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彌勒經典的人本主義精神內涵


 2017/5/7    熱度:2601    下載DOC文檔    

  略談彌勒經典的人本主義精神內涵

  以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為依據

  彌勒淨土信仰是佛教淨士信仰中的重要一支,也是佛教眾多法門中的重要法門之一,在中國大乘佛教信仰中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國佛教宗派中,唯識、天台、禅宗等宗派與彌勒信仰有密切關系,近現代佛教界倡導的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思想與彌勒信仰也關系緊密,可以說彌勒下生信仰是近代人間佛教思想的理論淵源,彌勒下生經中所描繪的未來佛彌勒出世時的閻浮提淨土即是近代大虛、印順等高僧大德所倡導的人間淨土的藍本。近年來,隨著官方對佛教文化的重視,彌勒信仰頗受學術界關注。但當今學術界對於彌勒信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文獻資料整理、考證考據的層面,且多側重於彌勒信仰的外部研究,譬如注重從社會歷史角度研究彌勒信仰的文化淵源、興起的原因、歷史演變和衰落的原因等問題,真正對彌勒信仰自身的精神特質和文化性格進行學理層面的闡釋和探究的論著並不多見,對於彌勒信仰的人本主義精神內涵更是稀有論及。本文將以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為依據,側重於從學理層面對彌勒信仰的人本主義精神內涵進行客觀公正的考察,以期對於彌勒信仰的專題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彌勒經典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在研讀彌勒經典時,末學驚喜地發現彌勒經典的內容竟然與當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心理學理論有諸多契合之處,彌勒信仰的精神內涵與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調也十分吻合。下面末學將對兩者做一初步的比較研究。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繼承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傳統,著重研究人的價值、人的需要和人格的發展,致力於發掘人的潛力和創造性,對人類的未來滿懷信心,充滿理想主義色彩。馬斯洛認為人性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惡是受環境影響產生的,可以通過教育消除惡,也可以通過教育提升人的品格。總之,馬斯洛認為人有走向健康的可能性,人類未來的理想社會是可以實現的。馬斯洛不像弗洛伊德那樣專門以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他的研究對象是健康的人、發展得好的人、出色的人,因此,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的整個基調是健康的、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馬斯洛自稱他的研究和發現是“正在發生一次人的形象的改變。”

  無獨有偶,早於馬斯洛心理學理論兩千多年的彌勒經典也展望了人類理想的遠景,也使人的形象發生了一次根本性改變。《佛說彌勒下生經》詳盡地描繪了彌勒下生時人間理想國的情形:此時,閻浮提眾生具足智慧、威德、色力,壽命八萬四千歲,女人500歲出嫁;國土清淨,風調雨順,土地平坦,一塵不染,金沙覆地,滿地珍寶棄之若瓦礫,無人撿拾;國土內處處鳥語花香、樹木茂盛,果實飄香;物產豐富,一種七獲,各種生活必需品得來毫不費力;沒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夜不閉戶,也沒有水火刀兵及諸饑馑毒害之難,人人過著安隱快樂的生活。除了仍有大小便、飲食和衰老三種生理困擾,人類並無其他憂慮,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從整體上說,彌勒經典樂觀向上的基調與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積極健康的色調相一致。就具體內容而言,彌勒下生經所描述的人間淨土的情形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相契合。換句話說,彌勒下生經中描繪的人間淨土幾乎是完美無缺的,生活於人間淨土的未來人類可以滿足馬斯洛所說的人的五個層次的需要。

  需要層次理論是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馬斯洛關於人的動機的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由低到高排列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將前四個層次的需要稱為匮乏性需要,意謂這是人的生存必須滿足的需要,不能缺少。而自我實現需要被稱為成長性需要,並非人人在一生中都能滿足,未滿足也不影響人的基本生存。馬斯洛認為,每一種需要,都是個人行為的一種動機。五個層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性的集中表現。只有較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時,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發生,即人在滿足高一層次需要之前,至少必須先部分地滿足低一層次的需要。馬斯洛的這個需要層次理論,指明了人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的與心理的、物質的與非物質的兩個部分。

  彌勒《下生經》涉及未來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道德面貌、城市建設等內容,將未來人類社會描繪成前所未有的清淨樂土。彌勒降生成佛的人間是富盛安樂的、莊嚴美好的、幸福自由的、和平統一的、平整潔淨的、善良互助的理想國,經文中不厭其煩地描述了未來人間淨土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城市文明,具體到地形、地貌、道路、交通、住宅、飲食、衣服、池沼、園林、花卉、果樹、禽鳥、人的壽命、婚嫁年齡、人際關系、人的體貌、健康狀況、生活起居、人的道德面貌等各個方面。若用馬斯洛的理論來比對,彌勒經典中所描繪的這一切基本上囊括了馬斯洛所說的人的前四個層次的需要。現存的彌勒下生經有5個譯本,現以描寫比較詳細的鸠摩羅什翻譯的《佛說彌勒大成佛經》為例列表說明:

