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超越欲望的富足和不斷的執取,其中最好的對治就是慷慨傾囊的施捨


 2018/2/2    熱度:1065    下載DOC文檔    

  王捨城附近的薩卡羅村子裡,住著一位吝啬的富翁,名叫憍屍羅。有一天,他想要和太太一起烘焙一些糕餅,但又擔心別人要來分享,所以就選在房子的最頂層秘密烘焙。

  當天早上,佛陀知道憍屍羅夫婦得度的因緣已到,就派遣目犍連尊者在中午之前將倆人請回精捨。目犍連尊者抵達富翁家之後,就兀自站在窗外看著他們夫婦倆,富翁請尊者離開,但尊者不予理睬,最後,富翁索性要太太做個小糕餅給尊者,將他打發走。富翁太太於是拿了一小團面放在烤盤上,但面團卻突然脹大起來,大到充滿整個烤盤。富翁看了,認為是太太放的面團太大的原因,所以就親自拿了一塊小小的面團放在烤盤裡,但面團還是一樣脹大。富翁連試了幾次,就是無法如願烘焙出很小的糕餅,最後只好死心放棄,於是富翁就叫太太從籃子裡隨意取出一塊供養尊者,但當他太太正要拿出糕餅時,所有的糕餅竟全部黏在一起,無法分開,富翁看到就對這些糕餅倒盡胃口,根本不想再吃糕餅了,因此便把整籃的糕餅都送給目犍連尊者。尊者這時便對他們講說有關供僧和布施的種種利益,並告訴他們,佛陀與其他比丘正在祇樹給孤獨園等著他們。於是,富翁夫婦就帶著這些糕餅隨尊者前去拜見供養佛陀與眾比丘,並聆聽佛陀開示在家居士如何護持三寶,富翁夫婦倆人也因而對於供養和布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也因此了悟佛法。佛陀再繼續對眾比丘說:“入村落托缽乞食,當以成就教化的因緣為目的,並提供世人做功德的機會,且不破壞佛教的形象與對方的信仰心!”

  施與受用,從常理來看,好像是一種不對等的主動與被動的關系,似乎是前者對於後者的恩惠。但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需要因緣合和,才可以順理成章地繼續。人因為無始以來累積的貪婪習氣,由此業力導致每個人都有吝啬的傾向。或許我們會覺得自己很慷慨,但是赤裸裸地分析開來,這種建立在利益對等交換基礎上的大方,不值得推敲。因為平常人之間的施捨,必定是一種傲慢心理和卑微心理的碰撞。因為過度的貪婪和欲望,人們一直不停地執取身外之物據為己有,目的就在於讓頑固的"我執"更強大,更具有真實性,但凡告知我們一切皆空,很多人都會無法接受。

  慈悲的佛陀為度有緣人,而先以清淨莊嚴的形象示人。與留著千千煩惱絲的我們,在外形上截然不同。大家喜歡著相嘛,所以先從外形上以示區分。接著佛陀為了指引我們認識到自身對於顛倒實相的錯誤理解,苦口婆心說了很多其中的原因和真相。但是總活在迷幻中的我們,是無法僅僅通過一些話語,就能被點醒的。俗話說,說謊言三遍以上,自己都會信以為真,更何況我們成天生活在一個大騙局裡,一時半會兒是很難清醒的。所以佛陀用一些能對治大家迷惑心理的方式,開始循循善誘。因為我們的欲望和貪婪不是一兩下就能放下的,而且每個人都有控制欲望和成為王者的心理,這種對自己慷慨對別人吝啬的內心總是僵硬的,而且很痛苦——為自己所擁有而痛苦,為自己捨棄也痛苦。我們為了肯定“我”的存在,慣用的一個表現方法就是要突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這是通病。佛陀明知這一點,於是開始讓出家的僧人們行腳乞食,來提供給在家人一個可以供僧的機會。佛陀說這樣可以積累很大的功德。

  我們喜歡這種給予之後的成就感,而並非真實的慈悲同情,但是僧侶們的德行,足以無人我相地接受,從這點上先滿足我們看似大方的驕傲;之後佛陀告訴我們如此的布施可以累積福報,這又滿足我們等價交換的心理。如此一來,雖然在開始的時候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同,但是佛陀的慈悲與偉大就在於,無論這種方便的教化是怎樣體現的,我們必須知道學佛的道路中,從一開始都是魚鉤與魚的關系,但是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真正敞開無始以來被煩惱充斥的內心,足夠地敞開才可以讓煩惱釋放。這樣做的結果,才會讓我們從一開始的勾召變為自願主動。供僧、布施與否,無關乎法師們吃得多好、多飽、穿得多暖,目的還是在於讓迷路的我們能找到方向。當然,讓更多比在紅塵中打轉的我們更具足福報的出家法師們吃飽、穿暖、專心修行、早日成佛、乘願再來,度更多苦海中的眾生,也確實是功德一件的事情。

  不管怎樣,佛陀和諸佛菩薩是費了苦心的,超越欲望的富足和不斷的執取,其中最好的對治就是慷慨傾囊的施捨,有捨才有得。你捨的是身外之物,得到的卻是內心不斷被敞開,煩惱漸漸減少,快樂充足和滿滿的幸福感。雖然我們都被各自的習氣所困擾,但畢竟人也是內心良善、理智與感性的綜合體。所以好好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吝啬的一面,看你是否敢於直視了,超越貪欲的方式還是需要付出和給予。被施受者更多的是為了成全布施者。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