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對待色欲的態度


 2017/7/20    熱度:13820    下載DOC文檔    

  佛陀故事: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無奈立八敬法

  來源:鳳凰佛教 作者:星雲大師

  佛陀暫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帶領約有五百人之多的釋迦種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樹林中拜訪佛陀,並以兩件新織的衣服供奉給佛陀。

  佛陀接受下來以後,對她說道:“我來替你施僧,以此布施功德,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果報。”

  “不!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說,“這兩件衣服是為佛陀做的,請您收下,我希望您要自己來穿!”

  佛陀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姨母,不好過分拒絕,就讓步說道:“施僧是有很大的功德,我也是僧中的一名,接受你的一件,另一件我來為你布施給別人。”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見佛陀承諾接受一件以後,沒有再說什麼,但她又再進一步地提出問題來要求佛陀道:“佛陀!我願您能慈悲承允我們一件事,就是讓我們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

  佛陀聽後,不假思索,堅決地拒絕道:“你這個要求我不能承認,請你也不要這麼想和這麼說。過去的諸佛,都不允許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學道,披搭袈裟,勤行精進,是可以得到正覺的,但不可以出家。未來的佛陀,他們一定也是實行這個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家中修行,正覺的道果是不分在家與出家的。”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對佛陀的答復甚感不能滿足,她曾三度請求,都給佛陀三度拒絕。每當佛陀回絕她的時候,她就哭泣,五百女人也陪著哭泣,哭聲震動塬野,淚水像秋雨點滴不停。

  佛陀怕她們再來糾纏,因此即帶領弟子往那摩提犍尼精捨去教化。

  這時,佛陀在教化的區域中,甚多的精捨或講堂都順利地建築起來,鹿母講堂、重閣講堂、瞿師多講堂等都相繼完成。

  女人心中所發出的一念,不是簡單的就可以拒絕。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聽到佛陀行化到那摩提犍尼精捨的時候,她和五百志同道合的女人商談以後,立定最大的決心,把頭發剃去,披起袈裟,向那摩提犍尼精捨追趕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到達那摩提犍尼精捨的時候,疲倦地坐在門外休息,恰巧此刻什麼也不知道的阿難從裡面出來,他看到她們女人都把頭發剃去,感到十二分的驚奇!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見到阿難時,雖然疲倦,但她站起來對阿難說道:“阿難尊者!你來得正好,你能知道我們此刻的處境和我們的決心。我們拜托你去見佛陀,告訴他說我們來了,希望你要盡心對佛陀說,請他收留我們出家,否則我們就死在這裡也不回去!”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說著哭著,阿難也不忍心地流著同情的眼淚,對她們說道:“你們安心,不要你說,我看到你們的情形,心中就異常難過。請你們稍微坐一會,我一定盡心把你們的意思報告給佛陀。”

  年輕的阿難生起對這一群女人的同情心、俠義心,但他不懂得女人的心,更不知道佛陀的心和佛陀的法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見到阿難肯出力幫忙,叩頭作揖地千恩萬謝。

  阿難走到佛陀的座前,為了女人的事,他很感到難以啟口,可是終於鼓大了勇氣說道:“佛陀!有一件事我想要報告您,並請您的指示,就是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帶領五百女人已經來到門口了。”

  “她們不是為請法來的,你去替我拒絕她們!”

  “佛陀!她們已經把頭發都剃去了,像是要作比丘尼的樣子,我知道佛陀的教團中沒有比丘尼的制度,但她們說,佛陀拒絕她們,她們也不肯回去,我看她們實在可憐得很。”

  “我也可憐她們,但我更可憐一切眾生,更要正法永傳,無論怎麼樣你還是去回絕她們好。”

  “別人都可以回絕她,但對方是佛陀的姨母,有辛苦撫育佛陀的恩德,我是怎樣也不忍心去拒絕她,假使佛陀一定要拒絕的話,可能會發生很不幸的後果!”

  “我也不能忘懷她的恩德,但是我的僧團中是不能讓女人加入!”

  阿難見到佛陀這麼堅決地不允諾,而且佛陀反復地申說僧團中不能讓女人加入的理由,阿難低頭沉思,不敢再向佛陀有所表示,但他又想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以及那可憐的五百女人,她們的愁容,她們的哭聲,而且自己承諾他們盡心向佛陀要求,他不能不再向佛陀說道:“佛陀!你說僧團中不讓女人加入,難道佛陀的教法中有男女的區別嗎?”

  佛陀耐心地向阿難解釋道:“阿難!我的教法中沒有男女的區別,當初我才成道時就說過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的話,佛法是不揀別任何人的。我不但說男女應該平等,而且我更說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不過,雖然是這麼說,你也知道我的教法仍是以人類為本。在人為本的立場說,無論是男子或女人,修功德、智慧,自利利人,斷除煩惱,都是一樣可以證得聖果的。當我在祇園精捨說法的時候,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妃的愛女勝鬘夫人,她修學我指示的教法,她能說非常深奧、圓滿、究竟的法理;妙慧童女只有八歲,她了解我的教法也並不亞於別人。我在第一年傳道的時候,我就接受耶捨母親的皈依,做在家的優婆夷弟子。阿難,你要知道,修學我的教法不一定要出家,就是我所現的出家相,這也不過是適應時代文明而權巧的示現,這並不是我佛陀的真實相。當然我也知道像姨母這樣的女子出家,將來一定能成為有德的大丈夫,證得尊貴的聖果,不過是為著未來的教法,開放女子加入僧團的例子,好像良田中生長了稗草,是會傷害收獲的,想到這裡,所以我不能允許女人出家!”

