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活佛眼中的“婆媳經”
俗話常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中就有“婆媳經”,不要小看婆媳關系,也是救度眾生的一部經。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甚為微妙,直接影響到娘家與婆家,丈夫與妻子,兄弟與妯娌之間的關系。新娘子從舉行結婚儀式那日起,便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一個陌生全新的家庭,戀愛時的激情,被現實中的茶米油鹽醬醋茶取代了,還要兼顧著做好兩個大家庭友好使者的角色。所以,婚姻本來就不是屬於兩個人的,而是屬於兩個大家庭,想好這些再結婚,可能對婚後的大家庭成員關系處理有所幫助。現代都市的年輕人,還有著婚後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就是說與父母分開生活,而在過去,包括現在的藏區大多婚後與男方的大家庭在一起生活。隨著周圍人與我談起婆媳關系的話題日漸增多,就開始關注起來,因為真正有能力處理好婆媳關系,那也是人生中的一種修行啊! 在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復印機打出原稿和復印件,最明顯與最常見的就是出現在婆媳關系上。婆媳不合,是不少人提起就搖頭歎息的問題,要調和婆媳關系,首先要把“婆媳經”的原稿整理好,不然復印件不好整理。很多人在說:“婆媳之間的問題上,首先,做媳婦的要尊重、關心婆婆。”以我之見,一位女子婚禮後進入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需要的是新家人的接納與理解,當然也需要她的付出,加以磨合。我有個表妹嫁給藏區當地的男人為妻,男方家中有四個子女,老大是老師,已婚;他丈夫是老二,考了公務員;老三出家,在寺院修行;老四女兒,已出嫁。自嫁過去,男方家的親朋好友都看不上她,特別老大一直反對這樁婚姻,逐漸老二也改變了對妻子的態度。我表妹也慢慢失去信心,想離開在她眼中如地獄般煎熬的家庭。而此時,婆婆喜歡上了這位媳婦,讓媳婦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因“婆媳經”的原稿好,我表妹對婆婆也更加關心與照顧,做到孝敬長輩。過藏歷年了,他家的四個子女陸陸續續地回家過節,原本他們商定過年之後讓老二與我表妹離婚,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婆婆出來發話道:“你們要趕走媳婦,我就跟媳婦。媳婦就是我的閨女。”從此四個子女再也不敢提出離婚之事,在婆婆的引導下,我表妹改變自己的心態與行為,現在成為當地有名的和睦家庭,還生下一男一女。每年他家的兒女都歡歡喜喜的回家過年,這就是婆婆念好了自己的經。 有人說:“多數家庭是媳婦‘執政’,因而在解決婆媳矛盾中, 媳婦負有首要的責任。”談到這個話題,首先想起漢地有句話“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形容父女間的感情,那份揪心而偉大的父愛,不是說女兒都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母子間的感情上,很多婆媳關系的矛盾就好像是情敵的爭奪戰,特別是那些從小乖乖依賴母親的兒子。他的母親是一下子很難接受有個女子闖入他們的領地。這個時候就需要婆婆調整好心態,學會放下了,最好做出接納的的心態,轉移關注點,不要摻和在小兩口的生活中,去尋找自己的生活樂趣。特別在漢地大多有自己的經濟收入,保留各自的空間是最好的相處之道。若婆媳之間產生矛盾,婆婆媳婦各打三十大板,兒子該打四十大板,因為會做兒子的“兩頭埋”,不會做兒子的“兩頭傳”,兒子就是最好的調節者。家庭之中無“是”與“非”,只有和睦與融洽。 有人說:“每逢時節,或婆婆生日,要記著給婆婆准備點禮物。平時媳婦給自己的母親送吃的、用的,最好同時給婆婆准備一份。”前幾天有位弟子家的婆婆找我,說自家的媳婦不懂事,她過生日時媳婦沒有給她買禮物,我就問她:“你家媳婦過生日的時候,你跟她買了什麼禮物?”她說:“我忘記她的生日,也沒有買禮物,但她是晚輩,應該給長輩買禮物過生日。”我就告訴她:“你可以忘記她的生日,也可以不買禮物。但反過來,她也可以忘記你的生日,也可以不買禮物。若你在她腦中種下與親人過生日送禮物的種子,絕對會生殖發芽,這就是佛教講的因果。晚輩怎麼做,也是長輩教的哦。”平時小輩在忙外忙裡,工作壓力大,作為長輩的婆婆,把媳婦當成自己閨女,做點媳婦愛吃的食物,出去旅游給她帶點禮物,關心疼愛一下,婆媳關系就不會成為那麼難念的經。 有人說:“要照顧到老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經常做一些婆婆愛吃的食物,一家人同桌吃,要注意先把好菜給婆婆,不能只顧自己的孩子和丈夫。”