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楞嚴要解》(六)


 2017/1/29    熱度:4647    下載DOC文檔    

  提示

  《楞嚴經》是佛教的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禅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使所修圓滿成就。

  元音老人(1905—2000),原名李鐘鼎,生於安徽合肥市,無相密心中心法三祖大阿阇黎。著有《略論明心見性》、《悟心銘淺釋》、《碧巖錄講座》、《禅海微瀾》、《心經抉隱》、《談談往生西方的關鍵問題》、《佛法修證心要》及《中有聞教得度釋義》等。《楞嚴要解》是元音老人最重要的講法之一,由佛子錄音整理,雖不完整,堪稱破魔寶典,指正末法時期的種種亂相,講得十分透徹、明白,正知正見、正信正解、正修正悟,推薦同修學習與收藏。此講座分14期刊出,今天是第六期。

  元音老人《楞嚴要解》(六)

  下面講鼻入:

  (三)鼻入虛妄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急畜其鼻,就是用鼻子極快地、極頻繁地呼吸,久了就會生出勞相。就象我們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久了會生出空花一樣,我們的鼻子也會“畜久成勞”,就會有一個冷的感觸。因鼻根有感觸之故,就能分別出通塞虛實來。呼吸通暢,就是“通”就是“虛”,不通暢,就是“塞”就是“實”。

  “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鼻根不僅能感觸通塞虛實,還能感觸香、臭的氣味。通的時候能聞到氣味,塞的時候就聞不到氣味啦。香與臭、通與塞、虛與實都是勞相。乃至你的鼻根,也統統都是菩提妙心的“瞪發勞相。”

  我們曾經講過,六根本來是通用的,因為被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色根罩住,就有界限了。《心經》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必須把這個界打通。怎麼打通呢?就是息下妄心。妄心息了之後,本來就只有一精明,也就是第八識,所以諸根是能夠互用的。這裡講瞪發勞相,是因為妄心在裡面動,所以鼻根只能起嗅氣味的作用,只能用來辨別香臭,而不能起其它作用。在這部《楞嚴經》裡,是用一根來代表其它幾根,下面都講瞪發勞相,就是用眼根來比喻其它幾根,因為生起勞相的道理是一樣的。鼻根因為有了通塞的塵勞相,粘湛發聞,就把我們妙湛不動的覺性,用無明的力量粘在裡面。這個無明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憨山大師講,如果不是無明的力量,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把真心裹在軀殼裡面呢?

  因為鼻根有通有塞,“發聞居中”,能夠聞到各種氣味,妄覺就由之而產生了。吸收塵象的功能叫嗅聞性,專門聞外面的氣味,聞到香的就歡喜,聞到臭的就厭惡,於是種種塵勞之相就來啦,這些都是執著。所以說“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這個嗅聞性離開了通塞就不能發聞,不能發聞就沒有鑒別和區別,自然也就生不出分別心來,因此它是虛妄不實的。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都是因為無明不覺,無明殼粘在裡面,所以粘湛發見、粘湛發聽、粘湛發聞。因為無明是通過粘著我們這個圓妙真心來起作用的,妄見生起之後就映現出了四大,由執著四大就集成我們的根身。我們的根身,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由妄見粘滯在色相上,由色塵集聚而成的,因此叫“集色成根”。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應該知道,這個能嗅香臭的聞性,不由通塞產生,不是從根出,也不是從虛空生出來的。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雲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雲何發明香臭等觸。”

  為什麼這樣說呢?

  假如這聞性是通暢產生的,那麼當塞牢不通的時候,聞性應該滅掉了,你怎麼還能知道是塞牢了?如果是塞牢才能生出聞性來,那麼你的聞性應該只聞塞,“通則無聞”,通的時候就不應該聞到這個通了。那麼通的時候,那些香氣、臭氣你又怎麼能分辨呢?“雲何發明香、臭等觸?”事實上我們的鼻子能夠聞到香臭的氣味,這就說明聞性不是從通塞產生的。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假如是從鼻根生的(這裡講的根全是浮塵根),由於鼻根並無通塞,那麼它生出的聞性,也應該沒有通塞。可是現在我們之所以能聞,是需要借助通和塞的。通的時候能聞出香臭,塞牢的時候,就什麼都聞不到,離開通塞你還有聞性嗎?所以說“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聞機就是能聞的機體,它是沒有自性可得的,離開通塞根本就沒有聞。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假如聞性是從虛空中來的,那麼它回過頭來,就應該能夠嗅你的鼻子。如果嗅到你的鼻子,那是“空自有聞,何關汝入”,虛空自己聞到氣味,不關你的事情,你不應該知道。但是現在不是那個空知道香臭,氣味是你聞到的,所以說聞性不是從虛空來的。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是之故,就證明了鼻根能聞到香臭的氣味,本來就是虛幻不實的。因為首先它沒有自體,其次它既不是從通塞來,也不是自然所生。通塞生出來的叫因緣,離通塞生出來的叫自然。既然它不從通塞來、不從自然來,所以是虛幻不實的。也就是但有妄名,而無實體。

  講個公案:有一天沩山禅師對弟子們說:老僧百年之後,在山下施主家投胎做一頭水牯牛,右脅上寫幾個字:“沩山僧某甲”。在那個時候,你若喊我沩山僧,我是一頭水牯牛,你若喊我水牯牛,我寫的是沩山僧,你喊我什麼呢?

