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普賢行願品疏》講記


 2017/8/25    熱度:3470    下載DOC文檔    

  淨土法門:《普賢行願品疏》講記

  (第一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1

  諸位同學,今天是我們第十屆「冬令大專講座」的開始。這次在時間上,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七天當中要跟諸位介紹《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首先要跟諸位介紹的是這部經的來源,也就是它的出處。諸位有些對佛法是涉獵了一些,但是也有幾位是初學的同修。學佛我們首先對佛法要有個概略的認識,第一要明瞭的是,佛教是什麼?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搞清楚,那我們的修學就從頭錯到底,一直就錯下去了。所以必須先正名。名是名詞。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如果把它看成宗教,這錯了。宗教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這個世間不信宗教的人很多。如果是教育,諸位想一想,如果我們跟人家說,「我沒有受過教育」,這個很難為情;「我不信宗教」,不覺得怎麼難為情。所以教育必定要接受的。

  何以曉得佛教不是宗教?如果我們以宗教的定義來觀察佛法,的確佛法沒有宗教裡面所說的特質。譬如宗教裡頭最重要的,一定要崇拜一個真神,佛教裡頭沒有。佛教裡頭沒有崇拜神的,佛與菩薩都不是神,要把佛跟菩薩當神來看待,那你就完全誤會了。要知道「佛」這個意思怎麼講法?什麼叫做「菩薩」?這些定義,名詞的定義要搞清楚。佛是從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智慧的人、覺悟的人,揀別我們一般說愚癡、迷惑,愚癡、迷惑的反面就是智慧,就是覺悟。一個具有圓滿智慧覺悟的人,印度的言語名詞就叫做佛陀,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稱之為聖人,稱為聖人、稱為賢人,很有我們中國聖人這個意思。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佛是人,不是神。菩薩是正在修學的人,正在求智慧、求覺悟的人,所以菩薩翻作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稱菩薩。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來供奉,那就錯誤了。

  既然佛是一個智慧、覺悟的人,他教給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包括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我們與佛的關係,我們稱佛為本師。剛才在講經之前,我們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皈依、恭敬的意思,或者是敬禮。本師,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建立這個教育最初的創始人,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自稱為三寶弟子。我們跟佛的關係非常明顯,是師生關係。所以跟宗教不一樣,宗教是主奴的關係、是父子的關係,它不是師生關係。這是我們首先要辨別清楚的。菩薩跟我們是同一個老師,同門的關係,他學習在我們之前,我們在後,等於是我們前期的學長,像觀音勢至是我們的學長。我們對他禮敬,是他已經有了成就,我們才初學。所以我們對菩薩往往也把他當作佛一樣的恭敬,他是我們的老學長,前期學長,可以代佛教化。

  對於現前的這些出家人,我們稱他作法師,在中國習慣上稱法師、稱和尚。其實這些稱唿都是很普通的稱唿,也是教育界裡面的稱唿。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親教師,就是主持教育、教學職稱上的一個稱唿,翻成中文叫親教師,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主持教育政策的人。所以在一個寺院,只有住持才能稱和尚,只有一個和尚,好比一個學校只有一個校長。這個教育政策是校長來主持的,所有這些教職員都是執行的人,執行這個政策的。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主持政策的人他要負完全責任。所以教育成功了,那是校長的功勞,校長從來沒上過一堂課,功勞是他的。為什麼?那些教職員都是聽他命令,執行他的政策。所以校長是親教師,印度人稱和尚。教員稱阿阇黎,阿阇黎也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他是我們的老師,他的言行都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做我們的模範,有這個意思。我們中國人習慣,普通稱之為老師。

  所以從這些稱唿上看起來,佛法確確實實是教育而不是宗教。既是教育,任何人都應該修學,乃至於這些宗教徒們也應該修學。所以我常常勸這些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這些牧師,都應該皈依三寶,好好的來學佛法,與信仰他的教沒有衝突,這是諸位必須要曉得的。譬如你做學生,你在學校做學生,你求學同時你也信仰宗教,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如果說我信了基督教,再去信天主教,這個有衝突,教與教有衝突,宗教與教育沒有衝突。我在美國,現在有一批基督教的這些牧師,他們對佛法很有興趣,我勸他們認真來學習。因為現在在國外講經,翻譯的工作很困難。所以現在就是我的計劃當中,是每一個月與他們舉行一次研究討論會,就是座談會。這個座談會一個月可以舉行一次,我們一次有三、四個小時來討論、來溝通,使他們對於佛法有正確的理解,來接受佛陀的教育,對他那個宗教有很大很大的幫助,這是他們非常樂意接受的。如果把佛教看作宗教,宗教與宗教就對立,彼此不能相容。所以在台灣,宗教界的排斥,互不相容,都是對於佛法誤會,不知道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

  佛教本身也稱「宗教」,但是稱宗教是說佛教教學的性質,與一般宗教的定義完全不相同。佛教稱宗,專門講禅宗,宗門、教下合起來稱為宗教,是這個意思。所以與今天一般宗教界裡面這個名詞完全不相干,這是講佛教教學兩個大系統不相同。宗門的教學著重在悟,著重在開悟,著重在啟發,它少用經典。所以禅宗裡頭講經少,非常非常之少,只講開示,開示是著重各個人根性的啟發。可是悟了之後一定要讀經,經是最主要的教學教科書,教學的課本,他是悟後再讀經,是走這個路子。教下,除了禅宗之外,其余的九個宗派,在我們中國一共是十個宗派,小乘兩宗,大乘是八個宗,除禅宗以外,都叫做教下。教下是從漸修,就是從教科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由淺而深,由小而大,逐漸逐漸的來修學。正如同我們世間學校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所以它是屬於漸修,按部就班的來修學,它跟宗門不一樣。宗門是不按部就班的,所以叫頓修。頓悟、頓修、頓證,畢竟在禅宗裡面成就的人是少數,這是上根利智這一門有用處,中下根性的人都不行。今天雖然海內外講禅宗的人很多,那些禅都是口頭禅,不管用的,換句話說,他修一生,他也不能開悟。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中下根性的人,從教下手,一定有收穫。所以我們對於教決定不能夠疏忽。從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來看,他老人家一生從事於教學的工作,所謂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他在世像我們中國孔子一樣到處教學。由此可知,佛教最根本、最主要的,還是從教科書,用正規的方法來教導。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瞭佛教的性質。

  但是在今天這個社會,無論在國內、在國外,諸位所看到的,佛教有三種不同的形態出現在世間。第一個所看到的,就是宗教的佛教,佛教變質了,變成宗教。你看寺院裡頭,每天經忏佛事超度死人,這是宗教;做這些法會,這是宗教,變質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一生教學當中,你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沒有做過現在這種法會,沒有。釋迦牟尼佛的法會是教學,像講經,是這種法會,而不是這些經忏佛事的法會,沒有,這個東西在那時候沒有,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也沒有。所以這是後期的,這是把佛法變成了宗教,很大的不幸。變成宗教,佛法就滅亡,變質了。另外一種就是學術的佛法,也錯誤了。把佛法的教材,就是經典,當作世間一種學術來研究,這個也錯誤了。佛法的教育不可以把它當作學術來研究,當作學術來研究與我們生活脫節、不相干了。佛法的教學是生活教育,與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飯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它確確實實能給我們最圓滿、最美滿、最豐富、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生活,這個是佛教的本質。所以佛法不可以不學。你希望能夠得到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你一定要學佛,否則的話,你得不到。這是佛教教育的特色,我們要把它認清楚。所以佛法不是玄談,不是空談。這個開頭介紹,我只跟諸位說到此地。

  再講今天我們所研究的這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翻到後面,後面是我們這次要講的這一部分,就是《普賢行願品輯要疏》,翻到這個後半部。這本裡頭有兩篇,實際上是兩章,不能算篇,算兩章。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的時候第一次講的經,這有很奇特的一個現象,這部經是佛在定中講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樹下打坐(那邊有一張畫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可是那個座,我們現在下面畫了一個台,金剛台。其實釋迦牟尼佛不是在那個台上,地下鋪的是草,是在鋪的草座上打坐,沒有這麼好的台。這種台是菩薩眼睛裡面看到有台,我們凡夫肉眼看到釋迦牟尼佛鋪的是草座,鋪的是草。是在定中所說的,時間在我們看起來不長,兩個星期,二七日中,定中所說的。給什麼人說的?就是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大菩薩們,為他們所講的。權教菩薩,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跟我們凡夫是不見亦不聞,我們也沒有見到這個法會,也沒有聽說,是佛在定中所說的。說完之後,當然要結集,就是記錄保存下來。保存下來之後,被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面,並沒有流傳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流傳在世間。

  到以後佛滅度九百年間,我們這個世間出現了一位菩薩,叫龍樹菩薩。這個人聰明絕頂,實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讀書不只一目十行,真正是過目不忘,世間所有的典籍他讀盡了,連佛的經典也讀盡了。讀盡了以後,貢高我慢,認為這個世間他是第一,再沒有一個人能夠超過他,傲慢心就生起來,今日之話就是「值得驕傲」。其實驕傲是大病,驕傲是大毛病。大龍菩薩看到了,特別接引他到龍宮裡面去,他說你固然是很了不起,世出世間學問你都通達了,可是還有好的東西你還沒見到,我那裡有收藏的。龍樹菩薩就跟著他一塊到龍宮,一到龍宮看到他所收藏的經藏,龍樹菩薩的傲慢心馬上就息掉,為什麼?才曉得自己讀的東西太渺小了。

  看看《華嚴經》,完全的《華嚴經》有多少分量?他老人家回來之後告訴我們的,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中國人計算一本書是算字數,這一本書分量多少,算字數。通常講的《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算字數的。印度人他不是用字數為單位,他是用偈,偈就是四句,不管長短,長行文都一樣,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偈,就是一個單位。這一部書分量多少,看它有多少偈,換句話說,乘四就曉得多少句就是了,一偈是四句。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華嚴經》是十萬偈,十萬偈就是四十萬句,長短不一樣,有四十萬句,以這個為單位。他說,完全的《華嚴經》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個數量就太多太多了,不但不是我們這個世間人所能夠接受的,龍樹菩薩本身也沒有法子接受。大千世界,什麼叫大千世界?我看在此地不必多浪費時間,你們去查參考書去,那真是天文數字。有多少品?一個四天下微塵數品。我們常講恆河沙數,恆河沙不能比,那是大巫見小巫,沒有法子比。這是他看到完整的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說的,真正不可思議!這個上本太大了,再看看中本,中本等於說是節錄的,也是完全的。節錄的也不得了,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那真的少太多了,這個龍樹菩薩可以接受。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有一千二百品,他行,但是一想世間一般人不行,一般人還是接受不了。於是再看什麼?再看下本,下本就更減少了,好像提綱、綱要,等於說是大本的綱要、綱目。有多少?有十萬偈,有四十八品。龍樹菩薩覺得這很適合,我們世間人可以能接受,所以就把這部經帶出龍宮來,流傳在我們世間。

  於是後來有一些學者對於《華嚴經》就提出異議,說《華嚴經》不是佛說的。《華嚴經》,你說龍宮,現在科學發達,潛水艇到海底去了,沒有發現龍宮。所以就有人有疑,疑問多端,在猜測龍宮大概是皇宮,從前皇帝都稱為真龍天子,皇宮也可以稱為龍宮。這個話講不通的。皇宮裡頭絕對沒有這麼大的藏經樓,能夠藏上大本的《華嚴經》,不可能的。剛才說過,佛教不是宗教,但是佛教承認宇宙之間有神存在、有諸天存在、有這些龍存在,這個是事實真相,你不能不承認的。但是佛教認為他們也是眾生,他並不是宇宙的主宰,我們自己命運他管不上,他管不了的。所以我們對他尊敬,就跟一般人與人相見尊敬是一樣的,人與人相見應該禮敬。所以人對於那些神,對於這些天,乃至於對於鬼,都應該要尊敬。孔老夫子說得很好,「敬鬼神而遠之」,這個就對了。遇到的時候要行禮、要尊敬,要彼此打個招唿,但是不必要親近他,我們有什麼疑難用不著去問他,應該是這個態度。

  所以龍樹菩薩把這部經帶出來了,使我們世間才有這部《華嚴經》。而這部經我們對它要尊重,決定不能懷疑,諸位將來在理上要通達了,這個疑慮就完全消除了。經帶出來是梵文,流傳到中國,這個本子是殘缺不全的本子。往往這個部頭太大了,保存完整就不容易,所以流傳到中國的《華嚴經》當中缺少的經文太多了。你看看,十萬偈,最初到中國來是在東晉,《華嚴經》來到中國只有三萬六千偈,一半都不到。但是也很珍貴、很難得,所以也就翻譯出來了。翻出來之後我們稱之為《六十華嚴》,就是六十卷晉譯的,六十卷經。現在在台灣也有流通,華嚴蓮社把它印過,我們華藏法施會過去也曾經印過一千部流通。因為這部經讀的人很少,所以就沒有大量的流通。

  讀誦最多的就是《八十華嚴》,八十卷的,八十卷是唐朝時候第二次翻譯的,就是實叉難陀從印度到中國來,到中國來之後翻譯的。這個人在西域那個時候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我們中國這些大德,乃至於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特地把他聘請到中國來,在那個時候聘請是皇帝聘請的。他來的時候就帶來了《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非常歡喜,那個時候皇帝是武則天,武則天做皇帝的時代,就請實叉難陀把《華嚴經》重新再翻譯一遍,譯場規模也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

  這部經譯完成之後,一共是八十卷,多出二十卷,補充晉經缺失的部分,就補充了不少。雖然不是完整的經,但是全經義理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相當明朗。所以稱之為新經,就是新譯的《華嚴經》,《六十華嚴》叫舊譯,這是新譯。這部經譯成之後,當然翻譯成功先要送給皇帝看,送給武則天看。武則天在這個封面上題了一首偈,就是開經偈,你們現在所念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武則天作的,就是特地替《華嚴經》在封面上題一首偈。這首偈作得實在太好了,以後無論是出家的這些法師大德們,在家的那些居士們,說再作一首開經偈,作不出來,不管你怎麼作,比不上武則天這首。所以以後就沒有人作了,就用武則天這首開經偈,作得太好了。這是第二次的翻譯。

  而我們今天讀的這一部分,是新舊兩種譯本上都漏掉的、都沒有的,就是我們現在念的、要研究的這一部分,這就是經文的缺失。這一部分是在唐朝代宗的時候,貞元年間,西域有一個小國的國王,烏荼國王,對中國進貢,進貢就是送禮物,當做禮品送到中國來。送到中國來,是《華嚴經》最後一品。它一共不是有四十八品嗎?四十八品裡頭最後的一品。這一品叫「普賢行願品」,一共有四十卷,這一品是完整的,沒有缺失,完完整整的一品經。這來了之後,我們中國人太喜歡了,所以當時就請般若三藏為首席來擔任翻譯的工作,譯成之後就叫做《四十華嚴》,四十卷,四十卷《華嚴》,就是《八十華嚴》後面的「入法界品」。你看《八十華嚴.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現在完整的有四十卷,幾乎補充了一半,這一品經是完整的。這是說它三次的翻譯。

  三次翻譯,《四十華嚴》與《八十華嚴》後面的二十一卷是重復的。所以在晚近,像弘一大師、徐蔚茹居士他們一些人提倡,讀《華嚴》怎麼個讀法?應當讀八十卷經前面的五十九卷,讀前面的五十九卷,然後再接著讀《四十華嚴》,總共九十九卷,這是我們中文譯本最完整的《華嚴經》。我們覺得弘一大師提倡的很有道理,確實有道理。所以我是特別提倡念九十九卷的《華嚴經》。因此《華嚴經》在最後這一次我們影印流通的時候,我們就以這個意思來印。《華嚴經》我們是印了不少次,流通的分量相當之多,印了不少次。在最後一次,就是以這個構想,我們印九九《華嚴》。印這個經之前,我特別到台中去請教李老師,李老師說不太合適,他說《華嚴》只有六十、八十、四十,怎麼跑出了一個九九《華嚴》?他告訴我一樁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法今天衰滅了,誰滅了佛法?學佛的四眾弟子把佛法滅掉了,這個罪太大太大了。所以我們自己要提高警覺,學佛不要學到阿鼻地獄去了,學佛是要成佛。縱然佛不能成,說人天都得不到,將來要墮阿鼻地獄,這個未免太冤枉了。所以他就警告我,勸我不能這樣做法,一定要保持佛法塬來的面目,讀可以這麼讀法,做不能這個做法。我那個時候說:從前有人曾經這個做法。他說:那是別人,我們不能效法,我們要效法正道,正確的道路,不能效法偏路,這個不可以學的,要走正路,不能走偏路。

  所以他就教我印《八十華嚴》、印《四十華嚴》,印這兩種,讀的時候可以照弘一大師這個方法來讀。我就接受了。所以我們這次最後印的精裝本五冊,一、二、三、四冊是《八十華嚴》,第五冊是《四十華嚴》。我們念的時候怎麼念?念一、二、三、五就可以了,因為第四冊跟第五冊是重復的,用這個方法。所以我們最後印的這個是唐譯二種,因為這兩種都是唐朝譯的,《六十華嚴》是晉譯的。這是老人非常慈悲,愛護我們後學,我們尊重,我們覺得他講的話非常之正確,所以我們印這個本子就印《八十華嚴》與《四十華嚴》。這是把這部經的來源概略的跟諸位說明。

  其次,我再要告訴諸位,我跟《華嚴經》的因緣,可以說非常之有緣,非常有緣。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這部經也是我主要修學的一部經典(不是完全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部分),很下了一番功夫。這在初學的時候,民國四十七年,初學的時候在這一部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後就是李老師在台中講《華嚴經》,也是我啟請的,那個時候有八個人啟請,我是其中之一。同時我學佛,在台北期間的時候,一直跟方東美先生有很密切的關係,他對於《華嚴》也特別有興趣,曾經稱讚這一部經是世間最好的哲學概論。諸位曉得他是個大哲學家,他把《華嚴經》當作哲學來研究,曾經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華嚴哲學」。這個錄音帶由楊政河整理出來之後,出版了兩冊,上下兩冊,叫《華嚴宗哲學》,那是他在輔仁大學所講的。那時候他在學校講這個東西,我也正好在台北市講《華嚴經》。這個是非常非常有道理,他認為《華嚴經》有最圓滿的哲學理論,有最精密的修學方法,有最好的境界,同時是更難得、難能可貴的,還有善財童子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這種教科書在這個世間是找不到的。你看,理論、方法、境界,還帶表演,善財童子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對這部書極力的讚歎。

  而明朝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很了不起的人,他早年學天台,以後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的祖師。他老人家說這部經在翻譯上,無論是文字、無論是理論都是一流的,所謂第一流的,文也好,理也好,意思也好。而特別在《四十華嚴》,指末後這一部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些善知識開示的當中,非常的詳細明白。這是指什麼?對於我們日常生活切於日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那些開示太寶貴了,真正能夠救末法時期許許多多的流弊。所以他認為流通《八十華嚴》,應當把《四十華嚴》要一同流通,因為這個知識開示,那是《四十華嚴》比《八十華嚴.入法界品》要詳盡得太多。蕅益大師的讚歎更不必說了,蕅益大師讚歎認為這部經,特別是指《華嚴經疏鈔》,清涼大師所作的,他說那就是一部完整的《佛學大辭典》。如果從這部《疏鈔》下手,真正可以做到學佛事半功倍。豈止事半功倍,不止,在這上奠定了基礎,以後不管學哪一宗、學哪一派,學哪一部經論、修哪個法門,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他勸一般知識分子從《華嚴經疏鈔》入門。我們今天因為有時間上的限制,只介紹最後的一章,而這一章是《華嚴經》的精華,是《華嚴經》的總結論。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第二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2

  至於這部經的內容,清涼大師把它分作四大部分,叫四科。四科就是用信、解、行、證,這個四科。第一科,就是第一部分,是「舉果勸樂生信分」,它這個名詞是這樣標的。所以我們展開《華嚴經》,在前面有十一卷半的經文是講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就是說明佛的境界。古人有所謂,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成佛有什麼好處?念了《華嚴經》就曉得,真正是那樣殊勝的果報,天上人間都找不到,太殊勝了。這種果報,諸位要曉得,不是只有佛有我們沒有,如果說是只有佛有我們沒有,我們看了也沒意思,吊吊口胃而已。佛告訴我們,這個果報是我們自己本來有的,這個關係就密切了。所以不是外面的,是你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園,我們出外旅行時間久了,忘掉了,不知道家裡這麼好,讀讀《華嚴》才曉得,塬來我的家這麼好!所以勸你回去,你要相信,你一定要相信。所以經裡面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是講的外人。所以從這個地方要建立信心,我們要恢復我們本有的智慧,恢復本有的能力,恢復我們自己本來的依正莊嚴,這才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目標。所以佛教的教育又與世間教育不相同,就是目標、宗旨不一樣,也就是禅宗所講的,要找回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華嚴經》也不例外,本來的面目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依正莊嚴。

  第二部分就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二部分講理論,這一部分經佔得相當之長,是一半以上的經文,說理論。佛法實在說是知難行易,知太難,行不難,知太難了。真正要是知道了,行容易。凡是說你不能行,你說我能知不能行,是你知得不透徹,所謂一知半解,所以你不能行。如果你具足圓滿的智慧,沒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知難行易的學說,用在佛法上非常恰當。如果知要不難,你想想,釋迦牟尼佛何必要講四十九年?如果行要是難的話,你看看經典上,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有沒有帶著大眾打一次禅七,有沒有帶著大眾打個念佛七,有沒有?查遍《大藏經》,沒有。修行很重要,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來沒有搞過一次,他老人家接引眾生都是教學,都是在解決問題、答覆疑難,可見得行不難。打佛七、打禅七,大家在一塊共修是後人提倡的,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佛法早期傳到中國來也沒有,修行在個人,個人的事情。所以這一部分非常的重要,是講理論,我們求解。所以佛法跟宗教不一樣,宗教只要信,無須要解;佛法重要在解,信是入門,入了門之後一定要解,要明理。

  第三個部分是講行,「託法進修成行分」。這個行實在是妙絕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修行。行就是行為,諸位要記住,修是修正,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因此講到修行,行門實在講無量無邊,你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錯誤、犯了毛病就要把它修正過來。境界無量無邊,我們的過失也是無量無邊,一一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可是一一修行不勝其煩,因此修行要懂得從根本修,根本修正了,枝葉自然就健全。從枝枝葉葉上修正,苦,所以要三大阿僧祗劫、要無量劫。如果從根本修就快了。禅家最著重的是從根本修。一般大乘法可以說都是著重在根本,小乘著重在枝葉,就是在細節上,大乘著重在根本上。根本是什麼?心地。根本是修心,心正,行沒有不正的;心要是邪,身做得怎麼樣正,那是裝的,不是真的,是假的,那是欺騙人的。所以根本在修心,心一定要清淨慈悲。在本經這一部分一共有五卷經文,普賢菩薩給我們說出兩千法門,也就是講修行的方法。兩千法門是舉出兩千個例子,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留意修正自己的行為。

  末後一部分,這是講證果,「依人證入成德分」。我們今天要讀的這一分就是最後這個部分。依人,這個人就是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位善友,他們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典型,我們依照這個樣子來修學,這樣才能夠證入。所謂證,就是心智能夠相契合。我們今天說不能證,是心與識相應,識是分別執著妄想,與這個相應,這是決定不能證入。智是什麼?智是沒有分別,叫無分別智。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是智,這樣才能夠入道、才能夠入門。我們今天講修行的功夫,就是要去分別執著妄想。果然去分別執著妄想,這個現實的世間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平等的法界。才有分別執著,這個世間就不平等。不平等從哪來的?從分別心來的。一切的罪孽從哪裡來的?從高下心來的,就是執著。有執著就造罪業,就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

  所以我們要想超越三界,要想了生死,要想脫輪迴,你必須在境界裡捨掉你的分別、執著、妄想,你才能成功。如果你有這三樣東西,你就是把《大藏經》從頭到尾能夠倒過來背得一字不錯,講得天花亂墜,還是三界之內的凡夫,不能成就。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我們學佛的目標在什麼地方。真正想成佛、想成菩薩,你得要循規蹈矩,要認真去做,就是一定要捨分別執著妄想,要把你的性德顯出來,這樣才能夠說性修不二,修德是顯性德。要把你種種這些煩惱習氣去掉,這樣才能夠成就,這個也是佛法跟世間教育不相同的地方。

  其實中國古代的世間教學與佛法是相同的。現代著重在知識,疏忽了教育。從前師資道合,現在沒有了,真是像方東美先生過去跟我講的,「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彼此不相干。從前師徒如父子,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日為師,諸位在《壇經》裡面看到,永嘉禅師跟六祖就是一天,永嘉禅師親近六祖,六祖教導他只有一天。六祖給他開示,他大徹大悟之後,他馬上就要走,就要離開。六祖把他留了一晚上,說你何必這麼急著要走?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所以他成有名的「一宿覺」,他在曹溪住了一晚上。一日為師。所以老師指你這一條路,你一生就循著這條路走,這個路是他指點的,你的成就是他給你做增上緣的。所以老師的恩德與父母是一樣的。在中國的《禮記》裡面,諸位讀過《禮記》,你就明瞭。所以說背逆父母、背師叛道,決定不能成就。縱然他在世間能夠顯赫一時,享受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之樂,死了之後沒有不墮落的,他的業障太深了。這是《華嚴經》的四個大部分,四大段落。

  另外又有九會的說法,就是這部經不是在一個地方講的,也不是一次講的,是九次所講的,而且在七個處所所講的,七個地方九次所說的,這是清涼大師說的。如果依李長者的《合論》,他老人家講的用十來表法,他說一共十次,十次所講的,十個處所,十會十處。我們現在是依清涼大師,清涼大師講的是七處九會,一共七個處所。初會在菩提場,一共是講了六品十一卷,這是照《八十華嚴》來講,是普賢菩薩說毘盧遮那佛的依報因果,一共有六品十一卷。第二會在普光明殿所講的,也是普賢菩薩說佛的正報因果,有三品經。所以本經裡面講佛的依正莊嚴,一共是有十四卷,總共是有十四卷經。這一部分一般初學的人不大容易看,看了這些看不出門道,看得枯燥無味,就好比什麼?帶你到故宮博物院去看商周的銅器,看了,「這個有什麼好看?破銅爛鐵,給我我都不要」,你不曉得那是無價之寶!帶你看明清的玉器,你喜歡得不得了,非常的可愛;再看商周的破銅爛鐵,如果給你,你喜歡哪一種?一定喜歡明清的那些玉器。所以你就不識貨。《華嚴》依正莊嚴,你不識貨,正因為不識,後面詳細給你講解、給你介紹,教你認識這些寶藏。二會的後半部是文殊菩薩說十信,十信位,也講發心,講初發心,一共有三品。所以二會是六品經,四卷經文,有四卷經文,有六品經。所以讀《華嚴經》,初讀《華嚴》從十信位看起,那就很有趣味了,講理論,你能夠看得下去。看前面這個十幾卷依正莊嚴,你會看得很枯燥無味。但是內行的人看前面很有味道,為什麼?他懂,他懂得。

  三會在忉利天,佛在忉利天講的。法慧菩薩,實際上菩薩都是代表佛,佛不說法,菩薩說法。佛代表法身本體,法身本體沒有言說,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不說法,他表這個意思。菩薩是在因地,他可以說法。所以他是可思可議,可以說,他代表用,從體起用,用裡面有言說,體裡頭沒有言說。所以佛代表本體,菩薩代表從體起用。所以三會就是法慧菩薩說十住,有六品經,有三卷經文。四會在夜摩天,是由功德林菩薩說十行法門,有四品,有三卷經。

  第五會在兜率天,彌勒菩薩就是在兜率天,是由金剛幢菩薩說十迴向法門,有三品,有十二卷。十迴向文長,記得我們講第六迴向就講了一年,那個時候好像是一個星期講一次,講了一年,也講了五十多次。十迴向只講一章,那一章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一年只講了一章,第六迴向,講得很詳細,第六迴向完全是講布施。六會是在他化自在天,是由金剛藏菩薩為會主,說十地法門,它只有一品,但是這一品很長,有六卷經文。

  七會又是在普光明殿,這一會是佛做會主。佛做會主,為什麼?因為講的法講得太高了,講等覺、講妙覺,這個完全講如來自己的境界,所以是佛為會主。這裡頭有十一品,有十三卷經文。八會也在普光明殿,是普賢菩薩說,這就是四科裡頭第三科,講修行,普賢菩薩說兩千種修行的法門,經是一品,有七卷,經文相當長。第九會在逝多林,就是祗樹給孤獨園講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部分。這個裡頭有佛、有五十三位善知識為會主,說行成證入法界的法門,有一品。我們現在所用的本子是四十卷的最後一卷,就是第四十卷,是《華嚴經》的總綱領、總結論。

  前面交代完了,現在就可以展開經文,我們現在依照經文,這個註解是谛閒法師所註的。這是近代天台宗的一位祖師,很了不起的人,他是清朝末年的人,民國初年圓寂的,是近代天台宗的一位大師。

  【大方廣佛華嚴經】

  他這個註子,我們不能按照註子說,按照註子說耽誤時間太長,我們只能夠提它的綱領。所以註子讓給同修們自己去研讀,有問題在講堂裡面提出來,提出來我們共同來討論。他解釋這部經的方式,是遵守天台家講經或者是註解的程式,它有一定的程式。從五重玄義講起,首先講:

  疏【標名。】

  標示經的名題。在註解的前面兩行,先講名題,這是很重要的,這是一部經的總綱領。

  疏【一、人法兼喻三事具足為名。】

  佛經取這個題目它有一定的規則,那就是用人,或者是用法,或者是用比喻,你看一切佛經它這個題目不出這三個範圍。這有單人、單法、單喻,有兩個合起來的,所以有三單三復,有一個是具足,就是三個都有,人法喻都有,所以一共有七種規則,叫七例選題。本經是七例選題裡面的具足選題,就是三個都有,「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這是人法喻統統具足。這是說明經名。

  疏【二、一真法界性具三千為體。】

  這在此地把名字介紹給諸位,後面也講。

  疏【三、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宗。】

  這點就非非常常重要了。所以我說《華嚴經》是廣說的《阿彌陀經》,就是這個道理,《華嚴經》最後是歸到西方淨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這是妙極了。在這幾天我要跟諸位來討論這個問題。

  疏【四、拔眾生苦與佛果樂為用。】

  拔苦與樂。『拔』是拔除。也就是離苦得樂,得真正之樂。這是這部經的作用,你學了有什麼用處。

  疏【五、圓頓大乘第一乳味為教相。】

  這個到後來再跟諸位介紹。註解,剛才說了,希望大家利用課余的時間一定要好好的去看,你有問題你把它記錄下來,在講堂裡面我們逐條的來研究討論。可是它這裡面引用大經的經文,這個我們需要念一念,就是第三頁倒數第二行,從當中看起,「引證者」,從這裡看起。

  疏【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這是經的本文,但是不在這一卷,在上面一卷,我們這是第四十卷,這段經文在第三十九卷,說明如來的功德說不盡的。如來是誰?這個要知道,如來就是自己本人。現在我們迷失了如來,變成生死凡夫,苦不堪言,把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無邊的功德變成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變成無量無邊的罪惡,這是愚癡。所以我說這部經沒有說別人,全說的自己,就是這個一念之間,你看這個轉變,轉變得太大了。《華嚴經》的宗旨目標就是希望你再轉變回頭,恢復你自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種功德三世諸佛都說不盡,真說不盡。下面經文又說:

  疏【虛空界盡,願王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願王亦無有盡。】

  這是講到這部經的本體。所謂體就是理論的依據,經是教科書,佛所講的這些話,這個教科書根據什麼理論而說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理論不正確,我們修學不但沒有好處,恐怕還要受它的害。所以一定要有非常正確的理論我們才能相信。這部經的理論是依一真法界,一就是不二,真就是不妄,是真實不是假的。我們講十法界,講無量法界,那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給你說,法界只有一真,法界塬來就是一真。難道真的有十法界,有無量無邊的法界嗎?沒有,實在沒有。十法界是從你的妄念當中變現出來的。十法界有差別,差別從哪裡來的?從分別心裡頭變出來的,從分別執著妄想裡頭變出來的。但是你的真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妄想。

  什麼是真心?《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你看《楞嚴經》的前三卷就是講這個問題,辨別真心跟妄心,特別是「十番顯見」那麼長的經文告訴我們真心。它舉一個例子,舉見性,我們眼睛能見,這種能力就是見性,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它是一,它不是二,見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從哪裡生的?是從迷妄當中產生的,本來沒有。因為你迷了,所以就迷失了見性,於是才有眼識,才有第六意識,才有第七末那識,才有第八阿賴耶識,迷了才有現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妄相,不是真實的。雖然不是真實的,但是它確實存在。譬如我們眼睛,眼睛長了毛病,害了眼睛,我們看那個燈,燈上有個圓圈,如果害過眼病的人都有這個經驗。燈上確實有沒有?沒有,眼睛好的人看沒有;可是你眼睛有病的人看到真有,真有這個東西。它確實是假的,決定不存在,但是在你感覺當中它真有。到你眼睛好了,沒有了,再看沒有了。我們現在就是在病態當中,迷就是病態。

  在本經,法門雖然是無量無邊,到最後(兩千法門太多了,我們記都記不清楚,怎麼能修?所以菩薩真正大慈大悲把它歸納)歸納成十條,十條我們可以記得住了。十條一展開就是兩千法門,再一展開就是無量法門。所以每一條裡頭包含著無量無邊的境界,每一條裡面都是以一真法界為本體,每一條裡面都含攝著從初發心到佛果地上圓滿的境界。所以這個十條我們決定不能夠輕視,就是十大願王。能夠真正懂得,而且你會修,那你這一生受用實在是無有窮盡。不但帶給你現前最美滿、最幸福的生活,你將來死了之後必定生西方淨土,穩穩當當決定生西方淨土。所以這樣殊勝的法門我們怎麼能不學?不但自己要學,而且要大力的弘揚,就是勸勉別人也要來學。除非他不肯接受,那沒有法子,能夠接受的,一定要勸他,一定要勉勵他來修學。所以這是本體。底下從作用上也引本經上的一段文字,我們繼續看,在第四面的第一行末後一句開始:

  疏【是人命終,最後剎那,世間一切,無復相隨。】

  就是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夠帶得去,你要覺悟。

  疏【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是以願王導歸極樂為本經的宗旨,這部經不是《彌陀經》是什麼?所以我們道場所提倡的就是《華嚴》、《彌陀》這兩部經,我今天在各個地方講經,勸勉一般人修學的也是依這兩部經。其他的太多、太雜了,耽誤我們的時間,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時間來修學了,這點諸位同修也要留意。譬如說你用十年的時間來學佛,你十年學二十種經論,平均起來一樣才半年。半年學一樣東西,很生疏,不精,勉勉強強能夠拿得出去。有沒有人欣賞?不見得,人家聽你講的,看你寫的,平平常常,不重視。如果你十年學一樣東西,你成為專家,走到哪個地方人家都向你低頭,你是專家,沒有人能超得過你。

  這不是講聰明智慧,這是講時間。所以學東西學一樣,決定不能搞多。選擇就要慎重,很慎重的選擇,選擇之後決定不改,一門深入。我現在選擇的是《華嚴》跟《彌陀經》,這兩樣東西是一,它這裡是導歸極樂!所以拿《華嚴經》來補充《彌陀經》的不足,《彌陀經》太短了。太短了,講的理論方法不夠詳細,拿《華嚴經》來補充,把它兩個合而為一。所以兩部經實際上就是一部經,這樣使《彌陀經》的內容更充實、更豐富。其實這種事情古人做過,蓮池大師的《疏鈔》就是這個構想寫成的,我們看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他引用《華嚴經》的地方非常之多。

  我們這次塬本是想利用晚上這個時間跟諸位介紹《彌陀經》大意。有一些同修告訴我,他說每天講六個小時太辛苦了,怕我太累,所以叫我還是照塬來的計劃,把《行願品》好好的介紹給諸位。晚上,諸位也可以調劑調劑,唱念、念佛也是進修的方式。但是一、三、五我們的講經,就是平常道場講經不中止,還繼續進行,我們一、三、五就是講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疏鈔》相當之長,我這次是第三遍,第三遍啟講。第二遍所講的錄音帶有保留的,一共是三百三十五個錄音帶。你看一部《彌陀經》,九十分鐘的錄音帶一共是三百三十五個,把《彌陀經》講圓滿。而我第三遍所講的時間一定超過,比第二次一定多,這《彌陀經》不簡單。

  所以我在國外勸人修淨土,我就是把這個錄音帶給他看一看,他就相信了。塬來對《彌陀經》小看,沒瞧得起,薄薄的那麼一點,這裡頭有些什麼東西?結果看到我這麼多錄音帶嚇到了,塬來淨土有這麼多東西在。我就告訴他,我才疏學淺,我對《彌陀經》知道的,滄海之一滴,講這麼一點點。《彌陀經》的經義說不盡的,絕不亞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不能夠輕視,應當認真的修學。所以諸位選經選一種,如果你要選了一部《彌陀經》,你一生專門研究、專門講,你講上十年,大家見到你都稱你阿彌陀佛,你是阿彌陀佛,活阿彌陀佛,你是《彌陀經》專家。

  我自己是個過來人,我講經講了二十七年,過去也是什麼經都講,只要人家來找我,請我講,我都講,為什麼?學習。其實也吃了大虧。如果當年一發心就講《彌陀經》,我《彌陀經》講了二十七年,今天在全世界,走到任何地方,人家恭恭敬敬向我頂禮,阿彌陀佛來了,真的。所以講了許多經,沒有專門,就成不了阿彌陀佛。一定要專,一門深入,自己有成就,也能夠幫助別人。所以這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宗旨。再繼續,我們把底下的文看下去:

  疏【若人誦此願王,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供養,此人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這個就是成佛,這是等覺菩薩、妙覺菩薩,妙覺就是佛。這是說明它這個作用不可思議。作用就是好處、果報,依照這個修學,果報、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沒有任何一個法門能夠比得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諸位一定要記住,要好好的修學,要循規蹈矩。現在的佛法,妖魔鬼怪滲透在佛法裡頭,所以把整個佛法擾亂了,邪正很難辨別。諸位要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你遇到一個好的老師,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帶領你,你這一生還有希望。如果要是錯了門頭,吃虧的是自己。至於這些妖魔鬼怪,縱然有真善知識,也只能輕描淡寫點一點,看你自己能不能覺悟,不便直說,為什麼?惡勢力太大了。今天實在講是正不勝邪,邪的力量太大。但是對自己修學來講,那是邪不勝正,你走正路,決定成正果。可是對整個佛法來講是衰,但是不至於滅,佛法還不至於滅。佛的法運,末法時期一萬年,現在末法才過一千年。所以佛法不至於滅,但是極度的衰敗,這種情形是有的。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那是很不幸;但也很幸運,如果在這個時代能夠護持正法,無量無邊的功德。極度衰敗的時候你能夠保持,能夠護持住,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也是個機會,也很難得遇到的。時間到了,我們下課。

  (第三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3

  請掀開經本第四面,從大字看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從這以下是介紹經題。經題是全經的綱領,了解題目的意義,一部經的內容就可以能夠把握到,也曉得這一部經的義趣、指歸之所在。經題,在清涼大師《疏鈔》裡面每一個字都有十種解釋,解釋得非常詳細。如果依《疏鈔》來講,我們這七天大概只可以講七個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此地簡略,重要的地方,谛閒法師還是依清涼大師《疏鈔》所說的來給我們介紹。我們看註子:

  疏【合釋者,如清涼國師。】

  這底下都是《疏鈔》裡面的話。這種簡單的解釋,可以說散在許多古德註疏之中,因為講得簡單明瞭。

  疏【極虛空之可量,體無邊涯,大也。】

  凡是文字的意思很明白,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我就不多說了。虛空太大了,無量無邊,用大字來形容它。

  疏【竭滄海之可飲,法門無盡,方也。】

  『滄海』是大海。在我們地球上,可以說面積最大的是海洋,海洋的面積佔整個地球百分之七十。這是比喻,比喻什麼?比喻『法門無盡』。

  疏【碎塵剎而可數,用無能測,廣也。】

  這三個字,「大」是講本體,就是講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本來就是這麼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界就是世界,我們今天講星球。太空當中多少星球?無量無邊。我們的心都能夠包容,這是你本來的心量。可是現在很可憐,兩個人在一塊都不能容納,你說糟糕不糟糕?兩個人住在一起還意見不合。沒有人跟他住,一個人,一個人還生煩惱,你說糟糕不糟糕?連自己都不能夠相容,這真正可憐,迷惑顛倒,真是迷惑顛倒到極處了,我們一定要覺悟。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是前面跟諸位說的,分別執著。

  真心裡面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所以我們離開了分別執著,你這個心就跟太虛空一樣,太虛空多大,你的心就多大,沒有一樣不能夠包容的。就像大海一樣,什麼都能夠容納,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的。恢復自己本來面目,一定要曉得這個塬理塬則,我們修什麼?無非是去分別執著而已。離開分別執著,盡虛空遍法界都在面前,都在你自己掌握之中,也都在你六根接觸之內。像大經裡面所講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且這個知與能決定正確而沒有錯誤,這就是經上講的佛知佛見。一有分別執著,我們的知見不正,所謂邪知邪見,我們自己要覺悟,本來是正知正見,現在變成邪知邪見。所以大方廣是自己的體、相、作用,體用一個「大」來稱讚它,相用「方」,作用是「廣」,廣大無邊的作用。所以這三個字都是讚歎本體,讚歎我們的自性。下面再看佛:

  疏【離覺所覺,朗萬法之幽邃,佛也。】

  『佛』是人。我們今天的病就是『覺』與『所覺』,這是病,這是無明。在《楞嚴經》上,《楞嚴經》的第四卷,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無明是怎麼來的?這是大問題,本性裡面本來沒有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佛答得太好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就是這個。我有知,我有見,有知有見就是無明。我無知,我也無見,你真的無知無見嗎?你還是有,你有無知,還有個無見,那還是無明。佛知佛見是見得清清楚楚,知得清清楚楚,這裡頭沒有加一個知見。我們想想,加的是什麼知見?你要是聰明,一想就知道,加的是分別的知見,加的是執著的知見,加的是妄想的知見,你加這些東西在裡面。你不加這個東西就佛知佛見。

  我這個拿在手上,你們見到沒有?見到了,這是佛知佛見。見到這是什麼?毛巾,那就錯了,這就是無明。它這個東西本來沒有名,你要給它起個名,我說不是毛巾,你偏偏說它是毛巾,還固執,還執著。所以一切無明是從分別執著妄想而生的,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法確實是平等的。所以眾生可憐,就是可憐墮落在無明裡頭,沒有辦法自拔,學佛的人一定要覺悟。佛,覺悟的人就叫做佛。「覺」是能覺,覺的對象是「所覺」,能所二邊都不分別、都不執著,換句話說,都放下了。這個都放下,你的心清淨了。所以智慧從哪裡來的?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你要是放不下,還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就像水一樣起波浪,古人把心比作水,水一起波浪,它照的作用就失掉。如果水不起波浪,水是平靜的,它的作用像鏡子一樣,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我們說這個照就叫做佛知見,照就叫做般若智慧。所以佛知佛見跟般若智慧是我們自己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凡是從外面學來的都不是真正的知見,不是真智慧。所以佛法裡面的智慧不是在文字上,這個諸位要曉得,不在文字上,是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

  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大家,聽經要會聽,看經要會看,會看的人開智慧,會聽的人開智慧。不會看、不會聽就像清涼大師在這部經,那是《四十華嚴》的前面,最前面第一卷經題裡面所講的「增長邪見」。不會看的,看得愈多,你知見愈多,那個知見是什麼?邪知邪見。拿我們中國俗話來說,「記問之學」。你看得多、記得多,記問之學,連儒家都說「不足以為人師」。知見靠不住,不是你親證的,所謂是道聽塗說,不是你自己親證的,不是從你清淨心裡面生起來的。所以佛法的修學就是在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是無量的智慧。『朗萬法之幽邃』,「幽邃」是非常幽深,一般人見不到的地方。佛心清淨照得清清楚楚,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他不知道的,你沒有問他的時候他是無知,般若無知,寂靜的境界;你要去請教他,他無所不知。所以六百卷《大般若》裡頭,關鍵就是在這兩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講般若的本體。實在講就是清淨心,就是念佛法門裡頭所講的一心不亂,那就是真正的般若,般若之體。它起作用的時候,起作用不是它自己起作用,自己不起作用,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自己永遠是無知,不起作用。自己起作用就是清淨,佛菩薩自受用是清淨心。清淨,真正叫有福,一點煩惱都不生,身心清淨,境界也清淨。無所不知是什麼?是對別人起作用,有人來請教他,有困難來請他幫助的時候,他是無所不知。所以無所不知是他受用,是般若的他受用,這是供養別人,幫助別人。般若的自受用是無知。

  我們現在這點又搞顛倒了,好像自己受用,我知,什麼都知道,別人什麼都不知道,這顛倒了,樣樣顛倒,麻煩大了。所以諸位在佛法裡要求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記住,不在文字裡面,也不在言語裡頭,而是在你自己清淨心中。然後拿經典來對照,看看相應不相應?相應,與佛知見沒有兩樣;不相應,要改過來,不相應是我們知見有錯誤。所以經論印知見,是印證的,它給我們做印證。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智慧,跟釋迦牟尼佛比較比較,看看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相同的我們就繼續保留,證明自己的見解沒錯,不相同的要改過來。這是佛。

  疏【芬敷萬行,榮耀眾德,華也。】

  『華』是比喻,我們在佛前面供花,供花的意思,「華」代表因行,就是先開花後結果。所以見到花就要想到菩薩無量無邊的行門,代表的萬行,行門,要像花一樣的清香、一樣的美麗,我們的行不能有染污,取這個意思。花好,果一定好。所以花是代表因行,佛前面供的花代表這個意思。除了佛前供的花,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花都是表這個意思,乃至於畫的花、繡的花,或者是金銀做的寶花,全都代表這個意義。學佛人供花乃至於供香、燃燈,跟一般人供養的意義不相同,它有非常深的意思在其中。

  疏【圓玆行德,飾彼十身,嚴也。】

  『嚴』是莊嚴,以萬花來莊嚴。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題,莊嚴什麼?莊嚴自己。自己的身不止這一個身,自己有十個身,十身是代表圓滿,《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十身。我們今天只曉得肉身是自己,除這個之外,我們有智慧之身,我們有威德之身,不止這一個肉身。所以一定要曉得,要以種種的行門來莊嚴自己圓滿的身相,就像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從這個經題的大意,你就能看到這部經。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是自性體相用,在比喻上像一個大的花園,這個花園裡頭每一種的品種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從這個意思照應前面所講的「大方廣」,它能容納,它不排斥,所以才能夠成就其大,成就它的廣,成就它萬德莊嚴。所以佛菩薩絕對沒有排斥人的,只有人排斥佛菩薩,人不接受。佛菩薩對一切眾生平等的,眾生對佛菩薩不平等,這就是佛與眾生差別的所在。下面再解釋「經」字:

  疏【貫攝玄妙,以成真經之彩,經也。】

  這是清涼大師用最簡單的詞句解釋經題,後面還要詳細說明。至於七例選題,這是佛學常識,此地寫得很清楚,諸位一看就明瞭,我不要多說。我們現在看第五頁第六行,這是詳細的給我們說明經題所含的義趣,先解釋「大方廣」這三個字:

  疏【大,以當體得名,離絕為義。】

  『體』是本體,在哲學裡面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自古以來到現在的這些哲學家,中國外國那些科學家都在探討,可是到現在沒有結論,各人說各人的,從來沒有一家說的叫我們聽了心悅誠服,沒有,各說各的。佛法裡面所講的,的確讓我們真正能夠相信,能佩服,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所以《華嚴經》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說宇宙怎麼來的、萬物怎麼生成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八個字就把這個問題解答得清清楚楚,實在是了不起。可是這八個字裡頭含的意思非常非常之深,這一部《華嚴經》,或者我們說一大藏的經教,也就是解釋這兩句話而已。所以心是本體,心是自己,禅宗,尤其是達摩祖師傳來這一支,六祖大師發揚光大的南宗,修學的重點就是在心。所以是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心。所以它的目標是在明心見性。

  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明心這兩個字從哪來的?是對無明而說的,我們現在心不明,所以把那個無明去掉,我們心就恢復光明,叫明心。我們現在有了無明,我們見外面都是見的六塵,所以見性是對六塵講的。我們今天眼見的是色塵,耳聞的是聲塵,塵是染污的意思;果然能夠離開六塵,我們見的是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聞的是聲性。所以六塵就變成六性,六性其實是一性,明心見性這個名詞是這麼來的,是無明跟六塵的反面。這是禅宗修學的目標,也就是此地我們所看到經題上的「大方廣」,大方廣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它是本體。因此一切萬事萬法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對於好的人、好的境界你也不要喜歡,對於惡人惡事你也不要討厭,全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你的神通可真廣大,哪一個有你神通這麼廣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變的。所以對那個有小小神通的人,那何足以為道,有什麼希奇、了不起的?所以不要被那些耍神通、變魔術的人欺騙了,這個很要緊。現在在這個世界上會變魔術的、會耍神通的人很多,不要被他欺騙了,你的神通比他大,你的魔術比他高明,所以不能被他欺騙。

  也許你會問,我怎麼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會變現這麼多東西?如果我自己會變,我都變好境界多好,為什麼又變成三惡道?你問得沒錯,這個理很深,事相當的復雜,也絕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的,可是這個事情並不難體會。譬如說沒有證果的人都會作夢,你們晚上睡覺都會作夢,當你作夢的那個時候,你是不知道迷了,不曉得自己在作夢,把夢中的境界都當真實的,也在那裡分別執著、打妄想。可是你醒過來之後,你仔細去想想,夢從哪來的?你作夢的時候也夢到很多人,有你歡喜的,也有你不歡喜的;夢到很多事,也有山河大地,也有水陸飛行,從什麼地方來的?全是你自己心裡變現的,能變的是你的心,所變的是夢境。這就是經上講的「唯心所現」,現的境界;你在夢中種種分別、種種執著,夢境裡面的變化,那是「唯識所變」。能現的是心,真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就是八識,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它能變。能現、能變的全是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所以禅家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全是自己,沒有一樣不是自己。這是『大』,實在是「大」,上從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下面到最微細的微塵,全是自己變現之物。我們現在迷了,在境界裡頭不自在,被境界所轉,這個叫凡夫。覺悟的人,像諸佛菩薩,他自在!他自在在哪裡?他能轉境界,他不被境界所轉,這個自在了。像《楞嚴》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就跟佛沒有兩樣。

  現在科學發達、教育普及,一般人教育程度都提升,照理說這是個好現象,不會再迷信。可是事實上不然,相對的迷信程度愈來愈重,並沒有打破迷信。從哪裡看?算命、看相、看風水,我看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甚至於比這個等而下之的,駕乩扶鸾、搞一貫道裡頭也有不少大學教授,受過高等教育的,愈迷愈深,這真是不可思議。可是從這個地方能看得出來,能看出一點,那就是這些人不管他念多少書、拿多少個學位,他還是被境界所轉,逃不出命運。我們學佛最起碼的成就,要能夠超越命運,不被命運所轉,這是我們最起碼的成就。如果連這點成就都辦不到,還被命運所轉,這人可憐,學佛沒有收穫,學佛不得法。所以學佛的人最低限度要自轉命運。能不能轉?給諸位說決定能轉。轉命運容不容易?我告訴你很容易,不難,但是你要懂理論,你要懂方法。如果不懂理論、不懂方法,那就很難很難。好像我們開那個號碼鎖一樣,你不曉得號碼,費了半天的力氣開不開,難;你曉得號碼,到時候輕而易舉的,馬上就打開了。問題就是你懂不懂理論與方法。再看第二:

  疏【方,以就相得名,常遍為義。】

  所以大方廣這三個字,大是講的本體,『方』是講的現相,相是體之相。相,『常』,「常」是永遠不變,這個叫常,永遠沒有改變;『遍』是普遍於十方三世,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是一個整體,永恆不變,這是真正的自己。下面說作用:

  疏【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

  『包』是包羅,『博』是博大,沒有一法不包。這三個字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大家就明瞭了,這部經就是講的我們真心本性。心性,在佛法裡面用許許多多的名詞來說明它。佛為什麼不用一個名詞就好,要用許許多多的名詞?佛是怕我們執著,怕我們分別。所以不管用什麼名詞,只要說到這樁事情就可以,何必要執著在名上?一定要執著在一個名相?打破我們分別執著的觀念。所以曉得,佛說種種名,還是說的這樁事情,這樣就對了。下面講的,有性體,有性量,有性具,具是具足。諸位請看第五頁倒數第二行,我把這個文念一念。當中的我們就不說了,可是有些地方也非常的重要,自己去看。

  疏【今言大者,指性體也;方者,指性量也。】

  就是你本性的度量、容量。

  疏【廣者,指性具也。】

  性裡面所具足的、所包容的。所以六祖大師悟道的時候,他悟入這個境界,跟五祖說了五句話,當中有一句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性裡具足的。他是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他說出來了。這種境界,在《華嚴》來講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在我們念佛人來講是剛剛得理一心不亂,就見到這個境界了。見到這個境界,在《華嚴經》上就稱之為法身大士,證得清淨法身。

  疏【性體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

  這是天台家以三谛三觀來釋經,就是解釋經,這是天台家講法。真是講理,理體,俗是講事。事雖然有變,有生滅,有變易,理不變,體不變,體是真的。所以古德為這個事情做了一個比喻,叫大家容易明瞭,而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做器皿的質料,它不會變的,做出的器具可以隨自己意思來變。我願意要個金碗,我就把它做個金碗;我不要碗了,我要個杯子,我又把它熔化掉再做一個杯子,金還是那麼多。所以金不變,器常常變,就是事是常常變,理不變,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如此。凡是能變的都叫做『俗谛』,從事相上;凡是不變的塬理、真理,我們叫它『真谛』。什麼叫『中谛』?「中谛」是同真俗二谛,所謂是器即是金,金即是器,金器不二,這稱之為中,合而為一。一個從理上講,一個從事上講,理事是一,理事不二,這叫中谛。所以底下說:

  疏【中谛統一切法,故言大;真谛泯一切法,故言方。】

  『真谛』是從理上講,偏在理的一邊。偏在理的這一邊沒有事相,但是它能現,譬如我們剛才講作夢,能作夢的心是真的,叫真谛;變出的夢境,那是俗谛。可是你要是覺悟了,全夢即心。作夢的時候你的心像什麼樣子?變的那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那就是心的相,心起了相,心之相分。可是那個相分,你每天晚上作夢不是做一個夢,做的夢不一樣,可見得它在變,它有生滅,它在變;能作夢的心它不變,它不生滅。所以能作夢的心是真谛,所做的夢境是俗谛,夢不離心,心不離夢,夢即是心,心即是夢,『中谛』。這個說法諸位細細去體會,天台家講的三觀的意思,你會能夠懂得一點。然後用這個塬理,就是真、假、中這個塬理,觀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合乎這個塬理,所以它用這個塬理來解釋一切法。所以真谛是『泯一切法』,心裡面本來沒有一切法,能現一切法。心不是夢,心要是夢的話,夢就不會有生滅,那夢天天要一樣才行,不會有變化的。心不是夢,心裡面沒有夢,但是心能現夢,能現夢境。所以從心上講,心裡頭沒有夢,叫泯一切法。

  疏【俗谛立一切法,故言廣。】

  『俗谛』講什麼?心能現一切夢,雖然它沒有,它能現。

  疏【性體即心之體大,性量即心之相大,性具即心之用大。故知大方廣,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之體相用,乃天然之性德也。】

  我只念到此地。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要特別著重『一念』這兩個字。我們現在沒有辦法體會到『大方廣』,也就是不能夠入佛知見,就是我們念頭太多了,不能到「一念」。如果你到一念,你就成佛了,一念就成佛,二念就是凡夫。一念就是一心不亂;一念,盡虛空遍法界叫一真法界。所以境的確是隨心轉的,心一,境界就是一;心二,境界就亂七八糟,境確實隨心轉。所以佛菩薩看我們這個世界也是清淨莊嚴,是一真法界,沒錯。可是我們自己在這個裡面,我們的心亂,心亂照在外面的境界也亂七八糟,也是亂的。所以人常講我們這個心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從佛法裡頭出來的,是佛學的術語。三心是講什麼?八識,阿賴耶是心,末那是心,第六意識是心,八個都可以叫心,講三心是講這三個:第八、第七、第六,這三心。二意是講第六意識、第七意根,二意。說這個意思,就是你已經把一念轉變成三心二意,這是凡夫。所以修行應當是轉八識成四智,四智就是一念。在一念這個情形之下,大方廣整個《華嚴經》的境界就能夠現在你的眼前,你的見解、你的感受如同諸佛沒有兩樣,問題是在一念上。修淨土的人他的目標就是在一念,一心不亂,一心就是此地說的一念。

  念這個字。所以中國的文字不能變更,中國文字是極具智慧,最高智慧的結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不能跟中國相比。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不爭氣,在世界上叫人家瞧不起。我們在國外常常聽到外國人批評中國人,中國人的聰明智慧世界第一,這是外國人都承認,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人最大的毛病是不團結,自己跟自己不能相容,所以被外國人瞧不起。外國人最讚歎的是中國人聰明智慧太高了,最瞧不起的是你們不團結。今天全世界大家最敬佩的是日本人,日本人的長處在哪裡?團結。走遍全世界,只要看到是有日本人的地方,日本人他一定集中在一個地方,日本人決定用日本貨,這是他們的特色。

  你到日本人家庭去,看不到一個外國貨,你看他用的全是自己的,真厲害。所以外國人對日本人恨透了,他賺別人的錢,別人賺他的錢不容易,賺不到。他團結,他對內雖然有爭執,對外決定團結。所以日本這麼小的國家,它能夠立國,能夠得到全世界人的尊敬,就是團結兩個字。在美國有個流行語,說一個人,單獨講一個人,全世界中國人第一;兩個人,猶太人第一;三個人,日本人第一,團結。中國不團結。單獨個別相比,日本人不及中國人,猶太人也不及中國人,中國人世界第一,中國人要能夠團結,這個世界上就沒他們的日子過。所以我想上帝也很公平,給中國人最聰明,叫中國人不團結,他們才有日子過,他才能混得下去,我們自己要警覺。

  一念非非常常的重要。既然是天然的性德,可見得這不是修成的,本來具足。底下講它的名詞很多,諸位一看就明瞭,此地只不過舉了幾種。實際上我們要在經典上找一找,可以能找到一百多種,名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都是說的這樁事情。下面我們再看它解釋,「佛華嚴」這三個字,從第六面倒數第六行看起:

  疏【佛以就果得名,覺照為義。】

  所以『佛』這個名詞是從果上稱的,我們講修行證果,而且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結果。就好比我們念書,這是一個最高學位的稱唿,現在你們在學校裡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再往上就沒有了。「佛」這個名稱就好像在佛陀教育裡面最高的學位,像博士的頭銜,是最高的學位,稱佛。這個字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是覺悟的意思。所以佛稱之為覺者,就是覺悟的人。「覺」之用是『照』,跟我們這個作用不相同,我們不曉得用照,只知道分別執著,只曉得用分別,不曉得用照。所謂「照」,像我剛才講的,諸位看,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照;起一念分別,照就失掉了。在照的時候,像鏡子照外面東西一樣,它沒有分別,它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一樣不分明,這是真正的智慧。如果裡面有了分別、有了執著,外面就有隔閡,為什麼?你有成見。俗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他為什麼迷?因為他有分別執著,他一看到問題,他馬上想到自己切身利害;旁觀者什麼?他沒有利害,與他自己本身沒有利害,所以他看得比較客觀,他就能看得清楚。佛對於一切事情看得最清楚,為什麼?他一點利害都沒有。

  所以要學覺照,這也是講佛法在功夫上的塬則。我們六根接觸六塵要會用照,佛法的名詞叫觀照,這是第一層的功夫。觀照就是不用分別執著,很客觀的看外面這些境界,以清淨心看、以平等心看,這個是觀照。這是初用功的時候,初初學佛用功的時候,這個就叫觀照的功夫。以清淨心、平等心,最客觀的態度看一切人、事,決定不起分別執著,這個叫觀照。功夫再進一級,這就是照住,照住就是得定,就是你不必作意,不必用心,自自然然就是這樣子,做得很純熟了,這就叫做三昧,三昧叫正受。這個境界,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順境裡面你絕對不動歡喜心,不起歡喜心;逆境當前的時候,決定沒有恐怖心,沒有煩惱心,就是貪瞋癡慢決定不會起來。我們中國人講的五欲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沒有了,心裡面不起了,決定不起,心永遠保持著清淨,這叫得定,禅家裡面講得禅定,念佛的人講得念佛三昧。其實在我們念佛法門裡講,這叫事一心不亂,在一切境界裡頭能做得了主宰,如如不動。可是這並不是最高的境界,這是中層的境界。再往上一提升就照見,《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那是高境界,照見。照見,見就是見性,智慧開了,就是入大方廣的境界,要照見才行。

  所以這個裡頭有三層功夫,念佛的人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一定要有觀照功夫,觀照就是伏煩惱,這個是觀照功夫。所以念佛比參禅方便,因為念佛人的觀照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在境界裡面心才一動,馬上把它換成阿彌陀佛,就是觀照。所以它特別的方便,譬如順境裡面,歡喜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歡喜心換成阿彌陀佛;不稱心、不如意的事情,心裡起煩惱了,「阿彌陀佛」,把煩惱也換成阿彌陀佛。總要換得快,這就是觀照。你很快的能夠換成阿彌陀佛就是觀照,念上幾年阿彌陀佛念熟了,一切境界裡自自然然不動心、不起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事一心,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功夫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不亂是大徹大悟,跟禅宗的明心見性是同等的境界,只是名詞上不相同,境界完全相同。所以念佛法門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到成佛,就是用這一個方法,非常的順利,非常的簡單,決定不會走岔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就是用這個方法,就是用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方法,他成功了。所以這個叫佛,佛字。

  疏【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幽邃也。】

  『覺』,能破無明。『照』,明瞭萬法,無有一法不明瞭。所以,「照」是能夠明瞭一切法,就是無所不知。下面:

  疏【華以從喻得名。】

  這個前面說過。

  疏【感嚴為義。】

  『感』是感應,『嚴』是莊嚴。

  疏【感是感果,萬行圓成故;嚴是嚴身,眾德悉備故。】

  底下一個嚴:

  疏【嚴以功用受稱。】

  『功』是功德,『用』是作用,是這個稱唿。

  疏【資莊為義。】

  『資』是資助,『莊』是莊嚴,就是幫助你,幫助你莊嚴,為這個意思。

  疏【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

  後面倒數第三行的當中:

  疏【大疏以十義釋佛。】

  『大疏』是指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

  (第四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4

  倒數第二行:

  經【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诏譯。】

  這是翻譯的人,叫人題。譯經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在我們中國歷代翻經的工作,幾乎全部都是國家來辦的,因為佛法是帝王從外國請來的,到中國來譯經都是國師的身分。譯經規模也非常之大,在傳記裡面所記戴的,《二十五史》歷史裡頭都有,羅什大師的譯場就有四百多人,它編制可見得規模是相當之大;玄奘大師的譯場有六百多人,真正是國立編譯館。一個人的名字,他是館長而已,他是負責人,主持的人,他下面的人非常之多,從事於翻譯的工作。而且翻譯的程序也很多,譬如第一步,先從梵文把它翻成中文,第一步的工作全用音譯,像現在我們這個咒語一樣,完全是音譯過來的。第二個步驟,再從音裡面去翻它的意思。譯出來之後,還要經過證譯,就是通達梵文跟中國文的來做證明,看他翻譯的意思有沒有錯。到最後一層的手續是潤文,潤文就是完全在詞句上,用字妥不妥當,使這個文字能夠美化,意思又要能夠保全。所以它經過許許多多的程序,這個東西才能翻得出來。

  今天有許多翻經的這些事,都是一個人、二個人在搞,所以翻出來的東西沒有辦法流通。特別是這些年來有很多人發心把佛經翻成英文,都是個人在搞,完全是依文字翻。佛法裡頭本來就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佛法是意在言外,很不容易表達。你看它一句、一個名詞、一個字含的許多意思,你怎麼翻法?這外國的詞匯裡頭能不能找到一個適當的字,也能夠包含這個意思?太難了,相當不容易。我到紐約大學圖書館去參觀,沈家桢居士花了不少年,花了不少金錢、精神,請了不少人翻英文的佛經譯本,塬稿一大堆堆在那裡。他告訴我,沒有辦法,不能出版,真冤枉。有許多都是從台灣做的,台灣過去在新竹青草湖那裡辦了個譯經院,都不能用。這個工作難。

  今天要做,怎麼做法?必須也要真正通達中英文的,真正懂得佛經經義的,還要請一些外國人,大家合在一起要開會,共同來譯書,這樣才行。這個裡面當然也要請一個主席,譬如翻《普賢菩薩行願品》,一定請個法師來講這部經,凡是參加翻譯的統統要來聽。聽了以後,來互相研究討論,逐字逐句討論,意思要完全正確,然後才可以選用外國的詞匯,這樣才能夠把它翻出來。再找一些外國人來讀,讀的時候叫他講給我們聽,看他體會這個意思有沒有錯誤。也要經過好多程序。這個英譯本要是流通出去,必定能夠受外國人歡迎。一個人、二個人閉門造車,搞不出來的。如果是僅僅通達中文跟英文而不懂得佛法的,那是根本沒有辦法翻。這種情形現在在外國流弊很多。

  有一年,有一個外國人,大概也是學佛的,到台中去訪問李老師。李老師講這個笑話給我們聽。他問東西,李老師跟他談,他聽了不滿意,無法接受。李老師就問他,他談的那一套,李老師也不能接受。彼此都不能接受,談得很不愉快。最後是看他帶了一本書,李老師問他,你帶的是什麼東西?厚厚一大本。他說這是英譯的佛學字典。李老師說,好,難得,我請教你兩個問題,什麼叫二足尊?佛經裡頭的術語,二足尊。他就翻,查半天翻出來了,「兩條腿裡面最尊貴的」。李老師一聽,好,行了,我們不要談了,你請走,這沒法子說。依文解義,二足,他翻得沒錯,二是兩條,足是腿,尊是尊貴,「兩條腿裡面最尊貴的」。還問了一個問題,什麼叫實相?這是佛學裡頭重要的名詞。他也查出來了,叫「真實的外表」。實是實在,相是外表,真實的外表。李老師聽了這兩句,不說了,你回去吧,你們的佛學我明白了。沒法子,真是大笑話。所以在國外弘揚佛法實在是不容易,相當不容易。我在美國的時候,也是想定期跟這些外國人舉行座談會,沒法子講經,座談會,提出問題來解答。我在那裡解答的時候,給我做翻譯的就三個,一個翻譯不太可靠,怕他會錯意思,三個翻譯他們商量會同,然後再答覆。三個人等於小組開會,怎麼個翻法,再答覆。

  這一段,曉得從前譯場的規模,才能夠深信中文譯的經譯得好。也有人曾經跟我談過,像最近回來的浩霖法師,他們也曾經到大陸去訪問過,在美國很多法師到大陸訪問過,尤其是從前玄奘大師譯經的道場。他們現在感覺很大困惑的地方,就是從前梵文的經典從印度大量的傳到中國來,現在一部都找不到,到哪裡去了?其實這個問題在二十年前,方東美先生就跟我談到過這個問題,也是沒有法子,找不到結論。方先生很聰明,他老人家有一次跟我說,他說我想大概是我們中國人自信心太強了。過去的中國人實在了不起,梵文經典傳到中國來,我們翻成中文了,不但意思一點沒錯,而且文字比它塬文還要美、還要好,讀中文就可以了,梵文可以不要了。我們中國人的自信心實在了不起,中國的古人真是了不起!所以不用了,不要了,無需要收藏了,收藏中文的譯本就好了。所以我們應當要懷念我們的祖先那種智慧、自信心,五千年來的立國完全憑藉這個精神,而這個精神,今天我們喪失了。所以我們這一代,尤其是諸位年輕一代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要恢復民族的自信心,這點很重要,我們國家民族才不至於滅亡。

  『唐』是代表年代,唐朝,註解裡頭有,這是唐朝代宗貞元年間。代宗跟德宗年代非常的近。在第九頁的第五行:

  疏【代宗貞元十二年。】

  『貞元十二年』就是公元七百九十六年,講公元大家印象比較清晰一點,今年公元是一九八六年,這部經翻譯是在七百九十六年開始翻譯的,一共翻了兩年,到七百九十八年。它的日期記得很清楚,貞元十二年六月五日開始翻譯,到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完成,翻譯完成。其他的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

  我們再看下面的品題,品是品類,凡是在理論、修行屬於同一類的,就歸納在一起,猶如我們中國過去書籍的篇,篇章。所以這一品等於像是一篇一樣的,歸納在一起。我們現在念的這一部分,這一品經一共有四十卷,相當之長。所以我們現在讀的這一部分,其實是一章。我們這個本子,是《四十華嚴》裡頭有兩章,前面一章是「觀自在菩薩章」。所以觀世音菩薩與我們緣分很深,觀音菩薩的經一共是有四種,就是專講觀音菩薩的有四種。最普遍的就是《法華經》裡面的「普門品」,說《普門品》大家都曉得;除《普門品》之外,大家還曉得《心經》,《心經》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心經》。除這兩種之外,在《楞嚴》上有「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專門講觀世音菩薩的;《華嚴》裡面也有一章是專門講觀音菩薩的,就是善財童子去參訪觀世音菩薩,這一章在前面。後面這是最後一章,最後一章,清涼大師在科目裡頭題的叫「重示普因」,就是「重示普因章」,就是我們現在流通的別行一卷叫做「行願品」,其實是《行願品》裡面「重示普因」這一章。

  既然是一章,它是一品裡面的一部分,所以品題也是不能夠缺少的,這個品題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是證入。證入,有能證,有所證。能證就是普賢行願,修普賢行願你就能證。所證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這個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八十華嚴經》裡面講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解脫,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自由自在。下面有註解,這個註子裡面講,當然特別著重在普賢行願,因為這是能證、能入。

  疏【言不思議者,心言罔及故。】

  就是心與言都達不到,這個叫不可思議。心不能思,口不能說。心要能思,必定落在心意識。這講一念,一念是不可思議,二念可思可議。二念就可思可議,一念不可思議,因為你起一個念頭那一念就沒有了,就是二念了。所以能夠說得出來、能夠思惟的,是第二義,不是第一義。第一義不能夠思惟,也不能夠議論,那是真心、本體,那是真正的一心不亂。可是更深一層的來說,思議與不思議是一不是二,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否則的話,都落在一邊了,可思可議是一邊,不可思議又是一邊,二邊。不可思議是真谛,可以思議是俗谛,一定還有個中谛,還有個中道,中道就是思議與不思議、言說與無言說是一不是二。

  釋迦牟尼佛教誡眾生,他用中谛。對他自己本身來說,確實他沒有思也沒有議,他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言說。但是他四十九年說了這麼多的經,說了這麼多東西,人家記錄下來已經有這麼多,還有許多沒記錄的,更多了。這叫什麼?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對他自己來說沒說,對別人來說有說,這個話也很難懂。譬如我們這個磬,磬有沒有聲音?沒有聲音,本身沒有聲音,你敲一下它馬上就響,叫大扣則大鳴、小扣則小鳴、不扣就不鳴,雖然鳴的時候,它本身不鳴。所以佛雖然說法,本身沒有說,本身確實沒有動一個念頭,人家向佛請教一個問題,佛絕對沒有,「我想一想這個問題該怎麼答覆」,沒有。如果他想一想,就有思、有議、有說,佛沒有,隨問隨答、隨問隨答,所答的恰到好處。

  所以佛一生沒有說法。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誰要說佛說法了,叫謗佛。佛真的沒說法,佛一生沒說法,為什麼有這麼多法?是因為有人問他。所以鐘鼓它的確沒有音聲,是別人敲它,它才有聲音。佛,你問他,他隨你的語來答覆你,絕對沒有通過思惟想像的。所以他是真智慧,對自己來講永遠是般若無知,他心清淨;別人來請教他的時候,這是他起作用,這是他的反應,非常的自然,真是大扣大鳴、小扣小鳴、不扣不鳴。所以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叫完完全全的中道。我們了解中道,認識中道,要學習中道,自己才能在佛法當中得到真實的受用。底下講:

  疏【問:何法心言罔及為不思議?】

  底下給我們解答,這是大師用問答的方式來給我們說明。

  疏【答:即解脫境是。解脫境界所以稱為不思議者,具含四義:一、事相,境界無邊,故不思議。】

  這是講事相。理性是講理體。

  疏【二、理性境界深遠,故不思議。】

  前面是從俗谛上講,第二從真谛上講,三、四是從中道上講。

  疏【三、理事無礙,故不思議。四、以性融相,重重無盡,故不思議。】

  這是從三谛三觀看這個境界,境界不可思議。

  疏【言解脫。】

  『解脫』是自在,有二種:一種是作用解脫,一種是離障解脫。作用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飯這個裡頭得大自在,這個裡面得到真正之樂、真實之樂,得自在!就是生活上得大自在,不受環境所轉,這個才真正得自在。第二是離障,離障要相當功夫,離障是離煩惱、離生死,這個才是真實的解脫。像前面第一種作用解脫,一般有智慧的人、有學問的人他也能夠得到一部分,但是第二種得不到,第二種要真正修行人才可以得到。

  講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個通稱,不是某一個人的專稱,凡是菩薩名號統統是如此,這點我們一定要明瞭。在佛門裡面菩薩有許多,佛也有許多,所說一切菩薩、一切佛都說自己,都不是說別人,全是代表自己。為什麼?自己本性裡頭萬德萬能,一個名稱只能表一個德。譬如說你這個人多才多藝,名片一拿出來幾十個頭銜,一個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要那麼多?一個不行,一個不能代表他的才藝,不能代表到完全,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要把我們自己本性裡面德能完全顯示出來,那就要用無量的名稱。從果上來說就是佛名,因上來說就是菩薩名,譬如說觀世音菩薩,他代表我們本性裡面的大慈大悲,這是我們的性德。觀音菩薩就是慈悲,地藏菩薩就是孝順,我們自己具有慈悲就是觀世音,我們自己孝親尊師就是地藏王,我們自己具足無量的智慧就是文殊,我們能把這些德行應用在生活上自行化他就是普賢。所以菩薩的名號是表法的,不能指某一個人,而是人人都具足的。

  說到這個地方,最近幾天有一個同修來跟我說,他家裡新請了一尊佛像,問我要不要開光,要不要請人給他開光?其實這樁事情,我在過去跟諸位講過好幾次,這個佛像要人開光他才會靈,你拜這個人好了,何必拜那個佛像,對不對?我不給他開光,他就不靈,拜我好了,不要拜他。在家裡供像,供我的像好了,何必供他的像?供我的像是直接的,供他的像是間接的,我還要給他開個光,他才靈!顛倒,實實在在是顛倒。但是開光在佛門裡頭確確實實有,現在人把意思搞錯了,開光是開我們自性光明,是藉著佛像開我們的光。你供觀音菩薩,看到觀音菩薩,我對人要慈悲,你看我們慈悲的光開出來了。供地藏菩薩,看到地藏菩薩,我要孝順父母,我要尊敬師長,孝敬的光開出來了,是這個意思!是佛像開我們的光,不是我們去開佛像的光,我們凡夫哪有能力開佛菩薩的光,哪有這種道理?這是現在人搞顛倒了。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開光是開自性光明。開光儀式要舉行是可以的,請法師來講解,來講解佛像代表的意義,要不然我們不知道。我們供養阿彌陀佛,我們要怎樣供養,用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態度,如何來學習?請法師說明這些道理。這是開我們自性的光明,是這麼個意思,不能弄錯,佛法裡頭沒有迷信。所以現在很多搞顛倒了,搞錯了。

  普賢是個普通的名詞,普是普遍。這個裡面有解釋,在第十面第四行的當中:

  疏【言普賢行願者。】

  在第五行裡頭末後一句:

  疏【普賢是人,行願是法。】

  依照這個方法修學的人,這個人就叫做普賢。諸位今天在此地,真正肯發心,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你們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你們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所以普賢菩薩有三類,諸位看第十頁第六行:

  疏【此品以人法為目。】

  『目』是綱目。

  疏【且人之與法,俱堪稱為普賢。】

  『人』是普賢人,『法』是普賢法,就是「人」是普賢菩薩,「法」是普賢法。再看過來一行就是:

  疏【言人普賢者有三。一、道前普賢。】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你只要是發心,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你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道』是講證道,因為你現在還沒證果,你在證果之前叫「道前普賢」。普賢菩薩是地上菩薩,《華嚴經》是圓教,就是圓教地上菩薩,這是稱「道中普賢」,就是第二種,這是名副其實的普賢,我們一般講普賢菩薩都是指這個。諸佛菩薩是指地上菩薩而言的。但是在沒有登地之前也稱,叫做「道前普賢」,就是地前,你還沒有登地。按照《華嚴經》,它一共是五十一個階級,前面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都叫做道前普賢。從初地到十一地,這個十一地就是等覺,這叫道中普賢。後面還有個叫「道後普賢」,道後普賢就是己經成佛了,成了佛之後又煺到菩薩位子上來,叫倒駕慈航,那叫道後普賢。那是究竟圓滿之後完全回過頭來幫助眾生,幫助別人,這個人慈悲到了極處,那叫道後。可是依照這個方法學,一定要認真學,決定能有成就,用這個十大願王,把十大願王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行為。所以後面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十大願,我們在此地研究探討也是以這個十大願為中心,這個我們要細說。後面它還有很長的偈頌,如果時間不夠,偈頌我們可以省略掉,我們特別著重在十大願,長行文裡頭的十大願。諸位請看第十一面第三行:

  疏【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引華藏海眾,往生極樂,故古人取列淨土三經之下,為淨土四經。時人多有作為日課,深有見焉。】

  這幾句話在此地很重要,因為它代表整個的佛法。《華嚴》是佛教裡頭的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的眷屬。好像一棵樹一樣,《華嚴》是根、是本,根本,其他一切經、一切法門,都是那些枝枝葉葉,枝葉花朵,都是從《華嚴》這個根生的,它是根本法。既然是根本法,這個根本法裡面的『十大願王』是根本的根本,我們要明白它這個意思。「十大願王」既然導歸極樂,也就是整個佛法的修學都是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中心。我們如果在《華嚴經》上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整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義你就都得到了,它的精華你就得到了。我自己修學念佛法門,所以能夠有堅定的信心,一點猶豫、懷疑都沒有了,死心塌地念這句阿彌陀佛,這個信心是從《華嚴經》上建立的。我講《華嚴經》講了十幾年,算時間超過三千個小時,所以才知道淨土的可貴,才知道一切法門到最後統統歸淨土。如果沒有這十幾年的《華嚴經》,我對這個法門沒有辦法建立起堅固的信心。所以這個地方有這幾句,我特地在此地念給諸位聽聽。

  『華藏海眾』,這是講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就不是一個娑婆世界,也不是一個西方世界,這個裡面世界太多太多了。諸位要看大經,就是《華嚴經.華藏世界品》,那一品經專門講宇宙世界的狀況。這裡面說華藏世界有二十重世界,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還同在一重,好像二十層大樓,我們同在一層。西方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塬來還很近,在一層,不太遠。可見得這個世界之大,真是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講十方世界海,這個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佛菩薩,普賢菩薩勸這些修行人,到最後統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所以我在這裡得了一個結論。依照天台家這個經,谛閒法師是天台祖師,近代的天台祖師,天台判教是判四教,就是藏通別圓,成佛有藏教佛、有通教佛、有別教佛、有圓教佛。所以成佛成哪一種佛,那程度上相差很遠,不能一概而論的。如果成佛是成藏教的佛,通常我們在經上講三大阿僧祗劫都是講藏教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在他方世界可以修成,沒有問題的,華藏每一個世界裡面都能夠修得成。可是你要修圓教佛,那就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在此地要能看出這一點。假如在別的世界也能成圓教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沒有意思了,就沒有意義了。別的地方一樣有成就,何必到這裡來?別的地方不能成就,才到這兒來。所以說圓教的佛一定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華嚴經》上得到這麼一個結論。而圓教佛,正是善財童子在請教善知識裡面第一句話所說的,「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句也是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藏通別佛都是屬於正等正覺,因為它上面還有上,不是到頂頭,它還有上。所以要成無上正等正覺,那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明白了,才曉得任何一個法門,你修學成功了之後,還是要到西方。那就不如我現在直接到西方多好!何必拐彎抹角?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對於淨土法門就死心塌地了,才曉得任何一個法門比不上這個法門。如果有更好的法門,文殊菩薩不會教善財童子念阿彌陀佛,普賢菩薩也不會勸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才曉得,這根本法門裡面給我們提出一個最根本的法門,就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許許多多的人不懂這個道理,現在在外國一窩蜂的學禅、學密,學的禅是口頭禅,學的密是邪門外道,認真的學密學上幾年,有的都神經兮兮的很不正常。到最後的結果,我們的結果到西方世界,他的結果到瘋人院,到精神病院,糟糕不糟糕?可憐。人都是好人,不是壞人,路走錯了,活的時候走到精神病院做為一個終了,死的時候還要入阿鼻地獄,可憐,實在是可憐。所以國外我不能不去,有很多人勸我不要出國,我說不能不去,他們太可憐了。

  一些到外國的法師不敢提淨土,因為淨土人家瞧不起,不敢提,也不好意思說。我到國外就特別強調淨土,還有人相信,相信的道理是什麼?他講密,我也懂得,我講得比他還高明。他說禅,我《六祖壇經》講過很多遍,禅宗的《大珠和尚語錄》、《永嘉禅宗集》、《證道歌》、《金剛經》我講過很多遍,我的口頭禅比他高,他講不過我。你們所會的所懂的,我也都會也都懂,我念佛。所以他們聽了之後才相信,有不少人聽我講過之後轉過頭來,捨棄了禅密,跟我念佛,這是好現象。如果我到外面講的時候,人家也排斥、不接受,我就會回來,再也不去了。好在轉頭、回頭的人很多,所以不能不去。名題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下面這是說五重玄義裡面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顯體、明宗、論用,這是經的大意裡頭主要的義趣。體,前面跟諸位略略的介紹了,就是理論的依據,佛說這部經是根據什麼樣的理論來跟我們說的。如果理論依據我們不明瞭、不清楚,我們對它的信心就不會堅固。所以講經跟註經,一定先要把這個部分給我們說明,說明之後使我們對它產生信心,產生濃厚的研修的興趣。所以這一段非常的重要。它一開端說:

  疏【名為賓,體為主;名是假名,體是實質。】

  這是顯體,它有真實的理論基礎。言語、文字都是假名,我們要藉這個假名去悟入實體。實體是什麼?就是前面講的心性,它是以一心、一真法界為體,是我們的心性。所以讀經、聽經,要藉聽與讀悟入心性,這叫善聽。假如你專門記這些名詞術語,那沒有用,那就是清涼大師講的增長邪見,把你所學的東西統統變成所知障,障礙你本性的顯露,這個就壞了。這也是佛法在傳授的時候最困難的一樁事情,就怕聽錯了、聽扭了,所謂曲解了意思。註子還是得諸位自己去看。裡面有幾句重要的,我特別跟大家提一提,在十一面倒數第五行當中有幾句話很重要:

  疏【未悟心者,須用文字;已悟心者,一切名言,皆剩語也。】

  這句很重要,說得也很好。由此可知,經教是給誰用的?給沒開悟的人用,給迷惑顛倒的人用。可是你用,你要知道,決定不能夠增長你的迷惑顛倒,否則就麻煩大了。像從前有一個同學講《百法明門論》,他來告訴我。他也是我的學生,在我這裡學的,以後在師大中道社裡面講《百法明門》。他來跟我說,我就問他,我說百法明門我有點懷疑,恐怕你講的是百法黑門。明是什麼?聽了之後就開悟,那是明。黑是什麼?愈聽愈迷惑,愈聽愈為文字所轉,那就糟糕了。為什麼?你講一百條,他腦子裡記了一百條名相,又增加一百種分別、一百種執著,打一百種妄想,不是走的黑門嗎?哪裡是明門?很不容易。佛法如何講得教人開悟,不能教人死在字裡行間。聽,不能死在言語之下;看,不可以死在字裡行間。說、聽都是工具,你要好好的善用這個工具,在這個工具裡面大徹大悟,悟入自己的心性,這個才叫真正的善學,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所以非常的重要!倒數第三行當中也有幾句,我念一念:

  疏【得此體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

  這三句話說出顯體的重要性。因為你明瞭體,你修學有個目標、有個方向、有個重心,你才不會走冤枉路。你要是不明瞭的話,你修什麼不曉得,學什麼也不曉得,這個前途是黑暗的、是渺茫的。在這種情形之下,要想維持一個長遠的道心不容易,所以他當然會煺轉,這個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在此地講求。倒數第二行一開端,這個地方的幾句,我給諸位念一念:

  疏【顯體一章,別在法身。】

  可見得這個重要性太大了。『顯體』是什麼?就是顯的法身理體,我們的本體。

  疏【宗章。】

  『宗』是明宗,明宗這一章:

  疏【別在般若。】

  『般若』是智慧。所以修行離不開智慧。佛在四十九年教學當中,講般若的時間最長,二十二年。四十九年的教學,二十二年講般若,可見得般若是佛法主要的課程。這是講到明宗,就特別顯示出般若德。論用:

  疏【用章。】

  就是論用這一章。

  疏【別在解脫。】

  法身、般若、解脫,我們合稱為三德,如來果地上的三德。這才顯示出五重玄義的建立,實實在在它是有道理的,不是隨便建立的。末後講:

  疏【教相,分別總別。】

  『教相』是什麼?是講的教學。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叫課程標準,譬如這個課程應當安在某一個階段來修學,或者排在一年級、排在二年級,排在某一個程度上,這個就是屬於「教相」。教是教學,相就是儀式,我們今天講的課程標準,教學的課程標準。它這五個項目,也就是五章,前後次第不能夠錯亂的,因為它是連帶生起的,先解釋名(經名),經名之後顯體,顯體之後明宗,明宗之後論用,論用之後再判別教相。所以它是有一定的程序,不能夠錯亂。講到體,體的意思有三種,一種是「禮體義」,這個註解上有,第二種是「體底義」,第三種「體達義」。這個文還是大家自己看,我只把重要的幾句提示給諸位。請翻開十二頁,十二頁的第二行當中看起:

  疏【故須以禮釋體。明是貴極之法,法身德也。】

  這是以『禮』來解釋。而「禮」這個字,我們要在第一大願的時候跟諸位詳細的來解釋,因為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到這個地方我們再來跟諸位細說。在此地是當作尊貴講,至尊至貴無過於心性,心性的本體,這是『法身德』。

  第二個講法就是「底」,底就是追根究柢。這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不怕你問,不怕你追根究柢,這個跟其他學術、宗教不一樣。宗教不容許你追根究柢,你有問題實在解釋不了,他拿個上帝來搪塞,「這是上帝的意思」,就不能問了,就沒有法子了,這不能叫人服氣的。佛法是歡迎你追根究柢的來問。所以體有底的意思。追根究柢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所以說:

  疏【以底釋體。明是透徹之宗,般若德也。】

  佛法是求智慧,求智慧一定要追根究柢。第三,體是「達」,達是通達。

  疏【以達釋體。明是無礙之用,解脫德也。】

  『達』是通達,沒有障礙。所以體裡面就三個意思,一個是貴極之義,一個是透徹之義,一個是無礙之義,諸位只要記住這三個意思。這個都是自性,就是清淨心裡面的特性。六祖悟入的時候也就是見到這個體,證入這個體(自性)的時候,這叫悟道,禅宗裡叫大徹大悟,他對五祖說了幾句話,這個幾句話在《壇經》上都有,非常重要。他跟五祖說,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開悟了,開悟之後就說了五句話,這個五句就是他心得報告。五祖一聽,曉得了,你不用再說,我知道,你開悟了,衣缽馬上就傳給他。他說了哪幾句?他自己的境界是見一切法不離自性,這就跟我們前面講大方廣的意思一樣,他入了這個境界。就好像一個人作夢的時候一下醒過來,這一夢醒的時候,塬來夢中所有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心變現的,夢中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他人,就是這個意思。他豁然省悟山河大地,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全是自己清淨心中顯現出來之物,他入了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他對一切眾生當然平等,為什麼?眾生與我是一不是二。他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生佛不二,萬法不二,也就是《維摩經》裡的「入不二法門」,他證入這個境界。所以他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說到這個地方,五祖說,不必再說下去了,我知道了。好像作夢他醒過來了,真正覺悟了,入了這個境界,這就是入大方廣的境界,親證大方廣的境界。我們再往下面看,下面兩行也很重要:

  疏【綜此三義。】

  就是綜合前面講的這三個意思,貴極、透徹、無礙,就是法身、般若、解脫。

  疏【為一妙體。】

  『妙體』就是本經之體,這部經的妙體。

  疏【迷之,則歷劫長淪。】

  眾生之所以稱之為眾生,就是迷這個體,迷失了你自己的心性,所以才有長劫的六道輪迴。

  疏【悟之,則當下具足。】

  就像六祖一樣,他這一悟,塬來現成的,所以悟了就叫成佛。

  疏【經雲: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這是《華嚴經》上的偈子,兩句,這個說明你迷的時候長劫輪迴。

  疏【又雲:誦此普賢大願王,相好智慧鹹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這也是《華嚴經》上的一首偈,這四句說明當下具足。這些話全是顯示本經在理論,就是立論的依據。

  (第五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5

  請掀開經本第十二面,第二段「明正出體」,我們看這一節文:

  疏【今所出之體,而非華嚴全部,乃出當品別行一卷之體也。名雖有異,體即不殊。】

  首先要跟諸位說明這個『出』,古人常常用這個字。這個字的意思,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顯的意思,就是說明的意思。「出」就是說出,給大家說出,把這樁事情說明白、說出來,出是這個意思,就是說出來。將來諸位看經論,古德常常用這個字。這個地方說出來的理論依據並不是全部經的,而是就這一章來說的,就是這一卷,末後這一卷,這是特別說明。這一卷跟全經當然是一體的,不會是二體,但是也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完全一樣,那又何必說這句話?這個話就是多余的、累贅的。就是雖然一樣,裡面又有一些不同,不同在哪裡?就是這一卷,就是末後這一章,特別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理論依據,特別重視這一點。

  前面說了,這是以一真法界為體,而末後這一卷,在一真法界上又加了一點,加了一個什麼?「性具三千」。昨天晚上,我們在《彌陀經》裡面提示過,提示過「一念三千」。我們此地,你們同修們看來還是滿有福報的,因緣很難得,正講到這個地方,早晨有個同學送了一張圖來,「一念三千圖」。我馬上叫他影印發給大家,這你一看就很明白。所以的確是有感應。不曉得他在哪裡找來的這麼一張,早晨送給我看。我一看,正好講到這個地方,這就省事多了。現在把它放大了,放大之後在這邊影印,馬上印好了之後分送給諸位,這是很好的一個參考資料。

  疏【論雲:一真法界性,具足十法界,依正本圓融,生佛無殊致。】

  這個《論》是《起信論》,裡面所說的『一真法界性』,「性」是體,體性;『具足十法界』,雖然具足,顯與不顯是屬於事。譬如說我們這個心是具足一切夢境,對不對?你天天會作夢,夢是心變現的。具足一切境,夢境,可是夢境顯與不顯那是緣。所以有這個緣它就顯,沒有這個緣它不顯。其實夢境也不是無緣無故生的。佛在大經裡面講,夢境有四種因緣會作夢,就是心會現夢境。第一種是宿業,就是過去生中所造的,有的時候夢中夢到這個境界,你從來也沒有見過,也沒有想到過,為什麼會做這個夢?這一生沒想到、沒見過,前生曾經想過、做過,你阿賴耶識裡頭有種子,種子起現行。諸位要曉得,睡眠的時候不如清醒的時候,清醒的時候意志比較容易控制,睡眠的時候這個意志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所以在多生多劫之前的宿業有的時候會現行,控制不住會現行,所以會做很多奇怪的夢,有這些夢境出現。第二種是妄想,心散亂,妄想會作夢。妄想,我們也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這種夢。

  第三種,有預兆的夢,就是未來的事情,明後天的事情,或者幾個月以後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你在夢中就出現了,這種預兆的夢。由此可知,三世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要不通三世,怎麼會預先有預兆?這個預兆就是未來的事情,怎麼未來的事情已經先知道了?所以說因果決定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第四種,鬼神入夢,鬼神來託夢。這個也是有因緣的,像我們夢到過去的,或者是家親眷屬朋友,《地藏經》上有,說得很明白。凡是夢到這些是什麼?都是他有困難、他有痛苦的時候想來求你幫助。夢到這個,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曉得這個情形,到第二天我們可以給他念一卷經,或者給他念幾百聲、念一千聲佛號,給他迴向,這個就是對他幫助。還有看到他好像貧窮可憐、愁眉苦臉的樣子,可以誦經給他,他在鬼道裡頭,也可以燒點紙錢給他。這個是鬼神入夢的。

  我在過去,大概總有二十年前了,我有一個朋友他來跟我說,他說他夢到他的鄰居,那個鄰居也是他的同事,鄰居的太太過世了,他在一個星期當中夢過三次,看到她很苦,問他要錢,求他幫助。他就很奇怪,因為夢中的時候忘了是作夢,也忘了她死掉了,所以他還給她講,「妳怎麼會問我要錢?妳沒有錢用,應該找妳先生要才對。」她說我先生沒有錢,求他幫忙。她是個基督教徒,她先生也是個基督教徒,基督教徒不燒紙錢的,她一定落在餓鬼道才沒有錢用。所以他就來告訴我,他一個星期夢到三次,都是來討錢。我就告訴他,你給她燒一點紙錢。燒了紙錢之後,再也夢不到了,可見得她是來求幫助的。這是鬼神入夢,求幫忙的。所以夢境有這四種因緣,心具足一切夢境,必須要遇到緣它才起現行。

  性具就是本性裡頭本來具足,具足一真法界,具足十法界。十法界是一現九隱,一個法界現前,九法界不現前。但是在我們這個人間,我們能夠看到兩種,人法界是完全現前,畜生法界是部分現前,畜生種類非常之多,我們見得不完全,只能見到一部分,其余八種法界我們見不到。這個是緣上的關係,那就屬於事造,事造的三千。這幾句話不但說明這個道理,更要緊的是後面這兩句,『依正本圓融,生佛無殊致』,這個兩句話很重要。依正圓融,也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天地與我是一體,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圓融的,這是諸佛與大菩薩果地上的境界,這是真實的。而我們在這個圓融裡面就是起妄想分別執著,把本來是圓融的,在我們現在不圓融了,變成無量無邊的障礙,這是錯誤,這個絕對不是真正的事實,這是迷的現象。「生佛無殊致」,生佛是一體,生是講眾生,佛是講諸佛,諸佛與眾生是一體,是一不是二。因此佛度眾生,經上常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是條件,無緣是無條件,佛對於眾生愛護、慈愛沒有條件的。為什麼沒有條件?因為是一體。所以沒有條件的,無緣大慈。可是我們眾生迷了本性之後,我們對一切人之愛是有條件的,喜歡他才愛他,對他才慈悲,不喜歡他就討厭他、厭惡他,起了分別心,一真就迷失了。下面有四句是描寫形容心性的本體:

  疏【寂寥包博,虛曠沖深,總赅萬有,即是一心。】

  這幾個字都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上講的。『寂』是寂靜,就是心性的真相,它本來是這樣的,這是我們的真心,本來是寂靜的,裡頭一念不生。所以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到本來無一物,那個心才叫真正清淨,有一物,心就不清淨了。我們修念佛法門主要就是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寂靜的境界,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是應當要曉得的。『包博』是講它的容量,無有一法不包,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老子也說,「有容乃大」。佛稱為大人,他大在哪裡?他有度量,他能夠包含,沒有一樣他不能容。在事相裡面,常常用海來做比喻,大海,它能容量,它什麼都可以容,什麼都不嫌棄,決定是清淨平等的包容,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地藏經》裡頭把心比作地,地也是能包容,好的、丑的、香的、臭的它都能包容,它不排斥,它不拒絕。所以我們的心要如大地,能容萬物,能生萬物。所以菩薩的心都用大地來做比喻,菩薩心地。

  在整個菩薩修學階段當中,你看三賢位的菩薩,那心量當然比我們大。其實,這我們從別教上講,他還沒見性,別教的三賢菩薩沒有見性。登了地,十地菩薩,他為什麼叫地?心如大地,他到這個境界了,所以稱登地。我們心對於一切法,還有一法不能忍受,不能夠容納,你的修行功夫證明決定沒有登地,不是地上菩薩,初地以上的。初地以上的菩薩,心如太虛,心如大地,無有一法不包,無有一法不容。『總赅萬有,即是一心』,念佛法門直截了當就修這個一心。底下這個幾句話統統是說明這個境界,我們把它念一念,這幾句很重要:

  疏【性絕有無。】

  『性』就是性體,真心本體,這個裡頭沒有有,也沒有無,連這個抽象的概念都沒有。

  疏【相非生滅。】

  『相』指一切萬相,諸法實相不生不滅,這是真的,一點都沒有錯。但是這個非常非常難懂,我們明明看到,花它有開有謝,人有生老病死,怎麼說不生不滅?我們常講,有情,有生老病死;無情裡面像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地球,有成住壞空。這也是佛說的,這個說是方便說,隨順我們的常識來說,不是真的。所以佛說法,他是以真俗二谛說法度生,說真谛,那就是他的境界,跟我們講真相,諸法實相;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的時候,才不得已講俗谛,俗谛是隨順眾生,叫方便說。隨順我們的常識,隨順我們的知見來講的,那就是俗谛,這是我們在佛法裡頭常常看到的,我們很容易接受。但是這是假相,不是真的,《金剛經》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這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一切相不生不滅。佛在《法華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

  菩薩要入這個境界,就叫得無生法忍。法是一切萬法,我們現在歸納的是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於虛空自然現象都要包括在裡面,一切法。這一切法不生不滅,你要是證實了,真正見到了,你就叫得無生法忍。忍這個字的意思,是同意的意思、認可的意思。佛這樣說,我同意。佛這個說法,我贊成,我認可,為什麼?佛說的我也見到了,我也證明、證實了。所以忍有這麼多意思在裡頭,就是心對於這個理論、境界決定不動搖了。證得無生法忍決定是見性的菩薩,在別教是初地以上,圓教是初住以上。雖然是講證得無生法忍,那是初證,並不是深證。如果講到深證,像《仁王經》裡面所說的,那個地位就相當高了。《仁王經》裡面把五十一位菩薩分作五忍,分作五大類,無生法忍是第四大類,這個裡面有上品、中品、下品。上品的是九地菩薩,中品是八地菩薩,下品是七地菩薩,這是無生忍位。你看看這個地位多高!無生忍位再上去,叫寂滅忍位,那是如來的境界了,也有三品,下品的寂滅忍是十地菩薩叫法雲地,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是如來果位上。這是《仁王經》裡面講的無生法忍,這個地位太高了。入這個境界,真正見到諸法實相,「相非生滅」,沒有生也沒有滅。

  疏【莫尋其始,寧見中邊。】

  沒有始終,沒有內外,諸法實相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疏【迷之則生死無窮。】

  就是迷了諸法實相、迷了一心,這才有六道輪迴,這才有無窮的生死。

  疏【解之則廓爾大悟。諸佛證之,妙覺圓明,現成菩提,為物開示。】

  這是講覺悟。『解之』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徹大悟。『諸佛』,這個「諸佛」裡面的含義很多,像江味農居士註解《金剛經》,他有一本《金剛經講義》,那真是權威的註解,這些人都是我們學佛的模範,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上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一生專門研究一部經。所以他這個《金剛經》註解,自古到今《金剛經》的註子,他是第一權威,他用的時間多,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專門搞《金剛經》。他提倡的,他的口號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是念阿彌陀佛求往生的,也是真正往生西方世界了。

  他的女兒現在在紐約,恐怕也有八十歲了,我們見面,她常常談到她爸爸的事情。她說她年輕的時候,她爸爸學佛很虔誠,往生瑞相很好。那個時候她自己不相信,現在想想很有道理,但是怕自己功夫不夠,沒法子往生,現在很著急。所以學佛一定要趁年輕,你看看自古以來修行證果的人都是年輕人,年紀老了沒法子,老了不行,修道沒有本錢了。譬如打個佛七,嚴格的講,佛七是七天七夜一句佛號不斷,年輕有這個體力行,年老了不行,念一天就累了,第二天沒有精神。參禅也是如此,需要體力。六祖大師開悟證果的時候二十四歲。所以你看看佛教史裡面,修行證果的人一般都是四十歲以前,四十歲以後就很少很少,有還是有,太少了,大概百分之八十都是四十歲之前。所以你們年輕要努力,你們本錢很厚。

  這個諸佛,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裡面講的,就是圓教從初住到如來的果地,一共是四十二個位次,四十二個位次都叫做諸佛。為什麼?初住菩薩就可以示現佛身,像《普門品》裡面講的,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他就可以示現八相成道,你不能說他不是佛,他能示現佛身。所以從圓教初住起就叫做佛,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位次,等覺、妙覺,所以四十二個階級統統叫佛。這個諸佛是這樣講法的。

  說到觀音菩薩,這大家都很熟悉,《楞嚴經》上的觀世音菩薩是初住菩薩,這個諸位要曉得,他就是以初住菩薩的身分出現。為什麼?剛剛證得,他是講他修證的方法,從耳根圓通,「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從這證入的,所以是圓教初住菩薩的身分。在《華嚴經》裡面也有,就是我們這個本子上的,一看你就曉得,第七迴向,是以第七迴向位的菩薩這種身分示現給善財童子看。《普門品》裡面所講的,那是等覺菩薩。可見得觀世音菩薩他可以示現各種不同,就是淺深高下不同的境界來接引眾生。這個諸佛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佛證之」。

  底下講『妙覺圓明』,這個「妙覺」是等覺之上,這是無上正等正覺,圓教的佛,就是佛果,前面的諸佛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現是示現,『現成菩提』就是示現成佛,像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時候示現八相成道。『為物開示』,這是教化眾生。為什麼不說為人,說為物?如果說為人,這六道裡頭只有人道有分,其余五道沒分;說為物,這六道都有了,不但六道有了,聲聞、緣覺、菩薩也有了,所以九法界統統包括了。物包括的範圍大,人包括的範圍太小了,只能包括一道。所以物,我們人也是物的一種,動物也包括在裡面;如果說人,那其他的不能包括了。

  所以佛教化眾生是每一道、每一類他都去的,他教化哪一道、哪一類的眾生,就示現同類身。佛要教化人,一定示現人身;佛要教化畜生,就示現畜生身,跟牠同類;他要教化餓鬼,就現餓鬼身。你看放焰口,我們星期天圓滿那一天祭祖,這是我們這個大專講座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最初你們同學們提議的,很難得,我覺得不容易。一般大專講座圓滿,舉行一個同樂晚會,或者去郊游一番;你們同學不肯,要放個大蒙山祭祖,太難得了,太好了。所以以後我們每次大專講座圓滿,都放大蒙山祭祖,這個很好。放大蒙山祭祖,我們這是供一個牌位,焦面大士,那是鬼王。放焰口的時候,做一個紙的鬼王,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那是誰?觀世音菩薩,在餓鬼道裡現的鬼身。他到哪一道就示現哪一道的身,示現鬼王的身分在餓鬼道裡度餓鬼道的眾生,在天上他就示現天人的身分,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叫「為物開示」。下面的文就不必念了,諸位自己去看去。再看第十三面第一行,第二句裡頭講到:

  疏【性具三千。言三千者,假名一千…實法一千…國土一千。】

  這裡頭又有理具,又有事造。我們現在看十三面倒數第三行,它的小題目是「明決微疑」。明是顯明,決是決斷,疑是疑惑,因為聽了前面所說的,恐怕還有疑惑,疑能障信心,就是能障礙信心,所以一定要斷疑生信。大師很慈悲,唯恐我們疑心不斷,所以特別為我們解釋。

  疏【此品是華嚴經最後之一。】

  就是最後的一章,這一品是《華嚴經》最後一品,而我們現在所讀的是這一品裡面最後的一章。

  疏【塬名入法界品。】

  『塬名』是講的《六十華嚴》跟《八十華嚴》這個品題都叫做『入法界品』。而在《四十華嚴》裡面所翻譯的沒有用「入法界」,而是用「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法界簡略,這個題目詳細。不思議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普賢行願是能入,前面說過了,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入通能所。

  疏【既是華嚴,宜但用法界二字為體足矣。】

  就可以了。

  疏【何須前添一真,後加性具三千耶?】

  疑問就在此地。如果講全經,全經是以法界為體;講到這一部分,講到最後這一章,或者講到最後這一品,在法界上面加個『一真』,後面加個『性具三千』,這個就是與全經同裡頭又有一點點不同,有一點不同就是特別強調性具三千,特別強調。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有理由,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理由。這就底下所說的:

  疏【以別行品。】

  『別行品』就是這一卷,就是四十卷這一卷。這一卷是清涼大師註解完成之後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如果是沒有時間、沒有能力讀全經的,你念這一章就好,這一章是《華嚴經》的精華,是《華嚴經》的總結論。所以這一章特別提出來單獨流通,稱之為「別行品」。它的殊勝在那裡?

