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網站推薦《中華傳統八德诠解叢書》


 2017/3/29    熱度:5568    下載DOC文檔    

  圖書簡介:

  《中華傳統八德诠解叢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據了解,這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诠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余萬字。叢書由楊朝明、宋立林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2017-02-28

  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擔任叢書主編。叢書共分《孝德诠解》《悌德诠解》《忠德诠解》《信德诠解》《禮德诠解》《義德诠解》《廉德诠解》《恥德诠解》8冊,分別闡釋了德目的起源、涵義和本質,論述了該德目與個人修養、社會和諧和國家治理的關系。

  延伸閱讀:

  人生不能離“八德”

  楊朝明

  為什麼要講“德”?

  民間有句罵人的狠話,叫作“王八蛋”,據說是“忘八德”的訛傳。中國自古重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八德”不齊就被人不齒。對那些不忠不孝、沒有信義、粗暴無禮、寡廉鮮恥的人,往往斥之以“忘八德”。還有一種說法,因為在“八德”中“恥”列最後,無恥之人被罵為“王八蛋”,就是忘了“第八德”。這些說法,或許是後來的附會,但“話粗理不粗”,它顯示了歷代對“德”的重視。

  那麼,什麼是“德”?說起來,“德”很抽象。不過,《說文解字》說得很容易理解:“德,升也。”德有登高、攀登的意思。這就不復雜了,人有了德,便不再是“俗人一個”,就進步了,就與原來不一樣了。

  在古籍中,“德”有時與“得”相通,有的注解說“德者,得也”。中國傳統的人文教育要“止於至善”,《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人知道努力方向,明白走向哪裡,才能神定心靜、踏實安寧、思慮周全,才會有“得”。人生不迷茫,就能登,就能得,就具有了“德”。

  “道”與“德”可合成一個詞,即“道德”。“道”與“德”本來也有分別。“道”無言無形,卻承載一切,只能用思維意識去感知它;“德”則用來昭示“道”,有德的人順應道,按照自然、社會、人生的需要去做人做事。

  正像老子的著作被稱為“道德經”一樣,孔子的《論語》《孔子家語》等也可以說是孔子的“道德經”,其中所談也是“道”與“德”的問題。孔子常說“修道”與“立德”的問題。孔子說:“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這話說透了“道”與“德”的關系。為什麼“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多行不義必自斃”?仁、義是“人道”的要求,人不仁不義,必定不會有好結果。只有遵道而行,德行才好。

  春秋末年,孔子認為“天下無道”“禮壞樂崩”。“道”就是價值體系,“天下無道”意味著價值觀混亂、是非觀扭曲。“天下無道”時,德行的好壞就失去了標准,人們紛紛跨越是非界限,令人咋舌的“缺德”現象頻頻上演。

  “德”不“明”,則“道”不“尊”,就意味著失去了應有的價值體系,長此以往,後果就極其嚴重。孔子說:“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裡。”馬是良馬,若不遵循駕車之道,也不會順利前行。治國同樣如此,“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如果治理無“道”,國家就不會真正強大。

  “知識就是力量”,但“力量需要方向”,所以《中庸》說“道前定而不窮”。無論大事小事,都有“好”與“不好”的標准,《莊子》說“道”就在人的日行坐臥之間。遵“道”而行便是“德”,德行的好壞、高低,要看與“人道”契合的程度。在人生的道場上,每個人都是舞者,都是表演者,我們不妨“把崗位當道場”,以工作為“修煉”。事實上,人有沒有“格局”,有沒有“氣象”;“目標”對不對,“結果”好不好,其實都由“德”來決定!

  “八德”是怎樣形成的?

  早在幾千年前,中華民族就崇德、尚德,強調“有德於民”“克明俊德”等等。《尚書》中說到了“九德”,那時,仁、義、聖、智、信、孝、慈等概念已被普遍使用,各種“德”都圍繞這些概念鋪陳闡發。

  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春秋時期的思想家繼續凝練提升,認識更加全面、系統、嚴謹。如管子較早提出了“四維”的概念。《管子·牧民》篇說:“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戰國時期,人們更為關注君臣、父子、兄弟、長幼、夫婦這些社會關系。如《郭店楚墓竹簡》中有“六德”說,即聖、智、仁、義、忠、信。孟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端”之說。無論“六德”還是“四端”,所論都是中國早期思想家探討的中心話題。從“四維” “六德”到 “四端”“五常”,雖然角度不同,卻都為“八德”的出現作了充分准備。

  到宋代,人們對儒學與社會改良的認識更為清晰。他們更加注重自身修養,注重向人心“內求”,同時也從社會結構出發,立足於“中國”文化立場,更注重個人、家庭對於國家和諧穩定的關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家國情懷。

  最晚從北宋真宗時期,人們已經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連用,天禧年間的楊億(字大年,974—1020年)有《楊文公家訓》,其中說:“童稚之學,不止記誦。養其良知良能,當以先入之言為主。日記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事,如黃香扇枕、陸績懷橘、叔敖陰德、子路負米之類,只如俗說,便曉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此後,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並稱連用的越來越多,有的稱其為“八德”,有的稱其為“八行”或者“八端”。

  “八德”之間是何關系?