  他在考驗學人。有人就說:我知道,我就喊沩山水牯牛好了。

  其實答錯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切名相都是虛幻不實的,你喊沩山水牯牛,就被他罩進名相裡去了,還是沒有跳出這個圈子,要跳出這個名相才對。宗下的手段就是這樣,把手铐腳鐐放在你面前,看你怎麼去套。你說沩山水牯牛,那麼好,手铐腳鐐就統統帶上了,因為你著了假相。

  後來有一位祖師說得好:“師無異名”,不跟你說什麼名字,你沒其它的名字,你也沒離開這個名字,這樣答就妙了。

  但是這個問題是不是只有一個答案呢?當然不是,隨便你怎麼說,橫說豎說都可以。他這樣是就體來說的,你反過來可以這樣說:“閒名從來滿五湖。”這些東西都是閒名,都是虛假的,都沒有無實體。“從來滿五湖”,非但你沩山僧,非但你水牯牛,這宇宙當中,世界之內,形形色色的一切東西,哪一樣東西不是我們的真心啊?

  以上講的是第三個鼻入,下面講第四個舌入:

  (四)舌入虛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舌頭和眼睛一樣,也有瞪發勞相。舌頭一直舐的自己唇吻,舐久了就會有勞相生出來。什麼樣的勞相呢?假如這個人有病,嘴裡就會有苦味;如果沒有病,就會覺得有點甜絲絲的。苦與甜的感覺,二者都是勞相。舐了就有甜有苦,不舐就無甜無苦,可以顯示出當舌根不動的時候,有個淡性常在。世界上的妄相,都是相對而來,若無相對也就沒有妄相。甜與苦是相對的,它們兩個與淡來比較也是相對的,當舌頭不動、沒有舐得發勞的時候,有個淡性常在。

  “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同前面講的一樣,苦甜這些勞相,乃至你的舌根,都是妙明真心中的塵勞之相,和眼睛生起瞪發勞相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根塵都是由一念不覺,無明妄動而生起來的。

  假如我們自己能覺,能認取守住自性,這個世界就清淨了,也就沒有這個污濁世界了。有人可能會說:哎呀,沒有這個世界還得了,那不是斷滅了嗎?不是斷滅,而是清淨。因為這個佛性是不生不滅的,不是今天有個身體,這個佛性就出來了,明天人死了之後,這個佛性就沒有了。不是的,這個佛性不生不滅。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大家因為無明妄動,就造業受報,於是就有這麼個身體。由於各人所造的業不同,因而所受的報、所感的境遇也就不相同。一旦大家都覺悟了,那麼就回復我們的菩提妙心,不再有這個勞相,這個世界就會當下清淨,就象西方極樂世界一樣,人人都是一生補處,不再象五濁惡世一樣了。

  現在由於我們一念不覺,就象眼睛生起的瞪發勞相一樣,在一念不覺之後,有甜、苦、淡等各種勞相出來,於是就“發知居中”。因為有了勞相,就死死地執著這個四大假合之身,就有了妄覺。再由這個妄覺去區分好壞,這個好呀那個不好等等,搞七搞八,造業受報。那麼有人可能會說:我帶業往生西方,殺兩個雞吃吃不要緊。許多人都是這樣的,以為既然可以帶業往生,造點業不要緊,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帶業往生不是帶這個業,所謂帶業是指帶我們多生歷劫的習氣,你即使見性了,也不可能把多生的習氣一下子都消光。假如習氣都消光了,他就是果地佛。古來禅宗大德也不敢說自己是果地佛,都說是因地佛。我們還是因地佛,都是小孩子,還沒有成人呢!《指月錄》上一千七百則公案,那麼多大祖師只有少數幾個人證到八地菩薩,其他都是二地、三地菩薩,不超過四地。

  開悟見性後生死還沒了,因為悟後無明還在,還要有個地方去。所以禅宗大德開悟之後,回過頭來還要再修淨土。在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補處,可以上上升進,不象這裡迂曲輪回,一會兒上去了,一會兒又跌下來,這個道理不是隨便瞎說的。說起禅宗還要修淨土,有的人搞錯了,認為我修禅宗是最高的,再讓我回過頭來修淨土不是又降了一級嗎?那是你不懂這個道理,要知道禅就是淨土,淨土就是禅,根本就沒有兩樣,哪裡會降級呢?淨土宗是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一體普攝,而禅宗只能攝取一根――上上根人,中下根它就無法攝受,所以說淨土法門非常好。

  這種苦、甜、淡就是妄塵,因妄塵之故,“發知居中”。你有妄知妄覺在裡面,自然要分別好壞,於是就去造業受報。“吸此塵象,名知味性”,吸收了塵象,把它當作知味性,世上很多人就是專門想著怎麼吃。我以前有一個資本家朋友,整天專門想吃,非但各種各樣的館子都吃遍了,就是哪個私人家裡有一道名菜,他聽到之後也會馬上備幾份重禮送過去,人家收了禮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回報,他就說:我聽說你家裡做的某道菜非常好,我想請您燒這道菜,約幾個朋友來品嘗品嘗。人家被他說得沒辦法,就約好一個星期以後來。因為這道菜當天燒不出來,需要幾天時間,用什麼雞湯、蟹粉等作料,需要好多道工序,七天以後做出了這道菜。夾到嘴裡一嘗,好吃啊!好吃啊!吃得自己四十多歲就翹辮子了。世上貪吃的人可得注意了,厚味傷身啊!