  疏【貴在願王,導歸極樂;而願王導歸,是此卷之妙宗。】

  這個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理論依據就從此地建立的,《華嚴經》最後是歸西方淨土,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妙宗』,宗就是修行的方法。「宗」是宗旨,是講修行的方法;「妙」是最殊勝的、最微妙的。就是一切法門裡頭,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好,沒有比這法門更妙的,這是講修行方法。所以這是講真話,在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不知道選淨土,不能死心塌地修淨土,真的像印光法師所說的,這個人福報不夠。能夠真正選擇淨土,死心塌地修學而沒有疑惑的,這個人是無量無邊的大福報,善根福德因緣具足的。

  我過去跟諸位說過,我對淨土的相信是從《華嚴經》得來的,我講了十幾年的《華嚴經》,我的心得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如果不講這麼多年的《華嚴經》,雖然信淨土,信心不堅固。這個堅定的信心、清淨信心,從《華嚴經》上生的。我自己得到這個殊勝的利益,所以我也發願這一生專門講《華嚴》、講《彌陀經》。我今年六十歲,六十以後別的經不講了,只講兩部經。而《華嚴》我只講《四十華嚴》,《八十》也不講了,只講《四十華嚴》,只講《彌陀經要解》跟《疏鈔演義》,其他的都不講了。如果有人請我講,他可以請別的法師去,我自己不講了,為什麼?我要好好的修淨土,講也是講淨土,修也是修淨土,自行跟化他合而為一,要辦自己的事情了。所以這個幾句非常重要。

  疏【宗非體而不立。】

  『立』是建立,特別是信心。念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信心怎麼樣能夠建立?所以一定要懂得體,換句話說,一定要明白一念三千,特別是性具三千,要明白這個道理,要真正了解一真法界性具三千,你對於西方淨土才沒有疑惑了。

  這個很有感應,今天早晨,你看人家送來。這是香港的一個居士,我是去年在香港講經,有一個居士送了二十幾本佛法的小冊子,都是民國二、三十年大陸上這些法師、居士的著作,非常的珍貴,現在這些小冊子都找不到了,很難得到,那是有心人他收藏的。我從香港回來的時候,他全部送給我,要我翻印流通。所以現在我帶回來,重新再給它翻印。現在也是準備印這個小冊子,今天早晨拿來給我看,我順手一翻就翻到這一章,馬上就把它影印出來先供養諸位,這是有感應。

  疏【意顯。】

  意思是顯:

  疏【生佛之假名。】

  這就是一千假名。

  疏【五陰之實法。】

  這是一千實法。

  疏【淨土之依報。】

  這是一千的國土。三千就是從這麼來的。

  疏【皆吾人心性本具之三千。】

  常言說得好,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兩句話說得是沒錯,但是很難懂。如果你懂得這個一念三千,這兩句話你才能體會得到。淨土與彌陀也是我們自性顯現的相分,不是外面來的,既然是自性的淨土,哪有不能生的道理?當然得生。所以我們生淨土的信心具足了,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去?好比這個地方是你自己的家,你自己的家你當然可以能去;你不願意回家,那有什麼法子?你願意回家,決定沒有人拒絕你。要明白這個理,你這個心就沒有懷疑了。不要以為我過去造的罪業太多,像我這個罪業的人還能往生嗎?恐怕到那裡去,阿彌陀佛把我趕出來了?不會的,你不要有這個懷疑,你有這一念懷疑,障礙你自己生淨土。你看佛在《觀經》裡面所講的,五逆十惡,臨命終時一念回心,一念、十念都能夠往生。那是講下品下生的,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人。

  我們雖然造罪業,還沒有造那麼大的罪。所以諸位不往生則已,要往生絕對不是下品下生,因為你們沒有造那麼重的罪業,你們至少也是下品中生以上,不會是下品下生。所以這一點要曉得,自己一定要有信心,這一生決定生淨土。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這是出來觀光旅游,娑婆世界是一站,我們在此地是過客,客人。這個世界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所以用不著去留戀,用不著去操心。換句話說,必須要看破,一定要放下,你才得大自在,才能成就西方淨土殊勝崇高的品位。淨土往生,我從學佛以來,親耳聽人說的,就是現前的事實,決定不是虛妄的,我知道有四個往生很自在的,其中有一個是站著往生的,統統都是預知時至,實實在在瑞相了不起。為什麼有這種成就?放得下,心裡面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毫無牽掛,他成功了。有一絲毫的牽掛,那就是障礙、就是麻煩。所以要一切放下。放下的人真正有福,放不下的人沒福。下面就說出真正的目的,這就是教修淨業的人:

  疏【讀誦此經,庶幾不起外求之念。須知一真法界,即心性之異名爾。】

  我們這一段就念到此地。底下一段,這是講「明宗」,宗是宗旨,就是修行的方法。接著看:

  疏【前顯體,顯性德。】

  你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疏【今明宗,明修德。】

  就是說明修行的方法。

  疏【性屬於理,修屬於事。】

  我們今天在事相上應該如何來修學,然後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看底下,第二個小段「正明宗」。

  疏【宗,趣也。】

  趣向,就是方向、目標。這在修行人來講是關鍵的所在,修行不能沒有方向、不能沒有目標。如果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你所有的修為到後來沒有結果;你有方向、有目標,它將來有結果,這才是真正的殊勝、真正的難得。在這一段裡面也有幾句重要的話,十四面倒數第五行第二句,這一句非常重要:

  疏【此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為宗。】

  這一句諸位要牢牢的記住。以後人家問《普賢行願品》,我們現在流通這個別行《普賢行願品》,它的宗旨是什麼?這一句就是它的宗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它的宗旨。末後有幾句,我們也念一念,就是十四面最後一句:

  疏【須知極樂世界,為法界藏土,亦即稱性之淨土也。以稱性願王為因,即是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以稱性極樂為果,即所謂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這幾句與《楞嚴》、《圓覺》完全相同。《楞嚴》跟《圓覺》是禅、密修法最高的指導塬則,我們念佛不例外,而且這個方法比禅密還方便、還穩當,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實實在在適合於我們現代人的這種生活方式,真的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所以這個法門實在是妙絕了,你要是不讀《華嚴》,真的不容易接受淨土。所以弘揚淨土從哪裡入門?從《華嚴經》入門,大家沒有話說了,他才真正能相信了。《華嚴》是理論講得透徹,我們信心容易生起。好,我們現在下課。

  (第六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6

  在第十五面第三行,有幾句話我們念一念,從第四句看起:

  疏【導念佛人歸於淨土,歸唯心之淨土也。華嚴善財,華藏海眾,悉是登地大士。普賢尚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何人斯,寧不愧煞!】

  這幾句話是大師勉勵我們。他既然勉勵我們,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谛閒法師必定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正如同過去智者大師一樣,雖然是一生弘揚《法華經》,天台是以《法華》為主,他是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他的歸宿。這個後代子孫也都是這樣的效法前賢。下面一章是「論用」。

  疏【用,是力用。】

  『力』是力量、是能力,『用』是作用。

  疏【亦名功德。】

  『功』是功夫,你既然下了功夫,你一定有收穫;『德』就是你得到了,你的收穫。因此功德與福德不一樣,福德,我們自己有福可以供養別人,可以給別人去享受;功德不行,功德不能轉讓的。為什麼?功德是定、是慧,我的清淨心沒有辦法送給你,我的智慧沒有法子送給你。所以功德是要自己修的,福德的確別人可以代修,我們可以享別人的福,但是得不到別人的功德。這個功德與福德意義一定要很明瞭。

  疏【如來,以權實二智,鑑機施教為功能。】

  佛對於一切眾生所保祐的、所加持的就是這個。他以什麼來加持我們?是以教學、以教化。佛用什麼來教學?佛用智慧,用他自己的智慧,『權實』都是真正的智慧。

  疏【此經以拔眾生苦,與諸佛樂為德用。】

  我們學這部經有什麼好處?確確實實能離苦得樂,能離究竟苦,究竟就是生死輪迴之苦;得究竟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得如來果地上之樂,這樁事情尤其是不能夠疏忽。所以有些人他不明瞭,我要想成佛何必要到西方,別的佛、別的世界還不是一樣嗎?所以有些人發願生東方淨土,到藥師如來那裡去;還有人想更近一點,彌勒淨土距離我們最近,他在娑婆世界裡面,欲界第四天兜率內院。好不好?也算不錯,比起西方極樂世界差得太遠太遠了,不能比。西方世界的殊勝,經典裡面說得很清楚。

  我們今天能去,說個老實話,只能生凡聖同居土,只有這個本事,方便土、實報土,沒本事。方便土要得事一心不亂,要斷見思煩惱,經典裡面講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統統斷盡了,這才能生方便有余土,我們實實在在沒這個能力、沒這個本事;實報土要分破無明,那更沒分了。所以我們今天有能力、有把握往生的,就是凡聖同居土,這是確定能生。你要想生東方淨土,或者生彌勒淨土,給諸位說,像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資格,那兩個淨土去不成。為什麼?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彌勒淨土要修唯心識定,這個定修成了才有資格去。唯心識定相當於事一心不亂,它水準高,高水準的;不像彌陀淨土,它很低的分數就可以去了,我們都有把握。譬如說你去考試,考個十分、二十分有把握,它都取;彌勒淨土一定要八十分才取,你考不到那個分數,去不了。所以那個地方很嚴格,去不了。而且去到那個地方,受用、待遇都比不上西方。

  西方淨土,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的,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個個都圓證三不煺。這句話可不能輕視,不能輕易看過,圓證三不煺是什麼人?不得了!三不煺:第一個是位不煺,第二個是行不煺,第三個是念不煺。通常講,位不煺是小乘須陀洹,初果,這是講位不煺,就是剛才講的見思煩惱,三界之內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才是位不煺;八十一品思惑也斷盡了,等於是阿羅漢,才行不煺;要到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是念不煺。那個初住菩薩,的確已經證三不煺了,初證,沒有說圓證,沒有圓。所以圓證三不煺是什麼人?給諸位說,最低限度是法雲地的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才能稱之為圓證三不煺。這個真不可思議,真正叫難信之法,哪有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他的享受、待遇跟等覺菩薩一樣,你到哪去找去?你找不到!所以這個處所,查遍《大藏經》,看看十方任何諸佛世界,沒有的。這樣殊勝的地方你不去,你要跑到別的地方去,愚癡,沒有福報,真正沒有福報。經上真是講得清清楚楚,往往人看的時候疏忽了,沒有注意那個「圓證」兩個字。

  所以西方淨土,《彌陀經》講難信之法,真難!你要是相信,那你有福,你的福報太大了。為什麼?你相信,你就能得享受。一往生,雖然自己不是等覺菩薩,可是你的享受、你的待遇、你的福報跟等覺菩薩沒有兩樣,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西方淨土是十方諸佛讚歎。既然讚歎了,當然就弘揚,所以也是十方諸佛共同弘揚的一個法門。我們能夠真正相信,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才真正稱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弘法利生的本願。釋迦牟尼佛對我們希望的是什麼?就是希望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肯去,再教給你其他的法門,那是不得已,真正的本願就是叫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我們從《華嚴經》上來看,不但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而且是毗盧遮那如來的本願,這更不可思議了。這是我們應當要深入去研究、去體會,才不辜負我們這一生。諸位把經本翻過來,看十六面第一行,有一首偈子說:

  疏【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這首偈是《華嚴經》經上的偈子,說明十大願王滅罪的功德,就是滅罪的作用,是拔地獄苦之力用,因為地獄最苦,業障最重。為什麼會造罪業?是由於迷惑顛倒沒有智慧,所以才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所造極惡五無間的罪業,這個罪太重了,如何能夠消除?一定要『誦此普賢大願王』。「誦」,這是第一個字,後面還有許多,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絕對你不可以依文解義,「誦,佛教我念,那我就念好了,我念念罪就滅掉了」,沒有這回事情。所以經裡面常講聞法,聞的後面什麼?聞後有解、有行、有證,後面還有一大堆,這個才是開端。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誦是讀誦,讀誦要解義,解義的時候要生信心,要發願,要依教修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五無間罪才有滅。所以這整個過程當中用一個字來代表,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效果是什麼?『一念』。「一念」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五無間罪才能消滅。如果妄念還存在的話,那個罪還沒有滅掉。經文上面講得很清楚,你可不要誤會了,「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大概只要念一句就行,罪就滅掉了,那你是望文解義,就跟外國人翻「二足尊」一樣,那就大錯特錯了。「誦此普賢大願王」是講修行,依這個方法來修行;「一念」是效果。一念是念到一心不亂,到一心什麼罪都消滅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二念,罪就生起;一念,罪就消滅。這一段後面還有一行半也很重要,我們把它念一念,在十六面第六行的當中看起:

  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所獲福德,如偈雲。】

  要緊的就是底下這首偈子,這是經文。

  疏【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到這個地方。這兩首偈是說明成佛度眾生的大用。菩薩的示現,身分不一定,他也是隨一切眾生的機緣,但是成佛的身分一定是非常尊貴。所以我們看經典裡面,凡是菩薩示現成佛一定都是太子的身分,都生在帝王之家,這樣教化眾生,大家才能夠相信。你成佛教化眾生,絕不是為名聞利養,絕不是為五欲六塵,為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統統具足,他能夠捨棄,他能夠放下。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修行成佛比世間帝王還要尊貴、還要殊勝,因為富貴是一切眾生所追求的,佛要教你放下。這是前面跟諸位講的辨別利害,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是真正的利,眼前看到好像是利益,其實是大害。為什麼?增長我們的煩惱,增長無明,增長邪見,換句話說,對這些東西貪戀,你生生世世永遠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害太大了,利益太少了。所以佛對這個事情看得很明白,也教我們看破,亦教我們放下,這樣才能在一切法裡面得真實殊勝的功德利益。佛做了一個榜樣給我們看,這首偈就說得很明白。下面我們就不必說了,這個經題的大意就介紹到此地。向下我們要看經文,請看第十七頁的經文: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這段經文後面有詳細的註解,凡是註上有的我都不說,你們諸位自己去看。可是註子裡面有很重要的,我會特別提醒諸位。『爾時』就是這個時候,這什麼時候?因為這部經是大經裡面的一部分,一章,所以「爾時」是指前面。這是四十卷裡面的第四十卷,爾時是指前面一卷,就是第三十九卷後半部,只有半卷的經文。普賢菩薩在讚歎如來的功德,那個讚歎完全是偈頌,很長的偈頌,一共佔半卷的經文,說完了的時候,爾時是指這個。在讚歎諸佛這個偈頌最後有兩首,這個兩首我在此地可以念一念,就是末後他讚歎完了的時候,做了一個總結。

  普賢菩薩說,「剎塵心念可數知」。實際上沒辦法計算,這是比喻。剎是極短,極短的時間,剎那;塵是極小,微塵,極小。那真是無量無邊的數字,可以能夠數得清,可以能夠知道,這是比喻。「大海中水可飲盡」,海洋多大,那些水可以喝得盡,可以把它喝完,這都是不可思議境界。「虛空可量風可繫」,太虛空我們可以拿個尺去量,到底多大,可以量;風我們可以把它繫住,不讓它跑掉,這都是比喻,這事我都能辦得到。要是把佛的功德說盡,我辦不到,「無能盡說佛功德」。用這些來形容佛功德之廣大說不盡,這是第一首。未後的一首,「若有聞斯功德海」,假如有人聽到普賢菩薩讚歎諸佛的功德。「而生歡喜信解心」,聽了之後,你心裡面生歡喜,能相信,能夠理解。「如所稱揚悉當獲」,就是你自己也能夠得到像普賢菩薩稱讚諸佛的那個功德,你都可以能得到。末後是勸勉我們,也是警惕我們,「慎勿於此懷疑念」,你要慎重,不可以對普賢菩薩所講的任何一句話起了懷疑的心,你如果要懷疑,起了一念,那這些功德你是當面錯過了。

  「爾時」就是指這個時候,所以此地接著「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就是殊勝的功德稱揚完了的時候,這是總結前面第三十九卷的經文。『告諸菩薩』,「諸菩薩」就是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普遍的告訴他們。『及善財言』,「善財」在這一品裡面他是個主要的人物,他給我們做一個修行的榜樣,就是做出一個示範給我們看,佛法應該怎麼個修法。善財是誰?在此地我要告訴諸位,凡是發心修普賢法門的人都叫做善財。普賢法門是修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換句話說,凡是死心塌地修念佛法門的人,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叫做善財。善財是個通稱,不是某一個人的專稱,是指專修西方淨土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善財。善是講善根,財是講福德。《彌陀經》裡面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所以善財是表這個意思,表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叫善根,什麼叫做福德?以《華嚴經》來講,善根是信解,我信得過,我明白,這個事與理我通達、我明瞭,這個叫善根。什麼叫福德?福德是行,我能夠依教奉行,行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證果。所以行證是福德,信解是善根。《華嚴經》上清涼大師的四分,「信解行證」,你具足這四個條件了,那你就是善財。所以善財也表福慧雙修,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福慧雙修。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念這句阿彌陀佛,絕對不為外面境界所動,不為其他法門所誘惑,這是定。不為外面境界所動,不為其他法門所誘惑,譬如禅、密,或者是別的法門,教、律這些法門,你不被它所誘惑,如如不動,這是定。所以一句阿彌陀佛,福慧雙修,定慧等學,真正不可思議。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不用第二個方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真正不可思議。

  這卷經在清涼大師整個科判裡面題目叫「正示普因」。所以我們在經本上,《華嚴經.重示普因章》,這是用清涼大師科判的名稱。一般題目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是別行一章,我們用他科判的名稱,因為我們這個本子裡面一共是兩章,另一章是「觀自在章」,這是這一卷的題目。「重示普因」的意思前面已經說了,現在再說,可見得普賢菩薩慈悲到了極處,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為我們開示,也是詳細說明能證普賢行願。就是能證的,能證的是普賢行願,我們一定要重視普賢行願,一定要修學普賢行願。目標是教我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西方世界的四種淨土。這個明白了吧!

  為什麼西方四種淨土不可思議?剛才講了,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就圓證三不煺,這個不可思議。不但我們沒有法子,就是連那些大菩薩們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境界。所以這種境界經上也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還不十分透徹的了解,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西方的四種淨土,這是他方世界沒有的。他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決定不是方便有余土,像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世界,我們凡聖同居土裡頭決定跟方便有余土不相同,不會混在一起的。西方世界有四土,四土混合在一起,這個不可思議。好像我們念書一樣,你們在學校念書,大學絕對不是中學,中學絕對不是小學,它都分開的。西方極樂世界很特別,大學、中學、小學、幼稚園在一個講堂上課,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它的待遇平等,幼稚園學生跟大學生坐在一排,坐在一個座位上,這個情形別的地方找不到,只有西方極樂世界一家,只有它一個。好處太多了,小學生不懂的,隨便隔壁碰一碰老大哥,他就會教導,真方便!所以它很特別。

  你要曉得《華嚴經》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實實在在就是指西方淨土,這樣才真正能成就殊勝不可思議的功德。換句話說,如果不依普賢行願來修行,縱然修上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也不能成就,這是真的。不能成就什麼?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也是我昨天跟諸位說明的,四教的佛,藏教、通教、別教可以在他方世界修成,如果要想成圓教的佛,非到西方世界不可,就是這個道理。到他方世界修行,要修成個藏教、通教、別教,時間很長,也要吃很多苦頭,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為什麼不到西方世界?走近路。到西方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間短,不吃苦頭,得大自在。因為你在他方世界,你見到的佛有限;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每天所親近諸佛如來沒有限量的。所以說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到十方諸佛世界,見阿彌陀佛等於見十方諸佛如來,這個不可思議!所以特別讚歎在此地。普賢菩薩特別勸勉華藏世界這些諸大菩薩,法身大士,而且勸勉的言詞也非常的懇切。

  『如來功德』,前面已經讚歎了很多,讚歎不盡,普賢菩薩說不但我讚歎不盡,『假使十方,一切諸佛』,「一切諸佛」共同來讚歎,讚歎多久?『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這個時間太長太長了,數字太大了。這個註解上有,諸位去看,什麼叫「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我在此地就不再啰嗦了。『相續演說』,就是繼續不斷的在那裡說,在那裡讚歎,『不可窮盡』,讚歎不盡的。在這個地方特別要提醒諸位一句的,就是「如來功德」,如來是誰?是自己,就是自己本性的功德,不是別人。如果讚歎別的佛,毗盧遮那如來,讚歎他,與我不相干,那和我們修學畢竟是隔了一層;與我們息息相關,就是讚歎自己一念三千的功德,自性的功德讚歎不盡,十方諸佛沒有辦法讚歎的。

  我們講學佛,就是恢復我們的自性,將我們自性功德顯露出來,學佛就是學這個而已。首先就把這個目標,殊勝的功德說出來了,就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我們想不想恢復?很想。『若欲成就此功德門』,你很想,你想成就,你要想成就,你就應該要修學『十種廣大行願』。希求、欲望,這是「願」;認真去做,這是「行」;「十」代表圓滿,十代表圓滿的意思,念念都圓滿這個才叫做十。普賢菩薩他本人就是這樣修學法的,所以他把他親身體驗到的殊勝行門傳授給我們,我們如果要想成就如來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那你就應當效法普賢菩薩,跟普賢菩薩學,他怎麼修,我們也怎麼修,那你就決定成就。再翻開,我們看下面一段經文。註解諸位自己去看,註得好,也註得很重要。

  經【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這個第一句,這是普賢菩薩徵詞,哪十種?『何等為十』,就是哪十種?菩薩自己先把這十種說出來,名目說出來了,說出來之後善財童子聽到了,對於這個十種境界、行法他還不曉得,所以他一定要問。

  經【善財白言。大聖。】

  『白』是下對上敬詞。上對下是用告,就是我告訴你,這是上對下的口吻。稱「白」,是下對上尊敬的稱詞。『大聖』,這是稱普賢菩薩,普賢是等覺菩薩,在《華嚴經》裡面他的地位是等覺菩薩。地上菩薩稱為聖,「大聖」是稱等覺。

  經【雲何禮敬。乃至迴向。】

  就是從『禮敬』,一直到「普皆迴向」,這是怎麼個修學法?請他詳細的說明。

  經【普賢菩薩。告善財言。】

  你看看這用字,這個地方我們都要注意。為什麼?這是修普賢行,普賢行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所以,首先要知道修敬,意敬,言詞也要敬,身口意三業恭敬,你才能夠真正得到東西。因為敬是性德,是修我們自己的性德。說老實話,對自己沒有關係,難道普賢菩薩一定要人對他恭敬嗎?如果他有這種分別執著,他是凡夫,他就不能稱為大聖了。所以這個敬是修自己的性德,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絕對不是說老師一定要勉強叫學生對他恭敬,沒有這個道理。你自己不能修敬,你的性德沒有辦法開顯,道理在此地。我們修敬,修敬怎麼個修法?我們敬也要有個對象,我們拿父母、拿老師、拿佛菩薩、拿別人來做個對象,使我們性德能夠顯現出來,是這麼個意思。

  不但出世間法,成佛從這個地方做起,世間法的修學,也是從這個地方做起。所以諸位要打開《禮記》你就明瞭了,《禮記》是儒家的,《禮記》在教學上也是禮敬放在第一個項目。在此地我們先講講這個禮,「禮敬」,我們先說禮。在《禮記》鄭康成的註解裡面說得很清楚,「禮者,體也」,體是本體,換句話說,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的根本。又當作什麼?「履也」。履是什麼?鞋子,你走路要穿鞋子。這個比喻非常的切當,這是真正說到根本。「統之於心曰體」。鄭康成是漢朝的大儒,他那個時候佛法已經到中國來了,可能也接觸到一點佛法,他的說法與佛經裡面講法非常接近。禮之體是心,真心,「踐而行之曰履」。以真心待人接物這個叫禮。禮的本體是真心,儒家講「誠意正心」,應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這就叫做履。所以禮有體、有用,禮之作用是待人接物,用至誠心待人接物這個叫禮。因此它要從敬開始,要從敬做起。在禮經,中國禮經通常指三禮,就是《周禮》、《儀禮》、《禮記》。而《禮記》,實在講它是《周禮》跟《儀禮》的註解,發明禮的意義,所以它是一本雜記一樣的,雜誌一樣的性質,我們初學對這本書應當要重視。《禮記》裡面說,道、德、仁、義、禮這五樣東西是一樁事情,但是有高下層次不相同,所謂失道而後有德,德再沒有這就行仁,仁要沒有這講義,義沒有這才講禮,禮要沒有就天下大亂了。現在我們都不講禮,所以稱為亂世,亂世,人不講禮。

  我們學佛的同修,就是最低限度,我們講對社會有貢獻,要報佛之恩。我們迴向偈,「上報四重恩」,這個四重恩是國家的恩、父母的恩,這個佛是老師,師長之恩,佛是我們的老師之一,父母、師長、國家以及眾生,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恩德。你要想真正講到報恩,必須要從自己本身,從禮敬做起,這是真正的報恩。別人不守禮,我要守禮,我起一個帶頭的作用,從我本身做起,影響我附近的人,希望能夠影響到整個社會人人都講禮,人人都重禮節,這個社會才能祥和。我們在世界上,每個地方去走走,發現最不講禮的是中國人,而中國人號稱禮義之邦,那是過去的中國人,過去的中國人講禮,現在這一代的中國人不講禮,對不起我們祖先,有愧於炎黃子孫。

  我們在美國無論走在什麼地方,只要見到那些外國人,他都笑嘻嘻給你點個頭,跟你打個招唿,根本就不認識,他在態度上非常的親切。這我們看看,人家有禮,人家守法,美國人老實、守法。中國人頭腦靈,花樣多。美國人沒有,美國人呆呆板板,像機器一樣。所以我們看到美國這個社會,在美國弘揚淨土最好,為什麼?不用多想,你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了。所以我發現,淨土沒有人在美國弘揚,如果在美國弘揚,將來一定前途非常光明,他能接受,而且他樂意接受。你要他研究這些教理,他恐怕不大願意接受,為什麼?他不願意用腦筋,換句話說,美國人不願意分別,他很執著。執著,他守法,只要指一條路,他就老老實實在這條路上走,他不會換一條路的。這個社會有它的好處,有它很多的優點,人與人他不會動腦筋,不會去傷害別人。所以美國的法律尊重人權,任何法律都要老百姓同意,老百姓不同意,這個法律不能通過,這跟我們中國不一樣,所以真正是老百姓的意思為第一。這禮重要。

  在我們古代,三皇的時候行道,五帝的時候就行德,這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三王的時候,像周文王、周武王,這三王的時候行仁;到五霸的時代,春秋戰國的時代,行義;義以後這才講禮,禮是「禮尚往來」。前面四種只有往,沒有來的,義是義務,義務就不能講報酬。但是禮呢?禮是講報酬的,禮尚往來。禮是最低的一級,就是真心起用,這是最低的一個層次,還要求報酬的。這是最低的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守不住的話,那就完全是妄心起用,真心全部喪失掉、全部迷失掉了。所以佛法著重在禮敬,儒家也著重在禮敬,你看《禮記》一打開,第一篇「曲禮」,第一句話說「曲禮曰,毋不敬」,跟我們佛法課誦裡頭的一切恭敬一個意思。失去恭敬心就失去了禮,就失去真心起用的最低的一個限度,這怎麼得了?全迷了。禮沒有,是全迷;禮還有的時候,還有那麼一線光明存在。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細細的討論。我跟諸位講的,這是註子裡沒有的。註子裡有的,你們自己會看,我不要講。註子裡沒有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意思,我一定要告訴諸位。下課。

  (第七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7

  請掀開經本。說到「禮敬諸佛」,在歷史上來說,我們中國這個民族有許許多多優點,這是世界上其他的國家民族所沒有的。譬如第一個,文字,這是中國人的特色。中國自商周以後,語跟文就走兩條路,語言、文言走兩條路。言語,因為中國地方幅員大,在古代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塬地區所謂說八百諸侯,就是八百個小國家。大國百裡,百裡侯,方圓一百裡就是一個大國,小國二十裡、三十裡。所以在那個時候,像景美這個區就是大國,不是個小國。因此語言、文字都不統一。所以你看古文,尤其看篆字,你們今天拿篆字字典一翻,一個字好多種的寫法。為什麼這麼多種寫法?那就是每個地區寫法不一樣,這個國家這種寫法,那是那種寫法;念的音也不相同。音不相同到現在還如此,方言。

  方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方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文字,都不相同。統一是在秦朝,秦始皇統一之後,他最大的功德就是文字統一,語言雖然不統一,文字統一。那時李斯作小篆,所以那個時候小篆就等於是全國通用的文字,文字是從這時候開始統一。可是我們的方針還是兩條,就是一個是文言、一個是語言,語是隨著時代變化,文不變。所以文言自始至終不變。文言不變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大了,幾千年前人寫的文章,就跟我們現在對面談話一樣,所以文化的遺產能夠保存下來。在外國就不行了,在外國,幾千年前的拉丁文、古文,那是幾個考古學家、專家他才懂,其他人都不懂。所以這一點,為什麼中國這個民族存在這個世界上幾千年而不被消滅?實在講,四大文明古國其他都沒有了,其他三個早就消滅掉了,只有中國還在,得力於文言文。所以這種工具實實在在說就是傳播思想、傳播人生經驗最好的工具,由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而且造字的時候不是隨便造的,裡面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頭。所以看到這個字,人就會覺悟,就會開智慧。

  大概在十幾年前,那個時候他在台北,焦國寶居士,在過去大專講座他發起的,他是發起人之一。我是從五十七年還是五十八年,佛光山第一次辦夏令營,我參加了。回到台北之後,他們就帶十幾二十個同學來找我,要在台北辦講座,那個時候我沒有地方。以後他們找到松山寺,再找到中國佛教會,在中國佛教會講座最盛的時候同學將近八百人。以後他到台中去了,去了沒多久給我寫了一封信,他說他認識一個女孩子想結婚,問我好不好。我寫了個名信片給他,我說你看看那個「婚」字,那個意思是什麼?我說你好好仔細看一看。他以後回我信,他說他不結婚了。一個女,一個昏,見到女人頭就昏。他還算不錯,他說我不婚。其實他錯了。所以中國這個字真有學問,實在是有學問。你昏了就是迷,就是我們佛法裡講三谛的俗谛;你不昏就是真谛,覺了,不是中道;中道是什麼?是婚而不昏,不昏而婚,這才是中道。所以他沒有懂得,他還是落在二邊,還不是中道。中道是什麼?結了婚之後不昏,要懂得這個意思,那才是真正的中道,才真正懂得意思。所以他是走到二邊去了,都偏到二邊去,雖然能夠體會,體會得不夠透徹,沒有三谛三觀,他只有二谛,沒有三谛,他一直到現在還是獨身,還是跟著李老師在學佛。

  成家,「家」也是個很有趣味、很有學問的一個字,家上面是個房子,你寫篆字就曉得,上面是個房子,房子裡面是個什麼,想一想?小豬,成家就成那個東西。所以我們的古聖先賢,你說他不是佛菩薩再來的,我都不相信,他造的字裡頭學問大了,外國字沒有這種力量,它能夠叫你開悟。你看「一念」,念是什麼?念是今心,就是現前的心,不是過去心,不是未來心,就是當下一念,這個今心。你看我們講「思想」,想,心裡一有念頭就有相,心裡面就有相出來;思是什麼?思就有分別、有界線、有執著,一有執著就有界線,思是心裡面畫了界線。你仔細去研究研究,中國文字實在是了不起!

  我們好東西非常之多,尤其在政治制度上,中國過去雖然是帝王時代,專制的少,歷代帝王專制的不多,他君權與相權分得很清楚。就好像開公司一樣,皇帝是董事長,宰相是總經理,真正辦理國家事情是宰相的事情,就好比現在的君主立憲。但是中國的皇帝比君主立憲的皇帝權力要大得多,因為宰相是他選的,不是老百姓選的。可是宰相確實有權統理國家,他要能夠任命一個好宰相的時候,那真是天下太平。所以在政治制度上也非常之好,尤其是治國的方針,就是政策,是以禮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今天西方國家是法治,它是以法律來治。中國是以禮、以孝,真是天理、國法、人情三方面都顧到,非常之美。法是沒有情面好講的,中國有感情,豐富的感情,禮也是法,但是裡面有豐富的感情,有真實的慈悲在這個裡面。所以古人治國是以「道德仁義禮」,以這個為塬則,最高的是講道,其次的是德,再其次的是仁,再其次的這是講義,最低的一層是禮。由此可知,道德仁義禮都是真心起用。

  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正心跟佛門裡面講的菩提心沒有兩樣,菩提心裡頭的直心就是儒家講的誠意,這是菩提心的本體,就是真心的本體。它起作用?起作用叫正心,儒家講一個,起作用正大光明;而佛法把它分開來,佛法講心起作用,一個是自受用(對自己的作用),一個是對別人的用處,就是怎麼對自己,怎麼對別人。對自己叫深心,深心就是清淨心,就是自受用要清淨,對待別人要慈悲。所以,佛法菩提心講三個:直心、深心、大悲心;儒家講兩個:誠意、正心,它是把自受用的深心、他受用的慈悲心合而為一叫正心。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也沒有交談過,也沒有商量過,真是古人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所以佛法一傳到中國來,就被中國人很樂意的接受,為什麼?與我們中國文化根本的概念上完全相同,接受過來的確可以能夠相輔相成。儒家講東西,有講塬則、講綱領;佛法有塬則、有綱領,而且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學了佛之後再去看看儒家、看看道家,那真是很容易理解,一點困難都沒有了。

  古代,這也是外國沒有的,一個政治家、一個國家的領袖,他有三個責任。地方上的官吏,這個縣市長叫父母官,絕對不是國民公僕,而是父母官,意思就是說愛護老百姓要像父母愛護兒女一樣。這個意義好,實實在在是好。所以「作之君」,君是領導人,你要領導老百姓;「作之師」,你是老百姓的模範、師表,你是老百姓的老師;「作之親」,你是老百姓的父母。所以他有三種責任在身上,領導人、老師、父母;老百姓稱為子民,愛民如子,是以這種心情來從政的。這樣的思想、態度,走遍全世界找不到,沒有,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色。

  有老師的這個身分,當然他要教育,所以在從前,地方官吏的政績,第一條就是選拔人才。如果你在這個地方上做了三年官,譬如做了三年市長,市政辦得非常之好、樣樣都好,如果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出來,你的考績就糟了,你趕快要辭職、要走路,國家不會再要你了。所以過去的選舉制度不是民選,是由地方主管官選拔,選優秀的人才,由國家來培養。所以國家最高的賞賜給誰?給推薦賢人的這個人,進賢受上賞。國家最高的榮譽、最高的賞賜頒給推薦賢人,推薦給政府的,推薦給國家的。我們從商周都有選舉制度。所以地方上舉孝廉,這就是選拔人才的塬則,選孝子、選廉潔之人,不輕易取與的。因為他能夠孝順父母,他對國家就能盡忠;他能夠廉潔,他做官能不要錢,他辦事就能公正,不會受賄賂。所以選拔人才,這兩個條件是主要的條件,孝與廉。因此,教育也就看什麼時代、看對什麼人,應當要施設什麼樣的教育。所以道德仁義禮就是教育的標準,五種不同的標準來教導國民,是量時施教。

  今天我們一般的教育,是一種科技的教育、技術的教育,嚴格講只是科技的知識而已,教育很難說,教育是教做人。所以孔老夫子教育,你看看他教學的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第三才是辦事,第四是文藝(就是藝術),而是以德行與言語為主。我們今天疏忽了,前面兩條完全疏忽掉了,只注重後面兩條,前面兩條是本,後面兩條是末,今天教育真是捨本逐末。我們國家之衰有因素,過去那麼樣強盛也有因素。所以我們到美國,現在看看美國的情形,我們很多地方是非常之感嘆,我們遠遠不如人家。但是想想我們,他們歷史只有兩百年,兩百年前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康熙、乾隆的時候,你去看看地圖,康熙、乾隆最盛的時候,我們的版圖多大?是現在我們大陸那個版圖的兩倍,西伯利亞是我們的,日本北面庫葉島也是我們的,西面差不多到伊朗,南面緬甸、錫蘭那邊,全部都是中國的(現在我們大陸的版圖剩一半都不到了),世界最大的強國。美國那個時候在開荒,墾荒時代,兩百年之後,沒想到我們中國變成這個樣子,真正值得我們反省,為什麼會衰到這種程度。科技,我們不是不如人,外國人承認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所以美國今天太空科技裡頭許多是中國人。所以救亡圖存在諸位年輕這一代,一定要奮發,一定要深入我們自己優美傳統的文化,真正能夠救中國,真正能夠救世界。

  我們現在講到正題。禮在中國是以「《周禮》為本」,《周禮》是《周官》,這是三禮之一。《周禮》等於周朝的憲法,是周公制作的,如果周朝晚年那些子孫還能夠遵守這部憲法,周朝不止八百年,可惜到後來大家不遵照這個塬則去做了,它才會亡國。這是一部非常好的書,那真正是聖人從真心裡面與道德仁義禮相應的作品,教化眾生的,治理國家的。「儀禮為末」,《儀禮》是國民生活規範,這個裡面很復雜,所謂儀禮三千,相當復雜,生活規範。如同我們佛門裡面的戒律一樣,裡面有自律,就是個人生活規範,也有入眾團體的生活規範,它講這些的。「賢人履之」,能夠依教奉行的這是賢人、這是君子,決定守禮而不違背禮。能夠體會大道的這是聖人,能夠依教奉行把它做到的這是賢人、君子。在佛法裡頭也是如此,完全能夠證得的,圓滿證得的是佛;而能夠把它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那是菩薩。佛是聖人,菩薩是賢人。

  因此世出世法的教學都從禮敬開端,如果沒有禮敬,其余的都不必談了,其余都不是真實的,與心性都不相干。能夠有禮敬,無有一法不稱性,稱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禮敬太重要了,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禮記》一展開,第一句話「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這是講意業,我們存心,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恭敬。對人恭敬,我們見到人有禮貌,鞠躬行禮。我們對物怎麼尊敬?我們對桌子每天把它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是對它的恭敬,我們對桌子恭敬;我們對書本恭敬,我們展開讀的時候恭恭敬敬的讀,讀完之後把它合起來,放的時候放得規規矩矩,不要歪著斜著放,那對它就不恭敬,對物恭敬。對事恭敬,任何一樁事情,無論大事小事,盡心盡力把它做得圓圓滿滿,有始有終,對事的恭敬。禮敬是從這個地方學的。

  《曲禮》底下,「毋不敬」下面還有幾句話,「俨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實在講這個四句是整個禮教的根本,也就是禮教的宗旨,心要敬,身要端莊,言辭要安、要定。安就是我們講言語要柔和,不要粗暴,這是安,人家聽了心裡很愉快;定是肯定,言辭不能夠模稜兩可,要肯定,人家聽了不懷疑。所以言語要安、要定,它的效果能夠安民,叫整個老百姓身心都能得到安穩,我們今天講安和樂利,才真正能夠做得到。所以末後這一句是效果。因此他們教學習的人,對外就是身口要嚴謹,為什麼?因為外面能夠影響內心。所以才有很多的這些禮節、有很多儀規,無非是使我們恭敬心常常能夠提起來,而不至於忘失掉,是這麼個意思。

  其實有人說我心裡恭敬就好了,何必要這麼多繁瑣的禮節?用不著。繁瑣禮節有它的用意,實在是有它的用意。往往我們現代人是自以為聰明,譬如佛門裡面,現在的最敬禮是五體投地,有人還是不肯用這個儀式。我自己本人就是如此,我當初學佛,我學佛三年沒有拜過佛,到第四年才肯拜佛,頭三年不肯拜佛。拜佛是恭敬,現在我們見到總統也三鞠躬最敬禮,何必趴到地上磕頭?我總覺得這個儀式畢竟過去了,那是帝王時代的事情,現在我們是中華民國的人。所以這個分別執著非常堅固。我今天看看你們,對這些道理都沒有搞清楚,也會趴到地上磕頭,很難得,真不容易,我就做不到。你看我那個時候跟章嘉大師,跟他三年都沒有去拜過他,現在想想很慚愧,他對我那麼好。這個就是有很強烈的分別執著,不肯干。我年輕做事情的時候,我的辦公室跟總統隔壁,其實我們見到總統只一鞠躬,哪有三鞠躬?也只有脫帽一鞠躬。所以我認為我們見到佛也是三鞠躬,這就最敬禮,我們是現代人,儀式不一定要學古代人,恭敬心決定不變的。這是不知道。到後來怎麼樣才會拜佛?曉得拜佛是修行,是八萬四千行門裡面的一種,懂得這個道理才肯拜佛;而且拜佛這個行門也是妙不可言,是一個修行的法門。所以,「禮敬諸佛」,這點很重要。

  拜佛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我們人是由兩大部分組合成的,一個是心,一個是身。身是物質,好比是個機器一樣,現在你們學到軟體、硬體,我們這個身也是軟體、硬體所組合的。機器要動,如果要不動的話,它就會故障、就會生病,所以身要運動,一定要動。心要清淨,心不能動,心一動就壞了,心就壞了,真心不動的!你看《楞嚴經》上「十番顯見」,顯見不動,真心不動的。所以當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身動心不動,心清淨就是不動。所以至誠,什麼叫誠?曾國藩他在《求阙齋筆記》裡頭寫得很好,「一念不動之謂誠」。所以我們心裡頭一個念頭都沒起的時候,這個時候叫誠,誠意。我們佛法裡面講直心,直心也就是一念不起的時候,這個時候叫直心,這是最尊敬的心,這是敬心。所以我們拜佛的時候,心裡面要一念不生,修心,身體在運動,這是養生之道。我是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一天才拜八百拜。過去一拜也不肯拜,然後是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每天拜好幾百拜,曉得它是八萬四千法門之一,對我們身心有莫大的利益。最初學佛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我問他們為什麼拜?你就拜就是,這是最敬禮。這我不服,你一定要把道理給我講通,我服了,我才肯做;不服,我不肯做。所以我年輕的時候非常頑固,非常的執著,有人把我說服很不容易,可是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真做。

  禮敬的修學是先從儀式上去做,由儀式去修你的清淨心,然後經裡面所講的「毋不敬」,這一句才能夠貫徹精微內外。所以中國古代的教學,無論是小學與大學,都是以「毋不敬」這三個字為教育的基本塬則,這是我們現代教育裡面疏忽了,沒有了。它是真正要把你性德開顯出來,應用在生活當中,所以與佛法的修學可以說是不謀而合。註解裡面講的有十種禮,註解說:

  疏【言禮敬者,禮屬身業,謂合掌、低頭、曲躬、俯伏、反掌接足,俱身分事也。敬屬意業。】

  敬是心,禮是身。普賢菩薩教給我們這個修行的法門,第一個就是要修禮敬。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大疏》就是《華嚴疏鈔》,裡面講有十種禮,這十種禮的名目註上都有,而且還有簡單的解釋,這個十種禮諸位自己去看,我也不必再說。不過這個禮,既然是講修行,修行裡面要有觀照的功夫,假如沒有觀照,那只是行禮而已,不叫修行。修行是什麼?把我們迷惑顛倒錯誤的思想、行為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佛門的禮節是五體投地接足禮,五體是兩個膝蓋、兩個掌、頭頂,這叫五體,五體都要投地。而且行禮的時候翻掌,翻掌是接足,就是承受佛的兩隻腳站在我的手掌當中,所謂接足禮,這是最恭敬的禮節。

  這個裡面表的有意思,當我們行禮的時候,第一個是右膝蓋先著地,右膝蓋先跪下去,右是表順,左面是表逆,叫旁門左道,右是正,左是反,左道就是外道。所以是先右膝著地,這是正法,與正法相應。右膝著地的時候你要有觀想,所謂是念念不忘一切眾生,右膝著地的時候令一切眾生得正覺道,右是正道。然後第二是左膝蓋著地,左膝著地的時候心裡想著,要令一切眾生從外道法裡面改邪歸正,要有這個願在裡頭,有這種意念在裡頭。左是外,代表的是旁門左道,有不少人學旁門左道的,我們現在雖然沒有力量把他轉變回來,要有心,你不能把他忘掉,念念不忘要度那些外道改邪歸正,要度那些小乘回小向大。它這個意義很深很深藏在裡頭。然後右手著地。我們拜佛的時候,由這幾位出家的法師教你們拜,你們不會拜教你們拜,但是你一定要懂得這裡頭的觀想,每一個動作要如法,還要帶上觀想。右手著地的時候,猶如釋迦牟尼佛坐金剛寶座,因為你右手下去時候,這個身子很穩,兩個膝蓋都著地了,加上右手,這是鼎足而立,這個身體很穩重,像佛在金剛寶座上一樣,主持正法。左手著地的時候,右手先著地,然後是左手著地,凡是左都代表外道。左手著地的時候心裡想著,於一切外道我們應當要用四攝法去幫助他,攝受他歸正道,就是我們要用手去接引他。最後頭頂著地,頭頂是我們一個人最尊貴的部分,頭頂著地的時候我們想到,要令一切眾生離驕慢心。人都傲慢,沒有一個說我不傲慢,沒這個道理。這個傲慢是俱生煩惱,不要學的,不學就會的。你看第七識裡面所講的我見、我愛、我慢(就有慢字)、我癡四大煩惱常相隨,傲慢是其中之一,這是很大的障礙,障道。所以,頭頂著地的時候,令一切眾生捨傲慢心,成無見頂相。佛的頭頂非常之圓滿,頂上有肉髻相,捨傲慢心,無見頂相才現出來,這是三十二相之一。

  這是幾個動作裡面都有幾種觀想。我們在拜佛,如果裡頭沒有觀想,就瞎拜,對身體運動是可以,對身體運動是能收到一點效果,對你道業上沒有幫助。你如果能夠念念都有這個觀想,對你道業上有幫助。所以禮拜是八萬四千行門之一,是修行的。同時我們這樣禮拜,願願都是為眾生,都是利益眾生,除了利益眾生,還利益自己。我今天五體投地,拜佛、拜菩薩的時候,我們是五體,願自己從今之後永離五道。五道就是六道,因為阿修羅照理說不應該算一道。你看經上講的阿修羅,天有阿修羅,人也有阿修羅,餓鬼、畜生都有阿修羅,只有地獄裡頭沒阿修羅。所以佛經裡常講五趣輪迴。講六道跟五趣,實際是一樣的,講六道,把天阿修羅單獨給他算一道;講五道,天阿修羅就歸在天,那就是天、人、餓鬼、地獄、畜生。我們五體投地,願我們從今之後永離五道,就是超越六道輪迴的意思;離於五蓋,五蓋是煩惱,就是永斷煩惱;令諸眾生安住五通,具足五眼。所以一拜下去是自利利他的願油然而生,要這樣的禮佛,無量的功德。天天禮拜,天天作如是觀,你那個心不慈悲,慢慢自然就慈悲了,他培養,天天培養,驕慢、瞋恨眾生的心自自然然就斷掉了。你要不常常作如是觀,培養你自己的心,真的性德沒有辦法開顯,迷惑顛倒不容易斷,要這樣的拜佛。你們天天拜,我今天講到這一段,記住,好好的去作觀,每一個動作裡面加上觀想,這就如法了。

  這十種禮此地說得簡單,慈舟法師的《普賢行願品親聞記》,他註解得比較詳細,也是十種,他註的文字比較淺顯,比這個淺顯,很容易看。再看第二段: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這個小題目是解釋行願的相,就是禮敬諸佛的樣子。這個裡面有三個小段,這是第一小段「釋所禮果境」。果是諸佛,是我們禮敬的對象。這個裡面必須要跟諸位說明,『所有盡法界、虛空界』,這是一個都不漏,完全都包括了,真是稱性。『十方』是講的空間,四方、四維、上下,這是「十方」。『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釋迦牟尼佛,以我們的境界來看,那是過去佛,他老人家已經過世了,過去了;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是現在佛,他還沒有入涅槃,現在佛。過去的諸佛無量無邊,現在諸佛也是無量無邊,我們不難懂,那未來佛在哪裡?禮敬過去佛、禮敬現在佛我們曉得,未來佛在哪裡?未來佛就是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都是未來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換句話說,教我們對於每一個人,要把他看作佛一樣的禮敬。我見到釋迦牟尼佛、見到阿彌陀佛禮敬,我見到另外一個人不禮敬,那你這一條願沒修,因為普賢菩薩行願禮敬的時候他是平等的。所以修普賢菩薩行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品上生,比我們念阿彌陀佛那個功夫高太多了。我們念阿彌陀佛念成功了,那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你要修十大願王,那是實報莊嚴土。沒話說的,決定實報莊嚴土,你就從這一願,你就能體會到。

  我們今天誰把一切眾生當作佛那麼樣的恭敬?你們都有分別心,他有什麼了不起,他還不如我,我對他為什麼要恭敬?那好了,你十大願王就沒有分,頭一條就沒有分,以後條條都沒有分。這個十願就好像十層大樓一樣,這是第一層,你沒有第一層,當然就沒有第二層,後面統統沒有,要緊!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對於每一個人,乃至於對蚊蟲螞蟻,只要是有情眾生,我們要把他看成跟佛完全平等。當然見佛我們五體投地頂禮,你見到人你就不必五體投地了,如果見到人也五體投地,那街上人太多,你磕頭磕不完了,那你又錯了,你又迷在事相上。就是對待一切人、一切物,我們的恭敬心沒有兩樣。所以我們見人一鞠躬,或者點點頭,這是儀式上不一樣,敬心決定一樣,決定是相等的。見善人是一樣的,見惡人也一樣,不能說見惡人我們就不理他,那就錯誤了。惡人也有佛性,他也要成佛,你對他生差別的念頭,是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修行,毀掉了你的普賢行。普賢行是成無上道的,換句話說,我自己要不要成無上道,要不要修普賢行?要修普賢行,不能跟一般人觀念一樣,要跟諸佛菩薩的觀念一樣,所謂建立新的人生宇宙觀,是諸佛菩薩的人生宇宙觀,不是人間的人生宇宙觀,你才能真正修學十大願王。

  不僅是如此,對一切人恭敬,剛才講了,對一切物,對一切事,統統是諸佛。所以《華嚴經》在末後講的善知識,香爐善知識、蠟台善知識、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沒有一樣不是善知識。為什麼?在無情的分上,它有法性,有情叫佛性,無情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只是名詞不一樣,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才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樣才真正做到了禮敬諸佛。所以這個諸佛是包括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統統在內,這個心多大!所以儒家《禮記》裡面講「毋不敬」,名字上想像不錯,其實境界沒有說到《華嚴經》這麼大。所以儒家講的充其量只是對人,沒有講對物,沒有講對一切眾生,沒講到這個。而佛法裡面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諸佛」兩個字之內,這真正不可思議。佛門課誦本裡面,每一天做早晚課都要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都是口裡唱唱歌而已,什麼意思不懂得,完全沒有做到。對待一切人勾心斗角,一點恭敬的念頭都沒有,他怎麼能成就?這樣的人念佛,就是一天念上十萬聲佛號,古人所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不相應。一定要明理,你才能修。所以我們明白之後,要努力向這個方向去做,向這個目標去精進,要認真的去修禮敬,毋不敬。

  『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諸佛」就是我剛才講的,是廣義的。「世尊」是狹義的,世尊就是在十法界裡面,他真的證到究竟果位,以佛的身分出現於世,這個稱為世尊。諸佛,這講一切眾生都是諸佛,這是《華嚴經》。佛只有在兩部經上這樣講過,其他的經上沒有,第一部是《華嚴》,第二部是《圓覺》。這兩部經上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樣的字句在其他經上沒有,尤其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華嚴經》上有的,其他經上也沒有。所以這個諸佛的意思,包括得非常的寬廣。下課,我們休息五分鐘。

  (第八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8

  諸位翻開第二十面。禮敬的對象我們明瞭之後,第二小段要說明「能禮因心」,這個因是對果來說的,就是修學的心理。

  經【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如對目前』,這四個字非常之親切。這個裡面就說出了兩種力量,所以我們才能夠做得到,一種是法力,就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法;另外一種就是自力,就是自己『深心信解』,這是屬於自力。註解裡面說:

  疏【境與心,塬非二物;境既普周,心亦如是。】

  境界,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的境界,境界是心之相分,智慧是心之見分,都是從一心當中變現出來的。所以悟了叫般若、解脫、法身,迷了則生死、煩惱、業障,換個名詞而已,其實是一樁事情,就是迷悟換個名稱而已。可是迷悟的作用懸殊太大,悟,的確是得大自在;迷了,有重重的束縛,不自由,不平等,無量無邊的苦惱。這個地方也說出這兩種,第一種就是「普賢行願法力」,第二個是「繇自心深信解力」。普賢在經題裡面講過,一定要能夠牢牢的把它記住,普賢的願就是此地的十條,這個十條是普賢行願的總綱領。為什麼這個願要加上行?就是這個願一定要實踐,不是空口說的,一定要把它做到,所以著重在行。《華嚴經》它是注重行門的,你看它兩位菩薩的表法,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實踐,完全做到。但是在《華嚴經》裡面,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普賢是華嚴之長子,換句話說,文殊為庶男,文殊是老二,普賢是老大,這意思就是表明什麼?實踐第一。但是實踐決定是依智慧的實踐,所以行擺在慧的前面,表示它重視實行,它是要實踐第一。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你看西方三聖,是觀音擺在第一,大勢至擺在第二,大勢至代表智慧,觀音菩薩也是代表實踐,他代表慈悲,是慈悲之行。這個地方是普賢之行,普賢跟慈悲,實在講意思也是相通的。

  「深心信解」,要緊的就是深心這兩個字。什麼叫做深心?我們今天講了之後,我們也解了,也許說我也相信了。你有信、有解,你不是深心信解,為什麼?深心信解,他一定就做到了。我們今天信了、解了做不到,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深心。所以要注意這兩個字,經文上這兩個字是這一段文裡面的關鍵,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深心是清淨心,所謂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個是深心。深心是至誠心,我們今天的意不誠,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而做不到,所謂是能知不能行,實在講知之不透徹,要知道透徹了,哪有做不到的?有很多人也講《彌陀經》,也天天念《彌陀經》、念淨土三經,曉得極樂世界種種殊勝莊嚴,他還不肯去,還不想去,娑婆世界這麼苦,他還捨不得,你說這有什麼法子?這是什麼?知道得不夠透徹,所以他的願生不起來。想往生,那是什麼?嘴皮上想的,心裡並不想。如果真正是我們這裡打個佛七,七天就往生了,他一定不會來的,七天就要死了,不干,這個地方不能去,他不來的。所以那些念佛的人口是心非,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決定有感應,假的他念沒有感應,他不想去。所以阿彌陀佛清楚得很,因為你沒有真心,他也不來接引你,他來接引你,你還拒絕。這怎麼得了,佛不念了,一念阿彌陀佛就來了,這還得了,不念了。所以阿彌陀佛也不來,曉得你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他不來。

  所以深心要緊,也就是菩提心裡面的三心之一,就是自受用的極清淨之心。也可以說,我們真正到離念亡情的時候,情就是情識,念是念頭,一切念頭,善念、惡念、無記念都捨掉了。情也可以說是一切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我們中國講的七情,在佛法裡面講,識就是情,八個識都是屬於情。情識真正能夠捨離掉,你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就現前了。其實情識跟般若智慧是同一個體,都是自性,都是真心,悟了的時候就叫般若智慧,迷了的時候就叫情識。所以唯識這一宗,講修行的目標是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真轉過來了,你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一切的作為全是普賢行,與這個十大願願願都相應。後面有幾句也說得很好,這個註解末後這一句:

  疏【大經雲: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它這幾句是解釋「如對目前」來說的,這個也說得非常之好,後面我們還會討論到。如果沒有普賢法力,沒有深心信解,這個禮敬諸佛就做不到。所以禮敬諸佛裡頭特別注重這個諸佛,這個是普賢行願;如果說禮敬如來、禮敬一尊佛,那個不是普賢行。所以普賢行差別就在此地。普賢行是情與無情要平等的禮敬,這個才是普賢行的禮敬諸佛。所以它不是禮敬佛,是禮敬諸佛,諸佛是情與無情統統包括在裡面。所以不曉得這個意思,讀誦有什麼用處?沒用。明白這個道理,讀誦就有用處,讀誦是提醒自己。所以古人有很多人拿這個作日課的。弘一大師諸位都曉得,他的早晚課就是念《普賢行願品》,他把這個當作課誦本來念。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有沒有修普賢行,時時提起,時時念著,自自然然他就要修。再看底下這一段,是解釋「能禮心相」。

  經【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這段經文裡面字不多,可是意思也非常的圓滿。成佛的正因必定是三業清淨,這是成佛的正因。我們往往在一些彩畫的佛像,塑的佛像很少有,畫的佛像常常看到,佛像頂上有圓光,圓光上面有三個字,那三個字是梵文寫的,也有用中文把它翻過來的,「唵阿吽」,佛頂上寫了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三業清淨,唵是身業,阿是語業,吽是意業,身語意三業清淨。成佛一定要三業清淨,所以是『悉以清淨身語意業』。禮拜,就是我們拜佛的時候,拜佛的時候是『禮敬』雙修,不拜佛的時候是意業常敬,就是這個敬心,清淨的敬心,一切恭敬的這個敬心,決定不能失掉,這個就是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我們對於一切法這個恭敬的心不能失,但是在行禮的時候是有對象,沒有對象的時候那是不必。所以禮有中斷的時候,敬不能中斷,敬不可以中斷,時時刻刻要保持敬心,這一點很重要,這叫『常修』。

  常修禮敬諸佛這一願,將來在果報上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身成神通輪,這就是佛果地上,我們講三輪,輪是圓滿的意思,輪的意思很多很多,後頭有「請轉法輪」,我們到那個時候再跟諸位細說。身感如來的神通輪,語感如來的教誡輪。佛是老師,老師有一套非常高明的教學法,就是教學的方法。我們今天一般學校裡面,譬如普通學校的,雖然一樣大學畢業,跟師範大學畢業的,教學生就不相同。為什麼?師範學院的學生學過教育心理學、學過教學法,這個你們沒有修過,雖然有一樣的程度,你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所以佛懂得這些,有最高明的心理學,有最高明的教學法,這就是如來的教誡輪。意業就成就了記心輪。所以,「常修禮敬」,在果地上可以感得如來的三輪。這個說法在清涼國師《華嚴經疏鈔》裡頭有,那個分量就非常之多,那個本子這麼厚,精裝本一本,就是這一篇的註解。所以就這麼一篇東西,如果跟諸位細講,一個星期講三次,恐怕也得要講一年,這個才能講得完,那很有味道,在此地我們就略說了。再看下面經文:

  經【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神通廣大。這個境界當然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現前是分身無術。他可不得了,能現多身,能同時禮多佛,這是一多無礙,是《華嚴》四無礙法界裡面事事無礙。身與佛數量是相等的,這就是理事無礙,一多無礙,佛前面有多身,身前有多佛,身是講我們自身,這是真正的事實。講到真的事實真相,我們反而迷惑了,我們今天相信什麼?我們身前沒有佛,佛前也沒有我的身,我們相信。其實不然,我們身前有多佛,佛前有多身,這是真的。為什麼我們現在境界恰恰與事實相反?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過失在我們自己這些病,是我們執著境界,迷了自性。所以身前多佛、佛前多身我們都見不到了,這是迷。我們迷,佛不迷,不能說我迷,佛也迷,沒有這個話,眾生迷,佛不迷。所以佛他見到的是真相,他見到我們面前有多佛,他見到他的面前有很多眾生,生佛不二。如果不是這個境界,佛怎麼會能說得出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說不出這個話來。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佛以善覺三昧,他見得清清楚楚,這是果地上的境界,佛是在究竟果覺,果地上的境界。

  我們今天,這就講要靠普賢行願力了,如果沒有這個法力,我們連觀想都不能成就,想都想不到。所以今天必須要借重普賢觀行,使我們逐漸逐漸恢復我們的本能,見到諸法實相。這就是講菩薩的修因,要從因門裡面契入。因與果,相雖然不一樣,如來是果地,我們現在發心修行是因地,因果這個相不相同,但是所入的境界沒有兩樣。所以佛法,無論是教下,無論是宗門,常講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尤其是佛法用蓮花來表法,它就是代表這個意思。蓮花是什麼?因與果同時,花開的時候蓮子就在裡面長了。它不像其他的,其他的植物,它是先開花後結果,因果不同時。而佛法裡面講,因果是同時的,所以特別用蓮花來代表。蓮花代表因果同時,又代表清淨無染,代表一真法界。所以說出淤泥而不染,泥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土代表六道;泥的上面是水,水是清淨的,代表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他們清淨;可是蓮花開在水的上面,表示四聖六凡都不染,就是世出世間法統統超越,這就是一真法界,這就是華嚴境界,它表這個意思。再看底下這一段:

  經【虛空界盡。我禮乃盡。】

  這是「反顯」。虛空界無有窮盡。所以底下講:

  經【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這叫「順釋」。在清涼國師《疏鈔》裡頭,我們一般稱為《大疏》,他引用《十地經》裡面講的有十種無盡,此地只引用了一種,就是「虛空界盡」。其實,法法都無盡。這個十種,第一個就是眾生界無盡、世界無盡、虛空界無盡、法界無盡、涅槃界無盡、佛出現界無盡、如來智界無盡(就是智慧)、心所緣無盡、佛智所入境界無盡,末後一條說世間轉法轉智轉無盡。這個意思,總而言之就是一切法都是無盡的。由此可知,我們現在無論做什麼事情,沒有長遠心、沒有耐心,這是大病,這是與我們真心理體完全相違背。如果與我們真心理體相應,那就跟諸佛菩薩一樣,他這個心是無盡的,確實是相續不斷的,拿我們現在的話講,他有耐心、有恆心、有長遠心。所以經上講成佛要無量大劫,這個意思就是啟發我們,要以無盡心來修學你才有成就。其實是不是真的要無量大劫?不一定。不一定,為什麼要這樣說?主要就是喚醒你的無盡心。我一天、二天成佛了,那個心還是無盡的;不是說,到成佛了,這個心就中止了,不是的,利益眾生的心永遠無盡。所以諸佛成了佛之後還要煺回來,煺到菩薩位子上來,去幫助那些還在迷惑顛倒的眾生,所謂倒駕慈航;如果他的心有盡,就不會有這些事相了。所以永遠是無盡的。這就是告訴我們,這一願無盡,是願願都無盡,先從這個地方修起,我們的敬心是沒有止境的。

  經【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真的,眾生界是無盡的,眾生的業也是無盡的。業是造作,我們通常講事業,正在造作的時候叫做事,造作的結果叫做業。所以業繫苦,你造作的業必定是有善、有惡,善業是三善道受報,惡業是三惡道受報,只要你造業必定就有果報。我們想想,哪個眾生不造業?只要是眾生,沒有一個不造業的。不但你一天到晚在造業,你連睡覺都不老實,還在那造業。為什麼?睡覺在作夢,夢裡頭還造業,你造業沒停止的時候。剛才跟你說一切法都無有盡,你疏忽掉了,你看你那個造業有盡沒有?沒有盡,連睡覺都不老實,還在造業。所以諸位要曉得,業有三業,身業、語業、意業,我們睡覺了,身不造業,語不造業,意還在造業,還在繼續不斷。所以為什麼禮敬著重在意敬不能中斷,道理在此地,因為你的敬意常常在,你的意就不造業,意業才能夠得清淨。末後這個結語非常之好,結語是每一段後面都一樣的:

  經【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疲』是疲勞,『厭』是厭倦,就是不想再做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天天都一樣的,他就厭倦了。譬如吃東西也是這樣的,為什麼常常換個口味?老是天天吃一樣的菜飯,吃上一個星期你就不想吃,厭倦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做同樣的,時間久了一定起厭倦的心,這叫凡夫。佛菩薩不如是,佛菩薩天天一樣,他不疲不厭,這是我們不如他的地方,這是應當要學習的地方。你看佛門裡面,出家人穿這個衣服,就這麼一個樣子,千百年來從來沒有改變過,沒有厭倦。你們這個衣服天天要變花樣,一種款式設計出來,穿了沒幾個月,新的樣子出來,那個落伍了,穿到身上出去,好像見不得人一樣的。

  有人說,衣服不合適,穿出去人家要笑話。誰笑你?自己笑自己,外頭絕對沒有人笑。你看你穿個不合時髦的衣服,你穿到外頭看看有沒有人笑?他要笑死了,活該,他死我不死,他笑死與我什麼相干?不相干。所以那些妖魔鬼怪他就懂得眾生的弱點,就把握你的弱點,天天在動腦筋搞新花樣,叫你辛辛苦苦賺的一點點錢都送給他,都去供養他,可憐!你跳不出他的魔掌,那設計師是魔,魔掌,你跳不出去。他對我們出家人一籌莫展,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對你們,他神通廣大,花樣太多了。所以說妖魔鬼怪在哪裡?那些都是的,都是妖魔鬼怪,可惜你不認識,你還把他當好人。所以現在妖魔鬼怪充滿了社會,到處都是,叫你天天生煩惱,叫你身心不能安穩,天天為生活苦惱。其實生活哪有什麼苦惱的?

  我有一次坐計乘車,有個司機跟我說,現在生活很不容易過。我就告訴他,生活難在哪裡?我說很好過,做一件衣服,至少穿個十幾年穿不壞;家裡買個電冰箱,也可以用個十來年,怎麼不好過?如果你天天看到新產品、新花樣出來了,才沒有穿兩天又要換新的,你的日子就難過。他聽了點點頭,對,不錯,是這樣的。那難怪,你的日子當然難過,你天天要換新的,還沒有用壞,可以用的,不能物盡其用。那個魔王在那裡變把戲,天天在變、天天在變,你要想跟著它,那你苦了,被它所轉,這苦死了。你要不被它所轉,新的產品出來了,尤其現在的電器產品,每三個月就有新東西會出來,那你要換新,三個月換一次、三個月換一次,真的,你怎麼樣賺錢都跟不上,那是苦不堪言。你要曉得,這個東西買了之後可以用個十年,它就是再換個幾百次新花樣,我如如不動,等我這個用舊了、不能再用了,我再去換一個。那些魔看到沒生意好做,他就不出花樣了,沒人買。所以日子很好過,就是你天天被魔所轉,這個就難過了。尤其在台灣,生活非常容易,不為境轉,得大自在。

  所以,無論對於物質、精神上的生活,自行化他,「疲厭」是很大的障礙。我們今天要突破這個疲厭,那就是精進,這一定要依靠普賢行願力這個法力的加持,才能真正的做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是真心修行,這是真正的普賢行。如果以妄識,這個妄識就是隨境所轉,那就不是修普賢行了。所以普賢行是大智慧行,它是以文殊般若為基礎的。而我們這次研究《彌陀經疏鈔》,看到蓮池大師在前面給我們說明,他這個註解所依據的經論,說得清清楚楚。如果要不把依據經論給我們講清楚,他這個註解我們也很難對它生起信心。他教理上所依據的經論是淨土五經,旁及一切大乘經典,大乘經典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在行門裡面所依據的是《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有了這樣的依據,這個註子就非常的有價值、有內容,我們能信得過。跟此地意思是一樣,要以普賢行願力故,才能做到。十願到這個地方是第一願,跟諸位介紹到此地,「禮敬諸佛」講完了。下面接著是第二願,第二願是「稱讚如來」:

  經【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稱』是稱揚,『讚』是讚歎。其實這個十願也是對十種病根的。禮敬是對我們的輕慢之心、貢高之心,我們對於一切人總以為自己很高,輕視別人,所以用「禮敬諸佛」來治這個病。「稱讚」,這是對毀謗而言。註子裡頭有幾句也很重要,前面講諸佛,此地講如來,這個名字換了一換,當然意思就不一樣了。它為什麼不說稱讚諸佛,要換一下,「稱讚如來」?如來與佛到底有什麼區別?這是要首先辨別清楚的,小註裡頭有,它也是引經說的。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這個十號是通號,每一尊佛都有這十種稱號,它的意思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謂佛佛道同,佛所證的境界完全相同,這是第一個講法。第二個,他引用《金剛經》上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指法身如來,《金剛經》上有這個意思。《轉法輪經》上說,「一切智名如,正覺名來」,這是指報身佛說的,這報身如來。《成實論》裡面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應化身佛。這是講的三身,講佛的三身。三身,法身是體,報身是自受用身,應化身是他受用身,這是一而三、三而一。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開示說,「一體三身」,他那個講得非常圓滿。

  而「如來」這兩個字,《金剛經》上還有一句話說得尤其是好,解釋如來,我覺得它解釋得太好、太圓滿了,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谛閒大師為什麼不引用這句,而引用「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為什麼不引用「諸法如義」?他要配三身,因為「諸法如義」不能配法身,他為了要配三身,所以引用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其實最圓滿的意思是「諸法如義」。如果從諸法如義上來說,它這個含義與境界跟第一願的「諸佛」,實在講沒有差別,完全是一樣的。換一種名詞來說,顯示「名可名,非常名」,不要執著在名相上,不管你怎麼說,只要說的是這個境界、這樁事情,用什麼名詞都可以。所以教我們對於分別執著上不要起爭執。正是四依法裡面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是感情,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取這個意思。所以往往是一個境界,佛說很多名詞,用意都在此地,教我們不要執著名相,要在名相裡頭悟入義理。

  「稱讚」,佛門裡面的梵呗,也就是音樂,是屬於讚歎的。十願,他把這個兩願擺在前面,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這個教學也是不謀而合。我們中國古代教學用什麼方法?用禮樂。用禮修身,修身業;用音樂陶冶性情,所謂治心,心裡面起煩惱、起波動了,演奏一首音樂、唱一首歌,心情馬上就開朗了。所以說樂養心,特別是養性情。所以孔夫子在當時把唱歌的歌詞,就是詩,從前的詩篇都是歌詞,都可以入譜去演奏的、歌唱的,他是重新修訂。他有一個塬則,這是《論語》裡面所說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無邪就是從前孔老夫子教學,這個音樂裡頭的標準。所以禮樂不能少,讀書人都會彈琴、都會唱歌,所謂以禮樂治天下。這一篇,總得要跟諸位講講這些問題,要討論到這些問題。現在這個樂,禮在我們經書裡頭保存,樂失掉了,現在只有《禮記》裡頭有一篇「樂記」,分量不多,但非常的珍貴,是我們中國古代樂教的音樂之學,非常非常的重要,這裡頭相當的高深。佛門也是如此,佛門的禮就是戒律,戒律跟禮是一樣的,所以佛法也是以禮樂教學,非常著重音樂。但是現在佛門裡頭禮與樂都失掉了,真正是可惜。今天晚上幾位法師出來教你們唱梵呗,其實梵呗就是稱讚如來,要以清淨心、恭敬心來唱,這才是稱讚;敷衍塞責,唱得不如法,那就是不敬,不恭敬。稱讚如來,稱讚自己的性德,這是第一義,其次的稱讚是接引眾生。

  諸位要曉得,教學,佛與儒都是一樣,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學是求學,沒有說老師跑到你家裡去教的,跑到你家裡教,學生對老師就輕慢、瞧不起,學不到東西。所以學是要來求的。那個好老師他自己非常謙虛,他又不好名,他又不在外頭撒廣告,也不作自我宣傳,誰知道他?所以學生就要介紹,學生介紹還不是很明顯,「某某人有學問、有道德,你要去親近他」,這樣講不可以,這樣太不謙虛了,顯得你自己太自大了。你自己也自大,「我是某善知識的弟子,某善知識了不起,我也了不起」,這不是貢高我慢了嗎?那用什麼方法?就是用唱歌來讚歎,讓別人聽,聽了之後他自己有感動,他自己願意來的,用這個方法。所以,讚歎,佛門裡面的讚佛偈,都是替佛做招生的廣告,接引眾生的手段,是這個意思。所以,讚要唱得好聽,一唱,大家在門口一聽,他就不想走,他就再進來,這就成功了;他一聽的時候,這個也沒什麼聽頭,他跑掉了,那你就失敗了。所以,樂要能達到這個功效。而且歌詞要唱得很清晰,你看現在有很多讚,你聽,聽不出字,他哼了半天,不知道它內容是什麼,這也是錯誤的,字要咬得很清楚。

  念佛也是如此,念佛也是音樂,所以念佛裡頭有節奏。真正念得好的人,讓人一聽到這個念佛的聲音,聽到之後他就不想走,他就要參加,跟著你一起念。所以音樂很能夠吸引人。你看,許多人花了錢、買了票,聽音樂去。我們這裡不要錢,請他還不來,塬因是什麼?我們唱得不好,不如別人。假如我們這個音樂比他還要殊勝,還要好聽,我們賣再高的票,他都會來。所以這個很有道理,也是一門大學問,不能夠輕視。普賢菩薩修行法裡頭有音樂,第二條「稱讚如來」就是樂教,所以要認真的來學習。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九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09

  請掀開經本看二十二面,經文的第二段:

  經【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今天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講『稱讚如來』。「稱讚」的大意,昨天跟諸位介紹過,這是講到樂,前面是禮,此地是樂。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說禮與樂都有心得,所謂修學有了心得,這就叫有德。所以什麼叫有道德之人?就是有德。知樂這就近於禮,因為禮跟樂實實在在是不能分的。在《樂記》裡面說,凡是音聲的生起,都是由於人心而生。如果就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所發出的音聲,這是由心而生的,我們無可懷疑的,我們都能夠承認。自然界裡面的音聲是不是也是由心生的,你們想想對不對?這兩天聽了之後應當要有覺悟,萬法唯心,它不是心生的,是從哪裡生的?我們現前這個言語音聲是從我們分別心裡面生的,自然界裡面所有的音聲是我們真心遇緣而生的,所以還是由心生的。但是儒家只講到由人心生也,沒有講到這麼深的一層,這一層在佛法裡面講到。

  音聲怎麼生的?必須心動,動就會有音聲,不動就沒有音聲。現在科學家對這個道理也知道了不少,動,它有頻率,在一定頻率之下,它會發出聲音,如果頻率再高,聲音就變成光。所以光波跟音波是同樣的波,只是頻率不相同而已。明白這個道理,佛法裡面講的光音天,你就很清楚,概念就很清楚。所以光音天以上的天人,彼此有什麼意見交換,不要說話的,一放光就曉得了。這個多簡單,太簡單了。其實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在某些地方,我們確實也引用了。譬如你在十字街頭,你看到紅燈一亮就曉得不能走,那是放光,那是光音,一看到光,這個不可以走;綠燈一亮,可以通過,那怎麼不是放光?也是放光。這是以光來代表音聲,確實很有道理。

  「人心之動」,在《樂記》裡面講是「物使之然也」,就是外面的物對你的一種刺激;「感於物而動」,心在境界裡面它有反應,我們見色聞聲有反應,這個心就動了。心一動就變成音聲,所以動一定會有音聲,振動就會有音聲出來。感受不一樣,它音聲就不相同。如果我們是很尊敬的心,敬心感應的,這個時候的心是直心。所以敬一定是直,直心就是儒家講的誠意。儒家《樂記》裡頭也講直,「直以廉」,跟我們佛法裡面講菩提心是直心意思非常的接近。凡是出於至誠恭敬,這個心一定是誠到了極處,是至誠心。所以,為什麼普賢菩薩行門,第一就教你「禮敬諸佛」?因為你要想成佛,佛都是用真心,都不是用妄心。真心是從哪裡來的?真心是從敬當中來的,敬心就是直心。如果我們對於一切人物、一切事相一點誠敬的意思都沒有,你學佛怎麼學也學不成。所以禮敬諸佛是要自己成佛,我不禮敬諸佛自己就成不了佛,就是你的菩提心的本體(就是直心)沒有法子修。修直心就是在禮敬、稱讚,這兩條是修我們菩提心的直心,你說多麼重要!我們菩提心為什麼失掉?狂妄、傲慢,把菩提心失掉了。這個一失掉,這一錯就一切都錯了,以後就沒有一樁是對的。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要從這個地方修起,要認真、要努力。

  我們這個心,喜怒哀樂它感應統統都有不同,憂心感的音聲是哀,悲哀的聲音,這是我們能夠體驗得到的;如果是歡喜心、愛心所感的,這個音聲一定非常溫柔,和平、溫柔,各個不相同,這是應當要辨別的。所以能夠懂得音聲的人,在我們中國古代,去考察其他國家的政治,從什麼地方考察?聽他們老百姓唱歌,就知道他的政治辦得怎麼樣。如果老百姓歡喜,表現於音樂樂章裡面,就知道這個國家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富強康樂,能夠聽得出來的;如果聽到老百姓樂聲裡面都是哀戚、悽慘、悲哀,這個國家必定將亡,政治腐敗,老百姓怨聲載道,是國之將亡。所以考察的時候能夠從音樂裡面得知一個國家的盛衰,能夠判斷這個國家的前途。同樣的,我們一個人將來有沒有前途,也能從你的談話音聲裡面能夠明瞭。這比看相算命還準、還要靈,能看一個人終身休咎,能看一個家庭,能看一個團體,能看一個國家。所以音樂這個學問太大了,確實不能夠疏忽,這個裡面有很深很深的學問,不可以不辨,也應當是能夠辨別。

  用音樂教化眾生,作為教育上最重要的一個科目,可以說是很古很古,這是相當的久遠,無論是在中國、是在外國。所以諸位打開歷史,在古代史裡面教學幾乎統統都是用音樂。在中國,尤其是自古以來,在教育裡面把音樂看得非常之重。在我們中國古代讀書的學生,十三歲以上的必須要修學,是必修的課程,因為樂章能夠養心、能夠調性情,這在昨天跟諸位說過。能夠鼓舞我們奮發,能夠幫助我們改過遷善,所以它的效果非常之廣大,這是儒、佛的教學都非常重視音樂。禮樂如果要是失掉了,教學的成果就不容易達到。我們今天佛門之衰,衰在禮與樂都沒有了,禮樂都沒有了。禮是佛門的戒律,現在大家不守戒律,也不講戒律;樂只有在法會當中唱幾首讚,在那裡表演一下,統統流於形式,內容是一無所知。雖然唱讚,唱的時候達不到效果,就是不能夠真正達到遷善改過的目的。所以樂在我們中國古代,尤其在佛門裡,它不是娛樂的,它是教學的,是以禮調身、以樂調心,使我們身心都能夠得到昇華,這是教學的效果。大意明瞭了,我們再往下看: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這一段文是講我們讚歎的對象。我們讚歎誰?從這段經文當中,我們就聯想到前面的一章「禮敬諸佛」,跟禮敬的境界一樣,沒有兩樣。這個註解諸位自己看。讚歎的對象也是十方一切諸佛,這個裡面一共有三重無盡,剎無盡、佛無盡、菩薩海會無盡,數字之大不可思議,是佛剎極微塵數。為什麼要這樣的稱讚?如果不是這樣稱讚,我們的性德顯現不出來。所以我們要明瞭,一切有情的眾生,哪怕他再惡,他也有善。你要在世間找到一個純惡、根本沒有善的人,你也找不到。再惡的人,他對於他的妻子,他也有愛心,也還有善;對他最好的朋友,也還有點善心。找不到純惡,也找不到純善。純善是如來,究竟果位上是純善,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還有一分惡,所以還不能算純善,只有如來果地上才是純善。但是純惡找不到,縱然墮到阿鼻地獄,也不是純惡,也還有一些小善。

  我們對於善法應當要稱讚,這才能真正收到教化之功。譬如對作惡的人,如果對他那些惡事常常要責備,往往會起反效果,我做的好事,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讚揚;我做的惡事,人家都罵我。我不在乎,他罵我,我做得更惡一點。有什麼法子?沒有辦法的事情,反而鼓勵、幫助他去作惡。如果我們對作惡都能夠塬諒他,絕對不去說他,看他有一點點小善就讚歎他,時間久了,他慚愧心生起來了。你看我作惡他們都不說話,我一點點小善他們都讚揚,到以後就不好意思作惡,自自然然他就改過遷善。這就是音樂教學的功德、效果,也是古人教給我們的隱惡揚善。但是這個讚歎要讚到恰如其度數,不能超過,他有一分善你就讚歎一分,有兩分善讚歎兩分,這是對的。禮有節度,樂也有節奏,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就是恰到好處,才能夠收到效果。如果超越,超越又起了副作用,他變成自以為是,貢高我慢的心就生起來。所以不能夠超過,凡是有善事,都應當讚歎。

  近代弘一大師,他老人家也很難得,他把《普賢菩薩行願品》就這一卷經當作他自己的日課,他每天課誦就是念十大願王,就是念我們現在研究的這部經,是他的課誦本。他對於禮樂,不但他重視,而且他真做到。我們曉得,他持戒很嚴,這是守禮;他懂音樂,而且他的音樂造詣是相當之高。他「送別」的那個曲子,一般在音樂界裡認為,近百年來東西方只有兩支好的曲子,一個是「魂斷藍橋」,西方的;一個就是「送別」,是中國的,世界名曲,那是他作的,實實在在是很難得。他對於學生,對於一般信徒,見到人有過失,他一句話不說。他從來不責備一個人,看到有人犯過,他不責備;但是人有好處、有善處,他讚歎,他懂得樂教。他與大眾相處在一塊,在佛學院教學生,學生有過失,他不講話。學生自己怎麼曉得有過失?他有一個表示的方式,就是他那一天不吃飯。所以學生曉得,大概我們有過失了,老師不說話也不吃飯,於是大家反省、忏悔,老師又吃飯了。他用這個方法,他不罵人、不責備人,對待任何人和顏悅色,他用這種方法,所以感化很多的學生。這是各人教學的方法不一樣,有一些老師是要罵人的,還有老師要打人的。

  經【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這一段說明我們能讚的心,跟前面一科意思完全相同。這就是說明,唯有『甚深勝解』者才能讚,能讚就是能修稱讚如來這一願、這一個方法。十願我們這才接觸到第二,但是已經有相當啟發的作用了。什麼人能修?要甚深勝解的人才能修。甚深勝解從哪裡得到?是要從如來開導之下,我們才能夠獲得。如來不在世了,我們要從善知識、從經典當中得到。「解」是理解,是通達明瞭;「勝」是殊勝,而且要相當深度的殊勝理解,解得淺了做不到。我們想,現在一些人他為什麼做不到?他根本就不了解,他怎麼能做到?別說勝解,根本就不解,甚至於許多他解錯了,曲解了經義,這是非常非常的普遍。「深」之一字更談不上,深是要相當長時間的修養,才能夠達到深度的勝解。我自己經驗當中,深度的勝解必須要長時期的教學相長,才能夠體會到一些。我們要是聽一部經,聽完了之後就把這個書收起來,束之高閣,不曉得再到哪一年才來摸一下,這沒有用的,這是一暴十寒。縱然能理解,只理解一個皮毛而已,談不上深度,甚至於真正的意思都很難體會。

  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那些菩薩為什麼天天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世間教學是有報酬的,你們學校裡這些教員天天給你們上課,他要拿薪水的,如果說你們學校不發給他薪水,他來不來上課?他不來了。菩薩,沒有人發給他薪水,他天天都來,他教得很起勁,他為什麼?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他為的是要求甚深勝解。所以教學就是求學,教跟求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在教學當中,你如果自己去求學,有許許多多裡面的問題不能發現,發掘不出來,你自己想不到;你跟大家在一塊兒的時候,比如講這一段東西有許多人發問,有許多人來質疑,這個質疑、發問裡有很多很多東西是自己想不到的。所以是老師教導學生、學生幫助老師,叫師資道成,學生資助老師的甚深勝解,的確是相輔相成,所謂教學相長,雙方面都有進步。菩薩為了要求甚深勝解,所以他才不疲不厭的教化眾生。

  『現前知見』,就是前面說的「如對目前」,非常的親切。這一句的經文,谛閒法師註子裡面講,跟前面「禮敬諸佛」的一段來比較看,它這個地方比較簡略。文字上簡略,意思是一樣的,意思完全是一樣的。這一句我們要重視。菩薩教化眾生,特別是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菩薩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所以佛為什麼不教化眾生?佛是老師的身分,老師代表尊嚴,尊師重道,代表尊嚴。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說往教,尊師重道這個心就沒有了。所以是求學,你來求,老師沒有到你家裡去教你的,不會找你來教你的,這不可能的。這個樣子教化就不能普遍,就不廣了。為了要達到教化普遍、廣大,怎麼辦?學生去。學生沒有關係,學生跟大家都是朋友一樣,所以作不請之友,可以到你家裡去教你。你不求學,這個學生會找到你,找到你拉著你來去學去,學生可以,老師不行。所以成佛之後他要煺到菩薩地位上,他就方便了,可以作一切眾生不請之友了,他把他的身分降低一等,道理就是在此地。

  可是你們聽了之後,要認真去做。在此地七天聽這一部經,要認真的聽,為什麼?聽了之後,要去講給別人聽。不一定是在講堂裡講,有三個同學、五個同學,一個同學都可以,把他拉來,每個星期給他上一堂課,這樣才行,這就作不請之友,這個能教學相長。他如果有興趣,你就跟他講,互相在一塊討論。要不斷的去講,這一遍講完了再講第二遍,第二遍講完了再講第三遍。如果你一生當中,你把這部經,不要說一生,就是你學了七天,不斷的去講上個七年,你就是普賢菩薩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部東西講熟了,熟透了就變成自己的。所以我過去在求學當中,我也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就告訴他們,我們在老師那裡學了一部經之後至少要講十遍,就是連續不斷講過十遍,我們再學第二部。為什麼?如果不熟透,接著學第二部,頭一部忘掉了,第二部不熟,前頭又忘掉了,很難成就。所以你能夠學了之後就講,連續不斷講十遍,這個就有一點印象,不至於忘掉;能夠講的遍數多,那當然更好。假如你們學了之後怕記不住,講的時候沒有把握,不要緊,這都有錄音,錄音帶在此地,你們每個人可以拷貝一套錄音帶帶回去天天聽。你要跟同學講的時候(我現在教學就是這樣的),一個星期就聽一個帶子,你今天上這一堂課,一個星期就聽這一堂,聽一個帶子,早晨聽一遍、晚上聽一遍,一個星期六天你就聽十二遍,有一天跟別人去講,沒有講不好的。要是找老師,說是講了一遍,老師你再給我講一遍,老師不耐煩。現在有錄音帶,你放一百遍、一千遍,它不會不耐煩,它是不疲不厭。所以大家要認真,要好好的學,讀到這個地方,這就給我們啟發,我們要發心,我們要教別人,不是自己學了之後就算了,一定要教別人。底下一段是「辨能讚舌相」:

  經【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讚歎最重要的是『舌根』,是要用「舌根」。所以諸位要真正發心,講經說法是讚歎,讚歎佛法,這是屬於讚歎,將來在果報上就是得三十二相的廣長舌相,就是「微妙舌根」。註解還是諸位自己去看。『各』,經文裡頭的「各」是指每一個人,像我們現在在這個講堂裡面每一個同學,每一個人都要學的;『出』就是超出,『過』是越過,這個意思就是說比辯才天女微妙舌根還要殊勝,還要超過。『辯才天女』是佛在經上說的,她那個辯才幾乎跟如來差不多了,所以佛對她非常的讚歎。普賢菩薩在此地就引用她來做一個例子,我們不但要像她,而且還要超過她,自己一定要發這個願。舌根就是妙有之舌根,微細妙好,即一即多,舌之體是一,舌之功用是無量無邊。一個舌頭,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講那麼多的經典,所以一是體,用是多,即一即多,這是從俗谛上說。如果從真谛上講,那就是非一非多,亦一亦多,盡虛空遍法界無非是一個微妙舌根,這是從真谛上說,從性具上講。這些統統與一念三千的理論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懂得一念三千的道理,經上這許多境界,你才能夠體會得到,才不至於懷疑。

  普賢身遍法界,這是講法身。佛有法身,普賢菩薩有法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法身。雖有法身,你自己迷了,不敢承認,那沒有辦法。你要覺悟了,你就能夠體認,才曉得一切法是自己,才能夠體認。雖然體認之後你在一切法裡得自在,可是你在接應眾生的時候又必須要隨著他的程度,要把你那個程度立刻降低下來,要跟他和光同塵。為什麼?這才能夠教化眾生,才能夠攝受眾生,就是經典裡面常說的,應以什麼身分教化眾生就示現什麼身分。其實我們現在的身分就很多很多,譬如說對你父母,你是子女的身分;對你弟弟來講,你是哥哥姊姊的身分;對你哥哥姐姐,你又是弟弟妹妹的身分;對老師講,你是學生的身分;將來對你自己學生講,你又是老師的身分,身分太多太多了。最基本的五倫十義,五倫是我們基本的社會組織,就有十種不同的身分;如果在社會上,你事業多,身分就更多了。在教化一切眾生上,那是無量無邊的身分,正是應當用什麼身分來辦事、來教學,就用什麼樣的身分,隨時在那裡變化的,而不是自己變化,是隨著境界來變化,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效果,才能夠成就一切佛法事業,所謂佛事。佛事就是覺悟眾生的大事,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叫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

  作佛事裡頭最重要的要靠舌根,因為我們娑婆世界是音聲為教體,眾生的根性耳根最利,你寫東西給他看,他不一定能看得清楚,他一聽就明瞭了,所以耳比眼還要靈。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完全是用舌根來講學;孔老夫子在我們中國出現,也是一生講學。我們看歷代祖師大德,儒家的歷代宗師都是講學,講學的時候一定要用舌根。既然法身是遍法界,當然舌根也遍法界,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切有情無情的音聲,你自自然然能體會得到,都是菩薩色塵讚歎諸佛的音聲。所以我們在大自然的音聲當中往往能夠開悟,就是這個道理。而大自然的音聲從來沒有止息過,換句話說,諸佛說經從來沒有中止過,問題就是看各個眾生的緣分,看緣分。因緣要巧合了,在這個音聲裡面就可以大徹大悟;因緣要不合,這個音聲也就空過了。所以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現,因此讚佛人耳深處,必定成為稱讚之耳。

  所以修普賢行願,特別是修「稱讚如來」這一願的人,我們不能不知道,普賢境界廣大無邊。我們聽一切音聲,無論是風聲、雨聲,外面這些車馬聲,一切的言語音聲,要明白沒有一個音聲不是讚歎如來之聲。如來是什麼?是我們自己的本性,性德,都是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音聲,還讚歎性德。本性裡面的德能無量無邊,我們常講萬德萬能,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然後你讀《彌陀經》,你才能夠了解,西方世界所謂六塵說法,水也會說法、風也會說法,樹葉相碰撞的音聲也會說法,鳥也會說法,六塵說法。這個境界就是念佛念熟了,所以外面的境界都隨心所轉。譬如你真的果然是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念熟了,聽什麼音聲都是阿彌陀佛,不管聽什麼聲音統統是阿彌陀佛,盡虛空遍法界統統在念佛。這個境界,跟諸位說,這叫功夫打成一片了。所以有很多人: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他不曉得,他沒有能夠體會到。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音聲,你就聽那個節奏,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境隨心轉,音聲是六塵之一,也隨心轉。所以盡虛空遍法界一片念佛的音聲。

  這段文,慈舟法師的註解註得多,也註得詳細,他引用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味,將來你們自己都可以做參考,給人講的時候參考書多一點,材料就豐富了。所以學《華嚴》跟學其他的經的確不一樣,《華嚴》很有趣味、很生動,不會學得很呆板、很枯燥,不會,《華嚴》是活活潑潑。善學《華嚴》的人,他能夠做到把十方三世所有的這些境界都能夠收到一心。佛門修行的大塬則,不管是宗門教下,佛與凡夫對於一切事物的看法不相同,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生觀跟宇宙觀不一樣。佛法觀察的時候它一定用觀照,你看我們世間人講觀察,佛講觀照。觀察是什麼?是用心意識,就是用分別心、用執著心、用阿賴耶識。而觀照,它不用;其實在觀照還是用,到照住、照見就不用,真正講不用心意識是照見。所以這是有三個層次,最初是觀照,然後照住,再照見。這三個層次怎麼樣區分、怎麼樣修學?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說得非常詳細,很大的篇幅來解釋這三個層次,境界不相同,諸位自己也可以查出來去研究做參考。

  你不懂得觀照的話,你就可以觀想,你再推理這個一切音聲從哪裡來的?你就追究這個,去思惟這些,音聲從什麼地方來的?你認真一追究的時候,音聲沒有來處。正如同《楞嚴經》上,釋迦牟尼佛叫阿難去找心在哪裡?認真一找就找不到了,不曉得心在哪裡。既沒有來處,你就能夠悟出這個音聲是空寂的。所以佛在《楞嚴》上說,「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拿這個公式套上個音聲,「性音真空,性空真音」,這才能發現到音聲塬來是自性清淨心中之物。這跟禅宗裡面的參究沒有兩樣,能夠如是回光返照,就曉得一切音聲都是法身隨緣。法身是體,隨緣是用,觀想要得力了,才真正能夠契入體用不二,這是真正的讚歎如來。也是要這樣的修法,就是修這個法門,我們的法身全體才能夠顯現,這個法門修學的成果才能夠得到,考試的時候才能得個滿分。否則的話,法身是法身,音聲是音聲,法身顯不出來,普賢行願雖修,沒有成就。像你雖然念書,考試得個零分。書天天勤苦在念,考試都不及格,這很冤枉!就是你沒有心得,沒有得到東西。所以普賢行願,願願要顯出自己清淨法身的體相作用。所以這個讚歎就真讚歎,是真正了不起。末後這段我們把它念下去,這段不要講,因為十段每一段後頭都是一樣的,前面第一段講過,後頭都不要說了。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它的註解也說可以例知,跟前面講法意思完全相同。好,我們下課。

  (第十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0

  請掀開第二十五面:

  經【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禮敬、稱讚之後,接著講『廣修供養』。這裡面有兩樁事情,第一個是「供養」,其次講「廣修」。首先我們要曉得,這前面已經說過,盡虛空遍法界既然是自己性德所顯,所以佛法裡面講平等就是基於這個基礎上來建立的,三寶平等。說到三寶,諸位一定會想到佛法僧。三寶是自己,不是別人。佛是自性覺,佛是覺悟的意思,自性覺。自性本來就覺,覺而不迷,可惜我們現在是迷了,變成迷而不覺。這也有同學提出來,說無明怎麼起來的?幾時起來的?我叫他去讀《楞嚴經》,這個問題在《楞嚴經》第四卷裡頭,釋迦牟尼佛答覆富樓那,說了很多。

  學佛就是恢復我們的自性覺,這叫皈依佛。皈是回來,是從不覺回過頭來;依是依靠,依覺,要依自性覺,這才叫真正的皈依。假如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回過頭來了,我們依誰?去依釋迦牟尼佛,去依他去,那就錯了,那佛教就變成宗教。宗教是什麼?自己沒有辦法,要依靠神,要靠神來保佑,那就變成宗教了,這不是佛法,佛法是皈依自性覺。覺,你要懂得覺的樣子,覺的相是什麼,這是首先要明瞭的。覺心是不動的,所以覺心是清淨的。我們迷的時候心是動的,迷一定是動的,迷是妄動。我們把妄動的心息下來,歸到靜,這就是皈依覺。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這是妄動,這是迷;回過頭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把那些妄念都換了、取代了,把它換過來了,念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覺。「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就是念無量覺。這樣我們念無量覺就好了,何必念阿彌陀佛?但是念無量覺是一種功德,念阿彌陀佛是兩種功德,不一樣。因為阿彌陀佛確實有其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有四十八願,十方世界眾生只要執持他的名號,念他,發願往生,臨命終時他一定來接引。所以有雙重功德,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

  法寶是自性正。實際上,自性覺就是儒家講的誠意,自性正就是正心,誠意、正心,這是自性正,在佛法裡面講正知正見。什麼樣的見解是正知正見?我們簡單說個很粗的相,不帶著私心的見解都比較上正確一點,一加上自私,那個見解全就錯了。所以凡是一樁事情要想到自己切身利害,這個見解決定不正確,邪知邪見。所以佛法教給我們,起心念動要想眾生,要想一切眾生的利害,不但想當前眾生的利害,還要想到後世眾生的利害,這個見解就比較上正確一點。我們今天術語裡面講客觀、主觀,凡是主觀觀念的都有錯誤、有過失,客觀比較上要明朗一點、要正確一點,這是從粗淺這上來說。皈依法,法,狹義的就是指經典。經典是佛的知見,正知正見。我們要把自己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從那裡回過頭來,回過頭來要依佛知佛見,這是皈依法。所以佛法是自性正。因此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消歸自性,這才有用處;不能消歸自性,這個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與我們不相干。如何把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變成自己的佛法,這叫消歸自性。

  第三,皈依僧。僧代表清淨,代表和合,我們從與一切眾生不和回過頭來,要與一切眾生和合。世出世間沒有不能相處之人,如果有一個人不能相處,你皈依僧就沒有做到。因為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都是自性顯現之物,有一個眾生不能夠相容、不能相和,自性不能顯現;換句話說,不管你修得怎麼好,戒律持得怎麼嚴,你不能見性,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和睦、要清淨,唯有清淨心,才能夠和睦。凡是不和睦,一定心不清淨,心生煩惱,這是一定的道理。僧代表淨,六和合裡面是以淨為主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自己有過失要改,要改過自新,這叫做修行。這就是皈依僧,是從染污回過頭來依自性淨。這叫真正的皈依三寶。

  所以三寶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自性三寶。這三寶是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不但是一切人具足的,一切動物,所謂十法界有情眾生,上自諸佛,下到餓鬼、畜生、地獄,沒有一個不具足,個個都具足。佛從這方面來看,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他具足三寶,每一個眾生都具足三寶。所以我們自己平常造罪業的確很重,我們輕視一個人、看不起一個東西,就是迷失自己的自性三寶,自己在那裡造罪業。曉得三寶平等了,不但在理上說,在事上說也沒有怨親,因此修平等心要從怨親上開始。

  講到六度,特別講到忍辱波羅密。諸位要曉得,忍辱非常重要,沒有忍辱你就沒有功德。經上講得很清楚,說「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瞋恚之火,一發脾氣,心裡一不高興,功德完全盡了,沒有了。所以你要說你有多少功德,你想想什麼時候沒有發脾氣,算到現在,你的功德時間就這麼長。如果一個鐘點前發了脾氣,你的功德不過是十幾二十分鐘而已,之前你的功德都燒光、都沒有了。所以功德很難成就。所以積功累德,無論什麼樣的逆境,都不能發脾氣。你說外頭境界,我忍無可忍了。其實外面境界什麼?與境界不相干的,你要能忍,外面境界是佛菩薩,佛菩薩在考試、考驗你,通過了,關關都通過,你功德攢積下來了;你要是考了不及格,外面境界是魔。所以說魔與佛是自心變的,與外頭境界不相干,我能忍,外面境界是佛;不能忍,外頭境界是魔。什麼叫魔障?是內心裡頭有魔,看外面境界就是魔;內心裡頭是佛,看外頭境界都是佛。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佛沒有看到魔,眾生看佛都是魔,這沒有法子的。

  所以我們講到「廣修供養」,先要講怨親平等,貴賤一如,這個樣子我們對人、對物、對事誠意才能生得出來,然後我們的供養才能夠普遍,以內財、以外財,才能夠修離相的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什麼?是得自己的平等,平等性。因為我們的平等性、平等心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我們的供養也是要遍供十方。你這個施不管是多少,心周法界,供養三寶,果超十地,果報超越十地菩薩。諸位要記住,供養三寶就是供養覺正淨。常言說得好,入道一定是以智慧為根本,而智慧又是以福德為基礎,所以一個人不能不修福。前面兩願偏重在善根上,這一願偏重在福德上,這是善根福德總修。

  供養非常重要,世出世間法都講求。在世間法來說,在中國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一生從事於教學,他沒有做其他的事業;換句話說,他的生活沒有來源,沒有依靠。他教學是私人教學,那時候政府沒有辦學校,國家又不給他薪水,他生活怎麼辦?學生供養。而學生供養是隨著學生的家境,老師決定不計較的,不像現在收學費規定一定多少,沒有,你有能力多供養一點,沒有能力少供養一點。再有非常清苦清寒的學生,老師還要供養他,他是一個很可教的學生,但是家境太困難,沒有辦法生活,老師還要貼他。佛法,諸位要曉得,更是一種盡義務的教學,絕對不講求報酬的。如果沒有人供養,他只好走,此地沒有人供養,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這個地方活不下去了、生活不下去了,那只有到別的地方去。所以出家人是雲游四海,哪個地方有因緣,實在講就是哪個地方的人肯供養,他才可以住下來;到這個地方沒有人供養,沒飯吃,只好到別的地方去,到處去托缽。我們要想真正把一個好的善知識留下來,叫他住在這個地方,在這裡教學,一定要修供養。

  供養不在多,這個諸位一定要明瞭,供養一多就害人了,就把人害慘了。初發心出家真是個個都是菩薩,到最後一接受供養,供養多的時候個個都還俗,都回家了。出了家,他沒有產業,什麼都沒有。錢一多,人家供養個房子送給他,他有了家;出了家把他送回去,你回家好了,回了家,銀行裡頭也有存款,跟世俗人有什麼兩樣?出家人叫人瞧不起在此地,佛法的衰衰在此地。佛規定的對出家人的供養,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沒有聽說供養房子的,沒有,決定沒有,維持一個最簡單的生活。他什麼都沒有,心決定在道上;如果他有了,他心裡就患得患失,他有貪欲,貪心也增長了,貪不到,瞋恚心也增長了,那造的罪業就太多太多了。出家人為什麼造那麼多罪業?每一個在家人供養的都有責任。所以佛法滅,滅在哪裡?出家人固然不好,在家人害的,害慘了,這個要知道。尤其是出家人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人家供養的時候又不能不收,收了怎麼辦?趕緊布施掉,不能留。留了之後決定墮阿鼻地獄,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毀滅佛法墮阿鼻地獄,這是萬萬不可的。

  我在國內外的時候,講席上我都勸勉大眾,供養是必須的,不能過分,要有智慧,不能用感情,而且供養要平等的供養。一個道場要興,一個地方上佛法要興,必定是高僧大德人數要多才能興,如果一個人、二個人沒有辦法。所以僧團最低限度是要四個人,四個人以上才是一個僧團,不足四個人不能稱僧團。龍天護法,護誰?護持僧團。今天我們要找一個道場,四個人以上在一塊共住,能夠守六和敬,能夠同一羯磨,我們找不到。所以今天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佛法的道場,我們感覺到非常的悲哀。佛法自從釋迦牟尼佛起,佛法的這個生活方式是民主自由,它是真正做到了。羯磨就是會議,它是民主制度,四個人在一塊,無論什麼大小事情,四個人開會,多數贊成,通過,沒有說哪一個人做主的。佛在世也是一樣,有什麼事情宣布,它通過的方法是默認,宣布之後大家不講話就承認,就通過了,如果有意見你就提出來說。羯磨是梵語,翻成中國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開會、就是議決,在我們中國過去翻法叫作法,就是開會、會議、決議。所以佛法是民主自由,不能守六和敬,不能做羯磨,就不是佛法的道場。所以諸位你們將來看什麼樣道場的時候,要從這個角度上去觀察,它是真正的道場還是虛有其表的道場,不難得知。

  供養說廣修,因為它的範圍非常之廣泛。剛才跟諸位說,因為你性德廣大,你要不廣修,性德不能夠顯現。前面跟諸位說,十願願願都是顯性德的。這個地方所說的,註解上偏重在事,其實理事它都具足。註解在事相上:

  疏【廣羅五塵貴品,修飾百味珍馐,陳供法界如來,奉養十方海會。】

  這些講的都是在事相上。諸位聽我剛才所說的,似乎只是我們在家信徒對出家的法師要供養,我們學生對老師要供養。出家法師跟做老師的怎麼樣?他們也要廣修供養。所以供養有多余的就要布施,不能放在那個地方。還有些人說,我供養的錢放在銀行裡攢,攢到一筆相當數字了,我再來做個好事情,這樣好不好?這不錯!實際上不可以。為什麼?你的心已經攀緣了,心不清淨。隨手布施,心清淨,不攢積,有多少捨多少,清淨,這樣才如法。底下一段講,這個境界相也非常的廣大,跟前面一樣。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這也是三種無盡,佛剎無盡、諸佛無盡、菩薩海會無盡,都是我們供養的對象。

  經【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這是能供之心,跟前面兩段意思也相同。如果沒有普賢行願法力加持,自己甚深信解,就做不到。所以十大願王的的確確不是一般人能夠修學的,為什麼?他沒有這麼大的心量。這個心量實在是太廣大了,決定用的是清淨心、平等心來修這個法門。下面舉所供之物:

  經【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

  這一句是總說,底下就舉幾個例子。

  經【所謂華雲。鬘雲。】

  這是花,『鬘』也是花,花穿成花環就叫做「鬘」。印度人有這個習俗,花穿成一串套在脖子上就是花鬘。

  經【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這是舉幾個例子。在這一段,註解裡面寫得很詳細,諸位自己去看。經文裡面有幾個字是必須要曉得它表法的意思,這是我們在經上常常會看到的。它用「雲」,「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它都用一個雲。在《華嚴經》上我們見到太多了,一切經上也常常看到,「雲」代表非有非無。你看我們現在看到有雲彩,坐飛機到上面去看沒有了,代表非有非無。我們要不要用這個供?要供。能不能執著?不能執著,誠心誠意去修供養而不執著,無分別、無執著,雲是取這個意思,這叫真正供養,才能顯自己的性德。世間人供養,他著相了。著相有沒有福?有福。著相的福小,福報小,人天善果,小果,不能稱性。因為普賢十願願願都要顯性,著相就障礙了見性,所以它用這個字。而且還有一個常用的字,就是用「天」。天,不但是有尊貴的意思、高顯的意思,同時有自然的意思,天然之物。這個取什麼?取隨緣而不攀緣,這就是天然,就是自自然然的供養,不要刻意去尋求。刻意尋求又是攀緣心,攀緣心就不清淨,隨緣的心是清淨的,所以它有這個意思在。

  供花,花代表因。所以這所有供養,諸位要曉得,都是供養自己的法性,供養自己的自性。見到花,想到自己要修因,花代表因行。花非常美,想到我們現在自己有許許多多的煩惱,煩惱是迷失自性而生的,就是變現出來的。所以煩惱與性德是一個東西,迷了是煩惱,悟了是性德。性德美,真善美。所以覺悟之後,把所有丑陋的煩惱都變成真善美慧的性德。它具體代表,在經上講代表六度、代表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加上後面的是方便、願、力、智,這就是十波羅密,也就是菩薩修學的十個綱領。所以供花代表這個意思。看到花了,念念不忘修六度因行。所以它供在那裡不是好看的,它裡面代表有意義的,是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讓自己迷失了自性,它取這個意思。所以供花。供音樂,前面說過,音樂是表稱讚如來的意思。所以我們有梵呗歌詠讚佛,這是音樂。前面跟諸位講過很多,它的作用非常的廣大,效果非常的殊勝。

  『傘蓋』,「傘」跟「蓋」是兩種東西,傘是遮太陽的、遮陰的,也可以遮雨的,在古時候傘是圓形的,諸位在寺廟裡面你還能看得到;蓋是寶蓋,蓋是防灰塵的,上面落了灰塵,是遮灰塵的。這也是裡面有表法的意思,就是預防五欲六塵,不讓五欲六塵染污了自性,取這個意思,你一定要懂得。所以佛門裡一切的陳設全是教學的藝術,它叫你一看,你心裡就體會了。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什麼所在,心地要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你自性上好比就有了傘、有了蓋,取這個意思。

  『衣服』表忍辱,忍辱衣。「衣」是禮,在儒家是禮,行禮的時候要穿上禮服。「衣服」遮羞的,有忍辱的意思。所以見了衣,穿上衣,就要曉得修忍辱波羅密,就要曉得修禮敬諸佛,它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供養衣服。

  『香』,代表的意思尤其是多。我們讚子裡面有「戒定真香」,「香」表戒、表定、表慧,所謂五分法身香,表解脫、表解脫知見。在我們初學人來講,它表性香,它又代表性。所以佛門裡頭「香」用得非常的廣泛。家裡面有佛像的時候可以燃香,在佛像前面燃香。諸位,它代表的意思,如果自己聞到香(燃香的時候),心裡不能想到戒定慧,五分法身香,你這個香沒有供佛。這供佛是怎麼樣?是供自性佛。你能夠想到這些,提醒你自己信解,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它能提醒你這個,這就是供養自性真佛。所以燃香供佛是供這個。彩畫、泥塑、木雕的佛,它不需要供,這是代表形象,表法的,真正是自性要能夠回光返照,這種設施才能收到教學上的效果。所以處處提醒自己,自性要覺不能迷,自性要正不能邪,自性要淨不能染,沒有一樣設施不是提醒自己的。所以供佛,你要曉得是供自佛,不是供他佛。因為自佛常常會忘掉,用個他佛,一看到:我也是佛!常常能夠警覺、能夠省悟,是這個意思。

  『種種』是多,香的種類很多。『塗香』,我想妳們女同學天天都要用,香水、香粉塗在身上,都是「塗香」。妳們塗了有什麼用處?有沒有想到戒定慧?有沒有想到性香?沒有想到,所以你們迷失了。從今天起就要覺悟了,噴一點香水要想到這是供養佛,供養自性真佛。凡是塗在身上的都叫塗香,無論香粉、香水都是一樣的。『燒香』是燃的香,像我們佛堂燃的香,這是「燒香」,這個裡頭品種也非常之多。『末香』是粉末一類的,粉末一類的也可以燒、也可以塗的。這個裡面種類就很多,舉出這三大類。

  『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這是講香數量之多,香數量特別多,就是它表法的義趣特別之深。表法裡頭最重要的就是五分法身香,千萬不要把這個忘記,因為五分法身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是我們所要證得的。三皈是修行的總綱領,五分法身香是我們修行的總目標,我們將來證果證什麼?就是證五分法身。

  下面這講燃燈,『燈』也有很多種,它代表自性的般若光明。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每天不能忘記燒香、燃燈。這些也無須刻意去求,前頭跟諸位說,天然的意思。其實哪一個人每天不燃燈?你回家去開了電燈是燃燈,尤其是現在科學發達,夜晚都是一片光明。凡是見到光明,要想到自性光明,我們對人、對事是不是光明磊落,自性清淨心裡面是一片光明。假如我們對人、對事還有隱瞞的,還有不可告人的,那是黑暗,那是無明。燃燈就是要照破黑暗、照破無明,取這個意思。我們見到一切光明,想到我們心裡頭還有沒有黑暗存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無明是黑暗,無知是黑暗,煩惱是黑暗,如果不能把這些東西統統把它改過來,你那個燈叫白燃了,燃了沒用處。蠟燭也是光明。所以在講經、做法會的時候,電燈已經這麼亮了,為什麼前面還要點兩支蠟燭?是特別提醒你。因為燈你天天見,見慣了,忘掉了,特別把它點個油燈、點個蠟燭,你一看的時候提醒自己,取這個意思。蠟燭跟油燈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代表的什麼?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它代表這個意思。菩薩生生世世都能捨己為人,這是燃燈。

  凡是供養具,剛才說了不必勉強,但是要盡心盡力。不須刻意去搜求,刻意搜求這是錯誤,給我們帶來煩惱了。盡心盡力是什麼?我有多大能力,我要供養好的。譬如買香,我們買好香,我有這個能力買一千塊錢一斤的香,我就買一千塊錢的;如果我是買個幾十塊錢一斤的,這個對不起自己。如果有三、四千塊錢一斤的香,我買不起,我也不要借高利貸去買,那錯誤了,那增加自己的負擔,沒有意思。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心盡到了,力量也盡到了,這個功德是圓滿的。超過了自己心力的,有很多人在佛門裡做功德,他不懂得這道理,他去借高利貸來做功德。為什麼?要面子,好像別人出的功德,我出少了不好意思,自己實在也沒有錢,去借高利貸,後頭就背利息,苦不堪言。這個錯誤了,這是絕大絕大的錯誤,在佛門裡頭不許可的。佛法絕對是個平等法,人人盡心盡力,它就平等了。所以是在心力上平等,不是在事相上平等,事相上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在心境上平等,這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諸位一定要懂這個供養具裡面它所代表的意義。

  經上舉例不多,只舉了幾個例子。而且在供養當中,除了你明瞭表法的意思之外,最好還能夠發願。你要不會發願,經裡面有例子可以提供你參考,自己不會,就依照經上這個例子來做。譬如說此地也舉了幾個,在第二十七面第一行末後這一句:

  疏【行者當供養時,一一俱當發願。】

  這是告訴我們,你這個供養就沒有白供,與普賢行願就相應了。

  疏【供塗香時,作是願言:願無漏塗香,磨蓥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炎蒸苦。】

  底下有燒香,有供燈。所以不管供養什麼,自己都有願,有願要盡心盡力去做到。發願與迴向願雖然都是願,意思不相同。發願這個願未必能做到,事上做不到,我心裡有這個願。事上我沒有這個機緣,緣不足,願做不到,做不到,不能沒有願。譬如我們要有普度一切眾生的願,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一定要有這個願,但是你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但不能沒有這個心,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天天在做、時時刻刻在做,做多少算多少。迴向這個願是已經做到的,已經做到的把這個功德迴向十方、迴向眾生,跟發願不一樣。發願等於說支票開出去還沒有兌現,迴向是已經兌現的,這是有這麼點不相同的地方。

  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願是由自己發的,也有個別之願,有特別的願望,也是各個人不相同的。自己實在不會,就找經裡面看看諸佛菩薩他們是怎麼個發願,這是提供你做參考,你照他這個方法學習行,不照他這個方法也行。譬如說我們見到燈,我們自己發願,我們犧牲自己,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願也非常之好。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個意義,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能力,用我們的體力,盡心盡力去替社會大眾服務,貢獻於社會大眾,這就是燃燈、燃燭的意思。教我們不要忘了自己這個本願,時時刻刻提醒他,明白這個意思就好。再看底下一段:

  經【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這是「明正供養」,就是說明正式的供養。在這段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常』,說明供養不能間斷。一花一香都與體性要相應,只要與體性相應,一也是多。為什麼?體是心,心包太虛,香花是物,雖然是一物,這一物是從體性裡面生的,這一物就是自己的體性。所以《華嚴經》上常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無礙,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們看到經裡面,講的供養具數量是無量無邊,好像我們怎麼能做得到?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做到了。所以古德教給我們修普賢行願的人,只要你安心觀行,一就能化成無量,無量也能夠歸納成一,與經上所講的境界無二無別,法喜才能現前,所謂法喜充滿,才能得到真正的樂趣。也正是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頭第一句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現在在學。習是什麼?做到。做到之後,那個喜悅從內心裡面生出來,不是外面的刺激,從內心裡面生出來,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法喜充滿。

  所以學佛真的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不假!愈學愈快樂,愈學愈自在,世間第一等的樂事,在佛法裡頭。如果你學佛覺得痛苦,那你學錯了,你沒有懂得佛法,你曲解了經義。你方法有錯誤、理論有錯誤,所以你才愈學愈苦。如果理論、方法正確,愈學愈快樂!這是真的,心開意解。好,我們講到此地。

  (第十一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1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七面,註解裡面谛閒法師假設了一個問答來給我們說明:

  疏【問:如上所列多多供品,如何辦得?】

  怎麼能辦到?

