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慈心法門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很久沒有和住眾相聚談話了,雖然七八天前道場有舉辦圍爐,但也只是齊聚用餐,增加一些美好、和諧、溫馨的氣氛。 出家眾聚會,主要是以講俗谛為主;因為真谛的部分,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在講述,以及出版的叢書、網站、月刊,內容還是很豐富的。 只是俗谛方面,雖然有出版一本《觸光柔軟》,以及多篇還有沒出版的文章,方便大家可以長時、反復溫習,但因為人性的關系,還是必須一段時間就相互提醒。 今天主要跟大家研討的是主題是「慈心法門」,發給大家的講義,內容都是從經典上引用出來的。以聖道門來講,這些內容都是必要修的,是最根本、最基礎的;但以淨土法門來講,這些內容就是屬於俗谛的范圍。 也就是說,聖道門的「正行」,譬如三學六度、三十七道品等,在淨土法門來說是屬於俗谛。 因為淨土宗的真谛只有一個,始終都是以阿彌陀佛的救度,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作為我們離開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以及在極樂世界成佛的正因。 出家眾都受過戒,譬如: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中,第六、第七就提到「不說四眾過」「不自贊毀他」,因此僧團的事情,或者師兄弟之間的事情,不管是摩擦或隱私,甚至是非,都不應對外流露,否則就是犯了這兩條大戒。這兩條戒是波羅夷罪,很嚴重的,若有所犯,幾乎失去僧格。在家眾,因為沒有受這個戒,所以沒有這樣的警惕心。不過既然學佛,不管有受戒、沒受戒,該守的都要去守。因為守這兩條戒不困難,只是一種習氣、習慣──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很重要,尤其學佛的人要盡量觀照內心,守住這張嘴巴,俗話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既然重要,就要盡量不批評、不講是非。 講話不容易,聽話也不容易。聽人家談論某件事情,至少必須掌握四個面向才不會出差錯: 第一,要去了解這個人的人品、人格; 第二,要知道這個人的氣質、氣度; 第三,要了解這個人講這些話的目的、用意何在; 第四,要曉得這個人的見識如何。 了解這些之後,再進一步判斷,才不會偏差出錯。 尤其是聽話,如果牽涉到其他方面,譬如有牽涉到甲,或牽涉到乙,這樣我們還要去向甲了解,向乙了解。所以聽話不容易。 有句話說:「兼聽者明,偏信者暗。」聽話一定要「兼聽」,若有牽涉到第三邊,也要了解第三邊的。 又有一句話說:「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足深信。」如果有人在背後說是非、毀謗,我們未必要當真。為什麼?有時候親自看到的都未必真實了,何況是傳言。所以不要隨便把看到的當成一回事,甚至斷定、把他講出去,這些都不可以。 講一個「眼見未必真」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國,有一次在陳國和蔡國之間,遭遇軍隊圍困,師生多人接連七天都沒有飯吃。孔子還是談笑自若,不以為意,可是其他的弟子有的已經餓的受不得了。好不容易子貢帶著身邊的貨物,逃出重圍,和當地的村民交換一石米。回來後,交給顏淵和子路炊煮。煮飯時,突然吹來一坨黑色砂土掉入白飯裡,顏淵趕緊抓起這團髒飯吃了。 當時在遠處井邊的子貢看見了,誤以為顏淵挨不住饑餓,偷吃了飯,非常不高興,進到屋內向孔子禀告。子貢問:「仁人廉士遇到窮困,就改變了節操嗎?」孔子說:「節操會改變,怎麼稱得上是有仁有義的仁人廉士呢?」子貢又問:「像顏淵這樣的人不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我相信顏淵是不會的。」 子貢就將顏淵偷吃飯的情形,禀告了孔子。孔子對子貢說:「顏淵長期切實履行仁德,我不會懷疑他會偷吃飯而改變節操。這其中必有原因,先讓我來問問他吧!」 隨後找來了顏淵,孔子對他說:「最近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有何指示嗎?顏回你去把煮熟的飯端上來祭拜吧!」顏淵回答:「剛才煮飯時,有一坨黑色砂土染污了飯,我怕整鍋飯都髒掉了,趕緊將它抓起來,心想如果丟掉實在可惜,就把它吃了。