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67:虐下取功
經文:虐下取功。 殺人千萬欲圖功,只道勳名勒鼎鐘。 誰料淮河三漫決,空將身命付波中。 原文: 【注解】“虐”是害也,“下”謂我所屬胥吏軍民皆是。虐下以取功,必非實功,或凌侮以針其口,或敲樸以奪其情。彼所謂功,即天地所不恕之罪也,縱得邀賞,豈能消災? 【證案】梁武帝欲爭北魏壽春城,屢年興兵不下,有佞臣王足獻計雲:“壽春居淮水上游,若從下游築堰與城平,使水反灌,則城可得也。得城而去堰,水仍歸道。”帝奇其計, 從之,封足為大將軍,總理此事。起民夫十萬,限日興工,一時畚锸如雲,沙飛蔽日,雖大暑盛寒,雨天雪夜,不許休息,民不勝其苦,死者無算。堰將成,夜大風雨,見神龍數十游戲水上,築就之堰登時沖卸,民夫隨波漂沒,慘不可言。事為帝所聞,不加足罪,復起丁五萬添補。先時,柴草、柳枝、泥土近處所取,已經用盡,又從數十裡外搬運,足不惜民命,嚴刑催督,輕則捆打,重則立斬,民苦死者又過半。將成又決,空喪國帑,堰終不就。帝御駕臨工,足奏龜山腳下有龍穴,築堰驚動,是以出擾,帝曰:“龍性畏鐵,若取鐵數萬石镕汁灌之,則龍去而功可奏矣。”大臣苦谏不聽,差官各省購鐵,再起民夫十萬協濟。一日,取土見一石屋,內有人髪長丈余,指甲繞身二周,端坐如生。帝親讀其碑銘,有“末世蕭梁會我莊周,王足無端壞我壟丘”之句。帝曰:“莊子仙人,預知後事,可見此工應做。”催築益力,三月工成,倒灌壽春城,不浸者三版,帝大喜,設宴頒賞民夫,歡聲如雷。是夜大雨滂沱,雷電交作,水面有千軍萬馬之聲,須臾復崩,帶傾舊堤,波濤洶湧,聲聞三百裡,下游諸郡縣人民廬捨牲畜盡行漂沒,帝僅以身免,王足知罪無可逃,大哭投波而死。 【附證】(一)許進為都御史,冒雪夜行三十裡以搗哈密,得遺種八百人。將校以為封侯可得,進曰:“行師之道,期在綏安,安忍以多馘為功,窮而請命,殺之逆天,逆天者無後。”八百人不死,公三子皆秩爵尚書。(《感應篇像注》) 附斷:此不忍虐取之報,嘗謂將家無後,可信而無可信也。其故止在好殺與否,觀許公不以多馘為功,而嗣後克昌,可知所法矣。 (二)嘉靖時,御史王珣巡按三吳(古地區名,即吳郡、吳興郡、會稽郡等三郡轄地,合稱三吳)。舊例獲盜至三百人者升四品俸,部中所獲至數千人,按之多非實,公盡釋去,曰:“我不敢殺人以取功也。”後升左都御史,四子皆貴。 (三)順治四年,許某隨大兵入粵,授許邑令,妄欲立功,乃收鄉間長發者十四人,偽稱山賊,申報上司盡殺之。殺時正午刻,是日許之家屬屬任,途遇盜,劫殺男婦十四口,亦在午時。(《感應篇集注》) 譯文: 【注解】南朝梁武帝蕭衍想要爭奪北魏的壽春城,數年來派兵攻打,久攻不下。有個奸臣叫王足,向梁武帝獻計說:“壽春城在淮水的上游,如果從下游築壩,和城平齊,使河水倒灌,壽春城立馬可以奪取。奪下壽春城後,再將壩拆掉,大水還會流回河道。”梁武帝認為這是奇計,聽從了王足的話,封王足為大將軍,負責築壩之事。