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怎樣讀懂《念佛圓通章》


 2017/4/16    熱度:2347    下載DOC文檔    

  “念”者憶也,如子憶母,時時在懷。

  《念佛圓通章》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又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所以,念就是憶,就是想的意思,好像兒子想念母親——其實兒子想念母親遠不如母親想念兒子,所謂“父母念子長江水,兒女念母樹尾風”,父母對兒女的想念是源源不斷,日日夜夜,而且兒女去得越遠,就想念得越深。我們念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像母親懷念兒女。

  母豈不愛子,子豈不愛母?因迷而隔,因悟而親。

  這是進一步顯明念佛眾生和阿彌陀佛的關系。“母豈不愛子”,母親一定深深愛著她的兒女,母愛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是天性自然的,所謂“女人雖弱,為母則強”,為了兒女,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他們。

  “子豈不愛母”,兒女也是天性自然會愛母親,之所以母不愛子或子不愛母,是“因迷而隔”,因為不曉得這是自己的母親,或不曉得這是自己的兒女,如果曉得,自自然然就有親密的關系,這種親密是天性自然,不必加以訓練、培養或其他造作。所以說: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親,心心相印,函蓋相合。

  母親的心就是愛兒女的心,兒女的心也就是愛母親的心,所以心心相印為一體。

  “函蓋相合”,函是盒子,蓋是蓋子,圓的盒子必須圓的蓋子,方的盒子必須方的蓋子,圓的盒子、方的蓋子,或方的盒子、圓的蓋子,就函蓋不相合、彼此不相應。

  了解彌陀主動為我們發願,主動為我們修行,就像母親生下了兒女,自自然然會有發自內心天性的母愛,甚至為了兒女而犧牲生命,每天工作都是為了撫養、教育兒女。所以,父母跟兒女、兒女跟父母之間是天性自然的,不需要准備某種條件才能成為父母兒女的關系。所以,父母思念兒女、兒女想念父母是天性自然的,我們憶佛念佛也是這樣天真爛漫、天性自然的,而且念念不捨,不夾雜,不間斷。

  如失子認父,如浪子歸家。非感恩,非不感恩。

  就像從小走失的兒子,長大後突然跟親生父母相認了,那是發自內心的親緣名分,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外人,所以沒有父母兒女的那種感受。又好像流浪在外的兒子,有一天回心轉意回到家裡,誰會阻止他?因為這是他的家啊!而且,“自是不歸歸便得”,阿彌陀佛永遠伸開雙手迎接我們,就像父母永遠都倚闾盼望,望眼欲穿。在這當中,無所謂感恩,也無所謂不感恩,這是難以描述的。

  如“謝謝”二字,謝謝母親與謝謝外人,其心迥異,天性自然故。

  我們在外,缺乏十塊錢,人家給我們十塊錢,我們向他說聲“謝謝”;母親節到了,我們也說“謝謝媽媽,母親節快樂”,這種謝謝母親與謝謝外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對外人說謝謝是非說不可,有恩必報,可是對父母,即使說了謝謝,就能表達了嗎?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這樣,固然感恩於彌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無所謂感恩,無所謂不感恩,就是存在於內心而發之於稱名,一心歸命,全身靠倒,跟阿彌陀佛之間沒有隔閡,沒有條件,好像父母兒女間非常親密、非常直接的關系,沒有假藉其他條件。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為母,以為外人故。

  兒子如果客套地、客氣地向父母請求拜托,就像外人那種心態的話,做父母的就悲傷了,好像突然間失去了兒子,兒子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眾生求彌陀,徒令彌陀悲,不以彌陀為大慈大悲故,不以彌陀為我願行故,不以彌陀與我一體故。

  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系也是這樣,我們只要天性自然、天真爛漫地一心歸命,全身靠倒,此後專一稱念彌陀,念念不捨,無所謂求,無所謂不求。曉得阿彌陀佛本來就是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回向所有功德給我們。在這當中,我們只要信受彌陀的救度,此後就專一稱念彌陀佛名,自然地稱念彌陀佛名,不夾雜,不間斷。

  如果眾生有求彌陀的心態,豈不是跟彌陀隔了一層,不與彌陀一體不離?為什麼?阿彌陀佛本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既是這樣,在我們還不知道時,阿彌陀佛已為我們准備好,在我們還沒祈求時,阿彌陀佛已給了我們,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等同接受、支取彌陀慈悲愛心的禮物。

  所以,我們念佛,不能有祈求的那種客套,要曉得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為我、為在座的每一位完成了願行,而願行的功德都在這句彌陀名號裡面;信受彌陀救度的眾生,就跟阿彌陀佛三種機法一體不離。

  我們必須這樣了解,才是真正信受彌陀救度,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摘自《第十八願善導釋》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