如今這鍋飯已動用過,用來祭祀就不恭敬了!」孔子看看其他弟子,說:「如果換成是我,也會這樣做啊!」 佛陀說「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方可信汝意。」即使是親眼所見,也不一定是我們認定的樣子,所以對於我們所見所聞應該要小心求證。再者,對於所見所聞,也要盡量往正面去思維;同時要求自己不隨便講話,尤其只要牽涉到別人是非,不管這個人的身分是什麼,都不可以講。這是一種厚道的心態,是修行的德目,也是增長福慧、消除業障的好方法。 一個修行人,最注重的就是言語,也就是盡量「守默」──守默寂靜。為什麼?因為通常會與他人有沖突對立,往往都是語言。言為心聲,覺得委屈、受傷、挫折很深,因此情緒就出來了。這些,其實都應該反觀自照,要曉得這不是別人的問題,百分之百要檢討自己,一定都是自己的問題。 我曾經發給大家兩篇資料:〈治心須求妙悟〉〈細行〉,這兩篇出家眾一定要詳細的看。 譬如〈治心須求妙悟〉裡面有講:「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這一句很好,盡量大家把文字的內容融會在心;還說:「自古聖賢,都是心平氣和,無一毫造作。」這心平氣和,心氣和平,這幾個字是非常好。能夠時刻心氣和平,神和氣靜,容敬色莊,這樣顯示心始終是安詳的、穩重的;任何人事都以這樣的心來面對,肯定不會彼此有對立、紛爭、沖突。 還有〈細行〉,大家也可以多看。行、住、坐、臥,言語、行持都盡量要安詳、寂靜,不要躁動,這個就是「細行」。「細」,是指微細方面的,當然我們無法做到所寫的那樣,但這一些都是我們所學習的項目。細行、細心,細而又細,達到心很寧靜的話,就比較容易領悟道理。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那是因為他在菩提座上寂靜的經過一段期間,因緣時節一到,仰頭夜睹明星才大悟徹底。 「細行」來自於「細心」,細心是很重要的,必須平常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要培養晨起靜坐念佛。 大家手上這份講稿〈慈心法門〉,內容是出自鸠摩羅什翻譯的《坐禅三昧經》,這一部經收錄於《大正藏經》第十五冊272頁。《坐禅三昧經》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是說明「五停心觀」的內容。 如果是以自力法門來講,「五停心觀」是最基本的修行。譬如以三十七道品來講,三十七道品是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而在這三十七道品之前要修的就是五停心觀。 「五」是五種;「停」是停止,休息下來,也就是斷除的意思。「心觀」五種降伏心的觀想,五種坐禅觀想的方法叫做「五停心觀」。五種內容分別為: 第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心。 第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以慈悲觀對治瞋恚心。 第三,「多癡眾生因緣觀」。以因緣觀對治愚癡心,因緣觀主要是十二因緣。 第四,「多散眾生數息觀」。以數息觀對治散亂心,妄想雜念比較多就靜坐,然後數息。 第五,「多障眾生念佛觀」。以念佛對治我們的業障。 這「五停心觀」任何一種都不容易,譬如「不淨觀」或者「白骨觀」,觀人體的不淨,但能夠觀想成就是不容易的;即使觀想成就了,貪欲心還是沒有降伏。 在佛陀的時代,打坐大部分用「數息觀」,數息觀是最基本的。數息主要是數呼吸,譬如靜坐的時候眼觀鼻,鼻觀心,然後數著自己的呼吸,吸進來數一,呼出去不數,再吸進來數二,一直到八、九、十,然後又恢復到一開始。那如果是數呼出去的,吸進來就不數。都是數到十,沒有十一、十二……二十、三十……,只要數到十,還是從一開始。為什麼不數到二十、三十呢?因為數多反而增加身心的疲累,數多不得當也會導致其他的病。 對於我們來講,晨坐念佛、靜坐念佛都用「十念計數」,十念計數功用等同數息觀,又有念佛的功德。靜坐念佛,除了十念計數以外,不做思維,也不做觀想。 大家的這份資料,是「五停心觀」的第二觀,也就是「多瞋眾生慈悲觀」,以慈悲觀對治我們瞋恨的心。 宗風俗谛第一條說:「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這樣的內涵我們當然無法完全做到,但就是學習;「慈心法門」的內容,也是讓我們學習「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的一個契入點。 (講義) 若瞋恚偏多,當學三種慈心法門。 以貪瞋癡來講,如果瞋恚心比例比較多的話,那就是要學慈心法門。換言之,如果不是瞋恚心比較多,而是貪欲心比較重,那就不適合學這個方法,學這個又增加貪愛,貪欲心重反而要修學不淨觀。癡重、散亂重也是同樣的意思。 但對娑婆世界的凡夫來講,貪、瞋、癡沒有所謂偏多或偏少,同樣都很多,而且熾盛;散亂也是一樣,妄想多、雜念多,妄想紛飛。所以我們的解脫,始終都要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了解我們是這樣的根機,會讓自己的心更加謙卑柔和、無爭。 「若瞋恚偏多,當學三種慈心法門」,是哪三種呢? 或初習行,或已習行,或久習行。 這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初習行,第二個階段是已習行,第三個階段是久習行。 若初習行者 當教言「慈及親愛」 一開始學,要由近而遠,而不是由遠而近。近是從哪裡開始?從親人開始,從所愛的人開始。 雲何親及願與親樂? 行者若得種種身心快樂,寒時得衣,熱時得涼, 饑渴得飲食,貧賤得富貴,行極時得止息。 如是種種樂,願親愛得。 這裡談到怎樣給親人以及所愛的人得到身心的快樂。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有得吃、有得穿;自己得富貴,或者自己貧困得到救濟或護佑,或者疲累能夠得到休息,也希望自己的親人、所愛的人也能夠跟我一樣擁有這一些。 這樣的心情,可以說一般都是會有的。但要學習慈悲心,就是要把自己所有的、自己所安樂的,也希望親人、愛人同樣得到這些安樂,甚至比自己更多。 系心在慈,不令異念;異念諸緣,攝之令還。 把心都綁在這一些內容、思維上,不要有其他的念頭;一有其他念頭,就收攝回來,還是安住在親愛的人能夠得到如同我得到的種種安樂。這是最初開始的學習。 接下來是第二階段: 若已習行,當教言「慈及中人」 慈及親愛已經修習有所成就了,就可以進入第二階段,坐禅、深入思維「慈及中人」。 雲何及中人而與樂?行者若得種種身心快樂,願中人得。 跟我們非親非故,也不是我們所愛的人,但是也要把他想成是我們的親人及所愛的人,要跟我們的親人、愛人一樣,我們有什麼安樂、好處,也希望這一些人能夠得到、擁有。 對於非親非故的一般人,一樣── 系心在慈,不令異念;異念諸緣,攝之令還。 這點修習有所成就了,就進一步到第三階段: 若久習行,當教言「慈及怨憎」。 進一步擴展到有結怨的人,也就是仇人或者在背後說壞話,毀謗、打擊,暗中阻擋、搗亂,讓我們生活、事業不順利的人。 雲何及彼而與其樂? 行者若得種種身心快樂,願怨憎得,得與親同,同得一心,心大清淨。 這三種: 親中怨等 接著又推廣: 廣及世界無量眾生,皆令得樂。 這就是由親的人,到一般的人,到跟我們有怨的人;能夠這樣的話,就可以擴展到世界無量的眾生,皆令得樂。 周遍十方,靡不同等,大心清淨。 遍滿十方世界所有眾生,都跟親人一樣的,希望能讓他們獲得安樂──不論是自己親自去做,或者是透過別人去做,或者是種種方便去做,使自己的親人、所愛的人,以及一般的人,乃至怨家債主也平等地、同樣地得到那些好處與安樂。 見十方眾生,皆如自見,在心目前,了了見之,受得快樂。 這幾乎是禅定的境界。看十方眾生好像就在面前,而且是清清楚楚的看到。 是時即得慈心三昧。 如果能夠到達這個地步,就能夠得到「慈心三昧」。 「三昧」就是定慧一如,能夠得到慈心三昧,他的愛心就不會退轉。有慈心三昧就不會有瞋恚心,也不會情緒、生氣、發脾氣。 這一篇所講的三種對象當中,是以「怨憎」為主要的對象。因為我們對親人、所愛的人很容易為他設想,幫助對方得到如同自己擁有的安樂,可是對於有怨怼的人,就很難做到。有一句話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要對怨憎的人起慈愛的心,進而讓他得到如同自己所擁有的好處,那真的不容易。往往對於怨家債主都會幸災樂禍,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假設對與有怨、有仇的人,他有災難,我們不但不幸災樂禍,反而他需要醫療費或生活費,也能夠主動、無償的幫忙他,這就跨越了抱怨的瞋心柵欄,反而是有了恩惠,但這個不容易。因此下面就強調,同時特別引用問答,來說明慈及怨憎的原因以及重要性。 問曰:親愛中人,願令得樂;怨憎惡人,雲何憐愍,復願與樂? 對於親愛的人,我們希望他能夠得樂,這是理所當然,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對於怨憎的惡人,要怎麼來憐愍?