  “八德”雖然有一定的並列關系,但也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孝、悌、忠、信為第一個層面,即正心誠意的內在修為;禮、義、廉、恥為第二個層面,即個人修為的外化,是修身的體現。二者緊密相聯,是遞進的關系。

  如果細致探究,在“八德”之中,“孝”與“悌”、“忠”與“信”、“禮”與“義”、“廉”與“恥”意義相鄰相近,可分別組成一組概念,而且它們同樣層層遞進,有內在的關聯。“八德”實際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孝悌

  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悉心呵護以及兄長、姐姐等人的照顧,沒有父母的生養和兄姊的扶持,就沒有自己的一切。人之為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必須理解和感恩這種關愛與照拂,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就失去了做人的前提。因此,子孝於父,弟敬於長,是做人的第一要義。

  孔子晚年,魯哀公認為孔子教導自己很多、很完備了,可是,要從哪裡具體開始做起呢?於是,孔子給他開出了良方。孔子說:“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睦,而民貴有親;教之以敬,而民貴用命。民既孝於親,又順以聽命,措諸天下,無所不可。”因此,孔子當年施教,“先之以詩書,導之以孝悌”。

  “立愛自親始”,這話極其重要!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人有仁德才算是“人”,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親親”。在這樣的邏輯起點上,孔子儒家展開論述,中國傳統倫理大廈也由此築牢了根基。“為仁”便是修身,修身需要“恕道”,需要推己及人。由“親親”而“不獨親其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進而“愛眾”“愛物”。

  由此,我們讀懂了孔子。人“敬其所尊,愛其所親”,才能社會和睦,人心和順。培養愛、敬之心,就要從孝悌著手。

  二、忠信

  在“孝悌”之後,孔子接著就講“忠信”。《論語》記載孔子的話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後來《弟子規》總結為“首孝悌,次謹信”。“謹信”與“忠信”意思相同。

  如果說“孝悌”是講做人,“忠信”則是講做事;如果說“孝悌”是講情感,“忠信”則是講理性。“忠”是無私,盡心竭力;“信”是誠實,真心誠意。

  理解“忠信”,“忠”是關鍵。如果僅僅把“忠”理解為臣下對於君上的忠心,則是將它的內涵看得太狹隘了。“忠”字從“中”從“心”,是說一定要把握“中”、把握“度”,不偏不倚,不“過”亦不可“不及”。

  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路過大河時,發現河水十分凶險,可偏偏有一位壯年男子竟從那裡渡河,而且成功地從對岸游出。孔子感覺奇怪,於是問他緣故。那人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於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原來,他就是順遂波流之性,而不敢逞一己之“私”。這便是“忠信”!

  孔子弟子子張向老師請教,到底怎樣做才能處處通達,到哪裡都能行得通。孔子告訴他六個字:“言忠信,行笃敬。”孔子認為,人應時刻將“忠信”“笃敬”裝在心中,指導行動。否則,在哪裡都行不通。

  三、禮義

  人修身,是為了適應社會,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自然環境的關系,做一個“社會的人”。為此,人應該把自己放在社會中,遵守社會規范。《禮記》說“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這裡的禮義,指禮的內涵。

  怎樣修“禮義”呢?中國古代非常注重“成人”教育。所謂“成人”,就是具備人的內涵的人。《左傳》中說:“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人能“自曲直”表現在“赴禮”上,這就具備了正確的價值觀,符合“禮”的要求。這個“禮”就是指禮義,即“禮”的本質內涵。

  人之成人,要從最基本的行為做起,所以《禮記》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

  在談到儒者的行為方式時,孔子說“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干橹”,以忠信為盔甲,把禮義當盾牌,具有忠信的修養,遵守社會的禮義,人的修身功夫就差不多了。所謂“器利則事成”,一個人把禮義作為器具,做事才成效可期。“禮義”可理解為禮的本質,也可理解為“禮”與“義”。

  在“八德”中,“禮”與“義”是分別說的。“禮”是指具體的儀式或者規則,“義”則是與之相適應的、適宜的做法。孔子曾說:禮者,理也;義者,宜也。廣義地講,“禮”是德與法的有機統一,內涵極其豐富寬泛。作為“八德”之一,“禮”則有道理、規章與法則之意;“義”則是“事之宜也”,人們按照該做的去做就是“義”。

  孔子、孟子都十分重視“禮”與“義”。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孔子用“出必由戶”來說明人遵循社會規范的必要性、合理性。比如觀察一個人,只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也就無法隱藏真實的自己了。孔子說的“所由”,就是看你走陽關大道,還是熱衷於歪門邪道、旁門左道。孟子也發揮了這個思想,說:“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他認為,人行走時從路上走,出門從門裡過,自然而然,天經地義,人人都應如此。