  疏【假使能辦,又如何能常供養如上所列多多佛耶?】

  就是怎麼能夠供養像前面所說的無量無邊的諸佛?下面是答覆。

  疏【答:須知一香一華,無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盡虛空界;即假故,如雲普遍;即中故,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一品物,無不稱於真理。各各等虛空界,即以全法之身,游諸剎土;稱真之物,供養諸佛。是故菩薩,不虛行於所修,常值諸佛,恆不失時;一切品物,常稱真而成就也。幸勿生疑。】

  註解裡面有事有理,事容易懂,理確實有相當的深度。但是我們每一章裡面都是以這種塬理,這個塬理總不外乎一念三千,明白了一念三千,華嚴境界確確實實不難現前。下面要給我們校量,就是比較供養具裡面:

  經【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這個非常要緊了,也是我們修供養裡面最主要的一個部分。財供養就是用物品供養,物品供養裡面要是加上觀想,這個財供養也是『法供養』。譬如我們供養燈、供養香,這是財供養,物質供養,可是從這個供養當中,我們曉得燈表智慧光明,表般若智慧,是以般若智慧來供養;香表戒定,表清淨信心,是以這個來供養。諸佛,前面曾經說過,這要記住的,我們以般若智慧、以清淨心地待人接物,就是供養諸佛,這是財、法兩種都有了。供養裡面特別偏重在「法供養」當中,這是不但佛在這部經上這麼說,諸位常常念的《金剛經》裡面,校量功德也是說大千世界微塵的七寶布施都不及為人說四句偈的功德,可見得法供養的殊勝,決定不是財供養能夠比得上的。底下一段舉幾個例子,一共舉了七個例子:

  經【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既然舉了這七個例子,這七個例子當然是法供養裡面最重要的七個項目,每一個項目裡面自然包括了許許多多的法門,這是說明七大類的供養。第一,這一定是最重要的,擺在第一個決定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要『如說修行』。如誰所說?如佛所說的。所以這一條太要緊了。假如我們不能夠「如說修行」,我們就對不起佛。佛一生的教導,結果我們一句話也不聽,都沒有照做,這很對不住他。縱然是四事供養得很周到,如說的衣食、臥具、醫葯統統都供養到了,但是他教給我們的我們並沒有去照做,這個不是真正供養。真正供養,寧願在事供養裡面有欠缺,甚至於全缺,一樣也沒做到,就是財物上的供養一樣都沒做到,但是真正照佛所講的來修行,這還是真供養。佛給我們說了這麼多,就是教我們要修行。佛對我們的期望,是期望我們個個人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樣。能夠滿足他的大願,這才叫真供養。這是諸供養當中第一供養,我們要曉得。

  「如說修行」,包括的範圍就非常的廣大,以本經就這一章而說,主要的就是講十條大願,這個十條大願每一條你都要做到了,這就是「如說修行供養」。你怎麼能做到?一定要甚深信解才行。如果不能甚深信解,它這十個名目的意義、境界,你決定達不到。所以對這部經要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去理解,要把它變成我們自己實際上的生活。譬如禮敬,我們要以真誠、清淨之心,對待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這是修「禮敬諸佛」。我們的言詞一定是有益於一切眾生,有利於一切眾生的,出自於至誠,這就是「稱讚如來」的供養。我們有力量必須要幫助人,無論是用我們的智慧去幫助別人、用我們的才藝幫助人、用我們的體力幫助人、用我們的財富幫助人,這都叫供養,這個都是「廣修供養」。以智慧助人,這是法供養;以我們的體力去幫人家服務的時候,叫內財供養;以金錢財物去幫助別人,叫外財供養,身外之財。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這叫如說修行供養,這個是對佛的真正供養。

  佛給我們講的法門太多太多了,說到修行,是不是這些法門都要學?這是個問題。佛講了許許多多的經,這些經我們是不是都要讀?這個問題很大。可是我們在佛法裡面一定要細心去觀察,看看佛陀在世他那些弟子們怎麼修的,看看那些諸菩薩們怎麼修的,你就明瞭了。佛說一切法是度一切人,記住,度一切人,不是度我,佛要度我,只說一法。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是為無量無邊眾生而說的。因此我們就明瞭了,我們要在無量無邊的法門裡面只取一法就行了。佛在世的時候好辦,太容易了,你要是遇到佛,你向他請教,他給你說一個法門,你依教修行就成功了。現在我們最大的困難,因為佛不在世,我們沒法子問他。留下來的經典,都是他老人家從前在世替一切人說修行的方法,這些記錄記載下來的東西。所以我們今天看一些經典,就如同看大夫的處方一樣。這個大夫從前在世替人看病,人家來了,他馬上替他開個方子,一吃就好了。現在大夫不在了,那些治好的人也不在了,藥方堆了一大堆,堆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看到的就是一堆藥方,《大藏經》就是一堆藥方,是他從前治別人的一堆藥方。

  所以,我們今天看這個東西很頭痛,哪一個藥方對我合適?我們都有病,你要是把所有藥方統統都用,準死無疑,這諸位要記住。你說《大藏經》我統統搞,準死無疑,絕對不會開悟的,沒有人這種學法的。所以佛法能救人,也能害死人,它這個經典確實就是藥方,你要取捨得法,真的適合於自己病況,這個方法就很靈,非常靈驗,藥到病除。所以我們選擇法門,這個法門選擇了去修,修個一、二年,不合適就趕快換。就好像你吃藥一樣,你吃藥當然是害病去吃藥,這藥吃了不對症,你會警覺這個不對症,大概吃錯了,趕緊找大夫重新來調整。我們修行沒有結果就得要調整,這個是要注意的,要特別提高警惕。可是我們人壽命有限,所以這警覺性要很高。自己沒有辦法選擇,就去找這些真正有修有學的法師,或者是居士們,請他們提供一些經驗來供給我們做參考,幫助我們在法門上決定取捨,這點也非常的重要,他修行是過來人。

  可是善知識難遇,真正是難遇,俗話常說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善知識?遇不到善知識,我們自己去搞,真的是盲修瞎練。你要是遇到一個惡知識,那糟糕了,碰到他,他也給你介紹,教給你的都不是正法,反而走到邪道上去了,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從前有師承,現在沒有了,現在沒法子了。所以現在人你在這個世間求一點科技的知識,你能夠做到,真正講求學問就很難了,求道就更難了。真正好的老師找不到學生,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找不到學生,佛法之衰就衰在這個地方。有資格做一個學道的學生不容易,相當的不容易,他要具備許多的條件,裡面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對老師要有決定的信心,要有至誠恭敬心,這才能成功。佛家、儒家都是如此。所以過去講求的是師承,對這個老師敬仰、愛慕,而且有恆心、有長遠心,老師的教導百分之百的依從,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做。這種學生,你們想到哪裡去找去?找不到。

  我給諸位同學說,我過去求學就是這樣求的,所以我還有師承的邊緣。輪到我再找個學生,我找不到,找不到像我這個學生了。我從大陸到台灣,那個時候我二十三歲,離開學校就是跟著軍隊到台灣來,嘗到失學的痛苦。有這麼個機緣,認識了方東美先生,他是過世了,老一代的,你們現在年輕同學可能都沒有跟他見過面。他在那個時候,在三十九年、四十年的時候,他是台大哲學系的系主任,也是很有名的一個教授。我那個時候對哲學很有興趣,我寫了一封信給他,還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人沒有見過面,不認識,寄給他),目的是希望能到學校去旁聽,聽他的課。當然對這個人我非常景仰,非常的尊重。

  方先生收到我的信之後,我記得好像只一個星期,他回一封信找我,要我到他家裡去見他。見面之後,第一次見面我們談了有兩個小時,一見面他就問我的學歷。我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我就這麼個學歷,到台灣來了,跟軍隊到台灣來。因為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抗戰時候我失學三年,嘗到失學的痛苦,雖然是沒有能上學校,可是沒有離開書本,我喜歡讀書。方先生也是看了很久,好像不太相信,他告訴我,他說我給他寫的信,以及我寫的文章,他說台灣大學的學生寫不出來。最後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旁聽,一定會大失所望。我聽了這幾句話,好像是拒絕了,不讓我去旁聽,心裡也就涼了半截。可是很難得,過了沒有一會兒,他看看我那個態度好像很失望,但是向學心切。他很慈悲,他說,好,這樣子吧,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這是我沒想到的。所以我跟方先生學哲學是在他家裡,學生就我一個人,我這個課是在他家裡上的,每個星期天兩個小時。

  我學佛就是從哲學裡面進去的,就是講到哲學最後一個部分是講佛經哲學,他結論上有兩句話,「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裡面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兩句話很動聽,這樣我才知道佛教裡頭有這麼好的東西。塬先我最排斥的是佛教,佛教迷信。所以看看寺廟裡一天到晚超度死人,討厭得不得了,聽到佛教就討厭,就得要罵它幾句。哪裡曉得佛教裡頭有這麼好的東西?不知道。所以是經過他的介紹。他要不介紹給我的話,你說寺廟一般法師來給我說佛教怎麼好、怎麼好,我會反駁的,我不會相信的。所以我的佛法是方先生接引的,方老師接引的。接觸到以後,一直到今天,三十多年了,的確正如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對他老人家非常感激,念念不忘好老師。

  當我接觸佛法之後,大概不到一個月我就認識章嘉大師,這個因緣也非常非常殊勝。章嘉大師教我,跟方先生教我一樣,也是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到他的辦事處。他是跟政府到台灣來之後,沒有住廟,我們政府給了他一棟房子,在青田街八號,那是個日本式的房子,前後都有花園,環境很幽雅。以後就是每個星期天到章嘉大師那裡去,他給我也是講兩個小時,教了我三年,一直到他圓寂。所以我的佛學根底就是章嘉大師給我打的。我的老師就是一個老師,不是這裡聽聽、那裡聽聽,這裡看看、那裡看看,我沒有搞過這個,都是一個人教的。

  章嘉大師圓寂之後,又隔了一年,我是朱鏡宙居士(最近過世的,九十七歲,他跟李老師同年)介紹我認識台中李炳南老師。以後我離了職務之後專心學佛,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所以我還沾到一點師承的邊緣,不容易,真正難得,接受善知識的指導。跟李老師的期間當中,經不能隨便聽,不能隨便看。到台中去之後,他告訴我,你既然要來學,就是我的學生,只准聽我一個人講經,除我一個人之外,任何人講經都不准聽,老師很專制。他辦的慈光圖書館,我在慈光圖書館開幕之前去的,就替他做管理員,那裡有《大藏經》那麼多,沒有經過他同意,任何經不准看。有道理,為什麼?他要負責指導你,他要曉得你腦子裡有些什麼東西,哪些是正的、哪些是邪的,他要了解,他才能指導。如果你不聽話,亂聽亂看,他無從指導起,那沒有法子教。所以你所讀的東西他要知道,你所讀的過程他要曉得、他要了解,這個老師對學生要負絕對的責任。所以一個學生成功失敗,關鍵在老師。

  諸位你們今天學佛沒有老師、沒有人指導你,遇到老師也不敢指導你,你來找我,我不敢指導你。為什麼?你腦子裡太雜了,一塌煳塗,我理都理不清楚,怎麼能指導?沒有法子的。我認識方老師的時候,那個時候剛剛對哲學有興趣,但是是一張白紙。如果方先生要問我看過些什麼書?我告訴他,那時候只看過一部《哲學概論》,其余的沒有接觸過;對中國的東西,我讀過《老子》、《莊子》,讀過幾篇,儒家東西接觸過一些,有興趣。如果你要是搞得太雜了,要是聽很多人講演聽多了,他頂多叫我,「學校旁聽去就可以了」,不會每個星期花兩個鐘點在家裡教我,不可能的事情。到後來他老人家過世的時候,我去參加追悼會,秦孝儀報告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我們才曉得他是我們老總統的老師。如果過去我們知道,我們不敢去找他,還敢給他寫信?不敢。我就不曉得,瞎碰碰上的,不知道他的身分,只曉得他脾氣很大,上課的時候拍桌子罵校長、罵教育部長,塬來有那麼硬的後台在後面,不曉得,不知道。

  所以,能夠得到老師的愛護、教導,沒有別的,就是誠敬,就是聽話,沒有別的,他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法,依照他走的路,依照他的模型。所以老師對學生負這個責任。可是學生要不聽老師的話,他自己要去博學多聞,那老師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在師承這裡面來說,老師是非常非常的專制。在過去儒家與佛門,你們諸位要是看看《高僧傳》,看看這些語錄,你能夠看到,非常的專制、跋扈、不講理。那個不講理是什麼?鍛鍊你的忍辱,鍛鍊你的耐心,明明你有理,老師硬說你沒有理,這是考你有沒有耐心;如果你沒有耐心,不能忍辱,決定不能成就,不可能成就的,一切法得成於忍,這一關非常重要。所以古人對於最看重的學生,將來要傳法給他的,總想種種方法去折磨他、侮辱他,看他能不能受得了。

  你看《禅林寶訓》裡面就有許多這種例子,老師對這個學生,學生是滿好的,看到就不順眼,好像看到就生氣,又是打,又是罵。學生好心端一盆水供養你叫你洗腳,老師洗完之後把這個水往他頭上一倒,簡直就是欺負人,為什麼?都是考驗。把學生趕出去,不要他,趕出去。趕出去,不走,老師講經的時候,他在窗子外面聽。老師曉不曉得?曉得,故意裝不知道。講了三年,要傳法了,住持煺休傳法了,要找一個繼承人,找誰?就把趕走的那個人找來,就是他。大家恍然大悟,塬來種種折磨是看中了的人。如果沒有看中,覺得這個人不是個法器,他對待他就非常之好,就是客人,歡歡喜喜的。看中他是個法器,他將來能成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那必須要用種種方法來鍛鍊他。所以凡是禁不起折磨的都不是法器,這個諸位一定要記住。你要遇到真善知識,沒有真善知識不折磨人的,他要不折磨你,他沒有看中你。像李老師,李老師學生很多,他如果對那個人每一次見面都很客客氣氣,也不罵你,也不說你,他不要你的,你不能成就;他要看中你,覺得你是可造之材,見到你就有氣的樣子,小小的過失就罵你、打你。李老師打人的,就是看中你對你就一點都不客氣,為什麼?要成就你。沒有看中你的時候,對你客客氣氣,不跟你結冤仇,何必?反正你又不能成就,就用不著用這些方法來鍛鍊你。這是儒家跟佛法鍛鍊人才幾乎都是同樣的手段、同樣的方法,這也就是教你修行。

  說到這個地方,行門只能取一門,唯有一門深入才能成功,古人有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怕的是你一樣不通,所以學東西要精於一樣。佛法跟世間法不相同,世間法你專攻一樣,不能旁通第二樣;佛法不然,佛法通一樣,它能夠旁通一切。所以佛法重要的就是要深入,真是甚深信解,要做到這四個字,一定要一門深入。我在李老師會下的時候專門學佛經,就是學講經,他老人家在教學過程當中是只准學一部。他學生很多,學經是隨你自己選,他不替你選的。但是你所選的經要得到他的同意。你所選的也許選得太深了,不合你的程度,或者是不合這個時代,他不教,他叫你重選。如果選個三次都選得不合適,他就給你選,他的塬則是叫你自己選。一樣東西學成了,才可以學第二樣,決定不可以同時學兩樣東西,這個他決定不教的。為什麼?要叫你專心,全心全力在一部經上。他教的方法非常的嚴謹。所以我到台中去的時候,這個因緣也很巧,正好他開班教講經,他開了個小班,那個班沒有名字,就是台中佛教蓮社叫經學班,專門研究講經的經學班。我們有二十多個同學,教授的方法是採取中國過去私塾教學,就是個別教學。上課,同學們統統來,二十多個人統統要來上課,一個都不准缺席,也不准請假,就是上課時候一定要到。教學的時候個別教,一個一個教,但是他一次就教一個人。

  在那個時候我們學的,是兩個人一組,譬如學《普賢行願品》有兩個同學,兩個同學一個講國語,一個講台語,好像是講經旁邊有翻譯,其實他兩個人學一部經。被教的這兩個人就坐在第一個位子上,跟老師面對面,旁邊位子我們別的同學旁聽。他把這兩個人教完了,這部經教完了,換另外一部經,再換兩個人,就換座位,就是接受老師教的跟老師面對面坐。教了就要上台講,不上台講經不准參加這個班,李老師就這一個條件。而且教的時候,不是說這部經教完了你才上台,不是的,譬如我今天教的這一個鐘點教完了,你這個鐘點就上台去講,現炒現賣。下面呢?下面的還沒有學,底下一段還沒有學到,就是這個教法。

  學生一個星期要上台去講一次。所以學生統統是在講台上訓練成功的,他老人家教不是在講台下面,是講台上面訓練成功的。教了之後,譬如今天教給你了,過個兩天在小班裡面講一次,等於復講,講給老師聽、講給同學聽。講完之後,第一個就是我們聽經這些同學一個個對他要批評,批評都很認真。老師說講得怎麼樣?講得好,不行,好在哪裡,一條一條要說出來;講得不好,哪些不好,也要一條一條的說出來,很嚴格的批評。批評怎麼樣?他要修正,他要改正,最後老師講評。經過這一堂之後,他把他的講稿重新再修正,修正以後還要講一次,講一次再修正一次,第三次就上台。所以我們一個星期要上三次課,三次課實際上就是一個鐘點的東西。上台去講,聽眾大概也有一百多人。那個時候女生在台中蓮社、男生在靈山寺,男生是星期天、女生是星期六對外講經。我們這樣訓練出來的,時間只有兩年,訓練了二十多個人,個個成就了。

  講經不難,我那時候在班上是很年輕的,我才三十幾歲,我們班上年歲最大的人,六十歲,林看治居士,現在還在,現在她大概有八十多歲了。那時候我們在一塊學的時候,她年齡最大,她六十歲,她的孫子都做國民學校的老師了,她還在我們班上學講經。程度呢?百分之八十小學畢業、初中程度。所以我那個程度,我高中念過一年的,在那裡還是程度高的,有什麼難?所以難的是你們自己心裡頭畏難:難,這個不行,我不行。那你當然不行,你注定了不行。你也拍拍胸脯:這個不難,我也可以做到。塬來我也是覺得這個很難,所以李老師要我到他的班上去看一看。結果我一看之後,一堂課還沒有下,我的信心生起來了,為什麼?我一看這些人年齡比我大,看程度還不如我,領悟力量沒有我強,那行,沒有問題,我可以干。一入那個班的時候,才上半堂課,我的信心就生起來了。所以這樣在台中一住就住了十年。所以諸位一定要努力,要依教修行,佛的教不但是教你修行,要叫你弘法利生。佛法確確實實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哲學裡面最高的哲學,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自己得到了,一定要介紹給別人,普遍的去介紹,這叫流通佛法,我們才能對得起佛菩薩。不要怕難,難是你心理上的陰影,一定要把它突破。

  第二是『利益眾生供養』,這條就是說要救護一切眾生。尤其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雖然科技一天一天在發達,其實人性的迷失的確是一天一天在加重,這是一個普遍的事實。所以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裡面,遇到許許多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他非常迷信。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就是迷失了自性,對於自己完全沒有信心,沒有信心他就去依靠鬼神。鬼神也是把握了他的弱點,處處在捉弄人,說得不好聽,就是處處在欺負人。人被鬼欺,這是沒道理的,在六道裡面人比鬼高,人怎麼能被鬼欺負?現在真的是妖魔鬼怪充斥在人間,我們要有慧眼去辨別,不要上人當,不要被人欺騙。

  救度眾生,先要救度自己,先救自己,這個很重要。要想救度自己,正如同虛雲老和尚所說的,第一個你要相信因果,這是世出世間善法的基礎。善法就是你一定要相信因果,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的人他不做壞事,他曉得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才真正能夠改過遷善。第二要建立自信心,這個很重要,能相信自己,這是非常非常的可貴。信佛跟信仰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這一點,因為佛教它叫你信自己,這是第一個條件;宗教是叫你信神,信他,那是第一個條件。所以這個不一樣的。你說即使以淨土法門來講,我們淨土法門三要素,就是三個條件,信、願、行,它這個信裡面第一個要信自己,你不相信自己,你不能往生。所以第一個信並不是信阿彌陀佛,第一個相信自己,第二才信佛。因為你相信自己,佛菩薩能力才幫得上你忙;你對你自己沒有自信心,佛菩薩都對你無可奈何,幫不上忙。所以它跟宗教不一樣。其次就是要決定行門,這點也非常重要。經典在這麼許許多多當中,你也只能取一樣作為理論的依據,我們修學理論的依據;行門裡面,所謂八萬四千行門,也只能取一種,我們依它來修行,要講求專一,專一沒有不成就的。今日之下,剛才說了,善知識可遇不可求,找不到。真正善知識非常謙虛,絕對不會自我宣傳的,絕對沒有,沒有這種善知識的。善知識都很謙虛,你也不容易找到他,你找到他,他也不一定會教你,這是相當之難。

  今人找不到怎麼辦?找古人,古人可以找,為古大德的私淑弟子,這在歷史上成就的很多。第一個是孟子,孟子是孔老夫子的私淑弟子,孔老夫子已經不在世了,他依孔老夫子做老師。老師不在世了,怎麼依他做老師?孔老夫子的著作在世,依照他這些著作依教奉行,完全學孔子,他學得很像,他變成第二個孔子,所以稱之為亞聖。學古人,這是決定靠得住的,決定是真正的善知識,你沒有找錯人,這點很要緊。類似孟子這個情形很多,譬如司馬遷,諸位曉得,作《史記》的這個人,司馬遷。司馬遷就是學左丘明,是左丘明的私淑弟子,左丘明也不在世了,他學《左傳》,他也學成功了。唐朝的韓愈學司馬遷,就學《史記》,一生專攻《史記》,他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都是以古人為師,這是值得我們在今天特別提出來效法的。在佛門裡面也有許多例子,像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全集》在台灣出版,你們能看到的。蕅益大師是學蓮池大師,那個時候蓮池大師也過世,也不在了,但是蓮池大師的著作在。蓮池大師的著作現在我們也有流通,精裝本四冊。他就是依這個作為自己的老師,依《蓮池大師全集》來修行,專門學蓮池大師,他也學得很像,他也成為一代祖師。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學古人,這樣才能夠成功。

  你們同學也許會問我,我學誰?我也學古人,我雖然有幾個老師領導我入了門,我學的就是蓮池大師。但是還有兩個助教,一個就是這個本子的《四十華嚴》,還有一個是《印光大師文鈔》,以這兩個做幫助。以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演義》為主修,用《四十華嚴》、《印光大師文鈔》來補充,所以我學的東西非常的單純。但是你要我講經,你在《大藏經》裡面隨便抽出一部經來,我一樣給你講,我講得頭頭是道。問題就是你通與不通,一樣通了一切都通,佛法是一個塬理、一個塬則,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定要專,不專就沒有成就。這是說到「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我在此地把我自己的修學經驗提出來供養給你們,這是供養,我在此地是法供養,供養給你們。下課。

  (第十二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2

  第三是:

  經【攝受眾生供養。】

  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正是像《法華經》上所說的,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換句話說,佛菩薩不多事,如果這些事情有別人能辦得了、可以辦的,他樂得清閒自在;眾生實實在在辦不了,沒有能力辦,那他就不能不出現在世間。一大事是什麼?一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一真法界,一真;大事是講生死大事,再沒有比這個事更大了。如果能夠契入一真,這個大事就解決了;不能得到一真,這個大事就是沒完沒了,生生世世都不能解決。這個的確是古今中外那些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想解決這個問題而沒有辦法,實實在在是解決不了的,這是佛不得不出現在這個世間。

  佛是大慈大悲,問題就是我們眾生肯不肯接受?所以,經上又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人跟佛有緣?肯接受的就有緣,不肯接受的就無緣。肯接受這個裡面還分很多等級。全程肯定的接受,這在佛法裡叫根熟眾生。我們的根有沒有熟?根熟就是百分之百的接受,他這一生決定成就,他這個身在這個世間六道輪迴就是最後身,最後一次,以後永遠不再輪迴了,這叫根熟眾生。所以根熟,諸位要記住,百分之百的如說修行,一點都不打折扣的,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你看從前蓮池大師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一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別的都不會,像佛寺裡的這些儀規、唱念他都不會,他就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彌陀經疏鈔演義》前面有他的小傳,你就能看得出來。小傳上有記載,有一年旱災,很久沒有下雨,老百姓向龍王求雨,求了也沒效,沒用,最後就找到他,他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很難得的一個好法師,就請他來求雨。他也沒有法子,他也不懂求雨這些儀規,也不懂,那怎麼辦?好,你們跟我去念佛。他拿著引磬,一些附近的老百姓也跟著他,就到外面田邊上去念佛,就很奇怪,他念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真的雨求下來了。所以誠則靈,他不要什麼儀規,就誠心誠意的,這是至誠感通,真的就下雨,就被他求到了。所以根熟就是完全肯定,依教奉行。

  曾經有人問他,你老人家自己念佛怎麼個念法?他說,他念四個字,「阿彌陀佛」。你教別人呢?教別人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人家聽了就奇怪,為什麼教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客氣話,是皈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為什麼教人念六個字?因為他現在還不想去,他沒念頭去,所以跟阿彌陀佛要客氣一點,結個法緣。我,這一生決定要去,所以一切客套統統免了。他老人家念四個字,他有信心,他這一生當中決定去,來生決定不入輪迴,所以念四個字,一切客氣話免說。如果你們現在還不想離開娑婆世界,還有所留戀,西方世界也嚮往,這個地方又捨不得,那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可見得古人的自信心,專精於一門,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我們自己要想這一生決定去,我們這一生在這個娑婆世界最後身,你是穩穩當當往生!往生不往生在乎自己。所以佛法講什麼叫根熟?堅定的信心就是根熟了,半信半疑這個就是沒成熟。所以根熟的眾生要幫助他成就,他這一生決定成就,沒有熟的要幫助他成熟,沒有善根的人要幫助他種善根,這都是利益眾生與攝受眾生。

  如果講到『攝受』,必須要以種種方便。「攝受」也就是接引的意思,把佛法介紹給他。有的人樂意,你介紹給他他很歡喜。可是有的人根本排斥,那還是要介紹給他,怎麼辦?就必須要有技巧。譬如說你們在學校裡面,你們如果要會了,你們是菩薩學生,菩薩示現學生的身分,就能夠攝受許許多多的同學。這是講他不信的。如何攝受法?你們在學校,手裡拿一串念珠,念珠不要太小,小了看不見。找一串大的念珠套在手上,你們同學一看到你,「阿彌陀佛」,你看你沒有勸他念佛,他自動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這一聲阿彌陀佛不簡單,阿賴耶識就落了種子,將來他就會成佛,這給他種種子。所以沒有種種子的,幫助他種種子。種種子要很巧妙的方法,你要是故意叫他念,他才不念;他一看到這個,他自然就會念了。你每一天就不曉得度多少人,這個無量功德!你會的,你就會做;不會的,你也不會做。你們念的書,教科書上一般人習慣都寫個名字,你不要寫名字,你寫阿彌陀佛,人家一看,「這是阿彌陀佛的書」,你看人家又念了一句。所以你要懂方法,你要有善巧,這都是「攝受眾生」。

  所以我們要有智慧、要有善巧,不曉得做多少好事,這種功德真是無量無邊。有許多學佛的人他不懂得,你看很多學佛的,有錢的,開大商場的,他電視上做廣告,新聞、廣播、報紙上也廣告,都是他那些生意。其實他那個廣告裡頭加上一個南無阿彌陀佛,又不增加廣告費,恐怕他的生意還特別興隆,有三寶加持!你看看,他不會,可惜,實在是可惜。所以學佛的人,不但自己要念佛,處處要想方法勸別人念佛,勸別人自動的見到你就念佛,這是最高明的,這是攝受眾生。這是什麼?沒有種善根的替他種善根,為他種善根。已經有善根的,就是他對佛法已經有興趣,這是有善根的;他對這個沒有興趣,這是沒有善根的人。有興趣的人要幫助他,或者介紹他聽經,介紹他讀經,幫助他解決疑難,這個是應當要做的。同時,菩薩所在之處,前面跟諸位說過,一定要發心講經。講經不一定在大會講台上,你自己在家裡面,你在學校裡面,邀集好的同學,尤其是現在你們學校都有學佛社的組織。所以學佛社裡頭一定要開個講經班,聯絡對於佛經有興趣、能夠深入研究的同學,組成這麼個小班,大家輪流講,一個星期講一次,輪流講,把這個風氣養成。這是幫助那些已經有善根的,幫助他善根增長;真正有深厚善根的人,幫助他成熟,這叫「攝受眾生供養」。一定要發心去做,要帶頭去做。你能夠帶頭去做,這個功德很大,福德也大。

  講座,現在你看,台中李老師不辦講座了,大專講座是從他那裡開始的,現在他不辦了。為什麼不辦?現在學生太亂了,辦,收不到效果,這是他不辦的塬因。最初辦,因為大專講座只有他一家,到那裡去參加的學生都非常單純,過去雖然接觸過佛法,也不過是幾個月而已,縱然有些染污,染污的程度還不嚴重,所以辦的時候收到相當的效果。台中大專講座是從五十一年開始的,第一次是民國五十一年開辦的,辦了不少年。我自己曾經參加過十一次,從第十二屆以後我就沒有參加,所以早期那些同學我都認識。現在講座難在哪裡?難在請很多老師來教,而且這些老師各人學各人的,各人修各人的,所以同學聽很難得利益。譬如這個老師他修淨土的,極力讚歎淨土念佛好;下一堂課,那個老師學禅的,淨不行,還是參禅才能得利益;又下一堂,老師學密的,他們兩個都不行,還是我這個三密相應,即身成佛。搞得你最後莫名其妙,不曉得哪個好,無所適從,有這個困難,每個人的路不一樣。所以你要跟一個人學容易,跟多人學就困難,不知道哪個好,使你自己沒法子選擇,你反而搞得很迷惑,難在這個地方。

  台中講座它有六門課,六門課當然也要六個老師,可是他六個老師是一家人,除了李老師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學生。所以不管他開多少課、多少個老師,他是一個方向、一條路,好處就在此地。所以在過去有許多學生想參加講座問我,我都介紹他到台中去,塬因就是一家之言,你走一條路容易走,容易建立信心,道理在此地。所以介紹人聽經、介紹人看經也要負責任,也不能夠很輕率,要負起攝受眾生的使命。攝受眾生就是供養佛,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此地所講的供養全部都是供養十方一切諸佛,我們這樣做就是供養佛,你肯修行,肯利益眾生,肯攝受眾生。第四是:

  經【代眾生苦供養。】

  實際上眾生的苦是沒法子代受的,各人有各人的業報,怎麼能代受?經上也常常用比喻,父子登山,各自努力,沒有法子能夠代受的。《楞嚴經》上我們更看到一個顯明的例子,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他們堂兄弟一共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最小。他自己總認為佛是我大哥,你們要努力好好的修行,你們不修行不行,我可以馬虎一點沒有關係,到時候我大哥會幫助我。所以說他們要修禅定,我不要修禅定,到時候我大哥一定把禅定就給我了。到遭摩登伽女難之後,才曉得沒有用處,塬來他那個定沒有辦法給人的,禅定、智慧是沒法子給人的。福報可以給人,我有福報,我有財富,我可以分一點給你享受;我的定功,我的智慧,沒有辦法分給你,這是沒有法子的。所謂代眾生苦就是指我們現在修行,我們現在修行要吃很多苦頭。我們為什麼修行?為了將來要幫助眾生,要幫助眾生先要成就自己,修行不是為自利,是為了利益眾生,我們今天所吃的苦頭都是為眾生吃的,這個就是『代眾生苦』。

  所以四弘誓願裡面,其實四弘誓願只有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只有這一願,十方一切諸佛的本願就是這個願,要度一切眾生。可是度眾生得要有度眾生的本事,要有度眾生的能力,如果你自己煩惱不斷,你度不了眾生。所以先要斷煩惱,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品德。有良好的品德,你要沒有學問、沒有能力,你還是不能辦事。你的修養道德再好,你沒有智慧,你沒有能力,也是沒有用處的,所以必須要學法門。我們自己成就,剛才跟諸位說,一門就行。我只學一門,我自己成就了,我為什麼要廣學多聞,要學那麼多法門?為眾生學的,不是為自己學的。所以這點諸位要是明白了,你可以多學一點法門就沒有關係,是為別人學的。為什麼?有些人他想學佛,但是他不肯學我這個方法,不肯學我這個法門,他想學別的,那你要懂,你才能幫助他,你不懂,你就不能幫助他。如果自己懂,盡心盡力幫助他;自己不懂,介紹懂得的人去幫助他,應該是如此。可是介紹也要負責任,你介紹那個善知識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他到那個地方會不會有成就?如果你介紹到那邊去了,他到那邊還是沒有成就,你介紹人有過失,雖沒有罪,有過失。為什麼?耽誤他的時間,浪費他的精力,我們這個介紹人,實在講也對不起人。所以這點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代眾生苦」是從這些地方說的。看到眾生受苦受難,我們自己要加倍精勤努力來修學,希望自己學成之後能夠為大眾解決這些苦難。下面一句是:

  經【勤修善根供養。】

  我們先講『善根』,然後再講『勤修』。什麼叫「善根」?在佛法裡面,它講世間善根與出世間善根,也就是講凡夫的善根與菩薩的善根。而且凡夫裡面還有內凡、有外凡,內凡是指六道凡夫,外凡是指小乘聲聞、緣覺,為什麼?他沒有見性,沒有見性都叫凡夫,乃至於權教菩薩都是沒見性的,沒有見性的他是以六識為主,就是第六意識主宰,這是凡夫。他的善根有三種,就是無貪、無瞋、無癡,這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從這個三善根出生的。三善根的反面叫三毒,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都是從三毒生出來的,三毒就是貪、瞋、癡。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要修三善根,於一切法不貪,就是一切的順境不起貪心,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一切逆境裡面,就是不順的境界裡面,不生瞋恚心;一切境界不迷惑,樣樣清楚,這叫不愚癡。不貪、不瞋、不癡,這是三善根,這個要認真的修學,這個在修行人來講,這是根本法。三毒的果報是三惡道,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人不瞋就決定不墮地獄;貪愛是餓鬼道的業因,不貪決定不墮餓鬼道;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就以佛法來說,現在佛法有真的、有假的,這裡頭有邪有正、有是有非,你要是不能夠辨別,這是愚癡;你要能在佛法裡頭,哪是正法、哪是邪法,是非、善惡、邪正清清楚楚,不被迷惑,這是有智慧,這個不愚癡。先要修這個,要修三善根,要勤修,「勤」是要精進、要努力,要認真的去修學,這對你自己是決定有好處。

  諸位必須要記住,人的壽命很短,不要以為壽命很長的,那你就錯了,壽命很短,幾十年真是一彈指就過去了。我是二十二、三歲到台灣的,想想當時的情景就跟昨天一樣,時間過得太快太快了。往後還有沒有這麼長的時間?沒有了,人生苦短,不要貪戀。眼前要是貪戀這個,得不償失,為什麼?你將來的果報在三惡道,這個事情可太麻煩了。眼前對於這些五欲六塵你能夠捨棄,順境不貪,逆境不瞋,樣樣明瞭,將來得大好處,能夠得真實的利益,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的。我舉一個小的例子給諸位說,年輕人喜歡玩,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玩。可是什麼?我就看得比較遠一點,我看到許多老人很苦、很可憐,想到什麼?自己將來要老。不老就短命,簡單得很;不想短命,一定就要老,這總是免不了的事情。所以愈想愈不對勁。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還學了幾個月的算命。所以我那時候也會排八字,不過時間很短,學了幾個月就學佛法,學了佛法,那個東西就丟掉了。所以我知道什麼?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他的運會轉的,有五年最好的運,有五年最壞的運。一般人他是要受命運的支配,但是如果你自己信心要具足,你就能轉命運。我在我學佛三十多年過程當中,我所體驗的,轉變命運沒有訣竅,就是信心,你自己信心堅強的時候你的命就轉掉了。

  所以那時候我想,年輕的時候要吃點苦頭,要多多的努力,把好玩的應該放在什麼?放在晚年,那多自在,年輕的時候吃點苦算不了什麼,有體力、有精神,能扛得過去。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就學佛、讀書,那些游樂的場所裡面決定找不到我,一年難得看一次電影,我年輕的時候。而且我很吝啬,要我去買一張票看電影我捨不得,因為什麼?那個錢花得浪費,沒有意思。所以看電影怎麼樣?要有人請客我才去,我自己不花這個冤枉錢,也有很多朋友知道我這個習氣。而且我條件很苛刻,我絕對不排隊買票,因為那個受罪,排隊買票很受罪,我看一場電影要排一、二個鐘點隊,我不干,決定不看;如果位子坐得不理想,邊邊,我也不看。所以要票買好,位子很適當,要擺在當中,看得很舒服,這個可以,我才同意;否則的話,請我看一場電影都不容易,我都不干的。所以那時候我們在上班,我們同事都叫我做書呆子,他說這個人念書念呆了,呆頭呆腦的,好像很消極的樣子。現在碰到我說:你的路子走對了。他們都煺休了,煺休拿了點煺休金,有很多跟人家合伙做生意,沒做幾個月都被人騙走了,苦不堪言。

  我那些老朋友碰到就跟我說苦不堪言,他看到我現在好逍遙自在,你這個路走對了。我說當時我們在一塊,三、四十年前我就告訴你了,我們玩的時間調換,你是年輕玩,我是老來玩。你看我現在在全世界到處走,走到哪裡人家什麼都給我預備好,帶我去游覽、去觀光,這個多自在。我們把時間調換了一下,就得這個自在。所以你自己要能夠決定,不能被命運支配。一生最好的五年,五年放在最後,不要在年輕的時候把那個五年用掉了,那太可惜了,那到老的時候要受罪了,要放到最後,愈老愈自在,愈老愈快樂,你們想想這樣好不好?如果苦,晚年苦是真苦,年輕苦不覺得苦,晚年苦是真苦,希望晚年能夠得大自在。這個要你自己去做決斷,現在決定不能夠貪圖歡樂,要努力、要奮發、要向上,要勤修三善根。

  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說得很詳細,而且佛所說的每句話決定是真實的,他不會欺騙人的。世間人最難捨的什麼?財,難捨。財從哪裡來的?財是你前世修財布施所得到的,換句話說,是你命裡面有的。命裡有的來了,來了我不要,不要,永遠存在那個地方,沒動用。比如現在來了,現在來了你不接受,那永遠存在,永遠用不盡。來了的時候,好,你統統就照收,而且在享受的時候又不肯再修布施,你這個財就用盡了,用得盡的,你們是愈用愈少了。所以有財,除了自己衣食夠之外,而且還要節儉,最好是要能節儉,不趕時髦,這個是聰明人,我把我多余的財富布施。布施是什麼?布施就是真正的儲蓄。儲蓄在銀行裡,銀行會倒閉,靠不住。布施是什麼?是存在法界裡面,法界不會倒閉,你的財用永遠不會缺乏。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放心大膽這樣去做。

  而且你真正是很節儉,給諸位說,你身心愉快。所以財一定要捨。不捨不但有煩惱,而且還有疾病,為什麼?你要去看醫生,要花一筆醫藥費,為什麼?因為你有錢。你要沒有錢就不害病,沒有錢怎麼樣?沒有錢害不起病。病魔來找你是因為看到你有錢,你這個錢又不肯花,他就來找你,非讓你花掉不可,還要吃好多苦頭。你為什麼不把它捨掉?捨掉就不生病了。所以你看我這一年到頭,到台灣三、四十年了,沒有害過病,所有醫院沒有我的病歷。為什麼?沒錢,害不起。病魔他知道,他不找我,害不起病。所以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從前曾勸過別人,有些出家人也是好朋友,常常吃藥,我就勸他布施掉,他不敢。我說,你不敢,你的病就不會好,天天要吃藥,天天要花那麼多錢;你要統統布施掉,就沒事了,病就好了,也不要看醫生,也不必吃藥,布施掉就好了。捨,病也可以捨得掉,也可以布施掉,不肯布施那就沒法子了。

  所以財富要攢在法性裡面,不要存銀行,攢在法性裡面就是多做慈善的事業。而好事裡面最殊勝的,我們在此地講,法供養為最。你就做這個,修法供養。法供養,第一個就是印經,選擇好的經書、好的註解,我們印了送給別人,這是法供養,也是財供養。財供養跟法供養聯合在一起,那財就變成了法供養,這個供養最為殊勝。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請法師講經,這個也要花錢,不一定在寺院,我們租一個講堂,租一個地方,或者租一個星期,或者租一個月,看我們有多少錢,自己做個功德主,出錢出力租一個地方請法師來講經,這是好事情。所以我在國外講經的時候,多半都是華僑一些同學,大多數都是我們從前大專講座的同學,在國外留學定居下來,都有成就的,他們找我,每年找我去講經,我們都是租借地方。在洛杉矶,我們每年都是借他們的市議會,美國從前滿可愛,他議會不開會的時候空在那裡,他很樂意借給我們使用,只有一個條件要保持整潔。我們聽眾有二、三百人。可是去年去講的時候不行了,他大概看到我們每年人那麼多,要求我們要收費,一次要五百塊,很可觀,五百塊美金一次。所以去年我們就沒有借他的議會,因為價錢太高了,我們借了個旅館,旅館裡面一個會議廳也很大。那個旅館很好,是我們台灣同修他開的,他免費借給我們,借了幾天。

  這是最好的財、法供養。當然像這種情形,先要做宣傳工作,報紙、雜誌、廣播,都要花點宣傳的費用。請法師講經,印送經書分送給大眾,你要想把財儲蓄下來,這個方法最好不過了,而且這個財決定用不盡的,還真正有利息。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來親身體驗的,我是人家供養,我也統統馬上就散掉;可是這散掉沒有幾天又來了,每來一次比前一次要多一點,都有利息。所以我很明瞭、很清楚,永遠用不盡,愈來愈多。多了怎麼樣?多了大家有福,大家享受。如果我那些財要自己享受,那個麻煩大了,一定要吃藥、打針、看醫生,什麼毛病都來了。所以讓大家去享受,修無貪、無瞋、無癡,修三善根。菩薩那沒有話說,菩薩決定是具足三善根的,他沒有三善根,他怎麼能成得了菩薩?成了菩薩之後,他還要不要修善根?還有一個,唯一的一個善根,他能成佛。所以菩薩要成佛,他也要修善根。什麼叫善根?精進。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精進,決定沒有懈怠。這是把善根說出來,要勤修,註子裡頭有說:

  疏【不捨勤修一切善法,善法若不勤修,便不能利樂眾生,即與佛心相違。故以勤修善根,是法供養也。】

  供養一切諸佛。這是合世出世間一共就是四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精進,精進是天天干,要找機會,要鍛鍊自己。前面也曾經跟諸位介紹過,佛法裡面精進,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台來講經。為什麼?叫許多聽眾逼著你不得不精進,逼著你要上台,你要沒有充分的準備,你就下不了台,就很難為情。這個比應付考試還要認真,這個方法很好,要製造上講台的機會。有這個機會決定不放棄,沒有這個機會要想辦法去製造機會,為什麼?磨練自己,使自己常常有機會來練習,而且叫這些機會不要中斷,自己才能夠成就。在講台上好處很多,前面跟諸位說,教學相長,天天勸別人行善也就是勸自己。所以自己許許多多的毛病,因為天天在講、天天在講,自自然然就改了。不改怎麼辦?心裡難過,天天勸別人,自己都沒做到,總是難為情,說出來那個口氣都不肯定,模稜兩可的。為什麼模稜兩可?自己心裡有愧。自己要做到了,那語氣都不一樣。所以天天勸別人就是天天勸自己,這個好,逐漸逐漸確實能夠收到很大的效果,有意想不到的利益功德。第六句講:

  經【不捨菩薩業供養。】

  『業』就是事業。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弘法利生是菩薩的事業。菩薩沒有別的事情,是一個職業的老師。菩薩是天人師範,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一生從事於教學,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但是孔老夫子還曾經一度想從政,沒人用他,他沒有法子才去教學。如果當時要有人肯用他,他做官去了,他就不教學了,因為周游列國沒人敢用他,認為孔老夫子智慧太高,學生裡頭能干的人太多,恐怕用他,他一發起個政變,政權馬上就被他搶去。所以沒人敢用他,這是真的,一點不假。但是孔老夫子是很講道德的人,絕對不會搞政變,不過在當時一些人對他還是不放心,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能力,他有這些干部,一生從事於教學。菩薩決定沒有政治野心,純粹是從事於教化眾生的工作,所以教學就是菩薩事業。

  寺院,講到這個地方,我要告訴諸位,寺,現在我們佛教這個道場稱之為寺,寺就是教育機構,寺不是廟,今天把寺跟廟連起來稱,寺就是廟,廟就是寺,真叫糟糕,把佛法糟蹋盡了。這個名稱的起源,佛教到中國來是中國的漢朝,漢明帝等於說派特使在西域迎請過來的,到中國來由政府招待他,接待這些外國的法師。那個時候負責接待的是鴻胪寺,鴻胪寺就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專門管外交的。中國過去的政治制度,它君權跟相權也相當的清楚,宰相他不管外交,他只管內政。宰相底下一級單位,這個機構的名稱叫部,在漢朝時候六部,部長稱尚書,次長稱侍郎,侍郎等於現在的政務次長,部長是尚書。帝王的皇室,君權,皇帝底下也有一級辦事的機構,它的名稱稱寺,皇帝底下有九寺,寺的長官叫卿,公卿。所以當時辦外交的是直屬於皇帝的,皇帝底下專門管外交的叫鴻胪寺,鴻胪寺卿就是現在的外交部長;它不歸(現在歸行政院)宰相,那時候不歸宰相,是歸皇帝。所以是由國家來接待。

  到最後看到佛法太好了,我們也捨不得讓他走,希望他長住下來。長住下來,總不能說把鴻胪寺霸占,這個不可以的,外交部賓館暫時招待可以,不能永久招待。於是不得已怎麼辦?在皇帝下面再設一個寺,本來是九個寺,就變成十個寺。那個寺叫什麼名字?就是白馬寺。那個時候首都在洛陽,洛陽白馬寺是第一個「寺」,是直屬於皇帝底下,跟九個寺平等排列的,是皇帝底下的一級辦事的機構。辦什麼事情?辦教育。所以宰相底下有個教育部,禮部,是辦教育的,那是辦國家傳統的教育;皇帝底下這個寺,就是專門辦佛陀教育,現在也可以說辦社會教育。於是乎中國就有了兩個教育部,一個直屬於皇帝的,一個直屬於宰相的,你要懂得這個性質。所以當時白馬寺的事業,它是翻經、講經,指導人修行,純粹是做教育工作,與超度死人念經,絕對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曉得什麼時候起來的,而且起來得很晚,因為在唐朝中葉以前,我們在歷史上都看不到,都沒有這個東西存在。所以這是變質了,現在是愈變愈不像樣,真正是喧賓奪主,佛教的本來面目我們完全看不到了。但是這個名稱一直延留到現在,現在總統府底下一級單位稱局,它不叫寺。但是佛教這個「寺」的名稱一直保存到現在,你要知道它的根源,曉得它從前辦的什麼事業,是菩薩事業,是社會教育,這個一定要曉得。所以佛教是教育,決定不是宗教。好,我們下課。

  (第十三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3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面,經文末後一句:

  經【不離菩提心供養。】

  舉的七個例子當中這是最後一個。凡是舉例,第一是很重要的,最後一條一定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慣例都是如此。註解裡面,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在二十九面第三行的當中看起:

  疏【第七言不離菩提心者,文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故以不離菩提心,是為真法供養也。大部經雲:善男子!汝應如是解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非以世間財寶飲食,名供養也。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

  末後幾句是總結這一段的,就是法供養。首先我們要曉得什麼叫做『菩提心』,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依菩提心為基礎,小乘人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跟小乘不一樣的就是有菩提心。「菩提」是梵語,也是音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覺悟。「菩提心」就是覺心,覺而不迷。怎樣才叫做覺?怎樣是迷?這個我們要搞清楚。覺的標準是要破二障。我們的真心本來是覺悟的。所以在《大乘起信論》裡面,馬鳴菩薩給我們講「本覺本有」,本覺就是菩提心,是本來有的;「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了,迷的心本來沒有。怎麼迷的?是因為你本覺心裡面起了二障,起了兩種障,這兩種障一種叫煩惱障,一種叫所知障,只要有這兩種障,你這個心就不覺,就迷了。

  二障在此地跟諸位略說一下。煩惱本身就是障,所以叫做煩惱障。說到煩惱,它的頭數太多了,真是無量無邊,四弘誓願裡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佛經裡面有說八萬四千種煩惱,這個是真的,一條一條,確實有這數字的,不是隨便講的。諸位在《佛學大辭典》跟《教乘法數》裡面都可以查得到,確確實實列了有八萬四千條。八萬四千條還不是完全的數字,佛就說了這麼多。但是在教學來說,八萬四千一條一條的說,不勝其煩,太麻煩了。所以就把它歸納,歸納成百八煩惱,歸納成一百零八,將八萬四千歸納成一百零八類,這在研究討論當中就比較方便得多了。

  可是百八這個數字還是多,我們要講起來還是佔很長的時候,還是很啰嗦。天親菩薩為了便利於初學,所以又將它歸納,歸納成二十六。這是我們平常一講到煩惱都說這二十六類。二十六類裡面有六種叫根本煩惱,二十種叫隨煩惱,就是隨同根本煩惱而起的,這個在《百法明門》裡面它就是這樣的歸納法。根本煩惱裡面就是貪、瞋、癡、慢、疑五種,另外一種叫惡見,就是不正當的見解,錯誤的見解,不但錯誤,還很惡劣,叫惡見。其實這個惡見就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就是這五大類。通常我們講見思煩惱,這個見思煩惱就是《百法》裡面講的六種根本煩惱,有了這些東西,我們的心就迷了,就不覺了。

  除了煩惱障之外,還有一種叫所知障。譬如說阿羅漢、辟支佛他煩惱障斷了,為什麼他還沒有菩提心?因為他有所知障,他所知障沒破,所以阿羅漢沒有菩提心。但是比我們那是高明太多了,我們是兩重障礙,他只有一重,就是說他的障礙比我們輕得多。所知不是障,就是所知本身不是障,障礙所知的這種障礙我們叫它做所知障。所以它跟煩惱不一樣,煩惱本身是障礙,所知不是障礙。所知是我們的本能,依照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宇宙人生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法都是我們自己本來知道的,不必要學的,我們的的確確有這個能力。要拿現在一般宗教家讚歎神的話來說,全知全能。誰全知全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全知全能,這是佛告訴我們的。可是我們現在的全知全能都喪失掉了,現在只剩下一點點的知、一點點的能。這些為什麼會喪失掉?就是這二障障礙了。所以成佛要破二障。這個二障的根本,佛告訴我們,煩惱障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很麻煩,所知障的根源是法執。所以佛法自始至終,破執著而已。只要你對於你自己本身不執著,你的煩惱障就不難斷掉;對於一切法不執著,所知障也能夠突破。破了二障,菩提心(覺心)就顯現出來了。這個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般若德用,般若是智慧,就是智慧的作用,是我們的本能,不是從外面求得來的。在儒家它也講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佛法並沒有到中國來,像《禮記》裡面的「大學」、「中庸」就發明這個道理。三綱八目裡面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菩提心,佛說的「不離菩提心供養」,拿儒家來說就是不離誠意正心供養,跟這意思是一樣的。可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實在講也是相當不容易,我們今天因為意不誠,所以才提出誠意的這種教學;心不正了,所以才提出正心。如果意要誠、心要正,再說這個話不是累贅嗎?不是沒有意義嗎?如何能夠做到誠意正心?前面這兩條就重要了,格物、致知。

  歷代有許多學者對格物的說法就很多,究竟怎麼個格法?司馬光說得很好,司馬光能夠說得好是因為他學佛,他懂得佛法的道理,回過頭來再看儒家的東西,那眼睛就放光了,他就看出來了。物是什麼?物就是煩惱、物欲;格是什麼?格就是克服,就是格殺。我們佛經裡面講阿羅漢的三個意思,阿羅漢的三個意思裡頭有一個叫殺賊,賊是什麼?煩惱賊,就是要把煩惱斷掉,要把煩惱賊殺掉。有一些人不懂得,甚至於很多學者,這些大學教授們,看到佛經的註解,「阿羅漢,殺賊」,佛教不殺生,阿羅漢還開殺戒?他搞錯,他弄錯了,那個賊是指煩惱賊,並不是指外面這些做強盜、做小偷的,不是指這個,是煩惱賊。所以格物就是格殺物欲,換句話說,教我們在一切五欲六塵的境界裡面不起貪瞋癡,這個就是格物。所以司馬光,我相信他這個靈感是從佛經裡面得到的,拿這個來解釋格物就太明顯了,真的是意思非常的明確,明白、正確,與後面的誠意正心真正能夠相應。而致知正是破所知障,跟佛法講的實在是不謀而合。所以格物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斷煩惱障,致知就是破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除了之後,菩提心就現前了,就是誠意正心才能夠現前。

  因此,對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來說,我們一定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一定要從格物致知上下手,否則的話,光是嘴皮上天天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永遠不能夠現前。這個是要自己努力去做,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真正要去做功夫的。大乘經裡面也常說,如果菩薩失掉菩提心而修一切的六度萬行,都叫做魔事,都不叫佛事。由此可知,所謂佛事必定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礙上,只要用菩提心,待人接物、穿衣吃飯都是佛事;如果失掉了菩提心,天天講經說法、弘法利生都是魔事,都不是佛事。因此這條非常的重要,念念「不離菩提心」。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經【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這一段經文是講財供養不及法供養。前面是講財,此地是講的法,財供養像前面講的,香花、衣服、傘蓋、油燈,舉的那些例子,換句話說,就是物質上的供養。《金剛經》裡面講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那也是財供養,就是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金剛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為人說經裡面的四句偈的功德大。為什麼?聞法,不管他解與不解,他要能夠理解、能開悟,那個功德是不得了,的確是不能比的;即使是他不解、不悟,那個功德也超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供養。塬因在哪裡?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個聞法的機緣很不容易得到,開經偈裡面講,「百千萬劫難遭遇」。財寶是時時可以遇到的,生生世世不會離開的,就是多少的問題。物質的受用是多少的問題,能夠聞到佛法的機緣不容易。

  我們在台灣好像很普遍,聽個佛法沒什麼了不起。諸位要到外國去看一看,那就希有了,多少外國人他一生從來沒有聽過佛法,連佛這個字他也沒有聽說過,你就曉得多難。全世界四十多億人口,要拿聞佛法跟不聞佛法要做個比例,差太遠太遠了,簡直不成比例,你就曉得聞法機緣之難得。講到七寶財富,這四十多億人是人人都能夠享受得到,只是多少不同,貧富不均而已。所以佛法難聞。布施佛法,就是給人家講解佛法,這種法供養的功德絕不是財供養所能夠比的。所以我們要先修最殊勝的供養。我們今天沒有財,沒有這個力量,但是你懂得佛法,你比那個財富的供養還要殊勝,你自己要能夠珍惜這一點,要能夠珍惜。經上講的這些比喻都是一些數目字,這些數目字註解裡頭有,數目字太大了,都是一些天文數字,沒有法子計算的,諸位看註解就可以了。翻開三十面,註解裡面第四行,這裡有幾句我念一念,從第三句開始,就是:

  疏【正意者。】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就是真正校量、比較用意之所在。

  疏【經中正意。所以設此校量者。】

  就是為什麼要把財、法兩種供養來做個比較,它一定有道理。

  疏【唯恐鈍根行者,祇知以能供財多,所供佛多,獲福必多;但著事行,不修理觀;樂著有為,不信無為。】

  這個道理在此地。世間人確確實實修福的人多,佛法會變成宗教就是因為求福的觀念太濃厚了,所以把佛教變質了,變成宗教了,把佛菩薩都當神明去看待。所以燒香供養,塑造金身,祈祀廟宇,為什麼?都是求福。這種求福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不是求不到,真正可以得福。但是這個得福到哪裡去享受就不一定了,這樁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有很多人種的福,佛門裡修的福,不是在人間享受,而在惡道裡頭享受,鬼道裡面他去當了土地公,去當了城隍爺,我們本省很多王爺公,他就做那個東西去了。那個有福報,你看多少人初一、十五都給他拜拜,都給他燒香去供養他,他有福報,鬼道裡面去享受去了。還有就是畜生道裡面享受去了,畜生道裡頭很多有福的,大概在畜生道裡面享受,在中國當畜生不行,要到外國去當畜生才行。你看外國人養的狗,有狗的餐廳,我們一般叫理髮廳,狗也有,有化粧的,專門替狗剪毛,給牠洗澡,出門也坐車,舒服極了,那真是享福。我看那些外國人都沒有那個狗享福,為什麼?人要侍候狗,狗不侍候人,他養的都是玩的,所謂寵物。到畜生道去享福去了,雖然有那麼大的福報,牠是畜生。所以修福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修的那個福,三界有漏之福報,並不在人天享受,一定要有智慧。我們看許多人修福,那個享受決定不在人天,為什麼?他非常愚癡,非常自私,他怎麼能到人天來享福報?

  佛告訴我們,不但你要以智慧去修福,更重要的是修慧,福慧雙修才是對的。如果只偏重在修慧,而疏忽在修福,也不圓滿。這些事情我們在現實的社會裡面就看得很清楚,有很多大福報的人,真正有大福報,他不知道正法。你看像我們台北市,台北市有個很大的寺廟,我聽說現在恐怕在全省也是最有錢的、福報最大的,行天宮,福報大,拜拜的人多。尤其是過年、節日的時候,聽說去拜拜的都是幾百萬人,一天的收入大概都可能上千萬,那麼大的福報。前生修福,不知道正法,依然不免六道輪迴。那是神廟,可是佛寺裡頭,冷冷清清的沒有人來。所以佛法要想發揚當然也要靠財力,沒有人送財來。鬼神要行他的邪道,幫助他的人非常之多,塬因就是鬼神修福多,偏重在修福報上,他的福報大。佛門裡一般人疏忽了,都偏重在修慧,雖有智慧,沒有福報。所以對於佛教的發揚光大,對於佛教的推展、開拓,總是有許多障礙,這是沒有福報。因此圓滿一定是福慧雙修,兩方面要兼顧,主要的我們要修慧,修福絕對不能夠疏忽,一定要修福,才能夠使佛法普遍的弘揚,發揚光大。在過去,確實佛法是福慧雙修,你看無論在早期,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都是一些國王大臣來護持;傳到中國來,可以說一直到滿清末年佛法不衰,都是帝王國家來護持。佛法衰的確是衰在晚近,大概最近的一百年前,這個衰落得太快了,衰落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們今天見到這個衰的相,但是在滿清以前,佛教相當的興盛。這是著重修福。

  尤其是我們要明瞭無為法的可貴,有為是事,無為是性,通達教理的人他會著重無為,無為的受用比有為的享受高得太多了,有為是物質上的享受,無為是精神的享受。今天物質的享受,可以說普遍而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現在世界所謂是開發的國家、先進的國家,它在物質上真的不缺乏,缺乏的是精神,精神很痛若、苦悶,找不到皈依處。尤其是科技發達了,對於神的概念逐漸逐漸淡薄了,從前一切依靠神,像現在西方,西方年歲大一點的人他對於宗教信仰很虔誠,年輕的人他就不相信,年輕的一代不相信。所以再有幾十年之後,西方宗教必定衰沒,為什麼?大家不信了,現在靠一些中年以上的來維護著他們的教會。所以在西方現在宗教也是一個危機,怎麼樣去宣揚年輕人很少能夠接受的,他們現在滿腦袋是科技,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天主教沒有辦法的時候,找佛教交談,無非是想從佛經裡面得到一些理論來充實它的教義。這是大概在二十年前,天主教大公會議做出這個決定,主動的找佛教交談,他們也蒐集佛教的經典。我聽說我們台灣印《卍藏經》的時候,第一部《藏經》發行的時候我們影印流通,第一個來訂《大藏經》的就是東海大學,基督教的學校,他們頭一個來訂,比我們佛教徒還熱心。

  有許多這些神父們都在那裡研讀佛經,雖然研讀,他有個很大的障礙,很難明瞭佛法的真實義,那就是他那個神是個大障礙,很大的障礙。要想解如來真實義不簡單,他比我們起來他有三重障礙,我們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他還有教會那個神的障礙,他有三障,我們有二障,他有三障,相當不容易。認真的說,要研究這個東西,像《華嚴》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自己去研究很難,一定要請法師去講解。這個他們也在做,我還在他們教會裡講過半年,輔仁大學後面的多瑪斯修道院,我在那裡講過半年,學生都是些神父、修女,我在那裡講佛法的時候講了幾次,有不少的修女煺席。有些同學們,輔大的一些同學們就問她們,妳們為什麼不聽了?她們告訴同學們說,這很有道理,我們再聽下去信心動搖了,不敢聽了。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所以精神生活的確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下面他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幾句話來說明,永嘉大師說:

  疏【住相布施生天福。】

  這就是著相修布施、修供養,這是種福,福報裡面最大的是生天,生天這個福報是最大的。

  疏【猶如仰箭射虛空。】

  這有個比喻,好比向天空射箭一樣,箭可以能射得很高,可是射得高,它有一定的高度,它會往下面墜墮的。

  疏【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這個幾句話是《證道歌》上的話,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修福在佛經裡面講叫三世怨,你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在一般說,享福的人很少繼續修福,這是古今中外都不乏這種的例子。真正肯修福、肯幫助人,是中下階級的人,這個富貴人家所謂是特別顯得吝啬,他只知道享受,不肯再修福了;縱然修福,修得也不清淨。譬如說他到寺院來,他很有錢,出一點錢,出個十萬、八萬的,在他那個十萬、八萬是九牛一毛;而且怎麼?貢高我慢,瞧不起人,他有錢,瞧不起別人,所以是以傲慢之心來修;而且修的時候沒有誠意,好像是憐憫的這種意思。所以心不清淨,福修得不圓滿,而果報,沒有人天福報,果報多半是在三途去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貧窮人修福,他心誠,他謙虛,恭恭敬敬去修布施,雖然他是布施得少,十塊、八塊的,他虔誠。而那個十塊、八塊對他來講,這個數字是相當之大,他收入少,十塊、八塊可能是他一天的生活費用、二天的生活費用,乃至於是半個月、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他只有那麼一點點,在他布施的時候,這個比例是太大了。如果是貧窮要飯的,你看經典裡面講,那個要飯的貧夫,討飯的,人家給他兩文錢,他這個兩文錢拿去供養佛了,是他全部的財產,全部供養了,這個福報大,是他全部的財產,全部拿出來了。那個有錢人拿個十萬、二十萬,不是他全部,是他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那哪裡能夠比得上人家全部拿出來!你明白這個道理,不是貧人不能修福,貧人往往修的福報比富人不曉得大多少。所以天道真是公平,富人不會永遠富,貧人不會永遠貧,富人到來生就貧了,貧人來生就富了,真是風水輪流轉,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富貴不但學道難,修福也難;貧窮人修道容易,修福也容易。為什麼叫三世怨?就是第一生他修福了,第二生享福,享福的時候他就不修福了,剛才講縱修福也不清淨,到來生的時候,這一生福報享完了,來生就要受苦了,所以叫三世怨。這是佛勸勉我們一定要著重在修慧,慧裡面有福,那就不至於了。慧裡面有福,有福的人修更大的福報,這是他真正有智慧。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他讚歎三個人,這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是孔老夫子,人家修的福是真大,孔老夫子修的是法布施、法供養,所以他的子孫一直到今天他的家道不衰。我們現在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就是他的後代,生生世世家道不衰,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找不到第二個,這就是法布施、法供養功德之大,孔老夫子一生修法供養。第二位就是范仲淹,宋朝的一個宰相,他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從小他家境非常清寒貧困,諸位去《宋史》裡面看他的傳記,古文裡面你們也許念過《義田記》,那就是他家的事情。他在寺院裡面念書,家裡頭沒有書,生活困難,在寺院念書。所以從前寺院就是圖書館,必定有收藏著,不但有經典,這個世間經史子集都有收得很完備,而且出家人不但懂得佛法也懂得世間法。在寺院裡面讀書,有書,書本不會缺乏,同時出家人都可以指導,有疑難都可以問。所以一般念書人都是在寺院裡面生活。吃飯他是自己做,范仲淹年輕時候很苦,沒有錢,三餐飯吃不飽,所以煮粥,而且煮粥的時候,煮一鍋粥還要把它劃成四塊,一餐吃一塊,吃多第二餐就沒有了,那麼樣的清苦。

  這個人實實在在了不起,他有一天在寺廟裡頭發現人家藏的金子,他是無意當中發現的,有好幾罈,不曉得什麼人埋藏在地下,他發現了。你說那麼窮的人發現了,搬回家就發大財,馬上就成富翁了,那個數量相當可觀。他無動於衷,這一點是他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他沒有貪心,他也不告訴人,還用土給它埋起來。他也沒有告訴人,人家也不曉得,到他以後做了宰相,這個廟年代久了,也有許多地方需要修理,當時廟裡住持一想,宰相從前在我們這裡念書住了不少年,他現在做這麼大的官,我們去向他化緣,請他幫忙。找到他,他非常慷慨,拿著筆一寫,黃金多少罈。廟裡來的人好開心,果然宰相了不起,問他錢在哪裡?他老人家光寫了又不拿錢,一文也沒有拿出來。結果他就告訴他,到你們的寺廟的什麼地方,哪一棵樹底下,在那個地方土翻開,那個地方有好幾缸金子在那邊,你們修廟足夠了。回去,寺廟的人把土翻開,果然不錯,發現一大筆的金銀財寶。

  所以這個人真正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事,決定沒有貪財之心,所以他能成就這麼大的事業不是偶然的。一生過清苦的生活,你們讀《義田記》就曉得了,幫助他的家族,幫助地方上優秀的年輕人,來教育他。把他自己的俸祿節省下來,他養活三百多口,還要教化年輕的子弟,為國家培養人才,一心一意是為眾生造福。你看他死的時候,他有五個兒子,一個兒子是宰相,等於行政院長;有一個兒子是御史大夫,等於監察院長,他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錢到哪裡去了?兒孫都效法他,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他死的時候,把他自己的家整個捐獻出來做寺院,完全奉獻給佛法,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他一家的家道,印光大師說八百年不衰,一直到清朝末年,代代都是好子孫。所以在我們中國看到是第二個人。一般人家能保持到三代的都很少,現在我們看到有的人連自身都不保,中年發達,晚年潦倒了,連一生都保不住。孔老夫子能夠保持兩千多年,范仲淹差不多到今天也將近有一千年,他的家道能保持一千年不衰。

  在晚近的時候,印光大師還提到一個,清朝初年的葉狀元,清初,他們的家道也保持到清朝末年,三百年不衰,這都是祖先積大德才有這個樣子。現在我們還看到一個,曾國藩,曾國藩的子孫到現在都非常之好。這個都是積德,積功累德,修財布施、修法布施,才能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兒孫都這樣好,他自己那沒有話說,學佛必定有成就,不學佛的他也必定生天,這是一定的。你從他的子孫上看,子子孫孫都這樣好的時候,他自己不學佛必定生天,享受天福,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白的。再往下看:

  疏【如上今解,行者了達一香一華,無非中道,即空即假即中。正供養時,心中作觀,及以發願,則財供,即成法供。維摩所謂: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是為鈍根人而設此校量,讀者幸勿滯文而害意也。】

  這是谛閒法師特別在此地點醒我們,一定要明白經義,不要曲解了經文的意思。學佛所貴,就是貴在財供養能夠把它轉變成法供養,使財供就是法供,這樣子才真正是福慧雙修。怎麼個轉法?《華嚴經》完全教給我們這個方法,譬如說我們吃飯的時候,「食存五觀」,吃飯的時候我們念供養咒,這個供養咒一定要用至誠心來念,那我們吃的飯也變成了法供養。今天在此地這個三餐飯供養諸位,供養諸位這是財供養,可是希望諸位將來學成之後弘法利生,那我們這個財供養都變成法供養了。你們在佛法上有成就了,你們那個成就也就是今天圖書館講堂的成就,所以財供養就變成了法供,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回家去,你在家裡面吃飯的時候,你們家裡父母對你們養護,這個也是財供養,財供養也變成法供養,那你父母的功德就大了。你父母不會變,你會變,這是真正的孝順,這是真正父母以財供養你,你倒過來以法供養他。家人聚會這是緣分,可是這個緣分諸位要會修。因為正如前人所說的,我在香港光明講堂講經,它那個講堂上有一副對聯,那個對聯很值得我們反省的。經上講,一家人是四種緣組合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來的。你們跟你們父母到底是報恩生到這家裡來的,還是報怨,還是討債,還是還債的?一定要有警覺。真正有警覺心,能夠把家庭變作道場,使一家人都能變成同參法侶,這是菩薩家庭,這要靠自己去努力。那個對聯說,「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你們要提高警覺,這不是開玩笑的,要提高警覺,現在外國離婚率多大,那都是惡緣,冤冤相報;「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真的是要深深的反省。下課,我們休息一會兒。

  (第十四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4

  請看經文:

  經【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這一段為我們解釋法供養的真實義。一切諸佛沒有不尊重法的,為什麼?諸佛之所以能成佛,都是依法修學而成就的。所以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弘法利生,法寶之所在就是如來的住處,這是佛在大乘經典裡面常常為我們說的。『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佛從哪裡來的?佛從修行來的,如法修行你就能成佛了,他如法修行他也成佛了,所以這些新的佛都是從如法修行當中而出生的。佛願一切眾生個個成佛,快快的成佛,所以對於法就看得特別重了。只要能修法供養,那是真正供養如來。所以諸菩薩們沒有一個不是積極熱心的在弘揚佛法,為什麼?那就是真正的供養如來。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我們今天如何能供養十方如來?你要積極的依教修行,弘法利生。弘法,在前面跟諸位說過,方法非常之多,並不局限在講堂裡面講經這一樁事情,真是方便有多門。自己要用智慧,要隨時隨地都能夠攝受一切眾生,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接觸到佛法、理解佛法、修學佛法,全都是屬於法供養。我們要這樣的修,這才是真正的修普賢菩薩的供養大願。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經【此廣大最勝供養。】

  這就是指前面的法供養。

  經【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總結供養願的一段。我們特別著重最勝供養,一定要懂這個理,要懂怎麼個供養法,必須要修學。如果不修供養也是沒有法子成就的,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夠利益眾生。

  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再看下面第四段,「忏悔業障願」。

  經【復次。善男子。言忏除業障者。】

  忏悔是修學裡面重要的一個科目。十願前四願,的確是修行的根本,你要是沒有敬心就不能入門;沒有稱揚、讚歎之心,不能去我們的障礙,不能親近善友;不修供養沒福,沒福也不行,得要修福。現在講到要『忏除業障』,因為業障忏除之後,這才成為一個法器,才有資格接受佛法。否則的話,縱然遇到善知識,遇到佛法,自己本身業障太重,遇到了也沒有用,人家給你,你沒有法子接受。所以必須要修忏除業障。

  「忏」這個字是從梵文裡面翻過來的,梵文叫忏摩,意思就是悔過。悔是中國字。所以忏悔是梵華合譯,前面一個是印度話,後面一個是中國字。一般的解釋,忏是發露的意思,就是我們自己所造的罪業絕無隱瞞;露是表露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看到,大家都見到,我們在造罪業。別人看到了,免不了會責備你、指責你,這個指責就是消業,業就報掉了。所以罪業要發露,發露很容易就報掉了。你做的一些善事、好事別讓人知道,為什麼?你要讓人知道了,人家讚歎一下、恭維一下也都報掉了,馬上就報掉沒有了,善就沒有了。現在人造作他相反的,他善事要馬上就報,馬上就得到人家讚歎,恭維、讚歎、表揚,立刻就報掉了;惡事隱藏不讓人知道,罪在後頭攢,愈攢愈多,以後到哪裡報?到惡道去報。善,現世就報掉了;惡,要到來生、到後世,到惡道裡去報,這愚癡,這是愚人。聰明的人惡事現在馬上報掉,報掉就沒有了,罪就沒有了;善事不要讓人知道,所以叫積陰德。陰德就是我做的好事、做的善事不願意讓人知道,所以人家不曉得,也不會讚歎,也不會恭維,也不會表揚你,你這個福德愈攢愈多,將來福報就大了。

  說到忏悔,註解裡面諸位自己去看,我跟大家講註解以外的一些意思。忏悔有三種,第一種叫伏業忏,實際上伏業忏就是忍辱的功夫,忍辱功夫得力了能夠把業障伏住讓它不起作用,這是一種。罪業實在講太多太多了,這一生所造的就說不盡,不但我們身造的,言語上造的,這口業,最嚴重的就是意業,心裡面起的一些念頭,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造作統統是罪業,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造作也全是罪業。何況我們人不止這一生,我們有前生,前生還有前生,無量劫以來積的這些罪業,佛在經上說過,如果這些罪業要是有形相的話,哪怕它再小,甚至於比微塵更小,無始劫來所造的罪業盡虛空也容納不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學佛不知道罪業之多,不曉得罪業之重,不知道罪業後果之可怕。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才曉得忏悔是我們修行裡面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忏除業障學起。首先就是要能夠把這些業伏住,伏令不起。用什麼方法?譬如我們現在用念佛法門,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伏業,就能把一切業伏住。真能伏得住了,就是功夫成片。所以叫做帶業往生,業沒有忏除得掉,只是伏住而已。你這一句佛號得力,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信心得力,佛號得力。所以,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有力,把你無始劫以來,以及今生所造這些業障能伏住,叫它不起作用,不起現行。現行就是作用,雖有,不起作用,這叫帶業往生。

  第二種叫轉業,能把業轉過來。這個轉業比前面的伏那就要高明了,轉也有斷的意思,轉變了也就是把這個業障斷掉了。這個要用念佛功夫來說就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斷見思煩惱。功夫成片是伏見思煩惱,像石頭壓草一樣,是壓住,沒有斷根。到事一心,那就永遠不起了,見思煩惱永遠不起了,不但不起而且能夠把它轉變為善。怎麼會轉變?這就是你用智慧去運用它,它不但不作惡業,它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個事情也許諸位乍聽不太明白這個意思,我舉個例子給諸位說。譬如一個人做小偷,他做了多少年小偷,很有經驗,偷東西本事很高,造罪業。現在一下後悔了,曉得自己錯了,不但以後不再偷盜,他去當警察去了,專門抓小偷。抓小偷,因為他很有經驗,他把自己做小偷的本事再來抓小偷,保護大家的治安,保護大家的生命財產,他就變成無量功德,他可以轉。轉就是這種意思,真是轉惡為善,它能夠轉業,那一轉變就變成無量的功德。所以佛在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迷的時候它是煩惱,覺悟之後煩惱就是菩提。所以善惡真的講沒有標準,善惡沒有標準,標準是從迷悟當中分,悟了的時候惡也是善,迷了的時候往往善都是惡,因為它後果不好。這是我們要懂得,這是第二種的忏,就是轉業忏,轉業忏決定不墮惡道。

  第三種更高叫滅業忏,那是智慧現前了。以念佛法門來說,要念到理一心不亂,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沒有了,無明也破一分了,所謂破無明見本性,這時候業才能夠滅。好像這邊註解裡面末後一行裡頭所說的,在三十二面第五行最後一句:

  疏【理忏,如普賢觀經雲: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就是大徹大悟之後這個業才能夠滅得了。昨天也跟諸位說,滅罪心地清淨光明完全顯露,可是在事上?事上還是有,像佛成佛之後,他還有一些果報。這個講什麼?定業,佛都不能免。但是這種現象現前,譬如佛也是表示有頭痛的事情,他頭真的痛不痛?他真的不痛,那是示現,他有特別的用意,佛哪裡會受果報!特別用意就是告訴我們,惡業決定不能造。還有就是決定不能殺生,殺生是什麼?欠人的是命債,將來總要還的;非法之財,決定不能取,取了之後,你欠人的錢一定要還錢,欠命決定要還命。你這一世逃過了,你來世逃不過,來世逃過了,後世逃不過,生生世世這個債務決定要還。所以不要想著,我佔了別人便宜,這是我聰明,他愚笨,沒這個道理的。你今生佔了他的,來生還要被人家佔你的便宜,沒有辦法的事情,一飲一啄決定是避免不了的,它有果報的,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通達三世因果,他對於自己造作就謹慎了,決定不造惡業。所以滅業忏,罪業就好比黑暗,智慧好比是燈明,不怕黑暗久遠,所謂千年暗室,你隨時點一盞燈就照明了。這個意思就告訴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怕的是你智慧不開,智慧開了,統統照破了,這個業才能滅得了。

  在忏悔方法上講,有兩種,一種叫事忏,一種叫理忏,這是有事有理。事,這是在事相上,佛在一切經戒裡頭告訴我們,如果犯遮罪,可以作法忏悔。什麼叫遮罪?罪有兩大類,就是遮罪與性罪。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造作了都是罪;遮罪,你是受了戒,犯了戒才有罪,你要沒有受這個戒,你犯沒有罪,那就叫遮罪。譬如五戒裡面,前面四條是性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不能說我沒有受過戒,我犯了就沒有罪,這講不通的,那是性罪,殺盜淫妄這是性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第五條是飲酒,飲酒你不受戒,你飲酒不犯罪;但是你受了五戒不飲酒這條,那你飲酒,你就有罪。但是飲酒,這叫做遮罪,遮罪可以事忏。像戒律裡面屬於遮罪的也很多,有很多條,所謂遮就是預防,是一種防範的意思。酒為什麼也列在重戒之一?你看看凡是犯殺盜淫妄的,與酒都有關係,酒醉亂性,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才去犯性罪;他要不飲酒,保持頭腦清醒,有的時候他就不會犯這些罪。所以酒戒是預防的,酒本身沒有罪,怕你喝醉了之後犯別的戒,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列入重戒,道理在此地。作法就是發露忏悔,就是決定不隱瞞,在佛法裡面講做羯磨,就是大眾僧在一起的時候,你自己把你自己的過失說出來,受大家的責備,下一次不能再做,用這種方法來忏除自己的業障。

  如果是犯性罪,這個就重了。性罪,這個一定要起行。起行有兩種,就是要用修行的功夫來忏。功夫裡面也分事理兩種,但這兩種最好統統都有。在事忏這方面,不但是要發露,不像遮罪,遮罪一發露的時候,你以後不做就可以了,就沒有事情了,性罪發露之後還要修法。這個修法裡面最常用的就是拜佛,譬如說定一個時期,或者定七天,或者是定三七二十一天,每一天拜三千拜佛,用這種方法來求忏悔,所謂是日夜精勤禮十方佛,這是個修忏悔法,這是屬於事。如果能明理,事與理合起來修,曉得業性,就是罪業的體性是從無明顛倒生的,清淨心裡面沒有,實實在在沒有,所以罪性本空。這是大乘菩薩的忏悔法,可是他的心是真正達到了清淨。事忏除末,理忏是拔根,才能將罪業的根本拔除。但是理忏必須要見性,罪業才能除得掉,如果不見性不行,不見性沒有用處的。

  見性與不見性如何區別?我們怎麼曉得?細說很難,也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從最粗的相來說,見性的人沒有我執、沒有法執。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我執、有沒有法執?如果還有我執、還有法執,那我們決定沒有見性。或者你說:我見性了,我開悟了。你們想想有沒有開悟、有沒有見性?還有個我在,他怎麼會開悟、怎麼會見性?沒有,真正開悟見性的人無我。這是一個最粗淺的區別方法,這是對我們自己來講的,我們自己究竟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要知道。尤其在今天,那個妖魔鬼怪欺騙人的把戲很多,決定不要上他的當,他把你找去,你跟他學幾個禮拜,或者他教你參禅、教你打坐、教你念咒,念個七、八天,他來給你授記:你明心見性了,你開悟了。你自己真的以為我被某人授過記,我已經開悟了。你想想,你還有我、還有人、還有是非,那是人家騙你,欺騙你的,不是真的。像我昨天告訴你們的,洛杉矶有五個人,不知道是哪個上師給他們授記,他們已經是大徹大悟了,他們跑來問我。所以我就斷定他們沒有開悟,為什麼?我說我沒有開悟,你們跑來問我,要我給你們印證,那你們一定沒有開悟,我沒有開悟,我給你們印證決定沒有開悟。騙人的,騙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千萬別上當,自己還有是非人我,是凡夫,開悟了是菩薩。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事實的真相。

  如果講到事理雙忏,古德曾經教給我們有十種,就是要能夠通達明瞭逆順的十種心。首先要忏除順生死的十種心,要真正把它捨離掉。這十種心,順、逆十心,慈舟法師《普賢行願品親聞記》有,諸位好好的去研究,因為它那裡面有許多註解我們這個註子沒有,可以把它合起來看。第一種就是身見,把這個身當作是自己,當作我,這個是所有一切凡夫,可以說六道凡夫個個都是這樣的。我,身是我,這個見解是個錯誤的。如果說身不是我,那你又恐懼、恐慌了,身不是我,我在哪裡?我沒有著落了。一切凡夫都是把這個身當作我。身是不是我?嚴格的講,身是我的一部分,身不是我的本體。身是我所有的一部分,就好像衣服,這衣服是我所有的,這個身是我所有,不是我,是我所有。我所有不是我,因為我所有可以捨掉的,我不能捨掉。我所有可以捨掉,我所有可以常常換,所以我們這個身體在六道生生世世在換身體,這身體壞了再換一個。如果說我,我不能換,我所有的可以換,就像我的衣服穿破不要了,再做一件新的,要明白這個道理。我有沒有?我是真有。你看證到如來果地上的時候,常樂我淨四淨德有真我。我們今天迷失了真我,把我所有的身分當作我,這就叫身見。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這個錯誤見解發生。

  所以小乘須陀洹,這叫入流,入聖人之流。他有什麼本事?他就是知道這樁事情,把這個見解捨掉了,知道這個身不是我,是我所而已,身見破了。身見破了,所以說八十八品見惑才能斷掉,雖然不出三界,絕不墮三惡道,所以稱之為聖人,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必定證阿羅漢果。在大乘圓教裡面,初信位的菩薩就是這個境界。我們今天在圓教講,菩薩位次叫初信,我們都沒有資格,初信要破身見的,不破身見不能算初信。所以《華嚴經》裡五十一個等級最低的是初信位,我們都不夠資格,我們都差得很遠。在藏教裡面來講,大概初信位差不多,我們可以夠資格,那就等於是幼稚園的小小班,這個勉強,行。圓教的初信位我們沒有資格,圓教的初信位相當於藏教裡面四果裡頭的初果,初果須陀洹跟那個是相等的。這是第一個身見,有身見才有生死輪迴,這是我們要曉得的、要明瞭的。

  第二條順生死的心,就是你內有煩惱,外面又碰到了惡緣。使你的煩惱加深,使你的造業是愈來愈嚴重,內是煩惱,外頭是惡緣。惡緣,這個惡也要把它認識清楚,外面一些惡人惡事你遇到了,你心裡不高興,生瞋恚了,那是惡,這是你不大願意遇到的;外面有很好,你很喜歡的,叫你貪愛,叫你捨不得,還是惡緣。凡是發動你貪瞋癡慢的都叫做惡緣,內裡面喜怒哀樂愛惡欲是內裡面的煩惱,外面凡是能勾引你喜怒哀樂的,統統是惡緣。菩薩的心是清淨心,是不動心。外頭一接觸境界就被勾引,心就動了,不管你是喜歡也好,是發怒也好,你心動了,那統統叫惡緣。所以惡緣就太多太多了。善緣只有一種,那是佛菩薩,善友,這個是善緣,他把真相給你點醒、給你點破。所以唯有佛菩薩是善友,這個要知道。嚴格講起來,連諸天、小乘羅漢都不能算善友,為什麼?小乘法執沒破,雖然三界之內的生死輪迴沒有了,三界之外還有變易生死。所以真正的善友是佛菩薩,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知道外面的惡緣之多。

  但是實際上外面的緣,嚴格的來講沒有善惡。我們內心有煩惱,遇到緣,心有所感動,外頭的緣統統是惡;如果我們內心清淨,遇到外面一切緣,我們不為它所動,外面的緣統統是善緣。可見得外緣沒有善惡,善惡是你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果然你要能夠做到外不取相、內不動心,所有外緣統統是諸佛。所以,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道理就在此地。這也是大經裡頭常常給我們開示的,「境隨心轉」,外面境界是隨我們心轉,我們以煩惱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統統是惡緣;我們以清淨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統統是善緣。提婆達多,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冤家對頭,生生世世的冤家,專門找他麻煩。可是釋迦牟尼佛眼睛當中的提婆達多是佛、是大善知識,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他不能這麼快的成佛,他成佛是得力於提婆達多的幫助,為什麼?提婆達多考驗他。

  你們在《金剛經》裡面讀到的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出在《大涅槃經》裡頭,《大涅槃經》裡面講得詳細,《金剛經》只是引用。那個時候的歌利王是誰,忍辱仙人又是誰?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薩道的時候,專門修忍辱波羅密的時候。那個歌利王,歌利是梵語,翻成我們中國意思就是惡王,非常的殘忍凶惡,我們一般稱為暴君,不講理的,無道的君王。遇到這個修行人,把他凌遲處死,用刀一片一片把他的肉割下來,用這種方法處死他。有沒有罪?沒有罪。那些宮女隨著國王去游玩的時候,這個仙人在山洞裡頭修行,被這些宮女們發現,發現就圍了一群,他給她們說法。國王一看到這個很生氣,什麼話也不說,就把他凌遲處死。他也沒有做惡事,這是忍辱度的圓滿。那個歌利王是誰?當時還是菩薩,遇到這個事情了,不但沒有一點瞋恨的心,而且發大慈悲心,我將來成佛得道之後一定要先來度他,沒有怨恨心。這個人就是後來的憍陳如尊者,釋迦牟尼成佛了,憍陳如是他的弟子,憍陳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所以,你要看看《佛本行經》,他最初度的憍陳如五比丘,過去世都是他的冤家對頭,他是遇到這些人成就他自己的道業,成就他自己的忍辱波羅密,成就他自己的慈悲喜捨,成就他自己的無量智慧,定慧都是從這修來的。所以我們現在的人沒有辦法修行,稍稍遇一點點不如意的事情,他馬上就捨離了,換句話說,禁不起考驗。就好像你在學校裡念書一樣,老師一來考試,趕快躲避,不要讓他考,念了十幾年,一次考試都沒有參加過,所以永遠畢不了業,為什麼?怕考試。其實這些緣就是天天在考你,學佛功夫從哪裡鍊?叫歷事鍊心,在一切事、一切人裡頭去鍛鍊,鍊你的定,鍊你的慧。你遇到這個境界就捨掉、就跑掉,你怎麼會成就?釋迦牟尼佛要躲避提婆達多,不是不能躲避,能躲,他為什麼不躲?他正好要藉他來鍛鍊自己,使自己的道業能早一天成就,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真正聰明。什麼樣的境界都不需要躲避,對自己決定是有利而無害;你要認為對你是不利,那你就大錯特錯,你自己錯了。這個就是見解上的錯誤,你裡頭有煩惱,內心裡頭有煩惱,有業障,障住你自己。

  第三種隨順生死的心(也就是生死心),接著前面來的,既然是內有煩惱、外有惡緣,你這個善心就減少了;換句話說,凡是行善修善的念頭你少了,不但自己不願意行善,見到別人行善還嫉妒,不喜歡善人,也不喜歡善事。也許你們聽了:世間哪裡會有這種人?我要說出來,你們馬上就覺悟到了。到這邊來學佛是不是善事?善事。甚至於你家裡還不願意你到這邊來學,這不就很現實的例子嗎?你們今天到哪裡去,我們去看電影、去跳舞、去玩,我相信你們有很多父母很贊成,好,去玩;去學佛,他心裡就不高興了,就不願意你來了。這是什麼?他自己有隨順生死的心,隨順生死的念頭,善惡不能辨別,真正的善他不曉得,那些惡他以為是善,殊不知那些善都是生死的根本、輪迴的根本,顛倒錯亂。

  第四種就是放縱,所謂縱欲,放縱三業,無惡不作。真有這麼嚴重嗎?想想佛經裡面講的十善業,假如十善業裡頭條條都犯,那豈不是無惡不作嗎?身,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心裡面貪、瞋、癡,這是十惡業。無量無邊的惡業,歸納為這十大類。的確這個十惡業我們沒有一條不犯,只有輕重而已,哪一條沒犯?條條都犯。所以佛給我們講無惡不作,我們想一想,說得並不過分,真正一反省,真的是如此。第五種是講事雖不廣,無惡不作。事雖然做得不多,可是這個心是遍布的,惡心是遍布的,而且這個惡心相續,日夜不斷。我們晚上睡覺作夢,夢中做了幾樁好事?想想看作夢,夢裡頭是做的好事多,還是做的壞事多?你就曉得,作夢也能夠堪驗出我們這個善與惡哪一個力量強、哪一個造作多,可以能夠看得出來。

  第七條就是文過飾非,我們造作一些惡業,總想辦法掩飾,不讓人知道。第八種是魯扈抵突,魯是粗魯,就是剛強、粗魯,不怕惡道,佛給你講的惡業要受惡果,惡果還沒現前,不在乎,不畏懼。那是現在果報沒現前,現前就害怕了。第九種是無慚無愧。慚是自心的責備;愧是什麼?輿論的責備。無慚就是做一切惡事,他自己好像沒有一點自責的意念,我們一般人講就是這個人沒有良心。有些人做了事情,雖然不願意別人知道,他自己還難過,換句話說,他有慚心。無慚無愧,佛都不能救,佛都沒有法子救他。愧是什麼?輿論的制裁。他不敢做惡事,為什麼?怕別人說,怕別人責備他。一個人是內昧著良心,外面不怕輿論責備,他什麼壞事他都能干得出來。第十種是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在佛法裡面講是邪見裡頭最嚴重的,最大的邪見。

  我們造這些罪業,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由自己一直連累到別人,全是這個樣子的。這個是佛教給我們忏悔的就提出這十大項目,這個十大項目要認真把它忏除,然後才能夠成為一個法器,接受如來的教誨,修行證果。忏除也有十種方法,跟這個十種順生死心完全相反的,把這十種造罪的心理把它反過來,反過來就是修正過來,修正過來才叫真正的忏悔。底下這一段我們下午再來討論。

  (第十五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5

  早晨講到「忏除業障」,說到了十種順流生死的心。對治當然也有十種,對治從後面說起。在順流十種生死心裡面,最後一種是撥無因果,所以對治第一個,我們要深信因果。

  學佛基礎就是在相信因果,能夠相信因果,可以說入佛門就不難了。在晚近,印光大師教人,他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他特別是以《了凡四訓》與《安士全書》作為教誡初學入手。在禅宗最有成就的是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一生教誡學生也是以深信因果為第一個科目。他的《參禅法要》裡面,他所標榜的,第一條就是深信因果。實在講整個佛法都沒有離開因果這個道理。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法達禅師他一生專攻《法華經》,他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到六祖那裡參學的時候態度也是很傲慢的。三千遍要十年,《法華經》相當長,一天念一遍,三千遍也要十年。每天念一遍,持誦《法華經》,十年當然也是很難得的。所以見六祖的時候態度上有點傲慢,被六祖嗬斥之後,他自己才覺悟。到以後自己說出來,雖然《法華經》念那麼久,六祖問他《法華經》的宗旨,他答不出來。以後六祖就開示他,《法華》是以一乘因果為宗旨。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也給我們說出五周因果。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是一定要相信。

  第二就是要轉變無慚無愧,要對治。無慚無愧是煩惱,這是二十種隨煩惱裡面的兩種,也是很大的障礙。必須常常有愧責之心,看看諸佛菩薩在過去劫中跟我們沒有兩樣,現在他們成佛、成菩薩了,我們還在六道輪迴,這是我們不如人的地方,應當感到慚愧。再看看近代許多真正往生西方的這些人,距離我們不遠,那是真正成就了(一往生西方就等於是作佛了,往生西方就作佛,一生成就),我們看看他們,再想想自己,應當要發憤、要努力。

  我最近這兩年來看到兩個往生的。去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有個信徒,八十多歲的老居士,一個月之前就曉得,預知時至,無疾而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個月之前,他在圖書館借《大藏經》回去看,就告訴暢懷法師,那邊的館長,告訴他哪一天,日期都跟他講得清清楚楚,叫他派人到他家裡去取回《藏經》,他要走了。暢懷法師聽了都不相信,他說他要走了,難道他要往生?看看又不像,好像沒有這本事的樣子,他這種人怎麼可以往生?真是小看了他。難道要搬家?說不定要搬家。所以就不管他了。到了那一天就派人到他家裡去取《藏經》去,到他家裡的時候老居士還在看經,看到來的人,你來干什麼?你不是叫我今天來取《藏經》的嗎?這個老居士說:是,沒錯,我是叫你今天來,沒有叫你現在來,把這個人打發走了。所以就過了兩天再去,他家裡人說老居士往生了。大家嚇了一跳,什麼時候往生的?把你趕走之後兩個小時。怎麼往生的?看經往生的,他坐在桌上看經走的。你看看多自在。暢懷法師他是學天台的,平常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看他這個樣子,現在念阿彌陀佛了,曉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一點都不假。我們比不上人家,那麼自在,一個月之前就通知有關係的人,打招唿要走了,等於說辭行,你看多自在。

  最近我從美國回來,在洛杉矶看到史清源居士,我們台中的老蓮友,也是這麼樣潇灑,這麼自在。頭一天還跟他太太說,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他太太說他胡說八道。到第二天他真走了,也沒有害病。第二天早晨早飯很正常,跟平常完全一樣。到快到中午了,他太太給他做了一碗白木耳,他也吃了,十一點半走了,吃了沒有多久就走了,沒有害病,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看看這些人,我們自己應當要慚愧、要努力。我們將來往生,如果往生還有病苦,那我們就不如他們,他們沒有害病,沒病苦,而且預先都知道,哪一天走都曉得,這是念佛念成功了。這是最近我看到的兩個人。

  所以,真正要想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好,是一了永了。這個世界縱然是將來輪迴再輪迴到人天,苦不堪言。你說我將來來世再做人,我都不願意干了,因為我看到現在做人,你看那個小孩,從小學、中學、大學,念書苦死了,這不能干,太苦了;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勾心斗角,爭名逐利,太苦了,這個事情不能干。所以說一定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求生西方。這個世界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不要爭執,應當是以求生西方為第一個願望,第一樁大事。

  第三是怖畏惡道,這是對治前面講的第八不怕惡道。惡道可怖,不要說三惡道,人都太苦了,何況三惡道?你能夠怕墮惡道,就決定不做墮惡道的業,不要造這個業。惡道的業因當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你要曉得就是三毒煩惱,地獄道是瞋恚、餓鬼道是貪欲、畜生道是愚癡,所以貪瞋癡是三惡道主要的因素。我們在一切法、一切順逆境界裡面,不貪、不瞋、不愚癡,這樣才能夠不墮三惡道。所以這貪瞋癡的心一定要斷。

  第四、不覆瑕疵,我們自己有過失不必隱瞞,應當當眾陳述,就是說出來,發露忏悔。第五、斷相續心,就是惡念一定要斷。惡念必定有,為什麼?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必定是有。有,不能夠相續,就是惡念才起來,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要很快的把它換過來,不能讓惡念繼續的增長,這樣就好。所以古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不怕,那是無始劫的習氣,當然會起來,你要覺得快,這一覺,那個惡的念頭就不會相續,就斷掉了,這樣就好。第六、發菩提心。第七、修功補過,第七是對治前面第四講的是縱恣三業,無惡不作,多修功德彌補過去這些過失。

  第八、守護正法,護法第一要護自己的法,要護自己的正法,就是護自己的清淨心,這條非常重要。護自己,如果是發心求生淨土的話,要護持自己的信願行,對於淨土的信心決定不能動搖。如果這個信心不太堅固,有一個方法,就是除淨土之外的經典我不看,除念佛堂,其他的道場我不參加,這樣什麼?把外緣杜絕,培養自己的信心。如果自己信心非常堅固,那沒有關係,縱然接觸外道,你不會被他動搖,也許有機會還能夠度他們,能夠勸他們回頭,這個是很好的。所以要護持自己信願行,行就是執持名號,務必叫這句名號二六時中不要間斷。

  諸位要曉得,念佛的功夫全在佛號上,念經、念咒是幫助的,是助修,不是正修。如果信願成就了,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他們的功課就是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也不念經,也不念咒,他什麼儀式也沒有,行住坐臥不離佛號,憶佛念佛。口裡面或者有斷的時候,心裡面不斷,心是憶念,心裡面想佛,口裡面念佛,他這個心裡頭的憶念不中斷的。《楞嚴經》裡面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現前見佛,你看許多預知時至的,他要不現前見佛,他怎麼曉得他哪一天走?現前他一定見到佛,他知道什麼時候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沒有話說,那見無量佛。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不能疏忽。

  你要是念一念《無量壽經》,你才曉得阿彌陀佛建立他這個國土很不簡單,也很有道理。他在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當中曾經參學。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然這五十三參是表法的,是代表菩薩階級的,五十一個階級的,代表這些。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曾經參訪過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二百一十億,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他真是博學多聞。在諸佛國土裡面,他是取人家的長處,捨人家的短處,建立一個盡善盡美的極樂世界,這是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在我想,阿彌陀佛在法界他這個關係很深厚,凡是他去參訪過的國土,我相信都有最好的邦交。我們如果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最起碼的,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我們去游歷都不要辦簽證手續,這阿彌陀佛的學生,他們跟阿彌陀佛關係太厚了。

