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95:竊人之能


 2017/2/9    熱度:1609    下載DOC文檔    


  經文:竊人之能。

  【原文】

  以鐵盜金,以瓦盜玉,既使詐而使奸,真蛇心

  而蠍腹。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

  注:能者,文章政事,技藝之類。竊者,非其有而取之也,蓋名利二字,人所必爭,今竊人之能,以為己能,我享名利,淹沒他人,欺心甚矣。天理豈能容乎!

  案:江西盧本泰學問淵博,一切文韬武略,靡不通曉。任川東道時,鄰近苗疆,盧遣人至彼地,將山川險易出沒之所,繪圖成帙,熟悉於心,遇苗人竊發,即按圖設伏以待,多有斬獲,苗人畏服。盧因無子,年未五十告休林下,偕妻與一老僕至太湖深處,卜宅而居。一日,駕舟網魚,見上流淌下男女二人,急命撈起,尚有氣。須臾而活,其人名汪應采,乃士人,因挈眷往南圖館,遇暴風覆舟。盧憐之,偕至家為之換干衣,進酒食,留伊同住。閒中叩其所學,頗通透。盧益喜,朝夕與之講究制藝,亦日就高明。滿藏典籍,汪檢出一冊曰“平蠻指掌”,乃盧所著秘略也。暗抄而熟記之。居年余,值大比,盧謂曰:“子學已成,可出仕矣。”贈盤費五十兩金,使挈其妻以行。汪至京中式,廷試適問平蠻策,汪條對明悉,擢川中理刑,專理苗事。到任後,值苗人猖獗,汪照冊用兵,皆獲全勝。苗人大驚曰:“盧公復見矣。”遂不敢出。期年升道,即盧舊缺,汪將盧冊冒為己能,繕本進呈,帝大稱善,宣付史館。帝嘗與近臣言,於休致諸臣中得老成望重者用之。鹹以盧對,立起為兵部侍郎。盧廷見謝恩,帝曰:“卿前任苗疆,所向有功,奇謀異略,可得聞乎?”盧以前冊獻帝,覓之與汪所進不差一字,甚駭,詢其故。盧奏曰:“汪未第時,曾住臣家,想彼竊抄耳。但其有利於國,是臣是汪,未足計也。”帝終不釋然。召汪來阙,與盧面質。汪伏地流汗,慚愧欲死,帝甚鄙之。遂不重用。

  附:馬周游長安,住中郎將常何家。上以歲旱,诏文武官言得失。何平日未嘗學問,不知所言,周為代草,陳便宜二十四條。上怪其能,何對曰:“此非臣能,實系馬周具草耳。”上召之,與語甚悅。令直門下省,尋除監察御史,奉使稱旨。上以常何知人,賜絹三百匹,此不特不竊人之能,而且薦人之能,卒使人稱其職。己與有榮,非所謂君子樂得為君子哉!

  高齡初年學道,晚遭病魔,祈禱於真君。真君判曰:“齡敗德已久,鬼訟日多,又嘗竊古銘記,以為己文。水官譴其竊能沽譽,特列為巧詐之首,其不免矣。”未幾果死。夫竊能,不但竊人文字,如竊人之謀,以為己所畫,竊人之功,以為己所成,師傅之教誨,以為己之識見,皆是欺心之事,獲譴必矣。

  【譯文】

  注:能,所指的是寫文章、處理政事、技巧手藝;竊,指的是不屬於他所有而竊取的意思。總之說名利兩個字,是人們一定所爭奪的,現在偷竊別人的技能,而做為自己的技能,我自己享受名聲利益,埋沒了別人,太欺騙本心了。天理怎麼能相容!