  需要層次經中描述

  生理需要一、自然環境:

  土地平整:

  ——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時閻浮提地縱廣正等十千由旬,其地平淨如流璃鏡。

  珍禽和鳴:

  ——時,彼國界城邑聚落、園林浴池、泉河流沼,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命命之鳥、鵝、鴨、鴛鴦、孔雀、鹦鹉、翡翠、捨利、美音、鸠鵰、羅耆婆闍婆、快見鳥等,出妙音聲;復有異類妙音之鳥,不可稱數,游集林池。

  奇花異果好香甘泉:

  ——大適意華、悅可意華、極大香華、優昙缽華、大金葉華、七寶葉華、白銀葉華,華須柔軟狀如天缯;生吉祥果,香味具足,軟如天綿。叢林樹華,甘果美妙,極大茂盛,過於帝釋歡喜之園,其樹高顯,高三十裡。

  ——七寶行樹,間樹渠泉,皆七寶成,流異色水,更相映發,交橫徐逝,不相妨礙,其岸兩邊,純布金沙。

  ——金色無垢淨光明華、無憂淨慧日光明華、鮮白七日香華、瞻卜六色香華,百千萬種水陸生華,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香淨無比,晝夜常生,終無萎時。有如意果樹,香美無比,充滿國界。香樹金光生寶山間,充滿國界,出適意香,普熏一切。爾時,閻浮提中常有好香,譬若香山。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

  ——夜光摩尼如意珠華,遍滿世界,雨七寶華、缽頭摩華、優缽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诃曼殊沙華,彌布其地;或復風吹回旋空中。

  寶鈴妙音:

  ——翅頭末城,眾寶羅網彌覆其上,寶鈴莊嚴,微風吹動,其音和雅,如扣鐘磬,演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二、生存條件:

  住:

  ——城邑次比,雞飛相及,皆由今佛種大善根,行慈心報,俱生彼國。

  行:

  ——街巷道陌,廣十二裡,悉皆清淨,猶如天園,掃灑清淨。

  ——其地潤澤,譬如油塗,行人往來無有塵坌。

  ——是時世人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光喻於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純黃金色,其光照燿,晝夜無異,燈燭之明,猶若聚墨。

  食:

  ——天園成熟,香美稻種,天神力故,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谷稼滋茂,無有草穢。眾生福德本事果報,入口銷化,百味具足,香美無比,氣力充實。

  財富:

  ——處處皆有金銀、珍寶、摩尼珠等,積用成山,寶山放光普照城內,人民遇者,皆悉歡喜,發菩提心。

  ——是時眾寶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不貪著,棄之於地,猶如瓦石、草木、土塊。

  衛生:

  ——灑掃清淨,設有便利,地裂受之,受已還合,生赤蓮華以蔽穢氣。

  容貌:

  ——諸根恬靜,面貌端正,威相具足,如天童子。

  臨終:

  ——時世人民若年衰老,自然行詣山林樹下,安樂淡泊,念佛取盡,命終多生大梵天上及諸佛前。

  安全需要無身心疾病:

  ——智慧威德,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病,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人身悉長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游深禅定以為樂器。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無天災人禍和戰爭:

  ——其土安隱,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馑毒害之難。

  適逢聖王:

  ——其國爾時有轉輪聖王,名曰穰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具三十二大人相好。王有千子,勇猛端正,怨敵自伏。

  歸屬與愛的需要人人慈愛:

  ——千子七寶,國界人民,一切相視不懷惡意,如母愛子。

  相見容易:

  ——男女大小雖遠若近,佛神力故,兩得相見,無所障礙。

  尊重需要互敬互尊:

  ——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謙遜。

  自我實現需要經中無描述

  從上表可見,彌勒上生經中對人類的生理需要描述最多,對安全需要的描述次之,描述歸屬與愛的需要的字數不及前兩者,對尊重需要的描寫只一筆帶過,而對於俗世意義上的自我實現需要只字未提。這說明人類對於需要的滿足是從下到上追求的,先追求低級層次需要的滿足,再追求較高層次需要的滿足。生理需要盡管是最低層次的需要,卻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生產力和經濟都十分落後,人們不可能輕易獲取各種生活必需品,要滿足生理需要談何容易。人類生存必須滿足而又是最匮乏的需求才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故此上生經中對於生理需要描述最多。需要層次越高經中的描述越少,因為在較低層次的需要未充分滿足之前人們不太會去關注較高層次的需要。這充分印證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准確性和合理性。

