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網站推薦《中國家規》


 2017/3/29    熱度:7403    下載DOC文檔    

  圖書簡介:

  《中國家規》一書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絡中心組織編寫,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

  2015年5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設“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第一期推出“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此後堅持定時定點、一周一期,至今已發布近90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中國家規》一書在“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內容基礎上結集而成。全書講述了50個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規家風故事,起於春秋時期孔子,止於晚清梁啟超,包括楊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張載、王陽明、林則徐、曾國藩等歷史人物,以及浙江鄭義門、山西喬家大院、福建客家等知名族群,收錄了歷史上號稱“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傳誦千年的諸葛亮《誡子書》、被譽為“治家之經”的朱柏廬《治家格言》等家規名篇,通過講述歷史上那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家風家教故事,展現中國家規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現代的傳承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全書突出文化性、思想性、知識性和服務性,摘譯經典家規家訓200余條,穿插古籍故居、地域風光等圖片500余幅,編錄大量歷史文化知識和人文地理信息。中央文史館館員、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為本書作序。二月河、馮骥才、王立群、唐浩明、卜憲群、王躍文、郦波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對50篇家規逐篇作了精彩點評。

  圖書目錄:

  孔府: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楊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聞喜裴氏:厚德載福,寬讓能寧

  諸葛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王羲之:執事有恪,厥功為懋

  客家家訓:在官無傥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陶淵明: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顏之推: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

  錢镠: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司馬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張載: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蘇東坡:以邁往之氣,行正大之言

  黃庭堅: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籝常作災

  西溪洪園:經書宜博學,無憚歷艱辛

  胡铨:久將忠義私心許,要使奸雄怯膽寒

  鄭義門:孝義九百年,江南第一家

  朱熹: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

  呂祖謙: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陸九淵: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

  王家大院:凡語必忠信,凡行必笃敬

  黨家村:富時不儉貧時悔,見時不學用時悔

  張谷英村:耕讀繼世,孝友傳家

  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楊慎: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

  袁了凡: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陳繼儒: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公安三袁: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於成龍: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免饑寒足矣

  朱柏廬: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王漁洋:不負民即不負國,不負國即不負所學

  張英、張廷玉: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陳廷敬:憑寄吾宗諸子姓,清貧耐得始求官

  許汝霖:維風厲行,寧儉毋奢

  李光地:家傳一首冰壺賦,庭茁千尋玉樹枝

  鄭板橋: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紀曉岚:貧莫斷書香,貴莫貪賄贓

  喬家大院: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

  王念孫、王引之:勖之以忠信,示之以勿欺

  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曾國藩: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胡林翼:憂國如家為己任,不取一錢以自肥

  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丁寶桢:一旦蒙恩受命時,清廉報國不負家

  馬氏莊園:一敬勝百邪,一誠包萬有

  張之洞:仁厚遵家法,忠良報國恩

  張謇:門第不可依,成事在奮斗

  梁啟超: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後方可以用大事

  延伸閱讀:

  《中國家規》序言

  陳來

  2017年1月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

  在中國古代,家風的傳承往往是與家訓、家規結合在一起的。中國歷史上以家訓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經出現,後來綿延不斷,直至晚清民國,是我國教育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古代刊印流傳的家訓作品,數量多、歷史久、影響大,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說來,古代家教文化的作品,以家訓為名者居多,以家規等為名者相對要少一些。在古代文化的知識分類中,成文的家訓、家規屬於子部儒家類禮教之屬;在成文的家訓家規外,還有家族內口傳的不成文的家訓家規。二者都促成了家風的形成,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家教文化。一般說來,家訓表達了一個家庭的基本價值觀,家規制定了家庭關系與活動的具體規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見;家風則整體體現了這一家庭的道德風貌。家訓家規都是家教的具體方式,家風則不是形諸文字的具體訓導,而是一種文化,是在家庭實際生活中形成並傳承的一種風尚。家訓家規是有形的規范,家風則是無形的傳統,在實際生活中家風的形成、傳衍則有賴於家訓家規的傳承發揚。