  案:江西人盧本泰才學見識深厚廣泛,所有的文章體裁,兵法謀略,沒有不精通知曉的。他擔任川東道時,相鄰苗民居住的地方,盧本泰派人到了那裡,把山脈河流艱險平易及進出的所在,繪制成圖,裝訂成卷帙,熟記在心裡。碰上苗人發起事端,就按照地圖設好埋伏等待,多次制服了他們,苗人害怕心服。

  盧本泰因為沒有兒子,年紀還沒有五十歲辭官休息隱居;帶著妻子和一位年紀大的僕人來到太湖深處,安家落戶。一天,盧本泰駕著船到湖上捕魚,見湖水上游沖下男女兩個人,趕忙讓人撈起來,二人還有氣息。頃刻間兩人被救活了。那個人名叫汪應采,是一位讀書人,因為帶家眷到南邊尋求學館,碰到大風船翻了。盧本泰可憐他,將他們一同帶到家裡,並為他們換上干淨衣服,准備酒和食物,留他們住下來。空閒時考問他的學問,非常精通透徹。盧本泰更加喜歡,早晚與他講論探討制作技藝。汪應采也每天接觸高明的人。盧本泰收藏了許多經典書籍,汪應采拿出一本書叫做《平蠻指掌》,它是盧本泰所寫的秘不示人的謀略。汪應采暗中抄錄,熟記於心。住了一年多,適逢鄉試,盧本泰對汪應采說道:“你的學問已經成功,可以出外做官了。”贈給他五十兩銀子的路費,使他帶著妻子同行。

  汪應采到京城後考中進士,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時,碰巧問道平定蠻人的策略,汪應采陳述應對明確熟悉,被提拔為川中理刑,專門管理苗人的事情。汪應采上任後,碰上苗人猖獗,汪應采依照《平蠻指掌》用軍,都大獲全勝。苗人大為驚慌,說道:“盧本泰重新出現了。”於是,不敢出事搔擾,一年後汪應采升補了盧本泰的舊職。

  汪應采將盧本泰的書冒充為自己的,繕寫後將書冊獻給皇帝。皇帝特別贊賞,宣诏交給史館。皇帝曾經與相近的大臣商量在退休的各位臣子中,挑選老練成熟的人加以重用。大臣都推薦盧本泰,立即將盧本泰起用為兵部侍郎。盧本泰在朝廷上向皇帝謝恩,皇帝說道:“你以前在苗疆做官,一向有功績,你奇異的謀略,可以聽一聽嗎?”盧本泰將以前寫的書獻給皇帝,浏覽以後,與汪應采所呈進的書一字不差,特別驚訝。皇帝問其中的原因,盧本泰上奏道:“汪應采沒有登第時,曾經住在我家,想是他抄襲的。但期望有利於國家,是我是汪應采,沒有必要計較。”皇帝終究不能釋懷,將汪應采召進朝中,與盧本泰當面對質。汪應采跪在地上流汗,慚愧得要死,皇帝很鄙視他,於是不加重用。

  附:馬周出游長安,住在中郎將常何的家裡。皇上因為這年天旱,下诏讓文武百官談論得失。常何平日沒有學問,不知道說什麼,馬周為他作准備,陳述了二十四條計策。皇上奇怪常何的才能,常何說道:“這不是我的才能,確實是馬周起草的。”皇上召見馬周,與他談論特別喜悅。下令在門下省當差,後來授與監察御史的官職,奉命出使很合聖意。皇上認為常何了解人,賜給他三百疋絹錦。常何不但不盜竊人的才能,而且推薦人的才能,使人擔任了與他相稱的職位,自己也有榮耀,這正是所謂的“君子樂得為君子”啊!

  高齡早年學習道術,晚年遭受到疾病折磨,向真君祈求保佑,真君判決道:“高齡長久敗壞道德,鬼的訴訟一天多於一天,又曾經剽竊古代的銘記,以作為自己的文章。水官譴責他竊取別人技能,沽名釣譽,特此列為巧詐之首,不能得到獲免了。”不久,高齡果然死了。竊取技能,不但指文章,如竊取別人計謀,作為是自己的計謀;竊取別人的功勞認為是自己建立的。竊取師傅的教導,作為自己的見解,都是欺騙良心的事情,一定會遭受到天道的譴責。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