甚至希望為他帶來快樂、安樂?這似乎是不近人情的。 答曰:應與彼樂。所以者何? 回答說,應該還是希望他得到安樂;甚至親自去做能給他帶來種種安樂的事情。 為什麼?下面說了七種原因: 第一: 其人更有種種好清淨法因,我今雲何豈可以一怨故,而沒其善。 第一,我們應該觀想,他盡管與我是怨家,和我有瓜葛,可是並不因為這樣,就表示他沒有其他好的心、好的行為,認為他一無是處。也就是說,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他有種種的善、種種的優點。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有過失反而是正常的,只要有慚愧心、忏悔心、改正的心,那就值得肯定,因為改進了就等同無過的人。所以有一句話說:「上天不咎悔過之人」,又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包容對方,不會全盤的否定對方。 第二: 復次思惟:是人過去世時,或是我親善,豈以今瞋,更生怨惡,我當忍彼,是我善利。 又再進一步思維、觀照:從三世因果來看,現在對方和我有過節、有冤仇,可是他過去世曾經是我的親人、我所愛的人、跟我有恩義的人,怎麼可以因為這一輩子時節因緣和合之下所產生的怨怼就厭惡他?因此應該忍受這一個瞋恨的心、降伏瞋恨的心,這樣的話可以給自己帶來「善利」。善利就是消業障、增加功德等等。 第三: 又念行法,仁德含弘,慈力無量,此不可失。 修習慈心法門這一種法,他內含的仁愛德行很廣,可說慈力無量無邊,所以我們應該假藉對方來修慈心,把握這個機緣來獲得慈心的功德。 第四: 復思惟言:若無怨憎,何因生忍?生忍由怨,怨則我之親善。 修行過程中,有一個一定要修的,就是六度當中的「安忍」,亦即面對各種順逆境界都能夠以平常心看待,既沒有歡喜,也不悲傷憂憤。所以就假藉環境、假藉對方的行為來訓練自己,磨練安忍的功夫;那如果沒有那樣的境界與人事的話,我們就沒有機會學習,瓶頸就永遠都存在。從這一點來講,對方讓我們生安忍、成就安忍,豈不是對方就是善知識,我們應該感恩對方。 所以,順緣是善知識,逆緣也是善知識,而說來,成就我們的往往是逆緣,順緣反而容易讓我們安於現狀,不僅不能進步,甚而退轉沉淪。 第五: 復次,瞋報最重,眾惡中上,無有過是。 以瞋加物,其毒難制,雖欲燒他,實是自害。 瞋心的果報是所有果報當中最重的,可以想想,世間慘案中最嚴重的,如殺人放火或者全家滅口,往往都是由於一念的瞋心;國家與國家會戰爭,也往往是彼此的瞋恨心增上,用瞋恨心以牙還牙,所以這一種瞋毒一定要節制。而且以瞋報瞋,是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的,為什麼?好像火引,想燒對方,一定是自己先燃燒,所謂「自害害彼,彼此俱害」。因此,要回報「瞋」的就是「慈」,唯有「慈」才能回報「瞋」。 而且,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今生所受的都是自己所造的業,是我們欠對方的,所以應該假藉這個時候來償還,甘心、歡喜心來償還,這樣這個業就沒了,反而有消業障的功德。如果以牙還牙、針鋒相對,那過去我們欠他的債不但沒有償還,今生又加了利息,又加了一個新的怨,這實在是自己害自己。 第六: 復自念言:外被法服,內習忍行,是謂沙門。豈可惡聲縱此,變色憋心。 我們外表穿這一件衣服,內心就應該修學忍辱行,這樣才能夠內外一如,成為沙門。不能身穿出家服可是不修忍辱行,那就不是真正的沙門。也就是說,既然是修行人、出家人就應該學習安忍,不可以放縱自己,使瞋心愈來愈變本加厲。 第七: 復次,五受陰者,眾苦林薮,受惡之的,苦惱惡來,何由可免? 如刺刺身,苦刺無量,眾怨甚多,不可得除。當自守護,著忍革屣。 「五受陰」是指身心,我們的身心承受生生世世的果報;以娑婆世界的果報來說,都是惡人多、惡事多,這一些惡人、惡事誰來承受?就是五受陰的身心在承受。 處在娑婆世界本來就有這些濁惡、污染,因此有一些苦惱是很自然的,怎麼能夠避免呢?也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會有這些憂悲苦惱,應該要認清楚,然後守好自己、保護自己。守護好什麼呢?──不要有瞋恨的心;要用什麼來保護呢?用「忍」。 就好像雙腳走路,有了鞋,腳掌就不會被刺到,或者碰到石頭而受傷流血,因為有鞋子保護。又好像軍人穿著戰甲,打仗時能夠保護全身而不受傷。 忍,就是修行人的戰甲,不生瞋恨刺傷自己。 如佛言曰:以瞋報瞋,瞋還著之。