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消災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業障(第二集)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災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業障 (第二集) 2009/10/30 台灣高雄 檔名:21-564-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人不能沒有福報,一定要做一個有福報的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所以修福比什麼都重要。修福一定要先忏除業障,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福慧雙修」,佛是把福擺在第一,慧擺在第二,這意思很深。為什麼先修福,不說先修慧?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相是福,你看他說這個話的時候,他把智慧擺在前面,德相擺在後面。可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他總是又把福報擺在第一,勸我們福慧雙修。這個意思很明顯,我們細心去觀察、去思惟,智慧既然是本有,現在智慧為什麼沒有了?有,變質。變成什麼?變成煩惱。所以佛經上又說「煩惱即菩提」,菩提是智慧,菩提變成煩惱,我們把煩惱忏除智慧就現前。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把修福擺在最前面,修福,在中國人講必先孝敬父母,人孝敬父母就有福,不孝父母修什麼樣的福報都會落空。為什麼?孝心是自性裡頭本具的。所謂孝感天地鬼神,孝心自自然然就感動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敬重孝子,敬重孝道這不能不知道。 由於清朝亡國之後,我們中國的社會一直到今天,沒有能夠恢復到正常的秩序,所謂是動亂不安。尤其是把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喪失,這一句話是過去立法委員胡秋原先生所說的。這是我們的前一輩,我跟他老人家有過一面之緣,這個人是個才子。他分析我們這個國家社會,災難第一個因素,就喪失了民族自尊心,對於中華民族傳統,老祖宗的傳統失去信心,這是真正的危機。他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老祖宗傳給我們些什麼?傳給我們就是孝道。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少聽到人講孝道,這個社會上還有沒有孝子?孝子還是有,叫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印光大師一生,這是佛門的大德,淨宗的祖師,一生強調因果教育,超過佛陀的教育,他的話說得有沒有過分?不過分。我們常講這是過去的社會,不是現在的,受過良好的倫理道德教育,羞於作惡,不好意思做壞事。為什麼?做壞事那是一種恥辱不好意思。如果要懂得因果教育不敢做壞事,為什麼?怕報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這個因果報應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們一般人講那是真理,那不是假的,你心行不善肯定有惡報。 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人說,我曾經看到心行不善的人,他活得很好,又做大官,又發大財,哪有因果報應?這個事情有沒有?有,不但有還挺多的。這怎麼解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心行不善,造作眾惡,還在享福,這是他過去生中修得太厚,他的福報太大,這一生所造種種不善折福,把他的福報已經打折扣,雖打折扣他還有余福,是這麼一回事情,這個我們要知道。他這個余福享盡的時候,惡報就現前,不是不報,所謂是時候未到。時候是什麼時候?他過去生中修的福報享盡,那時候就到,這麼回事情。因果通三世,過去生中你曾經做過國王、做過大臣、做過大富長者,這一生呢?這一生你已經降得很低,這是什麼?余福。可是細心去觀察、去揣摩那種習氣還在,過去生中的習氣還在、還有,很冷靜細心去檢點、去觀察能發現。還有一種這一生又貧又賤,貧是沒財富,賤是在社會上沒地位,這人怎麼樣?好人,孝子,肯幫助別人依然受貧窮。做好事應該有好報?這種狀況古大德告訴我們,過去生中造的大惡,這一生當中心善行善,已經把他的惡報改善了很多。他還有余罪還沒有完全消除,要等他呢?等他余罪、余殃消除之後,福報就現前。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我們今天這一生當中,真的是符合聖人所說的標准。我們的心善,我們的思想善,我們的言行善,為什麼我們還受苦報?這就明白了。我們現在修的善還不夠,認真努力把我們過去世的余殃,早一天化解福報就現前。