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圖說182:輕慢先靈


 2017/4/26    熱度:1660    下載DOC文檔    

  

  經文:輕慢先靈。

  【原文】

  華表歸來化鶴難,冷風入戶骨增寒。

  身為虎食遭焚劫,留與停棺逆子看。

  注:先靈,謂已亡祖宗考妣,輕慢,若祭祀不謹,拜掃不勤是也。至於葬不早辦,輕慢尤甚。夫死者,以土為安,世俗信堪輿之說,擇年月日時,卜山水形勢,致有終身不葬者。有貧欲厚葬,及子孫衰替僅不能葬者。有互相推诿,或惑於房分之說多年不葬者。有經年不登坵隴、不問松楸、不躬祀事,更有忍心害理焚骸收燼者。夫孝子愛親,斂而藏之,猶恐不至,何忍付之一炬?仁人君子遇此輩而曲為之解,亦大功德也。

  案:江右劉敬宇,年老多病,謂其二子曰:“古葬禮,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庶人七日,此定制也。汝二人素悭吝,我死之後恐互相推诿多年停擱。今有銀百兩,付汝為葬費使我骸骨得早歸土,泉下獲安矣。”言訖而逝。二子計曰:停柩於室又不吃飯穿衣,何礙於人,不若將銀分而營運,得利再葬,未為遲也。遂各分銀五十兩出外貿易,得一思十,得十思百,淹滯十年不謀坵珑,一任繐帳塵生,靈幾蛛網。其父臨終遺囑之言竟不復置念矣。一日鄰火不戒,延燒停柩之室,二子搬搶物件,不顧父棺,遂被焚毀,以瓦缶盛燼余埋於祖茔,一文不費欣欣得意。時逢清明,村中土地有賬祭孤魂之例,鄉人賽會廟中,神忽顯靈附於人身大言曰:“此村有二逆子,得父之赀,不葬父屍,致遭火劫,父投控東岳,一付離龍,一付白虎矣。爾等當以此為戒。”眾問逆子為誰,神曰:“不久自知,無庸預說。”數日後有人寄信雲,二子在外,一山行為虎所食,一夜臥旅邸,火籠燒著被褥,醉不能起,竟被燒死。眾人方知神語預示,蓋指此二子,此輕慢先靈之報也。

  附:大觀中,羅鞏游太學,有關聖祠甚靈顯。鞏每以前程禱,一夕夢叱曰:“子已獲譴於冥,可亟歸。”鞏曰:“某生平無大過,願聞獲罪之由。”曰:“子無他過,惟父母久不葬。”鞏曰:“某尚有兄,何獨受罪?”曰:“子為儒者,當明理義,子兄碌碌不足責也。”夢覺大恐,是年果死於非命。(《王佐寶善編》)

  何子平,遭母之喪,世亂,八年不得葬。常如袒括之日,冬不衣絮,夏不就清涼,日食薄粥,不進鹽菜,所居屋敗,兄子欲葺理,平泣曰:“吾情罪未申,天地間一罪人耳,屋何宜覆?”會稽太守為營圹葬焉。子平後嗣繁衍為會稽望族。(《文瑛閣全書》)

  劉機父卒,家人泥陰陽言,各以生時與葬時相值,久不克葬,公獨曰:“願以某生時所值葬父。”於是力葬之。公後官至大司馬,贈宮保。(同上)

  嘉善孝廉朱又陳,老於公交車。康熙壬戌會試北上,其妻夢朱衣神告曰:“汝夫數世不葬,家中累十余棺。今科本當首選,帝君因此削其名矣。”是科闱中果擬元,以微眚見落。(《桂香鏡》)

  徐太史曰:案與梓潼庠生羅鞏事同。伏讀《帝君重本文》曰:“是故七世祖考,有一不安,則子孫不發達。”聖訓諄切示人如此,其削名也固宜。

  孔埙丁母憂,既葬,歷官至秘書丞,始歸焚黃。其母忽現於前,責之曰:“汝棄吾去,盜發吾冢。歲時祭享,寄食於二女家,為子當如是耶?陰司本欲罪汝以警世,為汝居官修謹,姑暫置之。自此切須勤視墳冢,歲設一祭,以寧山神,亦以安我也。”(《感應篇集注》)

  太原王洙言,向有一宦者病其家數世未葬,急買地一方,自祖考至功缌之親,悉依昭穆以次葬之。俱無歲月日時陰陽忌諱與營穴之法,人皆訝其太易,謂禍且不測,乃歲中竟遷官秩,家益昌盛。今人稽留葬地,動轍逾紀,徼求不可知之福於祖先遺骸,真罪人也。至於前人已葬之地,無論親疎賢否,萬萬不可毀掘,掘而見屍必有奇禍,否則贻害子孫。若出兵主將能嚴禁士卒,勿平人冢、勿發人棺、勿伐人護墳樹木,功德尤大。

  朱在庵曰:權厝一事,萬不可久,久則雨水侵淋,日氣下蒸,未及歸土,木已腐矣。仁人孝子亦當念之。權厝與火葬皆是惡習。

  附錄:楊椒山先生《戒火葬文》(略)

  【譯文】

  “先靈”,就是已經過世的祖宗考妣;“輕慢”,比如祭祀祖宗時不認真,拜祭掃墓不勤等。至於說不盡早埋葬,更是輕慢。死去的人以入土為安,世人有迷信風水的說法,選擇年月日時,占卜山水形勢,導致有終身不葬的;有貧窮想要厚葬,等到子孫貧窮衰敗,反而更加不能葬的;有互相推诿,為了爭家產而多年不葬的;有長年不到墳上,不掃墓,不親自祭祀的。更有傷天害理,將先人遺骸燒毀的,孝子愛護親人,將先人遺體收斂而埋藏,怎麼忍心付之一炬呢?有德行的人仁人君子,遇到這類人應當委婉為其解說,也是大功德事。

