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增上緣


 2017/12/28    熱度:2613    下載DOC文檔    

  一般說,“因”和“緣”會合時,一定會產生“果”。“因”什麼時候產生果,以及所產生的果是好或壞?常決定在“緣”。如果沒有緣,果就不會產生,雖然有因也一定不成果。緣,若是好緣,果就是好果;不好的緣,就是不好的果。所以,會使因成長的,叫做緣,所謂“助因成果”,一般說來就是“條件”。好像說倉庫雖然有種子,如果沒拿出來種植,永遠都是種子,不會結果;若拿出來播種,經過土壤、水份、肥料、日光這種種的條件,自然就開花結果,所以,可以助它成長的叫做“助緣”。而所謂“增上緣”,“增上”就是真正強、真正有力,絕對可以使因產生最大、最好效果的,叫做“增上緣”。

  念佛的含意:稱念佛名

  以上是主題,我們繼續看內容。

  副題:念佛為往生之正因,彌陀願力為得生之增上緣。

  “念佛”這個“念”有很多種意思,“佛”也有很多種意思;而“念”跟“佛”合在一起,也有很多種意思。“念”其中一種意思就是“銘記不忘”,印象在腦海中永遠不失,這是“憶念”。另外一種意思為“想念”,想過去的事,想未來的事,去思考、思惟,這就是“想念”。念也有“觀想”的意思,觀想佛菩薩的形象、極樂世界的形象,這是“觀念”。也有一種叫做“稱念”,就是以口來念經文或咒語,或是念佛號。當然,“念”還有很多種其他的意思。至於“佛”,有佛的形象,有佛的功德內容,也有佛的名號。所以,到底“念佛”的念,是指什麼?佛又是指什麼呢?

  我們這個法門的“念”,依祖師的解釋,就是“稱”──“開口來稱念”的意思。不是完全在心念裡,不是“銘記不忘”,或是“觀想佛像”,或是“思惟”,都不是,而是以“稱念”為主。當然,我們起心動念無非出自內心,三業行為身、口、意,以“意”為主,若沒這個心意,怎會有口來稱念、怎會有身來禮拜呢?都是和心有關系。但是在此,以稱念為主要。

  念佛的“佛”,是以“佛的名”為主,並不是以佛相或佛德為主要。佛相有總相和別相,依《觀經》所說,佛相有非常大的,身大六十億恆河沙由旬那麼大,也有小到丈六或是八尺。以“佛德”來說,佛有無量的功德,但凡夫智慧很粗劣,要念“佛的功德”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個方便,只要念“佛的名”,佛的功德就全部包含。這樣講起來,這裡的“念佛”,就是“稱名念佛”。

  念佛有勝易二義、四種功能

  因此,自古以來念佛有四種:第一種是“實相念佛”,第二種是“觀想念佛”,第三種是“觀像念佛”,第四種是“稱名念佛”。我們這裡所講的念佛,是以稱名念佛為主,不是實相、觀想、或觀像念佛。為什麼呢?道理非常深。但簡單來說,祖師是以“勝易”來解釋,稱名念佛有殊勝的功德和容易的功德。“殊勝”的意思是,這句名號具足萬行,所以很殊勝;“易”的意思是,念這句名號,只要有口就能念,甚至,只要可以開口出聲,連小鳥也能念,所以非常容易。

  稱名念佛的功能很多,但是善導大師以四種功能來解釋:稱名念佛的當中,自然就是:一、歎佛,二、忏悔,三、發願回向,四、具足一切善根莊嚴淨土。這段文字見於 《善導大師全集》中之〈善導大師略傳〉。宋朝智榮禅師贊歎善導大師說:

  善導阿彌陀佛化身。

  稱佛六字,即歎佛,即忏悔,即發願回向,一切善根莊嚴淨土。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