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忠孝矛盾時怎麼辦?


 2011/1/23    熱度:3217    下載DOC文檔    

茂森博士講到:行孝第一,事業第二。這與范仲淹先生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何融會貫通,忠孝不能兩全,當盡忠與盡孝發生矛盾時應如何處理?


    答
:我們很多時候思考到事業的本質在哪裡?事業的本質不是賺錢而是去服務人群。而正因為服務人群,很自然的就會得到回報。就像我們當老師的人,我們去教育好下一代,國家體恤我們的付出,所以國家會給我們俸祿。我們做事業的這個初心自己要很清楚,是服務人群。服務人群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給天下的人做榜樣。而行孝的時候就在給天下的人做榜樣,就在啟發社會大眾的善心,這個價值就很大了。


    所以大家也不要很執著在第一跟第二當中,那個是反映著锺博士他時時都把父母放在心上這個心態就對了。而真正能有行孝第一的心態,他一定會感受到父母期許他的使命:你要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一定要服務社會。所以他不管在哪一個行業,他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這也是他母親最希望看到的,所以在锺博士的人生當中忠孝可以兩全。而事實上有受傳統文化教育的所有中國人、炎黃子孫,大家都有一種大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一定要識字,或者要有學歷。社會教育靠戲劇,靠藝術。縱使他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他一定看過《三國演義》。他可能也看過《楊家將》,這些忠孝節義的人生態度,都深植在我們炎黃子孫的心中。真正國家有難的時候父母都會以國家為重。不至於會有忠孝不兩全的情況發生。


    另外一個情況是說我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照顧父母。那這個邏輯對不對?請問我們工作努力的目的是什麼?是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有時候我們努力到最後,目標忘記了。我們努力工作的目標、目的是要奉養好父母,要教育好下一代。結果我們現在忙到最後,父母也沒得奉養,孩子也教育不好,到頭來只有一個很高的位置或用不了的錢。其實那個沒有意義了。所以人生輕重緩急要很清楚,「至要莫若教子」,「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侍奉父母重要啊,侍奉父母同時就是在教育好下一代,因為給孩子做了榜樣。其實我們這個時代有一個迷失,就是大家一直賺錢一直賺錢,我們的人生失衡。很多人賺著這一輩子根本用不了的錢,然後身體搞垮了,家庭毀掉了。人生知足常樂,賺的錢夠用就好。其他的錢怎麼辦?其他的錢給別人賺嘛,干
所有的錢都要到我們身上來呢?所有的錢都到我們的身上來,然後貧富差距這麼大,人生平不平?又不平了,我們干搞這些呢?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有這個胸懷父母最高興,所以不是忠孝不能兩全。

 


  (第
30期幸福人生講座528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