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塵勞為佛事(三)
(接上),上文發表後,有幾位同修來問我,落實佛法在世法上,還有沒有什麼辦法?現在姑且作一個簡短的答復。 你要是想把佛法應用在世法中,告訴你一個秘訣,關鍵在一個“知”字。當你無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別忘了這個“知'字。要知道是在佛法中生活。要知道是在修佛法,要知道是在為眾生做這件事。 在日常生活中,吃飯是每個人要做的一件事,而且天天非做不可。當我們做這件事的時候”知“了沒有呢?沒有'知”。知道了就會用佛法吃飯。一日三餐時間到了,肚子餓了。餓,古德說是饑瘡。有瘡就得醫嘛,就用食物醫治,維持保養這個軀體,借假修真,弘法利生。吃飯就是吃飯,不分別執著,閒思雜念,有什麼吃什麼,需要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飽就完了,就這麼簡單,這是佛法。佛在《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吃飯滿不在意,無心於飲食,是“無住”,但為了自修和弘法,保養幻軀而隨緣吃飯,是“生心"那不是在佛法中生活,在修佛法,在為利益眾生做事嗎?、 世俗人吃飯是不是這樣的呢?不一樣。他們是為假我服務、聽從妄念指使,撿精選肥,求營養,求美味,甚至求香味、求色彩,形象美,需要色、香、味具足。一餐之中分別執著,會有貪嗔、煩惱滋生;而且吃飯的時候不是一心吃飯,還是想這想那 ,想種種雜事,於是就成為世法了。 從修六度來說吧,所吃的食物,對自己口味的、愛吃的,不多吃一口,這是持戒波羅蜜。不對口味,厭惡吃的,不拒而不食,還是歡歡喜喜的吃下去,這是忍辱波羅蜜。時鮮美味的、人家喜愛吃的,讓給別人吃,這是布施波羅蜜。食物好惡於心不動,這是禅定波羅蜜。知食物是緣生,沒有好惡,好惡在於心,心起分別,食物才有好惡,隨緣進食而不捨;知食物性空,如幻有空花而不取,這是智慧波羅蜜。每次就餐保持這樣的心態,而且越來越對食物淡薄,這是精進波羅蜜。平平常常一餐飯,就把六度都修圓滿了。 吃飯是世間法,知道了怎樣吃飯,那不就成為佛法了嗎?其他日常生活可以把吃飯作為例子,舉一反三,去靈活運用。所以”知之一字眾秒之門“,這句話確實有道理。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刻刻知而不昧呢?那麼必須不間斷的念佛,念得心地清淨,自然靈明覺知,能在無論做什麼事的時候,把佛法應用在世法上。那時,你的生活,不管在任何環境中,將是無限的美好,圓滿幸福,受用不盡,真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來。 (摘自《覺海慈航》)
: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