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佛教點燈的意義


 2017/2/10    熱度:14178    下載DOC文檔    

  春節期間,一般佛教寺院都會舉辦法會,比如拜三千佛,或是其他的忏會,但也有很多寺院,尤其是修習淨土法門的寺院,會舉辦念佛法會,很多佛教徒,都會利用這段假期到佛寺參加各種活動。

  如果是一般民間信仰的話,往往都會到廟宇或寺院燒香、拜佛,或者點平安燈、光明燈、安太歲,期盼佛菩薩或者神明保佑,使他們這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吉祥,能夠萬事如意,逢凶化吉、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我們學佛的人──尤其是念佛人來說,所謂“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在三百六十五天的第一天,當然也是先到佛前供養佛、念佛,一年就從供佛、念佛開始。

  不過,既然是每一天的生活都從念佛開始,也就無所謂過年的第一天要到寺院去拜佛、供佛、念佛,因為幾乎天天都是過年的第一天。

  因為每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所以每一天,阿彌陀佛肯定都跟我們同出同入,護佑著我們,使我們平安,使我們增福慧、消業障,讓我們能夠相應於我們身分而滿我們的願。

  一天的生活怎樣從念佛開始呢?早上眼睛一睜開,或者先坐在床鋪上靜坐念佛;或者刷牙洗臉之後,到佛堂上香,然後在佛堂念佛;或者找一個比較舒適的地方靜坐念佛。

  我常常強調,早上有三淨(靜):心神寧靜、空氣清淨、環境安靜。我也建議大家盡量以打坐方式來念佛,因為身體能夠不動,心就比較容易寂靜;以寂靜的身心持念彌陀洪名,最能夠養成習慣,最能夠獲得寂靜的體會。

  坐久了,也可以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到外面去調節坐久的身體,但依然不離開念佛,行住坐臥都是一句佛號,念念不捨,念念相續,所謂淨念相繼。

  當然,如果不能打坐的話,也可以經行念佛、拜佛念佛,或者“行、拜、坐”互相調整。

  一天當中如果有時間,可以重復這樣做,這樣就能養成念佛的習慣,也能夠跟阿彌陀佛的本願相呼應。當然,我們的往生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佛力;而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佛力都在這句名號當中,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便可獲得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與救度。只是養成這樣的念佛習慣,會更法喜地念佛。

  大家在大年初一就到念佛會精進念佛,可說比一般人到廟宇燒香、供佛、拜佛,在意義、功德上都來得殊勝。第一天我們這裡也有“傳燈供佛”,但這裡的傳燈供佛跟一般到寺院點平安燈,意義、目的是不一樣的。

  當然,所謂“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品來供佛都有功德,都能獲得佛菩薩的護佑,可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供燈也好,供花、供香,乃至任何的供品來供養佛,都不是為了求佛,而都是感恩佛,這一點與一般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一般人虔誠點平安燈能夠獲得平安,但也隨著他虔誠心的深淺,以及本身福報的大小、業障輕重而有不同的感應。

  但如果我們虔誠念佛的話,則必然會得到彌陀適如其分的護佑與消災延壽,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是靠佛的力量;因為我們平日就靠佛、念佛就已得到佛的護佑,此時供佛,只是藉有形的物質來表達無形的感恩之心,所以,這與一般人的點平安燈,祈求這一年的平安,在心情與成效是很不同的。

  真正的供養在無形的內心,不是有形的物質。經典上說:“自燈明,法燈明。”“自燈明”,以自己本身的佛性為燈、為光明,依靠自己佛性的光明;“法燈明”,法就是佛法,以佛法為燈、為光明,依靠佛法的燈明,不依靠任何,不依靠其他,這是一般學佛人供燈的目的。

  因為燈本身就是光明,光明象征著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夠破除愚癡的黑暗,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萬年愚。”