福報現前,古人又有一句話說得好,「福至心靈」,人福報現前的時候突然智慧就開,人就聰明,所以福至,福報要現前心就開,這也是真的。這就是說明,在佛經上說明的,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你修福積德,把你的業障逐漸化解,解凍,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就往外面透,就這麼個道理,所以福至心靈。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因為我們疏忽祖宗的教誨時間太長,受西方人的價值觀、文化的沖擊太深,現在想回頭,也有意思真正回頭,心裡頭有疑慮,有懷疑、有顧慮,我這回頭依老祖宗的真行嗎?老祖宗東西真能夠超越科學嗎?這些問號擺在心上,把我們的信心又沖淡。所以我們不但在力度上不夠,信心上都有問題,這是我們講到改過自新、修積福德的障緣,我們必須要知道。 怎樣才能把這個障緣除掉?那就是要多多的接觸傳統文化。多讀古人的典籍就是多接受祖宗的教誨,這就對了;多接觸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每天學習經教,不離開佛菩薩。也許有些同學說我也很想做,可是有懷疑,信心不能夠堅定。這樁事情我們可以理解,許多人都有這個現象,這就是疏忽的時間太久,至少四代到五代,現在要找回來有一定的難度。再看這個社會,跟著科學、跟著西方文化走的人太多;回過頭來走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人太少!所以你看到這個現象,你的信心生不起來,你產生懷疑,這是我們能夠理解的。那要怎樣?有兩種方法,一種佛法講的,善根深厚的人容易回頭,善根深厚的時候他能聽話,他知道感恩。你教他怎麼做,他只要相信你,他一點都不懷疑,他就真干。往往這種人成功很快速,善根深厚的人有福,這有大福報。另外一個方法,我沒有這個善根,像我自己就是沒有善根,那用什麼方法?比較,東西方的東西我都接觸,我比較,這比較之後,這心裡就有數。 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沒有改變過,這個現在一般人講不合科學,為什麼?它沒有進步。西方東西日新月異!譬如學校念教科書,中國古時候私塾念的書,幾千年不變,就是那麼幾本標准的教科書,《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這一類東西,小學生必讀的。看看外國學校的教科書,五年就換新的,五年又換新的,與日俱進,我們覺得這個好,中國人怎麼能趕得上?可是你細心要想一想,永恆不變的那是真的,常常變,靠不住,那就不是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中國東西,諸位要曉得,《弟子規》、《三字經》能夠拯救世界;外國東西天天在換,救不了世界。人生病,咱們中醫五千年不變,它能治病,它能把病治好;西醫隨著科學進步,不斷在更新設備,所以新的一些觀念,它治不好病。這個地方,從前李老師、方東美先生常常提醒我,你相信五千年的,你還是相信三百年?西方科技只有三百年,中國傳統文化有五千年,你相信哪一個?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智慧太稀有了。所以從這一點,我們有理由建立信心,對於傳統文化、對於佛法的經典再不懷疑。 所以佛在經上有一句話說,疑就懷疑,懷疑聖教是菩薩第一個障礙,最嚴重的障礙,所以他把它列為根本煩惱。諸位要知道,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那個疑不是普通的懷疑,是對於佛菩薩聖教的懷疑,你對這個懷疑,你不但不能證果,你連開悟的分都沒有。為什麼?你不是很認真的去學習,你帶著有疑問。佛法是准許你有疑問,疑問要用智慧來解除,所以說破迷開悟,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佛法不是不准你懷疑的,但是對老師、對佛菩薩要有信心,老師會教你悟入,會幫助你斷疑,你一定要相信。疑可不可以講清楚、講明白來給你聽?能,但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什麼?理太深,跟你講你不懂;事太復雜,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就能講清楚。要怎樣才能夠真正聽進去、聽明白、聽懂?要清淨心、要恭敬心、要真誠心,你才能夠聽得進去,你才能夠聽得懂,聽了之後有悟處,把你的疑惑破除。那我們跟個老師學習,對老師懷疑,對所學的經教懷疑,那是一輩子都不能入門。你很用功去學習,學的一些什麼?學些知識,佛教裡面所講的知識不是智慧。所以這是佛法的難處,它難在這個地方。 那佛法要怎麼樣學法?要持戒、要修定,也就是佛法必須把這個心定下來、靜下來。你看《無量壽經》講的清淨心、平等心,平等就是定,不動就平等,一動就不平等。用什麼方法修清淨、修平等?戒律就是方法。所以持戒你就得定,得定才能夠開智慧,豁然大悟。現在的人大多數心浮氣躁,連學校的學生都不例外,我在外國看過很多大學生,我也偶爾應邀去上幾堂課,資深的老教授告訴我,「法師,你到課堂裡面上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十五分鐘。」我說「為什麼?」