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香不妨按按手腕穴道
[導語]“十人九虛。”以此來形容如今運動少、整日活在空調房、夜生活頻繁的都市人群,可謂相當准確。 專家指出,對於“虛”人來說,調理好統攝全身陰陽氣血的任督二脈尤其重要,從中選取穴位用熱敷、針刺、艾灸等最能激發人體正氣。此外,足陽明胃經、心包經上的若干穴位也有 晚上睡不香 按按手腕穴道 “打通”任督二脈可防病 武俠小說常將打通任督二脈當成功力提升的一大要件,用中醫理論來分析,這兩條重要經脈對保健確有功效。劉健華說,任脈行走在人體腹部正中,總調全身陰氣和氣血。督脈穴位有28個,行走在人體背後的正中,督領全身的陽經,統攝全身陽氣和真元。由此可見,任督二脈對於統攝全身的氣血陰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劉健華說,任脈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關元、氣海,常被人提及的保健穴位“足三裡”則在足陽明胃經上。日常采取揉按、熱敷這些穴位,“次數越多越好”,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辦公室一族最適合叩打足三裡。該穴位自古便負盛名,古人習慣以艾灸此穴來防胃病、嘔吐、腹瀉、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劉建華解釋,足三裡在小腿外側,約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一橫指,按壓起來有酸脹感,但不會發麻。 犯頭暈頭疼不妨捏捏“後腦勺” 隨著現代人因生活方式改變,坐的時間越來越久,頸椎、腰椎等脊柱病變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劉健華推薦,此類患者的穴位保健應選風池、風府、腎俞、命門四穴,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 頸椎患者最適合按壓風池和風府穴。這兩穴都在腦後,具體來說,風府穴的位置為“後發際(發線根部)正中直上一寸”。風池穴的定位為“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簡單來說,就是在風府穴的兩側。除了可緩解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頭疼,刺激風池穴還能起到醒神、提神的作用。 在腰椎上的腎俞穴(是膀胱經上的要穴,為“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點五寸”,要找准此穴得花些工夫。劉健華說,我們日常系腰帶的位置,即腰側兩處凸起是髂嵴,它與腰部正中凸起的骨頭即第四腰椎棘突相平。找到第四腰椎棘突後,向上數兩個,即為第二腰椎棘突。腎俞穴在其左右一點五寸。 找到腎俞穴,命門穴也便迎刃而解。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屬於督脈。武俠小說中常有“擊中命門,沖擊脊椎破氣機,致敵截癱”的描述,不無幾分道理。腎俞穴、命門穴可緩解腰椎疼痛,除了按壓外,更適合熱敷。 此外,辦公室一族中,陽虛、氣虛等元氣虛損者不在少數,因此,特別適合熱敷或艾灸關元、氣海兩穴。這兩穴對於容易疲勞、腰膝酸軟、有尿頻、尿痛等泌尿系統症狀者效果較好,月經不調、遺精等婦科、男科病也可將其作為輔助的保健穴位。關元穴的位置在“臍下三寸”,氣海則在“臍下一寸”。 失眠、心悸可按腕上穴位 睡眠不好是都市人群的典型症候。劉健華建議,失眠時不妨按按手腕上的內關、神門兩穴。兩穴均可緩解心血管系統的不適,並各有側重。內關穴的定位為“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骨)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有個簡單的測量辦法,即先握拳屈腕,可摸到手臂正中的兩根最為凸起的筋,內關穴約在兩筋之間,再以手掌與手腕相接的橫紋到肘部的距離為12寸,則選擇靠近手腕一端的六分之一處為內關穴。按此穴可緩解胸悶、心慌、眩暈、暈船、胃痛、嘔吐。 神門穴對失眠的緩解效果更為突出。其位置是“手腕關節手掌側,尺(骨)側腕屈肌腱的桡(骨)側凹陷處”。簡單來說,先拳屈腕,摸到手臂上最靠近小指一側的一根筋,神門穴的位置在這根筋近大拇指方向且在手腕橫紋上。 有些為人們所熟知的急救穴位,其實也有保健防病的效果。例如合谷穴,即虎口處正中略偏向第二掌骨處,可刺激人從混沌中立即清醒,其實,該穴還有緩解腹痛和便秘的效果。此外,經常按壓耳甲腔(即外耳廓與耳道之間的空間),可起到調整髒腑功能的效果。 要提醒的是,上述保健穴位,除了任督脈上的穴位外,分布上一般為對側的兩處,例如神門、內關在左右手腕就各有一處,按壓時切莫遺漏了一個。此外,按壓穴位時應保持一定的頻率和力度,一般建議一次按壓持續五至十分鐘。
:素食护生 :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