瞋恚不報,能破大軍。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小人瞋恚,難動如山。 瞋為重毒,多所殘害。不得害彼,自害乃滅。 瞋為大瞑,有目無睹。瞋為塵垢,染污淨心。 如是瞋恚,當急除滅。毒蛇在室,不除害人。 如是種種,瞋毒無量。常習慈心,除滅瞋恚。 是為慈三昧門。 「以瞋報瞋,瞋還著之」,用瞋來報瞋不能得到目的,反而增加自己瞋恨之苦與業障。 「瞋恚不報,能破大軍」,如果有人對我們毀謗、侮辱、傷害,我們不以牙還牙,甚至進一步認為這個很平常,是我欠他的,這樣就「能破大軍」,破什麼大軍?業障的大軍、魔的大軍。 「能不瞋恚,是大人法」,「大人」就是菩薩。學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首先就要不瞋恚;要不瞋恚,就要學前面所講的三種慈心法門 「小人瞋恚,難動如山」,「小人」是指一般的人。一般凡夫無心修行,不了解因果道理,不了解「瞋」「慈 」的利害關系。 「瞋為重毒,多所殘害。不得害彼,自害乃滅」,瞋心猶如重毒,因此是三毒之一。若用瞋來報復對方,對方還沒被害,反而自我先消滅了。 「瞋為大瞑,有目無睹。瞋為塵垢,染污淨心」,一個瞋心的人就好像行走在黑暗當中,即使有眼睛也看不到;瞋恚好像污染的灰塵,能污染我們清淨的心。 「如是瞋恚,當急除滅。毒蛇在室,不除害人」,這一些瞋恚不管大小,都要趕快消除,否則就好像有毒蛇在自己的家裡,不趕出去的話,豈不是害了自己與家人。 「如是種種,瞋毒無量。常習慈心,除滅瞋恚。是為慈三昧門」,這段文非常的淺白。 從這一些內容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由親愛到一般的人,再進一步到與我們有怨的人。不論是親人、一般的人、有怨的人都平等心的對待。 當然,這對一般的人來講或許是不合理的,可是以佛法、修行來講,這反而是真理,才是真正的順法性,同時舉出七個理由。其中第二個理由是從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來看的。也就是說,以現在世來講,這個時段我們有這樣一個怨家,可是論過去世的話,他並不是我們的怨家,他是父母、兒女、兄弟、夫妻;而且在未來也未必是怨家,也有可能又是父母、兒女、夫妻、兄弟等六親眷屬,甚至是要好的朋友或有緣有恩的人。從這一點來推想,瞋恨的心就比較會降伏下來。 這也可以推想到,凡是存在的都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的暫時現象,並不是永遠不變的真實。如果能夠這樣體會,對於現前的順逆境、好與壞,就不會太執著。 後面又說「仁德含弘,慈力無量」,意思是說慈悲心的功德很大,尤其現前的怨家、逆境,正好是我們擁有無量慈悲之功德的大好機緣;所以我們要有智慧去索取,不然白白失去,豈不可惜? 再來,談到「怨」是增上緣。對修行來講,怨不是怨,怨是成就自己的增上緣,就好像《金剛經》提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佛陀那時候是忍辱仙人,他不但不瞋恨、痛恨、報復對方,反而起慈悲心,想到這個人這樣的行為將來會墮地獄,我第一個要先救他。這樣的境界我們當然是做不到,這幾乎已達到了無生法忍的境界。不過,我們了解有這樣的道理、這樣的人物,即使做不到,但心向往之,也就是「見賢思齊」,這樣就不會「以瞋報瞋,瞋還著之」。 古德說: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百萬障門都由於一念的瞋心,沒有那一念的瞋心,百萬障門就不開;也就是說,本來有百萬個通暢的、成就道業的門路,由於一念的瞋心,這些門路就都沒有了,堵住了成佛的大道。 《菩薩地持經》說: 多瞋恚者,死當墮泥犁。 瞋恚心重的人,死了往往先到地獄,受地獄之火的燃燒。因為瞋心如同火,是相應的。也就是說,若有身體,心中有瞋,身體就會生病;若沒有了身體,他整個靈魂就都是火在燃燒,也就是地獄。想起來是非常可怕的。 又說: 後雖復人身,面貌丑惡,人所憎惡。 離開了地獄的果報之後,假設再得到人身,也是容貌丑陋。別人看到自然會想遠離,無法得到好因、好緣、好人、貴人。 《寒山大士詩》說: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這些都是在說瞋的禍害,以及修習慈悲忍辱的功德。 人,都會有情緒;但是要照顧好情緒,也就是「情緒控管」,控管情緒已成為現代的一門顯學。