  “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這個“知味性”,離開甜苦淡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原本沒有什麼味道呀,因為它沒有本體,是虛妄之相,不是實有。這一切東西都是無明之力,把我們的元明真心圈在裡面,吸取塵象,在妄塵當中發出妄知妄覺,造下種種的業。我們生生世世的苦都是冤枉的呀,實際上都是被這個妄塵圈牢了。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應該知道,我們能嘗到苦甜酸辣鹹淡的這種知覺,不是從甜苦來,既不是因淡有,也不是從根出,更不是從空生的。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雲何知甜苦二相?”

  假設知味性是從甜苦來的,“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淡來了,知味性即滅,我們就不應該知道淡了。但是現在淡來了,我們知道這是淡,那麼這個知味性可見不是從甜苦來的。

  “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雲何知甜苦二相”。如果知味性是從淡生出來的,當甜苦來的時候,知味性就應該沒有。既然沒有了,又怎麼能知道甜苦呢?你現在能夠知道甜和苦,就說明不是從淡生出來的。所以說舌入不是從甜、苦、淡生出來的。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假如這個知味性是從舌頭生出來的,舌頭是用來品味的,那麼舌頭本身一定是無苦、無甜、無淡的。既然沒有苦淡甜,那麼就可知道用來知味道的這個根,是本無自性的。自性就是體,因為沒有這個本體,舌頭本身是沒有甜淡苦的,它所生出的東西也不應該有甜淡苦。因此就證明這個知味性不是舌根所生。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假如知味性是從空中生出來的,那是虛空自己知道味道,而不是你的嘴裡知道味道,即“非汝口知”。可事實上是自己的嘴知道味道,而不是虛空知道,這就證明知味性不是虛空中生出來的。

  假如是虛空知道,而不是你的嘴知道,那應該是虛空的事,不關你的事情。“何關汝入!”與你有什麼關系。現在不是虛空知道,而是你自己知道,所以證明不是虛空生的。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之故,你應該知道舌入本來是虛妄的,既不是苦甜淡生的,也不是舌根所生,更不是虛空所生,本來就是個虛妄之相。本來沒有的東西,還講什麼因緣,講什麼自然呢?所以說“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下面講第五個身入:

  (五)身入虛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身入也叫觸,是身體同各種事物接觸之後所產生的觸覺。譬如有人,用一只冷手去接觸另一只熱手,假如冷手的冷勢多,熱手就會跟著變冷。如果反過來,“若熱功勝,冷者成熱”,熱手會把冷手給暖過來。

  觸是合起來才有的。“顯於離知”,本來並沒有合在一起,是因為有離才有合,有合才有觸。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這樣相對的。“合覺之觸,離於顯知”,你感到冷熱的這個觸覺,是因為有了離合的緣故才顯出來的,假如沒有離合就顯不出來。

  “涉勢若成,因於勞觸”。涉是兩個東西交涉在一起,就成觸了。因離合之故而有觸,離合和觸互相交涉在一起,才有種種感覺。這種種感覺就是勞觸,和瞪目發勞一樣,也是勞相,這勞相“因於勞觸”。為什麼要有這個涉勢呢?因為勞觸需要有離有合,有離合才會有牽涉。假如沒有離合,也就不會牽涉在一起。所以這些東西都是一種勞相。

  “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這個感覺到冷熱的勞相,乃至於身根都是菩提妙性中的瞪發勞相。身根由四大假合而起,它本身是沒有的,只因一念不覺,無明妄動,於是有了這個虛假的身根。我們這些人不知道四大的種性本來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執著了少分四大以為身根,而其它的四大就作為虛空、世界,和種種身外之物。比如火性是盡虛空的,遇緣即可燃燒,假如空氣中有一些煤氣,遇到火就會呼呼地燒起來。眾生就是因為粘滯執著四大之故,把我們的妙真如性封閉到無明殼子裡,身體以內的是我,身體以外的與我無關。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你自己,身根與一切觸覺,都是菩提妙性中的勞相。

