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書:北京龍泉寺沙彌日志(32):出家獲得了什麼?


 2011/2/10    熱度:2525    下載DOC文檔    

沙彌日志(32)

    出家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有時候也有迷茫的時候,盡管也知道改變和進步是潛移默化的,但還是想找到一個參照物來判斷自己的所得。

  出家,究竟獲得了什麼。

  出家前比較注重盤腿能盤多長時間啊,一天能誦多少經啊,能聽多少講座啊,能磕多少個頭啊,能參與多少佛事活動啊,能坐多久一動不動啊等等。

  出家後,這些事情還在做,但是,都已經不是參照物了,這樣下去,盤腿打坐遲早會坐很久,誦經能誦很多,寺院裡有圖書館,也有很多有聲讀物,磕頭是功課,佛事活動總是有。

  但是,全都做到很好,又能如何?

  寺裡有隨眾的表格記錄,有專人負責記錄各項功課的出勤狀況,到時候公布出來,能反映一個出家人的用功狀況,可以由外而內地策勵自己,但這畢竟是有形的,對內心肯定有作用,但我想找到一個直接質問並作用到內心的參照物。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一個。

  每次和別人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以後,比如,爭執啊,抬槓啊,只要是彼此不高興了,如果自己能提起觀照力的話,就一定趕在別人和自己溝通乃至道歉之前,向別人道歉和溝通。

  這一點,由低到高,從一開始,根本不想跟別人溝通,到過了兩三天以後有了道歉和溝通的心理素質,一直到現在,當時發生,當時溝通和道歉。

  大致能做到七十分。

  有的師兄做的比我好得多,我還沒想起來需要道歉的時候,人家就已經道歉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很平常的言語當中,人家覺得自己的某句話用意有問題,說完了,覺得不妥,趕緊來道歉。

  聲音比較大、比較高分貝的爭執已經很少見了。

  境界少,就求一個,一求就來了。被別人批,批的話不好聽,不好受,這個時候正好可以觀心,被批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地聽,然後觀察自己的內心在起什麼樣的變化,觀察這個煩惱、不愉快、不舒服是怎麼起伏的。

  很奇怪,只要一觀它,它就不那麼難受了,接著就是平靜。任那些以前很不中聽的話在耳邊回蕩,但對自己內心的影響已經不大了。然後內心會升起一種喜悅感,夾雜著一種可能是傲慢的東西,覺得自己已經不在乎這樣的境界,有點得意。

  但是,幾分鐘過後,內心會有反彈,會思維剛才那些話的是非來,然後,再去觀它,它又消失。過一會兒,再起來。

  從幾個小時之內的影響來看,被批後自己的情緒還是有波動的,能引發一系列奇怪的念頭頻繁起伏。但是,能做到第一時間去找對方溝通,先道歉,忏悔,然後主動跟對方搭讪,說話,緩和僵硬的氣氛。

  我把事發後向對方道歉的時間長短作為一種能力的考量標准。最好是不發生任何對立,一旦發生了,趕緊覺察,趕緊道歉。

  有的時候,是上面的法師給個境界批你一頓,理由很簡單,就是批你了,沒什麼道理,當然,他也會找些借口,顯得很煩惱的樣子,這時候,因為無辜乃至有很多事情背後的委屈,可以解釋一下,但,很快告訴自己,出家不是為了來解釋這些破事的,老實認錯,就行了,正因為無辜,所以有錯,因為沒錯,所以要認錯。

  這個比較難,一般不太容易當下就認,需要咬咬牙,大概幾分鐘吧,然後就認錯,因為認錯認得太快,人家還在氣頭上,換來的肯定是白眼和沒好氣的回應。

  但沒關系,我個人覺得,這樣,更能讓自己的內心獲得克服困難的力量,擴大包容的寬度。比硬扳自己的腿要有效一些。

  對不對,錯不錯的,根本就不是什麼事情,關鍵是能不能做到沒錯也認個錯,這個很有意思。

  一開始做,不容易,後來就容易了,再後來,內心就很迅速地起了變化。

  把自己內心的煩惱當成敵人,不遷就,不姑息,一干到底。把向外找的心生生地拽回來,向內。挨批以後,很多念頭會起,一般起這樣一些念頭:一、你憑什麼這麼說我;二、我很委屈,其實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這樣的,而是那樣的;三,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成心的;四、你起煩惱了,遷怒於我;五,你這個人對誰都這樣,我這次不能忍耐你了……