「十五分鐘之後,他們浮躁的情緒就起來,聽不進去。」我說「那你們怎麼上課?」「十五分鐘之後講講笑話,不談正經東西,是這麼上課的。」這是現實的現象一點不假,所以現在學校能學到東西嗎?能學到。學生也很用功,學什麼?學技術。他為什麼要學這個?學了將來畢業出去的時候,他可以找到工作,他能賺錢。不但沒有智慧,我們通常講的知識也沒有,只是技術,他重視技術。所以科學技術,科技這是很熱門的。我們必須把現代這個社會弊病認識清楚,然後回過頭來想想自己。 所以印祖教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深信因果。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就是教導我們明了因果,因果通三世!佛法裡面說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的享受這是果報,果必有因,這個因是前世修的,前世修的因,這一生當中得果報。「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來生是什麼樣的果報?我這一生的思想、言行、造作,這都是造因。如果你的因善,那來生的果報就殊勝;如果我們心行都不善,那來生很可能就三途受苦報去!懂得這個道理,我們這一生當中,無論受到什麼樣的苦難,自己怎麼樣?甘心情願接受,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知道自作自受,前世沒修得好,我應該受。為什麼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我就又造罪業,來生恐怕還不如這一生,那就真的是錯了!受什麼樣的委屈,受什麼樣的災難不怪別人,怪自己過去生中疏忽,沒好好修。而在這一生當中,確實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遠離,不善的行為也都疏遠,一心向善。善是什麼?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常常想到我應當怎樣幫助別人。自己無論受什麼樣的苦難,還能承受得了,那就很快樂!時時刻刻想著利益別人。 特別是學了佛法,學了佛法才知道,我們對別人、對社會最大的利益是什麼?最大的利益是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覺而不迷,從一些違背倫理道德上面回頭,認識倫理道德,明了倫理道德,熱愛倫理道德,這就真的回頭。回頭是善,果報無比的殊勝,努力修善所謂是只問耕耘,莫問收獲,收獲是自然的。我們努力行善,並沒有得到明顯的善報,我們也非常快樂,為什麼?不求果報。那不善的遭遇到,那是消業障,好事情!我功德是積功累德,我的業障是天天在消,這怎麼不是好事情!業障消盡福就來,福來了怎麼樣?福來了不享,希望把自己的福報給眾生去享受,那你福報就更大了。更大是什麼?更大就是廣利眾生,利益廣大的眾生。 這世間有沒有這種人?有,學佛的人裡面很多。在我們中國,有個很著名的人范仲淹先生,他也是佛教徒,宋朝的宰相。一生過著清寒的生活,把他自己豐厚的俸祿,諸位看看《古文觀止》裡頭,有一篇文章叫「義田記」,就是記載他老人家的行業。他把他的財富,你看一個人養三百多家,這些貧苦的人,他真做好事,像開救濟院一樣,照顧三百多家。他鄰裡鄉黨附近的那些小孩,家境很窮,小孩有智慧能念書的,他辦義學,辦學校供吃供住,為國家培養人才。一生做好事真有好報,他五個兒子,他自己做宰相,五個兒子裡面兩個做宰相,你看看他一家出了三個宰相,真不容易;還有一個御史大夫,像我們現在的監察院長;另外一個大概是做到省長,地方官員。這個家族一直到今天都不衰,你們到蘇州去看看,范仲淹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實在是難得。去年冬天的時候,我回到老家住在實際禅寺,范先生的後人到實際禅寺來看我,提到他們家裡修家譜,我非常歡喜,太難得!這一家人是我們現在人的榜樣。帶了一本家譜給我看,我對范先生是非常景仰,我就問他,「這家譜要好好流通,你印多少本?」他印了一百本。我說「怎麼印得這麼少?」成本很高,一本大概要一百多塊錢。所以我告訴他「要多印,要普遍流通,送到學校圖書館收藏,祖宗是大德!」所以真正明白因果的人,人家是為千年萬世的子孫來著想,不為一世。范先生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你就想想這個為人,錢全都做好事,都幫助別人。他是真干,一家人都干,子子孫孫後代都干,孝悌傳家遠!這是中國傳統文化。 所以印光大師極力提倡,現代人從哪個地方把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找回來?從因果,深明因果。所以他老人家提倡《了凡四訓》,提倡《太上感應篇》,提倡《安士全書》。對《安士全書》的贊歎,是贊歎到了極處,他說近一個世紀,一百年當中這是第一部奇書。把這個業因果報講得淋漓透徹,你要是認真去讀它,一生受用不盡。從我們現前本身來設想,你身心健康,你不會生病,你家庭和睦;再擴展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這功德利益多大!「弟子規」,儒家的,「盡人事」也就是盡孝道,儒家的典籍非常豐富,完全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要是百分之百的做到,這個人就是儒家所稱的聖賢,聖賢的教育。