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在殡儀館助念時,遇有其它亡者的家屬請求一起助念,該如何處理?
問:在殡儀館助念時,遇有其它亡者的家屬請求一起助念,該如何處理? 為什麼師父會設這個問答?因為這種情形我曾經遇過。多年前,有一次我到台中殡儀館助念。助念完了,走出來,到殡儀館外面的停車場,准備要開車回來講堂。我感覺有一個人,從殡儀館的裡面一直跟著我,跟到殡儀館外面。當我車門打開,准備發動要將車子開走,他才突然將我的車門打開,我嚇一跳,以為是要跟我搶劫,原來不是,因為他將我的車門打開,合掌,很虔誠要求我,說:“請師父慈悲,為我太太助念。”那個態度是很誠懇。我看到他是要邀請我跟他太太助念,不是要跟我搶劫,我就很放心。 我說:你怎麼會想到要請我跟你太太助念?“我就是剛才看到您在我太太靈位隔壁,在跟那個亡者助念開示,我聽了很感動。法師!您很會開示,還帶一群蓮友為亡者念佛,讓喪家感受到很溫暖。我聽到您的開示很感動。我太太年紀輕輕就死亡了,很可憐!請法師您慈悲為她助念。”我就跟他說:剛才你聽到我為你太太隔壁的亡者助念開示,你怎麼不順便說?我已經助念二個小時了,要趕回講堂了,你才來拜托我。“法師慈悲啦,我就和您不認識,我太太死得很可憐,年紀還很輕,師父!拜托您啦。”師父的心就很軟,聽到人家在拜托,就答應他:好啦!好啦!我等一下再回去,先為你太太助念開示。“法師!那要多少錢。”哦!不用錢!你只要與我虔誠為你太太念佛,幫助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那你發心來學佛修行,也為人助念,這樣利益你太太,也利益你自己,這樣就是對師父最好的感恩。所以我就和他一起再進入殡儀館,再繼續為他太太助念開示。這都是因為曾經有遇過,所以師父才會設這個問答。 還有一回到台北助念,那個亡者就是霧峰楊醫師的姐姐的婆婆。去到喪家才知道,原來喪家隔壁也在辦喪事。隔壁這個亡者的女兒,和霧峰楊醫師的姐姐認識,也是學佛的人,知道師父和我們本願山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為隔壁的亡者助念,所以要求師父和大家,也同樣能夠為他的媽媽助念。所以經由和霧峰楊醫師的姐姐,和他家屬商量之後,兩戶喪家都同意,亡者的牌位擺在一起,一起助念,都同意了,因此一切就圓滿了。 所以,我們只要遇到原來申請助念的喪家,他願意讓後來申請助念的喪家,這亡者的牌位請來擺在一起,一起助念一起開示,這樣當然事情就圓滿了。如果不肯,就不可以勉強,千萬不可以使原來申請助念的家屬生煩惱心。 答:應先征詢原先申請助念喪家是否同意。若獲同意,可將後申請喪家之亡靈牌位,請來擺在一起,請兩方家屬一同在靈前念佛。此時,開示者說法,必須左右兼顧,同時進行。 開示的人對於亡者有二位以上,這個時候的開示,就要非常有要領。因為對張三說,也要對李四說,這個就要有要領了。對單一亡者開示,這對一般的人來說,沒有困難,但是同時對二位亡者開示,要左右兼顧,要讓二位亡者生歡喜心、生念佛心、生求生心,開示的人若沒有經驗、沒有要領,是很難勝任的。 就像剛才師父所說的,在台北助念那次因緣,我將隔壁亡靈的牌位請來跟原先喪家這個亡者的牌位擺在一起,我就兩方面同時贊歎鼓勵: 現前亡靈某某老菩薩,你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已經過世了。因為你捨報的因緣,你陽上的媳婦祈請師父、祈請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諸位法師與諸位在家居士,為你助念,藉著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幫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如此殊勝的法緣,除了你平時念佛善因所召感,也是你陽上眷屬的孝心所召感,同時也是阿彌陀佛慈悲巧妙的安排。因為你捨報的因緣,大眾為你助念的法緣,所以你隔壁的亡者某某人,才能夠聽到這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的呼喚。某某亡靈他的陽上孝女,也非常的有孝心,是學佛的三寶弟子,為了要利益亡親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因此要求現前亡靈某某老菩薩你陽上的媳婦,希望能夠請師父,和我們本願山彌陀講堂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共同一起為他的亡親念佛開示。經由兩方的協調商量,終於答應了。這就是現前亡靈某某老菩薩你教導有方,陽上的眷屬不但為你設想,也為你修福,而且很有心量、很有胸懷,連隔壁亡者的牌位,也願意請過來,和你的牌位擺在一起,讓大家念佛,同樣聽到阿彌陀佛慈悲的呼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殊勝的因緣,可見你們二位亡者,在過去一定有結善緣、結好緣、結法緣、結佛緣;也是現前亡靈某某居士你的福報,因為某某老菩薩的捨報,我們來為他助念,所以你才有被助念到的法緣。亡靈某某老菩薩的家屬,也同意你陽上的家屬將你的牌位請來擺在一起,一起助念一起開示,可見你和阿彌陀佛的法緣很殊勝。因為這次助念法緣,並不是你陽上的家屬所邀請,阿彌陀佛要度現前亡靈某某老菩薩,要度現前亡靈某某居士你們,真是安排的非常巧妙,所以現前亡靈某某居士,你要生出感恩的心,感恩現前亡靈某某老菩薩。現在我來為你們念佛,請你們一起與我至誠念佛,阿彌陀佛一定放光普攝現前兩位亡靈,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證悟光壽無量。來!一起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經由師父這樣開示,請問諸位:如果你是原來的亡者某某老菩薩,你聽了內心會很歡喜嗎?會。或者你是隔壁這位某某居士亡者,你聽了後會很歡喜嗎?會。歡喜的心一生起,會想要念佛嗎?會。所以開示非常的重要,你要怎麼樣讓亡者生起念佛的正念,就是你開示的要領。我們去為亡者助念開示,當然目的就是希望亡者能夠起正念念佛,跟隨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助念的目的。