  家訓家規是古代以家庭為范圍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華道德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由於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家訓家規往往都是士大夫家庭家族所制定,這些家訓家規的始作者多是文化名人或有名的官員,社會影響較為廣泛,故這些家訓家規的功能遠超出對本家族的教育作用,而成為社會教育的一種獨特形式,為社會一般家庭提供了范本和楷模。尤其是,這些家訓家規對其原家族的繁衍發展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容易引起後世更多人們的關注和效法,從而使得本來作為家族內的訓規成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正如王錫爵家族家訓的跋中所說,“一時之語,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語,可以共之天下”,生動顯示出本源於一家一族的訓規可以成為後世社會教育的普遍方案。

  俗語雲:“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訓家規的首要功能是“齊家”,即對家庭實行有序治理,重視其規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傳統中,修身是齊家的基礎,齊家又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在古人看來,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家國同構、家國一體,治理家庭的道理與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相通的。《周易·家人卦》說“正家而天下定矣”,一個人不能治家也就難以治國。家訓家規的另一重點是“修身”,即家訓家規不僅提供行為規范,重視約束,更強調道德修身、德性養成,把家庭作為道德訓練和培養的基本場所,認為有了在家庭中培養起來的道德意識作為基礎,就可以推之於社會實踐的其他范圍。《顏氏家訓》說制定家訓的宗旨是“整齊門內,提撕子孫”,“整齊門內”就是齊家治家,“提撕子孫”就是道德訓導。

  中國古代的家訓文化起源甚早,如《尚書·無逸篇》中周公對其侄子成王的告誡之辭。成王當政後,周公恐其貪圖享樂荒廢政務,故作此文告誡他不要逸樂。孔子看見經過庭院的兒子孔鯉,問他“學詩乎”“學禮乎”,又告誡他“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後世把孔子在庭院中對兒子的教誨稱為“庭訓”,也可以說是家訓。這兩個例子歷來被認為是古代家訓的源頭。漢代流行的誡子書,亦可看作家訓的形式,如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諸葛亮晚年的《誡子書》倡導“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強調修身養德,為後來的家訓家規樹立了典范。

  南北朝是家訓文化盛行之始。北齊的顏之推作《顏氏家訓》二十篇,其訓誡不再以家庭某個成員為對象,而是以家庭整體為對象,後人稱為家訓之祖。清代的人認為《顏氏家訓》一書“凡為人子弟者,當家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顏氏”。家訓文本在南北朝隋唐並不多,至北宋開始大量增加。當然也有簡約的家訓,只用一句話表達,如唐朝人說“以忠貞為仕模,以勤儉為家訓”。家規在唐宋時代已經多見,如唐代韓愈說“能守家規”。宋人很重視家規:“為子孫者尤當善守家規,翼翼以誠身,兢兢以保業,進修不已。”中國古代家訓文化不僅歷史悠久,另一個特點是名人家訓很多,流傳亦廣。除北朝顏之推外,北宋的司馬光,南宋的朱熹、陸游、袁采,明代的方孝孺、楊慎、傅山、張履祥,清代的焦循、曾國藩等都傳有家訓,他們的後代繁衍久長,這些家訓的社會影響也十分久遠,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明清時家訓家規的普及達到了新的階段。家訓中常有許多名言警句,歷來成為人們服膺的治家良策或修身典范,今天仍有其積極意義。

  “家風”一詞較早見於魏晉南北朝,唐以後大量使用。如晉袁宏“有家風化導然也”,指出家風的作用是“化導”,即教育引導。又如南北朝皇侃提到“家風由父”,說明在當時的社會裡父親在家風形成中起決定作用。古人把家風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如“昔稱幼學,早訓家風”“自童子耳熟家訓”“少習家訓,長得名師”。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為最優先的題材。當時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風”為要務。唐宋以後家族形態有所變化,但仍重視家風的傳承,如司馬光《訓儉示康》重視“習其家風”。古人多以清白形容家風,如柳宗元句“嗣家風之清白”,又如南宋詞人張道洽句“清白家風不染塵”。