  阿難聆聽佛陀說後,頂禮流淚說道:“佛陀!難道你忍心見她們白白地死去,而不伸出援救之手嗎?”

  佛陀很感到難以應付,佛陀知道這是眾緣和共業的關系,世間沒有清淨常住不壞的法,佛陀沉默一會,像是不得已地向阿難說道:“實在是沒有辦法,你去叫她們來吧!”

  佛陀的慈命一出,阿難擦干眼淚,歡喜得急急忙忙地出去傳報這個喜訊。佛陀用沉默的眼光看阿難走後,跟平常不一樣,像是有一個掛心。

  五百個女人聽說佛陀准予接見他們,歡歡喜喜地由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領先來拜見佛陀。她們雖然細語低聲地說話,但那聲音中是旁若無人的樣子。

  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參見佛陀的時候,知道佛陀的心的人只有捨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數人,他們苦著臉皺著眉,另外的人都很歡喜很高興。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跪在佛陀的座前,頂禮說道:“慈悲的佛陀,我們像游子回到故鄉,像盲人見到光明,謝謝你,我們沒有比佛陀允許我們出家更高興的事。”

  “你們要加入我的教團出家,必須要奉行八個條件!”

  “無論什麼條件,我們都會遵守,敬請佛陀放心。”

  佛陀威嚴地講說八敬法道:“第一,做比丘尼的應當依止比丘求受具足戒。第二,做比丘尼的應於每月月半往比丘眾所,依其布薩,受其教誡。第三,做比丘尼的應當往比丘眾所,受雨安居,若住所附近無比丘,比丘尼不得受夏座。第四,做比丘尼的不得舉比丘之罪,說其過失,比丘得檢舉比丘尼之過。第五,做比丘尼的若犯誹謗罪時,應於半月內在二部眾中自行請罪。第六,做比丘尼的求受具足大戒雖至百歲,應當要向始受具足比丘恭敬頂禮、承事合掌。第七,做比丘尼的安居以後,得於比丘之前,自說比丘尼不相應行或見或聞或疑三事。第八,做比丘尼的若有問於比丘,比丘不聽,比丘尼不得問。”

  佛陀說完八敬法後,又再叮咛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女人道:“你們對我這尊師重道的八敬法,一定要盡形壽地奉行,假若有所毀犯,你們固然失去清淨的梵行,我的正法也會將因此而紊亂。此八敬法猶如農夫作堤預防水患,我也是為防止正法變成濁流。你們如能誓願奉行,我今聽許於正法律中受具足戒出家學道。”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聽後,恭謹地答道:“佛陀!我們好像年輕美貌的女子,頭戴華鬘,兩手維護著,我們一定歡喜這樣來奉行佛陀的教法。”

  佛陀雖聽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這樣說,心中並沒有表示什麼高興。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後不久,一天有一年輕的比丘請問佛陀道:“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的五百女人出家,她們剃發染衣,現出僧相,我們可以不把她看作女人,但對社會上的那些婦女,我們應該抱持一種什麼態度對待她們呢?”

  佛陀回答道:“最好是能避開她們,不要看她們;假使不能避開的話,要像沒有看到她們,不要講話;假若不能不講話,對她們講話一定要有純潔的心,要想到自己已經出家,好像污泥中的蓮花,雖然污穢,但蓮花畢竟是清淨無垢的。世間是罪惡的淵薮,應該要讓身心清淨無垢的來生活其中。見到年老的女人時,要把她當母親看待;見到年輕的女人時,要把她當姐妹看待。在人間最強大的就是煩惱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煩惱色欲的力,人要想戰勝煩惱色欲的話,那就得要用誠實忍耐的弓,銳利智慧的箭,頭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無我的甲,方能戰勝煩惱五欲的世間。學道的男子,沉迷於美麗的女人;學道的女人,醉心於英俊的男子,YIN欲就會關閉人們的智慧心,對於真理就不易明白。生在這個世間的女人,無論在走路的時候,站立的時候,坐著的時候,睡眠的時候,都希望別人注視她的姿勢。她們畫眉爭妍,薰衣競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為了給別人觀賞。別人贊揚的是衣履美觀,其實與她並無關系,她也引為歡喜榮耀。有時她們讓人家畫像,有時從人家面前經過,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縛對方,她們對不動心的僧侶,也是同樣有如此企圖!生在這個世間的男人,無論見到什麼女人,他也歡喜看上幾眼,他們的眼睛好像就是專為看女人而生長的。女人的一句話,能使他生命和名譽都願付之一炬,做一切事情好像也是為女人而才做的。你問我關於學道的人,應當怎樣來守身安心,應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女人,那麼我再告訴你,你務必記好:‘女人的眼淚,女人的微笑,要看做和敵人一樣;女人俯下去的姿勢,垂下去的手腕,要看做是收魂攝魄的鐵鉤;女人的秀發,化裝的面容,要看做是捆縛人的鐵鏈。謹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許心放肆!’”講這話的佛陀,也知道教團中有比丘尼加入的結果,但這已成為事實,無論怎樣誰也不能違背事實的。

  不久,耶輸陀羅也加入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比丘尼教團中出家了。耶輸陀羅出家這一回事,佛陀的心中並沒有和過去一樣的不高興,他像把心上的一個很重的包袱放下一般。佛陀不是不知道人情的人,而是知道得過多人情的人。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