我覺得這句話有些道理,婆婆也應該關心媳婦。因為,媳婦嫁入家庭,很容易讓婆婆在心理上有外人的感覺,不自覺的表現出冷落與怠慢,所以更加要注意言行,不要讓媳婦有失落感。現在的年輕人,內心敏感,婆婆多關心媳婦,媳婦也會以禮相待,和睦相處。一家人同桌吃飯時,婆婆主動給媳婦加加菜,媳婦心裡會感到這份溫暖。然而媳婦的世界中也不能只顧孩子與丈夫,還有公公與婆婆。婆婆年紀大了,思想上、生活上、習慣上有時難免帶些舊的痕跡。但婆婆也需要關注現實的生活,不能總是舊的習慣來束縛媳婦。其實,很多婆婆的心理年紀都偏小,也就是說與她的生理年紀不相符合,這個時候就需要媳婦又把她當媽媽,又把她當姐姐般的相處。每個女子都愛美,這與年紀無關,多多贊美婆婆,多多欣賞婆婆,家庭之中其樂融融。 有人說:“媳婦思想較新,常常不易理解婆婆的習慣 ,故一些舉動,常會引起婆婆的反感,從而引起婆媳不合。”家,不是法院,不是一個說理的地方。家和萬事興,所以家是相互包容,放下我執,不將小事升級,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誰都知道“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真心不容易,但是也不能去欺負媳婦,一切皆有因果。我藏區的一位朋友,從小父親很早去世,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把兒女撫養成人。娶妻後,卓瑪嫁到我朋友家,婆媳關系不好,原因是婆婆嫌卓瑪娘家太窮,她老公給她錢,婆婆看到心裡不舒服,所以經常折磨卓瑪,為此受了很多苦。婆婆掌控欲極強,在家裡說一不二。而我的朋友對母親的指令從來都是言聽計行,絲毫不敢違抗。母親說東他不敢說西,什麼都聽母親的。兒子的忍讓,母親越加不講理,卓瑪從進門開始,受盡婆婆的各種刁難。朋友的妹妹也對她各種挑剔。特別是在卓瑪生下女孩後,重男輕女的婆婆變得更加刁鑽刻薄。婆婆的無端刁難,丈夫的沉默寡言,卓瑪受到的屈辱更是無以言表,整日以淚洗臉。後來,我的朋友也非常愛自己的老婆,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帶著老婆離開家外出打拼,誰知在外生意越來越好。隨著家境越來越好,卓瑪的老公提出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時,她堅決予以拒絕。我們都勸卓瑪大度一點,寬容一點,過去這麼多年了,再怎樣也是自己的婆婆。卓瑪就說:“我也明白婆婆很不容易,年輕時候吃了不少苦。但我就是忘不了那些年婆婆對我所作的惡行。”卓瑪邊說邊眼淚撲簌撲簌地往下掉。她給老公說:“我不反對你去看你的媽,照顧她、關心她,但你不能帶閨女見你母親。我怕閨女受到婆婆壞習慣的影響。”除了逢年過節,平時也不去串門。但卓瑪從不限制自己的丈夫回去看婆婆,該給的東西她更是只多不少。婆婆臨終之前卓瑪帶女兒去看一眼婆婆,婆婆不知說什麼好,流下後悔的淚水,跟自己的兒子說:“我對不起我家的媳婦,你要好好照顧媳婦,替我彌補她。”卓瑪說:“我不恨婆婆,但也做不到原諒婆婆”。這一切都是婆婆一手造成的啊! 婆媳關系處理得當,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 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丈夫而愛婆婆,各得其所,關系就會融洽。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則婆媳之間出現裂痕,難以彌補。婆媳同在一個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歸屬,自然也就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雙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興旺發達。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時也常常在家庭事務管理權、支配權等方面發生分歧,出現矛盾,甚至明爭暗斗。這就是我所說的內心的心態之上出問題,就是不平衡及貪婪的心。“婆媳親,全家和”,婆媳相處五大秘訣:其一,婆媳相互尊重。生活需要智慧,溝通需要技巧,同樣一件事用兩種語言表達出來,結果會截然不同;其二,婆媳相互坦率。家庭生活就是要簡單化,彼此及時進行交流,彼此做到懂得理解;其三,婆媳相互包容。作為妻子,有多愛自己的丈夫,就要有多愛他的母親;作為婆婆,有多愛自己的兒子,就要有多愛他選來相伴一生的媳婦;其四,婆媳換位思考。媳婦多多思考婆婆的苦心,不要吝啬對婆婆的一句肯定;婆婆想想小輩們的不易,不要忘記給媳婦一句誇獎;其五,婆媳相互感恩。媳婦對婆婆的唯一心態就是感恩,替丈夫彌補盡孝的不足;婆婆對媳婦的唯一心態就是感激,替兒子補上忽視的不足。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