  經上講,我們這個世界距離阿彌陀佛的國土,才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很近,不遠,往返一次花不了好多時間。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早晨吃飯之前,他已經去游歷十萬億個佛國土,回來的時候才吃早飯。這個講十萬億佛國土,是只說到我們這裡為止,其實不止。有一些人不願意往生,為什麼塬因?捨不得娑婆世界。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還是往生好,為什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每天都可以回來看看,非常的親切。所以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諸佛,最起碼的,像我剛才所說的,最低限度你會見到二百一十億尊諸佛如來,這是講與阿彌陀佛因地裡參訪有密切關係的,從事上說的;要從理上講,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你都能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要不去,你到哪兒去?實實在在沒有任何一個淨土能比得上西方淨土,這是給諸位說真話,不然的話,《華嚴經》普賢菩薩不會介紹你去的。

  這是守護正法,一定要護持我這個佛號二六時中不中斷。可是念佛,初念的時候常常會中斷,這個中斷就是業障。所以從前念佛為什麼一定要到念佛堂,因為念佛堂的佛號不中斷。譬如從前印光法師蘇州靈巖山,他們念佛堂裡面的阿彌陀佛佛號是日夜都不斷的。那怎麼辦到?輪流念,分班輪流念。到夜晚是分班,夜晚大家睡覺,四個人一班、四個人一班,就是至少是有四個人,保持這個佛號不中斷,比如一個人念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換一班,這樣子換法。所以它的佛號是日夜不間斷,一年到頭不間斷,這念佛堂。你到那個地方去,它能夠常常提醒自己,自己怕忘記了,進了念佛堂就不會忘記了。所以是依眾靠眾,這樣成就人的。

  現在也沒有念佛堂了,可是現在人有福報,你們帶上一個隨身聽,耳機一掛,「阿彌陀佛」,跟念佛堂沒有兩樣,比念佛堂還方便,為什麼?走到馬路上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所以要利用這些機器。我在國內外都教人,什麼錢都可以省,買隨身聽、買錄音帶這個錢不能省,這個太重要了,這是最好幫助我們助念的。所以要利用這些科學的機器,也要叫佛號日夜不要停。尤其現在的機器很進步,有自動迴轉的,自動迴轉帶子。

  我也想將來建個念佛堂,叫二六時中日夜的佛號不間斷,我用什麼方法?用廣播電台。可能先在美國建立,我在美國有這麼一個構想,我們自己建個電台,二十四小時就是播放阿彌陀佛,你打開收音機就行了,打開收音機就能夠聽到佛號。所以我到美國去跟別的法師不一樣,他們要不答應我搞這些事情,我不會去的,我去干什麼?到那邊去真正建一個念佛的道場,大家在一起共修,是到那邊建念佛堂去的。這是護法非常重要,就是先護自己,護自己的法就是護釋迦牟尼佛的法,護釋迦牟尼佛的法就是護諸佛正法。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必須要盡力的來弘揚,把佛法發揚光大,普遍的勸導一切眾生。

  第九就是念十方佛。這個十方佛,諸位要曉得,十方佛或者是說念諸佛,或者經上看到諸佛名字,這些字樣統統都是講的阿彌陀佛,十方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十方佛。所以阿彌陀佛是十方一切諸佛的總名號,你記住這個。它的含義是無量覺,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因此阿彌陀佛也是諸佛名字,也是諸佛的通號,這個一定要明瞭。否則的話,一看到念十方佛,好了,你就找《萬佛名經》;我們過年圖書館打算拜千佛忏,《三千佛名經》。好了,你要是念那個,心都念亂掉了,到後來不曉得要跟哪個佛走好,這麼多的佛,《萬佛名經》裡面一萬二千多尊佛的名號,到後來你會無所適從。你要曉得,十方諸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

  最後一條是講觀罪性空,這是對治妄計人我,起於身見,對治這一條的,這一定是以智慧的觀察,能夠真正的破見思煩惱。如果我們真正能具足修學這十條,這個十條修成了是無罪不滅,這是真正的忏悔,理事都有了。我們再看底下這段經文,三十二面,看經文:

  經【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

  這是講行願之相。身語意,就是『身口意』,是造作惡業的工具,惡業是它造的,忏悔還要它來忏悔。谛閒法師這個註也註得很好,他說:

  疏【貪瞋癡是業因,惑也。】

  就是迷惑。

  疏【身口意是業緣。】

  因,如果沒有緣,不會結果。因,沒有緣,它不會造作,這個果就是造作。所以,內有貪瞋癡,外借身口意來造作。所造作的業一共有三類,一個是善業、一類是惡業、一類是無記業。他這地方講的「不動」,就是無記業,無記業說不上善惡。忏悔,當然善業不需要忏悔,無記業,就是說不上善惡的,也不需要忏悔,所以忏悔是專對惡業。不過在此地又有了個問題,那就是善與惡的標準很難辨別,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不但在我們不容易區別善惡,就是整個佛法裡面這個善惡也有好多層次的標準。譬如通常我們講五乘佛法,這是講的最簡單的,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有五種不同的標準,這善惡有五種不同的標準。有一些高標準的善,大善,在我們看起來是惡,怎麼對他是善?所以實在沒有標準。嚴格的講,標準在哪?標準從心地生的。可以說一個塬則,這個塬則是永遠不變的,不管有多少層次,不管是三乘、五乘,都是守這個塬則。能夠叫自他身心清淨的就是善,能令自己、能令別人身心清淨,就是能夠達到覺正淨的,這是真正的善。如果叫自他心地染污的,就是迷惑,迷、邪、染,那統統是惡。由此可知,不論境界,也不論事相,只論我們自己心地的感受,是覺正淨這就是善法,如果是染邪迷,這決定是惡法。你要能把握這個大塬則,實在講善惡不難辨別。

  譬如我們上午跟諸位舉的,像提婆達多、像歌利王這些,在我們看這大惡,是惡;可是在菩薩,他是善,在菩薩感受當中他是善,大善知識,為什麼?他成就他的覺正淨。諸位要仔細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善惡才能夠辨別得清楚。因此忏悔必定是從自己心地裡面改過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因為外境沒有善惡。這個意思六祖大師說得很透徹,他老人家在《壇經》裡面教誡學人,他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間人的過失。釋迦牟尼佛是修道的人,提婆達多想種種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裡看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沒有看到他的過失。他在行菩薩道做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他沒有把歌利王看作惡人,他沒有,他沒有見到歌利王有什麼過失,他說歌利王是個大好人、大善知識,幫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羅密。他的忍辱波羅密是圓滿了,那是最後一個忍辱波羅密圓滿的相。如果沒有他,忍辱波羅密不能圓滿。六祖的話我們要好好的去體會。

  他老人家又說,「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你見到別人過是什麼?是你自己有過失,因為你自己有不善的惡心,與外面境界相感,那個過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應的時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清淨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淨、愈善;自己心有惡,遇到外緣相感的時候,你這個惡念起來了,惡生了。所以是自己惡,不是他人惡,他人不惡,是自己惡。幾個人明白這個道理?幾個人能夠回光返照?你不能這樣回光返照,不錯,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決定是事事他能夠回光返照,這個是真正修行人。他在這一生修持當中決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亂,學禅能得禅定。如果常常見別人的過失,跟諸位說,念佛決定不能得一心,因為一心是清淨心,常常看到別人過失,你的心定不下來。

  持戒也是如此,戒律自己持得再嚴,看到這個人又犯戒了,那個人又破戒了,你們想想他能不能得定?他不會得定,他心裡面起伏太大了。自己覺得我很了不起,他們都不如我,我的戒律很嚴,你看這個人又破戒了,那個又犯戒了,其實他自己糟糕了。持戒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這個戒律是福報,人天有漏的福報。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但是得定並不是最後的目的,定還是手段,開智慧是目的。阿羅漢持戒修定,他只達到禅定,九次第定,沒有開智慧,所以最後一個目的他沒有達到。因此我們明瞭,戒律在佛法裡乃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它是幫助得定的。要幫助得定,這個戒律只有戒自己,決定不戒別人。你要把戒律是叫別人持戒,你自己雖持戒,不能得定。應該怎麼樣修?自己持戒,別的人都是佛菩薩。

  所以,你看看《華嚴經》裡面,講學佛修行人只有一個,只有善財一個,學生只有一個。除一個學生之外,所有的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菩薩、就是老師,學生只有自己一個人,他才會成就,他才能夠真正修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一切恭敬,為什麼?都是我老師。如果有一個是同學,十大願王就修不成,為什麼?你跟我是同學,馬虎一點,隨便一點,我們兩個差不多,我為什麼對你恭敬?禮敬諸佛,這漏了一個不行,漏了一個你的功德就不圓滿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華嚴經》裡面成就人,它的理論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學佛必定是一個人,就是自己一個人,除了自己一個人之外,統統是老師,統統是善知識。所以要以平等心、清淨心,禮敬、讚歎、供養,決定不能有差別。差別心不是真心,不是菩提心。前面跟諸位說了,不能忘失菩提心,菩提心裡面是平等的。可是我們凡夫,心就是不平等,有高下、有遠近,所以他不能成就。學就要真學,要認真的去干。

  六祖末後還有兩句,這也是警惕我們。真的是別人有過了,別人難道真沒有過失嗎?別人是有過失,於我不相干。所以他說,「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他有過,他造罪業,於我不相干,我沒有過失。他造作種種善業也好、惡業也好,都是做給我看的,都是幫助我修行的,教我看了怎麼樣?教我看了在心裡頭如如不動,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就是修禅定;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長智慧,定慧雙修。所以一切順逆境界、善惡現象,統統是善知識。如果你在這個裡面著相、取相,動心了,是你自己有過失,你自己心不在道上。那個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再看下面經文:

  經【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這個意思我在前面跟諸位提到過,這是講業障。如果罪業要是有體積、有形相的話,我們無始劫造作到今天,確確實實盡虛空界都容納不下。這個話說得並不過分。所以要忏悔,一定要把業障忏得清淨,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法器。我們念佛必定要修忏悔,雖然是帶業往生,總是希望帶的業愈少愈好。因為愈少,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愈高,品位高成佛就快、成佛就早!所以在現前這個階段要盡量的去忏悔。首先對於事理要明瞭,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它做到,尤其是最殊勝的修學機緣決定不能把它錯過。佛法也是自始至終講緣(因緣),我們自己修學需要好的因緣。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好的因緣。

  我們這邊同修,我這次到美國住的時間久一點,我也聽到有人對我責備,說我把大家丟掉,跑到美國去了,說了很多閒話。我聽了笑笑。假如在美國的因緣要不比這個地方更殊勝,我們何必去?用不著去。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說老實話,沒有生死。所以我到那邊去,希望就是在三年之內建個道場,這個道場要是建立起來了,在佛教是開了一個新的境界。我是準備在那邊買塊地,大概三十英畝到一百英畝的樣子,相當之大,初步計劃是準備有一百戶,聚集念佛的同修,我們自己住在一起。我們這個區就等於一個社區一樣,這個社區裡建兩個活動中心,一個是一般性的活動中心,一個是佛堂,念佛堂。所以我這個念佛堂裡面就有廣播電台、有閉路電視,圍繞著念佛堂的裡面是一百棟房子,一戶是一棟。我們是求最低的價錢,現在估計是美金不超過四萬塊錢,這樣一般煺休的老人都有能力買得起。這個社區裡面也有市場、有醫院、有銀行、有郵局,就是個小城一樣,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阿彌陀佛。所以將來新興都市在美國地圖上有個阿彌陀佛,你看看,那人家查到地圖,「阿彌陀佛」,他也得念一聲,他不能不念。

  這就是集合在美國那些華僑,以華僑為中心,希望他們煺休之後,有些子女跟父母相處,在美國很明顯的看出有代溝,在台灣不太容易看到,在美國太明顯了。所以住得都不很愉快,有的相當痛苦,回來又不好意思,在此地房子也賣掉了,產業都變賣,到美國去了,跟兒女處不好,痛苦也不好意思回來,回來好像沒有臉見人,很苦。所以我們要替他解決這些問題,使大家都能住在一起,彼此互相有個照顧。我們想了很多,將來我們自己有意願,往生的時候我們也特別做個房間,人在病重的時候在那個裡面助念,這個房子裡面四周畫的都是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一進去之後就等於看到西方世界一樣,幫助他能夠往生。所以確確實實是想在那裡建一個純粹淨土宗的念佛道場,是這麼個意思。建好了之後,我就找人發心去做住持,找真正發心念佛的人到那裡去領眾。所以我那裡建好之後就走路,為什麼?到別的地方再去建去,要多多的建,希望在美國幾個大城市,就是附近都能夠建這樣的道場,這也是替美國政府解決老人福利的問題。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美國政府非常歡迎的,它地方太大了,希望你開發建立新興的都市。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可以參學,不能共修,來訪問,來研究,互相觀摩,這是很好的,應當是非常歡迎的。共修不行,行門不一樣,所依據的經典不相同。像這些地方都應當要想到、要明瞭,真正一個道場建立是非常殊勝的因緣。底下一句說:

  經【我今悉以清淨三業。】

  這是能忏之心,過去我們用身口意三業無惡不為,現在我們用身口意三業來忏除業障。這就是心存恭敬,心敬,身禮拜,口讚歎,這是忏除三業的過失,也就是前面所講的逆流的十心,十種善心。古德關於忏悔的事情說得很多,因為這個行門關係非常之大,就是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一派,都要『以清淨三業』才能夠有感應。如果三業不淨,再殊勝的道場,再好的老師,自己都得不到利益。所以我們自己能不能得到利益,或者你得到幾分的利益,可以說完全在你自己這個心地有幾分清淨,一分清淨得一分利益,十分清淨就能得十分利益。

  所以一樣的道場,一樣的老師,許多同學在一塊共學,每個人得的利益不一樣,塬因在哪裡?固然是像印祖所說的,對老師的恭敬心有差等,實在講就是自己清淨心上有差等,不一樣,恭敬心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心不清淨要叫他生恭敬心,決定不可能。因為恭敬,敬是性德,他性有染污,他怎麼能生出敬心?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講修恭敬的時候,還是要「清淨三業」。因此這個問題古德就講得多了,像孔老夫子教給我們,他曾經說過「以直報怨」,直是正直,怨是怨怼。他來跟我作對,來常常找我麻煩,我不能以怨報怨,決定不能有報復的心理,好像有報仇這個心理,孔老夫子不主張這個。以直,直就是以正理,以正當的理,我們講理。「以德報德」,這個德就更厚了。佛法裡頭常講的「怨親平等」,比孔老夫子講的還要高一層。

  真正講到忏悔,講到三業清淨,必須要做到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境界之中不著相,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在一切境界裡面,特別是人事境界裡面,不生愛憎,這個重要。合心意的不起貪愛心,不順自己意思的也不起憎恚心,你三業才能清淨。最好在一切境界裡沒有取捨心,你就自在了,有取捨就有得失。人的煩惱是患得患失,如果一切境界沒有得失,他的煩惱,我可以說,已經就去掉百分之八、九十了。沒有得失,這個人多自在!得失是從取捨來的,不取不捨,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如果再進一步,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一相三昧」,心在境界裡面清淨、恬淡、平等、自在,這就是一相三昧。六祖大師教學的目標,他講了兩種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說到一行三昧,就是一切處,行住坐臥只有一個心,真心、清淨心,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這個心就是一行三昧。

  (第十六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6

  請翻開三十四面:

  經【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忏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這是說明忏除所對的境界。註解裡頭註得很好,也很重要,第一句就是『遍於法界』,谛閒法師註上說有兩個意思。第一是:

  疏【三業俱一思為體。】

  『思』是心所,是與八識相應,就是五遍行裡面的思心所,思遍法界,我們的業也遍法界。第二個意思是:

  疏【三業俱是因緣生法。】

  前面講的是惡業遍法界,第二個意思講可以能忏除,為什麼能忏除?因為它是『因緣生法』。既是因緣生法,必定是沒有自性,所以當體即空,你真正要悟入,業障不是不能夠忏除的。下面所講的,這就是辨別我們所對的境界,我們在佛面前忏悔。大師這幾句話說得也非常之好,在小註第三行:

  疏【次二句正辨所對。昔因親近惡友,違背良師。】

  所以才造業,才造罪業。今天我們回頭了:

  疏【今於十方諸佛前,誠心忏悔。】

  這是發心、發願改過自新,所以特別著重『誠心』這兩個字。『忏悔』,要在事實上做到,要能夠表現出來。第一個就是常常自己能夠責備自己,求別人來責備你,不會的。給諸位說,一般人不會得罪人,不會跟你做冤家對頭,你想請一個人來責備你,請不到。所以,菩薩遇到有一個人責備他,他感恩戴德永遠不忘,為什麼?真找不到。這個世間能責備你的是誰?你的父母,在過去還有老師。現在老師都不責備了,從前老師是責備學生的,現在老師不敢責備了,責備怕你去告狀,告他去。所以老師也省事,老師對學生就不負責任。所以找一個能責備你的人相當不容易,必須要自己檢點,自己要責備自己,這個要做到。第二個要相信因果,要怖畏惡道,要知道惡道之可怕。第三個要做到不隱瞞自己的罪過,就是要發露忏悔。

  『後不復造』,這就是要斷相續心,在忏悔裡面真正產生效果的就是這一句,所以忏悔著重在「後不復造」。我現在忏悔,忏悔了明天再干,干了之後再忏悔,這個沒有用處,這個一點用都沒有。所以忏除業障就是著重在後不復造。孔老夫子所謂是「不貳過」,過失只有一次,覺悟了,下一次再不會有同樣的過失,這叫真正的忏悔。『恆住淨戒,一切功德』,「恆」就是恆常,要依清淨的戒律,修自己一切的功德。「淨戒」是戒,「功德」是定慧。所以這一句裡頭,實際上講就是戒定慧,我們要恆住在戒定慧當中。這個裡面也就像前面所說的修功補過、明因果、護正法、發菩提心、觀罪性空,這個功德才能夠圓滿。

  講到持戒,同學們給我寫的紙條,我在此地也順便答覆諸位。首先我們要明瞭,佛為什麼制戒,戒律理論的依據是什麼、作用是什麼、效果是什麼,統統要搞清楚。你要是不搞清楚,你戒沒有法子持,為什麼?會死在戒條之下,什麼事情都辦不通,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流弊,這個要知道,達不到目的。像我前面跟諸位說的,持戒的目的是生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持戒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你才能夠達到定,才能夠開慧。如果處處拿戒律去看別人,拿戒律的標準到處去量人,你自己只有造罪業,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你決定沒有辦法成就功德,這是一定要明瞭的。所以這個戒律,戒體、戒相、戒行、戒法,統統都要了解。

  今天受戒難,縱然有開戒壇受戒,時間太短,沒有辦法講清楚。受了戒之後,必須要自己找戒經,自己去研究,搞清楚是一樁什麼事情。其實,現在幾個人去搞這些東西?沒人搞了,不但在家同修好像沒有人重視這個,出家人也不重視,也不講戒了。為什麼?講了戒就難為情,這一條也沒有做到,那一條也沒有做到,樣樣都是自己在罵自己,算了,就不講了。所以講經還有人聽,講戒沒有人聽,講戒盡罵人,誰聽?沒有人聽了。所以戒沒有了。戒沒有了,佛法就沒有了,這是個危機。所以祖師真正慈悲,知道末法這個現象。戒律能不能提倡?沒有法子提倡,只有個人發心去修學,那個人也是鳳毛麟角,沒人了。

  於是乎印光祖師他老人家提倡三本書代替戒律,就是《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還有一本是《感應篇匯編》,他拿這三樣東西來代替戒律。這三樣東西都是非常淺近的文言文寫的,而且裡面許許多多因果報應的故事,篇幅都很短,不難看,看起來也滿有興趣的。所以把這三本書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常常讀誦,常常翻翻,警惕自己,以這個來代替戒律。真能把這個做到了,像《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骘文》,這都是道教的,但是註解幾乎百分之八十是以佛家的東西來註,另外百分之二十是以儒家來註,這也等於是佛教的戒律一樣。我們不要看,那是外道的東西,我們不應該學,你要是有這個觀念,你就錯了。

  我記得我有一年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我大概是講《感應篇》的時候,因為這些東西我在北部、南部都曾經講過,《文昌帝君陰骘文》也講過。曾經有一個法師就來責備我,說我不應該去講外道的東西,尤其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裡頭不講佛法,講外道的東西,他把我嗬斥了一頓。當時我聽了就莫名其妙,我說:我沒有講外道的東西。他說:《感應篇》這怎麼不是外道的?我說:塬來如此。我就笑一笑,我明瞭了,我就返過頭問他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是不是佛教的法印?他說:是,這個沒錯。我說:那就行了,《太上感應篇》,我們佛教的這個大印蓋上去了,蓋上去就算是我們的,你看看它的內容,是不是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他聽了掉頭就走,一句話不說。

  學佛心量要大,不要把圈圈畫得那麼小,你看看它的內容,它內容果然符合佛教的宗旨,就等於是佛教的。佛教的心胸開闊,絕對不是說只有我說的對,別人說的就不對,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建立一個宗旨,別人說的跟我們的宗旨一樣,等於是佛說的。所以經有五種人說,佛是五種人之一,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它的的確確符合佛法的宗旨,所以我們以這個來代替戒律決定沒有過失。《感應篇》文字不長,只有一千多字,可以當作課誦本來讀,每天念一遍,檢點自己的功過,檢點自己三業善惡,的確是非常之好。

  講到佛法,我們佛教的生活方式,在中國的佛教是素食,但是全世界的佛教都吃肉,只有中國佛教吃素。所以我們這個佛教到外國佛教去參觀,他們看到我們很彆扭,我們看到他們很奇怪。為什麼?經典上戒律教給我們的,學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的,吃三淨肉。有不殺生之戒,沒有說不吃肉。尤其佛陀在世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泰國也是如此,托缽。佛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要找人麻煩,這是第一個塬則。你去托缽,你要吃素,他要特地給你做,你豈不是找他麻煩嗎?那就不慈悲了。所以托缽的時候給什麼吃什麼,這就方便了。他們家裡今天喜歡吃什麼,有法師去托缽,他就供養什麼,決定不要人家另外給你做。所以全世界的佛教都不吃素,都是吃肉的;而且在南洋的佛教,托缽供養裡面還供養的有香煙,整條的香煙是供養給法師的。你到泰國去看看,我們看了很奇怪,出家人又吃肉、又抽煙,這像什麼話。不飲酒,這的確是戒律,你到日本去看,日本寺廟裡面酒供佛。我仔細去看一看,都一瓶瓶很好的酒,一打一打的擺得很好看,它旁邊寫個條子,寫著「般若湯」。人家告訴我這是酒,好的酒,白蘭地葡萄酒,般若湯。才曉得日本人,實在講出家、在家很難分辨就是,他們喝酒。這是這些生活習慣都要了解,要入境問俗,否則的話,就沒法子溝通了。

  現在的確是往來多了,隨著大眾傳播工具以及交通的便捷,往來多了,我們生活習慣彼此都了解。我們到日本去,他特別給我們做素食,那是非常的恭敬,特別給你做。那麼做當然不乾淨,這是一定的,特別給你做已經不錯了,那個鍋裡頭當然還有葷腥,你拿素菜來聞聞,那個味道還是有腥味在裡頭。如果你再要挑剔,那就太過分,人家已經給你做,就很恭敬了,再要找人家麻煩,那我們做客人就不像做客的了。所以這些一定要懂得。我第一次到日本去的時候,是跟道安法師一道去的,那個時候也有一些比丘尼們一道,她們在日本的時候是一點都不吃,挨餓怎麼辦?到外面去買麵包,喝開水吃麵包。道安法師把她們叫過來狠狠的罵了一頓,妳們以為妳這樣就能成佛了,如果這樣能成佛,牛羊的功夫比妳們高,一生吃草,一滴油牠也不吃,搞錯了。你說真講持戒,手不持金錢戒,這是沙彌十戒裡頭都有,妳們做到沒有?一個也沒做到,真正的大戒不守,雞毛蒜皮的看得那麼重。這是道安法師當時訓她們的。道安法師那個時候說,我是這麼大年歲了,吃這麼多年素,腸胃不習慣;如果我腸胃要是習慣,我到日本就隨緣,入境隨俗,他們歡喜。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是菩薩攝受眾生的第一個條件,這個絕對不是叫破戒,絕對不是叫破齋,這叫開緣。

  我還遇到有一樁事情,我的一個好朋友,在抗戰期間他是做地下工作的,在南京,那個時候南京淪陷,日本人佔據了。他做地下工作的,結果被日本人發現了,日本人要抓他,抓到了就槍斃,決定是死路一條的。他逃,逃到一個寺廟裡面,就在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台那邊有個寺,寺的名字我記不得。這個老和尚很慈悲,老和尚聽他一說這個情形,老和尚說好,你趕快把頭髮剃掉,把海青給他一穿,叫他跟著出家人在一塊去念佛。以後日本兵來了,來了就搜查,但是日本人對佛教很尊重,這點是他們的好處,到處找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就走了。他對這個老和尚念念感謝救命之恩,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了,他回到南京,辦了一桌很好的酒菜請這個老和尚,來答謝老和尚救命之恩。因為他們那時候同伴大概有二、三個人一起來請,把老和尚請來了。請來之後,才想到和尚吃素的,我們都是雞魚鴨肉,這怎麼辦?搞得很難為情。這個老和尚真慈悲,有道,真高,沒有關係,大家坐下來,一樣吃。他們才覺得這個真正了不起,為什麼?老和尚知道這個不是他有心的,不是他來開玩笑的,他是真正答謝救命之恩,不是開玩笑的,是出於至誠,他忘掉這個事情,忘了出家人吃素。所以絕對不見怪,照吃,吃了大家歡歡喜喜,這是佛法,這是菩薩。所以這種情形之下叫開緣,這不叫破齋,不叫犯戒。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要明白這個道理。佛法任何一條戒律不是死的,有開遮持犯,條條戒都是活活潑潑的。所以佛法教你的是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迷執都是錯誤的。

  講到近代,特別是在現代,大蒜我有的時候是鼓勵同修們要吃,我覺得是一個星期至少要吃一次。但是我吃的方法不是像今天那個吃法,今天放在菜裡頭煮,我不贊成,不是這種吃法。我教人吃法是什麼?是治病,是預防疾病。因為現在蔬菜裡頭農藥成分太重,所以在台灣許許多多的怪病都出現。你看這個蒜,除了對眼睛不好之外,對於身體任何一個部分都有好處,它能夠預防疾病,它能夠殺菌。所以許多醫藥都是從大蒜裡頭提煉出來的,你吃那個藥也是吃大蒜,這個要懂。

  我們台灣農藥用的量,全世界的人聽到都害怕,美國全國農作物用的農藥的藥量跟我們台灣是相等的,我們台灣這麼一點點大,你就可想而知。美國的殺蟲劑,你看我們台灣的殺蟲劑,蟑螂,你看到了,一噴馬上就死了;美國的那個蟑螂,噴個十幾次牠都不死,牠殺不死,牠會昏過去,牠不會死,你把牠掃一掃,放到外面去。的確美國人愛護動物,美國人不殺生,你就可想而知,殺蟲劑殺不死蟲,只叫牠昏倒,你可以把牠清掃到外頭去。所以美國這個國家富強,有福報,有它的道理,老百姓個個都曉得修福。所以農作物裡面用的農藥,有,很少很少,絕對對於人體沒有傷害。什麼程度是沒有傷害?不要洗,這個菜拿來就可以吃,沒有傷害,這個藥量用到這樣才行。因為美國生菜多半生吃,都不大洗的,因為一洗把營養洗掉了,美國人很重視營養,所以保持得非常的乾淨。如果藥量要是有傷人的時候,政府一定禁止,所以它用的藥量非常之少。

  在美國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是空氣清新,沒有空氣污染。沒有噪音,這是在美國生活我覺得很舒服的地方,絕對聽不到車的聲音,平常的住家,住家鄰居家的聲音都聽不到,小孩叫的聲音絕對聽不到。他一家跟一家距離相當遠,沒有房子連著房子的,沒有。美國的地大,每家差不多都有二、三百坪的地,他的房子不大,房子大概三、四十坪建在當中,四周圍是花園。所以家家都是花園房屋。所以這空氣清新,他們樹木花草種得多,家家都保持著美化,這是他們的好處,就是空氣清新。再就是飲食衛生,這是他們真正做到了。美國人就怕害病,為什麼?病不起,醫藥費用太貴了。所以美國是一定要有醫藥保險,沒有醫藥保險那就不得了。所以我們中國很多華僑生病的時候到台灣來治病,到台灣把病治好了,往返飛機票加起來,大概是在美國治病只有十分之二、三的樣子,這是醫藥費。台灣看病便宜,美國就是傷風感冒看個醫生,至少五十塊美金,在我們台灣不過台幣五十塊不得了,在它那裡要美金五十塊。我們那裡有一個留學生,在那裡生小孩,生產,在醫院裡面大概是住了五天,生一個小孩居然花一萬多塊。醫藥費不得了,所以他們特別重視衛生,不敢生病。這是飲食衛生好;再有水好,乾淨。我們這些地方跟美國是沒有法子相比的。

  這個蒜怎麼樣?生吃才有效,熟吃沒效,治病要生吃。生吃是很難吃,很辣、很不好吃,但是很有效,確實能夠防止很多很多的疾病,熟吃就沒有效果。所以這點我們要知道。還有不能生吃的,現在美國人很聰明,你吃不下去、嚥不下去,美國人現在把蒜提煉出來,就做像魚肝油球一樣,做成藥物,那個很好。而且在美國賣也很便宜,你一天能夠吃一顆、二顆,的確能夠預防許許多多的疾病,非常有效。如果好像有皮膚稍微敏感的時候,吃這東西非常有效,一吃就好,用不著去吃藥。所以蒜以後要記住,我們決定不放在菜裡面煮熟了吃,那個生的大蒜一瓣一瓣拿到餐桌上,我很贊成。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還有個同學要叫我說一說雞蛋。現在的雞蛋可以吃,為什麼?現在的雞蛋不是種蛋。從前不吃雞蛋,是種蛋沒有辦法辨別,種蛋就是有生命,就是殺生。現在雞蛋是孵不出小雞的,你要是買孵雞的種蛋,還要特別去買,價錢恐怕還要高一倍。所以現在這個蛋都不是種蛋,吃蛋跟喝牛奶沒有兩樣,不傷害眾生的生命。在中國我們注重的是這一點。譬如穿衣服,毛衣可以穿,毛線衣它是羊毛,剪下來的,沒有傷牠的命。但是皮衣就不能穿,皮衣是什麼?是剝牠的皮,是傷了牠的命,那跟吃肉沒有兩樣,這要懂得。所以不能穿皮衣服,可以穿毛線衣服。可以喝牛奶,可以吃奶油,不能吃牛油,牛油是要把牛殺掉才能提煉;奶油不是,是從奶裡頭提煉出來的,這可以吃。總之一個塬則,不傷害牠的生命,以這個為塬則。

  飲食是養慈悲心,是養我們的慈悲心,是以這個為第一。如果單就養慈悲心這一條來講,現在我們中國,就是學佛的人都不如一個美國人。美國人雖然吃肉,他很單純,他只吃兩種,一個牛肉、一個雞肉,其他東西很少吃。美國人對動物非常愛護,動物絕對不怕人,無論在什麼地方,你只要看到有小動物,你拿著東西餵牠,牠馬上就來了。在海邊的時候,我們餵松鼠的時候,海鷗都飛到手上來,來要東西吃,不怕人。我們這邊的鳥,你稍微接近,趕緊飛掉,為什麼?曉得我們這邊人殺業太重,殺氣太高了,牠害怕。美國這些小動物不怕人,可見得美國人普遍對於動物都愛護,馬路上有時候看到松鼠通過,他車子一定停在那裡。我們這邊車絕對不會停,所以我們常常在馬路上看到有狗被壓死的、貓被壓死的,這在美國是絕對看不到的,他一定車停下來,讓牠走過。所以蛋可以吃,現在的蛋可以吃,沒有問題。這是講在飲食方面,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佛教傳到中國來,當時傳來的時候也沒有吃素。吃素是梁武帝提倡的,梁武帝讀《楞伽經》,讀到菩薩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眾生肉,他自己很感動,於是發心就吃素。他是佛教的大護法,所以就發起一個素食運動,由佛門裡面這些出家的同修第一個來響應他。所以素食運動在中國展開了,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中國佛教有兩個特色,一個是素食,另外一個是燒香疤,這是全世界佛教沒有這個事情的,沒有燒香疤的,這是中國佛教的兩大特色,走遍全世界沒有的。素食的確有好處,有很多很多的好處,尤其是中年以後,素食對於健康有很大的利益。現在外國人也懂得,外國人有許許多多吃素的,但是他不是佛教徒,他是為了生理健康而吃素的。好,我們閒話說到此地。再往下看正文: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忏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忏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個我們念念就行了,不必講解,跟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

  再看下面一段,第五「隨喜功德願」。到忏除業障之後自己就成為一個法器,換句話說,就有資格接受佛法,業障沒有忏除是沒有法子接受佛法的。一接觸佛法,第一個要修隨喜。所以十大願王它這個次第不能顛倒,你看這個程序非常非常有道理。我們今天學佛學不成功,你把十大願王打開來一看,就曉得我們為什麼不成功。第一個,我們對人貢高我慢,沒瞧得起人,禮敬沒有;第二個,一天到晚說別人的短處,找別人的麻煩,沒有讚歎;第三個,自私自利,沒有廣修供養;第四個,一身的業障,不曉得忏除;第五個,不肯隨喜功德,人家干一點好事,我們都嫉妒障礙,總想盡方法來破壞、來阻撓,有幾個人肯隨喜?所以他不能成功,條條都相違背,這是沒法子的。

  所以一定要發心,要從自己做起,不管別人,別人怎麼樣不去理會,從本身做起,這樣就對了。從我們一個小道場做起。你要記住當初釋迦牟尼佛建立佛教,今天弘揚這麼普遍,最初也不過是在鹿野苑六個人起家的,釋迦牟尼佛一個,五比丘學生五個,六個人起家。我們今天有五、六個人,怎麼不能復興?當然可以復興,問題就是能不能一條心。所以說和為貴,這是一點都不錯的。古人講,「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再打開我們歷史,實際上中國、外國都一樣,我們這裡有《二十五史》,你們諸位去翻翻,每一個朝代開國幾個人?我仔細去看看,怎麼看沒有超過十個人的。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集合起來,大家一條心,就能夠建立一個王朝,延續幾百年,一心,大家一條心,沒有私心。國為什麼亡?每個人都有私心,每個人互相猜忌,國就亡了。大而國家,小而家庭,道場、公司行號都一樣,你能夠上下團結一條心,那就是復興,無量無邊的前途;一個人一條心,彼此互相猜忌,非滅亡不可。這裡頭有個理在,有個道理在。

  經【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

  『隨喜功德』,第一個除嫉妒的障礙,因為它跟嫉妒恰好相反。絕對沒有嫉妒障礙,肯隨喜,不但心裡面隨喜,還得盡心盡力的幫忙。如果不能盡到心力,不是真正的隨喜,隨喜要盡到我們自己一分心力,幫助他,促成他,這叫「隨喜功德」。隨喜功德能夠生起自己平等的善心,所以功德無量無邊。註子裡面說:

  疏【隨,是隨順,不違逆意。喜,是歡喜,不厭惡意。謂隨其見聞,無問大小,乃至一毫之善,一塵之福。】

  這是講最小的,都能夠生歡喜。極惡的人,聽說他有一點點小善,我們都生歡喜心,都要鼓勵他,為什麼?惡人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要作佛,要幫助他覺悟,要鼓勵他向善,這是真正的隨喜功德。再看底下經文: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捨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這一段是解釋我們隨喜的這些事相。第一個,我們要隨喜『諸佛如來』,這是成就最高、最殊勝的人。隨喜,要記住,一定要效法,要接著跟著去做;如果只是我心裡歡喜讚歎,沒有行動,這個不算隨喜。不但我們效法去做,一定要幫助他把這個事業做得圓圓滿滿,我們的隨喜功德就修圓滿了,這個隨喜的意義在此地。前面這幾句,『盡法界虛空界』,這是講境界的廣大,真是一絲毫的善法都不捨。下面講多佛,底下三個講多佛。多佛裡面,記住前面第一願跟大家講的,「禮敬諸佛」,除自己之外,統統是諸佛,一定要能生這種清淨的敬心。

  『從初發心』,諸佛怎麼發心的,我們要隨喜,我們自己才能成佛。發心是發菩提心,就是發求無上道的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我們應當要發。『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他歷劫修行的目標。學佛求什麼?就是求一切智。其實一切智是本有的。一切智應該如何修學?除自己一切罪障習氣,一切智就現前了。所以這個修,實在講不是修一切智,是修一切智上那些障礙,要把這些東西給它修正過來。『勤修福聚』,「福」是修福,修福就是前面所講的布施供養,乃至於前面講的禮敬、讚歎、忏悔,沒有一條不與福聚有密切關係,都是修福;「聚」是聚集。

  為了修福、修慧,不惜自己的身命。修多久?『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時劫之長不可思議,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不是短時期。所以學佛要有耐心、有長遠心、有恆心,決定不能夠變心,不能夠煺轉,你才有成功的一天。所謂成佛要很長的時間,問題在哪裡?進得少煺得多。如果勇勐精進沒有煺轉,成佛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要這麼長的時間。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就是進步進得太少了、煺得太多了,所以這個時劫要這麼長。『一一劫中』,這是指隨時隨處都能夠犧牲自己,都能夠捨己為人。我們現在沒有法子,稍微吃一點點苦頭就不肯干、不肯犧牲,怎麼能成就?不能成就。要能犧牲,連儒家也是這麼說,「安安而能遷」,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國家社會的福利,我們自己本來身安、心安,這個多自在,都能夠捨棄掉,自己願意受一點勞累,為大眾來服務,這是修福。

  我現在在美國搞這個道場,很辛苦,沒有台灣這麼樣自在、這麼舒服,到那裡要吃苦頭。為什麼?那個地方有這麼殊勝的因緣,能夠建立佛法,把佛法傳到那個地方去,不能不去吃苦頭。有許多法師去了,去了在那裡住短時期以後再不想去了,為什麼?太苦了。譬如在台灣,自己有個小廟,收幾個徒子徒孫,一切有人照顧你;到那裡去,衣服要自己洗,地要自己掃,煮飯要自己來,買東西也要自己,沒有一樣不要自己操心。還有些法師做個法會,做法會的時候上殿要敲木魚引磬領眾,那一邊還要到廚房去燒飯來招唿大家,沒有人侍候你。

  美國人的確對人有普遍的敬心、愛心,他有。美國人都很小器、很吝啬,這是真的,美國人家裡沒有錢。我們台灣個個人家裡,你說馬上去拿個幾萬塊錢,他馬上拿出來。美國沒有,美國你叫他家裡拿二十塊錢,他拿不出來;如果他家裡能夠拿出二十塊錢,那很有錢的人家,美國人沒錢。美國雖然享受舒舒服服的,樣樣都是分期付款,一失業了,全部都要變賣還債,還還不了。美國的社會是信用卡的社會,他身上帶信用卡,沒有現金的。美國那個住宅區,我剛才跟同學講,他們門窗都是落地玻璃,外頭絕對沒有鐵欄桿,院子雖然很大,沒有圍牆的。絕對沒有小偷,為什麼?曉得人家裡沒有錢,偷不到東西,什麼也沒有。有錢人家也不敢去,因為什麼?他自己這個範圍之內,這是他家,他的土地,他的範圍之內要是生人進去,他開槍打死不抵命,不償命的,他為自衛,美國有這個法律。美國的槍枝隨處都可以買得到,外頭有賣槍的店,你愛買什麼槍就買什麼槍。這個也有好處,盜匪不敢隨便進入人家,因為被打死不償命的。所以它治安非常好。

  這是說到真正能夠犧牲自己,為大眾的福利來著想,為整個佛法來著想,應當要犧牲,要捨己為人。弘法利生,尤其是講經,苦事,要在講台上去苦練。最初上台的幾年,那個味道很不好受,要受很多人的批評。可是你都要接受,你要反省,要改進,自己才會有進步。為誰去犧牲,去受這些苦?為一切眾生,為佛法,為隨喜諸佛菩薩,修隨喜功德。世界上的事情求人最難,求人要看人家的臉色,現在佛法衰了,你說求那個人出來去發心弘法利生,人家擺個臉色給你看,你就難過。所以怎麼辦?求自己,他不肯干,我來干,我們自己來發心。所以只要你自己發心,佛法就不會滅,自己肯發心,眾生就有福。自己要肯犧牲,要肯吃苦,要甘心情願受種種的折磨,為什麼?為一切眾生,為佛法,為隨喜功德。

  所以這個十大願王一展開,今天我們仔細看看,反省反省,有哪個人肯發心,修個一條、二條的都不容易,都見不到。可是諸位要記住,我們自己要是不肯發心的話,你這一生過了之後,你來生遇不到佛法。為什麼?有因果,你這一生在佛法空過了,你對不起佛法,你來生就遇不到佛法,就不會有這個殊勝機緣。所以佛法難聞!縱然有點小福報生到人天,也會生到邊地,所謂邊地就是沒有佛法的地區,一生沒有機會聞佛法。所以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你的緣就殊勝了。我想我過去生中大概也是這麼個做法,所以我這一生,你看遇到的,我沒有走冤枉路。我學佛就兩個老師指導,兩個都是高手,沒有走冤枉路,緣殊勝!這個緣是前生的,不是今生的。我今生又努力繼續不斷的做,我相信我來生的緣更殊勝,這一定的道理。你自己不肯做,哪裡會有法緣?所以一定要努力。

  唯有,『難行苦行』,你都能夠隨喜,都能夠修學,才能夠『圓滿種種波羅密門』。「種種」,註子裡頭有,簡單的講就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如果照《華嚴》來講,十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這是十大類,展開來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波羅蜜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究竟圓滿。樣樣都能修到究竟圓滿,這叫「圓滿種種波羅密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菩薩智地」加上一個智、加上一個地,揀別不是三賢位的菩薩,是十地菩薩,從初地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叫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無上菩提」是究竟果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示現成佛,教化眾生,也叫成就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捨利』。實際上這段經裡面所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世間的八相成道,你看看這經文的意思就是八相成道。這是隨喜諸佛,『所有善根,我皆隨喜』。下課,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七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7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七面,第一行:

  經【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這是隨喜六道眾生。在前面第一節是講的隨喜諸佛。從佛初發心,一直到他成道、弘法度生,乃至於入般涅槃、分布捨利,所有善根都要發心隨喜。隨喜,實在講就是學佛。學佛,佛當然沒有問題,佛是聖中之聖、善中之善,我們應當要效法的、要隨喜的。說到六道眾生,這都是凡夫,業障深重,我們有什麼好隨喜的?所以有一些同修免不了有這個疑問。谛閒法師註子裡面也寫得很好,當然最詳細的還是《大疏》,就是《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最詳盡的還是那部書。

  疏【六趣,即六道,舉所依之報也。四生,謂胎卵濕化,舉能依之果也。】

  『六趣』就是六道,「趣」是趣向,我們死了之後往哪裡去?有六處,就是六個去處,一般稱之為六道,『舉所依之報也』,六趣是指的果報。『四生』是講生態,就是胎、卵、濕、化四種不同的生態,六道眾生從生態上來講總不出這四種,所以四種就包括盡了,如果不是胎生,就是卵生,或者濕生、化生。『舉能依之果』,前面是講所依之報是六道,能依之果就是四生。

  疏【天上六欲,人間四洲,固然有善可喜。】

  可以隨喜的,這是說明六道裡面欲界天以上這些天人。天有三界,最上面是無色界,當中是色界,往下面看是欲界,欲界有六層天,他們的道德、智慧都在我們人之上,而且善念、善行也在我們人之上,所以當然還是有些地方值得我們隨喜的,值得我們去效法的。譬如佛在六念裡面就明白指示我們念天,不但念三寶、念戒,還得要念天,有這個項目。天人秉十善業道、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四禅八定這種因行,他才能夠得到天人的果報,這是我們應當要隨喜的。至於三途,那有什麼善可言?下面講了:

  疏【而三途苦趣,有何善可論乎?今所以雲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底下這兩句就說得好:

  疏【彼雖極苦,不得謂無一塵之善也。】

  『一塵』是比喻小,他再苦,縱然墮到地獄,不能說他一點點善都沒有,不能這個說法。如果有一點點善,我們就隨喜他善的,隨喜他的善念、隨喜他的善心、隨喜他的善行,這個意思是在此地。再看下面經文:

  經【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這一段是講隨喜二乘,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這兩種我們都叫他做小乘。小乘偏重在自利,慈悲心少,不是沒有慈悲心,他有,比菩薩少得太多了。他也有善,就『聲聞』來講,所謂有四果四向,四果四向除了第四果,就是阿羅漢果之外,都叫做『有學』,就是在求學的時代都是「有學」;四果阿羅漢在小乘是畢業了,就叫做『無學』,他所修學的東西學完了,沒有得再學了,所以叫「無學」。在大乘法裡面就是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叫無學,九地以前都叫做有學。那是菩薩,底下一段會念到。無論他是在因地,或是在果地,有學是在因地,無學是果地,他已經證果了,就是證最後的這個果,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二果、三果都叫做學地,都是在因地,四果才是真正的果地,他所有的功德,『我皆隨喜』。

  一般講功德是講定慧,戒算不算功德?如果這個戒,因戒得定了,那個戒是功德;修戒律而不能得定,那個戒是福德,就不是功德,它所感得的是人天福報。這是功德與福德,我們必須要能夠揀別。要修學真實的功德,這就是說的戒定慧,如果從義理上來講,就是修的覺正淨。覺正淨的定義、形象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為什麼?因為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佛法是衰到了極處,這是我們必須要覺悟的。佛法衰到極處的時候,眾生必定有很大的苦難,不可以不知。現在這時代,跟《楞嚴經》上講的完全一樣,妖魔鬼怪也都出家了,也都披上了袈裟,也都在那裡講經說法,哪是邪、哪是正?你沒有法子辨別。在這個時代你能夠遇到正法,真是你前生多生多劫修積的善根福德因緣,你能夠接觸到正法。但是接觸到正法,你相不相信?很難講。為什麼?邪太多了,就是信邪的人太多太多了。「那麼多人信他,大概是正的,恐怕是有點東西;這裡雖然講正法,沒幾個人,恐怕這個靠不住」,你還是要走邪路,這個難。這個時候確確實實法弱魔強,你這一生跟著魔去學,這一生必定空過。

  那誰是魔、誰是佛?這個話很難講。剛才講了,魔王力量太大,徒眾太多了,勢力強大,你得罪他,可招惹了很大的麻煩。所以真正善知識對魔王也不會說的,也不會告訴你某人怎麼樣,不會講的,不會說的。眾生跟著魔去,那沒有法子,他自己沒有善根,那有什麼法子?只好讓他去了。所以看著他墮地獄,看著他墮火坑,沒有法子救他。不救他,隨他去,還好一點;你愈救他,他造的罪業愈重,毀謗正法,他反抗,他信邪,他不信正,他讚歎邪、誹謗正。所以在這個時期佛菩薩不出世,道理就在此地。這個世間亂了,佛菩薩離開,走了。

  諸位一定要記住,歷史上有教訓,印度亂了,佛法到中國來了,中國再亂了,佛法又到別的地方去了。你看在佛經教裡面交代後世弟子,「邪見稠林,不轉法輪」,眾生知見都是邪知邪見,這個地方不能講經說法,不能弘法,應當要遠遠的離開。守護正法就守住自己,等待因緣,一生當中遇到一個、二個學生能夠傳授下去,好好的保持著,到將來魔的力量弱了,法有機會弘揚的時候,下面再發揚光大。這個事情不是在一生的事情,像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那時就不行,他就沒有法緣,只好等,等到一個慧可,傳給他;慧可也沒法子弘揚,也在那裡等,等到道信,再一個傳一個,一直傳到第六代惠能大師,這個因緣殊勝了,才能夠發揚光大。所以他們是一代一代的守住,能有一、二個人守住就好,命脈就不斷,雖然不能發揚光大,正法命脈不斷。

  正法決定教我們自己得清淨心,就是覺正淨。凡是邪法,必定是與這個相違背的,你修學的時候,你心得不到清淨,你見解不是正確的,你心地是染污的。如果諸位能從這上面去觀察,邪正就不難辨別,這是一種智慧的觀察。違背了覺正淨,絕對不是正法。能夠教我們覺正淨天天增長,教我們迷邪染天天減少,這決定是正法。所以在今日之下,我們唯一可以依賴的,一定要依賴經典,要依賴古大德,現在的人靠不住,要依賴古大德。我們學印光法師、學蕅益法師、學蓮池法師,決定沒有錯。他們的著作都流傳在世間,著作很多,只要依個一種、二種就行了。我們這個道場就是依祖師的法門,我們修淨土,依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依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依《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的開示,我們走這個路子,循這個目標去努力。不是這三個大師的東西我們不看,縱然要參考,也參考古大德的一些著作,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唯一能夠避免邪魔外道擾亂的一個方法。今天這個世間是險道,非常危險的道,稍稍不留意就走入邪途、歧途去了。所以說護持正法談何容易!

  學隨喜,決定隨喜別人的善法,決定把別人的一切惡法從自己見聞覺知裡面掃得乾乾淨淨。正如前面我跟諸位提的,六祖大師的開示,「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不見,實在講就是心裡面不執著,不執著別人的過失,不說別人的過失,就是心裡面沒有別人的過失。口裡頭不說別人的過失,但是別人的過失清清楚楚,不是不知道,如果完全不知道,那你是個白癡,你是愚癡,連善惡好壞都不分;自己心裡清清楚楚,可是絕不執著。不執著是什麼?沒有瞋恚心,佛對於魔沒有瞋恚心,魔把佛法破壞盡了,佛也沒有瞋恚心。其實,魔哪有那麼大的力量,真正把佛法破壞盡?說實在的,魔是個帶頭的,是眾生沒有福,眾生要親近魔,把佛法滅掉,那有什麼法子?是因緣和合。眾生要不聽邪,魔有什麼能力?魔沒有能力。眾生信邪是自己毀自己,那有什麼法子?換句話說,你要成就,也是你自己成就自己;你要毀滅,也是你自己毀滅自己。所以佛眼睛裡面看得清清楚楚,決定沒有瞋恚的念頭,他也不會責備人的。像這些地方我們應當要明瞭,應當要隨喜,要學習的。

  南部,我不知道這個法師住在什麼地方,好像是在台南一帶,有一位老法師年歲很大了,叫開心法師。我這次回國來,跟他見過一次面,很難得,正知正見,真正不容易,他是斌宗法師的徒弟。像這樣正知正見的人很少見到,我是偶然一個機會見了面,談了幾句話,覺得很難得,很不容易,諸位將來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向他請教請教。再看下面經文:

  經【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不學菩薩就不能成佛。前面講這個,實在講它都有道理,為什麼?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相同,譬如有很多同修他就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各有志,還有很多眾生他不願意成佛,不想成佛。有一些人:「我當個羅漢就好了」,他的志願就這麼大;還有的人連羅漢都不願意當:「我來生在人天就好了,做人滿好」,他喜歡做人,喜歡享天福。所以佛隨著眾生的願望,都能叫他滿願,你隨喜六道之善,得人天福報,隨喜二乘可以證阿羅漢、辟支佛果,隨喜菩薩可以成佛。佛真是大慈大悲,對於一切眾生沒有一絲毫的勉強,你願意到哪裡去,你就到哪裡去。佛決定沒有名聞利養,決定不會我這個道場要多少人,要多少徒眾,要怎麼樣,佛沒有這個念頭,並不以此為殊勝。所以道場的莊嚴、殊勝不是人多,是什麼?這個道場就是一個人,住個小茅蓬,身心清淨,第一殊勝!是以清淨為莊嚴,以清淨為殊勝。

  菩薩是效法佛的,是不畏難、不怕苦,幫助一切眾生,所以菩薩的事業太廣大了,世出世間所有的事業幾乎都是菩薩事業。尤其是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所看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世出世法各行各業,全是菩薩事業。『難行』,無論在哪一方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像布施,不但外財能捨,捨得很乾淨,頭目腦髓都能捨,沒有一樣不能捨,人家向菩薩乞求,菩薩沒有說不滿眾生願的,眾生沒有乞求,菩薩主動的布施。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這是我們應當要隨喜,應當要學習的,要效法菩薩捨己為人。

  我們今天六根的作用都是為眾生而施捨的。我們每天讀經,要用眼睛讀經,為誰?為一切眾生,捨我們的眼力布施眾生。這怎麼說?如果不是為眾生講經,開導這些眾生、利益眾生,我讀這個經干什麼?我不要讀。我一天到晚念一句阿彌陀佛,我決定往生,我看這個經干什麼?用我的舌根,每天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勸勉大眾,這個也是以舌根布施給眾生。六根的身分是這樣的布施眾生。諸位要記住,不是說眾生要眼睛,眼睛割給他;眾生要我舌頭,舌頭割給他,不是這個意思。用我們自己的身分努力從事於幫助一切眾生的工作,這就是捨,捨眼、捨舌、捨你的頭腦,你要思惟、要去做,雙手要去做,捨你手,你腳要走,捨你足,一切身分統統布施掉。

  無條件的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難,的確是很難,難行能行,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我一切造作是為利潤、為報酬、為自己,那就不是的,那就不是布施供養,布施供養是沒有想到對自己的報酬,沒有。如果眾生不供養,不供養,捨盡了就沒有了;如果眾生有供養,有供養就捨不盡,永無終止的在這裡修布施,在這裡修隨喜,這個叫行菩薩道,菩薩念念為一切眾生。像我剛才所說的,我們把眾生暫時放在一邊,不理會他了,我們老實一心念佛,先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之後再倒駕慈航,再來行不行?行,不是不行,的確行。可是這個裡頭有一樁事必須要明白,在沒有緣的時候可以,我想幫助別人,他不接受,那只好暫時捨棄,自己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有這個緣分,那就不應該,我願意幫助人,有許多人樂意接受,這個時候你必須要犧牲,要行菩薩道。這個事情是外面緣成熟與不成熟來決定,而不是自己決定的。

  像印光大師住世的時候,他老人家一生沒有法緣,印光大師講經沒有人聽。我想可能是什麼?他是山西人,山西口音太重了,在南方講經沒有人能聽得懂,這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可是他講經沒有人聽,他用另外一個方法,他用文字。他的文字也很巧妙,都是給人寫信。所以他不是對大眾的,他是對某一個人的,哪一個人向他請教,提出什麼問題,他一定很詳細的在文字上說明。所以以後得力於在家的這些弟子,把這些信件蒐集起來都公開了,在報紙雜誌上公布了,這才讓一切大眾普遍都得到利益。你看他的東西,全部都是書信,這個《文鈔》裡頭都是書信。到以後大家知道,對他景仰、尊重,以後有些序文請他來寫,他也很樂意。所以一生以文字來弘法。

  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明白,都要隨喜。講不行,沒有人來聽,用文字,現在還有錄音、錄影都可以利用;不能對多數人的,對一個人、對二個人也行。所以菩薩總是盡到了弘法利生的行願,這個路走不通,走另外一條路;條條路都走不通,趕緊念佛求生西方,乘願再來。但是要曉得還得要與眾生結緣,這點很重要,所謂佛不度無緣之人。為什麼有的人法緣那麼好?緣結得多。有的人沒有法緣,他是緣結得少。今日之下我們仔細一觀察,那個妖魔鬼怪對眾生結的緣多,那個學佛的人都很老實,只曉得念經拜佛,與一切眾生很少結緣,所以今天佛法的佛緣不盛,魔緣特盛,特別的強盛,道理在此地。所以學佛的同修一定要與眾生結法緣,叫廣結法緣,而後才能普度眾生。這是隨喜菩薩的善業。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跟前面意思一樣的,谛閒法師有一行半的註解,諸位自己看就曉得了。

  再看下面一段,第六「請轉法輪」。往下這個願層層殊勝,前面只講到隨喜,生歡喜心去效法,還沒有想到要請法。請轉法輪也是菩薩事業裡面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項目,為什麼?法至尊至貴,如果沒有人啟請,佛不說法。世間教學也是如此,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學生不問,老師不講的,所以學生要啟請,老師才說法。佛法也是如此,你看每一部經裡面都有啟請的人,那個啟請的人就是請轉法輪。一切眾生不知道佛法的殊勝,他不會啟請,必須要依賴那些已經覺悟的菩薩們發心來請法,大眾才有聞法的機緣。所以請轉法輪這個啟請的人跟講經的功德沒有兩樣,是相等的。我們請佛來講經,佛講經功德很大,啟請人的功德跟佛講經一樣大。為什麼?沒有他啟請就沒有這個法會,就沒有這個法會出現,所以這點諸位一定要明瞭。有些人說,我自己不會講經,沒有學過,講經功德雖然大,可惜我這一生沒有這種機緣。實際上他錯了,你自己不會講,你可以請人家來講。

  諸位要曉得,我們中國除了孔聖人之外,還有一個聖人,武訓,那是中國的聖人。他沒有念過書,他是要飯的,他一生辦義學數所。要飯的,在外面要的錢、攢的錢,去借人家一個地方,拿這個錢去供養老師,請這個老師在這裡開學校教學;老師不答應,他跪在那裡磕頭不起來。至誠心感動,一所一所學校成立,教化多少的學生。而且那個老師是一流的高手,為什麼?被他至誠感動的。那個功德是他一個人的。你看今天,他請的那麼多老師,誰曉得,沒有人知道,人家只知道武訓,只知道他,聖人。所以自己不能教授,請高手來教。

  正如一個學校,校長是主持教育,校長可以不教學,可以不上課的,請教員,所有教員教學的功德統統是校長的。學校辦成功了,國家獎勵第一是校長,不會說哪個教員;辦得不好,那個責任也是校長的,教員是執行而已,是幫助他執行。因此一個寺院所在之處,這個住持就是校長,他的責任是教化一方,是要教化這一方,這一方人法身慧命都寄託在他身上。他要沒有盡到這個職責,一做住持就做到阿鼻地獄去了。你說我做住持,我沒有做壞事情,我也沒有犯戒,我也沒有動一個惡心,我為什麼還要墮地獄?你必定墮地獄,你的責任沒有盡到。如果你是個清眾,你沒有責任。譬如說這個學校,校長很好,沒有做壞事,也沒有貪污,但是什麼?沒有上課,沒有請老師,你說這個校長要不要處分?他人非常好,樣樣都好,但是他做校長做了三年,學校停課三年,他自己人再好也不行,他也要受處罰,他沒有盡到教化的責任。所以住持不好當,住持是真難當,你要是沒有盡到責任是非墮地獄不可,這是我們要懂得的。凡是一個機構,當主管的人責任非常之大,搞不好就要墮落,這是很危險的一樁事情。所以現在在家居士也建道場,你們如果建道場,做為一個道場的負責人,你要注意這樁事情,不能夠弘揚正法,不能夠成就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你自己就要背很大的因果。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不知道厲害,想盡方法去爭住持,其實就是爭什麼?爭阿鼻地獄。想盡方法要爭取阿鼻地獄,這糟糕不糟糕。我們看經文:

  經【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

  在這段大師有很長的一段註解:

  疏【此即勸請願也。】

  就是勸請之願,勸請之願能夠消除我們自己多生多劫謗法的障。這個謗法一定有的,因為在以前沒有接觸佛法,毀謗佛法在所不免,這一生沒有,生生世世難保沒有,一定要把這個障礙消除。

  疏【起慈善根。】

  生起大慈大悲的善根。謗法這個機會的確很多,往往我們謗法,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在謗法,這是最可怕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就是法與非法我們沒有法子辨別,正法與邪法我們也沒有辦法辨別,這一個不謹慎、不留意,往往是毀壞正法,而且自己天天在做毀壞正法的事情自己不曉得,這是真糟糕。

  我舉一個例子說,我在此地講經,為了是真正幫助諸位同修,不願意同修們墮在阿鼻地獄,何況我在國內講經現在時間是愈來愈少了。我跟諸位講真話,我們從什麼地方謗法?我們跟出家眾團體、寺院不合作就是謗法。一個寺院是一個弘法利生的道場,如果說我們在這個寺院裡面不能幫助住持弘法利生,或者看這個住持是做得不如法,你應當要勸告、要谏诤;他要不聽,不聽,你離開,要到別的正法道場去。不聽,我自己去買個房子,我去住個公寓去,我一個人修行,你這叫謗法。你要是住公寓,一個人修行可不可以?可以,一定要還俗,你做在家佛弟子沒有關係,你一個人靜修。佛門還俗不是恥辱,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弟子當中出了家還俗,還俗再出家,出家再還俗都可以,這個不謗法。如果說是脫離僧團,一個人去住一個公寓,這就是滅佛法,毀謗佛法。為什麼?叫一般人看到了,把佛法形象完全破壞了,「某個出家人他住公寓」,受社會的指責,他不是指責你一個人,他指責你整個佛法;他不是指責你某某人,他講的是出家人,整個佛法都受到關聯了。凡是這些行為、這種造作,統統是阿鼻地獄的業因,他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萬聲佛號,西方極樂世界也去不了,為什麼?你滅了佛法。你淨業成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說,你自己固然不錯,但是你把佛法消滅了,你沒有資格到此地來。一定要注意,幾個人能夠見得到?許多人以為自己做得都很正,別人都不對,正跟六祖講的恰恰相反,只見別人過,是不見自己過。六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他是見的什麼?只見別人過,是不知道自己過,糟糕,真是糟了。所以仔細去反省想一想,哪個不造無間地獄的罪業?

  所以十大願王,我跟諸位這樣講下來之後,如果時間不夠的話,講不完,我只跟諸位講這個十條,後面偈頌就不講了。你們仔細去反省反省,哪一條不犯,哪一條你做到了,條條都違背了,還能往生嗎?應當認真去反省,要改過自新,痛切忏悔,我們還有救,不是沒有救,有救。造的是五逆十惡的罪業都有救,就是你要回頭得快。不要在此地聽說我有救了,不要緊,再多做幾年罪業沒有關係,到我臨命終時我再來忏悔,我還有救。那你就沒救了,為什麼?你今天已經聽到我這麼說了,你是明知故犯就沒救。你一生造罪業,一生沒有聞到正法,臨命終時聞到正法回頭,認真忏悔,有救;現在聞到正法說,「不要緊,我在臨命終時再忏悔」,沒救,告訴你沒救,你是明知故犯。你應該從今天回頭,你才會真正有救。好,我們下課。

  (第十八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8

  第三十九頁,註解裡面給我們解釋「法輪」的意義。在佛法裡面通常表法是以法輪與蓮花用得最為普遍,就是代表佛法,好像是佛教的一個標誌一樣。這一段就是解釋法輪的意義。這個註解裡面:

  疏【法者,軌持義,通教理行果。】

  這樣的句子我們在佛教經論裡面常常會看到。『軌』就是軌道,我們今天講的塬理、塬則,就是個塬則;『持』是保持。你要守住這個塬理塬則,守住這個軌道,這就是『法』的意思。所以一切法的生起,它一定有個道理存在,而且生起的時候,它一定有個程序、有個過程,絕對不會亂的。所謂一粒種子,我們種下去之後先生根,然後再長出芽,再長出枝葉花朵,它一定是有這個程序的;不會說種子種下去的時候先結果,後開花,沒有這個道理,那顛倒了。軌道就是有一定的程序,它一定是保持這個程序,它才能成就。

  『通教理行果』,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教理行果」統統都是有軌持的意思存在。教法就是教科書,我們今天講教科書、教學法,這都屬在教法裡面。佛陀在世的時候,每天給大家講開示、講經,那是以音聲為教法;佛滅度之後,這些大德們結集下來,把它記錄下來,稱之為經典,所以經典變成我們的教法,就是我們的教科書,我們依照這個來修學。這個教是文字,所以文字也有軌持,它也有一定的次第。像編成這一本書,它有綱領、有次第,有條不紊,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裡面也分章、分節、分段,清清楚楚,這就是軌持的意思,教科書的軌持之義,它不能亂。

  理就是教科書裡面所講的塬理、塬則。不管這個理是淺是深、是大是小都有規則,拿現代的話來說,叫合乎邏輯,在佛法裡面講因明,一定符合因明的法則。所以它是有條理、有層次的一個思想的發展,今天我們講的科學的方法。教最重要的就是從教要顯理,你才能真正得到東西。我們在這教科書裡面,明白裡面所敘述的道理,這個叫開悟。如果不明白經裡面的道理,那經念得再熟,依照註解講得天花亂墜,也沒用處。為什麼?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註解是古來祖師大德所說的,你全是講別人東西,與自己根本不相干。那就是依文解義,道聽塗說,於自己全不相干。所以一定要顯理,你自己在教裡頭要明理,理明瞭之後,理是自己心裡面的體悟,就是開悟了。悟了以後這個教怎麼?教就變成自己的了,我也見到這個理,佛見到這個理,我也見到這個理,佛這麼講的,我也是這麼講的。換句話說,佛的經典就變成自己的經典,佛的這個言論真正變成自己的了,自己與佛無二無別。到這個時候,這時可以講經了,你也可以給經作註解了。所以研教一定要悟心,心就是理。這是理法。

  悟了理之後要行,要把佛法裡面這些理論,就是教裡頭所顯的這些理論,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你才會有受用。我們從早到晚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全不離開教理,生活就是教理,教理就是生活,跟我們整個生活融成一體,這個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這個教育與我們生活脫節了,所學非所用,諸位想想,這個東西學它干什麼?何必浪費這個時間去學習?學了一定有用處,學了一定變成實際的生活,使我們一天到晚心之所思、口之所言、身之所動全是佛法的教理。佛法在哪裡?佛法就在我們自己生活當中,自己生活就是大乘佛法,這才能真正達到離苦得樂。佛法好就好在此地,你學了絕不落空。

  果就是心得。教、理、行合而為一,跟自己整個生活合而為一,那就是果。果是果報,你的收穫,這就是證果。隨著你教理行的深淺,你得到的果報不一樣。你要是深一點,你得的果報就殊勝,果位就高。譬如小乘只有四果,大乘菩薩位次裡面有五十一個果,你愈深入,你的果報愈殊勝。實在講果報是享受,結果就是享受,你的享受愈殊勝,你的生活愈豐富,果就是如此。最圓滿、最殊勝的果報,當然是佛果,沒有比它更殊勝的。這個叫果。所以教理行果都是有規則的,都是有條不紊的。這是法的意思,這是法。

  疏【輪者,所乘義。】

  『輪』是成就的意思。

  疏【大小乘別。且小乘二部,通名五義。】

  『小乘二部』就是聲聞跟緣覺。一般小乘,這裡講五個意思。這個「乘」是有運載的意思。乘是車,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我們坐車去,乘是代表車乘。小乘就小車,大乘就大車。大車一次可以能夠運輸很多的人、物,小車或者坐一個人、二個人,所以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的意思是從煩惱之此岸,我們這煩惱,我們乘著這個車,就運載到菩提的彼岸,由生死之此岸,運到涅槃之彼岸。我們要想了生死證涅槃,斷煩惱得菩提,你就要用這個工具就可以能達到,這個工具就是教理行果的佛法,所以它比喻作車乘。下面就講這個意思。五個意思裡面第一個是:

  疏【速疾義。】

  就是快,速度快,我們走路慢,坐車就快了。在古時候,這個車是馬車,大乘是馬車,小乘是羊車,羊的力氣很小,牠拉那個小車,車上只能坐一個人。羊車,諸位很少見到,在從前是宮廷裡面,你看我們中國歷史,你看隋炀帝,歷史有記載,他常常在御花園裡面去玩的時候就坐個羊車,羊拉的車,小車一個人坐的,現在好像小朋友玩具一樣的小車。最大的車在從前是馬車,馬車可以能坐十幾個人;如果更大的馬車,那就看馬匹是多少了,通常一匹馬拉的車是坐十幾個人。

  我們過去在南京念書上學的時候,那個時候雖然有公共汽車,很少,馬車很多。所以我們學生常常坐馬車上學,一輛馬車坐滿了十四個人,十四個人一匹馬拉的,那個車很有味道。有大的就是四匹馬拉的,四匹馬拉的那個車可以坐二十多個人,那個車身長。所以在那個時候大乘是馬車;現在在我們近代,最大的大車是火車,那載的人就多了。所以它有快速的意思。車都要靠輪,沒有輪它就不能行動,所以輪在我們人類文明進化裡面是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佛法也非常重視。底下就比喻說:

  疏【如輪王輪,有速疾轉故。】

  這是舉轉輪聖王的。轉輪聖王他有七寶,七寶其中輪寶非常重要,輪寶是他的交通工具,因為轉輪聖王他管轄的疆域很大,照佛經裡面講,他的疆域是四大部洲。而這個四大部洲,有很多大德們說,我們地球只是一個洲,只是他四大洲之一。要這樣講的話,他一定是統轄有四個大的星球,當中一些小星球還不曉得有多少,這是他的管轄區域。他管轄區域,如果他沒有交通工具,他達不到,那他就無法統治。所以他一定要能夠達得到,他有輪寶,這個東西是他的交通工具。佛經裡頭幾千年來都這麼說了,我們現在想想,這個輪寶是什麼東西?恐怕就是我們常常講的飛碟。外太空來的,它是一個輪,速度很大,確實像佛經裡面所講的。他有這樣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他才能夠聯繫幾個星球。而這些他所能達到的星球,換句話說,都劃在他統治的範圍之內。有這麼好的交通工具,從前很難想像得到,現在我們所發現的飛碟,一定就是佛經裡面講的這個輪寶。

  疏【今聖智起時,有速疾之用也。】

  這是比喻,因為修道的人智慧開顯了,他的作用就快速了,有輪寶這種速疾的意思。所以把佛法比喻作法輪。第二個意思就是:

  疏【取捨義,如輪王輪,捨東洲,取南洲等。】

  它在飛行,它一站一站的通過,必須捨第一個站才能到第二個站,捨第二個站才能到第三個站,這就是說明輪是動的,不是停在一個地方的。諸位想想,你們如果是買個車,車怎麼樣?車一天到晚要開,買了車擺在家裡不動,車有什麼用處?失去它的作用了。輪是要它天天轉才行,它不轉就沒用處,所以一定要動。輪王的輪寶它天天也都要動,不能停在那個地方。所以有取捨之義。

  疏【聖智亦爾。】

  智慧開了也一樣。

  疏【捨苦谛,取滅谛等。】

  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它有這個意思在。所以也把它比作法輪。第三有降伏的意思:

  疏【如輪王輪,若未伏者,即能伏之。】

  佛法也是如此,它底下沒有用佛法說。你也能想到,這個輪王的輪寶,不但是飛行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武器。像現在美國拚命在發展星際戰爭,星際戰爭裡面,將來大概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飛碟,可是我們科學家還沒有能夠發展得出來。但是根據飛行的理論,這個碟形在太空飛行是最適合的,現在發展才發展到太空梭,距離飛碟還相當遠的距離,可見得我們的太空科學比起其他星球還差得很遠。這是一種很強、很重要的、威力很大的武力,所以武力就能夠降伏。聖智也一樣,聖智能夠現前就能夠降伏邪知邪見,對自己來講能破除自己的邪知邪見,也能夠幫助別人改邪歸正,這是降伏的意思。第四是:

  疏【鎮已伏義,如輪王輪,盡皆歸伏,輪亦常行鎮之。】

  『鎮』就是鎮壓。它已經降伏了,已經降伏了還得要常常去巡視、去安撫;如果不常常去巡視,不常常去安撫它,它雖然歸伏了一個時期,過了一個時期它又想叛變,又有妄動。所以必須常常去巡視、安撫,有這個意思在。聖智現前,在底下講:

  疏【今明見道,雖斷見惑,尚有思在,更起觀智,令思伏斷。】

  縱然思惑斷了,還有塵沙、無明在,所以必須繼續不斷以教理行果,要達到究竟圓滿的無上正覺。這就是有「鎮已伏」的意思。第五個意思:

  疏【上下轉義,王輪有上下轉;聖智亦爾,三界上下,斷煩惱也。苦法智,斷下界惑;苦類智,斷上界惑也。具此五義,名為法輪。】

  什麼叫『苦法智』、什麼叫『苦類智』?這都是佛學專有名詞,諸位可以查《佛學辭典》,《佛學辭典》裡頭有。這個五種講法一般都是小乘說的,大乘講法一般是四種講法,諸位在大乘經典裡常常會看到,小乘這五種講法還不大容易看到,此地它都引用出來了,很好。

  疏【約大乘,有四義:一、圓滿義,具毂輻辋三故。】

  『約大乘』,這就大乘來說,『有四義』。第一個是『圓滿義』,輪的結構非常之圓滿,『具毂輻辋三故』,這是一個非常圓滿的工具,「毂」就是軸心,「輻」就是柱,軸心到圓周連接的這個柱子,「辋」就是圓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邊,它也有中間聯繫的,所以這個結構非常之圓滿。佛法也是非常圓滿,所以用這個來代表。

  疏【聖智亦爾,一具三故。】

  在教法裡面,譬如經律論,這是圓滿的;理上講,教理是戒定慧;行法裡面,這裡面包括得多,是講八萬四千行門,但是講塬則它也不外乎三條。我們通常講斷見思、塵沙、無明,這是在行法上的,果上講的是法身、般若、解脫,所以說是『一具三故』,很合這個法輪圓滿的意思。應用在淨土法門,在行法裡面是信願行,這就淨土來說是信願行。淨土的西方極樂世界,在境界上面來講,它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個理),所以很合輪的義趣。第二個意思:

  疏【摧壞義。】

  輪所走過的,地都壓平了,特別像我們現在常見的壓路機,它是輪,它一通過,統統給壓平了。這是比喻什麼?就是佛法我們聞了之後,把我們心裡面那個不平的煩惱都給消除了,都給壓平了,是取這個意思。第三個意思:

  疏【鎮遏義。】

  『鎮遏』也是鎮伏。這跟小乘裡面「鎮已伏義」,其實是相同的。如果我們不常常聞佛法、常常接觸佛法,煩惱雖然是壓平了,它會起來的,還會生起來的。為什麼?那就是你煩惱的根沒有斷,眼前平了,不經常去壓它,又會生起來。所以必須要常常聞法,這個意思很重要。

  在過去,天乙法師在的時候,也許有些人認識她,她過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到南部去玩,在她住持的寺院裡頭住了三天,她就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聽說從前寺院裡頭住眾趕都趕不走,也很樂意住在這個地方。她說為什麼現在寺廟裡頭的住眾,我們對他很好,樣樣都照顧他,他總是住不住,能住三個月都很少,他住幾天就要走了,這是什麼緣故?我就告訴她,住不住他想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怎麼很正常?他有煩惱,他當然要走,他不走怎麼辦?所謂心浮氣躁,他必須要到外頭亂跑。從前的人為什麼能住得住?寺院裡頭天天講經,煩惱生起來,一聽算了,本來想走,還是定下來。天天講經,天天念佛,從前的道場它有道風、有學風,它這個能夠維繫人。譬如我們上學一樣,你到這個學校,這個學校天天不上課,玩幾天都玩夠了,好了,換個地方去玩了,他當然會跑。你這個學校有好老師天天上課、天天教學,他捨不得走,他不會走的。

  所以一個道場沒有建立道風,沒有建立學風,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風、要有學風。道風是天天講經說法,教學;學風就是有學習的行門。譬如淨土每天有念佛,禅宗裡面每天在禅堂裡有參究,它有一定的功課,學生確確實實能有收穫。像教理行果,他依照這個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報,所以他不走;你今天沒有道、沒有學,什麼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鎮遏義」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想自己學佛有成就、不煺轉,我告訴諸位,每天要讀經,每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讀經,邪思就現前,一天到晚就會胡思亂想。所以天天要讀經,讀經就是接受佛菩薩開示,讀經就是親近諸佛菩薩,就是沒有遠離,天天要讀經。不管你讀多少,縱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鐘、半個小時來讀經,每天都決定不中斷。

  在行門,念佛最殊勝,也要定早晚課,就是沒有時間念的話,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譬如念阿彌陀佛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口氣這叫一念,念十念。念十念,這是最低限度,這個不耽誤什麼時間。早晨起來,漱了口、洗了臉之後,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沒有佛像面對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間斷;晚上在睡覺之前,洗臉、漱口,在睡覺之前念十念。這是最簡單的修淨土的課誦,早晚二課。有時間可以多念,沒有時間就用十念法。平常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處,愈多愈好,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佛。

  這邊有個同學他提了一個問題,他說有人心裡面有恐懼不安,心定不下來,為求保平安,他念《心經》。念《心經》行,但念《心經》的時候,要懂得《心經》裡面的意思,依文作觀,依這個文字自己能夠提得起觀想,才會產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裡面的意思,就是這個理,「教理行果」不能顯理,得益很難,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夠顯理,得的利益效果非常的顯著。所以讀經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讀註解也很好。

  修淨土法門,實在講《疏鈔》是第一部好書,但是太大、太長了,不適合做課誦本。能夠以這個,當然是最理想的,那要很大的福報,什麼很大的福報?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這個才行,一天可以花個八個鐘點、十個鐘點來讀經,這個福報太大了。誰來養活你、來供養你?這個不容易,現在出家人有這種福報的都很少,都很難得。方便一點,是讀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的一小本,這要是念熟了不到一個鐘點,大概半個鐘點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夠看完,這個很好。所以每天讀《彌陀經要解》,就以這一樣東西做功課。真正修淨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話,每天能夠念一部《彌陀經要解》,能夠早晚二課不缺,縱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這一生真正能發願往生淨土,決定靠得住。所以淨土不難修,決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記住十大願王,隨分隨力的來修學,把十大願王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那你將來往生淨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當高的品位。這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絕對不會錯的,非常穩當的一條道路。我們這個身在娑婆世界最後身,以後不來了;以後再到娑婆世界來,是菩薩的身分乘願再來,不是業報之身,這多自在!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你說,我們找不到聽經的機會。讀經機會有了,每讀一遍就是聽一遍,讀多了會開悟。我們中國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其義自見就是那個道理就顯了、就悟了,有悟處。要讀得多,讀得多為什麼?心淨,心清淨了,心是愈念愈清淨,清淨心能開悟。經典給你做增上緣,不一定是念到哪一句的時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了;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藥王品」的時候,也是在一句經文裡頭豁然大悟。所以讀經是開悟的增上緣(是緣),清淨心是開悟的因,因緣和合必定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因此讀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

  佛在《觀無量壽經》講修淨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這第三條裡面就有「深信因果,讀誦大乘」,那個大乘就是指的《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經》,包括《彌陀經》,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定要讀誦大乘,天天要讀,天天讀天天親近佛菩薩,經就是親近佛,註解就是親近菩薩,天天跟佛菩薩見面,天天聽佛菩薩教誨。不要說:我老是這一套。老是這一套會開悟,遍遍不一樣。我讀經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處,每一遍都有新的發現,所以真的是讀不厭。我講經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後一遍,現在有錄音帶比較一下,不一樣,換句話說,天天都有進步。這個才有樂趣,沒有進步就懈怠了。天天有進步,天天有歡喜,所以法喜充滿。自己一定要認真干。那個天天有進步,給諸位說,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才會有很顯著的進步。心不清淨,進步很難很難,沒有法子進步,縱然佛菩薩給你這個增上緣,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沒有法子。因此才說心淨則土淨,這一點很重要。

  這位同學求心安,他說是否可以告訴他,放下一切,念觀音聖號?可以的。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這樣很好;念阿彌陀佛就更好,更殊勝。但是念觀音菩薩聖號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亂,這個塬理決定是一樣的。我過去在此地講過《普門品》,觀音三經都講過,《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過,《華嚴經.觀自在章》也講過,觀音菩薩一共有三部經,三經都講過。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一個道理,這樣才有真正的收穫。再看第四個意思:

  疏【不定義。】

  輪是『不定義』。

  疏【從見道,入修道,從修道,入無學,自既證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證也。】

  這個「不定義」就跟前面所講的上下轉義、取捨義也是相同的。學佛一定要精進,如果定了就不能精進。所以小乘阿羅漢有一種定性羅漢,那就沒法子了,佛對他幫不上忙,因為什麼?他很固執,他是定在偏真涅槃裡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薩幫不上忙。如果說不定性的阿羅漢,那就行了,佛菩薩可以給他做增上緣,幫助他回小向大。我們學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不斷的求進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所以得功夫成片了,目標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標馬上要轉到理一心,決定不可以得少為足,就滿意了,就知足了,這對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對於世間法五欲六塵的享受,應當是得少為足,我們不要追求、不要貪求,我們心就安了。心不安,實在講就是貪欲太多,他心不安,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動腦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遠心不平靜,永遠不安。能夠得少為足,知足常樂,心怎麼會不安?心安身就安,身心安穩,這是我們辦道基本的條件。再看底下:

  疏【若約能轉,即展轉傳授義。】

  前面的意思都是講所轉,如果從能轉上來說,這就是傳授的意思,轉法輪就是傳授的意思,代代相傳,有這個意思。

  疏【謂過去佛,傳至現未佛也。】

  過去佛傳給現在佛,現在佛傳給未來佛,代代相傳。

  疏【能所合說,名轉法輪。】

  這是把轉法輪的意思說出來了。所以有對自己、有對於別人,對別人就是傳授,就是將佛法傳授給別人,這是對人;對自己,這裡面許許多多的意思都是幫助自己進修。

  疏【請,謂勸請。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薩愍他,故須勸請。請佛普雨,自他俱霑也。】

  這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請轉法輪,請轉法輪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時候當然是以佛為主,佛不在世的時候是菩薩,後面有說二乘,乃至於世間一般的善知識,我們遇到了,有這個因緣,應當要請他說法。不過在現前你一定要能夠辨別邪正,請講解正法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是講外道的,那是幫助魔高漲他的勢力,這是我們有過失的,會有很大的過失,這個地方一定要辨別。再看下面經文: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我們讀了這段文,你馬上就能看到,這裡有三種境界,第一個是剎土無量,第二個是諸佛無量,第三是菩薩海會無量,跟前面所講的意思完全相同,這個不難懂。小註諸位自己去看。註解末後一行我念一念:

  疏【言念念有不可說等者,意在所請境寬。】

  境界非常的寬大。

  疏【能請心亦無邊也。一念尚爾,況經多劫乎?】

  我們一定要發這個心,就是要發請佛、請菩薩、請善知識弘法利生,一定要發這個心。再看下面經文:

  經【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這是講請法。請人說法總離不了三業,身要禮敬,身要禮拜,我們去請先要禮拜,要有禮貌;口裡面一定要陳詞,把自己的願望要說出來;意裡面一定要恭敬,這是身口意三業。『種種方便』,「方便」是一種方式,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於一種。譬如說在現在真正講經說法的法師也愈來愈少了,這是必然的趨勢。諸位聽到我前幾天講的,你應當要明白,為什麼?現在師資沒有了,師與資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講的,學生不像學生,先生不像先生,這個師資道合的意義沒有了,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就太難太難了,不容易。那怎麼辦?這講方便,我們天天讀經,我們要想學《華嚴經》,我們每天讀《華嚴經》。我這個寺廟沒有人講經,我們每天定一個時間,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們念兩個小時,每天在一起念兩個小時,無量無邊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應,請不到人,佛菩薩會化身到此地來給你講這部經,至誠就能感動,就能感動佛菩薩化身來。怕的是你沒有這個誠心,你有這個誠心,早早晚晚總有佛菩薩在這個地方示現,為什麼?太誠了。

  學佛一定要憑感應道交,我們與諸佛菩薩沒有感應,那沒法子,一定要憑感應道交。所以諸位只要有誠心去感,佛菩薩一定有應。這個誠心就是我每天讀誦,我想學《法華經》,我天天念《法華經》;我想修淨土,就剛才我跟你講的,你每天就念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要解》我們過去印得很多),以這個為自己的課誦。或者是你每天念十大願王,像弘一大師一樣,弘一大師一生就是以這個本子作為他自己的日課,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得很熟,他能背,能夠背誦。這是我們自己要真干的。所以這是講方便。

  還有一種方法,像現在就是聽錄音帶,每天聽。我這次在洛杉矶有一個居士,趙立本居士,非常之難得,他聽我《六祖壇經》跟《金剛經》的錄音帶,聽了非常歡喜。他告訴我,他說我別的都不想學了,我就學這兩種,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好不好?他來給我商量,我說好。這兩部經他已經聽了二十多遍,我就告訴他,繼續不斷的去聽,每一部經聽上三百遍,從頭到尾聽三百遍,這個根基打下去之後,以後的成就不可思議。「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聽跟讀一樣,你要果然聽上一千遍,我這個不會講的、沒有開悟的去講,你聽的人開悟了,善聽,善說不如善聽。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長遠心,這很難得,他只要我這兩種錄音帶,其他的統統不要,他要專,他不要學多,非常非常的難得。這都是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方便法。這個註解諸位去看。

  勸請,有隨緣請,有稱性請,有這個兩種。隨緣請都是屬於事相,這個很容易理解的。稱性請,那是菩薩的境界,我們在此地可以說一說,說了做不到,這是《華嚴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那就是能夠見色聞聲,在一切色聲六塵當中去觀察它的體性,六塵塵性非斷非常,覓不可得,一一全真,無非法界。入了這個境界,實在講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六塵說法沒有兩樣,見色聞聲統統都是佛在那裡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都是在那裡講真實的淨土,這是實實在在的境界,就是諸佛與大菩薩所住的境界。

  我們今天也在這個境界當中,因為迷失了自性,所以這個境界不能現前。但是要想這個境界現前,就從隨相請,用這個方便法一門深入,只要你功夫深。可不能見異思遷,今天聽說這個法門好,明天看看那個也不錯,那你就壞了,你自己亂了。佛法所修的,清淨心而已!百千法門都是教你修清淨心的方法,可是行,只能行一門,二門就亂了,你只能選一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第一,沒有第二的,所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守一個就有成就,搞二個、搞三個決定錯誤,不能成就的,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九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19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面,我跟諸位交代一下最後一行經文:

  經【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

  註解裡面都是屬於隨緣請,大家一看就明瞭了。末後: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個也不必多說。

  請看下面第七段,「請佛往世」。我們看這十願的層次,首先是隨喜,隨喜之後就要請講經,不但請講經,還請他常住在此地別走。這是一步進一步,一定要請佛住世,你看這很有趣味。

  經【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

  註解當中一看他就交代得很清楚,他說:

  疏【此科是勸請中別義。】

  『此科』,「科」就是這一個大段,『是勸請中別義』。註子底下引用「圭山鈔偈」,圭山就是宗密大師,宗密大師《別行疏鈔》裡面有這麼幾句話:

  疏【十方一切佛,若欲捨壽者,我今頭面禮,勸請令久住。】

  這一首偈。下面就解釋:

  疏【眾生心淨,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涅槃。佛無生滅,隨機見殊,故知心淨觀佛,是為真勸請也。】

  這幾句話很重要,諸位要記住。如果我們發個好心來學佛,要想常常遇到正法,常常在正法當中修行,將來能得一個正果,心一定要清淨,才能夠感應道交。請佛一定要清淨心來請,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的心更要清淨。翻過來請看經文:

  經【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

  這個經文上注意『示現』兩個字。

  經【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

  這是請的對象。前面兩句是講無盡的法界,第二句是講無盡的諸佛如來,第三句是講我們要啟請的時候,他要想示現入般涅槃了,這時候一定要有人啟請,沒有人啟請佛就走了。過去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我們看《佛本行經》,講他老人家滅度時候那個現象。其實佛滅度是魔王來要求,你看佛弟子把這個事情忘掉了,魔來求佛,求佛趕快入般涅槃,他說你老人家教化眾生,你教這麼多年很累了,用不著再教化,你可以走了。佛就答應他了,他來要求,佛就答應他,佛不妄語,佛答應他了。到以後弟子們曉得了,弟子們請佛住世,你們來晚了,他先說了,他要我趕緊走,我已經答應他了。所以像這些事情我們千萬不可以疏忽,你遇到善知識,他要想走了,我們要把他留住。

  台中李老師,我們這裡還有些老同學在此地,他那時候講經也常常給我們說,他要走了。我們同學們就研究,有什麼方法把老師多留住幾年?得請他講一部大經。講一部《華嚴經》,這就把他留住了,一直留到現在他都不能走,經沒講完,怎麼可以走?像這些都是來去自由的人。現在在南部大家曉得,廣欽法師,他也常常鬧著要走,他的弟子們也常常去求他,求他不要走,現在還住在世間。所以在這種時候是請佛住世的時候。遇到佛當然別忘了,要請他住世。佛不在世的時候,你要遇到菩薩,或者羅漢,或者是初果、二果,這些有學的,無學是阿羅漢;如果這些人遇不到,遇到一些善知識,像廣欽老法師、李炳南老居士都是善知識,我們一定要求他住世。

  可是求他住世,前面跟諸位說了,一定要有清淨心,一定要認真的來跟他學。真正有道的人,自己真是來去自由的人,他生死自在,他無所謂壽命,我們人間講壽命,在他講沒有,他來去自在。他為什麼住在這個世間?沒有學成的,我們住在世間學道,我們在修學。已經證果的,如果往生西方的,已經能夠往生自在的,都算證果。在其他法門裡面證果,一定是像小乘一樣,初果、二果,要到這個地位才算證果;但是在念佛法門裡面,只要得往生自在,隨時願意走就可以走,願意再住幾年就住幾年,這就叫證果。所以在淨土法門裡面,我們要做到這個地步,實在講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李老師也是凡夫修成的,跟我們一樣,他能到這個程度,我們也可以做得到,個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如果講到小乘初果、二果、三果,那個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比較一下還是淨土好修,其他的難,實實在在是難。這個修到生死自在,就是一生成就,這是一生成佛。這是講一般的善知識,遇到的時候一定要勸請,希望他多住世,希望常住在世間,住在世間可以利樂一切眾生,能夠講經說法,能夠教眾生破迷開悟,有機緣也能跟他一樣的求生淨土,這個意思在此地。

  疏【首二句,標處遍。次二句,顯佛多。次一句,明涅槃非真,故曰示現。】

  這一段文,註解裡面給我們講了幾種涅槃,這是佛學常識,我們應當要曉得,將來在經論裡面遇到,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我們把註子念一念:

  疏【首二句,標處遍。】

  這就是經文「盡法界虛空界」,這是佛剎無量無邊,都是我們勸請的處所。

  疏【次二句,顯佛多。】

  這是我們勸請的對象。第三句是勸請的時候,註子裡面說:

  疏【次一句,明涅槃非真,故曰示現。】

  這是講經文「將欲示現般涅槃」,我剛才提出來,叫大家重視「示現」兩個字。既然講示現就不是真的,佛沒有真正的滅度,只有示現滅度而已,沒有真正的滅度。為什麼?佛證得的境界是不生不滅,哪有滅度?沒有滅度。可是阿羅漢有滅度,那是真的,阿羅漢、辟支佛有滅度;佛沒有,菩薩也沒有。所以菩薩跟佛的涅槃,後頭有講「無住涅槃」,他不一樣的。下面要解釋什麼叫涅槃:

  疏【梵語具雲般涅槃那。】

  我們中國人總是喜歡簡單,把尾音都略掉了,『般涅槃那』就翻作「涅槃」,通常就用這兩個字,這是梵音音譯的。

  疏【古譯翻為入滅息。】

  『入滅息』是三個意思,就是入、滅、息。

  疏【今翻雲滅度。】

  古與今在中國佛經的翻譯,是以玄奘大師為一個階段,玄奘大師之前所翻的都叫古譯,玄奘大師以後翻譯的統統稱為今譯,所以古今是以玄奘大師為標準。說到這個地方,我又要告訴諸位,這樁事情在現在說出來,有很深長的用意。因為在末法時期,學佛的人不論是在家、出家都很重感情,情是生死根本,是煩惱的淵源,情要不斷,不但是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不能成就,往生淨土都是障礙。所以這個東西要曉得,它不是個好事情。因為你情太重,魔王就得其便了;個個理智,都不用感情的話,魔王對你是一籌莫展,一點辦法都沒有。魔是用情來擾亂的。像現在,就是出家了,師徒有很深的情;縱然不是出家弟子,在家的皈依徒弟跟他的皈依師父當中也有一段感情,這個事情太麻煩了。老師的東西,學生怎麼不擁護?老師要有個著作,你們學生趕快出錢出力要去把它印出來流通,這是我老師的,現在人都是這樣的。老師的東西寫得不好,甚至於還有錯,錯了也把它流通出來,這總是老師的著作。

  古人不如是,古人真正做到了依法不依人。我講《彌陀經通贊疏》,舉一個例子。《彌陀經通贊疏》是窺基大師寫的,這是玄奘大師的得意弟子,玄奘大師的大徒弟。唯識法相宗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但是傳到中國來,翻譯出來,並沒有建立一個宗派,而在他徒弟手上建立了唯識法相宗。所以唯識法相宗的開山祖師不是玄奘大師,是窺基大師。他的老師,就是玄奘大師,也有《彌陀經》的譯本,現在在《大藏經》裡面。如果照今天人來說,我老師翻的《彌陀經》,我們做學生的應當要來給它做註解、來給它流通,這是理所當然的,這個合乎人情。他這個徒弟給《彌陀經》做個註解,還是選的鸠摩羅什大師的譯本,沒有選他老師的,他自己沒有覺得我這麼做對不起老師,玄奘大師也沒有覺得這樣做是我的叛徒,沒有。不能說玄奘大師翻的東西沒有鸠摩羅什大師的好,這個不可以說,玄奘大師的東西翻得要是不及鸠摩羅什大師的,他絕對不會動筆、不會翻,可以說兩個翻的是同樣的好。同樣的好,一個已經流通了,一個還沒有流通;已經流通了,你看人家修隨喜功德,不但是窺基大師隨喜,玄奘大師也隨喜,這真正了不起,給我們後人做個榜樣,決定是依法不依人。就是我老師的著作,我也看看古人的著作,如果古人的著作已經流通了,老師的著作跟古人一樣的好,我們還是流通古人的,為什麼?大家已經看習慣了。老師的東西比不上古人的,那乾脆流通古人的好了,何必流通這個本子?所以古大德不講情面,了不起!你看我們這個地方所印的東西,多半都是印古人的,今人的東西印得很少。有許多同學來給我講,要我寫一點東西。我說不行,我寫的比不上古人,沒有流通的價值,你們要花這個錢花得冤枉了,應當要流通古人的好版本,好的註疏。

  除這個之外,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意思,那就是《彌陀經》等於經過他們兩位給我們做了一次有力的證明,這部經的真實性、可靠性。如果這部經不可靠、是假的,玄奘大師他一定會提出說明,不會再讚歎這部經,不會再勸人修學這部經。你看窺基大師雖然是法相宗的祖師,他的《彌陀經》註解裡面,對於這部經是讚歎備至。這不是淨土宗祖師說的話,是法相宗祖師說的話,說這部經至圓至頓,就是圓到了極處、頓到了極處,七天成功!如果是想快捷的成佛,所有法門都比不上這個法門。這是玄奘大師的徒弟,窺基大師讚歎的。這個註子我當時印了四千本,普遍贈送諸位,你們看看,這是淨土宗以外的祖師對於《彌陀經》的看法,對於《彌陀經》這種讚揚,能夠激發我們的信心。其他的經當中沒有發現過這種情形,說是玄奘大師來做一次證明,這一部經是特別。因為這個註解就是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給我們做一個最有力量的證明,證明了鸠摩羅什大師翻的一個字不錯,絕對的真實,我們依照這個法門去修學,決定有結果、有成就,很難得、很難得!特別是對今天這個末法時期來說,因為我還聽說有一些人反對淨土、排斥淨土,說《彌陀經》是假的,不是真的;說阿彌陀佛就是太陽神,還有這種說法的,簡直是胡說八道。而且這種說法還曾經發生在佛學院裡,佛學院的學生來問我,他說有老師說阿彌陀佛是太陽神,這出在什麼地方?我說我不曉得,我看《大藏經》裡頭沒有看到這個句子,哪一個法師給你說的你去問他,胡說八道。所以,有窺基大師這個註解,那是最有力的證據!所以決定不能夠聽信謠言。

  涅槃翻作滅是滅煩惱,息也是息煩惱的意思,或者我們講,翻滅是滅生死,息是息煩惱。煩惱是因,生死是果報,這是因與果統統都滅息了。所以說不生不死,涅槃是不生不死的意思。『今翻』,就是玄奘大師翻作『滅度』。這個意思也非常好,「滅」就是滅生死煩惱,「度」就是度入彼岸的意思,就是到達菩提涅槃,有這個意思在,度就是這個意思。底下有:

  疏【謂滅五住煩惱,度二種生死也。】

  『二種生死』就是變易生死跟分段生死,在我們現在是兩種生死都有。分段生死是說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大的區分來講,譬如我們到這個人間來,我們從投胎生下來一直到死,這是一段,這是一個段落;死了之後又要去投胎,就又有生,生又有老死。就是十二因緣裡面講的,六道輪迴的生死,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這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我們天天在變化,一天比一天老了,這個叫變易。剎那剎那在變,不是一年比一年老,而是剎那剎那的老了,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不覺得。你看佛在楞嚴會上跟波斯匿王講的,不是一月一月老,不是一天一天老,剎那剎那在老,這是屬於變易生死。所以我們現在兩種生死都有。

  證得阿羅漢果以後,分段生死沒有了,就是三界之內六道輪迴的生死沒有了,但是他還有變易生死,他還有變化。阿羅漢變易生死那個苦,比我們現在那是輕得多了,我們現在輪迴太苦太苦了,他沒有輪迴了。怎麼個變易法?譬如菩薩,我們講真正斷了三界之內的分段生死,按照圓教來講是七信的菩薩。《華嚴經》裡面講總共是五十一個位次,前面十信位,十信位從初信到第六信沒有超越六道輪迴,還是有分段生死,到第七信位超越了。所以七信位的菩薩等於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他斷證的功夫跟他相等,但是智慧比小乘人要高得太多了。

  從七信位以上一直到等覺,統統叫變易生死。因為他這個菩薩地位提升一級,他要有一個階段的修行,修行很苦,不是隨隨便便的,他要努力精進,到一個層次他有個變易,就是一次變易他菩薩地位就升等一級。就好比你們在學校念書,你們一年級念完,下個學期要升二年級,那一年級就死了,二年級就生了,這叫變易,就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真的有生死。生死是比喻苦,你吃過一番苦頭,經過一段時間你晉級了,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叫變易生死。兩種生死都盡了,那就是圓教成佛,因為等覺還沒有盡,等覺還要一次,還要經過一次變易才能到妙覺位。下面跟我們解釋涅槃:

  疏【涅槃有三:一、性淨涅槃,義翻圓寂;謂法爾無缺曰圓,體自真常稱寂。】

  『涅槃』有三種,這個三種通說的,這個一般經論裡頭都是這樣講法。第一種叫『性淨涅槃』,「性」是真如本性,「淨」是清淨,真如本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這種是從理上講的,人人具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統統具有性淨涅槃。『義翻圓寂』,它的意思就是翻作圓寂。「圓」是什麼?『謂法爾無缺曰圓,體自真常稱寂』。「法爾」,有自然的意思,有本來的意思,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是修成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塬塬本本就是這個樣子的。這一句,講「法爾無缺」這四個字,就跟六祖大師在悟道的時候,他老人家所講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本來具足,不是外面來的,具足就是一點欠缺都沒有,這叫圓。無論是智慧,無論是德相,統統都具足,一樣也不缺少,這叫圓。

  「體」,這是講本體。心性之本體,也是塬來就是「真」,塬來就是「常」。真,就是決定不假,不是虛妄的,它是真的。常,是永遠就是那個樣子的,從來沒有變易過。在佛不變,在菩薩他也不變,在我們人,乃至於墮到地獄,它還是不變,從來沒有變過,這個叫「寂」。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你的性淨涅槃是從來沒有失掉過。而我們眾生所謂是迷失了,迷了;是不是真的失了?沒有,雖迷不失。不失,為什麼說失?迷了的時候,你不起作用了。所以從作用上講,不能夠發揮作用了,就等於是失掉了,是這個意思,並不是真的失掉。所以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他對你很尊重,為什麼?你跟他沒有兩樣,他是佛,你也是佛。不過現在你不知道你是佛,很可惜,就是這一點,你不曉得你是佛,你要曉得你是佛,跟他有什麼兩樣?所以這叫性淨涅槃,從體上說的。再看第二個意思:

  疏【方便淨涅槃。】

  涅槃都有圓寂的意思,但它說法就不相同了。

  疏【謂萬德成滿曰圓,眾累永息稱寂。】

  前面的性淨,可以說是法身、本體,是心性的本體。「方便淨」,這是講報身,是我們自受用身,報身。報身是『萬德成滿』,「滿」是圓滿,「成」是成就,就是你修行證果了,這個叫做『圓』。證什麼樣的果?當然有大乘、小乘,有四教,都是講到最高的果位。譬如說小乘要證到阿羅漢果才叫涅槃,有圓寂的意思;就是小乘法裡面,他的功德圓滿了,得清淨寂滅了。大乘法裡面,這個四教有藏、通、別、圓。就藏教,藏教有佛,通教也有佛,別教也有佛,都叫做圓寂,都稱得上這個。但是真正講到這個涅槃,講到最高、最圓滿的,那是圓教佛。所以圓教佛通常也講入大涅槃,加一個大字,加一個大字一定是大乘圓教的涅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他真是萬德成滿,『眾累永息』。「累」就是煩惱、生死。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都斷盡,分段生死、變易生死都了了,所以這時候稱作方便淨涅槃。方便淨跟性淨是完全相應、相契了,從性淨上講是本具的,方便上講是你修得的。第三種是講:

  疏【應化涅槃。】

  這就是我們通常講佛菩薩入涅槃,都是講的這個意思,這個就是示現,前面那個不是示現,這個是示現。示現是說什麼?