  因為有了離與合這兩個妄塵,於是就“發覺居中”。前面講牽涉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因為有離與合的緣故。假如沒有離,一直在一起,就說不上牽涉。如果一直合在一起,就不會有離;如果只有離而沒有合,又怎麼成離呢?所以離與合,都是相對而言的,因此也都是虛妄不實的。只有我們的妙覺真心是絕對的,這個絕對的真心沒有實與不實,沒有冷和熱,沒有長與短,沒有方和圓,沒有明與暗,這些分別都沒有。假如有長短、明暗等等,這即是二相,如此則成二見。我們要入不二法門,一切都不能落入兩邊,有二即非真。所以說絕對真心就是當下這靈覺了了,一物也無,無能、無所,當體是絕對的,這就是般若智慧。眾生因為錯認一合一離這二種妄塵,因而發覺居中,於離合當中就有了種種變化。

  有了離合這兩個妄塵,從中就生起知覺性,發生妄覺。因有妄覺之故,就會吸收妄塵,妄覺攝受妄塵叫身入,吸收妄塵就要造業受報了。這種知覺性,離開了離合、違順,畢竟沒有自體。離兩邊而有者是真心,離兩邊而無者是妄想。世上虛妄的東西,不是實有,都是相對而有,不能離開兩邊。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知覺性不是從離、合生,不是從違、順生,不是從身根來,更不是從空中出。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雲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假如知覺性是從合生出來的,那離的時候知覺性就應該滅掉,就不應該知道離。而事實上我們是知道離的。既然知道離,它就不是從合生出來的。同樣若是離的時候知覺性生出來了,那合的時候知覺性就應該滅掉,就不應該知道合。但是,我們現在也知道合,所以它也不是從離生出來的。既然不是從離與合生出來的,當然也不是從違與順生出來的了,所以說“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假如知覺性是從身根生出來的,身根並沒有離、合、違、順四相,怎麼會生出能感知離、合、違、順四相的知覺性呢?“則汝身知,元無自性”你的身體本來沒有自性,無從生起,所以不從根出。下面說空: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假如說知覺性是從虛空生的,那是虛空知道這些冷熱、滑澀的觸覺,不關你的事情,你不應該知道。但是現在不是虛空知道,而是你自己知道,所以說明知覺性不是由虛空生出來的。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該知道,身入,也就是身上的觸覺,是虛妄不實、本來沒有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既不是因緣生的,也不是自然生的。

  下面講六入中最後的一個,意入:

  (六)意入虛妄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意知根比前面五根都重要,因為六入中意根的勢力最強,行善作惡都是意根在裡面起作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都是只有了別,而無取捨。如果不是意根從中作祟,它們就象鏡子照物一樣,雖然有生有滅,本身並不會動。就是因為有了意根,才從中分別好壞,棄此取彼,有了種種的分別。比如說聲音,同樣的樂曲,歡喜靜的人聽了會嫌它吵鬧;歡喜熱鬧的人聽了,就會覺得非常好。這都是意根在作祟。六根中意根最重要,修行人要轉識成智,不是從前面五識開始轉,而是從六識開始,是轉這個意根,意根清淨了,前五識也就自然轉過來了。所以六祖大師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第八識和前五識到最後才圓滿。轉識首先要轉第六識,意根清淨之後,第七識也就清淨了。第七識又名傳送識,它是染淨依,把六識吸收的塵相傳送給第八識。六識清淨了,七識也就跟著清淨;六識染污,七識也跟著染污。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就是從第六根上修起,把一句佛號牢牢印在意根上,就這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停地念下去,久而久之,原來顛倒的妄念,就會清淨下來,叫做六根清淨。平時第七識傳送進去的,都是貪嗔癡、殺盜YIN,第七識就被染污了,就把那些污穢龌龊的東西往八識田裡面放。念佛法門就是讓大家在無形當中把心轉過來,把本來是污染的種子轉成清淨的種子,一句句的阿彌陀佛輸送到第八識,這樣八識田裡就藏滿了佛的種子。有人打了個比方,說用功的方法就好象往罐子裡放火藥,今天放一點,明天放一點,放到一定的時候,嘭!就爆炸啦。他講得蠻對的,我們做功夫就是這樣,念佛也好,參禅也好,修密也好,都是這個道理。念佛法門就是把佛種子往裡放,放、放……放到飽滿了、飽和了,就身心脫開,證到念佛三昧了。有一些念佛的老太太不懂得這個道理,當念佛念到身心脫開,連個佛號也不可得的時候,她反而害怕了:“哎呀!我是仗佛的力量升西的,現在連佛都沒有了,這可怎麼好?害怕得退了回來。這時候要有師父指點,告訴她這個是好消息,這是你的心地在發光,叫“花開見佛悟無生”。也就是心花開放,見到你的本性佛,你要悟到無生法忍了,不要怕!把你的心浸在裡面,大膽地走過去。

  在禅宗講這更是好消息,參究“念佛的是誰?念佛的是誰?……”追到疑情消竭,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嘭!疑盡爆發,打開本來,桶底脫落,見到本性。

  密宗的修法也是這樣,依靠佛力三密加持,功夫深到這個程度,就象有人在後面助你一臂之力,推你到懸崖邊,嘭地一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頓見本真。轉識成智都要轉第六根。但由於用功方法不同,所以初下手選取的根也不同,密宗和禅宗都是從第八識下手,而淨土宗則是從第六識下手。第六根非常重要,勢力也非常強,我們平時所做的觀照保任,就是都在第六根上用功。現在我們就來講第六根。

