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做夢都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還被嚇醒,這個都是罪業之相
我們經文昨天講到,「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接下來是「惡星災之」。 而這一段後面講到,「惡星災之」。這個「惡星」,我們俗話常講的,凶神惡煞。他們看到造惡之人,他們是嫉惡如仇,會降災在這些惡人的身上。那大家要了解,這些鬼神降災,他是執行,他降災在我身上,為什麼不降災在別人身上?所以是不是他決定的?他是執行。就好像警察抓人,警察可不可以亂抓人?不行,那是他犯罪了才抓他。 所以我們讀到《太上感應篇》這一段,可以明白,鑒察、督察人作惡,以至於執行刑罰、果報,這是神明他的權限。但為什麼會召來這些惡報呢?那是人自己自作自受的,是自己的業力決定的。我們沒有造那一些惡,這些災禍不可能降在我們的頭上。所以這個根本,我們要很明白。 師父曾經講經的時候提到,民國初年,章太炎老先生,那是國學大師,陰間官員找他去幫忙,所以他晚上還去上班。然後他是佛弟子,他覺得地獄的刑罰非常的殘忍,有那個炮烙之刑,抱著燒熱的鐵柱,他覺得這樣太殘忍。然後就給這個刑官建議:能不能取消這樣的刑罰?那官員說,「您先去看吧。」也沒直接說好不好,讓他自己去看。結果小鬼把他帶到刑罰的現場,他什麼都看不到。突然恍然大悟:原來三惡道、地獄果報,也是自己的業力變現出來的,所以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得到惡報,能忏悔改過,很快的就能轉禍為福,也要看自己的一念之間。 那在山東莒城,有一個馬長史,這個「長史」應該是一個官職。他為人也是恃才傲物,然後又很放縱自己的欲望、權力,這個算是積累很多惡業。結果他們家就有一顆隕石掉下來,正好掉在他們家裡面。從那時候開始,他們家就官司不斷,還有人進了牢獄,家裡面是非、爭執很多,又有人生病,就一連串的災禍都來。然後他自己也在一年左右就去世了,家破人亡。所以這個都有征兆,「惡星災之」。 那我們修學的人要很敏銳,要防微杜漸,不能等到「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的時候,才來反省,改過,這個就有點太晚了。要能洞察到自己的狀況已經不好了。那不是說,在修行,那自己的善業、福德、智慧就是在往上提升,還是得要觀察得,觀照得更細微。 講到這裡,我們想到《了凡四訓》有一段話,特別能讓我們觀察,我們自己的修學是在升,還是在降。了凡先生提到: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這個都是罪業之相,惡業比較重,才會有這些征狀。 「或無事而常煩惱」,我們現在要或無事則常念佛,絕對不能打妄想,浪費時間還造業。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看到人家有德行,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還好,那有善根。假如或見君子而產生妒忌,那就罪上加罪了。 「或聞正論而不樂」,比方早上要上早課,「又要念《太上感應篇》,煩死了」,那真麻煩了。「或聞正論而不樂」 「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對人家好,人家還罵你,你假如感覺很委屈,那個也是造孽之相。業力太強,感來這些現象。 「或夜夢顛倒」,做夢都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還被嚇醒,這個都是征兆。 「或妄言失志」,遇到一些事情,動不動就「不要做了、不干了、不行了」。 「此皆作孽之相也」。 我們反省,不是等到業報現前才反省,有征狀的時候,就要趕緊鞭策自己,突破、改過。 夏蓮居老居士有一段開示,對我們很有啟發。「天賜之福」,上天要降福給這個人,「先開其慧」。「天降之罰」,上天要降罪於這個人,「先奪其魄」。一個人這個魂魄都魂不守捨的狀況,是看得出來的。 什麼是「天奪其魄」? 「悠忽」,這個「悠」就是每天游手好閒,不知道要干什麼,東摸西摸,時間就過去了。「忽」,這個「忽」,做事很不專注,忘這個,忘那個,忽略這個,忽略那個,恍恍惚惚,這「悠忽」。 「昏惰」,常常昏沉,懶散、懶惰。說實在的,我們現在的人,太閒還不行,還得多做一些事,多修一些福,替眾生服務。在服務當中把「我」給放下,放淡。所以「悠忽,昏惰」。 「自欺」,很多事情不願意去承認、面對。 「飾非」,做錯了還要掩飾。 這些狀況皆「天奪其魄」。 什麼是「天賜之福」呢?什麼是「天開其慧」呢? 「慚愧」,常常能反省自己,像印光大師講的,「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是「慚愧」。 再來,「奮發」,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叫「奮發」。 還有「改過」,有過必改,而且從根本改,從起心動念去對治。 人時時都是提起「慚愧、奮發、改過」,這個就是上天要開他的智慧,要降福給他的征狀了。所以事實上人這一生,會往哪裡去發展呢?他應該自己是最清楚的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恭摘自《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七集) 蔡禮旭老師 2010/9/2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17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