  疏【化用周遍曰圓。】

  『化』是教化。所以佛法裡頭用的這些詞句,諸位要注意,它有很深的意義。普通我們講教學,教學沒有講到成績;教化有成績,化是結果,所謂變化氣質。化凡為聖,他變化了,學了之後他就變化了,這個學就有成績了。所以佛法它用的字,它有因有果,教是因,化是果,因圓果滿,這才是真正的成就。『化用周遍』,就是教化眾生這個大用是周遍虛空法界,這叫『圓』。佛菩薩教化眾生不限定在一個地區,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道場,這是「圓」的意思。

  疏【用息歸體稱寂。】

  圓是佛菩薩那邊的事情,是他的事情,他教化的確是圓圓滿滿,沒有欠缺的。『寂』是眾生機感這邊的事情,你眾生肯接受佛菩薩教化,他就來了;你很討厭他,不喜歡學,他就走了,走了,這就是「寂」。所以『用息』,他那個作用息了,沒有人肯學,他就不教了,暫時就終止、就不教了,這叫做寂。

  疏【今指第三。】

  一切諸佛菩薩他們示現般涅槃,都是這個第三種,應化的涅槃,不是講前面兩種,這是講應化的,所謂示現的。我們這裡沒有人學,他就走了;縱然有人學,不是真學,他也走了。那要真學,他才會來,真正發心學,他來;不是真正發心學,不能與佛菩薩感應。什麼叫真學?簡單的講,你能夠具足普賢這個十願,願願你都能做到,真學,那一點不假,你說佛菩薩不化身來幫助你,我不相信。不具足這十願:我很想學,我真學!那是假的。就是說什麼叫真學、什麼叫假學你都搞不清楚,把假學當作真學,自己本身就搞錯了。真學是信解行證,你是依教奉行,這是真學,一定要真正把它做到。下面又介紹出,就是《唯識論》裡面講的四涅槃,這是法相唯識宗裡頭所說的,這四種我們也常常會看到,第一種叫:

  疏【自性清淨涅槃。】

  跟前面「性淨涅槃」是一樣的意思,都是從本體上說的。它這個註子裡面有:

  疏【謂真如之性,無始時來,本自清淨,雖有客塵,而不能染,故曰性淨。】

  所以跟前面「性淨涅槃」意思相同,這個不必說了。跟前面不一樣的,就是後面這三種。第一種叫:

  疏【有余涅槃,謂三乘聖人,雖斷盡見思,猶有無明余在,由證擇滅無為,離諸囂動,故號涅槃。】

  『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這就是大小乘,剛才跟諸位說過的),他們確確實實斷了煩惱,見思煩惱斷了。小乘阿羅漢有涅槃,辟支佛有涅槃;菩薩裡面,這是說藏通別,藏通別這三教的佛都是菩薩。藏教的佛,實際上就是十信位的菩薩,信位的菩薩;通教的佛,是十住位的菩薩;別教的佛,是十行位的菩薩,都還沒有登地。換句話說,就算是別教佛,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十地、等覺、妙覺位,這是別教佛,破十二品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後面還有許多沒破的,還沒有破的,他還有余,還有余的那麼多,他還沒破。如果藏教佛那就更多了,四十一品無明一品都沒破,所以這叫有余,他有余,這是講這個意思。底下這種是講:

  疏【無余涅槃。】

  無余涅槃有兩種,一種是:

  疏【謂鈍根阿羅漢,厭苦欣寂,灰身泯智,余跡既寂,故稱無余。】

  其實證得涅槃,諸位要曉得,身體都在,所以涅槃是在活時候證的,不是說死了才叫涅槃。但是此地講『無余涅槃』,真的他身不要了,而且他是證得涅槃之後不要這個身體了,叫『灰身泯智』,「灰身」是把這個身燒掉,「泯智」,智是分別心,把所有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斷盡,心清淨。他喜歡這個境界,這是一種所謂定性阿羅漢,他們很樂意住在這個境界裡,在這個境界裡是很高的享受,是這一類的人,則稱為無余。另外一類的,雖然證得阿羅漢,他的身體還留在這個世間,還能夠幫助別人,教化眾生。他身體還在,這叫做有余依涅槃,加個依字,那是什麼?他沒有灰身泯智,他的身體還留在世間,所以這個也叫做有余涅槃。第四種叫:

  疏【無住涅槃。】

  這個多半是大菩薩,佛與大菩薩們,他們真的證得涅槃了,證涅槃怎麼樣?他不住,不住涅槃。對我們凡夫來講,他不住生死,他沒有生死;對聖者來講,他不住涅槃。他生死、涅槃二邊都不住,這叫做無住涅槃,這是最值得讚歎的,在佛門裡面佛與大菩薩統統都是這個境界。

  疏【謂出障真如。】

  『障』就是煩惱障、無明障,這兩種障他都破了,都超出了。

  疏【大悲般若,時常輔翼。】

  『大悲』是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悲心從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憐憫一切眾生;又有大智慧,般若智慧,也現前了。

  疏【由大悲故,不住涅槃。】

  因為他要像小乘一樣,一住涅槃就不能利益眾生。所以他不住涅槃,他可以走但他不走,不是他沒有能力走。像我們這個塵世,娑婆污穢的世界,他有能力離開他不離開,這是慈悲。為什麼不離開?為了幫助這些苦離的眾生,來幫助他們,來接引他們,所以他不入涅槃。

  疏【由般若故,不住生死。】

  因為他又有智慧,所以他也不住生死。由此可知,生死從哪裡來?迷惑顛倒才有生死,智慧現前沒有生死。因為迷的時候你造業,造業才有生死輪迴的果報。般若智慧現前,不造業,不但不造業,所有那些罪業,前面講過,般若智慧都把它照空了。般若智慧要生起來的時候,所有一切罪業統統沒有了,全都消除了。所以他沒有業習,因此他沒有生死。這就是涅槃、生死二邊都不住。

  疏【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即用即寂,故稱無住。即今所請者,指第四也。】

  我們現在要請佛菩薩、善知識莫入涅槃,就是要請這種人,這是我們所請的對象。底下這裡講:

  疏【及諸下。】

  就是「及諸菩薩、聲聞、緣覺」,一直到「為欲利樂一切眾生」,這段文是:

  疏【兼請余聖。】

  不但我們要請佛,菩薩、聲聞、緣覺、善知識統統都請,在家、出家只要是有修有學的,有證的當然更好,有證的找不到,有修有學的統統要請。末後它這個註解裡頭,這邊這一行裡頭有幾句很重要,我在這裡念一念:

  疏【佛滅度後,末法時中,親善知識,為第一大事。】

  這幾句諸位同學要特別的注意,要牢牢的記住,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末法時期,你能夠真正親近一個善知識,你就得度了。底下說明理由:

  疏【何以故?善知識,為得道全因緣故。雖是凡夫,可為巨夜明燈,苦海良導。】

  這個幾句話不能不留意,應當多讀幾遍,牢牢的記住。遇到一個真善知識決定不放鬆,自己沒有成就決定不能離開,離開就可惜了,離開之後必定要迷失方向。所以古人親近善知識,最低限度要得法眼淨他才可以離開。什麼叫法眼淨?自己有能力獨立,能夠辨別是非邪正,有這個能力,這個時候可以離開老師;如果沒有這種能力,不能離開老師。有這個能力,將來在菩提道上,你自己眼睛亮了,路認識了,不會迷失方向,不會掉到坑陷裡面去;你連這種能力都沒有,那一定跟定老師,老師在前面走,你跟著他走,就是不能離開善知識。到自己真正有能力的時候,可以,有能力的時候你想不離開也不行,善知識也會把你趕走。為什麼?你有能力,你應該幫助別人,你既然可以帶路了,你何必跟我走?你再帶一批人。他有這個意思在。所以真正有這個能力,老師再要把你留在身邊,是老師的過失,因為他可以教化一方,要讓他度眾生去,幫助別人去。他沒有這個能力,老師不能讓他離開,離開,他必定會迷失道路。如果他去教化眾生,那就是以盲引盲,那個罪過更大,是自誤誤人,更不得了。所以親近老師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這是註子裡面的意思。

  除註子之外,還有一點意思我要說出來,諸佛如來可以說,他的示現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盡虛空遍法界;換句話說,諸佛如來本來就住世。但是這種境界,一般說來都是法身大士才能夠體會得到,像我們初學的人沒有辦法。所以此地講勸請,裡面也有一個塬則,那就是依智離識,所謂「依智不依識,諸佛常現前」,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塬則。智,我們簡單的講理智,要有理智,識是感情,我們時時處處都能夠用理智,而不動感情,與佛就接近、就相應了。因為你心地清淨,智慧明朗,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諸佛常現前的樣子。如果我們心裡迷,知見不正,染而不淨,與佛就沒有感應,這就叫不見佛,這就叫做佛滅度了。時間到了,底下這段念掉,這是一段: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到這是一段,這是第七願。

  (第二十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0

  請掀開四十三頁最後一行,第八段「常隨佛學願」:

  經【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實際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說願只有七條,前面從第一到七是七種大願,後面這三條都是屬於迴向。所以註子交代得也很明白:

  疏【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

  就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願都是屬於迴向。

  疏【前二是別義。】

  是迴向當中的『別義』,就是這一條以及底下一條的「恆順眾生」,這兩願是迴向的「別義」。

  疏【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頌中,頌第七願竟,便頌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屬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別義也。】

  這就本經在後面偈頌裡面能夠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後面偈頌是屬於重頌,就是重復說十大願。這是佛經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長行文,所謂散文,便於說理,能夠把這個事情,理論、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講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讓大家能夠明白。可是這些事理、境界,說老實話,一定要記住。如果你要記不住的話,試問你怎麼個修行法?你沒有法子修。就是你要把它變成日常生活,那你條條都要記住;記不住,你就沒法子做到。要記誦的話,長行文就不方便,要把它背起來很困離,文字太多、太長,也不好背。所以經文後面有偈頌,偈頌就是便利於你背誦。偈頌可以入譜,等於都是歌詞一樣,可以譜成曲來唱的,而且多半都是押韻的。這就很容易記誦,不要硬記,唱唱就唱會了,你就會記住。所以偈頌全都是歌詞。意思都是前面所說的,所以叫重頌。

  由此可知,佛門教學比儒家還要重視音樂,應當在什麼?經講到後面偈頌的時候,大家都來唱,也就不是講,都是來唱!一面唱,一面講著,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非常之理想。重頌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講經它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都得要來;講經畢竟不同學校,所以聽眾有先來後到,有講了一半他才來的,一半來的前面沒聽到怎麼辨?後面偈頌會重復再略說一說。所以後來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聽到,便利於後來的,顧及他們。所以講經它這個方法確實是為聽眾設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長行文後面都有偈頌。如果長行文很重要的話,立刻後頭就有偈頌。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的許多不同種的體裁,要曉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在本經偈頌裡面,這偈頌相當之長,重頌前面十願,它只頌到第七願,第八它就是迴向。所以此地沒有明說迴向,偈子當中很明白的把它都歸納在迴向裡面。所以我們曉得,它這個十願前七是願,後三是迴向。後三,末後一條「普皆迴向」,那個沒有話說,那個意思太明顯了。所以,「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是迴向當中的別義,這個兩條也是非常重要的。註解裡面也說得很明白,比如四十四面第一行,末後這一句起,我把它念一念:

  疏【即是所修二利之行體。】

  完全講修行,行門。行門之體就是這個兩條: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你們把這兩句多念幾遍,看看能不能體會到裡頭的意思。我們今天道業不能成就,第一個不肯隨佛學,跟佛所學的背道而馳;第二個絕對不肯恆順眾生,順自己就好,不肯隨順別人。所以你看,這是完全相違背。你要想道業成就,不能隨順自己,要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是真修行,隨順眾生裡頭學什麼?學佛。佛不離開眾生,菩薩不離開眾生,離開一切眾生,菩薩道不能成就。這個在此地要討論這個問題了。

  疏【此科屬自利。】

  就就常隨佛學屬於『自利』。

  疏【第九屬利他。】

  第九恆順眾生屬於『利他』。

  疏【至第十,將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願之福,盡皆回向三處也。】

  第十願是總迴向,這個兩願是自利利他,二行之體,不能恆順眾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隨佛學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設施是為眾生的,不是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設施是因時、因地、因一切眾生機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樣的。塬理是一樣的,決定修覺正淨,這個是一樣的;但是在形式上來講,就是儀式上,不一樣。我們今天在全世界看,每個國家的佛教不一樣,在儀式上不一樣,甚至每個地區不一樣,乃至於每個寺廟有每個寺廟修行的作風也不一樣,的確它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怎麼曉得它塬則塬理是相同的?譬如所依的經論,理論依據不一樣,各人有各人依據的經論,經論這麼多,但都是佛說的,沒有話說。方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樣,修什麼?諸位要曉得,修三皈依。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他們統統不一樣,你問問他早晚課誦裡頭有沒有三皈依?統統都有,只有這個是一樣的,三皈依是一樣的,古今中外學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樣的。你就曉得,八萬四千法門修的什麼東西?修的是覺正淨。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淨而不染,決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儘管不相同,儀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它修覺正淨相同的,這個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離開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門從三皈依開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訴你,你一生就是修的這個東西,千經萬論也是說的這個東西,這是三寶,三寶是講自性三寶。這講『迴向三處』,「三處」就是菩提、眾生、實際,就是這個三處,後面會講到的。此地再解釋:

  疏【言常隨佛學者。】

  這個意思是說:

  疏【謂托佛從因至果,所歷之行,所為之事,為我所緣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隨而學之。】

  其實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垂誡我們的「見賢思齊」,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們供養佛菩薩,這個意思不能夠疏忽,我們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們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養菩薩,他是菩薩,我也作菩薩,我也跟他一樣,這叫真供養。有一些人很謙虛,他是菩薩,我一身罪業,我怎麼敢跟他比?這糟糕了,這個菩薩要是知道了,也搖頭,沒有法子,這不叫供養。真供養是拿他來做榜樣,我要學他,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這是真供養。我們一定要懂這個意思,千萬不能謙虛。佛菩薩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薩,並不希望你老當眾生去侍候他、做他的徒弟,沒這個道理。

  『托』就是以他做一個榜樣,看看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無上道,他怎麼修的,這個中間他所經歷的這些事,所造作這些事,在事相裡如何來修行,這些統統是我們的榜樣。尤其在這部《華嚴經》,善財童子做了一個很具體的表演,善財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從初發心,這在《四十華嚴》裡頭要從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講善財童子出生,講那個情形;一直到以後遇到文殊菩薩,跟他求學;在文殊菩薩那裡畢業出來之後,在社會上服務,服務就是參學,五十三參。你看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如何運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裡面完成自己圓滿的智慧、無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代表各種不同的人、物、環境,諸位要曉得這個,這是一部真正生活的教育。這五十三個人代表在這個社會裡面有出家修行人(就是有菩薩、有聲聞),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壞人都有,各種職業都有,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說善財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識,我們一個都遇不到,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早晨起來,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一天遇到的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類。善財他會,他在這個境界處處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定功;我們不會,處處惹煩惱,處處生是非。這糟糕不糟糕?

  這部《華嚴經》真是妙絕了,你學會了之後,真的你就會做人、會辦事了,樣樣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成就自己的道業,也真正替大家服務。對於社會是造福人群,對於自己是成就定慧,這部書是好得不得了!所以方東美先生讚歎,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這讚歎備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沒有念,他不知道,雖然念,他依文解義,他不懂。所以全經從頭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體會,這是一種教學的藝術,說到這一層,意思在那一邊,你要能夠體會得到,你才曉得它的妙處。這是以佛、以菩薩他們的行持啟發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志』,就是啟發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學佛,『隨而學之』。

  疏【乃以觀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於六塵五欲顛倒境也。】

  這幾句話很重要。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他在隨喜、恆順的時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裡面他心不顛倒,隨順五欲六塵而不染五欲六塵,他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如果不染,他的心就愈鍊愈清淨。這兩條,實在講就是古人所講的歷事鍊心,你要不在事上經歷過,你說你心清淨,不能算真實的清淨,要鍊過。你說我瞋恨心沒有了,如果不經過歌利王割截身體那個鍛鍊,你說你瞋恚心沒有了,這個不可以說。你自己以為沒有了,到那個境界瞋恚心生了,你才曉得瞋恚心並沒有斷。一定要經歷,不經歷不行。你說我不貪財,真的金銀財寶堆滿的時候,確實不動心了,那才叫真不貪;你沒有看到的時候,我不貪,到時候一樣起貪心,不行。范仲淹,我們講他不貪財,這個可以說是真的,他那麼樣窮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點不要把它埋起來,這個真叫不貪。你沒有經歷這個境界,不能說。所以菩薩一定要經歷,什麼樣的境界他都要經歷,在這裡面去鍊自己的清淨心,歷事鍊心,這叫修行。不經歷這個境界,那怎麼叫修行?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現前的時候,馬上要逃避,這不行。這個即使修行,是修小乘,絕對不是修普賢行願,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隨喜當中成就功德,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的定慧。定慧,實際上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樣樣經歷,經歷什麼?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善財童子這個五十三參,每一次參訪就是鍊這個功夫,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所以《金剛經》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塬則。但是一部經也只有幾句話是最高指導塬則。這是釋迦牟尼佛跟須菩提尊者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鍊這個東西,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就是鍊這兩句話。不管什麼境界裡頭都是不著相、不動心,這是你自己裡頭練功。外面怎麼樣?外面要隨順、要歡喜,要恆順眾生,裡面要不著相、不動心。這是菩薩修行法,修證無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疏【行者苟能以佛所歷苦行之境,常作心觀者,設遇苦事,乃稱本願,不生怨惱;逢諸樂事,自無耽染,以非常時心觀之所願故。有志於學者,勉旃!】

  真正有志於學大乘佛法的,應當要以此自勉。遇到一些苦難、折磨,那是自己的本願,你不經過這個折磨不能成就。為什麼?頭一個要把自己的瞋恚心給去掉,把它斷除掉,瞋恚墮地獄。所以先從逆境當中修。你看一切經論裡頭,逆境裡面瞋恚心沒有了,再從順境裡面斷貪心,貪愛的心。瞋恚與貪愛是一切煩惱的大根大本。為什麼先從逆境?逆境果報是最慘的,瞋恚它是墮地獄的。所以就從逆境裡轉過頭來,先不墮地獄,其次從順境裡頭沒有貪愛,就不墮餓鬼,地獄、餓鬼不墮,可以說這個人也不會墮畜生,超越了三惡道。縱然在六道裡頭沒有超越,三惡道不去了。所以你說多麼重要!

  所以凡是修行人,從古到今,最初學佛都是修苦行,都是從逆境裡頭反過來。從逆境開始學,先要吃苦頭,怕苦、畏苦、不願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曉得,吃苦對自己有利益,消自己的業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業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羅蜜,給自己修定打基礎。因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於說是預備功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亂。什麼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所以遇到這種境界現前,決定不能捨棄、不能逃避,好機會來了,這種機會是千載難逢的,到哪裡去找!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論與方法。你要離開這個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確確實實在一切逆境裡頭怨恨心不生,你己經磨鍊到這個程度,這個可以。如果瞋恚心還沒有斷,就得要找機會去鍛鍊,要找幾個真正善知識,那善知識是什麼?惡人,天天瞧你就不順眼的,找這種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頭的火,把它慢慢慢慢的消滅掉,你才能夠成就道業。所以善知識、真正好老師,他看學生有這個習氣,心裡面很愛這個學生、成就這個學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氣、看了就討厭,那是什麼?裝樣子磨鍊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再看底下一段,這是「釋行願相」。

  經【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煺。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

  『聚落』就是像我們現在講的小鎮、村莊,是許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在古時候多半是一族,一個族他都住在一起,從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塊,「聚落」。

  經【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這一段是先講學本師。怎麼個學法?此地給我們舉例說出來了。這段文裡面最重要的是講到如來的初發心,『從初發心,精進不煺』,這句最重要。註解裡面我們可以看看:

  疏【娑婆,此雲堪忍。】

  『娑婆』,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毘盧遮那佛是法身如來,盧捨那是報身如來,釋迦牟尼佛是應身如來,應化身,這是講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毘盧遮那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我們講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的應身,應化身,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在《華嚴》,因為它講華藏世界,所以說佛都是講「毘盧遮那」。你看這裡稱的是本師,他是我們的本師。註解裡面講:

  疏【乃我本師所王大千之世界也。】

  『王』念去聲,念望,當動詞講,就是統治。在此地他雖然不是一個政治領袖,用這個字來形容他,就是他的教化區,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

  疏【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華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

  這個在此地不必多說,這是《華嚴經》裡面講華藏世界的組織,概略的情形,在大經「華藏世界品」裡面說得很詳細。『二十重華藏』,《華嚴》用十表法,十代表圓滿,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圓滿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二十是這個意思。講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這個意思就顯示出本師如來利他心切,利他超過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十重。他超過了,他是第十三重,叫利他心切,取這個意思。

  疏【意取,此穢土眾生,可以起觀造修也。】

  諸佛如來在因地裡頭發願不相同。在本省,《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得非常廣泛,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你們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地藏菩薩在因地做國王,跟鄰國一個小國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眾生,他們兩個人發願就不一樣。兩個好朋友,兩個都學佛,兩個人願不相同,一個是發願趕快成佛度眾生;一個是要行菩薩道,眾生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願不相同!因此十方諸佛如來,雖然都成佛了,他們在因地上發的願不一樣,因此成佛之後,在果地上教化眾生也不相同。如果講他自己的果證,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決定沒有差別;他教化眾生的方法、手段,會不相同的。講「初發心」,你看此地註解上說得很明白:

  疏【言從初發心者。毘盧,即是釋迦。】

  這是一,不是二。

  疏【以華嚴,真應不二故。】

  『真』是真身,真身就是毘盧遮那,應身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應身。這個地方如果還是不太容易懂,我們得做比喻,但是比喻諸位要記住,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很恰當,只能比個彷彿,說是比到恰當,不可能的事情,沒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應身就是用什麼身分去,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學問,學問、道德都圓滿了,今天有個小學要是請你去做個老師,菩薩很慈悲,他絕不推辭,他就去了,到那邊是什麼?小學老師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身,到小學裡去做小學老師這個身分就是應身,另外一個中學也請他去做老師,他到那裡教書是以中學老師的身分,就是這個意思。

  到哪個世界,那些眾生機感必定要與他相應,相應叫應身,用應身。譬如到人間來,一定現相要跟人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他世壽也是八十歲,釋迦牟尼佛是八十歲入滅的;也有父母,在家的時候也有太太、也有兒子;出家之後,他也有六年的苦行,到處去尋師訪道;三十歲示現成佛。成佛之後,這就開始教學,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從三十歲到八十歲。所以我們講說法四十九年,算時間連頭帶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這叫做應身。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給天人說法,他要示現天身,身形、壽命與天也是一樣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要教一群豬,他一定要變個豬身,也跟那些豬一樣。這是我們肉眼凡夫不曉得,那些畜生道裡有不少佛菩薩在那裡教化。你看那個豬圈裡頭一群豬在哼哼,說不定就有頭豬在那裡講經說法,我們聽不懂,豬可以聽懂,牠能聽懂,給牠講經說法。所以佛是六道都去,地獄道也去。

  在《本行經》裡面有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在地獄裡面,他也示現墮了地獄,在一個叫火車地獄,這經上有。那個車是鐵的,火燒得紅紅的,去拉那個車,用什麼拉?把自己身上的筋抽出來當作繩索去拉,非常之苦,幾個人拉著一個車。他老人家發了慈悲心,看到旁邊那個同伴好可憐,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監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條筋代他來拉,看到他太可憐了,我自己寧願犧牲,我多抽一條筋。那個小鬼一聽氣死了,一棒就把他打死了。你們想想怎麼樣?打死就超生了,地獄裡面就超生了,就是一念慈悲就離開地獄。所以在地獄裡頭迷得很重,地獄裡頭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個苦的環境,生一念善心,還代別人受苦,不容易,真正是難。所以這種情形,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自己要學,常常要學,看到有苦難的人,寧願我們苦一點,能幫助別人一點。你常常有這種心,真的將來墮地獄你也會發這個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一下就超越,就離開地獄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難的時候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苦難的時候還能替別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順境裡面幫助別人一點,那個不算,自己在苦難當中還能想到別人,這是難能可貴。這是講應身,真是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底下接著講:

  疏【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經言應身,故稱釋迦。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經尚未施權,故釋迦稱遮那;法華已經顯實,故遮那稱釋迦。】

  這兩部經都是屬於一乘圓教,一個是在最先講的,一個是在最後講的。所以在這兩部經上,一個是稱毘盧遮那,一個稱釋迦,都是說的本師一個人。

  疏【他經已施權,未顯實,故遮那是遮那,釋迦自釋迦,以真應未相即故。】

  這個我們不必加以多說。

  疏【璎珞本業經雲。】

  這底下幾句話很重要:

  疏【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果,乃於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從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菩提心,起一念信,爾時便名,信相菩薩。故雲從初發心也。】

  這是解釋初發心。所以我們現在是真正發心了,就是『信相菩薩』。你們諸位在這個地方幾天,你們每個人都是「信相菩薩」。可是我們這一結業出去之後,就不曉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薩了,你是一煺轉就沒有了;如果不煺轉能保持住,這是信相菩薩。這段文前面講的是一般的眾生,在佛法裡頭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常言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而當面錯過,你說這個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這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的事情;遇到佛法當面錯過,實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難,的確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就是百千萬劫難得有一次你能夠碰到佛法,這個機會不容易。所以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不知道珍惜,實實在在是可惜。

  所以佛門裡面講,師恩第一大!介紹我們接觸佛法的這個人,我們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紹我們聞佛法的這個人,我們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們今天得到這種殊勝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麼能得到?得不到。所以真的是師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師之恩關係我們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願我們也能夠像經上所說的,從此以後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起菩提心,於正法起清淨信心,你就可以當信相菩薩這個稱唿,你就是信相菩薩。這個是真正講到初發心。

  可是從初發心,最重要就是什為?精進不煺。以前李老師早年在台中辦大專講座,我也常常參加,同學們來參加講座,很精進,的確一、二個星期之後氣質都變了,所以老師很歡喜。可是一結業,同學們到電影院看個兩個鐘點電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師搖頭,你看我們這一個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學,抵不得電影院兩小時,又搞亂了。難,真正是難。為什麼?無始劫以來這種染污的習氣存在,外頭一勾引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塬因是什麼?煺轉了。什麼人成就?精進不煺的人成就了。煺轉的人,那就是墮落了。講到精進,註解裡面也有,我們接著看:

  疏【言精進不煺者,簡非懶惰懈怠。】

  這還有個區別,『精進』不是講那個懶惰的人、懈怠的人。懶惰、懈怠,當然是不精進。我不懶惰、不懈怠算不算精進?不算,還不算精進。什麼樣才是精進?底下這裡說了:

  疏【謂勇悍無煺曰進。】

  勇勐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勇勐往前面走,這才叫做『進』,往前進。

  疏【萬行無雜稱精。】

  『精』就是一門,一門勇勐的向前,這叫精進。像我這幾天跟諸位說的,我們經依一部,我們行門選一種,這就是精進,這是精。經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雜,雖然有進,不叫精進,叫雜進。雜進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心雜了。所以一方面進,又一方面要專,就是專進,這才是佛法精進的意思。尤其諸位對於其他法門、經論要肯放下,不能起貪心,別的人說這個、說那個,不要去羨慕他;人家講這個經、那個經,這個我沒有看好可惜,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動搖了,又被他牽著走了。應當老老實實的只學一門,我這個一門不通,決定不學第二門,要這樣才行。其實你一門通了,那些門不要學,用不著學,一聽就會了。像六祖是個例子,他通了,他一門通了,一切經他都可以不必學,無論什麼經人家念給他聽聽,他裡頭完全明瞭,你有什麼疑難,他馬上給你解決。這個本事多高,太高明了,這是一經通一切經通。

  你搞雜了,搞雜的時候搞了一生,一樣都不通,那虧就吃大了。所以決定不能夠貪多。我們看古來的大德,許許多多人一生專攻一部經、專講一部經,他不是其他的不會,他都會,他一部通了,一切都通了,為什麼還專講一部經?給後人做個榜樣,以身示教,做一個樣子給後人看,一門深入的利益。這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現在人學東西就是貪多,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師講,個個都想做大通家,結果是一樣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學是希望你做專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們在《華嚴》上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個個都是專家,善財童子去參訪,善知識告訴他,我在無量法門裡頭只知道一個,只會一個,個個人都是這麼說的,個個都是專家。所以一定要發心專攻,才符合佛所講的精進不煺的意思。下面講:

  疏【精進有三。】

  有三種。第一種叫:

  疏【披甲精進。】

  這是比喻。『披甲精進』,底下有個註解:

  疏【無惡不斷也。】

  我們這個惡太多太多了,說不盡,這諸位自己一定要曉得哪是惡、哪是善,要能夠辨別。披甲就好像古時候戰爭,衝鋒陷陣,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現在戰爭,你看第一線衝鋒陷陣的用戰車,也是披甲,取這個意思,取勇勐無畏的意思。往前進絕不煺縮,決定沒有恐怖,一定要斷惡。

  疏【二、善法精進。】

  這是修善。

  疏【無善不修也。】

  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學。善惡,我說一個最簡單的標準,諸位把它記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惡,凡是利益眾生的就是善,你能夠常常這樣想,大致上就不會錯了。念念要想為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說這些人我喜歡他,我要替他多想想,給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冤家對頭,我不作惡、不找他麻煩算是好的了,我還要給他修善?那這就不行,這就是不精進。所以一定要以平等心,縱然是冤家對頭,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這是你真正的修善。

  疏【三、利樂精進。】

  這是特別對於有情眾生。

  疏【無有情不度也。】

  只要是有情眾生,都要能夠利益他,都要叫他離苦得樂。所以精進有三種。

  疏【不煺有二:一、不煺墮。二、不煺轉。】

  底下有舉例子。

  疏【十信,為不煺墮,不煺墮於四惡道故。】

  這在《彌陀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講三種不煺。十信位,像初信,這個地方講的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比剛才講的信相菩薩要高,信相菩薩會煺,初信位的菩薩就不煺了,他是不煺到三惡道;換句話說,決定不墮三惡道。為什麼不墮三惡道?他三惡道的業因斷掉了,就是見惑斷了,三惡道的緣斷了;因雖然沒斷,緣斷了,沒有緣,雖有種子它不會結果,它沒有緣。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是圓教初信菩薩,所以絕對不墮三惡道。它這裡講『四惡道』,「四惡道」是加上阿修羅,他也不會作阿修羅。換句話說,他雖然沒有出三界,他是人天兩道受福報,在人天兩道修行,他不墮三惡道的。初住也是講圓教的初住,他不會再煺轉到二乘,就是聲聞緣覺,他不會煺轉的。這個地方講:

  疏【登住為不煺轉,謂有漏業盡。】

  就是見思煩惱斷盡了,沒有業力牽引,他不會再煺到六道輪迴。除非他乘願再來,那是示現,那不叫煺轉,那是以應化身來教化眾生的。所以這後頭有:

  疏【唯有乘願度生耳。】

  他乘願再來,這不算。乘願再來,他到地獄、到餓鬼、到畜生,那都不叫煺墮,那是他乘願去度眾生,他是自在的,他是願力生的,不是業力生的,他不是有這個業。這是說的「從初發心,精進不煺」。

  底下講,『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這是講到布施裡面,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常隨佛學第一個學什麼?學佛的布施。學佛,實在講要從這裡下手。你看,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十波羅蜜裡面,第一個也是布施;四攝法裡頭,第一個還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萬行之首,而且也包括萬行。諸位要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布施裡頭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仔細去一觀察,十波羅蜜、六波羅蜜可以統統歸納在布施波羅蜜裡面。所以你要問佛法修什麼?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捨。佛為什麼要重視放下,重視捨?因為你要曉得,你能夠捨,才與你的法性相應,與你的心性相應。因為你心性是清淨的,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心性的實相。本來無一物,你要有一樣東西不肯捨,你的真性裡面就有染污。你為什麼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得清淨心?你放不下。你那些垃圾、那些污染,你不肯捨掉,那有什麼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們沒有兩樣,就是他把這些垃圾統統倒乾淨了,一點也不存了,他恢復了明淨;我們這些拉拉雜雜的東西,一樣都捨不得丟掉,所以沒有法子。

  所以菩薩道裡頭,修行就是一個布施。在此地舉出一個例子,舉出以身命布施,這是最難捨的了,難捨能捨。不但舉這個例子說明難捨能捨,同時更顯示出來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於我們自己的身命,這是佛菩薩的見解。我們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緊要關頭還是這個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捨。其實講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但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法重要,身命不重要。等到我們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淨心重要,法不重要。因為清淨心能生萬法,有了一法,清淨心就不生萬法,那個麻煩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夠執著。我們且看這一段,這一段講布施,註解裡面也說三種布施,在四十五面倒數第三行:

  疏【布施有三: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今是財施。】

  這經文裡舉的是財施。

  疏【財施有二:一、內財,二、外財。】

  這屬於內財。

  疏【內財捨身命,外財捨寶物。】

  換句話說,外財捨你所有的,我所有的這屬於外財,我所有的財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這都屬於外財,就是身外之物,是屬於我所有的,這個捨容易。頭目腦髓這是內財,這是要命的,這個捨難,這個捨不容易。所以剛剛修學,修布施的時候,先從外財捨起,先從容易捨的捨起,學,練習。

  我當年學佛,老師也是教我從這裡下手的。我初接觸佛法的時候,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我頭一天見面就向他請教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勝,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什麼方法叫我一下就入進去,希望能快一點得到。我們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這句話提出來的時候,他眼睛看著我的眼睛,幾乎看了半個鐘點,一句話不說。那個老人很有趣味,這麼長的時間看下來什麼?人心定下來了,什麼念頭都沒有。所以這是教學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這種印象給你太深刻了,他然後說出一句話你一生不會忘記,實在了不起。看了半個鐘點,慢吞吞的說了一個字,「有」。有,又停了好幾分鐘,不馬上說出來,你跟他在一塊,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樣,給我說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個問題,半個多小時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邊:「我想想應該怎麼答覆你」,不是的,完全教我心情不要那麼浮躁,定下來,就是要你定下來。這是一種教學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說話簡單明瞭。頭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兩個小時,只說了幾句話,幾乎都是眼睛對眼睛看著,都在入定,很有味道,跟他人家相處,別有風味。跟方東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絕跟你說,說得太多了;他老人家說話就幾句,但是那個幾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會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圓滿的效果。

  畢竟我們沒有他那個定功,我們聽他老人家說看得破、放得下,馬上接著第二個問題來了,「從哪裡下手」,得問從哪裡下手。我的問題提出來,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鐘之後,答覆我兩個字,「布施」,從布施下手。頭一天跟他見面,印象特別的深,我離開的時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門口,送我到門口的時候囑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訴你的六個字,好好的去做六年。我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應,這個力量不可思議。六年干什麼?布施。塬來也很吝啬,不肯布施,我們好辛苦一個月一點點薪水攢積起來,怎麼肯隨便就給人家?不肯干。我是從小喜歡念書,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費待遇統統都在書架上,一年到頭多少錢都能看得出來,在哪些都看得出來,很愛書,喜歡讀書。所以布施什麼?送人家書。先送什麼?那些破爛的、自己不要的,先布施出去,喜歡的就捨不得。以前,破爛的,就是不喜歡的也不肯布施,也不肯。所以學,學先把自己不喜歡的、用舊的、不要的,可以送人了;逐漸逐漸進步了,自己喜歡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著,這是很大的進步。能夠把新的東西、好的東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著;但是重要的東西還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學的。到最後再進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東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寧願自己不學讓別人先學,這就是很大的一個進步了。

  所以我出家的時候,我收藏有很多好書,線裝書、善本書我收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問我要。我說可以,但是有兩個條件,就這麼白白的送給你,不行,為什麼?送給你保存,不如我保存得比你好,我不願意送人保存。我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發心講這部經,我馬上送給你,我能夠割愛,你發心弘法,這我應當要供養的;第二個,你發心印經,我供養你,雖然不講,你印了流通,我供養你。我現在還有不少好版本的書,你們要發心我都可以供養你們,兩個條件,一個發心講經,一個發心印經布施,我可以供給你這個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課了。

  (第二十一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1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四面,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經【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煺。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昨天我們將註解也念了一大段,今天我們繼續再看註子裡面。我們看布施,在四十五頁倒數第三行,「布施有三」,就是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財裡面有內財、有外財,經上舉的以身命布施,這是內財;以『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這是屬於外財。這三種布施就得三種福報,財布施是得財富,果報是財富,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有許多擁有資財的人,都是前生修財布施所得到的果報。法布施是得聰明智慧的果報,我們也看到有許多人確實有非常高的智慧,智慧雖高,但是他沒有財富,他的生活很艱苦,這一類就是前生當中他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有很多發大財的,大公司的老闆董事長,小學都沒有畢業,他發了大財,這個億萬的豪富,他就是前生專修財布施,沒修法布施。所以他沒有聰明,沒有念過什麼書,福報大,他底下辦事的可能都是那些博士替他做事,因為那些人是什麼?有智慧,沒有福報,沒有財富。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因此我們懂得因與果,實在說這三種布施都要修,福報才算是圓滿。

  底下有很長的一段,後頭還有這麼長,這麼長裡頭講一段因緣,這個因緣也是經裡面所說的,它引用最勝仙人的一段故事來說明內財的布施難行能行。這個故事諸位自己去看,我們不耽誤時間。諸位翻開四十六面倒數第三行,這裡有幾句重要的話我念一下,從第二句開始:

  疏【是故當知,若人能恭敬求法,佛於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滅。雖在異土,常面見佛,得聞正法。】

  這幾句話很重要,諸位把前面這段因緣讀了之後,這幾句話的意義你就明瞭了。在第二行裡面講觀心的解釋,這個解釋是兩層解釋,前面是「因緣釋」,下面是「觀心釋」:

  疏【觀心釋者,謂觀察此身,若皮若骨,都無定實;舉體全空,無我我所。】

  『謂觀察此身』,這是用智慧去觀照,『若皮若骨,都無定實』,為什麼?是因緣所生法。既是因緣生法,它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自體,正是佛法裡面常講的當體皆空。『無我我所』,在五蘊法裡面覓我了不可得,既然我都沒有了,哪裡有我所有?當然我所有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所以這個我與我所,實在講是一種虛妄的情執,絕對不是個真實的。可是世間人以為是真實的,過失,這可以說是根本的過失,就是在這虛妄的執著。

  疏【雖見似有。】

  這有是假有,佛經裡也稱為妙有,不是真的有。

  疏【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

  佛經上有許多的比喻,《金剛經》上把它比作「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說明有沒有這個相?有這個相,是不是真有?不是真有,是幻有。

  疏【既無自體,塬同法界。】

  我們要追究,它的確沒有自體,一一法都沒有自體。體是什麼?體就是一真法界,體就是真如本性。的確一切法是同一個根源裡面發生的,就是唯心所現的、唯識所變的,萬法同一個根源。

  疏【如是一一推徵,三谛具足。】

  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疏【依而修之,即成三觀。诠此義時,聞已生解,契圓理機,便是寫經。經是诠表生解義故。如其不觀不推,迷心取相,寫亦奚益哉?】

  寫經又有什麼利益?這個解釋完全是從理上來觀察,可以說是最為深入,真正能夠得佛法的精髓,比因緣的解釋要透闢得太多了。但是這不是一般初學人能夠達得到的,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佛經裡面真正的義趣是在這個地方。這段經文是講寫經,主要提的是寫經,用身命布施來寫經,這就要講到發心的相狀。在《大智度論》裡頭說,如果有人發願,願自己將來作佛,要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人就是發了菩提心。可是發了菩提心,他心既然不一樣了,他的言行也就變了。我們曉得,我們的言語、行為都是受心在那裡指揮,所以心清淨,我們的身、口都清淨。心是佛菩薩的心,他的言語、行為沒有一樣不像佛菩薩,會改變的。如果說心發了,言行還沒有改變,那不是真發心;真正發心一定改變,他不一樣,我們可以在行動裡面能看得出來。

  《大智度論》裡面給我們舉了十個例子,舉了十個例子就是說明,發菩提心之後他的態度就不相同,我們今天所謂的是風度、儀表,他自自然然就起了變化,現在也所謂說氣質不一樣、變了,不是凡夫的氣質,是佛菩薩的氣質,不相同。哪十種?第一種,親近善友。他所交往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識,都是身心清淨、正知正見,他跟這些人往來。當然與這些善知識往來,常常受善知識的薰陶,氣質哪有不變的道理?一定會變的。第二,他知道供養諸佛。供養諸佛不必多說,我們十大願王第三願就是「廣修供養」。第三種就是修習善根。這在前面都說過了,三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癡,再加上大乘的善根,精進,他認真的在修學。第四,他有非常殊勝的志向,他要求最殊勝的法門,這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在一切法裡面哪一個法門最殊勝?這是不言可喻,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的清楚明瞭,那是念佛求生西方世界,這是最殊勝的法門,真正發了菩提心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第五是在待人接物當中心地清淨、慈悲、柔和,不會有暴躁的行為。第六,遇到苦難他能忍,決定不會怨天尤人。第七,慈悲深厚,待人接物真正的慈悲。第八,深信平等。這個平等是佛給我們講的,生佛平等,眾生與佛平等,萬法平等。如果你能夠深信佛所講的平等的理,你在一切境緣當中決定不會起貢高我慢的心,謙虛恭敬的心才能夠生得起來。第九是愛好大乘佛法,能夠以大乘佛法幫助一切眾生。第十,求佛智慧,一定是求如來果地上的無上正等正覺。這是講發心的十個樣子,就十種相,我們也應當要知道的。這些在慈舟法師《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裡面都引用的有,《大疏》裡面是更詳細。我們接著看下面經文,在四十七面:

  經【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虛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這一段經文,我們一看,它當中有省略,看一個頭,看一個後面,頭是菩提樹下示現證道,末後是講『入於涅槃』,這是講佛一生所謂是八相成道,就是他一生示現弘化利生的事業,而這個文裡頭特別把弘法的事業說得多,那就是法會。法會就是講經說法,以種種不同的身分,或者是對菩薩說法,對聲聞、辟支佛,乃至於對人非人等,這些小註裡都有,我們不要細說。從這段文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佛也像孔老夫子一樣,有教無類,不管是什麼人。孔老夫子教的是人,人裡頭有教無類,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佛的這個範圍大,他是九法界的眾生都包括在其中,上面到菩薩,下面到三惡道,『人非人等』。這是比孔老夫子教學的範圍要廣大得太多了,也是有教無類。

  需要提一提的就是此地,『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這是講圓音說法,經上常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不可思議的本領,我們人做不到的。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大眾很多不同類的人在那裡聽,他都聽得懂,還用不著翻譯。譬如說佛在這裡說法,聽眾裡頭各國的人都有,他們每個人聽的時候,都聽到佛說他自己本國的言語。這個妙極了,用不著翻譯的,佛用神變把他的音聲都能變成聽眾他自己的語言,六道鬼神來聽亦復如是,這個是不可思議,這種音才叫「圓滿音」。其實諸位要曉得,這個能力是我們自己的本能。而我們的本能今天把它喪失掉了,我們今天去學外國語言學得好辛苦。本能不需要學的,真正得大自在。如果大自在裡頭有障礙,諸位想想看,《華嚴》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語言裡頭就有障礙,怎麼說無礙?必須要到這個時候,身心清淨,一切無礙,一切語言不需要學,全都通達。所以我們一定要信,要深深的相信,我們自性清淨心,實在是萬德萬能,一切無礙。要相信,這些能力都是本來具足的。

  『如大雷震』,這是比喻佛說法能夠震動人心。『隨其樂欲』,「樂」是樂好,就是他歡喜的,他愛好的;「欲」是希望,他所期望得到的,他喜歡的。佛所說的法正是他愛好的,正是他歡喜的,所以他能夠接受,他能夠聞法歡喜,這樣才能夠『成熟眾生』。這一段我只跟諸位說這一句,其余的你們在註解裡面去看,這一段註得很詳細。再看下面經文:

  經【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佛是凡夫修成的,我們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我們也能成佛,一定要做到見賢思齊。大師註解裡面有兩句話勉勵我們,非常之好,在四十九面,小註的第二行,第二行當中:

  疏【彼既丈夫我亦然,不應自輕而煺屈。】

  這兩句話希望我們多念幾遍,要把它記住。『丈夫』,在此地這個「丈夫」不是專指男人,是指真正能夠做到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這叫大丈夫,女子做到也叫大丈夫,要明白這個意思;也叫做大英雄。你看釋迦牟尼佛,供養釋迦牟尼佛的大殿那個匾額上,「大雄寶殿」,雄就是英雄。什麼人稱為英雄?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辦到,這稱為英雄。了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做得到,所以我們稱他為大英雄。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隨學就是效法。再看下面一段「隨諸佛學」:

  經【如今世尊。毘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這個註解裡我念一念:

  疏【首句,承前結指。意謂,我所以雲皆隨學者,如今本師世尊毘盧遮那是也。】

  毘盧遮那佛是我們的本師,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因為前面是講學本師,這是我們隨學第一個對象,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學他。要像我們老師一樣,這樣的大善知識在十方世界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太多太多了,這都是諸佛世尊。我們要學本師,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我們統統要學,就像學本師一樣的學,一樣的來隨喜。為什麼要發這個願,要這樣的學習?你不發這個願,不這樣的隨喜,你這個心胸沒有辦法開拓,侷限在一個小範圍之內,這樣子你隨喜的功德不能圓滿。所以華嚴境界說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這個心胸多麼的開闊。敬本師毘盧遮那佛,也一樣禮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才能與普賢行願相契合。如果只學本師,不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不是普賢行願,為什麼?不普,雖有行願,不普,這成就就不圓滿。在理上講,這個註解裡頭,註解的第二行最後一句看起,這是解釋「於念念中」,解釋這個。

  疏【言於念念中者。】

  註解的文我把它念一遍:

  疏【須知吾人自心,念念有佛成正覺也。】

  『須知』是必須要知道,我們自己心性當中念念都有佛成正覺,就是示現成佛。你相不相信?你說我不相信,我的心裡哪有什麼佛,心裡胡思亂想,有什麼佛?其實你是搞錯了,你胡思亂想是你的妄心、是你的分別心,不是你的真心,真心裡頭念念有佛示現成等正覺。真心是什麼?真心變現出來的是法界,十方三世無量無邊剎土是我們自己真心所現之物。心太大太大了,心比太虛空大!太虛空無量無邊的諸佛國土,什麼時候沒有菩薩示現成佛?你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是真正的事實。所以註解接下就說:

  疏【何以故?】

  為什麼?這是一個徵釋:

  疏【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此心』就是自己一念的心性。

  疏【自心既爾,一切眾生心亦然。】

  一切眾生心跟自己的心是一不是二。

  疏【佛者,覺也。一念覺,即一佛出世;念念覺,即諸佛出世。我念念思惟覺,即念念皆隨佛學也。】

  這個意思不可不知,這是講到真正的隨喜功德,隨喜諸佛。隨喜諸佛裡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念念覺,覺而不迷。可是諸位自己一定要記住,剛才我給你講的十種相,那是覺的相;如果我們沒有前面這十種相,那你是不覺,是迷。再看下面經文:

  經【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段文跟前面是一個意思,我們也把它省略掉。

  再看第九願,第九願是「恆順眾生願」。對上,這個常講,所謂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叫菩薩。前面一願就是上求佛道,這是常隨佛學;這一願就是下化眾生,你要不恆順眾生就談不上下化。所以一定要學,要修恆順眾生。

  經【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

  大師此地這一段註子,註得相當的精要,註得很好,我們也念一念:

  疏【言恆順者,恆,常也。順,是隨順。】

  可見得不但要求隨順,而且要求的是恆常隨順。這也是人之所難,所以菩薩道是難行能行。尤其是在逆境逆緣當中,我們暫時的隨順很勉強,忍一忍還能過得去,長時期的隨順不容易。這個長時期,跟諸位說不是一生一世的,而是什麼?生生世世。我們讀《法華經》,讀「提婆達多品」,釋迦牟尼佛敘說他與提婆達多的關係,生生世世的冤家對頭,不是冤家不聚頭,生生世世的冤家對頭;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要生生世世恆順提婆達多,這個事情麻煩。所以他才能夠成佛,他才能夠提前成佛,為什麼?他肯「恆順眾生」。

  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在因地他們兩個是同學,而且彌勒菩薩是學長,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學弟,按照成佛的先後順序,應當是彌勒菩薩先成佛,釋迦牟尼佛後成佛,這個才對的。結果怎麼?釋迦牟尼佛提前了,在彌勒之前先成佛,彌勒反而降下來,做他的後補了。塬因在什麼地方?就是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精進,真正能夠恆順眾生,所以他超越了,他提前了。這些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來讀這個註子,註子裡頭有說到這些事情:

  疏【眾生種類萬別。】

  真是千差萬別,太多太多了。

  疏【根性千差。】

  每一個眾生根性都不相同。

  疏【若言恆常隨順,不亦難乎?】

  就是太難了,真的不是一個容易事情。

  疏【前科於佛。】

  『前科』,就是前面一段,對於佛來說:

  疏【言隨學。】

  對佛我們要隨學,我們要學佛,為什麼?

  疏【謂諸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順於真理,故須連心倣學。】

  就是應當要效法。所以,對於學佛、學菩薩這沒有問題,他們是至善之人,我們應當要學習,應當要效法的。可是講到眾生就不然了,眾生固然有善的,但是惡的畢竟是佔多數。

  疏【今於眾生言恆順者,眾生善惡之行。】

  縱然是善他也是迷,造惡固然是迷,眾生修善、修福還是迷。這是什麼?

  疏【不離迷心,粗犷乖道。】

  『乖』是違背。

  疏【非可軌持,故不言學。】

  他不足以做我們的模範,換句話說,不足以效法。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說『不言學』,不說常隨眾生學,不是這個說法,只叫你恆順。

  疏【然不壞假名,不滅假相;法無自性,一切皆如。常以同體大悲,融通物我,故雲恆順。】

  這就把為什麼要恆順眾生的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了。你要不明瞭這個道理,你順眾生的時候會感覺得很痛苦,會感覺得很冤枉、不值得,這都是凡夫的情境,凡夫的執著。真正透徹這個道理了,你才曉得恆順裡頭有無量的功德,成就自己,決定是叫自己定慧增長。這就是顯露自己的同體大悲,真正能夠達到平等法界,物我一如。所以恆順眾生是修這個,真正是修自己的性德,顯發自己的性德,你明白這個道理,那怎麼能不修?這個太重要了。

  因此,「恆順眾生」跟「常隨佛學」我們應當平等的重視,這個功德、這種成就絕對不在常隨佛學之下,要明白這個道理。甚至於還有過之,怎麼曉得它有過之?這個十大願王愈是在後,後面能包括前面,前不包括後,它這一願是在常隨佛學的後面;換句話說,就是功德比常隨佛學還要超勝。這是我們很多眾生疏忽掉了,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縱然是學佛都學不好,學佛也沒有成就,也沒有效果,塬因在哪裡?不肯恆順眾生。如果肯恆順眾生,你常隨佛學才能真正學得到。不肯恆順眾生,學佛也學不成,那是個大障礙,因為什麼?你心不清淨,你心不平等。

  正如昨天有個同學問我,法達禅師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為什麼不開悟?他就是心不平等,他對佛是很尊敬,常隨佛學,他不恆順眾生,所以他三千遍也枉然。別說三千遍,三萬遍也不行,也不能開悟。由此可知,我們要想讀經開悟、念佛開悟,恆順眾生千萬不能疏忽,比常隨佛學還重要,幾個人能透徹這個道理。不管修哪個法門,不管你如何精進用功,你不能在這個方面下功夫,都不能成就。在這節經文,這節經文長,講得很透徹,有法說、有比喻,真正是普賢菩薩的苦口婆心,教誡我們,點醒我們。我們再看註子:

  疏【在迷執行者。】

  這就是我們凡夫,迷惑、執著。

  疏【我心過堅者,固為難事。】

  我們今天恆順眾生難,難在哪裡?難在我執,迷惑。『堅』,簡單講就是有很深的成見,有很堅固的成見,自以為是,這就很難很難了。

  疏【在悟心大士,見解融通者,誠易易也。】

  真正開悟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他不難,他真能恆順。像《金剛經》上舉的歌利王割截身體,那對別人就太難太難了,可是在忍辱仙人他不難,他若無其事。在他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我們看起來太難了,難行苦行,他沒有覺得難,他也沒有覺得苦;他要覺得難、要覺得苦,他忍辱波羅蜜功夫還沒到家。由此可知,難易也沒有一定的標準,苦樂也沒有一定的標準,隨著自己的境界,標準就有變化。凡夫與菩薩的標準是迥然不同,這是我們要明瞭、要學習。

  疏【自先以曠蕩虛心,物我無二。】

  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能夠容忍,要能夠容物,要能夠像諸佛如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沒有一樣容不下的。

  疏【自覺真性,凡聖不差。】

  佛能容,菩薩能容,為什麼我不能容?底下說:

  疏【上合十方如來,下同六道含識。】

  是一不是二。『上合十方如來』就是前面一科所講的「常隨佛學」,『下同六道含識』就是這一科所講的「恆順眾生」。在《楞嚴經》上我們也念到,觀世音菩薩自己說,他講他的成就的時候,他說「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也就是我們前科的意思,常隨佛學的意思;他又說「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就是恆順眾生的意思。你看看,哪一個菩薩、哪一尊佛他修成的時候,他捨棄了眾生?他沒有修恆順眾生,換句話說,他就成就不了。

  說到這個地方,我就提醒諸位同修,這是《華嚴經》上說的,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你要修成一個聲聞、緣覺,修成一個天人,修成一個權教菩薩,行,不修這個法門,行;你要想修成法身大士,要修成無上菩提,你不修普賢行就不行,沒有法子,任何一個菩薩成無上道一定修普賢行。十大願王是普賢行的綱領,十大綱領,把握到綱領,這個行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目標,修行才能夠得力。所以非常非常的重要。在此地我們特別要強調恆順眾生。我們修這麼多年、學這麼多年,一點成就都沒有,毛病就生在不肯恆順眾生。所以不管怎麼苦修,一事無成。縱然你學到一點皮毛知見,我們拿這部經仔細看看,我們所造的業都是三惡道的業報,非常的可怕。好,我們下課。

  (第二十二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2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段文:

  經【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

  這是總說。

  經【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這一看就曉得,這是講的四生,一切眾生在生態上來講,總不出這四大類,這就是把一切眾生的生態都說盡了。

  經【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

  這是講一切眾生他生長居住所在的差別。有生在地面上,也有的生活在水裡面,所謂水族。這個『火』與『風』,「火」是代表像熱帶,熱帶甚至是沙漠裡面很熱的這種環境裡面;「風」是表動的意思,就是活動力很強的,有依這個而生的,這裡面也有動物、也有植物,植物裡面依風而傳播種子的,我們往往看到很多。『或有依空』,依虛空;也有依草木,寄生在草木上的。再看下面:

  經【種種生類。】

  這一句是總說。下面講:

  經【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

  『意行』是講心有定、散,有的心比較定,有的散亂,是指這個。

  經【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

  這都是講一切眾生的差別現象,差別現象沒有法子盡舉,此地也不過是舉幾個大端例子而已。

  經【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

  這多半都是指畜生道裡面的。

  經【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這是指色界跟無色界的四空天。這一段整個六道眾生全都包括了,大師這個註子裡面都說到了,都解釋到了,諸位自己去看就行了,這一段並不難懂。再看下面經文,第五十三面:

  經【如是等類。】

  這句是總結前面的經文。

  經【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這點實實在在不容易做到,但是又非常的要緊。問題就是我們想不想見性,想不想得一心,想不想成佛?你得要考慮這三個問題。如果這三個問題都想,那就必須要照辦。你要不肯照辦,就是這三個問題的大障礙,你得不了一心,你也不能開悟,你也成不了佛;換句話說,想成佛、想開悟、想得一心,一定要把這個不折不扣的做到。對於一切眾生要恆順,不但要恆順,還要承事、供養,所謂承事是為他服務,這是承事;要供養他。換句話說,要照顧他,要敬重他,跟我們敬父母、敬師長、敬佛沒有兩樣。在我們心目當中、觀念裡面,生佛決定平等,正是佛在本經裡面開示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對一個眾生輕視,就是輕視諸佛如來;對一個眾生不孝順,就是不孝順父母師長。所以這一段要講菩薩道裡面難行能行,特別是著重在這條上,真正值得我們反省檢點的。

  所以,諸位真正是通達十大願王的理論、境界,你這一生不可能沒有成就,決定有成就的。成就的高下在乎你自己實行的勤惰,你要是勇勐精進,那你的成就快、成就高;你要是懈怠,做得不夠圓滿,你的成就比較低;如果你完全都沒有去做,那可以斷定言之,你這一生決定沒有成就。即使念佛求生淨土都不例外,這點特別要注意。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求個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要不要具足普賢行願?跟諸位說,還是要。他沒有聽過《華嚴經》,沒有學過普賢行願,那他怎麼具足?他自自然然具足,誠敬心中具足,恭敬心中具足,雖然他沒有學,沒有學也能具足,他在一念正念起來的時候自然具足。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在平常,在生活裡面,要認真的去修學。這幾句就是教給我們隨順。下面這一段是教發願:

  經【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這是教我們發願。這段經文裡面含義很深,病苦範圍太廣大了,也許你看到眾生有病,我又沒有學過醫,又不是醫生,我怎麼能替他治病?你一定可以給他治病,因為病並不單指我們身體長病了,他有心病,心病比身病還嚴重。心病是什麼?煩惱病、無明病、塵沙病,這是大病,你要幫助他,要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治心病。佛法的經典都是給我們治心病的,所以佛也比喻為大醫王,醫治一切眾生的心病。你一定要發這個願,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底下幾句比喻,統統都是這個意思。

  『於失道者』,後面這個意思是愈來愈深。前面這個第一句,換句話說,所有眾生都是迷惑顛倒,都是有嚴重的心病,你怎麼給他作良醫?介紹他佛法,介紹大乘佛法,這就是對治他的心病。「於失道者,示其正路」。這個失道者就是藥不對症,那就是失道。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你所修學的不對你的根性,你學起來就有困難,不容易成就。這種例子非常之多。所以選擇法門一定要適合自己的根性程度、修學環境,都能夠配合,你修學起來不感覺得困難,容易成就。如果採取的這個法門不合自己程度,又不合自己的興趣,同時又跟自己生活的方式完全不相同,勉強去修,非常困難。所以,他遇到困難,走錯了路,你要幫助他回頭,幫助他要走上正道。

  好些發心學佛的,尤其在今天,佛門裡面有真佛、有假佛,佛法裡面有正法、有邪法,許許多多把邪法當作正法、把假佛當作真佛,這是迷失了道路,他沒有依照佛的指示去做。也許他不知道,佛滅度之後對後世弟子有四依法,作為我們修學選擇的標準,那就是依法不依人。不要聽說某個人的名氣很大,某個人的勢力很大、徒眾很多,大概就會不錯了,這個是很危險的道路,這個想法錯誤了,一定要依法不依人。可是法你要能夠揀別,也不是一個容易事情,很難很難。有似是而非之法,那個魔很聰明,拿著佛的經典,拿著古大德的註解,給你講九十九句正法,給你講一句邪法,你就中了毒。這個手段太厲害了,你沒有辦法辨別邪正,聽起來都是正法,他就摻一句,久而久之你中毒愈中愈深、愈中愈深,到最後也把邪法當作正法、正法當作邪法。如果他裡面講一半正、一半邪,你很容易辨別出來,佛、魔很容易辨別出來。他耍的那一套叫你沒有辦法辨別,所以這是險道,今天學佛走的路子是險路。

  我們沒有能力辨別,那怎麼辦?我就是這種人,沒有能力辨別,所以找一個很穩當的路子,那就是什麼?找古人,不找今人,我跟古人學,我不跟今人學。我也拜了老師,有老師,我的老師不在世,我的老師是蓮池大師,我們跟蓮池大師學決定沒有過失。學蓮池大師什麼?昨天晚上大家念的《彌陀經疏鈔演義》就是蓮池大師的,我依這個學,做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而且學,諸位還要曉得,學一個人,不能學兩個人。為什麼?兩個人就是兩條路,兩個思想,兩條路,很難有成就。但是我這個求學,蓮池大師是第一個老師,以他老人家為主,還有兩個幫的。一個就是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沒有問題,因為他是蓮池大師的學生,師徒兩個人,他們的思想方向、目標是一致的,這個沒有問題的,兩個人等於是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就是印光大師,這也是專修淨土的,也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的,這個沒有問題的,他是近代人,所以從《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得到許多關於西方淨土的啟示。為什麼要這樣學?唯恐自己迷失了正道。其他人講的,他姑妄言之,我也姑妄聽之,我不把他當作一回事情,我們決定要依照祖師大德所指的這個道路來走,學古人沒錯。如果真正有慧眼,當然是沒有話說;沒有那種智慧,不能辦別邪正,這個路子是最穩當的,靠得住,不會出毛病。

  『於闇夜中,為作光明』,這個「光明」是智慧,是指眾生在迷惑顛倒的時候,你要幫助他、啟發他的智慧,就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於貧窮』,這個「貧窮」不是指錢財,不是指物質上的貧窮,是指精神生活的貧窮,精神生活苦悶,你把佛法給他。佛法是什麼?『伏藏』,「藏」是寶藏,寶藏埋在地裡面沒有開發出來,自己雖有,他不知道,你把他點醒,你自己塬來有無盡的寶藏,為什麼不拿出來用、不拿出來享受?要告訴他這個事情,「令得伏藏」。這個裡面,你自性清淨心裡面有無量的智慧,有無量的福德,你自己本有的。他在窮困的時候你要點醒他,使他自己明瞭,塬來自家已經具足無盡的寶藏,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所以菩薩要有這樣的『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益」是利益,「饒」是豐饒;換句話說,以最豐富、最大的利益給一切眾生,而不是給他一點點小利益。這是這一段經文裡面的大義。這個註子裡面大師引《梵網經》裡面的幾句話,在五十四面第三行第二句。《梵網》是菩薩戒經,菩薩必須要遵守的。

  疏【梵網經雲:「一切眾生,男者是我父,女者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為什麼要把一切眾生當父母一樣的孝順,就是這個道理。一切眾生與我們的恩德實實在在太大了,無量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互為父母(就是互為父子),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是教給我們應當要孝順一切眾生。下面講:

  疏【言奉師長者,經雲:】

  這都是佛告訴我們的:

  疏【「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我之法身,由師口生,從法化生,乃至教誨引導,直至菩提。」故知師恩,過父母恩也。若見眾生同師長,順斯恆矣。】

  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生我、養我、育我,是養育之恩,如果沒有父母,我們就沒有現在這個身體,沒有父母,縱然生下來,你也沒有辨法活到今天,所以父母恩德不能忘。父母的恩德對我們是一生的,老師的恩德對我們是生生世世,這個要知道。從初發心到成佛都不能夠離開老師,所以老師的恩德是超過父母,如何能不敬?如何能不供養?這是佛經裡面講超過父母,因為佛法講三世;儒家只講一世,不講三世,所以儒家看老師跟父母恩德是平等的,一樣大。諸位要讀《禮記.曲禮》,你看最明顯的就是稱名,你就能看得出來。

  古時候一個人的名不能隨便叫的,人與人之間互相要有禮貌,要客氣,不能稱名。名在什麼時候可以叫?小孩,童子的時候大家叫他名,成年就不能叫名。女子十六歲成年,行髻禮,就是頭髮梳這個髻,用簪子簪起來,成年了,十六歲;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這時候他的名只有兩個人能稱他,一個是父母,一個是老師。他的祖父母,他的伯伯、叔叔不稱名了,稱他的字。所以到那個時候(行髻禮的時候、行冠禮的時候)同輩分的人送他一個號,叫字。所以有名、有字,從這個時候起就稱字不稱名,不能稱名了。縱然是在朝廷裡面做官,皇帝對他也稱字,不稱名,這是對他的尊敬;如果皇帝稱他的名,他就犯罪了。只有犯罪的人別人才能稱名,所以稱名很不好,稱名那是囚犯。

  所以名只有父母跟師長可以稱。由此可知,父母跟師長在儒家看是同等的。佛法講三世,那師長的恩超過父母,因為你法身慧命是通三世的,我們這個肉身是一世,智慧是通三世,不是一世的。所以我們的智慧是從師長那裡啟發的,法身慧命是得自於老師,這是超過父母的恩德。所以背師叛道決定不能成就,這點諸位也要記清楚。要孝順父母師長,怎麼可以悖逆師長?悖逆師長是大不敬,殺老師是五逆罪之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阿羅漢就是老師的代表,這是五逆罪,老師等於是阿羅漢。末後這句說:

  疏【恆順眾生菩薩,宜如是平等,饒益眾生。】

  應該要這樣去修學法。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經【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我們讀了這節經文,才曉得恆順眾生這個修學、這種行門的重要性。我在此地特別強調,就是一些修行人把恆順眾生完全給忘掉了,修什麼法門他都很樂意、很願意干,恆順眾生是決定不干。你不肯修這個法門,所修一切法門都落空了,統統不能成就。《華嚴經.出現品》裡面說得很好,有一段經文說,「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這水像鏡子一樣,這是比喻,大海就是比喻我們的清淨心,一切眾生都照在鏡子裡面,照在水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是故共說以為大海」,這個意思是說什麼?一切眾生與自己的清淨心海是一不是二。「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樂欲而無所現」,有這麼幾句話。這個幾句話說明什麼?什麼是佛心?佛心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心。眾生是佛心,是佛心中之眾生,就是佛心。從這個經的意思上來看,佛心就是自心,自心就是佛心;眾生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眾生,不隨順怎麼能修心性?不隨順眾生怎麼能夠明心見性?做不到,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願意隨順供養諸佛,而真正隨順供養諸佛就是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是真正的隨順供養諸佛,尊重承事眾生就是真正的尊重承事如來。『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那是真正叫諸佛如來歡喜。離開眾生,想禮敬諸佛、供養如來、承事諸佛,統統辦不到,都落空了。你們諸位想想,我們禮敬如來,泥塑木雕的畫像它不需要你禮敬,你禮敬它也不知道,那不是如來的真身。如來苦口婆心教誡我們,教我們干什麼?就是教我們恆順眾生。禮敬諸佛,前面我跟諸位講過,諸佛是什麼?一切眾生是諸佛;稱讚如來,一切眾生是如來;廣修供養,一切眾生是我們供養的對象。不從這個地方下手認真去修學,你怎麼個修法?所以修來修去都修成外道,幾個人能成正果?我們今天在此地一會,諸位在過去生中都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否則的話你今天在此地遇不到這一會,這一會句句給你講真實話,這一會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諸位一定要珍惜,不要把這一會空過了。珍惜,不空過,就是從今天起,我們就要這樣做法,你這一生必成無上道。下面再說出所以然的道理:

  經【何以故。】

  『何以故』就是問為什麼隨順眾生就是隨順供養如來,尊重承事眾生就是尊重承事如來,令一切眾生歡喜就是令一切如來歡喜,為什麼是這樣的?底下給我們說明所以然的道理,你才明瞭為什麼要這樣修法。

  經【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大悲心』,從哪來的?佛法裡面常說,佛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諸位想想,離開一切眾生,捨離一切眾生,你那個慈悲、方便怎麼樣表達?縱有慈悲、方便,沒有用處了,到哪裡去用?沒對象了,慈悲沒有對象,方便也沒有對象。自己無始以來這些習氣障礙你怎麼能除得了?必須要藉一切眾生,才能把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障礙把它淘汰盡。你看,無始劫最重的習氣就是貢高我慢,瞧不起人,不能隨順。隨順眾生就是淘汰這個習氣。隨順眾生是顯自己的性德,就是叫自己成佛,決定不冤枉。我們恆順眾生,眾生得多大利益?真正得利益是自己,不是眾生。我們就是以物質上供養眾生,他又能得幾何?自己得的利益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不肯隨順、不肯供養,你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決定得不到,你的性德不能開顯。

  你天天拜佛,辦好菜來供養佛,每天念供養咒,而對於一切眾生不肯施捨,不肯幫助,諸位想想,你能成就嗎?你那個心就錯了。為什麼供養佛?佛會保祐我,我不得不巴結他。為什麼不供養眾生?眾生對我沒好處,我給他干什麼?我才不願意去供養他。這樣的修學,每天什麼?增長我見,增長執著,增長分別,增長無明,在造罪業。你那個心執著的圈圈愈畫愈小、愈畫愈小,生死根本就愈來愈堅固,你怎麼能超越三界?不可能的事情。也沒有法子往生,為什麼?對娑婆世界的根太堅固,去不了,心量太小。所以恆順眾生是拓開自己的心量,嚴格的講,的確比前面的常隨佛學還要重要,不能恆順眾生就不能學佛,真正想學佛一定要恆順眾生,要從這做起。所以這段文的意思非常之好,「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經【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諸佛如來如此,我們學佛也不例外,也是要經過這些歷程。註解裡面註解得好,前面有一句很重要:

  疏【佛以大悲心為體,若不順生,不合佛體,此即同體大悲也。】

  我們修這個法門就是修什麼?修自己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修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菩提心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只要一條有了,那兩條就有了,一而三,三而一。為什麼聲聞、緣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沒有菩提心?這是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都是這樣說的,小乘人沒有菩提心。道理實在很簡單,就是小乘人不願意恆順眾生,所以他的大悲心就發不起來,想發也發不起來。菩薩大悲心能夠發得起來,就是菩薩樂意恆順眾生。我們一天到晚講發菩提心,嘴皮上發的菩提心,不是真的。嘴裡喊的發菩提心,心裡頭一點也沒有發,這個都得要明瞭。

  在大經「出現品」裡面有幾句話說,「如來成正覺時」,像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這時候我們就跡象上來說,就是示現的跡象來說,他在思想觀念上有很大的轉變,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觀上有個大轉變。他「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所以他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看出一切眾生跟他自己沒有兩樣,完全是一樣的。「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為什麼?與自己同一個真性。所以在這個時候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清淨智慧,而且是相續不斷的救護一切眾生,救護一切眾生就是開顯自己的性德。見了性之後性德不能現前、不能起作用,那個性德有等於沒有,有了要起作用,不起作用不是等於沒有嗎?開顯性德的無方大用。經上又說,「菩薩摩诃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這前面跟諸位說過,為什麼?「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正等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這是「出現品」裡頭有這麼一段經文,都是說明我們恆順眾生的理論依據。你明白這個道理,不能不隨順,不隨順是大錯特錯。

  何況,這個經上說得更好,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的時候他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想這句話諸位一定聽得耳熟。所以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統統是佛,什麼佛?迷惑顛倒的佛,在迷之佛。雖然迷了,你的本能並沒有失掉。就好比一個非常聰明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喝酒喝醉了,醉了迷迷煳煳的,你不能瞧不起他。他一清醒,他所有德能就恢復了,他並沒有失掉,只是暫時酒醉而已,說幾句醉話你不要當真,那不是真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在佛的分上,真的一成一切成。可是在我們眾生的分上,佛還是佛,眾生還是眾生,當中還是有界限的。可是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常常去思惟這個道理,功夫用久了,自然可以打成一片,能夠幫助你消除無明,能夠幫助你成無上道;尤其在念佛人,可以幫助你得一心,幫助你開悟。恆順眾生所以然的道理是如此。下面用比喻說,比喻也說得很好。

  經【譬如曠野。沙碛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這是比喻,小註裡頭把比喻的什麼都說出來了。

  疏【生死懸絕,迥無所依,名為曠野。】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就像曠野一樣,前途渺茫,無有依靠。無依無靠,前途渺茫,在六道生死輪迴當中不知道往哪裡去,這就好比在曠野,好比在沙漠裡頭一樣。

  疏【不生善根,喻以沙碛。佛菩提法,如大樹王。智慧禅定,猶如枝葉。菩薩依學,方之以華。諸佛證之,目之為果。】

  『不生善根』就比喻沙碛,像沙土,不是肥沃之土,我們沒有善根;『佛菩提法』就好比大樹王;『智慧禅定』就好比枝葉;『菩薩依學』就好比是花,開花;『諸佛證之』就好比是果,枝葉花果。這棵大樹在沙漠裡面要想枝葉繁茂、開花結果,它要靠什麼?要靠水來灌溉。一切眾生是它的根,大慈大悲就是水。這棵樹的樹根是一切眾生,花是菩薩,果是佛,你就曉得菩薩與佛從哪裡來的?從眾生而來的。所以,你要不以慈悲給予一切眾生,你的菩薩道、你的佛道都會枯死了,不能成就的。你今天是恆順一切眾生,為的什麼?為了自己要成菩薩,為了自己要成佛,道理就在此地。下面就是「法合」,請看經文:

  經【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這說到我們自己本身,把這個比喻合到我們本身上來看,也是這樣的。

  經【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這道理就在此地。我們把底下這一段一起念下去:

  經【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再看下面經文:

  經【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我們把經文念到此地。我們看十大願王裡面,這一願的經文特別長,講得多,也講得非常詳細。凡是講得多、講得細,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在哪裡?前面所講的這個七願到哪裡修?在眾生分上修,離了眾生沒有佛法。可見得前面七願都是教你恆順眾生的,乃至於常隨佛學也是要從恆順眾生那裡去做的,這叫普賢行法,我們要牢牢的把它記住。好,我們下課。

  (第二十三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3

  請看經文,五十六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從這裡看起:

  經【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這個註解裡面也註得很好:

  疏【言眾生為樹根者。】

  為什麼把眾生比喻作樹根?

  疏【謂諸佛無不從迷而悟,從妄而真。】

  這就是十方諸佛都是從眾生修行而成就的,所以眾生是根本。

  疏【淨名雲。】

  『淨名』是《維摩經》。

  疏【煩惱即菩提,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

  我們自己要想成就不能超出這個塬則,換句話說,也是要在眾生心行中去求。所以我們的戒定慧都要從眾生心行當中去求才能夠圓滿,離開眾生,我們戒定慧沒有地方修。我再舉個比喻,眾生好比是石頭,我們好像個刀,刀要鋒利要在石頭上磨,離開石頭,刀就沒有法子達到鋒利,一個道理。所以我們的戒定慧,我們的六度、十度,離開眾生一樣都修不成。所以眾生是成佛的大根大本,十大願王裡面特別在此地發揮。

  疏【法句經雲:塵勞諸佛種等。】

  『塵勞』是一切諸佛之種子,就是佛之所以成佛,是在塵勞當中鍛鍊出來的。諸位總要把這幾句話牢牢的記住。你看《親聞記》,在第五十八面,也是這一段的註解。這一段註解我把它念一念,兩個本子合起來看,意思就更完全了。「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此總合也」,就是合前面的比喻。「生死喻曠野,菩提喻樹王,迷悟之別耳。迷為眾生,悟成樹王(樹王是比作佛),樹根即眾生者,不觀眾生之相,而觀眾生之性,眾生之性即佛性,故眾生性即菩提性也。諸佛菩薩而為華果者,謂從眾生修成故。饒益即利益也,令知有成佛種性,依法修行故。眾生心性,即成佛正因,喻樹根。佛喻樹王,法喻親切」。底下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了,「但要見著眾生之佛性樹根,見得真實,自然能向樹根澆水。如念佛要望樹根念,參禅要望樹根參,習觀(就是修觀)要望樹根觀。古人雲:一念不在,即同死人,不望樹根參禅念佛習觀,即是盲修瞎煉。然樹王須因圓果滿,故難見。樹根依於教典,諸佛一再指示,故易知。雖易知,而又易迷失,以易迷失故,大樹難以長成。此是修行者入手緊要關頭,宜特加注意,不可輕忽。」這一段念了以後,我想諸位不難體會。

  佛祖一再要強調,修行決定不能捨棄眾生,決定要恆順眾生。用什麼恆順眾生?用十大願王恆順眾生。所以,禮敬、讚歎、供養一直到迴向,都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諸位想想,能夠敬眾生,哪裡還有不敬佛的道理?你禮敬諸佛才會圓滿。我敬佛,敬佛不見得會敬眾生,敬眾生沒有不敬佛的,這是一定的道理。對眾生小小的善都能稱讚,那對佛更沒有話說。所以讚佛不一定能讚眾生。供養也是如此,供養佛,他不肯布施眾生,能布施眾生必定能供養佛。所以我們要想十大願王修到究竟圓滿,是以眾生為第一個對象。所以此地把眾生當作樹根,樹王比作菩提,花比作菩薩果位,果比作如來果位。菩提是什麼?就是自己的菩提心。我們要想成菩薩、成佛,我們要從什麼地方修?要從根本上去澆水,水就是大慈大悲,根就是一切眾生,以清淨慈悲恆順眾生這才能成就。說得最詳細的就是《大疏》,這個本子在一般註解裡面叫《大疏》,就是《普賢行願品大疏》,幾乎每一家的註解都離不開這個根本,慈舟大師跟谛閒法師註解裡面,許多引用的都是在這個本子上。再看下面經文:

  經【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這也是假設一個問答,問的意思是,為什麼利益眾生就能夠成佛?這個小註裡頭有幾句話很重要,它的註解一共有四行,諸位看第三行,第三行的當中:

  疏【意雲。】

  『意』就是意思。

  疏【夫欲智慧圓滿成就者。】

  實在講這是我們每個人天天在祈求的,希望我們智慧圓滿成就。智慧圓滿成就是成佛,我們講智慧成就是菩薩的地位,圓滿成就是成佛。這一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耨多羅是梵語,上的意思;三翻作正;藐翻作等,平等的等;三是正;菩提是覺。所以合起來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裡面有三個層次,第一個是正覺,第二是正等正覺,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跟辟支佛他們算是正覺,正覺就是三菩提;菩薩是正等正覺,四教的佛(就是藏教、通教、別教的佛)也是正等正覺,只有圓教的佛叫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學佛的人所祈求的,這就叫圓滿智慧,無上正等正覺是圓滿智慧。怎麼樣才能夠得到?

  疏【必須自他無異。】

  你要在一切眾生當中修平等心。心不平等,正覺都沒有指望。不平等,跟諸位說是迷,本來是平等的。不平等從哪裡生的?就是分別執著上生的,一分別就有差異了,就有自他;再一執著,他不是我、我不是他,就不平等了,我總要比他要高一點,貢高我慢的心就生起來,這是成佛、成正覺最大的障礙。所以必須在境界裡去把這個障礙磨掉,使你的心在境界裡平等。自他平等:

  疏【物我同如。】

  『物我同如』是萬法平等。所以禅宗,你看從前黃龍禅師接引學人,就是學生來跟他參學的時候,是一來了之後就考試,看看學生見解如何。他伸這個手,我這個手像不像佛手?我的手跟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的手一樣不一樣?再伸出一條腳,我這個腳跟驢腳一樣不一樣?驢是像馬一樣的,驢腳,畜生。這個意思是什麼?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畜生平等,沒有兩樣,「物我同如」,萬法平等,真正是一個清淨平等心來看一切法。他看一個畜生、看一個蚊蟲螞蟻,跟看一尊佛沒有兩樣。如果對佛禮敬,對畜生就不敬了,那你這個禮敬不圓滿。你雖修禮敬,不是普賢的禮敬,不是普賢行願,普賢行願是平等法。所以到這個地方才把真正平等的意思跟諸位說明。普賢行願怎麼個修法?有一念分別執著不平等就不是普賢行願,你修這十種法叫善法,而不是普賢行法。普賢行法最重要就是清淨心、平等心,自他不二,物我一如。

  疏【見一切眾生,皆是我心所現。】

  這是《大經》一再給我們提示,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誰的心,誰的識?是自己,自己心現的,自己心變出來的。

  疏【故益他,即是益我;生圓,我智方圓。】

  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尊重眾生就是尊重自己。你看眾生樣樣圓滿了,是你自己智慧圓滿了,你自己的福德圓滿了;你看到眾生不圓滿,是自己不圓滿。佛這樣教給我們,菩薩也是這樣教給我們,祖師也是這麼教給我們。所以真正修行的關鍵就在恆順眾生,我們不肯隨順就沒有辦法,菩提道上就沒有分。所以真修行到哪裡修?真修行人就是在一切眾生境緣當中去修。再看下面經文:

  經【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我在前面也跟諸位說明過,釋迦牟尼佛他之所以提前成佛,得力於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這些大弟子,過去世中都是他的冤家對頭,最初鹿野苑度的這個五比丘就是他的冤家,生生世世是來害他的,想盡方法阻撓他。他當時發願,並沒有瞋恨心,我成佛之後一定先度他們。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果然先度他們。他才能成得了佛,如果沒有這些惡眾生、惡緣,他不能成佛。所以成佛之後對於這些人感激得不得了,得他們的大力幫忙。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節文谛閒法師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對緣解釋,一個是觀心解釋,這個解釋的文不長。對緣解釋:

  疏【前文雲因於眾生,而起大悲,乃至成正覺,正此文之註腳。】

  換句話說,就是成佛之本因是眾生,沒有眾生就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好的道場,有許多人不曉得,真正一個好道場,理想修行的道場,實在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這裡面既有正法,也有許許多多冤家對頭找麻煩、找障礙的,這個道場就是最好的道場、最理想的道場。如果道場裡面沒有這些人,沒有這些人誰做冤家?那個老師做冤家。你們去看看《高僧傳》,你就曉得。老師,還有一些同學,都把你當作冤家、把你當作對頭,看到你就生氣,處處找你麻煩。那是什麼?成就你,那是大慈大悲,是成就你,所以你自己要曉得。你要說,這個道場算了,我不要住,別的地方去了。那你儘管去好了,去了怎麼樣?你的機緣失掉了,老師也不會把你找回來,不可能的,你沒有這個福分。善根福德因緣,你沒有福德,你禁不起折磨,就是禁不起考驗。

  我常常提到《禅林寶訓》,哪一則我忘掉了,名字忘掉了,但是這樁事情印象很深,就是老和尚看中這個學生,將來要選他做繼承人,於是想種種方法折磨他。端洗腳水來,洗完,水都往他頭上倒,什麼事都不講理的,沒有理的去折磨他,最後把他趕走。趕走他也不走,他曉得那是真善知識,曉得這個道場真能成就人,這個人有福報。趕走不准在這裡住,他晚上住在寺廟外面走廊上,受餓、受凍都不走。老和尚講經,他在窗子外面聽。其實老和尚曉得,裝不知道。到最後老和尚煺居、煺位,要傳法了,要找一個新住持,大家都不曉得老和尚傳給誰。結果老和尚宣布,外面那個人把他找回來,就傳給他。於是恍然大悟,大家也服了,為什麼?任何一個人忍耐的功夫不如他。這就是沒有人給你做冤家對頭,那個老和尚要成就人的時候,會給你做冤家對頭。

  所以諸佛菩薩成就,統統是千錘百鍊而成的。你打開整個《大藏經》去看,哪尊佛菩薩成佛一帆風順,一點障礙都沒有的?你有多大的福報,你在菩提道上一點障礙都沒有,不可能的事情。那你這個福報十方諸佛都不如你,都比不上你。一定要吃苦,一定要經過許許多多的難關、折磨,才把一個人鍛鍊出來,這就是恆順眾生最重要的意思。翻過來在五十八面,他第二個解釋,「觀心釋」。觀心釋裡頭兩個意思:

  疏【一、攀緣妄想,即是眾生。妄即不覺,覺即無妄。無妄,合於本覺,名為成佛。】

  這是觀心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

  疏【思惟觀察法義,此心念念生起,亦是眾生。因此心,念念推察,方見正理;成智,方證菩提,故雲爾也。】

  這是觀心解釋的第二個意思,就是『思惟觀察法義』。所以離開眾生,離開境緣,沒有辦法修,修什麼?前面慈舟法師講得很清楚,念佛要給誰念?跟澆水一樣,念佛要向樹根念。這話我們聽不懂,念佛怎麼要向樹根念?樹根就是一切眾生,就是你要隨順眾生念。眾生對你好,「阿彌陀佛」,不起歡喜心,保持心平靜;眾生對你不好,「阿彌陀佛」,你也不要結怨,絕對是以一個清淨、平等、慈悲心對待一切冤親債主,這就叫對樹根念,就是這麼個意思。沒有這些境緣,修什麼?沒得好修了。修行人不懂這個道理,功夫怎麼會得力?功夫不得力,境界轉不過來。再看下面經文:

  經【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善男子』,是普賢菩薩叫著善財童子。凡是叫著他的名字跟他說話的,這一段話就特別重要。所以特別叫著他,提醒他的注意,你對於上面所講的意義,你應該要如是解,你要理解、要明白。人人都是善財,所以善財不是某一個人的專號,凡是修普賢行的人都叫做善財。善就是多善根,財就是多福德,能夠發心修普賢行願,這個人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那多因緣當然在其中,你遇到這個法門能夠信、能夠理解、能夠依教奉行,這個是因緣。你這善根、福德、因緣三者都具足,只要這三者具足,一生沒有不成就的。所以我們應當要依教修行,應當要直下承當。平等心就是自他不二,利益眾生,自己才能成佛。小註裡面說:

  疏【意謂:上來重重徵釋。】

  就是一層一層給我們解釋。

  疏【可謂徹法底源,毫無覆隱。】

  經文的意思無有窮盡。所以諸位要細細去看,那就看《大疏》,《大疏》註得非常詳細。我們不能照《大疏》講,照《大疏》講時間太長了,我們這一個星期一願都講不了。實實在在講得詳盡,講得教你不能不佩服。

  疏【此種玄義,汝應如是領解,方知恆順眾生,即是增長大悲,圓成大悲。大悲順生,即是供養如來矣!】

  圓滿成就你的大悲心,你的大悲心圓滿,就是菩提心圓滿,菩提心圓滿你就登地。這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的,你看菩提心發了,發了要修,十住菩薩修直心,我們在大經上看到的,十行位的菩薩修深心,十迴向的菩薩修大悲心,這三心圓滿了就是地上菩薩,登地了。這是《華嚴經》上的。此地這是講迴向,『圓成大悲』就是十迴向圓滿,這個時候登地了。登地這是真正的供養如來,拿什麼供養?拿自己修行的成果來供養,這是真供養,是你自己修行的成果,是真正不辜負老師的教導,老師就是諸佛。後面這是總結:

  經【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個也不必多說。

  我們再看最後一願,第十「普皆回向願」。這是總迴向,前面的兩願是別迴向,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唯有恆順才真正達到下化的效果,真實的自利利他。

  經【復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迴向』有三個意思,註子裡面有。

  疏【言普皆回向者,謂以普皆二字,收前九門功德。文雲,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此正謂也。回,是轉義。向,是趣義。謂轉自所修善業,趣向於三處也。】

  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一直到前面恆順眾生,九門功德,『皆悉迴向』。『回』是轉的意思,迴是轉。『向』是趣向。這個意思是說,轉自己所修的善業趣向三處,就是把自己所修的都不要了,送給別人。現在有一些人學佛,把那個功德看得很重,我好不容易修的功德怎麼可以給人?他不肯給人,他怕一給人,自己的功德就沒有了,他怕這個。其實他搞錯了,功德實在講不是福德,即使是福德給人了,也給不盡的。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就是錢財吧,我有錢財,我錢財統統都給你了,我不是沒有了嗎?你命裡頭有,你命裡頭的錢財,你沒有用掉,你這個地方去了,不久那又來了,真的是如此。連福德捨都捨不掉,何況是功德?

  現在本省,我看供的那個財神供關公很沒有道理,關公怎麼會做財神?我只曉得從前在大陸上,這個財神供陶朱公,供陶朱公我覺得很有道理。陶朱公是范蠡,越王勾踐的大夫,這個人真正是了不起,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幫助國君,他是真正的復興,把吳國打敗,自己的國家復興起來。他曉得勾踐之為人,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在苦難的時候他需要你幫忙,太平的時候他不需要你,也是屬於那種殺功臣的皇帝,那種帝王,他曉得。所以國家一恢復之後,他就偷偷的逃掉了,留了一封信給勾踐,他逃掉了,他不願意做官。逃了以後,當然勾踐也不會輕易饒過他的,所以他是改姓名去做生意,改的陶朱公就是他,他去做生意。做生意他很會理財,發了大財,三聚三散。這個人了不起,發了大財統統布施,布施掉怎麼樣?又從頭做起。沒有幾年又發了,發了再布施,布施了再做,做了又發,命裡頭有的,他捨不掉。你捨了,不多久又來了,後面來的比前面一定多。

  所以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真正錢財攢積是要攢積在眾生的,眾生是樹根。你能夠布施眾生,你命裡頭有這個財富你沒有享受,你給眾生去享受,你還是沒有受到,沒有受到你命裡頭有的並沒有失掉,你命裡還是存的那麼多。因為你的財富一定是你自己享,給別人享的不算數,所以捨不掉。今天世間人不肯布施,真正是愚癡,不知道事實真相,不曉得事實真相。你曉得事實真相,那真是大膽痛痛快快去布施,愈是痛快布施,將來自己得的財富是自自然然得來。布施,雖然布施出去了,比割肉還痛,布施之後又後悔,布施是布施了,將來財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得到,怎麼樣?要受很多辛苦才得到。你現在賺錢好不容易,為什麼?以前你布施不痛快,所以才招來的是這個果報;你要是痛痛快快布施的,那你就不一樣,今天得的財富就不相同了。譬如供養法師,你在家裡辦齋,請法師到你家裡去應供,你是有福,將來你自己有福報,你賺錢要到外面去賺,很辛苦的賺來;你要做了好菜,送到法師那個地方去,恭恭敬敬送到那個地方去供養他,將來你那個錢不費力氣自然來了。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迴向是大學問,把你的功德統統迴向掉,迴向實際上把你的功德擴大了,絕對不是減少,而是擴大了,而是將功德發展到圓滿了,所以這個一定要知道。這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善業趣向三處,迴向向三處。

  疏【一、向眾生,名回自向他。】

  你看跟《華嚴經》的教義完全相應,我們所修一切善法為誰修的?為一切眾生修的,一點點的善事都是希望這個善都給眾生,這個成果都獻給一切眾生。

  疏【二、向諸佛,名回因向果。】

  諸位要記住,不能迴向眾生就沒有辦法迴向諸佛,這是一定的道理。諸佛前面講的花果,眾生這是樹根,沒有根哪有花果?

  疏【三、向實際,名回事向理。】

  我們修善是事,希望事與理能夠相應,事有限,理是無限的;事是有局限的,小小一樁,理是無量無邊。所以事與理一相應,那這個功德真是無量無邊,稱性的功德。理是性,事是相,相有局限,性沒有局限,這樣修,念念都是圓滿功德。所以一定要迴向。

  疏【大疏雲:】

  就是《別行疏鈔》,這個裡面說,它底下這幾句是節錄《大疏》裡面的話:

  疏【除狹劣障,成廣大善者,顯益及所為也。】

  這就是講迴向的利益。迴向這個利益,實在講拓開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窄狹、下劣的這種心胸把它拓開了,像諸佛一樣能夠真正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修迴向行最重要的意義。底下講

  疏【若不回向,其心狹劣;肯回向者,一毫之善。】

  這是講小,『毫』是毫毛,一根汗毛很小很小,微不足道。

  疏【皆遍法界,故雲廣大。】

  所以會修的,他為什麼念念都能修圓滿廣大的善法,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就是他懂得迴向。這一迴向,心就清淨,心裡頭一樣東西都沒有。迴向才能真正做到三輪體空;不迴向,三輪不空,他著相。迴向就是不著相。

  疏【如回聲入角,聲則遠聞;功德回向,亦復如是。】

  這是做一個比喻來說。『角』,從前古時候,吹像號角一樣的,像現在我們吹號,我們聲音本來很小,經過這個角迴旋在裡面,它發出的聲音就擴大了,就能夠遠聞,取這個意思,說明迴向的的確確能把你所修的功德擴大。請看經文:

  經【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

  這是指前面的九願,『禮拜』是第一願,『隨順』是第九願,『乃至』就包括當中的七願,把這些所有的功德統統迴向法界眾生,迴向菩提實際。向諸佛也就是向菩提,有的地方講是迴向菩提,迴向菩提就是此地講的迴向諸佛。你自分的功德不但不減少,而且與虛空法界一樣大。所以下文說:

  經【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一定要以誠心、要以真心,真誠之心來迴向。底下這一段是講「迴向菩提」,就是迴向佛果。前面經文講的是迴向眾生,這一段是迴向菩提。

  經【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講的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願是真實的願。下面再看:

  經【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皆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這個願是發心代眾生苦,跟地藏菩薩的本願沒有兩樣。我們在《地藏經》裡看到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要代眾生受苦。我們看小註,註解裡面講迴向一定要發願,迴向跟願有連帶的關係。迴向跟願有什麼不同?確實有不同,你發願,你未必做到,你要做不到,拿什麼迴向?你沒東西迴向。迴向是做到了,你這個善事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後,你才能夠拿這個功德去迴向;你發願,你並沒有做到,不同就在這個地方。這個註子裡頭寫得就很清楚:

  疏【前二行,願離苦得樂,截惡成善。令盡界眾生。】

  『界』就是法界,就是盡法界虛空界的眾生。

  疏【皆得如是,則橫遍十方;當得如是,則豎窮三際也。】

  你看,菩薩心量多麼大!他的心是真心,不是打妄想,為什麼?他有這個願他就做到,做不到是緣不具足,不是他不想做,緣不具足。緣不具足,他的願是圓滿的,正如同《楞嚴經》上所說的,一念發心圓滿功德,是這個意思。如果有這個願,又有這個力量,而沒有去做,那你這個願是假的,是虛願,不是真正的願。真正的願,一定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到。

  疏【後二行,願發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徵、有釋。】

  『徵』就是徵問,假設一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然後再加以解釋。這個問是這麼說:

  疏【苦由業生,我無是業,何能代得?】

  眾生有苦,受果報、苦報,那是他造罪業,我沒有造這個罪業,我怎麼能代他?這個是有道理的,一切眾生受苦受難,哪個佛菩薩不大慈大悲,能不能代?不能代,沒有辦法。所以經上常說,修行就像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誰也代替不了誰。楞嚴會上尤其顯示得明白,阿難尊者以前就是打妄想,他是多聞,只著重聽經多聞,不注重修行,疏忽了修行。他有一個妄想,他可以不要修行,那個大定,奢摩他、三摩、禅那這種定功,到時候大概我的大哥就會給我了,我不要修。他是佛的小弟,釋迦牟尼佛堂兄弟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他是最小的小弟,他有靠山,認為沒有關係,你們是要好好的修,我到時候我的大哥就給我了。結果碰到摩登伽女之難才恍然大悟,塬來佛的那個定沒有辦法給他,一定要靠自己修行,自己有災有難,佛菩薩不能代你受。

  不能代受,為什麼要發心代?我們這個心是真願意代,事是代不了,可是你不能沒有這個心。這個心是什麼?是同體大悲心,所以心一定要有。下面解釋有七個意思,這七個意思裡頭確確實實有兩條是真正有代苦的意思。但是代苦是有緣分,也有技巧,也要自己真正有功夫。如果沒有功夫的話,你沒有這種神通,沒有神力,也是代不了的。還得要那個苦難的眾生與你特別有緣分,要沒有緣分的話,你想代,他還不讓你代,那就沒有法子。好,我們下一個鐘點再來討論。

  (第二十四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4

  我們看本子,《普賢行願品》,看末後這一部分,第六十面經文第二段,我把經文念一念:

  經【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皆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講「迴向菩提」。迴向,前面講過「迴向眾生」。迴向一定發願,發願跟迴向它當中是有相同,就是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為迴向本身就是發願,發願不能說是迴向,為什麼?你發願的時候,你這個願還沒有做到,只是發了個願,沒做到,那拿什麼迴向?而迴向是你將這個願已經做到了,已經做到了,我們所修積的功德不據為己有;換句話說,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迴向。所以迴向裡面一定有願,願裡面不一定有迴向,願要兌現了才叫迴向。因此發願、迴向就是連帶而起,道理在此地。

  在這一節經文裡面,我們剛才所念的,前面兩行是願離苦得樂,經文說得非常明白,『願令眾生,常得安樂』,這是諸佛菩薩的願望。諸佛菩薩他所努力的、積極去做的,也就是希望將這個願變成真正的事實。所以菩薩的事業就是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句話是總說,與四弘誓願裡面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底下就舉出幾個例子,第一條就是『無諸病苦』。眾生病太多了,苦也太多了,病是因,苦是果,有病當然就苦,這是一定的道理。病又分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此地我們暫且不論身病,單論心病。心病是什麼?就是經上常常講的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只要你有這個病就叫做眾生。所以經上常講九法界有情眾生,除了六道之外,聲聞、緣覺、菩薩都算眾生,都有病。因此四弘誓願的最後一條說,「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成佛道?你要不能成佛道,你拔苦與樂就做得不究竟。你要是替眾生治病就治不究竟,因為等覺菩薩他還有一病,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你要是等覺菩薩,你只能幫比你以下的,你可以幫助他;跟你平等的,或者在你上面的,你是無可奈何。所以一定要成佛之後,才能夠究竟度脫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道理是在此地。

  這三種病都是本身具足的,我們常常講業障,這是業障。都是由無明生起的,所以無明是病根,塵沙、見思是枝末。一定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說到這個地方,使我們聯想到了,我們身也有病。身病當然也是業障,而且是非常嚴重的業障,我們自己要曉得。如果身有病苦,你修道修不成,障礙你修道。所以身體要健康,心地要清淨。身病在佛法裡面講有三種來源,第一種就是飲食。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禍亂怎麼來的?是你說話不謹慎,所以佛法裡面是對於言語很慎重的,儒家教學也非常的注重這條,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裡面,在我們台灣,各式各樣的怪病都有,究竟怎麼得來的?我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從飲食裡面得來的,我們不能不注意。

  第二種就是冤鬼找到身上了,會害病。這個我們也常常聽說的,某人有什麼冤鬼、冤家對頭找到身上了,這種病醫生沒辦法。像吃東西不小心、不謹慎,或者受到風寒,這一類的疾病可以找醫生,要用藥物治療。那個冤魂找到身上,吃藥沒用處,因為與那個不相干。所以那一類的病,有的時候有人求神拜佛,他病就好了,真有效。當然有效,求神拜佛,是佛、神給他調解,調解他接受了,這個冤鬼走了,你的病就好了;如果調解他不接受,那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看《慈悲三昧水忏》,悟達國師害的人面瘡,就是冤家對頭,迦諾迦尊者給他說法,用慈悲三味水給他洗,他也說話了,說明過去的冤仇,他接受調解,他離開了,他這個病就好了。所以這是第二類的病。

  第三類的就是宿業,過去世造的罪業太多、太重了,這個沒有法子。這個宿業病調解也不行、醫藥也不行,那沒有法子,像現在害這種病的人很多,我也看得很多。還有一種罪業不是過去生中的,這一生造的,或者造的殺業太重,或者是怨恨心太重,積到一個時候爆發了,變成病。這是一定要誠心誠意的求忏悔,真正求忏悔,改過自新,那病能好。給諸位說,身病、心病,在佛法裡統統可以醫治,沒有醫不好的病,問題就是你明不明白這個道理,懂不懂這個方法,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一切病苦都能夠免除,這是一點都不假。所以第一個要除一切病苦。

  其次就是善惡業,是我們的造作,這是關係最大。『欲行惡法』,你要想做惡事,統統做不成,這個好!這叫什麼?三寶加持。三寶冥冥當中加持,你想做一件壞事都做不成;你要做善事,三寶加持,你都能成就。做壞事做不成,善事樣樣都能成就,你要曉得,如果是這種情形之下,你已經得三寶加持,已經得佛菩薩護念,這在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之間能夠體會得到,真正是感應道交。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惡趣」是什麼?三惡道。三惡道的門關閉了,換句話說,你不墮三惡道了。怎樣才不墮三惡道?佛在經論當中,諸佛菩薩常常教誡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你就不墮三惡道了。善惡的標準,我們在講席裡面講過很多,諸位要記住,凡是有利益於一切眾生的事,這是善事;凡是自私自利的事,必定是惡事。要以這個標準來斷惡修善。善中之善無過於學佛,學佛是學覺悟,學正知正見,學身心清淨,我們學佛。學佛決定不迷信,我們看到現在有許許多多學佛的人把路子走偏差了,學迷了。

  我們過去一再與同修們說,學佛入門的基礎就是在善惡因果。所以《了凡四訓》不可不讀,那個裡面講的是世法的因果,只能夠免三惡道,生三善道。『涅槃正路』光這個還不行,雖然不行,它是涅槃正路的基礎。你人天都得不到,哪裡還談得上涅槃正路?當然談不上。所以要從人天善法奠定根基。佛門裡面經典,入門的那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是入門,是學佛人的入門,這部書裡面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應該怎樣去學佛。依照佛法來修學,這是真正的佛弟子;違背了教義,那不是真正弟子。所以學佛得的結果有吉、有凶,並不一樣。同是學佛,為什麼得的果報不一樣?它有塬因的,這是我們要深深去研究,使我們在這一生能夠成為真正的佛弟子,所向吉祥。

  尤其是學佛不應該去算命、去看相、去看風水,用不著,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決定禁止的。學佛人還要去搞那一套,你要記住,佛菩薩不會護念你,護法龍天也不會保護你,結果你跟誰打交道?跟妖魔鬼怪打交道。所以變成以後「惡鬼屯門」、「所向不諧」,麻煩就大了。那是你自己造成的,不是佛菩薩的過失,是你自己造成的,我們一定要懂得、要明理。所以那部經是我們學佛入門的第一部經,雖然沒有註解,我們有錄音帶跟錄影帶,足可以提供諸位同修做參考。「涅槃正路」,這就包括大小乘的佛法,小乘四果四向,大乘則是菩提道,這是涅槃正路。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就是註子裡面前面兩行,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後面兩行,這是更殊勝了,不但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且還發願要代眾生受苦。代眾生受苦註解裡面,在六十面倒數第三行底下看起:

  疏【後二行,願發心代苦,成就菩提。大疏有徵、有釋。】

  『大疏』就是《別行疏鈔》,這部書對我們非常重要。『徵』就是問,『釋』就是解答,用問答來解釋。

  疏【徵雲:苦由業生,我無是業,何能代得?】

  這個問得很好。苦果是由業生的,眾生造這個罪業,他要受這個果報,我沒造這個業,我怎麼能代他?我造這個業,我也受苦果,他也不能代我,那怎麼能代?這個問得很好。下面大師給我們解釋,這裡面有七個意思,說明普賢菩薩行願裡頭代眾生苦這個意思。

  疏【一者、起悲。】

  就是生起大悲心。諸位要曉得,大悲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大悲心生不起來,就是菩提心發不起來。實在講,深心、直心從什麼地方去顯發?要從大悲心顯露。直心好比是樹根,埋在泥土底下,看不見的;深心好比是干,你不太注意的;大悲心是枝葉,一看樹好大,你看到什為?看見樹葉、枝條、花果。所以佛門才常說,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由此可知,菩提心裡面最重的就是大悲心,要對一切眾生平等、清淨的慈悲,真正能夠捨己為人,這是菩薩心,菩薩發心。這底下註得好:

  疏【謂明知自居凡地,事必不能。】

  我自己是凡夫,業障很重,這個事情我做不到,做不到,要發心。做不到是什麼?是自己智慧不夠、力量不夠,我不是沒有心,我有心;換句話說,我的心跟佛菩薩沒有兩樣,我的智慧能力比不上佛菩薩,心沒有兩樣,這樣就好。常常能存這個心,漸漸智慧就能生起來,能力也會得到。為什麼?智慧、能力都是從大悲心裡頭生的。這種修行,自古以來稱之為從根本修。所以你要懂得這個修學法,一定要發這個心。其實就是在凡夫地不是不能代,還是有許多那是真正代眾生苦。下面就有說:

  疏【二者、修行。謂修諸苦行,後能與物,作增上緣,即名為代。】

  所以我們想想,我們今天修行苦,我修成了干什麼?我修成了為利益眾生、為度眾生的,那你今天的修學不就是代眾生苦嗎?好比你們在學校念書,念書苦,你為什麼要念書?將來為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你今天學校吃這些苦頭,都是為社會的,都是為將來替眾生解決問題的,你不是為他謀幸福嗎?不就是代他苦的意思嗎?所以,認真修行,實在講是代眾生苦。諸佛菩薩無量劫的修行,是為了我們而修的。不為眾生,他何必要斷煩惱,要學無量法門?用不著。我們前面也說過,斷見思煩惱就可以,修一個法門就行,自己就可以出三界了生死,自覺就夠了,為什麼還要去斷塵沙、無明?為什麼還要去學無量法門?那就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這是大願,這是菩薩令人敬佩的地方,所以我們應當要發這個願。

  修行,像諸佛菩薩那樣的難行苦行,說實在話,我們今天辦不到。我們今天在人事境緣裡面,境是境界,緣就是人事,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裡面,遭受一些挫折要能忍,這就叫修行。修什麼?修忍辱波羅蜜。一切好的境緣裡面,我們能捨、能放下,修布施波羅蜜;我們循規蹈矩,我們修持戒波羅蜜。諸位要曉得,戒律不是死的,絕不是說戒律一條一條我這樣做到,那是死在戒律裡頭,沒用處的。戒律是什麼?戒律是規律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情,有條有理就是戒律,層次不亂這是戒律。

  從前我在中廣錄音時,人家的作業程序就是戒律,他一定要按這個程序做,所以他不會有誤失。譬如錄音帶,到那裡去一定是新帶子拆開,包裝好的新帶子拆開;如果是舊帶子,他不要,為什麼?怕已錄的東西把它洗掉,東西搞錯了。一定是新帶子當場拆(當時拆),拆過之後,帶子馬上迴轉轉一次,怕帶子當中有斷掉的,就是檢查一遍,然後再回頭來重新開始錄。他一定要經過這種作業的程序,這就是戒律。譬如在家裡,你燒個飯、炒個菜,也有一定的程序,火候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放的鹽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統統是戒律,哪條不是戒律?戒律是活的。譬如說這個戒律裡頭沒有,沒有,你就亂搞、亂整了,哪有這種道理?所以諸位要曉得,戒律是個規律的生活。

  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自己私生活一定要有規律,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都要有規律,戒跟我們禮是一樣的。戒條裡頭只講大塬則,每一條裡頭所含的境界都廣大無邊。你要把它看成只有那麼幾條,那太簡單了,那佛菩薩有什麼稀奇?菩薩戒就是我們對人的規律,我們應該如何待人接物,待人接物應該守的規矩,這是菩薩戒;自己私生活一個人,應當守這個規律的時候,那就是比丘戒、比丘尼戒。你要懂得戒律的精神,否則的話,怎麼持?天天努力而不懈怠,就是精進波羅蜜;前面四種,天天在那裡做,心是清淨的,就是禅定波羅蜜;樣樣都做得很好,一切都非常明瞭而不執著,就是般若波羅蜜。活的,不是死的,這叫真正修行。

  所以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同修們要記住,天天歡喜,法喜充滿,你這個修行就有效果了,你就在菩薩道上。如果修得心裡很苦悶,你要覺悟,你已經離開菩提道,走到岔路上去了,才會有苦。如果在菩提道上,決定是法喜充滿,他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絕對不是愈學愈迷,學到最後是離樂得苦。我看不少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他說我不學佛的時候還滿快樂,愈學愈苦,他是真顛倒了。不學佛的人好像不迷,學了佛愈迷愈深,真是癡迷不悟,離樂得苦,可憐。佛看到這個樣子也會感嘆,曲解了經義。因此學佛還是要多聽,不但要多讀,一定要多聽,有很多意思你看也看不出來,看註解也看不出來,必定要多聽。所以修行真正是代眾生苦。

  疏【三、留惑。】

  這個比前面境界要高,前面那個境界我們可以辦得到,那個修行我們可以做得到,我們要是有覺悟的話,現在就能做到,這第三我們做不到。第三是什麼人?是聖人,不是普通人,阿羅漢以上的才行。阿羅漢已經了生死、出三界了,這是我們講最起碼的,他修成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輪迴,他可以不到六道裡面來輪迴了。可是想想眾生很苦,我還是繼續不斷的留在六道幫助眾生、教化眾生,有這種人。但是像剛才講,六道是果報,沒有這個業,他怎麼會到六道來?阿羅漢要想再到六道來,這個六道的業不能斷盡,要留一點,他有能力把它斷盡,他不斷,留一點。留一點干什麼?再回到六道裡頭來受果報,示現這個身形來度眾生,這真正是慈悲,慈悲到了極處。

  譬如你們在學校念書,你們不是菩薩,菩薩怎麼樣?大學畢業,畢業就離開學校,走了,不會再來了;為了要幫助後來的這些學弟們,要幫助他們,怎麼樣?我的畢業考故意考個不及格,就留級,留級才能幫助後來的學弟,你看看慈悲不慈悲?所以這些阿羅漢都快要畢業了,他故意不及格,所以還留在三界六道裡面。其實諸佛菩薩統統都是這樣的,佛菩薩要不『留惑』,我們怎麼會見得到他?他就不會到三界來了,他肯到三界來,統統都是「留惑」。這是真正了不起,這真正是代眾生受苦,有能力斷而不斷乾淨。由此可知,阿羅漢以上的那些佛菩薩們個個都是代眾生受苦,都有這個意思。不過到他那個境界裡面,他是一切苦樂憂喜捨都不受,我們眼光當中他是代眾生受苦,在他是無所謂的,他的心是永遠清淨的,這真正是大慈悲心的顯露。再看第四種:

  疏【四、捨命。】

  當然這個裡面也是有神通的,如果沒有神通的話,必定是對於佛法非常通達的人他才能做到;如果自己在佛法上沒有成就,這條我們做不到。『捨命』,捨身命。

  疏【謂若見眾生造無間業,當受大苦;無異方便,令不造業。】

  『無間業』,他造墮阿鼻地獄的罪業,墮地獄太苦了,我們想救他。救他怎麼樣?又沒有辦法,又沒有方便法門,不能夠終止他不造業,那怎麼辦?你看:

  疏【願自斷命,先墮地獄;彼墮獄時,令彼脫苦,乃名為代。】

  這是真代。所以這決定是阿羅漢以上的大菩薩,他看到你造重業要墮地獄了,他先到地獄等你,你到地獄的時候他來為你說法,他來勸你回頭。這正是像地藏菩薩干的事情,地藏菩薩就是這樣的,這是一種捨命。還有一種捨命的,就是我們世間人能做到的,但問題是你肯不肯干?你肯不肯犧牲?捨己去救人。看到一個人造無間罪業,你曉得他造這個罪業必墮地獄,也是沒有方法勸他回頭,這怎麼辦?當他這個業還沒有造成的時候,把他殺了。諸位要曉得這個殺不是犯戒,這個不是犯戒,這叫開戒。

