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聖誕,修出生命的富貴莊嚴
今天是普賢菩薩聖誕。一般來講,按照世俗法來講,觀音菩薩的法門可以攬括了修天道的法,比如吃齋念佛,行善積德,這些一般屬於天道之法。這個天和佛教講的帝釋天也是不同。這個天,其實是道教講的天神的修法。佛教的二十八天中,一般是沒有天權。但道教的天,講的一般是有天權。地藏菩薩的法,是攬括了超度鬼神道的修法。這個是佛教的世俗化以後產生的。 所以一般人求平安求子求事業,都會找觀音菩薩。要超度,解開地獄的結,就找地藏菩薩。要開智慧,找文殊菩薩。觀音,地藏,文殊,這些菩薩的作用,跟道教的一些世俗作用非常的類似。大家不要以為,我在學佛了,其實你做的一套,全是道教的方式,燒香,普佛,超度,全是道教的東西。那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在哪裡?真正的區別,就在普賢菩薩,以及《大方廣佛華嚴經》。 有些人說,佛陀在世時,也沒有普佛,超度,也沒有燒香,只有打坐。進入中國就變成了燒香,點燈超度、普佛、造佛像、念經。有些人就覺得,要回歸到印度的方式去。其實悉達多在印度時,托缽打坐的修行方式,只是適合當地的土壤,不適合中國的土壤。印度土地貧瘠,氣候不好,那中國有神州,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土難生嘛。佛法進入中國,就以大乘佛法來代表,大乘佛法的代表,就是《華嚴經》,普賢菩薩。 要談論智慧,中國老子的智慧,更適合中國人思維方式。所以你去看,我們念《金剛經》,用的最多的,不是《金剛經》空有的智慧,而是《金剛經》的福德。不管是修道人,還是善男信女,一般都用《金剛經》的福德,來求子,求事業,健康,壽命等。這個現象,大家有沒有觀察到。 《華嚴經》進入中國,就開闊了中國人的思維,就是靈性的境界模式。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應該是佛教和道家。耶稣去印度是跟印度學的天國思想,回來創辦了天主教。道教有神仙,有天宮,還有一套具體修仙之法。歷史上最偉大的聖人,都是出現在東方。釋迦佛和老子。釋迦佛的境界,以《華嚴經》為代表,普賢菩薩的富貴莊嚴為代表。所以你去看普賢菩薩,他就是富貴莊嚴的代表。 在《法華經》中,普賢菩薩出場時場面轟轟烈烈,騎著威風凌凌的六牙大象,無量天龍八部圍繞,來時,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寶華。這就是生命的富貴莊嚴的境界。所以普賢菩薩代表的,就是你生命本有的富貴莊嚴。 修行人都要期待開悟,到底要開悟什麼?永嘉證道歌講,窮釋子,口稱貧,實則身貧道不貧。道是什麼?道就是開發內心的富貴莊嚴。一整部《華嚴經》,就是內心富貴莊嚴。像《阿彌陀經》、《地藏經》、《藥師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經。 《華嚴經》有什麼啟示?生活不是只有柴米油鹽,還有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西游記是很偉大的著作,有天神,菩薩,護法,神仙, 還有妖怪。這在一定層度上,也開發了中國人的靈性。人不是只有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聽到的。還有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見的境界。《華嚴經》進入中國後,更豐富了中國人靈性的境界。 你去觀察,中國開始大面積造大佛像,大佛窟時,就是《華嚴經》進入中國後。每個人都要熱衷開發內心富貴莊嚴,這時,境界已經超越了世俗的要求,好像說,要保佑我平安,發財,長壽。《華嚴經》進來後,我們生命觀就改變了。生命是如此莊嚴,如此美好。這就是靈性的覺醒。身可以貧,但道不貧。道就在《華嚴經》進來後,我們已經靈性具足圓滿了。 中國祖師的修法,以禅為主,那禅的境界,就是以華嚴為主,以富貴莊嚴為主。中國到處的大叢林,這就是華嚴境界的展現。禅宗以蓬勃廣大的心量,開發了每個人靈性的境界。但這個境界,道理上明白了,可是還要去修證。如何一步步的擴大心量,提升靈性的高度。這是普賢菩薩給予的啟示。 生命中只有一道工作要完成,就是開發靈性的富貴莊嚴。當你靈性富貴莊嚴起來時,福報就增長了,外在也會慢慢富貴莊嚴。外在的莊嚴,不僅只是蓋大廟而已。而是明白了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是佛殿堂一樣莊嚴。大家去看,為什麼叢林都要建在風水寶地。其實風水寶地形成的山河氣脈,就是一個大佛殿,大佛堂。整座山脈就是一個大佛殿。歷代祖師開悟後,氣勢都是涵蓋乾坤。不僅靈性上達到,心量上也達到了。 普賢菩薩的莊嚴中,第一是物質莊嚴,這個物質莊嚴,不在局限在一個地方,而是一座山。整個山脈都用來做菩薩道場。你看禅宗叢林,都在山裡頭,很粗糙,很少有細致的地方。因為整個山都是大道場,何必細節莊嚴一個小地方。禅宗的風格,就是粗狂。所以禅宗的祖師,都非常愛好行腳,趙州八十尤行腳。因為江山如此多嬌,山河大地都是佛的道場,如此莊嚴,怎麼不去看看呢。這也是普賢菩薩的啟發。 第二是眷屬的莊嚴。佛身邊都是諸佛圍繞,代表眷屬莊嚴。眷屬很多,有菩薩,還有天龍八部。感覺佛經佛一出場,都是非常熱鬧的,十方諸佛,各大菩薩護法,都來了。這就是眷屬莊嚴的部分。這跟小乘小車的境界,是不同的。 第三是法相的莊嚴。佛菩薩的三十二相,一般我們都迷失在物質中。好像獲取越多物質,就代表越有福報。這就錯了。真正的福報,是修出佛的三十二種相好莊嚴來。身體要好,相要莊嚴,那如何修?要修種種菩薩行。祖師大德都是巍巍堂堂,一表人才,像清涼澄觀國師,這就是修出來的莊嚴相。 轉自:福安古觀音閣 新浪博客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