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解脫不是知識,而是感受
目前社會的壓力和人類的苦厄,逼迫著人們不斷地去追求,就是從內心尋求解脫,可是有的人卻把解脫當成了一種知識,以為學到的知識越多理解的道理就越廣,接觸的教法越多,解脫的希望就越大,當心靈得到一絲慰藉時,便以為自己解脫了。實際上這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 沒有掙脫煩惱的迷網,也沒有擺脫輪回的苦海,他們所謂的解脫,只不過是妄想中幻化的一種幻覺。 真正想解脫,必須清楚解脫的真正含義,“解”指的是解除與解開,"脫"指的是開脫與釋放,合攏起來就是,解除自己所不願意的一切,釋放自己得到自由自在。比如一個犯了死罪的人,他做夢都想被釋放而離開監獄,此時國王突然下令讓他走,這也是一種解脫;自己不願意穿的衣服,把它脫掉換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也是一種解脫。在現實生活中,解脫指的是解除自己心裡的苦惱、開脫周圍的困境;一般來講,解脫指解除煩惱擺脫束縛,從而獲得身心自由;從佛法的角度來講,解除輪回的痛苦,擺脫煩惱業障的系縛,獲得自在無礙等,解脫的意義很多。 佛法裡"解脫"指的是"涅槃”,因此可分短暫的解脫和究竟的解脫。短暫的解脫指的是脫開生活中的一些苦惱和困境,解脫輪回的痛苦獲得阿羅漢果;究竟的解脫指的是解除身心的所有苦厄,脫開一切的業障和習氣,從而獲得無上佛的果位。這些都不是知識,而是親身感受和內在的覺醒。 解脫這個詞,給了我們一種向往,也是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現在很多人發現自己一生都忙忙碌碌結果一事無成;有的人把自己的真心都給了對方,卻發現他(她)原來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有的父母把一生都無私地奉獻給兒女,最後發現自己的孩子原來是一個大逆不道的逆子。因此當他們的希望破滅之後,會對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減輕,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解脫自己的煩惱。 我從小就進入寺院而出家,當時我很喜歡《六道解脫經》,所以經常念誦《六道解脫經》,有時到老百姓家裡去幫他們念解脫經,在慈悲上師指點下,我很快就會講《六道解脫經》了,而且,我寺兩百多位僧人誦《六道解脫經》誰都比不過我,他們念誦一部大概要兩個小時,而我一個小時就足夠了。大家贊歎我,說我已經解脫了。當時我的心裡既沒有煩事又得到眾人的認可,因此,自己也認為已經解脫了。可是後來才發現,我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沒有遇到煩事而已。有一次,一位和尚無緣無故地罵了我一頓,也許是他誤會、也許真是我的過錯,不管怎麼樣那天我的心情非常不愉快,便拿起《六道解脫經》到安靜的地方去誦念,但我非常嗔恨那個和尚,在嗔恨與妄念的夾縫之中,不知自己誦了多少遍《六道解脫經》,天都黑了,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解脫。別人說我解脫,只是誇獎而已,能有什麼實際作用呢? 如果內心並沒有真正解脫,會念《解脫經》、會講《解脫經》、會寫《解脫經》、懂《解脫經》的道理、又能有什麼作用?就算能倒背如流,也不可能帶給我們一絲感覺。我發現感覺就在我們的周遭,因此了解自我感覺,是何等的重要啊!我更加精進地去修煉《六道解脫經》,把經典中的道理,應用到生活之中去感受。從此,我的思維有些改變,我非常相信自己,依靠思想而活,事實卻不然。我們要知道先有心,然後有意識,再後有感覺,不過反應隨後就到;接著思考的過程為反應辯護。因此,了解我們的感覺,是極度重要,也是最基本的。 如果學到的知識不去應用,也不知它的作用,就如同耕耘不播種一樣,沒有任何價值。比如,我們學習慈愛和悲心,如果自己感受不到痛苦,也不知道脫離痛苦後安樂滋味,如何幫助別人脫離痛苦和痛苦的因?如何讓別人獲得快樂和快樂的因呢? 過去有個專家,寫了無數關於愛情的文章,也感動了無數女性讀者。一天有一個女人找到他,說:“你的文章感動了我的心,我愛你。”專家回答:“愛是什麼?”女人說:“愛是感受。”專家說:“你錯了,愛是對人或事有深摯的感情,”女人一聽便大聲臭罵專家,最後她說:“騙子,你的愛都在文字上不在內心,所以你根本不懂什麼是真愛。”說完女人氣沖沖地離開了專家。專家心裡有點生氣,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女人說得有道理,他反復思考才發現真正的愛,原來是感受。解脫也一樣,如果我們不去感受,或許我們能夠大致上知道一點點,但是如何解除苦惱脫離煩事呢?因此"解脫”不是“知識”而是“感覺”。 當你的內心不再有痛苦和煩惱的感覺,說明你已經解脫了,否則依然沒有。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有"我”還執著"我”,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徹底地證悟到"諸法皆空"的道理,所以我們還沒有解脫;如果你能夠感覺到“無我”,我執自然就消失,那時你已經證悟了萬法皆空,說明你已經真正解脫了。修煉萬法皆空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無我"的境界,因此,必須要感受"無我”,你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獲得究竟的解脫——無上的涅槃。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