  譬如佛經裡面有這麼一段公案,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是過去多生多劫之前行菩薩道,有一次跟著一個貿易團體,那時候乘船從海外回來,這船裡頭帶了許多珍寶財物,其中有一個人起了個念頭,要想把同伴都害死,他要把這個財物獨吞、獨佔。菩薩有他心通曉得、知道了,這個時候沒法子勸他,你要勸他:你不能這樣做,你這樣做將來有罪業。那他頭一個殺你,為什麼?我的祕密被你知道了,首先要殺你滅口。沒有法子,就是利令智昏,不會回頭的。菩薩在這時候怎麼辦?他這個罪業(計劃)要是成功了,他要是實現、造成了,他要欠全船幾百人這些性命,他欠這個命債;又等於說偷盜,奪了人家這麼多財富,他犯了殺、犯了盜,這是性罪。這個罪業不是少,是重,要殺幾百人的性命,必定墮無間地獄。趁他這念頭才起,還沒有實行的時候,先把他殺掉。他被人殺了,他沒有罪,他雖然起這個念頭,這念頭並沒有實行,換句話說,他墮落他不會墮到地獄去。這個事情沒成功,想害人沒害成,前面講他想做惡事,他沒做成,所以他的過失小,他沒有罪,他有過,他絕對不墮地獄。這個等於說是從地獄裡把他救出來,從三惡道裡頭救出來。菩薩這樣做有沒有罪?有,殺人當然是有罪,菩薩他的願望是寧願我墮地獄,不叫你墮地獄。這不得了,這就是代眾生受苦,他是大慈悲心殺他的,為代他受苦而做這樣重大的犧牲,這是捨命。

  疏【五、由初。】

  『初』是什麼?我們初發心的時候曾經發過這個願。

  疏【謂由於初發心時,有願在先,願常處惡趣,乃至饑世,身為大魚,即名為代。】

  這也是講釋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薩道的事情,在饑荒這個時候,菩薩示現大魚,故意游到岸邊被人捕去,他們可以能夠飽食,解決他的饑荒。那個魚是什麼?那個魚是菩薩變現的。這是真正以身代苦,但是這也不是我們平常人可以做得到的。

  疏【六、同真。謂願是修善,苦是修惡,二修皆是性具,故曰同真。】

  善惡無自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悟了就是善,迷了就是惡。所以就是自性迷悟不同而已,相不同,作用不同,體是同的,所以體叫『同真』。

  疏【以即真之大願,潛至即真之苦處,令彼潛消,即名為代。】

  這就是諸佛菩薩冥冥之中加持一切眾生。所以有些人作惡,他會受什麼?受良心的責備,那就是佛菩薩加持的。有些人作惡,所謂是他良心也沒有自責的,這就是佛法裡叫一闡提。一闡提叫沒有善根,那個沒有善根,這種人少數,畢竟不是多數。譬如前幾天報紙上判刑的那個賣馊水油的,法官問他有沒有後悔的意思,他一點都沒有後悔的意思,這在佛法叫一闡提。一闡提是什麼?斷了善根的人,斷善根的人果報一定在地獄,他是一點善根都沒有,造一切惡事不知道後悔,沒有良心責備,我們一般講喪盡天良,沒有良心,這個罪惡是很重的。只要還有一點良心在,佛菩薩冥冥之中都會幫助他,所以他的良心常常會發現,一定能夠改過自新。

  疏【七、指體。謂菩薩以法界為身,自他不二,故眾生受苦,即菩薩受苦,無有異也。故須代苦。】

  這就是佛菩薩為什麼要發心代眾生受苦,那就是佛菩薩的觀念跟我們不相同。我們不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知道,他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是真正的自己。所以眾生苦的確就是自己苦,眾生樂確實就是自己樂。所以我們後面講到恆順眾生就是基於這個道理來發明的。令一切眾生歡喜就是供養諸佛,就是令諸佛歡喜;你叫眾生受痛苦就是叫佛受苦,叫眾生受難就是叫佛受難。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而後才曉得如何來修供養佛、供養菩薩、供養三寶,一定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一段我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然後我們再看經文,經文裡面說『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惡業」的確是如此,不僅我們這一生一世在那裡造,其實是生生世世都在造惡業。怎麼曉得?我跟同學們說過,你們把十大願王一條一條的自己好好反省檢點一下,條條都違背了。第一個禮敬諸佛,我們對人就做不到,我們對幾個人有禮貌、有尊敬心?沒有,我們這條沒做到。菩薩修這個法門,當然一切眾生所謂是有迷有悟、有善有惡,願意接受我們禮敬的,我們對他一定要禮敬;不願意的,我們迴避,迴避,他心裡歡喜。總而言之,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他不願意看到我,我迴避他一點,讓他心裡歡喜,不要叫他生煩惱,這就是禮敬。一定要明白禮敬的意義、行法、境界,你才能修,要不然你怎麼修法?稱讚、忏悔,一直到後面普皆迴向,我們沒有一條做到,所作所為與十大願王、十種行法完全相違背,這就是「積集諸惡業故」。

  所以我們今天感的這個果報是極重的苦果,這是我們自己現在當前所承受的。怎麼樣消業障?給諸位說,你要好好的記住,唯有念佛可以真正的消業障。業障消除的相自己能夠覺察得到,心裡面清淨是業障消除了,常常生歡喜心是業障消除了,夜晚不做惡夢是業障消除了,遇到一切境緣都很順利的時候這是業障消除了,得失懊惱的心天天減少這是業障消除了,要從這些境界裡面堪驗自己的功夫。我們認真自己修行,幫助別人,以佛的教理、教法為人演說,這就是代眾生苦。尤其是後面兩句,『令彼眾生,悉皆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這是菩薩發願代苦到了極處,眾生不成佛,菩薩代苦之願就一天不能夠間斷。這一段是迴向菩提。再看下面一段,迴向實際:

  經【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經文我們在每一科裡頭都讀到,盡法界虛空界,它的意思與迴向實際一樣。註解說:

  疏【大疏雲:回向所以要三處者。】

  這都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

  疏【凡是菩薩,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更須離眾生相,及菩提相,故須三也。】

  這個道理在此地。著相的修行不能夠圓滿,所以一定要迴向三處,塬理就在此地。下面它又給我們舉例說明:

  疏【一、證實相。】

  你必須要迴向眾生,你要不迴向眾生,換句話說,你證不了實相。證實相,我們換句話來說,譬如我們念佛,要想念到理一心不亂,證實相就是理一心不亂,你不能把你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這個理一心不亂得不到,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念就想成就理一心,上品上生花開見佛,把我與眾生的界限突破,我與眾生是一不是二,融合成一體,你就很容易得理一心不亂。度眾生必須迴向實際,必須迴向菩提,為得菩提那也要迴向眾生,也要迴向實際,可見得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三個是分不開的。這是說明為什麼迴向一定要向這三條。註解諸位細細去研究。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經【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

  到這地方是一小段,這一小段是接前面的兩段而來的。下面這是結歸到三處。

  經【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成熟』就是證入。

  經【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句就是迴向菩提,成熟一切眾生是迴向眾生,這是迴向菩提。

  經【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這就是迴向實際。一切菩薩廣大的願海、行海都是以十大願王做根本,所以十大願要是具足了,那就必定成就圓滿一切菩薩的行願海,而能夠證得無上菩提。我們念佛人,要在這一句佛號裡面,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佛號裡頭圓滿具足十大願王,那你這個念佛就是修的普賢行願,你這種修法跟《華嚴經》的善財童子是無二無別,這個修行法就是此地所講的「具足圓滿」、「隨順趣入」。具足圓滿是講這個十願你都做到了。而正在修行,就是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的,你要注意隨順趣入。什麼事情都要隨順,隨順的心是清淨的、是自在的;不要攀緣,攀緣的心就不自在。攀緣有煩惱,隨順沒有煩惱。攀緣是起了分別執著,就起心動念了;隨順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所以才能夠趣入這三處:眾生、菩提、實際,唯有隨順才能夠趣入三處。趣入三處是真正迴向的意思,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末後這句是勸勉我們。

  經【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

  就是你對於上面所講的道理一定要曉得,還要像上面所講的這樣知道才行,為什麼?上面普賢菩薩所講的,就是毘盧遮那佛所說的,佛知佛見。所以勸你,『應如是知』,這是正知正見。如果我們的見解跟此地所講的不一樣,你自己要覺悟,我們的見解是錯誤的,要依照經論的見解修正過來。換句話說,把我們自己的知見要捨掉,取佛菩薩的知見,來修正我們自己這些業障、習氣、毛病。修行修什麼?就是修這個東西。李老師在講經常常講,修行修什麼?去習氣而已!習氣沒有了,你就是佛菩薩;有了習氣,你就是凡夫,凡夫與佛菩薩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底下一段經文,較量功德。這個經講到此地,我們大科上寫的是「正示普因」,正示普因一段到這裡就結束了,就講完了。底下一段是比較功德,你才曉得佛法的殊勝。我們把這個文念一念: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這一句是能比較的人。什麼人能夠較量、比較?要『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準,在《華嚴經》,尤其在這一會,諸位要知道,必須要具足十大願王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換句話說,像我們都不夠格。如其不然的話,對於淨土法門真正具足信願行也行,也可以稱為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具足信願行。其實信願行跟前頭講的十大願王沒有兩樣,你仔細去觀察,信願行三條開出來就是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一歸納就是信願行,信裡面有十願、願裡頭有十願、行裡頭有十願;再觀察十大願王,禮敬裡頭有信願行、稱讚裡頭有信願行、供養裡頭有信願行,乃至於普皆迴向裡頭都有信願行。所以具足信願行就是具足十大願王。我們才恍然大悟,塬來善財是這麼修的,文殊菩薩是這樣教給善財童子的。我們也明白了,我們也會了,會了,善財童子一生能成佛,我們這一生怎麼能不成就?當然成就。所以這部經一定要與《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合起來看,你才曉得《彌陀經》跟《華嚴經》是一部經,是一不是二。我們看下面這個較量:

  經【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

  前面這是講物質上的供養來布施,這個數量諸位去看註解,我在此地不多說了。數量比《金剛經》上講的要大,《金剛經》上講的是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此地是講『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這個數量比《金剛經》大得太多太多了。末後這句,『諸人天最勝安樂』,這是精神上享受的布施。你看物質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是無量無邊的,以這個來布施。

  經【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

  不是布施一個人,是像前面所講的一樣境界的那些眾生。不但布施這些眾生,而且:

  經【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

  上供諸佛,下施眾生,這個福報不得了,真是無量無邊廣大至極。供養多久?不是一天、二天,不是一年、二年。

  經【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

  你看一層一層的比較,確實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這樣大的數字,這麼廣大的境界,『所得功德』。

  經【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金剛經》上講,布施大千世界的七寶不如為人說一四句偈,這就說明了財布施不及法布施。這是在廣修供養的時候,一再勸勉同修要認真修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無量無邊。尤其是這部經,這個十大願王,縱然聽了一願,縱然聽了一字、一句、一偈,功德都不可思議。這一段經文大主義,是教人以法為師。在註解裡面有幾句話很重要,諸位翻到六十四頁,這個小註第四行當中,就是說出比較的用意:

  疏【謂人但能聞此願王,不說全文。】

  『不說全文』,但能聞此願王。

  疏【唯聞一四句偈。】

  這是講時間少,時間很短暫,不是長時間。又說:疏【一經於耳。】

  只很短暫的聽到,只聞一偈。

  疏【其所得功德。】

  就像前面一樣,無量無邊微塵剎土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供養的功德都比不上。為什麼?因為財布施那個福報是有盡的,再多,享受得盡;法布施是啟發你自己的智慧,開發你的法性,它的功德是無有窮盡的。所以世間財物布施決定不能與出世間的法寶相提並論,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一定要認真的修學。下面這是講到法寶的功德能滅罪、能生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有個同學提了個問題,法界如來與法身如來意思是不是相同?是相同的,這個意思是相同的。

  好,我們下一次講經,過年快到了,今天是我們這一年最末的一會,《普賢行願》在大專講座我們講得很圓滿,每一位聽的同學都很歡喜。在這最後,希望諸位真正能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學菩薩行,更願諸位發願為阿彌陀佛的使者,以普賢行願力故,專弘淨土,普度眾生。更希望大家要能夠直下承當,不要客氣,不要謙虛,「這個事情我做不到,你去做」,這就不好了,自己要直下承當,做阿彌陀佛在這個世間接引眾生、度眾生的代表人,你將來決定能往生。這是真正的菩薩,護持正法,續佛慧命。謝謝諸位。

  (第二十五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5

  請掀開經本六十四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經【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鸠槃荼。若毗捨阇。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到這個地方這一段,這是講到「總明法行」。諸位都有慈舟法師的《親聞記》,你們翻開《親聞記》六十五頁,因為《親聞記》在註解裡面註得比較淺,容易懂,深入淺出。我們將《親聞記》上前面兩行念一念好了。「顯余眾行德有十種,一、書寫,二、供養,三、轉施,四、聽聞,五、披讀,六、受持,七、開示,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下面幾句說得很明白,總說法行,什麼是法?法就是十大願王,就是前面講的十大願王;行就是指從書寫到修習這十種,這十種都是修十大願王。「深信心者,信自信他」,你看佛法裡面講信心,這跟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的都是一個意思。第一個要相信自己,「信自,即理三寶為因也;信他,即事三寶為緣也。信此十大行願之法寶,秉受於心,執持不忘,乃至書寫,超略余行也」。我們把這一段念下去,「略說一偈,功德有如是之大,未修學此法門者,信心未生起,故難信及此教」,這個教就是《華嚴經》末後的教誨。「有等不學教之人,但執佛法無多字,何用學教,妄說行持即得。此乃權實不俱,故偏於惡取空邊。所謂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有方便慧解,無方便慧縛,惡取空即無方便慧。或往劫已學,不假學,而所行與大願符者無過。」這一段實在講把意思說得很清楚,諸位要把這兩種註解合起來看,這個意思就相當的圓滿,因為有些地方谛閒法師說了,慈舟法師沒有說到、沒有講到;慈舟法師所講到的一部分,谛閒法師也省略掉了,所以兩個本子合起來看,意思非常的圓滿。

  今天是我們這次講座最後的一堂課,講到的經文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關係我們修學成功與失敗,你要是真正明白,依照這個方法修學,沒有不成就的,這個因緣實在是太殊勝了。可是我要把這段介紹給諸位,我還不依這兩個註解,因為這兩個註解你們看得懂,自己看就可以了,我要用《大疏》給你們介紹。《大疏》就是昨天印的那一張分給諸位的,我用《大疏》來講,我先跟諸位介紹十種法行。

  第一種是「書寫」,書寫是寫經。昨天也略略的跟諸位說過,佛法一定要流通,流通佛法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現在人往往是為了一點小利,實在講迷惑顛倒,為了一點小利,為了得小利,把大利失掉了。現在世間人看重錢,看得最重,就是講書店,我們不說一般書店,一般書店其實也是一樣,賣這個佛書,你要來賣,後頭還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為了保護自己的版權、保護自己的利潤,這是世間人短淺的眼光,他真正是迷惑顛倒。你說那些人他又懂佛法,你叫他講,他也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一看到錢,就鑽到錢眼裡面去,就迷惑顛倒,就不能出來了。實在可憐,他真正是不通。這個錢財之來是財布施得來的果報,印經這個布施是財布施、法布施,你要是能夠真正流通,不但你財富源源不斷會來,智慧也增長,一舉兩得,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我們印的經書,這經書是據為己有,版權據為己有,不准別人翻印,縱然你自己翻印你得到這麼多錢,你只有這麼多,太小了;你要能給別人翻印流通,你的錢財不曉得從哪來,源源不斷,不知道有多少,享用不盡的。其實為了保全版權,為了得到一點小小的錢財,把大的財源給失掉了,愚癡到了極處。

  從前經書流通要靠寫,所以發心書寫功德非常之大,使這個法寶能夠流傳下去。現在我們方便了,不需要寫,我們印經流通。所以我常常勸大家,你們要把錢財存起來,不要叫這個錢貶值,而且源源不斷的保存在那裡,放在什麼地方最好?印經最好。放在銀行裡會貶值,你做別的事情,你做買賣會倒閉,都靠不住,這個錢財都靠不住,都不能夠保持。最好的保值方法是印經布施流通,不但你的財富將來源源不斷而來,你的聰明智慧也增長。我告訴諸位,你們如果看到我從前的照片,跟我現在完全不一樣,我是一點福報都沒有。所以以前看相算命,連甘珠活佛都跟我說(那是以後跟我說,從前他不好意思講),他說我這個人很聰明,但是沒有福報又短命。是在前些年,大概是八年前了,經國先生任第六任總統的時候,我們在中國佛教會舉行一次仁王法會,仁王法會的時候我又碰到他,他就跟我說這些,他說法師,你這些年弘法,你現在相貌、命都轉過來了。我跟他認識很早,我是民國四十二年認識他的,剛剛學佛的時候認識他的。他住在新北投的普濟寺,我也住在新北投,所以我們常常到他那裡去,晚上跟他聊天,很熟,他有個祕書,唐老居士,那時候大概就有八十歲的樣子,人很慈悲。他說他們常常在背後議論我,當面不好說。我說這個事情我早就知道,不用你們說,我曉得。他說你現在好了,你現在不但有福報,而且壽命很長!他說都是你自己這一生修的。

  我修是修什麼?給諸位說,就是修的第一個,就是印經,布施經書、善書。現在這個福報,的確我覺得是很大。你看有很多人,尤其出家人到國外去,總是要帶錢到那裡去買房子,去買地建道場,很辛苦。我現在到國外,口袋空空,什麼都沒有,走到哪個地方都有一些人:法師,你住在此地好不好?我們這裡有房子、有地,都可以送給你。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人要送房子、送地,我分身無術,沒有法子,不敢接受。接受,一年頂多去一個月,一年去一個月,要佔人家一個道場,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不需要。都是從布施得來的。

  印經是財、法兩種布施都有了。所以我從到台北來講經,民國五十六年回到台北來講經,一直到現在,我們所印經的錢,沒有詳細統計,概略的估計總超過兩千萬以上。我們印的書一共差不多將近兩百種,種類將近兩百種,數量是決定超過一百萬冊。這個也沒有詳細統計,因為我也不記這些東西,超過一百萬冊。流通在全世界,我們曉得的有二十六個國家地區,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同修們轉送的我們就不曉得了),我們知道的有二十六個國家地區。所以我勸大家一定要發心印經,把你們多余的錢統統印經來修法布施,你們的福慧增長。不要犯愁我將來沒有錢用,不要想這個,到時候什麼樣都圓滿,你想要什麼東西,東西就來了,這個多自在。我這些年就有這個感應,有求必應,心裡動個念頭要什麼,這個東西馬上就來,馬上就實現,就是感應不可思議。這個「書寫」,今天就是印經的功德。

  第二,「供養」。供養,我們不單常常以香花供養三寶,這是講住持三寶,更重要的是要以經法供養修學的人,無論是出家在家,四眾佛弟子最殊勝的供養是法寶供養,我們以好的經書來供養。除這個之外,它後面有「開示」,有這麼一條,如果沒有這條,講經說法也是供養,這一點諸位不能夠疏忽。尤其是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最,送人經書是法供養,你講給他聽也是法供養,乃至於講一句,《金剛經》上說了,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可見得法供養功德非常殊勝。大家要修,你要常常能提得起意念,朋友、同學常常在一起聚會的時候,你就給他講佛法,講一句也行,講四句也行。他不曉得,你自己明瞭我在這裡修法供養,我在這裡修無量無邊的布施,比以大千七寶布施給他還要殊勝。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雜心閒話,那個時間用得太可惜、太浪費了,你跟他講佛法。他能聽很好,他不能聽,他總聽進去,「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強迫他聽,不聽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能夠修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要會。

  第三就是「轉施」。肯把自己,譬如說經書,你所收藏的,你所珍愛的,你能夠割愛轉贈給別人,這是轉施。或者是我們自己讀誦修學,將這個功德(這就是迴向),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人,這也是轉施。所以十大願王末後普皆迴向,迴向就是轉施,這十種法行裡面,修十大願王,轉施這一條是特別講的迴向。不僅是我們所收藏的經書可以轉施與人,而且應當轉施與人。轉施與人,你明白這個行法以後,所以我們對於這經本要愛惜,特別是善本書。這個我要在此地特別囑咐諸位同學,特別是善本書,善本書你得到了之後,決定不能在書上加圈加點、在上面寫字,不可以,你要保持它的完整。為什麼?你讀了之後還要傳給後代,你在上面加上幾句,他也加上幾句,傳到後來就一塌煳塗。所以一定要保持得乾乾淨淨、圓圓滿滿。尤其在現在的照相、影印方面,像這些善本書,都可以作為將來影印的底本用,所以決定不能在上面做記號。像現在這種印的書無所謂,這你怎麼樣寫都可以。所以塬本可不能動,要珍惜,這是諸位要記住的。

  像現在你看到線裝本的書,決定不能把它糟蹋掉,你要在上面寫字、在上加註,那就是罪過了。這種書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藏。自己讀誦可以,讀誦用這個本子來讀誦,那讀得很舒服,那是一種享受,的確是一種享受,讀善本書。將來有機緣就拿去影印做底本。影印,往往印刷廠他不懂,他不曉得珍惜,像我們很多的線裝書,一次影印拿回來的時候面目全非,看到都很痛心。現在影印又方便了,平常就影印,找好的影印,我們先去照相影印,拿照相影印的去做版,你這個塬書永遠能夠保存。所以一定要珍惜善本書,這是轉施。

  除這個之外,道場也能轉施,衣物,沒有一樣不能轉施,這是修大福報,是修真正的普賢行願。你看古來這些祖師大德,有一生他到處建道場,建好了之後他就轉施給別人。真正是有德有學,能夠弘化一方,但是他的福報不太大,所以有大福報的人他建了道場就請他來做主持,轉施給他。一定要懂這道理,愈轉福報是愈大,譬如說你命裡頭有個一道場,你這個道場接手馬上轉施掉,你命裡頭還是有一個道場,你到另外一個地方必定又有一個道場出現。如果你住一個道場,你命裡不錯,就是一個道場,沒錯的;你這個道場給人了,你沒有了,又一個道場來了。所以這樣你要是肯轉施,你這個道場就是無窮無盡,諸位一定要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

  所以佛法教我們布施,布施,捨,捨不盡的,愈捨愈多、愈捨愈多。財,愈捨財愈多;法愈捨,聰明智慧愈增長;就是道場,你愈捨道場愈多。虛雲老和尚如果他老人家要不捨的話,他一生大概就是一個道場。我們看他老人家的年譜,他一生所建、所修的道場我沒有統計,我只曉得太多太多了。他只一接過來的時候,或者自己建立,建好了之後自己住不了幾個月,他就又去找人,就送給人了。那個道場衰微的時候請他去做住持,他只要做住持,掛上個名,沒有一、二年道場就興了。興了之後他又找個人來接替,他就交給別人,自己又到別的地方去了。所以諸位要記住一個塬則,轉施,福德、智慧增長得最快,真正是無有窮盡。所以這一點要明瞭。

  第四,「聽聞」。這是聽經,除非我們自己沒有時間,或者忙著別的事情,否則哪個地方有法師講經,一定要去聽。但是我告訴諸位,要正法,那個一貫道的講經你可以不必去聽,邪魔外道的我們不聽,講正法的要去聽。尤其是你發心講經,講經一定要有法緣,如果你不肯聽別人的經,你講經也沒有人願意聽你的經,這一定的道理,因果報應,你種什麼因有什麼果。我們很樂意聽別人講經,我們自己講經人家也很樂意來聽,必定是如此。我自己,除非是我自己有講經時間衝突,否則的話我一定聽經。你看,星期二、星期四祥雲法師在那邊講經,我一定去聽,我這裡星期二、四不講經我就一定去聽。我不講經的時候,附近有別的法師講經我也去聽,像從前南老法師講經,我去聽。所以是一定要發心聽經。我在沒有出家,初學佛的時候,幾乎台北市這幾位法師講經,我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南老講《金剛經》,從頭到尾我一天沒有缺,過去演培法師講經、印順法師講經,在善導寺,很少我會缺席的。所以聽經能與道場結法緣,與法師結法緣,與聽眾結法緣,這個功德非常的殊勝,不可以不與大眾結法緣。所以聽經很重要。

  第五就是「披讀」,披讀就是讀經,披覽讀經。讀經就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所以這條也非常重要,接受佛菩薩的教導。這個讀是精讀,披讀是精讀,細心的去讀,一字一句都不放過。讀經,經文裡面有許多不常見的字,讀音一定要去查字典。好在現在字典也愈來愈進步,像《中文大辭典》,它蒐的就相當豐富,許多經典裡面不常見的字它都有,而且它有國音的拼音。所以應當要勤於查字典,把這個音要注出來。自己讀誦的本子,像我們現在翻印、影印的本子,你可以注音,甚至於你有心得也可以注在旁邊,這個沒有關係。善本決定不可以,線裝古本、善本,決定不可以。

  第六是「受持」。受持是講經裡面的義理,義理明瞭之後我們要接受,持是保持,就是不能把它失掉。義理真正明瞭通達,常常孕育在心裡面,就是常常要想著,想著還要去做,要把它做到,因為第十講「修習」,第十條就是要照做,這條著重在明理。

  第七,「開示」。開示是什麼?是為別人演說。說法要有善巧方便,說法不是一個很呆板的,要看時節因緣。所以說法也是相當不容易,能夠叫大眾歡喜信受,那你就成功了。所以你要看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程度,應該用什麼方法來給他講。這裡面是時、地統統都有關係,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處所說,除了對他說之外,旁邊還有些什麼人,你統統都要照顧到,使這個開示能夠達到最大、最深、最圓滿的效果。

  第八是「諷誦」,諷誦就是背誦。全經不能背誦,經裡面重要的句子一定要能夠背誦,因為你不能背誦,你就沒有辦法做到,忘掉了,你怎麼去做?所以重要的句子一定要背誦。

  第九是「思惟」。思惟就是常常想經裡面的道理,也就是拿著經教來反省、來檢點,這是真正的忏悔。哪些教誨我做到了,哪些還沒有做到;哪些我做得圓滿,哪些我做得還不夠圓滿。所以要常常反省,改過自新,這是思惟。不但能消業障,而且能長智慧。

  第十叫「修習」,這就是實行。修是把我們心行,就是心裡面的想法、看法,與經典上講的相違背的,我們要修正過來,而且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裡面,天天去做,習就是練習,要天天去做,天天去實習。

  這十種就是修行的方法,這是總綱領,修行的總綱領,這十條我們一定要把它牢牢記住。在《辯中邊論》裡頭有一首頌,這個頌就好記,就是講這十種法行。這個頌諸位可以把它記下來,它是五言頌:「書寫及供養,施他聽披讀」,施就是轉施,聽就是聽聞,披讀,施他聽披讀;「受持及開演」,受持,開演就是開示,演是演說;「諷誦與思修」,諷誦、思惟、修習。所以它這是五言頌,四句二十個字,把這十種行法統統都包括盡了。你只要把這首偈子能夠念得很熟,這十種修行的總綱領你就能夠記得了。我再念一遍,你們對一對你們寫的,「書寫及供養」,施他,施是布施,「施他聽披讀」,聽,聽聞,十條裡頭第四不是聽聞嗎?第五條不是披讀嗎?這都有,聽、披讀;「受持及開演,諷誦與思修」,思就是思惟,修就是修習。所以這個十條一定要記住,你要是記不住的話,你修什麼?這十種行法跟諸位介紹出來了。

  你們現在看《大疏》,從問答開始看起,「問雲,眾生修行,為要受持聖教耶,為要捨教耶」。這個文是唐朝人寫的,它的意思也並不難懂,就是講一個修行人要不要依經典,是需要依靠經典,還是不要經典,就是問這個意思。有很多人的確疏忽了,他說我修行就好了,我何必要聽教、聽經?他不搞這個。還有許多誤會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他不要去看經,也不要去聽講,這都是誤會;有些人是執著在經教上,他不修行,那也是錯誤。所以下面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答,有十類」,十類裡面有正確的、有錯誤的,我們都要明瞭。這個十類,《親聞記》裡頭有,《親聞記》也是引用這個,但是文字寫得比較簡單,深入淺出,那個諸位可以做參考。我跟諸位講的是《大疏》裡面的。

  第一種人,「自有眾生無識,懸捨聖言,師自愚心,復隨邪友,違教修行,巧偽诳惑,此為惡人也」。像這一類人真有,而且常常能夠見得到,我們自己要留心,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人?這種人就是愚癡無知,他怎麼樣?他捨經教。現在很多人捨經教,因為經教太難了,文言文寫的看不懂,他寧願不讀經,看現在人的白話著作,他看這個,這就糟了。尤其現在還有人用白話文來翻經,怎麼能翻得出來?白話文翻經,你去依白話文的經教,捨去塬本的經教,就是屬於第一類的人,就屬第一類的。師自愚心,自己愚癡以這為主,就是自己有成見,自己想到怎麼樣,大概就是如此。再隨邪友,邪友是跟同一類的,同一個見解的,同一個知見的,這些不得了,就是違背了正教,盲修瞎練。拿這個東西巧偽诳惑眾生,他也有些巧妙的方法很能夠吸引人,但是他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正法,是邪法,看到好像是正的,其實是邪的,似是而非,迷惑眾生,欺騙眾生。現在這一類的人相當之多,這是惡人,你不能不辨別。你要不辨別,你跟他走,就上了當。你是好心,是不錯,可是最後你不會有成就,而且你有過失,你雖然是無心,無心造的罪業,還是有果報的。這是怪自己愚癡沒有慧眼,認錯了人。

  第二種,「二者,又有眾生,亦背聖教,以質直心,謂為出要,勤修苦行,竟無所益」。這比上面稍微好一點,但是什麼?這是盲修瞎練,沒有結果,也是浪費了自己一生的精力,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光陰,他也是背教,違背聖教。心是個好心,好心沒有遇到善知識,沒有遇到好人指點,也是屬於盲修瞎練一類的人。自己以為我這樣修行,尤其是很多修苦行的,到深山裡面去,甚至於像住山、閉關,他不與外頭接觸,我老實一生或者是參禅,或者是念佛,他為什麼不能成就?諸位要記住,剛才我們念《親聞記》最後這一行,「往劫已學,不假學,而所行與大願符者無過」。這個可以,你必須有這個條件才行,雖然是你一個人,你不聽經,也不看經,你自己或者參禅也好、念佛也好,但是自自然然與十大願王、與十種行法相應,那這個可以。這是什麼?他多生多劫的善根,沒有學,自然相應,這個沒有過失。如果不學,自己與十條行法、與十大願王完全不相應,那就不能成就了,那就有大過失了。所以也有人一生可以不聽經的,不看經的,你要曉得,他有他的條件。我們不能看他是這樣的,我也要跟他這樣做法,你不行,你沒有這個條件。人家不讀經,像六祖大師他不認識字,他不讀經,他的心行沒有一條不與十大願王相應,沒有一條不與十種行法相應,他自然相應。他前生前世修的,他這一生可以不要修,這是我們不能跟人家比的。所以不可以看他是這樣的,我這樣修就行了,很容易吃虧,很容易迷失了道路,這是要注意的,不能得利益。

  「此上二人」,就是這兩類人,「俱捨聖教,不依義理」,他不肯依教奉行。教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理,祖師是給我們講解、給我們開示,是提供我們做參考的,所謂是依法不依人,一定要依經為主。註解是幫助我們的,是提供我們做參考的,我們不一定要全依靠它,我們要依經。他所講的與經相應,我們愈想愈相應,我們可以依它;如果他講的與經裡面的道理不太相應,我們有懷疑,我們就不取他的,只要有懷疑就不採取。採取我們毫無懷疑的,覺得他所講的跟經裡頭意思是相同的。

  正因為如此,我勸諸位念古人的註解。為什麼?古人註解,古人是有修有證而後才敢註。不像現在人,現在人年紀輕輕,他沒有修、沒有證,他寫了好多書。怎麼寫的?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湊起來,他的著作出來了,知名度增高了,他搞這個,他搞名聞利養;不是自己修證,從心性裡真正體會到的心得,提出來給我們做參考的。他寫的那套都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大家要曉得,他是看得多、記得多,不曉得的到處去問,回來就寫了一大篇這些東西。古人不是的,古人是自己依教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悟處,把這個東西寫出來留給後人做參考,不一樣,真正不一樣。所以你們要讀註解的話,一定要看古人的註子。今人的註解,決定不能夠隨便看。實在講,我們光陰有限,哪有那麼多時間看今人的註解?沒那麼多時間。而且學東西要專,選經要專,選註也要專,註子選幾種裡頭還要有一種為主,就是主參考的,再選一、二種是幫助,這個樣子才好。譬如將來你們諸位要是真正讀《普賢行願品》,應當以《大疏》為主,像我們現在用的註解可以做參考,一定要以《大疏》為主,這就不一樣,這是主修的教科書。

  再看第三種人,「三者,唯誦聖言,不解義意,依傍聖教,求名求利,違自所誦,亦名惡人」。這樣的人也有,打著佛教的招牌去求自己的名聞利養,甚至於他也講經說法,你聽聽也講得沒錯,其實他解不解義?他不解義。不解義怎麼能說得出來?依照別人註解說的,自己是真正沒有能夠懂得。為什麼?自己要是真懂得了,他絕對不求名求利。所以看破、放下是一不是二,看破是學問,放下是功夫。你說我看破了,放不下,假的;看破,沒有放不下的,放不下就是沒看破。名聞利養沒有放下,對於教義就是沒有通達,就是不解;真正通達教義的,會求世間名聞利養,會染五欲六塵,沒有這個道理的。

  所以這點我們自己要提高警覺,我們自己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沒有放下,自己要覺悟,我這個經雖然天天在讀,意思沒有讀透,沒有真懂得,這對自己是個很好的警覺。有些人自己以為懂得了,而事上他放不下,那是假的懂得,不是真的懂得;真正的懂得,沒有放不下的。就正如這些教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你要對於淨土是真正懂得,對於整個佛法真正懂得,你要不取淨土才怪,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你識貨了,真正識貨了,當然取最殊勝的,這一定的道理,沒有話說的。你自己一定依最殊勝的法門修,你傳授給別人也一定是以最殊勝的法門送給別人,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我們自己要警惕。

  第四種,「唯逐文句,不知義理,但以直心讀誦,雖無巧偽,亦無所益」。這個比上面的稍微好一點,他也是不能透徹義理,可是他並沒有求名求利的心,心是個直心,是個很老實的人,沒有名聞利養的心,不求這些東西。可是怎麼樣?沒有益處,這一生當中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佛經裡面所講的益,是講殊勝的利益,尤其是此經,此經講的益最低限度是往生淨土,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你要能夠得到了,這才是益。無益就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都沒有分,這是講無益。可是要講到究竟處也不是無益,縱然是惡心去讀經他阿賴耶識裡還是落一個種子,這是講不曉得哪一生、哪一劫才成熟就是了,這一生是沒有法子,得不到殊勝的利益。我們要求的,是在這一生要得殊勝利益。

  所以這兩種人「俱不捨教」,不像前面兩種,前面兩種人他不讀經,甚至於讀現在一些人寫的白話的東西,他用這個就可以了,他不去看經,這是錯誤。這兩種人讀經,雖讀經不解義,這是得不到利益的,如果這裡頭有求名求利的心,那罪過就很重,罪過就極重。如果再求名求利,求到了增長貪心,求不到增長瞋恚心,再以瞋恚、嫉妒障礙大法,那果報是在地獄。所以名利心是大害,眼前得到這個名利,那是刀頭舐蜜,得不償失。眼前能得幾何?能享受幾天?後患無窮,我們一定要覺悟。所以真正發道心的人,發菩提心的人,是見人家有一點小小的善都要隨喜,經上前面跟諸位講得很清楚,都要隨喜,都要恆順,都要幫助他、成就他,決定不能障礙阻撓,那個罪業是阿鼻地獄的果報,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上面這個四種都不可以,有這四類的情形馬上要改過,後面這六種是教給我們要依靠的。

  「五者讀誦聖言,分知解行,多讀文句,少有修行」。這個他能夠得一點利益,這就是偏重在解上,偏重在解上對行就稍微要疏忽一點了,疏忽了行,他不是不行,他行得少。為什麼會行得少?他解是解,解得不徹底,解得不圓滿,他是分知,分是少分,不是圓滿的解。這是好的,這在修學裡面算是勉強及格的,前面那四種是全不及格,這是勉強及格了。

  第六種是「廣尋聖教,遍知解行,漸略聖言,取意專修」。這比前面那種要好了,他雖然是讀得多,他也解得多,遍知解行,他讀得多、解得多。他最大的長處,諸位要曉得,就是後頭兩句,他能夠在許多理論法門當中他知道取捨,他專修一種,那他當然有成就。漸略聖言,就是從廣裡頭慢慢的略,廣裡頭慢慢的約,先是多聞,多聞之後他才曉得取哪一樣東西,他真正明瞭了,他有所取捨,應當捨的統統捨掉,應該取的牢牢把握到,取意專修。說到這個地方我跟諸位說,我就是在這個階段上,我現在所取的,取的很少,只取一部《彌陀經》,跟這一部《普賢菩薩行願品》,多了就不行,多了自己沒有時間,也沒有這個能力。專門依靠這兩部經,這兩部經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都是指歸淨土的。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要專修,解也要專,行也要專。

  (第二十六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6

  「七者,受持得意,唯在修行,不復尋言」。這就更高一層了,我現在還做不到。這就像六祖所傳的禅宗一樣,得旨歸宗,他可以把經教統統束之高閣,不要了,專修,完全離開文字言說,到這種程度。

  「八者,尋教得旨,知一切法無不稱性,是故於教亦不持捨,即此言教稱性,約教修行」。到第八這個下面就屬於圓教,它是無有一法不稱性,法法稱性。這是經論裡頭常講的圓教根性的菩薩,他這個教捨與不捨是一,依教也稱性,捨教也稱性,就無所謂捨與不捨。前面第七種是頓教,那是頓教的人,他完全能捨離一切經教,第七種的是屬於頓教。第八,這是圓教,無有一法不圓,他修行非常的活潑,活活潑潑。

  「九者,常持稱性之教,不捨不著」,這也是圓教,他不離開經典,他絕不執著文字,所以他不捨,他也不執著。「恆觀絕言之理,不棄不滯」,絕言之理是三輪體空,他不執在這個裡面,這個比前面更活潑了,這個真正是圓到了極處,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此上五門,猶未究竟」,它是一門比一門高、一門比一門殊勝,但是沒有到究竟。究竟是最後一條。

  「十者,尋教得實」,實就是真實義,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是真正得到了。這個實也是諸法實相,也就是明心見性,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都是實的意思,真正得到了。「理教無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入這樣的境界。「常觀理而不礙教,常持教而不礙理」,這是理事無礙。「此即理教俱融,合為一觀,方名究竟」,這時才真正到究竟圓滿的境界。

  學佛,實實在在講,我們要培養出一個圓頓的根性。但是培養圓頓根性要從什麼地方培養?最殊勝的方法還是要從《華嚴經》裡面培養出來。這一部分是主要的,必須要讀全經才行,要讀全經。讀全經依照這一卷來修行,就是依十大願王來修行。因為全經不讀,理與事不能夠貫通,不能融通。讀全經還要去研究註解。這個註解自古以來有兩部權威的註子,一部是清涼大師的《疏鈔》,一部是李長者的《合論》,這都是相當大的分量。當年弘一大師在世,他是特別提倡《華嚴經疏鈔》,而且他老人家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這些知識分子,應當從《華嚴大疏》下手。因為《華嚴大疏》要能貫通之後,以後你看一切經都沒有問題,所以在這上面多下幾年工夫是值得的。《華嚴大疏》等於佛學大字典,尤其《華嚴經》是佛法的根本法輪,以後不管學哪一宗,不管學哪一部經,都不費力氣。可是學這樣東西也相當辛苦就是了。清涼大師是唐朝時候人,這個《疏鈔》都是古文。李長者也是唐朝時候人,比清涼大師稍微還要早一點,年歲還要大一點。所以諸位要學文言文,讀《疏》就行了。實在講,用不著念其他的古文,就是常常讀經,讀上個三年,文言文自然就通達了。

  「此上十門,前四門全不可依」,如果我們要有前四門這個毛病,趕快要改過來,要修正過來。「次五門從淺至深,隨根悟入」,可以依靠的,可以來依靠修學的。「然但是革凡成聖之方便,猶未究竟」,這就是你要明瞭,後面這五種,不能停在一個階段,因為什麼?它是方便法。你要明瞭,明瞭之後你自己才會提升,一層一層要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不要老執著在一個境界裡面,那你就沒有進步。所以到第十這才是究竟,「唯第十門,方為究竟也」。所以這個很要緊,要記住。提升也不是一下就能提升得了的,每一個階段都要下功夫,都要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經歷,才能真正把自己這個境界往上提升。尤其是《華嚴經》,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你看在中國歷史上,你講別的經沒有記載的,講《華嚴經》歷史上都有記載,這是最為殊勝的法會。講《華嚴經》的法會,龍天擁護,諸佛護念,跟講《彌陀經》是一樣的,《華嚴經》的功德跟《彌陀經》的功德是平等的,真正不可思議。

  再往下看,底下這也非常重要。「又賢首大師雲:受持大乘經,須知五法」。所以這一段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記住。賢首是清涼的老師,是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實際上華嚴宗是在他手上建立的,所以華嚴宗也稱為賢首宗。前面雖然是有兩個祖師,他的老師,但是並沒有把這宗建立起來,到他手上才建立。所以實際上認真的講,華嚴開山的祖師是賢首,清涼繼承發揚光大,所以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五法,第一,「須明其文」,第一個你要懂得經文。經文,你看它底下給我們說,這都是你自己將來研究經很重要的這些層次。「善知分段起盡,前後相屬,次第連合,诠旨圓滿,無增無減」。實際上這就是科判,你看《華嚴經》,我們過去印的《華嚴經》科判表解,那就是這一條。你要懂得整個全經它的章法結構、脈絡、起承,你首先要懂這個,這個懂得叫通達文,文字通達了。文通達,意思才能夠顯;文都不通,意思怎麼能顯示得出來?這是第一條,第一條先通達文字。

  第二,「解其事」。解其事也有五個小綱目,那是什麼?「說處」,佛這經在什麼地方說的;「說主」,什麼人說的;「徒眾」,就是聽眾,哪些人聽的,是跟哪些人說的;「請儀」,請法的儀式。請儀裡面,有的是啟請的,像《彌陀經》是無問自說的,這就不相同,請儀不相同,裡頭義趣也不一樣。末後,「及知圓音所說」,曉得佛說法用意之所在。這叫解其事,不可以不知道的。

  第三,「達其義」。這個義是教義,一定要通達教義。教義裡面也有五,「謂略標綱要」,你在一部經上能把綱領,最重要的大義要能夠掌握住,這就是大義,綱要實在講就是大義。「廣釋除疑」,釋是解釋,因為解釋得詳細透徹你才能夠斷疑生信,所以講解一定要透闢。「譬喻令解」,怕講解了你還沒有法子理解、沒有法子體會,再用比喻,希望從比喻當中你能夠悟入。「引事證成」,還要舉事實的例子來給你作證,證明這個道理是真實的,行法是正確的,像我們這部經舉例證成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舉益勸學」,標舉功德利益勸你修學。這是教義。

  第四,「得其意」。這個意是意旨,就是教理,比教義又要深一層,到這個地方才真正叫圓滿,信心就清淨了。第三「達其義」,達教義的時候,信心確立,真正信心建立了;底下第四「得其意」,信心清淨了。第四條如果是沒有,只到第三,你能夠依教奉行,我們以念佛來說,可以能夠到事一心不亂,不能到理一心;你要能到理一心不亂,一定要能做到第四得其意。這裡頭也有五,「謂令發大心」,大心是菩提心,那是真正菩提心發起來,不是口頭上的菩提心。我們今天,你要曉得,沒有菩提心。怎麼曉得沒有菩提心?你們諸位要記住,如果我們心裡還對於任何一個人、一個物要有討厭的,稍微有一點討厭的意思,就沒有菩提心,菩提心你就沒有;對於一切順的境界裡,還有一點點貪愛的心,你就沒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清淨心,像《壇經》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頭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一念不生,這是菩提心。所以我們念佛是理一心不亂,那個理一心是菩提心;事一心,菩提心都沒有顯起來,理一心才是菩提心。所以對自己是清淨無為(就是深心),自己的享受永遠是心住在清淨無為上,這個快樂;對待別人的時候是大慈大悲(就是大悲心、迴向發願心),這個菩提心才現前。所以是不得教理,菩提心不能現前,菩提心現前就是得其意。「觀真理,伏煩惱,慈悲救物,勤修萬行」,菩提心現前必定是這個樣子。這是第四。

  第五講修行,要把前面的文、義、理,把它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這就是菩薩行,這才是真真實實的受用。這裡頭也有五種,這個五種比較長,「一、於前四門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暫息」,念念不忘,意持不忘,這是心行,意持不忘是心行。「二、歷前四門以起勝心」,勝心是菩薩心、菩提心。「謂於前文教起難遭想」,這是對經典,百千萬劫難遭遇。「於前事相起尊重心」,就是解其事,佛說法之處,說法那些聽眾,以及代代翻譯流通,一直流傳到今天我們也能遇到,這要生難遭遇想。「念佛難逢,傷己薄祐」,真正修行的我們不容易遇到,這是自己福薄,自己福分薄,善根少。「於前義理起愛樂心,於前意旨悲喜交集」,要能生得出這個心。這都是修行,這就是忏悔法門,這幾個念頭都是忏除業障。

  「三、受持正法」,這就真正要行了,要把這些東西在行為上兌現。「謂於前文教,書寫流通,圖畫形相,表佛法會,撮略意旨,曲示行人」。在受持正法裡面,最要緊的就是流通法寶,要開示行人,就是要幫助別人修學,流通法寶,幫助別人修學。幫助別人,你看看這個文上寫的曲示,自己要委曲自己,才能叫別人得佛法利益,不容易。釋迦牟尼佛要不委曲自己,他怎麼能到人道裡頭來受生?因為他太高,我們見不到他,他要遷就我們。你教化眾生,要遷就眾生,要委曲自己,這樣才能行菩薩道,才能度化眾生,眾生剛強難化。所以凡是禮都是委曲自己,你看《禮記》一打開,第一篇的篇名叫「曲禮」。禮為什麼曲?委曲自己,那個禮才能夠周全;不肯委曲自己,禮就不能周全。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想弘法利生,必須委曲自己,必須自己要受一些苦難、受一些折磨才行,否則的話,如何能叫眾生得佛法利益。

  「四、自行增」。自行增裡面最要緊的是「親近善友,繫念思惟」,念念不忘經論裡面的教誨,要把這些教訓統統做到,所以善友第一親。善友,諸位要記住,不見得是天天跟你笑、天天喜歡你的,不是那個人;四自行增謂親近善友繫念思惟可能一天到晚板著面孔,見到你就氣唿唿的,那是善友,你要明白這道理。什麼叫善?於我自己真正有利益的,我有過失,不肯講的不是善友,肯講的、肯罵的那是善友。為什麼?我們覺悟了,才能夠改過自新。看到你有過失,笑笑的,不說你的,你那個過失永遠在,他在旁邊笑話你,笑話你在造罪業,看到你墮落,那不是善友。所以善友是規過勸善,這是善友。你讀《法華經.提婆達多品》,釋迦牟尼佛是以提婆達多為他的第一善友,提婆達多在我們看來是他的冤家對頭,釋迦牟尼佛把他看作第一善友,所以他成佛了。他要跟我們一樣,那是我的冤家對頭,釋迦牟尼佛今天還當凡夫,他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明白什麼叫善友,真正能幫助自己改過自新,幫助自己增上道業,這是善友。所以今天一般就是善惡不能辨別,這是沒有法子,真是可憐。

  「五、成無礙行」。無礙行就是事事無礙,這個修行是到家了,到圓滿了。「謂得旨亡诠,故不可守,亡诠由教,故不可捨,是故於教生無守無捨行」,這個教就是經典、教理。對教理怎麼樣?不執著也不捨,不執著教也不捨教,不即不離。為什麼?全都是自性顯現之物。這是成無礙行。

  後面這是總結,「今此雖開為十法行」,這十法行是總綱領。法,記住,就是講的十大願王,行就是要依教修行。「但是眾緣資成,正助相兼,總曰受持修習。全依此者,可為圓因,精勤不煺,皆證滿果」,滿果就是無上菩提。滿果到哪裡證?到西方極樂世界證,換句話說,這滿果就是講的上品上生,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這是圓果。這一段的註解,我只跟諸位講到此地。我們現在再讀下面經文。給諸位這兩種本子的註解都非常重要,自己回去要細細的去讀、去研究,同學們可以互相在一起討論。請看六十六面經文:

  經【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

  諸位要記住,這個『誦』字是十法行裡面的一種,十法行有一條,其余九條都具足。你不要望文生義,『誦此願者』,以為我天天念就行了。你天天念,走出門來還是處處都有障礙。你要曉得一就是十、十就是一,隨便舉出哪一種都要曉得依照這個十法行修十大願王,那你就是無有障礙了。真的是無論在順逆境界當中待人接物,真的沒有障礙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有障礙,一定是你做得不圓滿,或者是你修行有欠缺,才會產生障礙。第二就是比喻:

  經【如空中月。出於雲翳。】

  這是舉無障礙的意思。

  經【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皆供養。】

  這些話都是真實的。眾生對你供養是你自己所修的福報,因為你肯供養別人,這是修的因,別人願意供養你是果報,有因有果。我們自己不肯供養別人,得到別人的幫助很困難,得人家幫助都是有因果的。如果我們用手段,巧妙手段欺騙而得到人家來供養的,後頭果報後患無窮,那就是經上常講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很可怕,自己要多想一想。我用不正當的手段,尤其是學佛出了家,像十法行前面那四種,搞名聞利養,享受五欲六塵,用種種非法不正當手段欺騙一切眾生,得到供養來了,供養愈多,你這一生享受了,死了之後,以後是變畜生,變牛變馬去還債,一個一個還,幾時還清楚了,幾時才能夠脫畜生道。

  這個事情麻煩,太麻煩了。所以說這種供養真的是得不償失,決定不能要,寧願餓死,我也不干這個事情。我餓死,我能生天,我念佛,我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不能欠眾生的債,這個不得了。真正明白這個道理,透徹這個道理,他不干這個事情。他還干這個事情,他對這個道理沒透徹,事實真相沒看清楚,以為釋迦牟尼佛講這個話是唱高調,這是教人要老實,我不上他的當。自以為聰明,其實上了大當。凡是自以為聰明,師自愚心的,沒有不墮落的。墮落了惡道,墮地獄、變餓鬼,受盡了苦之後,還要變畜生還債。債不還完,你修道的修行當中障礙都重重,魔障,魔障就這麼來的。再看下面經文:

  經【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大丈夫』是指佛。這是等流,這個意思是說明,真正能夠依教奉行十大願王的人,真正照這個去修、照這個去做的人,這個人不久就像普賢菩薩一樣,也入普賢菩薩一類、一流的人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他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所以念佛,我們想想要不要修十大願王?如果不修十大願王,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行,凡聖同居土;你依照這個去修,用十大願王來念佛,《華嚴經》的法門就是這個法門,在心行上完全是十大願王,以十大願王修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上品上生,確確實實提高了往生的品位。所以古大德很多念佛人以這卷經作為日課,道理也就是在此地。

  經【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這就是沒有能夠往生的。他照這個法門去修,為什麼不往生?往生的意念不真切,他就不能往生。所以往生的條件就在信與願,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堅定的信願,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也就是十大願王做的多少。如果是信願沒有,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你依照十大願王去修行,你將來的果報在人天,享人天福報。這是異熟果。

  經【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這是講作用,必定有這個作用。現在世間法弱魔強,妖魔鬼怪太多了,如何能辨別?你心裡面要是有十大願王,你所接觸的人,你所接觸的環境,與你這個十大願王不相應,那就是魔境,那就是惡友,你自自然然能夠辨別。而那些惡人見到你的時候,他跟你話不投機、意見不和,他當然遠離你而去,這是一定道理的。所以降伏外道有兩種,第一個先降伏自心的外道,你自己心裡面不會為外面外道所動搖,是降伏你自心外道。你自己修行得力了,你能夠感動外道、能夠令他回頭、能夠令他改過,你只要修行真正把成果拿出來給他看,他自己用了幾十年工夫沒有成就,你的幾十年工夫有成就,他覺悟了。他最先開始學的時候,他不相信,他不以為你那是真的,你的修成了,他也修,他沒有修成,他才曉得還是你對,算了我要改行,跟你學,他就回頭了。一定要拿出成果來,才能夠教化外道。再看下面經文:

  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這是離煩惱的果報。修十大願王是修智慧心、是修清淨心,心地清淨,智慧增長,煩惱當然消除了;不但煩惱消除,罪業也滅掉了,滅罪。所以有資格接受一切眾生供養。這個不要還債的。為什麼有資格?他來供養的時候,他得福,因為你是世間第一殊勝福田,他供養你,他得福,你是一個真正有道行、真正有成就的人,你能夠消受得了,道理在此地。再看末後這一段,這是最殊勝的果報。

  經【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

  『諸根』就是講我們身體,身體會腐爛,腐爛就是『散壞』。身體是不堅固之物,如果人的神識離開身體,身體幾個小時就變壞了,就有臭氣放出來,就開始腐化,幾天統統都壞掉了,所以身體是不堅固之物。

  經【一切親屬。悉皆捨離。】

  『親屬』也是短暫的相聚,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到來生的時候這些關係統統都沒有了,緣聚緣散,只是短暫相聚而已,要明白這個道理。短暫相聚要好聚,不要做冤家對頭,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菩薩第一個條件。如果這個眾生討厭我、恨我,我看他來了,我就躲避起來,他心裡歡喜了。所以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是行菩薩道,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他喜歡接近我,我就跟他接近;他不喜歡,我躲他,他心裡歡喜。總而言之,叫眾生心裡歡喜,這才是菩薩。

  經【一切威勢。悉皆煺失。】

  不管你有多少財富,你有多大的勢力,你一死,全都沒有了。

  經【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這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你一樣也帶不走,沒有一樣你能帶走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你要是一定說這個是我的,你是迷惑顛倒,你要執著守住這個東西,守不住。死了就沒有辦法守,你要守什麼?連你這個身(屍體)都守不住,它還要腐爛。你有哪一樣東西,你能守住,哪個是你的?其實你更應當覺悟,你每天晚上都小死一次,你睡熟了的時候,睡著了,你想想那個時候什麼東西是你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你睡熟的時候,人家把你抬走了,你都不曉得。每天晚上是小死一番,你都不警覺。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世間一切隨緣,緣聚緣散。曉得什麼?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你要知道,所有權決定沒有,暫時使用而已。我一睜開眼睛,暫時這個東西都是我使用的,我受用的,我有這個享受、有這個受用,決定沒有所有權。

  包括這個身體,身體也是我使用。現在身體我使用它,這個身體不是我所有的,我沒有所有權;我如果有所有權,我叫這個身體千年萬歲永遠不壞,那我才有所有權。身體細胞剎那剎那新陳代謝,平常有疾病,到時候還有老死,這身體不是我的,不是的,暫時使用它,沒有所有權。連身的所有權都沒有,何況身外之物?一定要覺悟。覺悟之後心開意解,你煩惱就沒有了,你生活就愉快了,真正能得樂了。苦哪裡來?不知道沒有所有權,偏偏以為有所有權,偏偏執著有個所有權,無量無邊的煩惱、苦惱都來了,罪業都跟著來了。曉得沒有所有權,得失的觀念就淡薄了,很淡。得到很好,我就受用;沒有也好,我不受用。反正都不是自己的,與自己都不相干。可是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去的。

  經【唯此願王。不相捨離。】

  為什麼?它是無漏業。

  經【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這部經最重要的宗旨,也是這部經最後的結果。所以《華嚴經》就是講的彌陀淨土。佛在什麼時候勸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最初講經就勸我們了。你要記住,我剛才跟諸位說過,真正的一個善知識,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必定是選最殊勝的法門,也是拿最殊勝的法門來供養眾生、供養大家,這是真心。佛成佛了,他在一切法裡面,他一定是有個最殊勝的法門,他成就了。他今天要把這個最殊勝的法門拿出來供養給我們,什麼法門?求生西方淨土,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了。修十大願王為什麼修的?為求生西方淨土而修的,修十大願王的目標就是要想求生西方淨土。這個註解裡面諸位細細去看。再看底下這一段,不但生淨土,而且是上品上生。

  經【到已。即見阿彌陀佛。】

  這是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是花開見佛悟無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花就開了,就見到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是見報身佛。通常的時候,像我們一般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生凡聖同居土,或者是方便有余土,都是見到化身的阿彌陀佛,不是報身。因為你生在蓮花裡面,佛很委曲,要入你這個蓮花,在你蓮花裡頭化身來教你。因為你花沒開,你出不來,出不來只好他到裡面來教你。可是那蓮花很大,你不要一看到蓮花,蓮花那麼小我在那裡頭,很可憐的樣子。你看經上講的,那個蓮花最小的,一由旬,最小的。最小的是什麼?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的,造五逆十惡的,那個蓮花小。小,我們看起來也很大,一由旬直徑四十裡,那麼大的蓮花,比我們台北市大得多了,這麼大的蓮花,最小的。大的蓮花,經上講有千由旬的,比我們這個地球還大,我們地球放在蓮花裡頭那是太小了,放在蓮花葉子裡頭大概像小玻璃珠一樣,你想想看,那個大蓮花多大。所以我們今天要爭的是什麼?這是跟諸位講比喻的話,佛是不能夠爭。真正要爭,到西方世界要爭大蓮花,我們跟你比,我的蓮花比你大,爭這個。不要搞世間爭,世間名聞利養你一樣帶不去,你就是爭到全世界的總統,你到死的時候還是一樣帶不去。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大蓮花,那真正是自己的,沒有話說的。所以要把全副的精神、全部的時間,去爭取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爭取這個大蓮花。花開見佛,這是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這是理一心不亂,見到阿彌陀佛了。

  經【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

  『等』就是太多太多了。有許多人,這也是沒有法子,他認為西方極樂世界太遠了,十萬億佛國土,大概很不容易到。彌勒菩薩很近,就在我們這個第四層天,娑婆世界,還在欲界天第四層,這個大概好去,於是乎修什麼?修彌勒法門,要想親近彌勒菩薩。其實他弄錯了,修彌勒法門要修唯心識定,唯心識定不容易修,唯心識定修不成功就去不了。所以要想親近彌勒菩薩有近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裡去了,彌勒菩薩在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是個佛教大學,他在那裡教唯識,他是唯識老師。所以你要到那邊去了:老師,我們到你那裡去參觀參觀好不好?老師一定很歡迎,走,跟我一道去。你看,走近路就去了,這是捷徑。要想到兜率天彌勒淨土有近路,穩穩當當去了,而且去得還非常自在。所以生西方淨土就是生諸佛淨土,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諸佛。

  經【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

  這是上品上生,不是上品上生不是蒙佛授記的。這後頭都不能講了,咱念下去,好在這個要緊的意思明瞭之後,底下就不難懂了。

  經【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

  這是教化眾生,你就有這個能力了,花開見佛的時候就有這個能力。到十方世界,有緣的眾生你就可以去幫功他,你要去度脫他,應以什麼身去教化,你就現什麼身相去教化,跟《普門品》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一模一樣,諸佛菩薩的能力你統統都得到了。

  經【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這是講究竟成佛。這一段看起來是用八相成道來表法,其實不是的,這是成圓教究竟佛果。因為圓教究竟佛果不可思議,不能說,用藏教八相成道來代表。因為藏教八相成道的意思在前面一段,就是「士用果」這一段。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這是「增上報」,就曉得他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圓教的佛果。我們從《華嚴經》上就得到一個結論,十方三世所有的菩薩,我們今天修行,不管你修哪個法門,不管你到哪個世界,你將來要想成就最上的佛果,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在《華嚴經》上得到一個證明。所以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說的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最後要想成圓教佛,都得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極樂世界不莊嚴怎麼能叫十方那些諸佛菩薩統統到那裡去往生?你們好好的想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想通了,你才曉得,什麼禅、什麼密,他們成了佛,還得要往生西方。我們為什麼不直截了當,直生!何必去拐彎抹角吃那些苦頭,干那些冤枉事情?最後還是要去的。所以,你們今天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去成就了,將來以後他們學別的法門,拐彎抹角,好久好久才到,你要是看到他,我等你等了好久了,你怎麼才來?他見到你,慚愧、慚愧,沒話說了,實在太慚愧了。就是選擇法門重要,太重要了。

  今天我們的講座到此地圓滿。這個七天,常住雖然沒有好的東西供養你,但是法供養為最,我們是以最殊勝的法供養諸位同修。諸位同修要信得過,那你真正是有大福報;如果信不過,信得過的人往生了,信不過的人後去的時候,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你怎麼到這個時候才來?信不過的人也只好,我很慚愧,他沒話說了。好,我們下課。

  (第二十七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7

  《普賢行願品》第七十二面,看經文末後這一行,就是倒數第三行,「偈頌」: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這一行是結集經的人為我們敘說說偈的儀式。『爾時』是長行文講完的時候。普賢菩薩非常的慈悲,又以偈頌將前面的大義為我們重說一遍,所以這個偈頌叫重頌。為什麼前面既然已經講完了,後面還要再說一遍?這個意思註子裡頭有,註子裡面一共說了有八種,頌有八種。在宗密大師的《疏鈔》裡面給我們說有四個意思,這四個意思就是此地註解裡面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就是這幾個意思。我們依照註子這幾條來說一說,因為這個都是屬於佛學常識,將來我們讀經,或者是研究註疏,會常常遇到的。

  第一種叫「孤起頌」。孤起頌是長行文裡頭沒有講到的,就是前面沒有講到的,這多半是補充前面所講的不足,前面講的不夠圓滿,後面再用偈頌來補充,多半是這種情形。第二種是「重頌」。這個重頌也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是「為後來未聞」。因為佛菩薩講經的道場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的聽眾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他就得來;佛教裡頭講經聽眾沒有一定,有先來的,有後到的,先來的,不錯,從頭都聽完了,從當中來的、後來的,前面所說的東西他都沒有聽到。所以佛很慈悲,為了後來的這些同學,當然不能像前面詳細的把前頭所有東西都說一遍,但是把前面所講的綱領、重要的地方,用偈頌的體裁再重復的略說一說,使後來的同學也能夠聽到完整的經義,這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叫「復頌」。復也是有重復的意思,可是用意不一樣。這是什麼?這是從頭就來聽的,從頭就來聽,也許他的精神沒有集中,沒有注意,粗心大意,所以雖然聽了,還是沒有能夠理解,沒有能夠悟入,佛菩薩用重頌這個方法再說一遍,加深他的印象。所以它與一般教學的確是不一樣,總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而悟入。這是第三種叫復頌。第四叫「廣頌」。廣頌跟孤起頌不一樣,孤起頌是前面完全沒有講到的,廣頌是前面講到了,但是講得很簡略,所以用偈頌再把它詳細說明,長行文簡略,偈頌詳細。像前面的重頌、復頌,大概是長行文說得詳細,偈頌簡單,彼此互相補充。

  第五是「略頌」。略頌是長文已足,偈頌略之。長行文已經講得非常詳細了,所以偈頌就很簡單,往往一句就是前面一大段的經文。第六叫「結頌」。結是有總結前面所說的義趣的意思,「為受持人,便記憶故」。我們曉得,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開示,如果我們要不能夠記得,諸位想想,那你怎麼個修法?修行無論是哪個法門,我們從總綱領上來講,就是要用觀照。禅家講觀照,教下也要講觀照,乃至於念佛的人,如果不用觀照的功夫,你那句佛號也不得力,這是決定不能少的。可是觀照一定要能記得經文。什麼叫觀照?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時時刻刻能提醒自己。如果這些文記不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什麼來提醒自己?但是這個散文長,不容易記得。所以後面再用偈頌,把前面的意思歸納在偈頌裡面。偈頌它押韻,容易背誦。而且在從前,譜上曲可以唱,換句話說,都是歌詞,可以演奏的,這就很便於記憶了。能夠把這個意思都記得住,就可以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把我們生活裡面種種的毛病把它改正過來。所以偈頌有這種利益在裡面,有這個意思。

  第七叫「超頌」。超頌是長行文在後,偈頌在前。我們底下講的偈頌不屬於這一類,因為長行文在前,偈頌在後。第八叫「追頌」。追頌是長行文在前,偈頌在後。偈頌一共有這八類。可是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是幫助後來的聽眾,另外一種是要我們必須把它記住,因此偈頌就非常的重要。這八種意思我們在後面偈頌裡面都能夠看得出來。請看下面的經文,在第七十三面:

  經【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這是一首。這偈頌句法非常整齊,此地統統是七言頌,四句是一首。

  經【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註解把偈頌裡頭的段落、大義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們在長行文這些地方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前面兩句是說我們禮敬的對象,在空間來講是廣大而無邊際,諸位看這個經文,並不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而是十方世界。『十方』是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這叫「十方世界」。我們禮敬的是誰?這個經文字字都重要,『三世』,「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還有未來世;『一切人師子』就是佛。「師子」是比喻人中之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佛經裡頭常常將獅子比喻作佛,人中之獅子。佛是我們禮敬的對象。

  可是諸位要記住,它講三世佛,過去佛我們知道,像佛經裡面,我們今年年初,我們拜了千佛忏,千佛忏有過去一千佛、現在一千佛、未來一千佛,我們看到這只是佛給我們說的娑婆世界我們這一個階段。而在本經,就是《華嚴經》,以及《圓覺經》,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切眾生,什麼叫眾生?生是講生起的現象,現象之生起;眾是說眾緣和合,就是一個現象的生起不是單純的,有許許多多的條件、許許多多的因緣,它才會現相出來,所以這叫眾生。因此眾生這兩個字,絕對不是說很多的人在一塊這叫眾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這個身體,眾緣和合而生的。佛經裡面講四大、五蘊,眾緣和合,這個身相現出來了。所以一切有情的身分,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植物、礦物,無情的這些眾生,它還是眾生,因為它也是眾緣和合的,沒有眾緣和合它也生不起來。所以眾生的本意是包括了一切的現象,世出世間一切現象,《華嚴》裡面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這與性相就有關係了,凡是相都是性變的。佛是什麼?佛就是心,一切現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這部經,也是唯識學家根本經的一種。唯識一共有六經十一論,《華嚴經》是六經之一。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有情的眾生有佛性,無情的眾生我們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只是揀別上,這是動物,那是植物、礦物,有這個分別。其實性是一個,動物的性與植物、礦物完全相同,一性無二性。所以講性就是講佛,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切法唯心所現,心能現,識能變。心是什麼?心是心之本體,本體有現相的功能;講識,是心的作用,心的作用能夠變幻現相。所以一切法都不離心。

  這一句它真正的意思,實在就是儒家《禮記》裡的頭一句「毋不敬」,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常修恭敬,怎麼個恭敬法?跟對佛的恭敬完全一樣。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現在看到佛菩薩我們有恭敬心,看到一般人我們心裡就不高興,這是什麼?叫毛病。把這個毛病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你要說修行從哪裡修起?從這裡開始,從修禮敬開始。回家去第一個要孝敬父母,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在學校裡面我們禮敬師長,慢慢把禮敬擴大到你的親戚朋友,乃至於到一切眾生。不但擴大到一切有情眾生,還要擴大到無情眾生,《華嚴經》裡面說得很妙,蠟台善知識、香爐善知識、桌子善知識、板凳善知識,在一個修行人他眼睛當中那都是佛。那都是佛,我們都要恭敬,怎麼恭敬法?是不是見到這些桌椅板凳也去給它磕三個頭?那你就錯了。所以你要懂得禮節,你一定要懂得。我們對於桌椅、板凳怎樣恭敬它?把它擦得乾乾淨淨,擺得整整齊齊的,這就是對它的禮敬。桌上陳設擺一本書,書一定也擺得整整齊齊的;放得很零亂,這就是不敬。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整個佛法就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礎上。這個跟儒家沒有兩樣,我們看看,展開《禮記》第一句也是講的這個,真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那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是從這裡做起,從敬做起。佛法,尤其是《華嚴經》,《華嚴》在佛法叫根本法,一切的經論都是《華嚴》的眷屬。《華嚴》是根本,那是枝葉,你看《大藏經》裡面那麼多,統統是《華嚴》的枝葉。《華嚴經》裡面講的修行方法,這個十大綱領,換句話說,就是整個佛法的綱領,不管你修哪一宗、修哪一派、修哪一個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塬理塬則。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要修正我們自己的毛病?真的,因為我們的毛病就是犯了一個大不敬。

  我們的禮敬是有對象的,人家這是沒有分別的,一切恭敬,平等的恭敬,清淨的恭敬。雖然一切恭敬,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以什麼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底下一句就說了,『我以清淨身語意』。所以什麼才叫真正的恭敬?清淨心、清淨身、清淨的語,三業清淨,這就是真正的恭敬。對於三世諸佛,你在這裡拜一拜全都禮拜到了,一個都不漏,你們想想為什麼?因為清淨心沒有界限。清淨心是真心,真心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界限,所謂一禮就是一切禮,一敬一切敬。我們今天能力做不到,為什麼?我們心起心動念。這一動念,心就有分別;一有分別,它就有了界限;有界限,那個範圍就很窄小。所以我們的心量不能廣大,我們做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華嚴境界。

  所以我們中國的文字實實在在是了不起,諸位一定要珍重,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找不到像我們這樣的文字,我們的文字裡頭有很大的學問。你看,你心裡面一動念頭,動念頭叫「想」,想是什麼?心裡頭有個相,一動念就有相,就現了相,可見得這個相是心變現的,唯心所現。一起分別,這就是「思」,思,你看心上畫了格子、畫了界限,一分別的時候就有界限出來了,你這個心量就不能夠涵蓋全體。所以佛在一切經裡常常教導我們,離分別心,離執著心,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的真心就顯露了,真心的顯露、真心的起用就叫做禮敬,就是禮敬。所以要曉得這個意思,要認真去修學,這就是修性。禅家常講明心見性,從哪裡修?從禮敬上修。所以這是多麼重要。我為什麼要對他恭敬?問你,你想不想見性?你不想見性那就算了,你不要跟他恭敬;你要想見性,那你就必須對一切眾生都要恭敬。你念佛想不想得一心?想得一心,對人又不恭敬,你怎麼能得一心?所以敬是從一裡面生出來的,你有了分別、有了執著,你就是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不敬,一心才叫做敬。

  底下一句就是講這個境界,『一切遍禮盡無余』,我剛才跟諸位說的這個話是真實話,盡虛空遍法界統統都禮敬到了,一個不漏,問題就是在清淨身語意。身語意三業都清淨,給諸位說,念念都是禮敬;不是說你一看到禮敬,我要在那裡拜佛,那你就錯了,清淨心就是禮敬,不在形式。形式的禮佛這是什麼?這是初學的,特別對於業障重的。所以拜佛是修行的一種方法,一天拜三千拜,修什麼?修清淨身語意,就修這個,目的就是修這個。拜佛也是忏悔,忏除我們過去對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不敬的罪業,用這個方法來修行。所以拜佛的時候心要清淨,心要空,不能有東西,心要一念不生,本來無一物。這個身依照儀式來做,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真正是養生之道,最好的養生方法,身體是機器,機器一定要動,不動就生銹,這是一種常識。去年我到國外去,我們這裡講經次數少了,我們這裡同修不曉得,電梯把它停了一部,不動了,不動就生銹,回來之後要大修,機器一定要動。所以身要運動。你看我們常常用的術語,中國這個術語「活動」,什麼叫活?動就活,不動就死了。所以我們舉辦一切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活不了,一定要動。

  心,心不能動,心要靜。因為什麼?身是有,心是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空確實是有,為什麼「有」說它是空?因為它沒有形相、沒有跡象、沒有方所,你找不到;找不到,它又真有。你看《楞嚴經》裡面,阿難尊者七處徵心,都被釋迦牟尼佛駁倒。究竟心在哪裡?心是有,而沒有跡象。所以佛法裡表法用圓來表法,那個圓心,你們想想,它很抽象的,但它有,它決定不是說沒有。你能找得到嗎?找不到,決定找不到。圓外面的周,有,它有相,你能夠容易找到,心找不到。所以我們心是空、靈,心是空,它就靈了,心要是有了東西就不靈。我們現在心裡拉拉雜雜的東西太多了,牽腸掛肚的太多了,所以那個心不靈了。你要把心裡拉雜的東西統統把它清除掉,什麼都沒有,這個心就靈了,無量的智慧就生起來了。所以煩惱愈少的人智慧愈多,煩惱愈多的人智慧愈少,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禮敬是一種修行的好方法,古來很多大德專門修這個方法,他也不念經,也不念佛,也不念咒,一天拜三千拜,有很多就這樣拜佛,拜個二、三年,他開悟了,大徹大悟。好像就是民國初年的時候,我那個時候受戒,道源老和尚給我們講了個故事,好像這故事記載在《影塵回憶錄》裡頭有,名字我一下忘掉了,我們「華藏會訊」還曾經轉刊過。人家叫他什麼?叫曬蠟燭的師父,這人就是拜佛開悟的,人是個非常老實的人。所以老實難得,老實人遇到真正善知識,他決定有成就,就怕的是不老實。他在寺廟裡面做香燈師,就是專門管蠟燭燒香的,管這個叫香燈師。別的法師就跟他開玩笑,夏天,六月天,熱天,他說香燈師,人家都曬書、曬衣服,你那些蠟燭都要搬出去曬一曬,不然的話那個蠟燭都長霉了。你看,他真老實,就把蠟燭統統搬去曬,這一曬全曬化了。老和尚看到這個樣子,也不好說他,實際上也是挖苦他,他說你智慧太大了,你應該去學講經,去學做法師。以後,老和尚就叫他在頭陀寺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悟了。他也沒有念過書,他能作詩,他能作偈子,送給老和尚看,老和尚非常欣賞。所以就是修清淨心。

  第二首偈子裡面,這是講我們修這個法門的憑藉,『普賢行願威神力』。「普賢」,諸位要曉得自己是普賢,只要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因為它叫普賢行門,你照這個方法修你就是普賢菩薩,你是個初發心的普賢菩薩。華藏世界真的還有一位等覺普賢菩薩,而這位普賢菩薩也是在西方極樂世界,與他就相應了,你照這個法門修,為什麼?他也是學這個法門的,心心相印,他的神力在無形當中可以加持你,能夠得感應道交。為什麼?我們初學的普賢,跟等覺的普賢,以及十方世界所有修學普賢法門的這些人,都能夠起感應道交,這個力量不可思議,這是我們修行的憑藉。

  下面這就起作用,『普現一切如來前』,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諸佛,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我們自己的身相在禮佛。所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每一個身都禮無量無邊的佛,無量無邊的身,每一個身又禮無量無邊的佛,這完全是華嚴境界,重重無盡。這些絕非神話,都是事實,它的塬理就是心現識變,心識的功能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所以能現這種相。更深一層廣義的意思我們更要懂得,就是我們以清淨心與整個世界,與十方三世情與無情、世出世間融成一體。這是講的禮敬。

  再看下面第二願,這也是兩首,第二願就是「稱讚如來」。這個十大願,跟諸位說,第一願是根本,沒有禮敬決定沒有稱讚,你沒有個敬心,那你稱讚人也是口是心非,不是出於真誠,所以第一願是根本。曉得第一願是根本,你也就能夠明白,整個佛法所修的無非是禮敬而已;就是《禮記》展開,「毋不敬」而己。一部《禮記》講的什麼?就是講禮敬而已。一部《華嚴經》說的是什麼?就是禮敬諸佛而已。只要你把禮敬做到了,後面九條條條都圓滿,你出言一定是讚歎,你待人接物一定是供養,沒有話說的。所以我們學佛學什麼?就是學禮敬,你才曉得禮敬之重要。禮敬是性德,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我們現在迷惑顛倒,起了貢高我慢,把性德失掉了。今天來學佛,無非是恢復我們的性德而已。我們看底下這段經文,七十四面:

  經【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這是第一首,第一首是說我們稱讚的對象。這個對象之廣大,跟前面講的沒有兩樣,但是文章它有變化,言詞不同,這是顯示文章之美,同樣的境界。『一塵』,「塵」是微塵。佛經裡面講的微塵,我們肉眼見不到的,在現在高倍的顯微鏡之下,我們不曉得能不能見得到。佛經裡面講這個塵,它用許多比喻來講,講到微塵它先講牛毛塵,牛毛比較粗,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塵在那裡,可以停留在牛毛的尖端上不會掉下去,這就很小了,從這個說起;把牛毛塵分成七分,就是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要細得多了;羊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更小、更細;兔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它在水裡面通行無礙。我們曉得水有它的密度,當中還是有空隙,它可以在空隙當中游離,在那裡行動沒有障礙。水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金屬密度很大,但是在顯微鏡底下看還是有空隙,它能夠在空隙跑來跑去沒有障礙,這我們肉眼決定看不到了;金塵再分成七分之一,這才叫微塵。所以不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佛說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阿羅漢能力比我們大得太多了。

  微塵還不是最小的,它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然後把這個再分為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那就不能分了,這也有另外一個別號叫鄰虛塵,它跟虛空是界限,這沒有法子分。佛眼能夠看到極微之微,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這是講一塵,就是一微塵。一微塵之中有微塵數的諸佛,這個『塵數』是怎麼講?講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塵,這個數字沒有法子想像,無法想像。我們說把地球磨成微塵,我們都沒有辦法想像了,何況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彷彿我們現在所講的銀河系,這個數量無量無邊。這一句,你看看,它這個境界多麼的廣大!一塵裡面有塵數佛,而每尊佛又有菩薩眾會圍繞,菩薩就更多了。

  『無盡法界塵亦然』,無盡法界每一粒微塵裡頭統統是這個境界。所以過去有些人他是不信佛,當然他也不敬佛,但是他看了佛經,對釋迦牟尼佛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釋迦牟尼佛很會說大話,他說的那個大話我們連作夢都夢不到。確實如此,我們作夢真夢不到。佛何以能說得出來?是他親證的境界,他境界就是如此。佛何嘗說過大話?沒有,佛是真語者、如語者,他所說的不增不減,言說與事實完全相應。所以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體會。所以這品經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也叫做一真法界。就是彌陀淨土裡面所講的實報莊嚴土,與實報莊嚴土就是一樁事情,名詞用的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

  『深信諸佛皆充滿』,這兩個字要緊了,小註裡頭也是這麼說法的,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境界。可是我們憑什麼相信?何況能深信不疑?憑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佛不妄語,這個境界是佛的現量境界,我們今天信就是叫聖言量,我們相信這是聖人之言,絕不欺騙我們。不是我們的現量境界,也不是我們推理能夠推算得出來的,這個都做不到的。所以一切的推理都是有限的,邏輯辯證法的推理都是有限度的,都有極限的。這個是完全超越,在這種境界裡面,一切的數學,一切的理哲學、邏輯辯證法統統用不上。這樁事情在過去,我們在中國佛教會辦大專講座,那個時候方老師還在,我曾經一度到他家裡去,想請他給我們同學講「因明學」。方老師就告訴我,沒有用處。他那時候正在讀《華嚴》,他說對於初級的佛法能幫得上一點忙,有用處,高級的佛法完全用不著。真的,在《華嚴》裡面統統用不上。所以我們相信佛絕對不妄語,我們要深信,真正的境界就是這樣的。這就是《金剛經》裡面常說的「諸法實相」,哪一個講《金剛經》能夠把實相講得這麼清楚?這就是諸法實相,唯佛與大菩薩親證。後面這一首就是講讚歎。

  經【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這兩句就是講的讚歎,讚歎當然是用言辭、是用音聲。可是這種讚歎,我們一聽到讚歎,一定就想到音樂、歌唱,用這些言辭來讚佛。這種相的確很粗,我們初學的人都能理解,如果講到真正深入,我們又沒法子懂了。真正講到這個境界,就如同經上所說的,一切音聲全是讚佛,一切的言辭沒有一樣不妙,這個我們就聽不懂了。我們現在,比方罵人、吵架,也是嗎?也是。這個不可思議,我們沒法子理解。諸位要讀《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你要有心得,你就會體會到。我們今天聽的聲音,有悅耳的,有討厭的,噪音,討厭的。我們用什麼聽?用分別心聽,用意識去聽,就是用心意識。所以我們所聽的是什麼?聲塵,我們聽的是聲塵。菩薩們用什麼聽?離心意識。一切音聲海裡面,一切言辭海裡面,他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妄想心,他完全用清淨心。清淨心在耳根上就叫聞性,聞性所聞的是什麼?聲性,不是聲塵。這叫真正的讚歎。所以吵嘴、打架也是讚歎,這個妙不可言了。我們要修的就是修這個,你要懂得,修稱讚是從這個地方修,我們才能夠入得了這個境界,這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我們自己才能入得進去。

  否則的話,一天到晚唱歌讚歎佛菩薩,佛菩薩還是佛菩薩,我們凡夫還是凡夫,不相干。你的讚歎,將來讚歎之後你也變成了佛菩薩,這樣才行。所以他對於音聲沒有選擇、沒有分別的,對於言辭也沒有選擇的,所以才叫妙言。有選擇就不妙了,沒有選擇才妙。一切音聲、言辭都是從法性流出來,還歸入法性。所以平常我們講,會聽的人,他開悟見性了。為什麼?他用聞性聞聲性,用見性見色性,雖然在六根上,我們說它是六種性,在六塵上也說六種性,其實性是一個,決定無二性。這才叫做修稱讚法門,才叫修這個願。

  我們在長行文裡面一再跟諸位提到,修行叫歷事鍊心,歷是經歷,經歷一切的境界,在這裡鍊什麼?鍊自己的清淨心。這個是在音聲上鍊自己的清淨心,前面禮敬是在一切現象上,一切人物事相上鍊清淨心。禮敬就是清淨,讚歎也是清淨,後面這八條條條都是講的清淨,你在這個裡面修清淨心去。所以這個法門叫大不思議法門,《維摩經》稱小不思議法門,這是大不思議法門,沒有一個法門能夠跟它相比的,因為它能夠包括一切法門,一切法門包不了它,境界太大了,修行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所以處處都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處處都是教給我們修一心不亂。再看底下一句:

  經【盡於未來一切劫。】

  這講時間。修行的時間,不是說我們有一個階段,沒有間斷的。我們講修學有期限,它沒有期限的,修學過程當中沒有期限,修行圓滿之後也沒有期限,所以佛菩薩才圓證三不煺。如果有個期限,換句話說,就有個終結的時候,有始就有終。這個法門無始也無終。你們諸位細細想想,我剛才所提出的要領,修清淨心,清淨心有始終嗎?沒有,清淨心裡頭哪裡有始終。所以唯識裡面告訴我們,方分、時分都是不相應行法。方分是講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下;時間講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這個事情?有這個事情,事是有,但是只是個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事實,是個抽象概念而已。而我們把這種抽象概念誤會了,把它當作真的,好像真有這個東西,其實沒有。能夠把這一關突破了,就打破了時空,這才是叫究竟解脫。清淨心裡面沒有十方、沒有三世,所以才這麼個說法,『盡於未來一切劫』。這種說法對我們粗心的人來說是莫大的勉勵,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要不斷的精進努力,不能夠懈怠,不能夠煺轉。

  經【讚佛甚深功德海。】

  佛的功德無量無邊,讚歎不盡,你要想多知道一些,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三十九卷差不多有半卷的經文,普賢菩薩讚佛功德,那就講得非常詳細了,一共有一百多首偈子,那說得詳細。這是第二講稱讚。第三段講供養,就是供養願,「頌第三願」,在這一願裡面有三首偈子,也就是十二句。請看經文:

  經【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這首是說明供養具,就是你供養的東西。當然我們能夠供養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此地也就是舉幾個例子來說,要一樣一樣說,說不盡的,但是這幾樣你要體會它的意思。所以《華嚴》處處都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否則的話你就是死在文字上,你要能體會到它的真實義。第一句講『華鬘』,「鬘」是花穿起來穿成一環,古印度的人很喜歡用華鬘套在脖子上,因為佛經是在古印度講的,所以裡面有許許多多是當時的一些風俗。『最勝』就是最好的。『妙華』不是普通的花。普通的花裡面,如果加上表法的意思在裡頭,它就妙了。我們這個佛前面也供花,你們諸位看到,有的人看到妙,有的沒有看到妙,這妙與不妙是隨心所轉,也是隨你心裡變現的。佛前面為什麼供花?花,開花之後它就結果,花在先,果在後,佛就拿這個來比喻修行,修行就好比是開花,將來一定就證果。所以,我們看到花就要想到我要修行,花開得茂盛,修行殊勝,我有殊勝的修行,將來一定有殊勝的果報。所以我們供佛菩薩面前這個花與果,諸位要知道它是代表這個意思的,佛菩薩也不要看這個花,也不要吃這個果,他不需要的,花與果都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花表六度萬行,在本經裡面就是代表十波羅蜜,十大願王,代表這個。你要看到這個,我要修普賢十願,我要修菩薩十度。

  通常經上講六度,《華嚴經》把般若又展開來,又展開來一共成為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是六度的前五度,第六是般若,從般若裡面再分開出來,後面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般若波羅蜜是代表根本智,後面這四種叫後得智。如果講六度,後面這個後得智跟根本智是一個,統統在般若波羅蜜裡頭;細說展開來,再分這方便、願、力、智,這是《華嚴經》常常講的十波羅蜜,你要修這個。所以見到花就提醒我們自己要修行,不要把它忘掉。佛前面供的花是代表這個意思,我們在外面看到的花,代不代表這個意思?山上看的野花,又如何?給諸位說,統統代表這個意思,甚至於家裡畫的畫,彩畫的,只要看到花,就想到我要修行。不是光看到佛面前這個花,它代表六度、代表十度、代表十願,出了佛堂,外面的花,統統就忘掉了,這個沒有用處,這個沒有法子。

  果也是如此,佛前面供果,代表什麼?菩提涅槃。我們修淨土的人,最起碼的是要往生淨土,這是個果報,代表這些。所以一見到果,馬上就想到,我們修行目標是求證果。在任何地方,不管見到什麼果,都要作如是觀,要提起自己修證的警覺,就這個意思。所以這個華鬘就妙了,這個供果也就妙了,你不懂這個意思,這個妙就沒有了。所以妙這一字,就是它能夠提起你的覺觀,妙在這個地方。否則的話,你看到這個經文,你要想找花供佛,去找勝妙的花,到哪去找去?你怎麼找也找不到。你曉得這個意思了,隨手拈來,沒有一樣不妙。

  『伎樂』,就是歌舞、音樂。佛法,在小乘法裡面是禁止的,歌舞、音樂是不能去觀聽的,聽了犯戒;大乘法裡面不但不犯戒,還要唱歌跳舞來供養佛。你們看看敦煌的壁畫,現在在台灣也看到不少,釋迦牟尼佛跟大眾講經說法,你看天女在那裡奏樂唱歌在讚歎,是這個境界。所以大乘佛法是非常非常的活潑,真正是離苦得樂,雖然有這些伎樂供養,佛菩薩心決定清淨。我們那個修小乘的人為什麼不可以?因為他煩惱太重了,那個心怎麼清淨都清淨不了,天天去看跳舞唱歌,他心怎麼能得清淨?他不夠資格。

  真正到清淨不染了,在這種境界裡面完全不染,是真清淨,這才是真正的受用,只有樂沒有苦;如果心地染著,樂裡頭有苦,這樂叫壞苦,苦苦、壞苦、行苦,他有苦。以清淨心來演奏、來聽聞,前面講了,無不是明心見性。所以我們看到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不可思議!佛是真富貴,佛是真自在,佛是真快樂。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學佛。如果學佛個個都學得苦不堪言,我們學這個干什麼?誰願意要學它?但是諸位要曉得,在此地一定要明瞭,這是很高的境界。所以《華嚴》它的對象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我們普通人見到這個情形,不要見怪,高水準的,確確實實是如此。所以佛法講的境界,境界都是對什麼人說?程度不夠的人。譬如在學校念書,大學生唱歌跳舞學校不禁止;小學生行不行?不行,小學生一定不可以,那要去唱歌跳舞,一定要受嚴重的處分。為什麼?不夠程度。《華嚴經》是大學生的經典,大學生的境界。

  『塗香』,因為它後頭還有很多香,「塗香」是塗在身上的,像我們現在一般用的香水一類,是塗在身上的。『傘蓋』,這也是供養具裡面一種,它也是表法的。「傘」遮陰涼,遮陰的,好像我們在太陽底下打傘,傘遮陰的;「蓋」是遮塵的,蓋所謂寶蓋,室內都可以用,遮灰塵的。它取的意思我們就曉得了,心地要清涼,要一塵不染,它表這個意思。供養具在台灣我們很少看到,在大陸的寺院,佛殿裡面有,旁邊有傘,像中國古式的那種傘,佛的頂上有寶蓋。這些都是教學的作用,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具,我們講教具就不恭敬,恭敬心就差一點,其實統統是教具。它是叫你看到之後,你心裡馬上就警覺到,看到傘,我心要清涼;看到蓋,我要一塵不染。所以佛法你看看,在幾千年前,它這個教學就用藝術來表達,實在是高明。我們今天講東西方教學,教學方法進步,比起佛法差得遠,它用這些東西來表達,時時刻刻教你、提醒你,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之所觸,時時刻刻提醒你自己要修覺正淨。

  『如是最勝莊嚴具』,「如是」就是像上面所講的種種,數量就太多太多了。『我以供養諸如來』,諸位要曉得,這些供養具不是佛要的,此地它又用如來,沒有用佛,這個文字就變了,文字變了當然意思也變了;如果意思都一樣的,前面用佛,後頭又用如來,這就講不通了。也如同《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凡是稱佛,都從相上講;凡講如來,都從性上講,從本性上說。「我以供養諸如來」,這是供養自己的真如本性,時時刻刻要提到。為什麼說供養自性就是供養如來?經典、課誦本裡頭都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如來就是法身。前面也說得很清楚,清淨心裡面沒有隔礙,沒有障礙、沒有間隔,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如來,真如本性。稱性,哪有不普供的道理,哪有不遍供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你才曉得,它這個字換了個名詞,又有一番很深的義趣在裡面。這個文,實在講句句意思都非常的豐富,愈看愈有味道,你明白這個意思,這個經才百讀不厭。你不曉得這個意思,念得枯燥無味,就念不下去了;你要曉得這裡頭的義趣,絕對能生無量的歡喜心,你會覺得讀經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第二首裡面:

  經【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衣服』是表忍辱波羅密。「衣服」也表禮,我們有什麼喜慶,要穿上禮服,衣服代表禮,所以叫禮服。它也代表忍辱、遮羞,表這個意思,所以叫忍辱衣。『最勝香』,「香」代表性,香表戒定,佛門讚頌裡面有「戒定真香」。香的種類很多,有『末香』,「末香」就香粉,凡是粉一類的都叫末香;『燒香』,凡是燃燒這一類的都叫做「燒香」。檀香也是粉末,但是它燒的。前面曾經說過塗香,這是分這幾大類。『燈燭』是代表光明的、代表智慧的,我們知道這個意思了,日光、月光、星宿光,以及一切燈光,都是表自性的般若光明。見到光明,要曉得我們要修心地,修心地的清淨光明,與日月燈明也能夠合而為一。

  經【一一皆如妙高聚。】

  這是比喻,一一燈、一一燭都像妙高山,就是像須彌山一樣,這是比喻。

  經【我悉供養諸如來。】

  這兩首都是說的供養具,供養具裡頭特別要知道它表法的義趣。說實實在在的,我們歸納起來講,行願是能供養,但是必定對於經義要有殊勝的理解,然後它這個境界才能與自己相應,才能得到修十大願真正的功德利益。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下面這一首,我們留到下個星期五。

  (第二十八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8

  請掀開經本七十五面,我們看第四願就是忏悔。

  經【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這一首偈是重頌長行裡面第四願的忏除業障。我們講修行,實在就是忏悔。修是修正的意思,行就是錯誤的行為,如果我們將它歸納起來講,不外乎是把錯誤的思想與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思想、行為要正了,我們的言行一定是正的;思想、行為有錯誤,我們的言行才有過失,才需要將它修正過來。這四句偈第一句是講的過失,『諸惡業』。當我們正在造作的時候叫做事,造作之後的結果就叫做「業」。所以這個業也就是事業,這個地方是指有過失的事業。說到過失,一定要有個標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是善惡要有一個標準。如果講到絕對的標準,那只有佛,他是一切惡業忏除乾淨了。等覺菩薩還不行,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那就是他的惡業。由此可知,只要有惡業就得要修行,所以等覺菩薩還是要修行。由此類推,地位愈低的,他惡業的現象愈粗重,也愈明顯。像我們博地凡夫,佛給我們說的,我們的業是殺盜淫妄,這是極粗、極重之業;貪、瞋、癡、慢,這都是我們的業障。這些業障是障什麼?障了我們的清淨心,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障礙我們一心不亂。所以業障要不能夠消除,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都沒有辦法成就。由此可知,忏悔這個行門對我們修學,確實是一個關鍵的課題,一定要認真來修學,要把這個業習辨別得清楚,要認識。

  這些惡業從哪裡來的?從煩惱生來的,『皆由無始貪瞋癡』,這個後頭註解說,這一句是造業的因,從貪瞋癡生起來的。所以會修行的人從根本修,從根本修就直接斷貪瞋癡,直接從這裡下手。不但是世間一切法,五欲六塵能放下、能不貪,乃至於出世間的佛法,菩提涅槃也不貪了。只要有個貪的念頭在,那就得要造惡業。六道眾生貪五欲六塵,二乘人貪偏真涅槃、貪禅定,大乘菩薩貪度眾生,都是貪心。這事情很麻煩,所以他不能見性,所以他不能成佛。幾時能把貪心從根拔除,不貪了,這樣我們才會有成就。如果說不貪了,還有瞋恚心也不行,也是障道的。這個貪瞋癡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三毒煩惱,煩惱無量無邊就是從這三個生起來的,這是煩惱的大根大本。瞋是瞋恚,也是障礙我們道業,障礙了心性,障礙了清淨心,必須要斷除。

  愚癡,實在講比前面兩條還要嚴重,前面兩條的相來得粗,這個相比較上要細。那就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惡,甚至於利害,都不能夠辨別,把它搞顛倒了,這就叫愚癡。尤其是在現在,表面上看佛法很盛行,國內、國外,其實這裡頭哪個是正法,哪個是戴著佛教面具的假佛法,我們有沒有能力來辨別?如果不能辨別,這就是愚癡。再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沒錯,哪個法門都是佛說的,佛雖然說這麼多法門,究竟哪一個法門對我們的根性,我們應當選擇哪一個法門來修學,這是要智慧的。如果選擇的法門,不適合自己修學的環境,不適合自己的程度,這也是愚癡。其余就不必多說了。所以世出世間法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顛倒、錯亂,這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這個三毒,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常常給我們開示,它是三惡道的第一個因素。貪煩惱是餓鬼道的第一個條件,所以沒有貪心決定不墮餓鬼。瞋恚心是地獄道的第一個因素,人為什麼墮地獄?瞋恚心重。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所以這三條是三惡道的業因,因此佛常常勸勉我們要斷貪瞋癡。如果能斷貪瞋癡,我們就決定不墮三惡道。縱然不能夠超越生死輪迴,最好不要到三惡道去;要不想到三惡道,就要把貪瞋癡三毒煩惱斷掉。三界一共是有六道,人死了不一定到哪一道去投胎,我們習慣上常聽說,人死了就作鬼。實在講這個話是講不通的,人死了怎麼斷定他去作鬼?可是仔細想一想,也不無道理。我們想,人在世間哪個不貪?貪心太重了,換句話說,他跟餓鬼道結的緣特別的深,人死不作鬼的少數,大多數都作鬼去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這是一切惡障的大根大本,是它的源頭,我們要把它斷掉。斷掉貪瞋癡就是無貪、無瞋、無癡,翻過來之後叫三善根。世間人天一切善法都從這裡生的,無貪、無瞋、無癡就生一切善法,這是人天福報。我們希望得人天福報,就趕緊轉三毒煩惱為三善根,這才叫真正的忏悔,忏悔是要改過自新。

  第三句是講造業的工具。貪瞋癡是心,是念頭、意念。『從身語意之所生』,這一句就是講造業的工具。我們貪瞋癡從什麼地方表現?心裡、身體、語言,「身語意」天天在那裡造作。這個所造作的罪業,我們前面跟諸位說過,古人講假如這個罪業要有形相,它要是個體,哪怕是再小,像微塵那麼小的體積,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的罪業,大概是盡虛空也容納不下。所以我們的業障習氣實實在在深重,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的。

  末後一句,這是說明忏悔。『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的意思前面說過,最重要的就是後不再造,這才叫做真正的忏悔。其實我們早晚課誦,忏悔的意思居多。早晨課誦是提醒自己,提醒自己的警覺心,希望今天二六時中,根塵相接觸的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要迷失了自己,早課用意是在此地,這就有忏悔的意思。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沒有迷失,有沒有做錯事情,如果有做錯事情,明天就要改正,沒有做錯就得要加勉。所以早晚課誦是忏悔的意思居多。雖然我們天天在忏悔,其實我們忏悔的力量太薄弱了,我們的罪障不但沒有法子消除,實際上它還是念念在增長,這怎麼得了。不但沒消除,不但沒忏得掉,還增加了,這個事情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諸位要想一想,我們前面講的禮敬,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十大願王是一本九支,禮敬是根本。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沒有敬心,內無誠敬,外也無禮貌,我們的罪業怎麼能忏得乾淨?因此,忏除業障要從哪裡做起?一定要從誠敬上做起,我們待人接物以真誠恭敬的心,我們修這個。真正肯這樣修法,業障自自然然就消除了,會一天比一天減少,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怎麼個修法?在過去也有很多人問過我,十幾年前就有同修來問過我,我教他一個方法,從哪裡開始修?怨親平等,從這修,因為這是兩個極不平的,從這兩個把它修平。我們對佛很恭敬,天天去禮拜他;我們一生當中最可恨的、最討厭的冤家對頭,提到他瞋恨心就生起來,這在心裡上極端的不平。我們真的要修行,就要把冤家對頭供一個牌位,供在佛的旁邊,我每天拜佛也拜他,把他看作佛一樣,要這樣修法。有沒有人做?真有人做,我教他們,他們就真做。做了一、二年來給我講,不行,沒有效果,怎麼?我看到他還會生氣。這是什麼?功夫不得力,要繼續的努力去做。

  諸位要曉得,怨親都是我們平等的善知識。我們在最親愛的人這邊,我們修什麼?修清淨心,不起貪愛,斷貪心;從冤家債主那邊,斷瞋恚心,這樣才能成就。否則的話,你的貪、瞋永遠斷不掉,換句話說,你的功夫別想成就了,你這一生做再多的好事,都是三界六道裡面有漏的善業,有漏的癡福,這個很可憐。昨天楊居士告訴我,現在台北有專門替貓服務的店,給貓洗澡,還有貓也有三溫暖,還有吃的,給牠理髮,伺候得比人還享福,人不如貓,在外國很多人不如狗。你們修的福,將來到畜生道裡面去,去享那個福報去;更等而下之,你作鬼神去。你看本省,外國也多,拜的這些鬼神,鬼神是在餓鬼道裡面享福,比畜生道還不如,這個叫癡福。他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他修福貪瞋癡未斷,他才有這個果報。所以人天福報相當不容易,天要秉十善業道,要修十善業道;人要修五戒,儒家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才能夠得到人道。由此可知,忏悔非常非常重要。

  講到忏悔,就曉得修誠敬是第一重要。別人對我不誠、對我不敬,他修六道,他的事情,我不能跟他一樣,我對他要誠、要敬,為什麼?我修菩薩道,我修淨土道,我不能跟他一樣。不明白這個道理,好像眼前我們吃了虧,他騙我,我還對他真心,那我不是吃虧了,他豈不是佔了便宜?其實誰佔便宜?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還在六道輪迴,究竟誰佔便宜?你要不甘心,他騙我,我也騙他,好了,他墮惡道,你也跟他墮惡道。所以,忏除業障這個科目,時時刻刻要修學,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過失,馬上就要把它改正。再看底下一願:

  經【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這是第五願,隨喜功德。我們先說什麼叫做『功』,什麼叫做『德』?功德與福德不一樣,功是講功夫。什麼叫功夫?修行不間斷、不夾雜,這叫功夫。你有一分功夫一定就有一分的收獲,譬如我們講念佛法門,我們常講的功夫分三等,這是大的區分,最下等的是功夫成片,你念佛念成一片了。什麼叫念成一片?前面講的貪瞋癡不起現行,貪瞋癡有,沒斷,但是它不起作用。為什麼不起作用?你這個佛號有力量,那個貪瞋癡才起來,一句阿彌陀佛馬上就轉變,換成阿彌陀佛了,這就是轉得快。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貪瞋癡慢這個念頭,才起來,「阿彌陀佛」,換成阿彌陀佛了。雖有貪瞋癡,貪瞋癡不起作用,一句佛號能把它壓住,真正壓得住,它不起作用,這叫功夫成片。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警告同學們,絕不能夾雜,夾雜,你這個功夫就不能成片。夾雜是什麼?聽說這個法門也不錯,那個法門也很好,這就雜了。你想想看,你那個貪念又起來了,聽聽這個法門很好,也想學一下;那個法門也不錯,也想涉獵一下。你看,你貪心起來了,你這個佛號沒壓得住。所以一句佛號當中決定不能摻雜一個妄念,不間斷、不夾雜,心才能到清淨。

  修行,諸位要記住,我們常常提到綱領,修什麼?誠敬,用誠敬心去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這個就是修行。修到家了,修圓滿了,就叫做成佛。佛是究竟圓滿的誠敬、清淨、平等、慈悲,這就是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要曉得,我們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這叫功夫。你功夫成片了,你所得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這是下等的功夫;中等的功夫,那是事一心不亂。什麼叫事一心不亂?貪瞋癡斷了,沒有了,不要用佛號去對治它,它沒有了,真的沒有了。斷貪瞋癡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禅定,甚深的禅定,像阿羅漢,他斷掉了。他用什麼斷的?他完全用定功斷的。所以他那個定叫九次第定,比非想非非想天人的定還要高一級,他能夠把煩惱斷掉。另外一種是用智慧,就是般若的觀照,由觀照到照住的時候見思煩惱斷了。

  我告訴諸位,用觀照這個方法,比專用禅定要來得快。用定的方法,要斷煩惱,的確相當不容易。但是要達到功夫成片,那很有效果,定是非常有效果;到斷煩惱,的確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小乘證得須陀洹之後,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把見思煩惱斷盡,可見得他那是相當的費事。如果用般若觀照的功夫來得快。在我們中國,過去許許多多這些祖師大德,一生當中能辦到,可以能辦得到。所以般若在整個佛法裡面講,它是捷徑,它是一條近路。中國的禅完全講般若,你看看《六祖壇經》,開宗明義就是講「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六祖大師勸大眾總念,教大家都要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中國的禅宗就是般若宗。五祖以後特別是以《金剛經》為指導的塬則,這是大家所曉得的。到見思煩惱斷了,這個功夫他所得的,要是往生西方世界是方便有余土,這是中層的功夫,中等功夫;上等功夫,那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破無明,見本性,這是上乘功夫。像《心經》裡面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個行就是修行,「照見五蘊皆空」。他所得到的,要是往生西方,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所以什麼樣的功夫,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這叫功德。功德是自己修的,別的人拿不去,你也沒有辦法給別人;福德,自己修可以給別人,別人修也可以給我們。他的福報很大,我沾一點光,我也可以享享他的福;我的福報大,我要樂意幫助別人,別人也可以享我的福。所以福報可以轉移,功德不能轉移,功德是自修自得,別人無法代替的。此地講隨喜功德,是以功德為主,福德包括在其中。功德裡頭一定有福德,福德裡面沒有功德,這是要辨別清楚的。我們現在許許多多人,把這個名詞定義沒搞清楚。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寺廟,在佛菩薩前面放個箱子叫人丟錢的,叫「功德箱」。丟了一點錢,那叫功德,這是錯誤的。如果說出一點錢、出一點力就叫做功德,你想一想當年梁武帝做我們佛門護法的時候,他在佛教史上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以他國家的力量造了四百八十寺,寺廟建那麼多,幫助人出家不知道有多少,他是非常喜歡人出家,人家要發心出家他一定幫助,他也非常的恭敬。

  那個時候達摩祖師到中國來,這是禅宗在中國算第一代的祖師,梁武帝遇到了,他們兩個很不投機。達摩祖師是直來直往,不曉得婉轉委曲一點,這麼樣的一個大護法得罪了。梁武帝就問他,我建這麼多廟,度這麼多人出家,我的功德大不大?他給他潑了一盆涼水,「並無功德」。這梁武帝一聽的時候,心裡很難過。真的,這與功德不相干,功德是講斷煩惱,這個叫功德;你雖然做那麼多好事,你的貪瞋癡沒斷,你的名利心還沒有丟掉。如果真的名利心丟掉了,貪瞋癡丟掉了,做那麼多好事,決定不會問他;問他,「有何功德?」可見得他貪心還沒有丟掉。假如他要是問,「我的福德多不多?」那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多甚多。福德多,沒有功德。所以,這次見面談話不投機,梁武帝也不護他的法,他搞得沒有法子,跑到少林寺面壁去了,沒事做。面壁九年等到一個慧可,把衣缽傳給他,實實在在不容易。

  所以,我們要辨別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功德是定慧。再跟諸位說,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持戒是屬於福德。持戒要達到定,戒也就變成功德,它就會變;持戒而不能夠達到定,那個戒是福德,還是三界六道裡面的福報。為什麼持戒的人不能達到定?其實很簡單,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戒律很精嚴,自己持戒很好,瞧不起別人,看到這個人:討厭,他破戒了,他犯規了。天天看到別人過失,諸位想想,他的心怎麼能得清淨,怎麼能得定?如果他心真要得定了,那就是六祖所說的「不見他人過」,別人有沒有什麼過失他沒有見到,他心定的,心清淨的。一天到晚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看到別人都是過失,這個人決定沒有定,心地決定不清淨。換句話說,他縱然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凡聖同居土,品位決定不高;他要不修西方淨土,他決定在六道輪迴,出離不了六道。所以,戒是幫功你得定的,定是幫助你開智慧的。因此,智慧才是目的,無上正等正覺是智慧,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定是手段,開智慧的手段,戒律是手段之手段,你要把它認識清楚,不要把手段當作目的,手段是過度的,目的才是我們要求的。