  “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這勞倦則眠,睡熟便寤,就是講一個生一個滅,疲倦了要睡覺,睡好了就醒過來。這就好比本在無生住異滅當中,有了生住異滅。如何是“生住異滅”?比如我們的身體,小孩子落地是“生”;要活一個階段,幾十歲、一百歲、兩百歲,這是“住”;住當中會有變化,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這就是“異”;到最後一口氣不來,死了,就是“滅”。不但人是如此,這個世界亦復如是。譬如這個地球,形成了就是生;要延續若干個小劫,現在地球已有幾十億年了,這叫住;這地球時時在變,滄海可變為桑田,高山也可變成大海,這就是“異”;地球的壽命雖然長久,最後也要滅掉,歷經火燒、水淹、風吹這三災,連初禅、二禅、三禅天都要毀滅的,這就是“滅”。世界毀滅了以後叫空劫,所以地球的生住異滅,也叫做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空劫之後再成、再住、再壞、再空,就這樣循環不已。這就好比我們的意根,本來是沒有生住異滅一切形象的,因為疲倦之故,要睡覺了假名為滅;睡足之後完全醒過來了,這就叫生;醒的時候就叫做住;要睡沒睡著、要醒還沒醒的時候,就是異相。這是用睡眠比喻生住異滅,所以說“勞倦則眠,睡熟便寤”,睡眠過後,寤就生出來了。

  “覽塵斯憶,失憶為忘”。這兩句話也表示生住異滅,就是看到某些事情,觸及到我們從前藏在八識田裡的種子,回憶起從前一樁已經忘記的事情。我們經常有這種情況,一件事情本來已經忘記了,結果你講了某句話,又促使我想起來了。這也叫觸塵則憶,失憶為忘。如果想不起來,就是忘記了,這也是生住異滅。“覽塵斯憶”,就是想起來了,即是生相;“失憶為忘”,失其所憶,忘記了,即為滅相。在生相與滅相當中,必然有住、異之相。一件事情本來你是記得的,後來慢慢就淡忘了,在記著的時候叫做住,慢慢淡忘了,就叫做異。生住異滅表示意根的顛倒相。

  “吸習中歸”是講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專門吸取外面的五塵,久而成習,變成一股習氣。我們總說要除習氣,就是要把吸收塵境的習氣除光。見到一切塵相,都是我們的自性,叫做透過相見性。在眾生的份上,都是專門吸取塵相,吸收塵相後,就要造業受報了。這個“吸習中歸”,就是外面五根,把吸收的五塵變成習氣,收到第六根意根上去,第六根再往裡送,通過第七根末那識,藏到第八根阿賴耶識裡去,成為習氣的種子。

  “不相逾越,稱意知根”。不相逾越,就是前前後後收進去的東西,並不會次序顛倒。象一部計算機一樣,你打進去的數據它一點也不會錯亂,輸進去是什麼次序,就是什麼次序,還可以很快就給打印出來。我們的意根就是這樣的,對於先、後吸收輸入的東西,不相逾越,總是排好的次序,不會混亂的。

  “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這個意根以及它所產生的勞相,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寤寐、生住異滅等,都是我們妙明真心中的塵勞。就象眼睛看空中看久了,生出來的空花一樣,都是勞相。所以意根所分別的東西,也都是虛妄不實的。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生住異滅這二種虛妄的塵勞,專門在裡面分別,於是就發起意知根。集知居中,就是意知根集聚在裡面。

  “吸撮內塵,見聞逆流”。什麼叫吸撮內塵呢?我們剛才說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吸收外面色、聲、香、味、觸這五塵,這叫外塵。而意根不是用來看外面的,而是由前五根吸取外面的外塵,落謝的影子落在第六識上,叫內塵,也叫法塵。意根相對的是內塵、是法塵,它專門執著前五根所落謝的外塵的影子。我們把落謝的這個影子,叫作心;執取這個影子的就是意根,叫做意。

  什麼叫“見聞逆流“呢?順流就是跟著聲音跑,跟著前境轉。比如一個男人看到一個漂亮女人,就盯著一直看,這就是跟著跑了。逆流是反其道而行之,不跟著它跑,怎麼做到不跟著跑呢?就是前五根對外面五塵,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這五根的窗子關起來,叫做見聞逆流。逆流是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後面要講到的。順流就會跟著分別,如果逆流,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麼一切東西都沒有了。由於逆流之故,就“亡所”了,就不會再去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就是見聞逆流。

  為什麼叫“流不及地“呢?因為你雖然是逆流了,把前五根關閉起來,不跟著五塵跑,但是你只能把它守到第六意根,而流不到心地上去,所以叫流不及地。做功夫到這一步還差得遠,現在先不講,到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時再講。所以流不及地,就是不到心地。怎麼才能到心地呢?後面就會講到的。

  “名覺知性”,你能覺能知的那個,就叫做覺知性。

  “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你這個覺知性離開睡與醒、生與滅,離開相對的塵境,是沒有自體的。

  意根非常重要,在六根中它的勢力最強,所以修行時時刻刻都要在意根上著手。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應當知道,覺知性不從醒和睡的狀態中來,不從生滅中來,不從身根生出來,也不從虛空中生出來。虛空無知,怎麼會生出覺知性呢?