  馬斯洛認為,需要的五個層次構成一個人完整的人格,人的基本需要是人性發展的內在依據,規定著人性發展的方向。基本需要必須得到滿足,否則人就要得病。馬斯洛指出:“健康的生活取決於這些需要的滿足,而不是其他。” 基本需要的滿足能夠“產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實現的效應。” 言下之意,基本需要的滿足是自我實現的基礎。由此,馬斯洛提出了一個假設,即人的基本需要的性格是本能的或“似本能”的,人的“似本能”的需要有著可以察覺的遺傳基礎。換句話說,人的五個層次的需要是由人的遺傳因素先天決定的。按照這個理論,五個層次的需要是人類共性,中外相通,古今相通,無論古人還是今人在生活中都必須滿足這些基本需要,只不過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社會文化環境中的人、不同教養的人追求需要滿足的方式和手段不同而已。馬斯洛的這個假設似乎在彌勒經典中得到了印證。彌勒的人間淨土之所以是人類的理想王國,就是因為充分滿足了人的基本需要。佛教不是心理學,卻具有豐富的心理學資源;佛陀也不是心理學家,卻具有心理學家的才識。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在向弟子勾勒未來人間淨土的情形時竟然能如此細致入微地眷顧到人的各種需要,生理的與心理的需要、物質的與非物質的需要無一遺漏,不能不佩服佛陀過人的智慧和遠見以及他的大慈大悲、救世濟人的悲憫情懷。

  從心理學角度說,宗教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要而產生的,而這些需要往往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全部滿足,才需要以宗教的形式獲得替代性的滿足。若哪一天這些需要實際上都能滿足了,那麼人類也就不需要宗教了。但以當今人類的實際生活情形看,要充分滿足或完全滿足馬斯洛所說的五個層次的需要其路途還十分遙遠,所以,宗教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消失。

  二、彌勒經典與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

  佛教的因果業報說主張人的命運是由自己的善惡業力決定的,否定救世主的主宰和拯救,也否定命運不可改變等宿命論觀點。總的來說,佛教是強調自力拯救、自力解脫的宗教。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這說的是理體,不是事相,從事相上說,想成佛首先要如法修持,自己不修持,即使佛菩薩願意加被,也不能幫人成佛。這說明佛教的總體修行原則是堅持自力解脫的。但在具體的修行實踐中,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和法門對於自力和他力各有主張,如禅宗主張自力解脫,通過參禅、修禅,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彌陀淨土法門則主張他力解脫,信眾通過稱名念佛,仰仗阿彌陀佛願力接引而往生西方淨土。彌勒信仰是淨土法門之一,自然也具有淨土法門的他力接引、他力助成的特征。上生經中有關於彌勒“本願接引”的描述:“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蓋幢幡禮拜系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然而,彌勒法門更側重於自力解脫。根據上生經的經義,彌勒法門的行持為持戒、修善、禮敬彌勒。上生經對於兜率淨土法門的修行方法和往生的條件作了具體說明:必須具備淨土信仰的信願行三種最基本的資糧,日常修持需常稱念彌勒如來名號,發願求生兜率淨土。除此之外,在行持方面還必須具足六事行法:1.精勤修諸功德。2.威儀不缺。3.掃塔塗地。4.香花供養。5.行眾三昧。6.深入正受,讀誦經典。經中說:“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由此可見,眾生若嚴格按照彌勒法門的行持如法修行,修到功德圓滿,無需彌勒接引,命終必定往生兜率淨土成為彌勒弟子。那叫功到自然成。只有功德不足而又願意作彌勒弟子的眾生才需要彌勒接引往生兜率淨土。

  彌勒法門因側重於自力解脫,更符合佛教的因果業報說。自力解脫是佛教的主流觀點,其理論依據是佛教的業力說。佛教主張眾生的命運由自己的業力決定,佛菩薩不能主宰眾生的命運,佛菩薩的作用只是引導和幫助眾生修行、開悟、解脫。從這個意義上說,側重自力解脫的彌勒法門更能契合現代人自立自救的思想觀念,比著重於他力解脫的彌陀法門具有更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更高的當代價值。上生經以持戒修善作為往生兜率淨土的主要條件,下生經中所描繪的彌勒下生的條件更是強調了自力因素,明確指出彌勒的人間淨土是閻浮提眾生廣修福德的果報,這樣的淨土觀更符合現代社會的道德准則,在止惡揚善、促人向善方面具有更積極的社會意義,對於當代社會的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對於當今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積極作用。他力說體現了佛教的神聖性、超越性,也體現了諸佛菩薩無量的功德成就、非凡的超現實的神力,畢竟佛菩薩是具足六神通的得道者,不是普通眾生,憑他們的智慧、慈悲、願心、神力可以加被眾生、救度眾生。但他力解脫也容易使眾生產生依賴性,有礙於眾生自我潛力的發揮,即不利於馬斯洛所說的人的自我實現。而主張自力解脫不但有利於開發眾生的智慧福德潛能,完善眾生的人格修養,而且對於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改善社會風尚也大有裨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彌勒信仰因其側重於自力解脫與當代人的精神需求和當今社會對於民眾的道德要求有諸多合拍之處。