  我們以燈、以光明來供佛,這是藉此因緣提醒我們自己點燃智慧心燈,因為佛本身就有光明了,而且佛光照天照地,遍滿宇宙,充塞法界,不需要我們為他點燈他才有光明。

  古代沒有電燈,晚上都必須要點油燈,一方面使大殿明亮,一方面也使人能夠瞻仰到佛像的慈悲莊嚴,而生起恭敬禮拜之心;甚至晚上在外面點一盞燈,就能夠為來來往往的旅行者照亮前途,所以有了燈光就不會模糊,有了燈光就不會走錯路,有了燈光就有了前途。

  因為燈,所以有光明,並給前途帶來了希望;燈有溫暖,讓人感受到滿滿的幸福,這是另一個燈的涵意。

  “燈”象征著智慧,因此經典中說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顯。

  一般人點燈供佛,一方面是求佛加持、保佑,一方面也希望借著供佛的功德開啟智慧,破除愚癡。這個愚癡並不是一般講的智商低,沒有學問,而是指對宇宙人生真相的無知。但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一切都是靠彌陀的救度,功德完全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不在名號之外再去追求任何的功德。

  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使是供香、供花、供燈,也不離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完全依靠彌陀的功德。

  因為這一句名號已是萬德洪名,所有的功德──供花的功德、供燈的功德、供香、供茶……種種供養的功德就統統在裡面了;乃至三藏十二部的功德、十方諸佛的功德、一切菩薩的功德、八萬四千陀羅尼的功德,都含藏在這句名號當中。

  所以不離開名號,也無所祈求,這是我們念佛的人必須要了解的。

  前面講“自燈明,法燈明”,以佛法為我們的智慧,以佛法作為佛種來點起我們自性的智慧,點亮我們心靈的光明。一切法不離自性,所謂“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只是我們的佛性被貪瞋癡、妄想煩惱蓋住、分別執著蓋住,必須藉由佛法的智慧來破除我們愚癡的執著,顯發我們自性的明燈。

  當然,本身如果有德行的話,自己本身就有光明,可是我們深知自己完全無能為力,一定要以佛法的燈種來點亮我們自性的明燈──點什麼燈呢?

  點一盞“對彌陀恭敬信順”的燈;

  點一盞“恩慈體貼、謙卑柔和”的燈;

  點一盞“敦倫盡分、閒邪存誠”的燈;

  點一盞“奉公守法、為世良民”的燈;

  點一盞“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的燈;

  點一盞“慈念眾生,加厚於人”的燈;

  點一盞“凡事為他人著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的燈;

  點一盞“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燈……。

  點燈的意義就在這裡。只要我們這些燈點明了,自然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整年都會吉祥平安、萬事如意。我引一件故事來說明。

  北宋時代,有一位顯赫有名的宰相呂蒙正,呂蒙正小時候家中非常貧困,幼時被父親遺棄,與母親相依為命,不但是家無恆產,連住的地方也沒有,只能借他人廢棄的破窯洞為居所,靠著討飯過日子。

  呂蒙正小時候很乖巧也很懂事,幫忙母親挖野菜、撿木柴,幫母親討飯,為母分憂。同時也很好學,經過村莊學校的門前,聽到裡面學生朗朗的讀書之聲,就倚在門外傾聽,然後把所聽到的背下來。這樣一天過一天,無形中也在累積學問。

  由於他母親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存著一顆仁慈、厚道、與人為善的心,利用空檔之余,免費幫忙村莊的人洗衣服啦,織綿布啦,縫衣線啦,因此得到村莊眾人的愛戴,所以大家也都很樂意幫助他們。

  尤其是當地有一寺院叫作木蘭寺,裡面的出家眾對他更是疼愛有加,不但讓呂蒙正到寺院裡吃三餐、讀書,即使到了晚上,也允許他利用佛前的佛燈來看書。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呂蒙正本身的學業、品德都迅速增長。

  呂蒙正的母親教子有方,尤其對這個孤兒非常地疼惜,每天晚上不管多晚,她都站在破窯洞的前面翹首望著兒子歸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呂蒙正的母親發現每一天晚上都有兩盞燈籠送著呂蒙正回來,一開始以為是出家眾護送的,後來才發現並不是,因為到了窯洞前面,既沒有見到人影,而且燈籠也就自動消失了,每天晚上都這樣。