一個人能力很強,辦事也很積極,可是往往個性也跟著很急躁;有的人很感性,這也很容易有情緒;有的人比較有個性,同時見解比較偏激,思維也比較極端,反應往往比較激烈,言語也往往比較暴烈,一旦發起脾氣來幾乎如同狂人一樣。這種現象,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心病──因為有貪瞋癡就有心病,一切都是貪瞋癡引起的,只是太強烈、太明顯了,就應該有所對治。有這樣心理的疾病,如果能夠虔誠、長時的念佛,疾病是會消除的。因為疾病無非是來自於自己的業障,業障在,疾病(身病、心病)就沒辦法消除;業障消除,不管是身病或心病自然也會消除。 所以,我常講凡事都要理性、要冷靜,修行人的心更要平靜、平和;思維做事都要能夠平和、平穩,也就是取中庸之道,不過與不急,不偏不倚。因此,個性比較強勢、強悍、強硬、強烈的人,也要反觀自省,因為不能謙卑、調柔、柔順、柔和、溫和,往往會自害害彼。 可能有人會想:師父是勉勵而已,我們應該不至於有剛剛所講的那麼嚴重的現象吧?其實是有的,只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差別而已。 所以,一個修行人要時刻觀照自己的內心,如《修心八頌》所講的: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當然講道容易行道難,因為道理是講給人家聽的,修是要求自己做的。所以我們對任何一個人──不管親人、一般的人,乃至跟有怨的人,甚至是對立的人,都要抱著平等的慈悲心來利益他們。 宗風說「學佛大悲心」,佛有大悲心,我們比較能理解,阿彌陀佛大悲於我,所以要救我,因為佛有大悲心,不但不跟我們計較,還包容我們,接納我們。如果我們也真能體會佛的悲心一二,對人、對事、對物,也就比較能夠包容、不計較。所以,一個人對阿彌陀佛的悲心體會多少可以從哪裡看出來呢?從對別人的包容有多少、對別人不計較有多少來看。 當然,這樣的意思並不是說用這一把尺來衡量是否能往生,要是這樣的話,有機會能夠往生的人就不多了。 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娑婆世界特別頑劣的眾生。雖然了解道理,可是境界一來,不滿、情緒馬上就沖出來了,等到靜下心反省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只是,一個有體會到彌陀慈悲救度的人,個性會比較柔軟;假若脾氣爆發了,反省也會比較快,不會像以前無知無覺,或者認為是理所當然。 有關第三點提到的「仁德含弘,慈力無量」,接下來我引用《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的四段經文再度說明。 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士夫,晨朝以三百釜食惠施眾生,日中、日暮,亦復如是。 第二士夫,時節須臾,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乃至如毂牛乳頃。 比先士夫,惠施功德所不能及,百分、千分、巨億萬分、算數譬類不得為比。 是故比丘!當作是學:時節須臾,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下至如毂牛乳頃 佛陀譬喻說,有一位有地位的富貴人家,早上布施三百個便當給需要的人,中午、晚上也同樣供應三百個便當;另一個人,他在短暫的時間對一切眾生修慈悲心。這兩者相比較,修慈悲心的功德不是一般布施的功德所能相比的──甚至百分千分億分都難以比較。可見慈悲心的功德多麼廣大,多麼無量。 接下來: 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當知是家易為盜賊之所劫奪。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數數下至如毂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當知是人易為諸惡鬼神所欺。 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為盜賊數數劫奪。 如是,善男子!數數下至如毂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不為諸惡鬼神所欺。 是故,諸比丘!常當隨時數數下至如毂牛乳頃,修習慈心。 佛陀又譬喻說,有一個大家庭,男人很少,女人、小孩子比較多,這樣的家庭往往容易被強盜、小偷搶奪。如果不修慈悲心,就好像家裡面沒有男人,就會有種種的鬼神來欺壓、惱害。