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心經》讓我們明白我們人人本有的自性
《心經》在中國佛教中的地位非常崇高,持誦者非常多,可以說是風行天下,其普及程度確實在《金剛經》和《佛說阿彌陀經》之上。那麼《心經》為什麼會如此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而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呢?這還要從《心經》的譯經人玄奘法師說起。 玄奘法師是唐朝人,他精通經、律、論三藏, 世人都稱他唐三藏。玄奘法師少年出家, 勤奮學習經典, 到處參訪名師,他發現當時中國的經論還不完備, 所譯的經典各宗其說、見解不一, 讓人無所適從。為了求佛法的真谛,他發願到佛教的聖地印度去求學、取經。 玄奘法師在西行途中,經過益州的時候晚上住在空慧寺。在寺院裡遇到一位老比丘,這位老和尚就問他要哪裡去, 他說要到西域去取經,老比丘就說:“你不要去了,路途艱難、遙遠,危險非常的多,我勸你別去了。”玄奘法師說:“我發了願,一定要去,寧死也不後悔,寧可往西走而死,也不回頭往東再回一步。” 老比丘就說:“你這個心太難得了,為了保你平安, 我現在把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傳給你 ,你如果受持, 可保你來回平安。” 於是就口授他梵文的《心經》,並且說你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誦這部《心經》就可以脫難。 以後玄奘法師平安地到達了印度,在那爛陀寺的時候 ,又見到了這位老比丘, 老比丘說:“你能平安來到西域, 全仗我傳授給你的那部《心經》的功德。” 說完這句話以後,老比丘騰空而起,在虛空當中他所顯現的是觀音菩薩的法相,玄奘大師馬上禮拜。 回來以後他把《心經》翻譯成中文,並且大力推廣流通。他的弟子窺基大師、圓測大師都為心經注疏,唯識宗、華嚴宗、天台宗、禅宗都有人為心經注疏,歷代為心經注疏的有百人以上,所以《心經》得到廣泛的推廣流通。 《心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短的佛經,全經共有二百六十字,但是含義卻極為廣博和精深。《心經》是整個大乘佛法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給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如果真正的想要做到看破、放下就要從這部經去努力。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之所以稱為五濁惡世,就是因為一切眾生迷染得很深,執著這個色身為真我,把自己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動、所思的色香味觸法這一切塵境誤認為實有,以至於迷戀這些塵境,不停地去追逐、占有,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甚至謀財害命、殺人放火、貪贓枉法。做種種的惡事,使原本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佛性被重重的業障包圍,冤枉的受生死輪回之苦。 其實世間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既然是因緣所生法,未生之前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滅了之後也沒有這個東西,在生後滅前的存在期間,只不過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假相而已,沒有它的本體和自性,比如:磚瓦木石,再加以人工建成的房子,從我們凡夫來看,房子是實有的,所以會對房子產生貪戀和執著,很多人為了房產鬧得家庭不和,兄弟反目,甚至於骨肉相殘,而在智者的眼中,磚瓦是磚瓦,木石是木石,房子只是眾緣和合的假相,沒有房子的自性本體。所以中論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我們來講一個公案,我們都知道日本有位高僧,叫一休,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在他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師父出門了, 他的師兄哭著跑來找一休說:“我把師父最喜愛的瓷器給摔了, 師父回來我要受責罰的。” 一休聽了就笑了,說:”不要緊,你就說是我摔掉的,和你沒有關系。” 等他師父回來的時候, 就問一休:“ 你在干什麼呢? 這一天做沒做功課?” 一休說:”我在參一切都是無常,究竟有沒有一個人能夠長生不死呢?” 師父就笑著說:“ 你糊塗呀!都是無常,沒有例外,哪有一個人能夠老活著呢,絕對不可能的!” 一休又問他師父:” 人是這樣,那如果東西呢?” 師父說:”東西也不能常在,法是一樣的,都是無常,沒有一樣東西是常在的。” 一休又問他師父:”是這樣的話,咱們最心愛、最喜歡的東西要是壞了呢?” 師父說:”那也沒有辦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在的, 時節因緣到了,它就要壞了,緣聚緣散,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個時候一休就交出了摔碎的瓷器,對他師父說:”這個東西的時節因緣到了,所以就壞了。‘’ 他師父看到這個也只能一笑了之,無話可說了。 所以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花水月, 都是假相,沒有實體,根本不可得。 《心經》告訴我們,世上這一切的色相,包括男女老少、山河大地、飛禽走獸都是我們自性的顯現,自性雖然無相,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是生命的根本,是維系生命的能量,是體內的動力,沒有它對境生不起心來,我們之所以能活動、能思維,全是因為有它的存在,它是根本。 雖然自性沒有相,卻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而隨緣起用就要顯相,不顯相怎麼起用呢?就像沒有我們這個身體怎麼能講話工作呢?這個相因性而生,是性起的作用,所以不要執著於相。在《金剛經》中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就是說我們要明白見的這些相都是假相,而生起這些相的性體是真實不虛、永恆不壞的。 我們如果能在待人接物時明白這是自性起的作用,那就時時見性, 處處見性, 好的也是自性的顯現, 不好的也是自性的顯現,就不會被外境所轉。 玄沙禅師曾說:“真心就是你的見聞覺知,現量就是真心”。就是說一切事物自然現象, 不要加上你的主觀妄心分別,那就是真心。沒有分別心,那麼舉手投足、言談笑罵,就都化為自性的妙用, 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自性的顯現。 《心經》讓我們明白我們人人本有的自性,諸佛證之就可以成為神通妙用,眾生迷之就成了妄想塵勞。我們凡夫每天都用這個本有的自性,但是我們卻不能自知,真是自昧本真,枉受辛苦。如果能夠頓悟自己本來的面目,當下回光返照,一念熏修,則生死情關,就此打破,就如千年暗室,一燈能明。可以說滔滔苦海中,般若是慈航;冥冥長夜中,般若是燈燭。普願各各有情,燃般若燈,速出生死昏衢;駕般若舟,直達涅槃彼岸!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