  上面講到覺知根是菩提勞相,不是實有的。什麼是菩提勞相呢?菩提本來是不動的,因無明之故,一念不覺而生妄動,於是就沾染色、聲、香、味、觸五塵,因染塵之故,從而生起勞相。染塵就好象鏡子被灰塵遮住了,因生勞相之故,種種的妄相都相對而生。你只要心不染塵,不遍計所執,心就不勞了。勞相在意根來說,就是生滅兩種妄相。前面說的生住異滅、寤寐,睡著了則是滅,醒來了就是生。生、滅這二種妄相,在圓妙心中粘湛發知,即無明粘住了圓妙真心,湛然不動的真知真覺發出一個妄知。因妄知之故,就攬法成根,招攬前塵落謝的影子成為意根。所以說這意根就是菩提的勞相,並不是實有。

  “何以故?”

  為什麼不是從寤寐、生滅、意根與虛空中生出來的呢?

  “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

  假如覺知性是從醒生出來的,那麼睡著了就應該滅掉。若覺知性滅掉了,就不應該知道“睡著”。實際上是知道睡著,睡著了也能喊醒,覺知性還在,並沒有滅掉。可見,覺知性並不是從醒生出來的。

  “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

  如果覺知性一定是生的時候才有,那麼滅的時候就應該沒有了。但滅的時候並不是沒有了,它也能知道滅,它還依然在呀。人雖然死了,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啊!如果真的沒了,真的斷滅了,誰來受這個滅相呢?所以覺知性不是從生來的。

  “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假如從滅生出來,意知根應該是隨著“滅”才會有,那麼當“生”來時,意知根就沒有了。如果意知根沒有了,又是誰知道生呀?所以覺知性不是從滅來的。

  生、滅兩方面都不可能生起覺知性,故知覺知性不是從生滅來的。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花,畢竟無性。”

  如果說覺知性是從意根生出來的,可是這寤寐兩種妄相是隨著身體的開合,而起現出來的呀。怎麼叫隨身開合呢?面五根起作用的時候,例如:眼根起見、耳根起聞、舌根起味、鼻根起嗅、身根起觸,在這個時候就叫開;假如這五根不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合。身根合的時候就是睡著了,身根開的時候就是醒了,所以隨著身根的開合,意根也就隨之而起落。睡著的人,你只要推推他,觸動他的身體,或者喊喊他,觸動他的耳根,那麼這個人就可以醒過來。這就是說五根中的任何一根開,意根就開了,六根都合上,意根才合。所以我們睡覺的時候,既不在想,也沒有看和動,當然也沒有聽和說。有人說睡著的時候意根還是有覺的,醒的時候意根先覺,這不一定。因為睡著的時候,你不推他的身體,不去喊他,他不會醒過來,而要等到睡足了之後才會醒轉來,所以叫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離開了開與合,也就是離開前五塵,就沒有覺知性。這個意根就象空中之花,是根本沒有的。畢竟無性,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以說覺知性不是從意根生出來的。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假如意知根是從虛空生出來的,那虛空自己知道,與你阿難不相關,“何關汝入”?既然是虛空知道,你沒有意根吸收這個法塵之相,你當然不知道。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通過以上的種種辯論可以看出,或者是從生滅,或者是從寤寐,或者是從虛空,或者是從意根,來尋找這個意入都不可得,所以說意入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又哪裡有什麼因緣、有什麼自然呢?假如那麼一個東西是有的,可以講是因緣生,或是自然生。現在連一個東西都沒有,還談什麼因緣和自然呢?所以是不可得的。六入到這裡就結束了。

