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34:宜憫人之凶(甲)


 2017/1/27    熱度:2625    下載DOC文檔    


  經文:宜憫人之凶。

  【原文】

  當年壯士困蒿萊,誰識凶人負異才。

  試看城頭能自悔,一朝平布上金台。

  注:此句有兩說:一說,“凶”者,惡人之稱,宜憐憫而化導之,使之改行從善,如孔子之於盜跖是也;一說,“凶”者,孝服之稱,宜憐憫而周恤之,使之各遂其願,如孔子之式凶服是也。二說俱通,並存之,各為集傳。

  案:山右伍千筋生有勇力,以拳棒雄一鄉。一言不合,即毆人幾死。或奪物不償,或借資不楚,種種橫暴,人皆畏之。一日天暑,上城樓乘涼,有數人先在。見伍來皆走避,獨一老人端坐不理。伍盛氣謂之曰:“眾人皆去,而翁獨坐,將謂我拳腳不利乎?”老人曰:“甚哉!子之迷而不悟也。父母十月懷胎,三年提抱,望爾成立,為朝廷建功立業,上而榮及祖宗,下而封妻蔭子。爾負不世之才,甘心下流,不但國家少一可用之人,爾之父母亦抱恨九泉矣。惜哉,惜哉!”伍慚愧流汗曰:“世以凶人目我,我故以凶人自待。今聞翁好言,如聽晨鐘,不覺猛省。但我不齒於人久矣,月缺難圓,縱使改悔,能入正人之列乎?”翁曰:“屠子放刀,立地成佛。子果回心向上,且將為聖為賢,封侯拜將,著史冊而勒旗常,豈獨為正人耶?”伍拜伏受教,自是改行折節,投入營伍,累升副帥。

  【譯文】

  注:此句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凶”作惡人講,應當憐憫他們的無知,從而勸化他,使其改惡從善,引導其走正道,比如孔子勸化盜跖就是這樣。另一種說法是,“凶”是指人家有喪事,應當憐憫而給予周恤,看他需要什麽給與幫助,比如孔子恭敬孝服者。這兩種說法都能講的通,並存於此,分別征以案例。

  案:山西的伍千筋,天生勇武有力,靠武拳弄棒稱霸一鄉。一句話說不好,就能幾乎把人打死,或者搶奪人家東西,或者借人家錢賴著不還,種種暴行,什麽都干,人們都害怕他。一天天氣炎熱,登上城門樓乘涼,已經有些人先在那了,看見伍千筋來了,所有的人都跑了,唯獨一位老人端坐不動,不理會他。伍千筋盛氣凌人地說:“眾人都走了,只有你坐在這裡,你以為我的拳腳不厲害嗎?”老人說:“你真是執迷不悟啊。父母十月懷胎,又懷抱三年,希望你成才,為國家建功立業,上能光宗耀祖,下能封妻蔭子。你身懷難得的才能,卻自甘墮落,不但國家少了一個可用的人才,你的父母九泉之下也為你抱恨啊。可惜!可惜!”伍千筋聽了這些話,慚愧不已,汗如雨下,說:“世人都視我為惡人,我也把自己當成惡人了。今天聽老先生好言相勸,如當頭棒喝,令我茅塞頓開,猛然醒悟。但是我已經長時間不齒於人了,月缺難圓,縱然改悔,還能進入正人君子的行列嗎?”老人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如果真能改過自新,努力向上,都可成聖成賢,封侯拜將,名留青史,不只是成為正人君子。”伍千筋跪在地上表示接受教誨,從此以後一改往日所為,投入軍營,累升至副帥。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