  案:江西人劉敬宇,年老體弱多病,給他的兩個兒子說:“古時葬喪,天子七個月,諸侯五個月,大夫三個月,士踰月,老百姓七日,這是定下來的禮制。你二人素來吝啬,我死了之後,恐怕你二人推捼多年停棺不葬,我現在有銀一百兩,給你們作為安葬的費用,使我的骸骨能夠早些入土為安,九泉之下也就安息了。”說完就逝世了。二個兒子商量:棺柩放在家裡,不會吃飯,也不會穿衣,不影響人。不如把銀子分了,用來做生意,等賺了錢再葬也不遲。於是各分得五十兩銀子,各自出去做生意。賺了一兩想十兩,賺了十兩想百兩,一直停棺至十年,也沒有下葬。任其靈柩上蒙塵蜘蛛羅網。父親臨終的遺言也不再放在心上了。有一天,鄰居失火,延燒到停棺柩的房間。二個兒子只顧搶搬財物,不顧父親的棺柩,以致於被火焚燒。就以瓦罐盛了剩余的骨灰,埋到祖墳,一文錢也沒有花費,信心得意。正逢清明節,村中土地廟有賬祭孤魂的習俗。鄉人都在廟中祭拜,廟中的神靈忽然顯靈,附在一個人身上大聲說:“這個村子有二個不孝的逆子,拿了父親的錢,不葬父親的遺體,導致遭遇火劫。他父親投訴到東岳府,一個付火龍,一個付白虎。你們要引以為戒。”眾人問逆子是誰,神靈說:“過不了多久就知道了,不必提前說。”過了幾日,有人寄信說:劉敬宇的二個兒子在外邊,一個走山路被老虎給吃了,一個夜裡睡在旅館燈籠燒著被褥,喝醉了不能起來,竟被燒死了。眾人才知道神說的是這兩個兒子。這是輕慢先靈的報應。

  附:大觀年間,梓潼縣的庠生(秀才)羅鞏游太學,聽說關帝廟很靈驗,就常常祈禱卜問自己的前程。有一天晚上,夢見關聖帝君說:“你已經獲罪於天,趕緊回去。”羅鞏說:“我平生沒有犯過大的錯,想知道獲罪的理由。”帝君說:“你沒有別的過錯,只是父母棺柩長久沒有埋葬。”羅鞏說:“我還有一個兄長,為什麼只我受發?”帝君說: “你是儒生,讀書明白理義,你兄長庸庸碌碌,不足責罰。”羅鞏醒來非常害怕,當年果然死於非命。

  何子平的母親去世,世道荒亂,八年都無法安葬母親。這期間他就好象喪禮期間一樣,冬天不穿棉衣,暑天不乘涼,每天僅吃稀粥,不吃鹽和蔬菜。他所住的房屋破敗不堪,不能遮蔽風雨,他的侄子想為他修房子。何子平哭著說:“我安葬母親的心願未達成,實在是天地間的一個罪人,怎麼能住好房子呢?”會稽太守對他大加表彰和獎賞,並為他母親修建了墓地,安葬了。後來何子平的子孫後代繁衍,成為會稽的望族。

  劉機的父親去世,家裡的人都拘泥於陰陽先生的說法,下葬的日子要和出生的時辰相值,因而長期不能下葬。獨有劉機說:“願以我出生的時日所值埋葬父親。”於是努力營葬。後來劉機官做到大司馬(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

  嘉善孝廉朱又陳,屢試不第。康熙壬戌年,北上參加禮部會試。他的妻子夜裡夢見朱衣神說:“你丈夫數世不安葬先人,家中停放了十幾個棺柩。這次考試本來應當得頭名,帝君因此除掉他的功名了。”考完後,考官本來打算列為頭名,因為有小的瑕疵而被除名。

  徐太史說:這事與梓潼秀才羅鞏的事類似。恭敬的閱讀《帝君重本文》,文中說:“如果七世的祖先有一個不安的,子孫就不會發達。”聖訓諄諄,明白的告訴世人。所以不敬先靈,功名被削也是應該的。

  孔塤,母親去世,埋葬後,就外出當官,官至秘書丞才回來祭奠。夜夢其母現於面前,責備他說:“你棄我而去以後,盜墓賊發掘了我的墳墓。每年的祭祀,我暫時寄食於二個女兒家。做兒子的應當如此嗎?陰司本應處罰你,以警告世人,因為你做官清廉謹慎,恪守禮法,暫且算了。自此以後應當經常到墳茔祭拜,每年安排一次祭祀,以使山神安寧,也能使我安息。”

  太原的王洙說,原來有一個官員,考慮到家中幾代先人還沒有安葬,急忙買了一塊地,按照祖先的輩份與親疎依次葬之。選擇年月日時,陰陽忌諱,還有營葬的方法,統統都不考慮。人們都稱他太草率,會有災禍到來。沒想帶當年就升了官,子孫昌盛。現在有人留墓地達十幾年以上的,以祖先的遺骸來僥幸求福,真是罪人啊!至於前人已經安葬的地方,無論親屬遠近,其人是否賢德,萬萬不可以毀壞挖掘,挖掘而見到屍體必有奇禍。不然就贻害子孫後代。若領兵的主將能嚴禁士兵不要平人墳墓,挖人棺材,不要砍伐人們護墳的樹木,功德更大。

  朱在安說:停棺待葬這件事,千萬不能時間太長。時間長了,則雨淋日曬,還沒來得及入土,棺木就已經腐爛了。仁人孝子應當認真考慮。停棺不葬和火葬,都是惡俗。

  附錄:楊椒山先生《戒火葬文》(略)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