  六入實際上就是講六根,因為根能夠吸收外面的色塵,六根把塵境吸收進去,就叫六入。從根生識的角度來講,根實際上就是心,六入就是講這個心。現在重點講的是入,就是從吸收塵境這個角度,破除“以為六入實有”的假象。有一種說法,認為六根中只有意根是心,其它五根都是塵,不能這樣局限地講。因為從識的依處來講,根就是塵,譬如眼識依靠眼根、耳識依靠耳根、鼻識依靠鼻根……。反過來講,根也能生識,當根對境時,識就生了。另外根本身也包含識,不是一定要對境才生識,因此說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也都是心。相宗說五蘊中的色是塵,後面的受、想、行、識都是心,這叫“開心合塵”。把心開成四個,而塵只有一個,這是對迷於心的人講的。六入講的是“開色合心”,因為眼、耳、鼻、舌、身都是色,都是塵,色開成五種,心只有一個意根,這就叫“開色合心”。這是相宗的說法。實際上心和色並不是固定的,心就是根,根就是心,這取決於你從哪一方面來看。從識的依處來講,根可以說是塵,從根能生心來講,根就是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下面再把六入稍微總結一下:因眼根所看的色塵是明暗,耳根所對的聲塵是動靜,鼻根所對的香塵是通塞虛實。假如塞牢了就嗅不到各種氣味,若不塞牢就可嗅到香和臭的氣味。虛就能夠聞到香臭的氣味,實就聞不到了,這是相對的。舌根所嘗的是甜、淡、苦,身根所觸的是冷、暖、滑、澀,意根所緣的是前五根與外五塵落謝的影子。因為有影子之故,所以有生住異滅。所有這些妄相,非但外面所對的塵是菩提勞相,乃至於六根本身也統統都是菩提勞相。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心本來是不動的,由於無明之故,一念不覺,無故攬塵,所以就有了勞相。心勞之故,就生出種種相對的明暗色空、冷暖滑澀、生住異滅的妄相。復因為種種相對的妄塵之故,在圓妙心中,無明粘住了我們湛然的覺性,發生出見、聞、覺、知,映照上面所說的明暗色空、冷暖滑澀、生住異滅等種種妄相,再結成根。所以這個根,就是由無明攬住我們的不動真心,結合了外面的妄相而成的。根塵和合之後,就能夠吸取塵相,由六根所吸取的塵相就是六入,所以六入歸結起來就是見、聞、覺、知、嗅、嘗。

  有位法師說見聞覺知就是六根的淨色根,而外面的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則是浮塵根,這樣說並不妥當。因為見、聞、覺、知是個妄知,是個妄見,根本不可得,既然不可得,怎麼會是我們的淨色根呢?所以還是憨山大師說得好,他說這見聞覺知就是無明殼,根本不是真有的,還是虛假的東西。假如不是無明的力量,就不能夠把我們的真心圈到軀殼裡去,這個無明的力量太大了。

  綜上所述:不管六入是根還是塵,都是虛妄不實、沒有自體的。

  下面我們開始講十二處。什麼是十二處呢?就是六根加六塵。所謂處者,就是說有個處所、有個地方。比如眼睛在臉上面,鼻子在臉中央,耳朵在臉兩旁,舌頭、身體也都有自己的位置,六根各有處所。六根對六塵,眼睛所對的色塵是些形形色色的東西,耳朵對的聲塵不外動靜二相,鼻、舌、身、意也都有各自所對的塵境,如此根塵相對,講起來就有十二處。現在是用六根來破六境,破掉這個境,也就等於破掉這個處所。

  相宗把十二處分開講,十一處是色,剩下的意根是心,它隨境而生,沒有處所,所以不列為處。這樣的說法不很妥當,因為佛說十二處。假如只有意根是心,其它都是色,那麼,當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對境的時候,應該是以色吸色了。比如眼也是色,眼根所對外面的境也是色,以色吸色就是無情對無情,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說法不太妥當。

  又比如根是能生識的,如果眼耳鼻舌身是色,色是無情,生出的識是有情,那麼它們生識就成了無情生有情。此外根還能識色,如果根是色,那麼就是以無情識無情。假如說根上沒有心,必須要等待根塵相觸生起六識的時候,才叫做心,那麼眾生就只能有六識,而沒有七識和八識。因為前六根有各自所對的塵,能生起六識,而七、八識並沒有具體的塵境,那麼眾生豈不是只有六識,七識、八識都不可得嗎?所以這種說法有毛病。我們說六根還是有六處的。有的法師說:意根就是肉團心,這樣的講法也不恰當。我們肉團心實際上是第八識所依之處,第六識所依之處是大腦。按我們中醫的講法,心光上照大腦,心腦相接了,大腦才起作用,若心光不上照大腦,大腦就不起作用。大腦是第六識,心是第八識,第八識又稱心王。

  這位法師又說:第八識是不動搖,無來去的,有來去的是第七識。可是根據《八識規矩頌》上所說:“去後來先做主公。”一個人死的時候它最後走,投胎時它先來,這是說第八識的。如果按他所說第八識是不動的,不生滅、無來去,這個有來去、有生滅的就該是第七識了。這樣講也不對,因為第八識之所以稱為識者,它是有處所的,它不是我們的真心。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的混合體,它還是有來去動搖的。真正不來不去的是我們真心--佛性,就是《楞嚴經》中所說的妙明真心,它才是真正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講到八識,它是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為一體,裡面還有生滅的部分,所以還是有生滅。我們把這些內容稍微講一講,是讓大家明白,十二處和六、七、八識都是講什麼的。我們現在講十二處,是著重在六識所依之處,也就是六根,根吸收的是塵:色、聲、香、味、觸,法,其中前五個是外塵,法是內塵,也就是前五識攝取的塵境在第六識落謝的影子。這些是相對而生,相對而有的,所以六根與六塵合起來叫十二處。我們現在講十二處,就是為了要破這十二處,明白它根本就沒有實在的處所。

  第三科十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復次,阿難,雲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現在世尊問阿難,為什麼說十二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這十二處是六根對六塵,也就是見分對相分。在根上是見分,在相上是相分,我們的阿賴耶識就同時具備見分與相分,這見、相二分只是一種假設,不要當成是實有的。這裡所說的見和相,一個是能,一個是所,就象蝸牛的兩只角,伸出來的時候就都有,縮進去的時候就都沒有了,而蝸牛的體就比喻我們的真心。這十二處都是從我們妙圓真心中生出來的,它的體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說十二處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一)色與見二處虛妄

