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注解下
心經注解下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一大段話還是說明前面兩段以捨利子開頭的,要你如何明心見性。是故空中無色這一句話是說,即然諸法空相了,那麼空中就不存在色了,也就是心不生一物,四大皆空。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等等等等到菩提薩埵這一段話是接著空中無色說的。既然心中無物,諸法空相了,心空不存在色了,自然也就沒有受想行識各種感知感覺了,即然沒有受想行識各種感知感覺了,自然也就沒有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欲和六塵的區別了。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眼界是六根六欲和六塵的代表,因為眼為六欲之首,而且六欲合而為意,意即心,心神發於眼,眼為心苗,眼睛為心靈的窗戶。眼空即心空,所以眼首即沒有了,還會有後面的五欲嗎?所以無眼界代表六根六欲六塵。即然六根六欲六塵都沒有了,自然就可以進入到無意識了,進入到無意識了就是無意識界的意思。 從乃至無意識界這一句開始到後面的菩提薩埵為止,都是屬於深度禅定後的境界,不是平常所能做到的。只有進入深度禅定時才能做到無意識,即然能做到無意識了,自然就不會有無明了,無明也叫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也叫無明煩惱。無無明這句話意思是:這個時候就不會有無明煩惱了,無意識界的界字是境界的意思,乃至無意識界的意思是可以到達無意識的境界了。亦無無明盡這句話是接著前面無無明說的,它的意思是說這個時候無明煩惱還沒有永遠徹底了斷。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兩句話是接著前面亦無無明盡說的,它的意思是說這個時候就不會有生老病死了,但是也還沒有達到永遠沒有老死永恆不滅的境界,就叫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苦集滅道是接著亦無老死盡說的,這裡解釋一下苦集滅道四個字的含義。苦集兩個字的意思是招來苦難,滅道兩個字的意思是,以後修行道路上不會有障礙而半途夭折了。另外苦集滅道在佛教中稱為“四聖谛”,無論它是四聖谛,還是其它什麼,只要按字義和中心思想去理解就可以了,不用管太多,任何文字表達的都是人間的事物。既然是人間事物,有什麼聖谛不聖谛呢?只不過是說話人的身份不同而已。無苦集滅道整句話的具體含義是,你達到這個境界時,就不會再招來苦難和修行上的障礙了。滅道兩個字按四聖谛解還沒有達到涅槃道滅的時候。就叫無苦集滅道。從無無明起到後面的菩提薩埵這一段都是在說明“乃至無意識界”的現象的。 無智亦無得這句話是接著無苦集滅道說的,其實這一段從是故空中無色到後面菩提薩埵都是在用各種方法來說明空中無色和乃至無意識界的。無智亦無得的具體含義是,你已經進入無意識的境界了,你也無法知道什麼,你也無法得到什麼,也叫“混然無知”。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兩句話是說明無智亦無得的。菩提薩埵的意思是菩薩。這兩句話的整體意思是說:你已經進入無意識境界了,即什麼也無法知道,什麼也無法得到,只能像菩薩一樣坐下去,也可以這麼說:你只要像菩薩一樣坐下去,你將來就可以成為菩薩。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一段話是告訴你如何修煉的,這一段話的整體含義是說:你即然要按禅定開慧了生死的方法去修煉,那麼你的心就不要牽掛任何東西,你如果能做到不牽掛任何東西,那麼你就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了,當心害怕會發生意外,這一句是無有恐怖的解釋。你即然想了生死,又沒有心理負擔了,當心害怕會發生意外,自然就不會生出各種妄想雜念了,這一句是指遠離顛倒夢想的。另外遠離顛倒夢想這句話也指你日常生活中,要你不要執著人間的俗世,執著人間俗事就叫顛倒夢想,放下一切相法就叫遠離顛倒夢想你既然沒有心理負擔,又沒有妄想雜念了,只要象菩薩一樣坐下去,自然就會修成正果的,這一句是指究竟涅槃的。究竟涅槃就是修成正果的意思。 三世諸佛依般苦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兩句話是說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功效的。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三世諸佛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佛。阿耨多羅是無上的意思。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的意思。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兩句話的整體含義是說: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佛都是按照禅定開慧了生死的方法修成無上正等正覺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一段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贊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神奇功效的。咒是有神力的語言,觀世音菩薩自己贊歎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說: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就像大神的咒語一樣,能解除所有苦難,而且是真的,不是假的。是大明咒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就象是無量光明的咒語一樣,能照破一切黑暗沒有死角。是無上咒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就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咒語一樣,沒有任何力量能超越它。是無等等咒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神奇的修煉方法了,沒有任何一個修煉方法比它更神奇的了。 故說船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這一段是觀世音菩薩自己給禅定開慧了生死心法說了一段咒語,作者前面說過,咒是有神力的語言,而且作者自己目前沒有任何神通,所以不作注解,請見諒! 最後要給女佛子說幾句話,釋迦牟尼佛說:萬物皆有佛性,而且佛性平等。