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174:男不忠良
經文:男不忠良。 【原文】 男兒最要秉忠良,夫婦和諧家道昌。 可恨薄情拋結發,忍心卻戀野鴛鴦。 注:忠,誠實也;良,易直也。此下數句,皆夫婦居室之事。舊注“不忠良”指奸臣亂國言,似與“擾亂國政”、“貶正排賢”等意重復。玩下文“女不柔順”與此句對舉,可知事有不必遵前人故步者,此類是也。 案:柏養民,一生虛誣,雖妻子面前無一實話,而性復剛狠,日與眾無賴以斗勇為事。妻慎氏勸之曰:“家貧囊盡,君若貿易得分文,亦可稍資日用,何必與此輩往來?”柏曰:“我近得一財主提拔,許我為布店主管,撥房一宅,不日即偕汝同去居住。”氏喜而信之,不知其已得銀三十兩將氏賣與鄰邑楊姓為妻。迎娶之日,哄氏登舟,推故遁去。楊出見,與氏道其詳,氏始亦相拒,既而相安,遂偕伉俪。楊為人本分,氏復勤儉,夫婦協力,不數年而成素封。一日偕游鏡湖時,莺啼燕語,柳綠桃紅,士女尋春,笙歌盈耳。氏卷簾玩景,見岸上一窮漢被店家毆打,視之乃其故夫也。指以告楊,楊憫之,上岸詢其故,店家曰:“此賊屢偷食物,故毆之。”楊解囊酬其值,同至舟中,見故妻,羞慚欲死。氏責之,曰:“買臣之妻因貧求去贻譏千古。我嫁汝數年,食貧茹苦,並無外心,爾得銀三十兩將我離異,爾為男子不忠不良,尚有何面相見乎?”乃撥頭上金钗一只擲與之曰:“持此兌價作些小經紀,尚可延殘喘,倘再送與酒家,真餓殍之命,神仙不能救矣。我與爾恩斷義絕,後此不必再見。”楊復留酒飯,另助銀錢而去。後竟不知所終。 附:浙西某生家貧,授館他郡。一日歸家,疑妻有外遇,跳浪奮擊。妻展轉乞哀,手握一鞋而斃。後某入闱,見妻掀簾入,蓬頭跣足握鞋如死時,數之曰:“爾殘刻無良,吾已訴之冥司,尚望終場耶!”某稽首乞哀,妻以掌授之曰:“吾奉命來,難以空返,可書‘我來矣’三字於上,得以復命,我即去耳。”生提筆書之,遂不見,審視乃即書於卷幅也。(《秋燈叢話》) 嘉靖甲午,浙省考官馬呈瑞入簾之夕,供給官張烘夢考官入場,有一女子隨後,通身流血。張逐之,女曰:“勿逐,特來報冤耳。”寤後以語同事。無何,聞呈瑞病劇,監試者以張善醫,令入診視之,則已不可療矣。臨終但雲:“汝為我逐此婦。”詢其僕,知呈瑞前任鎮江時,有妾金氏,才貌兼美。一日得父書,倚簾而讀,呈瑞自外歸,妾以新進羞澀,乃嚼吞之。呈瑞疑為情人所寄,遂剖腹出書,氣未絕而書出。閱訖,始深痛悔。前過其地忽心動得疾耳。世之殘刻無良者,可不知所畏哉!(《感應篇集注》) 【譯文】 注:“忠”是誠實之意,“良”是正直之意。以下幾句,都是講夫婦家庭等事情的。舊注說“不忠良”是指奸臣亂國而言,這似乎與“擾亂國政”、“貶正排賢”等句意思重復。仔細玩味,下文中的“女不柔順”與這一句對偶。由此可知,不必事事都尊循前人成說。 案:柏養民一生虛假,就是在妻子面前也沒有一句實話。而且性情又很剛狠,每天和一伙無賴之徒瞎混。妻子慎氏勸他說:“家裡一貧如洗,你若能做買賣掙上一分一文,也可以添補生活日用,為什麼一定要和這些人瞎混呢?”柏養民說:“近日有個財主提攜我,許諾讓我做個布店的主管,還拔給我一所房子,過幾天就帶你一塊兒過去居住。”他妻子很高興,就信以為真,卻不知道他已將自己賣給鄰村一個姓楊的為妻,得了三十兩銀子。 臨娶那天,他哄著老婆上了船,自己就托故溜走了。楊某出來見過,就和她講出詳情,她開始還不能接受,後來就漸漸安心了,就成了一對好夫妻。這楊某為人本分,慎氏又很勤儉,夫婦同心協力,沒幾年就成為大富。有一天,夫婦結伴去游鏡湖,湖面上莺歌燕舞,柳綠桃紅,士女春游,笙歌盈耳。慎氏卷起艙簾,觀賞美景,偶然看到岸上有個窮漢,被店主人毆打,仔細端詳,原來竟是她過去的丈夫。就指了指,告訴楊某。楊某可憐他,就上岸去詢問原因,店主人說:“這個賊多次偷我的食物,所以毆打他。”楊某就從口袋中拿了錢賠他,把柏養民領到船上,與慎氏相見。柏養民羞愧得要死。慎氏斥責他說:“朱買臣的妻子因家貧請求去,贻笑千古。我嫁給你幾年間,含辛茹苦,沒有一點外心。你拿三十兩銀子就把我賣了,你作為男子,不忠不良,還有何面目相見。”說著就從頭上拔下一只金钗,扔給他說:“拿這個去兌點錢,作個小本生意,或許還可苟延殘喘。若再又去喝了酒,就是個餓死鬼的命,神仙也救不了你。我與你已經恩斷義絕,以後再不必相見了。”楊某又留下他吃了頓酒飯,另外還給了些銀錢。最後竟不知所終。 附:浙西某個書生家貧,外出到他郡教書。有一天回到家,懷疑妻子有了外遇,就狂怒奔跳,把妻子痛打一頓。他妻子展轉哀求,最後竟手握一只鞋而死。後來書生進入臥室,看見妻子掀簾而入,蓬頭赤足,手握鞋子,和死時一個模樣,數罵他說:“你這個人殘忍無道,我已經在冥司告了你,要你去有個了斷。”書生磕頭哀求,妻子把手伸給他說:“我是奉命而來,難以空回,你可寫‘我來矣”三個字在我手上,我好回去復命,我就離開了。”書生提筆寫了,妻子就不見了。仔細一看,乃是寫在試卷上。 明嘉靖十三年,浙江省考官馬呈瑞到任的那個晚上,供給官張烘夢見考官入場,有個女子緊隨其後,滿身是血,張烘驅趕她,她說:“不用趕,我是特地來報仇的!”醒來後,就把這個夢告訴了同事們。正說著,就聽說馬呈瑞得了急病,監試官以為張烘能醫治,令人請他去診視,但已經不可治了。臨死前只叫:“你為我趕走這個婦人。”詢問馬呈瑞的僕人,得知呈瑞在鎮江任上時,有個妾金氏,才貌雙全。一天,金氏正依簾讀父親寄來的書信,呈瑞從外面進來,金氏因為是新來的,害羞,就把信吞到肚裡。呈瑞就懷疑是情人寄來的,就剖開她的肚子拿出那封信來,氣還未斷,信就出來了。看過,才深感後悔。前時路過那個地方,忽然心動,得了病。世上那些殘酷無道的人,看了這個難道還不知道該有所畏懼嗎?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