  四、廉恥

  “廉恥”即廉操與知恥。人修禮義,才有廉恥;對於國家治理,“廉恥”二字十分重要。《淮南子》說:“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

  從字的本義講,“廉”指堂屋的側邊、稜角,比喻正直、剛直,廉潔、廉正、廉明,有節操、不苟取,指品行端方而有氣節的人。“恥”即恥辱、可恥,指內心裡的羞愧感、羞辱感。明禮義,知廉恥,才有行為界限,從而循理而動,否則就是不廉,就是恥辱。

  中國早期特別重視為政者的廉恥教育。孔子說:“凡治君子,以禮御其心,所以屬之以廉恥之節也。”管理“君子”時,首先用“禮”駕馭其思想,在具體管理細節上融入“廉恥”觀念。

  “君子”的本義是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統稱,它的本義與引申義之間的聯系,明確昭示了一個道理:對於為政者,因為責任大,所以要求高;既然是尊貴的人,就應該是高尚的人。

  以前有“刑不上大夫”的說法,人們以為這是貴族享有特權的證據,其實不然。孔子與弟子冉有討論過這一問題。孔子說得明白,這不僅不是什麼特權,恰是對“古之大夫”的更高要求。大夫行為不廉,罪名是“簠簋不饬”;YIN亂而男女無別,罪名是“帷幕不修”;欺騙君上、心不忠誠,罪名是“臣節未著”;軟弱無能、不勝任工作,罪名是“下官不職”;違反綱紀,罪名則是“行事不請”。這些都是從正面說明該怎樣做。之所以故意諱言,就是為使之“愧恥”。

  還有,如果大夫所犯罪行屬於五刑范圍之內,就讓他們自己前往宮阙請罪,而不讓官吏捆綁牽引凌辱他們;犯了重罪,則接受君命北面跪拜自殺,也不派人揪按而刑殺。這樣,雖然“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仍“不失其罪”。

  繼續講好“八德”的故事

  上世紀20年代,著名學者柳诒徵撰文指出:“今日社會國家的重要問題,不在信孔子不信孔子,而在成人不成人,凡彼敗壞社會國家者,皆不成人者之所為也。苟欲一反其所為,而建設新社會新國家焉,則必須先使人人知所以為人,而講明為人之道,莫孔子之教若矣。”他說的話雖然已經過去近百年,但對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孔子儒學教人修德做人,正如一位西方作家所說:“在孔子學說的影響下,偉大的中華民族比世界上別的民族更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幾千年。”從孔子到今天,雖然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孔子所確立和闡述的很多價值觀念仍然是我們的立足點。

  從“八德”的形成及其內在關聯看,它已融入了古代中國思想精英關於德性問題的全部思考。我們不宜動辄說“道德是束縛人的枷鎖”,“聖人”可不是來教訓人的。“八德”之中含天理、有人意,它是武裝自己的盔甲,是防身護身的盾牌,是為政做人的底氣。

  不同歷史時期會有重點不同的道德要求,有的時候,人們也思考在“舊道德”的基礎上建構“新道德”,但萬變不離其宗,“八德”所深深蘊涵的道德之魂卻不能離棄。近代以來,有人主張以“孝、悌、忠、信”為基礎,吸收西方近代道德,建構中國道德;有人確立“禮、義、廉、恥”這“四維”的地位,發動新生活運動。這仍然看到了“八德”的價值與意義。

  也有人特別強調時代的變化,試圖在傳統“八德”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孫中山、蔡元培等人就曾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所謂“新八德”,因為它調整了“孝”與“忠”,“家”與“國”的位置,以表示民族和國家高於家族的觀念,被譽為中體西用、中西道德精華融合的“傑作”。

  其實,現代“國家至上”觀念與以人為本、重視家族並不矛盾。且不說中國的“邦國”觀念本身有發展變化,僅傳統的“教孝即教忠”的思維方式,就足以告誡我們不宜將“家”與“國”對立,更何況道德的時代性受到道德本質的制約。不論何時,人與人相處的根本原則都不應改變,正因如此,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才成為歷久彌新、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

  進入新時期以來,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中國從全新的角度進行道德建設,提出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等。我們在國家、社會和個人不同層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與當今人際關系相協調、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新倫理、新道德。這是繼承前人道德智慧,推陳出新發展道德,在修養方式和道德追求上,與傳統“八德”血脈相連。修好“八德”,提升個人素養,就能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自覺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進行道德建設,需要與社會的全面進步相適應,需要與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相一致。優秀傳統文化是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厚文化土壤,“八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沉澱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構成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成為歷代中國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我們不能淡忘“八德”的歷程,應該繼續講好“八德”的故事。

台灣學佛網首頁世间百态时政要闻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