能真正把《弟子規》做到,像四書五經十三經,你才真正能看得懂;如果你沒做到,你看不懂。做到了你就看懂,為什麼?你入了聖賢的境界,聖賢的言論,哪有不懂的道理!十善業是佛菩薩大慈大悲、大行的基礎,普賢菩薩的大願,文殊菩薩的大行,要從這裡開始,從十善業開始。十善一展開,一鋪展開在大乘教裡頭,菩薩八萬四千細行,是十善的展開;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歸納起來就是十善,所以這個諸位要知道。儒家聖賢的細行也是很多,但是歸納起來,就是《弟子規》裡面講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所以我們決定不能把它看輕。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十善業道學起,不從這個地方扎根,就像種樹一樣這是根本,不在這上下手,那個樹永遠活不了,為什麼?它沒根。在中國過去無論是儒、是佛、是道,幾乎都是共同扎這三個根,不分彼此相輔相成。我們怎麼能疏忽? 災真的消,福就來了,不要求福,福自然來。為什麼說福就來?福是自性裡面的性德,災是障礙、是煩惱,煩惱放下性德就現前。《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相就是福,統統現前!我們今天智慧不能現前,德行不能現前,相好不能現前,就是因為有災、有難。在個人身上這就是病苦,煩惱、習氣,疾病纏身,這都是災難的現象。大陸有一位彭大夫,彭鑫,我在光碟上看到他兩次的講演,一次在青島、一次在唐山,他講「疾病與德行」,講這個題目講得好!如果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都能夠具備,你就百病不生。他講的我相信,我完全能理解,縱然身體有病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吃藥,只要好好在德行上去修,病就自然好,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人會生病全是業障,所以佛家講貪瞋癡為三毒,裡面有貪瞋癡,有三毒外面就會有感染,就是疾病的感染;裡面沒有三毒,外面什麼樣的病毒,你遇到了都不會感染,這話很有道理。他這兩篇講演值得我們看,我還囑咐同學至少要看三十遍,為什麼?三十遍看完之後你印象深刻,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檢點,你會保持你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家庭就和睦,這個利益多大!所以彭大夫這兩篇講演,在佛法裡面講這是法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們能不能修?能,我們能夠把這光碟多做幾片,多送給親朋好友,這兩種布施我們也做。現在做光碟成本很低,彭醫生的光碟它是沒有版權的,他說得很好,他是個醫生,醫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一切人都不生病,各個健康長壽,這是他的願望。 所以災消福自然來,這個來的時候就太好了,「天清地寧人和人長壽」,你說果報多殊勝!天時清明,天災我們今天講的自然的災難,日月清明,我們地也寧,地上水災沒有、風災沒有、地震沒有,這怎麼回事情?這是因為人和。這在《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起心動念人知道,什麼人知道?心地清淨的人知道,這個諸位要懂得。現在你們的心念我不知道,我的心念你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都是心浮氣躁,感覺失掉不靈。所以修定,修定的人知道,為什麼?他心清淨,他不浮躁,所以別人起心動念他有波動的現象,他能接收得到,就這麼個道理。可是我們從科學實驗,江本博士的實驗水知道,水不浮躁,水清淨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它能夠接收到,這個波動它能接收到。這個實驗做得很成功,從他這個科學實驗,證明佛在經上講的沒錯。所以我們就聯想到,花草樹木這些植物知道,我也做了十年的實驗,這十年的實驗做什麼?我們種有機的蔬菜,蔬菜是植物,我們種了很多果木樹,水果樹這也是植物。我們跟它溝通,用佛法的方法跟它溝通,這些樹木花草長得非常好。蔬菜有小蟲吃,水果有鳥吃,那怎麼辦?我們跟那些小蟲、跟小鳥也溝通,發現呢?發現它們跟我們很配合,我們做朋友。我們種的果木樹,一定指幾棵樹長的水果,小鳥可以去吃;沒有指定的,它們不能吃,要留給我們。它們遵守約定,我們很感激,我們愛護它、照顧它,它也有回報,它照顧我們,它也愛護我們。菜裡面小蟲也是如此,我們在菜園辟出一個角落,那個地方我們也很認真去種植,專門供養小蟲,所以它們去吃,都集中到那一塊去吃,隔壁的菜它都不會碰的。所以我們感覺得現在跟小蟲、跟小鳥相處,非常好處,它們很守信用,咱們叫誠信,它們能做到。 既然這花草樹木有靈性,我們心裡想的東西它能接收到,人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人就是心浮動,煩惱習氣妄念太多,所以把這個能力障礙,不是沒有,是障礙。