可是男子修成正果成佛的就比較多見,女子修成正果成佛的就很少見,真的如鳳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二:一、佛學自古以來皆是傳道不傳法,得窺了生死法要之人少之又少,女子得窺了生死法要的就更少;所以女子修成正果的就如鳳毛麟角了。 二、由於女子性柔弱,不如男子性剛勁勇猛,意志不如男子堅強,故女子能斷七情,絕六欲者,亦是如鳳毛麟角,所以女子修成正果的少之又少。 綜合以上兩點,中國幾千年來女子修成正果成佛的一個沒有。修成正果成羅漢者僅三五人而已,真是悲哉!作者把佛教幾千年來不公開傳授了生死的“真法眼藏”今天徹底公開了,希望女佛子們發大宏願,發大勇猛精進之心,修成正果,為佛法爭光,為現代女子做出榜樣,你將千古留芳!女佛子如果能斷七情,絕六欲,能入定不出偏差,作者保證你能修成正果。女佛子如果能斷七情,絕六欲,能入定不出偏差卻修不成正果,那麼作者肯定下地獄,而且永世不得超升。 彌陀經講解 彌陀慈父,大慈大悲,大悲大願,慈悲喜捨,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阿彌陀佛歡迎芸芸眾生往生極樂!可以說阿彌陀佛慈悲無量!度人無量!可是當今世界有幾人真正明白《彌陀經》的含義呢? 《彌陀經》說的很明白,往生極樂世界需要三個條件:一,捨利弗,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二、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三、捨利弗,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可是當今世界幾乎沒有人能真正明白這三個條件的真實含義!下面就給大家解釋這三個條件的真實含義。 一、捨利弗,彼佛國土無三惡道。什麼是三惡道呢?三惡道就是我們身、口、意三惡業之果報,地獄、餓鬼、畜牲稱為三惡道。身、口、意三惡業就是三惡道之因。所以你如果身、口、意三惡業沒有消除干淨,你就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故《彌陀經》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三惡道就你各種各樣對別人不利,占別人便宜,令人生厭的行為、語言、和想法。這是第一個條件。 二、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彌陀經說,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阿鞞跋致是菩薩的果位,皆是阿鞞跋致就是所有的人都是菩薩。什麼人可以成為菩薩呢?只有發了“菩薩心”,願成就一切種智,普度眾生,濟世利人,願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種智,離苦得樂的人才有資格成為菩薩,故晚課淨土文曰:“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否則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成為菩薩的!如果你沒有普度眾生,濟世利人,願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種智,離苦得樂的菩提心,請問極樂世界要你這樣的菩薩干什麼用呢?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會成為極樂世界的接班人啊?因為觀世音菩薩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你必須要有菩提心,願成就一切種智普度眾生,濟世利人之行為和願望,願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種智,離苦得樂,你才有具備往生極樂世界之因,否則你連作夢都不要想!這是第二個條件。 三、執持佛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沒有其它的任何欲望和想法,只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了,這也叫“六根清淨”,除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外,其它的一切都無思無念了,這就叫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如果還有其它想法和欲望,那麼你就無法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就是六根清淨,無思無欲。故晚課的淨土文說的很透徹,“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若禅定”。心不貪戀,如若禅定只有六根清淨,無思無欲之人才能進入此境界,其它人都是不可能達到這一境界的。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六根清淨到底指什麼? 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淨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還有欲望不安靜,就叫六根不淨。如眼還有貪看、喜歡看,想看的欲望就叫眼根不淨。如耳朵還有貪聽、想聽、喜歡聽的欲望就叫耳根不淨。如鼻子還有貪聞、想聞、喜歡聞的欲望就叫鼻根不淨。如舌頭還有貪吃、想吃、喜歡吃的欲望就叫舌根不淨。如身體還有貪觸,想觸、喜歡觸的欲望就叫身根不淨,YIN欲也是身觸的一種。如心還有喜歡想要某些東西就叫意根不淨。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要死的人在想什麼?那麼可以告訴大家,一個要死的人在想什麼,一個要死的人會把他一生的經歷反復回味,就像放電影一樣反復播放,特別是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終生不忘,如一些讓自己意外喜樂的事,再如一些讓自己刻骨銘心的事,都會反復想起,戀戀不忘,所以六根不淨的人是無法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的,特別是快臨咽氣時,會想著一生最難忘的事情而不捨。 所以以上三條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必備條件,有一條做不到都是不可能能往生極樂的。如果極樂世界很容易進去,那麼地球上的人類就會越來越少,因為大多數人都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可現實是地球上的人類是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因為人類很少有人能俱備以上三個條件,所以很少有人進入極樂世界,故自古代以來人類的靈魂只能在地球上六道輪回,流浪生死,所以地球上的人類才會越來越多。 