這個譬喻的意思是說,能夠修慈悲心,就好像家裡面有男人,外人不敢欺負;沒有修慈悲心,就像家沒有男人,這樣過去的怨家債主、其他鬼神就會伺機加害報復。 接下來: 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有人有匕手劍,其刃廣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劍,令其摧碎。」 諸比丘!彼健士夫當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劍,令摧碎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手劍其刃廣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下至如毂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若有諸惡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間便,正可反自傷耳。 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數數下至如毂牛乳頃,修習慈心。」 佛陀又譬喻說,有人有一把很銳利的刺刀,假設有一個勇士說:「他的刺刀再怎樣的尖銳,我的拳頭都可以把他打碎。」佛陀問比丘們:「你們想這樣可能嗎?」比丘們回答:「當然不可能。拳頭再怎麼樣的大,都跟刺刀不能比,一碰上去,如同蛋碰到石頭,立刻被刺傷了。」佛陀說:「我們為一切眾生修慈悲心,其他的鬼神就不敢傷害我們,為什麼?就好像拳頭對刺刀一樣,他們不敢;如果他們這樣做的的話,反而會受傷。」 由此也可以延伸了解,假設有人被無形眾生干擾,這樣反而要反省自己,是因為自己慈心不夠。一個有愛心、有慈心的人,幾乎是所行無阻,走到哪裡天神就恭敬到哪裡,怎麼會被鬼神所害呢?可以說修慈心的人,他就是光明,光明所到之處是沒有黑暗的,因為黑暗一碰到光明,黑暗也成為光明。 佛陀以這個故事來譬喻修慈心的利益。 接下來: 世尊以爪抄土,告諸比丘:「於意雲何?我爪上土多,為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不可為比。」 佛告諸比丘:「如是,眾生能數數下至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諸眾生不能數數下至如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 是故,諸比丘:「常當數數,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佛陀有一次用指甲挖一小撮土,然後問弟子們說:「我指甲上的土跟大地的土比較,誰多誰少啊?」比丘們回答:「大地的土多得不可計數,指甲上的土只是少少的一點,根本不能比。」佛陀說:「能夠修慈心很稀有,世界上能夠修慈心的人就好像指甲上的土,沒能修慈心的人,就好像大地的土。」 佛陀以這個故事來譬喻修慈心的難能可貴。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機緣去修慈心,要成為指甲上的土,而不是大地的土。 佛陀也曾用「爪上土、大地土」來譬喻「得人身、失人身」的數量。意思就是說,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與得到人身數量的,根本不能比。得到人身的只有像指甲上的土那麼少,不能得到人身而墮三惡道的如大地的土那麼多。 佛陀也曾以此來比喻,得人身能夠聽聞佛法的如爪上土,沒能聽聞佛法的好像大地的土。 又比喻,聞佛法能夠得到解脫的如指甲上的土,沒能得到解脫的如同大地的土。 這也可以用來比喻台灣的佛教,看起來很興盛,可是所講的大多是人天佛教,講解脫的不多;因為講解脫,不是聖道門就是淨土門,以聖道門來說,也要從「五停心觀」開始講起,不是口講修行就是修行。修行有修行的步驟,有從飲食上、起居上來調,也有從身上與心上來調,還有行法的修持,都是有次第內容的。大乘有大乘的內容,小乘有小乘的內容。如果是淨土門,就是要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希望下一輩子不再輪回,而是倒駕慈航而來。 目前台灣佛教看似興盛,可是很少講到這兩個法門,那豈不是雖然學佛,也只結個緣而已?下一輩子既不能解脫,下下一輩子還能當人嗎?未必。 自古以來,學道者如牛毛,開悟、證道、成就者如麟角。