  古代刊印的家訓家規眾多,雖然各起於不同作者的親身生活經驗和文化感受,但主題內容大體相近。古代家訓家規的主要內容是強調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嚴夫婦、訓子弟、睦宗族、厚鄰裡、勉讀書、崇勤儉、尚廉潔。以家庭倫理為主體,以勤儉持家為根本,重視齊家善鄰和修身成德。古代社會裡,《大學》八條目中的修、齊、治、平,治國平天下是極少數人的事,適用於大多數人的是修身和齊家,即使是治國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齊家為基礎。所以古代家訓都強調道德規范,如福建永定蘇氏家訓“和善心正,語言必謹,舉動必端,處事必公,為官必廉,事君必忠,費用必儉,睦人必善,鄉裡必和”,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規范,其普遍的意義,並不限於家族內部。可見,家風家訓既是官員治家修德的重要資源,也是儒家代表的社會主流價值大眾化、深入社會基層的重要渠道。古人早就提出,治家的關鍵是不能“有愛無教”“有愛無禮”,強調要“以義方訓其子,以禮法齊其家”(司馬光《溫公家范》),對妻子兒女都要教之以禮,訓之以義;主張“人之愛子,但當教之以孝悌忠信……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陸九韶《家制》)。古代家訓不只強調五倫為中心的規范規矩,同時也強調道德修養,推崇忠孝節義、尊尚禮義廉恥,張之洞的家訓便是始於“治家”而終於“修身”。家訓重視為官之德,也重視常行之德。金華胡氏家訓“為官當以家國為重,以忠孝仁義為上”,楊慎遺訓“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後身”,桐城張氏家訓強調“一言一行,常思有益於人,唯恐有損於人”,這些為人稱道的名訓至今脍炙人口。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古代家訓家規的出發點是維護家庭家族的有序和諧與繁衍發展,而其實際的教化功能,包括了樹立基本價值觀、培養道德意識、造就人格美德,成為古代以禮為教的道德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成為中華道德文化傳承在最基本的社會層面的保證。古人的家教特別重視道德養成和價值觀引導,尤其突出傳統美德的教育,這些都是值得重視的經驗,應當繼承發揚。批判地繼承、發揚這一極具特色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由於歷史的局限,有些家規的一些內容已經過時,我們要有所分析,取其精華。

  家庭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場所,家訓家規充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有一個文化自信,要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文化自信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自信;同時也提示我們,觀察思考當代的政治、文化問題,不能就事論事,必須有歷史的眼光、民族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沒有這樣的眼光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國的現實和發展,就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蕩中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只有從幾千年中華民族成長壯大、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歷史中汲取智慧,才能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歷史緣由和歷史合理性,及其文化基礎與價值基礎。中華文化的自信是其他自信的源頭,堅持文化自信是堅持其他三個自信的基礎。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走出適合自己歷史和國情的發展道路。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不僅決定了我們今天的發展道路,也為我們提供了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自信就是相信中華文化的偉大生命力和創造力,就是充分肯定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獨特魅力,就是確信中華優秀文化包含的跨越時空的魅力,不僅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滋養,也必將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不斷發揚光大,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價值觀的自信。中華優秀文化有著自己明確、獨特的價值觀體系,其突出特點是責任優先、義務優先、群體優先、和諧優先。中華文化的價值觀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傳統道德規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則、道德美德的基礎,貫穿於治國理政、社會文化、個人行為等方面,是中華文化的基因。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具體表現為中華文化的美德體系,如仁義禮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等。中華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豐富的道德資源,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有其永久的價值。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中所形成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發展歷程中能夠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根脈。傳習和繼承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美德,對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刻認識和努力傳承中華傳統家訓家規文化,既是領導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加強和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從2015年5月推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選取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規,講述人物故事、家族經歷、家規內容以及對後世的傳承影響,成為重要品牌欄目。本書選取其中50個家規匯編而成,立足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思想性、知識性、文化性、服務性,講述家規故事,展現家國情懷,從中汲取規矩意識、紀律意識,力求更好地發揮家訓家規文化的教化作用,促進樹立良好家風。我相信,本書一定會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台灣學佛網首頁世间百态时政要闻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