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我們起心動念鬼神知道,就是這麼個道理。如果我們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別人起什麼念頭我們就知道。這叫什麼?叫他心通,六通裡面的他心通。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那叫宿命通,所以修行修什麼不能不知道。淨土宗的修行,標准一定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經題說得很清楚,「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我們修學的方向,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所希求的果報也在經題上,「大乘無量壽莊嚴」,那是果德,清淨平等覺是因行,修因你就能證果。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行,第一德;莊嚴是美好,沒有一樣不好,圓滿的福報叫莊嚴,你找不到缺陷,這個不能不知道! 在認識上首先我們要明了,「禍福同源自性」,順了自性就是福,迷了自性就是禍,禍福都是從自性來的,它是平等的,它沒有差別的。那我們修福,看人家在作惡,會不會有嫌棄的心理?沒有。為什麼?知道平等的,他走的方向走反了,違背了自性那就是災難。學佛的人,《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為我們做了一個榜樣,這在教科書裡面,經典是教科書,是稀有難得的。這是早年五十八年前,方東美先生講給我聽的,他說《華嚴》是佛經哲學概論,它這部書的編輯編得太好,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五十三參是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這種教科書真的是稀有,圓滿的理論,周密的方法,還做給你看。他是完全用平等心、用真誠心、用大慈悲心,來看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這叫菩薩,這叫真正覺悟。不是看到好人歡喜,看到惡人討厭,不是,他是平等心。為什麼?因為他知道禍福、善惡、染淨都是同源,都是自性生的,自性怎樣?「性本善」。諸位要知道,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圓滿,這個善能生萬法! 現在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用我們中國人來說,那就性本善,這三樣東西是自性。他把自性說出三樣,一個是能量,能場是科學名詞,第二個物質,第三個信息。實在講這三樣東西,跟佛法講的阿賴耶是相同,阿賴耶的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它的能量;第二個見相,也叫做轉相,就是它能夠轉變,就是信息;第三個境界相,就是物質。佛在三千年前給我們講阿賴耶識,也是講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其實是一樣東西,就是自性,自性裡頭沒有東西,可是自性裡頭有這種能量。惠能大師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說出來,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是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現在還是清淨,它永遠不變的,它真的是清淨,一絲毫染污都沒有,而且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真的。佛法裡面講真假,標准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凡是有生有滅的就不是真的,這假的。你看人有生老病死這不是真的,樹木花草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全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什麼東西是真的?自性不生不滅這是真的。所以他講清淨,他講「本不生滅」,他講「本無動搖」,這都是科學家裡面講的能量,場能,我們說能量,這是真的永恆。能大師又說「本自具足」,這就是科學講的信息,我們講的精神世界。本自具足,你看水它會看、會聽、會懂得人的意思,這都不是信息嗎?本自具足。第三個就是物質,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物質現象。所以你要知道,所生的萬法裡頭,任何一法都具足圓滿的信息,都具足圓滿的能量。 所以佛講一微塵,我們前面學過的《妄盡還源觀》,都講一微塵,微塵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物質裡面最小的,現在科學家講基本粒子,像誇克跟這個相接近,這樣東西肉眼看不見,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才看見。