還有事實可以證明極樂世界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就是淨土文中說的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身無病苦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如果能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在你臨命終時不會有病痛折磨,可是現實中就是絕大多數出家人也是被病痛折磨而死的,有幾個人是無疾而終的呢?所以無三惡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是必須的條件,缺一不可。 食存五觀講解 說明 食存五觀是佛教十方叢林的齋堂裡都有的,它要提示所有的出家人時刻謹記釋迦牟尼佛創教的本願,作為佛教弟子應該把釋迦牟尼佛濟世利人,普度眾生的佛法發揚光,不要辱沒釋迦牟尼佛的創教本願,這才是每一個出家僧人的職責。 可是當今中國的出家僧人幾乎沒有人吃飯時去對照 食存五觀,看看自己有沒有資格坐在這裡吃飯,自己吃這碗飯慚不慚愧?現在佛教齋堂裡的食存五觀只不過是一塊風景,只看不用!而且現在的出家僧人幾乎清一色都是寄生在佛教廟裡的寄生蟲,混吃混喝等死的廟混子!不是在爭名奪利,就是在渾渾噩噩混日子,作者看到這種現象實在心痛,為了讓出家僧人在吃飯時對得起你吃的這碗飯,對得起釋迦牟尼佛給你帶來的安逸生活,不要自甘墮落,拿出一點精進之心來,把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發揚光大。故作者給大家講解食存五觀,免得將來墮在惡趣,則後悔晚矣!如果作者有說的不正確之處,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食存五觀全文如下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食存五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食是飲食吃飯之意。存是存想監察之意。五觀是觀察存想後面五條的內容。整句話的意思是:在你吃飯時要監察觀想後面的五條內容,看看自己有沒有資格坐在這裡吃飯?不可以渾吃昏喝。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是什麼意思?計是計算合計之意。功是功德貢獻之意。多少是數量。計功多少是說,計算你對社會對人類的功德貢獻有多少。量是度量衡量之意。彼就是你的意思。來處是說你是什麼來頭,指前面計功多少四個字,量彼來處是說計算合計你對社會,對人類的功德貢獻,你有沒有資格在這裡吃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整句話的意思是:計算合計你對社會對人類的功德貢獻有多少?掂量自己有沒有資格坐在這裡吃飯。這裡的飯不是隨便吃的。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是什麼意思?忖是忖度思量之意,己是自己之意,德行是指你對社會對人類的功德貢獻服務他人的品德。全是指完備完美之意,缺在這裡指需要之意,應供是指應該供養之意。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整句話意思是說:忖度掂量自己對社會對人類服務他人的功德貢獻,如果你的品德完美無缺,你需要吃飯,這裡應該供養你,這叫全缺應供,不可以亂吃。否則你就沒有資格吃這裡的飯。釋迦牟尼佛的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吃的。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是什麼意思?防是防止防犯之意,心是指心思心意,離是離開偏離之意,過是指過錯過失太過之意,貪是貪心貪欲之意,如:貪吃,貪睡,貪色,貪玩,貪YIN,貪名,貪財等等貪心貪欲。等是指等等貪心貪欲之意。為是助詞,說明後面的宗字的,宗字在這裡當“最“字解,如由過之而不及之意。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你在這裡吃飯時要反思自己的心有沒有過錯,特別是有沒有種種的貪心貪欲,出家人有貪心貪欲是最嚴重的過錯,是最忌諱的,人造種種惡業,皆因一個貪字,貪是萬惡之源!所以種種貪心貪欲是最大的過錯。這叫貪等為宗。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是什麼意思?正事是指出家人必須要做的事,而且是不可以敷衍的稱為“正事”,什麼事是出家人的正事呢?證果成道是出家人的正事,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一章開宗明義就是“出家證果”,所以證果成道是出家人的唯一正事。其它所有的事都不是出家人的正事,故後面第五句就接著說了,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證果成道又是什麼意思?證果成道是要成就一切種智,普渡眾生,濟世利人,成正等覺就叫證果成道。 良藥是比喻,因為食物可以養命,人不食則形枯,故喻為良藥。為療形枯是說你為了辦正事證果成道就要吃飯,人不吃飯就會枯梗死亡,故為療形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你如果是在辦正事證果成道,那麼你就有資格在這裡吃飯,這叫養命為療形枯。否則你就沒有資格在這裡吃飯,如果你沒有資格在這裡吃飯,還是在這裡吃飯,叫作不知慚愧羞恥,那麼你就是在給自己增加業障。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吃著釋迦牟尼佛的飯,拿著釋迦牟尼佛的錢,那麼你就要按照釋迦牟尼佛的要求去做,你即不按釋迦牟尼佛的要求去做,那麼你就應該退還釋迦牟尼佛的一切費用,你不退還釋迦牟尼佛的一切費用,自然就會得因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是什麼意思?為是為了之意,成是成就之意,道是指成正等覺之佛道也,業指行業事業,與前面一字合成名詞。應是應該之意,受是享受受用之意,此食是說這裡的一切食物。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你為了成就一切種智成正等覺之道業,你應該受用這裡的一切食物。否則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在這裡吃飯,你吃了就必定給自己增惡業,釋迦牟尼的飯不是隨便吃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以食存五觀是提醒每一個出家人,你坐在這裡吃飯夠不夠資格?吃這裡的飯慚不慚愧?釋迦牟尼的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吃的,不該吃的人吃了那是要十倍、百倍、千倍、萬倍奉還的,出家人當記心頭。傅大士心王頌答案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空手把鋤頭,答案是:無為修行。 步行騎水牛,答案是:如來本性。 人從橋上走,答案是:到彼岸。 橋流水不流,答案是:入涅槃。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