  更值得重視的是,由於彌勒信仰強調以自力解脫為主,他力接引為輔,因此與西方人本主義思想有更多的交匯點,與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有契合之處。馬斯洛認為,人性發展的最高階段是達到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人類的終極價值,是人的發展的最高目標,是人性最完美的狀態。自我實現需要是一種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希望能完成和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簡單說,所謂自我實現,是指人的自我發揮和自我完善的一種欲望,也就是一種使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人是他的全部潛能都得到了充分發展的人,自我實現的人是自由的,他的內在本性自由地表現自己而沒有被歪曲、壓抑或被否定,這些人可以作為人們的向導和榜樣。馬斯洛指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可以通過自由選擇,決定自己的行動方向和命運,因此,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主要責任。馬斯洛的這些觀點頗似佛教的業力說,與佛教的自力解脫說也頗接近。

  也許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會以佛教的無我無常說來說事,認為大乘佛教主張人無我,法無我,是否定自我意識和自我存在的,與自我實現沾不上邊。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佛教的無我說建立在緣起性空論基礎之上,說的是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皆因緣而生,緣盡則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是依條件而產生和存在的,不可能獨立存在,也不可能恆常存在。換句話說,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存在、恆常不變的實體,即一切事物其自性皆為空。按照佛教的緣起性空論和無我說,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而成的,是暫時的假有。五蘊聚合則人體生,五蘊消散則人體滅。從這個意義上說,的確沒有獨立存在的、恆常不變的自我。實相即空相,所謂的自我其自性為空。佛教認為人的自性為空,但並不否定個體的假名存在,即佛教承認,在五蘊消散之前,人的個體暫時存在。如果否定了個體的暫時存在,那麼學佛修行就沒有主體了。既然如此,佛教與自我實現可以有聯系。按照上面的表格,似乎彌勒下生經中沒有提到人的自我實現。這或許使人產生疑惑,但實際上這個問題不難解釋。因為按照馬斯洛的觀點,自我實現是成長性需要,對於人生來說不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即使不能自我實現,並不影響人的基本生存。只有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才有可能達到自我實現,普通人大多數一生都無法達成自我實現的願望。照這樣說來,彌勒下生經中沒有提及自我實現就不足為怪了。因為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社會,人們連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得不到滿足,哪裡還能想到自我實現需要?佛經是佛陀說的(佛陀是歷史人物,也是人,不是神),說法者的觀念見識和對未來社會的憧憬不能不受到時代和社會的局限。人們最希望滿足的需要和談論得最多的需要往往是當時最匮乏而又是最急需滿足的需要。這可以從下生經描述最多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印證。若佛陀生活在現代,以他過人的智慧和敏銳的洞察力,毋容置疑會補上自我實現的內容。正如馬斯洛所說:“假如我們仍希望產生更完美的人、更美好的社會,教育、法律、宗教等至少應起保護、促進、鼓勵安全、愛、自尊、自我實現等似本能需要的表達和滿足。” 宗教是歷史的產物,應該保持歷史的原貌,後人當然不能隨意更改佛經,但可以也應該根據當代社會的需要來诠釋佛經,在弘揚佛法時應補充佛經中缺少的而又是當代人需要的精神資糧。這樣做應該沒有違背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的初衷和本意,也有利於佛教自身的發展和當代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彌勒經典中為什麼沒有提及自我實現方面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從彌勒淨土本身來解釋。彌勒的人間淨土是富足安樂的理想國,在這樣的理想國中,個人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毫不費力地獲得和滿足,人人福德智慧具足,加上政治清明,社會和諧,人心和善,可以人盡其用,人盡其能,各得其所,自我潛能的發揮應該毫無障礙,俗世意義上的自我實現應該不是什麼難題。因得來全不費功夫,自然就不會受到特別關注。這樣的解釋應該不會太牽強附會。

  若說彌勒經典從未涉及自我實現也不是事實。盡管彌勒經典沒有言及俗世意義上的自我實現,但下生經卻以相當大的篇幅描繪了宗教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即向我們描述了了生脫死、得道證果的修行方法,敘說了無量無數的閻浮提眾生追隨彌勒,紛紛出家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位的盛況。對於佛教信眾來說,自覺覺人、自度度人也是一種自我實現,自力解脫、圓成佛道更是一種自我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較之俗世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宗教意義上的自我實現是更高級也是更難成就的自我實現。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