你要知道它裡頭有圓滿的信息、有圓滿的能量。佛說得好,就是那一微塵它有三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能夠出生整個宇宙;第三個是含容空有,它包虛空,它包萬有。就是那一粒微塵,每一粒微塵統統如是,無論在信息、在能量,它都是交融、圓融的,所以它起感應道交。我們一個念頭無論是善念、是惡念,念頭才起已經周遍法界,跟法界裡面,善念與善的境界相應,惡念跟惡的境界相應,這講十法界,善念的時候跟四聖法界相應。染念跟六道輪回相應,起個善念六道裡頭三善道相應,起個惡念跟三惡道相應,它是一體的,它不能分的。一切微塵皆如是!所以這是我們要認識的,這叫做本善。問題就是隨緣,「隨淨善緣」那是福、那是吉,「天清地寧人壽」。如果隨惡緣,隨染緣、隨惡緣就是禍,就是凶,感應那就是「天災地變人禍」。我們要想消災免難,懂得這個道理就行!我們做的三時系念的佛事,我常講那個消災免難是治標,不是治本,怎樣治本?我們隨淨緣、隨善緣就是治本,感應的什麼?天清地寧人長壽,福報就現前!我們的心好,我們的言論好,我們的行為好,我們居住的環境山河大地都好,什麼災難都沒有,我們要在這裡建立信心。 然後我們起一個不善的念頭,馬上就要曉得我們在制造災難,我們起一個貪的念頭,貪是水災。起這個念頭立刻就能警覺到,我給地方帶來水災,我在制造水災;起一個瞋恚的念頭,我給這個地方帶來火災,溫度上升是火災;我起一個愚癡念頭,是帶來風災;我怨天尤人不平,老天不公平,社會不公平,這是什麼?這地震。我們能有這個警覺心,把這些錯誤的念頭、錯誤的行為,統統能改正過來,我們居住這個地方叫福地。為什麼?沒有這些災害,地水火風、地震統統沒有,這叫地寧。善會感善的感應,我們這個地方決定是花草樹木茂盛,五谷豐登,人心感得的。這是佛法裡面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的環境,環境是依著我們的心、念頭在轉,正報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善沒有一樣不善,我們念頭要是惡沒有一樣是善。所以善跟不善都不是真的,是在自己起心動念,這太重要! 佛在經裡面有一段話講得很好,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認識,這些話是有一點深度,可是我們天天在學經教,我相信並不難懂。「真如界內」,真如界內的意思就是遍法界虛空界。「絕生佛之假名」,生是眾生,佛是佛菩薩,這都是假名,《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就這個意思,要曉得這些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這些名字從哪裡生的?是從一切眾生迷了自性,從分別執著裡頭生出來。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佛菩薩在經典裡面常常告訴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回歸自性,那就是回到真如界內。回歸自性還有沒有眾生?還有沒有佛?沒有!所以那叫清淨平等覺。這些假名在哪裡?假名只是在六道裡面,六道裡面有這些假名,被一切眾生嚴重的執著,以為是真的,不了解事實真相。四聖法界裡面也有這些假名,但是他們已經不執著,這就比我們高明,他知道名是假名,相是幻相,對於名跟相都不執著,所以他們的心清淨平等。 第二句講「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清淨的。你看六祖見性的時候「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就是平等。這是教我們常常看一切眾生,看一切萬法,要能看到它的真相。真相是相有體無,知道一切萬法都是自性變現的,自性是誰?自性就是自己這一定要知道。佛法裡面講依報跟正報,正報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全叫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那正報,正報是意念,我的念頭是正報,身體還是依報,這個道理你要是懂得,那你得的利益就太大。為什麼?你希望健康長壽,希望不衰老,老而不衰,你就曉得你的意念,你的意念要是年輕,你身體就年輕;常常想老了你形相就衰老,為什麼?相隨心轉。你看中國人,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黃帝內經》,要從《內經》的講法,大概十歲叫小,小孩十歲;二十歲呢?二十歲叫少;三十歲叫青,青年,二十歲是少年,三十歲是青年,四十歲是壯年,五十歲就老年。中國人五十以上都稱老人,男子稱老先生,女子稱老太太,五十歲就稱老。在我們佛門還有這個規矩,五十歲以上的出家人都稱老法師。我那個時候剛剛出家三十三歲,我們常常跟著一些老法師,白聖老法師、道源老法師,他們都是五十幾歲,我們都尊稱他為老法師,老人!六十歲叫花甲老人。 佛講的這是六道裡面的現象,特別講的是人道,他有這種執著。如果你能把我放下,《金剛經》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不就是無量壽了嗎?