為人的寶貴機會,至少要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積達福德和增長覺慧的事。他們商量如何趨做最為適切。碰巧捨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他們決定邀請捨利弗尊者到他們的家中接受午餐供養,然後在捨利弗面前祈禱,以得其加持。

  於是這對老夫婦做好准備,請來捨利弗,以午餐供養,陳述所願,並且得到捨利弗的加持。事後一切如常,只是當稻米成熟,他們也像別人一樣去收割時,卻發現他們那一小塊稻田所產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純金。

  不久,人人都在談論金稻田,這件奇聞很快就傳到信佛的著名的印度國王阿閃世耳中。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完全不當。我是國王,我應有那塊田地的主權。”他命令大臣沒收老夫婦的土地,而將另一塊同樣大小的稻田給他們。阿閃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婦,叫他們搬到另一塊土地上去住。但是這樣一來,沒收的金谷又變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婦移居的那塊新地上的稻米卻又變成黃金。獲悉此情,國王說:“去,再照樣做一次,把金米沒收。”

於是做了第七次,每次當使者沒收了老夫婦的地,而把另一塊給他們時,都起了同樣的變化:國王得米,老夫婦獲金。

  七次過後,人們對此事之原由,極欲求知。他們去見佛,把情形描繪一番,佛為他們解釋說老夫婦今生做功德與其今生得果報之間的業緣。這件事成為業報不爽的著名實例,極有助於令人確知業乃諸事起因之一,並且顯示出所做與所受之間的關聯。

老夫婦的行為之所以極具功德,理由有二:第一,他們虔誠恭敬的對象是捨利弗,而捨利弗乃及其清淨莊嚴的聖者。此即佛學名詞中所謂的“福田”,如果我們虔誠供養的對象,亦即我們耕作之田是清淨的話,則所的之福報必定甚豐。第二,老夫婦獻供的動機純正,完全出自敬與信,田淨意亦淨,使的他們的供養有利,而能積大福德。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