征用十萬民夫,克日興工,一時間無數鐵鍬、土筐一齊上陣,飛沙滿天,天昏地暗,不管嚴寒酷暑,下雨下雪,不准休息,民夫不勝其苦,死者不計其數。大壩即將築成的時候,當天夜裡起了暴風雨,有人看見有幾十條神龍在水上游戲,剛修好的大壩瞬間被沖垮,民夫被大水飄走無數,景象慘不忍睹。梁武帝知道這件事後,不但不治王足的罪,又征用了五萬民工補上。原來從近處取來的柴草、柳條、泥土等等,已經用完,又從幾十裡外的地方搬運。王足不體恤老百姓的疾苦,嚴刑催促督辦,輕則捆起來毒打,重則立刻斬首,民夫受不了苦而死的,又有大半。眼看大壩將要築成,不料又被沖垮,白白消耗國庫的錢財,最後大壩還是沒修成。梁武帝御駕親臨監督工程,王足上奏說龜山的山腳下有龍穴,築壩驚動了神龍,所以出來擾害,梁武帝說:“龍最害怕鐵,如果用幾萬石鐵,化成鐵水,灌進去,龍就離開了,就可以順利完工了。”大臣們勸阻這件事,不聽,派官吏到各省采購鐵,再征調十萬民夫參與築壩工程。一天,挖土發現一個石頭屋,裡面有一個人,頭發一丈多長,指甲盤繞身體兩圈,端坐在那裡,面貌如活人一樣。梁武帝親自讀碑銘,上面刻著一句話:“末世蕭梁會我莊周,王足無端壞我壟丘”。梁武帝說:“莊子是仙人,能夠預言未來之事,可見這個工程可以做。”催促築壩更加緊迫,三個月後,工程完成,大水倒灌壽春城,水深達六尺,梁武帝大喜,擺設宴席犒勞民工,歡聲雷動。當晚突然下了大雨,雷電交加,水面上仿佛有千軍萬馬的聲音,頃刻之間,大壩又崩塌掉了,連已往修建的堤壩也跟著被沖垮了。波濤洶湧,聲音三百裡之外都能聽到。下游的郡縣都被淹沒,人民、房屋、牲畜被淹沒,不計其數。梁武帝也幾乎遭難,王足知道罪責難逃,大哭投水而死。 【附證】(一)許進擔任都御使的官職,冒著大雪行軍三十裡,直搗哈密,捉住八百個哈密人。屬下的將校都認為,以這個功勞,可以封侯拜相,許進說:“行軍之道,在於保一方平安,怎麼能以多殺無辜平民為功勞呢?他們已經走投無路,求饒了,殺了他們乃是逆天而行,逆天的人斷子絕孫。”因此,這八個人都活了下來,許公的三個兒子都做到尚書。 按語:這是不忍心殘虐百姓的福報。有人說做武將的人沒有後代,這話也對也不對。因為關鍵是看這個武將是否殘忍好殺。我們看許公不殺無辜百姓來邀功,而後代昌盛,做武將的人應該向許公學習。 (二)明朝嘉靖年間,王珣擔任御史,奉命巡按三吳。按照先例,抓獲盜賊達到三百人的,就可以升到四品的俸祿。他管轄的地區,有的官員甚至捉拿到幾千個人,經過調查發現多數都不真實,王公把他們全部都釋放了,說:“我不敢殺無辜的人來邀功。”後來,王公升任左都御史,四個兒子都很顯貴。 (三)順治四年,一個姓許的人,跟隨清軍進入廣東境內,被任命為許邑縣令,只想著立功請賞,就捉拿了鄉間十四個沒有剃髪的人,污蔑他們是山賊,申報上級,全部把他們殺掉。殺人的時候,正是午時,當天徐某的家屬正在趕往許某做官的地方,在半道上遇到強盜,男女老幼被強盜殺害的,也是十四口人,也是在午時。這個可謂是奇報。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