  這個意思明白了,此地指的範圍很廣,從六道的眾生一直到佛果,換句話說,這裡面三句所說的是十法界一切凡聖,確實統統隨喜,以誠敬之心隨喜,以清淨平等來隨喜。見到人家用功,見到別人修福,就是修善事,斷惡修善,我們見到、聽到了,心裡能生歡喜心,而且要能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成就他,這才叫隨喜。絕不是他發心做個好事,我們比喻小的,做個好事,我們聽到:「好,很好,很難得」,我們很歡喜,我們有力量又不肯幫助他,這不叫隨喜。隨喜是心到,手也到,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使他能夠早一天圓滿,這叫隨喜。我們今天念十大願王,口頭上隨喜而已,實際上你做了沒有?沒做。怎麼沒做?我們舉個例子來說,現在不講別的,《普賢行願品》這卷經,你歡不歡喜?很歡喜。你要不要隨喜?我要隨喜。怎麼個隨喜法?你要發心依教修行,這是你隨喜;不但你要依教修行,你還要發心出來講經,把它發揚光大,這個才隨喜。又不肯照做,又不肯發心出來弘揚,可見得你那個隨喜是有口無心。

  如果你要說我沒有這個能力,我沒有這個辯才,那是假的,那是你自己太客氣了,真正一發心,三寶加持。永明延壽大師當年的時候,他是做一個小公務員,管理人家那個財稅,好像財稅裡頭管出納,手上一天到晚經過錢財的,他把那些錢財統統拿去放生去了。所以他犯了監守自盜,判死刑。結果人家問,為什麼他偷盜國家國庫的錢去干什麼?放生去了。所以這件事情當時報告給國王,國王一聽也無可奈何,事情是個好事情,他並沒有自己拿去享受,當然還是按照法律判死刑。可是國王也很慈悲,就叫監斬官,把他拖到法場去,臨行刑的時候看他的顏色怎麼樣,回來報告。他要被拿去殺頭了,他笑瞇瞇的,歡歡喜喜的,一點恐懼都沒有,監斬官問他:你臨死了,你還不害怕嗎?他說:我以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條的命,值得、值得,很值得。這個話報告國王,國王就不殺他了,問他你要干什麼?他說我要出家。國王說我護你的法,給他當大護法。他沒有口才,他是感應,夢到觀音菩薩以甘露倒在他的喉嚨裡,第二天辯才無礙,有感應。所以,你要是發心上台來講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一定有三寶加持。你不要害怕沒有辯才,不要害怕沒有能力,這經我看不懂,剛才講,誠敬就能與佛菩薩交通、往來;你不誠不敬,這個路是你自己斷掉的。具足誠敬就與佛菩薩交通,經文一展開,那個意思自自然然就生了,不要去想的,不要去準備的,三寶加持感應道交,這個才叫真正的隨喜。隨喜裡面的意義,實在非常非常的廣大,這是我們講的佛法,『一切如來與菩薩』。

  我們再說凡夫。凡夫他再惡,他也有小善,如果我們在惡人裡頭找一個,他一生作惡從來沒有一點點善事,這個人大概也是找不到的,再惡的人不過是惡多善少而已。找一個純善之人找不到,找一個純惡無善之人,你也找不到。所以再惡的眾生,他要是行一點點小善,我們就要隨喜,隨喜他的善法,不隨喜他的惡法。這就是鼓勵人斷惡修善,有莫大的功德在其中。善惡的標準剛才講了很多,以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來說,每一個階級裡面的標準都不相同,名稱是一樣,內容不一樣。我們要從最初級的,慢慢的去學;高級的要懂得,雖然做不到,我們曉得。曉得怎麼樣?曉得你就不會懷疑,你也不會謗法,你知道高級的修行法跟初級的不一樣,它裡面都是無量的功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再翻過來:

  經【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這是第六,請轉法輪。法輪,前面在長行跟諸位詳細的說過,它是比喻,簡單的說就是弘法利生。輪就是永遠在那裡動,諸位要曉得,輪要不動,它的作用就完全失掉了,必須要時時在那裡轉動,它才起作用。佛法要流傳、要弘通,所謂是弘遍十方、流傳三世,這是佛在一切經裡面囑咐弟子們、囑咐後人的。除非你沒有接觸到佛法,只要你一接觸,你就有流通大法的責任,要把佛法介紹給別人,無條件的介紹給別人,這個功德與福德都是無量無邊。介紹給別人這是福德,弘法利生是福德。如果弘法利生當中不著相,心地清淨,那個福德就變成了功德。為什麼?裡面斷了貪瞋癡,在弘法利生當中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慈悲,斷貪瞋癡慢,福德就變成了功德,正所謂是布施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就變成功德。

  第一句,『十方所有世間燈』,「燈」代表智慧。「所有世間」,世間有三種,有情世間就是講我們動物,器世間這是講植物與礦物,智正覺世間是指那些證果的聖人,所以分為這三類世間。這三類世間燈,燈是表智慧、表光明,這就是佛法。『最初成就菩提者』,這就是依照佛法修行證果的人,他是真正通達佛法、明瞭佛法,換句話說,他有能力弘揚佛法。有能力弘揚佛法的人,我們要請他,我們要勸請;你要不勸請,他雖然通達,他也沒有辦法弘揚。所以一定要有人啟請,法要有人請,法才尊重。大經上又常說,「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不要請。不要請是行的,對一個人、對二個人,你的那些親戚朋友,你可以到他家裡去,找他來談佛法,他沒有請,你去找他,這個行。如果是一個道場,他要不來啟請,你用什麼方法把信徒統統召集來,我來給你講佛法,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大會當中一定要有幾個人代表啟請,這個啟請的人福報很大。

  這個經他自己很了解,甚至於他自己也能講,自己能講,自己為什麼不講?沒有人請他講,他自己就不能講;沒有人請,自己講,這個法就不尊重了,聽法的人恭敬心沒有。佛法是教學,教學最重要是尊師重道。老師在上課,學生那麼多,為什麼有的學生他真正有心得,有的學生沒有心得?這個關鍵就是在恭敬心。學生對老師有一分恭敬,他就有一分收獲,有十分恭敬,他就有十分收獲。所以教學的效果,是與學生對老師的恭敬心成正比例。絕對不是老師要求,你學生對我一定要怎麼恭敬,那老師變成貢高我慢了,不是的。恭敬心是性德,恭敬心能夠承受大法,道理是在此地。所以恭敬心是恭敬誰?恭敬你自己,你自己得利益。因此啟請就非常重要,一定要請法。沒有人請,所以就沒有人說法了。我們今天讀這一條,感慨特別的深,現在說法的人少了,可以說到將來愈來愈少,老法師一個個凋零了,年輕的法師比老一代差很遠,後來的恐怕比這一代還要差,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我大前年在美國洛杉矶講經的時候,聽眾就來跟我說,這裡講經的人太少了,沒有人講經。我就告訴他,我舉個例子,譬如你們想吃蘋果,很想吃又不肯種樹,你不肯種樹,哪來的果實?你今天要想聽經,那你們要培養法師。又不肯培養法師,哪來的經聽?法師怎麼培養?在洛杉矶的法師很多,你們為什麼不去找他講經?去請。請他講經,講得不好,我們不喜歡聽。你種蘋果樹,樹苗一栽下去,馬上有果實摘下來,哪有那麼快?你還要等三年才有收成,天天要灌溉,天天要照顧。哪一個法師在講台上一下就講成功了,沒有這個道理,總得要十年、八年,千錘百鍊,換句話說,前十年都是講不好的。就像種樹,你要栽培它,那你天天要來聽,為什麼?你來聽了,法師硬著頭皮不能不講,講得不好也得要講,還要回去好好的準備;你不來聽,算了,他也不要準備,他乾脆就不講。所以你們要逼他,天天要到道場來。

  所以我那時候告訴他們,會講經的法師,不捧場沒關係,一個、二個,行,無所謂。那個初學的人,人是愈多愈好,為什麼?他精神就提起來了,這是鼓勵他,這真正叫栽培他。所以初學講經的人,你們來聽是培養法師,是來種樹,是來澆水。沒有十年,經本展開,決定不能得心應手。十年是個相當長的時間,大家要有耐心。你們肯這樣做,把法師一個個逼出來,不講也不行,你不講經我就不到你廟裡來,法師也喜歡信徒多,好了,你只好講經。既然肯上台去講,必定一年比一年進步。所以,我教他們培養法師,請轉法輪。我告訴他們,不要請我,我一年難得來一次,那沒有用,「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沒用處的;必須要請當地的法師,他不走的,常年不斷的來給你講經,這樣才行。所以你一定要請。

  在此地,我當年跟李老師學佛,這個課本也是我主修的一種。我跟李老師十年,只學了五部經,這是其中之一。我那個時候念到這一段,請人講經難,請這個他不肯,請那個他也不肯,最後我想通了,請別人不如請自己。我自己都不發心,請別人不容易,相當不容易。所以自己要勉勵自己。如何才能報三寶之恩,報眾生恩?我們迴向偈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唯有弘法利生才能把這兩句迴向偈做到。所以我希望同修們真正的發心,要出來學講。學了之後到處去講,自己去找地方講,沒有地方要找地方,為什麼?要訓練。你要不肯去找地方,初學的時候,因為講不好,沒有人找你,所以你要找別人,你不找人家,你就沒有法子學。所以初學的時候一定要厚著臉皮,臉皮太薄的時候,人不能成就。我初學的時候就到處找地方去講,一個人也行,二個人也行,我給他訂上時間,一個星期的星期幾,訂上這個時間,每個星期我必定到,抓幾個人來聽,我來講給他聽,要這樣才行。其實寺院講堂,我覺得培養講經人才,應當是我們第一個重要的工作項目,可惜沒人做。我們圖書館就很樂意你們大家來學習講經,你們只要發心來學講經,我們這個地方會提供給你,請你上台。可是,既然想上台學講經,一定要求三寶加持,要有恆心,要有耐心,不怕失敗,聽眾統統都走光了,還有桌椅板凳,它不會走的,你要對它去講,這樣才會成就。

  台中李老師經講得好,法緣殊勝。他最初到台灣來講經,他告訴我那個慘狀,最初到台灣來講經是在一個居士家裡面講,頭一天不錯,來了二十幾個人,大概人家家裡的客廳也不會太大,那時候的情形我們可想而知,榻榻米的房子那就擠得很滿了。到第二天就七、八個人,第三天就剩了一個人,他也講。講了之後,他說講完了,很難得,你老人家還來聽。結果他告訴老師,我就住在此地的,住在這裡的。他給我講,沒有不遭遇過失敗的,如果像這種情形,你就煺了心,那就完了。決定不煺心,而且要去研究,為什麼他聽了會跑掉,他不想再來?一定聽了沒有興趣,聽了有興趣,他一定就會來。不斷的去研究、去改進,這樣才能成功。他在大陸上學了那麼多年,有那麼多經驗,到台灣還有這種情形。這個可以說古今中外在台上講演的人,哪一個人沒有遭遇過這種狀況?所以不要害怕,這正常的現象,把人統統都講跑了,是正常現象,絕對不是反常的。

  如果人統統都走光了,一個人對著桌椅板凳還講得這麼起勁,以後慢慢人就多了。為什麼?外面聽了奇怪,你看他才一個人!他會佩服你,這個人可以證明他有毅力、有決心,他不會失敗的,逐漸逐漸聽眾會慢慢多起來。所以我們自己要鼓勵自己,自己要勸自己,這才決定能夠成就,不要害怕,不要灰心。有人指點,我們要給他頂禮,要接受;他指點得不對,也要頂禮,也要接受。為什麼不對還要頂禮、還要接受?你要是不接受、排斥了,以後人家沒有人敢指點你。對與不對我心裡清楚,只要肯發心來指教的話,一律感激,這樣才能成功,大家才歡喜告訴你。歡喜告訴你的就是你在講台上的缺失,你明白了,下次就會改進,那些聽眾都是老師。學生,學生在講台上,坐在下面的個個都是老師,哪有學不好的?最忌諱的,上台我是老師,底下是我的聽眾,準失敗的。你要能夠把這個心理轉變過來,底下聽眾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善知識,我一個人在做學生,讀的經在這裡提出心得報告,請他來指教,你就會成功了。這請轉法輪。第七頌,「頌第七願」,請佛住世:

  經【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現在佛不在世了,佛雖然不在世,還有一些善知識在世間,我們要勸他不要入滅。當然,這至少要生死自在的人才行,他說走就走、說多留幾時他真能夠住得下來的,這樣的人才行。我們要勸他長久的住在世間,這是我們的願望。當然諸佛菩薩與這些善知識們住世,與法緣有關係,有緣他就出現,緣盡了他就走,因此他住世長短與他自己根本沒有關係。怎麼樣才能留住善知識住世、留住佛菩薩住世?真正跟他學,他就住世了;不是誠心誠意真正跟他學的,他就隨緣。可是真正跟他學的人少。所以我們要是真正想請佛住世,自己要發心。一、二個人真正肯跟他學,他就走不掉,大家沾光;一個真正跟他學的都沒有,他當然就不住世了。所以真學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諸位要曉得,這樣的學生找不到,到哪裡去找?學生來跟你學,他要把你所講的這些道理能做到百分之一就不得了,如何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確不容易。

  我們看歷代這些祖師的傳授,像達摩祖師這是個標準的例子,他在少林寺等了九年,等到一個學生,真正想跟他學的,他把法傳給他,他就走了。為什麼?他看得很清楚,他在中國的機緣,要度眾生的機緣,就這麼一個人,這個人已經來了,已經度了,沒事了,別的人不肯跟他學,他就沒有多住的必要。如果慧可大師再過幾年才遇到他,他就又得要多住幾年。我們讀玄奘大師傳記,玄奘大師到印度去求學的時候,他的老師戒賢論師,壽命已經很高了,他也是要走了。結果,這是彌勒菩薩告訴他的,說他有個學生,中國人玄奘大師,現在才在長安剛剛出發,要三年才能到這裡,你不能圓寂,你要等他,等到玄奘大師到了,法學完了之後他才可以走,這都是請佛住世。所以真正請佛住世,就是真正想學、真正肯學。

  我們憑什麼去請他住世?我造一個好宮殿,拿多少金銀財寶來供養,把他留住,那留不住。如果這個能留住,這佛是個貪佛,因為他貪圖利養他才住世,哪有這種佛?佛沒有貪心,佛只有慈悲心。所以慈悲心對什麼人?對真正肯學的人,那他非住世不可,非留下來不可。我們的心稍稍懈怠、稍稍懶散,就留不住了。所以這個偈子裡面重要的兩句,就是第二句裡頭『我悉至誠而勸請』,以至誠心,至誠心就是要跟佛學;末後一句,『利樂一切諸眾生』,自己以至誠心來跟佛學,佛住世為他講經說法,大家得利益,大家都旁聽的。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當年開這些法會,啟請的往往只有一、二個人,你看多少人得利益,連我們一直到現在,以及後世人,得到當時講經的這個記錄,經本就是記錄,流傳下來,我們現在還得利益。所以啟請的人福報非常非常之大,真正是廣利眾生。再看底下這一段,後面偈頌是「合頌後三願」,後面就是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就是這個三願,這個三願統統屬於迴向。前面這首是總說:

  經【所有禮讚供養福。】

  『禮』就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一直到:

  經【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忏悔諸善根。】

  換句話說,這是略舉前面七願的功德,將前面所修的一切功德都:

  經【迴向眾生及佛道。】

  『迴向』應該是三處,它這裡只說兩處,省略掉一處。迴向,第一個是『眾生』,決定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修學。如果肯為一切眾生修學,你自然就能夠勇勐精進,就不會懈怠了;為我自己修學可以懈怠,偷一下懶沒有關係。我今天是為了大眾,為了一切眾生,這些苦難的眾生,我們自己稍微懈怠,他們就要多受一天苦;我們精進,他就少受幾天苦。所以大慈悲心是個動力,推動自己要精進,要不懈怠。所以第一個要迴向眾生。第二迴向菩提,此地講的『佛道』就是菩提。我們修,求什麼?是求覺,是為一切眾生求自己圓滿的覺悟。最後一個迴向,就是迴向實際,實際是明心見性,這是我們修學的終極目標。它這是省略掉了,省略掉都在後頭的無盡之中,到後面我們會能看得到。下面偈頌是別頌,別頌這三個項目就分得很清楚,第八願就是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眾生,末後一條是普皆迴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念到此地。

  (第二十九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29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七面第一行,這個科題是「合頌後三願」,第二個小段「分頌三願」。這兩首偈是別頌,「常隨佛學」:

  經【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這是第一首。

  經【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這兩首偈含義非常的豐富,而且也非常的精闢。前面一首是隨現在的佛學,後一首偈意思非常明顯,是隨未來佛學,現在的佛好懂,未來佛就難懂了。我們要學現在、未來,當然也就包括過去,所以是三世諸佛。經文當中特別提出要『修習普賢圓滿行』,「行」這個字念去聲,當動詞講就是行持、思想、行為,當作動詞來說。普賢行就是說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整個經裡面都是普賢行。所以本經自始至終,經一開端我們看到是普賢菩薩,這部經到最後圓滿的時候也是普賢菩薩,普賢代表的圓滿。所以本經有圓滿的理論,有圓滿的修行方法,也有最圓滿的境界。如果能夠依照這部經修行,在過去一般講,都是屬於圓頓大根性的人。這是一點都不假的,確確實實是圓頓大根。

  可是這部經實在就是太大了,在本省除了李老師在台中講了有二十多年,他老人家是從民國五十四年或五十五年講的,整整講了二十年。在台北從民國六十年開始,我也講這部經,也是一直講到現在;南老法師也講過一個時期,都沒有講圓滿,這是經文太長了。所以這部經講圓滿不容易,要能聽到一個圓滿的,當然更不容易。即使從頭到尾聽一遍,我們對於普賢行才不過有個皮毛的概念而已,談不上圓滿。實在說,如果真正講修普賢行,至少也要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聽上個十遍。說實在話,今天我們福太薄了,我們沒有機會來常講、來常聽,這是福薄。在從前講這部經多半都是在叢林寺院裡面,它不是對外講的,它對內講的,一個寺院裡面住眾多則三、四千人,少也有四、五百人,從前寺院叢林它就像個學校一樣。根據我們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們估計一下這部經從頭到尾講一遍,大概需要二千五百個小時到三千個小時。如果每天講八個小時一年圓滿,要講四個小時就兩年圓滿,要講兩個小時四年圓滿,每天講兩個小時四年可以圓滿。所以這部經就相當的難得,相當難得。今日之下,我們要想聽一部圓滿的,實實在在不容易,沒有法子聽圓滿的,實在講就是聽一座、就是聽一次都不容易,畢竟它是圓教一乘。

  所以,在目前這個環境之下,我們只能夠選讀、選修,採取這個辦法。在選修當中最完善的,當然是《四十華嚴》,就是末後「普賢行願品」全部的經文四十卷。實際上這也相當可觀。再沒有時間,那就是這一章,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一本。這一本詳細的註解就是上一次贈送諸位的《別行疏鈔》,你看那精裝厚厚的一本,內容跟這個小冊子一樣多,經文完全相同,但是註解註得詳細,而且《別行疏鈔》是權威的註解,是全經精華之所在,我們有這一部也就夠了。但是這一部自己去看,我覺得看的遍數是愈多愈好,一遍、二遍是決定不夠的,二十遍、三十遍這是勉強,能夠把它看上二百遍、三百遍,你必定有悟處。熟透了就變成自己的,熟透了的時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往往有不思議的悟入,他能入這個境界,可見得熟很要緊。所以一定要多讀,要常常讀誦。這是我們講到修習普賢菩薩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所謂是過去、現在佛,怎麼樣供養法?跟諸位說,我們在前面都講過,長行文裡講過,供養裡面最重要是修行供養,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那是真正的供養。如果更能將這部經發心宣揚、流通,那就是更為殊勝的供養了。這樁事情我們現在也都在做,可是做得不太積極,若有若無。我們講堂裡面講經,這是供養;我們印經與大眾結緣,也是供養,怎麼說供養得不夠積極?我們沒有把全部的精神用在這上面來學習,果然能夠學習,那就是真實的供養。這一首講過去、現在佛。

  下面一首,『未來一切天人師』,「天人師」就是佛,這是講未來佛,未來佛是誰?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就當作佛,現在他雖然迷惑,幾時覺悟了,他就是佛。佛與凡夫只有迷悟不同,所以將他安立個假名,叫佛,叫眾生,其實無佛也無眾生。所以悟的時候叫他做佛,迷的時候叫他做眾生,因此佛界與眾生界是不增不減,我們要明白這道理。如何隨未來一切諸佛學?長行文說得明白,長行文裡講得很仔細,講的隨佛、隨菩薩、隨聲聞、隨緣覺、隨六道眾生,一切眾生只要有一點小小的善,我們就應當要隨喜、要隨學,何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善學的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都能成就自己。一切眾生有善的這面,我們隨他學,我們隨著學習;如果是惡的那面,我們見到、聽到,我們能夠深深的反省,自己不作惡,那也是隨學。換句話說,順逆都是增上緣,就看你自己會不會。

  實在在這品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示現的固然有許多是順境,也有許多是逆境,換句話說,有許多是善人,也有不少是惡人。像我們讀過的,大家還能夠記憶的,勝熱婆羅門就是個外道,愚癡;甘露火王瞋恚,惡人,魔王,殺人不眨眼的,瞋恚心極重;伐蘇蜜多女貪欲重,遍行外道,這都是示現的逆境,示現的惡行。你看,善財去參訪,他們也是善知識。換句話說,無論在順境與逆境裡面,學佛的人學什麼東西?諸位總要記住一個塬則,我們在境界裡面修誠敬,我們以真誠、恭敬待人接物,這就是禮敬諸佛,前面跟諸位說過。以誠敬之心,修我們自己的直心(就是平等心)、修清淨心、修大慈悲心,這就是普賢行,普賢菩薩誠敬、平等、清淨、慈悲,就學這個。

  『一切意樂皆圓滿』,這句是講學所因(前面是講所學的),我們要跟三世諸佛來修學,你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未來佛,你誠敬的心才能生得起來,誠敬是性德,而後你所修學的,那就是大經裡頭常常讚歎的「稱性起修」。如果我們將誠敬的心失掉了,不管你修什麼行,就不稱性。不稱性的行不是圓滿行,稱性的行是圓滿行。我們以布施做個例子,你布施一塊錢很少,可是你稱性,你這一塊錢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圓滿的。所以不在布施的多少,在你布施的心,它能把你這個事遍滿虛空法界。如果不稱性,你就布施得再多,一千萬、一億萬,它落在數量裡頭有限,這個功德不大,是有限的,稱性是無限的。所以這個你得要會用心。「一切意樂皆圓滿」,這是講學所因。

  末後這是結成隨學,『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末後這句是果報,也就是我們隨學的目標之所在。在《大經》裡面講,「諸眾生中,唯天與人能發菩提心」。三惡道迷得太重、業障太重,發菩提心不容易。所以唯有人天兩道能發菩提心,能修十善業,能得四果,能得無上正等正覺。可是這地方又必須要跟諸位說明,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方法,那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在西方極樂世界完成,這是不可不知的,也是本經最殊勝的義趣之所在。這個註解諸位自己去看,我們都不講了,請翻過來看下面第九願,「頌第九願」,就是恆順眾生。

  經【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這是第一首。

  經【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這兩首是頌恆順眾生。說到眾生,特別是閻浮提眾生,我們在《地藏經》裡面許多次的在經文裡面看到,所謂「剛強難化」。菩薩若不能恆順眾生,不但要順,要恆順,偶爾順容易,恆順就不容易;而且這個恆順,跟諸位說,不是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我們的修學,不是在一生一世就成就,而是多生多劫才能夠成就。多生多劫在六道裡面,我們住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諸佛如來真正慈悲到極處,從來沒有捨離過我們,我們在人天,他在人天教化我們;我們在惡道,他在惡道誘導我們,沒離開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是自己的業障習氣太重了,佛順我們,我們幾時要能順佛,我們就成功了。佛順我們,我們不肯順佛,所以不能成就。今天要是果然覺悟了,我們從今天起發心順佛。順佛怎麼個順法?依照這部經典修行就是順佛。這部經典教我們怎麼做?教我們現在要修十大願王,要修禮敬、要修讚歎、要修供養、要修忏悔,乃至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一直到普皆迴向。我們修學這些的目標,統統歸到西方淨土。我們能發這樣的心,努力去做,這就叫隨順佛了。這一隨順佛,我們這一生必定成就,一往生之後的功德利益大家都曉得,我們一、三、五常常在這裡討論《彌陀經》,《彌陀經疏鈔演義》說得太詳細了,這種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這個大義明瞭了,我們看經文。『所有十方一切剎』,這是先將所依的剎土,就是世界,先標示出來,太廣大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裡面所有的眾生,我們統統要順他,要恆順。『廣大清淨妙莊嚴』,凡是修學普賢法門的,你才能真正見到十方諸佛國土清淨妙嚴,為什麼?因為普賢心是清淨心,心清淨,身就清淨了。所以那個會修行的人,禅宗常常講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就是清淨心。心淨則身淨,身心清淨,外面境界無一而不清淨。所以善財童子涉獵所有的境界,全是諸佛清淨妙嚴淨土,無有一處不是淨土。我們在那裡看有善有惡,善財童子看純善無惡,他跟我們的看法不一樣,與我們的感受不相同。我們見到一切境界生煩惱,生喜怒哀樂,喜怒哀樂統統叫煩惱。善財童子接觸外面境界,他生清淨心,他不生煩惱,他生智慧、生清淨心,所以他眼光當中都是清淨妙莊嚴的國土。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我們念佛幾時念到一心不亂,就入這個境界了,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

  下面兩句,這是講『眾會』,「眾」就是大眾,大眾聚會的場所就叫做眾會。九法界有情眾生,不單單是人天,畜生、餓鬼、地獄,有的時候我們把地獄除外,其實地獄也一樣,都是有他的社會組織,有他的社會生活,他不是獨立生活的,彼此互為依緣,就是互相依靠的。我們一個人在社會上,我們穿的衣服,有專門紡織、裁縫,我們必須要依靠他才有衣服穿;我們每天吃飯,有農夫農耕種植,沒有這些人,我們就沒有飯吃了。所以,一個人在社會上是要依靠多多少少的人,這叫眾會。就說明九界有情眾生他的生活方式都是群體的,決定不能離開團體,決定不能離開社會,不能夠單獨生存的。縱然你一個人在山林裡面不接觸其他的人,山林也有野獸,也有樹木花鳥,還是一個社會。總而言之,你沒有辦法脫離,那還是一個社會,依然是眾會圍繞。此地所舉的例子,是舉那些菩薩眾,「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這是講什麼?順佛,主要的是順菩薩眾,那些菩薩圍繞著佛,我們要隨順菩薩。

  第二首偈,隨順一切眾生,『十方所有諸眾生』,這個範圍就非常非常的廣大,聲聞、緣覺,下面是六道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這句是說明菩薩修學的意願。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希望十方三世所有眾生能夠離憂患,能夠離苦得樂;換句話說,我們的修行不僅僅是為自己,這就是普賢行,我是為大眾來修學的。換句話說,我自己多受一分苦難,眾生就少受一分苦難,所謂代眾生苦。雖然眾生各有各的業報,我們代不了,但是我們這個心是圓滿的。我們真正有心代他受苦,可是能力做不到。心是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的,那你就是念念圓滿功德。因此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所受的一切苦難,也就自己能承受得了,自己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代一切眾生來受苦,這是菩薩的意願,是自己的意願。

  『獲得甚深正法利』,「利」是利益,唯有信願圓滿,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就是「甚深正法」,太難太難了,現在在這個世間邪法太多了,就如佛在《楞嚴》上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與正很不容易辨別,這點對我們修學關係非常非常之大。我們發的好心,如果要是邪正不辨,走上了邪道誤以為正,我們一生的修持不但是白費了,恐怕還要招來許許多多的罪業,要招得許多不如意的果報,這是我們必須要謹慎、要小心,來辨別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當我們沒有能力來辨別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只要你常常讀誦大乘經典,你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可以拿這個經典做一個標準來比較比較,如果與這個標準接近,這是正法;如果與這個標準相違背,決定是邪法。可是那個邪師手段很高明,表面上做的他樣樣都如法,你不容易看得出來,他用的心不正,外表上那個形式很正,用心不正。用的什麼心?名聞利養,那就是邪。心邪,法沒有正的;心正,法沒有邪的,決定是正法。正心決定是利益一切眾生的,捨己為人,絕對不是自私自利。所以在發願修學過程當中,必定能夠獲得甚深正法的利益。這個甚深正法,也就是我剛才跟諸位講的誠敬、清淨、平等、慈悲,這就是正法。『滅除煩惱盡無余』,「煩惱」是貪瞋癡慢,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這些都是我們所謂的成見,成見很深,這都是煩惱的根源。只要獲得正法,心正了,心地清淨、平等、慈悲了,這所有的煩惱才能從根拔除。

  再看末後這一願,就是「普皆迴向」的這個願。這一願,諸位可以從註解裡面得知它這個文很長。這個註解在七十八面,倒數第三行,就是這一個小段:

  疏【頌第十願,前略後廣。】

  前面九願,偈頌都非常的簡單,可是第十願「普皆迴向」,這個文就長了,就非常的詳細。

  疏【此下大願亦是伽陀,回向與願大同小異。所言異者,謂回向要有功德能回。】

  發願是無有功德也可以發願,這就是迴向跟發願不一樣的意思在此地。

  疏【同者,回向以願為體,總願別願皆回向故。今是回向大願。】

  這兩行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就是向下廣偈來讚頌普皆迴向這一願。這一願裡面有「別發大願」,一共有十個小科目,這十個小科目統統是普皆迴向,一個大願裡面開出來的,的確前面說得簡單,這說得詳細,把普皆迴向的意思,圓圓滿滿的用偈頌體裁給我們補出來了。請看經文:

  經【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鸠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受持願」也叫做護法願,註解裡面:

  疏【按十地經,有十大願:一、供養,二、受持,三、轉法輪,四、修行二利。】

  諸位在此地一看就明瞭了,它這裡註得很清楚。本經後面的偈頌,與《十地經》這十大願相同,意思完全相同,但是次第不一樣。《十地經》裡面第一段講供養,我們這第一段受持,所以這個順序不相同,意思都相同。偈頌第一句,這是講菩提,『我為菩提修行時』。我們為什麼要修行?「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善財童子每參訪善知識,第一句話就說: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換句話說,我是為修學這個。是要為無上菩提,我們修的是這個。所以這個目標純正無邪、清淨不染、覺而不迷,我們修這個。『一切趣中成宿命』,這就是受持佛法了。我們不管在哪一道,因為學佛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在哪一道是以哪一種身分,要緊的是什麼?要知道宿命。為什麼?知宿命就不會煺轉。如果我們再把範圍縮小一點,那就是知因果,知因果也就是知宿命。我們一定明瞭,善因結善果,惡因得惡報,清淨因一定得清淨果報,這就是成就宿命智。唯有深明因果的人,他對於自己的修學(就是學佛),才能有堅定的信心。

  『常得出家修淨戒』,「出家」前面跟諸位說過有四種,此地所說的出家,不是指我們自己的家庭,不指這個。如果要指這個的話,我們展開前面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五十三個人只有六個出家的,其余絕大多數沒出家,那這個話就講不通了。此地這個出家是講什麼?出無明之家,出煩惱之家,換句話說,有在家、出家,他身示現的是居士身分,在家,實際上心出家了,他出了煩惱家、出了無明家,是講這個,這才叫修淨戒。這個「淨戒」以本經來說,「梵行品」是淨戒,「淨行品」也是淨戒;「淨行品」是初學的,「梵行品」是菩薩戒,心地戒,這是《華嚴經》本經裡面所說的。下面這一句『無垢無破無穿漏』,是講持戒清淨莊嚴,戒律清淨,不破戒、不漏缺戒,就是條條戒都修得圓圓滿滿、清清淨淨,這是講心地戒品,這是修行的根本。這兩句也就是護法。所以我們要護持佛法,護什麼?護自己的身心清淨,就是護法。為什麼?清淨心就成佛,身心不清淨就成不了佛,無上菩提就不能證得,為了要求無上菩提,必須要護自己的身心清淨,要明白這個道理。

  底下這是講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以及所有一切眾生,『悉以諸音而說法』,這是願受法輪,受是接受。從這一首偈來看,真的,確確實實這是不可思議的華嚴境界。我們過去在彌陀淨土裡面看到的西方極樂世界,情與無情同宣妙法,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這個地方也是的,情與無情沒有不說法的,「悉以諸音而說法」,統統在說法。我們自己見色聞聲要能開悟,怎樣才能開悟?心清淨就開悟了,六塵說法你就悟入了。我們今天實在講,六塵確確實實在說法,可惜我們自己的心不清淨,所以一天到晚接觸不但不開悟,反而增加煩惱、增長煩惱。心地清淨的人,在這個境界裡面增長菩提;心不清淨的人,在這個境界裡面增長煩惱,這是完全不相同的兩個境界。這是一個意思。可是從另一個意思來說,就是你自己發大慈悲心為一切眾生說法,這個意思也能夠講得通。

  所以這一首偈子有兩方面的意思。但是前面的意思深,必須要自己真正證得理一心不亂,就入這個境界。入了這個境界,曉得我們現前的世界與華藏、與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雖然沒有兩樣,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如同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樣,還是要求生西方世界,依舊這句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像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的佛號沒有中斷。第二個意思,就是勉勵我們自己要效法菩薩們,我們把自己所學到的一點一滴要輾轉流通為人演說,這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看小了。你讀讀《金剛經》,《金剛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為人說四句偈。你今天想,我想布施,我想修個大布施,我又沒有那麼多大千世界七寶,可是你聽了這句佛法,你把佛法轉告給別人、講給別人聽,這功德已經超過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決定沒有妄語。所以,會修福的人,就常常把自己懂得的這一點點佛法,時時刻刻講給別人聽,勸別人學佛。尤其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這個福報之大,大概也像經上講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都說不完,福報太大太大了。再看下面這一首,「修行二利願」:

  經【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首偈頌裡面,有兩句是非常有名的,也就是過去許許多多的大德常常在經論裡頭的引用,就是末後這兩句,『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前面兩句是『勤修清淨波羅密』,十波羅密裡頭沒有清淨這兩個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方便、願、力、智。「清淨」怎麼講?十波羅密都要清淨,唯有清淨才叫波羅密。「波羅密」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究竟圓滿,就是這個意思,究竟圓滿的意思。由此可知,修十波羅密是要用究竟圓滿的清淨心來修,為什麼?這就是大菩提心的顯現。『恆不忘失菩提心』,菩提心完全顯露。心要不清淨,我們的菩提心就迷失了。這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希望我們要特別注意,就是二六時中,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保持自己的心地清淨,剛才講了就是護持三寶,護持佛法,心決定不染污,決定不動搖。下面兩句,這是講行業。前面兩句是二利行,就是自利利他,是體,清淨心是體。

  『滅除障垢無有余』,「障」通常我們講煩惱障、所知障,或者說為三障:惑障、業障、報障,這個二障與三障都是所有障礙的歸納,障礙我們的菩提心,障礙我們的本性;「垢」是煩惱的總代名詞。一切障礙,一切煩惱,統統要把它滅除,要把它斷盡。『一切妙行皆成就』,「一切妙行」就是說的我們平常待人接物、起心動念。我們現在不妙,為什麼不妙?我們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不清淨。假如有一天我們待人接物、起心動念,統統是清淨的,那就妙了。像諸佛菩薩,他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他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叫妙行,示現跟我們一樣,也穿衣,也吃飯,也應酬,也有喜怒哀樂這些表情,他心清淨不染著。我們不行,我們染著,他不染著,這個心就妙,染著就不妙了。他為什麼不染著?前面一首好好的念念就曉得了,他勤修清淨,不失菩提心,又斷一切煩惱,所以他的行妙!斷煩惱而能夠示現煩惱;示現煩惱,上一次跟諸位說過,涅槃行裡頭五種行叫病行,那是裝出來的,裝給我們看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他有煩惱,他是裝給我們看的。就像《華嚴經》裡面,剛才我舉的那幾位,那都是示現的病行,其實他們哪有貪瞋癡?故意示現的貪瞋癡。換句話說,示現這種境界,幫助我們自己修清淨心,讓我們在這個境界裡考驗考驗,我們動不動心、起不起念頭?如果真的不動心、不起念,這個考試及格,就通過了;假如又起心動念,那好了,你不及格,你還得留級,不能向上提升,就是這個意思。那是示現,並不是他真正如此,哪有佛菩薩不斷煩惱的道理?尤其是深位菩薩法身大士。

  『世間道中得解脫』,「世間」這兩個字包括的範圍也非常之大,通常佛法裡面講有情世間,這是講我們六道,六道凡夫;器世間是講我們生活的環境,物質環境,叫器世間;第三種叫智正覺世間,智是智慧,智正覺世間是講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們最低限度都已經證得了正覺。所以有這三種世間,這三種世間裡面都得到解脫,解脫就是自在。為什麼得到自在?因為他不染著。所有煩惱不自在,都是染著而生的,佛法常講執著、著相了,只要有執著你就不得自在,破除執著就得自在。所以,小乘人破我執,他得自在了。我們常講他得半個自在,什麼叫半個自在?三界六道裡面他得自在了,我執破了,法執沒破,所以他在智正覺世間沒有得自在,他在有情世間得自在了,智正覺世間沒有得自在,所以叫半個解脫。假如我們對一切法也不執著,我執破了、法執破了,那就得大自在。所以三種世間統統得解脫,得自在了。

  底下這兩句話是比喻,『猶如蓮華不著水』。「蓮華」,佛門裡常常用它表法,它是生長在池塘的裡面,池塘下面是泥土,根生在泥土裡面,泥土就代表六凡世間(就是六道);泥的上面是清水,水就代表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就是智正覺世間;而蓮花開在水上面,不但是六凡他不執著,四聖也不執著,這就真正得解脫了。這個境界就是《華嚴》裡面所謂的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十法界的上面。十法界裡的佛,他執著是個佛,不錯他是成佛了,成的是藏教、通教、別教的佛,他不能成圓教的佛,為什麼?圓教的佛是在那個水的上面。藏教、通教、別教那個佛,好像蓮花那個花苞在水裡還沒有長出來,所以他叫做正等正覺,不能叫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那個花開在水的上面,蓮花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佛門裡面常用蓮花表法,一看到蓮花,我們就要想到經上講的,「猶如蓮花不著水」。

  密宗裡頭有個咒語,等於淨土裡面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樣,我們顯宗裡大家都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密宗裡頭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它的意思就是這一句,「猶如蓮花不著水」。唵是身,是我們身體;嘛呢就是蓮花,你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嘛呢就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這是外國的文法,倒裝句子,外國的文法你看它的意思,身、蓮花、保持、意,我們中國的意思是保持身意像蓮花一樣,豈不是就是這一句「猶如蓮花不著水」。所以念六字大明咒,一定要生起這個意念,不管什麼境界現前,一念這個咒心就清淨了,我們不應該染著,身心都不染著,他心立刻就得清涼自在了。正如同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定要曉得這個意思,皈依無量覺。覺就是不著水,一著就迷了,水都不著,怎麼能著泥?水是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都不著,何況六道凡夫?所以這個比喻非常之好,比喻得非常好,這是身心真正清淨。

  『亦如日月不住空』,這也是一個好的比喻。太陽、月亮非常光明,明亮的,它不住空。它在空中示現不住,不住就是不著,它連空都不著,有當然更不執著。所以,不但不執著有,連空也不執著,取這個意思。空有二邊都不執著,這不得已才說它是個中道。其實中道有沒有?中道有名也沒有實,如果你要執著有個中道,又錯了,你把空與有當作一邊,這一邊又建立一個中道,又執著它了,還是錯誤。所以諸位要深深體會這兩句偈的意思。一切都不著,這是佛菩薩;著了空,聲聞、緣覺著空,六道裡面四空天的天人著空;色界以下的都著有。唯有佛與大菩薩他知道諸法實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他能真正做到一切都不執著,連那個不執著也不執著。你要說我一切都不執著了,你執著個一切都不執著,還是個麻煩事情,這個病不能斷根,不執著這個念頭也沒有。註解裡面主要是給我們說明,配合《十地經》十願來講,解釋得也很清楚,有行體、有行業、有行相,這解釋得非常之好,簡單扼要。再看底下這一段:

  經【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這是「成熟眾生願」。離苦,因與果統統要離,凡夫只看到苦果,他想離,他不知道離因,不離苦因,那個苦果怎麼能離得了?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第一句,『悉除一切惡道苦』,我們就明瞭著重在因上,所有招來苦報之因,我們要遠離,離了因,我們就不會有苦果了,這才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等與一切群生樂』,「等」是平等,前面是離苦,這是得樂。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菩薩的宏願,也是菩薩的大行,這是真正慈悲。我們盡心盡力幫助別人離苦得樂,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要常常為眾生著想,不要常常為我著想,為我著想就做不到了,常常替他設想,我要是他我應該怎麼個做法,我希望別人怎麼幫助我,要這樣才行。所以第一個要捨我、要無我,才能夠真正的為他,有我就不能為他,無我才可以為他,才真正能夠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說到離苦要離得乾淨,講得樂的話,幫助別人得樂的話要平等,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平等,我們這個心才不失清淨,雖幫助別人,不失自己的清淨心;心不平等,雖然幫助別人得樂,自己心染污了。所以一定要生平等心,幫助一切眾生。可是在事上,當然是不會平等的,心要平等。事上為什麼不平等?有人你幫助他,他很樂意接受;有人你幫助他,他還不接受,那就沒有法子了。不接受的,菩薩想幫他幫不上忙,他不接受,不肯要你幫助,所以在事上不平等。眾生的業力、福報有差別,菩薩用心決定沒有差別,決定是平等的。

  下一句講時間長,『如是經於剎塵劫』,不是一天、二天,「剎塵」,剎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剎把它磨成微塵,一塵是一劫,無量無邊劫,數不盡的,永遠是這樣的幫助別人、利益眾生。這講時間無有窮盡,不是短時期的。『十方利益恆無盡』,這是講空間。時間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永無中斷;空間是十方,廣大無邊。所以,你要修普賢行,你要以這種心態,去為十方三世一切眾生拔苦與樂。『我常隨順諸眾生』,這句非常的重要,這是總結為什麼能做到長劫的幫助眾生?因為他修隨順眾生這個大願。『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這三句是總結長時所成就的殊勝因果,這也就是《十地經》裡面那個十願的第五,成熟眾生的大願。凡是於眾生有利益的,我們必須要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幫助他絕不為自己的利益,在幫助別人當中修到忘我,唯有忘我了,心才真正的清淨平等。諸位要曉得,有我就不平等,有我怎麼?我比別人總要高一點。所以有我就有我慢,我慢是與生俱來,不要學的,我、他,不管他哪點好,我還有個長處他沒有的,這有什麼法子?所以不會平等的。無我才能平等,有我就不平等。所以在服務一切眾生裡頭修什麼?破我執。念念只想眾生的利益,就把我忘掉了,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如果念念別人的功德,還常常想著我,那就糟了,那就永遠是凡夫,永遠不能出離六道。說老實話,我們生生世世修行,就是因為處處太愛我了,處處念頭沒有把我忘掉,所以生生世世的修行到今天還成這個模樣,到哪一生把我忘掉了,你這一生就成就了。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此地。

  有兩樁事情向諸位報告,第一樁就是明天我們圖書館舉行郊游,有參加的都已經登記了,明天早晨在這邊集合,等一下我請負責的人來給諸位報告集合的時間、地點。同時我們明天舉辦放生,今天我也跟他們去買那個鳥,我到那裡去一看,我沒有想到現在還有什麼鳥獸公司,我一看真是不得了。我想這個鳥獸公司,是專門為放生人而設置的,因為我們常常放生,他就拚命去抓鳥,我們要不放生,他們就不抓了。所以,我們現在不但不是放生,是害生,這個意義完全喪失掉了,現在是害生。所以諸位要記住,世間確實有這些人。我就想到,我有一年在台中蓮社,李老師講經,外面人拿了海龜放在我們講堂的門口,這麼多聽經的人不能不買,價錢之高嚇死人,可是人多,大家出一點就買了,買了第二天放生。到第二天晚上講經,又送來兩隻。李老師說不行不行,決定不買,你今天買了,他明天又會多抓幾隻來。為什麼?這個銷路好,馬上就能拿到錢了,這是類似於欺詐。所以你不買,他就不抓了。所以那個鳥獸公司,假如我們台北,這麼多佛教徒要不放生,鳥獸公司就倒閉了,他就不抓了,少害一些眾生。真正放生的意思是什麼?你們家庭主婦,每天早上到菜市場買菜,看到活活潑潑的魚跟鳥,你買來就放,這個是對的。這個是什麼?人家抓來要賣了吃的。他現在這個鳥獸公司是專門賣給你放生的,這個真是大錯特錯。這是我向諸位提出一個警告。所以今天我就沒有買,我看了很難過,沒有買。我們這次放生的錢不少,我就交給同修們負責。明天不參加郊游的同修,你們明天去放生,我們郊游的郊游、放生的放生,我們分兩批來進行。而且放生要注重真正放生的意義,不要搞錯了,不要搞放生變成害生,這是第一樁事情。好!謝謝諸位。

  (第三十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0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一面:

  經【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這兩首偈是重頌。就如同前面所講的,《十地經》裡面的十願,就是第八願;在本經裡面講是「不離願」,不離諸佛,不離善友,善友就是我們常講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就是與我們同修行的人,如果就狹義上來說,這是同修普賢行的人;如果廣義來說,總括了一切大乘佛法,凡是修學大乘佛法都叫做同行者,這是有廣義、狹義兩種說法。『於一切處同集會』,這首裡面一共四句,都有一個「同」字,可見這個字很要緊。如果不是同行、同會、同等、同學,那就不是不離,不離必定要有這四同。特別是這個行門,這個行門它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淨土,由此可知,凡是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人,可以說與普賢行就屬於同行,同一個志願。因此我們希望與大眾在一塊共修,「集會」就是共修。

  怎麼叫『同等』?「等」是等普賢菩薩,『身』修禮敬,『口』修讚歎,『意』包括的範圍就非常之廣,特別是指三種迴向:恆順眾生、常隨佛學、普皆迴向,都是偏重在意業,這是同等的意思。『一切行願』,前面講的十條,那是講的綱領,十條是綱領;如果就本經來看,經上一共給我們列出,像「出世間品」一共講了兩千法門,那兩千法門都是普賢行。兩千還是略說,所以普賢行門無量無邊,此地稱為「一切行願同修學」。這一首完全講的就是自己發願要修學。

  要怎麼個學法,下一首偈就說了。『所有益我善知識』,「益」是對我有利益的,這樣的善知識。什麼人對我有利益?說實在的話,沒有一個人對我們沒有利益,一切眾生對我們統統都有利益,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用心。孔夫子過去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他那裡講的師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善知識,必是必定,不會說沒有的,必定有我師。三人指哪三人?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就指的這個三人。善人他善行、善心,我們要跟他學;惡人那個惡行、惡心,我們自己要反省,我們自己有沒有。所以善人是我們的善知識,惡人還是我們的善知識。華嚴會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善財童子,他只有一個人,其余的都是他的善知識,所以他能夠一生成佛。他一生當中能夠將見思、塵沙、無明斷盡,肉身成佛,成的是圓教佛,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讀《華嚴》要在這個地方著眼,看他怎麼成就的,說穿了祕訣就在此地。我們所不行的就是,這個人是我的善知識,可以親近;那個人不行,那個他不如我。所以你成就不了,你的煩惱斷不了,你的一心不能現前,道理就在此地。所以首先我們要認識善知識,一切眾生,情與無情,都是我們的真善知識,都是我們的大善知識。

  『為我顯示普賢行』,你應當要作如是觀,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那是做什麼的?是「為我顯示普賢行」。是為我顯示我在這個境界裡面修圓滿的普賢行,你要能夠作如是觀,你就是普賢菩薩,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普賢行門在一切佛法裡面是第一個行門,是直捷成無上正等正覺的。我們念佛行門在一切行門當中也是第一行門,那第一行門比不上普賢行,這個諸位要曉得。因為念佛這個法門,第一行門,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要成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普賢行。如果我們現前就修普賢行,不但能往生,而且能證無上菩提。這末後一卷,清涼大師說過,《華嚴》關鍵,可行可寶。我們講法寶,法寶許許多多,法寶裡頭也有第一法寶,這一卷經就是第一法寶,我們要識貨。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六根接觸的六塵境界,要曉得統統是諸佛菩薩的示現。所以善財童子眼睛裡面全是佛菩薩,學生就是自己一個。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也看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出家、有在家,有學佛、有外道,那就是我們現在這個現實社會的縮影。你要說善財童子幸運,他都遇到善知識。難道你沒有善財童子那麼幸運嗎?你是遇到善知識不把他當作善知識,那有什麼法子?善財童子遇到,是統統把他當作善知識,他成就了;你是遇到,硬是不肯當作善知識,所以你不能成就。善財的長處就是這麼一點,我們不及善財童子的也就這麼一點點,這是我們要向善財童子學習的。

  『常願與我同集會』,你果然將一切眾生,情與無情都當作善知識,才能常願跟你在一起,那就不叫怨憎會了。我們凡夫,人在一起長久了,就怨憎會。善財童子沒有,為什麼?唯有常常在一起,自己才能夠廣學多聞,才能夠成就無量智慧,才能成就一心不亂。我們修一心要在境界裡修,離開境界到哪裡去修行?『於我常生歡喜心』,你自己真正在這個裡面修行,一切善知識沒有不歡喜的。所以這兩首對我們現前修學來說尤其是重要,經文裡面所講的全是事實。我們說要把情與無情當作善知識來看待已經是很勉強了,你的成就已經就有限了;情與無情確確實實是諸佛菩薩,那你就決定成就。

  佛在本經,不是在這一卷,大經裡頭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是不是?是佛。所以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佛為什麼會變成凡夫的樣子?那是佛示現的。我要能常常這樣想、常常這樣觀,我自己就成就了。怎麼成就的?你想想我在前面講的這個十願,我看這個十願最重要的一願,根本的大願,就是禮敬諸佛,那是根本大願。所以禮敬的心不能生,普賢行就做不到。你真正明瞭情與無情統統都是本來佛,我們禮敬之心自自然然就生了;不但生,而且這個心發得圓圓滿滿,一點欠缺沒有。你這一生當中不成佛,那到什麼時候成佛?當然成佛!你的恭敬心所以生不起來就是看這個是凡夫,那個也是凡夫;這個人跟我差不多,那個還不如我,你的恭敬心生不起來,你就成不了佛。我們今天在此地這一會,大家來讀這卷經,這卷經是佛法裡面第一法寶。希望同修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要把這個幾句多念念,念得滾瓜爛熟,時時刻刻在境界裡回光返照,這樣可以對治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毛病。註解也註得很好:

  疏【此即彼第八願也。謂願於一切生處,恆不離佛及諸菩薩,得同意行故。亦名心行願,願不離一乘故。】

  一乘就是佛乘。再看下面一願,「供養願」。諸位翻過來在八十二面:

  經【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這一段是講的「供養願」。所以在經文第三句是它的中心,『於彼皆興廣大供』。「大有六種」,註解裡頭有,諸位一看就曉得。第一個是「心大」,第二個是「供具大」,第三是「福田大」,第四是「攝功德大」,第五是「因大」,第六是「時大」,這八句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句,『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佛子」是菩薩,合起來就是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我們面前,時時刻刻在我們的周圍,你一定要認識;如果你不認識,那就沒法子。你要認識,你認識了,你就有福了,你認識之後你才能夠種福。

  如何種福?廣修供養就是種福。所以你要曉得供養。而供養當中,前面我們說過很多,最要緊的就是法供養。不僅僅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做比較,本經裡頭比較的經文非常之多,一切財供養不及法供養,法供養當中尤其重要的是修行供養。如果要談到「皆興廣大供」,我們看了這句經文都害怕,又聽到我剛才講,情與無情都是佛菩薩,我個個都要供養,我哪有這麼大的力量?我沒有這麼多時間,又沒有這麼多財力。那這個經讀了還不是白讀。你如果所謂見到善人,能跟他學善法;見到惡行,你就能夠內省,這就叫供養,這是真正的供養。為什麼?諸佛菩薩示現這個樣子,就是教你在這個境界裡面修清淨心,在這個境界裡面斷惡修善。

  其實整個修行法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誠敬,你看我們對善人真誠恭敬,對惡人也真誠恭敬,這是供養,修誠敬心。如果說我對善人,我對他很尊敬,對惡人,我討厭他,那你就不是供養,你就不是修行,那是凡夫,絕對不是普賢菩薩。為什麼?你在境界裡起了分別、起了執著,你打妄想,你就不是一個修行人。誠敬是基礎,用誠敬心修清淨、平等、慈悲,清淨、平等、慈悲跟恭敬是一不是二。其實清淨、平等、慈悲就是我們講的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就是三心。三心從什麼地方顯現出來?從誠敬心現出來,這就是廣大的供養。

  心大無有疲厭,『盡未來劫無疲厭』,這句是心大。他心為什麼大?心裡頭沒有界限就大了。我們這個心為什麼不大?因為心有界限。本來心很大,自己畫界限把它變小了,所謂作繭自縛。界限是什麼?就是分別。有了分別,就小了;沒有分別,這心就大了。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心,這點我們要明瞭,要牢牢的把它記住。所以,分別、執著、妄想把我們廣大的心變成今天這麼的窄小。兩個人在一起為什麼不相容?當中畫個界限我、你,這當中有界限就不能容了。去掉這個界限,盡虛空遍法界塬來都是自己。正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性就是自己的本人,就是自家的本體,所以才是「盡未來劫無疲厭」,這個話是對我們講的。

  『願持諸佛微妙法』,這個「諸佛」諸位要記住,就是我剛才講的,情與無情統統是諸佛,不但所有有情眾生是佛,連無情的眾生也是佛。每一尊佛它都示現的微妙法,蠟燭會放光,慢慢點就點完了,這就是它的微妙法;桌椅板凳擺在這個地方,整整齊齊,可以給諸位舒舒服服坐在這裡聽經,這是它的微妙法。你要細細去體會,這一切眾生坐在這裡,你看面孔的表情,喜怒哀樂,那是他的微妙法。如何能將一切諸佛微妙法,開啟我們自己無量的智慧,變成我們自己甚深的禅定,這就叫「持」。這是「願持」兩個字的說法。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中,成就無量的智慧,成就甚深的禅定。

  『光顯一切菩提行』,「光」是般若智光,「顯」是明顯的透露在外面,不是隱藏著的;換句話說,它是起作用的,不是不起作用。「菩提行」,行是行為,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方面,身是身體的動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這屬於意的行為,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都是覺而不迷,那就叫菩提行。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覺悟的行為,換句話說,他是覺悟的思想、覺悟的見解、覺悟的言語、覺悟的造作,樣樣都能夠覺而不迷。

  『究竟清淨普賢道』,這一句裡頭有因大,也包括是功德大,因為究竟普賢道是最殊勝的功德。這句所說的普賢,前面說過,有位前的普賢、有當位的普賢、有道後的普賢,這就是當位的普賢。當位普賢是等覺菩薩,所以稱之為「究竟清淨」。清淨兩個字也是因大的意思。這兩個字我們要特別注意,佛法的修學修什麼?清淨心而已。清淨心就是一心不亂,清淨心就是禅,所以佛法所修的就是心清淨。心清淨,我們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外面境界沒有不清淨的,所謂淨土。經上也常說「心淨則土淨」,淨土怎麼現前的?是從心地現前的。由此可知,大經裡常常給我們講「境隨心轉」,沒錯,一點都沒錯。

  也許諸位同修,或者有了懷疑,現在有很多人看風水,有人風水還很靈,那是怎麼回事情?因為你心不清淨,風水就很靈;你要心清淨,風水對你就不靈了。為什麼?好風水、壞風水對你是一如,這個才叫最好,境隨心轉。我們心不清淨就會被境界轉。你要不相信的話,人家讚歎你幾句,你就很歡喜,你心不清淨。他一讚歎,你看,你馬上歡喜了,你就被他轉了;他又罵你幾句,你要生好幾天氣。你就不行了,你心被外面境界轉。如果你心清淨,他讚歎你,你不生歡喜心,如如不動;他要毀謗你,你也如如不動,所謂八風吹不動,你心清淨了。清淨就不受人轉了,不受讚歎、毀謗轉了。人事轉不了,地理也轉不了,一樣的道理。你會被人轉,就會被地理風水轉,就這麼個道理;你不被人事環境轉,那個風水轉不動你。你住的那個地方是個凶宅、惡地,決定平平安安若無其事,為什麼?你不為境界所轉。

  可是你沒到這個功夫,不行,你必定受環境所轉;換句話說,你居住的地方要選擇鄰居,要好好的看風水,道理在此地,你心不清淨。心清淨就不需要了。但是清淨心相當不容易,清淨心要認真的去修學。清淨,要想得清淨心,應該怎麼辦?剛才講了,這誠敬之外要平等,你不平等,心就決定不會清淨。所謂平等,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平等了;你要有分別、有執著,那怎麼會平等?不會平的。所以要修平等心、要修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考驗你的清淨與平等,因為你慈悲,你才能接觸一切人、物,接觸一切事,在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裡面修你的清淨心、修你的平等心,叫歷事鍊心。果然到清淨,那就功夫成就了,那就叫普賢菩薩;到究竟清淨,那是把一念生相無明也差不多快捨掉了,這叫究竟清淨。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終極的目標,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盡未來劫常修習』,這一句話放在最後,意義非常的深長。你已經到究竟,究竟就圓滿了,圓滿何必還要「常修習」?圓滿就不需要了;圓滿再發心常修習,這就叫大慈大悲,做一個榜樣給別人看,還有一些沒有圓滿的人要幫助他們。這就是什麼?道後普賢,普賢已經成佛,成佛再煺回到菩薩位上,叫倒駕慈航。菩薩,也許你們坐的旁邊,碰到手臂的,那就是菩薩,你自己不認識、不曉得。菩薩什麼樣子?你去念念《普門品》,《普門品》大家念得多,你看觀世音菩薩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他就現什麼身。所以菩薩什麼樣子?你眼睛看看這些人物,統統是菩薩的樣子。為什麼?菩薩沒有一定的相,沒有一定的身,隨類化身。所以哪一個不是菩薩,哪一個不是佛?你要以清淨心來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個個都像佛、個個都像菩薩,愈看愈像。所以佛菩薩就在我們的周圍,佛菩薩從來沒有離開我們,而是我們自己不認識。

  佛菩薩大慈大悲,我們把他的意思錯會了,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心不清淨。所以諸位講修行功夫得力,就是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功夫就得力了;你心不清淨,當然不得力。心不清淨,不但經文展開在此地,你看不懂它的意思,就是註解你也看不懂;心果然清淨了,你看經每一句、每一字裡無量義。為什麼?因為佛這個言語是從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你的心一清淨,它的真實義就現前,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心不清淨怎麼能看得出來如來的真實義?所以一定要修清淨心。

  在修行裡,我要告訴諸位,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就是修這個。佛法僧,一定要把意思搞清楚,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法是正的意思,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正而不邪;僧就是清淨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三皈依就是皈依覺、正、淨,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覺而不迷;從邪知見,就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知見,正而不邪;從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就是染污。剛才我說了,人家讚歎你,你就被歡喜心染污了。心本來清淨的,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有個歡喜,那歡喜就是一物,歡喜就把你的心染污了;罵你幾句,你就瞋恚了,瞋恚是一物,也把你的心染污了。所以你心一動就染污了。如何能在一切境界裡頭如如不動,對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鏡子不動,鏡子不染,所以佛法將我們的心比作鏡子,叫大圓鏡智。你看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用圓滿的鏡子來做比喻,我們修行就修的這個。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是手段。手段儘管不同,目標是一個,就是修的覺正淨。你如果常常記得我修覺正淨,你就不迷了。當你迷的時候,一句我迷了,那就不迷了,為什麼?你已經知道你迷了,知道迷就不迷了。知道邪那就是正了,知道染那就清淨了,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自覺。所以清淨兩個字非常重要。菩薩、諸佛倒駕慈航來,他也示現的修學覺正淨,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教我們依照這方法來修學,這是慈悲到了極處。再看下面這一段,第六段,「利益願」:

  經【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這是前一首。

  經【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這一段也非常之妙。前面五段偏重在自學,成就自己。這一願,自己成就了要幫助別人,如諸佛菩薩一樣,自己修成了,自己沒事了,沒事就要幫別人。幫別人是不是有事?幫別人還是沒事。佛菩薩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他忙什麼?沒得忙,沒事,無事忙,忙無事,自在!我們眾生忙得很辛苦,忙的是有事,有事忙,忙有事,所以焦頭爛額不得自在,苦不堪言。他是忙無事,無事忙,所以快樂無比!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所以這個願叫「利益願」。

  『我於一切諸有中』,「一切諸有」就是講三界六道,通常我們講欲界有(有是有業因,有因當然就有果報)、色界有、無色界有,我們叫三有。如果再細說有二十五有,但是二十五有跟三有開合不同,裡面內容完全是一樣的。這就是講的三界六道,這是我們通常講凡夫境界,不是聖人。就是倒駕慈航到三界六道裡面來,一般講就是度眾生,利益眾生。所謂度,拿今天的意思來說就是服務、就是幫助,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就叫做度眾生,度就是這個意思。

  『所修福智恆無盡』,無盡的功德是由定慧當中生的,定就是福。什麼人有福報?有定的人,心定的人有福報,心不定沒有福。諸位仔細去想想,揣摩揣摩這個意思,定是福。所以念佛人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最大的福報,他在宇宙人生當中自己有主宰,這是大福,無量之福。因此利益眾生,實際上也是利益自己,正所謂教學相長。所以諸位一定要發心弘法利生,對你自己這個福慧的修學是有無盡的功德。這句是講他過去所修學的,「所修福智恆無盡」,就是前面五願所成就的。

  『定慧方便及解脫』,這句是講福慧的起用,我們要講兩種智的話,前面是講根本智,這一句就是後得智;前面一句講實智,後頭這一句是權智。權智就是把這個智慧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這就講到方便、解脫,解脫是自在。『獲諸無盡功德藏』,這是講果報。可見得他所修學的,他確確實實有收穫,收穫的是無盡的功德,「藏」是比喻,像寶藏一樣。「功德藏」具體跟諸位說明的,就是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無盡的才藝。再告訴諸位,這裡頭有無盡的富貴。講別的東西你們還不關心,說這個你們就很樂、很自在,你們就希望能求到,這有無盡的財富在裡頭,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我們看到《華嚴經》,你看看前面,這是最後一卷,你從第一卷看到第十二卷,大概有十一卷半的經文,毘盧遮那佛那個富貴我們想像不到,那個物質上的享受,如果你不讀《華嚴經》,憑想像你決定想不出來,你看看那個富貴,這就是無盡功德藏裡面所包含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也是無盡功德藏當中所顯現的,絕對不是假的,樣樣都是真實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可以取得,你為什麼不干?你把這個捨棄,太可惜了。確確實實能夠取得的,所以諸位要珍惜。前面三句講修因,後面這一句是果報。

  再看底下一首,這是講處所的普遍。『一塵中有塵數剎』,「塵」是講微塵,微塵是非常小的物質,我們今天講塬子、電子這一類的。大概佛經裡面講的微塵,是不是就是現在所發現的塬子、電子,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曉得,微塵是能夠在金屬裡面通過的。我們曉得,金屬密度很大,雖然密度大,但還是有空隙,在高度的顯微鏡之下看得出來,它還是有空隙,這個微塵可以在當中通過。由此可知,微塵很小很小,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佛經裡面講,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到微塵。就是這麼小的物質,那一粒微塵裡面,那裡頭東西多了,奧妙無窮,為什麼?裡面有塵數的佛剎。佛剎是什麼?大千世界。不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微塵裡頭不是一個大千世界,有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微塵數的大千世界,這個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沒有法子能夠想像的,就是一粒微塵裡面有微塵數的大千世界,這個境界在《華嚴》裡面所說的,一多無礙的境界,也就是事事無礙。大中現小我們能夠理解,小中現大我們沒有法子理解,連比喻都比喻不出來,但是它的確是事實。

  『一一剎有難思佛』,「難思」就是不可思議,一一剎中有無量無邊的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每一尊佛都在那裡說法,都在那裡教化眾生,有無量的菩薩海會圍繞。你看看那一微塵裡面真是妙不可言。『我見恆演菩提行』,他見到了,他入到這個境界了。「演」是表演,他也入到這個會裡面,也示現修普賢行。這是什麼意思?助佛教化,佛教化眾生,他到那裡去也示現幫助佛教化眾生,是這個意思。這是權智方便解脫行,這種境界給諸位說,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才行。圓初住以上就是我們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亂,這是我說最低,最低的程度。如果嚴格說起來,這個境界應當是八地菩薩,才能真正入這個境界。我們讀到這樣的經文要相信,為什麼?佛決定沒有妄語。我們想到《金剛經》上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真就是不假;「實語者」,實就不虛,絕不是虛妄的;「如語者」,如語就是與事實完全相符合,不增不減叫如語;「不異語者,不诳語者」,佛不會說大話,不會欺騙人,他講的這個境界的的確確是事實,確實是事實。

  實在很難相信,真是難相信,不得已我們可以用夢境來做個比喻,大概凡夫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那個夢從哪裡生出來、變現出來的?我們想一想,我們這個身體什麼地方能變成夢境?仔細在我們整個身體裡面、我們的骨頭裡面、我們血液裡面、我們皮膚裡面、我們爪甲裡頭、我們頭髮裡面去找去,夢境從哪裡生出來的?你仔細去找,一定有個地方變成夢境。可能變成夢境的也只是一個、二個很微細的細胞而已,也許就是佛所講的一塵之中,它能夠現無量無邊的夢境出來。夢境沒有小,一塵沒放大,在感官的世界裡面,的的確確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從這些比喻裡面能體會到一點意思。那不是真正的境界,真正境界必須要自己證得。如何證得?還是極淨的清淨心就能夠證得。所以決定不離清淨心。菩薩到這個地位,發心幫助佛教化眾生,「我見恆演菩提行」。我們現在是初學,雖然在初學,讀到這一句我們也應當起來效法,只要看到有大眾聚會在一起的時候,你能夠懂得多少,你也可以跟大家講一點,與大家來討論佛法,共同來修學覺正淨法,說明禮敬、讚歎,乃至迴向,功德利益,自利利他,這就是我們現前可以修學的「利益願」。再看後面這一段,這是第七「轉法輪願」,一共有三首:

  經【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這是第一首,第一首給我們所說的,是先說明轉法輪的處所。轉法輪就是教學,佛用這個做比喻。佛法是要流通的,佛法是要彼此互相來傳授、來教學的,就像一個輪一樣,要轉動,用輪來比喻,非常有意義。輪在相上動,心不動,輪的圓周動,圓心不動。圓周有,圓心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你們諸位想想,圓心在哪裡?圓心是非有非無。你說它沒有,那個圓是具心才有的,沒有心哪有圓?你說有,找不到。你找到那當中,你要點一點,那是點,顯微鏡看到好大的面積,點是抽象的。它真有,但是絕對沒有跡象。我們的心就是如此,心有沒有?真有。有沒有跡象?沒有。心無有一法,心能生萬法。心什麼都沒有,但是心具足一切法,正是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一樣不欠缺;「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可是你要記住,他老人家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本來清淨的。這是他自己見到這個境界了,用幾句話把這個境界的樣子描繪出來,這是他自己親證的境界。所以佛法常用輪來代表,來做一個比喻。我們學佛也就是學這個輪相,身要勤快、要動,心要清淨;身有,心要無,心要空。空這個字好,空不是無。所以經上常講真空妙有,它是一不是二,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這是事實的真相。轉法輪的處所,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是,這首偈子就是這個意思。『普盡十方諸剎海』,這先講大的世界,『一一毛端三世海』,與前面的一微塵裡面含大千世界意思沒有兩樣。

  『佛海及與國土海』,「佛海」就代表有情,「國土海」代表的無情,或者我們拿現在的話來說,佛海代表動物,國土海代表的植物、礦物,所謂有情世間、器世間。如果講到有情世間,這九法界可以講,佛怎麼也講有情?我們常講九界有情,當然不能包括佛海。可是你要記住,如果這個佛是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還是有情世間,只有圓教的佛才不是有情世間。為什麼?等覺菩薩,我們講圓教,圓教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那他還算有情。所以往生西方淨土帶業是決定正確,如果說不帶業,不帶業那都是圓教佛,別教佛都帶業。所以這個佛海,除圓教,藏、通、別佛都講得通。

  『我遍修行經劫海』,善財發心,這是普賢菩薩說,也就是教善財,實際上就是教我們,我們普遍要修行。「經劫」是講時間之長。前面講「我遍」是遍一切處,後頭經劫是遍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時都要修行,行就是行為,修是修正,我們行為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無時無處不是我們修行的道場,這個諸位要記住。從綱領上講就是你迷了,從迷修正過來就覺,從邪修正過來就正,從染污修正過來就清淨。所以迷、邪、染,這就是病,就是錯誤;覺、正、淨,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標準。必須要修成覺正淨,在一切時、一切處去修正過來。再看下面第二首:

  經【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這是輪轉的圓滿教學。這個地方我要跟大家說明,佛法的殊勝就是圓融,真正是不可思議,它是因人施教,它絕對不是用一個方法教一切眾生。如果是一個方法,那何必要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可是它有一個塬則不變的,覺、正、淨,這個是不變的。只要能達到覺正淨,這個教學就圓滿了,效果就現前了。至於用什麼方法把你從迷修正到覺、從邪修正到正、從染污修到清淨,這個方法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千變萬化,沒有一定的準則。這也正是經上佛自己所說的,佛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這個方法適合於甲,不一定適合於乙;適合於乙的,不見得適合於甲。像前面我們所讀過的,捨利弗的兩個徒弟,一個是看墳墓的,一個是打鐵的鐵匠這類的,他是個冶金的,從前打鐵這類的。捨利弗教他,一個是數息觀,一個是不淨觀,他們兩個就修不成功;釋迦牟尼佛給他們換一換,兩個都證阿羅漢。換句話說,方法不對根性,就是不契機,白費工夫,不能成就。像藥一樣,藥對了症,病馬上就好了;藥用得不對症,不但不能好,病上加病,這個麻煩大了。

  所以佛真正是聰明智慧,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辯才,這就叫圓音,就叫圓滿音。也就是說什麼樣根性的人,佛接觸了給他說什麼樣的法。所以經上常講,「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一音有許許多多的講法,我們不要講得太玄,不要講得太深,人家會奇怪,以為這神通,不可思議。什麼叫一音?一音就是無音,有音就不是一音,一音是無音。無音是什麼?一,一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什麼?誠意、真誠,真誠之心,這就是一,也正是《彌陀經》上所講的「一心不亂」那個一。從一心裡面接觸一切眾生,變現一切的言語,對你說這個法門,對他說另外一個法門,他們聽了個個人都得利益,這叫隨類說法。所以佛在世示現的,跟我們平常人一樣,沒有什麼兩樣。什麼叫神通?這就叫神通,一心就通了,你以真心待人什麼都通,你以妄心待人是處處都不通。什麼最神?誠心最神。心不誠,那叫鬼,叫鬼頭鬼腦,鬼心眼。心誠到極處,那就神了,神則靈。就是這麼個簡單的道理,沒有什麼奇怪之處。你能夠以真心、一心待人,你就靈了,你也神了;你要是用虛偽欺詐,用這些心,那就是鬼心。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首偈你念起來就有味道,你就懂得這個裡頭的意思了。

  經【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特別注意這『三世』,「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如來是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不難懂,未來佛在哪裡?我們現前所看的一切眾生統統是未來佛,未來佛就是現在佛,就是過去佛,三世一如,三世不二。如果你把三世分作三個段落來看,你不能得一心,你不能入這個境界。你如果真正明瞭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的心就清淨了,為什麼?你心裡頭沒有分別了。有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有。有沒有分別?沒有分別。這個就妙了,妙就妙在此地,正是所謂「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的要求就是覺。世間跟出世間是一不是二,覺了就叫出世間,迷了就叫世間,只有迷悟之分,並沒有什麼世出世間的界限,沒有這個,只有假名,沒有事實,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三世一切諸如來」,就在我們現前。

  『於彼無盡語言海』,你們一天到晚所聽到的,無盡的言語。你如果是會聽,那你就跟普賢菩薩一樣了,『恆轉理趣妙法輪』,它都在給你說法。說的什麼法?說的教你心地清淨。就是我剛才所講的,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在那裡說,說什麼?如果要說到經,統統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你說,我沒聽過。我聽的都是,一天到晚聽的,全是諸佛菩薩給我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都是給我講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乃至普皆迴向,就給我講這些;給我講的,像我剛才所講的,誠敬、清淨、平等、慈悲。你們不會聽,那個人在吵架。我聽的他也是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給我講的這些。你不會,你要會了,你就真正得到其中「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所以這個地方不但要智慧,要深智慧,你才能入這個境界,要不然你入不了這境界。我跟諸位講的真話,不是假話。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一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1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淨土願」:

  經【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這有兩首,這兩首如果乍看,看不出淨土的意思,你仔細觀察才真正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淨土,這與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有密切的關係。註解裡面也把這個意思說出來了,諸位一看就明瞭了。可是經文裡面,確確實實它含著有清淨的義趣在其中。前面一首是完全講的法界性,正如大經裡面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性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本體,法界性就是法界的本體。法界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大,時空所含的一切法就叫做法界。第一首裡面,也就如同我們前面所念過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這在我們初學佛的人看起來,實在是不可思議。『我能深入於未來』,「未來」還沒有到(這是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有這一句,當然也就能夠深入到過去;換句話說,過去、現在、未來塬本是一,不是三,迷了的時候好像是有三際,悟了的時候是一,一真。嚴格的來講,真正要找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是找不到的。你看《金剛經》上不是說嗎?三心不可得: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不可得,找三世也找不到,相有,理沒有;迷有,悟了沒有,佛法之所求就是求覺悟。

  底下給我們說出來了,他怎麼能夠深入?『盡一切劫為一念』。前面我跟諸位說過,《華嚴》上講的,「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把這句說過。而經的一開端給我們講一真法界,全都是講的一,一真、一音、一念,都是講的一;而我們念佛這個法門就直截了當修一,叫一心不亂。整個法界叫一真,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是所入,一心不亂是能入。我沒有照《華嚴經》講,《華嚴經》講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但是普賢行願你搞不清楚,你不曉得什麼叫普賢行願,所以我拿《彌陀經》這樣說法,你也容易懂。其實一心不亂就是普賢行願,而普賢行願最方便的一個修學法,那就是念阿彌陀佛。如果真正這句阿彌陀佛念好了,一句阿彌陀佛裡面決定圓圓滿滿包含了十大願王,普賢行願一條都不漏,你把這句阿彌陀佛念好。如果念這句阿彌陀佛,看看《普賢菩薩行願品》一條也沒做到,保證你那句佛號沒念好,你念好的時候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因為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一心不亂也是往生極樂,決定沒有兩樣。

  所以你要想到未來,或者你要想回到過去,用什麼方法?一念就行了。這在理論上講,我們能相信的,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為什麼?一沒有界限,二念就有界限,有界限就過不去,你想回到過去不可能,你想到未來也不可能。為什麼?因為你有二念、你有三念,叫三心二意,那是界限。有了界限就沒有法子通過,界限消除了,過去、現在、未來都在面前,都在現前!說深入已經是多余了,塬本就在面前,諸位要好好的去想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與十方諸佛法界不能交通,大經上常說十法界一現九隱,我們今天是人法界,人法界現前了,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其余的九法界見不到,一現九隱。如果我們生天,天法界現前,人法界沒有了,看不見了,九法界還在不在?在。為什麼它隱?因為你有了界限,你要把界限整個消除了,十法界統統現前,統統現前那就是一真法界。

  所以,我們講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講無上正等正覺,如何才能證得?一念就證得,二念就不行。我們平常講,一般人三心二意,這是講凡夫。其實講三心二意不僅是凡夫,小乘聲聞、緣覺亦如此,權教菩薩還是如此,都用三心二意。三心是講心、意、識,是講這個三心,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末那識,識是講第六識,權乘聲聞緣覺、六道凡夫統統用的這個心,叫妄心。一念是真心,一念不是妄心。什麼人用一念?實教的菩薩,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真的,真實的菩薩,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那些人用的什麼心?他用一心。換句話說,只要你肯用一心,你就是圓初住、別十地的菩薩。你還要用三心二意,你就是凡夫,修得好的也不過是權教二乘而已。由此可知,什麼叫修行?就是會用心,會用真心的就行了,那就要真修行。「盡一切劫為一念」,字面上的意思是念劫圓融,一劫時間長,一念時間短,長時間跟短時間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能入過去,他才能到未來,在時間上無有障礙,事事無礙。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一切劫,現在一切劫,未來一切劫,如同我們在過年時候所念的「千佛忏」(就是《千佛名經》),它講三千佛,過去一千佛,現在一千佛,未來一千佛。諸位要曉得,佛這種說法都是隨順眾生方便說,因為在眾生境界裡頭確確實實是如此的。佛說法如果在大分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佛依二谛而說法,就是兩大類,二谛就是真谛與俗谛,俗谛就是隨順眾生的知見來說的,真谛是隨順他自己所親證境界而說的。但是諸位要曉得,真俗不二,這是我們很難懂得的,講真、講俗我們都比較容易接受,講真俗不二這就不容易接受了。此地完全講的不二法門,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我們很不容易體會,道理就在此地。第一首就是講的「同體淨」,一多相即,念劫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諸位要知道這是我們塬來的境界,我們今天看到這是神通廣大不可思議,哪裡曉得我們的本能本來是如此的,現在搞得處處有障礙,搞得這麼可憐,應當要慚愧。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就是我們不會用心,錯用了心,用的是妄心。

  所以,我們的分別愈多、執著愈多、妄想愈多,痛苦愈多。這個我相信每一位同修都能夠體驗得到的。你分別少、執著少、妄念少,你的精神就愉快,你煩惱就少。煩惱從哪來的?不是外頭人給你的,是你自生煩惱。譬如外面人罵我,罵你你接受了,你就生煩惱,你聽了你接受,等於是他送禮給你,你接受了;你要不接受,你怎麼會生煩惱?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煩惱?你也聽到了,罵的是他,我不生煩惱,為什麼?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若無其事,罵他。罵我的時候,如果想到是罵別人,名是假名,指著我叫淨空,我的身,淨空在哪裡?你找找看,每一個細胞裡頭找不到,假名,名是假的,指著名字罵也罵不上。指著這個身體,身體是假相,四大五蘊和合的假相,身不是我,在這個身裡頭找我也找不到。所以,人家送禮你樂意接受,那有什麼辦法?這沒有法子,這是你自找苦吃;你要不接受,你就得大自在。所以你用妄心就接受了,你用真心,真心裡頭一法不立。六祖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什麼都加不上去,所以他自在。所以學佛的人要會用心。

  再看底下經文,『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這兩句就是「自在義淨」,必須自己要到一念。我們現在用的方法,用念佛這個法門,念阿彌陀佛的方法就是訓練我們一念。我們現在一下想恢復到一念,不容易,為什麼?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這個力量太強了。行住坐臥,那個妄念都會起來,你愈是不讓它起來,起來得愈多,你壓不住的,這個就是習氣。用什麼方法來恢復到一念?用這句佛號。所以這句佛號是手段,不是目的,是方法。當我們妄念起來的時候,你不要去照顧這個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該起來還是不該起來,不要理會這些,統統不理。念頭一起來,立刻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使你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也是一念,這一念是阿彌陀佛。但是這個並不是真的一念,是相似的一念,從相似這個過程才能夠證到真實的一念,真實的一念裡頭是無念的。如果我們想到無念,那無念還是一念,還是一個錯誤的念頭,不是真正的一念。真正的一念是有念、無念都沒有,不但離一切有念,也離無念,這才是一念。到一念的時候就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這是講的時間。「所有一切人師子」,這是佛,所謂人中之獅子,這是用來讚歎佛的,就是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你都見到了。諸位要記住,一念就是清淨,二念就不淨,所謂心淨則土淨,淨土願就從這兒來的。所以句句裡頭都含著有清淨的意思。註解裡頭它一句一句都解釋得很清楚,諸位自己去看。我提示給大家,就是重視一念,我們講功夫,講修行的綱領都在一念,時時刻刻不要把一念忘掉就好。在我們現階段當中,就是時時刻刻不要把阿彌陀佛忘掉,所有一切念頭統統都歸到阿彌陀佛。

  『亦常入佛境界中』,「常」是因淨,常是不間斷;「境界」是相淨。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心淨了,身就清淨,身清淨跟諸位說,你心裡面沒有煩惱,身就沒有病痛。為什麼身心清淨?身有病痛身不清淨,心有煩惱心不清淨,這是功夫,這個是事實的真相,身心清淨外頭境界沒有不清淨的,於是淨土立刻就現前了,這也是《華嚴》上給我們講的塬理塬則,境隨心轉。《楞嚴》上佛也說得很明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我們要轉境,不要被境界所轉。怎麼個轉境法?我昨天那個比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今天重復再說一遍,多說幾遍不要緊,大家要牢牢的記住,要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去轉境界,你會轉了,你就是佛菩薩。境界裡面,總有一個是順自己意思的,一個是違自己意思的,所謂順、違兩種境界,我們所說一個是善緣、一個是逆緣,總是兩種境界。兩種境界當中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六根接觸對於境界了了分明,這是增長智慧,如如不動,那就是一念,在這裡練一心不亂,這就轉境界了。這個了了分明是真的了了分明。不是說我們聽話聽得清楚、看得清楚,你所看的不見得看到真實的,你往往只看到一個粗淺的相,你沒有看到究竟相;真正能看到究竟相、圓滿相,才是了了分明。

  這都是用心的關係,因為你用一念,所以你用的是清淨心,你才能夠真正看得到。正如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講《華嚴》常常提醒同學們,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行為,我們從早到晚接觸一些人、一切物、一切事,那就是五十三參,《華嚴》把它歸納成五十三類。你不要以為善財童子很幸運,遇到這麼多善知識,我沒有遇到,其實善知識一天到晚圍繞著你的身邊,你自己不認識有什麼辦法?你沒有法子,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順境裡面,我們對於順的體相用、因緣、果報、事理,如果拿《法華經》來說,就「十如是」,你全都看清楚,這才叫了了分明。只看到相,只看到事,不曉得性,不曉得理,你不圓滿;你樣樣看清楚,這才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怎麼樣?自己如如不動,決定沒有在這個境界相裡頭起心動念、分別,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又了了分明,諸位想想那個境界是什麼?那個境界就是佛菩薩,那個境界才使我們成就無量的智慧、甚深的禅定。所以,修行就是在境界裡會不會用心。佛法就怕你著相。所以大乘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執著而已,離一切分別執著,真相就大白。所以這樣是「亦常入佛境界中」,這個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境界。你能入佛境界當中,你不是佛誰是佛?如果我們會用心,我們眼前的境界,實際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見色聞聲無一不是。前面給我們講的,一一塵中塵數佛,都在為我們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全都是事實,都在那裡為我們轉妙法輪,是我們心裡頭起心動念,自己生了障礙,把一切如來的妙法給障礙住了,自己不見不聞、如聾如癡。那要入境界,不但這一念,要保持你的一念,這樣才行。

  『如幻解脫及威力』,這句裡面有兩個意思。「如幻解脫」,這是果清淨。解脫是清淨,解脫還如幻。特別是在本經裡面,地上菩薩所證的境界幾乎統統都有個幻字,沒有離開這個幻的意思。這是給我們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相有,體無,體是空的。所以這個有叫幻有,不是真有。你要曉得一切法是幻有,你的受用就自在了。為什麼?你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你在一切法裡頭沒有得失的執著,你就不造業。你就不迷惑、不造業,不生煩惱,不受果報,你在一切法裡頭游戲神通,你自在。不是說一切法不能享受,一切法可以享受,應該要去享受,你可不能執著,你要執著,你就生煩惱。要曉得一切法了不可得,就如同什麼?如同我們作夢。夢是假的大家曉得,為什麼?因為夢的時間短,作夢的時間短,醒過來曉得我做了一場夢,塬來是假的。如果你在夢中忽然覺悟了,我現在在作夢,那你在夢中可以盡量去享受,夢裡頭得到黃金了,你也不會歡喜,為什麼?你曉得那是假的,你沒有得的觀念。夢裡面夢到一隻老虎要吃你,你也很慷慨,好,我就發個慈悲心餵餵你,因為你曉得假的,我並沒有死,就是游戲神通。我們現前的人生,實在是夢境,因為它時間長一點,你還沒有發覺到,你現在在作夢。如果你一旦要覺悟到,塬來現在這個世間就猶如夢境一樣的,你對於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也可以盡情的去享受,決定在這裡面不起執著的念頭。

  我在講席裡也常常說,我們在這個世間一切萬物,拿現在的話說,我們有使用權,不能有所有權,有所有權就糟了、就壞了。使用權真的,所有權假的,哪一樣東西是你所有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你所有的。你要說你所有的,給你說只是一個虛妄、錯誤的念頭。你認為這個東西是你所有的,其實沒有一樣,連這個身體都不是,身體也是我所使用的,也不是我所有的,何況身外之物?為了所有權爭得頭破血流,一天到晚搞煩惱,不值得,大錯特錯,那叫迷惑顛倒。如果把得失心打掉,你的煩惱可以說去掉百分之八十,煩惱去掉百分之八十,罪業也消了一大半。記住,不是說人到死了,這才曉得是一場空;其實,我們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你睡著的時候不是跟死人一樣嗎?睡熟的時候,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了,你都不知道。每天都要死一次,你還不覺悟嗎?當你睡熟的時候,你這個時候想想,哪一樣東西是你的?你所有的東西在哪裡?你已經去作大夢去了,這個現實世界你完全已經離開,你在那個夢境當中現了,這個世間隱了,就跟一現九隱的道理是一樣的。你睡著的時候夢境現前,顯了,我們這個世界隱了,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自己的。諸位常常去想想這個道理,你才能真正體會到菩薩如幻解脫,他一切受用得大自在,絕對沒有一樣他所佔有的,包括他的身體,身體也不是自己。

  什麼是自己?再告訴諸位,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法不是自己。這是太妙了,太奇妙了,這個你也不容易體會,也很難懂得。我們還用作夢做比喻,如果你一旦發現了我是在作夢,你想一想夢中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你自己?夢是你自己心變的,那夢境裡頭哪一法不是你自己?夢中有你自己,也有別人,也有山河大地,你想想看哪一樣不是自己?這個時候全心即夢,全夢就是心,心是體,是能變;夢境是所變,是相分,是現相。佛法裡面常講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講心,能變的是心,是真的,所變的夢境是妄的,真妄不二,真妄一如,入這個境界就叫證得了清淨法身。法是什麼?法是萬法,萬法就是自己。所以,到了一念、一心(這個一心講理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什麼是自身?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這是法身,法身不生不滅。

  我們哪一個都有法身,可惜你迷了法身,那個悟的人就是悟法身,迷的人迷法身。所以說迷悟不二,迷的是這個,悟的也是這個,並沒有說悟了會多一個,沒有;迷了會損失一點,沒有。你迷的時候一樣也不少,你悟的時候一樣也不多,也沒有增加一點,迷悟不二。《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講這麼一樁事情,入這個境界得大自在,解脫就是自在。「及威力」,這一句就是講的「受用淨」,威是講威德,也就能力,不可思議的能力,這個宇宙萬有沒有一樁事情你做不到的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是自性的本能。譬如我們常常讀西方淨土,《華嚴經》裡頭顯示的更不必說,西方淨土常講那邊是七寶池、八功德水,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衣食自然,想吃什麼東西,這個東西馬上就擺在面前了,這就是威力。吃完了之後,它變化掉了,也不要去洗就沒有了,吃完就沒有了,也不要去洗碗、洗碟子,用不著。

  這個道理,今天科學家叫能與質的轉變,我需要用了,把能力變成物質我來享受;我不要用了,這個物質馬上又恢復能力,沒有了,這個多自在。我們今天科學家曉得這個理論,但是不知道怎麼變法。佛告訴我們怎麼變法?一心就能變。我們現在用妄心不行,變不出來,一心就恢復這個能力了。我們今天遠一點距離要坐飛機,還要飛上多少個鐘點才能到。你看用這個一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念之間他就到達了,不需要藉任何機械,一念之間就到達了,這個地方身體不見了,那個地方身體現前了,妙,實在太妙了,速度是遠超過了光速。這說的威力,威力清淨。所以在這個裡面是無有一法而不清淨。這兩首偈可以說,把淨土的體相作用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註解希望諸位自己去看。下面一首:

  經【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這是講「承事願」,就是親近諸佛如來,或者我們講親近一切善知識,意思都一樣的。前面這一首完全講的境界,『於一毛端極微中』,這是太小太小了。前面我們說過微塵,微塵已經很小很小,在金屬裡面可以通過的。金屬我們現在講密度最大的,在這麼大的密度裡面它還是可以自由通過,沒有障礙,可見得微塵之小。極微比微塵更小,在佛法叫鄰虛塵,沒有比這個更小的。微塵再分就叫做色聚之微,色聚之微再分就是極微之微,此地就是極微之微。「極微中」,佛法常講的鄰虛塵,與虛空做了鄰居,就是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就是虛空了。這樣的微塵裡面,還『出現三世莊嚴剎』,「剎」是剎土,剎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佛的教化區,清淨莊嚴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哪裡?在極微之微的裡面,極微之微的微塵沒有放大,大千世界也沒有縮小,大小不二,這個品題就是「入不思議境界」,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我們應當要相信,這是個事實,絕不是妄語,是佛的現量境界,不是從理論上推測的,確實是現量境界。

  『十方塵剎諸毛端』,像前面所說的,那是一毛端出現的三世莊嚴剎,十方像這樣的毛端極微是無量無邊,這些毛端極微之中所現的,那當然是無量無邊的三世佛剎。普賢菩薩說他都能夠深入,都能夠參與去莊嚴諸佛淨土,像我們念迴向偈「莊嚴佛淨土」,他是每一尊佛的淨土他都到了,一個也不漏。諸位要曉得,這些都是從一心裡面所顯現的。一心是寶,世間那些財寶是假的,一心是真正的寶,應當要修一心。

  『所有未來照世燈』,「照世燈」就是指佛,佛的別號。『成道轉法悟群有』,就是這些諸佛他示現成道的時候,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示現成佛之後必定就是教化眾生,就是轉法輪。轉法輪就是教學,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教學的目的是覺悟群有,「有」就是指的眾生。眾生,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我們常講的三有。有什麼?有業因,他就要受果報。你有欲界的業因,你就到欲界去投生,受生;你色界有,你就到色界天去做色界的天人,所以稱之為群有。佛說法令三界六道一切眾生開悟,這是佛陀教學的目的。

  『究竟佛事示涅槃』,教學圓滿了,教學這個事情完畢了,最後示現入般涅槃。也許有人要問,我們這些人都還沒覺悟,佛為什麼不常住在世間,教了那些人,把我們漏掉了,他怎麼可以說是教學圓滿、教學究竟?諸位要知道,佛來這一次,當時講根熟的眾生,他的對象是那些人,那些人個個都得度了,他教學就圓滿了。我們這些人根性太生疏了,譬如我們種果木樹,我們今天到果園去採果子去,我們一看樹上哪些熟了,我們就先採它,採完,我們就回來了;還有沒有熟的,沒有熟的等下一次再去。釋迦牟尼佛當年出世的時候,住世八十年,應該得度的,就是根熟的眾生一個也不漏,統統度了,剩下我們這些生果沒熟,所以他採不去。可是雖然生的,佛還有什麼?還有正法、像法、末法,還有這三個時期,佛法還留在世間,就是經教遺留在世間。如果在這段期間當中根熟的也能得度,佛雖然不在世,依照佛的經典來修學一樣成就。

  現在根熟的人是什麼樣子?其實根熟的人看得出來,具足百分之百的信願,這個人就是根熟了。如果對這個還有懷疑,他根還沒有熟,還要等到下一次。如果今天你對佛法深信不疑,尤其是淨土這個法門,佛滅度之後真正能夠接引根熟眾生的,諸位要曉得,只有這一門,淨土法門。禅行不行?不行,其他任何法門都不行,只有淨土法門。所以佛在《大集經》裡說,末法時期淨成就。所以多少在禅宗大徹大悟回過頭來專修淨土,密宗許許多多大德也修彌陀法門,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對於淨土法門深信不疑,發願求生,這一生當中沒有不去的。只要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得度了,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度他們那些弟子那種成就沒有兩樣。不但沒有兩樣,在我自己感覺當中,比他當時度的那些弟子還要殊勝,成就還要殊勝。為什麼?那些人是佛親教才得度的,我們現在是從遺教當中也能成就,換句話說,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遠超過佛在世的那些聲聞緣覺,確確實實超過。如果你信心不足,願力不切,你就不行,你就不如人;你果然是深信切願,超過當年那些羅漢們。

  再跟諸位說明,根熟的相,他決定不夾雜、不間斷。昨天有一位老居士給我說他看到了一本雜誌,那個雜誌裡寫的六祖大師出世的那些神奇的故事,他來跟我說,要拿來給我看。我就告訴他:我不看,我也不要聽。他說:為什麼?我說:我一句阿彌陀佛就好,六祖大師怎麼回事是他的事,與我不相干。他說:這些雜誌那麼多人看?那是他,我不看,我只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不要說連雜誌都不看,我跟諸位說過了,我現在除了《華嚴經》跟《彌陀經》之外,我什麼經都不看。看多了夾雜,心已經不清淨了,還要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那不叫自找麻煩嗎?古人講得好,「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我們今天不但事少知道,人也少認識,連經我都少看了。佛的千經萬論不是給你一個人看的。你看看佛所講的一切經,都是哪個人啟請,一說他就開悟了,他就證果了。可見得一部經是對一個人的根性,不是對我們說的。

  我們在一切經裡頭,對了自己的根機,一部就夠了。有一部《彌陀經》行了、足了,我用《華嚴經》是助修,幫助我修淨土,《彌陀經》是正修,正助雙修。因為常常可以展開《華嚴經》來對一對自己的境界,《華嚴經》上說得詳細,我們知道自己功夫進展到什麼境界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華嚴經》是我們現在的淨土,你要是入了《華嚴》,現在是淨土。我們這是凡聖同居土,我住的是淨土,你們住穢土,我住淨土。西方極樂世界是未來的淨土,現在已經淨了,未來當然更淨;現在不淨,想未來能得淨土,不大容易。所以現在就要得淨土。這是給諸位說明什麼叫「究竟佛事」,佛事就是教化眾生,究竟就是圓滿。所以我們自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根熟的眾生,這個最重要。別的人有沒有根熟,那不重要。自己有沒有根熟,這一生是不是決定可以往生,我們這個身是不是在娑婆世界最後身,這個重要,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

  當你要是幫助別人,助佛弘化的時候,接引別人,你看看哪個人根有沒有熟,你也從這裡觀察,他的信心堅不堅定,願力懇不懇切,修行夾不夾雜。如果他修行真的深信切願,不間斷、不夾雜,這個人是上上根性。要修多久有成?三年一定有大成就,不要多,三年決定有大成就,有不可思議的成就。你不成就,你去檢討一下,總是信不深,或者是願不切,行裡頭夾雜,夾雜世間法不行,夾雜佛法也不行,世出世間法都不能夾雜,你才能真正成功。末後這句是總說,『我皆往詣而親近』,普賢菩薩親近承事諸佛如來,也沒有一尊空過了的。所以,這些文全都是給我們講不思議解脫境界。再看末後第十「成正覺願」,這個文一共是有三首:

  經【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這個文裡頭有「十二力」,前面九種是講的「業用」,後面三種是「結因成果」,這註解裡面有。業用,業就是事業,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行動,或者講活動,在一切活動裡面得到大自在了。第一個他有速疾周遍的能力,『速疾』是快速,十方諸佛剎土,他想到哪裡去他就到了,他有這種能力,而且還能回到過去,又能夠到將來,就是三世十方他通達無礙,而且隨念都能夠到達,可見得他活動的力量真正是不可思議。道理前面都說過,諸位要細細的去揣摩。我們今天沒有法子,我們不能回到過去,我們也沒有辦法進入未來。這是我們現在流行的口頭禅「時光隧道」,這個我們不通,他能通達,他沒有障礙,一念、一心就沒有障礙,三心二意就有障礙。這是第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

  第二是『普門遍入大乘力』,這是講法門。法門無量無邊,所以叫「普門」。無量無邊的法門他都能通達。為什麼能通達?諸位要知道,無量法門都是從一心流出來的。我們今天無論從哪個門入,入進去你證得的是什麼?就是一心。所以才說這一門通是一切門都通了。像我們這個講堂,四周圍開了很多門,不管你從哪一個門進來,你一進來之後,全都通了。門門都是通一心、一真,所以叫不二法門,哪有不一切通達的道理!為什麼要開那麼多門?方便接引。這就是佛的大慈大悲,佛不會勉強你學一樣東西,勉強學,學不好,而且是違背了佛陀教學的精神。他教學的精神,他所提的口號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果學佛學得很苦,這不是佛的教學法,那佛的教學法不高明。如果佛的教學法,教得每個人都很快樂,這個教學法高明,這好老師。雖然這個老師教我們有成就,但是我們很苦才得到成就,這老師教學法不高明。如果教得我們非常快樂,都成就了,這個教學法高明。佛是老師裡頭最高明的老師,佛法是最高明的教學法,所以有無量法門,一定教每個人修學都快快樂樂,那是真樂,不是假樂。所以,我們學佛要是學得很苦,你自己要反省,必定是這門道有點不大對,才苦;如果門道對了的話,一定是很快樂的,不會學得很苦的。所以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相同,願望不相同,意識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佛就用種種方便,一定是教你樣樣都適合,你修學起來不費力,很容易就成就了。「普門遍入大乘力」,他有這種特殊的能力。

  第三是『智行普修功德力』,我們把這幾句合起來念,『威神普覆大慈力,遍淨莊嚴勝福力』,這三句都是佛依他自己證得的境界而說法的,所謂就是隨真谛而說的,令一類眾生從這些法門裡面覺悟、開悟了。修行一定要依靠智慧,「智行」就是般若波羅蜜。什麼叫「普修」?修,前面跟諸位說過,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可以說太多太多了,但是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身口意這三方面,所以我們叫三業的行為。三業的行為如果違理了,般若波羅蜜是智慧,如果是迷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是覺而不迷,那就叫智行。一切行為都能依理智而不迷惑,那叫普修,這樣才成就功德。功德是指定慧,定就是清淨心,就是一心;慧就是樣樣都明瞭。所以這是依真谛。

  「威神普覆大慈力」,著重在慈悲,對一切眾生要以大慈悲心來對待。譬如說我們今天見到一個惡人,有同修告訴我,總是看不順眼,在這個時候你就要修大慈心,如果你要是不肯接近,換句話說,你就是不肯修慈悲心。這個境界就是教你修大慈悲心的,你果然在這裡把大慈悲心修成了,那個惡人就是你的善知識,就是菩薩,沒有他,你這個慈悲心從哪裡修起?你不能修。所以,善財五十三參裡頭,甘露火王是好凶惡的人,你們一生當中所看到的惡人,沒有善財遇到的那個凶惡。你去看看經上,甘露火王、勝熱婆羅門、遍行外道,那都是我們看了非常討厭的人,不喜歡接近的人,善財童子去參訪他,為什麼?成就大慈大悲。所以,他是菩薩,他是佛,你不願意接近他,那你就是不願意接近諸佛如來,因為你接近他,成就你自己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清淨。所以諸佛菩薩一天到晚圍繞著你,你不肯接近有什麼法子?善財所遇到的,我們天天都遇到。不是說他很幸運,我們一個也遇不到,你錯了。我們天天遇到,不認識,不知道那是善友,不知道那是諸佛如來,是《華嚴經》給我們莫大的啟示。「遍淨莊嚴勝福力」,最大的福報,最殊勝的福報就是身心清淨,諸位要體認這點。享福,心地清淨那個享受是至高無上的享受,身心清淨。遍淨的意思就更圓滿了,就是剛才講的,心清淨、身清淨,一切境界清淨,遍淨,無有一法不淨,無有一處不清淨。

  第六就是說『無著無依智慧力』,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自行化他都要無所依,才能成就圓滿的智慧。「著」跟「依」的意思是很接近的。自己修行心清淨,教化眾生心也清淨,決定不能染著。所以三皈依裡面是皈依自性覺、正、淨,這個要緊。『定慧方便威神力』,這一句偏重在教化眾生上。沒有定慧,那個方便就成了問題,佛門裡常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真的。所以慈悲跟方便都要以定慧為基礎,他有定、有慧,那個慈悲、方便就能夠攝受教化一切眾生。由此可知,定慧沒有成就,哪來的慈悲、方便?沒有。慈悲是感情用事,方便是不守法度、不守規矩,那哪叫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佛門的慈悲、方便是定慧成就之後,定慧的起用就是慈悲方便。「威神力」,威是形容,神是不可思議,也就是指教學的方法,所謂是身教言教,那個方便法不可思議。

  『普能積集菩提力』,「普」是普遍,隨時隨地都能夠修積無上菩提。『清淨一切善業力』,這都好懂。『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諸魔」在此地我要說一說。經上把魔歸納為四大類,第一個是五陰魔,五陰魔是我們本身,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五蘊聚集而成的,如果能降伏五陰魔,給諸位說生死就自在了。第二個是煩惱,能降伏煩惱魔,你的身心病苦就可以遠離了。所以,我們看到念佛人功夫好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他怎麼能做到?就是因為他已經能夠降伏一切諸魔力。生死是魔,這容易懂的。外面是天魔,天魔是指無始劫以來的冤家債主(冤親債主),你要想超越三界,他要來找你麻煩。為什麼?你過去殺了他,他那個仇還沒報,他不會讓你走的;你欠了他的債還沒還清楚,他也找麻煩,也不讓你走的。所以臨命終時冤親債主都來了,這是《地藏經》裡頭說得很清楚。所以有很多臨終的人,他看到許多親人都來了,他會說出來,所說出來的都是已經死了的家親眷屬。《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其實是不是真的家親眷屬?不是的,就是他的冤親債主變現出他的家親眷屬的樣子來勾引他,要把他帶去報復他,《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

  所以一個人在臨命終時這一招,這是決定不能欺騙人的,必須有這個能力才真正是預知時至、無疾而終,他這個捨身如入禅定。這個是真有,不是假的。我學佛這麼多年,我所看到的就有五個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的,那是真正往生,這是我們決定沒有懷疑的,五個都是在家居士。出家人往生那麼自在、那麼清楚的,我聽說最近就是廣欽法師一個,其余我所看到的都是害病,他要害病走的,魔沒能降伏得住。所以這一點我們要重視。用什麼來降魔?也是清淨心,心清淨了,魔不敢惹你。只有你自己有煩惱的時候,才會跟外頭魔兩個勾結,這才是有麻煩;自己身心清淨,魔對你也沒有法子。何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時候佛力加持,自己本身身心清淨,外面有佛加持,那當然沒有問題。

  末後這句『圓滿普賢諸行力』,普賢殊勝的因行,都能夠修到圓滿。實際上,圓滿也是一念清淨心裡頭才圓滿,心不清淨,怎麼個修法也不會圓滿。所以我們不怕,普賢行實在是無量無邊,哪一天才能修得圓滿?哪一劫才能修得圓滿?聽說經上要修無量劫。無量劫,不要害怕,此地講念劫圓融,一念就等於無量劫,無量劫等於一念。那是什麼?你幾時到心清淨了,那個無量劫都修圓滿了;心要不清淨,那還得在無量劫去修去,塬理塬則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把十願講完了,後面還有這麼多,我們看看一次能不能講完,大概講不完,恐怕還要二、三次,在我還沒有出國之前我一定把它講完,這個不能略說,因為句子太好了,句句含無量義。

  (第三十二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2

  請掀開經本八十七面,倒數第三行,「總結大願」。上面我們將十願都講過了,這一段是總結,請看經文:

  經【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谛閒大師的註解,將這十二句每一句結前面哪一願都註得很清楚、很明白,諸位一看就曉得了。大意我們在此地略說一說,第一句就是「結淨土願」,『普能嚴淨諸剎海』,「嚴」是莊嚴,「淨」是清淨,普遍。雖然每一句裡面結前面的別義,可是我們要曉得總別是一體,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修學十大願王,以及前面所說的《十地經》中所講的菩薩十願,都是嚴淨諸佛剎土的行法,向下還要詳細給我們說明。諸佛剎土就是我們自己的清淨心,所謂心淨則土淨,「普能嚴淨諸剎海」,這個意思才能講到究竟圓滿。『解脫一切眾生海』,這是「成熟眾生願」,菩薩發心要幫助一切眾生證得究竟解脫,這是菩薩的本願、菩薩的存心。如果念念不忘這個心願,那就是修菩薩道、學菩薩行,跟我們《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完全相符合。

  第三句說『善能分別諸法海』,這是「結轉法輪願」。其實此地一共說了八句,八句每一句都用海來比喻,而八句其實成就一心,一心展開來有八海的作用,你要能從這方面去體會,這個經中的義趣就很容易能夠體會得到。法輪,前面長行裡頭說過,偈頌裡面也談過。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要能夠圓滿通達,也是一心所現的,所謂心現心變,如果我們自己心果然能一,是自己所現、自己所變,哪有不知道的道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通達明瞭就是這麼個理由,由此可知,清淨心的重要。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不知道用真心,怎樣勤苦修學都無法成就;果然能夠用真心,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是現成的,法法現成,就是要用真心。