  呂蒙正他並沒有看到,他只覺得是月光朦胧,因為有了月色,所以天色不黑。母親當然心明如鏡,曉得這是兒子不僅學業有成,也是德望所歸,因此就更加注意教導呂蒙正。

  有一天夜晚,呂蒙正過了平日還家的時間還沒有回來,母親焦急的盼望著,已經打了四更,過了五更天就要亮了,這時才看到寺院的方向有一個人影緩步而來,頭上只有一盞燈籠護送著,不像以前是兩盞燈籠。

  這個時候他母親的心中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了。等到呂蒙正回到家,母親就叫呂蒙正跪下,並且聲嚴厲色地責問:“今天你有沒有做錯了什麼?你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呢?

  ”呂蒙正是一個很老實的人,對母親尤其孝順,因此就如實地禀告說:“夜深人靜正趕著回來的時候,隔壁村一位姓謝的無賴攔住了我的去路,說他懷疑自己的太太跟別人有私通,非得要我幫他寫一封休書不可。

  我當時不答應,可是他軟磨硬泡,死賴活纏,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為他寫了,我才能夠脫身回來,因此才回來這麼晚。讓母親大人掛念,實在是兒子忤逆不孝,萬望母親能夠饒恕原諒。”

  他母親一聽,頓時明白了一切。告訴呂蒙正說:“你呀!真是有失德行。為人要時時處處做好事、行善事,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你年紀輕輕,不懂得是非曲直,更不曉得他人之家常瑣事與家裡長短,青紅皂白辨不清,如果壞了良心,冤枉了好人,出了人命,豈不是鑄成了大錯嗎?”

  這一席話講得呂蒙正茅塞頓開,還不等天亮,立刻跑到隔壁村去找那一位謝無賴,跟他說休書上有錯誤的地方,要更正一下。當拿到這一封他所寫的休書的時候,立刻把它撕得粉碎,向謝無賴道歉,就謝絕了這一回事。

  當呂蒙正又趕回到破窯的時候,母親遠遠的看見兒子的身前身後,又亮起了兩盞紅燈。

  這顯示什麼?“神燈是伴隨著德行”,一個有德行的人,不必向神明點燈,本身就有燈;如果懷抱著邪惡、不正的念頭來求佛菩薩、求神明,那根本不相應,不可能達到效果。有句話說:“神明存在於正直之心”,我們只要“正心誠意”,本身就是神明。

  所以府城隍廟兩旁的對聯就說:“舉念奸邪,任你燒香無益;存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

  一個受三皈依的人,自然有三十六位善神保護;一個清淨持守五戒的人,也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能夠這樣,經過廟宇的面前,反而神明都要立身來禮拜,因為你的身旁有很多菩薩善神護佑著。

  以我們念佛人來說,一切功德都來自於彌陀,況且我們即使五戒也守持不清淨,即使呂蒙正這樣的先賢大德,他的德行我們也無法與他相比,那怎麼辦?只有靠阿彌陀佛。

  經典上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只要我們念佛,就有佛光來照我們,不只是兩盞神燈而已。

  又說:

  念佛人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這四十裡是一種表達方式,並不是局限於數目上的四十裡,意思是只要我們念佛,就有滿宇宙的光明照在我們的身上。

  協會已將“念佛放光”的感應故事輯成一本隨身書,大家可以利用時間看一遍,不僅能增加我們念佛的信心,更可以讓我們打自內心歡喜念佛。

  其實每個人都有光明,善心有光,惡心也有光,只是惡的人光是黑暗的光,善的人隨著善心的大小,光明的熾盛度也顯現出大小的差別。

  不只是人有光明,動物、植物也都有光明,凡是一切活著的,都會有光,都會有溫暖。知道這樣的道理,就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盡量自淨其意,散發我們自性的佛光,同時一方面也專一虔誠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的光明跟我們的光明,我們的光明跟阿彌陀佛的光明“燈燈相照,光光互融”。

  ——2014年2月2日(大年初三)

  開示於台北弘願念佛會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