觀察過去,檢討現在,就可以了解:如果不修學淨土法門,真的難有解脫的希望;若是修學淨土──善導大師的淨土法門,就能萬修萬人去,當生得解脫,一世能圓滿。 接下來,講兩個故事。 一、王永慶的一席話: 一根火柴棒價值不到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卻可以摧毀一棟房子。 可見微不足道的潛在破壞力,一旦發作起來,其攻堅滅頂的力量,無物能御。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需費時一個月,但倒骨牌卻只消十幾秒鐘。 要累積成功的實業,需耗時數十載,但要倒閉,卻只需一個錯誤決策。 要修養被尊敬的人格,需經過長時間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產卻只需要做錯一件事。 一根火柴棒,是什麼東西呢?它就是下列四項: 1.無法自我控制的情緒 2.不經理智判斷的決策 3.頑固不冥的個性 4.狹隘無情的心胸 上述四點,尤其是第一點,是最根本的。能夠控制情緒,就比較理性,不會沖動,也比較客觀,不會冥頑不靈。不情緒,心中就比較平和、開闊,不會狹隘無情。 二、「呆若木雞」的典故。 戰國時代,有一個人叫做紀渻子,他很會馴養斗雞,因此齊王找他來馴斗雞。 過了十天,齊王問他:「雞可以上場了嗎?」紀渻子答:「不行,它現在驕傲氣盛,沒有什麼膽量,也沒有什麼見識,可是卻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其實它是不堪一擊的。」 又過了十天,齊王再問斗雞情況如何?紀渻子答:「還不行,這一只雞容易沖動,聽到其他雞叫,就沖動的不得了。」 又過了十天,紀渻子還是老話一句:「差不多了,但是還不可以。現在斗雞眼露凶光,狠視其他敵雞,氣勢還太盛,不具備大將之風。」 又過十了天,紀渻子向齊王報告:「可以了,現在這一只雞聽到其他的雞叫,聽而不聞,看到其他的雞跳躍,視而不見,可說呆若木雞,很沉穩、很沉著,既不驚怕,也不驚動,是具備斗雞得勝的所有條件了。只要其他斗雞一見到牠,就會落荒而逃,不戰而勝,這才算是真正的斗雞了。」 所以修行人應該要像「呆若木雞」典故的精神一樣,要學習安忍,能忍自安。要沉著、沉穩、穩重,氣定神閒,從容安詳,不可沖動,不可情緒,不可躁急,不可逞匹夫之勇。 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忽略,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嚴重,就是以冷靜、平靜、理性來看待,平常心就好。這樣往往能夠認清事相,也能夠做最好的處理而不會有差錯,或者與人有對立、積怨。 修行人在言語、行為上盡量不要與人沖突、對立,同時要讓他人能夠肯定自己、歡迎自己;若能讓對方認為自己是一位善知識,可以給他帶來成就,這樣就更好。 接下來說「生命中的三種人」: 每一個人生命之中都會遇到三種人: 第一種人,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關心你、愛護你、幫助你的人。 第二種人,傷害你、欺騙你,利用你的人。 第三種人,既不曾傷害你、欺騙你,但也不曾予你關懷與無私幫助的人。 第一種人往往會是誰呢?都是母親比較多。母親對我們是無微不至的關愛,真的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敵人會幸災樂禍,可是會為我們流眼淚的是誰?是母親;當我們成功的時候,有些同事會嫉妒,但是會為我們高興的是誰?也是母親。所以人生當中,會有第一種人,也都有第二種人,第三種人更多;當然第三種人也可能成為第一種人或第二種人,就看怎樣跟對方互動。 要怎樣互動呢?就是要盡量化敵為友,化疏為親。但這不容易。 如果是敵人,能先不把他認為是敵人,而是善知識,甚至過去世是最親愛的人,這樣心境就不一樣。 幸福與成功的方程式: 離幸福的生活越來越近的方程式:第一種人的數量在你生命中呈幾何倍數增長,達到「輝煌」,第二種人數目卻逐漸接近於零時。 離成功的人生越來越近的方程式:當你出現在他人生命中的第一種人行列裡的次數愈多,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第二種人的次數愈少。 所以,人與人相處,尤其是師兄弟在一起,希望沒有第二種人,有的話只有第一種人。 今天就講到這裡,願我們慈心增長,彼此包容,互相接納。 南無阿彌陀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