如果亡者起了正念,想要求生,再來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對不對? 所以,助念開示,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情形,我們都要有智慧處置。我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亡者設想,為亡靈打算,藉著六字果號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幫助失去了色身肉體的可憐眾生。所以助念開示能夠傳揚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利益眾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若原先喪家不同意,如蓮友人數夠多,又另有開示者,可分成兩組,兩地各自助念。 如果原來申請助念的喪家不同意,我們就不能勉強。助念的蓮友人數如果夠用,譬如說有一、二十人,可以另外分派十位蓮友,到後來申請助念的喪家亡者的靈前為亡者助念。如果蓮友不夠多,那麼有其他的因緣,再另外安排。那麼蓮友的人數夠多,還另有開示人員,就分成兩組各自助念,這樣處理,事情就圓滿了。 切不可未經征詢同意,就擅作主張,使原先申請的喪家心生煩惱。 這一點非常的重要。我們學佛的三寶弟子,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尊重對方。縱然我們是發心沒有向人家收錢,去到喪家為亡者助念,我們都要尊重喪家孝眷對自己亡親或是處理的方法。 世俗人的觀念就是:亡親已經過世了,趕快在他的腳尾拜腳尾飯,一碗飯上面放一顆鹵蛋,插一雙筷子,然後插上三只香。那碗飯昨天擺到今天,今天又擺到明天。那碗飯全是香灰,你想亡者會吃嗎?我若是亡者我一定不吃。第一,飯擺二三天了,一定硬梆梆了,硬梆梆的飯又冷冰冰的,怎麼可能會想要吃?就算飯沒有硬梆梆的、沒有冷冰冰,也全是香灰,怎麼會有可能吃呢?但是,這就是民間喪禮的風俗,你不可未經孝眷的同意,就將那碗腳尾飯端走,喪家的孝眷會翻臉哦。過去我們本願山彌陀助念團一位老菩薩,就是這樣很熱心,但是行事沒有尊重對方,自作主張,將亡者腳尾那碗腳尾飯端走。亡者的孝男真的翻臉,當場對他大聲:“你為什麼將那碗腳尾飯端走?”他就趕快跟他解釋:“拜腳飯不好啦,如果亡者要爬起來,那碗腳飯在他腳尾,會被它絆倒啦!”——亂講。不會,還胡說八道。像這樣都不是念佛人應該要去做的事情。我們行道一定要如理如法,你不懂不要亂講。你要尊重別人對喪事的處理方法,縱然他很不如法,我們都要將如法的告訴他。他都已經在拜豬頭了,你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將豬頭端走,他會想:“我的亡親平常就很愛吃豬頭,你將那碗豬頭端走,他要吃什麼?你怎麼這樣!”他就會很不服氣。 我在台北三重市為我舅舅念佛的時候,和我舅舅的陽上子女,也就是我在俗的表弟表妹,商量為舅舅拜飯菜,千萬不要拜三牲酒禮。因為一般風俗喪禮敬拜亡者,會拜三牲酒禮。在守靈期間,他們真的聽我的話,但是在告別式的時候,阿彌陀佛,我一到才看到,在靈前,哇!那豬頭一付,很大,我看見差點昏倒在地。但是我還是一樣,為他拈香、為他念佛,因為就已經成為事實了,你沒有辦法去改變事實,更需要用這句佛號幫助這位亡者解脫,對不對?要不然為亡者拜魚、肉,拜葷的東西,會使亡者加重罪業,增加輪回、增加沉淪,所以這時候更要用六字洪名幫助亡者減輕罪業,對不對?趕快為他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的蓮友看到亡者的靈前擺了豬頭、鴨頭這些葷食的東西,覺得為亡者念佛沒有功德,所以所有蓮友馬上又回家去了。一票人又帶走,連為亡者念佛都沒有,這樣對不對?這樣不對。因為家屬堅持要拜葷食的,你沒有辦法,這時候我們更要以六字洪名幫助亡者,不然他因為陽上家屬堅持拜葷食的東西,增加他的罪業而全名他更墮落,這個時候應該是要更虔誠為亡者念佛,這樣才對。 因為亡者的法緣各有不同,每一個人的果報也不同,所以我們去為亡者助念,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幫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亡者只要肯念佛,肯求生西方,縱然他陽上的家屬為他拜豬頭、拜雞頭、拜鴨頭,這個亡者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嗎?可以!可以。這個亡者若肯念佛、肯求生西方,一定能夠讓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因為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救度,沒有因為眾生吃魚吃肉,就不接引他;只要眾生念佛、只要眾生求生,有往生之因,就是願行具足,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如果阿彌陀佛對十方念佛要求生西方佛國的人,因為他吃魚吃肉就不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十方眾生有幾個人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如果一定要吃素,不可以吃魚吃肉,念佛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我看諸位你我也沒有資格往生,為什麼?因為我們過去不知吃多少魚、肉了。 所以,我們對於家屬無法很如理如法以佛教的喪禮處置自己亡親的後事,我們更要悲愍的幫助家屬,如理如法發落亡親的後事。當然有的肯配合,有的不肯配合。 那我們為亡者助念,其他亡者的家屬請求一起助念,更是要有智慧處理,千萬不可令人心生煩惱。 若因緣不具足,或可請後申請的喪家,依照團規重提申請,另外排時段助念,使一切圓滿。總之,處事以利他為根本,圓融為原則。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