  這些念頭如果觀不住它的話,它就會戰勝自己,第一時間道歉,這些念頭就來不及升起來,等升起來了,也道完歉了,也溝通完了,它就沒戲了。

  以前,有個內心很慈悲很善良的師兄常常會不分場合地對我猛烈鞠躬,說,大菩薩啊,你是大菩薩啊,吃飯了沒有啊,大菩薩啊。

  一度令我很惱火,因為,我覺得,這樣會讓我尴尬。因為,我根本就不是什麼大菩薩,不過是一個歲數大而腆著老臉在寺裡混日子的老沙彌而已。天天被人這麼叫,肯定很難受。

  而且,當我眼屎巴巴地打了個盹從座位上抬起頭來的時候,甚至下床的時候,只要被他看到,他就會說,哎呀,您出定了啊。

  頓時,令我也很尴尬,不知道怎麼回答。甚至覺得,他是成心的,故意挖苦人的。但是,也沒辦法,他對很多人都這樣。

  以前也有個師兄對前面的一個法師也是這樣叫,那個法師很厲害,先好言勸了幾次,後來有一次,當面就故意裝著惱火了,呵斥道,我都告訴你不要這樣了,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叫。

  這個事情就此了結。再也沒有發生過了。大家相安無事。

  輪到我了。我判斷了一下,終於在一個中午,師兄進門,先照例深深地給我鞠了個躬,我正盤著腿,躲都來不及,然後他和往常一樣,說,大菩薩啊,您。。。。。。

  我的判斷出了偏差,選擇了一個很愚蠢的溝通方式,跟他說,師兄啊,您總是這樣叫我,然後給我鞠躬,我們都是沙彌,這會讓我很不舒服,很尴尬,我覺得您總是讓別人不舒服的話,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這樣是否,是不是考慮一下以後就別這麼叫了,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我的師兄對我也沒好氣。說了幾句不疼不癢的話,意思就是我就這麼叫這是我自己的事情。

  以前,這個師兄曾經一語中的說我,人不錯,但沒有慈悲心。

  我細想過這句話,他說的是對的,因為,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順眼不順眼的全靠自己的感受來判斷,對別人的生活習慣、做事習慣總是以自己的標准來判斷、衡量,而不去考慮他這麼做的背景、動機。

  其實,我不是一個寬容的人,不是一個真有慈悲心的人。

  他說的很對。因為我說話向來很刻薄。

  現在的分析是事後的事情,當時不這麼想,當時是覺得對方錯了,自己是對的。好在,當時有個意識,不管是是非非,先撇開是非,先向對方道歉。

  這個意識救了我一把,使得事情有了本質的轉機,我改口了,說,師兄啊,當時我說話不合適,以後,您要是覺得這麼叫著舒服,您就這麼叫,怎麼叫都可以。

  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改變,我的師兄說,其實,我也知道這樣說話不合適,是有點假,但是……

  這次溝通很成功。成為以後解決問題的內心范本。先理解對方,考慮對方,然後勇敢地道歉、體察著對方的感受去感受,就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

  人活得苦,過得不好,都是自己找的,跟別人都沒什麼關系。真的是這樣,別人不過是個緣而已。只要有這個自找苦吃的心,隨便什麼人,都會引發自己內心的苦受。

  根本不在於那個人是誰,他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

  不知道,這個內心過程,有沒有表達清楚。

  後來,聽這個師兄的生命故事,對他人過往的痛苦經歷、生活經歷的深入了解,立刻就理解了他的語言、行為的背景,他這麼做,是有理由的,是有出處的,對他個人而言,是合理的,是正常的。而且,他在如此艱難的生活環境中,成為如此慈悲善良的人,是多麼的可貴和不易啊,換我,早就崩了。

  而我,只想我自己是不是覺得合理和正常,於是內心就苦,就有煩惱,站在別人的角度一想,就通了,就沒什麼了。

  就是這麼簡單,可是啊,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卻搞了這麼久。才稍稍明白一點點。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