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144:怨天尤人


 2017/2/28    熱度:1948    下載DOC文檔    

  

  經文:怨天尤人。

  【原文】

  命該缺陷,怨天何用?自不長進,尤人奚為?雖有滿箧金珠,入手登時就縛。我勸世上貪夫,守賤安貧最樂。

  注:人生陷缺,皆由命造,於天何與,於人何涉?而乃怨之尤之也。從來能安命者,食貧守賤,多有後福。而不安本分,動則怨天尤人,偏有意外奇禍。蓋怨尤者,必不自反,惡業益重。是以天災人禍,其來加速也。

  案:荊州楊大同,祖父遺產頗豐。因其沉酣曲蘖,兼好嫖賭,以致資囊蕩盡,貧苦無聊。大同不反躬自責,反恨天道不公,每日指天而罵。又恨親戚不為幫助,朋友不為扶持,呼名毒咒,願各速死,以快其心。一日,月下正巡檐怅歎,忽有一少年叩門而入,衣衫齊楚,品貌端莊,謂大同曰:“爾欲發跡,當從我游,怨尤奚益?今有一好境,欲偕爾往,可以立刻富貴,爾能隨行否?”大同喜而願從。少年乃出錢沽酒,與大同暢飲。至夜半,命取筆硯,於壁間畫門,噀水念咒,雙扉忽啟。少年執燭前行,大同後隨。至一處,見堂階宏敞,鋪設華麗。又進至內室,則珠簾繡幕,畫檻雕欄,宛然仙境。少年起箧,盡是金銀珠玉,指謂大同曰:“子既憂貧,何為不取?”大同乃盡意取之。少年忽滅燭不見。大同在暗中覓歸路不得。正在傍徨,忽聽數人大呼捉賊,用繩縛倒,乃是一巨室。旦送官,不能分辨,死於杖下,竟不知少年是何鬼神。

  【譯文】

  注:人生存在的缺陷,都是由自己的因果業力造成的,和上天有什麼關系呢?和別人有什麼關系呢?而有些人怨恨這怨恨那。從來能夠安於命運的人,處於貧困,甘於卑賤,大多有後來的福份。而不安於本分的人,動不動就怨天尤人,偏偏會有意外的災禍。大概有怨恨的人,一定不會反躬自省,從自身找原因,因此罪孽更加嚴重了。所以,天災人禍,來得更加快了。

  案:荊州人楊大同,祖父留給他的財產頗為豐厚。因為他沉溺於飲酒,又加上喜歡嫖妓賭博,以致於家財揮霍一空,貧窮困苦,無所事事。楊大同不反過來責備自己,反而怨恨天道不公平,每日指著天空咒罵。他又怨恨親戚不幫助,朋友不扶持,叫著名字惡毒咒罵,願每個人趕快死了,才使他的心裡稱快。

  一天,見天上有月光,他正徘徊在屋檐下怅然歎息,忽然有一位少年敲開門,進到他家裡。少年衣衫整齊,相貌端莊,對楊大同說道:“你想發跡的話,應當跟我走,怨恨有什麼用呢?現在有一處好地方,想陪著你前去,可以立刻取得富貴,你能夠跟隨我嗎?”楊大同高興,願意跟隨。那位少年於是拿出錢買了酒,與楊大同開懷大飲。到了半夜,讓楊大同取出筆和硯台,在牆壁間畫了一個門,將水含在口裡噴出,念了咒語,雙門忽然開啟了。少年拿著蠟燭在前邊走,楊大同在後面跟隨著。來到一個地方,只見房屋台階宏大寬敞,鋪設的東西華貴美麗。兩人又來到內室,都是珍珠做的簾子,刺繡做的幕帳,彩畫的門檻,雕刻的欄桿,宛然象神仙的境界。少年打開箱子,全是金銀珠玉,指著對楊大同說道:“你既然憂慮貧窮,為什麼不拿走它?”楊大同於是盡力拿取它們。少年忽然吹滅蠟燭,不見了。楊大同在黑暗中尋找不到回路,正在彷徨,忽然聽到幾個人大聲呼喊捉賊,將他用繩子捆住倒在地上,原來是一個巨富的家裡。天明,將楊大同送到官府,他不能夠講清原因,被打死在杖下,竟然不知道那位少年是什麼鬼神。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