你就證得無量壽!所以學佛的好處利益說不盡,你就是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宇宙人生一切萬物知道它真相,它從哪裡來的,究竟怎麼回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在裡面可以受用,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你就變成佛菩薩的享受。佛菩薩有享受,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叫造業,你就有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稱它作淨業,沒有任何副作用,善惡二邊都不沾,不但善惡沒有,連染淨都沒有,這要知道。善惡二邊沒有了就四聖法界,但是四聖法界裡頭有染淨,染淨都沒有超越十法界,在一真法界。我們人雖然身體還在此地,你享受的是什麼?是一真法界的享受。那這種享受別人不知道,別人沒有你這個境界,別人不知道。誰知道呢?跟你有同等境界的人他知道,比你高的境界的人他知道。你雖然在六道裡頭,可是你的享受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們懂得,諸佛菩薩、像祖師大德,他們到這個世間來應化度眾生的,我們看到他好像跟我們差不多,實際上不一樣。特別是釋迦牟尼佛的示現,他老人家示現,你看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三衣一缽,他享的是什麼?他享的是一真法界的受用。那我們怎麼能跟他相比?我們看到他很辛苦,好像物質生活條件太差,人家享的是最高的福報。 經上說「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也」,這是教我們修什麼?修平等心。如就是真如,魔界是真如自性裡面現的相,佛界也是真如自性裡現的相,體是一個,不是兩個,相不一樣,用也不一樣,報也不一樣,體是一樣,總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於是我們對佛禮敬,我們對魔也禮敬這是真的,佛教導我們,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禮敬諸佛裡頭沒有講魔,這諸佛裡頭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你相不相信?相信。我們是不是未來佛?是!魔是不是未來佛?也是,那不就對了嗎?所以禮敬可不能分。妖魔鬼怪我們的禮敬都要跟對佛的禮敬相等,這就對。為什麼?他是未來佛,他本來是佛,《華嚴經》上佛常講的一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裡頭包括魔界。所以稱贊就差別,你看稱贊,「稱贊如來,禮敬諸佛」,名字不一樣,佛是從相上講的,如來從性上講的,從性上講的我們對佛贊歎,對魔就不贊歎,你看差別在此地。恭敬是一樣,不贊歎他,因為他做的是不善,他是違背了性德,我們不贊歎他,但是要恭敬他,還得要供養他。所以供養不分,禮敬不分,只有贊歎有分別,這裡頭都很有道理,很深的意思在! 為什麼?「魔是修惡之極,佛是修善之極,善惡不同,其性一也」。這個性是宇宙萬法的本體,性是宇宙萬法的本體,所以宇宙萬法裡頭善惡不同、染淨不同,其性一也,這就是性本善。所以它的善字裡面包括善惡、包括染淨,這個意思就深。回歸到我們行德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該怎麼做?能夠隨順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個高,這個超越!至少超越六道輪回,你到四聖法界。這三句話在佛門叫三皈依,覺而不迷是皈依佛,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回過頭來我依靠佛陀的教誨,依靠佛陀指導的原則。覺就是佛,覺就不迷,迷了是凡夫,覺了是佛。第二句是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與自性完全相應;邪是與自性相違背,邪知邪見是凡夫。正知正見是佛菩薩,正知正見的標准在哪裡?經典。我們常常讀誦經典,就是親近佛菩薩,這個很重要;學佛如果不去讀經典,那你雖然學佛,你不親近佛菩薩。佛菩薩現在不住世,他的教誨全在經典裡頭,展開經卷那就是跟佛菩薩面對面,接受他的教誨依教奉行。經典上教我們做的我們就做,教我們不能做的我們就不做,這是真正學佛。修正我們錯誤的知見,經論就是正知見。 第三句叫皈依僧,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淨而不染是清淨。我們對於出家人不管他修不修,修得怎麼樣,這個我們不必去理會,他是個真修的,還是假修的,都與我們不相干,我們修自己。他對我們呢?他對我們有很大的作用,什麼作用?提醒我們。你看出家人衣服一穿,你一看到他你要想到什麼?想到我自己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不要去想他,你想他你就造罪業,你想自己是無量功德。他對你有沒有好處?有好處,他提醒我,沒有這個形相我就把它忘掉,我看到這個形相就提醒我,所以這個形相也是不可思議。