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師親證法華三昧,仍靠普賢菩薩指點念佛往生
當各種佛菩薩紀念日來臨的時候,我們是該念菩薩還是該念佛號?在我們這個學佛有問必答平台,經常有人會糾結我們到底是念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還是專念佛? 我們經常回復說“諸位菩薩如同救生船,而阿彌陀佛如同航空母艦,所有這些菩薩的使命,就是把我們從救生船進一步送到阿彌陀佛這艘航空母艦。 菩薩如此,十方諸佛也是如此,在《佛說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都在勸導我們要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佛菩薩不是我們凡夫,不要用我們凡夫的心境去衡量佛菩薩!我們凡夫才會嫉妒乃至怨恨自己的弟子或徒弟去跟別的師父”。 一則有關普賢菩薩的感應事跡:大行禅師,齊州人。入太山(泰山)居茅棚,草衣果食,苦行辦道,專精修證法華三昧,感得普賢菩薩現身,教禅師稱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淨土。禅師遵菩薩之教,專精稱念阿彌陀佛至三七日的午夜,忽見蓮花遍地,心眼頓開,見十方佛。了知自己將往生淨土,更是加倍念佛。後感微疾右脅而臥示寂,幾天後顏貌如生,葬後數日異香不散。 學佛有問必答按: 這個感應事跡很短,但信息量大: 1、首先這個人是一位禅師; 2、其次一直居住在山上苦修,用草當衣,摘野果充饑; 3、第三很幸運,證到了法華三昧,得見普賢菩薩現身; 4、普賢菩薩現身做什麼呢?教這位禅師:要念佛、要發願往生極樂淨土。 看到這裡,大家發現什麼啟示嗎?就是這位禅師繞了一個很大的彎路,繞了很久,還是靠念佛往生。而且他很幸運,因為能證法華三昧的少之又少,這還是古代,當今末法時期,估計是無人可以做到了。萬一他沒有證到法華三昧,或者自修自悟修偏了,這輩子就完蛋了,因為走火入魔也是常有的事。 印光大師說過:佛學通家,不如老實念佛的愚夫愚婦。因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今生就能夠解脫,能夠往生成佛! 我們現在雖然可能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它什麼也不會,但是我們的位置一點不會比大徹大悟的禅師低!甚至,普賢菩薩居然也是和我們一樣靠念佛往生! 且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怎麼做: 《觀佛三昧經》中,文殊菩薩偈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偈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可見連文殊、普賢等等大菩薩,他們最大的願望也是臨終希望阿彌陀佛來迎接往生到極樂世界! 那麼,我們念佛需要求著阿彌陀佛來接嗎?完全不必,我們只負責念佛,阿彌陀佛負責迎接! 且看《佛說阿彌陀經》: (1)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2)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3)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為了方便講解,我們臨時加了一個序號, (1)就是告訴我們,聽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法門,我們就負責念佛。 (2)就是告訴我們,臨終(在命終之前)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出現了,這不是我們求來的,是阿彌陀佛自己來的。 (3)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往生的時候是心不顛倒,而心不顛倒不是靠我們的功夫,而是因為有前面的 (2),因為阿彌陀佛先來了,阿彌陀佛一來,自然加持臨終的人正念現前!可知正念不是靠我們的功夫!!! 善導大師解釋“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而不是念佛的功夫!“一心”就是不要三心二意,“不亂”也是不要雜,就是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自古以來到如今,多少高僧大德栽在亂解“一心不亂”和“心不顛倒”這裡,就是因為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也沒有認真研究《觀經》有什麼深義,一個一輩子造惡的人,臨終只稱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前說“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他們有什麼功夫呢?只有造業造罪的功夫,僅僅是念了幾聲佛號,阿彌陀佛就來迎接了,太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麼偉大的願望,一個下品往生的人僅僅因為臨終念了幾聲佛號就做到了,所以說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太不可思議了!有人理解顛倒了,以為往生是自己念佛念的好!這裡用一個比喻,一個大富長者送給一個窮人一張億萬存折去買一整座大廈,是這個窮人厲害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存折裡面有錢!人家賣樓給他不是看這個人怎麼樣,而是看他有沒有錢買!我們念佛往生也是這個道理,不是因為我們念佛厲害,而是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讓我們往生的功德資糧! 所以,現在開始,放心念佛、安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