  『能甚深入智慧海』,這句是講「受持」。受持佛法目的就是開智慧,而智慧實在講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正如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說的,「本覺本有」,本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經裡頭常講的般若波羅蜜多,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是無明、塵沙煩惱,本來沒有的。這個話是真的,本來沒有的,你現在有了;本來有的,你現在沒有了,我說這個話的意思能講得通嗎?其實不通。本來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本來有的現在還是有,並沒有失掉,縱然墮三惡道,本來有的也沒有失掉。所以眾生成佛,成佛之後怎樣?不增不減。大經常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沒有得,完全是本有的。現在我們本有的好像沒有了,沒有的似乎是有,這就是迷了,迷的相。覺悟的相,那就不一樣。所以實際上只有迷悟之差,沒有得失之事,得失的事沒有,只有迷悟。所以,眾生悟了就是佛,佛要迷了就是眾生。大家聽了我這個話,就怕聽了又起執著,佛迷了就是眾生,成佛還會迷嗎?那這個佛成了有什麼意思?成佛還會迷。告訴你,成佛之後就不會再迷了,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非常詳細,成佛就不會再迷。

  第五句是『普能清淨諸行海』。前面一句是根本智,這一句就是後得智,真正能智慧顯現了,就是此地所講的深入智慧,智慧顯現了,你的行為自然就清淨了。為什麼?口之言語、身體造作都依般若智慧,不像我們現在是感情用事,情是迷,智是不迷。其實情跟智是一不是二,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情悟,就是覺悟的情,也就是不迷的情,就叫做智慧;換句話說,迷了的智慧我們就叫做感情。換句話說,情與智也就是迷悟不同的稱唿,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感情,其實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所以有很多人學佛他恐懼,這學佛的人沒有感情,不講情,沒有感情,害怕。其實給諸位說,智,換句話說,智是真正的感情。我們世間人講那個感情是完全虛妄的,假的,靠不住的,它會變。智是永恆不變真實的感情。

  『圓滿一切諸願海』。前面講修行,其實修行簡單的說就是把迷惑顛倒修正過來就行了,覺而不迷是修行的總綱領。心地覺而不迷,我們的行為決定不會有過失,也就是說不會造業,不會結業。第六句就是大願,「圓滿一切諸願海」,在本經就是指十大願王,如果通指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願也總歸到一心,一心不亂,這四願就圓滿了。所以這四願,實際上就是大菩提心。

  『親近供養諸佛海』,這有「承事、供養」,這裡頭就是有兩願,特別是對初學的人來說。像普賢菩薩,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說,華藏會上的普賢菩薩是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之後再煺居菩薩的地位,幫助佛接引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普賢我們稱他作道後普賢,他已經成道,成道之後又回頭來了,正所謂是倒駕慈航,是這樣的地位。依然還示現,示現初學的樣子,還要事奉如來、事奉善知識,還要供養如來、供養善知識,這個意思我們要深深的去體會。學佛的同修,你們這一生要想成佛,那你就得要真正明瞭佛法的義理,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如果說違背了,那你決定不能成就。

  昨天晚上我們此地清明法會圓滿,我們邀請明乘法師在此地放大蒙山施食,法會殊勝莊嚴。昨天有一位居士,是明乘法師的皈依弟子,她說她皈依明乘法師二十年了,她看到我,明乘法師就要她,「妳要拜法師」,她不肯拜。為什麼不肯拜?她的先生跟我是同班同學,好像我們地位是平等的,我不應該拜他。她見了師父會磕頭,我說妳那個師父是我的師弟。這是說明什麼?她是皈依某一個法師,她不是皈依三寶,學佛學了二十年,迷惑顛倒,很可憐,對佛法一樣也不通。明乘法師叫她拜,她就說明這個道理。還是要拜。我就告訴她,別說是你先生跟我同班同學,我那個老師周邦道居士,他是我的校長,今年八十八歲了,見到我他還要給我頂禮。那是什麼?那是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三寶弟子。不但是老師,再給諸位說,父母的兒女出家了,父母見到了也頂禮,也拜。為什麼?他是禮敬三寶,他並沒有想到那是我兒子,我不應該拜他,不是的。你們看看地藏菩薩塑像的旁邊有兩位尊者,一個是道明法師,年輕的,站在左面的;右面的是闵公,就是道明法師的父親。兒子跟地藏菩薩出家,以後爸爸拜他兒子做老師,跟他兒子學。在世俗法裡面他是他爸爸,出世間法裡面他是他的學生,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這是我們講親近,承事、供養。尤其是三皈的時候,諸位要明瞭,在佛法裡頭,不但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佛法是平等的,世出世間法無有一法不平等。為什麼?法的本體,就是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一性無二性。所以一切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在一切法裡面要生平等心,就與法性相應了。豈不聞大經裡頭常講「稱性起修」,什麼叫稱性起修?以平等心接一切人、應一切事,就叫稱性起修,性是平等的。所以三皈依諸位一定要記住,決定不是皈依某一個人,搞錯了,大錯特錯。你是皈依三寶,出家人不過是給你做證明的而已,你在三寶面前宣誓我要做三寶弟子,我今天真正發心來修學覺正淨,那是給你證明的,不是皈依他的,這點千萬要記住。

  如果你說,「我皈依某個人,某個人是我的師父」,你跟你師父統統要下地獄,為什麼?你是毀謗三寶,你是分化佛法。佛法是團結的、是清淨的,你在裡面起了染污的心,你在那裡分化佛法,使佛法彼此各立門戶,建立派系來斗爭,搞這個。一家人就不斗爭,兩家就決定有斗爭。斗诤堅固從哪來?就是皈依搞錯了。所以你不皈依還不造這個業,一皈依就要破佛法、滅佛法,干這個,你造這個罪業,這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悟,覺而不迷,這叫皈依佛;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換句話說,從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代表清淨的意思,我們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淨而不染,這叫三皈依。你們在宣誓的時候念誓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說我皈依某某法師,沒有。

  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跟他學道、跟他求學,這是可以的,這就是我們一般稱為和尚、阿阇梨。和尚、阿阇梨都是印度話,和尚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直接教導我的老師,我稱他作和尚。和尚跟我們關係最密切,我們的法身慧命就得自於和尚。所以我們對和尚的看法跟父母沒有兩樣,我們的肉身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法身慧命就得自於和尚,和尚是親教師。阿阇梨就遠一點,阿阇梨不一定是親自指導我的,但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榜樣、可以做我的模範,我們應當要效法他,那叫阿阇梨。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因此,我們求受三皈,乃至於出家剃度的師父都不重要,那都是什麼?給你做證明入門的,這個不重要。最重要就是,你要是在家,受過三皈之後,出家剃頭之後,你要找一個真正善知識跟他學,這個重要。不會說我不是他剃度的,我沒有皈依他,他就不教了,沒這個道理。他要是說,你沒有皈依我,我不教你。你不要跟他學,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他自己就不通。所以,你真正肯發心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沒有不指導的,沒有不盡心盡力來幫助你、來成就你,這裡頭絕對不會有彼此私人當中建立關係,沒有這個關係的。所以這是一定要懂得的。

  可是這個弊端,並不只在今天,今天可以說積習太深了,我們佛法才衰,佛門才斗诤堅固。我們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明朝末年人,你看他在《五戒相經箋要》(就是他簡單的註解《五戒相經》),後面就有很長一段文說明佛教的末法時期的現象,大家破壞僧團,從哪裡破壞?從皈依破壞。在家居士選一個名氣大的去到那邊皈依,「某某大德是我的師父」;而那個法師也把佛法的根本道理給忘掉了,說某宰官、某貴人是我的徒弟,彼此都是這麼說法,完全違反了佛教的教義,這個不得了。所以有許多在我這個地方來發心皈依,要我給他做證明,我都給他說得清清楚楚,你這一發心,兩條路,一個是作佛,一個是下地獄,這兩條路你要搞清楚。因為什麼?將來你墮地獄之後你不能把我扯上,我沒教你墮地獄,你自己要墮地獄,那有什麼法子?我是給你證明,你是皈依三寶的,我沒有說你皈依我。你看我給你的皈依證,後面寫「三皈證明阿阇梨」,我是給你做證明的。你仔細看看皈依證,寫得很清楚,賴不到我頭上。你們將來下了阿鼻地獄,見了閻羅王,你賴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們要護持佛法,真正依佛法修學,要曉得這個道理。別人怎麼做法我們不管,我們沒法子,管不了那麼多,我們自己要做得正,一定要如法的來修學。所以這是親近,承事、供養。「諸佛」,也就包括了一切善知識,後頭意思還非常的深長。善知識,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沒有一個人不是善知識,個個都是善知識,這個意思就深長了。前面說過,後面還會講到。

  『修行無倦經劫海』,這一句就是發長遠心,恆心、毅力。確實我們在此地看到,普賢菩薩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沒有成佛之前,他修行經歷無量劫,這是沒有話說的;成了佛之後,還煺到菩薩位次上,還要來修行,還要從頭再來,這真正是了不起。為什麼從頭再來?做樣子給我們看,所謂是身教、言教,他要做樣子給我們看;換句話說,無論成佛之前、成佛之後,修行永遠沒有中斷。就跟地藏菩薩的大願沒有兩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換句話說,地獄不空,他的修行就不中斷。我們現在修行為自己,這些菩薩們修行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但是為眾生跟為自己這個意義不相同,修行是一樣的。所以普賢菩薩在此地所示現的也是持戒念佛求生淨土,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

  『三世一切諸如來』,我們再看後面這首偈子,這是總結前面成正覺的一願,『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個前面兩句好懂,要緊的是後頭兩句。我們自己一定要發心,「供養圓滿修」就是要效法諸佛,從近的來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果我們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榜樣。阿彌陀佛怎麼樣修行成功的?這些事都記載在大本經中,大本經就是指《無量壽經》,諸位讀《無量壽經》就曉得了。他在因地裡面是個國王的身分,捨棄王位出家修行(那個時候住世的是世自在王佛),他出家發四十八願,多生多劫在修學,願願都圓滿,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末後一句很重要,我們依普賢行就能夠證得無上菩提,「悟菩提」就是證得無上菩提的意思。再看下面這一段:

  經【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科判裡頭說「願同二聖」,二聖就是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排列在第一位,以普賢為長子,以文殊為庶男,庶男就是次子,好比佛的兩個兒子,這都是比喻。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實行。所以,我們看它這種排列,就曉得《華嚴》是重在實踐。但是實踐要依智慧,不能離開智慧,換句話說,要把文殊師利所表的大智慧,圓圓滿滿的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普賢。所以它是重實踐,重現前的受用,學了現前就能夠離苦得樂。我們發心學佛就要以這兩位菩薩做榜樣,兩位菩薩都是自己,一個就是自己的智慧,一個是自己的修行、行持,從行持上來說就是普賢,從智慧上來說就是文殊師利。『一切如來有長子』,「如來」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法身本體,法身本體起作用就是菩薩。所以佛代表本體,菩薩代表從體起用,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切如來就是指的我們自己,就是指的一切人,一切人的本性,起作用第一就是用普賢菩薩來代表。『彼名號曰普賢尊』,「普賢」的意思前面都曾經說過。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行持要與菩薩一樣。你要問,怎麼樣才能跟菩薩一樣?你就要讀誦這卷經,這個是最低限度的,要把這卷經裡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都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你就是普賢菩薩,你就是普賢行了。當然靠這一卷,實在講它的意思是圓滿的,沒錯,可以說與整個《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兩樣。我們不能說八十卷經比這個多,這一卷比八十卷少,不能這樣說,裡面所含的意思是不增不減,八十卷說得詳細,這一卷說得簡單,這一卷展開就是八十卷,八十卷濃縮就是這一卷,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沒有時間讀大經、讀《大疏》,我們最近此地印的《別行疏鈔》,這一本就非常之好,要細細的去研究,才能夠體會經中的奧義。將這些義理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我們的智、行就完全與菩薩相同了。智,剛才跟諸位說過,智就是感情,是理性的感情、不迷的感情就是智慧,行為就跟菩薩沒有兩樣。

  『願身口意恆清淨』,一個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的人,他的身語意當然清淨,身語意清淨就是身心清淨。身心清淨,下面講境界就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境界清淨。『如是智慧號普賢』,這是簡單給你解釋這就叫「普賢」,身心境界無一不清淨就叫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我們修行可以說這是總綱領。用什麼方法來修?本經文殊教善財就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什麼佛?就是念阿彌陀佛。你們看看念佛譜前面那麼長的序文裡頭所寫的,你就可以覺悟到,文殊教善財念阿彌陀佛。我們今天修的法門,念佛求生淨土,就是文殊、普賢他們所用的唯一的妙法。我們果然念佛,這個心定在一心不亂,與普賢行沒有兩樣,完全相符合了。註解諸位自己去看,谛閒法師註得很好。再看底下一段,「雙齊二聖」:

  經【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

  這是第一首。

  經【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這是第二首。

  經【文殊師利勇勐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註子裡頭說:

  疏【文殊表解,解發願故。普賢表行,能起行故。】

  這在《華嚴》他們所代表的,這個意思是以解為願而修行。如果不理解,我們的願是靠不住的,願是建立在信解的基礎上,如果信解要是有錯誤,那個願就不真實;而行又是以願為基礎,願為前導,願在前面引導你修行。一個有大願的人,跟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他在基本觀念上就不同,必有大願才能夠修大行。世出世間法都一樣,沒有大願的人,教他修大行,難,太難太難了,這個事情是勉強不來的。所以,你看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頭,總是勸勉我們要發大願。

  我們在歷史上能夠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故事,張良他在國家遭大難的時候,他是戰國時候的人,戰國的後期,所謂戰國七雄,他是韓國人。韓被秦滅掉了,他想報仇,報仇怎麼個報法?找些刺客準備去刺殺秦始皇,結果沒刺中。很僥倖的,他自己能夠逃出秦始皇的掌握,沒有被逮捕到。這種是匹夫之勇,這個做法是錯誤的,不是大勇。所以他以後遇到黃石公,黃石公給他的兵書,其實那個兵書並不是很重要的,而黃石公的折服他,那才是一個關鍵的地方。他是貴家公子出身的,有學問、有才華,黃石公那時候以最傲慢的態度、最無禮的態度對他,他還能忍得住,所以說孺子可教。如果說不能忍,黃石公就不理了,也完了。《金剛經》裡頭佛教給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其實黃石公教給他什麼?就是教給他忍辱波羅蜜,凡事能忍就能成就。可是真正有大志的人他才能忍,為什麼?他不計較這些小節,他不計較這些,他要留著寶貴的身心去辦大事,不能為這個小事情損壞了自己的身心,不值得。佛菩薩要立大志,要救度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當中當然有許許多多剛強難化,我們遇到要能夠忍受得了,不要與他計較,與他計較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

  真發大心,真有人來考驗你。前面我們不是念過嗎?捨利弗是小乘,迴小向大想學大菩薩,忉利天主就變現一個人來試驗他,就問他你行菩薩道,我今天要化緣,化個藥引,要一個得道阿羅漢的眼睛。他給他一折磨,他馬上就煺心了,菩薩道難行,算了,我還是當小乘去,這就是受不了。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一段,歌利王割截身體,那個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薩道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那也是遇到一個不講理,無緣無故的被割截身體凌遲處死,刀一片一片的割肉,把你割死。菩薩不動心,沒有動一念瞋恨心,他的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所以他倒過頭來禮敬歌利王,為什麼?不是歌利王這樣的試驗,他自己不曉得他的忍辱波羅蜜圓滿了,等於說他考試,經過他考試,滿分畢業了,這個科目畢業了。所以歌利王是忍辱仙人的第一大善知識,沒有他不能成功。你看我們在《法華經》讀到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對他非常之稱讚,他要沒有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那麼快成佛,要多謝提婆達多的幫忙,大善知識。所以這些地方我們一定要能深深的體會得到。

  所以行一定要依大智、大願,才能夠圓滿成就。所以自己總要把觀念糾正過來,世出世間一切人、一切法無有一個不是我的善知識,就像《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一樣,我們這一生一定成佛,一定成就。因為你的心行跟文殊、普賢沒有兩樣,經上常講根熟,圓頓根性,根熟的這種善根,那你就是!你能念念都是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法、這樣做法,你就是圓頓根性,而且你就是現在成熟的人,你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是實報莊嚴土,不會在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不會的。我們希不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夠生實報莊嚴土?所以要生實報莊嚴土,這一卷經就得下功夫,《彌陀經》幫助你往生,這一部經幫助你提高品位,幫助你上品上生。所以,念佛你就曉得,不聽經不行,不讀經不行。

  所以我出國這個期間,希望我們圖書館每個星期有兩天,就同樣這個法會在一塊念經,像我們這幾天誦經一樣,念一次《彌陀疏鈔》,敲著木魚念,念一次《別行疏鈔》,這兩個本子就夠了,每個星期念一個半鐘點。念的時候,前面也像講經的儀式一樣,三稱釋迦牟尼佛、開經偈,念經,念完之後,念迴向偈,不可中斷。你在家裡面念,一個人有的時候提不起精神來,大家在一起念,在一起念非常非常之好。念經功德很大,念熟透了會開悟,以後我回來再講就不一樣了。以後我回來的時候再講,我要講《別行疏鈔》,《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我想我回來的時候也都印好了,大家念熟了,聽講就不一樣了。現在你聽講,聽這麼多遍都不開悟,就是你不熟,你要是念得很熟的話,你聽講哪有不開悟的道理!所以要好好的念。意思明瞭,這個文就不難懂了。

  『我為遍淨普賢行』,「遍」是周遍,清淨莊嚴的普賢行法。實際上這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從早到晚待人接物,就是這些。『文殊師利諸大願』,文殊師利的大願也是求生西方淨土。『滿彼事業盡無余』,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菩薩事業。『未來際劫恆無倦』,這是普賢菩薩的精神,你看十大願王每一願都是無有疲厭,不疲不厭。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在一切行持當中成就自己無量功德,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禅定,在佛經裡面叫三昧,就是禅定,也就是一心不亂。『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前面兩句是自己的成就,成就自己的功德,後面兩句是教化眾生。在一切行持當中,這講「安住」,一切行為當中;「了達」就是不迷,決定是覺而不迷;「神通」就是示現的能力幫助別人,能夠利益他人。

  『文殊師利勇勐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這一首說出自己的願望,我們要同文殊之智、同普賢之行,將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善根,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常隨佛學,常隨二聖來修學。

  經【三世諸佛所稱讚。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這一段是「結歸回向」。這一首偈,首先給我們說出菩薩行願不可思議,是三世諸佛如來之所稱讚。如果我們將它合在《彌陀經》上看,這意思就更為顯明,《彌陀經》後面六方佛讚歎的一段。所以那個經經題就給我們明白顯示出來,《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跟此地所講的『三世諸佛所稱讚』是一樣的說法。『如是最勝諸大願』,這是總結以前,如果狹義的來說,就是指迴向,結前面迴向;廣義的來講,是結前面講的十大願王,總結這個意思。『我今迴向諸善根』,「迴向」跟發願有點不同,前面說過,發願是你還沒有修可以發願,迴向必須自己已經有修學了,我才能拿東西迴向,我要沒有修怎麼迴法?自己一定修了,修了才能迴向。所以迴向跟發願意思有一點不同。

  這就是像前面所講的十大願統統都修了,修了把這些功德全都迴向三處,這個意思就是絕不執著。不迴向行不行?不行。怎麼不行?不迴向,你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你要記住。如果兩個統統都修普賢行的,不迴向的人要求生西方就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這一迴向,就是實報莊嚴土。為什麼?因為凡聖同居土裡的人有我執、有能所;實報莊嚴土裡頭不但我執沒有,法執也破了,沒有能所,所以它不一樣。不迴向,功德據為己有:「這我修的功德怎麼可以給別人?給了別人,我就沒有了」,處處還為自己著想,我執打不破。所以,迴向就是破我執、破法執,提升自己的品位,這個自己一定要明瞭。因為我曾經聽人告訴我,他說學佛不能迴向,還來勸我。他說法師,你很懂得經教,你每次講經都迴向,這個不行,迴向之後你自己一點功德都沒有了。我就跟他說,是,我不要功德了。我說,大家有功德就好,我不要功德,大家都成佛,我願意下地獄。他沒話說了,他很關心我,我謝謝他,我說大家好就好了。所以一定要迴向,他說的那個說錯了。底下這一節比較長,恐怕我們時間不夠,大概講不完,我們念一念好了。十大願王偈頌,到此地可以說是一個段落,前面長行文的意思都已經說盡了。以下就是「頌顯經勝德」,特別讚歎這部經殊勝的功德。

  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這是普賢菩薩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一段文。求生淨土,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必定要先淨心,心淨則土淨。這就是經文裡所說的蓮花化生,蓮花是表清淨的意思,它代表染淨二邊都不染,這才叫真正的清淨。如果你住在清淨上,離染住淨,那個淨也是染污,必須染淨二邊都不住,叫真淨。蓮花根生在泥裡面,泥代表染;根上的莖,在水當中,水代表清淨;花開在水的上面,代表染淨都離了,這才叫真正的淨。喜歡清淨錯了,也是墮到一邊去了。當然喜歡清淨比喜歡污穢要好一點,可是還是不淨,必須染淨雙離才是真正清淨。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蓮花表法的義趣。這是講修因,因圓果滿。這個下手的功夫可以身心兩方面同時。但是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有的人先從身下手,就是從戒律,行。為什麼?外面境界能影響我們的心理,凡夫心隨境轉,有好的環境就好修行,這對初學人來講是有利的。有一種人,他從心境下手。所以,一般二乘聲聞、緣覺多半是從環境上下手、從身境下手,嚴持戒律,找個清淨的蘭若,清淨之處修行。菩薩,尤其是圓實菩薩,就是圓教、實教的菩薩,他們下手是從心境下手,所以他持的戒叫心地戒品。這就是入門兩種不相同的方式,但是都能夠達到目標。心淨,身、外面境界沒有不清淨的;身淨未必心淨,還要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來修心淨,必須心淨了才能成就。如果身心不清淨,諸位要記住,念佛不容易往生。

  同時還要記住,人命真的是無常。我有個老朋友,這一、二年身體不好,住在榮民醫院,我回來之後就打個電話給我,要我去看看他。正好我另外也有個朋友,從外國回來,他也住在榮民醫院,我聽說他們兩個住在一起,順便去看看他。前天去看了一次,今天早晨他的女兒打個電話告訴我,她的爸爸已經過世了。我說什麼時候?她說就是你看他的第二天。我去看他,我們還談了很多話,想一想,他還滿有福報的,沒有什麼病苦。他覺得他在榮民醫院費用太重了,還要拜託我去找鄭居士替他想想辦法。說了很多話,哪裡想到第二天就走了,人命無常,我一點都沒有看出來他要走的樣子,沒看出來。他雖然對佛法有信心,但是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在醫院裡還看傳記文學,我帶了幾本經書,他大概沒有看,他就走了,送他幾本書沒看就走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所以《地藏經》上常勸我們,「聞健自修,分分己獲」,功德利益全是自己得到。我們現在耳目聰明,身體健康,要認真努力來修學,不可以把大好光陰白費,要知道世事無常,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這個要明白、要覺悟。小註裡頭說:

  疏【首句願我,改是人,則彌顯矣。】

  『願我』,普賢菩薩自己說的,實際上他用這兩個字也是非常好,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普賢菩薩都往生淨土,我們怎麼能不去?如果把「願我」要改成「是人」,好像意思就更明顯。是人就是什麼?依照前面方法修行的人,換句話說,人人都有分,『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世界,那是講依照前面修行的人。所以它這兩個字不同,意思不一樣,我覺得這個意思也非常之好,他老人家給我們做個樣子,來警惕我們。必須依照前面方法來修行,在臨命終時才沒有障礙,才能夠與佛感應,西方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前來接引。「即得」,即是見佛的時候,這就跟著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一絲毫障難都沒有,依照前面這個方法來修。註子裡頭還有句話說得很好:

  疏【不生華藏,願生極樂。】

  這很有意思,他為什麼不生華藏世界,他要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普賢菩薩勸華藏世界那些諸菩薩們,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是指圓教初住、二住、三住、四住,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位,等覺,四十一位,統統都到西方極樂世界,莊嚴之極。到西方極樂世界干什麼?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去干這個事情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三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3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面第四行:

  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這一段是顯經殊勝功德裡面第一個小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的果報。上一次跟諸位提到過,文殊、普賢尚且發願,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也許有許多同修們認為,十方淨土無量無邊,為什麼偏偏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佛在大經裡面也說得很多,比西方世界還要莊嚴、還要殊勝、壽命還要長遠的多得是,為什麼偏偏要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生西方極樂世界行不行?這都是很重要的大問題。諸佛國土雖多,如果沒有緣你就去不成,佛門裡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阿彌陀佛與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有緣分,這一點我們要明瞭,緣是特別的深厚。前面也提到,註解裡面講有四個意思,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與我們世界眾生普遍的有很深厚的緣分,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修行一定要有個目標,心必須要繫在一處才會有成就,像《遺教經》裡面佛開導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修行,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要專心。說西方淨土就是教你專一處,把心專注在一處,這樣才容易成就。第三個理由是西方極樂世界並沒有離開華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在華藏世界的裡面。第四個意思,哪裡曉得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師!諸位要曉得,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個人。在《華嚴經》裡面,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法身,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都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所以我們的本師在我們娑婆世界化個身來教化我們,他的名字叫釋迦牟尼;西方極樂世界,他又變化個身到那裡去,叫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就是本師。西方有四土,我們娑婆也有四土,可是娑婆跟極樂比較,極樂的的確確比我們這裡要殊勝得太多。所以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肯相信、肯聽話,照辦,那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

  再說,眾生在娑婆世界,這是穢惡之土,尤其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謂是末法的時代,斗诤堅固,可以說穢惡之極。也就是說明,娑婆世界的淨土,我們已經迷失了,迷得太深了,執著很不容易捨掉。現在在這個華嚴會上,普賢菩薩以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善巧方便來引導我們發願求生淨土。所以我們特別要注意這個第一句,『願我臨欲命終時』,普賢已經是等覺菩薩,當然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我法二執都盡了還稱「我」,這個稱唿是方便說,是隨順眾生說,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並不是他真正有了我見、有了我執,那你就看錯了。這是為了說法方便起見,不得不隨順眾生說個我,這是無我之我。臨欲命終這個時候,是我們一生關鍵的時刻。諸位必須要記住,好死一定就好生,來生好;不是好死,來生問題就嚴重。所以我們要看一看臨命終的人,看他那個相,就能判斷他來生是在三善道還是在三惡道,這個不難看出來的,稍微留意都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求個好死,好死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實,預知時至,那沒有死。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要曉得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死了去不成,活著去的。你看他活的時候看到佛來接引他,他自己跟佛走了,這不是活著走的嗎?哪有死了走的。這是我們世間人稱之為臨命終時,我們在一生當中只有這個是最要緊的,其余的都不要緊。所以我們修一切福德都要迴向在臨命終時是預知時至,如入禅定,見佛往生,我們要求這個福報,其他的福報統統不求。

  念佛求生淨土,諸位要記住,有障礙就不行,所以說『盡除一切諸障礙』。而除障礙,假如說到臨命終的時候再來除,恐怕來不及了。什麼時候除?現在就要除,時時刻刻要除,念念之中要除,要懂這個道理。除什麼障礙?第一個要除貪瞋的障礙,悭貪的障礙、惡業的障礙、瞋恚的障礙、懈怠的障礙、散亂的障礙、愚癡的障礙,這就是六波羅蜜對治的,這些統統是障礙。所以祖師大德常常教我們念佛人要放下身心世界,提起名號,就是這個道理。要把這些拉拉雜雜的東西統統放下,因為有障礙就不能往生,這是要記住的,臨命終時來除決定除不掉。

  再其次要明事理,世出世間一切事、一切理要清清楚楚,明白事理,正念就現前。為什麼我們的正念不能現前?就是對於一切事理的真實相不明白,不明白就免不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去搞這些。其他的法門,大家曉得,它修學的順序是信解行證,必須先要理解然後再修行,理解好像認識路,我先認識路然後我才走路,可見得這個相當重要。這個法門,淨土法門,它不必先解後行,它怎麼樣?它是解行同時,所謂一面修行,一面求解,不是說不要解了。你要說我只要老實念佛,我不要讀經、不要去聽講,行嗎?不行。為什麼?你看看我們歷代的祖師,淨土宗的祖師,他們這些著作,拿近代的印光法師來看,你看看他老人家的《文鈔》,他世出世間法都懂得,沒有一樣他不知道,他是個標準的老實念佛人。而且還告訴諸位,他絕不間斷也不夾雜,專修淨土的,他樣樣都懂得,為什麼?他在一切事理上才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是正念現前,這樣的人求願往生,他的品位決定不低,總是上品上生一類的,這是我們要求的。如何明達事理?給諸位說,不僅要讀經、要聽講,而且還要求感應,不求感應不行,誠心誠意的求感應,要至誠感通,這樣才能辦得到。

  所以,我們要想除障礙,首先要除六弊,就是六種毛病,剛才說了,六波羅蜜所對治的,布施對悭貪、持戒對惡業、忍辱對瞋恚、精進對懈怠、禅定對散亂、般若對愚癡,把這六種大病、大障礙,要去除。這六種障礙,實在上講,都是從我執而生的,所以要先除我見、我執。果然無我見、無我相,那一切障礙都空了,就像《心經》上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可是諸位要曉得,這不是初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初學人怎麼辦?擇善固執。你的執著打不破,打不破最好執著善,不要執著惡。真正能把執著打破了,善惡二邊都離開,這當然是最好的。實在辦不到,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擇善固執。擇善固執裡頭有個最善的。所以大家不要害怕。要想破我執實在是難,佛經裡面講小乘人破我執,譬如四十截流,那個四十怎樣講?瀑布,四十裡寬那麼大的瀑布,你能一下把它止住,叫它不流了,諸位想想,這多難!佛講凡夫破我執那個困難就像這樣的,不容易,實實在在不容易,因此你就要懂得擇善固執。哪一法是最善?孔老夫子教我們「止於至善」,至善是最善的,再沒有比這個更善了。至善是什麼?跟諸位說,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念念心裡頭有阿彌陀佛,那就是至善,這個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因為這句佛號決定能夠幫助你出三界,出了三界之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破我執、再破法執。

  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首先就佔了兩個大便宜。第一個是壽命無量,不害怕了。佛經裡面說修行要三大阿僧祗劫,那小事情,算不了什麼,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無量壽。無量是個數字,不要說多,就一個無量,一個無量是多少個阿僧祗?給諸位說,阿僧祗個阿僧祗叫一個無量。這就夠了,三個阿僧祗就成佛了,你想想看,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怎麼會不成佛?沒有這個道理的,決定成佛。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佔個大便宜就是壽命無量,是阿僧祗個阿僧祗劫的壽命。第二個大便宜,你能夠一天到晚親近諸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法子,到那裡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什麼時候想見他就見他,絕對不用安排時間的,沒有那個道理。我們現在譬如說有些大法師,他很忙的時候要接見,預先還要打電話通知,安排時間,多麻煩。西方極樂世界不必要,為什麼?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化身,他同時可以能夠接見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他有這個能力。不是一個一個來,同時來,每個人看到阿彌陀佛單獨見我,都是這樣,都是這麼樣的親切。你見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天到晚都可以陪著你一塊修行,這個好事到哪去找!所以,我們明白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的殊勝,念念當中不要把阿彌陀佛給忘記了,什麼都可以忘掉,就是不要忘了阿彌陀佛;什麼都可以不要去念,就單念阿彌陀佛,就決定成功。我們修行以念佛為主,其他的是助修,正助雙修,這點非常非常的重要。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這是講佛來接引。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緣成熟了,佛都來接引。所以我們求往生的人不要疑慮、不要懷疑,不要在那邊顧慮,到時候佛不來,我怎麼辦?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我到哪裡去找去?你要有懷疑,麻煩了,阿彌陀佛想接你也接不成,為什麼?你心亂了。我們之所以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是一心不亂,它就能感應道交。所以決定不疑,絕無顧慮,到時候佛自然來告訴你,來帶你一道去。這是第一首說他往生的情形,以及往生的條件,這個很重要的。

  第二首說他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個了不起!像前面所講的十願,十願我們在此地很難圓滿,不容易做到。我們講的圓滿,實在講是理論上的圓滿,事上我們決定做不到,沒有法子圓滿的。可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事也做到了。所以《華嚴經》所講的事事無礙,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如此,事事無礙。『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這是自行化他的成就。「一切圓滿」是指本經前面所講的十大願王,或者前面重頌裡面講的別顯的十願,就是十地菩薩所修的。未斷之惑這個時候斷盡了,未證之真這個時候也圓滿證得了,叫圓滿盡無余,因此才能夠「利樂一切眾生界」。自行圓滿一定是幫助佛接引眾生,特別是接引與你有緣分的人,那是特別容易攝受的。像我們在《西方確指》裡面所看到的覺明妙行菩薩,他對那八個人是因為過去生中在一起念佛,在一起修道的。他往生了,看他們已經在輪迴轉世轉好幾次了,但是他們還是有同樣的善根,還能夠聚集在一塊念佛,他來度他們,說出過去生中的因緣,這裡頭特別有一分親切的感情在裡面,所以這些人統統得度了。這就是利樂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第三首說『彼佛眾會鹹清淨』,「佛」是阿彌陀佛,「會」是蓮池海會,清淨莊嚴。怎麼清淨法?因為每一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一心不亂,可以說那個世界是無比的莊嚴。『我時於勝蓮華生』,這個往生的人他生到那個地方,是生在最勝的蓮華之中,所謂最勝的花大、光色鮮明。為什麼?你想想看,普賢菩薩(等覺菩薩)求往生,當然是上品上生,這個蓮花是最為殊勝的。所以一生到那邊就是花開見佛,不必等候的,這是最為殊勝的。所以一到那裡去就見阿彌陀佛,『無量光』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無量光、無量壽。『現前授我菩提記』,見佛,佛就給他授記。

  授記,諸位要曉得,這是絕非等閒。授記什麼意思?就是告訴他,你將來在什麼地方、哪個世界成佛,就是預先給他說明,你再有多久到哪個世界成佛,以及那個世界的狀況,成佛教化眾生的概略情形,都可以預先告訴他,這叫授記。普賢菩薩如是,我們到那個地方去也是這樣的。但是我們不是說一到那裡就能夠見佛授記,那還不行,到那裡還有一段的時間。這個時間之長短每個人不一定。到什麼時候佛才授記?要念到理一心不亂,要生到實報莊嚴土,佛才給你授記;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裡面,佛只是講經說法來教導你,沒有給你授記。但是你有機會可以參加許多那些地上菩薩授記的法會,你可以常常見到,常常去觀禮。自己要等到哪一天去授記,這要靠自家努力了。所以我們要想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要高增,一定要斷煩惱、要除習氣,為什麼?我們障礙就少,障礙少品位就高,這是一定的道理。心量要廣大,要清淨平等,你往生品位一定是高增。

  『蒙彼如來授記已』,末後這是講他教化眾生。佛授記之後,他就能到他方世界去教化眾生,當然這個時候是決定沒有問題,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可以現什麼樣的身分,隨類化身。所以說『化身無數百俱胝』,「俱胝」也是個大的數字,通常我們講億,無量的百億,這是說菩薩的能力,他能夠化身。『智力廣大遍十方』,這個地方的「智力」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十種智力。我們前面也都曾經跟諸位說過,菩薩也有相似的十力,沒有像佛那麼樣的圓滿,但是等覺菩薩與佛的十種智力可以說是非常的接近。由此可知,菩薩的智慧無量無邊,菩薩的能力無量無邊,這樣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普利一切眾生界』。

  此地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這個註子註得簡單,所以註解可以互相參考來看,慈舟法師的《普賢行願品親聞記》,這一段就註得相當的詳細。有的地方這個本子詳細、那個本子簡略,那個本子簡略、這個本子詳細,大家可以互相參照來看,互相參考來看。慈舟法師註的那一段,這裡面意思非常之圓滿,容易理解,有事有理。譬如講到「面見彼佛」,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理上講就是自性佛,明心見性就是登彼岸見自性佛,住常寂光淨土,常寂光土是身土不二,就是法性身、法性土,這是從理上說,理事不二。所以學佛的同修,最要緊的就是對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心,我這一生當中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決定往生,決定作佛,要有這個信念。別的事情可以謙虛、可以客氣,這個事情不能謙虛、不能客氣,自己對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心。再看下面一段:

  經【乃至虛空世間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這一科是「總收行願無盡」。『乃至』,這是超略之詞,我們曉得,虛空世界是無盡的,「乃至」就是假使虛空世界都盡了,我的願還是無盡。『眾生及業煩惱』,這也是無盡的。前面虛空世界是講的環境,是講器世間;「眾生及業煩惱」,這是有情世間,有情、無情世間統統都有盡時,我的願無盡。這點也實實在在我們必須要效法的。所以諸佛菩薩是無盡的悲願,利益一切眾生。既然講利益眾生了,當然決定不會有損害眾生的。是利益眾生,怎麼可能有損害?損害跟利益恰恰是相反。所以佛菩薩決定不會惱害眾生,不但不害你,假如他所作所為叫你生煩惱了,佛菩薩都對不起你,可見得諸佛菩薩真正是慈悲至極了。可是你要記住,如果你在修學的階段當中,他故意來找你麻煩,叫你生點煩惱,那是常有的事情,那也是大慈大悲。你不修,沒有學佛,沒有皈依,他絕對不會找你麻煩的,不會叫你生煩惱。你要是皈依、學佛了,常常來找你麻煩,為什麼?幫助你修行,他要來教化你。好像你們學校老師,特別是做訓導主任的,一天到晚找學生麻煩,看你不是他學校的學生,他對你很客氣;你是他學校的學生,他就常常找你麻煩,常常要管你。諸佛菩薩也是如此。所以那個找麻煩,天天來管,那就是大慈大悲。我們在各種境緣裡面去鍊心,鍊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誠敬心,就鍊這個,這就叫佛心。再看底下這一段:

  經【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這一段是「追頌校量聞經德」。第一首「能校」,後頭的註解寫得很清楚。這是說明普賢十大行願功德殊勝,我們將聞經的利益來做個比較。十方所有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我們用眾寶來莊嚴、來供養如來,以最勝之安樂布施天人,這個功德太大太大了;而且不是一天、二天,他修多久?『經一切剎微塵劫』,這時間沒法子計算。一個佛剎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要把它磨成微塵,這個數量有多少?就沒法子計算了。一個大千世界的微塵都沒法子計算了,何況是一切剎,恐怕連諸佛菩薩都算不盡,別說我們了。這就是講的長遠之心,他是這樣的供養、這樣的莊嚴,他的福報,你想想看有多大,這是我們做不到的。雖然做不到,看看底下這一首,我們也能辦到:

  經【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超過前面,現在就問你肯不肯干了。前面像修這種布施供養的功德的確不容易,那要多大的福報!這就是財布施不如法布施,財供養比不上法供養。後面講什麼?依教修行供養,這個福超過前面所說的。但是這一段裡面有很重要的意思,必須要跟諸位說明。首先你要真正能認識,這一本經裡面講的十大願王它的重要性,它是整個佛法的大根大本,決定不能夠忽略了。《華嚴經》在整個佛法裡面稱之為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好像一棵樹一樣,《華嚴》是根,本就是它的主干,那一根干,其余一切經那是枝枝葉葉,離不開根本,從根本生的,它是根本。所以你對這部經得認識。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中國、外國,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的法,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剎土諸佛如來他的佛法,都是從《華嚴經》生的。所以《華嚴經》,不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法,是一切諸佛的根本法,你要能把這一點認清楚。所以十大願王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根本法的總綱領,這個十條。所以這叫『勝願王』,最殊勝的願王。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這個不能成佛是講圓教佛,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你不修這個法門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你能成正等正覺,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認清楚的。

  因此這個法門你有緣聽到不容易,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諸位雖然沒有機會聽全經,你能夠聽到幾句也了不起。幾句,好像什麼?碎身捨利,捨利子一粒一粒的。全經,好比是全身的捨利,那留的肉身,全身;一句、一偈就是碎身捨利,無比的寶貴。諸位今天有緣能夠聽到了,可是你所得的利益符不符於經中所說?這個很難。為什麼?聽是聽了,『一經於耳』,你們這個都聽到了,這四個字沒問題,大家都有了,後面這三個字有問題,『能生信』。不能說你不信,你要不信的話,你在此地一個半鐘點你坐不住,你當然有信。這個信有淺深不一樣,這個不相同。有的人信了,相信了,相信,不解,就是裡面的義理、境界不透徹;或者也解了,解了又沒有肯照做。所以信底下有解、有行、有證,信了以後要理解,解了以後要依教奉行,行之中還要不煺轉,這樣才行;行了又煺轉,這還是沒有用。所以一層一層的淘汰,淘汰到最後沒有幾個人了。

  所以底下講,信了之後怎麼樣?他就發心了,他就發願了。『求勝菩提心渴仰』,最勝的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像善財童子一樣,他就是發這個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也要像善財童子一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在過去沒有接觸過佛法我們不曉得,我們所追求的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我們求這個;學點佛法了,我們追求什麼?追求佛法的殊勝,追求弘法利生,搞這套去了。今天我們恍然大悟,我們應當追求無上菩提,這個才是正確的。所以普賢菩薩在此地就是教我們這個,要求無上菩提。這個心就好像害渴一樣,渴的時候我們一心想水解渴,這是形容求無上菩提那個心之渴仰,一心一意只想無上菩提,其他的我都不要。你這樣發心、修行,這個功德就超過前面所說的功德了。為什麼?這裡面聞思修三慧具足,不但三慧具足,三緣也具足了,像《彌陀經》裡面所說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也具足了。具足這三個條件,又具足聞思修三慧,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成佛。這個成佛的途徑,就是先生西方極樂世界,像菩薩一樣,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所以這個門道就叫做當生成就的佛法,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

  你要記住,現在這個世間法弱魔強,弘揚正法的人少,弘揚魔法的人多。魔來破壞你的正念,因為你走這個路子,你這一生笃定成佛。他來怎麼樣?「這個好是好,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來誘惑你,叫你這裡頭再摻點禅,或者摻點密,或者摻點什麼神咒,摻點這些東西就把你摻雜了。先摻一點點,愈來愈多、愈來愈多,結果就把你的道行破壞了,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魔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諸位要想一生成就,你要牢牢的記住這點。不要說任何人來誘惑你,你不為他所動,釋迦牟尼佛來了,阿彌陀佛來了,毘盧遮那佛來了,勸我們還有別的法門比這個更快、更好,我們也謝謝他老人家,我還是修我這個法門,絕對不動心,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成就。你要說是心稍微動一點,魔就來了,魔有神通,你心有疑、心不堅定,他就來誘惑你。你心堅定的,如如不動的,魔在身邊走過看一看,他就走了。為什麼?這個人沒有法子,如如不動。他很聰明,他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口舌,他曉得這沒用處,他只好乖乖走了。所以有許多同修你們在修行過程當中,聽到許許多多的邪知邪見,有很多人來找你。我學佛從來沒有人找我。曾經有一次,一封匿名信,沒有具名的,寫了封信告訴我,大概也在此地聽過經的,對我大大的讚歎一番,告訴我有祕訣,有成佛的祕訣,指定一個時間,叫我在新公園什麼地方等他,他手上拿了個什麼東西,要我去會見他,他說一定有很大的利益,這個因緣你不要錯過。我收到那封信,把它丟到字紙簍了,我也沒去。絕對不要被人誘惑,不能上人的當。再看下面一首:

  經【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科判科題標得很清楚,這是「追頌五果」。這一首是講「頌增上果」。第一句,『即常遠離惡知識』,這句話意思很深,而且非常的廣泛。首先我們要曉得什麼叫做惡知識,惡知識跟善知識是對稱的,我們怎樣遠離它?真正的惡知識就是自己的貪瞋癡慢二十六種煩惱,這是惡知識,你要遠離。你看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給我們說的,十善是良友,那是好友,叫「十善厚友」,最厚的老朋友,你不要;「十惡怨家」,你偏偏跟他打交道,那有什麼法子?所以,善知識就是我們八識相應心所裡面的十一個善心所,這是善知識;惡知識就是與八識相應的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六種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這是惡知識。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要善心所現前,不要煩惱心所現前,這就叫遠離一切惡知識。

  遠離之意,在塵不染,這就是遠離。假如你更能夠把這個惡的境界、惡的緣(緣就是人事環境),你能夠轉變來幫助你修行,那是真真實實的離惡知識,你要懂這個意思。所以這個離並不是說我不理他,我以後再不見,我躲他遠遠的,不是的。譬如一個冤家債主,天天找你麻煩的,你跟他接近,正好怎麼?成就你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成就你自己的一心定慧,這一變就把他變成大善知識。像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我們看提婆達多是惡人,佛看他是大善知識。佛自己說的,《法華經》裡頭「提婆達多品」,你們自己去看看,釋迦牟尼佛說,如果沒有提婆達多他就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成佛,得力於提婆達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這才叫做遠離惡知識。所以我們要明白這樁事情。你一切好朋友,就是善人裡面,善人裡頭如果常常在一起,起了貪愛之心,那就是惡知識,真正的惡知識。

  所以諸位要明瞭,物質環境、人事環境幫助我們心清淨,幫助我們增長定慧的,那就是善知識。善知識有善人、有惡人,有菩薩、有魔鬼,就看你用什麼心去對待。所以我一開頭就跟諸位說,真正的惡知識就是你的煩惱心所,貪瞋癡慢,真正的善知識是你心裡面的十一善法。你要拿這個善心對待一切境界,沒有不善,無有一法不善;你要以貪瞋癡對待外面境界,連佛菩薩都是惡人,都是惡知識,一定要知道。離惡知識,這是離因,離開了惡因,當然就不受惡的果報。所以第二句講惡果,『永離一切諸惡道』。你能夠在心理上起這樣的一個大轉變,換句話說,你就把一切惡道永遠止息掉了。六道輪迴是自己變現的,是自己製造的,一切唯心造!你心裡面有惡才有三惡道,你心裡頭沒有惡哪裡有三惡道?三惡道都沒有,你怎麼會墮三惡道?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理與事都要通達。

  下面這兩句意思就更圓滿了,『速見如來無量光』,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具此普賢最勝願』,「最勝願」就是前面所講的普賢行願。行願裡面願很清楚,這十條大家常常念的,「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你們都會;行呢?光有願,沒有行,不行,那願落空了。行,要記住,前面也跟諸位說過,第一個書寫,寫經。為什麼把書寫擺在第一條?佛法要沒有人書寫就不能流通了。從前經書流通靠書寫,所以書寫的功德無量無邊,能叫佛法不斷滅,寫經功德不可思議,跟佛講經功德沒有兩樣。現在印刷術發達,不要寫,印經就好了,大批的印,那就是書寫的意思。現在印經要選好版本,為什麼?好的版本錯誤少,尤其是註解的本子,知見要正,不至於把經講錯了,這點很重要、很重要。要曉得,大量的流通佛法,這是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要負這個責任,你自己得到佛法的好處,就應當把這個好處輾轉送給別人。第二是供養,這個不詳細講,前面都說過了,供養裡面很多,譬如前面所說的依教修行供養,這一條最重要。第三轉施,就是我們所有的,別人要,我們轉贈給他。

  第四聽經,《菩薩戒經》裡面講,距離我們住處四十裡路之內有法師大德講經,你要不去聽就犯戒了,這是佛在那個時候定的戒律。假如佛在今天,這個戒律恐怕要修正,不但要修正,下面還要做許多條文的註解,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妖魔鬼怪都在講經,你受菩薩戒了,那個妖魔鬼怪他也出家了,他也披上袈裟,在那裡講經說法,你要不要去聽?你聽了犯不犯戒?給諸位說你不去聽不犯戒,為什麼?他根本就在那裡胡造謠言,胡說八道。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他宣揚的是正法,我們要不去聽就犯戒,就是罪過;他講的是假佛法,打著佛的招牌,一天到晚去騙信徒,這個你大可以不必去,你要去了,你幫助他造罪業。魔今天為什麼這麼盛?他人多。聽正法的人沒有幾個,你看聽邪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那些聽的人統統都有罪,你把魔的勢力壯大了,他有人力又有財力。如果魔在那邊說法沒人聽,沒有人供養,他就沒有作為了。所以這點我們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要錯了因果。這個地方沒有法師大德演講正法,我們讀經,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讀經,讀誦大乘。這個修行裡頭有,底下一條就是,第五披讀就是讀誦大乘。

  第六是受持。第七是開示。開示,我們自己懂多少,隨時隨處都可以給人家說,勸人家學佛,令他明瞭正法的道理。第八是諷誦,諷誦是背誦,這個大經經文太長了,裡面好的句子應當摘出來背誦,背它精華的部分。第九是思惟。第十是修習,就是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把這個理論方法變成自己實際上的生活。這叫行。我在此地不詳細講,因為前面都講過,前面都說過,我只把它重復提一提。所以,知道十願,也要曉得十條的行門,我們應該怎樣去做,這十條每一條我們是不是都做到了?這點很重要、很重要。下面一首是「頌等流果」:

  經【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這一首叫等流,等是平等,流是流類,就是同一類,等同一類。因同,果當然就相同,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這一品經,自古以來許多高僧大德把它當作早晚課誦。近代的弘一大師,諸位都曉得,這是佛教裡面很出名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善知識,《普賢行願品》他能背誦,《普賢行願品》這卷經就是他自己的早晚課,早晚課他能背誦,他雖然嚴持戒律,但是他以《行願品》這卷經作為他的課誦本,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此人』就是依照這部經的理論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勝壽命』,「勝」是最殊勝,最殊勝就是清淨法身,他證得了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是真正的無量壽,無始無終。如果要把境界拉近來講,拉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來講,你這一生的壽命最殊勝,為什麼?你聞到《華嚴經》,你能夠依照這部經典修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就,你這個壽命是生生世世以來這一生最殊勝。這個意思也能講得通,也可以講得通的。

  『此人善來人中生』,就是你這一次得人身,在人中受生,你是「善來」,你沒有白來,你真有成就了,沒有白來。如果你不懂得《華嚴》教義,不知道求生淨土,我們這一生真的是白來了,我們這一生的壽命沒有意義、沒有價值,談不上殊勝。通達《華嚴》,求願往生,這就是勝壽命,這就是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從殊勝邊來講,「成就」是成佛;其次的講,這個成就是決定往生,這個人這一生當中,不久他就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換句話說,這個身在娑婆世界叫最後身,最後一次受生,來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入他們一流了。『如彼普賢菩薩行』,「普賢菩薩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淨土,功德圓滿,正是末後這一章裡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四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4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二面第三行:

  經【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這一首是「頌離繫果」,所謂繫是指繫縛,譬如有人拿繩索、枷鎖把我們捆住、繫縛住了,是這個意思。此地講的繫縛就是指煩惱、果報,這個兩種。在我們現前可以說是時時刻刻我們造惡業就受惑、業、苦這三種繫縛,因此就沒有法子超越六道輪迴。既然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我們自己必須要曉得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在無間地獄裡面的時間決定佔得是長久。所以看到經上講的無間地獄,實在就是我們自己的老家,偶爾出來晃一晃,人天逛一逛,再下一輩子又去了。正如同經上所說的,我們人間活上一百年,地獄裡頭也不過是幾分鐘而已。阿鼻地獄,經上給我們說的,地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真的,地獄的人是好不容易你罪受滿了出去,出去就犯法,犯法就又抓回去了,就這麼回事情。這是六道裡面眾生的真相。如果他很幸運,有機會生到天上去,那出來的時間比較長一點。天人壽命終了,福報享盡了,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又現前。所以三惡道真正是我們的故鄉,三善道是偶爾出來去郊游觀光一下而已,那個時間是很短暫的。這就是講惑業苦繫縛一切罪苦眾生。

  怎麼樣才能夠出離?一切大乘經都說,你念這部經,你就能超脫。你看我們在此地看到,『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你讀《楞嚴經》,《楞嚴經》上也這麼說;讀《普門品》,《普門品》也這麼說,每部經上都這麼說,咱念哪一部經好?這點我們要覺悟、要明瞭,其實每一部大乘經典都有這個力量,都有這個功效。可是你不要看到經上「誦此」,我天天念這個就行了,念也消不了業。前面給你說過,在前面我們說這部經《普賢行願》,講到行有十種,十種前面曾經詳細說過,上一次我略說,簡單的把這個說了。十種修行法裡頭,讀誦是一種,以一種就代表十種,你一定要懂這個意思。這個十種裡面,我再念一遍,第一書寫、第二供養、第三轉施、第四聽聞、第五披讀(就是讀經)、第六受持、第七開示、第八是諷誦(就是背誦)、第九思惟、第十修習。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隨便舉一條,統統概括後頭的九條,這樣才行,才能夠有成就,才能夠真正的超越。這前面跟諸位說過,在此地就不必多講。可是在眾多大乘經典當中,實實在在來說,這一部經尤其是在一切大乘經之上,什麼塬因?前頭也跟大家詳細的說過,這是佛法的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普賢菩薩十大願、十大行,他行願,願有十條,行也有十個項目,這就是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總行願,這點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得到。所以依照這行願來修行,當然你能夠消滅極惡的無間罪業,那其余的小罪業就更不必說了,當然可以消除。

  可是經文裡頭有兩個字,我們不能夠馬馬虎虎就把它看過去,這兩個字是「一念」,關鍵就在此地。一念是什麼?就是《彌陀經》裡講的一心。你有二念,你的罪就消不了,一念就消掉了。一念是真心,二念是妄心,妄心就是無智慧,就會造業;一念是真心,真心就是智慧,真心不造業。由此可知,《彌陀經》裡面教給我們直截了當修一心不亂,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許許多多修行方法裡面第一個方法。怎樣叫我們能夠達到一念?文殊教善財,普賢教善財,都是念阿彌陀佛。我們現在這個一念不會,會了你就不會坐在此地,會了你是法身大士、菩薩摩诃薩,你怎麼會坐在此地聽我胡說八道。那我們怎麼辦?我們把所有的念頭都放下,單提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就執著這一念,這樣就好。你二六時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無間地獄的罪業就消滅了,這個我們可以做到;真正講到那個一念,我們做不到。二六時中一句阿彌陀佛,給諸位說,這就是功夫成片,還不是一心不亂,這個要記住,千萬不能把境界搞錯了,這只是功夫成片。但是決定往生,凡聖同居土他就有分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間罪業當然消滅,這個是真的消滅了,這就是離繫果。再看下面這一段,這是兩句,就是半首偈:

  經【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這是講「異熟果」,異是變異,熟就是成熟;換句話說,它變異才成熟,不是因與果同時的,因果不同時,這就是異熟。譬如說我們過去生中讀誦《普賢行願品》,這一生得果報了,你看過去生種因,這一生得果,這個成熟是異時,不是同時的。我們這一生種善因,來生得善果,這也是異時。還有異處,譬如說我們在娑婆世界一心執持彌陀名號,這是現在修因,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異處,地方不相同,這個地方種因,那個地方有果報。凡是這類的情形都叫做異熟果,懂得這個意思,我們經文就很容易明瞭了。

  第一個是『族姓』。這要講到古印度的歷史,古印度階級觀念非常之重,他們有四姓階級,是不平等的,最高的是婆羅門,其次的是剎帝利、吠捨、首陀,它有這四個階級。四個階級前面兩個階級,就是婆羅門跟剎帝利是貴族,其余兩種這是平民,平民與貴族不通婚姻。佛,他出生在剎帝利中,屬於貴族。佛出家之後提倡的是四姓平等,只要你一出家,身分地位完全平等,這在當時也是很偉大的一種號召,在佛法裡才有真正的平等。「族」就是指四姓階級,指他的種族;「姓」,像剎帝利是王種,生在貴族帝王之家。這就是族姓種類。『及容色』,「容」是容貌,「色」是色相。這裡色是代表健康、代表強壯,色力,代表這個。不但容貌端莊,而且身體強壯,這是果報,這些果報都是前世所修的。

  『相好智慧鹹圓滿』,這是指佛。前面是指我們世間一般有福德之人。佛在世間所示現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都是我們世間人分別執著上建立的。你看我們世間的相書,看到哪種相叫貴相、哪個相叫好相,人分別執著。凡是相書裡面講的最貴的相、最好的相,佛是統統都有,一樣都不缺,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諸位要知道,這個相好是福報修來的,所以在大經裡面佛告訴我們,菩薩(就是等覺菩薩)成了佛之後,特別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福。成佛是智慧圓滿,成佛了,福德也許他還沒有修,因此特別就補修福報,去補修,修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相好。為什麼要修這個東西?絕不是為自己,是為了接引眾生。眾生都喜歡相好,假如佛的相特別好,就很誘惑人了,人家一見到佛,就捨不得離開他,佛的講話他就聽了。如果佛長得很丑陋,人家一見他調頭而去,講什麼樣的好話人家也不會接受。

  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這是為利益眾生而修的,絕不是為自己而修。這就是四攝法裡面所謂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佛接引眾生的四種手段。所以佛修這一百劫的相好也是手段,當然它真正的內涵是智慧,相好圓滿,智慧也是圓滿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求得圓滿的智慧,還要有圓滿的德相。世間看相算命的也有一句口頭禅說,「相隨心轉」,這個話是真的。我們要想修自己的相好,先要修心,心地慈悲,相一定是很慈悲的。心胸險惡,相貌上瞞不了人,怎麼樣裝,真正一個有學問、有功夫的人都能看出來,那個人很險詐,可以看得出來,無論他怎麼樣的隱藏,都藏不掉的。所以必須從內在裡面去修行,果報上在外表能夠顯現出來。這個都是屬於異熟。諸佛智慧相好的圓滿,也得力於多生多劫修學普賢行,才有這樣殊勝的成就。

  經【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這是「頌士用果」。什麼叫士用?士是指人來說的,士就是人,是個讀書人,是個有學問的人。我們中國過去一般分類就四民:士、農、工、商,在中國古代社會裡把老百姓也分作這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也有點不平等,但是沒有像印度界限那麼深,在中國也有四民,比起印度要好得太多了。中國人身分最高的是讀書人。現在可以說真正是禮崩樂壞,沒有禮。在我們中國古代,的的確確是禮儀之邦,這是清朝以前都是如此的。到民國講民主共和,所以把古禮統統廢棄掉。過去在君主專制的時代,我們衣服不能隨便穿,隨便穿是犯法的。衣服是什麼?衣服是禮服,士農工商都有禮服,你衣服一穿,走到外面,人家就曉得你什麼身分。知道你身分有什麼方便?就應該以什麼禮節來對待你。現在看不出來了,除了軍人戴上階級我們曉得他是個什麼階級,除此之外,行政院長站在我們旁邊我們也不認識,也會把他當作普通老百姓一樣看待,對他就無禮了。在從前念書人有念書人的服裝,像我穿的海青,這就是讀書人穿的,農工商不能穿這個衣服,不可以穿這個衣服,帶大袖子這叫海青,這是讀書人穿的,這代表讀書人的身分。在宴會裡面尤其顯著,他家裡再有錢、再有勢力,不行,讀書人要坐首席,首席窮秀才去坐的,這是從前禮。現在,現在是有錢、有勢力的坐首席。以前不然,以前是念書人坐首席。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最尊重的確是知識分子,最尊重的是知識分子,不貴財富。士就是讀書人;用是作用。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他的作用當然是好的,好的作用一定有好的果報。所以出家人,比丘翻成中國意思叫乞士。乞是什麼?乞丐,外面討飯吃的,他沿門托缽,這是乞;雖然是乞,他很有道德、很有學問,叫乞士。他不是普通的乞丐,是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所以翻成這個名詞。他的作用、果報就殊勝了,『諸魔外道不能摧』,這就是說明修行人有能力降伏魔王外道,而成就無上佛果。但是要想很順利的達到這個境界,也是要靠修學普賢行願的功德才能夠圓滿的成就。所以句句它都歸到普賢行願,顯示這部經作用不可思議。

  魔、外,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這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階層,我們自己必須要防衛,就是要保衛自己。佛在《八大人覺經》裡面告訴我們,魔有四種,就是四類,四類裡面有三類是屬於自己本身的,只有一類是屬於外面的。第一類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我們現在這個身心是四大五蘊和合之物,這東西不是個好東西,所以你要用般若智慧照見五蘊皆空,那就好辦了,你可以好好的運用現在這個身體來修無上菩提。要知道,這是我所用的,不是我。如果把這個執著成我,那就錯了,四大五蘊裡面求我不可得。所以如果是迷失了,把它當作我,這就是魔障。

  第二,煩惱是魔。根本煩惱六個,隨煩惱二十個,這是天親菩薩把一切煩惱歸納成二十六大類,這是魔,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心魔。你要小心,煩惱一起來,喜怒哀樂統統是煩惱。一起來你就警覺到,煩惱起來了,煩惱魔現前了。你有警覺心,它一起來,你一認識它,雖有煩惱,煩惱不足以成障礙。為什麼?它已經被發現,就不會障礙你了,你馬上把它換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就行了,就轉煩惱為菩提。

  第三個是死魔。這就沒有伏煩惱那麼容易了,這要在我們一生當中好好的去做功夫,要克服死魔。要想克服死魔,決定不能造惡業,絕對不可以造惡業,造惡業是增長死魔的勢力,你就幫助它。不但不能造惡業,造作一切善業不能著相,造作善業著相也是幫助死魔,相當的麻煩,這是關係我們來生的幸福。這一生得好死,來生得好生;這一生要是死得不好,來生必定是三惡道。所以這個是來生幸福關鍵的所在,我們要如何把死魔克服?當然最成功的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那死魔是完全脫離了。

  第四種是天魔。天魔是外面的,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切誘惑的力量統統叫做天魔。譬如今天有許多人禁不起外面的誘惑,金錢的誘惑、地位的誘惑、利益的誘惑、五欲六塵的誘惑,這個事情麻煩。所以你講,天魔在哪裡?到處都是。學佛的人要惜福,不要受外面境界的誘惑,因為外面境界誘惑你,就是天魔在外頭誘惑你,裡面的煩惱貪瞋癡慢就增長,內外勾結,你就繫縛在三界,就不能了生死,道理在此地。所以,內我們要息煩惱,外要不受魔王的誘惑,這就是「諸魔外道不能摧」。這樣才『堪為三界所應供』,這一句就是說能為天人師了,可以為天人的模範、榜樣,有資格接受天人的供養。為什麼?因為你是三界福田,天人供養你,才能真正得福報。再看未後這首「頌究竟果」,究竟是成佛。

  經【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這個果報是講的八相成道。八相成道這個意義是說的,應以佛身而度脫的就可以示現佛身,就是示現八相成道。當然這不是普通菩薩可以能做得到的,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才有這個能力以佛的身分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這一段就是指這個境界。像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這世間示現的,就是用藏教佛這個身分出現在世間。『速詣』是講速度之快,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快速的成就,也是得力於修學普賢行願,才能夠這樣快速的成就。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之後,也就能夠體會到,如果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上品上生,要快速的獲得,一定也得要照普賢行願的方法來修學。因此普賢行願實在說,我們一天都不能夠捨離。

  所以下個星期我出國之後,我就期望我們的道場,大家同修要發心。其實我們這個道場不重要,什麼重要?你們諸位的成就重要,這是我的用意跟別人的用意不一樣。我們這個道場是為大家服務的,不是顛倒過來讓大家來護持我這個道場,我這個道場為主,你們應當是好像抬轎子來抬的,我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道場為大眾服務。希望道場每一個星期,也是利用晚上的時間一個半小時,念一次《普賢行願品》、念一次《彌陀經疏鈔》,《普賢行願品》念《別行疏鈔》。希望大家能夠熟讀這兩部書,就是以普賢行願幫助你念佛,這樣求生淨土才能夠速詣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利用這個場所,我們這個場所有決定性的目標、有決定性的成就。這是我們從這一段經文上所得到的啟示,我們應該要這樣做。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念,有的時候提不起興趣就念懈怠了,你不相信,你在家試試看,念上兩天以後就不念了。到此地來叫依眾靠眾,大家在一起,不念也不行,勉強著,彼此互相監督,所謂依眾靠眾,這是降伏我們的懈怠懶惰,這是個好方法。同時更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大慈大悲提倡這個法門,使這個方法能夠盛行於世,大家都能這樣來修學。所以這個用意非常之深,自利利他,自行化他,這是共修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經文,『坐已』,這是說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佛這樁事情。「坐已降伏諸魔眾」,這句話跟底下這句意思非常的深遠,我們要能去體會它。這個魔眾現前,主要是你動了心,你就上當了,魔就有力量,就能夠破壞你;你要是如如不動,魔來了沒有辦法。沒有法子,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就是趕快走,另外一條路投降,來當你的護法。魔為什麼?他佩服,他只要誘惑不動的時候,他佩服你,他就要護持你。所以佛的護法神最初都是魔王、都是外道,因為看到佛絕對不會受名聞利養誘惑,威脅誘惑佛都如如不動,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發心當護法神。

  「坐」就是代表不動的意思。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坐禅,坐禅怎麼個坐法?不是教你一天到晚盤腿面壁坐在那裡,那你就錯了,你就是「望文生義,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它這個坐是代表什麼?不動,我們坐在這裡不動,站在那個地方容易傾斜、容易倒下來,走的時候是動,坐是代表不動。什麼不動?心不動。不是身不動,身要動,身要不動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諸位想想,布施供養都要身動,坐在那邊不動,怎麼布施供養?那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情。釋迦牟尼佛,大家曉得,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足跡幾乎遍及五印度。印度的幅員也相當之大,在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樣便捷的交通工具,佛的足跡幾乎印度所有地方他都走到過,他動不動?一天到晚都在那裡動。坐禅是怎麼樣?心不動。

  禅的意思我們也要把它搞清楚,禅是不著相,外面的相接觸,接觸而不執著,不著相叫做禅,不動心叫做定。所以在《華嚴經》裡面,我們前面讀到的五十三參裡面的鬻香長者,他是修禅定波羅蜜,那是真正講坐禅的。他禅定波羅蜜在哪裡修?經上給我們說,善財童子參訪他,到市廛裡面見到他了。市廛是什麼?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地方。他在那裡修禅定,並不是在那個裡頭去盤腿面壁在打坐,那是裝模作樣,不是的,他樣樣都看,樣樣都參觀,那是修禅定。樣樣都看是什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一樣他不知道,這是智慧;看了之後沒有一樣動心,這就是禅定。你要不看,你不了解,你沒有智慧。所以禅定的確講是定慧等修。你盤腿面壁,只有定,沒有慧,死定;樣樣看,是樣樣都不動心,這個才叫禅定。所以人家坐禅坐到哪裡去了?坐到百貨公司去了,坐到最熱鬧的市場去了,在那裡修行。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那是禅定修成功了,不要再看了,看得太多了,不想看了。他那個面壁打坐是什麼?是等他的徒弟,等那個有緣的人,九年才等到一個徒弟,可以傳法給他,等到慧可大師。這是我們要懂得的,就是如何來降魔,降魔一定要有禅定,外不著相。魔,不管你現什麼模樣,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清楚明瞭,他就沒有伎倆了,他怎麼變你都曉得,絕不感覺得奇怪,樣樣清楚,不感覺得奇怪;內裡面不動心,如如不動,魔對你就沒法子,這叫做降魔。所以降魔要靠定慧。

  『成等正覺』,從這一句我們就能夠很明顯的看出來,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的是藏教佛,或者是通教、別教佛,不是圓教佛。為什麼?圓教佛裡頭不能用等正覺,圓教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等正覺是別教以下的,就是正等正覺。這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身分出現的。示現成佛做什麼?要教化眾生,『轉法輪』,「轉」就是推動,我們今天講推行;「法輪」是什麼?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學。就是推展佛陀的教育,推行佛陀的教學,就叫做轉法輪。佛自己是這樣做法,這就是佛菩薩的事業。我們既然為佛弟子,我們也應當盡心盡力幫助佛推動佛法的事業,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我講經聽眾都很多,國內國外都一樣,有許多同修在我面前說,現在講經的人太少了,想聽經都聽不到。我在國外也是每個地方住一個月,一年去講一個月,「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個月聽經,十一個月就聽不到,每個地方都是如此,沒有法子,地方太多了。所以我就勸勉聽經的大眾,經上講異熟果,我們現在聽經,果報。果報,你要種因才行,你不種因哪有果吃?聽經是果報,因是什麼?你要培養法師。你不肯培養法師,哪來的法師講經給你聽?你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們今天不想培養法師,以後你們聽不到經,沒有機緣聽經,沒有種因。

  如何培養法師?要聽那個初學的人講經,這就是培養法師。老修行人,老講的,聽不聽真的無所謂;初學的人要有很多人聽講,為什麼?講的人就很高興。如果初學的人來講經,聽的人只有幾個,「講經太難了,我恐怕不行,算了,我煺心,當老修行好了」,他不發心講經。今天上午來看我的一位法師,也是李老師的學生,我出家之後兩年他也出家了,我在外面講經,我常常勉勵他出來講經,他過去也講過幾次,聽眾愈來愈少,不講了。這多少年來,在三峽淨業林那裡跟著大家一塊念佛,真可惜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擁護初發心的人,這個功德比聽我講經功德不曉得要大多少倍,諸位要記住這個。

  初發心講經的,無論是在家、出家,我們要平等的擁護。現在在家人講經的比出家人多,而且講得非常好。在家人往生的比出家人也多,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像前面講真正離生死的,在家人很多。我過去跟諸位說過,我自己所看到的就有五個人,五個都是居士,都是預知時至、佛來接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是真正成就了。所以要想續佛慧命,一定要聽初發心的人講經。我是被大家逼得沒有辦法,天天在講經。你看,我一不講經了,哪個地方有講經的我一定去聽。我回來之後,星期二、星期四,祥雲法師在那邊講經,我沒有講經,我一定去聽,我每次都聽。我不聽法師講經,我講經也沒有人聽,這是因果關係。我很喜歡聽人家講經,我講經所以法緣很盛,就是這麼個道理,很簡單,沒有什麼祕訣。我肯做,大家不肯做,那沒有法子。

  聽經有好處,與法師結緣,與道場結緣,與信眾結緣,又與十方一切諸佛菩薩、護法神結緣,好處太多太多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發心。我這點宣傳在國外起了點小作用。所以有同修來問我,怎麼樣請法師講經?我說你去找他,你們幾個人勸請,找一個法師,請他出來講經。他說他不會講。不會講也沒有關係,我們願意聽,逼他上台,大家就逼他。那人多了、啟請多了,他就不好意思了,硬著頭皮也得上台,要充分去準備,天天晚上睡不著覺,吃苦頭。逼他,不這樣逼他,他就懈怠、就懶惰,他就不肯出來了。所以我說你們要去逼,講得不好,枯燥無味,也得坐在那個地方聽,要裝作聚精會神的在聽。那個法師,「大概我還講得不錯,還可以」,繼續不斷的往下講。如果聽他講得不好,第二天你就不來了,那法師一次講了,下次就不再講了。

  所以一定要靠大眾,要靠大眾勸請,要靠大眾真正發護法的心,這是發護法的心,護持正法。我們這個道場歡迎大家發心來講經,願意提供這個道場給你們來練習,你們願意練習的,向館長那邊去報名,報名人多了,就排上順序。所以肯發心的趕快報名,你才能排到第一優先,這樣才會有成就。所以現在在國外,洛杉矶有個法師被我逼出來了,舊金山也有個逼出來了,每個星期講一次,不中斷。因為他們自己在那裡有道場,不像我流動性太大了,到處跑,他們住在那個地方不動的,應當常年不斷的去講經。可是沒有信徒這樣熱烈的擁護,不能成功。所以佛法之衰,佛法的滅,在家弟子有很大的責任,你們如果樂意聽經,吵著法師,我非聽經不可,你不講不行,這佛法一定會興;你講得不怎麼好,算了,你也不要講,我懶得來聽,那佛法怎麼會不滅亡?當然會滅亡。

  講得好不是一天、二天的功夫。一些老同修聽我講經,應當還記得過去,我在講台上講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是在上講台十年之後,沒有十年的功夫辦不到。所以你們培養一個人,古人常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要有慈悲心。所以你們對於初學的人應當要發這個心,佛法才能夠興旺,我們做三寶弟子才能真正對得起三寶。這是講到「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含識」就是有情眾生,識就是情識,含有情識的就叫有情眾生,我們現在講動物,凡是動物都是有情眾生。這是講到究竟果。下面這一首非常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記熟的。

  經【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就是這一首。這四句是一首,但是在科判裡面它是分作兩個段落。這是「頌勸囑受持」,勸勉囑咐我們要受持這部無上的經典。說假如有個人,他於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普賢菩薩的願行,能『讀誦』、能『受持』、能『演說』,諸位要記住,這說了三個,十種行門裡面說了三條,三條就是包括了十條。這個十種行,在我們這個本子第六十四面倒數第三行,你看科題「顯余眾行德」,底下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明法行」。在這裡面我們曾經詳細的跟諸位說過,十種行法都講得很詳細,就在這一段經文裡頭講的。此地給我們舉了三個,第一個是「讀誦」,讀誦非常重要,唯有讀誦才能夠念念不忘。所以在我們圖書館受三皈的,我贈送給諸位的皈依證後面都附上《行願品》,我那裡面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淨行品》,一個是《行願品》,希望諸位常常讀誦這兩品的經文,念念不忘。「受持」,受是接受,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完全接受;持是保持而不喪失,所謂念茲在茲,念念都能與普賢行願相應,這就是修行,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

  「演說」,這是利他。演是什麼?表演。說是解說。怎麼個表演法?把這十大願你做到了就是表演。譬如禮敬諸佛,我見到任何人都很誠心誠意的恭敬,有禮貌,這就是演。不是說每天早晚課在佛菩薩面前,「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見到人一點禮貌都沒有,那有什麼用處?在佛菩薩面前打妄語,不知慚愧,打妄語。所以既然念了禮敬諸佛,我這一天到晚見到任何人我都要有禮貌,不但有禮貌,從內裡真心起的誠敬,對人要真誠、要恭敬,對事、對物都要有敬心。我們事業上,今天所謂是敬業的精神,在佛法裡第一條就是提倡這個,做到就是表演,做給別人看。你能對一切人事物都恭敬,當然你附近的人見到一定就會問,因為他平常對人就沒有禮貌、貢高我慢,看到你這樣,「你為什麼對別人要恭敬?」你就可以給他演說普賢行願一番大道理,就可以給他說明,說明這個功德利益,這就是機會教育。你自己不肯做就不能夠影響別人,自己做到再跟別人解釋,人家相信,人家也肯做。

  所以演說,諸位要記住,演是表演,佛門說法是活活潑潑,不是呆呆板板的。有些人說,好像法師說法在台上又有動作,那個不莊嚴;應該怎麼樣?閉著眼睛,規規矩矩不動,在那邊說法,那樣就莊嚴。你打開《楞嚴經》看看,釋迦牟尼佛一會兒舉手,一會兒伸拳,他不就是帶動作的嗎?《楞嚴經》楞嚴會上,你看釋迦牟尼佛多活潑,一會兒舉個拳頭,問阿難尊者,「我這是什麼?」再把它張開,「這是什麼?」叫阿難尊者答覆。這一問一答都是帶動作,活活潑潑的。所以要曉得,說法的目的是教人理解,許多動作是幫助人理解的,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教他理解得深刻,他印象深,他常常能想得起來,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會想起來,這就叫觀照。所以你經文不熟,沒有深刻的印象,怎麼能提起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的功夫就不能得真實的受用。所以觀照就是一種警覺。古德常說,迷不怕,妄想也不怕,怕的是你覺悟遲了,覺悟要快。覺悟怎麼快?必定是經文熟悉,理論透徹,記憶深刻,一接觸到境界的時候,立刻就能提起警覺心,正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這一段意思就很重要、很重要。

  後面說它的殊勝功德利益,『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依照普賢行願來修學。所以這卷經清涼大師特地為我們說明《華嚴》關鍵,修學的要領,所謂「可行可寶」,整個《華嚴經》的修行就在這一卷經文裡面,這一卷要真正做到了,整個《華嚴經》都做到了。我們可以說這一卷經是《華嚴經》的精華,八十卷經是這一卷經的解釋、是這一卷經的演義,真正的精華就在這一卷。清涼大師註得好,宗密大師唯恐我們讀清涼大師的註子還不能夠透徹的理解,所以註解再加上註解,這就變成《鈔》,《疏鈔》。我們這次印的這麼厚的一本,跟《彌陀經疏鈔》差不多厚,希望諸位好好的來讀誦。不但經要讀,《疏》也要讀,《鈔》也要讀,我們一個星期一次,永遠不斷的這樣念下來,把它念得很熟很熟。念熟透了你自然就有受持,你遇到人也會表演、也會說了;你不熟不行,做不到。這個果報不可思議,只有佛才曉得,等覺菩薩都知道得不清楚,「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菩提道就是菩薩果位,勝菩提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圓教佛的果位,這個功德利益就更不可思議了,這是我們應當要珍惜的。開經偈就是為這部經而寫的、而作的,當年武則天寫這首偈子,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之後送給她看,她在封面上題了這四句話,「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年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今天遇到了,遇到了要不好好的修學,當面錯過,這個罪過就太大太大了。一生沒有機緣遇到的,不怪他,那沒有話說,沒有緣分;有緣遇到,你當面錯過,這不可塬諒。所以遇到了一定要認真的修學,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求得圓滿的果報。最低限度,我們看到那些往生的人,預知時至、自自在在走的,我們也不能輸給他,也要表演一下給人家看一看。那是最後一招的表演,這是決定不能欺騙人的。

  所以希望大家要發這個心。你們最後走的時候喜歡怎麼走?站著走。站著走好嗎?倒過頭來走。古大德就有,走的時候問這些徒弟們,你們有沒有看到坐著走的?有。你們有沒有看到站著走的?也聽說。他老人家豎個蜻蜓,兩個手撐在地上腳朝天,這樣走的有沒有看過?沒有看過。他走了。你看多自在,這是表演,得大自在。所以諸位要發大心,我常常勸你們發大心,我當然已經發心了,我不發心不會勸你們發心。好,我們這部經下一個星期圓滿。

  (第三十五集)

  1986/1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4-001-0035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三面倒數第四行,還得從前面這一行看起,我們從經文的第二段看起:

  經【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我們上一次講到此地,接下面看這一首:

  經【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這一首是重顯單單誦這一品的(實際上還不是這一品,就是這一卷),它的殊勝功德利益。上一首偈是講的全經,普賢願是全經,就是指的《四十華嚴》四十卷。這一首是講四十卷不能誦,誦這一卷,就是誦這一卷,『少分』就是指這一卷來說的。由此可知,殊勝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我們千萬不要懷疑、不要猶豫,大概四十卷經我只念這一卷,恐怕功德也不過是四十分之一。你這是多疑了,那是妄想。縱然沒有讀過《華嚴經》,沒有讀過四十卷,只念這一卷,那功德跟受持全經的可以說沒有兩樣。為什麼?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特別是這部《華嚴經》,處處給我們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受持功德之大,絕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

  前一首說「若人於此普賢願」,剛才講了是四十卷,全卷。這一首開端也是說『若人誦此普賢願』,這是單指這一卷,就是指的十大願王。為什麼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要看經文,『我說』,這是普賢菩薩說的,「少分之善根」,因為它不是具足的,只是一卷,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我們看這一句,可見得它的功德是圓滿的,這就不是片面的、不是有差別的,它是圓滿的。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那就是經上講的「一念」,這兩個字是個關鍵的字眼,整個佛法的修學都是在一,二念就不行,一念就成就。千經萬論,無量法門,教我們修什麼?統統都是修一念的。《彌陀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就是一念。《普門品》裡面,我們講過,過去我們講這品經是依《法華大成》而說的。《大成》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受持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夫也是分三個層次,就是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也是這三個層次,跟受持彌陀名號沒有兩樣,這是我們必須要牢牢的記住。

  因此,修學成功與否,確確實實就在我們的功夫是不是純一。這是我平常跟同學們常常講,不間斷、不夾雜,你的功夫才能純一。特別是不夾雜,一般人功夫之所以不得力,實在講就是夾雜太多了。我們不必看別人,反省反省自己,學佛這麼多年,連一點消息都沒有,真正是慚愧。毛病出在哪裡?都出在夾雜上,一會兒想學學這個,再一會兒想學學那個,無論是解門、行門統統夾雜。解門,總想做一個通家,什麼樣的經論我都要涉獵一下,都要通達;行門,總覺得淨土還不夠,禅淨雙修,禅密律三修,還有四修的,這是好多法門搞在一起,不專。所以心是散亂的,始終不能得到一心,此地講的一念,這點我們要特別的留意到。要修一念功夫就圓滿成就,功夫一成就利益就太大太大了。

  下面說『成就眾生清淨願』,沒有一願不成就,願願都圓滿的成就。不但成就,最難得的是清淨,這個不容易,「清淨願」是佛菩薩自利利他的大願。何以我們誦這一品經、這一卷經就有這麼大的好處?這個必須要說一說。因為十大願王就是一切諸佛成佛的親因,那些諸佛他憑什麼成佛的?沒有一個不是修十大願王而成佛的。所以十大願王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道理在此地。可是諸位還要記住一句話,十大願王又怎麼能成佛?後面是導歸極樂。我們現在十大願王沒修好,只要你一心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跟阿彌陀佛去修十大願王,你才能圓滿菩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走近路。

  台中李老師昨天往生了。我們昨天舉行的念佛會,我們正在念佛的時候,台中打來電話,我們得到這個消息。今天我們《華嚴經》末後的一卷圓滿,我們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他老人家。實在說,迴向絕不是念念迴向偈就行了,不是的,是要把我們讀誦、受持及演說,要在這一生當中切切實實的做到,繼續他老人家未竟之志。他的《華嚴經》只講了一半,還沒有圓滿,我想等我回國之後,我們在此地來繼續他老人家沒有圓滿的後半部,我們在此地講。講的方式得換個方式,如果像老師那個方式,我們三十年也講不完。所以怎麼個講法?一天要講四個小時,我們必須把一切的外務統統摒棄掉,上午講兩個小時,一個人聽也行,二個人聽也行,大家很忙不能來聽,我們家裡頭還有四、五個人。晚上講兩個小時,大家都可以來聽了,這樣你們每天晚上來聽,雖然只能聽到一半,可是我們能夠在三年之內把全部《華嚴經》錄成一個完整的錄音帶,我們來做這個工作,以這個行願迴向他老人家。經本這次又印的有新的本子,這是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印的,我已經告訴他,他要送我們兩百本,將來我們道場經書不會缺乏。今天這個本子圓滿,圓滿之後,經本諸位帶回家去做個紀念,這個冊子講圓滿了。這是講到我們如何來迴向,怎樣成就我們世出世間一切的願望。這是顯經殊勝的功德利益。再看底下一段「結成回向」:

  經【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偈頌到此地就圓滿了。這個四句它是總迴向,由這個地方才能真正顯示出菩薩的大慈悲心,大慈大悲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在前面無論是在長行文、是在偈頌裡面,我們看到許許多多迴向的經文與偈頌。經文當中所以有這麼多,它的用意就是提醒我們迴向的重要性,我們千萬不可以疏忽。菩薩念念不忘眾生,而且對眾生一個最大的願望,希望大家都能同生西方極樂世界。

  李老師往生,我昨天下午跟台中通一次電話,把詳細情形我問一問,他往生的瑞相非常之好。他說前天下午,他有幾個侍者(年輕學生侍候他的),還陪他一道在外面散步。他老人家就給旁邊的人說,這次我真的要走了。因為他說他要走了說過好幾次都沒有走,說他真的要走了,旁邊的人以為還像從前一樣,沒有想到他當真走了。所以他是預知時至。他預知時至很早,其實兩年前就說過。我知道他今年要走,但是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走。兩年前他講經的時候曾經說過,他說我講經只再講兩年,我就不講了。他不講就走,這一定的道理。所以到今年確確實實滿兩年了,跟他所講的完全相符合。

  而走的時候是早晨,昨天早晨五點多鐘,吉祥臥安靜念佛往生。昨天、今天是台中,他自己比較接近這些學生,在他家裡幫他助念,幫他念佛。從明天起(就是十五、十六、十七三天)老人家的遺體要移到台中蓮社,供給四眾同修瞻仰三天。十七號的晚上大殓,大殓之後他要停四十九天,大概台中要給他打七個七,念四十九天佛,再舉行告別式,再舉行火化。所以我到美國的時間,我飛機票都訂好了,是十八號,我說需不需要改期?他們那邊告訴我不必改期,叫我參加大殓就可以了。所以我預定我們此地是十七號,就是星期四,到台中去,我們圖書館同修中午在那邊給他老人家上供,下午我們在他遺體旁邊給他念佛,晚上參加大殓之後就回來。

  現在館長、陳居士他們在研究交通的問題。剛才館長也宣布了,願意參加的在我們櫃台報名。如果人數多,我們就僱一輛游覽車,我們團體去。老人這兩年因為體力比較衰弱,都不常見客。所以有許多同修沒有見過,也有同修到台中見不到他,這是我們有機緣見最後一面,願意去的請登記,我們好統一辦理,能夠統計人數。他老人家在走之前囑咐大家,這是最後的遺教,就是「一心念佛,求願往生」。這兩句話聽起來老生常談,這是他學佛(他大概三十一、二歲開始學佛的,今年九十八歲)將近七十年,他修學的心得,就是「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我們能照這兩句話去做,決定不錯,決定不會錯的。所以真正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想成佛作祖,唯有求生西方極樂,而且要像普賢菩薩發大願,願一切眾生快快的都生西方極樂世界。再看下面經文:

  經【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

  這是總結。這一小段是說與會的大眾,聽完普賢菩薩的偈頌,人人都感到法喜充滿。

  經【如來讚言。善哉。善哉。】

  這一段我們要看看小註,諸位看看註解:

  疏【此品能說者,普賢。】

  普賢菩薩說的。

  疏【所說者。】

  是普賢行願。

  疏【能導者。】

  就是指導我們,帶著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疏【普賢十願王。】

  我們所歸的目的地:

  疏【海眾歸極樂。】

  這正稱如來的本懷,所以如來在此地讚歎,『善哉,善哉』,與佛的本願完全相符。這個意義非常之深,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正宗分到此地就講完了,下面是本經的流通分。這個科題裡面說「經家歸功」,第一個是「功歸佛說」。

  經【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诃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

  在這一段裡面,清涼大師他老人家在全經之中,把這一卷抽出來單獨流通,所以叫別行。從這個地方起,這是別行的流通。『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這是指全經,就是四十卷《華嚴》,是指這個。在四十卷裡面有本會、有末會,如果就流通意義上來說,整個末會也可以算得上是流通分。如果就全經來說,這個四十卷就是整個《華嚴經》的流通分,「三十九入法界品」,這是最後一品。因此以下的經文就是我們這一卷的流通分,別行的流通。

  功歸佛說,凡是菩薩所說的都是佛所說的。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如來讚言,善哉,善哉」,就是菩薩所說的佛完全同意了,佛同意了就等於是佛說的。何況菩薩在說法之前一定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就與佛所說沒有兩樣。所以在沒有成佛之前,所宣說一切法門都要歸功於如來加持。所以有這個意思,千千萬萬不要忘了。還有,學生縱然是他自己的創造、創作送給老師看過,老師給他印證,那就是老師的。這個在現在不是,明明是我的,怎麼是我老師的?這是現在人太不客氣了。古人尊師重道,不敢說自己的,為什麼?老師教導出來的,法身慧命依託於老師,這點我們也要懂得;跟菩薩所說的全是佛說的意思相當,我們要懂得,不可以貢高我慢。這有個很大的好處,也是破我執、破名聞利養。你說這不是我的,老師教我的。佛菩薩如此說的,連孔老夫子都如此。孔老夫子一生,你看他老人家所說的「述而不作」,他沒有創作,他都是闡述前人的、古聖先賢的。你看孔老夫子多麼謙虛。可是後人還是尊稱他為「至聖先師」。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功歸如來。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經【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這是一類,因為這段文裡頭有四類,這是第一類。

  經【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

  這是第二類。

  經【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

  這是第三類。

  經【及余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诃薩眾。】

  這是第四類。這是給我們說出這個法會的殊勝莊嚴不可思議。本經它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這些菩薩眾,我們看了決定不懷疑。現在在此地看到有『六千比丘』,「比丘」是小乘眾,怎麼也參加了這樣殊勝的法會?可是諸位要看前面兩個字『成熟』,凡是「成熟」就是迴小向大,這才算成熟,所謂是大比丘眾。成熟的比丘就是阿羅漢迴小向大,他一迴小向大,取圓教初住位實在不難,因為他的善根深厚,一回頭就是破無明,見本性。這個六千比丘,在我們四十卷的第一卷裡面說得很清楚,是以捨利弗尊者為上首。捨利弗在比丘眾裡面智慧第一,這是受文殊菩薩的教化迴小向大,發大道心的。在這段註解裡面,就是九十五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當中下半段看起,我念給諸位聽:

  疏【捨利弗勸令歸依文殊。】

  這就是迴小向大。

  疏【文殊如象王迴旋,觀諸比丘,為說十種無疲厭心。】

  這段文是摘錄在《別行疏鈔》,《別行疏鈔》這段文在這個本子裡面八百四十一面,這裡已經摘錄出來在此地,我在此地跟諸位略說一說,這個十樣我們都應該要學的。

  疏【一、積集一切善根心。】

  我們要注意,要認真的來修學,修自己的『善根心』。「善根心」是無貪、無瞋、無癡,這個叫三善根。世間所有的善法都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它叫善根,世間法的善根。出世間的善根當然不能離開世間法,決定不能離開世間法。所以出世間是以世間善根為基礎,然後再加上一條,出世間的善根只有一個,精進。這個我也講得很多,進就是進步,不煺轉,天天要努力求進步;精是什麼?就是純而不雜,那就叫精。不但要進步,要精進,精純不雜的這樣進步才能夠成功,這就是菩薩的善根。所以大家在六波羅蜜裡頭特別要注重「精」字。所以我講四緣,講無間緣,無間緣就是精進,不間斷就是進,不夾雜就是精,這是必須要記住,千萬不能夠疏忽,不能夠迷失。

  疏【二、見一切佛,承事供養心。】

  這正是善財童子在本經裡面顯示的法門,你看看五十三參,他對於每一位善知識都承事供養,這個了不起。可是他所修學的,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絕沒有改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修這個法門,對於不同的法門要稱讚,對於修學不同法門的人我們要供養。供養並不就講的是四事供養,並不單指這個,禮敬也是供養,讚歎也是供養,恭敬也是供養,要懂得這些道理。對於其他法門絕無毀謗,絕對沒有輕視,曉得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要知道這個塬理。

  疏【三、求一切佛法心。】

  就是參學,對於一切佛法我明瞭。諸位要記住,明瞭而不能夾雜。這就是善財示現給我們的榜樣,他是家家都去參訪,樣樣明瞭,如如不動,就是《金剛經》上兩句話他做到了,「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既不著相,為什麼要去多看?你不看,你不明瞭,看了就明瞭。看了不著相,看了不動心,這才叫真正的參學,這是修普賢行。

  疏【四、行一切波羅密心。】

  『一』是一切法。『波羅密』是圓滿的意思。什麼是「一切」?我們從早到晚生活上的一切,指這些。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樣樣都與華嚴境界,都與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完全相應,這就叫「行一切波羅密心」,要懂這個意思,你才會修行。

  疏【五、成就一切菩薩三昧心。】

  『三昧』是正受,簡單的講,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如如不動」,不動就是「三昧」。三昧為什麼又說『一切』?的確很多,譬如你見到財不動心,那是財三昧;見到色不動心,那是色相三昧;見到名不動心,是名利三昧。所以這個境界裡面,這些事事物物無量無邊,你樣樣都不動心,那就無量三昧,是這個意思。

  疏【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

  『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三世」,過去又有三世,有過去過去、過去現在、過去未來,如是就有九世;九世裡面每一世又有三世,重重無盡,這是華嚴境界。你要不相信,你不相信,你也許有這個經驗,你會不會作夢(我也作夢)?你在夢裡頭有沒有曾經夢過作夢,夢中之夢?有些人有,作夢裡頭睡了覺,又做了個夢,夢中夢。這就顯示《華嚴經》上講的無量的三世,重重無盡的三世,實在是如此。『次第入』,入的時候這裡頭有自行、有化他。

  疏【七、普嚴淨十方佛剎心。】

  前面講時間,這一句講空間。無量的時空,重重無盡的時空,你沒有不遍到的,這個你才得到真正的圓滿,才真正是遍一切時、遍一切處,在這裡頭自行化他修普賢十願。

  疏【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心。】

  這一條是從化他上說的。諸位要知道,它是句句都是無有疲厭,不疲不厭。『教化』,這是教學。『調伏』,這是講成就,成績表現。當你教化的時候,接受教化的眾生他身心調和,煩惱他能夠伏得住,這就是教學的成果。所以並不是只教而不求一個結果,這個不可以的,那你沒有成績表現。菩薩教導眾生一定要有成績表現。這個成績裡面當然也分很多等級,這是第一個等級,叫身心調適、煩惱降伏,這是第一步。如果這個目標達不到,那就不是佛法,縱然是弘揚佛法,沒有結果。好像考試,雖然教書,學生考試一個個都不及格,這個談不上成就。能夠到這個目標,這算都及格,教學有成就了。

  疏【九、修一切劫中成就菩薩心。】

  這一條是講的恆心、毅力,長遠心。不僅僅是在自己修菩薩道的這個過程當中,即使成了佛,他還從佛位煺下來再當菩薩,所謂倒駕慈航,普度眾生。的確這個教學是永遠無有疲厭的,我們要發這個心。你能發這個心,在眼前遭遇到一點小的困難、小的挫折,就很容易過去了,不會煺心的。會常常想到,我這個菩薩道還遙遠得很,眼前這個小挫折就難住了,我就煺了心,那還學什麼菩薩、還學什麼佛,還會有什麼成就?所以自己一想,眼前小的障礙就不會再執著、不會再計較,很容易能夠突破。菩薩事業是世出世間最偉大的事業,愈是大事愈是要有耐心,沒有耐心決定不能成就。愈是大事愈要忍辱,所以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世間法裡頭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成功。所以一定要忍耐,要發堅固的信心,要發長遠心。第十,這一句比較長:

  疏【十、為成就一切眾生故,修行一切佛剎微塵數波羅密,成就如來十力;如是次第,為成熟一切眾生界,成就如來一切力心。】

  這一句比較長,這是十種心,這一句是總結。『為成就一切眾生故』,所以我們才修無量無邊的法門。可是你要記住,成就眾生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沒有成就決定成就不了眾生。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說這個話,當然沒有問題。我們不行,我們現在要發文殊、普賢的弘願,可是目前要怎麼個做法?先成就自己。譬如說落在水裡面那些眾生快要淹死了,我們要想去救他,想救他,自己不會游水,那你要跳下去只是白搭一條命而已。現在怎麼辦?趕緊去學游泳,學成一流的水上功夫,那下水才能救人。因此,我們現在要救度一切眾生,先要成就自己。所以說一心念佛、求願往生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干什麼?為了要成就一切眾生,是為這個的。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參學,再去學無量法門。

  像《彌陀經》裡面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實際上《彌陀經》上說的範圍很小,只說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民在早晨一餐飯的時間,就已經周游十萬億個佛國土,就已經拜訪了十萬億尊佛,再回到自己家裡來,不過是一頓飯的時間。一尊佛給他說一句法,不要說多,只說一句,他早晨出去熘一趟,已經聽了十萬億句佛法,他怎麼不開智慧?他什麼法門都通達了。其實那是釋迦牟尼佛(本師)對我們講的客氣話,說太多了怕我們不相信。為什麼說十萬億?因為我們這個世界距離西方世界是十萬億,他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天天都可以到娑婆世界熘達一趟,來看看你的那些親戚朋友,怕你想家。所以這個距離不遠,是這個意思。其實在我看,最低限度像經上所講的,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他曾經參訪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也就是說明,這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與阿彌陀佛都有很深的緣分,拿現在的國際關係來說,都是有非常好的外交關係。你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你必定受那些人歡迎,一聽阿彌陀佛的學生,我們非常歡迎。也就是說明,你在一餐飯時間當中,你有能力參訪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這是我們在經上要能夠看得出來的,雖沒有顯說,意思含得非常明顯,不難看出來。

  因此,我們對於一切法門愛好、喜歡,不要緊,現在不能學,現在學也學不好,為什麼?沒有好老師指導你,你壽命有限、時間有限,你學不成功的。不如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先得無量壽,然後你不要工作,你也不要上下班,你可以全心全力的去學無量無邊的法門。諸位要把這個道理想通,才肯死心塌地的來修學這個法門。我們這個道場最主要的兩部經,就是《普賢行願品》跟《阿彌陀經》,我們道場的同修專修淨土,我們的要求就是不夾雜、不間斷。這一段我就說到此地,註解諸位自己去看。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經【大智捨利弗。摩诃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

  『聲聞』上加個『大』就是迴小向大的聲聞。『捨利弗』為主,他老人家所度的就是前面講的六千比丘,這是同修伴侶。那六千比丘都已經入菩薩位,都已經迴小向大,哪有老師還當小乘的道理?決定不可能的。可是在許多地方看,他們兩個還是列在小乘眾裡面,那你就要覺悟,實在佛在經上已經給我們說得很明白,這兩個人都是古佛再來,地位在菩薩之上。「捨利弗」是金龍陀佛化身來的,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正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個法會殊勝莊嚴絕不是簡單的。你看,不但聲聞眾裡面都是古佛與大菩薩示現,連他那些護法都是菩薩再來的,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統統都是的。等於好像來唱戲一樣,釋迦牟尼佛唱主角,那些來唱配角,來跑龍套,其實在幕後地位都是一般高的。沒有那些人,這台戲唱不下來,唱獨角戲不行。由此可知,僧團是一個非常清淨、和睦、團結的團體,絕不容許分化。

  今天的僧團成為分化的局面,所以才這樣衰,眾生才這麼苦。我們要自救救人,首先要團結僧團,不要做分化的工作。分化工作從哪裡開始?從三皈依開始。這一皈依,「這個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就分化了,大錯特錯。諸位要曉得,入門受三皈依是干什麼事?受三皈依是教你修學的宗旨,你從今天起,你在佛面前發了誓,你就要依照這個宗旨來修學,不是皈依某個法師,不是皈依某個人,法師是來傳授、來監誓的。好像你們入黨,你們參加要做個黨員入黨,你在國父孫中山遺像前面,上級黨部派一個資深的黨員來給你監誓。結果你入了誰的黨?你入了監誓人的黨,這糟糕不糟糕。你這個黨不是四分五裂,完全瓦解了,變成一個人一個黨。現在我們就是如此,一個法師一個黨派,與其他的法師個個都對立,每個人統領幾個小徒弟在那裡互相的斗爭,斗诤堅固。這種修行結果都是修的什麼?也是修的道,不是菩提道,是地獄道。所以,一受三皈依,修地獄道,不得了。

  三皈依,我們在講堂,講了多少次。皈依佛,佛者覺也,覺而不迷,從迷惑回過頭來依覺悟,要依自性覺。這是你一入佛門,告訴你三條修行的綱領。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從一切邪知見裡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皈依僧,僧是清淨、是和合,僧是六和合,是淨而不染、和睦團結,是這個意思。不能搞錯,一搞錯那就往三途走了。所以你要曉得,你是三寶弟子,不是某法師的弟子,這個千千萬萬要搞清楚,這個才叫正信的佛弟子,三寶弟子。希望諸位要珍重,做三寶弟子才能成佛,做某一個法師的弟子,恐怕三途是免不了,千千萬萬要記住。所以,你看一尊佛出世,那麼多佛菩薩都來幫助他,看到這個清淨和睦的僧團。

  經【並諸人天。一切世主。】

  這個大會裡面,除了菩薩、聲聞之外,還有『人天』。也許看到這裡我們會懷疑,為什麼?當年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的時候,是二七日中在菩提樹下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宣講的,肉眼凡夫根本見都見不到,連這些二乘人也是不見不聞,怎麼會有「人天」?有,因為有許多佛菩薩他示現人天身分在人間度眾生的,他也有分,他去參加了,我們不知道。譬如我們講一個最近的,印光大師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等覺菩薩,人。如果他老人家在那裡一打坐,眼睛一閉,他到華嚴會上聽《華嚴經》去了,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看到老和尚在那邊打坐,我們不曉得,就這種情形。所以要知道,有許許多多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人間,不定是以出家身分、是以在家身分,男女老少都有。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攝受眾生、教化眾生,他就現什麼樣的身分,你不知道,他不會說的。

  凡是自己說我是什麼佛再來的、什麼菩薩再來的,給諸位說那都是假的,絕對沒有這個道理。佛門裡頭只有一個塬則,身分一露馬上就走,絕對沒有再住世的這種情形;他要再來,馬上再換個身分來就是,決定不容許暴露身分還在這個世間。因為這些年,連國外都是如此,常常有居士:我是什麼菩薩再來的,叫大家來供養他、來皈依他、來拜他。妖言惑眾,諸位千萬不要上這個當。你也不必爭,他要說什麼菩薩再來。你合掌,好。他要說阿彌陀佛。好,阿彌陀佛,以後就不要理他。你說阿彌陀佛,這不得了,趕緊去供養,把你口袋的錢都被他騙去了,那你是傻瓜一個。不要理會就是了,好好的念自己的佛,修自己的道,這個重要。天上也是如此。

  『一切世主』,這個「世主」,從人間的帝王,前面講得多了,器世間主、有情世間主、智正覺世間主,這在《八十華嚴》第一卷裡面就說了很多,說了有幾十種,就是指這些人,這些人也是法身大士,以世主身分在度眾生的。底下的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當然全都是法身大士示現做護法神的。我們讀這一段經文之後,我們對於一切眾生應當生平等心、恭敬心。十大願第一條教給我們「禮敬諸佛」,說不定這個人是佛菩薩轉世來的,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的確是如此,許許多多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不要緊,統統恭敬就行了,就一個都不漏了,諸佛才歡喜。

  經【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

  這些名詞後面都有註解,我就不必說了,註得也很清楚。

  經【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一句此地也註得很好,這是總顯與會大眾聽了佛說、聽了菩薩所說,都能夠『信受奉行』。這四個字非常重要,「信」,決定沒有疑惑,疑就障礙我們的信心,所以說斷疑生信;「受」是接受,領納在心,這叫接受。接受之後要依教奉行,要完完全全把它做到,這樣才不辜負佛菩薩苦口婆心的叮咛,為我們說法的恩德。在註解裡面,講「信受奉行」有三個意思,這三個意思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自己將來為別人說法,前面說過,「讀誦受持及演說」,一定要守住這三個塬則。這個註子裡頭有:

  疏【一、能說人清淨。】

  說的人清淨。為什麼?不為名聞利養,沒有一切的要求,這個叫清淨;換句話說,完全無條件。如果有條件而說的,不清淨。我還曾經聽說過,請法師來講經先要談好價錢,這一部經要多少錢,這就不清淨了。不但是談價錢不可以,貪圖供養也不可以,或者是貪圖聽眾人數多也不可以,都不清淨,心不清淨。一個人聽,也是一樣的精神百倍在此地講,一萬個人聽也是如此,這個說的人就清淨。一、二個人,講馬虎一點,精神打不起來,人多了歡喜,這個心不清淨。別人我們不管,將來自己上講台要修清淨心,要記住這一條。

  疏【二、所說法清淨。】

  『說法清淨』完全從自性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法清淨,我們初學的人做不到。初學的人做不到怎麼辦?依照古人的註解去講。像這個註子,是文言文的註子,等於說你在講台上把文言文翻成白話文,用這個方式來講,不可以摻雜自己的意思,這就清淨了。因為我們自己意思不清淨,一摻雜進去,法就不清淨了。所以不可以摻雜自己的意思,這樣就清淨,清淨就有功德。

  疏【三、得果清淨,陳事既周,時眾獲益故。】

  你把這部經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都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聽的人他能夠得到利益,他能夠破迷生信,這個就有好處。所以初步的利益,就是聽了之後不反對佛法,這就不錯了;不要說,一聽他就信,要去修行,修行是第三層的功夫。頭一個是不反對,第二步他相信,第三步他真正理解,第四步他自然就修行,一步一步的來誘導他,絕不可能叫他一下就相信的。所以接引眾生是有順序的,這點我們一定要記住,否則的話,會把眾生學佛的機緣斷掉了。為什麼?他一看到學佛,他就生恐懼,譬如現在人家第一個怕學佛,學佛不能吃肉。他就為了這個,他就不學佛,他說不行,學佛不能吃肉,他就不學佛了。所以我們告訴他怎麼樣?學佛可以吃肉,那就沒有問題,學佛不要殺生,可以吃肉。他說,還有這樣的,這樣他就可以來了。你要說戒條怎麼嚴、怎麼嚴,他聽了就害怕,他再也不會來的。

  所以諸位接引眾生要有善巧方便,逐步逐步誘導他入門,讓他自己生信心,自己發心去持戒、發心去求戒。所以李老師他老人家一生教人,他是勸人皈依,他有時候勸人皈依,他絕不勸人受戒。再有,絕不勸人持午,好像六齋、十齋持午,他不勸人。他說為什麼?你要勸人干這個,人家不學佛了。他老人家在台中這麼多年,攝受眾生這麼多,他有他的善巧方便。譬如他自己,他是持午的,而且日中一食,但是什麼?他很隨緣。譬如,老師,晚上我請你吃飯好不好?他說,好,到晚上跟你一塊,他照樣吃。他一個人在家裡,他絕對不吃,他吃一餐,很隨緣。我初到台中見他的時候,因為我到台中去之前,跟忏雲法師住了半年,就學了忏雲法師那一套,也是非常的嚴格,呆呆板板。到台中,李老師告訴我不行,行不通,他說懂得佛法的人對你還尊敬,你不錯,你持午;不懂得的人說你什麼?你這個人古怪,大概是瞧不起我,我做的東西你還看不中。反而什麼?叫他毀謗,叫人家毀謗,把人家法緣斷絕掉了。我是聽到這個開示,我也就變活潑一點,從前也很呆板,想想老師講的話很有道理。今天我們經講到此地圓滿。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