由此可知,我們修行能不能成就不在外緣,在自己。外面一看,佛像提醒我們,經書提醒我們,經書一定要讀,一定要求解,要理解,要依照經書裡面所講的,修正我們的錯誤思想行為。出家人這個形相,一看到這個樣子馬上提醒自己。所以那個出家人縱然他做種種不善,將來墮阿鼻地獄,但是他是我的好老師,他提醒我,知恩要報恩!所以學佛要依靠智慧,不能依感情,依感情就會做錯事情,害自己也害別人。你看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所示現的,那就是最好的典范,我們永遠要記住。所以我們要修福,頭一個要修自己,自己沒福,這一家也沒福,我們這個地方也不能有福。 所以有這種認知,「性以不變為義」,什麼叫性?性是永恆不變。「上極諸佛」,上面到諸佛如來。「下至微細生物」,這個微細生物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為什麼?只要是物它就是生物。我們今天講有機的,有機就是有生命的。為什麼?它有信息,它確確實實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它分不開的。你看佛講一粒微塵,微塵裡頭有能量,微塵是物質,你看它裡頭有圓滿的能量,它有圓滿的信息。所以我說它是有機的,它是活的,活生生的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起心動念它都知道。所以它才跟著我們念頭產生變化,我們念頭淨它就淨,我們念頭染它就染,我們念善它就善,我們念惡它就惡,就這麼個道理。在我們身體就整個身體的細胞,要知道細胞是分子造成的,那分子是原子造成的,原子是核子、電子造成的,再分析那就到基本粒子、誇克,那就是我們佛經講的一粒微塵,就是那一粒微塵裡面,就具足圓滿的信息、能量。那我們人這個身體是什麼東西組成的?就是這個基本的粒子,就是佛家講的一微塵,許許多多微塵排列成這麼個形相。每一粒的微塵,就是每一粒的基本粒子都有圓滿的能量、圓滿的信息。所以你一個念頭全身起變化,這要懂得。 「品類萬差,莫不本乎一性」,宇宙之間這些萬法,能大師講「能生萬法」,這一切不止一萬,不曉得有多少?無量無邊,這個千差萬別的品類,但是統統是一個性,統統是一個自性。「迷之成生死,悟之為涅盤」,涅盤是不生不滅,悟是什麼?悟是見性,迷是凡夫,覺悟了是佛菩薩,明心見性!迷悟雖然不一樣,「其性本一,是宇宙萬法之本體也」,宇宙萬法就是從它變現出來,它是宇宙萬法的本體,它是我們自己的真性,禅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體是本來面目,自性是本來面目。所以我們「隨順性德」,性德是什麼?在我們中國老祖宗給我們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就是性德;在佛法裡面講的,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賢十願是性德。我們能夠隨順身心健康,不會生病。 彭大夫告訴我們養生之道,隨順性德,「仁慈養肝」,你不必去吃什麼鈣片什麼東西用不著,那個東西有副作用的。怎樣養肝?仁慈,沒有條件關愛別人、關懷別人這是仁慈,仁慈養肝。「正義養肺」,什麼是正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這是正義。正義的人肺好,仁慈的人肝好不會出毛病的。「禮樂養心」,禮很重要,人不能沒有禮貌,中國古人從小就學給人作揖,現在講鞠躬九十度。日本人這是從中國學去的,我們中國人現在忘掉了,日本人現在還有。禮樂都是養心的,讓你自己能夠法喜充滿,我們中國諺語有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禮樂是讓你從內心裡面的喜悅往外面透露。從哪裡來?從學習聖賢的教誨。你看《論語》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學聖賢之道,習是什麼?習就是禮樂,表現在外面是禮,表現在你內心是樂,身心快樂。「智慧養腎,誠信養脾胃」,這是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你把這五個字做到,你的身體就好,你就不會有病。縱然有病,你真能把這五個字做好,你那個病自己就會好,不必找醫生,不必吃藥,就能恢復健康。 反過來你要是違逆性德,「怒傷肝」,你要發脾氣你的肝就有問題;「悲惱傷肺」,你肺就有問題;恨,仇恨傷心,你的心髒就有問題;煩惱、恐懼就是你身心不安,傷腎;怨天尤人,什麼事情懷疑,這個傷脾胃,你看看。所以我們要想自己身心健康,你把倫理道德做好你就得到,這個得到之後,你的心態、心情、心理、生理完全恢復正常,正常就是最健康的。毛病都是出在不正常!你說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多好,它管用,不是不管用,你現在就是怎麼樣去求升官發財,你身體不健康還帶痛苦。所以,真正的幸福美滿、健康快樂,都在古聖先賢的教誨裡頭,都在佛菩薩經典之中,我們好好的去學習,你統統都能得到,這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選自淨空法師專集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