  “阿難,汝且觀此祗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雲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佛問阿難,你現在看看這個祗陀樹林和林中的泉池,你是怎樣想的呢?你現在能看到這些東西的見,是色生眼見,還是眼生色相的呢?如果這個見是從色生出來的,叫色生眼見;假如是從眼睛生出來色相,叫眼生色相。這些樹林泉池,究竟是你眼睛生出來的色相,所以被你看到?還是色相生出你眼睛的見,因為色而有你眼睛的能見呢?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這個眼見的地方就是處,現在要為我們破這個處了。那麼色所顯的相都是處,這些處也就是顯的這些相,色相與能見的性,在我們一般人看起來都是實有的。象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大家你看到我,我看到你,既能彼此看見,也能看到房間中的東西,既然有能見、有所見,豈不是有處所?這是眾生的錯覺,在佛眼看來根本就沒有這個能見所見。為什麼說沒有能見與所見呢?因為這能所二處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出來的妄相。如果從體上來說,透過相見到本性,明白一切相都是我們自性的顯現,離性根本就沒有相,因為沒有這個相,所以一切皆無。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就體來說是沒有的,什麼地方有這麼個世界呢?若就相用來說,西方極樂世界又是有的,真空不礙妙有。你如果執著相用,認為確有一切相時,就對你說無,為的是破你的有,因此說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破你對有的執著。

  假如你偏空,就對你說有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相用不無啊!如來藏是個萬能的真體,它不是死的,而是能現一切形相,能生一切妙用的,所以不能偏空。偏空或者偏有,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執著,就性體說來,它是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所以說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既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說有,它是妙有非有;說無,它是真空不空。所以不要著相,著任何一邊都是過患、都不全面。

  淨土宗的人說我們只要能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行了,他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的,這樣說有說無,說明他們沒有從根本上搞清楚。淨土宗在這個問題上其實說得很明白,既要你念佛觀想,還要你讀誦大乘。為什麼要讀誦大乘?就是要明白這個妙理,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之後,才能上品上生呀!因為今天在座的諸位都想生到高品位,我們之所以要這樣說,就是要講明這個道理。否則就執著實有好了:有西方極樂世界,也有阿彌陀佛,你就這麼修也可以去。假如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現在也正在說法,說什麼法呀?也是說這個法,離開這個法,還有什麼別的法?沒有了。也是說的這個妙理。所以說你應該什麼都不執著,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妙用,偏空、偏有都是錯誤,執著兩邊就都不對!

  世尊接著問阿難,你現在看見祗園的泉池樹林,這些是你眼睛生的嗎?如果是你眼睛生的這個色相,那麼“見空非色”,你見到色相,色相生出來,色相是屬於色,那麼見到空的時候就應該是非色。接下來說“色性應銷”,見空的時候,色相就該滅了。也就是說,見色就不應見空了。“銷則顯發,一切都無”,如果色相銷了,虛空也不可得,一切都沒有了。“色相既無,誰明空質!”因為空與色、色與空,都是相對而有的。色相既然沒有了,空當然也無法成立,誰來識別這個空質?“空亦如是”,若空是從眼根來的,色性應銷。把這種假設顛倒過來,道理也是一樣的。所以色空都不是從眼根生的。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反過來說,如果色相能生眼見,因為色塵之故生出個能見。“觀空非色,見即銷亡”,因為這個眼見是由色相生的,色相沒有是空,那麼空就不能生眼見,當觀空的時候,眼見就沒有了。“亡則都無,誰名空色!”見都沒有了,誰來分別什麼是色、什麼是空呢?一切東西都是相對而有的,都不可得。剛才顧老師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境本無生因心有”,到這裡就全明白了。因為“因空顯色、因色顯空”,有色之後才有空,有空之後才有色。假如沒有空,怎麼顯色呢?假如沒有色,又怎麼知道空呢?比如現在這個桌子上,如果不把這些東西放上,我們說是空;如果放上這些東西,我們說是色。這是因為兩下對比才有的。假如根本就沒有這些東西,拿什麼說是空、拿什麼說是色呢?心和境也是這個道理,因心才有境,因境才有心。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個見不是從色相生的,眼見也沒有生出色相,所以見與色空都無處所,都是虛妄。既然色與見兩處都無,本是虛妄,所以“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非因緣之故,是為無生;非自然之故,就無不生。怎麼叫無不生呢?假如有個東西說是從什麼地方生的,那麼有生處就有不生處。比如這個小核桃是杭州特產,那麼杭州就是生處,廣東、福建沒有這種小核桃,那就是不生處。如果是個本來就沒有的東西,又講什麼生處與不生處呢?所以沒有生處,就是非因緣生;沒有不生處,就是非自然生。這個見根和色塵都是虛妄不實的東西,所以沒有處所,因此是非因緣性、非自然性。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